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看图写话范文

时间:2023-03-17 21:4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树看图写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树看图写话

篇1

今天,是植树节。早上我和弟弟决定下午去栽树。

下午终于到了,我和弟弟拿着铁锹、水桶、树苗到公园去栽树。

首先我和弟弟拿着铁锹挖了个树坑,然后,我和弟弟把树苗放进树坑里。最后,我和弟弟又挥锹真了几锹土,拿着水桶,到水龙头面前倒点儿水,到水桶里去。我和弟弟拿着水桶,把里面的水倒进树坑里。

篇2

今天,是植树节。早上我和弟弟决定下午去栽树。

下午终于到了,我和弟弟拿着铁锹、水桶、树苗到公园去栽树。

首先我和弟弟拿着铁锹挖了个树坑,然后,我和弟弟把树苗放进树坑里。最后,我和弟弟又挥锹真了几锹土,拿着水桶,到水龙头面前倒点儿水,到水桶里去。我和弟弟拿着水桶,把里面的水倒进树坑里。

篇3

牛瑞鹏

春天来了,有几只害虫想在这棵巨大的树上安家。它爬了上去,钻了个小洞,从这里安了家。

过了几天,榕树爷爷感到它的肚子特别得疼,它没在乎。可是又过了几天,榕树爷爷的绿叶子都成了黄叶子慢慢落了下来。当榕树爷爷的叶子快要掉光的时候,幸亏一只啄木鸟看见了榕树爷爷的痛苦的样子,连忙飞过去问:“榕树爷爷,您怎么了?”榕树爷爷说:“好像是有害虫钻到了我的肚子里了。”

啄木鸟说:“您放心,我保证给您治好。”

啄木鸟先啄了一个大洞,再把它的长舌头伸了进去,把害虫卷了起来吞到了肚子里。

过了几天,榕树爷爷的病好了。大树爷爷说:“谢谢你。啄木鸟医生。是你把我肚子里的害虫捉了出来。”

篇4

季润熙

春天到了,榕树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落了下来。大树很痛苦,它想:害虫真是太可恶了。害虫很多,在榕树上爬来爬去。

过了一会儿,啄木鸟医生终于来了。它把一只一只害虫给捉了出来。

篇5

一、指导看懂图意

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懂图意是基础。但一年级学生缺乏观察力,他们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懂图意上下功夫,让学生知道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可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画面的主要内容,再弄清楚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画内容提示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要想判定图画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取决于生活的积累。比如:图画上的孩子迎着朝阳,背着书包去上学。他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早上。再如,孩子们在植树,有挖坑、提水、扶苗的……他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春天是植树的好时光。特别的时间可以辅导学生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及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还要求学生多方面考虑,再下定论。在时间、地点基本上得到明确后,就要求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的重点。其中包括人物身份,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观察考虑,表情,喜怒哀乐可从图画获得直观印象,再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与环境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物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任务、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接的反映。在做什么?在怎样做?而在事情的观察上,则需要孩子们发挥想象。叙事要有完整性、连续性、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的习惯,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的、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而言,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和方面顺序。而方位则有:高低、左右、前后、里外等。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中,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常见的句式训练(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看图写话;低年级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有效经验,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应该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提升: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儿童,未认识的事物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认识事物。其次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环境,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进行找春天的活动,还可以观察蚯蚓、蜗牛等小动物,写观察日记等等。还可以利用假期到处走走。另外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参加各种游戏,看幼儿节目,参观等,尽量让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就不愁写不出话来。

二、训练学生会“看图”

1.激发兴趣,引导看图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写话,则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植树》这幅图,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2他们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怎样干,会说什么,会想些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仔细看图,发言踊跃,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针对一幅画面,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先中间后周围,或者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地观察顺序;针对于多幅画面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先整体连续观察画面,判断出这个故事或事件的重要内容,然后再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最后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教师应多给学生观察的机会,并适时指导。

2.通过想象,丰富画面,发展思维能力

在观察画面的同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例如,看图写话《救小鸟》,图中内容是: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猫爬上树,想吃树上的两只幼鸟,正向幼鸟逼近……。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1图上画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2当小朋友发现猫要吃小鸟时,他当时是怎样想的?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4他是怎样救小鸟的?让学生把自己放在画面中小朋友的处境上,说一说,演一演,通过引导,儿童能说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答案。同时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三、训练学生会“说话”

这个时期学习写作的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来扩展思路,只有说得明白,才会写得清楚。每节语文课前我都安排一分钟的“巧嘴巴”活动,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来说一、两句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还常开展讲故事、讲笑话、猜谜语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别要保护儿童说话的积极性。在教学《我爱吃的水果》课上,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一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说:“我喜欢吃的水果是梨。我家院子里就栽了一棵梨树,一到秋天,爷爷就用叉子叉下来给我和弟弟吃,咬一口,满嘴都是水,好吃极了……,”于是,我连忙鼓励说:“说得很好,把老师给说馋了,我仿佛看见爷爷在‘叉’梨的情形”,听到老师的真诚表扬,每个同学都积极的想把话说好。说话时可采用自己小声说、同桌说、小组说、指名说等形式。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要及时小结,积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训练学生会“写话”

1.训练学生写通顺的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称为“写话”,目的是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无论写得好与坏,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开始可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附上一两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采集、描述、审美能力,能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例如:1小红的裙子真漂亮。2小明很调皮。3奥特曼真厉害。这样简短的句子老师启发扩展如下:1小红的裙子怎么个漂亮法?漂亮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漂亮?2小明怎么个调皮?这样调皮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3奥特曼哪些地方厉害?再发展写两句、三句话……,然后再发展到写自己喜欢、熟悉、常见的事物。

2.训练学生写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的话

由于句子上连词语,下通篇章,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过渡,因此,我特别重视写句的指导,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句子,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阅读中领悟语感,用词造句。课外,安排“读一读”、“背一背”、“熟记成语”、“我的采集本”等内容,应让儿童多读、多背、多记,尽可能多地积累词、句,为丰富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

五、爱心批语,走进学生心灵

篇7

关键词:低年级;作文;三抓

谈到小学低年级起步作文,许多老师的看法都是: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一切的要求都从三年级开始。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农村低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抓学生说话训练

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咿呀说话,但到上学以前他们的说话还都很简单,表达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那是因为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然后进行说话练习。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说话逐渐规范准确,可以从下面的几点入手:

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比如:老师说出一句话:“我们在教室里读书”,让学生找出“谁”“干什么”这两部分。(判断句子的完整性。如出示以下内容:

“唱歌”“小雨淋湿了衣服”“一位老师”等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完整的句子,哪些是不完整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从自主说话向看图说话过渡。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画面,让学生说出图上大意:图上都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从而为他们的“口语作文”打好基础。从说好一句话逐步向说好一段话逐步发展,逐渐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抓学生书面写作训练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立足生活与教材,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循序渐进”的效果。

一要练完整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二要练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三要练扩句。如:出示句子“娃娃笑了。”再写“娃娃( )地笑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四要练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

五要练仿写句子。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根据书上句式套用仿写,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六要练从“看图说话”上升到“看图写话”。这不光要求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还要逐步加强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指导,让学生从小学会运用各种标点符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要练从写句过渡到写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

八要练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学生的日记要放开,内容随意,长短不限,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才不至于让学生把写日记当成负担。

三、抓学生写作兴趣点培育

一是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圣陶老先生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二是发掘素材,增加写作兴趣。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这就得深入生活、广开文源。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3月5日,开展“我们要做活雷锋”系列活动;清明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植树节,我便组织学生开展“我为祖国添新绿”植树活动等等。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结语

在低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引导他们从说话到写话,循序渐进,平时注重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逐步过渡到中高年级的自由表达,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倾诉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8

──浅谈汉语拼音部分的巧学妙记

天津市和平区长沙路小学 丰迎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应坚持在快乐教学中启迪学生心智,用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

一、借助图画,在观察中学习

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

(一)观察图画,识记字母

教学字母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生动精美的图画,帮助学生掌握字母发音方法、识记字母的形状。如教学声母g、k、h,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发现橄榄枝的样子、两只小蝌蚪嬉戏于水草边的样子及长椅的样子与“g、k、h”很像,从而记住它们的形状,再借助白鸽的“鸽”的发音,蝌蚪的“蝌”的发音,喝水的“喝”的发音记住“g、k、h”的读音。

但是,有的图画只能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不能帮助识记读音。这在声母部分表现得比较明显。如学习n时,所配的图画是一个门洞。教学时借助“形似”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字母和图画的联系,识记声母的形状,再通过教会发音方法、多种练习、诵读儿歌记住字母的读音;有的图画不能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但可以帮助读准字母的音,这在韵母部分表现得比较明显。如学习ou时,所配图画是两根莲藕,通过看图,学生能进一步掌握ou的发音,却不能记住它的形状。教学时则应借助“音同”的特点,帮助儿童完成对这类字母的识记,再通过体会由o滑向u的发音方法记住字母的形状。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发散思维及主动学习的意识,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例如,学习字母k,学生既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利用两只小蝌蚪嬉戏于水草边的样子记住它的形状和发音,也可发挥想像,把k的样子与一挺机枪联系起来,识记k的形状。

(二)观察图画,识记生字

教师应站在儿童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1.看懂图意,读准字音。课本中有的情景图比较简单,物体或人物名称和音节及生字对应出现。如第三课,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公园玩。可让学生自己看图,说说谁在公园里玩,根据学生回答随即出示“爸爸”“妈妈”“我”三个词语。先指图请学生对应读词语,初步感知词语与人物的联系,再请学生练读音节、认汉字,以加强记忆。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情景图(如第12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看懂图意后,引出音节和汉字。

2.利用画面特征,识记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实物具有表形的特点,如第12课,田地的形状与“田”字很相像。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图画,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分,启发学生想像,促进识记。

3.复现图画,强化识记。初入学儿童识字能力尚未形成,常出现刚学习的生字就忘记的现象。利用图画,可以学习汉字,还可以利用图画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起到提示作用。如学习了汉字“花”后,学生看到它,想不起来是什么字时,可出示花朵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

(三)调动“三官”,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三官” (口、脑、眼),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1. 调动“三官”,帮助学会拼读。学生开始学习拼音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口中读着b-a,拼出的音节却是pa,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拼读方法,不理解拼读音节到底是怎么回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三官”,引导他们通过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学会拼读音节。不论初学两拼音节还是三拼音节,都可以这样做:先复习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三拼音节还包括介母),再出示课件,请学生根据动画体会拼音方法。(如学习两拼音节ba:声母b和韵母a分别写在汽车的两个站牌上,两站牌分别位于屏幕的两端,一辆小汽车停在站牌b旁边,老师告诉学生小汽车要从b站开往a站,请学生做报站员,随汽车的开动说出两站的名字。小汽车开动数次,由慢到快,学生报站也由最初的b和a变成了ba)这样,抽象的拼读过程变成了直观形象的画面,学生在观察、体会中发现,只要把声母与(介母)韵母快速连读,很容易就能拼出音节,这时,教师要做拼音示范,指导学生把声母读轻读短些,学生倾听模仿,再配合拼音口诀,加上大量“耳听口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看到音节就能准确而熟练地拼读出来。

2.生活中运用,促进熟练拼读。要想熟练拼读拼音部分的209个音节,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三官”,从学生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每天接触的实物入手,把40分钟“小课堂”中学会的拼音方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可以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教室用具, 如rìguāng dēng(日光灯)、hēi bǎn(黑板)、kè zhuō (课桌)等;可让学生拼写学习用品,如aiān bǐ hé(铅笔盒)、yǔ wén kè běn(语文课本)、shù xué kè běn(数学课本)等,把拼音写在这些东西上,让学生与拼音天天见面天天读。也可用拼音拼写一些日常用语,如qǐ lì(起立)、zuò xià (坐下)、lǎo shī zǎo(老师早)、zài jiàn(再见)等,逐步使之熟练。老师一出示卡片“qǐ lì”,学生就立刻起立,一出示“zuò xià”,就马上坐下。还可以在黑板一角辟个“天天拼”专栏,每天拼几个词语或句子,表扬好人好事、用拼音写通知,为他们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学习氛围。这样,在口、脑、眼三官的协调并用中,学生就能巧妙、熟练地学会拼读音节。

二、利用儿歌,在诵读中学习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易读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及新鲜有趣的游戏情有独钟。教师如果在教学时把儿歌游戏与汉语拼音部分知识的巩固结合起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学生喜欢的儿歌,教参在每课的教学建议后也附有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通过读这些儿歌,不仅规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还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认识了汉字。

除了教材提供的儿歌,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自己搜集编写的儿歌和绕口令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初学汉语拼音,教师在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字母与图画的联系后,引导学读相应儿歌,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则引导学生依据观察所得自己编儿歌。如学习韵母犻狌时,一个学生编了这样的儿歌:i前ǖ后没有点,一枚邮票iu iu iu。这样,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三、变换形式,在游戏中学习

新鲜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最能引起儿童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在《ai ei ui》一课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游戏。1.买帽子。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复习标调规则,学会拼读、抄写kāi、gěi、huí三个音节。老师告诉学生,ai ei ui三位顾客到鞋帽店买帽子,请三个同学作售货员接待它们。帽子实际上是调号,戴帽子就是每人拿四声听要求分别给四线格中三个韵母标调。要求是:给ai标一声,给ei标三声,给ui标二声。标好后,大家读一读带调韵母,看看帽子戴的位置,即标调位置对不对。老师接着说:ai ei ui三位顾客都有帽子了,可真漂亮。k g h想和它们做朋友,谁愿意来帮忙?老师指名把k g h贴在相应韵母旁,请学生练习拼读并书写。

2.钓鱼比赛。这个游戏在第二课时学习拼读声母和ai ei ui组成的音节时进行。提前请学生准备写有韵母ai ei ui的小鱼图片和写有声母d t n l b p m f zh ch sh r的鱼竿。鱼钩带有吸铁石,鱼嘴带

有曲别针。钓鱼比赛的规则是:钓到选中的小鱼,拼对鱼竿上的声母和小鱼身上的韵母组成的音节,就能得到小鱼。先分组练习,再各组派代表比赛。前三名得到奖品是每组一包调号。各组学生把调号贴在鱼身的韵母头上,边钓鱼边拼读带调音节。

3.摘星星。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会认读字。老师先出示星空图片,接着说:多美的夜空呀!你们想不想摘到亮闪闪的星星?(星星背面写有带拼音的认读字:你、他、水、白、皮、子、在,学生拼对音节、读对生字就能摘走星星。)

在快乐的游戏学习中,学生情趣达到最佳状态,积极性得到最大提高,促进了有效教学。巧学妙记的学习思路,不仅对拼音部分的学习,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具体介绍汉语拼音第9课《ai ei ui》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复韵母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

2.掌握标调规则,练习拼读音节。

3.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好复韵母及标调规则,读准音节。

【教学难点】

记住标调规则,正确标调。

【教学准备】

挂图;拼音卡片;活动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第九课ai ei ui。

板书:9 ai ei ui

(二)学习复韵母

ai

1.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后左右都挨着谁?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小朋友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呀!哪个韵母发“挨着”的“挨”这个音呢?你们瞧!(在黑板上贴小姐姐拿韵母“a”的图片,稍远一点贴小弟弟拿韵母“犻”图片。学生分别认读)

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你都知道哪些? (学生回答)对,但韵母不仅可以自成音节、跟韵母组成音节,还可以组合成新的韵母,叫复韵母。(把黑板上两张卡片挪到一起)你们看,a姐姐和i弟弟紧挨在一起,就组成了复韵母ai。

2.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是怎样读这个韵母的音的。(老师范读ai的发音,学生练习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黑板贴ai的四声卡片)这是复韵母ai的四声,试着读读,看看能发现什么。(标调在a上,四声说词说句。指名带大家读)

ei

1.(出示书上图2于黑板)哥哥在干什么?(砍柴)我们来帮它。(学生边做动作边发ei的音)刚才听到同学们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韵母ei的读音。

(板书犲犻于图下,学生读)。

咱们再来一次,一定把枯枝砍断。可别忘了喊ei,给自己加油。

2.(指图)怎么记住犲犻的样子呢?

(儿歌:小哥哥不怕累,用力砍柴ei ei ei)

3.ei的四声你会读吗?

(生读一个,老师在黑板上贴一个)

你在哪听到过这些音呢?

ui

1.学到这么多知识,把好消息打电话告诉妈妈好吗?(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电话状放在耳边,摇铃做电话铃响。提前指定一生做准备。)

生:喂,是妈妈吗?

师:是我。玲玲,有什么事?

生:我今天学了两个复韵母ai ei,我还会读它们的四声呢!

师:太好了,祝贺你!还有一个吧?

生:还有一个?是哪个呢?

对,还有一个。你们已经学会了,就是ui。

(板书ui。指名读并贴书上图三)

怎么记住它呢?

(儿歌:围围巾,戴绒帽,小姐姐,微微笑。)

2.狌犻的四声是什么样子的呢?

(黑板出示四声,学生读后说词句。)

把ai ei ui的四声连起来读读。

(引导学生发现标调规则)

你观察真仔细。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口诀呢!

(口诀: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都有标在后,这样标调不会错。)

(三)指导书写

ai ei ui三个复韵母,写的时候每个字母占格不变,每个复韵母中的字母间不空格。

(师示范写ai,贴写好的ei ui。生先描再自己书写。)

(四)学习三个音节(见前面第一个游戏)

(指名把h g h贴在四线格相应韵母旁,练习拼读并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读准音节,认清形状。

2.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1.声母与ai ei ui所组成音节的拼读及认字。

2.根据图意读好句子,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教学课件,磁带,词语和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复韵母,它们是──

生:ai ei ui。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明确发音要求:韵母发音时要清楚、响亮。

(出示带调韵母,全班齐读)

师:谁说说读音节时要注意什么?

(声母轻短,韵母长而响亮)

对,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韵母变成音节,开火车读)

(二)看图说图意、学句子,读儿歌

1.看图学句子。

(1)同学们,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些什么呢?出示课文挂图《植树图》

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美化了环境,真是勤劳的孩子。老师这有三个苹果想奖励给他们,谁来带读苹果上的词语?

(生带读词语,并贴在黑板上。)

(2)师:谁在栽树呢?(师随问随出示“你”)

带学生认读“你”字。

谁在培土呢?(出示“他”)

生认读“他”字。

出示“我”拼读音节,板贴“我去”

指名读三个短语。(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师标出逗号,句号,强调注意停顿,指导朗读。

(师范读,指名读,同位互读,去拼音读。)

(3)这三个小伙伴一起植树,美化了我们的环境。看,他们多高兴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

(指2名同学读,师适时范读)

(4)我们除了种树,还可以一起合作做点什么呢?

(出示图画:三个小朋友一起做卫生)他们都在干什么呢?你们能用上“你、他、我”学着这句话说说图上的内容吗?(先自己小声练习;强调“他”指的是男生)

(5)课中操。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乐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边唱歌老师边相机出示“你、他”贴在“知识树”上。

2.看图学儿歌,识记生字。

(1)谁在看小朋友们植树啊?你们喜欢小白兔吗?

谁来夸夸它们?(引导学生说外形)

学生说到小白兔白白的身子时, 老师讲读“白”字。

小白兔这么可爱,老师也想夸夸它(出示《小白兔》,师背诵儿歌。)

你们想不想学着老师的样子夸夸它呢?快打开书读读这首儿歌,注意读准儿歌中红色的音节。

谁带着大家读读这些红色的音节。

(小老师带读,再齐读。)

(2)我们一起读读儿歌吧!(生字变红)

“小白兔,穿皮袄”

师:这里面哪个字是我们要学的生字啊?

师带读“皮”,生跟读,并用“皮”组词。(把“皮”字放在知识树上)

“耳朵长,尾巴小”

“子”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子”读轻声)

师带读,生跟读,指名读。(在知识树出示“子”)这翘翘的小胡子一动一动,好像在笑,这个字读“在”,总在笑的“在”。(生拼读,小组拉火车读,出示“在”。)

师:你们现在和老师一起在干什么?你们在哪所学校学习?

这就是“在”干什么,“在”哪里的“在”。

师:这首儿歌里还有一个生字,我们刚才已经认识了,还记得吗?(出示“白”贴在知识树上)

知识树上已经硕果累累了,老师再送给你们一个果子,(出示“水”),谁能给它找个朋友?

生自读生字,抢读生字,小老师到前面带读生字。(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注意积累的习惯。

师:这些生字你们还在哪见过?

(从包装袋、报纸、图书中等地方见过)

让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贴到黑板上。

(4)朗读儿歌。

师: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还能读好吗?

有的同学还能加上动作表演读呢,多像可爱的小白兔啊,我们也加上动作一起表演读读吧!

(三)游戏巩固

师:谁愿意种第一朵花?

(出示带有生字的花朵,指名读花朵上的生字。)

瞧,小蜜蜂飞来了(带有生字拼音的卡片),勤劳的小蜜蜂要去采蜜了,它们应该采哪朵花呢?和旁边的小伙伴商量商量。

老师请两个同学比赛,看谁能用很快的速度帮小蜜蜂采到自己想要的花蜜,并带读自己采到的花蜜。

篇9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新的课程理念也深入人心。课程改革措施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其课程改革进行得并不顺利,各种“措施”犬牙交错,鱼龙混杂,甚至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盲目地求新、求异,这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而且使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说话教学,使教者无从下手。

长期以来,不少学生怕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不是作文而是“榨文”,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的,缺乏神采。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低年级的说话其实就是作文的前身。说是写的前提,作文就是“我手书我口”,学生能把事情说清楚,写在纸上也就通顺、明白。因此,如能扎实地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必定能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说话能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受益终生。我觉得教者应本着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这一宗旨,使禁锢的教学方法解放开来,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诱发孩子的潜能,使之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开动各种感官,让想像飞起来,让语言活起来。下面笔者谈谈低年级说话教学的浅见:

一、由易到难――练说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思维也会被激活。因此,一开始的说话训练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不能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热情扑灭,让他们觉得说话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看书识字真有趣》一文时,我就让孩子们先看看图上有些什么?孩子很容易地回答:日、马、月、鸟、天、鱼等。我再逐步引导:有怎样的鱼呢?他们在干什么?鸟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写的像什么?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到这时,孩子已能说出几句独立、完整的话了。此时,我再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谁能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的句子也是条理通顺,造词优美。

二、创设情境――想说

创设情境说话,是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如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扮一扮、演一演课文故事,培养学生从看过渡到说,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完课文后,我让两个同学分别戴上狐狸和乌鸦的头饰,并要求全班学生集体参与当好导演,来导好这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小导演们个个情绪高涨,睁开了眼睛,评说的声音此起彼伏。更令我惊喜的是,一个平时不善于开口说话的孩子也出乎意料的举起了手。可见,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又能激发他们想说乐说的愿望。

三、积极动手――会说

凭空想像,没根据,没头绪,学生不会说。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动手尝试一下,说出来的内容才会有根据,有条理,才有真实感。如植树节到了,我带小朋友们去植树,先教他们怎么挖坑,放树苗,再教他们怎么培土、浇水,孩子们干得不亦乐乎,说得也有条有理。

四、仔细观察――能说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有了生活才有语言,要使语言丰富多彩,就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平时,我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把事物、思维、语言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春天,我带领小朋友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清澈的河水,青青的杨柳,嫩嫩的小草,碧绿的禾苗,一一映入眼帘;夏天,我带领小朋友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蝉声、蛙声、雷声……秋天,我带领小朋友去感受丰收的喜悦:金灿灿的稻浪,黄澄澄的梨子,红艳艳的枫叶……冬天,我带领小朋友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大雪纷飞,到处是银妆素裹的世界。到了教室后,孩子们可欣喜啦,他们纷纷汇报着自己的观察成果,一句句充满着智慧,饱含着感情的话语从他们嘴里飞出来。

五、不断积累――善说

篇10

关键词:写作;写作能力;作文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听、说、读的思维延续和发展,同时又是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学生写好作文并非易事,需要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活动中培养写作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拓宽学生的生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源泉。(1)在每次活动前,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带领学生参观泰州引江河水利枢纽,远看长江百舸争流,近观船闸进出繁忙景象;到海螺水泥厂参观访问,了解水泥的生产工序,体验工人叔叔工作的辛苦;参观工业园区,观察家乡新貌,了解家乡巨变。(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组织学生野炊,布置学生植树种花、种菜锄草、捡稻拾麦、饲养宠物等。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而陶冶了学生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思维是观察的深化,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同时,要求他们开动脑筋,认真看一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更好地感知,让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思考各种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分析比较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达到提取写作素材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记

小学生要多读、多练、多记,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确有道理,强调了多读才能挥笔自如。多读多写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积累规范化的语言,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扩大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平时多进行小练笔,可分为写人、写事、状物三部分。(1)写人的文章。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选一个或几个事例,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可写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2)写事的文章。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管是难忘的、开心的、有趣的、伤心的、糟糕的、悔恨的事情都可以写。(3)状物的文章。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作具体形象的描绘,给人以清晰的轮廓,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春夏秋冬的变化,雨雪风霜的来临等都是练笔的内容。此外,还可以结合当时当地发生的事情,语文课本中写作的结合点,适合练笔。可以练不同文章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练不同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看图作文、读后感等),练不同人称(我、你、他),练不同记叙方法(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练不同作文形式(扩写、缩写、续写、仿写、改写等),练不同题型(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总之,通过多练笔,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三、在作文修改方面下功夫

作文的修改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措施。首先是学生自己修改,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书写格式、标点符号、卷面等方面进行修改。不能光教师改,要师生一起改。在作文课上,学生把草稿写好以后,让每个学生认真读读自己的草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议。看谁写得好,好在哪里;谁写得差,差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才能变好,让学生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当然还可以互相修改,小组修改,并适当面批。

小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很强,喜欢听表扬,希望每次付出的劳动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哪怕一句激励的话也会使他们兴奋起来,信心大增,所以教师批改后书写的评语要有鼓励性,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寄予的殷切期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不要在表扬鼓励上太吝啬。“你真棒!这篇文章很有条理。说明这件事时再具体一些,就更美了!”“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好孩子,如能开门见山,文章就更出色了!”“你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要继续努力加油!今后若能在书写上再认真些,就更好了!”这类评语会使学生写作兴趣更浓,越写越想写,越写越起劲。

通过多种途径训练,不失时机地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日积月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