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险范文
时间:2023-03-15 01: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潜伏着人身安全风险
体育活动是在开放的室外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师生活动,相当于文化室内教学条件下,体育活动更加具有危险性和意外性,一旦出现事故,就给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伤害。为了确保学生和教师相对的安全教学环境,学校体育保险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外很多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法国都建立了学校体育保险体系,实际运行也很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课程的选择性,体育课程内容上加大了选修的比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学生的选择已经不局限于某些球类项目,那些更具趣味、挑战性、高风险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并逐步成为体育活动的主流选择。跆拳道、羽毛球、网球、攀岩、拓展训练等体育项目融进了学生们的体育生活,学生们在充分享受着体育娱乐带来快乐,在引发学校和学生间意外伤害事故纠纷、司法官司的案例中,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占到了第三、四位,可现有的学校制度体系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对此事件承担责任的归属、赔偿范围、免责事由等问题,当由家庭独自承担或由学校全部赔偿或由双方分担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时,求助于保险。
二、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体育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体育保险的对象主要指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活动的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活动中的师生。保险作为一种商业性的分摊损失、转移风险的经济手段,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经济补偿和风险分担的作用,通过体育保险可以得到来自体育和保险领域的专家对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赛事的风险分析、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理意见以及迅速完善的索赔服务,可以为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赛事提供有效的保障。
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的学校体育保险存在一些问题。问卷设计中主要包括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是否存在风险、学生体育活动风险严重性态度、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可控性认识、应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有效方法、不同学生群体风险大小的比较和学生对于保险的需求和顾虑等内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与家长参与的保险意识相对比较淡漠。学生保险意识薄弱,保险知识缺乏。大多数学生对保险业务陌生,并且认为不需要购买体育保险,不愿主动购买适合自己的体育保险,保险意识淡薄,保险认识的匮乏制约了体育保险的开发。体育保险意识薄弱,旧的管理体制也制约了商业化保险在体育领域的推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运动员已经习惯于一切由国家或单位包下来的做法,认为自己既然是给单位效力,那么公费保险就是天经地义的。在对学校体育代表队的学生调查中,在被调查的500名学生中,77%学生周运动时间在5~10小时之间,而89%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曾受过或大或小的运动损伤事故。问卷调研中有82.2%的代表队认为保险应该由单位承担,大多数运动员还没有自掏腰包投保的意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保险知识欠缺,在出险后不能及时投案,对普通高中学生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事故保险情况调查中发现,总体上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保险意识淡薄,保险知识匮乏,对代表队学生的调查中只有5.5%的学生了解体育保险,而非代表队学生则只有4.3%有一定的体育保险知识。加上理赔程序复杂又不及时,这些都成了影响学生投保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而现在参加一些重大赛事的学生82.2%只是经强制由代表单位统一购买体育保险,非比赛期间的体育事故做的重新定论,而一般的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赛事一般都不参与体育保险。
第二,体育保险为学校提供的险种服务相对有限,覆盖面窄。学生选择险种有限,覆盖面窄,不能形成有效的保险组合。体育保险险种覆盖面窄,险种的设计没有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出险种。因此可选择险种有限,不能形成有效的保险组合服务。
目前针对学生体育保险险种单一,保险只涉及到运动员的人身意外保险,而对重大赛事、风险系数大的保险就没有涉及到,其中这些险种也只是作为一般险种的特殊存在形式,且对于一般的伤害没有明确的规定,其程度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般只涉及体育课和校内体育活动,没有考虑到早操课,课间活动,校内运动比赛,代表队训练等。然而现在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率,不得不引起关注。校园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迫切需要保障校园安全,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也迫切要求保险公司针对学校安全开设学校体育运动保险。
保险公司对体育保险的市场需求了解不够,体育保险险种的设计与体育项目的特点结合不紧密,因此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出险种,造成体育险种与体育保险的市场需要相去甚远。另外,体育风险大、赔偿多、投入大、产出小,是目前保险公司对体育风险的基本认识,因此各大保险公司对体育保险这一块大蛋糕也是望洋兴叹,都不敢轻易举动。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一般只涉及体育课和校内体育活动,并且有明确的规定保险内容,对那些大的意外伤害事故才理陪。
在调查学生对象中有少数购买了保险,他们所投保的一般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主,其承保范围包括车祸、烫伤、溺水、意外伤残,等等。体育保险多以一年或几年的短险为主,涉及寿险、财产险,不同的运动项目涉及不同的险项,险种的设计和运动项目的特点紧密结合。意外伤害是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如果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出现了意外伤害事故,也只有某些大的伤害事故(如骨折、跟断裂、脱臼、溺水等)才能获得理赔,小的伤害事故(如肌肉拉伤、搓伤等)则不了了之,原因在于保险公司的合同中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体育运动损伤哪方面的该理赔,哪方面的不该理赔,意外伤害的释义也只是宏观的概括,这是保险责任不够精细、不够专业化造成的,但往往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大的伤害事故的概率较小,调查显示体育运动中大伤害事故如:骨折、脱臼占2.3%,常见的损伤较多,这些常见的损伤不容忽视,处理不好就给学生带来终生的慢性体育运动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便参加了意外伤害的保险,自身的合法权益却并未得到有效的保障。
保险服务业对体育风险缺乏专业的研究和认识,保险公司面对体育风险的特殊性,常常是望而却步,也就难以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保险产品,结果是需求与供给无法实现有效的对接。而且,体育风险不同于常规风险,因此,在体育保险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而保险公司往往缺乏对这种风险进行管控的手段,经营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缺乏保障。并且由于体育产业的特殊性,体育保险产品的营销需要专门的渠道和形式,保险公司在发展体育保险的过程中往往苦于销售无门。保险公司与体育界的多次携手合作,大都是赞助形式,保险公司这种带有公益性的赞助方式,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后续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服务,难以使消费者对公司的品牌打心眼儿里认同,要想由此转变到对公司产品的实际购买也就无从谈起。体育行销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视为短平快的促销手法。各家保险公司应该借鉴国外体育保险中发展较为完善的系列险种经验,改变体育保险险种少、条款粗、理赔手续繁的实际问题。
第三,体育保障制度不完善,学校体育运动缺乏相应法律保障。我国现在外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体育法》等,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制管理,但在现行的体育中,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来处理和调解有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纠纷,也没有明文规定学校具体的行使责任等,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保险法规相对健全。明文规定了学校在给学生投保后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一旦出险,就有对应的认定标准,这些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让体育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一,寻找学校体育保险的空当地带,完善学校体育保险制度。一些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跆拳道、攀岩、网球、棒球、冒险等。这就迫切的需要一种保险机制来分担其中的风险。在现阶段国内的保险业务中,只有人身保险中人身意外保险有相似的条款,人身意外保险指在意事故中身体蒙受伤害而残疾或死亡后,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付残废保险金或死亡保险金或医疗保险金的保险。从文字表述上看,仔细斟酌又有很大不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明确列出了除外责:即规定被保险人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期间遭受意外伤害属除外责任,如规定被保险人在从事拳击、摔跤、滑雪、漂流江河等体育活动期间所遭受的意外伤害属除外责任,若需要保险,则需事先进行特定的约定,称为特别约定意外伤害保险,体育保险只能作为普通保险的特例存在。体育保险作为一种客观的保险需求而存在,现有的保险商品中不存在有效的供给,这就构成了供需之间的矛盾,因而体育保险的提出和试行,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完善体育保险险种设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险种需求。学生体育保险的范畴很广,险种多、分类细,既包括责任保险、人身意外伤害,又包括重大赛事的保险和财产损失保险等等。多样的保险险种既有利于保险公司分散分险,又满足了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年龄、不同性质的多元化体育保险需要。体育保险险种的设计需要应该根据运动项目、参加人群以及体育场地的特点对出险概率、赔付率和保费进行精确地计算,等等这些至使险种少、条款不明确,不能满足保险需求。
第三,加快对体育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学校体育活动的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师生需要的体育保险服务。当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群体的支撑,一方面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来培养体育保险人才,然后再把这些体育保险人才送到著名的体育保险经纪公司进行学习或考察;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开设与体育保险相关的课程,甚至可以开设体育保险专业,来加大体育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 体育保险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120―02
1 湖南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的优势分析
随着大学生竞技体育迅速发展,以大学生为主的体育赛事不断增多,为了在比赛中争取好的名次,使得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明显增大,这在实际上也增加了大学生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系数。当前湖南省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高校的体育保险并没有具体规定,但它属于湖南省高校体育保险的一部分,因为大学体育保险的普遍性规定同样适用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当前高校学生唯一享有的保险是平安保险,它是学生作为被保险人,由于意外事故、疾病所引起的残疾或死亡,由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人身保险合同。
1.1 高校人口众多,为保险业提供了主要群体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这就为保险公司的一些业务开展提供了大部分的群体,不少保险公司看中了这一优势,纷纷到高校经营业务。
1.2 大学生体育赛事多,赛事保险发展良好
随着不断进步的大学生的竞技体育水平,大学生竞技体育迅速发展,以大学生为主的体育赛事不断增多,保险公司在其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参与。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办,世界大运会组委会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签署了体育赛事的保险协议,向大运会开出了保额154.06亿元的保单,创大学生体育保险之最。
1.3 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能较早认知体育保险
当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他们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大部分人群在现今体育保险意识是很淡薄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这也使得他们认识和运用体育保险的应是最快的。
2 湖南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的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体育保险的法律法规不细化、详尽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学生伤害问题的法律法规,其中提及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可寻求保险来处理,但是并未制订详细具体的程序和规则,对学生投保方式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导致学生在购买保险和理赔等方法与程序上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2 高校体育保险体系不完善
保险公司的部分业务来自于学校体育保险。但其重点却是竞技体育方面的保险,没有深入研究其他方面的高校体育保险。由于体育大部分运动项目有高风险、高赔付率、低利润的特点,所以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这种体育保险,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2.3 缺乏参保意识及保险知识
对个体来说,购买保险需要牺牲现期消费利益,来换取将来的安全需要,与其他金融商品相比较,保险并不是一种顾客明显需要的商品。人们害怕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后果,对理解保险存在的必要性也都局限在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的风险,而在此之前是心存侥幸的,认为风险不会那么凑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人保险,只有少数学生购买了学生意外保险和健康保险,其他的许多学生保险内容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有这种保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体育保险业起步晚,人们的体育保险意识低,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以为危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参保根本就是浪费。
2.4 体育保险险种单调,覆盖率狭窄
湖南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体育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涉及不同级别和类型的风险,既有散打、拳击、体操等风险高的竞技类运动项目,也有武术、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游泳等风险一般的运动项目。各种体育运动的特点,导致不同类型的损伤,损伤程度也都不一样,但目前只有几个与其相关的险种,这就出现了体育保险险种单调的问题。
最初建立体育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运动员训练的安全,而不是为体育爱好者或者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由此可知,体育保险的覆盖率狭窄,这大大影响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投保。
3 湖南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相关的高校体育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相关的高校体育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应尽快出台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和相应的具体内容、立法操作程序,特定的规则和条例,构建系统的大学体育保险法律法规,使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更科学化、合法化,使高校在处理相关体育事故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商业保险公司也会因此而依据规定,发挥出积极性,设计出种类多样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险种。
3.2 完善高校体育保险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这就为保险公司开展业务提供了大部分的群体。由于较多的运动项目风险高、赔付率高、利润低,所以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体育保险业务,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应深入研究高校体育保险,在合理条件下,开发设计适合高校的体育险种,尤其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险种,从而使高校体育保险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加强宣传体育保险知识,提高参保意识
由于我国体育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人们的体育保险意识低,因此要求保险公司要加大力度宣传体育保险知识。宣传体育保险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如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使高校、学生和家长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体育保险知识,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
3.4 根据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开发合适的体育保险险种
我国的高校体育保险事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湖南高校更是如此。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项目,各个项目的运动特点不同,所涉及的风险的级别和类型也不同,应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开发设计合适的体育保险险种和体育保险条例,丰富原有的体育保险险种和条例,使之尽量完善,并适用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
4 结论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而且我国作为体育大国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这一切更加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体育保险。随着不断完善的我国保险体系,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相关的体育保险的制度也将不断的得到完善。文章分析了湖南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现状问题,并列出了其优点和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任塘珂,周明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07.
[2]俞爱玲,童佳梁.论我国职业运动员保险的发展[J].保险研究・论坛,2004(8):26-27.
篇3
关键词 体育运动 风险 体育保险
体育运动不可避开地伴随着风险。在我国竞技体育屡攀高峰、全民健身日渐升温的形势下,转移运动风险的最佳方式——体育保险应运而生。“体育保险在世界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我国却只能算是新鲜名词。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保险已惠及全民,地位几乎与社保同等重要,而我国体育保险意识严重缺失,由此产生的理由和纠纷不断。”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体育保险经纪公司,中体保险行政总监罗阳颇为担忧地表示,“不仅普通百姓意识薄弱,体育管理者中也仅有少数人真正意识到体育保险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很多普通险种都将高风险运动排除在外,使得体育保险具有极强的专业性[1]。“我国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健康运动、安全运动’的理念来发展和普及项目,所以要借助体育保险来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这样可以让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享有一份安全保障,当然,也希望借此推动体育保险在其他项目上的发展。”
一、体育运动的风险的特点
体育运动的研究者对体育运动的风险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运动有以下特点。
(一)体育运动风险具有危害性
由于某种理由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其本身就存在着较高的危险性。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场所是在室外运动场上进行的,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门特殊课程。如足球、篮球、跨栏、跳高、跳远等大多数体育活动项目对抗性激烈,速度很高,强度也较大,有的项目甚至还需要借助体育器械等进行练习,这就使体育教学本身就存在了很高的风险性、危险性,很容易引发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体育运动风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体育运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我们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设置多种预案,这只是降低了体育运动风险发生的概率,但是并不能杜绝。比如我国运动员桑兰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场馆的各自设备都有各种防范措施也都有,但是还是没能避开悲剧的发生[2]。由此可见体育运动的风险是可以防范但是涉及到的偶然因素太多,导致体育运动风险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也即是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三)体育运动风险在群体具有可测性
虽然体育运动在具体某一次体育运动风险发生具有偶然性,但是在群体中通过统计学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就有一定的概率。这种对群体的概率统计可以用来预测某次体育运动发生体育事故风险的可能性。这就要求体育管理工作中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强调体育风险管理是体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风险管理明确管理者、经营者、参与者在风险面前的职责和任务,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样通过风险管理制约和降低事故率。
二、通过体育保险制约体育风险
体育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针对运动员的风险管理、针对体育场馆的风险管理、针对体育赛事、群众体育活动等的风险管理。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风险管理和体育保险的发展已步入正轨,且呈现以下特点:完善的法律体系;竞争性的运作机制;多样化的业务经营;周到细致的保险内容;健全严格的监管体制,但是由于起步晚也存在我国运动论体育运动的风险与保险相关,如需可联系我们.员互助保险有待完善,商业保险亟待加强,社会保险还待探索的理由,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体育保险作用和在保险体系中的地位[3]。
(一)借鉴外国经验建设我国体育保险
针对我国运动员保险中现存的主要理由,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运动员风险管理和保险制度,具体倡议如下:借后奥运之际,深入研究奥运保险规则,积极同国际惯例接轨;加强体育保险监管,规范运动员保险市场;加大体育保险宣传力度,提高运动员保险意识;加速保险经纪公司发展,带动运动员保险发展;加大保险创新力度,开发适销对路的险种;借鉴国外体育保险经验,全面与国际体育保险市场合作。
篇4
关键词:体育保险文化、体育保险销售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保险业的影响很深,产业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易经》也有很密切的联系。销售文化的核心是刚柔之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易经》里面的阴阳,在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以客户为导向和以产品为导向一样、保险销售文化的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一样,个人保险等同易经阴阳之中的阳,团体保险则为易经阴阳之中的阴,当两种保险在销售过程中积累越多就形成保险销售文化。保险销售离不开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两手,缺少那只手都不会带动销售业绩的增长,也就无法实现保险公司总体目标实现,更不易形成体育保险销售文化。
一、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定义
从体育文化的广义和狭义两方来定义,涵盖了体育物质和体育精神层面的二元关系,既定为以体育活动为基本形式,通过身体竞争为特殊的手段和身体完善为目标,延伸体育活动本身以外的精神文化的双从文化总和。在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当今,各行业文化的相互交融成为主题,体育保险业也发展起来,更形成了体育保险产业,催生了相应的体育保险销售文化,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阴阳变化成为过体育保险公司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体育保险销售的阳文化
体育保险之阳是体育保险销售中的个险,体育保险的个险是体育保险销售人员的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保险的个险产品来实现业绩增长也是体育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主要销售方式之一,在大数法则的销售文化之中是以大量的营销人员在市场上不断的和每一个准客户进行不断的沟通、谈判、协商从而达成体育保险产品的销售过程,以不断的增加销售人员的销售技能、沟通表达、增进个人感情因素、提升销售人员的素质成为销售人员的主要途径。
(一)体育保险个险的行业文化。体育保险个险销售是整个体育保险销售的敲门砖,需要相应的销售技巧文化,销售人员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体育保险个险的销售技巧文化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个险的技巧文化。针对意外保险而言,体育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的除和我们一般大众面临的以外之外,还面临着跟对的体育赛场本身、从业者交通意外、工作压力等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危险,也就需要销售人员既懂得保险的专业知识、体育保险专业知识之外的体育行业的知识和对体育行业及从业人员面临的风险知识和其他综合知识,在销售体育保险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与准客户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识,促进销售的顺利进行。
(二)体育保险个险的功能文化。体育保险和保险一样具备相应的功能,除了和保险具有的功能相同之外还具有和体育这个特殊工行业相应的功能文化。保险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功能,而体育保险亦是如此,还扩大了保险的其他功能。保险的功能在各个行业中所发挥的功能各不形同,在体育行业所发挥的主要是这类人群面临的高风险方面的预防功能,为准客户提供准确周密的计划,当客户面临风险事故时能很好的为自己及家人减轻更少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这也体现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主要有三方面的体现:(1)分散风险功能(2)经济补偿功能(3)促进社会安定;由体育保险基本功能派生出来的资金融通功能,主要表现有:(1)资金的聚积(2)资金的运用(3)资金的分散,通过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保险与证券、银行成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体育保险团险销售的阴文化
体育保险的阴文化主要是体育保险的团险,团险的销售文化与个险相比,销售过程更显复杂,主要是通过体育保险个险销售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渠道销售文化。
(一)体育保险团险的行业文化。体育保险团校销售的行业文化主要是针对体育行业的竞技体育运动保险、体育场地器材保险、体育保险养老保险等,体育保险个险主要是针对运动员本生而言,体育保险团险主要是针对体育运动单位或体育运动组织,体育器材生产制造企业等。
(二)体育保险团险的功能文化。体育团险保险的功能文化主要表现为体育团险业务的风险集中和风险分散两个主要方面,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数量大,聚散快等特点,面临的风险集中和风险分散就越明显。从体育保险团险风险集中角度来分析:体育保险保险团险的功能文化有利于促进体育保险团险销售份额的增加和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形成。团险主要是针对相对较散的风险而言,让更多的体育小风险聚集在一起由体育保险公司来承担,这就分摊了客户承担体育风险的后果,同时也将体育风险进行有计划的分散,让更多的保险功能得以全面发挥,无形的就形成了体育保险团险的功能文化。
四、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阴阳关系
(一)财险和寿险的销售文化关系。体育保险的寿险和财险的销售就是《易经》里面的阴阳互补,在体育保险的销售文化之中既有体育保险寿险销售文化,也有体育保险财险销售员文化,但是体育保险的首先文化主要表现为体育保险的阳文化,财险文化主要保险是体育保险的阴文化。无论是体育保险的寿险还是财险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财险也是人的财产,因此财险和寿险一样都需要销售人员不断的和人打交道,只是她们所投保的保险标的不同而已。
(二)个险和团险的销售文化关系。体育保险销售分为个险和团险,在销售过程中,任何一位体育保险营销人员都离不开这阴阳的两只手,也成为体育保险营销人员的生命线。体育保险的个险是体育保险行销人员的敲门砖,体育保险团险是体育保险行销的金字塔,个险和团险的结合才能让这座保险金字塔更稳。体育保险营销人员只有通过体育保险的个险客户和团险客户的不断积累、不断开发,形成从体育保险个险中开发体育保险团险,体育保险团险中开发体育保险个险,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也只有将这阴阳的规律发挥出来,才能将跟多的准客户开发成体育保险客户,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将体育保险文化、行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体育保险销售文化。
参考文献
[1]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 体育保险经纪人 诚信 成因 措施
体育保险经纪人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职业。工作职责是受被保险人的委托,代表被保险人选择保险人并代为与保险人接洽办理保险合同事宜。体育保险经纪人从被保险人的利益考虑出发,为被保险人设计保险,提供咨询和代办保险手续等其他服务。随着社会进步和体育事业发展,尤其是体育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推广,体育保险经纪人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体育经纪人诚信问题是促进体育保险业的主要因素,也日益成为社会和体育保险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体育经纪人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成为体育保险业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一、体育保险经纪人“诚信”缺失的成因
1.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低
在国外,体育保险经纪服务范围广泛,既有市场调查、承揽业务等简单服务,又有风险管理咨询、保险方案设计等附加价值高的服务,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发达国家根据各自保险市场的要求设置了多种类、多层次的资格认定与等级考试制度,以确保经纪人具有相应素质。此外,还有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除了保险监管当局自己开办学院进行培训外,还借助各类自律机构、专门院校和保险、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培养高级人才。但中国目前的体育保险经纪公司,因为发展历史很短,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操练和演习的状态下进入体育保险市场的,毫无经验可言。人才缺乏、门槛较低,于是大量的下岗工人,或是家庭妇女,或是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都可以去到体育保险公司。这样做的后果是,保费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就涉及到专业的保险问题时,因为从业人员素质有限,很难做到“最大诚信”。人才匮乏已成为我国体育保险经纪人发展的瓶颈。
2.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归属感缺乏
(1)归属感的一般理论。归属感,从字面上解释是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或者说是感觉自己属于某个特定的组织、地域和群体。从表层而言,归属感体现为一种满意度,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态度。从深层看,归属感表现为一种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的发挥及主人翁意识、个人能动性的体现,是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探求归属感的关系,可知它是外部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并且这种意识再进一步影响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归属感是介于外部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
(2)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归属感缺乏原由。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归属感与诚信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首先纵向考察我国体育保险发展。在我国体育保险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保险经纪人对博弈论和纳什均衡等经济理论知之甚少,体育保险买卖信息不对称肯定存在,产权、管理、信用制度既不完善,也没有专门的诚信教育。随着近几年体育产业化脚步的加快,业务压力不断增大,体育保险经纪人大进大出、良莠不齐,部分销售人员仅把体育保险销售作为谋生手段、寻找其他新工作的过度,使保险经纪人对行业和公司的忠诚度不断下降,甚至缺乏归属感,导致部分人员更容易以不诚信行为获取短期利益。
3.体育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体育保险经纪人诚信体系建设
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经纪人挪用保费等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经纪人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体育保险。
4.体育保险经纪人法律的监管体系不健全,保险操作不够规范
立法是体育保险发展的关键和保障。目前我国体育保险主要是在《保险法》和《体育法》的法律框架内运行。但是迄今为止,在《保险法》和《体育法》中均没有关于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具体条款。这在客观上放纵了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操作。有关体育保险经纪人法规的缺失,使得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具体操作涉及很多法制的空白区域,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由于对于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体育保险关系的建立,体育保险的授权及其方式,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权利与义务,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基本行为规范等事项都未作出具体的规定,现阶段根本谈不上对体育保险经纪人实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管。必然会导致体育经纪人操作上的不规范。
二、解决体育保险经纪人诚信问题的措施
1.提高经纪人的整体素质和专业业务水平
适当提高体育保险经纪人准入门槛,运用各种综合的评价指标考核、选聘经纪人,把好体育保险经纪人的“入门关”与“质量关”。目前的体育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过于简单化,只注重经纪人资格考试的成绩,忽视对其教育程度、实际经验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因此,应该改革现有的资格考试制度,开展系列化的体育保险专业资格考试。首先有一个基本的资格考试,获得资格的人可以销售最基本的保险产品。然后,针对不同的险种、不同阶段的营销人员,有不同的培训、考试,从业人员可结合自身的特点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此外,体育保险经纪人培训和继续教育作用也不容忽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探索建设经纪人继续教育网络,并将继续教育试点逐步推广;同时,建立保险人退出机制,对于未达到培训目标,且工作态度恶劣的经纪人,取消与之签订的合同,另聘优秀经纪人。
2.提高体育保险经纪人归属感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体育保险从业价值观。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要引导体育保险经纪人充分认识体育保险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从业价值观,寻找从事体育保险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职业自豪感和强烈归属感。
(2)传递真实有效的体育保险业信息。 向体育保险经纪人全面清晰传递信息,有利于他们对机遇充分了解,对困难充分准备,避免了盲目进入后产生的极大心理落差。初入者的心理契约不被破坏,可以增强其安全感,从而提高归属感。
(3)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和利益分配机制。“不患寡而患不均”,同一个团队内利益分配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成员对该团队的认同和归属。绝对的公平公正是没有的,但是相对的公平公正机制却是可以建立的。首先要做到公开。考核标准应该具体明确、通俗易懂,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民主监督。其次是改变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全部由管理层说了算的局面,增加员工(工会)的参与度。再次是严格执行。考核和利益分配制度是非常严肃的事,不能因人、因事而异,执行中不能随意改变规则。总之,要在考核和利益分配上体现员工的企业主人精神。一个有企业主人精神的员工,必将是有强烈归属感的员工。
(4)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诸多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体育保险公司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以业绩论英雄,员工业绩好时的可以得到全部精神荣誉、经济奖励,业绩差时无人记起,收入不及糊口,从而引发体育保险经纪人的不安全感,削弱归属感。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可以采用以下做法:一是完善目前业绩考核的单一考核体系;二是经常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建立日常绩效辅导机制。因为绩效辅导能及时发现员工行为与目标之问的差距,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绩效,从而增强归属感。
3.加强体育保险诚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诚信的企业风尚的树立,要依靠深厚的法律支撑、严格的制度保证和规范的道德约束等为基础。作为体育保险从业及监管部门:
(1)要加强体育保险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诚信建设有利于体育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诚信教育,一方面是对体育保险市场主体的诚信教育,要使行业主体及广大从业人员认识到,诚信从业有利于维护行业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体育保险,走进体育保险。
(2)要从制度层面上来约束和规范保险市场主体的行为,切实加强体育保险业的诚信建设。要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投保前如实告知、保险人的风险提示到保险产品的销售、风险发生后的理赔定损等环节明确规定诚信的基本要求或底线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3)要培育体育保险经纪人评级机构,对社会主动公布体育保险经纪人的信用等级,用市场的手段和经济的办法,引导保险主体自觉讲求诚信,谋求长远利益。
4.完管与立法建设善有关体育保险经纪人的监管和立法,规范体育保险经纪人市场
我国的体育保险经济发展时间不长,在监管方面的有关措施还不健全,体育保险监管的现状与国际差异很大。确定体育保险经纪人的佣金支付标准、责任赔偿标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等内容,规范市场竞争是诚信建设的基础。
(1)须尽快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管、机构内控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采取适当措施。
(2)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一流体育保险经纪人服务自律监管队伍,变他律监管为自律监管。
(3)加大对体育保险经纪人市场的监管力度和频率,实施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监管。
(4)提高体育保险经纪人市场监管的透明度,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来强化监管。
(5)协调体育保险经纪公司与保险公司的运作。督促各保险公司按国际惯例对待体育保险经纪人,对客户与体育保险经纪人的报价一致等,使体育保险经纪人市场处于规范运作中。
三、结语
体育保险行业的“诚信”工作,尤其是体育保险经纪人的“诚信”问题,关乎到我国体育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问题。体育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监管部门都应当足够重视这一问题,规范行业标准使体育保险行业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赵 芳:关于我国体育经纪业立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582~584
[2]薛 涛:试析我国体育保险经纪人市场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7,28(5):53~56
[3]徐勤儿:我国体育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5,(9)
[4]马彦林:美国体育经纪人制度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1,(8)
篇6
摘要体育保险是指利用保险机制来降低和转移体育运动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和风险,从而保障体育运动的参与各方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正当权益。现代体育涵盖了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等方面。而竞技体育运动是人类向自我生理极限不断挑战和超越的一种勇敢实践,体育比赛在给观众带来刺激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同时,也充满激烈对抗性和危险性。竞技体育与保险密切相关,它的产生控制和降低竞技体育运动风险事故的发生。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保险尚处在起步阶段,体育保险市场还很不成熟,主要存在保险意识淡薄,保险单一,资金严重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看清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发展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保险
一、我国竞技体育与保险的关系
(一)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
我国的体育保险起步比较晚,从90年代开始在历届奥运会上都有突出表现,夺金优势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对象。然而,在体育保险领域却发展缓慢,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伤害和突发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没有后勤保障措施,结果导致大量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活动参与者不能全神贯注的进行训练、比赛和健身。因此,为了加强我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保障工作,最早提出体育保险的设想是在1995年3月,11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递交提案,要求给那些曾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建立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并积极地寻找对策。2000年悉尼27届奥运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为我国体育代表团的官员、运动员、教练员与随行记者投保了1.6亿元人民币,包括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保险。可见,体育保险已日益引起体育管理和从业人员的重视,并已经在大型赛事中引入。
(二)我国竞技体育与保险的关系
体育项目,尤其是对抗激烈,欣赏性较强的竞技体育项目,由于其不断挑战体能,技能极限的客观发展规律,从而潜伏着相当大的危险性,队运动员的心里和生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违背人体生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高强度训练,极度造成运动员的身体损伤,近几年来竞技体操运动中的多起意外事故可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着各种体育风险的损害,一部分可以通过控制的方法消除或减少,但体育风险不可能全部消除。面对各种体育风险造成的损失,单靠自身力量解决,就需要提留与自身财产价值等量的后备基金,这样即造成资源浪费,又难以解决巨灾损失的补偿问题。
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发展的因素
近十年来,我国的体育保险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我国体育保险是完全依赖于商业保险,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体系,加上我国商业保险市场自身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市场也还很不成熟、不规范,经营的规模较小、市场比较单一,从而形成了体育保险急待发展和商业保险行业纵深发展不够的矛盾。这些因素在不同方面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体育保险市场的发育,制约着我国体育保险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体制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运动员是由国家出钱培养,发工资,有伤病由国家出钱治疗,一般很少涉及保险,保险意识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体制不同,保障形式不同,致使运动员投保保险的心态各异,这也是国内体育保险市场不活跃的主要原因。
(二)投保资金不足、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体育保险的投保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及企业赞助,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员本身缴纳的保险费尚部充足,投保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导致了投保资金的不足,运动员的实际保险需求无法形成市场的有效需求。
(三)体育保险的险种单一、灵活性不强
在我国国内专门的体育保险产品非常少,及时有相应险种,业存在费率高,条款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不同体育项目要求等问题。尤其在多年来形成的“赞助”环境里,很难开发出好的体育保险产品。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不平横。首先,市场需求不足。第一,国民的整体体育保险意识浅薄。第二,旧的体育管理体制有些地方制约了商业保险在体育领域的深入发展。第三,经济收入,保险费率等都影响市场需要的因素之一。
(四)体育保险的法律不健全、操作不规范
立法是体育保险发展的关键和保障。现阶段我国体育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覆盖面窄,比较零散,条款陈旧跟现实脱节而且不成体系。目前,无论是保险界还是体育界,都还没有明确的,完善的关于体育保险的法律法规,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体育保险的发展。有关体育保险法规的缺失,使得体育保险的具体事项涉及很多法制的空白区域,必然会导致操作上的不规范。
(五)缺乏可以沟通体育和保险领域的专业中介服务
在体育保险的经营运作模式里,一个能够提供完善服务的中介机构非常关键,它把体育保险需求和体育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险种产品联系在一起。市场缺少沟通体育与商业保险领域的专业中介机构。全国只有“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一家专业体育保险中介公司。
(六)体育保险人才供给不足
即懂得体育又懂得保险的复合人才是我国发展体育保险所急需的,统计相关数据,识别和管理风险到开发险种等都离不开这些人才的参与。没有这些人才,保险公司无法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的风险点,比如体操运动员的踝腕关节最容易受伤,跳水运动员的眼睛最容易受伤等,因而无法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专业保险单,正是这种人才的严重缺乏,使得我国体育保险公司研发力度不够,影响到体育保险发展。
三、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研究对策
(一)体育保险必须走商业化发展的道路
我国体育保险必须沿着商业化保险的方向发展,这是与发展市场经济和保险商品本身的特点相结合的。体育保险作为保险的一种形式,资金的交付和运作也与普通保险具有相同的特点。目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拓宽了保险资金的运作渠道和范围。体育保险资金的运营也必须要求如此,既在基金的运营上至少要维持利润率达到行业平均利润率,否则体育保险业将被市场淘汰。因此,体育保险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源无偿的,由政府包办的或不指望回报的体育保险基金是脱离市场经济规则的,也不能长久。
(二)我国体育保险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体育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我国应加强体育保险法制建设,一方面可以考虑将部分体育险种列为法定险种,采取团体险方式承保,避免逆选择,增强体育活动主要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国家体育主观部门应该补充《体育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加入体育安全与保险的内容。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差异和对抗激烈程度不等,运动员面临的风险迥然而异,这就使得各个项目制定出具体的,详尽的伤残程度等级标准。另外,体育运动的风险等级标准,体育赛事的风险等级标准也都需要保险主要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合作,尽早将其制度化。
(三)建立、完善体育保险中介制度
成熟的体育保险市场必须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中介人共同过肩市场的主体。建立中介制度也是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培育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的体育保险完全依靠商业保险公司的兼营,而体育领域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体育保险险种基本是套用商业保险的普通险种,存在险种少,费率不合理,条款不明确,保险范围窄等情况。体育保险中介公司拥有即懂得体育经纪又懂得保险经营的专业人才,可以有效地组织保险公司及时,准确的开发新保险产品,把潜在的保险需求变成现实需求。
(四)我国体育保险的发育程度逐步开放化
从现阶段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发育情况看,我国体育保险市场还需要精心培育和扶持,至于体育保险的对外开放要慎重。一方面,要看清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必将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开放对于我国体育保险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国内保险企业,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加快改革的步伐,积极迎接挑战,主动抓住机遇。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体育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因此,在现阶段,要注意对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培育和保护,通过合理的手段调控国外保险公司进入的速度,以及其在我国的经营范围,根据体育保险市场具体发育状况,逐步开放市场,保证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五)培养我国体育保险人才
体育保险在我国兴起的同时,精通保险和体育运动知识的专业人才却非常匮乏,这成为制约体育保险事业发展的因素。因此,我国急需培养一批精通体育运动知识和保险业务的体育保险人才,应在体育院校和综合型的体育院系培养体育保险人才。
四、小结
目前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发展的诸多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市场必须走向专业化,制度化,法律化逐步完善保险市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炎.浅析我国体育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体育学院学报.2008.7.
篇7
1、首先在手机上打开支付宝客户端。
2、然后在页面中选择红色箭头所指处的“我的”,进入个人资料页面中,然后选择“余额宝”进入。
3、然后在余额宝页面中选择红色箭头所指处的“转出”。
4、接下来在页面中选择红色箭头所指处的“转出到银行卡”或者“转出到余额”,输入金额,点击“确认转出”就可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医疗行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840.684;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一、医疗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国计民生,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呈现出公平、普惠、非营利的基本特点[1]。但自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改革至今,医院越来越注重对于自身利润的追求,由此而引发医疗消费上涨过快,人民群众普遍感觉“看病难、看病贵”,而这一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究其原因,第一是由于就医人数的增多造成。人口数量在增长的同时,经济也在增长,人们除了满足温饱,更多的开始关注健康的维护与疾病的治疗。一旦有了疾病,更多的选择积极的寻医问药,到医院诊治。另一方面,现代人们饮食起居无规律,缺乏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以及三高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体质下降,发病率上升,就医率增高。最后再加上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地区或者少数医院,导致就医过度集中,人民群众无不抱怨“看病真难”。
原因第二则是药价虚高、检查项目过多,检查费用高等因素造成的医疗价格的过快上涨。医疗价格的过快上涨成为了广大群众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在面对重大疾病的时候,往往会不堪重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很多家庭真实的写照。
2.公立、非盈利性医院政府投入不足
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占据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的绝大部分比重。然而这些医院的建设和投入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然而,这部分的投入相比医院快速的发展而言,杯水车薪。因此,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只能通过诊疗业务收费来维持[2]。
与此同时,医院要维持运转就需要较高的成本。医院之间会通过新设备、新病房、新大楼、新就医环境等来竞争,而这些竞争需要高投入,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面对这些,医院除了治病救人,还需要考虑如何开源节流。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医院各职能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医疗从业人员工资、奖金、福利等收入的重要来源。
3.医疗纠纷突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医患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以前的和谐共处变得越来越紧张,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的治疗技术、新药品的使用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增长了医疗行为的风险,增加了医疗行为的难度。另一方面,很多疾病至今仍存在很多未知性与病情转变的突发性,有的甚至是无法预测,无法避免、无法治愈的。由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专业知识的缺乏,再加上与医护人员沟通不够,甚至是“医闹”的非法参与、舆论的不正确引导与宣传,往往会引发矛盾,造成纠纷。
不可忽略的是,许多患者为了治病几乎是花费全部积蓄,甚至要举债就医,花了很多钱,却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从而采取不理智的维权方式,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多发和升级。
二、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
1.商业健康保险定义及其转变
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义在我国保监会颁发的文件当中被两次提及,第一次是在2006年保监会《商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二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商业健康保险的险种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第二次是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的第一条,再次对商业健康保险进行的重新的定义。第二次定义与第一次相比有两点明显的区别。一是扩大了商业健康保险承保的范围,从原来的仅仅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变成了因健康原因和因医疗行为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二是增加了相关的险种业务,增加了医疗意外保险、医疗责任保险。这为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在概念上和政策上提供了依据。
2.商业健康保险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商业健康保险的目的不仅仅是在疾病发生以后的对其费用进行补偿,更重要的应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促进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为最终目的。保险公司可以提供预防保健、健康体检和疾病后的康复等多种项目的健康管理服务,在正确健康管理观念的指导下,促进和鼓励客户保持身体的健康,降低疾病发生率,降低就医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为积极应对健康问题和挑战,《“健康中国2020”鹇匝星杀ǜ妗贩直2008年启动、2012年正式,首次提出突破医疗卫生局限进行大健康管理的建议。2012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其中就包括健康管理。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保监会了《关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正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明确要求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
从以上国家的宏观政策不难看出,商业健康保险不仅仅只是承担保险事故发生后的保险金的给付,更重要的还包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健康管理理念的引入,保险公司将单纯的事后赔付(给付)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赔付(给付)全过程的保险保障及服务模式。这样的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手段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减少赔付金额。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以“健康保障+健康管理”为标志的“大健康险”产品既是未来保险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也必将成为未来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趋势和主流。
3.商业健康保险化解医疗纠纷
在医疗纠纷中,使用最多的方式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3]。其次是诉讼,卫生行政调解次之。在近几年,人民调解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逐步受到关注和认同[4]。
商业健康保险除了针对个人提供健康保障之外,也是针对医疗风险的一种保险实务。在最新的商业健康保险定义中,已经明确了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分散和转嫁医疗执业风险,新增了医疗意外险和医疗责任险。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以〔2014〕50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第三点明确提出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以及其他形式的医疗执业类别保险的发展。这一意见充分表明,国家希望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机制来分散医疗执业中的风险,促进医疗纠纷的化解和处置,保障正常医疗秩序,推动建立平等和谐医患关系。
4.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机构的改革
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不仅仅是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者好补充医疗保险的经营者,而且是医疗机构改革的参与者。商业健康保险将会助推公立医院的改革以及私立医院的兼并重组、股权合作,将产业触角深入到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领域。养老机构的开设,私立医院的建设,“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5]。
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保险机构投资健康服务产业,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k医疗、社区养老、健康体检等服务机构,承接商业保险有关服务。建立以商业健康保险为核心,衔接医疗、养老、护理、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产业链,提供系统化的养老、护理、保健、疾病管理等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
参考文献:
[1]宋瑞霖,张正光.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挑战的深层思考.中国新药杂志,2009,21.
[2]张子扬,张国栋,姜玉泰.过度医疗不止,看病贵难解.大众日报,2011-3-5(4版).
[3]李丽洁.我国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多元化构建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09):39-42.
篇9
一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保证体系。结合员工队伍所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完善了《**局教育培训暂行规定》、《**供电局继续教育工程三年实施计划》、《**供电局技能提升工程三年实施计划》等多项教育管理办法,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认真抓好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师队伍建设。依据省公司《建设教育培训基地规划》,编制了3-5年《**供电局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客观地分析了实训基地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设基地的构想,提出了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方案、专业设置和保障措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兼职和外聘教师队伍库,选拔热爱培训事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兼职教师队伍。对从事培训的骨干教师建立了定期召开座谈会,分析和总结当前培训工作的存在的系列问题。三是加强研发体系建设,搭建网络教育培训平台,有效解决了基层单位分布广、员工分散不易组织集中等客观因素。四是投资40万元,年底建成继电保护培训室,进一步为生产一线员工提供练兵场所。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步伐是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
一是切实利用好现有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电工岗位技能脱产培训。今年来,在培训基地共举办了4期农电工岗前持证培训班及4期计算机培训班,二是采取多种激励办法,促进员工提升业务技能水平。进一步激励了员工岗位成才,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员工队伍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三是抓好各项常规培训工作,为企业生产服务。
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强化基层培训是我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篇10
居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罗德亚齐格勒,今年已经68岁,他从保险公司提前支取了11400美元的死亡保险金,不仅可以维持余生,还可用于求医看病。与此相类似,今年58岁的玛丽已没有了亲人,近两年来以保险公司发放的房产抵押年金作为每月的主要生活来源,状况较之前有相当改善。他们都在改善财务状况上借助了美国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种保险产品,将未来的收益转化成今天用于消费的资金。
人寿抵押保险金
在美国,人们购买保险非常普遍,其中以长期人寿保险居多。据美国社会福利保险局统计,2004年全美平均1.4人才拥有一份健康保险,而平均每1人就拥有1.2份长期寿险保单。同购买彩票所不同的是,虽然购买长期人寿保险最后一定会中“奖”,但按照寿险通常的管理规定,付钱买保险的投保人自己无法享用这份保险金收入,哪怕是老来穷困潦倒,可以说是守着金山却不能为我所用。如何才能使已确认身患绝症的病人在临终之前享用自己的人寿保险金呢?
2002年,在美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保德信保险公司的市场策划师巴洛在访问一家艾滋病治疗中心时,听到患者向他呼吁:“请帮助我们死得有尊严吧!”这使巴洛深受感动,并开始就患者的要求设计新险种。人寿抵押保险金由此应运而生。一年以后,56岁的安德森成为美国第一位预支自己人寿死亡保险金的投保人,他用这笔钱付清了在医院就医的所有费用,三个半月后离开了人世。
人寿抵押保险金称“死亡期货”,当投保人或者受益人在自己病入膏盲或者临终之前,可以提前预支本来应该在死亡以后保险公司才能给付的保险金。这是保险公司为了解决有的丁克(无子女)家庭中的老人生活困难情况而推出的一种新的保险产品,同时也是以美国人习惯于提前消费的观念为基础而设计的。到2004 年,全美已经有 400多家保险公司陆续出售了这种带有浓厚“死亡期货”色彩的“人寿抵押保险金”寿险保单,购买人数约有2500万,而且自2003年起这种产品就开始飘洋过海,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盛行。
据美国独立保险人与经纪人公司一位业务主管介绍,办理这种“死亡期货”的手续十分方便。所有购买人寿保险的人,不分年龄大小和健康状况,只要在保险契约上加注一项临终保险金特约条款,就可以将保险合同上的法定受益人变更为自己。残余人生不到6个月的病人,最少可以提前动用保单保险金额的 80%,不过前提是病人必须有医院开出的合格有效的医疗证明。病期超过两年者,只能动用保单保险金额的50%。病人去世后,保单剩余的保险金仍由合同变更前的合法受益人受益。
房产抵押年金保险
2004年,美国从事产物保险经营的保险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房产抵押年金保险。该产品将固定的产权资源变成活期的储蓄,将房产这种不动产变为流动的钞票,将遗产转化为现金,使得老人和危重病人的收入增加,医疗费支出有了保障,减少了他们的后顾主忧,不仅使老人和危重病人找回了自尊,同时也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据世界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马什公司的CEO格林伯格介绍,房产抵押年金保险是一种新型的“抵押房产、领取年金”的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将投保人的房屋产权作为抵押,按其房产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和预支利息,并按美国人的平均寿命(男71.5岁、女73.5岁)计算,将其房屋的价值化整为零,分摊到预期保险年限中去,再按年或按月以现金的方式支付给投保人或者受益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