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17:1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对礼堂的环境不熟悉,产生怯场心理。
课堂的讲台,对于一个经常讲课的老师来说是没有陌生感的。但礼堂的讲台可不同了,宽敞的会场,台下几百双盯着你的眼睛,伸到嘴前的麦克风......这一切也许对常做报告的领导是熟悉的,但对一个普通教师来讲是不习惯的。邵守义教授说:“这种时间,地点,环境的变更,这种大庭广众的局面,自然就要使人产生一种压抑,胆怯的心理。”心理学家认为,由于无知或未知,就会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产生惧怕。我就是在这种变更的环境中,被不熟悉的麦克风和黑压压的观众吓倒了。
二,精神不集中,导致忘词。
刚一上台,一些熟悉我的学生就笑了,好像是说:“原来是张老师发言,看他说什么。”此时,我不自觉地寻找那些学生,观察整个会场对我的反映。就在这精力分散的一瞬间,原来想说的话就遗忘了。讲课时由于意外情况出现遗忘,可以借助于板书,教案,学生的提醒回忆起来,而礼堂的讲台可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如果我在笑声中集中精力,按照自己的思路全力以赴讲下去,就能避免忘词。
三,对稿子机械记忆,导致不能随机应变。
篇2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教学创新
《职业口才》课程建设课题从2005年12月申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次年获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立项(项目编号:06-511-250)。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学院领导、教务科研处和公共课程部的领导下组成团结敬业、高效进取的教学团队—《职业口才》精品课题组,克服课程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经过三年不懈钻研与勤奋实践,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绩,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一、课程建设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的现代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语言沟通能力均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与需求。现实职场情况显示:求职过程中,沟通能力显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专业知识是进入企业和行业的通行证,然后的工作表现更多取决于一些软性技能—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从目前盛行的就业程序看,应聘、面试、试用等环节中,毕业生的口才应对与交际沟通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世纪职业人才更多的是使用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从事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工作。这意味着既要能胜任当前工作,所学理论必须、够用,又要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具有转岗自学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层次结构方面分析,高职公共课程应是符合学生实际的高等教育课程,从类型结构上必须处理好人文型与科技型、理论型与实践型的关系。这就强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注重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和表达技能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该看到,高职教育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专业,发展应用型教育。
结合高职院学生主要来自中、高考考试成绩中低生源群实际,考察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营销管理、传媒、旅游服务、公关、护理、行政、文秘等技能紧缺性专业建设需求,作为文化公共课,理所应当的为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竞争力服务。
(一)课程定位
基于新时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通过对传统基础课程(语文)的整合、开发和创新,结合上述主要专业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应用操作能力的新型职业化公共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标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学生不同专业,开展人才核心能力应用型教育。培养学生坚定自信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清楚、生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具体要求能够用较准确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交际;能综合运用态势语等多种语言表达技巧,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演讲,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并达成业务工作目标。
(三)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职业口才》课程分三大模块实施教学:
前三章为基础模块。联系方言实际,纠正方音习惯;掌握口语表达的停顿和重音,快慢、升降和语言节奏等技巧;克服交际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拓展思维;掌握叙述、描述、介绍及阐述等一般语言表达方式,形成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自然转换;熟悉态势语言的运用方法,逐渐培养优雅的言语风格及气质风度。这一模块教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五、六、七章是技能模块。训练学生掌握口语交际中对于语境的选择、利用、控制和创设。熟悉社会理解与口语听解,解读对象的意义;掌握演讲、答辩、应聘等基本技能;学习幽默、委婉、预设表达和说服、拒绝、安慰、巧妙诉求等表达策略与技法。第二模块训练学生口才社会实践技能。
八章以下是应用模块。根据专业需求训练学生掌握旅游服务、行政管理、营销、医疗护理等技能紧缺性人才业务口才的基本功。第三模块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口才的职业应用技能。
(四)确立常规教学模式
《职业口才》课堂以“活动教学模式”为主。一般情况下每次课(2学时)的教学程序大致为:课前讲练(内容:复习旧课;形式:讲说、讨论;时间:轮训学生5名左右);原理讲析(进行新课);案例讨论(结合图片、音频、视频案例);情景训练(模拟实况);小结;布置课后练习(联系现实、社会热点话题,以互联网为有效工具)。
课外实践以辩论赛、朗诵会、演讲比赛和普通话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每学期在三系部分别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联系安排学员参加商业促销、青年志愿者、义工等锻炼口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高专“两个导向”的办学宗旨,本课程确立了以服务就业、服务专业为前提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口语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先导,实际训练为主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量利用数码影视、音像资料进行口才实用示范,在现实、生动的职业情景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口才。这一先进教学指导思想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尚属首倡。之前国内尚无《职业口才》课程立项,因而具有突出的创新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推广前景。
二、课程教学实践
我们首先组建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二级梯队的团结敬业教学团队。柔性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邀请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口才学会,市保险协会;领导、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市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行家里手任客座教授;并以双师素质或社会兼职教师任主讲教师,均有较强人际沟通实践经历;确保教学教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一)完成课程基本建设
按照课程建设规范要求,课题组集体讨论拟定了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定位,规范教学内容与方式,突出职业教育课程特色。
教材建设方面,课题组教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现实的针对性和行业的实用功能;兼顾教材的系统性和通用性,融入口才学科前沿知识,以编者的创意引领学生的创新。编写出版全国高职高专口才学科的优秀教材《职业口才训练教程》并入选“全国高职高专精品课规划教材” ,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再版。 转贴于
(二)教法改革
课题组将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教学改革之上,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积极引进尝试先进教学理念:建构主义;主体主导论;个体发展论。例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为学习者营造工作任务情境。教师选择行业中有真实意义的内容、时间或问题,进行有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调动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
在教学方式上着重尝试研究式、讨论式、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大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职业口才》实践性教学与服务于专业的需要,本课程全程了采用近年来(“后PC”时代)IT行业的高新技术衍生物—数码产品。如:数码相机、DVD、MP3、MP4。这些尖端技术通过电脑辅助,配合目前普通教室配置的29英寸大彩电,表现出功能神奇、操作灵巧、轻小便携、切合课堂教学实际等几大优势。比传统的收音机、录音机、扩音机、CD唱机、录像机、摄像机、VCD等视听类电子教学媒体设备堪称有了质的飞跃。
因为《职业口才》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运用上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开发收集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口语交际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一的课堂学习转而多方式多途径地发展。教材、教师、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多媒体展示的情景体验及课后在线自主学习,查询检索、分析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理解口才学基本原理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步骤。
如此,教学信息载体即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延伸。课题组在互联网建立了职业口才课程网站(lszyxy.com:8180/),课程基本文件与学习资料(电子教案、网页课件、习题集和试题汇总)上网;并设置网上论坛、QQ聊天室,与课程同步进行网上辅导答疑,延伸师生互动。
同时,尝试革新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平时占40%,包括:“课前3分钟演讲”;模拟应聘;脱稿演讲;书面练习(自荐书或演讲稿);课堂重点话题集中发言;口才知识小测验。期终占60%,根据所学生学专业与兴趣特长,进行实际业务(情境)口才交际能力测验。
三、创新职教公共课程特色
(一)形成高职公共课程鲜明特色
《职业口才》课程主要的创新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化”、“两性”:
“课程目标职业化”—以第三模块为教学重心,将口才的职业应用细化,专业特色强化;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作用。
“课程内容实训化”—由课内到课外的“活动教学模式”。以学生口头实训为主,突破传统教学“三中心”。
“课程形式互动化”—以师生互动为核心教学方式。课内采用数码手段创设实训互动情境;校内通过第二课堂,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网上借助论坛和QQ群延伸师生互动。
“学科内容边缘性” —顺应现代学科边缘化发展趋势,综合传统语文基础知识、普通话技能训练、心理学、社交礼仪、口才学原理和当代热门行业的专业语言规范,在多学科的交汇点(语言)进行综合性教学,信息量大,前瞻性强。
“素质教育人文性”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语文课的人文教育作用。通过声情画面并茂的情境教学、人际交往礼仪的示范练习和职业操守规范的展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做人”与“做事”的人文熏陶,培育其情商(IQ)。
(二)开展横向合作,服务社会发展
团队教师根据不同的教研项目与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分别前往本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口才学会,保险等行业协会;电器公司、售楼部、市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服务。柔性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就职业汉语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地位及教改研究,包括职业汉语系列精品课程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品牌打造,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核心能力技能和社会能力与课程有效性和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程度等问题,进行指导;同时搭建起与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中心的合作渠道,团队教师为国家职业汉语讲学,被聘为教学顾问。
篇3
关键词:师范生 职业 技能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未来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它应具备教师职业技能的特殊性。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专业技术的技巧和能力,它是每位劳动者从事劳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素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是指就读师范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今后从事和胜任教师职业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这种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是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和各类教育工作者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项目,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加强这种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完全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实施培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重学科专业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
这直接导致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规范和完整,强化训练软弱无力,以致出现相当部分师范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
这直接导致了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脱节,出现了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无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有的师范毕业生在校时专业学习成绩很好,但走上教师岗位后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教学,存在着忙于课前写教案、课上背教案、课后理教案,以及教态不自然、板书不规范、提问无目的、点评不到位、表达无条理、心理承受力低、多媒体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等教学技巧和能力问题。
3.重应试考试轻技能自主训练
专业学习和测试与技能强化训练对师范生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受到"应试教育"定势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师范生还认为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导致平时只重视应付考试而不注重技能的自主训练,以致难以培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
4.重个性发展轻技能的全面培养。有些学生过于注重培养自己的个性,若有一技之长就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忽视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等。
总之,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存在,使得师范生得不到系统的规范完整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给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了困难,也给促进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了阻碍。
二、师范生在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形成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中介。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实践活动为中介,要注重在培养过程中加强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
2.全面培养的原则
教师职业技能是一种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特殊技能,各构成要素紧密相关。培养与训练必须考虑技能的各个要素,全面培养。
3.因材施教与突出重点的原则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的师范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地来进行培养与训练。
三、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具体规划
1.大一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形成基本的教学操作技能及良好的专业思想。
主要内容:结合课程学习,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重点开展“三字一画”活动,提高书写技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口才与文字表达技能。
2.大二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教学基本技能培养进一步深化,并形成初步的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培养自己多方面综合技能。
主要内容: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学习,进行班级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训练;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培养亲和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组织、管理、协调技能;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大三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技能得以提高,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主要内容:积极参加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提高自身的表达技能;开展说课、评课、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编写教案、文献检索等训练;参加各中小学校的教育见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观摩,制定班队活动计划等;在校内进行微格试讲,做好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4.大四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得以全面提高,树立起优良的专业品质,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教学与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参加教育实习工作,通过“教育实习”使自己在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与研究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进一步深化专业思想教育;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研究能力;进一步加强说课、评课、教案编写、课件制作与教学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四、总结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只有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与训练,才能使师范生在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操作技能、教育技术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专业品质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容世彦.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9
篇4
一、课前3分钟,让课堂预热
从上课预备铃响开始计时3分钟,可以即兴演讲,可以分享美文美段,也可以解读一些名言等。第一次提这个要求时,绝大部分学生是拒绝的。但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冒险家”愿意试试。我就不断“怂恿”:这可是锻炼自己胆量、口才以及提高个人素质的最好时机。我还率先垂范,学生出题,我做即兴演讲。又因前面几个孩子或成功或失败的表现,更让台下“不服输”的孩子有了超越“前人”的“欲望”。所以这项计划就算完美启动并一直贯穿于我的语文课,成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一块乐园。
二、活动体验式课堂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课文改写成诗,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上《紫藤萝瀑布》时的导语设计。上课时,我将课文拓展资料改写成一首打油诗呈现出来,反响看似不大。课毕,我无意间说了一句:“孩子们,其实你们也可以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写成一首诗。”没想到,惊喜不断,佳作不断涌现。我一狂喜,给每个孩子提了修改意见,还让孩子们互评提意见,修改后传我的邮箱。我当时,心里盘算着等诗歌积累到最后,出一本诗集给孩子们。那将是孩子们多纯粹的记忆与留念啊。孩子们不停地传作品到我的邮箱,我的整理编辑工作紧张地进行着。虽不专业却真心付诸全力了。
如此一来,因为习作写打油诗被我肯定并全班分享而找到学语文的乐趣和自信的学困生,成绩从60分到100分,甚至到120分的学生,不在少数。
实践也证明,演课本剧或者辩论赛等活动对学生学语文的“刺激性”相当大。
临近毕业,“老师,毕业了,没什么礼物,送您一首诗吧。”
有孩子问我:“老师,我们的课前3分钟呢?我还没过到瘾呢?”
也有孩子跟我说:“老师,我们再来一场辩论吧,上次我都没准备好,这次我一定舌战群儒。”
还有孩子跟我讲:“老师《桃花源记》我最熟悉了,那次我扮演的就是其中的渔人嘛。”
毋庸置疑,体验式教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也是孩子们最能学到知识的“捷径”。
三、学生讲课、评课,发挥榜样带动学习激情
“学生展讲,小组展评”是师生互换角色――学生备课评课,老师听课评课的学习模式,这是我一次“偷懒”发现的良策。当时,我挺着大肚子,大热天高强度上课,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学生不仅不领情还因为燥热而松散浮躁。我一拍桌子,“孩子们,老师讲课你们已经耳熟能详可以充耳不闻了,所以有谁愿当小老师来讲课,给咱们植入些鲜料呢?”一下子竟有十几只小手举得老高。“哦,原来这些安分地坐在位子上的学生早就盘算要露一手了,我真是投其所好了。”心里想着,忐忑地成全了孩子们。可当时“自负”的我还不敢把精读篇目交给他们。实践证明,我错了。孩子们都会精心准备,教案手写实录,有时又充分又有创意。
前面的孩子讲完课,后面的孩子吸取经验和教训,讲课时越来越有范儿。更重要的是,台下的孩子居然听得那么认真,反应那么活跃。我又羡慕又庆幸,更是乐享其中了。
四、作文现场互评,写作不再是难题
写作文,学生不喜欢;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头疼的事情。一次作文练下来,有的老师可能会堆上半个月也不愿翻阅,我却乐在其中。前几次我“费力不讨好”地批完作文本后,我发现在台上分享“优秀”作文时,台下一直在嘀咕传阅彼此的作文,还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我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课上15分钟交换阅读作文,要求读完打分、写评语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推荐分享你读到的最好的作文,得有推荐词。我则屏显出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下台参与讨论。
课堂热烈了,集体的智慧汇集了,孩子们接下来高兴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去了,我也轻松了。
五、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但老师与孩子们一样有着瞬间的喜怒哀乐。我会因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安静地听一节课而开心,因一个好孩子贪玩而郁闷,还会因一个孩子不经意间的落寞而感伤。因为年轻,因为细腻,因为“好脾气”,我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这一亲昵的称呼,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教学生涯中的幸福浪花。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能力本位;学生为本;综合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学生中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语文素养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现状,树立以下几种理念。
一、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以往中职校的基础课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始终抱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宗旨,让学生多参与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针对现代社会对学生再学习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获取获得知识的方法,如:如何阅读,如何表达(含口头和书面)等。此外,可以组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比赛、征文等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规划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已经由过去的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在生本理念下进行思考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更能有效地发挥中职生的潜能,提升中职语文能力。
1.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2.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相适应
职业教育具有“就业教育”的特性,这就决定了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课一定要和专业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未来职业发展“必须、够用”的语文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让语文学习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为学生未来就业服务。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职业渗透,教学内容的处理也要有职业侧重。
首先,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决定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结合专业设置应用情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情境恰当应用语言材料、语言范式进行恰当表达的能力,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引导学生的感悟能力,以生成未来就业岗位中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可以随课堂依附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讨论、辩论、口头作文等训练;结合专业组织采访、演讲比赛等语文课外活动;开设朗诵、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选修课;还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胆地让学生在社会中进行说话训练。
其次,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应用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重点选择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学校机电、计算机、学前教育等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大纲,设置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强化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总结的教学;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则应突出产品设计说明、实验实习报告、科研报告的教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与专业要求相匹配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学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提升职业能力。
三、要树立有职教特色的教学评价理念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所以根据目前职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应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笔者曾在所教班中尝试过这样的考查方法:把考查内容分为五块: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口头交际、专业有关文体写作活动、综合表现。并分阶段进行考查,在学期中进行口头交际的考查;在期中进行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测试;然后,期末进行一次和专业有关的文体写作,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结合专业,考查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学生的出勤、纪律、态度、方法、参与意识、作业书写、特长才艺表演、荣誉加分以及学习努力和进步程度等采用自评、组评等方式纳入教学评价中,做到教学评价既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篇6
关键词:语文活动;综合实践;项目教学;有效方法
Study on Chinese Synthesis Practice Teaching
Li Gui-qiang Sun Fu-gui An Ting-ting
Abstract: Chinese synthesis practice teaching has broke the teaching mode that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as the center. According to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students complete the task of Chinese activities, independently,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problems in guidanc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humane quality, this is the basic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is article on five aspects, that i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ctivities, to "three understanding ", choose good project, the careful design, teaching to block, actual effect. For your information only.
Keyword: Chinese activity; Synthesis Practice Curriculum; Projektmethode
裴娣娜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更是如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正式开课始于2009年,距今仅三年时间,却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沃土”,也必将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热土”。怎样才能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土”?有效方法如下:
一、要“三吃透”。
1.吃透语文教学大纲
吃透大纲就是要吃透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表述、性质分类、教学要求。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而进行的课内外、校内外多种资源相结合的语文项目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教学,每个模块教学又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三个不同性质的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很重要的应用性教学,它最能体现中职语文特色。在基础模块教学、职业模块教学、拓展模块教学中,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纲都有具体要求。本文的理解是:根据学生的“三个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步骤,围绕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逐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之目标。
2.吃透语文规划教材
吃透教材就是要吃透教材编者设计语文活动的意图、体系、特色。吃透语文活动意图,分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前两个教学之间的关系,即知识、能力与应用的关系;弄清某单元语文活动主题,设计活动项目、形式、步骤等。吃透语文活动体系,理解语文活动内容安排层次性与学生成长时段教育需求的对接性,和活动难度安排渐进性与学生语文能力需求的提高性。吃透语文活动特色,弄清人教版语文活动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性,弄清高教版语文活动的侧重于学生参与活动受益的人文性,弄清每次语文活动教育的专题性。
3.吃透语文教学对象
吃透语文教学对象就要掌握教学对象学习语文的现状,分析“学苗”好差的周期性变化;关注各专业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如采矿、测量、通风专业的学生,远不如机电、会计、营销专业学生语文基础好、能力强、兴趣浓;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注意发现和培养语文活动的“带头人”,如口才好的、作文好的、美术好的、摄影好的、电脑好的等各有多少人,都要心中有数。
二、 选好项目
有人主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本文不敢完全苟同。本文以为,语文教学还是按照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为好;如果要尝试语文项目教学法,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进行。实施项目教学法,首先是选择好的语文活动项目。具体操作是:
1.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
项目是指事物分成的门类,本文将高教版中职语文上下册12个单元安排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当作12个语文活动项目来教学,然而12个语文活动教学项目都完成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有选择教学。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如郑国民主编的中职《语文》上册(人教版,2009年)安排: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生日、展望未来的生活、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抒发心中的情志(诗歌)、春联觅趣等语文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学生能够操作的语文活动项目。语文基础差的采矿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语文活动难度较小的项目。如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的生日、展望未来的生活等语文活动项目。语文基础好的机电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语文活动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抒发心中的情志(诗歌)、春联觅趣等语文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活动项目。选择教师自拟的语文活动项目,如校园春秋、难忘中秋、环保简报、煤矿见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等语文活动项目。
2.选择学生有兴趣感的语文活动项目
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既要想到学生能够操作,更要考虑到学生喜好情绪,也就是选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语文活动项目。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全班学生,选择有兴趣的语文活动项目。如“手抄报”语文活动教学项目,通过每位学生制作一张自己心爱的手抄报,调动了绘画、书法、电脑、设计等不同爱好者的积极性。另一种是面向全校特殊爱好群体,开办演讲艺术、书法入门、诗歌创作、春联写作等讲座,配合学校学生科、团委开展讲演、书法、诗歌等比赛活动,配合学校文化艺术节活动。
三、精心设计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指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语文活动的精心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教材编者的语文活动设计,教师实施语文活动教案的设计,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作品制作的设计。
1.教材编者语文活动的设计
教材编者语文活动的设计,不同版本,各有其特点。人教版编者语文活动设计特点,语文活动项目下设计了三大教学板块:场景案例教学板块,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活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热情;策划筹备教学板块,重点是教给学生语文活动的方法;活动应用教学板块,重点是指导学生语文活动作品的制作。高教版语文教材,编者语文活动设计的特点,是分为语文活动项目设计、活动目的与任务设计、活动流程图设计三部分。设计重点是活动流程图设计。
2.教师实施语文活动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整个设计过程建立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手段、过程可以变成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而且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适当搭配。”(皮连生的《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此种设计便体现在语文活动教案体例设计上,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体例设计应该包括:语文活动项目,语文活动主题,语文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要求,语文活动时间分配,语文活动内容与步骤,语文活动方法与措施,语文活动评价,语文活动材料、设备、场地安排,语文活动费用计划等10个方面。
3.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作品制作设计
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个人作品设计、小组作品设计、班级集体参展作品设计、作品解说词的设计以及学生语文活动展示或场地的布置设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建议、点拨、鼓励及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学生的作品内容形式及展示的设计,激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充公发挥学生的原创精神、合作精神、钻研精神。
总之,如果说教材编者语文活动设计是语文活动立项的基础,教师语文活动设计是语文活动项目的实施计划,那么学生语文活动作品制作及展示设计就是语文活动项目设计的落实。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是需要精心设计施教的。
四、分段施教
分段施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要将2周至4周时间做合理的分配进行分段教学,而且要按照语文大纲要求、教材安排、活动规律进行分段教学。
1.按照语文大纲要求分段施教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搜索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大纲这个思路,决定了教材语文活动设计的步骤或活动流程,又体现了语文活动规律的阶段性,所以应该按照大纲对语文活动的科学要求分段施教。
2.按照教材语文活动安排分段施教
高教版教材安排语文活动流程:活动准备、分组活动、班级活动、成果展示等四个阶段教学。人教版教材安排三大教学板块连动,即“场景案例”教学板块、“策划筹备”教学板块、“活动应用”教学板块依次连动教学模式,也体现了语文活动教学的阶段性。所以语文活动应该按照教材语文活动流程或语文活动板块连动模式进行分段施教。
3.按照语文活动内在规律分段施教
本文以为,语文活动内在规律是选题立项、策划筹备、表达交流、总结评价等四个阶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所以应该按照语文活动规律进行分段施教、系统施教。
五、力求实效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力求实效的出路何在?具体办法如下:
1.按照语文教改要求施教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职语文教改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版社,2009:1-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与研究,最能代表中职语文教改的新概念、新方向、新要求,所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按照语文教改的要求,突出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学习,关注社会生活、校园生活、职业生活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影响。另外要严格执行语文活动教学方案,精心到每一个环节;“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施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课题研究,推出经典案例,宁缺勿滥,力求实效。
2.狠抓语文活动教学过程质量
一般来讲,每学期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2至3次。一次教师命题语文活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或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命题语文活动。二次学生选题语文活动,教师组织任课班级语文活动“带头人”开会,从语文上册或下册中六次语文活动,选出两个题目。每次语文活动安排2至4周时间,选题立项、明确活动要求,活动准备为一周,作品制作或写作一周,表达与交流、总结讲评一周或二周。活动准备阶段要充实,教师要与学生语文活动“带头人”及时沟通。作品制作或写作阶段,教师要组织好分组分工,进行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和钻研精神。表达交流阶段,由教师主持逐步过渡到学生主持。学校要办语文活动主持人培训班,每个教学班培养2至3人。总结讲评阶段,采取定性讲评和定量讲评相结合方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鼓励表扬为主。引入评比机制,评出一二三等奖;引入学分机制,获奖者可适当增加语文学分1至2分。这样狠抓语文活动每个阶段的过程质量,从而达到语文活动教学力求实效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
[2] 李兴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过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特刊.192
篇7
关键词: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三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14-03
三亚学院,是三亚市首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民办院校。它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十分迅速,短短八年多时间,就已经达到近两万人的办学规模。目前,三亚学院在教学硬软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社会认知度也在快速提升,已经步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行列。本文以三亚学院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三亚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思路,总结三亚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经验,与从事民办本科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同仁们共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在做人的过程中自然体现出的人的德性,表现出的人性之美。人文知识的认知和积累,有助于人文理性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养成。但是,人文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将人文知识化为人文素质[1]。
(二)人文素质教育及其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内容,以提高教育对象内在气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其美好人性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需要外在启迪陶冶和内在省悟修养的复杂而有机的教育活动[2]。它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科学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3]。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其面向未来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三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4]。三亚学院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树立,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工程。构建科学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用了更多笔墨介绍。
(一)实施“2+2”模式,加强人文通识教育
三亚学院为更好地贯彻“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和“311”人才培养规格,从2009级各本科专业开始实行“2+2”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2+2”模式的内涵和定位。“2+2”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一、二年级进行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进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同时,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育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文通识课程模块在“2+2”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按“2+2”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六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人文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
三亚学院的人文通识课程是三亚学院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支撑。三亚学院的执行院长陆丹教授曾亲自指出:人文通识课在我院育人理念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它的授课目标不单是学生知识面的增长,而是以学生的人格建构为根本,是专业工具的功利要求与人文价值超功利要求的均衡。
(二)三亚学院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成及要求
人文通识课分为两部分:一是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共10门,限选6门,各1学分。二是任意性公共选修课,每门课为0.5学分,各专业学生必须修够8学分。人文通识课范围涵盖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工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和技能类等十大类。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具体课程是西方哲学、经济学概论、中国古代史概要、管理学概论、西方史概要、法学概论、社会学、科技史概要、心理学和文学史概要等十门课程;任意性公共选修课的具体课程如下:(1)法学类:合同法、婚姻家庭法、劳动与就业法、金融法;(2)社会学类: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俄罗斯风情、社会调查技术、人学导论;(3)文学类:中国文学史概要、电影与文学、西方名著鉴赏、中西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台湾文学、中国戏曲文化、美学与艺术鉴赏、唐诗宋词鉴赏、英美影视文化、古代文化入门、大学生健康教育、大众天文学;(4)艺术类: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东方电影鉴赏、形体与舞蹈、卡通漫画设计、话剧语言艺术、西方钢琴艺术、相声语言艺术、计算机乐谱的制作、中文经典广告赏析时装与流行时尚、中外时尚产品赏析、现代时尚礼仪、化妆造型;(5)外语类:广告英语、实用文秘英语、求职英语、剑桥商务英语、英语歌曲与英语文化、英语习语、新概念英语一至四级;(6)经管类:当代中国经济、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设立与改组、资产评估操作技术、经济与管理热点问题、理财知识导论;(7)理工类:flas制作与应用、线性代数选讲、高等数学选讲、计算机绘图CAD、DV拍摄与制作、图论与逻辑推理、机械工程概论、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精讲、计算机系统检测维修、恩科网络技术与CCNA考试辅导、楼宇智能化系统读图与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8)宗教类:宗教学;(9)体育类: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瑜伽、自由泳;(10)技能类:手绘POP海报设计与制作、英语演讲与口才、楼宇智能化技术、面试技巧、形象与礼仪、网络维护与布线、演讲与口才、速录师培训教程、篮球裁判规则、裁判法解析。[5]
(三)三亚学院提高人文通识课程授课质量的措施手段
1.竞标选聘优秀的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限制性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在全校范围内竞标选聘,任意性公共选修课在各学院范围内竞标选聘。凡自愿担任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需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教学大纲、教案和选用的教材信息,学院和教务处分别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分别在学院和全校进行竞标。竞标内容为教师进行说课和试讲。说课时间为一刻钟,阐述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课序、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
2.采用各种激励手段提高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竞标动力。人文通识课程的考评办法、等级、流程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单列进行,授课质量好的教师该门课可以单独评优。人文通识课程的课酬虽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同时给予另外的奖励和补贴。
四、三亚学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其他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亚学院每年都开出各类艺术、文化专题讲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人文知识面。三亚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开展支教、慰问孤寡等相关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等各类大型活动,三亚学院的学生每年主动为其提供礼仪、翻译、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另外,三亚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全国性比赛,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种大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和学习平台。
2.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多年来,学院以德育为轴心,把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从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把优秀文化的蕴涵,化作学生自身的精神品格,融入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学院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绝密的心理健康档案,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建立、普查和更新。另外,每年都有“心理活动月”,通过举办有关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阳光心态,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3.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愉快学习,自主成长。三亚学院一直提倡有目的、有兴趣、有计划的主动学习方式,不断搭建和营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反省、体会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自主成长。
总之,高等院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应长期思考的问题。三亚学院若能坚持自己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自身特点的育人之路,一定能更好地屹立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的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伏永祥,高明,郭万牛,乔旭.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2).
[3]蔡毅.人文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前进的有力保障[J].学术月刊,2002,(08).
[4]秦维宪.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2,(01).
[5]三亚学院.学校官网[DB/OL].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经验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独立学院法学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应用技能培养。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对实践性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运用,但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尚需继续提高,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性教学与改革。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法学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优个性”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充实教学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正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是吉首大学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张家界学院开设了这样的热门、低成本专业,但又要避免与母体学校的恶性竞争,同样避免与高职高专办学模式趋同。该院大胆跳出吉首大学的办学传统,走向独立的办学模式。在保证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前提下,转向更加注重学生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充分挖掘、发挥三本学生的潜能。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设法学应用型专业体系,构建“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以服务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张家界学院法学教学课程分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职业教育课三部分。按照一年通识教育、两年专业教育、一年自主教育的思路设计,形成“1+2+1”的法学教学新体系。通识教育突出基本素能教学,如开设思想政治、近现代史纲要、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面课程,强调学科基础性和法学专业教育规格要求,为学生培养法科专业知识,每个课程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自主教育包括极少数学生需求的研究型教育和绝大多数学生需求的应用性教学。研究型教育是对外语好且希望继续深造的法学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研究引导和学科探索启发教学;应用性教学是独立学院的主航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学生从事法律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开设法律实践性相关课程,如开设演讲与口才、辩论学、社会交际学、谈判学、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诉处理、谈判技巧等,呈现出更多的实务能力培养。
三、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启发式、问题式、互动式教学,增强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力度,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采用多种方式如法庭模拟、多媒体演义、案例讨论、问题诊断、专家讲座等,培养学生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规范考试程序,改革考试方法,实行A、B卷命题、试题审核、阅卷、评分规范程序,鼓励和支持教师购置、建立试题库或者试卷库,逐渐施行考教分离。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逐步更新教学方法,如把以往的案例教学从只局限在课堂里和司法机关的实习基地,拓展到政府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社区、乡镇等见习单位。实践性教育方式不仅包括以往的如案例分析、法庭模拟、庭审观摩、毕业实习等,还包括仲裁模拟、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辅助导师承办案件等形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法学理论素养,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聘任双师型法学教师
逐步脱离母体学校,建立独立学院自己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张家界学院一直坚持把关教师高学历门槛准入制,聘用的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学历要求外,还要具备培养本科应用型法学人才的相关实践经验条件:即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该院如今的7位法学骨干专职青年教师均已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且在当地律师事务所、法院从事兼职律师、人民陪审员等法律实务,更多地接触司法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提升“双师素质”;同时长期聘用法律实务界既有丰富实践技能,又有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人员担任兼职教学。因此教学环节中除教师外还有学者、律师、法官等共同参与,不断壮大和充实法学教师队伍整体力量。
五、建立实践教学督促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督促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验指导等提出了明确指标,要求教师有主讲资格、有教案、有教材、有大纲、有教学进度安排、有作业布置并阅改、有试卷(题)库或命A(B)卷,要有评分标准和试卷分析等。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三位一体的评教活动。建立和实行教学督导组、学院领导、同行、学生、毕业生等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多维的综合考评。建立本科评估指标的数据库,通过学院督导及听课、检查、访谈,领导、教师听课记录,教学信息员、学生的议教座谈和教学期中检查等渠道收集信息,及时予以统计分析,并分门别类、及时、直接地反馈给教学科研部,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加以整改解决。
六、组织指导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利用三本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但实践应用能力塑造型较强的特点,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指导,培养独立学院实践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班委以及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法律辩论赛、送法下乡、法制宣传、庭审旁听、法律咨询、学术论坛、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组织学生通过法律宣传、义务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种形式,多接触社会的弱势群体,激发热情,提高以保护弱者为天职的法律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组织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增长课堂知识,锻炼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七、实践性教学取得初步成效
篇9
4月28日是一个非常有纪念价值的日子,大兵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以一个讲师的身份给200多人进行了公关培训。虽然培训对象只是客户的中层和基层员工,但对于大兵来说,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自己努力了3年的目标终于有所标志性的收获。当听到讲课期间台下唰唰的笔记声,当讲完课后学员蜂拥而上向自己索要名片的时候,过去的3年就像影碟快进一样闪过了自己的脑海。大兵忽然感觉到自己突然之间懂得了很多东西,所以,大兵很想将这个过程写出来,跟有同样经历的同行交流,跟有类似问题的新人分享,也给自己做做总结、留点纪念。
书生的成长计划
大兵今年26岁,毕业3年,任职于广州的一家公关公司,刚刚升职为公司的策划主管。大兵来自农村,是一条跳出“农门”的鲤鱼。大兵的梦想就是某一天能混得好一点,成为街头流行的“凤凰男”。大家都知道,很大一部分农村出来的毕业生,特别是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的,多少都会存在自卑心理,因此性格内向者居多。而大兵就是里面很典型的一个,读大学的时候甚至跟同班的女生说话都会脸红。
从2008年大学毕业开始,大兵一直困扰于不善于沟通和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不敢主动跟同事打招呼,结果到了半年以后还有一些同事自己不认识;召开内部会议的时候,只有被点名的时候才会发言,发言的时候也很紧张,被老板认为这个新人工作不够主动;对接客户和媒体人员的时候也是畏手畏脚,有问题不敢问、有想法不敢提,客户对大兵的评价就是做事踏实、但太不爱说话了。好在大兵脑瓜子转得比较快、工作又比较努力,所以在职业的道路上发展的还算是比较顺利。从公关公司的策划专员做起,前段时间被破格提拔为策划主管。虽然公司规模不大。当对于同龄人来说这算是可以接受的了,至少在80:20的法则中,大兵还是可以处在20行列的。
大兵心里知道,自己能毕业3年就做上策划主管,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因为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对大兵来说,原地踏步、虚度时光就是一种耻辱。大兵虽然不善交际,但并不自闭,是属于那种“见生人脸红,遇熟人话多”的类型,所以,大兵认为自己在沟通这一块恰恰是自己提升的空间。从2008年开始,每到年初大兵都会给自己做一个规划,至少也会给新的一年找一个关键词什么的。2008年是“执行年”,2009年“沟通年”,2010年是“自信年”。在2011年初,大兵也照例给自己做了一个策划,希望2011年能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虽然很少跳槽,但大兵经常关注招聘网站,看看自己出去以后能做什么工作。而得出的结论是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在什么公司,要想继续进步,自信心、演讲能力都是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大兵认为自己最缺的就是这块的能力,因为每到当众演讲前都会心里怦怦直跳,讲起话时像打机关枪,速度不是一般地快。每次提案对大兵来说都是炼狱,恨不得早点讲完,早点结束。然而作为一个策划人员来说,提案又是必须的。这就是大兵要提升演讲能力的最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大兵还制定了行动原则――坚决不能像以前一样,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具体的工作上面,晚上也不会老呆在公司加班,而是要走出去多跟优秀的行业人士沟通,多参加一些聚会。
无法拒绝的任务
新年以来4月有余,大兵都是按照之前的策划实施着,对待工作的态度明显淡定,对待娱乐活动的态度明显热情,对待未来的看法明显乐观。大兵觉得现在是在为自己做事,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不会像之前那么忐忑,不会像之前那么消极和没有动力。正在大兵在一点一点地积累自信的时候,老板突然下达了一个指示,“大兵,这次客户那边有个培训需要,我没有时间去,由你去培训吧”。说实话,这是大兵做梦都希望自己能搞定的事情。但是大兵当时却有点发愣了,“啊!让我去啊”,不过大兵马上接着又从牙缝里面挤出了两个字:“好的”。因为现实已经让大兵没有拒绝的理由。虽然自己才毕业3年,虽然自己的脸上还写满了稚嫩,但作为一个策划主管,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何况这又是非常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
从培训任务下达到正式培训,中间的时间只有4天,也就是说大兵准备培训教案和演讲的时间也只有4天。课题是关于公关策划的,对大兵来说,课程准备并不是难事,关键还是现场的培训演讲。
成功的个人表演
4月28日,迎接真正挑战的日子来临了。因为项目组最近工作比较多,这次培训就是大兵孤身一人,他似乎也能感觉到客户的打量――这个小伙到底行不行啊?大兵好好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别无选择,把他们当作学生就好了。
大概休息了两个钟头,约定的培训时间终于到了,大兵整理整理头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作镇定地走上了讲台。好在讲台上面用的并不是无线麦克风,而是桌面话筒,所以,这就不需要站着讲课。这一小小的细节顿时让大兵自信了不少,因为大兵在平日的提案中都喜欢坐着讲,这样至少可以掩饰自己肢体语言上的不自然。
伴随背了无数次的开场白,大兵的课程开始了。开始的5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兵有点紧张,说话也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但后面越来越顺,因为这次准备好的内容都是自己钻研了很久的东西。讲到大概40分钟的时候,大兵干脆拿起了桌面话筒,站了起来,因为大兵不希望就这样毫无突破地结束这次培训。大兵的这个有点夸张的举动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大兵似乎受到这种掌声的鼓舞,整个身体都放松下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很流利地表达了出来。课程大概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结束,比规定的时间要快了半个小时。也许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太紧张,速度没有控制好,好在这并没有影响到了学员们对大兵的评价。课后很多学员向大兵索要名片应该就是对大兵这堂课效果的最好证明。
突然而来的感悟
说实在话,大兵为了让自己更自信一点,在公众讲话的时候能更从容一点,他曾经多方寻师问友,也买过如《卡耐基的金牌口才》、《就这样自信地表达自己》等相关励志书籍去看,一般都是看的时候蛮鼓舞的,但是等到上场的时候又失去作用了。当然,也不是说一点用都没有,这些书提供的是一种心理暗示,有了这些暗示大兵确实能让自己很多想不清楚的问题迎刃而解。偶尔大兵也能自信一把,做一次比较好的提案。但是,大兵依然不能给老板很强的信心,因为自己的提案状态不是太稳定。
而今天,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培训洗礼之后,大兵突然觉得很多没有打开的心结都已经开始自动打开了。总结大兵这次培训的收获,主要有一下三点:
1. 只有经历才能自信
现在大兵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看了这么多书、问了这么多人,还是不够自信了,因为自己没有在大场面上真刀真枪地实干过。大兵平时做的就是按照书上面写的,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而这种基于心里暗示激发出来的自信不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说是一种伪自信。这就好比一个没有开过车的人去谈论汽车,就算书看得再多,心里也是没有底的。只有自己真正拥有过、真正经历过,才会知道原来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原来这个事情只是这样的,才能够很淡定地去看待这个事情,才能淡然地去看待这个东西的得失,才能很自信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对于新人朋友来说,一定要要在面临机会的时候大胆去尝试,因为对新人来说无所谓失败。只要经历,就是成功。
2. 要学会去俯视别人
以前,大兵经常会就自信的问题向前辈求助。当问到“如何才能自信地演讲”这个话题时,朋友一般会说,“你把下面的听众当作猫猫狗狗就好了,别人是因为不懂才请你来讲的”。大兵也试着去这么做,但明明下面坐着给你评分的评委,我怎么才能把他们当作猫狗啊。所以,大兵很多时候都做不到,因此提案表现也不够稳定。大兵回想了今天的培训,大家为什么会如此信任自己,那是因为大家都是带着笔纸来的,都是来学习的,大家把自己当作老师。所以,只要大兵的肚子里有料,就很容易赢得现场的叫好。大家对大兵的尊重,让大兵有了俯视别人的心境,而这在平时的提案、汇报是很难做到的,大兵也因此知道了俯视的力量。只有真正去俯视了,才能看清我们的对象,看清我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真正地从容、自信起来。
3. 要有主动征服的欲望
篇10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人才计划”,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主体,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创新人才?概括地说是具有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但是我国传统学校教育一直以传授知识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支配下,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而新时期,对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贸人才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能创造性地运用其知识和技能。这些新要求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多是单向、平面的,人为地割裂了完整的教学过程。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才能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创新外贸人才。
一、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
1.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各国贸易往来的增多,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前本科院校的国贸专业教学重点,仍主要倾向于经济与贸易相关理论,专业课的教学又主要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方法,对实验课的比重和教学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而且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不能学以致用。而且目前国贸专业的课程结构不是很合理,过于专和窄,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论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前沿性,应用性课程缺本文由收集整理乏实际性和操作性。因此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2.教学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缺乏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在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落后的教学设备、手段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国贸专业的实验课环节中,实验室的条件决定了实验课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当中,国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并不像理工科那样备受重视,许多高校存在投入经费不足,不同专业、多个班级共用一个实验室的现象。实验设备缺乏、设施落后,只能以减少实验数量的方式来进行平衡,直接导致实验课的安排名不副实,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国贸专业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目前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主要以电子课程的形式展现,但是并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互动,对于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课后的复习情况没有实现远程辅助监控的目的。
3.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国贸专业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将启发式教学实施到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时隐时现。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用人单位经常反映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会灵活处理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基于构建现代创新教育模式的构想,本文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观点。我们所探讨的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以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立体化、全方位地融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为一体,关注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教学设计。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探讨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1.化课程体系
高校现有的国贸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大致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等四大类进行分类,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为此,依据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延展教育相关课程三大类。每一大类课程都应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知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体育、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中外历史研究、文献索引、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等。这一大类是开展国贸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底蕴及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外贸业务的技能,具体课程应包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财政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合作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会计、报关报验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谈判口语、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听力、财经写作、专业实习等。这一大类是国贸专业教育的核心。延展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外贸工作岗位的一般能力和个人素质,具体课程包括: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就业指导、各类专题讲座及报告、专题调研、创新活动比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一大类也是提升国贸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2.实施立体化课堂讲授
国贸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国际经贸人才,在课堂教学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要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灌输型授课模式,实施师生互动的立体化课堂讲授模式。课堂讲授时,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证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如:针对一些实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学生查找资料、提出观点,可以以个人形式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列出参考资料目录。教师授课不局限于书本,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转贴于
3.立体化实践教学
国贸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就必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因此,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基础技能专业认知实训:包括英语听说能力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践和国际贸易专业认知实训等;第二,校内模拟实训:包括课堂专业知识同步训练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训。其中课堂专业知识同步训练是在主要专业技能课的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一点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习;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训是创建一个整体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综合训练以获得对外贸业务流程的整体印象;第三,校外实习基地岗位实训,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四,相关能力实训,包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营销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等,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良好性格和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