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化范文

时间:2023-04-04 20:1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司法行政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司法行政化

篇1

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我国法院体制仍然表现为一种行政化体制。法院在整个体制构成、运作和法官管理方面与行政管理在体制构成和运作上并无大的差别,完全是按照行政体制的结构和运作模式建构和运行的。

从微观制度运行层次来看,法院内部的司法行政管理权凌驾于司法审判权之上,使司法权被行政化。现实中,法院内部的司法行政管理权侵蚀着司法审判权,司法审判权受制于司法行政管理权,最终司法审判权行政化。具体表现是法院按行政模式设计科级、处级到局级,一级一级分得十分详细,一级管一级,形成行政领导模式,法官或合议庭审判案件时要层层汇报请求,庭长、院长的司法行政管理权扩大和异化,司法行政管理权演变为审判权,法院内部的审判委员会自身行政化也无法挽救法院司法权的行政化,甚至使其合法化。同时,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现实中对法官的考评、评奖、评先进、末位淘汰制、年终总结、法官年检等,都反映出法院对法官管理的行政化。法院内部这种法官管理的行政化又强化了司法审判权受制于司法行政管理权,使法院内部每一个法官都无法逃脱这种司法权行政化的捆绑。另外,司法审判权行政化也表现在法院系统上下级法院之间,在审理案件中,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汇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指示,就是这种关系的实际反映。

从宏观的制度架构层次上来看,我国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区域来建制的,法院在人、财、物上都隶属于地方人大,而在我国现实的以行代议体制下,实际上受制于地方各级党委和行政机关,法官的审判权不仅受到内部的干涉,而且还可能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干预。由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掌握着法院干部的晋升、任用等管理权,可以通过此权力来影响审判工作。地方政府掌握着法院财政大权,也可能通过此权力来影响法院的审判工作。这种按行政区域来建制的人民法院完全套用行政级别体制,法院有行政级别,法官也有相应的行政级别,法官完全按照普通公务员的行政级别来管理,加剧了法院及法官被行政化。在这种领导和管理体制下,我国法院的司法权行政化最终可能演变为司法权的地方化、工具化和功利化。

二、我国法院司法权行政化之规制

我国法院司法权行政化对司法的公正廉洁损害相当严重,因此,我国法院司法权行政化之规制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从宏观制度架构层次上对法院司法权行政化进行规制

1.取消我国法院的建制与行政区域相配套的做法,重新调整法院建制,使法院与地方行政区域相脱钩。同时,按照司法权的特性,恢复司法机关应有独立性的要求,将法院的人、财、物权调整为省一级来统一管理,改变我国现实中法院受制于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造成司法权地方化和行政化的现象。

2.通过改革法官选拔制度,提高法官素质,减少法官数量。高素质的法官是高质量裁判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保证法官裁判的质量,法官队伍应该少而精,法官素质越高,则法官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也越高,裁判的权威性也越强。我国目前法院招录法官纳入公务员招考体制,地方政府可控制对本地法官的任命和调离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主要体现在地方各级法院的普通法官和院长任免上。现实中,虽然开始实行下级法院院长由上级法院提名推荐,但并没有扩大到普通法官,选择面过窄,而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透明化。我国法官选拔制度应逐渐过渡到由专门的法官选拔委员会来推荐,人选应从现有从事律师职业和法学研究人员中产生,而不应从没有多少法律职业经验的人员中招考。

3.建立独立的法官考评委员会和司法纪律惩戒委员会。为了保证司法权的独立性,防止其行政化,并实现法官职业的专业化,努力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应当设立隶属于各级人大的专门法官考评委员会和司法纪律惩戒委员会,与各级地方行政部门相独立,并和法院保持适当分离。其作用是通过组织考试和考核选拔法官,向权力机关推荐予以任命,不仅使法院可在人事上脱离地方各级行政部门的束缚,更使每一个法官都脱离法院内部的司法行政管理权,保证法官的司法审判权不受司法行政管理权的侵蚀和控制而行政化。同时,按照法官职业专业化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法官指标,真正将一些品行优良、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选拔到法官位置上来。

4.提高法官待遇,实行高薪制和法官身份保障制度。法官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法官应避免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因而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薪金几乎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这样,国家就必须保证法官享受高薪,以保证法官生活安定富裕,免去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从而不受金钱、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从保障司法的独立、廉洁和公正的迫切需要出发,借鉴国外普遍采取的法官高薪制,提高法官待遇,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法官队伍的反腐倡廉,有利于吸收优秀人才,稳定法官队伍,有利于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同时,实行法官身份保障制度。为了解除法官的后顾之忧,使其免受外部干扰而依法行使职权,应规定法官一经任命,便不得随意更换、免职、转职或调换工作,只有依据法定条件,才能予以弹劾、撤职、调离和令其退休。实行身份保障制的目的,在于免除法官不受免职和调离等影响,使其能长期稳定地依法进行审判工作,确保裁判公正。

(二)从微观制度运行层次上对法院司法权的行政化进行规制

1.建立法官精英化制度。法官只主持审理案件,实践中,许多法官往往对一起案件的工作全部包揽,从案件的立案审查到书的送达、现场勘查;从法庭审理记录,到卷宗装订、案件的最后执行。这样一来,法官在人们心目中的“居中裁判者”形象会慢慢被淡化。另外,法官的这种办案方式,使他们与当事人交往机会增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法官真正的天职就是听案、判案,除此之外的事务则应由协助法官审理案件的法官助理、书记员和法警等非法官序列人员来完成。具体来说,法官助理的任务是负责立案,主持庭前的证据交换和整理出争议焦点。书记员的任务就是庭审记录、卷宗的装订与归档等。司法警察的任务就是送达司法文书、维护法庭秩序等。

2.法院内部建立业务庭室制度。在法院内部建立若干个合议庭,由这些合议庭来承审案件作出判决,并对案件质量负责。这样可以防止法官或合议庭审判案件时层层汇报,使司法行政管理权演变为审判权。

3.法院内部建立审务委员会。审务委员会对法院内部的人、财、物进行管理,以保障法院活动正常运转,但审务委员会无权对合议庭承审案件作任何指示来干涉合议庭行使司法审理权。

4.改革法院庭审制度。严格法定程序,实行审前程序与开庭审理程序分离,直接审理业务与间接辅助业务分离,使庭审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目前我国法院承审案件的法官或合议庭,没有将审判的行政性业务和审判的实质审理业务分开,造成法官审理工作做了许多审判的行政性业务工作,占用不少时间和精力,这突出表现在审前程序与开庭审理程序不分,直接审理业务与间接辅助业务不分。将这些审判的行政性业务工作交由法官助理、书记员和法警等非法官序列人员来完成,可防止法官在业务上的行政化。

5.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目前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的审判分立、人员组成非专业性、议事不规范、难保审判质量、无法追究错案责任等弊端。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审判委员会人员组成。审判委员会委员要通过公开、公平、严格的业务考试,择优任命,使法院的业务骨干、高水平的法律人才能够进入审委会。对通过考试考核后确定的人选,再由院长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除院长外,其他法院人员,包括副院长均不能当然成为审判委员会委员,因为法律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职位的高低不能代表法律的权威。此外,扩大审判委员会成员的组成范围,当一个案件被审判委员会讨论时,则承审法官应自动成为审判委员会的临时组成成员,享有投票权。另外,要打破一个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人员清一色由本法院内的工作人员组成的传统,至少聘请一名院外从事律师职业或法学教学研究人员作为审判委员会成员,并享有否决权和复议权。

(2)加强对委员履职情况的考核和检查,实行淘汰制,建立能进能出机制。对那些业务水平不精,职业品德不高等不再符合委员要求的要坚决予以淘汰。

篇2

一、大力拓展人民调解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完善和推进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联动调处矛盾纠纷机制建设。吸收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医学、财务管理等相关调解领域的专家及学者,建立人民调解信息资源库,合力调处社会矛盾纠纷。

2.加强人民解调宣传工作,协调省电视台,依托《说法》栏目,制作“人民调解专题节目”,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3.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探索人民调解工作向劳动纠纷、物业管理等新的领域拓展延伸,力争做到“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好、稳控得住这一目标。

4.推动《人民调解员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探索“以案定补”和“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依法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和调解员补贴待遇,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

5.大力推进“五个第一时间”调解模式(第一时间掌握不稳定信息、第一时间向市领导报告、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开展法制宣传和第一时间提供法律服务),力争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00件以上,调处率100%,成功率95%以上。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提升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水平

6.认真抓好安置帮教工作。制订《司法行政系统2013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教育帮扶和管理服务工作;协调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加大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举办1-2期技术培训班,拓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渠道,确保帮教率达100%,安置率达70%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7.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动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建设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学习培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执法培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探索建立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大力抓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8.稳妥推进劳教(戒毒)工作。按照中央和司法部关于劳教制度改革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做好应对工作;严格落实“场所安全四项机制”,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落实“首要标准”,加大劳教(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劳教(戒毒)人员参训率达20%以上;力争年内启用新的办公楼,改善劳教(戒毒)所的办公条件。

9.加强问题少年教育矫治工作。继续推动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建设,落实机构和编制;建立学员管理软件系统,推进学员管理、考核、监督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拓宽教育矫治渠道,联合教育部门制定义务教育工作措施,开展问题少年义务教育活动,提升问题少年教育矫治质量。

三、深化法治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10.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学习,引导群众不断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民普法的深入开展。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11.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加快完善普法讲师团、镇(街道)法制辅导站、“法律明白人”和农村(社区)“五个一”长效机制建设,指导和推动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零距离接触法治的生动平台,不断扩大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面。

12.围绕“平安、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法治城市建设,力争建立科学务实的法治创建考核评估体系,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

13.认真开展全市“六五”普法规划中期督导检查工作,做好迎接国家和省对我市的考核检查。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提升法律服务工作水平

14.大力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和法律服务专业团队建设,引导律师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全程法律服务,为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及重大合同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全面发挥农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为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法律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5.围绕园区建设的现实需求提供深度法律服务,探索建立擅长办理经济类事务的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名册,向企业推荐合适的法律顾问人才,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

16.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证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规范办证程序,完善监督机制,不断提升公证质量和公信力;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公证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公证事前预防功能,认真做好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事项公证;探索和推广便民利民工作举措,树立窗口形象,深化服务内容,提高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的满意度。

17.加强律师公证行业管理指导工作,落实和制定律师公证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执业环境,降低执业风险;规范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内部管理工作,引导律师公证行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方向。

18.做优法律援助工作。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加强与公、检、法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援助办案衔接程序。切实做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推动刑事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建设,探索在公、检、法机关和有关羁押场所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19.深入开展法律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法律援助非诉讼调解工作,最大限度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加大城际间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助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案件质量;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应援尽援”到“应援优援”的转变,确保更多的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力争全年办案数量突破8000件。

20.做好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按照“四严”(组织严密、程序严谨、标准严格、纪律严明)的要求和“四最”(最权威、最规范、最严密、最廉洁)的标准,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精心组织实施好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全力确保我市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实现考区国家司法考试平稳、安全、有序运行。

五、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

21.大力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大力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司法所建设重点向职能建设和业务建设的转变,切实提高司法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22.加大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力度,结合以会代训、以岗代训、实战指导等形式,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专门业务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基层司法工作。

六、加大宣传报道,着力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

23.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继续健全信息宣传工作制度,建立信息报送采用通报制度,完善信息通报、奖励机制,加强信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和水平。

24.梳理和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加大报送力度,及时有效反映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群众认知度,为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更加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动力

25.深入开展十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强化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工作者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公正廉洁执法意识。

26.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突出提升队伍五个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五好”、“五带头”(“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创建活动,大力促进队伍固强补弱、以先促优。继续深化“庸懒散奢贪”作风整顿专项活动,确保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旺盛活力。。

篇3

1.物态文化

所谓物态文化就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为保障司法行政日常工作与活动而必须具备的建筑场所、活动设施、服饰装备等具体的物化形态。物态文化通过物化的方式来表达司法行政理念和司法行政精神。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指司法行政系统为了使司法行政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具有特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各种组织调节形式的制度体系。其具有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等特点。

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指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形成的活动方式,它体现着司法行政机关的精神面貌、思想理念、工作活力和价值情操。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他们的行为反映出该机关总体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趋向。

4.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能够深入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核,体现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在长期的司法行政实践过程中,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形成共同的思想形态、意志态度和精神状况。精神文化渗透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直接推动着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二、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1.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目标

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应以“十”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思想上高瞻远瞩,行动上扎实有效,结合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吸收地方文化精髓,突出司法行政工作特点,认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融合起来,并渗透其中,进一步弘扬司法行政文化风貌和道德风尚。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逐步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素质精,“德才兼备”的司法行政人才,努力构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激励型的司法行政文化。

2.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立足司法行政特色。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善于从司法行政工作实践活动中寻求工作思路。根据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去设计目标和制定措施,努力把司法行政文化渗透于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

(2)要循序渐进。根据文化的特性与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部门,低位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建设任务。

(3)坚持前瞻性与创新性原则。学习中西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其他丰富多彩又充满活力的行业文化经验,吸取法治文化的精髓,认真研究司法行政文化创新理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力争建设一种顺应司法行政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具有前瞻性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先进文化形态。

(4)秉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司法行政文化要求把服务司法行政工作作为基本的目标,把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作为承担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文化创新和建设的潜在能量,赋予司法行政文化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三、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司法行政文化内涵缺乏深刻理解

目前,司法行政机关对文化的理解不够完整和全面,因此在具体的建设活动中就出现了很多偏差。首先,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事关整个司法行政机关,但活动只落实到了下设的宣传教育部门,其余部门并无协调和联系,更谈不上互赢共建,领导对此也漠不关心,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成了一个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文化活动简单,内容单一:把文化建设省略为几次简单的文艺节目和几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文化阵地普遍存在规模小、影响力弱等问题,缺少叫得响,群众认知度高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样的文化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整合功能,建设效果可想而知。

2.司法行政队伍力量薄弱

在法制社会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司法行政机关承担了更加繁重的任务,据调研得知,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行政机关队伍与过去相比较虽然有所增加,但明显跟不上目前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机关编制紧张、年龄老化、学历层次较低,文化知识亟待更新。因此可以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任务与挑战,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因循守旧多、创新思变少,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在司法行政人才队伍中,缺乏精通文化和法治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作品创作质量不高,受群众欢迎的司法行政文化品牌匮乏,机关部门、领导群众广泛参与度也不够,使各类司法行政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不够、渗透力不强,司法行政文化中独特的人文魅力,因受人才的制约而没有真正全面地呈现出来。

3.建设经费不足

受财政预算的制约,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所面临的经费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领导只重视外在的形象工程,对文化建设这样的软实力投入重视不够,这样,司法文化建设中的场所、软硬件、环境设施、服饰装备、文化活动等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者,经费的不足,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由于很多原因,司法行政队伍的凝聚力不高、自觉性不够。在工作中凝心聚力干事业、团结拼搏创品牌的意识不强,讲大局讲奉献、全局一盘棋统筹开展工作的干劲和精神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和状况。

4.司法行政机关的地位、形象和影响力有待提升

由于历史和体制设计的原因,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着地位不高、基础薄弱、影响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首先,从社会角度看,把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其他相近的机关如公安机关相比较,我们就会显出明显的弱势,仅仅是工作性质的不同使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自我定位时过分地依赖社会公众意识的认知,从而表现出自卑和失落的心态,这种心理状况对工作积极性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其次,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支持,其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不到真实的彰显。

5.司法行政文化发展缺少理论生存根基

成熟的理论体系能够坚定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等各个方面,为在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提供智力支持。目前,理论研究水平的低下、理论体系的阙如直接制约了司法行政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由于理论生存根基的薄弱,司法行政文化在建设动力、创新制度、模式方法、未来走向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

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及措施

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应该长远规划,统筹兼顾,重在落实。要做好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目标,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1.精心谋划,明确司法行政文化定位

为探索司法行政文化这一全新的课题,首先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员积极赴外和先进单位学习考察,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专题研讨活动,廓清司法行政文化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力求在学习中创新,在发展中超越。其次,上级主管部门要重视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指派专门分管领导,提供财政保障,出台专门的指导性文件来明确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具体规划,包括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建设路径与保障措施。

2.加强研究和创作,不断丰富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实践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关键还是要加强对法治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注重在司法行政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司法行政文化理论。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创作积极性,多研究、多摸索、多创新,力争多出研究成果,指导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实践。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文艺创作团体和专门人才创作司法行政文化作品的优势,鼓励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各类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参与文化作品的创作,努力实现形式多样的司法行政文化品牌的规模化,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文化宣传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导向性。利用群众喜爱的各类艺术形式(比如故事、书画、戏曲、广告语等)传播司法行政文化。要加强司法行政文化成果的推广,通过召开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经验,扩大其建设成效。对已有的司法行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和文化作品,要进一步研究放大其功效。要坚持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与司法行政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推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中,不断巩固司法行政工作建设的成效,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3.加强基础设施及阵地建设,夯实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要注重品味和质量,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要立足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做到司法行政标志统一、窗口人员工作着装统一、业务台账统一、工作流程规范统一、办公室环境统一、文化设施建设统一等几个标准的统一。统一的服饰、标志,彰显出司法行政工作的整齐划一的格调气质,对外便于识别和记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对内能规范形象,增加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印发统一的《业务台账规范要求》,包括人民调解、社会矫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和帮扶安置等几个方面实现规范操作,业务台账格式统一、程序一致。办公环境和文化设施统一会给工作场所增添气氛。比如办公用品的配备和摆放,工作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不仅使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图书馆、运动室和文化展览场所环境优美洁净,使人心情舒畅、激发工作积极性,也能营造出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提升工作人员的文化品位。阵地建设是司法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必须持续抓好的实事工程。在一段时期内,须完成各级各类文化中心平台建设,如文化广场、电台、宣传栏、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几级司法行政文化阵地网络,市级文化阵地建设要由市、县司法局向乡镇街道司法所和村(社区)司法单位延伸,在辖区内形成一批传播司法行政文化的主阵地;中心分设司法行政文化外景展区和室内几大功能展区,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结合实物陈设、专题展板等方式,集中展示司法行政文化。要整合各类资源,借助社会的各种宣传媒介和力量,利用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市内交通等公益平台构建覆盖全市的司法行政文化服务体系。

4.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机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文化生活是是司法行政文化的核心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弥补干群裂痕、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集体自信心和凝聚力,更能够在充实精神世界、愉悦心灵、提高生活质量、和谐人际关系、赋予诗意化人生的美好体验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根据当地特色和自身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体育活动,成立文学、书画、摄影、歌唱、戏剧等文艺俱乐部,定期开展演讲辩论、法律研讨、知识竞赛、文艺创作等各种沙龙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其业余爱好,为每一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提供温馨愉悦、展示自我才艺和理想的平台,提升他们的文化艺术底蕴和健康的审美品质。设立读书日、文化艺术节,成立业余艺术团,定期组织大型文艺汇演、创作成果竞赛活动,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司法行政文化品牌。

5.加大创新力度,开拓传播渠道

为提高司法行政文化的社会效应和整体形象,在巩固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以新媒体为主渠道的多形式、多元化、广覆盖的司法行政文化传播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网络平台等新媒体形式,结合微博向社会展示司法行政文化,宣传本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借助各类公共场所比如大型电子显示屏、地铁围挡、路牌灯箱公益法治广告;协调当地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发送法律公益类短信、彩信。各部门、各单位运用板报、挂图、横幅、灯箱等各类载体,在电视台举办“法制宣传”“释案说法”,在广播电台开通法制热线等。总之,为了提高司法行政系统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充分挖掘各种载体,构建司法行政文化传播体系。

6.强化社会化机制建设,努力形成合力共建局面

篇4

一、迅速统一思想和行动,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在全年工作有了良好的起步开局之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统一思想,理清思路,认真做好全年以至今后工作,推动工作的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认真查找思想、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围绕“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全县发展大局服好务”的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思想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要求等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发展,核心在党,关键在人。在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广大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理论渊源、实践依据和群众基础,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第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推进我县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在发展思路和发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服务大局的理念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二是人民调解工作还需进一步创新,优势还需进一步有效发挥;三是基层基础依然薄弱,司法所建设有待加强;四是干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我们要安排专门时间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找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差距,破除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式,努力提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素质的内在要求。当前,司法行政系统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理念、能力素质、作风形象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的同志对科学发展观认识层次还比较低,理解范围还比较窄,领会程度还比较浅,个别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学习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及时雨”,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助推器”。我们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先进性的一次大培训、大检验、大提高,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指导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激发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增强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推动工作的过程来把握、来谋划、来推进,努力把先进的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找准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途径,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务求发展实效。

二、明确任务和重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本保证。根据县委的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实际,局党组研究制订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逐步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司法行政的发展规律。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坚持重在实践实干,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三大主题活动”、“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深化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三是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发扬民主,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群众认可和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四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以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凝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合力。同时,又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强化大局意识,在查找问题和不足中强化责任意识,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思想认识大触动,联系实际见行动,工作方式求联动,上下协调促互动,服务基层更主动,各项工作有推动。

第二,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一是思想认识达到新高度。清醒地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地认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地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清醒地认识司法行政工作在大局中的定位和水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二是服务大局得到新提升。进一步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通过直接参与、建言献策、服务保障三种途径,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优质的投资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和谐的发展环境,全面介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三是解决问题取得新成效。围绕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基础工作相对脆弱、职能手段相对软弱、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的“三弱一散”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思路。四是创新机制实现新突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研究梳理新形势下的法律服务引导管理机制、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机制、普法宣传联动机制等问题,在理论创新基础上推动实践突破。五是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措施,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一是着力于剖析问题。找准问题并深刻分析根源,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司法行政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查找问题要各有侧重。各单位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深入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基础上,认真查找和梳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发展思路、工作举措、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搞好剖析检查。二是着力于整改提高。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问题解决得如何。要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就突出解决什么问题;对涉及长远、短时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目标,逐步加以解决。同时,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同完善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根源,努力从制度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并及时将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实现制度创新。三是着力于转变作风。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善于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科学决策、统筹发展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依法行政、促进和谐的能力,组织协调、服务基层的能力,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紧紧抓住重点环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根据县委部署安排,学习实践活动从3月开始,8月底结束。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两个环节。各单位各支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重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高标准要求、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

第一、学习调研要求“深”。学习调研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一是抓好理论武装大学习。通过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各类学习资料,邀请有关领导、专家作专题报告,开展学习研讨。按照省、市委要求的七个规定动作和县委提出的“十个一”活动不走样。二是抓好解放思想大讨论。利用专题读书会等载体,广泛开展“科学发展在身边”、“为科学发展进一言”等活动,围绕形成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在事关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的共性问题上形成共识。

第二,分析检查要求“透”。分析检查阶段是承前启后,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准问题、明确思路、共谋发展。一是开好民主恳谈会。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找准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每位班子成员都要认真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主持或参加一次以上民主恳谈会,检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分析会。党员要参加各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思想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交民主分析会讨论修改。三是搞好联动民主评议。要围绕分析检查报告的修改完善,组织“联动三评议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整改落实要求“实”。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果的关键所在,主要任务是解难见效、破难建制、群众满意。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理清思路,制定整改方案,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党员干部个人的整改方案,既要符合党员干部先进性的要求,又要符合党员干部本人的思想工作实际。二是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围绕全县整体工作部署和今年我局工作要点,重点抓好事关全县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问题的解决,切实取得提高服务保障科学发展能力的实践成果。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按照“边破难、边建制”的要求,在完善执业执纪管理和各项业务管理方面抓紧建立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符合县局工作实际,既能管当前,又能管长远的制度体系。

集中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召开总结大会,通报情况,表彰先进,巩固活动成果。并采取集中评议等多种形式,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氛围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实施。

一是要健全机构,落实责任。按照县委要求,局党组已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系统的学习实践活动。各单位、支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并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我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要结合分工协助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县局还将组织指导检查组,检查各单位、各支部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帮助指导,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搞好学习实践活动。

二是要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要积极落实和完成活动的各项任务,组织协调机关各股、室、处、所,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活动。要注意发现、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着力培育、挖掘、宣传活动的先进典型。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宣传栏、司法行政网等宣传载体的作用,要将各项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报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是要边学边改,注重实效。各单位各支部要结合实际,在完成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基础上,积极创新活动方式,采取研讨交流、献计献策等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提高活动实效。要重视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调查研究。坚持边学习边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创新,用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三是边学边改。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工作实际出发,查找问题,边整改、边提高。

四是要合理安排,促进工作。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推动思想观念的新解放,工作思路的新拓展,工作成效的新提高。各单位要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既要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走过场;又要狠抓当前各项工作,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时间,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真正做到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业绩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篇5

一、主要目标

全所司法行政干警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实践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执法要求得到全面落实;要精通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适应岗位需要,提高执法公信力;严格执法执纪各项硬性规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减少群众投诉,工作作风、执法作风进一步转变;基层基础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建立长效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重点突出,分类实施。抓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岗位实际,科学制定实施细则,推进各项活动,做到有特色,出亮点,见成效。

2、丰富载体,扎实推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练兵、便民等活动,探索司法行政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效载体,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和宗旨意识。

3、着眼根本,注重长效。坚持“三项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素质培训、技能练兵、作风转变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高全所司法干警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主要内容

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探索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紧贴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和落实司法行政干警和人民调解员定期培训制度;紧贴实际全员开展技能练兵,把实战演练作为技能练兵的重要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置演练。每季度在全所进行一次考核评比

2、找准司法行政工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狠抓教育培训建设,提高司法干警矛盾化解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维稳处突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3、切实丰富和谐警民关系的感情线。紧贴群众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推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执法办案告知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出台司法便民利民新举措,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效率,密切警民关系,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形象。

四、具体做法

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司法干警的综合素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坚持立足岗位,紧贴实战,开展练兵活动;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讨论、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努力构建“和谐东塔”、“法治东塔”。

1、坚持集中学习制度。个人学习培训时间不低于6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对政法工作的指示和县局文件精神。

篇6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通过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执法责任,健全执法制度、促进职能到位,加强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严格依法行政,严格遵守行政法律程序,规范行政法律行为,切实落实依法行政的保障措施,积极担负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严格依法制定和规范性文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本部门、各科室、中心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职能的转变和工作效能的提高,达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程序规范化,监督机制完善化,为逐步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科学的、规范的行政执法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职责

为加强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领导,确保此顶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局办公室(法制科)合署办公。

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办公室具体承办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日常工作。

三、法定职责和行政执法管理目标

(一)法定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编制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指导、监督、组织实施。

2、监督、指导全市公证机构、公证员工作。

3、监督、指导全市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及法律顾问工作,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

4、指导全市人民调解委员会、镇乡(街道)司法所工作,参与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5、制订全市的法制宣传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执法检查。组织、指导、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学教育工作。

6、稳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管理、教育、矫治机制,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了解、掌握全市归正人员的情况,指导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7、负责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工作,负责指导全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和立功创模活动,负责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监察工作。负责组织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修和法律服务机构的年度财务收支内审。

8、承办市司法局行政复议。

9、监督和管理全市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务工作。

10、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行政执法管理目标

1、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按照我市普法依法治市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强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完善各项措施。通过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种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

2、律师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律师法》,进一步深化改革,严格依法规范律师事务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分配机制。严格依法规范律师行为,切实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做好律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律师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把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年检、注册关。

3、公证管理工作

继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公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公证质量的管理,建立自查、互查等一系列制度,严防错、假证的发生。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公证处和文明公证员活动,加强公证形象教育,提高公证服务质量,做好公证机构和公证机构负责人年度考核工作。

6、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法律服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监督、检查办案质量。围绕“巩固一类所,强化二类所,撤并三类所”的要求,吸取律师工作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动基层法律服务所上规模、上等级工作。继续加大对法律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做好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工作者执业证书年检、注册工作,将我市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7、法律援助工作

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援助制度,规范法律援助的各项工作,组织、指派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事务,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8、基层司法所的管理工作

加快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达到有班子、有房子、有牌子、有印子、有制度,为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和基层社会稳定打好基础。

9、人民调解工作

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着力加强专业市场、外来人口集聚区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探索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制度和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调解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提高纠纷的预防和调控能力。

10、社区矫正工作

继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基础台帐,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制度,落实日常管理措施。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公益劳动基地、培训教育基地,积极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完善相关部门工作衔接机制,不断降低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率。

11、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建立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健全安置帮教工作网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理顺内部关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教活动,预防和减少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维护我市的社会稳定。

12、法制工作

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对司法行政执法的监督,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司法行政系统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国家赔偿,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13、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化“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认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分解落实

(一)办公室(法制科)

指导管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争先创优、立功创模和领导干部政治教育。负责局机关的人事管理、年度考核、任免、奖惩工作。管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律师、公证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负责本局机关干部、职工工资晋升、调整。做好本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检查所属单位、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遵守和执行纪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方面的问题;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制订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收集、分析和反馈各类司法行政信息,协助局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负责综合性文件的起草、新闻宣传、议案提案办理、机要、保密、文印、文件档案资料管理和机关对外联络、接待、保障、基本建设等工作。

承办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受局领导的委托,行政诉讼,机关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工作。负责本局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工作和解答本系统有关法规、政策问题。落实和推进局依法行政工作、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组织“每月一法学习”工作。

受理社会和内部工作人员对本局党委和党员违反政治、组织人事纪律、经济管理制度,失职、侵犯党员权利、侵犯公民权利、严重违主义道德、违管理秩序等的检举、控告。

(二)行政审批科

负责基层法律服务所变更登记初审、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登记初审。负责法律援助申请审核

(三)宣教科

制订全市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各行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负责市直单位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辅导培训,承担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进一步深化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推进镇乡、街道依法治理和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管理全市法律专业成人教育工作。组织全市司法行政干部的法律法规培训。

(四)基层工作管理科(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科)

指导管理全市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民间纠纷预防、排查和调处工作,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司法所、调委会创建工作。指导和管理全市司法所人员队伍建设。管理和监督全市归正人员的帮教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工作。承担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抓好各级帮教组织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贯彻落实上级及市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的有关社区矫正的政策和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全市社区矫正工作方案、计划及有关工作制度。指导、组织全市社区服刑人员的集中学习教育、监督管理、公益劳动等相关工作。指导、帮助、督促、检查全市各镇乡、街道的社区矫正工作。沟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培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完成上级社区矫正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律师公证工作管理科

制订全市律师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监督、指导和管理全市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工作。指导和管理全市律师机构,负责对全市执业律师队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教育管理,监督检查律师和律师所的执业行为,对违纪行为的查处。管理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负责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教育管理、业务培训。综合管理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完善律师法律援助制度,开展律师实务理论研讨。制订全市公证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管理和指导全市的公证工作,监督公证业务活动。具体负责全市公证员业务培训,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年度考核上报工作,组织年度公证质量检查,查处错证、假证和违规行为。指导全市涉外公证。负责公证机构设立登记初审、公证机构变更登记初审。负责公证员执业申请初审、公证机构年检初审、执业公证员年度注册初审。负责做好律师、公证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工作。处理公证申诉。

(六)“148”法律援助中心

负责制定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和“148”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解答法律咨询,普及和宣传有关的法律、政策,定期综合分析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和提出法律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统一协调本市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实施法律援助。

五、保障措施和具体制度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召开局党委会、局务会议、全局干警大会,进行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提高对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局党委把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关系,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落到实处。各执法科室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法定职责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协作。非执法科室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配合工作,保障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熟知本部门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执法职责、执法范围、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在局机关开展了“每月学一法”活动。

(四)追究过错,责任到人。本局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而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必须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过错责任,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公开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处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本局及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1、违法或错误实施行政处罚;

2、依法应作为而不作为造成损害;

3、超越职权导致行政执法过错;

4、执法中、弄虚作假、显失公平,造成恶劣影响;

5、违反法定程序和超越或者,经复议机关复议后被撤销、变更或者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6、违反法定程序和超越或,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部分撤销或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7、其他应当追究的行政执法过错行为。

发生行政执法过错,依法由本局先承担赔偿义务或者其他责任后,根据造成过错的原因、后果和所采取的救济办法等因素,对负直接责任的行政执法人员追究过错责任。对于过错责任,分别适用或者合并适用下列责任追究:

1、批评教育;

2、责令检讨改正;

3、暂扣行政执法证件;

4、调离原行政执法岗位,并上报吊销行政执法证件;

5、责成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6、给予行政处分。

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纪检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由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决定,具体工作由局办公室(法制科)负责。本局决定追究行政执法过错、错案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后,属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检讨改正的,由其所在科室负责执行;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的,由办公室(法制科)依法办理;涉及人事任免的,由办公室依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涉及纪检的,由局纪委办理;涉及经济赔偿的,由办公室办理。

(五)认真考核,强化监督。对本局机关各科室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范围,主要从行政执法责任的基础工作、执法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情况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采用百分制计分方法。其中:

1、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政务公开的基础工作,满分30分,每项6分;未达标准的酌情扣分,每项扣完为止:①科室领导重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岗位责任制有机地结合,有本科室具体的实施意见;②根据《*市司法局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中明确的执法责任,全面承担本科室的执法责任;③本科室将承担的各项行政执法责任进一步明确到具体执法岗位、人员;④本科室行政执法人员熟知本部门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执法职责、执法范围、执法权限、执法程序;⑤科室领导重视推行政务公开,有具体实施意见;科室之间积极配合协作,无推诿扯皮现象。

2、执法责任制和政务公开的执行情况,满分50分,每项10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每起扣2分,每项扣完为止:①年内印发的规范性文件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有相抵触的情况,或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未按规定送局办公室(法制科)合法性审查;②本科室及行政执法人员不严格履行法定执法责任,或者发生违法违纪情况;③执法责任制的各项指标未达到规定标准、要求,政务公开流于形式,向社会公开事项仍然存在暗箱操作情况;④执法活动不规范,程序不合法、量罚不当;⑤发生因执法错案引发行政复议或者诉讼,被撤销、变更、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或者发生行政赔偿案件。

篇7

党的十七年夜曾提出要加速行政打点系统体例更始,培植处事型政府,强化社会打点和社会处事。总局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打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工商行政打点工作中周全落实科学成长不美观,就要进一步做到‘四个统一’,在监管功令水平上有新晋升,在处事年夜局上有新场所排场,在维权能力上有新打破,在行政功令上有新功效。”笔者认为,运用行政指导、缔造性的开

展工作,是贯彻十七年夜精神、落实总局要求的一项行动,同时也是在协调社会中抓好工商系统各项工作落实、不竭提高处事质量和水平的关头。可是,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单元和小我对若何搞好行政指导工作,增强贯彻落实科学成长不美观的自觉性、判定性、缔造性地抓好工作的落实思虑不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成长。是以,增强行政指导工作能力,缔造性地抓好行政指导工作,指导个私商户和群众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开拓工商事业健康有序成长,便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强化行政指导意识是顺应新形势工商处事快速成长的客不美观要求。

个私商户是社会经济成长的细胞,工商行政打点工作的基本在于个私商户。只有搞好行政指导工作,抓好个私商户良性成长,工商才能为社会经济更好地处事,为社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本。不注重正确行政指导,不注重抓个私商户成长培植,便会呈现“基本不牢,地震山摇”,就会影响工商处事于群众,为社会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历程。当前,一些行政功令人员对行政指导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熟悉。有的同志认为,行政指导是不是就不能进行行政功令了;也有的同志认为,行政指导带有必然的本能机能风险,搞欠好会影响行政功令部门的权威性,削弱了依法行政的严厉性。这些片面的熟悉导致一些行政功令人员抓工作习惯于按旧体例、老经验处事,缺乏立异的勇气和动力,严重地影响了培植协调社会能力的提高。是以,在市场监管工作中,要果断战胜“安于现状”思惟,树立以酬报本的工作理念和“斗胆立异”不美观念,要充实认清行政指导是促进工商事业成长、促进协调工商的一条新路子、新行动,新手段,要全力增强在现实工作中运用行政指导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把行政指导作为处事于人平易近,处事于经济成长的一件年夜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行政指导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年夜精神,落实科学成长不美观的一种浮现,从中能看出行政功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搞好行政指导工作,提高工作素质是关头。要紧紧环绕“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总要乞降配合培植、配合享有的原则,出力解决人平易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益处问题,为成长供给精采社会情形。”增强行政指导意识,更新不美观念,坦荡视野,全力缔造全新的工作体例,把握成长纪律、立异成长不美观念、改酿成长体例、破解难题,不竭总结有益于提高工商处事成长质量和效益的新做法、新经验,不竭提高自身素质,经由过程正确指导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成长。

强化行政指导意识是提高工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孔殷需要。

增强行政指导意识,与时俱进,斗胆更始,工商成长才会不竭前进,处事的质量和水平才会不竭提高。要在工作体例上顺应立异的要求,不竭增强经济成长工作实效。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是坚持工商所能、法令所依、政府所想、企业所需、缔造性开展工作的主要环节。作为工商行政打点人员,必需坚持“安身本能机能、积极行政、因事制宜、协调监管”的要求,搞好工作指导建议。行政指导工作要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惟,树立强化以酬报本的工作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提高监管处事工作水平。工商行政打点工作要树立科学打点不美观念,斗胆试探处事型打点、综合治理、跨越协调成长的路子;要积极试探社会化更始的路子,在行政指导工作中,要成立起一些切实可行的轨制,确保行政指导工作和经济培植顺遂成长。要坚持查询拜访研究轨制,对行政指导工作方案一再论证,集思广益;要坚持打算轨制,拟定具体的、科学的打算,确保行政指导工作顺遂进行;要坚持跟踪反馈轨制,不竭批改错误,改良工作。系统在激励机制上顺应立异的要求,切实激发在现实工作中行政指导的热情。

行政指导是一项崭新的事业,要不竭进行实践和试探。系统在对指导立异的小我,拟定响应的激励机制,不竭激发这些小我指导立异的热情。要用政策激励,对勇于行政指导立异的单元在保障经费上实施重点倾斜;要用精神激励,对行政指导成就凸起的小我要在评选前进前辈、宣传典型、汲引使用上优先考虑;要用物质激励,对那些敢于立异,有凸起指导功效,能不竭给经济培植提出培植性定见的小我给以恰当的物质奖励。经由过程各类激励,营造人人在行政指导工作中谋求好做法、总结好经验、阐扬新成效的精采空气。

强化行政指导意识是战胜市场监管中形式主义的有力保证。

形式主义是片面追求形式轻忽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不雅概念、体例和作风,是树立科学成长不美观,敦促经济培植的“毒瘤”。在市场监管中战胜形式主义,改良工作作风,既是行政指导工作中应有之义,又是敦促行政指导工作的有力保证。当前,形式主义名目繁多,首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主不美观性形式主义。抓行政指导工作不是在“亲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在“连系”上找纪律,而是带着问题问题做文章,定了框框找例子,不

篇8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个性教育有特殊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主导性传递与受教育者的选择性接受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二者的统一过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是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社会价值内化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受教育者不是被动接受各种灌输,盲目的遵从既定的规范,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对现有价值体系作出独立思考、理性批判,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主选择,把社会合理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自主性、自律式的需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做人,能更好地生活,学生不是为了体现思想政治素质而存在。然而以往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只注重教师的主导性,从而偏离了主体性原则的要求,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关注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应当实现从规范化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善于捕捉苗头,防微杜渐。从观察细节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人的思想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逐渐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无论是正确思想还是错误思想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增强思想政治上的敏感性,即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有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因此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忠于教育事业,善于研究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其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本,要善于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项具体活动中,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思想动态,要重视观察学生情绪。如贫困学生的生活状态所引起的各种思想问题;大学新生学习的障碍、普遍存在的考试焦虑;性格内向学生人际交拄的障碍等。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往往反映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感受、认识和态度。

    第二,教师应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弹性”设计教育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锐地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适时调整教育进程和教育内容,使教育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促进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社会热点是一定时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情和问题。热点经常反映某些社会矛盾和利益的冲突,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因而也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重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能回避,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分析,理性对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把教育对象的情绪和热点作为观察和透视社会的多棱镜,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尽量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科学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群体优势,对信息进行优化分析,从而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克服传统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的弊端。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而不只是照本宣科,局限于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善于在生动的课堂上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的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效果。

篇9

召开本次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全省、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在过去一年的成绩和经验,部署安排下一步任务。刚才宝勇局长传达了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及局领导工作分工,向华局长通报了我局受县级以上表彰的单位及信息考核工作办法,传义书记传达了《__县司法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县局和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2015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回顾

2015年,全县司法行政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积极作为,普法依法治理持续推进,取得新成绩;法律服务迸发活力,呈现新作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喜获新成果;司法行政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展现新面貌。

(一) 广泛宣传、积极行动,稳步推进创建法治__

圆满完成了“六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任务,被评为“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建成了规格较高的__县金牛湖法治文化公园和__三中法治文化学校,县地税局被命名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调整充实了普法讲师团,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组织赶法律大集59场次,举办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交通安全法等专题法制宣传7场次,开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5场次,青少年学生法制报告会86场。督促普法骨干当好“调研员、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实现企业有法律顾问、村里有普法骨干、社区有普法志愿者、车间有法制宣讲员、学校有法制副校长的普法新格局。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推选7家企业为市级“诚信守法”企业。组织全县30多个职能部门在和谐广场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各类法制宣传材料5000份,悬挂标语条幅60条,摆放展板15块,解答群众咨询900多人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无纸化普法考试试点,反响良好。

(二)构建覆盖全县的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1、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在基层”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全县14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全部一次性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验收,我县成为全市第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市级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的单位。2015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49件,结案405件;解答法律咨询1550人次,各类法律文书500多件。

2、公证工作。公证业务服务范围不断拓展,通过在信用借贷、重点工程、土地征用、拆迁

、拍卖、流转、租赁中参与审查合同、办理公证等形式拓展了公证业务。积极开展了信用社、银行抵押登记和强制执行双向公证,开展了男到女家落户协议公证和赡养协议双向公证。2014年,__县公证处办理公证法律援助 14件,减免公证费 0.8万元。办理民事公证1022件、经济公证795件、公证抵押登记137件,共计1954件。办证件数有较大增长,实现四人年办证488件。3、律师工作。开展“律师诚信建设年”活动。律师事务所开展下乡义务走访活动,对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在信发、振兴、温陈三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社区律师工作室,实行“一对一”服务。与县企业局联合为中小微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活动15次。组建招商引资法律服务顾问团。组织了旁庭听审活动9次,对11名律师的庭审表现进行综合评议。新增了山东泰泉(__)律师事务所。

(三)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县“四个中心”建设步伐加快,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已成为司法行政机关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目前,全县14个司法所已有7个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2015年完成了14个司法所长和30余名司法助理员的2次集中培训。目前,我县共有7家法律服务所、31名基层法律服务者执业,全年办理各种业务650余起,办理法律援助事务15起,担任法律顾问13家,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日益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各类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809个,共有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员2072名,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00余件,调处成率98.5%以上。

(四)不断创新社会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加强监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基本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开展“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年”活动,利用信息化平台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实现了对矫正对象24小时定位监控,无脱管、漏管现象,社区矫正管控率100%。我县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收社区矫正服刑人员746人,解除357人,其中缓刑324人,假释28人,保外就医5人。针对刑解释解教人员建立了层层目标责任考核制,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帮教组织网络。2015年,全县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385人,重新犯罪率为零。积极推进“平安特派员”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安装了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预警并成功使用,实现了上下联动,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平安建设。

一年来,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受到省厅、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获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全县全面工作先进集体。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为我县司法行政工作付出辛勤汗水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5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安排

根据市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2016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各科室、各司法所的重点亮点工作。在此,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打造法治__新亮点

1、完善法治文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完善__县金牛湖法治文化公园和第三中学法治文化学校的多样性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全县人民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宣传基地。在村镇社区建设法治宣传广场、法治书屋、法治宣传一条街等法治宣传基地。实现每个乡镇各有亮点,实现从县城到村镇法律宣传的全面覆盖,进一步推进普法教育宣传的范围。

2、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准确把握 “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普法宣传节点,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广场、校园、企业、社区等公共场所悬挂固定条幅标语、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为群众答疑解难。充实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的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进“百场法治报告会”工程。充分利用“法律三下乡”、“法律大蓬车”、“以案释法”等多样平台,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3、开展全方位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切实担负起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责任,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开展全县领导干部“法律大讲堂”系列活动。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推动落实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健全普法考核评估机制。

4、扎实推进深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着力深化“法治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居)”、“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地税局、财局、三中、信发雷庄村、振兴前曹村、杜郎口鲍庄村等示范亮点建设,要认真总结“六五”普法经验,精心谋划好“七五”普法,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5、努力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

二、完善法律服务体系,营造法治__新风尚

1、加强法律援助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创建省级法律援助工作示范窗口为目标,升级“12348”法律服务热线,建立全县“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安排专业的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借助官网、微博、微信等互联方式,提供全面、优质、便民的法律服务。个一线通,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实现“网上司法”“手上司法”“掌上司法”。打造“城镇半小时,农村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继续借助在工、青、妇、残等社会团体和乡镇、街道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真正实现法律援助的全面覆盖。

2、扩大公证业务范围,争创文明窗口。开展“公证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积极拓宽公证业务范围,优化业务发展结构,重点加大乡镇、农村公证事项、金融公证业务的开展。争取年内

办证数量突破2000件,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开展争创“零投诉、零错证、零上访”公证员和公证质量检查活动。3、推进社区律师工作室建设,加强律所律师管理。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实现社区律师工作室全覆盖。组织全县3家律师事务所和14名律师执业情况进行年检考核,把好律师入口关,加强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日常监管服务。发展与__经济相适应的律师队伍,组建律师顾问团给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4、大力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一是深化“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工程,开展“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整顿年”活动,成立法律服务市场稽查大队,全面整顿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合理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布局,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二是按照“五落实”、“六统一”的要求,建立3个有代表性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学习借鉴“两所共建”、“驻所联村”等经验做法,提高网络化、便民化程度。各行政村悬挂牌子,一室多用。三是结合 “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组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村居、当顾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推进社区律师工作室工程,落实律师服务经济发展十件事。四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和执业监管。

三、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助力社会稳定

1、健全社区矫正机构,完善制度建设。一是机构建设,推进社区矫正机构设立工作,成立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二是,加强选好配强基层司法所人员队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拔人才充实到司法行政队伍,对新招录的政法干警进行强化培训。二是健全社区矫正执行体系,完善分类管理、分级处遇监管机制和分阶段教育机制。三是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做好与派出所的衔接和沟通工作。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档案管理四个规范,切实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四是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提高司法所干警的业务水平。

2、创新安置帮教工作思路。建立“教育改造、衔接管控、帮教安置”三位一体的安置帮教工作平台。建立完善的衔接机制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完善对安帮对象的一人一卡一档案制度。建立健全跟踪帮教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情况,加强安置帮教基地建设。三是通过开展主题帮教活动,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稳控和帮扶。

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共建和谐__新局面

1、全面推广“四级联动”调解模式,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促进年”活动,继续推广“县、镇、管区、村”

“四级联动”调解模式。结合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配合,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把人民调解员培训纳入司法行政队伍培训规划,认真组织岗位培训和年度培训。加强对人民调解协议合法性、规范性的检查指导,以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化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人民调解的工作质量,确保人民调解协议所具有的民事合同性质和法律效力,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2、推行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模式,贯彻落实矛盾纠纷化解长效机制。借助市局推行的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村级规范化调委会建设为重点加强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建设。以矛盾纠纷排查网格为基础,认真做好网格管理、统计报表、舆情分析、视频指挥等前期工作,实现对全县矛盾纠纷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础

1、加强“四个中心”建设、建成高规格的综合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特殊人群管理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

2、加强司法行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建立高标准的司法行政指挥中心,上联省市,下接乡镇,对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控。

3、深入开展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打造3个“明星司法所”,要尽可能将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延伸,探索在村居(社区)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室(站),实现一室多用,进一步扩大司法行政前沿阵地。做好肖庄司法所创建全国规范化司法所的冲刺工作。抓好省级规范化样板司法所建设,扎实做好乐平司法所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和调解庭建设等亮点建设。

4、积极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严格掌握选任条件,切实抓好日常管理,督促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职责权限、考核培训、工作程序、履职保障等各项制度,建立人民监督员档案数据库,使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培训、抽选、考核、奖惩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5、加强新闻信息宣传工作。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__县司法行政内网和信息化办公系统建设,加强法治县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形成法治宣传的合力。

6、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纪律教育。坚持每周学习、定期交流,共同学习,巩固专业,提升水平。抓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主体意识,狠抓主体责任落实,责任体系和责任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三、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

1、新常态要有新认识。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新常态,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态度行动上重视司法行政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提高对新常态的认识,增强自觉性。

2、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我们应该借助“四个全面”的东风,助力我们的司法行政工作。要更加重视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更加重视窗口科室文明服务的素养,要更加重视加强公共法律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更加重视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和效率。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在于创新驱动的力度、破解难题的力度。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勇于开拓,脚踏实地,积极落实重点亮点工作。

篇10

一、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

(一)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各股、室、处及司法所的信息化建设,并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信息化领导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各股室根据各自职能,具体承担相关的信息化工作推进职责。并制定了电子政务管理制度,门户网站管理制度,局域网使用管理制度,信息编辑、审核、和更新制度,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等,为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2009年开始,我局按照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购置更新办公电脑,保证局机关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添置了配套使用的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专线电话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形成了与省市司法行政专网、区政府机关协同办公网、互联网的联通与使用的格局。同时为各司法所配齐办公电脑、打印机、数码照像机等办公设备,达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高标准配置。

(三)做好网络安全及设备维护。依据国家有关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认真抓好了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及局域网的安全保密体系建设,做到了物理隔离和专机专用,安装了防病毒系统、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做到软件及时升级、打补丁、更新病毒库。使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互联网可管可控,达到了网络安全保密要求。全年无失泄密事件,无重要数据丢失现象发生。

二、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1、平台过多,不便操作。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涉及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政法专网等多个平台,不同的信息必须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报送,一方面是需要切换平台,重新登录,实际操作多有不便,另一方面是各种信息要求报送时间不统一,过于分散,不便操作。

2、资源无法共享,造成工作不便。目前我们的司法行政专网虽已建立但无法实现与监狱,公安等部门的资源共享,严重制约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3、平台复杂,操作困难。办公人员对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其在司法行政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没有充分了解,工作比较被动。目前基层司法所的队伍还有待壮大,现有的部分工作人员年龄比较大,对于电脑操作方面几乎没有经验,学习起来也十分困难,加上网络平台比较复杂,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4、多个运营商,维护成本高。市局与我局局机关之间的联络采用的电信运营商,我局局机关与乡镇司法所之间的联系采用的是移动运营商,多个运营商同时使用造成了运行成本高,运营商之间互相推诿,处理问题效率不高,此外,多边缴费,维护成本也过高。

三、信息化建设有关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使全系统人员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是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的便捷途径,是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加强内外部监督的有效手段。

2、整合各平台,提高利用率。平台多、难操作,建议将各个平台整合到一起,尽量将报送各种信息的时间集中到一起,在一个系统中就能集中完成对各种信息的报送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