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市场范文
时间:2023-04-08 12:5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产业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产业;融资
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以政府有限的投入,不论体制上还是比赛安排都靠政府独家操办,毕竟政府财力有限,而且在市场条件影响下,投入的非持续性和低回报,使政府最终也无力承受巨额的支出,最终导致投入的严重短缺,投资方向的偏差、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显著是必然的,这些因素必然成为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障碍,所以,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加快,完善竞技体育产业融资体系势在必行。
一、加强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基础和条件
(1)改革开放创造了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了地方行政分割,在政府职能转变的环境下,在国家提出实施“奥运战略”的背景下,为我国体育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创造了条件。
(2)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转型、观念的转变,个人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体育消费也不断增加,不仅要吃好喝好,还要生活好,其中体育娱乐和健身就是其首选。在锻炼的同时还要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实惠和乐趣,包括观赏竞技体育比赛和观看电视转播。
(3)社会经济基础的日益壮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投资比例在竞技体育中的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大大上升,集体和个人投资在国家竞技体育领域增大投资,为拓宽投资渠道提供了可能。
二、拓宽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分析
(1)体育产业股权融资。在证券市场上,体育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体育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要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就要借鉴发达国家利用证券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办法,借助证券市场解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2)体育产业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体育产业债券是体育产业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对外发行的借款凭证。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有利于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加强社会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出台将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奥运经济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体育产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将是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的必然选择。
(3)体育产业基金融资。为有别于财政、银行、股市的融资手段,体育基金是伴随体育产业发展起来的带有行业色彩的准金融机构。它通过向社会公众和企业事业单位发行基金受益凭证,募集资金。开放性基金的受益凭证不能上市,也无须上市,所以它不仅不会加剧股市资金供给不足的压力,而且可以避免投资基金的受益凭证在二级市场上被投机炒作,充分发挥其为体育产业融资、促进体育存量资产盘活和广泛开展资本运营的应有功能。
(4)商业银行贷款融资。体育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银行贷款方式融资比较灵活,企业既可以申请具有专项用途的长期发展资金,也可以申请短期流动资金周转贷款。贷款可以用体育场馆等固定资产做抵押,也可以找信誉较高的大股东做担保,与证券市场融资相比较,银行贷款能快速地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当然,与股权融资相比,举债经营对企业运作及战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可以考虑对体育产业实行适当的产业投资倾斜政策。
(5)体育赞助融资。体育赞助指向某一体育资产(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公益性体育活动等)付出一定数额的现金或实物,与该体育资产合伙参与开发以达成各自组织目标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体育赞助是现代企业营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实际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体育教研部
王晓红河北省体育部田径管理中心
宋志强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体育产品 节省资源 绿色包装 包装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选择物质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享受。体育锻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趋势下,体育产品的包装将受到普遍的关注,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卖产品”更要注重“卖包装”,包装对产品销量的冲击力不容忽视,产品的包装往往能够左右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好的包装设计是销售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1体育产品包装的必要性
目前,包装已成为强有力的营销手段。设计良好的包装能为消费者创造方便价值,为生产者创造促销价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体育产品的包装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1)保护体育产品,便于储运。产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保护商品,体育产品一般要求耐用、结实,有效的产品包装可以起到防易碎、防变形等保护产品的作用。因此,在产品包装时,要注意对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包装的技术控制,不能还没到消费者手里已经出现破败不堪的现象,而影响产品在人们心里的可信度。
(2)形成产品包装特色,提高影响力度。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富裕是指消费者愿意为良好包装带来的方便、外观、可靠性和声望多付些钱。销售包装具有美化商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外形新颖、大方、美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但还是要应尽量降低包装成本。
2 体育产品包装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体育产品包装缺乏整体性理念与科学评估,这是目前市场上体育产品存在的普遍问题。包装缺乏整体性理念和体育产品特色,从包装的颜色、图案、图形、材料、健身内涵上不能很好地体现体育产品的实质。
(2)体育产品包装材料与产品不相适应,包装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顾客对产品的选择,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尤其是中高档产品的包装选料上更具有此特点,包装选料与产品相适应、选料适当考虑成本、顾及消费者感受等方面的原因,会使体育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增加。
(3)体育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存在隐患,再利用性,包装破损会使产品质量受损,还可能存在包装结实,不易打开,会包装锐利的尖角容易划破消费者皮肤等现象,都会对产品形象造成阴影;安全、便利的包装能给产品带来好的销量。
(4)缺乏体育产品包装的再利用性,包装材料一般在产品使用后都会成为多余的垃圾品,如果能够再利用这些包装,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容易接受包装成本,还可以由于包装上的文字及图案在再利用的过程中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3 体育产品包装的策略
(1)建立健全体育产品包装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缺少标准完整的有关产品包装的政策性文件,无论是包装形式、图案设计还是包装材料的后期处理,都没有统一要求及标示,没有将包装废弃物的管理等从产生的源头一直到最终的处理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且对体育产品包装废弃物的规范也只是针对生产一消费一回收一再生一利用的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进行,没有对其进行全程管理。
(2)体育产品包装提倡使用再生材料。主要指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产品包装对消费者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附属产品,要是能够再利用,为消费者赢得一定的经济回报,会增加对产品的认可;但是体育产品由于其特殊性,产品包装也可以随着产品一起无限次的服务于消费者,这也起到了包装的再利用,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体育产品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
(3)开发和应用体育产品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是一种新兴产业,绿色产品包装由于其成本高,还没有普遍的应用到包装业中来,但随着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包装业绿色化是必然的趋势。体育器材包装应尽可能使用循环再生材料,目前包装上大多使用的是再生纸,再生纸是以废纸回收后根据需要制成的再生性包装材料,还可以再次循环;再就是加快技术创新,研制体育器材包装新材料,开发低成本、无污染或一次性易分解材料;产品包装材料应向着低量化、薄型化的方向研制,包装材料如果是多种材质组成,使用后要易于辨认分离,方便回收再利用。
(4)建立绿色消费制度及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在我国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包装的要求不是很高,当前国内没有明确的对绿色包装产业的扶持政策,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其中对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还是比较少,更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虽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多,要在我国推动绿色消费观念,还需在加强包装技术与材料的同时,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理念,由于受生产技术和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传统产品包装要比绿色包装在成本上低廉许多,在市场竞争中绿色包装产品相对处于劣势状态。因此,体育产品包装要走向绿色包装,就必须建立绿色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安冬风.对发展我国绿色包装问题的思考.内蒙古统计[J],2005.05.23.
[2]刘北辰.强化环保意识发展绿色包装.节能与环保[J],2007.02.45.
[3]周斌.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包装工程[J],2011.01.20.
篇3
关键词: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739-04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价值的基础上,跟踪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探讨了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战略意义及实现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动力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战略目标,旨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体育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的精神,探寻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模式,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融资价值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她催生了无数的体育企业和运动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奇迹。与此同时,我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风险资本使许多体育企业有了发展的可能并走向资本市场。我国新型中小体育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体育企业的体育风险投资在1996年就已经展开,我国银行正式设立体育企业贷款项目[3]。如青岛双星、北方五环、巴士股份、圣地、中体产业、奥园集团、李宁等。这些企业集团根据各自的优势适时进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后大力开发体育品牌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中体产业、青岛双星、巴士股份和李宁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情况看,我们可以展示并提供充分的现实依据,说明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上投融资的价值。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急需通过金融创新将体育产业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衔接,把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为体育产业投融资的切入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市场条件。从2001年7月份起全国已有的20多家从事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已发展到目前以体育产业和“奥运体育”为概念的上市公司(如青岛双星、李宁、中信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高德体育发展公司和北京雷诺体育经纪公司等)增加到近50多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和准备上市公司的题材[2]。它们的成功上市经营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全方位、多元化资本市场融资体系的构成(表1)。
伴随着北京奥运举办期的临近,大众健身潮流的开展,民众对运动和健身意识的提高,国内运动服饰的品牌知名度也将提高。而以“奥运体育”概念成为激励安踏、鸿星尔克等体育用品企业上市热潮的动力正在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上市。 其中,包括乔丹运动、特步体育、361°、匹克运动等体育品牌都制订了今年的上市表,预定上市地点包括内地、香港、新加坡甚至美国。另外,泰山集团、“晋江鞋帮"等企业纷纷准备于今年跨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快车道。与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相比,与处于类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以及与境外成熟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相比,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市场规模、结构到市场效率,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到证券期货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从交易所竞争力到各种基础设施的效率,从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到执法的有效性,都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和转型的客观需求,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客观分析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市场发展阶段的特点,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制定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将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战略意义
从广义上讲,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理解包括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信贷、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比较单一,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方式,才能推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增长,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将不断壮大,与此相适应,资金需求日益增大,许多风险体育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上市的体育企业虽然情况不同,但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压力依然存在。如何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开辟资金渠道,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防御融资风险,是一门重要的理财科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来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
2.1有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体育产业资源要进行资本市场的融资就要通过发行或购买体育债券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活动中,上市资源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据有关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达14亿元,超过GDP的40%,储蓄率居全球最高,为股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境内近1 400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已累计筹集资本超过1万亿元,筹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多主体、多形式投资商的投资,标志着市场的打开;资本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表明资本市场已具备了良好的资金利用市场基础[4]。根据我国现有居民储蓄投资渠道狭窄导致资金供给相对过剩与企业资本性资金相对不足实际状况,构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体系创新模式可以满足我国众多风险体育企业所需要的资本性资金的需求和居民的投资需求。
2.1.1有利于提高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利用效率实践证明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并不是具备结构调整功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有效地解决总量矛盾,但无法保证资源从低效产业流向高效产业。体育产业经济结构、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构建有利于资本向高效配置方向流动的市场平台,这个平台只能是发达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体系创新模式。
2.1.2有利于防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市场机制是防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机制之一,而运用市场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运用各层次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彼此间的潜代、互补,对冲和组合机制,一方面通过将资本金风险分散为各个微观主体分别承担而避免由其集中发生给经济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动荡;另一方面,通过各个微观主体分别的市场选择和市场运作而化解这些资本金风险。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就是要推进防范和化解资本金风险的市场机制系统的形成,改变继续运用行政机制来抑制资本金风险的倾向和行为。
3实现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动力因素
3.1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逐步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筹资的功能也逐步被完善,特别是中小板的推出和发展。使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经济增长实体化向经济增长资本化转变。在这过程中,受益的将主要有两类体育企业,一类是大型国有风险体育企业,这些体育企业同外资合作可以引进成熟的约束激励机制、先进的风险控制机制及现代化的体育企业管理制度;另一类是高成长性的风险体育企业,这部分体育企业获得外资的支持后,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企业家的财富也将得到成倍放大。这些成功案例又将为其他我国体育企业树立发展样本,形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转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成立之初,其功能被定为于服务于国有风险体育企业,为国有风险体育企业脱困保驾护航。这也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根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混乱无序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层服务国有风险体育企业的监管定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功能逐步得到矫正,通过市场功能的完善,未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功能将在增量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增强存量资产的调节功能,通过体育产业证券化方式使现有的存量资产流动起来,并对其进行重新配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市场制度趋于统一,这主要通过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逐步推出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上市资源来实现,如建立多层次的体育产业债券市场体系,拓宽体育产业债券市场回报方式与途径,构成多层次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体系。
3.3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回报利润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就是指把体育产业相关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资本运营优化配置体育资源,以达到盘活体育资产存量目的。体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通过发行或购买债券和股票等方式进行的资本运营活动,这些活动都属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运营的范畴。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运营的目的是优化体育企业债务机构和资本所有者结构,实现体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和投资价值的最大化[5]。如果把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也看作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话,可以发现利润分布在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产业利润分布(图1)。图1详细分析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产业链,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从产业上游至下游可以分为股权投资、储备末期、新股发行以及股票流通四个产业环节。相对的在流动性、购买价格上都是由低到高,而资本汇报率则由高到低。
3.4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国外投资者的进入以及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将加速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接轨。这种接轨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的接轨:1)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交易品种、交易规则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领先的国际体育产业金融机构将进入我国,也将带来最好的国际操作手法以及最先进的技术。2) 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关联度将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走势将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变化休戚相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是指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体育股票和债券发行、股票和债券交易、股票和债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目前发达国家主要的体育股票和债券市场已高度国际化,世界各大体育股票和债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并且多家大数体育股票和债券交易所正积极寻求大联盟。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因素已经对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产生了明显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过度期的结束和北京后奥运经济效应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关联程度日益提高。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在国际化竞争中,如果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运作方式只局限于国内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积累和集中,将与国际性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反差,导致国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缺乏参与世界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竞争能力。因此,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融资运作应是超越国界的一种开放式的经营。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应尽快适应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竞争的应变之举。正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运营世界性整合,取长补短,谋求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有机结合,使全球资本市场融资和体育产业融合为特征的一体化发展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吸纳国际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先进技术、经验与理念提供土壤。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信贷、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20世纪90年代国外体
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趋强,体育产业从证券市场募集的资产越来越多,体育股票在许多二级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体育产业资本运营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以1998年6月为起点,美国证券二级市场中以经营体育产品及服务为主业以及体育产业相关的产业资本,占总市值的8.12%。在当今世界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体育用品公司排行榜上,前10名有5家美国公司、2家日本公司、德国公司、英国公司和瑞典公司。目前世界排行前10名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全部为股份有限公司,在1991年曼联俱乐部成功登陆伦敦股票交易所之后,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更是掀起了上市狂潮,目前西班牙足球俱乐部约有60%是上市公司[6]。国外的经验证明:组建股份制的俱乐部,进行资产重组,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目前,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投资于体育产业的趋势十分明显。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表明:资本市场为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为体育行业大重组提供了运作的平台,要实现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的介入。有关专家预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消费能量会实现加速释放,我国体育产业将由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体育产业会吸引着更多中外资本市场的进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在2007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欢迎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份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7]”未来几年,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国际化,主要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 参与主体呈现国际化趋势;2) 筹资主体呈现全球化趋势;3) 市场体系呈现层次化趋势;4) 资本流动呈现自由化趋势;5) 市场运行呈现效率化趋势。
4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目标
4.1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目标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投资,运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分散风险和风险补偿机制,不仅可以为促进风险体育企业的资本形成提供更加有效的渠道,防范社会融资的结构性缺陷,而且促使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更富有弹性和活力。正作为现代体育经济发动机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如果其体育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将实现对体育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反之,如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失衡,整个体育产业市场融资体系的有序运行势必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8]。由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的动态性,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依赖于已有的融资战略,而是取决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即一种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再思考商业模式的能力。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战略基本点在于能够准确地鉴别出其运行方式与竞争对手运行方式之间的差别,并能够利用这种差别创造出非常有力的竞争能力。建立具有良好流动性和透明度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目标:1) 建立以风险体育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融资体系;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创新系统;3) 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中介服务体系;4) 建立起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中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之一。
4.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体制建立,体育产业的融资方式逐步由政府一元化的投资模式向市场多元化融资模式转变,其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资本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投资品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融资渠道,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等起到了推动作用。[6]在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战略过程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战略并不仅仅是一个股票主板市场的概念,一个完善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应该包括股票的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以及通过金融机构作中介进行的中长期信贷市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战略的科学、高效运作,首先要建立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战略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内外环境的分析,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融资主体、客体、目标,建立与战略相一致的组织结构等管理模式(图2)。
参考文献:
[1] 李建臣,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0-1472.
[2] 任保国,赵文胜,李建臣.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1):52-56.
[3] 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21-25,32.
[4] 李朝晖.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拓展的七大观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35-37.
[5] 任保国.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运营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5):25-28.
篇4
一、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由于受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东部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广州等,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体育产业已成为本地区的投资热点。而西部地区如宁夏等,体育消费投入微乎其微。第二,运动项目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观赏性、普及程度和在国际上取得成绩的含金量有较大差别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别,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和田径的个别项目等市场开发已有一定规模且带来一定效益,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难以进入市场。
(二)相关产业潜能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质量不高
目前的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如体育场馆的租借和经营,但对无形资产如对各赛事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重视开发不够。从体育用品市场上看,高档产品市场的大部分仍被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直接生产或合资生产,而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的一些明星企业高档产品在整体上仍有很大差距,许多体育用品企业没能开发新的名牌产品,普遍存在着款式品种陈旧、质量低劣的现象。产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大部分体育企业缺乏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经营方式落后,缺乏品牌意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创造出国际知名品牌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优惠政策的扶持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高层次的体育产业法规,没有一支有力的体育执法、监督队伍对我国的《体育法》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至今中国彩票市场仍未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范彩票的发行销售体制,更别说引进竞争,建立起一个独立有效的公众监督体系。
政策倾斜往往是一个新兴产业必要的助推剂,体育产业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比如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对体育比赛收入和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可减免税收等。而我国由于体育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在融资、赞助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产业扶持政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了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且具有高学历的体育管理人员很少。这些人中有的只熟悉运动过程,而对经营知识知之甚少,很难想象一批没有高学历、没有经营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能经营出高效率、高产出的体育产业实体组织。
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调整体育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平衡发展
为解决地域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和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和培育骨干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国家财政增投资金、体育部门自筹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既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场馆,作为体育产业的阵地。同时乘西部开发之风,发展西部体育产业,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加大比赛和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平衡。
(二)加快体育产业化改革步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质量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必须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并通过相应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使国内体育用品满足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出口量、占领国际市场。
应着力把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等作为重点,并带动体育技术培训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的良性发展。从企业投资来看,由于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可以创造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投资者和生产者,而投资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所投资项目的市场能力和经营效益,因此,那些具有市场潜力的竞技项目应当受到关注。
作为体育产业承担主体的体育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无形资产的变现上,即品牌化经营。通过整合现存的体育企业,形成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企业,尽而提高产业质量。
(三)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借助政策手段适度扶持
当今至关重要的是加快和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建立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法制建设主要应从体育产业的主体组织、行为规范以及市场环境秩序的维护等几个方面进行。
国家在规划布点、发展项目和发展产品上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如简化管理程序、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和对投资者利益特殊保护等,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体育,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体育产业人才,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
必须彻底改革由体育工作者或行政干部管理的模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培训、选拔既懂体育管理又懂市场营销的体育产业管理人员,是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体育产业高校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
篇5
关键词:河南体育;医专联合;体育培训产业;市场营销策略
一、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
发展河南体育产业,发挥体育经济的重要意义,就是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和培育体育市场,充分发挥着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搞好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结合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不断完善和推动河南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为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参考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体育竞技弱国逐步近身于体育强国,随之体育产业的发展也相继帮扶拖拽起来,继而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落实行动抓好医专体育培训产业的发展实施
在推进河南省政府体育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计划的同时,医专院校凭借现有的办学环境与教学实施条件进行整合改组,利用好自有的器材设施,自主研发和制作体育教学器材和维护教学场地,本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原则,坚持和创新开拓办学理念,必须结合文件精神实施落实才是硬道理,另外要加强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建设及管理模式的增进。及时修缮体育场地、室内室外活动操场、体育馆、健美操馆等,申请建立大型的游泳馆、室内网球馆等,以改善医专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所以,医专体育教育设施应今早完善达到预期制定的目标,这也是医专亟需落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深入推进各种体育场馆全天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河南省体育培训产业的对外开放政策,从而间接地促使全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
三、河南体育产业渗入到医专联合办学中
目前医专体育教学正在寻求联合办学模式机构,正好河南体育产业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洽谈达成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运用医专体育的教学场地及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周密的培训考等级证书,建设有规范的校企合作规模,挖掘和考证河南体育产业的的打造品牌形式,推进各种各样的体育产业形式逐步入住到医专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当中,以医专院校名气联合挂牌,共营打造河南体育产业的体育品牌。选址建校进行推广基地培训,打造医专院校牌体育产业模式,名声大、前来报名的学员就会多,精心打造不同形式的河南体育产业培训基地,从中选出适合广泛适合于医专体育教学的形式直接推新到体育教学当中,打破原有的体育教学简单的那几样教学形式,把河南体育产业办理得有声有色,更加促进了医专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促使医专体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进行高标准配置的改善。大大改进了医专体育教学的环境与教学设施。例如:医专院校创建青少年足球群英会、篮球灌篮协会、太极拳产业推广基地(深度挖掘太极拳健身、服装、文化、养生等利用价值)、医专武术子弟学校、大型团体健美操演出队等大众的体育产业服务项目。
四、医专联合河南体育产业校企合作的改革举措
为了全面落实医专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首先要求医专体育工作者真正干事创业,重点在干、关键在人。为了进一步增强医专体育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结合河南体育产业培训这么好的机会,认真做好河南体育产业市场调查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出适合于当今形势下的体育产业形势,摸准形势、才能找准医专办学的定位。摸透医专体育开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实施步骤,系统的设计出实施方案,要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地承办医专院校体育产业培训的有机应用,提倡河南体育产业联合医专院校体育教育共同办学开创新校体改革模式,由长期变短期,由短期变速成班,这样医专体育教育不在是简单重复的教学,而是各种各样的体育形式都会悄然的引进到高校大学生身旁,使新一代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去迎接新的人生挑战,也是推行河南体育培训产业联合医专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校企合作的校体改革新举措。
五、加快河南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全民健身消费的品牌活动
目前河南体育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将为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勾勒出一幅前景美好的发展蓝图。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初步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并大力支持,联手打造成公益性市场型可协调发展的体育服务体制和机制。医专院校可以联合校企经常组织社会体育活动,实现医专体育教师资源、以及场地设施资源共享全覆盖,建立高标准培育出1至2个国家级或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联合院校或单位,创建打造市级体育产业基地、以及精心打造几个国家级或区域性体育竞技品牌赛事,培育出炉20多个群众喜闻悦见的全民健身大型品牌活动。为了医专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要精心打造出适合医专体育教学的体育产业品牌;医专院校应高度重视并鼓励创建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基地,培育出一批适合市场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重点建开放性免费的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健身活动中心等场地设施;推进医专院校和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基地等等。医专院校应多鼓励和支持河南体育产业的建设和开发,积极推动周边群众体育与大学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各类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全面对外向社会开放。总结出医专体育教学联合体育产业基础教学的薄弱,找出根源逐一解决逐一完善,争取早日实现适合医专体育发展的体育培训市场蓝图。医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是要激发河南体育产业市场活力,优化河南体育产业联合医专体育教学产业校企合作新结构、促进了体育产业与医专院校联合办学的发展前景、更加丰富了河南体育产业市场的供给开持续发展,完善了全民健身的体育环境氛围,为弘扬中华民族体育事业、医专体育事业贡献出推新、推行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德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河南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J].决策观察,2009(1):23-24.
[2]顾雪兰等.21世纪河南省体育产业前瞻.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1,2
[3]杨承训等.2000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篇6
[关键词]休闲体育旅游 长三角 钻石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广大群众有了更加充足的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旅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是具有最普遍基础的休闲活动。近年来休闲体育观念深入人心,国外新潮休闲体育活动不断冲击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新奇、刺激、富有挑战的体育项目,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不断高涨,极大的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休闲体育旅游是指以一定的体育设施和体育资源为条件,以从事休闲娱乐、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康复保健、体育观赏以及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和手段,促使旅游者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和形式。尤其在综合实力最强的长三角区域,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是该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强心剂”,是目前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区域。本文基于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对此进行探究,旨在全面具体分析长三角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找准发展切入点,探讨发展策略,以促进该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一、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钻石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业为什么会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2)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竞争力。(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二、钻石理论模型下的长三角竞争优势分析
(1)人力资源
长三角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包括复旦、交大、南大、浙大在内的部属名牌高校、“211工程”大学以及其它高等院校,形成规模巨大的高校群,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管理、研发、技术、咨询等各个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根据本校特色为满足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休闲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管理等特色专业,提供了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加上作为中国经济心脏地带的区位优势,又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各国的高端人才,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
以苏州和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是古代文人墨客休闲娱乐之胜地,其休闲文化源远流长。目前长三角的众多旅游景点根据自身得天独厚的特色均增加了以体育休闲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周庄、杭州大清谷、桐庐、苏州西山拓展训练,太湖、上海金山城市沙滩的龙舟、扎伐,杭州双溪、千岛湖漂流等等现代休闲体育项目,大大的丰富了原有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更多来景区休闲度假的游客。众多风景秀丽的青山绿水更是人们进行登山、徒步、露营、定向越野等项目不可多得的天然资源。
(3)资本雄厚
休闲体育产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具有很高的依存度,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5,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发展现代休闲服务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2011年长角地区GDP总量突破80000亿元,达到82022.92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4%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9个城市GDP总量超过3000亿元。
(4)市场需求较大
影响体育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体育产品的价格、消费水平、体育观念等。长三角地区轻工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体育用品产业的快速繁荣。许多国际名牌的生产工厂都坐落在这一地区,因此其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的库存量都要高于全国其他地方,体育设施和用品的价格也低于其他远离加工生产的地区。2010年长三角江浙沪三省市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支出名列全国前列,其中上海为23200.40 江苏14357.49 浙江17858.20。发达城市地区的信息交流迅速而宽泛,因此人们更容易接受时尚新颖的先进观念。先进的体育观念和意识,充沛的可支配性消费支出和相对低廉的产品价格保证了该地区强大的市场需求。
(5)相关与辅助产业
相关产业是指因共享某些技术,共享相同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互补性产业支持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竞争性优势的上游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三角是旅游产业的发达的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10年接待旅游人上海733.72万人,江苏653.55万人,浙江684.71万人分列全国二、三、四位。该地区旅游已形成产业圈,因此无论是旅行社、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日益完善。另外户外运动的日益壮大,以探险为主题的徒步,定向穿越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驴友”,促进了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登山、攀岩、漂流、露营、高尔夫等户外体育项目正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休闲旅游主要形式。
在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16个城市全都坐落在300km的半径之内。沪杭、沪宁高速和宁杭3条高速铁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形成1小时生活圈。另外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城际巴士来回穿梭,长江、钱塘江等水运系统四通八达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交通便利,是带有旅游性质的休闲体育业不可多得的资源。长三角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带动了宾馆、酒店行业的大力发展,这是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必备条件。另外如邮电、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
(6)机遇与政策
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休闲体育产业大力发展的机遇。一体化加强了区域间各方面的合作,有利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一体化加强了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三大核心都市圈的辐射,有利于休闲体育观念的传播。
长三角三省市十分重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给予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上海市充分利用旅游大都市资源,举办各种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休闲体育健身活动和比赛。如:F1、黄金联赛、世博会等,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必将促进上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杭州市举办了世界休闲博览会,“让休闲改变人类生活”是博览会的口号。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人类将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休闲将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活基调。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发展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把握和坚持竞争优势,不断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进一步加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构建长三角休闲都市圈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奚天明.假日经济对体育旅游的影响及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77— 80.
[2]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
[3]徐洪强.201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J].统计科学与时间,2012,4—5
篇7
环境产业,又称绿色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结构中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人们对环境需求,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品和服务支持的产业,不仅包括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与废物处理方面提品和服务的狭义内涵,还包括设计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洁净技术与洁净产品、节能技术、生态设计以及与环境相关的服务。
环境产业在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下,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重点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亟待开发;环保中介机构尚未得到应有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环境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较弱等。
目前中国环境产业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大公司及合资公司所占有,100多家外资环保公司占了3/4,而国内数以万计的环保企业只占1/4。相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中国企业自身技术、人才、资源利用、资金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更严峻的问题是,我国的环境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另外,环境产业在中国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产业,环保企业往往分属不同的产业,这就给环境产业的管理和整体规划带来了困难,也很难制定和实施环境产业政策。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环境产业发展的要害。
二、环境产业市场培育的问题及对策
(一)环境产业投资的资金保障问题
由于资金得不到保障,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自身能力的建设普遍受到影响,常常出现环保监测不到位、执法能力不足的现象。前些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已经警示我们,由于财政资金严重短缺,造成政府对污染源监督失控,环保部门能力疲弱,水质监测信息混乱失真,中央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得环境信息的渠道,更不掌握直接监控重大污染源和保护水源地的能力,如此监管能力是很难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的。
环保投资可以分为私人部门投资和公共部门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尽管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环境治理及相关投资的责任是清晰的,但我们也发现,在环保投资中,来自政府的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在环境保护资金市场上,政府的环境保护投入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一是强制作用,通过足够的投入建立环境监管能力,保证各类主体履行环保投入的职责;二是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的环保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三是平衡作用,平衡区域间的差异,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环保投资,必须关注区域差异。
因此,关注环保投资,首先必须关注和明确政府的环境保护投入(即环境保护财政支出),这是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最具体的体现,也是确保全社会环保投入总规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国家要继续加大了对节能重点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等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增加环保设备、设施投入,对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提高了节能环保型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环境产业的需求市场
在中国,环保还属于政府行为,像很多大中型环保企业,其实是相当盈利的,但私人不愿投资或者说力不从心,政府就要替人民买单。比如说风力发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等。例如:
1、中国博奇(中国博奇环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8月8日,博奇公司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一家被东京证券交易所批准,首次公开发行即直接登陆东证主板的非日本公司,也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东证主板上市。它的前身其实是北京市热电厂,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目前已发展成为如此规模的一家上市企业。
2、重庆同星垃圾焚烧发电厂,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其前期投资是来自世界银行贷款和重庆市政府投资,因为环保企业投资高、风险大,私人企业不愿或很难轻易涉足,可是令政府都没想到的是,电厂在第二年就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
由此可见,环保企业的赢利点是在于社会对环保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基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作用,这也是为何环境产业比任何其他产业更需要政策的拉动的原因所在。
一些地方省市的扶持政策推动了当地环境产业的发展。如全国首家建立省级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河北省,于2001年、2OO2年用专项资金支持了25家企业,吸引资金7亿元。目前,许多省市已有专项资金来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环境保护产业。一些省市还出台了鼓励企业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专项政策等。但从政府预算的角度来讲,全国的环保基础设施还相当匮乏,环境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怎么更有效的调动起私人企业的环保参与,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环境产业市场有待完善的方面
1、明晰政府职责
在环境产业市场上,政府应明晰自己是主要的需求方,只有这样,才能将潜在环境产业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才能让现在的政府和企业失灵市场转变为完善市场。此外,政府要在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上多下功夫,为新的环保市场的培养扫清障碍。
2、完善各项法律和政策
从根本上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就是要从法律和政策方面明确需求和保证需求。应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上,适时完善和整合相关政策,制定相关标准和政策。此外,要不断的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扶植环境服务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优惠政策,推进环境服务业产业化进程。
3、完善环境市场的运营
大力发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建立完善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监督管理法规和制度,积极推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企业获、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营,鼓励采用投资―建设―运营―转交(BOT)等多种形式的运营管理模式。
4、统筹规划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政府要加强对环境产业的政策导向作用,注重环保咨询业为主导的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环境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同时将环境产业作为重工业的补充,协调一致发展,推进整个环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小结
篇8
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大量与专业市场互动的产业集群,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浙江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必然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群发展要求,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来解决集群内企业过度拥挤和创新不足问题,以推动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1、引言
在浙江的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两大经济现象令人瞩目,意识产业集群,二是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分别是交易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不少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过深入探讨,包括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提出许多分析观点,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专业市场的探讨从流通领域发展、空间规模、历史演变等角度也进行了大量的总结归纳研究。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将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联系起来展开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近年来,随着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的热议,学者才逐渐开始关注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国内已有关于二者互动机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对部分地区的案例进行(郑勇军等,2002;张芳,2008)。事实上,由于浙江的特殊经济环境,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二者具有典型共生特性。
2、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关系分析
一般来说地理集聚和产业关联是产业集群的两个基本特点,而按照专业市场的定义,作为一种市场制度安排,在同一场所大规模集中交易相关产品是其特征。如果把商品买卖看作一个行业的话,那么将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专业市场正是某种产业集群――贸易业产业集群存在的表现。贸易业集群必然伴随专业市场存在,一个专业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从事、批发、零售等贸易行业的企业,它们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贸易业集群。
但如果撇开贸易业不看的话,那么专业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并不必然依赖产业集群的存在。在我国有两类专业市场发展模式,一类如武汉的汉正街,其所在地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只因为良好的区位优势或者是对某类产品大量而且稳定的消费需求存在,或者因为其便利的墓础设施以及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而获得发展动力。另一类更常见的专业市场,他们与其所在地或周边地区的产业集群共同存在和发展,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相伴相生,如海宁的皮革业带动了中国皮革城市场的发展、绍兴轻纺业带动中国轻纺城市场的形成等。
3、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必要性
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看,浙江的某些产业集群已经失去活力,处于衰落阶段,如洪合毛衫产业集群。一方面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集群内的产能过剩和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使竞争恶化。因此,如何延长浙江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是目前浙江经济转型的重点。解决竞争恶化问题需要依靠创新,而解决产能过剩就必须依靠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增加消费需求,这就需要专业市场来解决,因此浙江专业市场的转型与升级,对产业集群的升级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随着浙江专业市场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空间(网络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延长产业集群的成熟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已经处在经济变革的十字路口,浙江专业市场的功能、交易方式和形态等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兴起、现代物流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浙江专业市场的生成与发育有赖于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浙江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能够为当地专业市场提供价格低、品种多样的产品,同时,生产企业对市场偏好的较好把握会推动市场升级换代,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扩大专业市场的交易规模、深化内部分工、提高交易效率,进而推动专业市场不断发展。许多学者都持有相同的观点,产业集群的成熟表现为集聚区专业市场与企业集群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为专业市场本身的现代化水平。因此现代专业市场已经不仅仅要求专业市场仅扮演商品销售中心的角色,更多的是要求专业市场能伴随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承担更多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服务等。这使得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4、浙江专业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浙江一批颇具潜力的专业市场经历了由马路市场、集贸市场到地区性专业市场,由地区性专业市场到全国性市场,再由全国性市场迈向国际性商贸中心的发展历程,是浙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地方产业集群上升为国际化水准的产业集群的重要媒介和国际通道。本土化、嵌入式为主的浙江众多专业市场,由最初的交易方式和摊位式经营经过改造和提升,已经进入现代商贸业和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专业市场仍然占绝大多数。这些传统专业市场一般兴建于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采取对手交易方式和摊位式经营,到目前市场环境还是市场功能都变化不大,甚至,出现功能弱化、市场交易萎缩的现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方式落后,对集群企业服务不到位
由于交易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专业市场的运营无法脱离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专业化管理团队,市场的管理部门仅相当于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2)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
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专业市场单纯以交易功能为主的市场特性改变不大,大部分专业市场依赖集群企业的创新来带动市场的辐射能力与规模发展,而集群企业需要的金融服务、产业孵化等众多功能,现有的专业市场仍然无法满足.
(3)“无形”市场对“有形”市场的冲击
通过专业市场长期进行交易,厂商与客户建立了信任,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网络关系,而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进步,这些合作网络关系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互联网等与国内外客商直接发生交易,网上交易、非现金交易及期货交易等电子商务形式有了较大发展。有些大企业不断将一些中间环节内部化,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网络,对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往往采取专卖店、精品店、连锁店等营销形式,减少了对专业市场的依赖。迫使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需要重新进行调整,重新定位。而转型升级是必然之路。
5、浙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思路与建议
(1)完善专业市场功能,为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新型服务。
从目前情况来看,浙江专业市场要继续发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提供延伸服务,仅仅具有商品交易功能已经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功能的延展。浙江专业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提升网络交易功能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易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网络化的优势,在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拓展商品配送中心功能的同时,积极开辟网上交易市场,从而改变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建立健全专业市场网站,规范网上交易;建立与其配套的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
②融入会展功能
充分利用浙江特色产业在资金、技术、服务上的比较优势,依托专业市场,构建国际性的商品交易中心;依托专业市场,办好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商品博览展销会;鼓励各专业市场组建进出口公司,发挥为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功能。
③增强信息服务功能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商品的市场信息库,以提供给当地的集群企业和进场经营户了解最新信息。并运用网络效应,加快专业市场之间以及专业市场与其它有形市场、无形市场之间的信息联网,从而扩大所服务的信息量,也扩大专业市场的知名度。
(2)改变传统经营模式,适应产业集群企业的转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配送的快速发展,企业针对终端开展营销的难度和成本不断降低,产品销售环节大大缩短,传统专业市场的批发模式遭遇瓶颈。这就要求专业市场改变以批发方式为主的经营方式,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实施订单式集合大规模交易.
(3)加强专业市场制度创新,迈出转型的关键一步。
要对专业市场的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加强政府的引导,对专业市场的投资、建设主体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对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物业管理,强化市场建设主动权和货运场站的主动权,避免建设上的短期利益、配套不全,以及商位价格的无序上涨等问题。还可以采取集群企业参观的方式,实施联合经营。
(4)加强品牌建设,为集群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市场也和一个企业一样,要努力打造强势品牌,品牌代表着管理、服务和质量。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增强浙江专业市场品牌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入场,树立诚信经营观念,是品牌建立的基础;引进名牌产品,提高商品经营档次,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场经营等是品牌建设的基本路径;扩大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效的实施品牌宣传时品牌建设的方法;积极培育属于专业市场自有品牌商品,是提升专业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的保障。
6、结论
产业集群和专业交易市场是共生共荣、互动发展的关系,市场促进产业,产业带动市场。专业市场的转型发展能推动产业集群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而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亦能推动专业市场的良性成长。因此加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过程,将有利于浙江产业集群的快速转型。
参考文献
①欧开培等,《从产业集群发展视角看广东专业市场转型》[J],商业时代,2008年22期,第100―102页。
②郑勇军,《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陆立军,《专业市场转型、提升的基本态势与对策―――基于义乌小商品市场8829 份问卷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学刊,2009年4月,第184-189页。
篇9
关键词:哈尔滨大冬会;冰雪运动资源;体育场馆开发;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05-04
随着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胜利闭幕,大冬会为哈尔滨留下了投资约为l0亿元的比赛设施,如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冰球馆、越野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场地、跳台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和单板滑雪U型雪场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冰雪运动设施是大冬会留下的丰厚冰雪运动资源,为我国冰雪运动及哈尔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保障及动力源泉。通过近3年的开发与经营,这些种类繁多的冰雪运动设施大部分已经得到较好的利用。但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投资的冰雪运动设施在3年的发展中也遇到了和其他国家在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后出现的体育资源闲置、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同样的问题。为此,在对以冰雪体育场馆为特征的冰雪运动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冰雪运动设施类冰雪运动资源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走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把冰雪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城市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冰雪体育场馆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体育运动需求方面的作用,为我国冰雪运动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 大冬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
哈尔滨大冬会后的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在近3年的发展中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继续用于组织体育竞赛活动和多用途使用的2种主要经营、发展模式。其中,以越野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场地、跳台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和单板滑雪U型雪场等为代表的雪上比赛场地,主要采用了承办比赛、
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娱乐等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经营模式;以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冰球馆等为代表的冰上比赛场地,主要采用了以承办比赛、演艺表演、商品展销、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等为主的多种途经营模式。
由于雪上场馆运动资源主要分布于市区外的山林之中,因此通过从赛事经营、旅游发展和休闲娱乐3个方面充分利用大冬会一流的比赛设施和完善服务体系的有利条件,以此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佳化。首先,积极承办大型的、国际化的赛事。亚布力雪上基地、帽儿山雪场在大冬会后连续承办了2010年“远东杯”高山滑雪比赛、黑龙江省运动会雪上项目的比赛、全国单板练习赛等一系列的国内外的大型比赛,扩大了雪上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频次。其次,进一步扩大旅游接待规模。为充分利用大冬会所带来的设施上的和对外影响上的效益,亚布力雪上基地和帽儿山雪场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使每年接待滑雪游客的能力大幅提高。目前,亚布力雪上基地和帽儿山雪场原有每天2万/人次、5000/人次的接待游客能力提升至每天3万/人次和1万/人次的能力。第三,进一步拓展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冰雪休闲娱乐活动。将多种新颖的雪上运动引进国内,在吸引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众多国外运动员来此训练、活动的同时,让更多的国内的滑雪发烧友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世界顶级雪场的滑雪乐趣。
冰上场馆资源主要分布于市区之中,通过将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冰球馆等进行适当的改造,让原有单一功能的冰上体育场馆具备了承办比赛、演艺表演、商品展销、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等多种用途和功能,以此实现冰上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大冬会开幕式等大型场馆的改造,让这类大型场馆具备了接待演艺表演、商品展销等大型活动的功能,如大冬会主场地在今年举办了周杰伦、张学友等影视明星的大型演唱会、全国农贸产品展览会、黑龙江科技博览会等大型活动;通过对中型体育场馆的改造,让这些体育场馆在继续保持举办冰上项目比赛功能的同时,也能从事其他项口的比赛。如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经过改造,不仅可以继续举办诸如全国速滑锦标赛、亚洲速滑锦标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还可以利用宽阔的场地举办上千人参加的黑龙江少儿围棋段位赛、象棋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通过对小型体育场馆的改造,让这些体育场馆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哈理工速滑馆、哈体院冰球馆等,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速度滑冰的练习、冰球运动练习的时间与机遇,还可以提供篮球、羽毛球、排球等非冰雪运动的场地,让冰上运动场馆的多功能使用成为体育场馆合理开发、完善利用的典范。
综上研究表明,大冬会后哈尔滨对大冬会冰雪体育场馆资源进行了广泛的开发与经营。这些经营活动和营销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大冬会后冰雪上运动场地设施资源利用率,在不断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将哈尔滨进一步打造成我国冰雪运动的比赛、训练、休闲、旅游的国际化城市。
2 大冬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开发的作用
2.1 冰雪运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发展冰雪竞技运动需要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冰雪体育场馆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重要基础。哈尔滨大冬会竞技设施投资建设的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冰球馆、越野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场地、跳台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和单板滑雪U型雪场等为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冰雪竞技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供了物质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的冰雪体育场馆,哈尔滨已经形成了以亚布力滑雪中心、帽儿山训练场等雪上项目运动人才的基地和以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等冰上项目运动人才的基地。以完善的训练、比赛、技术分析、评估等训练体系,将科研、教学、医疗、康复的仪器设备集中于体育场馆之中,构建我国冰雪竞技运动发展的规划体系。
2.2 群众休闲活动的需求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健身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哈尔滨大冬会留下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冰球馆、越野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场地、跳台滑雪场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场地和单板滑雪U型雪场等众多体育场馆资源为城市群众休闲活动提供了保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亚布力雪上中心和帽儿山滑雪训练场的群众滑雪休闲基地,既为人们提供了滑雪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功能,还为青少年提供了滑雪体验、学习的教学功能;以冰上基地速滑馆、冰上基地天润馆为主的速度滑冰练习中心,为城市人群提供了学习和练习速度滑冰运动的功能;以哈尔滨冰球馆和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为主的冰壶和冰球练习中心,为喜好冰壶和冰球运动的人们提供练习所需的场地、指导与帮助。其年接待群众达50多万人次,极大的丰富哈尔滨城市人群的休闲、娱乐活动。
2.3 提升城市经济的动力源泉
体育作为人类体育运动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中存在以服务形式的特性,这使得体育具备了商品的价值。虽然体育本身不直接产生物质产品,但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中必然存在物质的消耗和精神支持,也就具备了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一种用于交换的文化劳动产品。这种产品以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来获得精神和物质价值,用其独有的体育精神创造价值,在社会精神物质生产领域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目前,大冬会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直接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间接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而且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冰雪体育场馆产业的生产总值已经成为哈尔滨城市的又一个重要产业。
3 大冬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性场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哈尔滨大冬会竞技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共有30项,其中除少数是维修改造外,大部分的体育场馆都是应比赛的需求新建设的。这些新建设的场馆中大部分在大冬会后都进行了改造,以用于演艺、娱乐等其他活动的应用;但也有一些场馆受冰雪运动专业性质所限改造的余地不大,致使这些专业性较强的体育场馆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这部分冰雪体育场馆每年除少部分时间用于冰雪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外,大部分时间均处于空置状态,致使使用效率不高、经济转化能力较差,而且其耗资较高的养护费用也成为城市经济的沉重负担。如目前像冬季两项、单板型池、跳台滑雪、单板空中技巧等项口的场地基本处于废弃状态,未能实现大冬会建设前期的规划目标。
3.2 投资的回报率较低
哈尔滨大冬会建设共46个项口,主要包括比赛设施、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三部分,规划总投资25.4亿元。其中:竞技设施30项,投资49441万元;基础设施12项,投资128464万元;接待设施4项,投资75544万元。虽然从口前来看,哈尔滨在大冬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但从总体的投资和回报比来看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回报时间较长、投资的回报率较低。表现为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直接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与总投资额49441万元相比,年收益率不足10%,而且还不包括体育场馆的维护、使用费用。因此,综合考虑哈尔滨在大冬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经营开发的收益率还没有达到最佳的效益。
3.3 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落后于社会需求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核心在于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成为社会新的消费热点。当前在体育经济日益受到重视的条件下,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随着我国人们群众对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体育资源的产业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目前,哈尔滨大冬会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完善,与发达城市相比在经营理念、经营内容、经营方法和体育品牌建设上还没有形成体系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许多冰雪体育场馆的经营依然处于比赛、群众休闲和演艺表演等有限的方面,在文化创意、赛事品牌建设、新体育运动开发等方面还处于起步状态,与当前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4 大冬会后冰雪体育场馆资源产业化发展对策
4.1 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
体育活动作为城市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参与群众范围最广、最具吸引力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城市文化的核心品牌。体育场馆资源的发展,使体育运动及其文化已经从单一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始向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健康等多向需求转变,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城市产业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系统的开发哈尔滨大冬会的冰雪体育场馆资源,应引进世界先进的经营理念。采取PPP模式公开招标,吸引优秀的企业和人才经营场馆,以此取得较好的收益,不但可以有效地解除政府的负担,而且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4.2 构建不同层次的服务体系
体育场馆资源的建设,就是要为城市中创建完善的公共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奠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口益增长的对体育的多种需求;解决社会发展与人们体质下降的矛盾;不同年龄人群对体育需求的矛盾;不同阶层人群对体育利益诉求的矛盾;人体身心与器官协调活动的矛盾等问题,达到强健身体、优化身心、防病抗癌、提升智力和发展文化的口的。为此,应构建不同层次的体育场馆资源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在体育物质上的需求。通过不同层次的体育场馆资源服务体系,让不同阶层人群都能通过体育来实现不同阶层之间的交流,达到不同阶层问的流动和社会角色转换;实现不同阶层人群的体育自我需求,并以此达到满足自我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4.3 建设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集群
哈尔滨市地处东北亚腹地,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其周围的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都较为贫乏,但却拥有十分丰富的冰雪资源。随着哈尔滨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冰雪方面独有的组合优势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和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而这些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就构成了哈尔滨发展的重要资源资源,通过利用大冬会的遗产建设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集群,发挥哈尔滨众多冰雪体育场馆资源的优势,将冰雪体育场馆资源转化成具有竞技训练、群众娱乐、文化传播、民族体育弘扬的产业基地。在构成城市文化品牌和核心价值的同时,实现城市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的共同发展,形成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城市体育产业。 5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体育在人们的口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过去,体育只是人们一种简单的增强体质的基本手段。如今,体育已经成为一种与人们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关系、与一个地区或城市精神风貌息息相关的文化元素。哈尔滨市通过开发大冬会的冰雪体育场馆资源,以冰雪体育产业为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勇,陶成,高俊.近届世界大冬会体育场馆建设与赛后利用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4):42-45.
[2]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http:///view/4515794.htm[EB/OL].
[3]哈尔滨帽儿山滑雪场.http:///view/2183344.htm[EB/OL].
[4]胡萍.大冬会对黑龙江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9(5):45-47;51.
[5]刘洋,田佳.哈尔滨市以“冰雪”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5):34-37.
[6]贾春佳,等.2009年大冬会效益对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7-9.
[7]李淑红,王海.对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促进哈尔滨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9-21.
[8]费郁光.论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对黑龙江省城市建设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5):43-44.
[9]陈文红,等.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对拉动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4):35-37.
篇10
1.特征分类国外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主要包含体育债券与体育股票市场
体育债券可筹集社会资金,弥补国家财政支出在体育产业投入不足问题。体育债券按照股权形式向未上市体育经营企业管理与运作进行投资,这有利于产权明晰,加强出资人的有限责任,建立有效内部机制,促进体育企业向现代产业化发展。美国从1998年之后,体育证券市场活跃起来,占据总市值8.12%,在前10位世界体育公司当中,有5家公司是美国的,通过多年发展,美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已较为完善。因体育债券市场是一种非完全的竞争市场,竞争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存在投机行为,而金融创新又层出不穷,一旦出现危机,受损失的是债券企业与投资者,很可能引发债券市场巨大的震动,这时投资者会因体育债券市场投资信息不足,逐渐远离体育债券市场,体育债券市场出现疲软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体育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在体育股票市场,存在已上市与拟上市体育企业的股票投资,体育企业一旦上市就会获得很大利润空间,收益为倍数概率,上市体育股票投资介入风险大,是高风险中的高收益。我国仅在2009年-2010年18家上市体育企业,其平均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32.23%,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是39.24%,可以说,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中伴随着高收益。
2.支持政策产品范围
国内外体育产业的金融产品有体育债券与股票两种形式,在体育股票市场存在一系列股票发行的限制条件,发行人应是股份有限责任企业,发行股票前要连续3年盈利,发起人所认购人民币要在3千万元以上等,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准许进入。我国的体育企业通过股票融资获得发展资金是有效途径,体育产业是我国新兴朝阳产业,并吸引很多投资者目光。1996年我国第1家体育产业股份公司-北方五环成立,并于10月在深圳上市发行股票。1998年中体产业在上海上市,当年募集资金有2.5亿元,随后又募集2.6亿,被认为是体育产业中风险投资开始的标志。紧接着青岛双星、北京雷诺与体育李宁等公司上市,尽管有些投资者退了出去,但很多实力更强的投资者进来了,为融资成本降低带来了良好时机。有一些国际体育的风险投资企业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像IDG、日本软库与高盛集团等,在2005年,我国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资金已有56亿多元,2009年我国包括探路者在内的28家体育证券在深圳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形成。美国的体育产业经济贡献率为11%以上,而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仅有0.7%左右,这表明我国在体育产业方面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体育上市公司屈指可数,而西班牙的足球俱乐部当中,就有60%以上为上市企业。体育债券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方法,成为体育产业投资的新工具。与资产证券、股权融资、一般融资方式比较,体育债券与它们存在本质区别,体育债券是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包括服务人、发起人、投资银行、投资者与资产管理者等,同时还应有完善规范制度环境,如税收制度、信用评级、财会制度与金融担保等。发展体育债券市场,可有效增强体育产业的融资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二、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风险投资发展
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已有几十年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体育产业的资金支持多数来自风险投资,仅体育证券与体育股票融资额在2010年已占据体育产业融资结构总比例的30.26%以上。美国的冠军娱乐、西班牙的巴萨罗纳、皇家马德里以及英国曼联集团等,均是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情况来看,二级市场中的体育股票影响越来越大,美国的二级证券市场,主营体育产品及其有关产业资本所占据的总市值为8%以上。通过国外体育产业发展调查可知,股份俱乐部资产充足,并走向股份公司道路,以此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英超联盟所属的西汉姆俱乐部,1964年股票发行为4000股,资产总值为125700英镑,总收入是64683英镑,通过1997年改制上市之后,到1998年的5月份,其总资产已在3239万英镑以上,总收入也在2401万英镑以上,该俱乐部上市之后,资产上涨了257倍,总收入上涨了145倍左右。风险投资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有力资金支持,并为体育行业发展提供可靠运作平台,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2.支持政策
第一,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政策性工具。在一些体育产业较为发达国家,为降低其投资风险,加大体育产业投资发展,大多采用了降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了税制改革,对体育产业的投资税收政策也给予了调整,减少了体育产业投资税率,在1978年美国资本收益由49.5%降到28%,并在1981年降到了20%,其中体育产业投资额中的60%不征税,剩余40%为减半征税,有效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改制后的投资额比原来提高了10倍。西班牙的体育法中规定,税法一般规定之外,股份体育的上市公司和职业体育活动存在法律合同关系,企业为发展体育活动支出就应该考虑减税。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也实施了税收优惠,德国税法规定体育上市企业利润额在7500马克时,可免收纳税,体育俱乐部的上市公司,上年度资金的流转额在6000马克以下的,体育产业上市企业可将应纳税的流转金额中的7%当作预留税金。这些税收政策出台,有利改善了体育产业的外部环境,运用这一措施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投资市场发展。第二,人才培养政策。在体育产业的投资者与科技创业者一起努力下,所发展来的体育科技的创业家为体育新技术发明者与创新者,而奉献投资者为资本运作者与组织者。一些国家政府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都很重视。日本在1960年曾提出,科技兴体与科学立国战略,其中,科技兴体中的“体”就是指体育事业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实施了2000年教育战略,实施了2000年教育目标法,主要强调增加职工培训与民众教育水平确保经济增长,美国体育产业的投资家成长是在政府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再将新技术与新思路转为产品的时候,产生了大量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专家,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家的成长可有效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第三,特殊金融退出政策。为加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一些国家政府扩展了体育产业融资渠道,并制定了与体育产业投资相适应的特殊金融支持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25个州成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有效促进了就业,刺激了体育经济发展。有限合伙政策是体育产业投资较为适合的组织方式,有限合伙为2个以上依法设立,并拥有多个合伙人,且以合伙人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否定了合伙人无限的连带责任,而这些有限合伙人多为免税实体,有效扩展了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在体育产业的投资运作中,主要包括投资项目规则、协议签订、投资辅导与资本退出等阶段,而投资退出机制是体育产业投资关键,很多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退出机制非常重视,在1983年法国建立了风险投资二级市场,美国为促进其体育事业发展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其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了体育产业融资风险问题。
三、国外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启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