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5 13: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数学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推进。
现阶段,我国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促进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我国中学教学的发展。
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
在我国,中学教学方面存在严重的得过且过现象,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于文科教学中的数学教学不甚重视。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一味地注重教师的讲解,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2.没有充分地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
计算机是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计算机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深刻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促进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是这样,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扩充教学内容,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的情况相对较少,很多教师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显然不利于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
推进。
二、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1.注重小组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小组教学是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中学数学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数学的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很多知识都适合进行小组教学,教师先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和组内讨论,之后,组织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组内讨论,最后由老师解决组间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各个学生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极大地促进了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2.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教学方面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创建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丰富中学数学的课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过程。
3.提升中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养
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如果中学数学教师的自身素养较低,就无法达到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会阻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好地开展中学数学教学。除此之外,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与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我们要正视初中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深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实现中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朱维宗,彭毅力.浅议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辩证关系[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84-87.
篇2
一、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上的有效衔接
分析中学数学教学新教改,可以预想学生数学知识面的拓宽度以及对这些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刻,新教改方案,使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扎实的基础。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可以利用中学数学已介绍的关于极限、导函数以及其相关运用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认知程度,使其了解到大学数学对证明过程的重视,从而更加注重严密的数学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大学教学,在高等数学教材中设置相应专题章节是很有必要的。设置的相应专题章节的主要内容:(1)中学教科书中删去的所有有用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弥补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空白区域;(2)数学概念与科学思维方法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数学概念的产生历程,并通过介绍先辈的研究过程使学生有所领悟,从而使其掌握如何进行科学思考的方法,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3)常用公式的集合。收集了中学数学主要公式、大学数学主要公式等成表,并将常用极坐标方程曲线单独列出成为专题以供学生学习之用。[1]48学习这些内容的方式主要是:(1)该教材包括详细的中学数学内容,在进入大学学习高数之前学生可自学其所含内容;(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制作课程视频并将之于网上。课程包括中学数学删去的有用内容以及数学概念与科学思维方法简介,从而方便学生的学习;(3)教师可用几节专题课讲授其中主要内容,学生自学其细节问题。除此之外,编写其内容还有如下要因:(1)直角坐标系是基础解系。但在高等数学学习中,选择某些曲线的表示工具时,极坐标系等往往更为直观简洁。诸如:在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中,使用极坐标系、球面坐标系、柱面坐标系处理问题会比使用直角坐标系更为简洁、明了。由于中学时期极坐标及极坐标系等有关知识并非必修,许多学生并没学习过相关知识,而在大学时这些知识又被直接运用。这就导致学生知识的断层,以致学生学习困难重重。故而,在教材中增添对极坐标的知识介绍,不仅使学生明白极坐标的重要性,而且能通过该教材产生或加深对极坐标的理解,使其会用甚至更好地使用极坐标这一工具。(2)分析法经常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被运用。但由于中学数学教学在此不作要求,学生并不经常运用分析法,并不能熟练掌握此种方法。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在教材专题中列举基本例题做更好的讲解。例1证明当X>5时,X+2-2X-8>0成立证明:欲证明X>5时,原不等式成立,只需集合{X|X>5}为原不等式解集的子集:而原不等式解集为<X|X>4或X<-2>,很显然,条件成立。故当X>5时,X+2-2X-8>0成立。(3)对于初次接触极限的同学,会难以了解假设条件E>0的作用与意义所在,甚至在学习之前就产生畏惧心理。为此,对同学进行预传授,在正式学习极限之前使其对其有所涉猎,从而理解E>0非凡的作用。例2设a、b均为常数,任意E>0,证明若|a-b|<E,则a=b.证明:若a不等于b,于是有|a-b|>0成立,令E=|a-b|>0,则有|a-b|<|a-b|,不符合事实。由此明白E>0是解决问题时的强有力工具。(4)在大学的一些习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非高等数学中学习的内容,而是中学数学中所学的公式与简单的逻辑运算。例3设0<X1<4,Xn+1=【Xn(4-Xn)】的算术平方根(n=1、2、3...).证明数列Xn(n=1、2、3...)极限存在。证明:由题意可知,Xn+1=【Xn(4-Xn)】<{Xn+(4-Xn)}/2=2,即数列Xn有上界;同时Xn+1/Xn=。即Xn+1>Xn,故数列单调增大。因为数列Xn单调增大有上界,故limXn存在由此看出,该题关键在于定理:(a+b)/2>ab的算术平方根。(5)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熟记中学数学中的各种公式、结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提高解题速度与拓宽解题思维很有帮助。
二、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一)第一堂课的重要性讲好第一堂课,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帮助。教师应重视高等数学的第一节课,精心备课,设计课堂流程,将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与特点、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向同学言简意赅的介绍,使学生对这门课有大致了解,从而使他们对如何学习这门课程有自己的规划,提高其学习自主性,为其以后大量的自主学习提供基础。在第一堂课上首先应提醒同学们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差别所在。例如: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思想,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始终可见极限思想的应用。极限思想的基础是无限,它以研究函数为载体,表现了数据变化的动态过程。极限的无限性与动态性注定它与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限性和静态性为主)有本质区别,但同在数学范畴,它们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高等数学与中等数学是研究函数的不同阶段。中等数学仅仅简单涉及函数的基本类型以及解答方法,而高等数学不仅涉及更为广泛的函数而且在解答问题的技巧上也有更深层次的探索。为使学生明白高等数学相对中学数学的深入和广泛性,三大特点是必被强调的:逻辑的严密、抽象的思维,应用的广泛。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应向学生简要介绍学好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该课程中重要的章节是什么。从而使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不相同。学生学多靠自主性。为此,教师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可以通过几次课后要求预习使学生建立起预习的意识从而建立起预习的能力。预习是大学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由于课时有限,大学的一堂课会讲授一本教材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内容;而在中学时期由于课程较多,教师一节课涉及的内容很少,解释会更清楚。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十分重要。通过预习,学生对新内容有所了解,有什么问题也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不仅教师提高了讲课的效率,而且学生也更好的接受了新知识,一举两得。[2]128然后要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能力。大学课堂节奏快,内容多,仅靠学生的记忆力是不可能学会教师传授的所有内容,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的记笔记能力。课堂上的内容比如如何引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及重要的结论和对该堂课所学内容的疑问与心得等。记笔记要学会去轻就重,比如题目的论证过程及细节可以省去,在学会主要内容后,这些知识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推理论证而来。接着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事实证明,拖延只会拖累他们的成绩。最后,要求学生复习所学内容。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课下复习不仅会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融会贯通新内容,更会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三“基”的重要性。数学最基础的内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简称三“基”。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基于这些内容。很多大学新生只注重如何解题而忽略基础,这导致他们在面对某些问题时思维混乱,解决方法繁琐。为改变这种情况,三“基”的教学必须被重视。由于这些基础知识过于抽象,教师可通过讲解例题、找寻恰当的比喻来讲解,并通过当堂练习、课后习题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理论概念和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三“基”的重要性,通过耳濡目染的教导,从而使学生养成追求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拥有熟练计算的能力,为以后难度较大的课程,培养出良好学习基础;使学生在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氛围中不但不知不觉接受数学知识,并能使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宋林锋 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篇3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效的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最佳阶段同样也是中学时期。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不断运用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取得成绩的进步。同样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新方法新思维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简单的几何定理,概念的推导,应当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同样对于同一道题目,同一个图形,也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不断创新,不断追求简单快捷的途径解答题目。对于每一条辅助线,每一个解题方法都可以加以运用来锻炼同学的创新能力。要多向学生们介绍数学家或者一些伟大黄金定理的推导过程和发现过程,鼓励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法,多动脑,勤动手,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发明,创造更多的方法和新的解题思路。只有不断地促进学生运用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和进步。
二、培养经营管理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经营管理能力看上去是抽象不具有实际操作办法的。但是一切的数学知识和原理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而且很多都是来源于经济活动中。因此在数学教学汇总培养开拓市场,经营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例如:将多少财产存入银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理财状态。将多少收入用于投资,投资多少年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个项目的建设中应当怎么样做预算,怎样分配资金才能使项目运营顺利。投入多少成本能达到最大收入,生产多少产品才能不断使公司壮大。等等这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应当适当的加入这些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题目,让同学们不断在这些题目中锻炼经济头脑,培养学生的经营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在生活中,处处需要团队精神,处处都体现着团队精神。例如:在工作中,许多工作是自己单独无法完成的,这时就需要有同事的帮助合作。在学习中,一个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许多知识只有经过相互的交流沟通才能共同进步。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让同学们组成团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竞争,进行更多知识的学习,证明,验证。在证明一个公式或者一个定理的时候,要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鼓励同学的团队精神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进步。
四、结束语
篇4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目标。而农村中学生离这一目标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农村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映能力差等方面,这在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严重,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及有效的改进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的影响
农村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大多数学生所读课外书很少,书本是他们主要的知识来源,他们有的认为,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文化素质低,目光短浅,不懂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子女。近年来,农村家长双双外出打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孩子学习无人照管,造成学生对学习无兴趣,态度不端正,进而形成学习基础越来越差。
要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长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端正学习态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很难,没有兴趣。
首先,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要自己热爱学生,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其次,要想数学课不枯燥无味,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要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新颖、生动、有趣、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因问题产生好奇心,因问题而产生兴趣,从而诱发他们积极的探索。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再如,在研究概率时,可以利用骰子或扑克牌让学生实际操作起来,来学习概率的知识,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一、寓素质教育的思想于数学教学中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应试教育是脱离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地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的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它体现出了教育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数学;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与修养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数学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样内外结合,双轨运行,全方位、多侧面地学习,教师不再是让学生做大量的应试习题,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角度(运用不同解题方法)去理解、消化、巩固、运用其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力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点中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使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更新教学观念,实施研究性学习策略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源自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革命。在传统的教与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被动反应,而教师往往被定位于刺激的执行者与创造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弊端在于抹杀了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随着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对人类认知规律的不断深入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中学教育中的探索与尝试。
新世纪,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其基本教育的目标在于:面向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挑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夯实“终身教育”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为了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与学生潜能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全新的、主动的学习观,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在传统教学的基本意识形态中好的数学课堂一般被认为是课堂安静,学生认真听讲,不随便发问,不做小动作。遵守这些规则的被称为好学生,反之,不遵守这些规则的则不被教师认可,教师也往往以此为培养学生的目标。这种传统的课堂纪律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人才,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全过程。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篇6
数学是中学的主要课程,数学课程在中学教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进行了新课改,中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中学数学课堂存在教学效果不佳及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重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念错误。目前来看,中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缺乏学习积极性。其次,中学数学教学缺乏艺术性和灵活性。在实际中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老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滥用处罚手段,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完全没有艺术性。最后,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差。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才会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才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面对以上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者可以通过使数学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开放性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气氛,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使得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其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会自主探究,教师帮助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有助于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主动参与,才会真正的用心去学习、去思考。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情境,构建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合理设立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感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地的理解知识点,加强学生的记忆。此外,在课堂上也可以设置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应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角,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能够得到极大提升。针对目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学好数学。
篇7
数学是中学“三大”主科之一,各个学校对此都高度重视,近年来数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阻碍了中学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一,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不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过多依赖于教师板书和现代技术.第二,学生解题能力较差.当前数学解题能力较差在不少中学生身上客观存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低,死记硬背,同一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学生便不知所措,更谈不上正确解题.第三,存在师道尊严现象.在某些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要求学生一味的服从,课堂教学缺乏平等与民主,学生对教师常常有一种防备心理,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际效果[1].
二、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1.完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将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落实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体系之中.第一,情境教学法的落实.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们要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等方式,使情境教学法与中学数学教学紧密结合.第二,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引而不发”,让学生自主探究答案.例如,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进行探讨,然后让小组成员思考∠1和∠2有着怎样的度数关系,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线段CD与线段AB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及小组讨论下发现∠1和∠2度数相等,互为同位角关系,同时线段CD与线段AB是平行关系.由此,可以让学生充分明白“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2.全面培养学生解题所需的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由读题审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构成,这些能力的掌握是学生提升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第一,读题审题能力.读题与审题是学生拿到题目后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笔者在多年数学学习经验及与部分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交流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读不懂题目,不能将题干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第二,分析判断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解题,而是要带着学生一起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找出隐藏的条件,判断哪些条件对解题有实际效用.第三,归纳总结能力.数学教学中的归纳总结就是将所遇见的题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一般的解题规律,这是学生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必由之路.归纳总结时要注重形式多样化,即归纳中可以采用同法归纳、类比归纳、对比归纳等.也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即每一种归纳形式都要有系统的解题方法,能够全面、灵活运用.
3.注重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篇8
(一)教材的原因
现在各地中学所使用的教材不一,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造成难度不一。对于初中教材尤其是新教材苏教版而言,改革大大降低了难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旧人教版删减内容其实不多,北师版的改革题目虽简单但是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高中的教材改革,内容量在高一的数学教材就明显增多,知识难度明显增大,体现了“容量多、难度大、计算难”的特点。更加重要的是初高中教材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因为新课标的更改,使很多应该让学生了解的内容删减掉了,出现了难以衔接的问题,给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增加了难度。
(二)教师的原因
初中的教材内容简单,比较少,中考题目简单又固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根据往年的中考题目进行一遍遍的反复练习。因为教材内容简单,课时多,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讲课进度比较慢,一节课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内容比较少。虽然说不少初中学校的老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在课堂上也使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自主的学习习惯,但还是有不少教师选择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到了高中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学生很难在一节课上消化掉教师所讲的课堂知识。高中教材随着新课改的变化解题思路也是灵活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方式屡见不鲜。学生在初中已经适应了固有的解题思路模式,教师一旦教授的解题方法复杂多变起来,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造成混乱。
(三)学生的自身原因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因为内容简单,教师讲课进度慢,学生在课上很容易理解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所以学生很少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在高中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课的速度比较快,讲课的信息量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及时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总结,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且教师在课下关于课上所讲授知识内容,也布置了课后习题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这个时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独立思考,自己解答问题。这一点对于习惯了初中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很难做到。因此导致自己的数学成绩相较于初中而言一落千丈,出现了学得吃力、听得费劲、做题缓慢的状况。
二、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过渡问题的解决
(一)培养有效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已逐渐出现,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明显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素质教学。对于中学的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良莠不齐。针对于此,数学教师应当打破自身固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思考、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为目标,为改善中学教育现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奠定基础。
(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发展
新课改的目的是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像是学习水平、智力发育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确保每个孩子在教育中都可以实现自身的进步发展。在中学的数学教育中,对于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超前的课程学习,鼓励他们对于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对于成绩偏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辅导,解答其数学学习中的疑惑,不断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三、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新课改的目标是希望广大中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春风下,能快乐学习,全面健康的发展。那对于中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讲,需要教师改变其原有的思维模式,结合新课标的教材内容改变教学发展的方向,从课堂作业量布置的减少、师生互动时间的增加等方面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制定出可实施的方案计划。
(二)新课改形式下中学生自身数学的发展
新课改的教材内容明显简单化了,中学生的课余娱乐时间也逐渐增多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中学生不能将时间过多地用在娱乐上,还应该加强学习,尤其是像数学这种较难科目的自主学习,在课余时间多进行课下的复习巩固工作,对于不会的数学问题积极思考和询问,保证自身数学学习的进度。总之,对于中学生来讲,合理安排自己的娱乐、学习时间,要德、智、体、美、劳多方向共同发展。
四、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篇9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
一、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三个转化: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相结合;由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二、开门见山,明了主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活动,是以搭建知识平台,构建数学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认知过程。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并不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生活现实开始。抽象性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淡化形式并非否定数学的形式化。因为没有形式化也就没有数学形式化,数学化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中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有很好的实际生活动背景;如负数、数轴、绝对值、方程等,可以适当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入,但也有很多的知识内容,如代数式、运算法则、公式、定理等可以开门见山,明了主题,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不过久的在游弋,可以直达问题的核心,突现主要矛盾,节约时间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先做后说,以练促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授予、他们简单吸收的,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先做后说”首先强调了在“做中学”,既承认模仿练习与机械记忆的技能性训练阶段,更注重了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学过程的感悟与体验。“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⑴教师讲,给出问题,小结方法,总结步骤,揭示规律,感悟思想方法等;⑵学生讲,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暴露其中的思维过程);这恰好是后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数学知识建构过程必须经历社会建构的核心所在。要操作、实践,说出感悟和体现,才会有效进入问题的交流,才能完成认知的再次建构。
以练促学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练不仅有强化记忆、巩同知识、形成技能的作用,更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所以适度的课堂练习是达成高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变式演练,合作构建
篇10
【关键词】:亲身参与 主体意识 课堂气氛 兴趣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往往由于忽视数学教学的规律,教学不甚得法,教学质量差,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负担过重,束缚了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高分低能”、“两极分化”等现象。因此,要改变这种不良偏向,就有必要对教学法作探讨和研究。很多初中毕业生一进入高中就觉得高中数学特别难学,学不会,尤其像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初中的基础知识很多都没掌握好,学习习惯差,早就是一名学困生了。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转贴于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