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20:0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属地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发展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塑料工业的发展为滴灌技术应用带来新机遇,地下滴灌技术作为滴灌技术的一种形式开始被采用。地下滴灌管一般采用尼龙或PVC材质,并在管壁钻孔、扎也或切口制成灌器使用。这种地下滴灌系统运行于低水头下,对水质和过滤设备要求较低,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水均匀性差,滴孔易堵塞。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地面滴灌设备无论是在滴头类型还是毛管性能方面均得到较大改善,但对地下滴灌系统,除在毛管铺设方法及打孔手段上有所改观外,灌水均匀性差、出水孔易堵塞等问题依旧存在,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地面滴灌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地下滴灌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灌水器质量、优化系统设计参数、研制过滤器和施肥装置等方面。与此相关的大量研究成果陆续涌现,其中最为醒目的是Mitcnell等人于1982年提出了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指南,这意味着地下滴灌技术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我国自1974年从墨西哥引入滴灌设备至今,地面滴灌技术应用和设备开发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地下滴灌技术的初步应用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用于果树作物。近年来,这些技术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得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一引起研究成果,但由于采用人工扎孔方式制成灌水器,应用中系统供水均匀性较差、出水孔易堵塞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影响到地下滴灌系统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二、应用及效益
地下滴灌技术在国外已等到广泛应用,服务对象以经济作物最为常见,多集中在果树、蔬菜和其他高产值作物上;大田作物中也有少量使用,以棉花和玉米作物为主。国内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以果树为主,目前在山西运城地区7667h平方米的地下滴灌面积中,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78.3%、4.3%和17.4%,大田作物是棉花和冬小麦。
地下滴灌条件下的作物产量高于或至少等于其它灌水方法下的相应值,而灌溉用水量则显著小于后者。Adamsen对地下滴灌和喷灌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地下滴灌下的花生产量明显高于喷灌方法下的产量,而对玉米产量,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别,然而前者省水约30%。DeTar等人对地下滴灌与地面沟灌进行对比试验显示出,砂壤土质下,地下滴灌的棉花产量较高,砂质土时,两者产量基本相等,但无论对哪类土壤,地下滴灌用水量都较沟灌低40%。Hjenggeler对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地区进行大面积调查表明,地下滴灌与沟灌相比,棉花产量可提高20%。Phene等人的研究结果说明,在美国南卡洛雷纳州,地下滴灌条件下的甜玉米产量比沟灌高1%~14%,番茄产量高20%,甘蓝和夏季南瓜产量均提高35%,而玉米、棉花、高梁、甜瓜和部分蔬菜的产量基本持平。山西运城地区的资料表明,与地面灌溉方法相比,果树可节水75%,增产50%,西瓜节水60%,增产30%,而对大田作物,平均节水达50%,增加产量30%以上。地下滴灌技术不仅节水增产效果明显,还具有节省劳力、能源等诸多优点,此外还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Grattan等人发现,对应用地下滴灌的地块在不使用除草剂条件下,田内杂草生产程度明显低于使用沟灌和喷灌方法并施用除草剂的地块,但在降雨较多的湿润地区,效果并不明显。
三、研究现状
1.设备及灌水器
国外使用的地下滴灌设备均来自地面滴灌系统,灌水器采用内镶式或带有补偿性能的滴头以确保系统供水均匀性。由于系统停止供水时易在管内产生负压,造成管外土壤颗粒内吸而引起滴头堵塞,故常在系统上安装真空破坏装置,这对系统运行管理要求较高。由于作物根系的亲水性,根系在毛管滴头四周的旺盛发育有可能造成灌水器孔口堵塞,有人试图在滴灌水器堵塞的目的。山西运城地区在地下滴灌中使用的灌水器是在毛管上利用简易工具人工扎眼形成出水孔,该结构形式不具备防堵和压力补偿功能,有待改进和完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大兴县开展的有关地下滴灌室内外试验结果证明,对内镶式或带有补偿性能的滴头采用外包无纺布处理地埋后,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防负压堵塞效果,又能在适当的毛管间距布设范围内获得较高的灌水均匀度。对于滴头防负压堵塞问题,除考虑在地下滴灌系统中设置真空破坏装置外,研制一种既可防止负压堵塞,又具有良好压力补偿和调节功能的灌水器是十分必要的。
2.毛管埋深间距
毛管埋深通常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田间耕作深度,避免因耕翻土壤造成系统管网损坏。对无需耕作的作物(如草皮、紫花苜蓿等),可根据土壤质地和作物根系发育深度等条件减小毛管埋设深度;二是土壤条件,对土壤导水性能较强的轻质土,则可适当增加埋深来减少因地表湿润引起的无效土面蒸发损失。基耕层内含有透水性较差的黏土夹层时,毛管埋深要考虑其影响,如毛管埋在该夹层以下,会影响土壤水分向上运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最后是作物生长发育期,由于幼苗根系较浅吸水范围有限,毛管埋深较大无疑不利于作物生长,但较浅的埋深又将无法满足作物后期对水分需求。有时为了保证苗期土壤墒情,作物生长前期使用其他灌溉方法,后期再采用地下滴灌方式,但会增加灌溉成本费用,降低收益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毛管埋深多介于20~70cm之间。以山西运城地区情况为例,果树下的埋深一般在40~50cm,大田作物则为35~40cm较为适宜。
毛管埋设间距主要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和作物种类。对于种植在沙性土壤或干旱地区的作物而言,较小的毛管间距有助于田间土壤水分均匀分布,当然这将增加投资成本。在多雨湿润地区,可以使用较宽的间距,但这取决于作物类型、土壤条件和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一般较窄的间距多用于平播密植类作物,如草皮、小麦等,而较宽的间距则常见于蔬菜、果树、棉花、玉米等行播作物,毛管应置于窄行间。运城地区的果树滴灌一般采用3m间距,权株排列不正规的果园使用随行布设形式,棉田的毛管间距是1.2~1.5m,小麦田多采用1.0~1.2m的距。
3.灌溉制度
地下滴灌制度一般以实测或计算的腾发量、土壤和作物特性为依据制定。若按作物耗水速度确定灌水时间,应按小定额多次灌水的方式;当土壤水分下降下某个限值时才考虑灌水,则需数天供水1次。对蔬菜等水分含量较多的作物通常使用前一种灌水频率,果树和大田作物则适宜于后一种灌溉制度。Caldwell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可允许范围内,采用每日灌水1次与周灌水1次的灌溉制度对玉米产量没有影响。EL-Gindy等人对每天灌水1次和每3天灌水1次的周期进行对比后发现,高频次小流量的灌溉制度不仅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番茄和黄瓜的产量,还能改善根层内的土壤水分布,提高水分利用率,这非常适宜于地下滴灌系统的运行特点。在山西运城地区,苹果树年内一般滴灌3~5次,小麦通常灌溉2~3次,每次用水230~450m3/hm2。
4.化肥和农药施用
滴灌技术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在整个作物生育期内,适时适量地通过微灌施肥技术高效地将肥料、微量元素和农药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和物质按比例精确的施用到作物根区土壤,这既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减少因灌溉淋洗产生的溶质数量,减轻对地下水的污染,并节省大量施肥劳力。Mikkelsen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与地面灌溉方法相比,地下滴灌条件下磷肥施用量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因肥料被直接施用到作物根层,明显减少了流失量。为延长地下滴灌系统使用寿命、防止灌水器堵塞,除对灌溉水进行适当过滤、清除杂质外,还可在系统中随水注入适量稀盐酸,定期清除地下滴灌系统内滋生的微生物以及灌水器内的沉淀物,这同时也能起到减轻灌溉水碱性的作用。这些措施在国外已得到普遍重视并投入实际应用,国内仍处于将化肥技术溶于灌溉水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管件进行化学处理、清除根系和沉积物的应用研究还未提到议事日程。
5.设计与管理
地面滴灌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地下滴灌系统,特别是在管道水力学性能和灌水均匀性方面。地下滴灌系统的设计及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设计中必须考虑在系统上安装进排气阀门,防止断水进行更好的过滤处理,并对系统实施定期冲洗。与地面滴灌相比,地下滴灌系统的检修更为困难,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应对此问题给予重视。
6.经济适宜性
Henggeler等人发现将棉花沟灌改为地下滴灌后,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对玉米大豆作物而言,与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相比,地下滴灌方法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山西运城地区的资料数据也表明,就当地使用的简易地下滴灌系统而言,每公顷果园的投资成本是4500元、大田为6000元。该投入强度低于当地采用固定式喷灌的投入,虽高于地面灌溉的投资,但其节水、扩灌、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当然仅就灌水技术本身,很难得出哪种方法更为经济适宜的结论,它取决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其中关键因素是当地可利用的水资源数量以及获取它的成本费用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在类似山西运城这样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工业和城市用水激增导致可供农业使用的水量锐减,这对农业节水灌溉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地下滴灌系统具有无可辩驳的节水增产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选择地下滴灌方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7.主要问题
由于地下滴灌系统埋设在地下,使得人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灌水器出流状况和灌水效果。当系统需要进行检修时,往往要比地面滴灌系统投入更多的时间,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管理费用也相对较高。其次,为防止水中杂质引起的灌水器堵塞以及滴头负压堵塞等问题,必须在系统内增加相应的附加设备,并对管路经常进行冲洗。冲洗阀及进排所阀的安装势必增加系统的造价和运行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将致使地下滴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大打折扣。
四、结论
篇2
(1)土地荒漠化
作业带的任意拓宽,弃渣的任意堆放等施工活动不同程度地损坏了地表土体结构,破坏了地表植被,引起了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荒漠化。
(2)生物种类减少
施工设备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废液含有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进入土壤后与其中生物体内的物质络合、螯合反应生成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生物体畸变甚至死亡,致使当地生物种类减少。
(3)危害当地居民健康
戈壁滩生物种类较少,富集有毒有害生物通过食物链(食物链短:低矮灌木、食草动物、当地居民)很容易进入体内,当地居民对这些新来污染物抵抗能力差,从而有害身心健康。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必须把做好地貌恢复工作作为项目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个工序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管理。
二、地貌恢复工作的有效措施
1.施工前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沿线踏勘,在其过程中用摄像机录制视频或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等方法记录各个区域段的原始地貌和农耕道路,为后续人员、设备进场道路做准备。
(2)积极与各区段土地管理所结合,明确管辖区内土体结构(熟土层和卵石层厚度),有利于后续的管沟开挖和回填。
(3)主动与当地农民交谈,了解其生活主要经济来源和途径,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酌情减少作业带的宽度。
(4)加强思想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意识,全员共同努力做好地貌恢复工作。
(5)制定关于地貌恢复的奖罚制度,对于执行到位的人员或团体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并书面表扬,反之就严厉批评并处罚。
2.施工中
(1)施工便道无论是农田段还是戈壁滩,施工便道尽量使用地勘中的机耕道路和伴行道路。即使新修道路,在满足通车的条件下少占地、少破环地表植被。
(2)焊接、无损检测、防腐工序施工焊接、无损检测、防腐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把每道焊口残留下来的砂轮片,玻璃片,焊丝、焊条头、药皮、防腐片头、剩余粘合剂捡起来并分类存放,然后定期统一送到指定的部门进行回收。即有利于地貌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又取得到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
(3)管沟开挖管沟开挖之前先对施工机组进行培训,介绍地质状况和地下障碍物,进行管沟开挖的技术交底,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条件下尽量不要拓宽作业带,少破坏原始地貌和地下障碍物,为农民下季耕作提供条件。同时管沟开挖时,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应超挖超宽并且把熟土层和卵石层分开堆放,为后序的地貌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4)管沟回填对于农田段,依据熟土层的情况,因地制宜。当熟土层大于700mm时,采用分层回填,分层沉降的方法进行地貌恢复。挖机A以卵石层为原料,用20mm×20mm格栅筛子筛选细土,一直向前筛选细土。挖机B回填细土至管顶300mm,一直向前回填,并以桩号区间为单位,回填一条土埂直至地表。然后与当地村民沟通,用适当水灌溉管沟,等管沟土沉降密实且表层呈分散状态时,挖机C开始回填筛选渣土和卵石。接着再次与当地村民结合,二次管沟浇水,等沉降后挖机D开始熟土层回填至地表上200mm。鉴于上述措施,有效避免了管沟塌方下沉,保持了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地表农作物的生长。对于特殊的农田段,地表耕作土层小于700mm,农田灌溉后,出现熟土流失严重,卵石的现象。针对该情况,采用分层回填、表层土置换等措施进行地貌恢复。首先与农田段一样先细土和中间卵石回填,其次把多余的卵石倒出农田,购置熟土倒运至管沟上方并高出地表200mm。特此说明,把多余的弃土、弃渣用于修筑道路,便于村民通行。该述方法即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取得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信任,有利于以后的地貌恢复合格证签字。对于环境脆弱的戈壁滩,采用分层回填、夯实、种草籽的方式进行地貌恢复。将20mm×20mm格栅筛选的细土回填、夯实,然后回填大粒径的砾石,紧接着回填小粒径的卵石,平铺整个作业带并夯实,最后喷水车洒水,种草籽。这样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的作用。
3.施工后
农田中的冲沟,冲刷能力强,采用石笼护坡和过水面进行水工保护,为保持冲沟原始地貌和保护天然气管道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于河流穿越,虽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了浆砌石护坡,但水保设计长度不足。经与业主、运营单位和设计部门沟通,增加浆砌石水保的长度,与西二线、独乌原油等其它在役管道进行联合水保的施工,从而防止河岸护坡的水土流失。风沙很大的戈壁滩,防止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是当务之急。通过在陡坡处修建挡水墙和截土墙等方法防止荒漠化,在作业带上种植低矮灌木等方式固沙,为建设绿色管道贡献一份力量。
三、结束语
篇3
=0.03217+0.05258fcu(R=0.991,S=0.006,N=12,P<0.001)
从抗剪参数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粘聚力随着掺入比的增加而提高,随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fcu=1.45~5.12Mpa时,其粘聚力c=0.4~1.11,内摩擦角变化幅度为17o~400。与原状淤泥质粘土相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水泥土的抗剪强度远大于原状土。这是因为水泥混入土体后的硬凝作用产生的水泥水化硬凝物质增加了加固土的糙度,从而加大了剪切面的摩擦系数,提高了抗剪强度。根本原因在于抗压破坏与抗剪破坏的方式不同,抗压、抗拉依靠的是土颗粒间的联结力和结构支撑力起主导作用,而抗剪时土颗粒间粘聚力和土颗粒间的摩擦力起主导作用。另外,拉、压破坏面不是一个规则平面。如果土体中土颗粒不是完全被水泥石颗粒包围,破坏可以沿颗粒间的软弱面发生,当剪切破坏则是沿一相对平整的面,剪切对土体的破坏面不能绕过水泥土颗粒,这些颗粒起着抗剪切作用,从而提高了水泥石的抗剪强度。
根据试验的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来看,水泥土的粘聚力c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fcu大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式如下:
c=0.18849+0.17043fcu(R=0.93761,S=0.07862,N=12,P<0.001)
拟合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10粘聚力—抗压强度曲线图
第五节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水泥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室内配比试验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了解各种影响因素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来指导粉喷桩的设计及施工。以往的做法是对样本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经验公式,然而,这一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掺入比、含水量等因素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无疑是非线性的,用线性模型来拟合非线性关系,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模型的适合性检验和残差分析得到反映;就线性模型本身而言,其应用范围的狭小和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鉴于水泥土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和对其加固机理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用传统的数学工具模拟上述非线性过程,建模相当困难。由于影响粉喷桩的因素如掺入比、含水量、饱和度、加固土密度、龄期等较多,且诸因素相互作用,交叉影响,使的室内配比试验成果表象复杂,数据离乱,无明显的关系存在,给成果分析带来困难。再又因为试验成本的缘故,很难达到满足常规分析计算需要的样本量,亦不能保证试验样本有较好的分布规律,往往使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产生矛盾。如何明确系统的非线性关系,通常有两种办法来解决:第一种是采取“分段线性”的处理方法,如采取多元线性回归等手段;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混沌论、奇异吸引子、吸引凹陷和分形等数学工具来分析非线性系统。然而这些数学工具大多只能给出严格边界条件下类似解的存在性这样的证明而不能给出明确可行的求解方法,对回归模型而言,它主要适用于大容量样本情况下,对因变量来说,自变量的离散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回归分析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有没有一种方法,使得我们离开深奥的数学工具也能了解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理论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可能性。
一.神经网络及BP模型简介
一般而言,神经网络是一个并行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网络结构,它由许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有一个输出,它可以连接到很多其它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输入有多个连接通路,每个连接通路对应于一个连接权系数,一个简单的人工神经元结构如图2—11所示,该神经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可描述为
式中,为节点的输出;是从
其他节点传来的输入信号;为节点
j到节点i的连接权值,反映了输入
的影响大小;为阀值,表示当前节点对输入产生的影响总和进行判断,若大于,系统认为此次影响作用明显,并将其反映在输出,否则,此次影响作用将不被考虑;为传递函数,可为线性函数,或型函数(如=,=),或具有任意阶导数的非线性函数,它描述了多输入值对输出的综合影响。
神经网络是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特点在于信息的分布式存储(配比试验的规律性信息表示为权值和阀值的大小)和并行协同处理,它具有集体运算的能力和自适应的学习能力,很强的容错性和鲁棒性,善于联想,综合和推广。
神经网络模型有各种各样,代表性的模型有感知器、多层映射BP网络、RBF网络、双向联想记忆网络、Hopfield模型等。利用这些网络模型可实现函数逼近、数据聚类、模型分类、优化计算等功能。
BP网络是一单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结构如图2—12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函数逼近。网络通常有一个或n个隐层,同层节点间无任何连接和耦合,故每层节点的输出只影响下一层节点的输出。隐层中神经元均采用SIGMOID型变换函数,这种函数变换可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任意非线性映射;输出层的神经元采用纯线性变换函数,这可以避免使网络输出限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达到可以输出任意值的目的。信息在模型中的传递和加工是逐层进行的,随着层数的深入,信息中所蕴涵的规律逐渐被了解、存储、综合,最后经输出结果统一表现出来。对本次配比试验而言,层的具体含义可理解如下:第一层的神经元接受各种影响因素的输入,对同一配比方案,第一层的神经元同时进行运算,利用传递函数计算结果的过程就是神经元存储信息的过程;第二层神经元接受上层神经元各自独立、并行计算处理的结果后,对获得的信息判断、整理、综合后输出,从而形成反映整个系统规律的映射。
图2—12
Hecht-Nielsen的论文中指出:1.给定任一连续函数f:[0,1]nRm,f可以精确地用一个至多三层的前向神经网络实现。它表述了映射网络的存在性,保证任一连续函数可由一个至多三层BP网络来实现。2.给定任意ε>0,对于任意的L2型连续函数f:[0,1]nRm,存在一个至多三层神经网络,它可在任意ε平方误差精度内逼近f。这就告诉我们,对任意连续函数一定可以构造出这样的BP网络模型。
二.BP模型应用分析
BP网络模型应用于配比试验分析,就是通过对简单的非线性函数进行数次复合,近似任一复杂函数,从而确定掺入比等影响因素和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而且,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仅仅是利用试验样本值对模型进行训练和学习的过程(即通过推理和逼近的方法对网络的权值和阀值调整),其间并不要求对此结构和过程有较深认识,使分析的复杂性得到极大的简化,易于理解并提高了实用性。在配比试验中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并行处理性。网络各神经元可以同时进行类似的处理过程,整个网络的信息处理是大规模并行的。虽然每个神经元的功能简单,但大量简单的处理神经元进行集体的、并行的活动能减少神经网络完成识别任务所需步数,从而提高网络模式识别能力。与传统数学(如回归分析)串行处理相比,并行计算的效率更高。
规律的分布性描述和样本的容错性。抗压强度和各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信息,在网络的存储是按内容分布于许多神经元之间的权中,每个权存储多种信息的部分内容,从单个权中看不出存储信息的内容。这种映射关系的产生,部分来自于非线性是神经网络中固有性质这一事实,部分是因为许多独立单元的激励,决定系统的总体响应。这类似于全息图的信息存储性质,局部带有遗失或错误信息的数据使得网络重新调用自己存储的模式,同时有误信息被填充或修改。网络模式的完善和容错功能,在配比试验中的实际意义在于,对试验结果中离群点的处理上,比传统方法采取摒弃的手段有所改进,它容忍这些点的存在并吸取其合理内容,通过泛化(Generalization)功能对于不是样本集合的输入也能给出合适的输出。
可塑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使得网络可以通过学习与训练进行自组织,以适应不同处理信息的要求。这种学习功能在配比试验中的实现,主要是根据不同配比方案产生不同强度的样本模式,逐渐调整权值和阀值,使网络输出和希望输出之差的函数(如差的平方和)最小,权值和阀值的调整过程就是系统规律性信息的存储过程,样本量的增加可以加强信息的存储,从而更好的反映系统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BP神经网络模型自身结构的特性也说明了其应用于室内配比试验的合理性。在这种网络中,输入是正向传播,逐层处理,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输出,其突出特点是无反馈性,即输入值不影响系统初始状态。对室内配比试验而言,试验过程本身是不可逆的,抗压强度由掺入比等因素决定,但同样的强度也可能是不同配比方案的结果,仅仅由抗压强度不能反演出影响参数,这一特征决定了用反馈型神经网络建模是不合适的。
BP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对隐层采用S型函数描述单个神经元对刺激的响应,一方面,它将神经元的输入范围(-∞,+∞)映射到某一确定区间,如(-1,+1),使各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抗压强度的变异性处于同一水平;另一方面,S型函数的曲线变化趋势与单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趋势雷同,经过对配比试验中各影响因素与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关系分析可知,波速,掺入比,龄期等诸因素与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大致呈指数曲线走向,以波速—抗压强度曲线为例,具体影响规律见图2—13,S型函数的曲线变化见图2—14。
图2—13抗压强度—波速曲线图图2—14S型函数曲线图
这说明S函数可以比较合理的模拟试验过程,从而更好的反映系统的映射关系。输出层节点的传递函数采用线性函数,它可将上一层神经元的输出经权值和阀值调整并累加后输出,其过程的物理意义被理解为对前一层神经元受掺入比等影响因素的激励后作出的响应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通过将响应的合理部分迭加来模拟各种影响因素对抗压强度的综合贡献。
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学习过程,就是通过逐步调整模型的权值和阀值来存储系统内在规律性信息的过程,从而达到正确反映抗压强度和影响因素之间映射的目的。其学习过程的基本思路是:把网络学习时输出层出现的与试验结果不符的误差,归结为连接层中各节点间连接权及阀值(有时将阀值作为特殊的连接权并入连接权)的“过错”,把误差逐层向输入层逆向传播“分摊”给各连接节点,从而可算出各连接节点的参考误差,并据此对各连接权进行相应的调整,使网络适应要求的映射。
三.工程实例
结合宁高公路二期工程粉喷桩软基处理,本次试验用土取自宁高公路(洪蓝至双牌石段)工地现场,并在室内使土样完全扰动,利用现有的土工试验仪器,土样试块为70mm×70mm×70mm的立方体,空气养护,搅拌方式为干搅,按照土工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本次配比方案掺入比为8%、12%、15%,含水量为30%、40%,龄期为30天、90天。为了验证BP模型拟合数据时样本需求量少,分析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选择了包含所有因素变化情况的最少组数(3×2×2)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各组加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见表2—9:
表2—9.室内配比试验成果表组数
掺入比(%)
龄期(月)
含水量
孔隙度
饱和度
波速(km/s)
干密度(kg/m3)
抗压强度(Mpa)
1
15
1
0.211
0.575
0.893
1.783
1.66
3.47
2
15
3
0.153
0.535
0.62
1.813
1.63
5.12
3
12
1
0.222
0.588
0.945
1.645
1.69
2.36
4
12
3
0.192
0.555
0.816
1.626
1.66
3.58
续表2—95
8
1
0.234
0.62
0.926
1.414
1.61
1.49
6
8
3
0.204
0.594
0.797
1.278
1.66
2.42
7
15
1
0.289
0.796
0.861
1.611
1.43
1.97
8
15
3
0.264
0.775
0.771
1.620
1.42
4.58
9
12
1
0.298
0.78
0.931
1.566
1.44
1.74
10
12
3
0.248
0.726
0.78
1.565
1.47
3.30
11
8
1
0.325
0.866
0.91
1.478
1.38
1.51
12
8
3
0.289
0.801
0.842
1.365
1.40
2.48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BP网络模型,仿真各种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过程,网络模型结构见图2—12。利用高性能的可视化软件MATLAB中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分析计算。由于采用并行计算的方法,模型本身可以通过增加节点数、隐层数或训练步数等方法将系统误差控制在指定范围内,而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试验,因此,在本次室内配比试验的组数比常规试验组数大大减少的情况下,采用两层BP网络模型来完成函数逼近任务。由于试验过程中对抗压强度而言,影响因素的个数有7个,因此初次确定隐层的神经元个数选7个,根据结果知最大训练步数不够或隐层中神经元个数太少。因此将神经元数目增加的14个,最大训练步数为100000次,此次训练到92885步时,仿真精度达到要求。
计算结果如表2—10:
表2—10.抗压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
1.49
1.51
1.63
1.97
2.36
2.42
2.48
3.3
3.47
3.58
3.58
5.12
多元回归
1.659
1.203
1.672
2.481
2.381
2.486
2.368
3.516
3.032
3.335
3.726
5.048
相对误差回归
0.113
0.203
0.026
0.259
0.009
0.027
0.044
0.065
0.126
0.068
0.040
0.014
BP模型
1.512
1.485
1.623
2.001
2.357
2.407
2.456
3.410
3.452
3.545
4.522
5.129
相对误差BP
0.015
0.016
0.004
0.015
0.001
0.005
0.009
0.033
0.005
0.010
0.263
0.001
由表2—10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样本值的偏差较大,最大时达到了20%以上。而且,对同样的样本群而言,回归模型一旦确定,其系统误差(计算值与试验结果之差)的大小也随之被确定,改善系统误差的有效办法只能是增加样本数量,这将直接带来试验成本或工程投入的加大。对BP神经网络而言,其输出不仅能较好的代表试验结果,与此同时,模型本身可以通过增加节点数、隐层数或训练步数等方法将系统误差控制在指定范围内,而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试验,这一点对工程实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根据本次试验的网络误差平方和随训练步数的变化趋势可知,BP神经网络系统误差平方和随步数的增加而逐渐趋于一极小值,只要模型结构合理,隐层中神经元个数足够多,保证必要的训练步数,系统误差可以控制在任一指定的误差指标范围内。
图2—15以方框表示权值矩阵和阀值矢量中元素,其面积正比于元素幅值。阀值和权值之间用垂线划开,形象表示权值和阀值对神经元输出的影响强弱。对权值和阀值而言,亮色代表正值,暗色反之。
图2—15.权值W1和阀值B1方框图
图中第一列表示本次二层的BP网络模型中隐层的阀值大小,第二列到第八列分别表示与掺入比、龄期、含水量、孔隙度、饱和度、波速和干密度有关的权值大小。图2—15中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对同一次配比试验结果,14个神经元相互独立的进行分析,每个神经元都不同程度反应了此次配比试验中影响因素与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关系,换句话说,模型获得的影响因素和强度相关性信息相当于进行了14次配比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神经元并行计算的特点,用在室内配比试验结果分析中,可以达到明显减小样本量的效果。
权值和阀值方框图存储的是此次室内配比试验中各影响因素和抗压强度之间因果规律信息。根据权值分布特点可得到如下认识: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波速的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因为波速对应的权值幅值(图2—15第七列框图)明显高于其他影响因素的权值幅值,其倍数分别为十几倍到几十倍不等,这说明波速和抗压强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对工程应用而言,通过测定波速的大小了解水泥土抗压强度是可行的,根据图2—13描述的函数关系,测得水泥土的声速就可以推知其抗压强度,这就为利用应力波(声波)的传播特性来测定粉喷桩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与其他因素相比,水泥掺入比与含水量对抗压强度的贡献较强,它们的权值幅值也相对较大,其权值幅度明显超过除波速外的其它所有影响因素。就水泥土加固机理来说,加固土的水解水化反应,硬凝反应和碳酸化作用,都离不开水泥和水的参与,因此在确定水泥土配比方案时,掺入比和含水量的作用是应当重点考虑的。除去以上两种因素外,干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作用仅次于波速、掺入比和含水量。
关于干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论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回归方法由于自身结果的算法特点,决定了对干密度这种数值比较离散,数据相对偏少的情况的处理,回归分析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BP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并行计算的特点克服干密度样本值少的问题,而且利用BP模型对规律的分布式描述和对样本的容错性,可以对离散程度大的干密度输入,,通过模型的函数插值功能和泛化功能,给出合理的反应干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的输出。本文认为,对干密度的描述,BP神经网络所做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根据这一点,说明通过增加加固土的干密度来提高其强度的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
篇4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资金密集度较高、综合性和关联性都比较高的行业。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一个项目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不借助于拓宽融资渠道,建设项目将难以进行。我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通过控制建设项目的开发结构和节奏来进行资金的优化配置,减少资金链压力,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和筹资难度。房地产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要注重财务费用的控制,应寻找能够利息费用的有效途径,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应付账款等方面的融资渠道,并要选择利息费用较低的筹资方式。
2.切实提高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不论是企业的领导层还是普通的财务工作人员,都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意义。要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切实做好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大对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性,要切实实现权责的有效统一,以保障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主动根据企业开发项目及本企业的业务特点,从制度角度上具体规定企业内部关系到财务管理事务各个方面内容,要重新修订和规定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要切实实现房地产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从源头上杜绝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无序化和混乱,降低其经营风险。二是在规定和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时刻注意与企业内部的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要形成以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为主对其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正真做到依制度办事。
3.注重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效率。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其关键是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资金的应用效率。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在筹集和使用资金的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企业经营管理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将企业的营运资金统筹安排、加大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力度,有效优化本企业的信用体系,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营运资金的管理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资金预算实际执行状况的分析,事先制定好合理有效的筹资计划,将企业原来较为分散的营运资金集中起来,合理调整资金结构,加速资金周转,可以降低营运资金的成本,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4.企业领导应注重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
一般企业领导层财务管理意识的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如何。现代房地产企业领导,应积极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切实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的理念,要将目光从“挣了多、少钱”转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来。房地产企业领导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意识,企业文化意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还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级领导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依法引导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对本单位的会计事项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为本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具有合法性和准确性决策依据。
5.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篇5
论文摘要从茶园全程机剪机采、测土配方施肥、微蓄微灌、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地茶园的高产管理技术,以期指导茶农对山地茶园的管理,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茶园全程机剪、机采技术
(1)机采茶园宜选择平地、15°以下缓坡或等高梯地、土层深厚、树势健壮、无缺株断行的常规茶园和密植茶园。新种茶园应选用发芽整齐、持嫩性较好的迎霜等无性系良种。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80cm、小行距33cm、株距33cm、行长30~40m、阶梯茶园梯面宽应不少于200cm、树高应维持在60~80cm,并在行间保留15~20cm的操作道。
(2)机采茶园要有较高的肥培管理水平,应重施有机肥,增施氮肥,配施叶面肥。施肥标准可根据上年鲜叶产量确定,每100kg鲜叶年施纯氮4~6kg,氮、磷、钾比例按4∶1∶1配施。机采茶园在除草时应特别注意要除尽丛内杂草,清除异物,以免机采时影响鲜叶净度,危及人、机安全。在深翻、开沟等作业时应注意平整地面,以利于行走。
(3)一般长期手工采摘的茶树过渡到机械采摘,必须视树势状况,利用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树冠修剪技术,结合改土、改园,以复壮树势和改造树冠,待树冠形成平整的采摘面后,才能实行机采;没有进行良好修剪的茶园,不适宜机采。
(4)机采适期应根据品种、茶类、茶季、采摘批次等多种因子综合考虑确定:如以一芽二、三叶及其对夹叶为标准新梢,即标准新梢达到60%~80%时为机采适期。机采批次也要根据品种、茶类、等级、新梢生育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春茶采摘2次,夏茶采摘1次,秋茶采摘2次。
(5)机采、机剪操作手应全面了解机械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机采、机剪操作时配合要密切,深度要适宜,运行要平稳,速度要均衡,以确保机采、机剪质量。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有的茶农肥料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茶树不同生长期需要养分不同,不同类型土壤的施肥量也不一样。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因土、因时施用肥料,降低成本,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茶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2.1采集土样
土样采集地点选择以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为了了解茶树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应状况,取样深度一般在20~30cm。样点数量依经营面积大小而定。如果地块面积大、肥力相近,样点数可少些;反之,样点数适当多些。
2.2土壤化验
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主要是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酸碱值)。这5项之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体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有机质和pH值2项可作参考项目。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化验中、微量营养元素。
2.3确定配方
配方选定由专家和专业科技人员来完成。
2.4配方的选用
配方完成后,即可扩大生产推广使用。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已有专门的配方肥料生产厂家,同时实施系列化服务。各地针对实际情况,可在市场上进行购买。
3微蓄微灌技术
生产茶园应用微蓄微灌技术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夏秋茶产量明显增加;二是表现在夏秋茶叶质变软,易加工成形、不易破碎,干茶外形、香气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干茶商品性明显变好。
3.1田间设置
灌水器最好采用管上式滴灌管,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的选择与土质有关。对于沙壤土,滴头间距应在0.5~1.0m之间,土壤越黏,滴头间距应越大,田间一般采用的单畦单管铺设法,即将滴灌管置于每畦2行植株中间,管长与畦长相同。滴灌管上的滴孔应尽量朝上,可使水中的少量杂质沉淀在管子的底部。微灌设备应采用专用配件连接,互通性才会好,才能满足不同情况的安装需要,而且专用配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自装自拆。3.2微蓄微灌系统使用要求
要定期检查和清洗过滤器中积聚的杂质,防止过滤器堵塞;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无损,发现滤网损坏时要及时更换。还要定期冲洗滴灌管,新安装的滴灌管要充分放水冲洗,把安装过程中积聚的杂质冲洗干净,再开始使用微灌系统。滴灌系统使用过程中,一要定期冲洗,把使用过程中积聚在管内的杂质冲洗出滴灌管;二要防止滴灌管破损,在进行锄地等农事操作时,要避免损坏滴灌管。
4杂草防治技术
茶园(特别是幼龄茶园)管理最为繁重、投入劳动力最多的就是杂草防治,对此,主要措施是:
(1)在茶园中推广使用精禾草克、盖草能防治占茶园杂草近70%的单子叶杂草。
(2)在幼龄茶园行间套种2行大荚剑舌豌豆、蚕豆等豆科作物,在开花结果前拔除,覆盖在茶行上,既抑制了杂草生长,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5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疾病如茶饼病等的传播、蔓延。
(2)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理修剪、及时分批采摘、中耕除草、深耕等措施,以减少病虫源,创造有利于茶树生产、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3)生物防治。通过茶林、茶果间作,合理套种,铺草等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蜘蛛等),用纯益生物消灭有害生物;推广使用BT制剂、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
篇6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l+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娶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娶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篇7
关键词:ORC循环发电;工质;热力原理
中图分类号:O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温热能有机物发电主要是基于ORC循环发电系统,是一种优良的低温型热能有机物发电系统。其以低沸点的有机物工质,进而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做到节能高效的热能利用。同时,对于系统的工质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其热力性质的满足,是系统良好运行机能的基础。并且,在ORC系统的构建中,要明确好各参数的计算与处理。
1基于ORC循环下的有机物工质分析
1)有机物工质的性质分析。有机物工质作为一种节能高效型媒介,在压力特征和属性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是压力特征中的压力承受度,是衡量工质指标的重要依据。
①压力特征,尤其是工质的选择。良好的ORC循环系统,需要构建于科学的工质之上。因此,在选择有效的工质之前,需要针对各工质压力承受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低温型热能有机物发电系统而言,其对100℃以下的热能,不宜以水为工质,进而造成发电系统的负压状态下的工作。同时,以水作为工质,对于发电系统的密封工艺有更高的要求。并且,以水为工质的做功率低于传统有机工质。因此,无论是从发电系统工艺要求上,还是从热能率上,以水作为工质是不科学合理的。
对于发电系统而言,其有机工质要基于系统功率,合理的相应工作压力的工质。工质的工作压力高于发电系统的功率需求,使得系统的热能利用率降低,尤其是系统管道壁的厚度增加,不仅加剧了系统的造价成本,而且增加了管道的热能损耗,这点不符合高效的原则。同时,工质的工作压力过高,造成发电系统的诸多设备处于超额工作状态,诸如转换器处于疲劳状态下,自损能量的消耗增大,进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因而,在ORC循环发电系统的构建中,要基于系统的设计需求,科学的选择工作压力相应的工质。
②工质的干湿。有机工质在干湿的控制,主要通过饱和蒸汽度来表示。尤其是基于饱和蒸汽线的斜率来表现工质的干湿,增加了控制的有效性。饱和蒸汽线是S—T下,T随S的变化曲线。基于曲线的变化率,可以合理的表现出工质的干湿程度。并且,当曲线的曲率趋于零时,说明工质是绝热工质。研究发现,当曲线的曲率小于零时,工质的湿度较大,是湿工质。相应地,曲率大于零时,工质含水量较少,可以视为干工质。
对于ORC循环系统而言,其适宜采用干工质。在ORC系统热能较小情况下,容易造成机轮发生膨胀,进而造成工质遭到损害。并且,机轮在湿工质的环境下工作,缩短了使用寿命,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干工质在人能的影响下,其膨胀范围在设计范围之内,避免了膨胀幅度过大,出现干工质超出过热区的问题。由研究发现,在干工质之中,参入水或含氢键的有机物,可以增加工质的工作压力,使得系统的功率增大。
2)低温型热能有机物发电系统,在性能上注重节能高效的突出。因而,工质的性质除了工作压力和干度控制外,还对于其环保性能有严格的要求。干工质在运用过程中,其对大气的臭氧层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且温室效应也是其产生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工质的性能控制上,要重点对于其各项指标的控制,尤其是臭氧层和温室效应。同时,工质的热稳定性也非常的重要,其是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方面,并且工质的热传导性能,是提高ORC循环功率的有效途径。
2ORC循环系统的构建
ORC循环系统的构建中,需要明确好其工作原理,尤其是循环发电系统的模型建立,是ORC循环系统构建的基础。往下基于ORC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效率展开论述。
1)循环系统的热力原理。循环系统中的工质是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是在膨胀条件下的平移做功。并且,工质的运动热能在冷凝器中释放。工质的运动能力主要由泵提供,而且工质吸收了低温热能。工质在整个的做功过程中,其经历了加热、沸腾、加热的循环过程。因此,ORC具有节能高效的性能,对于系统的余热,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当然,在对于热源的控制上,选择温度适宜,最好温度不能过高的热源。在实际的ORC系统的构建中,大量采用绝缘工质,其在使用中的过程中,要保证好充分的热度,进而使得工质的干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2)ORC发电系统的效率。ORC循环系统的发电效率主要由系统内耗和透平做功而决定。尤其是工质对于热能的吸收量,直接影响系统的热能转化率。同时,泵作为主要系统内耗,其在系统的构建中需要强化控制。并且,工质的膨胀做功量,也是发电系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对于功率一定的系统构建中,其主要以透平流量为指标,通过控制工质各状态下的比容。
3)相关参数计算。首先,对于机轮的膨胀比值的计算非常关键。其主要基于机轮进出口压力的比值计算,控制工质的工作压力。由研究发现,工质的蒸汽温度应控制在80℃上下,并且工质的透平工作的效率在0.8上下。通过上述,我们知道,泵是系统内耗的重要部分,因而在泵的选择上,其参数控制非常重要,以变频方式为主。同时,管道的散热或漏热控制,也是参数计算的重要部分,基于相关参数的计算,控制好管道的厚度,进而优化系统的造价成本控制。
不同膨胀率下的工质,其效率是不一样的。ORC系统的效率与膨胀率呈现出线性关系,即ORC系统的效率随着膨胀率的增大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由曲线的研究发现,当膨胀率趋于3.0时,其系统的利用效率几乎为零。因此,有其曲线可以知道,膨胀比值增大,工质平移做功量和吸收量增加,进而增大了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所以,在系统功率的创造时,要基于系统发电的设计量,合理地控制热能的相对吸收量。
在参数的分析中,关于流量的分析非常关键。对于同一工质而言,其流量与膨胀率呈反比。因此,在系统功率的设计中,要适当的增大膨胀率,进而加大工质的功率。同时,对于不同参数值的工质,其性能,诸如热能吸收、做功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对于不同的工质,其流量不同,进而做功量也不同。当然,在对于相关参数的计算中,关于环保元素的参数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工质的选择上,不仅需要针对于其性质,而且对于环保性能的控制,也是实现ORC系统性能的关键。
3结束语
在ORC循环系统中,工质的性能对于循环系统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工质是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不同的有机物工质,可产生不同的热能。并且,ORC的不同有机物工质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热能吸收时的损失。同时,在绿色环保理念的背景之下,有机物工质可以很好地实现发电系统的节能高效。
参考文献
[1]黄晓艳,王华,王辉涛.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佘热发电系统的分析[J].工业加热,2009,3:22-24.
[2]张福滨.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有机工质循环技术的应用探讨[J].节能技术,2003,21(4):23-25.
[3]裴刚,李晶,季杰.不同有机工质对太阳能低温热发电效率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10,31(5): 581-587.
篇8
(伊犁师范学院,伊宁835000)
摘要院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通信安全可靠,投资成本低,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线上存在的多径干扰问题,并进行建模仿真。并介绍OFDM 技术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院电力载波通信;多径延迟;OFDM
中图分类号院TM7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25-03
0 引言
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技术,简称PLC (Power LineCommunication 或PLT(Power Line T elecommunication),是一种利用中、低压配电网作为通信介质,实现数据、话音、图像等综合业务传输的通信技术[1]。随着对PLC 传输速率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带宽的有限性导致基于扩频技术的电力线通信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以其抗衰落能力强、频带利用率高等优势,被电力线高速通信所采用。OFDM 具有使用相对较多的窄带子载波,简单的矩形脉冲成型和频域上子载波排列紧密等基本特征。其频谱为多个相互正交的形状为Sa 函数的子载波相叠加,避免了码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FFT 和IFFT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OFDM 更加易于实现,而且子载波数越多越能体现OFDM 的优越性[2]。
1 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多径干扰问题
1.1 电力线多径干扰原因
多径干扰产生原因是连接在低压电力线上的众多用户,实时在进行电器的插拔操作,导致电源线路状况不断变化,造成线路阻抗不匹配,发送的信号会经过不同的反射路径到达接收端,多路接收信号在接收端进行合并形成多径干扰,当多条路径的信号传输时延过大时会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从而引起码间干扰。
1.2 电力线多径信道建模
由于低压电力网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设备的连接,其电网的负载一定不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信号的反射,使发送的信息多条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点。由于信号在每条路径上经历的时间不同,多条路径上的信号在接收端进行叠加形成干扰,即多径干扰[3]。当最早到达的信号与最晚到达的信号时间差较小时,这种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反之,如果时间差较大,这种干扰就会对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现有的较为典型的电力线信道模型分别由Philipps 和Zimmermann and Dostcrt 提出。
1.2.1 Holger Philipps 模型
根据电力线的多径传输情况,由提出的回波模型能很好的模拟真实网络中的多径干扰,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篇9
【关键词】工商部门; 企业; 信用监管。
一、与工商部门自身职能的关系。
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信用监管应是工商职能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能体现出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发展。从工作内容上看,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充实、深化,通过信用监管,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依法监管更为到位。如对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合法性审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将提供查询功能; 另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体现以德监管,从处罚到处罚与激励结合,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从打击到打击与教育结合,从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与社会监督结合。
从实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现有职能中相对突出、强化信用的要求,显示出信用监管的特色; 另一方面,更是与现有职能的有机融合,将信用监管渗透在对市场主体监管的全过程,并通过工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记、年检、各个专项治理、办案等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分类监管就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从战略意义上看,一方面彰显了服务型工商的本质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再造,通过企业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乃至诚信、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工商部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制度创新,推进职能整合,实现全程监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监管机制,确保企业准入“优生”,存续“优育”,退出“善终”。
二、与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同时又对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产生强大推动力。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是一个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存储、加工并使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要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前提,没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没有强大的数据库,没有高智能的软件,没有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企业信用监管的实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应以“金信工程”为契机,努力创造工商部门管理信息化的条件,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对工商系统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催化剂。首先,它促使计算机软件的编写、采用,促使在各项业务中运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证企业信用信息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实现自然输入、交换、处理、共享; 其次,它促使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将级别管辖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最终通过基层工商所实现监管,这要求工商系统内部上下、横向之间必须实现信息交换,对外必须实现全方位地信息输入,促使基层工商所、窗口受理单位都具备接收、发送信息的条件,以保证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要利用与信息化共同发展的过程,搭建好技术平台。
同时,要加大人员、财力投入,加强计算机人员培训和专业人员的选聘,使电脑、人脑有机地结合。
三、与法律环境的关系。
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作为工商职能的一个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首先,必须遵循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行为法定原则,即企业信用监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要依法进行并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即对企业信用监管的依据、程序和形式,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即对违法行为依法制裁的同时,要进行警示教育,从正面引导规范,不搞不教而诛,做到攻大奸戒小过。其次,必须依法运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监管职责、已在工作中运用的文件、报表等,是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据和资料。二要创造条件规避法律问题。如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公开,最有影响的是等级好的、等级差的两端。对等级好的,可以通过征求意见的程序,以自愿方式进行公示、提供查询; 而对信用等级差的,因其一般都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则采取公布其违法违规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公示。三要注意内外有别。信用监管中的评估标准、等级、公示等,法律条件尚不充分,可作为内部监督措施实施并注意内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诉讼。同时,要积极着手研究开发,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可探索在立足内部管理后再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开,从行政规章、法规最后到法律的立法过程。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规章的空间,为企业信用监管创造条件。
如对一些报表的设计上,按照企业信用监管的要求,增加栏目,明确内容,便于信息的处理; 对企业信用评估,可采取全系统统一指标体系、评估模型,但分地区分级统一参数的方式,以使评估既具有权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实际; 对分类监管,可将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工商系统内部已有的监管措施进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