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经济范文

时间:2023-04-12 14:4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私营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私营经济

篇1

1、生产资料私有。即生产资料完全由企业主私人所有和支配,雇工不占有生产资料。这是私营企业和私营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

2、以雇工劳动为基础,也就是说私营企业主要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私营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篇2

[关键词] 私营经济; 发展; 发展困境; 发展对策;

一、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的经济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由于某些历史原因,私有制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并未受到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私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再加上政府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来保障并规范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获得了发展的长足动力。私有制经济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很快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目前私营经济已经不单单是公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补充,而是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阎金明,2010)。一般来说,私营经济是作为国营经济的对应名词来说的,私营不仅指企业所有权属于私人所有,而且指市场经营主体也多为私人、个体。私营经济主体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个体工商户、私人所有制企业(这里所指的私人所有制企业也包括原先的国营企业改制所组建的私人所有制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有成分。总体来说,目前私营经济主体并未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主体类型。

二、我国私营经济发展新趋势

新世纪以来,市场形式瞬息万变,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变革每天都在发生。与此同时,私营经济也与时俱进,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市场大环境下,私营经济也展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私营经济的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种可喜成绩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政府对私营经济发展的支持。一方面,我国加入了WTO,必须加入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大舞台。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制定的一些战略性的经济政策,急需要私营资本的加入。所以,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某些国营公司对私营企业开放,并且大大降低了某些原来主要由国营经济控制的市场的准入条件。

第二,私营经济的发展质量日益优化。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私营企业。而且我国一直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注重科技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制定了许多优惠条件,吸引众多高科技人才加入私营经济的行列。另外,国家鼓励外贸业的发展,许多私营企业涉足外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的出口业务。目前民营经济已广泛分布于第一、二、三产业,布局合理,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大环境下,私营经济要想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必须对自身环境有最为基本的认识。只有认识清楚自身的发展环境,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发展经济措施。一般来说,企业发展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首先是内部环境。相对于公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来说,私营经济具有几个天然的发展优势。一是私营经济形势灵活多变。与国营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虽然在市场中可能抗风险能力不强,却因此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可进可退。二是私营经济涉足的行业面较广。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行业,如餐饮,服装等,一般都由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涉足。投入成本低,资金流转快,成本回收速度相当之快。而且,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是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私营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我国的经济、政治环境都相对稳定。稳定的大环境有利于私营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我国缺乏对私营经济专业人才的专业培养,对私营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困境

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机会与威胁并存,主要表现为与国有企业的竞争地位不平等。

一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某些垄断企业,规模远远大于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常常能操纵整个市场的发展。而且虽然我国允许私营力量进入某些国有企业或者是垄断企业,但是私营力量仍然受到了很多约束,束缚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二是我国的私营经济不能有效利用公有资源。以我国的财政支出为例。每年国家都拨付大量资金用来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而私有经济却很少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

三是制度层面的门槛仍然较难跨越。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来保障并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某些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不高,执行力不强,制度层面的约束仍然存在。因此私营企业必须依靠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来发展。而且一般情况下,若私营企业的权益遭受侵犯,维权渠道仍不如国有企业通畅。

五、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对策

私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才能促进其长远发展。

首先是要摆正私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私营经济曾经作为公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在现阶段,私营经济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必须坚持国有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并努力发展私营经济,保证两者互为促进,协调发展(倪凤琴,2010)。

其次要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只是经济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我国的国有经济实力雄厚,应当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私营经济的发展优势,从而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间接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再次,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经济的发展需要“看不见的手”调节,也需要“看得见的手”来调节。所以,既不能单纯的依靠市场,也不能由政府过多干预。政府要适度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掌握市场整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私营经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范,将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私营经济、机遇、挑战、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私营经济发展的机遇

改革以来,特别是近五年以来,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经济中

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目前,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20%。相对于个体经济而言,私营经济在规模和效益上要强得多;相对于外资经济而言,私营经济是民族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而言,私营经济具有明显的灵活机制。私营经济地位的独特性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世纪、新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入世带来的机遇

中国已成为WTO正式成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进程也大大加快。随着中国平均关税水平的下降,外国高附加值产品将大量涌入国内,同时外国市场对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物美价廉产品也会涌向世界各国。中国将逐步兑现入世承诺,一些传统垄断企业将开放,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十年内会愈演愈烈。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以及中国企业发展的需要,中资走出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人世带给私营经济许多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家对各类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一视同仁。凡是对外国企业开放的,私营企业者都可以进入和经营。二是金融业的开放使筹资渠道多元化,可一定程度上解决私企融资难问题。三是按人世承诺,私营享有指定经营权,比如农产品有些份额指定私企经营。四是三乱负担、上市平等权有望改善。五是获得外贸进出口权可促进私营经济发展,2002年中国出口表现非常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999年允许私营企业进入进出口领域。所有这些入世机遇都对私营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为构造和搭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已清晰。中

国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操作。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为私营经济发展开创更大的空间,私营企业完全可以大力参与国企重组和退出。市场竞争作用会使国企和私企按国家战略意图健康发展,使中国经济更加充满生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进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从中可以看出,报告不仅明确强调了私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对促进私营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新的政策,从而突破了私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不再仅停留在简单的舆论宣传,而是成为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私营经济若能抓住这些政策机遇,能够深刻体会这些政策内涵,一定会取得很好的业绩。

中国经济当前良好的宏观环境机遇

1997年下半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来调整国民经济。启动扩大内需的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标志着国民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全面展开。经过五年左右的调整,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一是国有经济布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抓大放小取得实质性进展,多种经济活力旺盛。二是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作为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地位已初步确立,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比例明显降低,二、三产业发展趋向合理,传统产业优势得到巩固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并基本建立起了通过市场实现产业结构自动优化的机制。四是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伴随入世对外贸易告诉发展,市场开放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提高。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继续开放,资本账户逐渐开放,外汇和利率改革进一步市场化。

私营经济面临的挑战

无疑,机遇是千载难逢的,但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私营企业

主要面临如下挑战。

规模、技术、管理上的挑战

我国私营企业总体上存在着规模小、装备差、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

家庭式管理等问题。国外企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各种制度比较健全,无论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市场拓展、销售控制、人才培养、战略制订都已经拥有一套成熟的操作经验。而我们的私营企业管理随意、粗糙、缺乏制度和规范,且有许多是家庭式管理。另外,跨国公司资本雄厚,进入中国市场可以迅速实现规模生产。同时,为了抢占市场,有时可以保持三五年不赚。而我们弱小的私营企业规模实力有限,无法与之进行正面竞争。总之,入世后,一批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低,运行效率低,消耗较大,产品缺乏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将会步履维艰,面临着倒闭的威胁。

人力资源的挑战(人才的挑战)

在存量上,私营企业高素质人才偏少,平均人才素质偏低,影响企业长远发

展。而跨国公司通过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网罗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在增量上,外资公司通过提供高薪、优越的办公环境等,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极具竞争力。随着人世,很多人才会选择外企,甚至连私营企业现有的人才队伍也可能大批流失,造成私营企业人才资源大量“失血”,这对私营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上,私营企业普遍是重使用、轻开发,把人看做是成本,其组织忠诚度偏低,劳资对立,合作气氛差,员工满意度和安全感都不高。

拥有信息、知识和经验上的挑战

由于目前政策透明度不够,私营企业不了解外企将以何种方式、何种程

度进入中国,这对于如何与上下游企业签订合同难以做出具体的准备。

入世后的五年中,国家要修改2000多条法令,平均一天会一到两个

法令,其中的很多内容会涉及到私营企业,在这一点上私营企业的准备也显得不足。

对世贸规则的不熟悉和缺乏国际市场实际运作的知识和经验,在短时间

内会使留在国内及要走出去的私营企业都要走一定的弯路,付出一定的代价。

市场规则的挑战

入世后的市场“游戏规则”会趋向透明,将大大削弱私营企业的“本地化”

经营优势,降低外资企业的非经营风险。随着知识产权协定的执行,也将使一部分依靠复制、仿制国外产品起家的私营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

三、私营企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篇4

1、个体私营企业快速增长。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20__年末,__镇有私营企业455家,比20__年增加143家,增长45.8。其中:工业企业287家;贸易业54家;住宿业1家;餐饮业8家;建筑业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家;服务业8家;交通运输业3家。

20__年末,__镇共有个体经营户2663户,比20__年增加908户,增长51.7。其中:工业个体户1221户,建筑业个体户23户,批发业个体户57户,零售业个体户802户,住宿业个体户16户,餐饮业个体户137户,交通、卫生、文化教育、居民服务等其他行业237户。

2、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根据普查显示,20__年末,__镇个体私营经济有从业人员12874人,其中:私营企业拥有职工人数3777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9097人;个体私营经济拥有资产11.1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拥有总资产8.76亿元,个体经济拥有固定资产原价2.4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3.35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个体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

3、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__镇个体私营经济尽管整体上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各区域的发展又很不平衡。就各区域发展程度、水平来看,以白沙河为界,南部的发展程度相对较好、水平相对较高,呈快速增长势头。到20__年12月末,南部个体私营经济的总户数已达2572户,从业人数10879人,其发展数量、就业人数、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基本指标分别占全镇82.5、84.5、88.5、90.5。因而产生了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全镇一些较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几乎都在南部,其中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家,并有22家获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相对而言,北部的发展程度不高、水平较低,其发展势头从纵向自身比较是快了、增长了,从横向多方比较则是慢了、低了。

4、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__镇个体私营经济从发展结构上,主要是石材加工行业,其它行业较少。据普查资料显示,到20__年末,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工业生产的共计1508户,从业人员5655人,其中石材行业有1298户,从业人员4607人,分别约占工业生产的86.1、81.5。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其它工业生产的共计210户,从业人员1048人,分别约占13.9、18.5。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其它行业的共计1610户,从业人员7219人。就结构趋同而言,__镇个体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石材生产加工领域、商品流通领域,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从事相同的小本生意,少量的个人合伙经营结构不稳定,维持小打小闹状态,因而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性、稳定性较差,流动性、短期性较普遍。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也处于维持生计现状之中,普遍处于的简单再生产状态。

5、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管理水平不高。据普查资料统计,到20__年末,全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的文化层次依次为:小学2557人,初中5829人,高中2389人,中专1982人,大专95人,本科以上22人。小学和初、高中占大多数,从业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意识,仅凭经验操作等,均面临着发展过程中主体自身层次较低的困难。较低层次的个体私营经济主体系统与结构趋同、规模较小的运营方式相适应,形成阻力,极大地障碍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__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__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个体私营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使__镇个体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实现税收、吸纳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业绩。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对个私经济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放手发展,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规模,不限制发展速度,不限制经营方式。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做到个私业主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发展原则,南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在提高上下功夫,搞好管理和规范,为北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经验;北部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按照__镇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展的总体要求,打破所有 制的界限,利用信贷、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形成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的不同所有制倾斜。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发展高科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二是引导私人资本的流向。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部分,鼓励其发展生产,扩大规模,实现由个体向私营的跨越,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三)完善经营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经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在“硬环境”方面,要着力搞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实现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力、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以保证投资者“进得来”;在“软环境”方面,要搞好各种服务,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个体私营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不能厚此薄彼,使各类型企业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合法权益。在登记办证、土地征用、资金信贷、厂房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让其有一个好的开端,以保证投资者“留得住”,只有这样,才有可实现我镇经济的新跨越。

篇5

2001年,阳江市个体私营企业达36171户,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9%;工业产值112亿元,增长21.70%;出货值42.62亿元,增长9.60%;入库税收6.64亿元,增长61.40%;新增投资11.54亿元。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越来越快。2001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户数比1997年增加7178户,增长24。8%;当年实现的国内总产值、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分别比1996年增长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额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地位越来越高。2001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值、工业产值和税收入,分别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收入总额的52.95%,67.50%和61.50%。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规模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增加较多,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已由过去单纯的总体数量扩张向个体规模扩张的方向转变,一些企业不断增资扩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现有7574户工业企业中,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有86户、1001—5000万元的有145户、5001—1000万元以上的有19户、亿元以上的有9户。

4、层次越来越高。私营企业家不但投资兴办工业,而且投资家业和其它产业,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构筑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的私营企业体系。

5、外向型企业越来越多。一是企业出货值增加。2001年,全市私营企业出货值42.62亿元,占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长64.87%。二是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2001年,有24户私营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值亿元以上的9户私营企业中,有6户是进出口生产企业。

6、品牌越来越响。一些发展基础较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策划,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业文化。目前,“喜之郎”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乔士”、“十八子”、“银鹰”、“盛达”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较高,颇受欢迎。去年,阳江市在获得“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的基础上,又获得“中国刀剪之都”的称誉,品牌效应正在形成。

7、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全市在私营企业中从业的人员,2001年达到20.97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们认为,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他们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了“五个互动”机制。

一是政策拉动。阳江市委、市政府于1997年11月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六个放宽”、“六个优惠”的“蜜糖”政策:放宽从业对象,放宽经营范围,放宽注册资金标准,放宽出国(境)从事商务的限制,放宽内资、外资经营审批手续和给予用地价格、税收(地方留成部份)、规费减免、信贷、用人、入户优惠。

二是服务推动。通过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积极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1997年阳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民营经济领导协调小组,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1998年又成立了市投资服务中心(与民营经济领导协调小组合署办公),市直24个职能部门在“中心”设置办事窗口,12个单位在“中心”设置特派员,实行“四个一”服务,即:一幢楼办事、一个窗受理、一个口收费、一条龙服务。2001年,建立了市领导挂点扶持制度,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带头,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点扶持35家重点企业。通过几年努力,在各级领导层中形成了对个体私营经济时时关心、事事支持的局面。

三是外向带动。市委、市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确保民营经济资金来源的重点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举办各种洽谈会、交流会、招商会和组团上门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四是科技驱动。市委、市政府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开展创新活动,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科研机构,增大科技投入,用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积极鼓励企业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五是市场牵动。适应“入世”需要,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加入WTO对阳江来说是利大于弊,必须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所以,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加快市场营销营网络建设。目前,全市重点私营工业企业普遍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比如喜之郎集团,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从生产制造到网络销售,构筑了一条龙的工程体系,形成了“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便做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消费者就喜欢什么”的良性互动关系,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益,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中居于世界第一位,产品远销英国、北美等海外市场。

二、阳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创造了一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成功经验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思想和观念还要进一步解决。“补充论”、“社资论”的观念在少数部门和少数干部中还有定的存在。一是前置审批过多。二是个别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

(二)行业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低。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四是资本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以家族式资本为主,实行家长式的管理,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难以建立完整的社会信誉,从而影响有效的融资和资本扩张,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资本运营效果和经营规模,限制了企业的优化升级。

(三)个体私营经济融资困难。银企之间良性互动的正常关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私营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缺乏有效的融资管道。

(四)管理模式滞后,影响自身发展。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家庭式管理和家长式决策。这种模式适应不了企业再扩大、再发展的需要,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和致命的弱点,导致企业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差。

(五)人才严重缺乏。私营企业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加上未能建立一支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队伍,造成企业素质不高,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薄弱。

三、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省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确立,但在国民经济三大构成中,民营企业这一块发展不太理想,针对上述原因,结合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加强指导,打好“品牌”,营造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大力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做好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优化发展环境。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对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不同所有制企业采取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行业垄断。二是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以改革和加入“世贸”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政府的审批事项,可由企业自主决定、市场自行调节和社会中介组织办理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三是改善融资环境。金融机构应按照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要求,解决好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投入问题。四是加大维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查处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逃税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它合法行为。五是加强和改进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在内容上,拓宽服务领域,从技术支持、人才引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市场拓展、对外合作、资本运作、安全生产、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

篇6

关键词:私营经济;法律;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74-02

一、当前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法律层面上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层面上私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

1.产权领域。归结于法律制度层面上,产权领域的体制存在于以下方面:第一,相对于整个产权制度,并未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保护产权完善的法律框架,产权法治环境不够健全。第二,没有一些相关技术性的制度来界定不同的产权和解决产权纠纷。

2.投资领域。首先,现行的法律框架中非公有制经济并没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和资格。其次,私营经济在参与处置国有资产问题上同样存在体制。另外,私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微观法律程序也问题丛生。微观层面的问题涉及交易市场、交易模式、交易程序和交易处理四大方面。

3.金融领域。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中缺乏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中小私营经济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需求和现有法律体制能够提供的融资空间之间形成了缺口。私营经济只能自行筹集资金,但这种方式却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具体表现为企业之间不能相互借款以及向个人借款也存在法律困难。

4.执法司法领域。私营经济在现实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案件比比皆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私营经济的诉讼难问题,最主要是由于“身份”问题使私营经济在一些诉讼中出现“不告不理,告了也不理”的现象。因为是私营经济,所以,在诉讼政府和国企的时候常遭遇闭门羹,尤其是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往往不予受理,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二)我国的立法仍然残留着依所有制立法的不平等,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

1.依照所有制类型制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法规,这和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宪法精神相悖。

2.整个立法的重心倾向国有经济。关于国有经济的立法比关于私营经济的立法要详尽得多,造成对私营企业调整的诸多法律空白。而一个国家有众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是这个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基础。所以,结合我国国情,建议应颁布鼓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

3.新刑法虽然注意到对私营经济的保护,但在保护程度上明显低于对公有财产的保护。如对职务侵占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5 年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的法定最高刑还要低一些,为10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法定最高刑分别为死刑、无期徒刑、死刑。

4.市场准入的限制。目前,法律规定有的行业只允许国有经济经营,而禁止私营经济经营,如股票的一级市场配股对私营经济是限制的,有的行业即使对外资企业开放,也不对私营经济开放,如汽车行业。这些限制客观上造成不平等竞争。

二、对私营经济加以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市场经济是主体平等的经济,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就是要创造和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交易安全。为完成这一使命,法律首先要确认不同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宪法确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确认了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为所有市场主体能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了法律依据,必将极大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2.私营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 需要对其进行法律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已无可辩驳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沿海一带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需要的法律秩序和氛围,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要,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任意侵占、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法律对其保护往往不到位,在客观上制约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3.加强对私营经济的法律保护, 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

依法维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健全私营经济法律保护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法律基础。个体私营经济法律保护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就必须要完善私营经济法律保护制度。

4.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加强对个私营经济的法律保护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 减员增效”出现了大量待业人员,利用社会资金、人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将会大大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要保持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必须根据国家宪法的规定,在其他法律细则中尽快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加进去固定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同国际惯例接轨,增加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商的投资信心。

三、健全我国私营经济发展法律保护的措施

(一)健全法制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依法维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法律的公平价值表现在:消除“所有制”歧视,实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形式“一视同仁”。私营企业最迫切需要的市场环境是法律环境。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私营企业构建一个“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市场准入、行业准入、人才准入、征收税费、融资投资、权利保护等方面给予私营企业国民待遇,为私营企业解除枷锁,私营经济才能得到平稳发展。

(二)完善权益保护制度

受传统影响,中国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依靠领导的权威而不是制度管理,随意性强。在私营企业管理上,这种领导意识管理更加明显。这种以“人治”为主的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和树立法律权威应成为工作重点。具体来看,需要着手进行的有关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包括:首先,认真清理和法律以及国际惯例不一致的歧视性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全国性的、不分所有制的权益保护细则。其次,严格规范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通过法律法规监督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最后,从观念上、政策上、法律上实现对投资行为及其收益的平等保护,建立私人财产所有权的观念,对公私财产给予同等的法律保护。

(三)创造平等、透明的法治环境

1.调整政策规定

改善市场环境、清理和调整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各项政策规定,取消对私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条文。制定鼓励私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要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放宽技术入股比例,在税收、土地使用、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限制。

2.排除市场准入歧视

有关国家政策法规已经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必须垄断经济的行业作了限定,其他方面就应进一步放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抑制大企业垄断。加入WTO后,允许外资进入的保险、金融、电信等行业,应首先向国内的投资者开放。要允许民间投资在更广泛的领域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面进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四)消除体制,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1.建立良好的产权法治环境

进一步细化有关产权保护的法律,建立一个完善的保护产权的法律框架。清理有关法律法规,并通过一些技术性的制度手段来界定产权,解决产权纠纷。对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事业单位资产、非公有制经济资产,分门别类,界定产权。对于与宪法的规定和基本原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该废止的要废止,该修改完善的要修改完善。有些由于现实经济关系不顺暂时要“新法”与“旧法”并存的,应对法律的使用尽可能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2.建立良好的投资法治环境

首先,要消除私营经济在投资领域与国有企业相比的歧视性待遇,平等竞争,放宽市场准入。其次,要减少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准入标准,为私营经济的进入减少障碍。最后,要放开领域,打破行政性垄断和经济型垄断,让私营经济进入更多的领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3.建立完备的金融法治环境

首先,必须打破金融垄断。其次,应明确合法融资和非法融资之间的法律界限,修改现有的以管制为出发点的法律框架。最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4.建立健康的经营法治环境

首先,应实行“对内开放”,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企业平等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对于《担保法》、《合同法》等诸多有关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缺陷,应尽快修订。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政府行政行为要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服务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合法经营、正当竞争。

5.建立完善的执法司法环境

在执法领域要克服歧视或不公正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现象。在司法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应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对待。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要依法严厉打击侵犯非公有制经济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保护非公有制经济所有人或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需要在立法上给私营企业主的私有财产以平等的法律地位。只有对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加以完善,才能有效保障私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7

关键词:个体私营经济;金融支持;协整性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相关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了时效性很强的结论。目前主要关注与国别或者区域范围内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省区内个体私营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甘肃处于西部地区,其金融发展状况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此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首次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甘肃个体私营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上,采用1990~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金融发展对个体私营经济增长关系的方向。检验甘肃金融发展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构造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为了揭示甘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互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证明了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协整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本文各种检验均在Eview3.1中进行。

(二)指标选取

根据现有资料及相关计量模型结论,为反映甘肃地区个体私营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本文选取以下指标:反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体私营经济生产总值(GS)。反映金融支持的指标:金融机构贷款(DK),包括国家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当年的贷款;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GSDK);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DFDK)。

(三)数据及其初步处理

从表1可看出,自1990年以来甘肃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金融资产也相应大幅增长。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研究

为了消除单位和趋势的影响,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由于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尤其是宏观经济数据,常常出现明显的时间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增广的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法,即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的检验值都小于临界值。因此,水平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是平稳的,符合单位根的定义,可以认为是典型的一阶单整序列。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检验反映经济增长与个体私营经济增长的变量和金融发展与地方金融支持的变量两两之间的协整关系。

对回归方程残差的ADF检验表明:甘肃经济增长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值-4.11966小于临界值-3.0989,同时方程也通过了F检验和DW检验,说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甘肃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甘肃经济增长与金融机构贷款之间存在相似的协整关系,检验值-3.57556小于临界值-3.17535,说明地方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增长正相关;甘肃经济发展与金融企业给个体私营的贷款也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表明个体私营经济也需要金融支持;甘肃经济发展与地方金融机构给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同样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地方金融机构支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五)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上:甘肃的经济增长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个体私营的发展是甘肃经济增长的原因,个体私营的壮大促进甘肃经济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金融支持也是甘肃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增大的原因,这是因为金融企业的资金是全国性资源配置,其资金来源并不只限于所在市,可以通过调动其他地方的金融资源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个体私营经济并不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原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原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融资的支持,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深入发展其融资需求将愈加强烈。同时,以地方金融资源如存款、贷款为生存之本的金融机构也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从而形成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结论

本文通过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甘肃个体私营经济与金融支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一)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与经济存在双向关系

经济发展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相应增加,经营效率与质量就会得到改善。反过来,金融机构对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也会给经济注入“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与地区经济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地方金融机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反,地区经济增长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并没有显著地表现出来。地区经济增长对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作用的微弱,可能来自于两个原因:一是金融资源供给的水平低;二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不合理。结合理论分析其原因在于:

1、甘肃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偏低,特别是一些企业的破产兼并比例比较高,对银行资产的影响较大,对个体私营经济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比重影响了地方金融机构整体资产质量。

2、甘肃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不尽合理。目前,甘肃银行类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及国家政策性银行之外,甘肃至今尚无一家区域性银行,也没有一家外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地区分布不尽合理。诸多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兰州,除了四家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之外,其他商业银行在兰州之外均没有设立分支机构,这严重影响了地方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四、政策性建议

(一)发展地区性的民营金融机构

降低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及非国有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鼓励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参股,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鼓励非国有银行在兰州之外设立分支机构,以形成金融机构在甘肃地区的合理分布,扩大其服务范围;

(二)完善信用保证机制

发展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机构,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通过设立贷款保险机构,可分散或适当转移风险,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

(三)加快对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改进贷款决策程序,建立适合个体私营经济的信贷审批机制。要积极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研究个体私营经济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改善贷款方式,对那些产权明晰、经营效益好、守信用的优质客户,除传统贷款方式外,还应发放部分信用贷款,努力满足个体私营经济合理的信贷需求。

参考文献:

1、褚保金,张茹.常熟民营金融与民营经济互动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06(3).

2、张兴军,杨桂元.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4).

3、徐璋勇,封妮娜.陕西关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6(l).

篇8

1.私营建筑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近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下,私营建筑经济必须也有必要踏足建筑业界。

2.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国有建筑经济自身的缺陷决定的国有建筑经济是由国家扶持的经济模式,它有着国家为后盾的巨大优势,但同时,这个又是也造就了存在的缺陷。

1).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国有建筑经济是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国家委托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所以对于国有建筑经济而言,无论是资金投向还是项目审批,都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层层报批。这样,一方面会使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投入增加,使得建筑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制定和颁布的流程过于复杂,会导致一些政策和信息的滞后性,错失良好的市场时机,往往在政策的执行之日,原本约定的项目已经解约。

2).国有建筑经济成本的相对劣势。国有建筑经济不仅要发展自身,同时还要引导建筑业的发展,替政府分担管理压力和财政压力。另外,国有建筑经济还承担着居民供水,供暖,婴儿入托,离退休工人管理等社会福利的负担。这些负担所耗费的费用无疑会以房价的方式转移到购房群众身上,自然,国有建筑经济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3.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建筑经济自身的二元性决定的。总之,为了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更为适合的生长环境,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竞争产业中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决定建筑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劳动力数量,也就是说,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过剩,这一切就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势必要进入经济市场;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生产规模的相对较小型以及经营方式的单一性,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由于私营建筑企业起步较晚,所以导致目前私营建筑经济的规模较小。二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信誉度低的问题,导致企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差。由于私营建筑经济以短期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这就导致私营建筑经济在利润追求的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比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等,造成国家政策的制裁以及公众房屋质量的质疑,这些都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从而难以招揽工程。

二、解决私营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方法

1.提高认识。这里的提高认识主要包括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以及私营经济主体对国家法律的认识。提高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其目的是解决社会各界对私营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质疑。而提高私营经济主体对我国法律的认识,其目的则是为了使私营建筑经济在法律的约束下发展,提高自身的信誉,以承接更多的项目,促进自身的发展。

2.注重改革。就是要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自身弱点决定其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为了逐步实现国有小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篇9

关键词:私营建筑;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is increasingly intense, at the same time, private building occupie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For privat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must be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has a certain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private construction; core competitiven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国有企业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私营建筑企业为我国建筑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尤其在私营建筑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私营建筑经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私营建筑足够的重视,摒弃过去落后的观念,加强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建筑与管理,这对于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私营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符合我国现展需求

从我国建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公有制建筑经济处于主体地位,虽然私营建筑经济在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在对待私营建筑经济的问题上存在歧视,致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比之下,明显比较滞后,甚至还落后于其他行业的私营经济。事实上,私营建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既是私营建筑企业发展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这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促进公有制建筑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所发挥的力量日渐被人们所认可,而且在竞争激烈非常激烈的今天,私营建筑经济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其未来发展空间必将更加广阔。私营建筑经济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对于我国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使得两者共同配合,致力于我国建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1.3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私营建筑市场中,仍然存在部分私营建筑企业串标、违约、拖欠工程款等不良行为,既对其自身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而且给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我国私营建筑市场秩序的整顿力度,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私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2实现私营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强法制和政策建设

就我国建筑市场而言,虽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私营建筑经济这一部分却没有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私营建筑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乱收费、乱罚款等,这些行为严重违法了相关法律规定,不利于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管理,制定具体可行的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证私营建筑经济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行。此外,各个管理部门应当着眼于私营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指导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将其严格执行下去,缩小私营建筑经济与国有建筑经济之间的差距,这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2.2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在建筑市场中,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而言,不仅要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实质性作用,而且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集中精力对私营建筑市场进行大范围地整顿,规范私营建筑企业行为,促使其向前长远化、合法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私营建筑企业树立诚信意识,从而构建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制定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严加打击,防止私营建筑企业失信于人,而对于那些遵守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的优秀代表,奖励并予以激励;增强服务意识,设立人员培训等各类服务等,实现市场环境的化和公平化。

2.3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和私营建筑市场的运作息息相关,进而影响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对于私营建筑而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私营建筑企业着手,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我们不仅要依靠政府和部门的规划和指导,还必须正视自身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核心竞争力,顺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

(2)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科学和规范管理,适当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量将经营成本降到最低,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企业应当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打造值得依赖的品牌。此外,作为私营建筑企业应当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努力寻求发展的机会,采用兼并、联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从而提高企业在融资、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条件。

(3)私营建筑企业而言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仅仅要依靠良好的管理动作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来支撑起企业更迅速的发展。因此,私营建筑企业应当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消除任人为亲现象,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留下。而且还要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员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此外,还可结合员工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提供专业化的职业规划与咨询,保证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使其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私营建筑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用有色眼镜看待私营建筑经济的行为,而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私营建筑经济。要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并反思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私营建筑经浊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李莉.私营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1(6).

[2]曹选庆.中国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科学咨询,2011(7).

[3]王飞.我国建筑经济发展分析[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3).

篇10

xx区成立以来,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最亮点,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09年全区累计有民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注册资本亿元,在2002年的基础上实现三年翻两番,其中2009年上半年新发展民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注册资本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以上。然而,冷静分析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到目前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我区作为xx新市区的功能定位相比还很不相称:

从外部氛围看,存在着“三个不一样”:

1、“三个不一样”,即外资与内资不一样,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不一样,大企业与小企业不一样。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厚外薄内”、“厚公薄私”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地说,对外来资本比较重视,注重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相比之下,对本地民企的重视程度不如外地资本,扶持力度也相对较弱,用企业话说:在本地干不如在外地干,在外地干不如在国外干。市区对“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小企业希望也能有相关扶持政策,有的企业认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停留在面上讲得多,实质性扶持政策少。

从企业的自身情况看,存在着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规模小。全区近户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仅家,产值销售过亿元的仅家,其余都是中小企业。二是品牌少。全区民营企业拥有著名商标的件(其中国家级1件,省级9件,市级21件),拥有名牌产品的件(其中省级件,市级件)。三是科技含量低。全区民营科技型企业只占民营企业总数的2%不到,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9家,全区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不到10家,科技含量极低。四是结构不合理。我区民营经济中,从事服务业的占60%以上,从事生产制造以及相关配套的比重为30%,从事农业的不到10%。而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从事以劳务性质为主的摊点零售和餐饮服务占45%,从事商业批发、房地产、科研开发的比例很低,结构明显不合理。五是资源依赖性强。普遍对土地、用电等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尤其是在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矛盾更加突出。

有差距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视这些差距,并采取正确对策来努力缩小这些差距,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非经济因素影响分析

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与浙江、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之所以存在明显差距,除经济因素影响外,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非经济因素影响:

1、历史条件上的差异。江苏一直是传统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强势地区,国有、集体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产生“苏南模式”,私营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xx而言,与全省一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成为自然而必然的选择,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在xx仍然是如火如荼,而民营经济只能是路边小草,自我生长,发展缓慢。而浙江尤其是温州、台州,乃至浙南地区,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历史上浙江人一直有经商谋生的传统,同时由于地处海防前线,不象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可以接受大中城市的强烈辐射,不少人被逼外出闯荡谋生,大量农民外出经商务工,经过“离土离乡”闯市场和“自产自销”方式完成了资本和信息的原始积聚,年复一年,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程度终于成为全国之最。

2、地域文化的差异。历史上,江苏人精巧而守序,一直有一种“小富即安”、恋土恋家的惯性思维与传统,即使在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还是普遍存在温饱即安、恋家守摊的思维定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择业上,习惯于进工厂当工人,到月拿工资图个稳定,而不愿意下海经商办企业;二是在创业上,不太愿意吃辛苦,即使积累了一点原始资本,也不敢冒风险大胆闯、大胆试,而是守土守成;三是创新意识差,习惯于随大流。就我区而言,原xx区内大企业较多,尽管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大多数是技术工人,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宁愿在家乡安分守已务工或当白领,也不愿艰苦创业当老板或到外地发展,甚至有钱也不敢投资办实业,创业氛围始终不如浙江那样浓厚。即使是近几年通过改革改制,一批人才被推到了创业前沿,但就全区而言,xx人的传统思维模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冒一定风险创业做老板的勇气和胆量不如浙江。原江浦县作为农业大县,民营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而历史上,浙江人就主张从耕地上走出来经商务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铺板”千百年来,浙江人头脑中有根深蒂固的经商意识,相比而言浙江人精明而无忌,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

3、资本积累上的差异。就xx而言,由于多年来国有集体经济比重较大,资本积累主要集中国家和集体,民间资本相对较少,大多数人的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个人创业和生产投资。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当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的时候,又遇到国家金融政策调整、银行防范风险措施越来越严格的政策瓶颈制约,因此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无形中就慢了一拍。而浙江由于已经有一个较长的时期私营经济唱主角,所以民间蕴藏的资本实力和投资潜力远比江苏强,加上很多企业创业成功的示范效应,更加激发了民间的投资欲望和创业欲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都能充分运用和把握金融政策机遇,也促进了浙江私营经济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到江苏、南京乃至xx来投资的大企业很多来自于浙江,南京几家大的餐饮企业投资者也都是浙江人。

4、政府作用上的差异。我区一直致力于发展乡镇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搞集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但也背上了一定的包袱,同时客观上也压抑了私营经济发展势头,直到党的十五大以后,才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但改革又不彻底、不规范,到2000年,全区乡镇企业中的原乡村集体资本仍占较大比例,政企不分的弊端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只是在新区成立以后,区委、区政府倾全力之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才使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而浙江各级政府很早就默认、允许、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在当地的存在和发展。1993年、199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出台了促进和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消除了各类偏见和政策歧视,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生产经营环境。可以说,是政府解除了浙江私营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xx现实的非经济因素优势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新区成立后,我区十分注重营造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区委、区政府治理经济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的决心从未动摇过,我区的政策环境也并不比其他先进区县差,在财政扶持、贷款担保、政府服务等都形成了特色,比其他区县更为宽松。我区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是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由于我区亲商氛围浓厚,发展潜力巨大,许多投资者普遍看好新xx的投资环境。

2、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区相继引进了一批驻区大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落户xx,为我区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有一定生产技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劳动力,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区企业改革改制的强力推进,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长或一定的客户资源,辞职下海经商办企业,加之,xx老城区原来就是沟通长江南北的货物集散地,商埠经济较为发达,小商小贩较多,经商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这些都为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3、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我区背山面江,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些为民营企业家在xx创业兴业,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我区为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门户,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在省市沿江大开发战略中,众多企业都将目光聚焦xx,希望在xx掘一桶金。同时,由于成本因素,外资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本土企业为其配套生产,国际化产品必将逐步本土化,这就为我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四、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前提,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有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举措。

一是充分认清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本经济,富民经济,创业经济,是各类经济成分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各地谋求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是富民、安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是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

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从再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构建经济增长极,加快实现富民强区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意义。

二是努力营造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继续贯彻省市提出的“六放”方针,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真正重视、正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彻底清险对民营经济的轻视、歧视的观念,冲破思想上的障碍、体制上的束缚,做到“四个一切”:一切遵守法律法规的投资、创业和创新活动,都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切有益于富民强区的劳动,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所有制经济类型,都应当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和环境;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

2、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我区要把服务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将现代政府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贯穿渗透到政府经济管理的完整系统之中,最终落实和体现在政府管理经济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具体实践与行动上。就区政府各部门来讲,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机关,在进一步提高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水平上下功夫,针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办实事、求实效。要全力保护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帮助私营企业排除各种干扰,严格制止“三乱”现象,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他们创业的积极性。要帮助解决私营企业在发展中的国民待遇问题,使其在土地使用、人才管理、项目扶持、贷款贴息、产业导向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要创造有利于私营业主创业的执法环境,只要未对社会形成危害和违法情节较轻的都应以教育引导为主,执法部门一般不予处罚。要大力推进企业信用预警机制,强化诚信

建设。我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强劲,完全可以进入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体系,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浓厚氛围,大力吸引国内外企业和自然人来xx投资创业、兴业、安居乐业。

3、政府补位,加强引导,培养大批ceo式人才。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一般是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来体现的,政府往往通过培育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扶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前,面临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政府要及时补位,发挥作用,加强引导。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从新xx新发展来看,我区还急需培养出一批能聚集资本并运作资本的实业家人才。当前的重点工作,是要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大批优秀人才闯市场、创大业的浓厚氛围。要以有力措施激发出有能力创业人员的创业欲望,更要培养这批人才的冒险精神,让大批ceo式的人才在xx的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