我与书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4 03: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与书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与书的故事

篇1

我与书的故事

记得,我八岁那年,我突然喜欢上了一本童话书,名字叫:《格林童话》的书。我看见有许多人买,我也想买,后来我就迅速的跑回家找妈妈要钱,可妈妈不给我买,我就失望的躺在床上仔细的想怎样才能买到呢?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可以收集废品去卖呀!想到这个办法之后,我就立刻去找废品去了。过了一天我就收集了一箱子废品,最后卖给了收废品了。过了一天我就迅速的跑去书店买了这本童话书,终于我也有了一本《格林童话》了。回到家里后我就翻开了这本书,像是走进了童话乐园,我早上看,下午看,甚至连睡觉前都看。读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篇2

我与书的故事

邢爱学

书,像一只帆船,带你遨游知识的王国;书,像一颗启明星,带你领悟人生中的道理;书,更像一位良师益友,在你和它倾诉那肺腑之言的同时,常常令你豁然开朗。

那一次,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看书。正在看得痴迷的时候,老师似乎发现了我在看课外书,便叫我起来,故作深沉地说:“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连看都没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empty the trash。”“Very good。”老师夸奖了我一顿,然后又对大家说:“这就是预习的结果。”oh,My god,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还有一次,我去表妹家准备疯玩一顿。可我看到她的书架上有一本我梦寐以求的书——《冒险小王子》。就这样,原计划被一本书破坏了。正当我看到一半时,不知不觉一小时过去了。小表妹嚷着要我和她玩,我烦极了,顺嘴说道:“你再闹,我就让野兽来和你玩!”小表妹没有哭,反而笑着说:“你以为你是森林管理员啊!”我差点儿让她气了个半死!

书香伴我成长,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休止。

指导教师

篇3

现在城市发达了,原本非常流行的小说,现在都被电视、计算机等数码产品取代,书籍似乎已经被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人给遗忘了。

但是,我在无意中看了一本书,彻底改变了“书很无聊”这一看法。

这还是我刚识字的时候发生的一个故事。我已经不知道这本书的书名了,但是我仍然记得里面的故事,介绍那种互相依赖的友情,有时候,电视剧也会有这种剧情,但是,书似乎又平添了一份梦幻色彩,让我感觉书中每个人的形象都是完美的。我一下子就入了迷。

沉迷于书海让我忘记了时钟的脚步,摆脱了生物钟的羁绊。这是我最长的一次读书经历。晚上,睡觉前,我不知不觉就拿起那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我沉入了书海的世界,似乎与主人公发生共鸣!我有时哈哈大笑,又有时不知不觉地留下了眼泪。那次,父母忘了给我关灯了。当我把厚厚的一本书中最后一页看完时,我惊讶了。我发现窗外泛起了一层晨曦,天已经亮了。可我还是感觉只看了一会儿。我把书丢在一边,泛起了阵阵睡意,我睡觉了……可我在梦中又看见了几个主人公……

篇4

俗话说的不错:“风月为益友,诗书是良友。”是啊,博览群书能使人智慧倍增,生活中缺少了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书的丰富多彩,吸引了不少“书虫”,我也是“小书虫”,一有书就忘了整个世界,但爱书也会让我闹出许多笑话来。

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在读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妈妈忽然说:“给你10元钱,去买2袋盐回来。”我漫不经心的答了句:“好。”过了大约十分钟,妈妈见我一动也不动,便怒气冲冲地说:“还不去,小心你的屁股!”我一溜烟地奔向市场,一边嘀咕着:“2袋? 2袋味精?……”我买完便飞快地跑回家,心想可以安心地看书了。没想到,妈妈大声训斥我:“是盐呀!快去!”我又奔了出去。这回可算买对了,我又接着看书了。我倒了一杯水喝,一个不小心,倒在了书上。“哎呦,怎么办呢?别急别急,慢慢想办法……”有了有了!上次看了一本书,说轻轻倒掉水,再放在冰箱的冷冻层里,就ok了!我照做了,两小时后,这本书完好无缺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这些自然是多看书的益处啦!

书,学到了它丰富的知识,就应该学以致用,我一读书,就完全陶醉在书中,忘了一切,就仿佛自己是书中的某一个角色。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彼此交流;书是我的知己,我们取长补短;书是我的伙伴,我们畅快交谈;

篇5

我喜欢看漫画书,因为漫画书把我深深的迷住了,比如:《冒险小虎队》《哆啦A梦》《七龙珠》《福娃》......太多了,我讲也讲不完。

有一次,妈妈出去有事情,叫我看好家,可我呢?趁这个时候跑出家门,向新华书店的位置跑去。到了新华书店,我就寻找还没看完的一本书:《冒险小虎队》。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那本书,原来,它在这,竟然被书店里的管理员放回原位了。

我急切的寻找着,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因为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篇6

从那以后,我开始读一些注音读物,如果在没有注音的读物里,我遇到了不懂的字我就读它的一半或者它的形近字。有一次,我觉得一个叫“玫瑰小姐”的故事很好听,就读给爸爸听,我读起来:“‘什么’‘鬼’小姐。从前,……“我刚读完题目,爸爸就笑得前仰后合。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到了三四年级,我已经在课外书中读了不少科幻故事,如:《院子里的悄悄话》、《纸奶奶过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等。我不再仅仅向往童话世界,我渐渐喜欢上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

现在,我又喜欢上了杨红樱姐姐写的书例如:《笑猫日记》。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道理,比如说人不能有妒忌心,对每一个生命都要赋予爱,人不能记仇等。

篇7

说起读书,我不由得想起一件往事。

周日完成作业后,我正寻思如何放松一下,恰好小华打电话约我到公园去骑自行车玩。我欣然答应了。

我骑上心爱的自行车,迫不及待地向公园飞去……

一进公园大门,远远地,我就看到小华早到了。他正坐在一个石凳上看书呢!这好动的家伙,今天竟能这样安静地看书?真是难得呀!

我扯着我的雷公嗓对他喊道:“小华,我来了!”可小华竟然任晴天霹雳而岿然不动。

天哪!这家伙看书也太入迷了吧!平时同学们都说我这雷公嗓一出声,地球也要抖三抖,可他……是一本什么书让他如此着迷呢?

直到我飞车到小华身边大力拍了拍他肩膀,他才如梦初醒。他连忙把书随手放在石凳上,向我笑了笑说:“真是抱歉!现在我们开始骑车吧!”

于是,我们骑着自行车在偌大的公园里自由驰骋。我们一会儿来一次竞赛,一会儿按自己喜欢的路线独自去寻欢。就这样我们一路欢歌,时而分,时而合,真是“骑”乐无穷呀!

同骑了一会儿,我们又分开了。蓦地,我发现自已骑到了刚才小华看书的那个石凳边,那本书映入了我眼帘。它大大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里想:究竟是一本具有什么魔法的书让他如此入迷呢?我停下来,弯腰拿起书。

“哇!《小故事、大道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一本书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对了,让小华先借给我一睹为快吧。可是,看他刚才沉迷期间的神情,他会借给我吗?”

突然,一个让我心跳的念头在脑海里冒了出来:悄悄将书拿走!虽说这行为与老师平时对我们的教育不相符,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不是说过“读书人窃书不算偷”么?

我向四周张望,没看到小华的影子。于是,我神差鬼使地将书塞进怀里,故意骑上自行车在公园里与小华擦肩而过。我告诉他,我突然想起一件紧急的事要办,得先回去了。小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他还要骑一会儿。听他这样一说,我就做贼心虚地骑着自行车飞快往家里赶……

回到家里,我一进门便遇到了妈妈。她说:“你怀里鼓鼓囊囊的,放了什么东西呀?”我结结巴巴地说:“没……没什么……”然后头也不回地钻进我的书房。

我等自己狂跳的心稍稍平静下来,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小故事、大道理》看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妈妈竟站在我面前不动声色地看着我。她越不说话,我越是惴惴不安。过了许久,妈妈终于开口了:“孩子,《小故事、大道理》,这是一本挺不错的书嘛!告诉妈妈,这本书哪来的?”

“找同学……不……到图书馆借来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妈妈皱了皱眉,摸了摸我的头说:“说实话吧,孩子!你的眼睛早已向我泄露了你的秘密。”

篇8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602班蔡玉婷

一个人看书的感觉是沉醉,一群人看书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群人背着旅行包组了一个旅行团一样,在书的世界里面畅游着。有些人说当你又当在下一个城市中,就会有另一番的心情;那么,如果当你在看下一本书的时候,就会有不同于上一本的领悟,因为不同的书中的文字都是被赋予灵魂的,那是一条长长的生命线,那时而阴郁,时而激情,时而悠闲的句段,像是起伏不定的心跳,所以书是一位高尚的人。、

“你回答的是什么?”吴老师坐在讲台上笑呵呵的。而其它同学也幸灾乐祸起来,只见同学茫然地望着老师,全然不知自己的回答有多么离谱,惹得全场轰动,不顾形象地大笑起来,拍桌子的声音也一声又一声地连绵不断,连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自己也傻笑起来。“一定是课外没认真读书!”老师转过头,并没有带责备地质问那位同学,“哪有! ”那位同学气鼓鼓地反驳道,理直气壮的。台下喧哗了,各种议论声越来越多,整个教室像炸开了锅一样。“那么,我再给你几道题。”老师询问道。“好的。”回答得很是干脆。老师又连问两题,但他却一道题都没答出,只是“吱吱呜呜”的喃喃着,脸也红着。“下一次要读书仔细一点咯。”吴老师依旧温柔地说,那同学也难为情地站在了一边。之后的人都对答如流,整个教室就是一个文学游乐场一样,那些通过考核的同学在台下骄傲地炫耀着,还自信的让别人考他其它的问题,幸运通关的就眉飞色舞的,而被问倒的,就像吃馒头噎着一样,脸色大变。

我与几个同学紧张的议论着,心都快跳出来了,这都归根于我读书的走马观花,只对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兴趣,才会认认真真地看,才会仔细钻研。“蔡玉婷,发什么呆呀!轮到你了。”我急忙回过神,不舍得把书放下,又偷偷地瞄了几眼那本厚厚的《鲁迅经典文章全集》,就这样,我演绎了新版的“手不释卷”。我假装镇定的走上台,只见吴老师不停地瞅着同学写的问题,似乎想找个难点的来考我,现在的我忐忑不安,第一次这么害怕。“请问在《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救救孩子’是什么意思?”只见老师得意洋洋地看着我,果然,这是老师自己出的题。台下交头接耳,我的死党也迫切地与我对嘴型,可惜我什么都看不懂。我心里暗暗窃喜;天助我也,我正好刚刚琢磨完这一句,我不屑你们的帮助哈。“写出了鲁迅关心当时少年的成长,担心当时的孩子被救社会黑暗的社会环境给迷失了方向,而走向了一条不归路,让一切丑恶的历史重蹈覆辙,让社会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同样体现出鲁迅对救社会黑暗的憎恨与不满。”台下很安静,只见老师点了点头,台下的同学都很惊讶,因为它们之前都认为我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的。之后,我又勉强回答了几个问题,终于过关。下了台,大家都在议论,我谦虚地说:“我运气好。”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品《鲁迅经典文章全集》的交流活动。

篇9

读这本书是几个月前的事了,那天经过讲台,看到这本书,即生阅览之欲,征得老师同意,就抱回宿舍,细细咀嚼。

现在回忆《庄老通辨》大概是从各个方面阐述庄老思想,其中有讲起个人经历,思想历程,有讲其对治国平天下的见解,对“道”的认识,还记述了“庄子早于老子”的观点……

其中亦有谈养生之类,是我不感兴趣的,固草草览之。而对于二人政治见解是一字不肯放过,反复读来,心中或有感慨,或有异议。

尔后,又至图书馆翻阅《道德经》《逍遥游》二书,揉合《庄老通辨》中的见解,自己也产生了一些浅显的想法。如今细细想来,又有了新的看法,在此揉合前后所思所想,列举一二,与大家共享。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按照庄周的认识,道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

庄子又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鸱鸦嗜鼠,蝍且甘带,四者孰知正味?”

即这些无处不在的“道”又是不尽相同的,于是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若有了标准,世界上就会有大部分的事物得不到公平,自由,所以万物皆有道,独天无道。

庄子有这样一个寓言: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天地没有意志万物才能平等。“一切物皆有知,皆有为,皆自恃,皆自喜,天独无知,无为,天独无所恃,无所喜,一切物皆平等,皆自由,唯天高出一切物,故天不能私有标准,私有道。”(钱穆语)

于是作为“天无道”这一发现的庄周,自然地想到了将其运用到治国方面。

庄子认为,理想君主,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

庄子还借老子之口想象了一位理想君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庄周认为一个理想君主应当是“无为无道”的这样才能使每个子民得到自由与平等。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的君主看似无为,而政治作用绝大。

然而所谓“明王之治”仅仅出自庄周的想象,事实上,从古至今从未有过这样的一位“理想君主”,但是从古至今能够使国家繁荣稳定,得到人民拥护的君主却不少。

例如,孟子十分赞赏的尧舜禹,他们为了国家富强,为了子民的幸福奉献终生,他们在人民心中有着无上的地位,几乎是人民的依靠。这与庄子所说的“虚无君体”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君主又如何去施道?老子对这可谓苦下一番功夫。其所钻研之道涉及到众多方面。

治国上,老子认为要让人民在生活中自得其乐,自我满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局,乐其俗。”使人民与外界取消沟通,“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达到天下太平的局面。

在军事上,老子十分忌讳轻敌。宁可退守,绝不妄进。提倡以防御为主的作战手段。“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老子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提倡战争的国家是“不可得志于天下”的。

在外交上,老子主张大国不能以大欺小,以强临弱。应谦下包容小国,善待小国。小国也要谦下,会聚于大国之下,求得保护,这样双方都能避免战争,各得其所。

诸如此类,《道德经》一书中讲的很详细,这里也不必多说。建议读者闲暇时可以看看此书。

我想老子是一个渴望走向仕途的人,或者说是渴望建设国家为民造福的人。

老子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庄子的无为是单纯的。就是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庄子是何等洒脱之人,他无心为官。也不愿为国家人民做些什么,对政治不过顺口说说而已。

而老子不同,他是想造福国家,百姓,甚至是世界的。他尽力地将无为复杂化,曰:“无为而无不为”以此来推行他费尽心思研究出的那些治国方略。他说天地看似无为,却“善胜”“善应”“善谋”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所以庄子、老子虽同归道家,但他俩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庄子好似一个纯粹的逍遥派,是中国崇尚归隐山林,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者的代表,在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他总是那样无厘头地思考,狡诈而不失可爱地与人辩驳,总是天马行空,蝴蝶般地在飘香的花瓣上,在潺潺的溪水旁,自由自在地翩翩飞舞。他身上散发着浓浓的浪漫主义气息,时而大发感慨,时而胡思乱想,有时还自我鼓吹一下,他似乎什么都不在乎。对于政治更不屑于接触,有人到跟前来诚挚地请求,他也只顾钓自己的鱼,又怎么会正儿八经地,深入地来思考如何治国平天下呢?不过随口丢下俩字儿“无为”罢了。

相对于庄子的逍遥自在,老子活的则要痛苦得多。传说老子生来白发,一生不得志,没有人理解他,最终离开那片它生长的土地。

我想老子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的人,根据就是《道德经》对治国、作战、外交……方面内容的频繁论述,老子试图服务国家,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一定经过长时间的思索研究,最终推出他的治国理论。这些东西听起来似乎都很有道理,我也十分喜欢其中对“柔弱胜刚强”的独到见解。彰显了老子谦逊的性格,高深的智慧,与高于常人的境界。然而这些实在是无法适应社会的,理所当然的不会有人接受。然而老子似乎并不认为错出在自己身上,而将其归咎于别人不理解他(当然,我所说的仅在于政治方面,老子在其它方面的思想,或许确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可以说老子与庄子在政治上几乎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无为而治”也不过如此。庄子只提起过一两次这个词,也没有做过太多阐释,在老子那里,“无为’”更多是“不为”,不为无益之事,依然要为有益之事。

篇10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希望不要嘲笑我的稚嫩与无知。在这个静静的夜里,我只想把你当作一个亲密的倾诉对象,谈谈我们熟悉的人、熟悉的事。

写这封信的时候,隔壁卧室传来了父亲的咳嗽声。读到这里你也会想起父母吧?现在的你会经常回家看看他们吗?还会跟父亲热火朝天地下一盘国际象棋吗?还会陪着母亲一边看连续剧一边聊家常吗?你一定还记得17岁时的那天,父亲边吃饭边看手机视频,你和父亲聊着天却看见他突然抱头哭了起来。那是你生平第一次见到他哭。事后,父亲告诉你,他看视频时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也就是你的奶奶。想到奶奶独自一人住在乡下,平日里最常做的事就是捧一杯茶倚在门口,望着村口的方向。无数次父亲出现在村口,奶奶都是这个守望的姿势。

于是你发现,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即使是你曾经视若大山的父亲。你慢慢觉得父母对你的责备,其实都是美好的。我猜你现在正是忙碌的时候吧,可是我希望你能抓紧时间,父母正在一天天苍老,他们需要你的陪伴。即使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个微信表情,都会让父母高兴很久很久。

我也希望你不要忘记那些陪伴你度过美好童年的小伙伴。十年后,那些曾经和你勾肩搭背的小伙伴们是否还在你的身边?他们曾经陪你匍匐爬进栗子林中偷栗子,当路人的脚步声响起时,吓得窝在那里一动不动。你们还会凑钱买一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然后你一口、我一口,分享香甜的味道。我讲述这些,不仅是想要唤醒你的记忆,更是为了让你拥有一颗不变的童心,一颗永远向往光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