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息化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24 11:3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铁路信息化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铁路信息化工程

篇1

关键词:铁路工程;甲供物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也开始向信息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物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铁路建设物资管理领域的基本共识,也是铁路建设项目推进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本文结合铁路建设工程甲供物资管理功能需求,对铁路工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铁路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1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

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为推动全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于2000年下发了《全路物资信息系统建设框架意见》,对铁路局层面物资管理系统规划、功能实现及实施方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了《关于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公司内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及互联互通等建设目标。

1.2铁路运营及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为运营物资管理责任主体,各铁路局及所属站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开发运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套功能较为齐备,且具备铁路特色的运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运营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相比之下,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针对甲供物资管理开展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迟缓,缺少成熟的具备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2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铁路建设单位大多已经建成或正在推进建设包括物资管理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2.1基础投入有限,重视程度不足

客观上,铁路建设管理项目时间周期较短,铁路建设单位独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经费有限。主观上,部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仍然重视不够,对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等相关投入不足。

2.2开发标准缺失,水平参差不齐

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对于各级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统一的建设思路和目标,但是当前没有可以参照的具体开发建设标准,各铁路建设单位由于在起步时间、项目规模、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切合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特点和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3系统封闭独立,信息流转不畅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的开放性是与上下级单位、组织内部关联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部分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系统在这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导致组织内部信息流转不畅,对外部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2.4业务覆盖面窄,应用深度有限

目前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范围距离“全面应用”、“建设物资全过程管理”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大部分仍停留在单位内部信息流转和数据统计等基础层面,主要集中在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和统计查询等基本功能模块。

3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各级建设管理单位需在当前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约束之下开展相关管理工作,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必须紧贴实际。

3.1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基本原则

标准统一、功能齐备原则,需求导向、紧贴实际原则,加强组织、强化考核原则。

3.2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建设全路统一的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资计划、招标采购、供应组织等业务环节的闭环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及系统化管理;通过网络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与相关业务部门、上下级单位的内部信息高效联通;实现与外部供应商等相关参建单位的信息交互;实现物资管理数据的及时汇集及有效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3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做到统一模式、全面应用,涵盖建设物资的全过程管理,面向各级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服务机构以及供应商等参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系统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层、服务器和客户端3个部分。

3.4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数据管理、物资目录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供应管理、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主要业务功能模块。同时,系统应全面考虑包括铁路总公司、各级建设管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服务机构等其他参建单位的管理需要。系统设计的管理流程、权限设置应遵循当前铁路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紧密贴合当前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实际。

3.4.1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包括组织机构、使用角色等信息。其中组织机构包括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系统使用角色按照单位类型分为7类,分别适用于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服务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监理单位的管理及业务人员。

3.4.2物资目录管理。物资目录管理包括物资分类、物资目录维护功能。物资分类按照物资品种进行区分,如道岔、轨枕、桥梁支座等。物资分类支持多级次管理。物资分类的末级,需要指定分类属性,包括“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物资目录调整维护应由铁路总公司统一管理,各建设项目根据相关规定执行不同物资目录。

3.4.3需求计划管理。需求计划管理模块包括需求计划编制、提报、审批、查询功能,各模块按照物资管理类别分为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和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两类。需求计划编制、提报、审批、查询程序及相关各方权限、职责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物资管理制度规定。

3.4.4招标采购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模块包括批文管理、采购计划申报、包件管理、开评标管理、信息管理等模块。铁路总公司物资部、建设单位及物资公司根据甲供物资分类管理权限,可在相应功能模块下完成相关工作。开评标模块设计符合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物资采购信息包括招标采购信息,招标采购结果公告等,信息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

3.4.5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块包括合同录入、合同查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等功能模块。各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合同管理模块应用,合同录入信息包括物资规格、数量、计量单位、单价、供应商、合同有效期等关键合同信息,合同查询模块提供合同执行情况动态查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程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铁路总公司及建设单位相关管理办法规定。

3.4.6组织供应管理。组织供应管理模块包括需求计划提报、需求计划审核、需求计划汇总、供应计划编制与下达、供应计划执行进度查询等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设计应贴合相关组织供应管理制度,符合制度规定的组织供应流程,体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资公司及供应商的权限、职责。各相关用户可通过系统对供应计划执行实时进度进行查询。

3.4.7物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模块包括物资进场管理、物资验收记录查询功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物资进场验收后,将物资到货情况和实验检验情况等相关验收信息录入系统。各级相关用户均可通过物资验收记录查询功能对历史物资验收相关记录进行查询。

3.4.8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中需要提供各类单据的台账。对于年度总需求计划、季度分月需求计划、合同、供应计划,需要按照物资分类、建设项目、标段、施工单位等维度跟踪执行情况,汇总显示每个环节的数量、金额等信息。经授权用户可以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为经营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3.5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领域建立标准统一、功能齐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全面提升建设物资管理效率,规范物资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对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状况做到全面掌握,同时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和较长时间系统开发周期,应由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信息化建设,强化检查考核,以保证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顺利推广。

4结语

篇2

关键词: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1.1概念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活动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本文所探讨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指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1.2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组成

工程项目信息资源主要来自项目决策期、实施期和运营期,可分为综合信息和项目管理信息两大类。

1.2.1项目综合信息

①项目基础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及概况、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经济运量、运输组织、建设工期、标段划分、主要控制工程、主要工程数量等。

②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息。工程项目涉及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核、工程检测、材料及物资设备供应等单位的组织机构、资质证明,以及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等。

③质量安全监督信息。项目监督机构及监督负责人,质量安全举报投诉电话等。

1.2.2 项目管理信息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科技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

①安全管理信息: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安全培训及安全事故记录等。

②质量管理信息:主要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终身制管理,质量风险管理,质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管理,各种质检记录,质量事故及其处理等。

③进度管理信息:主要有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动态调整,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的施组时间安排,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材料、设备资源调动管理等。

④投资管理信息:资金计划,资金筹措及到位情况,资金概预算执行情况。招标投标信息,合同履约信息, I类变更设计信息等。

1.3 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

工程项目信息化可分为三大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可通过策划设计、建设实施、投产应用三阶段完成。

1.3.1 策划设计阶段

在管理层面,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与项目的真实管理过程全面整合,可以多项目综合查看,具有智能的分析方法,实现一个数据变化,其他关联数据自动变化,能实时全面掌握项目综合情况,方便决策和管理,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为实现上述效果,工程项目信息化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

①可视化功能。工程项目信息化,可利用工程项目各种信息对项目进行建模,将以往的线条式描述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并贯穿整个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设计效果图,不仅可以用来展示效果,还可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报表,更重要的是,在工程设计、实施、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可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

②模拟功能。在工程实施阶段,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不仅仅依赖横道图、网络图,而是将3D模型加施工进度模拟(4D),从而通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实施施工,还可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投资控制),实现投资控制(通常被称为“虚拟施工”);在运营阶段,可对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进行模拟等。

③优化功能。

设计方案优化。将工程设计与造价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实时计算设计变化对造价的影响。这样,设计方案的选择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形状的评价上,可以知道哪种设计方案更适合需求。

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有些部位往往存在不规则设计,如大跨度连续梁、大空间等处。这些部位通常也是施工难度较大、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部位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④协调功能。协调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工程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需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召开协调会,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种协调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协调。通过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事先协调。如在大型项目交叉施工中对设施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

1.3.2 建设实施阶段

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涉及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以求协调配合,稳步推进信息化进程。

其次系统建设实施单位,必须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充分熟悉设计文件,在符合设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和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充分考虑计算机设备、网络、信息安全、机房与设备间环境与供配电、机房专用空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相关系统开发和集成,以及与既有系统合理衔接、集成。在此基础上明确对硬件设备厂商的保修、维护要求,以及对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供应商的实施、维护、升级要求。

再则要加快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各相关单位对本区域内的各个专业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集约化程度,便于系统运行的管理、维护和扩展。

1.3.3 投产应用阶段

系统建设竣工后,实施单位应分别组织分项测试、整体测试以及联调联试,以达到信息系统运行要求。同时明确有关维护、维修等保障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2 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工程项目信息化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站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2.1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合同、物资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还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他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2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信息化就很难推进。

2.3人员素质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因此必须配备熟悉且有经验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项目信息日常建设管理。

3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意义

铁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而又快速的信息。建设管理过程数字化,可以提供大量项目管理的基础信息,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功能,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及网络虚拟环境。

①可以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可以大大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减轻项目各方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②可以实现项目信息共享、及时采集、存储和分析项目全部信息以及协同工作。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项目建设管理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

篇3

【关键词】铁路;非运输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铁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经过20多年的应用后,从最初的V1.0开始,到2008年末铁路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V5.0在全路的上线运行,完成了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以及预算监控系统进行共享和衔接,实现了跨部门的企业级应用,达到了企业各管理部门的一体化管理,即全面信息化管理。

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的一般特点主要有:企业规模庞大,组织层次多、股权结构复杂,不便于集团公司监管;下属单位涉及行业众多,业务核算模式多样;集团内部交易多,合并报表复杂等等。由于铁路非运输集团型企业固有的管理上的层级性、业务上的差异性、地域上的分散性等方面的特点,造成了集团型企业在进行财会信息化建设时要比一般的单体企业困难得多。因此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财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建设原则

根据《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建设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五个统一”方式,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管理。实现“五个统一”就要在建设和应用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时溶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实现会计稽核和业务管理相结合。

二、充分学习和借鉴铁路运输站段的先进经验

目前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是原铁道部统一研发,由铁路运输站段运用稳定成熟之后才逐渐向非运输企业推广,因此铁路运输站段在试点及运用财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寻求铁路局的支持,对铁路运输站段积累的先进经验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根据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自身特点,采取“硬件内联、软件外包”方式,依附运输站段展开网络线路的铺设、服务器的构架,对现有网络的升级维护;利用信息系统开发方对系统各模块的专业了解,将该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托管给系统开发方;这样可以发挥二者的专业性优点,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构建一个领导重视、全员配合的平台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财会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多系统的融合,涉及企业差异化需求的作业流程,并要求企业革新领导思维方式、重设组织架构、顺应市场政策、再造考核标准和流程,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

财务管理信息化如果不能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不能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那么就发挥不了作用。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集团内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财务信息化的落实必须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正确科学的全员目标成本管理。通过不断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控制成本”的良好氛围,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主动的参与到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来,发挥团体的力量,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四、积极开发辅助系统并对现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目前的铁路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应用平台,这对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的个性化需求预留了广阔的空间,为满足集团各企业的多样化需要,可积极开发各种辅助系统如决算辅助系统、财务报告分析系统、财务指标预警系统等,为防范日益增加的会计行为风险应大力发展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重大风险防控应急机制,通过提示、预警、控制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通过加强辅助系统的建设和针对性的二次开发,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管理能力,使其具有更加完善的管理能力,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有机结合,从而推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五、强化财会信息化系统风险控制

财会信息系统在分布式应用模式下,安全风险可能带来的只是局部的损失,但在目前集中核算模式下,安全风险则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财会信息化风险控制制度实行严格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全方位布局,防范系统风险的发生。

1.加强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

在非运输集团各企业数据向集团公司集中的同时,原来分散的风险也随之集中,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容灾观念,提前做好面对信息灾难的准备。集团灾难备份中心应该是将各非运输企业的业务数据同步传到路局,作为各企业本地备份的补充,当数据发生破坏时,可通过局中心的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避免灾难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2.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是确保财会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日常演练和响应启动,发现影响财会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时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六、建立一支具备财会信息化复合知识的财务管理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一是分清层次、突出内容,对一般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根据不同不同的对象聘请不同的专职老师或者在职人员,结合工作岗位,贴近实际工作;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对财会信息化数据集中管理,账务报表系统、

racel数据库操作具体知识,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进行上机操作;三是举办财务主管培训班,提高财务主管的计算机运用,并重点提高财务主管对财会信息化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管理技能,适应财会信息化条件的财会管理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加快财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首要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艰巨且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只有坚定执行《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善于总结在财会信息化推进工作中的经验,使财会信息化建设达到科学、有序的程度,才能逐步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铁道部了《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全面指导铁路财会信息建设;财政部也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2013年12月印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通知,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加快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财会信息建设步伐,不仅是全面深入开展铁路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强力推进,更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铁路财会管理水平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马金花 马建勋.集团会计信息化系统构建风险防范探析――基于宁夏发电集团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01期.

[2]李斐然. 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会计学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观点综述[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010年07期.

[3]阿不力米提・尕衣提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年14期.

篇4

一、通道建设概况

铁路方面。区内铁路网密度和国铁干线运输能力显著提高,已形成一条东西通道(临策线-京包线-集通线)、两条煤炭下海通道(京包线-大秦线-秦皇岛港、包神线-神朔线-朔黄线-黄骅港)和三条口岸通道(满洲里-哈尔滨、二连浩特-集宁、策克-临河铁路),基本形成了由西向东的区内运输通道和内蒙古西部地区通往西北、华北的运输主通道。到2010年,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0789公里。

公路方面。建成了国家西部大开发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京藏高速、包茂高速内蒙古境内路段和赤峰-通辽、乌海-东胜-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已形成由高速和一级公路构成的西起巴彦浩特东至满洲里(长2760公里)的全区东西大通道。内蒙古12个盟市中有8个通高速,90%的旗县至盟市所在地以二级公路连通,94%的乡镇(苏木)通油路、84%的行政村(嘎查)通公路。到2010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365公里。

电网建设。电网建成了500千伏变电站19座,500千伏线路5354公里,形成了以500千伏线路为主架、220千伏为补充的电网结构。全区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装机容量6703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14%;风电装机容量109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33.1%,均居全国前列。已建成500千伏电力外送电通道10条(蒙西地区5条、蒙东地区5条),外送电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2010年送出区外电量1064.46亿千瓦时,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

天然气外送通道。已建成长庆气田经呼和浩特至北京的输气通道,输气能力8.7亿立方米,复线工程供气能力40亿立方米。

二、通道建设面临的形势

我国现有的整体经济格局是东强西弱,东部地区侧重加工转化、升值增效,西部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和上游产品,这就必然形成资源、能源重化工产品供需的“长期远距对流”。以煤炭资源为例,我国煤炭调出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地区,而消费则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布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总体流向。根据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分布的特点,加强能源重化工产品输送通道建设,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一)能源重化工产品运输需求量大增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末全区原煤产能预计达到12亿吨;钢铁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水泥产能达到1.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左右,火电装机容量达到9600万千瓦左右,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水电(含3-5个抽水蓄能电站)达到400万千瓦左右。外送电力能力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总外送电量达到2900亿千瓦时左右。依托准格尔、神东等大型煤田,建设达拉特、准格尔等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左右;依托霍林河、伊敏、宝日希勒等大型煤田,建设霍林河、呼伦贝尔等大型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左右;依托胜利、白音华等大型煤田,建设锡林郭勒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力争煤制油产能达到1000万吨、煤制烯烃300万吨、煤制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煤制二甲醚500万吨、煤制乙二醇260万吨。

数据来源: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能源供需平衡结果看,未来内蒙古能源输出需求将大幅增长,通道问题可能成为制约内蒙古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内蒙古主要能源重化工产品在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同时,将以不同形式向区外输送,总体流向是由区内流向区外,这与内蒙古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能源输出省区的定位是相符的。

从能源输出的目标市场看,内蒙古周边的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也多为能源输出区域,不具备接受内蒙古能源输入的条件;我国中东部的京津冀、华中、华东等地区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而一次能源较为短缺,有的地区煤炭等资源已接近枯竭,需要长期接受省外能源,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内蒙古能源输出的目标市场应在我国中东部能源紧缺地区。同时,我区还是全国乳、肉、粮食、毛绒革等农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围绕这些大宗产品流通大力发展物流业,既是客观需要,也有良好基础。

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能源发展归根结底是要立足煤炭等资源及衍生产品的开发、转化与输送等问题,如布局、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开发规模与进度的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转化与外运的综合平衡,输送方式与输送通道等。

(二)通道瓶颈

受铁路和公路煤炭运输通道能力制约,以及电网输送能力限制,内蒙古能源工业产能不能完全释放。

篇5

一、国际石油钻井工程物流运输管理流程中的几点问题

(一)石油钻井设备的国际物流运输需要制定专项运输方案

石油钻井工程配套设备,其中井架、泥浆泵、电控房等大中型设备占了较大比例,重量差异大,包装方式多样化,有规则的货物包装仅占30%。对于这些物资,采取铁路运输方式都需要制定专项运输方案,并得到铁路专业部门审批后才能申请火车车皮运输。例如,中石油某钻探公司成套石油钻机动迁至土库曼斯坦,在天津港火车站装运之前按照当地铁路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运输方案,进行了复杂的包装整改,通过20多个技术工人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二)物流运输沿途国家道路状况不佳、安全形势差、运输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

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服务公司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东、中亚、南美、非洲等落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某些国家没有海运口岸并且普遍缺乏铁路运输网络,一般采取公路运输方式。但是,公路道路等级低、路况复杂、风险大、费用较高,每吨公里运费超过国内运输的2倍以上。例如,中石油某钻探公司成套钻井设备,从新疆红旗拉普海关口岸汽运到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由于路况较差,对普通挂车的载重限制在20吨以内,超大超重设备运输需要缴纳高额罚款,整体跨国动迁费用大幅增加。又如,某些战争国家(如伊拉克、阿富汗等)安全形势不佳,盗抢事件频发,为保证货物的安全必须额外配备武装人员押车,增加了普通运费以外的安保费用,整体物流费用大幅提高。

(三)石油钻井工程涉及跨专业多学科,出口报关需要多专业配合

石油钻井工程涉及跨专业多学科,包括钻井液/完井液、工具、装备、仪器、软件、定向、固井和完井。使用的设备及材料包括各种机械器具、电器设备、汽车配件等。由于种类及品名数量巨大,报关归类难度较大,一旦归类的税号及HS编码不准确或有错误,就有可能被海关认定为走私,受到按海关行政处罚并被降低出口资质。由于出口报关的原因长期的滞留口岸,不但造成高额的仓储费和亏舱费,更严重的后果是影响钻井工程现场生产作业,不能按期完成工程承包合同,降低公司海外工程承包的信誉度。

(四)钻井工程需求的化工品发运流程多、耗时较长、运输风险大

化工品的物流运输程序复杂,物流运输周期较长。例如,井下作业所需的油井水泥缓凝剂和快速渗透剂,需要铁路运输鉴定报告以及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出入境货物包装检验鉴定。生产厂家对于化工品的成分没有充分标明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中石油阿富汗项目,因所运输从第三国进口的精细碳酸钙粉在到达阿国境海关时,当地检测机构查出粉末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已抵达的运输车辆全部返回,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影响了项目正常运行。

(五)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国际石油钻井工程物流运输往往涉及多部门多专业的协同合作,相关信息的有效传递极其重要。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各个系统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所有物资明细信息、报关数据信息、运输跟踪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纸质文件方式进行无效率传输,造成信息沟通不畅通、不准确、速度慢,不利于物资运输跟踪,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解决。由于各种信息传输的模式不一样,还造成出口报关的错报漏报概率增大,影响后期的结关和出口退税的完成,给项目的整体运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二、针对国际油气钻井工程项目物流运输管理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物流服务商名单,物流服务商的基本要求是在海外石油工程项目涉及的区域均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例如,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一般的物流服务商的服务网络都没有覆盖这些区域,如果承运合同的服务商本身缺乏相关的资源,而通过转包的方式承揽物流服务业务,必定造成成本增加,风险及不确定性提高。

(二)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1.提高物流运输信息的传输的效率,对在途物资进行全程跟踪,制定应急预案,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采取措施及时处置,避免物流服务商为了节约运作成本采取消极态度,导致关键物资无法准时到达生产现场,造成钻井作业停工。2.通过物流信息系统提高报关的准确率,降低漏报和错报的发生率,报关后的信息能及时反馈相关业务操作人员,通过信息的及时传输到达退税效率的提高以及退税完成率的提高。

(三)精细工程物流管理

主要是指精细化管理物流的全过程,在确保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物流任务的情况下,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的占用并减少相应的管理成本。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合理配载,根据物资的重量、尺寸等重要参数利用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控制运输成本。2.合理安排装运计划,在保证船期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港口堆存时间,减少二次倒运次数。3.规范物资包装,主要分为适运包装、物资三维尺寸准确及集装箱的充分利用三点。例如,钻井液所用化工料粉剂的运输,需要把包装尺寸控制在1.1M左右,重量控制在1吨以内,最大限度到达配载的最高重量并且利于叉车作业,从而使运输费用和装卸费用均降到最低。4.建立起保税区仓库。若国际项目较多,工程承包企业可在国内港口的保税区内建立起对应的子公司,将之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中转站,从而避免报关报检等繁杂的环节,控制整个物流过程的时间成本,并缩减报关报检的费用,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四)加强和各地海关机构等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

通过各种途径使相关人员了解石油钻机工程项目的相关知识,合理利用异地报关异地放行的报关方式,尽量减少报关环节出现问题,避免物资滞留在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和海运港口,而产生高额的港口费用,甚至造成钻井作业停工的严重后果。

三、结论

篇6

关键词:铁路施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对策

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在不断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的应用频率和系统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新时期面对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升级,项目负责人员要综合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整体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完整度。

一、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背景分析

近几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综合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整体运行结构和运行模式也趋于系统化,不仅经历了电磁学理论,还实现了新时期的重要技术转型,为我国各项产业的科技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电气工程项目及其自动化技术结构也基本上形成了独立且便捷完善的系统化服务类技术,将其应用在铁路项目上,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相较于传统的铁路施工项目,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借助牵引模式提高运行速度、载重数量以及环保价值。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项目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铁路牵引对于供电专业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不仅要保证自动化和科技化,也要提升系统可靠性需求,确保整体技术层级向着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铁路施工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提优管控措施和管理层级的时效性,减少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损耗,提出创新发展的运行结构,在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体铁路施工项目的实效性。相关部门要提升对于客观问题的综合认知,确保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统筹处理,以保证运行结构和数据系统的完整度,顺利建构贴合实际需求的项目管控框架,也为铁路施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的统筹发展提供支持。

二、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1.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独立性缺失。铁路施工中运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营环境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技术的运行模式无法实现独立,这也就会导致整体项目运行模型的实际效果受到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铁路施工项目中,铁路施工技术的相关人员只能是沿袭已经应用并且运行结构时序性较强的技术成果,这就会导致经济成本出现重复叠加,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企业成本的提升会受到需求的影响,究其根本,只有实现整体电气工程项目及其自动化技术结构独立性的强化目标,才能有效落实项目优化。

2.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效率缺失。铁路项目中运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要提升整体项目的实际效率和经济收益,但是,若是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效率延后的问题,就会严重制约施工过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若是发生类似的问题,不仅无法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还会导致整体铁路施工项目的运行质量受到影响。

三、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化策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项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项目优势,不仅在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铁路施工项目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更加完整的系统运维规划,确保其能为铁路部门带来更大的效率收益。因此,相关部门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实效管控能力,更好的建构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运行系统。

1.集中升级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独立性。在运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铁路施工监管单位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提升管控系统的时效性,确保整体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型能顺应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铁路施工部门要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和技术水平,形成独立化且具有统一性价值的技术平台结构,不仅要提升技术改善效果,也要强化自动化项目运行方案的实施力度,致力于技术改善方式和优化要求。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实施过程提升整体项目的运维效率,确定自动化技术方案后,集中考量项目施工的成本和运行时间,建构贴合于铁路施工单位需求的项目运行方案,并且建构更加有效且完整度较高的运行规划。只有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系统运行的完整度,才能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有效的缩减成本,确保施工项目优化运行。

2.优化落实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网络系统。信息化技术是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体项目运行维度和运行机制升级的基本要求,需要铁路施工监管部门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管控,除了要提优整体控制层级和控制理念的实效性外,也要保证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通用性,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确保控制结构和控制模型贴合铁路施工企业的实际需求。在电气工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建构贴合于实际施工项目的网络系统,就要保证设备控制和技术监管等方面能形成统一的管控体系,充分完善运行机制和基本技术运行计划,发挥网络系统的优势,将不同运维操作系统进行系统化关联。在铁路施工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过程中,要充分建构信息数据网络,确保对不同时期进行系统化梳理,从而建构更加完整的项目处理机制,有效的利用网络结构提高铁路建设的项目质量和运行效率。

3.强化建构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行数据对接系统。在铁路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建构完整的数据对接系统,确保能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提升数据共享机制的实效性,并且保证电气工程数据能实现标准化传递,只有保证相关信息的完整度,才能从实际出发,建构有序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系统。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铁路施工项目中,要想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就要保证数据分享的安全性和有序性,只有保证电气工程项目时间结构和费用损耗符合实际需求,才能充分建构贴合于项目运行结构和运行系统的程序接口。在大数据时代,任何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都十分重要,不仅能着重体现整体运行结构的完整度,也要强化系统的独立性和数据共享性,确保技术层级和运行结构贴合铁路施工项目的实际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现代化铁路施工,相关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建构更加完整的系统化运行层级,提高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效果,针对具体问题运行具体措施,在保证问题得到集中解决后,就要建构更加完整的解决路径,确保科学技术能在施工项目中占据有效位置,为施工项目的技术运行结构提供保障,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宁 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斗.浅谈长春轻轨三期电气工程施工现场设计配合[C].201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论坛论文集.2013:123-124.

[2]李瑞,肖世辉.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22(12):113-113.

[3]潘智伟.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33):118-118.

[4]冯晓云,高仕斌,李群湛等.服务铁路、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人才[C].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3:2288-2292.

篇7

目前涉及的上市公司中,冷链物流比较值得关注。冷链物流产业链包括制冷设备、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冷藏运输、冷链信息化建设、冷链物联网等多个环节。

比如烟台冰轮是我国制冷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制造,制冷空调成套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技术咨询服 务等,是中国制冷行业产品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综合公司之一。其冷链物流产业链涉及商业冷冻、工业冷冻和人工智能环境等领域,为食品冷冻冷藏 及深加工、化工生产、精密实验室等多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大冷股份提供在工业制冷、食品冷冻冷藏、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领先的节能环保、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领域包括食品冷冻冷藏、农产品深加工、屠宰加工厂、调理食品加工、啤酒、牛奶、冰淇淋、果汁饮料等行业,其农产品深加工制冷成套设备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大型冷库市场占有率超过50%,螺杆压缩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

篇8

关键词:铁路;工程预算;模式;思考

铁路工程预算管理费用构成具体包括了多个方面,人工、材料、施工机械使用、工程用水电、运杂费、填料、特殊施工、大型临时设备以及间接费与税金等都属于工程预算中的项目。由此可知,铁路工程施工预算管理费用的构成十分复杂,管理难度也因此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对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铁路预算管理基本困境表现,并形成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1铁路预算管理发展困境

1.1机制建设存在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一些歪风邪气也随之吹到了铁路建设企业当中来。为了攫取利益,在进行预算编制以及与预算相关工作中开始出现问题。造成了投资规模被突破,投资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现阶段铁路站段体制建设发展时间都相对较短,一些铁路局中相关规定并不完善,甚至一些区域的机制建设属于临时性的。这种系统控制机制以及资金使用与管理约束机制的缺陷势必引发问题出现。路局以及站段彼此关系旅顺不清,这将严重影响预算执行与目标实现。

1.2铁路预算管理建设的长期性建设能力不强

传统铁路管理模式下的体制建设对现阶段铁路预算管理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路局以及站段之间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明确机制加以约束。生产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分解,同时受到了行政利益方面的诱导,造成了预算运行过程中目标完成情况需要受到上级指定。这种模式势必造成了各个环节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铁路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缺乏长期性能力。培养铁路预算管理建设方面的长期性能力,这也属于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的关键工作。

1.3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

铁路预算管理实现的信息化水平不足,集成度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到了铁路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已经构建了应用在铁路系统联网运行操作。但是,信息建设集成度方面仍然无法适应建设需要,建设与维护之间的比重失衡,造成了重技术情况,使得信息维护建设的力度不足,资源无法真正实现共享,造成预算相关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2铁路预算管理模式新思路

2.1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新的预算管理模式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在进行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铁路信息系统整合的同时,需要加快构建基础的计算机通讯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已建成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和信息共享;重视信息标准化工作,健全统一基础代码的建立、维护、发送机制和配套管理措施;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实现现有数据的综合利用。

2.2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

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能够动态地编制、执行、调整预算,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积极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以适应动态预算管理的要求。通过流程的再设计,使铁路企业更贴近市场,及时调整运输组织和经营策略。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促使铁路运输部门的整体服务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重视铁路改革中运输生产方式、生产布局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业务流程设计的影响,及时调整业务流程体系,使业务流程重组上作始终与铁路的改革发展相适应。预算的管理过程繁杂且较枯躁,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和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就能够准确地管理好预算,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3设计新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依赖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系统应与运输生产、调度指挥、财务管理等系统整合在一起,这样的预算编制才能取得数据源点、控制才能动态和实时、考核才有依据。为实现新预算管理模式的功能,还需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任机制、分析监控机制和跟踪考核机制,建立目标明确,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各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主体缺位、数据及时性和后期考核问题;完善治理结构,通过预算管理提高财务会计的组织控制能力;加大站段的管理责任和权限,提升站段自我管理能力。

2.4改变目前对铁路的产业政策

随着改革的发展,基本建设投资主体已由以前的国家一家投资变为国家投资、地方自筹、企业自筹、企业或个人集资、发行建设债券、发行股票、利用外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并存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投资局面,使投资来源,投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必须扭转铁路市场产品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的现象。要完善铁路市场的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风险机制等,要扩大和充实铁路市场的主体,使其拥有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评估等单位。从而建立一个法制法规健全完善的铁路市场。此外,针对铁路预算管理建设相关探索也进行了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对新模式条件下的预算管理加以优化设计,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通过综合预算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完善。系统建设以及生产运输等也均需要完成系统整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对数据源点等的综合控制。此外,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阶段信息资源等新型技术的有效管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铁路工程预算管理相关具体流程进行阐述,并对其中的主要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性分析,希望通过本文中阐述内容可以实现未来工程经济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铁路工程预算对工程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中加强预算管理对未来工作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分析对未来我国铁路建设质量提升起到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冉向民.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3.

[2]田玉霞.关于我国铁路预算管理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85+87.

[3]计克伟.对我国铁路工程预算的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3:96-97.

[4]吉利,邓博夫,毛洪涛.预算约束、政府干预与工程项目成本--来自中国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18.

篇9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升货主满意度

完善保价理赔工作,塑造铁路良好形象,构建和谐保价加强保险价值的专业管理,根据新的制度,新的布局,积极立法,规范管理,促进保价运输管理加强基础工作,理赔服务质量的提高。要积极,主动,热情为业主提供服务的补偿,简化手续,支付时间压缩。促进事故处理工作的现代化,切实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业主满意度。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适应构建和谐铁路的新要求,加快铁路保价发展,深入研究适应铁路保价运输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健全适应新体制新布局要求的保价运输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事故处理规则,强化管理,兑现保价承诺。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一是加强保价运输信息系统整合优化。通过整合优化保价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架构,建立完善的保价货物跟踪、保价收入管理、事故处理、保价设备投资管理、保价信息服务管理、决策支持等子系统,提高保价运输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保价收入情况,分析客户需求,掌握理赔情况,明确营销重点,为更好的开展服务提供依据。二是充分铁路客户服务信息系统,建立与社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对理赔工作的评价,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切实履行铁路负责运输的责任,维护铁路保价运输的信誉。大力提高保价系统人员素质一方面做好业务培训,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组织开展保价业务、事故处理培训及有关信息系统操作技术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保价和事故处理工作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全面提升岗位技能水平,稳定铁路保价运输队伍。另一方面牢固树立职工“以人为本,货主至上”的服务理念,同时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从而增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2]。积极探索,拓展保价运输新发展除粮食、石油、钢铁、化肥等重点保价物资外,继续在有色金属、农产品、建材、化工、烟草等高附加值货物品类上下功夫,提高保价比重。同时对事故率较低的货物可适当下浮保价费率,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开展委托代办业务,对保价业务较为稳定的企业货物积极以预约保价等协议方式开展保价工作,对门到门运输的行包和集装箱开展全程保价运输服务。转变观念,树立货主服务意识优化理赔服务程序,加快理赔速度,杜绝事故理赔中“拖、推、赖”现象。向社会公开理赔程序和期限,强化对货主理赔的服务功能,发生货损货差主动告知货损情况,理赔程序及所需材料。努力创造条件,登门办理赔偿,切实为货主提供细致、周到、便捷的服务,保护货主合法权益,提高货主满意度。

加强保价资金运用管理,切实管好用好保价资金

加强投资管理,发挥项目效应一是明确投资重点。按照突出安全重点、集中资金使用、实施系统建设、形成规模效应的原则,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设施的技术水平,提高保障货物运输安全的能力。在投资方向上积极适应铁路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为促进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服务。要按照铁道部提出的“两整合一建设”规划,调整保价资金的主要投向和重点,要向安全项目倾斜,向重点项目倾斜,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二是严格规范投资程序。为进一步规范投资管理的价格,所有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据项目和资金计划部的报告数量,记录。在采购,设计,施工,监理的投资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压缩项目投资。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跟踪和评估。做好设备的运用管理维护工作,已经建成的项目交付运营后,健全完善管理台账,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做好设备的运用、管理和维护,做到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真正管好、用好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做好调研检查工作。要以查管理、查制度、查运用、查基础为主,重点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设备运用情况、设备效益分析、设备管理维护以及前期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确保保价投资真正产生实效。加强和规范保价财务管理,切实管好用好保价资金一是要保证与安全相关的经常性支出,在总支出预算规模内区分轻重缓急,量入为出,真正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加强保价营销激励,对各级保价管理人员实行风险抵押,同时提高一线职工的奖励比重[3],以充分调动保价营销的积极性。二是合理安排,节约成本。保价部门要掌握资金收支情况,负起管好用好保价资金的责任。要压缩管理费用支出,节约成本。事故赔款、安全经费、宣传营销费、奖励资金等成本支出要按规定支出,办公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要严格控制。

作者:刘云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篇10

2008年八月一日,城际列车开运,时速达到三百五十公里,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通信信号作为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高铁运输的安全运行。我国由此成为法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技术发展一日千里,铁路通信信号日臻完善,任用3C技术,实现五个华丽转身,即由地面固定信号控制到列车车载设备控制的转变;由开环控制到闭环控制的转变;由分散孤立的控制到成区段集中控制的转变;由信联闭简单控制到速度综合控制的转变;由广播式简单通信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多功能移动通信转变。

(一)电话交换网、铁路传输网、接入网、调度通信网全部优化为了提高铁路信息化的能力,促进铁路通信网的发展,推动铁路新型通信新型业务,与中长期铁路规划相匹配,铁路系统电话交换网、铁路传输网、接入网、调度通信网全部优化,现代化信息通信手段逐步实现。首先是铁路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以IP数据网做基础,实现会议电视网的扩大,基层站段全部实现会议终端。其次是区段调度与干线调度实现了通信数字化方面,二者自由联网;触摸屏调度台的使用,通信质量大幅提升,通信交换机的容量得到扩大。远程监控在无线列调区间的实施,提高了中继设施的性能,而且光纤直放技术的推广,技术装备精良,运行可靠;列车运行途中,频率或制式转换得到减少,频率规划方案趋于合理,点线结合,系统的使用频率得到优化。电话交换网、铁路传输网、接入网、调度通信网全部优化的最终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需求,建立科学的统一号码通信接入平台,适应铁路营销需要。

(二)GSM-R专用系统GSM-R在铁路的日常运营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具备高级语音呼叫功能,兼有自动寻址和功能寻址的特点,是专用调度通信的羽翼,初提供无线列调外,其通信方面的强大功能可为列车自动控制与检测信息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并可提供列车自动寻址和旅客服务。

(三)综合视频监控确保运输无虞1)监控重点线路设备;2)车站区域安全监控,包括动车组站台、候车区域;3)货运装载区域的监控;4)安全设备的监控,全部受控摄像内容,保证画面清晰度。由于IP地址的一致性,监控中心的监控安全满足了铁路客运服务的安全,形成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网络的基本框架,通信平台提供了各类动态图像传送。

二、铁路信号的发展方向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列控系统(CTCS)方面,其优势是实现路网之间彼此联通无碍,符合160~350km/h列控要求。2)调度指挥方面,TDCS管理系统覆盖全路,调度自如,信息准确无误,指挥透明,列车实际运行图自动绘制,自动过表,车站行车日志自动生成。无纸办公,及时高效。TDCS工程建成后,优化了运输调度指挥管理手段、提高了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预计2020年前后,重要干线可基本实现CTC。3)闭塞与机车信号方面。自闭设备陆续淘汰,电气化工程实现,对ZPW-2000进行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再设计,而且实现JT-C(2000)型信号车载设备的更新换代,机车信号通用于全线。4)联锁设备方面。全路统一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达到智能化,安全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并且结合运输情况,逐点试验推广区域联锁和全电子联锁。5)基础设备方面。所有的基础设备要求具备自诊、信息联网功能,运行日志可自动生成,配置实现冗余化;室外设备使用期间无需维护或者基本不用维护,优质防盗,抗雷防电;此外电缆径路设计合理,电源信号标准,性能可靠。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