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1 23: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问题的调查,做了适当的分析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为了解公司员工的薪酬价值观、心理取向、对分配律的认识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单位300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涉及对公司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共40个问题的内容,问卷设计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辅以少量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员工中,包括所属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39人,一般管理人员96人,生产人员165人。
1.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
从调查结果看,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较低,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4%,而较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达到了35%。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非常不满意均接近或达到10%,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非常满意度不到8%。一般情况下,完善的薪酬制度应该获得60%以上员工的认同,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
2.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
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35%-41%,满意度较高的仅为14%-30%,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等级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
3.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3%的员工对现行薪酬结构表示满意,可见现行薪酬结构以职务级别定薪的模式存在问题。对待级差的态度上,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27%、67%和56%,说明不同层级人员对薪酬等级差距的大小存在矛盾,这就说明要通过规范、合理的岗位评价,客观体现岗位价值的差异,以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同。
4.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
非常满意的占28%,较满意的占46%,可见员工对福利政策的满意程度较高,这与企业一直延续国有企业较高的福利水平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主要是因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以及节日慰问等。
5.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
从调查结果看有42%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可理解为付出多,回报少),说明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存在较多的问题。有39%的员工对薪酬的相对公平性不满意,根据公平理论,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及时采取措施,员工一旦感觉到不公平,往往会自己采取行动纠正这种情景,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员工对资历回报的满意度较高,这与现行薪酬结构中多个工资项目均能体现工龄因素有关。对个人技能与收入相比较的满意度较低,在年龄小、学历高的员工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可见现行技能工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挂钩,缺乏合理的技能评定体系,个人技能提升在薪酬中得不到体现。员工对岗位与收入配比不满意,还是说明没有客观的岗位评价。
6.对付薪因素的取向
根据各层次员工对付薪因素选择频次及总序数调查结果,岗位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为最主要付薪因素,其次是技能和资历,这就意味着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将是薪酬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也是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另外,员工对资历因素较为重视,也体现了国有企业认同积累贡献的文化,也应引起重视。
7.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
中层管理人员中赞同进行薪酬改革的占95%,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中赞同的分别占81%和68%,总体来讲员工是支持薪酬改革的,但员工由于管理层次不同,在态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基层员工对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存在顾虑,存在改革可能影响既得利益的担心。这就要求薪酬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改革的目的、意义宣传到位,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共同愿景;另一方面要考虑最基层员工以及在竞争中弱势员工的利益。
8.改革后薪酬结构、水平的想法
在收入的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上,多数员工认为固定部分不应小于浮动部分,这与公司大多数岗位多从事规范性工作的因素有关。在收入级差问题上,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观点发生分歧,职位高的员工对拉开收入差距的意愿要强,而一般员工则反之。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能体现不同层级员工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岗位相对价值,同时通过薪酬调查获取外部相关信息。
9.竞争淘汰机制
75%以上的员工赞同建立竞争淘汰机制,82%的员工赞同异岗异薪,说明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动机,认为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具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企业近年来推行的岗位竞聘制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
10.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
80%以上的员工赞同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反映了员工通过岗位评价体现岗位价值,以岗定薪的愿望。同时认为在薪酬改革中进行竞聘上岗非常有必要的员工占87%,这就要求绝不能再延续过去工资调、整时套改的方式,而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同时推行用人机制的改革,实施竞争上岗,给员工足够的选择空间。
11.对薪酬提高的态度
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将岗位提升放在了第一位,而后者将个人绩效放在了第一位。但员工总体上认为岗位提升、绩效优良、技能提高、工龄增长应作为提升薪酬的主要因素,这也与员工对付薪因素的态度相一致。因此在薪酬制度设计中,不能忽略岗位晋升机制、绩效与薪酬挂钩机制、技能提高与回报机制等薪酬配套制度的建立。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企业应立足多年的分配指导原则,按照岗位确定基础工资与岗位工资,按照工作年限确定年功工资及积累贡献工资,按照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奖金水平。合理的、员工满意度较高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正利、杨倩,现代企业薪酬设计研究,经济师,2004.5
篇2
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篇【一】
食堂是在校大学生一日三餐就餐的地方,是每个同学都必到的场所。根据调查96%同学的吃饭问题都是在学校的食堂解决。食堂紧密的联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食堂既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之一,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校食堂情况,为学校更好的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我们做了一次有关学校食堂的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校食堂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食堂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学校食堂是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吃饭的问题,更多的是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大学生群体和食堂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的因素,这种现状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势必会阻碍学校的正常运行,为了解我校金石滩校区学生食堂服务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使同学们能够得到更好的饮食服务。因此,我们展开的调查,更多的从学生对食堂的具体情况入手,具体的从学生食堂的饭菜口味、服务质量、价格、卫生状况、对餐厅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做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总体:在民院金石滩校区食堂就餐的全体大一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
样本:在民院金石滩校区食堂就餐的部分大一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
三、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观察、口头访问调查。
四、抽样方法:
在金石滩校区就餐时间和学生课余时间向学生、老师和动作人员随即发放调查问卷(共350份)和随即访问
五、调查队伍:
调查小组共11人,其中组长一人,负责统筹安排,组员十人,负责具体事务和小组讨论。
六、问卷情况:
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31份(其中作废10份),未收回19份。
七、时间进度安排及人员安排:
调查活动时间:4月20日6月13日
阶段安排:
4月20日5月3日:调查前准备(包括写调查方案、设计问卷、人员分工确认、时间进度安排、活动经费预算、材料准备,由全体成员共同准备)
5月3日5月20日:问卷发放及回收(全体小组成员);进行拦问调查
5月20日5月25日:问卷数据汇总整理(全体小组成员);口头访问整理
5月256月1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及建议,小组讨论);实地观察
6月1日6月12日:撰写调查报告(小组成员讨论,组长撰写)
6月13日:展示调查报告并上交
八、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我学校食堂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对我校食堂基本满意
金石滩校区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对校食堂基本满意。从调查问卷和拦问中对食堂满意度的调查得出的结论,80%的同学对我校食堂持中间及以上态度,选择不满意为20%。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同学都持中间及以上态度。这是对我校食堂的一种肯定。
(二)对食堂各种问题都有提到,并且不满意居多
1.对食堂的饭菜不满意。
不满意原因有:
(1)、饭菜价格比较贵,饭菜量少质不优。87%的同学认为餐厅菜价情况是价高菜少,
83.6%的同学每天用餐费用在10元以上。
(2)、菜式更新慢。98%的同学认为食堂菜类偶尔更新或不更新。
(3)、饭菜不够新鲜可口。65%的同学认为食堂饭菜新鲜可口度一般。22.7%的同学评价饭菜新鲜可口度为差
(4)、饭菜不热。35.8%%的同学认为餐厅饭菜偶尔不够热;34.8%的同学选择的是经常遇到冷饭菜.
(5)、其他原因:有时吃到变质食物(过期的火腿,坏了的豆腐等);荤菜较少,尤其是猪肉;早餐不够丰富,特别是清真餐厅;饭菜里吃出头发、细铁丝、化纤品:不同地区的同学所喜爱的主食不同,食堂对其供应不够等等。
2.对食堂的卫生不满意。
(1)、总体上,64%的同学认为餐厅的卫生状况一般。15.6%的同学认为餐厅的卫生状况为不卫生。
(2)、有81.6%认为餐具(餐盘、筷子)洗得不干净,餐盘残留菜叶,有油渍水渍,筷子潮湿发霉,有异味。建议加强消毒,筷子按一定的规律立着放,增加餐具。
(3)、根据调查有同学提到卖饭人员不戴口罩,口沫四溅,有时衣袖进入饭菜等。有同学同学反映桌上餐具堆放过多,回收餐具速度较慢。还有就是认为桌椅摆放不整齐、桌上卫生得不到及时的清扫等。
3.认为学校食堂吃饭比较拥挤,午餐最拥挤,其次是早餐。建议多开餐厅,多开窗口,排队就餐,清真食堂应添置桌椅。
4.对食堂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速度的不满。
(1)47%的同学评价餐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为一般。24.6%的同学认为餐厅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建议热情服务。
(2)、75%的同学认为餐厅服务速度为一般或偏慢。
(3)、36%的受访者认为食堂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管。
5.认为就餐环境一般,营业时间基本合理。
九、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同学对学校食堂大体上还是基本满意的,但认为我校食堂管理存在细节缺失;同学们比较关心一些实质性问题的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例如拥挤、餐具异味等。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认真分析,我们小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食堂的服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进一步提高食堂饭菜的卫生和质量
建议如下:第一,食堂饭菜的选料要好,无变质食品。第二,米、菜一定要洗干净。第三,丰富菜品品种,努力让不同口味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各地区各民族的口味、饮食习惯都不一样,我们建议学校食堂可以区分一下不同口味的菜,例如北方口味稍重与南方偏好清淡、辣的与不辣的、面食与米饭、民族风味等。第四,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培训。评选出每周服务明星,以资奖励。
(二)加强对食堂的统一管理
这样既可以控制食堂卫生又可以培养学生一日三餐正常的饮食习惯。打饭付费统一使用一卡通,一卡通的使用一方面很好的节省了服务员找钱的时间,缓解了拥挤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服务员接收钱款后触摸食物造成的卫生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卫生保障。同时完善一卡通的管理,增加一卡通的充值网点、简化补办手续、扩展一卡通使用范围,为普及一卡通的使用创造有利的环境。统一安排食堂清洁卫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餐具的使用,严禁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餐具的统一使用不仅能更快更好回收餐具,也方便餐具的清洁消毒。
(三)学校要加强监管,建立奖罚机制
我们建议学校对食堂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抽查,设立投诉信箱,狠抓卫生。学校对不符合要求的承包者及卫生服务人员给予严厉惩罚,对先进者给予表扬和激励。
(四)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饭自觉排队,自觉使用一卡通,主动放回用后的餐具。排队是我们学校学生一直以来都没有自觉遵守的,有的同学在高中就读时有自觉主动的排队习惯,但是到大学每个人都不排队也就慢慢放弃排队这一良好的习惯了。我们建议学校学生组织(例如学生会、学管会、志协等)在食堂提示一两周同学排队,送回用完后的餐盘,同学们也会自觉主动的形成排队的习惯。只要大家养成排队打饭的习惯,不仅食堂吃饭有秩序了,也可以缓解吃饭拥挤的问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学生当中提倡健康按时饮食
调查了解到很多同学经常不吃早餐,其实在一晚的睡眠后不吃早餐会使我们处于低血糖状态下,这样会影响我们一天精神状态,长期不吃早餐会影响我们胃的健康、智力的发展。一些女同学为了减肥,平时有能少吃一顿就少吃一顿想法,不按时吃饭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学生有更好更健康的身体,为了同学们德智体全面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健康饮食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饮食素质。
食堂是学生集中就餐的地方。食堂饭菜质量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良好的就餐环境有助于愉快地饮食,更好地学习。我们热切希望学校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堂工作的监管,也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饭菜价格公道合理,卫生质量符合要求,就餐环境轻松愉快的新食堂将展现在大家面前!
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篇【二】
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食堂工作水平,项目部于2013年6月中旬进行了食堂满意度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份,收回25份,对食堂的价格、饭菜质量和用餐环境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饭菜价格:56%的员工认为项目部食堂的价格基本合理,但有时还是会偏高,剩下的员工觉得食堂的价格还是基本合理的。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价格普遍认为有时还是偏高的。适当调整价格,合理、弹性调整价格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食堂每天公布的价格,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
二、饭菜质量
⑴、饭菜品种:20%的员工认为汤类的品种少,36%的员工认为饭菜、汤类的品种都少,36%的人则认为一般,而仅仅8%的员工认为饭菜品种多,也就是说,56%的员工都感觉饭菜品种过少。
调查结果表明,占有半数以上的员工对于食堂的种类不满意。鉴于此,建议食堂采购原料时,尽量多购买时令蔬菜与荤菜,如:隔两天左右增加荤汤一份,例如筒子骨汤、海带排骨汤等,以满足员工多变的口味要求,丰富员工的选择。
⑵、饭菜口味:2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口味很不错,48%的员工则认为一般,而剩下的24%的员工则对食堂的口味不是很满意。其中6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油量适中,24%的员工则表示饭菜油量偏多了。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员工对食堂的饭菜口味表示一般,食堂在这方面仍急需加强。
⑶、饭菜分量:76%的员工表示对饭菜的分量表示满意,20%的员工则认为饭菜的分量为一般。其中有36%的员工表示偶尔会遇到就餐时间内没有饭吃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饭菜的分量基本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员工,食堂的饭菜应该足量,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员工吃饱吃好。
⑷、饭菜新鲜程度:88%的员工认为食堂所采购的原料(肉、菜、油、米、面)有时候不太新鲜,其中12%的员工甚至还认为食堂的饭菜只有偶尔新鲜,甚至有员工反映食堂经常将剩菜用于隔天早上做包子馅,而剩饭则用于隔天早上做稀饭,仅仅12%的员工对食堂采购的原料和饭菜表示满意。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饭菜新鲜程度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这关乎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方面,因此食堂应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加强改进,如:荤菜可留一顿,并且不收费,由员工自行决定吃不吃,素菜则一顿清。
⑸、食堂卫生:68%的员工表示最食堂的卫生状况感到满意,甚至很满意,3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卫生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望食堂能继续保持。
三、食堂服务质量
88%的员工表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示满意,甚至很满意,1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希望食堂工作人员能保持微笑、亲切的服务态度。
4、管理方面
物业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向办公室反映。
篇3
关键词: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86-02
一、引言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满意度是顾客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产品或者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评价。顾客满意理论在现代营销思维和实践中已成为中心理论之一。在信息社会,企业要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和生产率领先已越来越不容易,企业必须把工作中心转移到顾客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使顾客感到满意的企业才是可持续发展的[1]。
网络购物的已成为愈来愈活跃的购物形态。根据CNNIC的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的规模已达8788万,年增长率为38.9%[2]。但随着网购用户的急剧扩张,网购的顾客满意度却并没有上升。据中国互联网络热点年度调查报告(2010)显示,只有60%的网民对网络购物表示满意,27.6%的网民表示比较满意,45.3%的网民表示一般,16.5%的网民表示不太满意,4.6%的表示非常不满意[3]。
由此可见,提高网络购物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并实施全方位的顾客满意营销是网络商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淘宝网购物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的维度,以期为网络卖家的提高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实施顾客满意营销找到方法。
二、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的实施
(一)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本文在顾客访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现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包含4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初稿,每个问题采用7格度的李克特量表[4],7表示完全同意,1表示完全不同意,同意程度由7至1逐步递减。
针对近一年内有5次以上网购经历的顾客实施问卷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结果与被调查顾客的反馈,对问卷初稿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包含34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共30个问题;第二部分是顾客满意度,共4个问题。
(二)调查实施
针对在校大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和教师,随机发放300份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针对最近一次淘宝网的购物经历,填制问卷。最终,回收29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81份。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只对有3次(包括3次)以上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调查者填制的问卷实施统计分析。
三、统计分析
(一)问卷信度分析
采用Cronbachα信度系数测量调查问卷的信度。经验上,若Cronbachα信度系数大于0.9,则认为量表内在信度很高,我们得到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是0.934,说明问卷有很高的信度,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二)因子分析
KOM(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只有当KOM值大于0.7时,才适合做因子分析[4]。而本研究中KMO的抽样适当性参数为0.889,界于0.8和0.9之间,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样,Bartlett球形检验测算的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92.384,相应的概率P接近0.所得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拒绝零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因此,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提取公共因子
1.提取公共因子:按照特征值为1的标准,针对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30个问题,提取7个公共因子。
由表可以看出,7个公共因子解释了原始变量65.739%的信息,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因子载荷矩阵:根据载荷度大于0.5以上作为选取范围的标准[5],确定公共因子对应的原始变量,其中有8个变量在所有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度都低于0.5,被舍去。
3.公共因子命名:公共因子一包括商品价格、物流费用、其他费用、时间成本、购物耗费精力等,我们将其命名为“购物成本因素”。公共因子二包括商品信息的全面性、商品信息真实性、商品质量和商品包装等,我们将其命名为“商品因素”。公共因子三包括优惠措施的执行、退货和返修、付款方式、物流服务效率、小礼品、员工态度、员工专业知识等,我们将其命名为“服务因素”公共因子四包括购物前知晓程度、购物前状态和购物中状态,我们将其命名为“购物前认知因素”。公共因子五包括购物前比较,我们将其命名为“网店比较因素”。公共因子六包括财力和时间限制,我们将其命名为“财力和时间限制因素”。公共因子七包括朋友推荐,我们将其命名为“朋友推荐因素”。
(四)相关性分析
对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即顾客满意度部分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一个公共因子“顾客满意度”。通过SPSS软件对上文的七个公共因子和“顾客满意度”因子进行皮尔逊(Pearson)的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七个公共因子与顾客满意度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952、0.896、0.520、0.452、0.432和0.711。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问卷与统计分析,我们梳理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一)淘宝网购物顾客满意度处于良好水平,但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通过数据统计,认为满意度比较好、好和很好的比率分别为24.7%、28.1%和8.4%;受访顾客的整体满意度得分为4.79分,结论与中国互联网2010年热点年度调查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说明当前淘宝网络购物的整体满意度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仍然有2.2%、6.2%、7.9%和22.5%受访顾客认为满意度很差、差、比较差和一般。所以,网络购物的企业将38.8%的不满意顾客转化为满意顾客、将比较满意的顾客转化为非常满意顾客,提升网络购物整体的顾客满意度,还有很大的必要性。
(二)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网络购物的顾客满意度主要与购物成本、商品和服务三个因素有强的相关性
“购物成本因素”、“商品因素”、“服务因素”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952和0.896,均呈高度的相关性;顾客对商品和服务越满意、购物成本越低,则顾客满意度越高。这说明,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的提升,主要应该从“商品因素”、“服务因素”和“购物成本”三个方面着手。具体来看:
1.“商品因素”与顾客满意度相关性最强,主要包括“商品信息的全面性”、“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商品质量”和“商品包装”四个因子,四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87、3.89、4.03和4.12。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在销售网页中能较全面的描述商品的信息,但是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商品质量有待提高。所以,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应优先从商品质量入手,并将质量信息真实的呈现在购物页面上、诚信经营,提升商品的核心价值和企业的信誉度。此外,企业应注重商品的包装,使用更契合商品价值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提升商品的形式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
2.“购物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商品价格、物流费用、其他费用、时间成本、购物耗费精力等,五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07、3.83、5.99、5.39和5.91。顾客网络购物的成本基本合理,整体处于较好的水平,尤其是时间成本、购物耗费精力和其他费用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是网络购物相较于传统购物的优势所在。五个因素中,受访顾客普遍认为物流费用较高。所以网络购物企业应进一步优化配送渠道,降低物流价格,减少顾客购物的整体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3.“服务因素”主要包括优惠措施的执行、退货和返修、付款方式、物流服务效率、小礼品、员工态度、员工专业知识等,七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07、3.45、4.36、3.45、4.40、5.29、4.56。调查过程中,受访顾客普遍反映网络购物退货和返修的执行效率低下、送货的时间较长以及企业员工对所售商品专业知识不足等。所以企业应严格执行退货和返修的承诺、积极承担合理的退返成本、提高在顾客中的口碑;企业在与顾客达成交易后,要及时发货、并选择优质的物流公司,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耐心专业地解答顾客在售前、售中和售后的问题,让顾客体验到完整而愉快的消费过程。
(三)“购物前认知因素”、“网店比较因素”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性较低
这是因为购物前顾客对网店的认知和比较大多是建立在网店页面信息的基础上、是感性的认知和比较。而前面分析已得出网店页面的信息的真实性是欠缺的,所以顾客的认知和比较缺乏有效性。
(四)“财力与时间限制因素”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性较低,这说明顾客并不是因为财力和时间的局限而从事网络购物
对实施网络购物的企业而言,应摒弃低价竞争的策略,制定合理价格、实施主动、热情、周到、礼貌的服务,树立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的意识,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五)“朋友推荐因素”与“顾客满意度”有较高的相关性
亲朋好友对顾客本人的推荐程度越高,顾客满意度越高,反之越低。网络购物企业在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应建立顾客档案、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回头客”;说服满意的顾客让其他人也知道他们的满意、制作资料寄送给顾客供顾客转送给非顾客群、对推荐亲朋好友购物的顾客实施奖励,以实施“口传沟通”,做到“口口相传”,使企业的口碑得以提升,促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五、结语
通过对淘宝网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得知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与“购物成本因素”、“商品因素”、“服务因素”和“朋友推荐因素”四个因子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对淘宝网购物的这次满意度调查,其结果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网络购物类型。所以企业要想在网络购物的浪潮中提高自身的顾客满意度,就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商品与服务的质量,进而提高在同类企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8:117.
[2]林小瑞.C2C网上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科技,2011,5:17-22.
[3]查金祥,王立生.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1:50-58.
[4]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2000:324-325.
篇4
1 样本情况
为了调查扬州地区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笔者设计了扬州地区企业用人情况调查,调查主要涉及企业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等方面。
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工作单位,以走访的形式请相关单位协助调研,同时还以电子邮件形式请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人事或业务代表如实,填写问卷。此次被调查的有扬州会议中心、西园饭店、新世纪国际大酒店、中石化。
2 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被调查的企业人才需求岗位以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生产线工人为主,占比83%(见图1),这要求职业学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在被问到“你认为本企业什么学历的人才最好用”时,65%的企业选择了大专(见图2),其原因主要是大专学历的人才相比野心勃勃的本科生和心浮气躁的中专生更加务实肯干,最适合企业的办事作风。55%的企业在招聘时主要看重的是25岁以下的毕业生(见图3),70%的企业在招聘时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见图4)
3 企业人才满意度情况
从不同的岗位和企业单位来看,扬州商校毕业生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其中企业比较满意的占40%,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3%,可见,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技能基本功是扎实的。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员工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其次是员工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用人单位也相当重视团队合作精神,重视程度几乎与技能持平。而至于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满意的仅占1.5%左右,说明大多数企业对这两方面的能力比较肯定。(见表1)产生从众心理,便盲目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不仅给自己的前途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企业造成了困扰。第四,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过时、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实习实训场地有限、设备落后,这些都是造成学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岗位相脱节的主要原因。
4 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被调查的企业岗位所需求的学历构成一般以大专为主,工作类型则以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为主。部分企业则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这说明了企业在需要大量的生产一线操作工人的同时,也非常需要一些既有技术又能沟通和管理的全能型人才,以满足技术生产与管理的双重要求。这样的调查结果与王学戏(2012年)在《太仓地区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为例》中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在调研过程中,企业对于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更多的企业进而表达希望能够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企业人才的意愿,使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技能型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因而在未来的几年内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应该会日益增加,这一点必须引起学校的重视,可以加强在专业设置、实习实训方面的建设投入。此外,目前大多数企业认为,毕业生由于对薪金待遇期望值偏高,影响了对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不安心在一线工作,甚至频繁换工作,这些行为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职校毕业生操作能力较强,但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也都应该在未来的教改工作上得到进一步解决。
调查中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学过专业知识,手中也有一两本技能证书,自己只要想工作就能顺利找到工作,而忽略了企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第二,学生期望值过高。部分毕业生在面临岗位选择时,往往偏向选择工作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岗位,而那些需要吃苦耐劳的工作岗位几乎无人问津。第三,学生过于浮躁,容易盲从。学生参加工作大多20岁,刚从学校毕业,看见有人辞职,容易
5 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第一,技术型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一些技术工获得专业证书的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上岗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新进员工缺乏必备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学校开设的专业和企业需求的工种不吻合。当下学校为企业提供的优质教学服务并不被企业认可,主要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造成招生与就业的两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员工,影响了自身发展,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篇5
1 开展前期调研
1.1发放问卷调查
在全院范围内发放“患者及家属调查问卷”500份,“医护人员调查问卷”200份。经过统计,大多数的患者及家属和医护人员对取消家属陪伴持认可态度,这就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召开专题研讨会
由院领导参加,了解医护人员思想顾虑,共同分析患者取消陪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1.3 召开公休座谈会
在实施取消家属陪伴之前,开工休座谈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取消陪伴制度的有关规定,内容包括具体的探视时间、医生交待病情时间、如何与家属联系等问题,解答疑问消除顾虑。
2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2.1 合理的人员配置及分层次培训
按能力竞争上岗,使责任护士、技术护士、生活护士、康复助理形成小组,划分责任区。根据病区工作量和危重患者数量新病区分为3类。依据科室类别、实际护理工作量的工作时间来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与人力资源部通过市劳动局面向社会招聘康复助理,并共同组织面试,面试合格者参加体格检查与系统培训。各病区增加康复助理6~8人,全院共增加康复助理158人,护士29人。做到最大限度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无陪伴病区的护理质量。按岗位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培训。尤其是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康复助理进行服务理念、规章制度、基础护理等各方面综合培训。同时根据护理人员的需求,增加业务培训的内容及次数。例如ICU的护士长到无陪伴病区讲解约束带的使用等,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2.2 完善护理改革
实行物资配送网络化,每天将所需物资下送到病区;棉织品全院统一保管,按需下送;为了方便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由运送中心领取出院带药;同时消毒供应中心按临床需要收污送洁;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临床长期静脉液体集中配置;运送中心承担全院患者检查、化验、取药、物资的运送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2.3 健全护理制度
2.3.1 细化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重新调整岗位职责。将终未消毒、晨晚间护理、洗脸洗脚、喂水喂饭、大小便等生活护理调整到康复助理的职责中。而生活护士主要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如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功能锻炼、出入院接诊等,并协助康复助理给予患者生活及饮食帮助。技术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指导并参与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并监督、检查完成情况。
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每一个护理小组加强相互协作。在进餐前各级护理人员共同做好各项进餐前的准备工作,全部下到病房,协助患者就餐,了解患者进食情况。通过明确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保证了患者得到高效、全方位的护理。
2.3.2 规范无陪伴病区各项交接程序
在无陪伴实施过程中,为防止患者在科室交接中出现意外,建立了患者检查前后、患者术后回病房、新生儿转出、ICU患者转出等交接记录表。细化交接程序,规范交接内容,减少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改革晨间交接班程序。除以往护士交接患者病情、护士长检查夜班工作完成情况外,由责任护士负责分配当天的责任组,并简要说明当天危重患者主要护理问题,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的重点内容。最后由护士长作补充说明,护理人员和康复助理共同巡视病房,作好床头交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
2.3.3 完善护理风险预案
突发事件的应急是无陪伴制度实施后管理的重点,护理部完善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摔伤、坠床、导管意外脱出等22项护理应急预案。同时还制定了患者特殊检查治疗告知程序,提升了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2.3.4 制定意外危险因素评估
为保证无陪伴病区住院患者安全,防止意外摔伤等事件的发生,自2006年4月在全院各病区实施意外危险因素评估。制定了《住院患者意外危险因素评估表》,确定评估人群标准。根据评估表对符合评估标准的患者进行评分,当评分﹤25分时,该患者为容易发生意外危险的高危人群。分数越低患者发生意外的危险性越高。对于高危人群制定特殊护理措施,建立护理记录单,护患沟通卡,床尾贴明显标识,要求护理人员随巡视、随观察、随记录。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经过12个月的实施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统计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住院患者意外跌伤情况,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跌伤人数由原来的8例减少为3例,住院患者意外摔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评估前。
2.3.5 实施人性化服务措施
为体现无陪伴病区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科室 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对运送中心、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营养护理员、康复助理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满意度调查。并对患者意见及建议进行汇总、分析、整改。每月将问卷通过护士长手册发到各病区,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调整晚间护理工作,于晚8点点增加一次危重患者擦浴、泡脚以协助患者入睡。探视时间,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一天的精神状况、治疗护理、饮食排泄等情况,使家属放心。同时通过制作护理标识、建立饮食及服药提示卡等措施,使患者、护士满意,达到护患双赢及人性化护理的目的,以此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2.4 严格护理质量考核
2.4.1 重新修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实话无陪伴制度后,护理部细化院内护理质量检查,重新修订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病房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治疗室、换药室质量等考核标准。设计每月护理质控检查量化表,护理质检组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进一步完善缺陷反馈制度,建立质量反馈调查表。同时建立危重症患者上报及院内护理会诊制度。规范患者入院流程、手术患者家属管理制度、各种有创检查通知单、毒麻药品登记本等内容。加强对个案查房、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的监督和指导,使护理质量控制更具有实效性。
2.4.2 加强护士长夜查岗考核
无陪伴实施后,护理工作越来越细化。为了保证夜间护理工作的质量考核,相应制定出护士长夜查岗记录表,并根据全院护理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夜查岗内容,包括夜间护士交接班情况、巡视病房情况、危重患者护理、监护室患者压疮评估、意外危险因素评估、毒麻药管理及治疗室管理以及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记录情况,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病区,并纳入当月考核。夜间查岗由原来的走走形式,变为现在的抓住护理质量内涵,注重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保证了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
2.4.3 制定健康教育质量标准
护理部组织全院21个病区,根据各专科特点制定单病种健康教育路径32种。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规范实话流程、规定具体的实话时间,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连续的健康教育指导,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普及了健康教育知识,也使健康教育标准化、规范化,缩短了护士之间由于理论知识水平高低造成的差距,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建立了健康教育手册及记录本,制定了健康教育考核标准,检查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规范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使患者获得了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指导。
3 效果评价
3.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从入院就感受到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时刻在自己周围,无微不至地进行生活照顾、细致地观察病情。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从生理到心理能得到全方位的照护,解决了家属送饭、陪护的困难。患者满意度可较客观地表达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在2007年3 月我院委托“天津市100调查咨询媒体顾问中心”采取随机抽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主要手术科室出院患者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医疗服务、其他服务工作、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估情况等。由该机构专业研究分析人员对回收问卷进行筛选、编程、问卷编码、数据输入和数据汇总分析,并提交出院患者入户调查报告。调查项目为21项,其中涉及护理人员的内容有6项。在所有调查项目中,满意度最高的4项为:护士服务态度、整体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是否尊重患者和医护人员是否及时到位,其满意度分别为95.0%、95.0%、94.5%和94.1%.
3.2 深化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就主动地了解其其家庭的状况、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个性化的问题,倾听患者的自诉,以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为切入点,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注重患者的身心需求,有效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护理更加主动、及时、到位,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以肝13病区、肝15病区、神经19病区、神经20病区4个病区为例对无陪伴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危重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无陪伴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都明显提高。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开心6”为你整理了这篇审管办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凝心聚力抗击疫情,全力以赴做好防控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和区委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我办全体工作人员充分发扬“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坚克难精神,快速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1、守好防控战役一线。车站,码头和居民小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是防疫的重点和难点。我办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工作人员轮流至城站火车站进出口和凤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提前学习防控知识和要点,每天在岗位上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询问、登记、测量体温,守好群众生命健康。
2、保障大厅正常运行。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疫情期间行政服务中心各级办事大厅均暂停对外开放服务,为了方便群众在疫情期间办事或者咨询,我办将政务服务全面转移到线上进行。办事群众可以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杭州办事服务APP、24小时自助服务机进行办理。同时,充分利用“上城”、“上城行政服务”等微信公众号,提供办事预约、咨询电话服务,实现提前预约,现场办事,审批结果EMS邮寄送达。2月24日,我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对外开放服务。6月初,又在全市率先恢复双休日开放服务。
3、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今年年初,我办根据政府采购相关政策的最新要求,着重完善了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等全流程电子交易采购文件的模板,提高招标效率。疫情发生后,为政采云平台审批建立“绿色通道”,审核应急物资商品和相关企业,优先保障了疫情防控物资和特殊急需品的应急采购。
4、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行政服务大厅恢复开放后,日均接待量3000余人,是疫情的重点防控场所。按照相关要求,一是加强体温动态监测。开展值班人员动态防疫监测工作,上岗前后,工作期间定时进行体温监测,统一配发医用口罩。二是加强窗口风险防控。为大厅88个办事窗口和导询台统一加装了92块防护隔离玻璃板,工作人员佩戴护目镜,有效隔绝了沟通交流可能会产生的飞沫喷溅。三是提高群众通行效率。为避免人工检查健康码检查造成疏漏,我办联合杭州联通,引进智能扫码设备。办事群众扫描身份证后,自动显示健康码信息,设备后端管理平台实时记录数据,便于后期追溯、核查。
二、聚焦营商环境提升,擦亮上城金字招牌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牵引, 努力在“跑得早、跑得好、跑得久”上下功夫,擦亮上城这块金字招牌。
1、落实惠企政策工作。为全力推进我区惠企政策的梳理、制定、兑现、评价等各项工作,我办牵头建立了区政策专班,梳理了全区惠企政策,共计梳理15家单位、50项惠企政策条目。在疫情期间,依托“尚小二”、“亲清在线”等政策兑现平台,完善惠企政策查询、咨询、申办、兑现“一条龙服务”,加快惠企扶持资金的兑现。为加快惠企扶持政策的落地兑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我区开发了“尚小二”涉企政策服务平台,并积极对接市“亲清在线”平台,将全区各部门的惠企政策集中到两个平台上去,方便企业查询、咨询和申报兑现。截至目前,全区向企业兑现各类资金32.12亿元(含“五减”、“降本减负”、“尚小二”和“亲清在线”平台兑现资金),惠及企业3.7万余家。
2、提供“自主点餐”式政务服务。围绕企业“一件事”需求,创新推出了“营商‘一件事’自主点餐式导办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办事人需求,由办事人任意“点餐”,快速生成并打印出办事材料清单,解决了办事人“咨询难”问题。各审批部门根据办事人需求来提供“一次性办理”服务,企业办事实现了“一窗受理、部门联办、一次办结”。目前,系统中的“营商服务菜单”已涵盖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员工招聘等33个许可事项和10个“一件事”,企业可以任意进行组合搭配。
3、打造“无窗式”保姆服务。窗口人员走出办事柜台,亲临至办事人身边,通过“无窗口”形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新办企业从政务咨询、注册申请到证照邮递全程“陪护”、全程“引导”,有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答和解决,让企业真正成为政务服务的“享受者”。坚持“持续服务、终生服务”理念,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和回访调查制,全面构建“一对一+跟踪式”服务新机制,继续写好服务企业的“后半篇文章”。为每一家办事企业配备了服务专员,一个专员也可以同时跟进多家企业,服务专员也是首问责任人,后续问题都可以联系服务专员加以解决。
三、立足重点突破项目,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今年以来,我办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推进网上审批。
1、推进政务2.0建设。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窗口收件实现标准化、颗粒化。在与全省政务服务2.0平台同步建设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跨部门的收件系统、收件窗口和出件网络。目前,人力社保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文旅局、卫健局、住建局等均实现部分事项通过政务服务2.0平台收件。
2、开启“在线直播”开标模式。为有序恢复各类项目招投标活动和减少集聚风险,针对线下开标项目,推出“在线直播”开标新模式。我办在全省率先采用钉钉在线直播方式进行开标活动,招标人、投标人可扫码进入钉钉群远程观看开标现场,实时获取开标信息,为招投标各市场主体提供便利。整个开标活动全程留痕、源头可溯、过程可控,确保开标活动公开透明、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已完成17场钉钉直播开标活动,提高了交易服务效能。
3、持续创优交易环境。为保障上城区国有产权处置高效,交易中心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各类交易手段,提供拍卖、竞价、协议转让等多种交易方式等,从而有效保障各类国有产权交易规范高效完成。2020年7月底在区政府与阿里拍卖签订合作备忘录后,我中心与阿里拍卖达成合作协议,中心入驻阿里拍卖平台,将国有资产处置全面纳入阿里拍卖平台进行网上交易。以往的现场拍卖几个月才能集中拍卖一次,容易造成资产闲置,影响资产处置效率。通过网上公开竞价,方便快捷,提高参与人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成交率。截止2020年11月共受理阿里拍卖网上竞价54笔,成交29笔,实现总成交额286.19万元,溢价率77.77%。
四、夯实窗口服务基础,展现智慧大厅风貌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我办始终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好服务群众和企业的“店小二”。
1、网上办事效能进一步提升。大力推广网上办和“零见面”办理。一是全面梳理“云经办”事项,精准掌握办理流程和环节,对存在堵点、流程不合理的问题梳理汇总。二是设立“流动网办平台”,利用平板电脑指导办事群众网上办理业务,提高网报率的同时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三是充分利用“零号窗口”。目前,医保社保和商事登记均设立了“零号咨询专窗”,对现场办理的企业和个人做好网上办理引导工作。四是录制操作视频。对照清单,录制网上办事事项“云经办”操作教程视频,制作操作流程图,标注易错点,并做好动态更新维护。
2、咨询服务进一步升级。启动“上城行政服务咨询电话87823552”进行分流咨询服务,建立“对外一个号码、对内联动咨询”的机制。1-6月“87823552”咨询电话一次接通率为41.67%,较前期提高了8.56%。同时积极开通网上咨询功能,完善“杭州之家-市民之家”APP、杭州办事服务APP和“上城行政服务”微信服务号的预约、查询和咨询解答功能。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规划;自我满意度;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86-0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院人文系在2008级新生入学后不久,就设计了一份《新生大学三年规划调查问卷》,面向所有的新生做了一次调查。问卷涉及学生未来三年学习、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努力想让每位学生对自己的大学三年做到“心中有规划,行动有计划”,在毕业之时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
在2008级学生第一学年即将结束之时,又设计出一份《一年级学生学习规划自我满意度调查》问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我反省,总结自己一年来的成绩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院各级学生工作者的思考,为学生个人的发展及学院学生工作的进一步顺利开展做好理论上的指导。
本次调查面向人文系一年级学生共发放300张问卷,收回300张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3%。为了提高问卷的信度,抽取了30名学生在7天后进行了反复测试,测试信度达到98.2%,信度和效度均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一年级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认同感高,但就业知识匮乏 本次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当代大学生是相对比较理性的群体,71.6%的学生非常满意自己现在就读的专业;93.2%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了解或有点了解。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在某个专业领域从事学习,最终得到一份职业,是上大学和在大学里学习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热情比较高,78.9%的学生对自己有较好的定位和分析。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上大学最重要的理由或目的,在于大学毕业后能有较好的工作或职业,亦即期盼在大学期间能接受与工作职业有关的专门教育。但是学生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于学校,希望学校多为学生提供招聘、就业信息,希望学校多开设传授就业相关知识的讲座,希望学校多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岗位,但是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较高的专业认同感与较少的就业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得一年级的学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习热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社团参与度高,但能力提升得慢 在本次调查中,对自己当前现状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只占3.5%,有49.0%的学生对自己的现状持“基本满意”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有47.5%的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现状持“不满意”态度。
学生入校就对大学、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他们想在大学里习得社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一定的领导能力;他们希望大学能够多传授给他们一些技能,多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可是入学近一年后,学生发现自己很多期待都落空了。虽然调查结果显示60.7%的学生在大学里获得了加入学校社团和学生会的机会,但是在被问及“你认为你在哪些方面的能力较一年前有了提高”的问题时,在学生期待提高的多种能力中,只有“独立生活能力”这一项为83.4%的学生所选择,其他方面的能力依然没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一年级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奋斗目标不明确 学生在被问及“你所学专业与你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相符吗”的问题时,49.1%的学生回答“看情况”;大学时间比较富余,为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调查显示76.6%的学生已经做过、正在做或有打算做兼职,但是在被问到“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只有41.3%的学生选择从事与未来就业方向相似或接近的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因家庭富裕并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而产生的优越感,他们普遍表示:只要能顺利毕业,将来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在某一个层面反映出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使得很多一年级学生步入高校后奋斗目标开始变得模糊,他们因顺利进入高校而自满起来,认为从此不再需要努力学习了,失去了长远而清晰的奋斗目标。这种心态反映出很多新生并没有形成从一年级开始就为其职业进行规划的思维模式。另外,也有一些学生虽然对未来有所打算,比如进一步提升学历、出国、择业等,但认识也仅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将目标进一步细分到各个阶段。学生中的大部分人依然认为只要三年级时付出努力,积极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就能找到工作。当毕业迫在眉睫之际,才会切身感受到就业的压力,才会为就业付出努力。殊不知,毕业时的风采展示是大学三年积累能量的集中释放,并不是仅仅依靠大学某一阶段的努力就能实现的。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度依赖家庭人脉 学生在考证和选择第二专业的时候,普遍存在赶热潮、追时尚、盲目选择的现象。在本次调查中,当学生被问及“你了解你的就业方向需要哪些能力(证书)吗?”79.4%的学生选择有所了解,并在努力获得。看似比较可喜,其实并不尽然,进一步的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存在跟风的现象,他们取得的证书大多雷同、含金量较低,很少有学生切实地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参加学习、考证。
不可否认,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是很多学生毕业前无法想象的。因为他们在毕业前能主动去招聘会现场的人很少,本次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到现在只有8.5%的学生参加过招聘会。因此,当压力摆在面前的时候,有些学生会绞尽脑汁开发家里的人脉关系,于是,便产生了“关系就业”。在这里,姑且不讨论“关系就业”会如何影响公平原则的体现,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这种就业理念会如何影响学生择业的心理和价值观。假如新生从一开始就十分看重家里的人脉关系,甚至对这种关系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就会使他们失去奋斗的动力,最终忽略自己内在能力的培养。学生会错误地认为“找关系是求职的敲门砖”,会跟风地与别人攀比关系的“广度”与“硬度”,而不去关注自己在竞争时到底具备了哪些求职能力,曾获得过哪些证书,掌握了哪些专业技能,积累了哪些实践经验等等。
增强学生学业规划意识
提高学生自我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一年级学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源于其学业、职业规划意识的缺乏,应该引起学校各级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促进大学学业的高效完成 很多高校虽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笔者认为,开设的这些课程所关注的往往是毕业生求职简历的书写、面试技巧的传授及就业信息的公布,而对新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显得相对薄弱。尽早开设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可以让每位学生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订立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可以在任意阶段对学生开展自查和检查工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促进其高效完成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最终获得满意的工作。
以社团为依托,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帮助学生提高多种能力 学生社团是学生的小社会,在学生还没有能力真正涉足社会时,在学生社团的平等环境中,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调查表明,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对提高交往能力有明显帮助。而且在新生入学时,学生对各类社团也充满向往,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团,促使大学生交往群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学生在不同的交往群体中,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并接受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学生既是被教育管理者,又是教育管理者的互动循环交往模式,这对他们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满腹经纶却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只能逐渐被社会淘汰,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同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与各种各样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这些人中既有活动伙伴,又有社会群众和指导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如何与同学分工合作,与教师、群众配合学习,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实践正是培养、检验、提升大学生这些修养、品性的重要场所。
总之,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正确更为重要,更为艰巨。所以,及早帮助一年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确立职业定位和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很多学生都在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殊不知,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把走弯路的时间用来走更远的路,这才是通向成功该走的路。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及时纠正其模糊认识,引导他们注重培养竞争意识、谋生本领及自主办事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广东培正学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课题组.民办高校大一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3):96-100.
[2]葛敏,陈春玲,崔梅.通识教育背景下“大一”学生现状与辅导员工作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3):37-38.
[3]王虹.职业生涯教育重在早培养规划意识[J].时代教育,2009,(1):6-8.
作者简介:
篇8
这几年公司在夯实提升基础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引入不少ERP、SAP、MARP先进的管理工具,通过了不少体系的认证,等等,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企”止于人,我以为这些都依赖人的执行和管理,如果人的问题没有搞好,何谈其他?我们似乎忘了我们的目标,让所有职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有尊严、有质量、有档次的生活,然而现实确是差强人意。完全是用职工健康、幸福、快乐、尊严去换取产量、质量和效益。为了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笔者认为作为负责任的企业,警惕心理疾病的“入侵”,敲响人文关怀的警钟,迫在眉睫。企业需要引入ERP等等管理工具,更需要引入EAP---员工援助计划,准确甄别企业员工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建立减轻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去除职工的负能量,唤醒正能量。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概述
EAP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三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通常翻译为“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就是通过预防、发现和解决员工个人的、涉及到生产力的相关问题,提高员工与企业效率。是一项对员工免费、全面保障员工隐私的多层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援助将在绝对保障隐私的前提下,通过教育训练及咨询辅导等手段全面帮助员工及其直系亲属解决个人情绪压力、健康观念、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使员工更能集中心智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效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最终,帮助企业花小钱取得大效果,轻松打造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EAP是由企业通过专业人员为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援助,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EAP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内心不和谐的因素,解决员工心理和行为问题,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
EAP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西方;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为二战老兵实施EAP;20世纪60年代,EAP转变为劳动力提升项目,开始被企业广泛采用,并逐步走向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EAP 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迅速推广。
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它主要是由一些跨国公司引入的,这些公司的海外分部已经实施过EAP服务,整个EAP的服务体系也比较完善,我们国内的公司认识EAP还不足十年,EAP的中国化过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引入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势在必行
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长期关注,由于心理压力而怠工、缺勤、跳槽或转行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近年,高校教授猝死、高薪白领早逝、富士康跳楼事件、华为员工自杀事件等报道屡见报端,令人扼腕。《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企业员工“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占37.6%,“疑虑重重”占33.1%,“挫折感强”占28.6%,“悲观失望”占16.5%。
瞬息万变的市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买方市场的强势、难以顺利达成的指标、家庭生活的压力、出差频繁、缺乏关怀等,都使得员工的心理压力很大,一些员工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些员工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工作绩效;还有一些员工甚至出现了、抑郁症风险、离婚危机、自杀危机等。笔者近期也对身边的从事产品研发的朋友进行了专门的调研,有75%的员工“感到工作压力大”,81%的员工表示“工作感到疲惫”,90%的员工“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1.9%的外部客户满意度,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效益提升2.5%。可见,企业若能有效实施EAP,提高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持企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没有压力,人则会懈怠,适当的压力,才会使人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但是长期的过高压力,负面影响比较多。长期处于职业倦怠或心情压抑,将破坏员工的精神和身心健康,引起失眠、焦虑等症状,引发心理问题甚至身心疾病,给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工作压力得不到及时排解和有效疏导,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而且会破坏组织的健康,比如职业枯竭高发、离职率增加、工作效率低下、焦虑症。
只有幸福感强的员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好的工作业绩,实现“员工快乐、企业快乐、用户快乐”。而EAP是提高职工幸福感的有效工具。
有众多调查表明,实施EAP项目不仅可以改善员工心理素质和健康,而且还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方面的效益。美国哈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专家对全美国大中型企业实施EAP效应调查发现,实施EAP项目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费用支出。大约每1美元EAP费用支出可以节省5-16美元开支。
据可靠调查90%的全球500强公司与发达国家70%的中小企业实施EAP(投入高达200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1:16。美国通用公司EAP服务每年为公司节约3700万美元开支,实施EAP后,工时损失降低40%、疾病及意外事故的补助减少60%、员工申诉案件减少50%、职业灾害降低50%);我国联想集团率先实施EAP,减缓员工压力、激发工作热情,推进企业蛇吞象(兼并IBM家用电脑业务)、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EAP计划实施后,每年为公司节约37000万美元开支,平均每名员工节省3700美元费用。美国一家拥有7万员工的信托银行引进EAP之后,仅仅一年,它们在病假的花费上就节约了739,870 美元的成本。Marsh & McLennon 公司对50家企业做过调查,在引进EAP之后,员工的缺勤率降低了21%,工作的事故率降低了17%,而生产率提高了14%。Motorola日本公司在引进EAP之后,平均降低了40%的病假率。
纵观国内外引入EAP的公司,应该说,EAP对员工有明显的益处,它使得员工工作情绪优化,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减少了工作事故,降低了缺勤,克服酗酒、沉迷网络等不良嗜好。EAP对于企业的益处更是重要,具体表现为: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树立组织关心员工的形象、提高企业绩效、降低管理意外事件的风险、吸引及保留员工、减少员工抱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降低管理人员负担、提高员工士气、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合作关系和团队精神明显增强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企业全面引入EAP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方法和步骤
1、捕捉动态,及时预警,准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是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总开关”。
做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首先应有意识地做好员工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心理健康调查,做到主动性和前瞻性,要加强员工思想动态信息收集,了解员工心理焦虑和烦闷的主要原因。了解员工心理需求和心理期望,准确把握员工思想脉搏,跟踪、反馈、捕捉各种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与动向,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引导员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承受能力。
目前,公司尽管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还没有进行过认真调查,出台相关的措施,特别是对员工的心理障碍基本上没有引起重视,应尽快开展这一工作。
2、建立平台,培训普及,提高员工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是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发动机”。
企业可以开通员工QQ谈心室、西祠讨论版、领导邮箱、心理咨询电话和心理咨询邮箱等多条沟通渠道,为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员工提供多条帮助路线,并且保障了员工的私密性。时常为员工发放“心理保健卡”,加大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员工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开展培训教育对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与疏导、增强抵抗不良行为能力,让员工拓展心理素质,学会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各种情绪反应,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改变个体自身弱点、养成良好习惯。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引导员工实事求是、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以理性驾驭情感,矫正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习惯;引导员工运用基于平等心、利他心的换位思考,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多沟通,消除误会等等。
3、加强沟通,及时疏导,消除员工心理障碍,是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减速器”。
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渠道,让员工的心里话和各种情绪有处可说、有地方可以倾诉。对存在心理障碍苗头的员工要加强沟通,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使不良情绪及时得以排解,达到心理平衡。此外,也可以借鉴国外公司的做法,设立一些“情绪发泄室”、“心理辅导机构”、“员工互助系统”,协助员工排遣内心的不良情绪和失落感,减轻其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员工塑造健康良好的心态。
4、对症下药,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的“加油站”。
做好员工援助计划,还要抓住关键时期、关键问题作重点解决处理,诸如岗位变动、人员调动、评价考核、绩效分配、职务升降、人际关系、思想碰撞等大都是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产生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正常的,员工的情绪波动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上下沟通受阻,容易形成改革措施与员工心理的对抗,日积月累,爆发起来就不可收拾。这需要管理者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尽量做好说服、引导工作,即使在认识上一时不能完全统一,但情绪疏导本身就是在提前排除“地雷”。
5、贴近员工,排忧解难,落实以人为本卓越绩效经营理念,是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剂”。
对员工在工作上生活上的关爱措施、关心话语,本身就能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对于员工最关心的岗位工作,要运用多种手段,让员工感觉在本职岗位有干劲有奔头,此外,还可以积极拓宽员工职业晋升通道,扩大成才率,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平时要关心困难员工、一线员工的生活,建立特困员工档案。员工的薪酬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绩效工资等关系员工切实利益的事情要做到准确、及时、公平、公开,保障他们的利益。
面对员工的焦虑情绪,企业需要适当的安抚。在员工心理关怀这方面,跨国公司已经是轻车熟路。英格索兰人力资源总监杨敏介绍,为了帮助打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瓶颈,公司出台了硬性规定,要求上司与下属之间加强沟通,其中包括家访、用餐等方式。为了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英格索兰更规定上级在平时要关注员工的表现,并利用各种方法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表扬,比如在员工桌上贴便条,或者给外地员工发表扬信,甚至会把表扬信发给员工家属。
在雅诗兰黛、英格索兰等外企的上海总部发现一种名为“员工关爱平台”的内部服务软件。职工每逢入职纪念日、生日、法定节假日等特定时节,都能从平台上收到祝福,并按入职时间获得相应的奖励积分。获得积分后,员工可进入平台内的虚拟商场,兑换自己心仪的纪念品。一些公司还在该平台上设置了“跳蚤市场”和“福利超市”,鼓励员工互相帮助,被帮助过的员工可以向提供帮助者赠送爱心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同事之间交流的二手商品,或换取一套量身定制的优质体检服务。
6、立足本岗,传承创新,实现工作角色的转换,是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助推器”。
将心理援助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青年工作和企业文化范畴。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工作、群众工作和青年工作中。
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和其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由政治宣传员向心理咨询师角色转变,工作内容要由“教育人”向“服务人”转变。过去,员工往往是处于被教育者的位置上,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服从。从我公司刚刚进行的卓越绩效体系要求看,企业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服务于人的基本需要,要掌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了解需要、激发动机入手,及时主动地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员工以必要的援助,帮助员工正视心理压力,挑战心理压力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每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培训,邀请专家传授心理辅导技巧和沟通方法,学习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让大家知道在员工遇到一系列困惑时,知道如何去疏导和交心谈话。目前中国上海宝钢就有半数以上党支部书记已通过考核,成为心理辅导师,他们还汇编了《员工心理疏导案例集》,相互交流。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职工掌握处理负能量,激发正能量的。使整个集团公司产生巨大的反响和较好的收益。
作为职工代表的工会工作者除了举办各种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外,要向职工的律师身份转变。学习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指导帮助职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让职工真正的感到企业维护自己切身利益,让自己真的有归属感、安全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同时工会工作者还应该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顾问,在子女入托、入学、儿女就业、老人就医、家庭养生等等生活方面为职工提供指导和咨询,企业不能办社会,但工会可以架起职工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桥梁。工会组织也可以时常组织一些联欢活动、磨炼意志的团队训练活动、读书活动、技术练兵活动、集体郊游、社团活动等,让员工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作为青年工作者的团干部,应该从组织各种突击活动转向职业规划师和培训师的身份转变。部分团干部应该取得企业培训师、内训师的资质,同时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知识,首先利用各种团的活动机会,引导帮助所有团员青年结合自身特点、特长设计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促使青年员工迅速融入企业,使个人生涯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明确方向、勤学实干、激发热情、尽快成才。
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竞赛活动,让青年尽快的提升技能,开展入职前学习与工作接轨训练,引导青年员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掌握岗位技能、增强心理动力,促使他们上岗快速适应、思想稳定、敬业建功,解决自身技能提升的问题,使青年员工建立职业自信心和岗位自豪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减压、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实现自我发展,达到培养青年人才留住优秀员工、吸引优秀人才,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目标。
作为企业喉舌的从事宣传的企业文化工作者,要从单纯的文化宣传身份向职工的知心朋友沟通师身份转变。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将大大的提高员工的愉悦度。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员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广阔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将员工从锱珠必究的恶劣情绪中解救出来。沟通与理解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每月召开管理者见面会,了解员工的不满情绪,管理者直接关注、关心员工的状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倾听,多一点理解。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该取得心理咨询师资质,必须要熟练心理援助的各种方法,真正的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去制定、策划、执行每一个与职工利益相关的政策规定,在继续关注有形的物质激励同时,要同时引入心理收入等非经济激励的概念,真正的关注职工精神需要,创新的使用真诚否认尊重、及时的认可赞赏、失误时的宽容、低潮时的恰到好处的关注、陪伴以及有效的沟通等等心理激励模式。让职工真正的感到被需要、被尊重、被关注的幸福感,这将会使现有人力资源发挥出巨大的、意想不到的潜力。
四、对我公司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几点操作性建议
1、在研发、销售、主要一线等压力大的岗位开展试点,总结和提炼经验并逐步推广。
2、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引入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内部式,即企业雇佣专员或团队负责EAP;外部式,即以签署协议方式外包专业EAP公司服务;内外部结合式,就是内部专员处理日常事宜,如有阶段性大项目则外包专业公司处理。快速培养自身的心理咨询师,并深入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
3、进行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幸福指数调查,了解员工心理焦虑和烦闷的主要原因。调查可以采取电话、问卷等方式,并做好保密措施。然后以此为需求,制定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企业文化工作计划、工会工作计划、团支部工作计划。
同时按照上述实施EAP的方法逐步推进、实施。不断创新和丰富内容。
4、在理念和标识上也要提倡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工作场所去掉一些警戒性的口号,改用温馨和善意的标识。例如,减少自己的马虎、随意,就是对自己和伙伴最大的支持,和对下道工序最大的尊重等等。
5、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对各级领导和与EAP工作有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出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核心骨干人才。首先鼓励并选派试点单位的相关人员取得心理咨询师资质。
6、创建公平公开的企业环境,员工感到平等和自由。
员工援助计划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帮助,要求公司给员工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我认为公司应该优化外部环境、减缓心理压力: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设计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是改善工作硬环境——物理环境,工作场所的面积、形状、陈设、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与员工工作心理感受有密切关系的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员工工作安全和健康条件。这一点可以与目前正在推行的精益生产理念结合在一起进行推进。
同时还要通过领导力培训、团队建设、工作轮换、职业生涯规划等手段改善工作的软环境,在公司内部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指明员工的发展方向,消除问题的诱因。要继续做好厂务公工作,最大限度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从制定政策到具体操作,从全局平衡到局部调整,都应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在重大决策上公开意图、在具体操作中公开过程、在选人用人上公开招聘,在薪酬福利上公开方案,使得考核评价体系,培训发展体系,薪酬福利体系公开透明,员工得以安心、快乐的工作。
总之,在这样一个生存压力巨大、精神相对空虚浮躁时代,人们对心理援助的需求,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要想更好的做大、做强企业,必须顺势而为,在引入诸多管理工具的同时,要优先引入员工援助计划(EAP),帮助员工自省自明、自律自励、明确目标、拓展素质、减缓压力、激发热情、提高效率与效益,为现代企业腾飞插上正能量的翅膀。让EAP成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支柱之一,探索出一套企业人文关怀、员工幸福成长、组织和谐发展现代管理(自我激励)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文光.《企业管理中的人才激励》.《现代企业》,2006年,第1期,第6页
[2]杨薇钰,孙海霞.《非物资激励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3页
[3]刘卫民.《从马斯洛需求论探讨国企留才策略》.《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期,第2页。
篇9
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际,我们就组织召开全国旅游监管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旅游监管工作,部署20__年旅游监管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是国家旅游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全面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15)》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一年来,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最显著的成效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全行业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家旅游局根据市场形势,组织召开了旅行社发展座谈会、旅游饭店发展座谈会,出台了《关于促进旅行社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饭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旅游饭店发展座谈会有近千人参加,向全行业有力地传递了抓质量的决心。我们还组织举办了全国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全国导游员大赛,包括各地、各企业的预赛、初赛、复赛,全国有十多万人参与其中。各地也根据本地实际,结合质量年组织举办了大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全行业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初步树立起了“质量兴旅”的观念,尤其是不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已经认识到了质量制胜的重要性,这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质量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品质旅游,伴你远行”旅游公益宣传活动,包括拍摄旅游公益广告宣传片、开展“做一个理性的旅游消费者”有奖征文、制作《旅游路上》警示片等。定期旅游服务警示和质量年工作简报,开展“旅游质量万里行”媒体采访等活动。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文明旅游,理性消费”进社区宣传活动,就如何提防旅游低价陷阱、关注文明旅游与旅游安全以及理性维权等热点问题,向消费者进行现场宣传。各地在工作中注意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如江苏在新闻媒体的质量年工作报道累计612篇;福建设立质量提升年专题网站,信息601条,在海峡都市报开辟“海峡旅游周刊”,宣传质量年活动资讯;内蒙古在《内蒙古日报》开辟“质量提升在行动”专栏;青海通过访谈和情景小品的方式在青海卫视《走进三江源》栏目宣传旅游知识等。这些宣传活动,使得社会、媒体、消费者对旅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各方面理解和支持旅游质量提升的环境有所改善,尤其是媒体,对旅游的正面宣传明显增多。
(三)制度标准进一步完善。,国家旅游局制定、修订了11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启动了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确定了1个省、10个市县区、67家企业为首批试点单位。出台了《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实施办法》,研究制订了《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等,大力推广《出境旅游组团合同》、《国内旅游组团合同》、《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合同》、《国内组团一日游合同》等。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了许多地方性标准、规范,如山东的《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江西的《江西省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海南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宁夏的《宁夏旅行社门市管理办法》等。这些标准和办法的颁布实施,使得质量体系更加完善,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质量监管工作更加规范。
(四)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紧紧围绕质量年,大力加强监管工作力度。在4月、9月的第四周,集中开展了两次“旅游市场检查周”活动,共进行市场检查近11000次,检查旅游企业48208家,处罚违法违规旅游企业721家,处罚违法违规旅游从业人员690人。国家旅游局结合《旅行社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组织开展了执法专项检查。上海围绕服务“世博”,大力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一日游”市场以及游客集散中心服务规范有序,为保障“世博”成功举办发挥了作用。北京、南京针对“一日游”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取得了效果。江苏、重庆针对赴台游等存在的问题,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活动。内蒙古针对旅行社挂靠承包经营的专项治理,在全国起到带头作用。上海、浙江、湖北、甘肃等省加大了对星级饭店的暗访检查力度,处理了一批星级饭店。通过加强监管,使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促进了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提升,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课题组结合春节、国庆假期、小长假、世博会等旅游热点时间,对全国50个样本城市开展现场问卷、网络评论和旅游投诉调查,每季度调查报告和排名。调查报告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成为各级
旅游管理部门衡量和改进质量工作的依据。很多地区也根据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的模式,积极推进本地区的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同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质监机构定期向社会游客旅游投诉处理情况。定期质量信息,促使各地与各企业更加重视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对提升游客满意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取得初步成效,这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全面发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非常重视,都把质量年活动作为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层层发动,充分调动全行业所有单位积极参与。二是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质量年活动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紧紧围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国家旅游局在年初就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地按照方案进行落实。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对质量年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各方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了解和认识,营造了良好氛围。四是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由于全国各地旅游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所有不同,因此各地的质量年活动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各种形式整体推进,确保质量年活动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20__年旅游监管工作
去年和前年的旅游监管工作会议上,我们对旅游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进行了认真研究,这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和行之有效的,需要我们继续坚持。这一思路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核心、紧扣两个目标、完成三项任务、运用四个手段、建立五个体系,为实现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做出贡献。
一个核心是:全面提升旅游业的质量、素质、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两个目标是:以保障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为目标。
三项任务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企业发展。
四个手段是:深入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
五个体系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服务业要求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旅游投诉体系、旅游诚信体系、旅游标准化体系。
根据这个思路,国家旅游局对20__年的旅游监管主要工作作出了安排。监管司将就这些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下面我着重强调三个重要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开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专项治理行动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专项治理行动的重要性。首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如何真正实现这两大战略目标,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关键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而旅行社的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是现在旅游服务质量中的难症、顽症,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不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对旅游业更加满意就是一句空话。其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落实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的要求。副总理12月6日就解决旅游市场秩序长期失范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旅游部门要特别加强对法不责众问题成因的调研、分析和思考。对旅游市场长期失范问题主要表现的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就是旅游行业坚决贯彻落实领导重要批示的一项具体举措。第三,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专门成立监督管理司,各地旅游管理部门专门设立监督管理处,从职能部门的名字上就赋予了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的重要工作职责。对严重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重要质量问题,如果旅游监督管理部门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就是失职。第四,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旅游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如果“十二五”期间“零负团费”的低价运作模式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扭转,旅游规划中的“质量效益型”发展就不可能成为现实。
2、抓住重点,确保专项治理行动稳步推进。今年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在三个方面,即旅行社的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这也是困扰旅游市场多年的突出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部门职能交叉和责任推诿的体制问题,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的责任,也有旅游企业自身缺少诚信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以及消费者不理性贪图便宜的因素。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在专项治理行动中要按照邵琪伟局长提出的“往深处抓、往实处抓”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善于发现和把握工作的关键环节。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旅游广告的监控,一旦发现恶性价格竞争和欺诈游客等不法广告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理。要加强对旅游合同的监督检查,督促旅行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与游客签订并严格履行旅游合同,坚决打击不依法签订旅游合同和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诱导、强迫游客消费和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违法行为。对旅行社转让、出租、出借、受让、租借许可证,准许其他企业、团体或个人以部门或个人挂靠承包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要加强区域分析,对存在问题比较多的重点区域,加大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旅游投诉和同行反映的问题中,挖掘重点企业和重点线路进行监管,确保专项治理行动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3、明确要求,形成专项治理行动整体效应。一是加强服务,加大引导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目的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牢固树立服务的理念,为消费者服务,为旅游企业服务。在专项治理行动中要着力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规范服务。国家旅游局将在一些省区市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旅行社分等定级的国家标准,以促进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加强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各级旅游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与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建立行业监管和纪检监察工作互动机制,将专项治理行动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工作任务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下级治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行政监察。国家旅游局将加大对各省区市专项治理行动的督导力度,对影响较大的案件直接跟进办理。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推委拖延、行政不作为甚至是包庇、袒护违法违规者等行为,要依照纪律和法律予以坚决查处,确保专项治理行动落到实处。国家旅游局纪检监察部门将会同各地纪检监察部门把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作为今年全国旅游行风建设的重点,加大工作监督力度。三是落实条例,加大处罚力度。《旅行社条例》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各地在落实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还不到位。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在条例中都是明令禁止的,处理起来有法可依。可是现在这些现象依然在各地普遍存在,这说明我们的监管工作还有较大差距。在这次专项治理行动中,各地一定要按照《旅行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处罚力度,对长期严重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一定要严肃惩处。对于查出来的典型案件,要召开新闻会,向行业
通报,向社会通报,增强震慑力,提高公信力。四是树立典型,加大支持力度。一个行业要想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就必须有一批优秀的引领企业。因此,各地在处理不法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同时,也要下功夫挖掘一批遵纪守法、规范经营和服务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树立行业好的典型,在政策、资金、宣传、培训等各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和榜样力量。(二)稳步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1、以标准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引导和规范旅游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从1988年我国颁布实施饭店星级标准以来,标准化对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标准化的作用,拓展旅游标准化的综合效应,国家旅游局于去年正式启动了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并确定了首批78家试点单位,包括1个省、10个市县区、67家企业。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涉及的领域多,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组织协调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按照已经确定的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强化标准化工作对旅游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着力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扩大旅游标准覆盖领域,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培育旅游品牌,通过标准化手段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2、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标准化为手段,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开展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是全面落实意见的一项具体措施。这项工作对旅游行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是标准化由点向面拓展,着眼于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旅游目的地一个新手段,因此工作中需要创新和开拓的领域还很多,要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深化,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旅游发展中的规范、提升和引领作用。
3、加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在旅游行业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对于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推动我国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今年是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的攻坚之年,也是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的收获之年。今年年底,国家旅游局将统一安排对各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的评估验收工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要不断创新工作手段,通过试点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标准化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树立标杆,以点带面,逐步在全行业推广试点单位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旅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使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三)积极探索导游体制改革
1、导游体制改革意义重大。导游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服务的重要岗位,是旅游业的形象和窗口。改革开放以来,导游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推进导游体制改革,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是新时期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更高要求的需要。在旅游服务的各个链条中,导游服务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导游,可以在旅游中有效地传播先进文化,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享受和回忆。反之,一个表现不好的导游,则会让游客对整个旅游的印象大打折扣,对旅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推进导游体制改革,也是稳定几十万导游队伍,保障导游职业发展,夯实旅游人才基础的需要。在所有旅游从业人员中,尽管导游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其影响力却是最大的,也是最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因此,如何稳定导游队伍,并使其在行业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真正为旅游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件事情。
2、导游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游队伍的迅速壮大,导游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是劳动保障机制有待健全,部分导游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有的旅行社只向导游派任务却不支付劳动报酬,旅行社和导游管理服务机构不为导游提供劳动社会保障,有的甚至要求导游垫付、支付游客住宿、用餐、游览、交通等接待费用。二是导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不少导游的专业能力与旅游发展、游客要求不相适应,有的由于收入问题,将导“游”变成导“购”,导致游客不满意。三是导游队伍结构有待调整,现在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的人员已经达到70多万人,但实际上真正在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只有60多万人,并且大部分是初级导游、新导游。而实际从事导游的人员中,大多数都挂靠在导游管理服务机构,属于旅行社管理的还不足三分之一。导游队伍的这种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有待改进。这些问题汇集在一起,使得推进导游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3、导游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导游体制涉及到旅行社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导游管理服务机构的重新定位,事关从业人员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尽管困难很大,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是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力争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效果,为全国层面的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两年来,国家旅游局一直在对导游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调研和思考,希望在建立合理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规范监督导游管理服务机构、完善导游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此次会议也希望听听大家对导游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弄清导游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出路。
三、周密部署,努力做好“十二五”期间的旅游监管工作
“十二五”是我国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旅游监管工作必须为旅游业发展
保驾护航,为实现两大战略目标奠定质量基础。对于“十二五”旅游监管工作,各地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一)全面强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核心地位。从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15)》以来,旅游监管工作的核心就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包括提升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升旅游行业自律水平、提升国民旅游素质等各个层面。“十二五”期间,我们仍然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不放松,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为基础,将旅游监管工作更好地统一到改进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经营服务质量、市场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质量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二)全面推进法规、标准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旅游监管工作一是要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二是要严格执行法规、标准和规范,否则监管工作就不可能到位。目前对旅行社我们有条例,对饭店有星级标准。星级饭店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就在于我们一直以来比较严格地执行星级标准和星评制度,较好地保证了星级标准和星级饭店的权威性。去年一年,就摘了8家五星级饭店,在行业引起强烈反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抓紧制定、修订旅游监督管理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更要抓落实。
(三)全面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对旅游监管工作而言,检查什么,行业就会关注什么。因此,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从业人员服务的现场检查,实现检查监督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督促、指导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贯彻落实,是保证监管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级旅游监督管理部门和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善于运用监督检查这个手段,坚持常规检查和专项行动相结合,普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部门内检查和部门联合检查相结合,力争取得实效。
(四)全面加强旅游质量宣传引导。旅游监管工作要加强质量宣传引导,树立旅游业正面形象,引导旅游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规范经营管理,完善质量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引导游客树立“品质旅游”观念,理性消费。转变旅游形象,增强质量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都有一个过程,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旅游质量宣传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常抓不懈,立足形成长远影响和叠加效应。
篇10
【关键词】 合理情绪疗法; 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 效果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 burnout of medical staff. Method: From July 2013 to October 2014,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randomly selected,including 500 clinical frontline nurses and 300 docto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asonable mood therapy for 2 months on the existence of occupation burnout 100 nurses and 60 patients with the doctor were carri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occupation burnout occupation burnout, score statistic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 nursing staff and medical personnel occupation burnout scores were respectively (167.38±8.43),(162.83±11.29),compared with (217.83±15.29)and (209.43±14.27)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4.283,11.853,P
【Key words】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 burnout; Effect observation
职业倦怠是由于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出现的一种身心过度疲劳、精力衰竭的综合症候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医护人员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1]。在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高强度地工作,经常处于各类应激源的环境中工作,极易出现工作疲劳感、冷漠、自卑、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生理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失眠、嗜睡、厌食、精神恍惚等。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状态,而且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还会诱发一些身心疾病。如及时采用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2]。本项目对本院和沧州市中心医院在2013年7月-2014年10月,自愿报名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中随机选取临床一线500名护士和300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职业倦怠的100名护士与60例医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合理情绪疗法。参考西班牙学者Moreno-Jiménez等根据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人格特征和对压力源应对的不同方式三方面,编制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对目标人员进行测评,NBS得分≥173分的医护人员,存在明显职业倦怠症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7月-2014年10月,自愿报名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中随机选取临床一线500名护士和300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职业倦怠的100名护士与60例医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合理情绪疗法,其中男45例,女115例,工作年限3~25年,平均(7.38±1.38)年;年龄28~55岁,平均(36.48±5.2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本研究调查,无脱落。
1.2 方法 对100例护理人员与60例医疗人员进行针对职业倦怠的合理情绪疗法,采用积极关注,及时倾听、谈心交流的方式,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并且由心理咨询师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学疗法,采用先团体进行疏导,再小组干预的形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对干预前后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参照西班牙学者Moreno-Jiménez等根据护士工作环境、人格特征和对压力源应对的不同方式三方面编制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3]。采用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反应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第2部分包含5方面内容:压力源(16个);职业倦怠(12个);人格特征(12个);应对方式(9个);生理心理症状(16个)。此表应用4分制,总分为65~260分。得分超过173分以上为有职业倦怠,得分越高,职业倦怠情况越严重,173~200分为轻度,201~230分为中度,231~260分为重度[4]。由于对职业倦怠的评价,医生与护士在同一个环境中工作,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本研究中的医生评价方式也参照此量表进行适当修改后应用,进行比对研究。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评分比较 干预后护理人员与医疗人员的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为(167.38±8.43)分、(162.83±11.29)分,较干预前(217.83±15.29)分与(209.43±14.27)分均显著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83、11.853,P
2.2 干预前后职业倦怠程度比较 护理人员与医疗人员干预后重度评分的比例显著下降,轻度与中度评分的比例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职业倦怠是由于个体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状态下,出现的一种身心过度疲劳、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近年来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医护人员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5]。有专家估计,中国已经进入职业倦怠高发期,虽然部分学者在研究和关注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但多数是研究他们的工作倦怠与个体因素、社会组织因素的关系,结果比较零散。针对目前已经成为“流行病”的职业倦怠现象,如何恰当运用心理学疗法进行专业的预防和治疗,是未来研究的主流趋势[6]。
我国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CNKI数据库检索对近10年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合计172篇,其中护士相关研究占73.3%,医生相关研究占11.0%,医护人员总体研究占15.7%。浙江理工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杭州地区护士约有57%存在轻度以上倦怠,35%存在中度倦怠,8%存在严重倦怠。国内对医生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但也有研究表明: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护士。
相关研究数据还表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多以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调查为主,大多局限于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而关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上,仅限于干预建议阶段,具体干预措施方面研究较少,如采用专业的心理治疗手段合理情绪疗法、放松疗法进行心理干预的研究较少[7]。西方发达国家对此涉入较早,从1990年在波兰举行的第一届欧洲工作倦怠会议至今,在理论、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西方发达国家工作倦怠已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8]。
目前本院开放床位1800多张,而医护人员配比相对不足,一些重点科室如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监护室、神经外科监护室等危重患者聚集的地方,医护人员明显不足,他们长期超负荷、高强度地工作,随时处于各类应激源的环境中,极易出现疲劳感、冷漠、焦虑、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现,更有一些医护人员已经出现轻重不等的生理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失眠、嗜睡、厌食、精神恍惚等,有的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而医护人员在倦怠状态下工作,很容易导致医疗差错的发生。在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医疗差错的发生给医护人员带来的打击可能是致命性的,更会加重倦怠症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医疗差错对医护人员本人及其家庭乃至患者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面以及影响力不容忽视[9]。近年来,除了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转行外,就业后医护人员离职率也明显升高,导致医学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10]。因此,了解本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积极采取恰当的心理学疗法给予干预,减少或杜绝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对维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乃至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1]。
目前对职业倦怠症状分析研究较多,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对职业倦怠进行治疗的研究国内相对较少[12]。本研究帮助新入职医护人员调整心态,建立良好行为模式和科学的心理防御机制,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13]。对已经存在职业倦怠的医护人员积极干预,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缓解工作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最大程度维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14]。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干预后护理人员与医疗人员的职业倦怠评分均显著下降,护理人员与医疗人员干预后重度评分的比例显著下降,轻度与中度评分的比例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合理情绪疗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改变医护人员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减少不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改善人际关系。采用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减轻职业倦怠,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赢得病患良好口碑,投入较少,经济效益巨大[15]。
总之,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身心健康,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医护人员的认知,学会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凤英,曾丽端,赵洁,等.手术室带教人员存在倦怠心理的探讨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24-125.
[2]曹晓翼,陆丽清,刘晓虹.专业自我概念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65-966.
[3]刘玲,郝玉芳,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护理杂志,2008,25(22):30-31.
[4]时毅娜,杨辉.太原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长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93-95.
[5]丁焕娟,孙美红.合理认知疗法培训在防治护士职业倦怠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45-47.
[6]班春霞,戴秋华,李学晋.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853-855.
[7]汪炳琳,刘云,宁南义.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职业满意度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236-239.
[8]谢家玲,尹学琼,李蓉,等.医护人员倦怠与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198-1120.
[9]李慧玲.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21-122.
[10]莫喜萍,韦林燕.护士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100-103.
[11]李琳,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护士职业倦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7):17-19.
[12]岑琼.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83-85.
[13]郑蓉,王莉.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4):921-922.
[14]江萍,杜锦萍,吴菁,等.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对降低职业倦怠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