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3-03-19 12:0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贸竞争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贸竞争力

篇1

辽宁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

辽宁出口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反映一国或地区外贸竞争力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自1991年到2001年,辽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从总体上说是呈递增趋势的,从1991年的1.64‰、1995年的1.645‰,上升到2001年的1.85‰,同时出口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61.7亿美元上升到111.1亿美元,这表明辽宁出口商品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从这一指标分析中我们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从1991年的47.47%下降到2001年的23.6%,相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却由52.53%上升到76.4%,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这也表明辽宁出口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是一个比较简明的指标,它既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可以反映特定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强弱。本文选择了9类产品,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分别计算出1999年和2001年辽宁这9类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见表一)。从贸易竞争指数的动态分析中我们看到:诸如医药化工类产品、机械设备及电子类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增大,说明辽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增加,竞争力在加强。

辽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仍然很弱

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看,2001年辽宁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5‰,上海市为4.91‰,江苏为5.27‰,浙江为4.88‰,而辽宁省人口达4200万,显然目前辽宁的出口规模与其大省身份并不相称。这表明辽宁外贸竞争力在国内处于劣势,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商品出口结构转换率指标来看,虽然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但这种转变仅仅说明辽宁省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的一个趋势,不能得出商品结构合理的结论。从国内来看,辽宁省出口商品总体结构的发展水平不仅低于我国沿海部分省市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辽宁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看,出口结构仍然是比较低级的,辽宁出口依旧是以依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表明辽宁省的出口结构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外贸竞争力仍然很弱。

辽宁在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出口竞争力尚处于劣势

高技术产业是外贸竞争的制高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的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出口量在不断的增加。2001年辽宁省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7.5亿美元,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20.59%,同年我国的平均水平为20.6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5%,由此可以看到,辽宁省在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水平刚刚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提高辽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加快出口产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外贸竞争力

从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中看出,辽宁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辽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很低。因此,我们应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以适应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深加工的趋势,扩大辽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加快出口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辽宁出口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加工贸易占据辽宁省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在技术结构上,辽宁的加工贸易是以粗加工为主,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类型,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要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为重点,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特别要注重提高重点城市的加工贸易的高技术成分,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培育技术先进的优势项目,加快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

根据辽宁省的产业现状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重点研究高科技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营规模。尤其应充分发挥辽宁省中部和南部一些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外贸优势,按梯次发展的规律,同时带动发展相对缓慢的三辽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把冶金、石化、机械、电子信息行业逐步建成全省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促进辽宁省优势产业的整体发展。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外贸竞争力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产品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的速度和进行技术改造的速度以及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是衡量其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辽宁省的外贸企业要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提高附加值。

提高营销水平增强企业外贸竞争力

创立知名品牌

从品牌的拥有量上看,具体到辽宁省则更是少之又少了。例如在原材料和机电产品出口中,除三宝电脑、西太平洋成品油出口额较大外,品牌优势产品寥寥可数。因此要增加辽宁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就要树立创名牌、保名牌的商标战略意识。

实施绿色营销计划,增加绿色贸易

随着当今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营销已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主要营销策略。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而辽宁省的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管理,从而会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费用,出口成本大幅上升,也会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但从战略角度来讲,要抓住机遇积极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出口,从根本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推进网络信息化发展,实行网络营销

信息网络化带来了管理模式的革新。信息互连网络的运用使信息的横向交流和越级交流成为可能,减少了企业的管理层次,扩大了管理范围,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趋向扁平化,加强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另外,网络营销的出现也为外贸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差异化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营销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通过信息互连网络,外贸企业可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沟通,并为消费者“量身订做”所需产品;此外网络营销还能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并能大幅度减少交易费用。

参考资料:

1.刘小怡,《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入世”的冲击与对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编写,《2001年形势与热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白树强,《全球竞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叶卫平,《中国“入世”冲刺与避险求强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7.余永定、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篇2

关键词: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贵州省对外贸易现状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省经济发展滞后,对外开放的程度低,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起步也较晚。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为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入世以来,贵州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

2002年以来对外贸易总额十年间增长了9.6倍,绝对额增加了59.4亿美元。出口额由2002年的4.4亿美元到2012年的49.5亿美元,增长了11.2倍,绝对额增加了45.1亿美元。进口额由2002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6.8亿美元,增长了6.7倍,绝对额增加14.3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由2002年的1.9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2.8亿美元。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规模为增强贵州省对外经济贸易实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建立外向型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巨大

2002-2012年,贵州省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9%,出口年均增长30.5%,进口年均增长27%。而2003-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1.7%,出口年均增长21.6%,进口年均增长21.8%。很明显,贵州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遭遇严重金融危机的2008年,贵州省出口依然保持30%的增速,高于全国的24.8%的增速。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成为拉动GDP增长,推进该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源泉。

3.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2011年贵州省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初级产品出口3.3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1.07%,较去年减少了5.2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26.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8.9%,较去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初级产品出口比例的下降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上升表明贸易结构得到优化,贵州正处于工业化的上升阶段。

4.对外贸易以亚洲为主,进出口市场分布更趋多元化

据统计,2000-2010年,贵州每年与亚洲贸易往来的比例都在57%以上。东盟为贵州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11年贵州对其出口贸易为5.0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6.7%。对香港地区、日本和韩国的出口贸易分别为2.28亿美元、1.07亿美元和0.67亿美元。这表明亚洲因为其地缘优势,与贵州国际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截止2010年,贵州省产品出口遍及13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前十名的是美国、印尼、澳大利亚、日本、越南、印度、台湾、韩国、香港和泰国,这表明贵州已逐步形成有重点、全方位的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格局。

二、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他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国际竞争力,一般选用显示性指标直观地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本文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TC指数),对贵州省近年来的外贸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反映一国或地区外贸竞争力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比重越大,说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比重越小,说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弱。2006-2011年,贵州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中国出口额的比重从0.009%上升到0.016%,虽然所占比重与其他省份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贵州出口商品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而言,RCA值大于1,表示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CA值小于1,则表示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统计资料有限,本文在此把贸易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以2006-2011年的RCA指数来分析贵州出口贸易的概况。由表1可以看出,贵州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均小于1,但是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比农产品略高,说明贵州在对外贸易中整体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应在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增加出口创汇的同时,提高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TC指数)表示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2006-2010年,贵州省食品类、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机电产品的TC指数大于0。其中食品类出口竞争力很强,TC指数一直稳定在0.98以上,处于出口专业化水平;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2006-2010年的TC指数分别是0.925、0.954、0.929、0.936、0.966;机电产品TC指数保持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104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0.327。矿产品的TC指数为负,处于进口专业化水平。

三、结论

从上面对贵州省外贸竞争力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外贸增长速度快,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因基数较低,总体规模较小,外贸整体竞争力还相对落后。针对贵州省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要实现贵州省对外贸易更快更好地发展,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各种性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贵州外贸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明桥.贵州省国际贸易现状及开放程度分析[J].区域经济.2012(8).

篇3

关键词:吉林省;外贸竞争力;进出口

一、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量及所占比重分析

2012年,吉林省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45.72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实现出口总值59.83亿美元,增长19.7%;一般贸易完成38.07亿美元,增长23.3%;加工贸易完成13.59亿美元,增长24.2%。实现进口总值185.89亿美元,增长8.9%。一般贸易完成171.38亿美元,增长7.7%;加工贸易完成5.27亿美元,增长4.8%。吉林省2008年至2012年进口额逐年增加,出口额除2009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有所增加,而且同一年份的进口额均高于出口额。吉林省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非常低,没有超过0.5%。而且吉林省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2012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从0.33%下降为2012年的0.29%,2009年至2012年吉林省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二、吉林省外贸依存度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够能够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同时也能揭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吉林省与全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2显示了吉林省历年来的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从2008年至2012年,吉林省外贸依存度基本上处于12%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了同全国相比,相对于全国最高水平5042%,吉林省外贸依存度极低。吉林省外贸依存度过低显然不能充分发挥其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乏力,其不能享受参与国际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应地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强度有待加强,外贸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吉林省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差除以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和。它反映某国或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上供应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吉林省贸易竞争力指数经过计算分别为2008年:-2846%;2009年:-4668%;2010年:-4686%;2011年:-5466%;2012年:-513%。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年均为净进口省,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甚至2011年竟达到了近-55%。这些数据表明吉林省的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四、吉林省与其他省份外贸竞争力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展现吉林省外贸竞争力状况,本文选取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省以及同样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些省份对外贸易情况的对比,可以揭示各省份间的差异,对促进吉林省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012年各项指标比较结果具体情况参见表3。

数据来源:《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黑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从表3可以看出:从总量来看,吉林省2012年的出口总量只占广东省的104%,两省相差568153亿美元;从地区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重来看,吉林省低于广东省近2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约为029%;从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来看,吉林省都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吉林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说明吉林省出口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与东三省的其他两省比较可知,吉林省各项指标均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与辽宁省的差距更大一些,其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及这两省。经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外贸竞争力低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远低于广东省,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尽快提升吉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必需的。(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向前发展,很好地起到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32位;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递增到21738亿美元,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3位。30年来,我国外贸总额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8.7%,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78%上升到现在的8.9%。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7年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为各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机会,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1%。目前我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日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

但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因为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在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同时,简单粗放的产业扩张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固有的弊端。从宏观经济的指标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风险较大;从国际交换中的利益分配来看,我国仍处低端,外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并不对称;在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国民收益并不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我国的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我国所处的位置较为被动。因此,如何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尽快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实现贸易强国梦,是我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正当我国外贸高速发展之际,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呈现减速发展趋势。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下降5%-6%。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是“入世”7年来首次低于2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减速明显。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4388家,比2007年下降49%,全年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35家行业协会、10个沿海省市和4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初步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下行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速可能较2008年大幅度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比2007年回落4.5个百分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速回落至7年来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严峻挑战。

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面对恶化的外部贸易环境,应详尽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以期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文拟选取能较好衡量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

(一)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是用来分析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大小变化来表示。当比重大于1时,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得以改善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反之,则意味着出口商品结构在恶化,竞争力也在衰退。

图1表明,1980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1-1985年为第一阶段,大部分年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比重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但变化幅度不大,而且有反弹。198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首次降到50%以下,工业制成品首次超过50%。但在1985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再一次超过50%,而工业制成品则降为49.4%。1986-2005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则迅速下降。从1986年起,我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比重一直超过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1990年,初级产品所占份额降到25.6%,到2005年,则降至6.44%;同时,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总额比重持续上升,1990年,这一比重为74.4%,到2005年,达到93.4%。可见,工业制成品已经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虽然工业制成品在1981年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但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结构才真正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比重的变化。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工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其中,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可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产品则可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由表1可知,1992年以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在这一阶段,由过去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轻纺产品转变,产品具有较低技术含量、粗加工、简单加工特点。1992年以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降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成为促进工业制成品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是以出口轻纺产品为主向出口机电化工、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产品转变,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特点。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哪一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贸易竞争能力。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表明一个国家的某类产品是净出口还是净进口,以及净出口、净进口的相对规模。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则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该国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外贸竞争力,该国为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则为进口专业化,表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较弱,该国是该类产品的净进口国;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0,则为水平型分工,说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其进出口仅是国际间进行的产品品种交换。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80-1985年呈上升趋势,但从1986年开始下降,虽然1990年有所反弹,但1991年之后持续下滑,1995年开始为负值,这表明初级产品整体上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比较竞争劣势愈加明显;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表现为持续升势,但升势不明显,1980年该指数为负值,处于比较劣势状态,但1990年开始转为正值,且上升趋势不变,表明工业制成品总体上已摆脱了比较劣势,但在国际竞争中还只具有较弱的比较竞争优势;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在1980-2003年期间是负值,其中1985-1986年处于谷底,2004年后转为正值,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竞争劣势,但其国际竞争力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的比率,反映了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用RCAij表示j国在i类产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若RCAij>1,则表示j国i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若RCAij<1,则表示j国i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

表2所示,从1995年开始,[SITC0-4]的RCA值都小于1,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上已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中,杂项制品[SITC8]和按原料分类的包括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制成品[SITC6]的RCA值均大于1,表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但整体上均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制成品[SITC7]和未列明化学品及相关产品[SITC5]的RCA值绝大多数年份都小于1,表明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上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且[SITC5]呈逐年下降趋势,[SITC7]则逐渐递增,显示出最快的增长速率。

(四)贸易条件分析

贸易条件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与竞争力,一般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三种。价格贸易条件是指以某年为基期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反映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有所增加,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商品的数量指数的乘积,反映一国在出口基础上总的进口能力的大小。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从1980年以来,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其中,1997-2005年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明显。从价格贸易条件的评价公式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由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和出口商品价格明显下降所引起。出口数量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上升走势,但前者升幅大于后者,尤其是1999年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这种变化说明,多年来我国出口一直是高度依赖数量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这表现为我国出口收入的不断上升以及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在出口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来实现的。近年来,我国的贸易利益增长并没有与贸易数量增长呈同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仅仅依靠数量扩张来改善收入贸易条件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这也说明我国有必要加快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步伐。

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从上述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外贸竞争力呈逐年增强态势,但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初级产品竞争力有所下降,工业制成品竞争力逐渐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已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贸易条件却在逐年恶化,贸易利益没有与贸易数量同比例增长。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流通和研发环节处于劣势,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方面与贸易强国差距较大。

依据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和国际贸易竞争理论,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升策略。

(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而这源于我国具有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充分利用好劳动力丰裕这一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提高劳动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又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和技术,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然而,这种要素成本竞争受到“要素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竞争力随要素投入的增多而逐步减弱。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必须向高档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才有持续的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现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高新技术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渗透,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增加其附加值。我国可利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加大引进力度,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壮大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样,我国就能在实现传统要素收益最大化,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壮大的同时,生产要素结构得以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完善外贸促进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我国现行的外贸促进政策在扩大外贸出口、提升外贸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政策和措施已不太适应外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化、规范化、支持度方面有所欠缺,对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和措施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构建起稳定、规范和统一的外贸促进体系。为此,要加强外贸立法工作,建立与市场经济、外贸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外贸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行为,增强管理透明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便利的运行环境和稳定有序的制度平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出口促进资金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划出专款作为出口促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经费,建立国家研发资助基金、品牌发展基金、重点商品出口促进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等,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要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外贸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扩展使用范围和品种,降低出口企业的相关风险。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要增加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投入,发挥行业商会、驻外经贸机构、行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桥梁和服务作用,开展国际市场信息调研,加快信息反馈,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帮助。

(三)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结构小而散,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和经营成本增高,研究开发投入少,企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国有经济包揽过多,行业分布过宽,力量分散,严重制约了其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我国要利用世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经济开发区规划,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分割,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整合各类企业和产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集聚分散的中小企业,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做大产业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发挥企业集聚优势,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其国际竞争力自然就强。

(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知名品牌

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但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较低,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处于工业制成品生产末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而知识、技术和品牌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构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波特认为,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是一国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可见,我国要提升外贸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为此,国家要加大研发投入,启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素质,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我国还应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从国际市场价值链看,30%的产品增加值来自生产环节,70%来自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

我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要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品牌发展中优胜劣汰的作用,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名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商品品牌建设:为品牌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政府应建立专款基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术革新,创建自主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对一批在竞争中已处明显优势的国产品牌倍加珍惜,通过各种传媒大力宣传;推动名牌企业走出国门;政府多方面为名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加大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广知识产权法,防止恶意侵权行为,合理利用法律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五)培植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对外直接投资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是构成一国外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外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这就是说,要提高外贸竞争力,国家就要重视本国企业自身素质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而最能体现一国外贸竞争实力的就是外向型大企业集团或称跨国公司。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我国仅有10家,表明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微乎其微。因此,培育和造就一批能跨国经营的工商企业集团,是我国成功跨向贸易强国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经济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利益所在。培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可通过股权分享、联合投资、合并重组等方法,逐步把我国在海外的中小企业整合为达到一定资本规模和业务拓展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同时,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并购重组。国家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遵照市场规律,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鼓励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扩股融资、债务重组等金融方式实现战略性并购。另外组建大型银行财团,推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王耀中.新编国际贸易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4.宋全成.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贸竞争力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5.荣民.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若干思考[J].国际商务研究,2005

6.车文娇,田炜.比较优势论的新进展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胡艺,吴宏.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篇5

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推进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随着我国出口实力的不断提升,打破了传统的世界贸易格局,引发了大量新的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与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环境和资源的制约作用日趋凸现,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资源的需求与依赖程度明显加深;传统外贸增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新形势下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对外贸易发展观和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基于上述背景所进行的有关我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在建立新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做出了尝试。竞争力说到底就是适应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发展能力。那么这些分析是否能够为我们深入认识和评价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益的方法和判断依据呢?

关于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提高均衡发展能力的认识与评价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连续实现顺差,对获取外汇资源并提高对外支付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顺差规模的迅速扩大,一方面造成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成为国内市场货币投放膨胀,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加剧了国际贸易失衡,成为引发双边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力求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也采取了许多鼓励进口的积极措施。但是长期以来,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已经习惯于“奖出限进”的政策导向模式,要真正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落到实处,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改变观念并采取更多积极的措施。从城市的角度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和产业分工地位、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城市都要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但片面追求出口创汇,忽视进口对产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加大整体贸易失衡压力的现象大量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并没有简单将出口数量增长作为唯一的贸易竞争力评价标准,而是列入了说明进出口贸易水平、进口增长、贸易收益和贸易结构特征的指标序列,综合考察城市的外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新阶段政策目标和发展思路调整的需要。当然,具体到一个城市如何有效发挥比较优势,准确把握自身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中的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如何紧密结合政策目标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关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能力的认识与评价

目前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鉴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大国,今后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追求出口增长指标,而是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优化外贸产品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逐步化解贸易磨擦,增强对汇率波动等风险因素的应对能力。为此,一要吸收技术含量更高的外资项目;二要加大国内研发能力的培养,提高研发水平,积累技术专利;三是要扶持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四是要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从最终产品的组装向上游零部件、下游服务业延伸产业链。五是要逐步建立海外营销渠道。研究表明,缺乏市场规范和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数量型增长模式的深层次原因。首先,随着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和民营中小企业出口份额的迅速提高,市场规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企业成本的外部化问题的存在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企业实际上将环境污染、当地资源损耗、社会保障支出、劳工待遇、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本来应该由生产者承担的成本,通过污染物无处理排放、偷漏税费、压低劳工工资和拒纳社会保障支出等方式予以逃避,为企业低价竞销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也成为诱发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些因素多数是长期性问题,与完善国内市场秩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行为规范手段等制度建设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地方政府尤其需要在这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城市外贸竞争力研究注重从规模、结构、收益、成长性等多个角度对城市的外贸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价,并且将加工贸易增值率、产品高度化、外贸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等列入评价指标体系,对衡量不同城市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效果和差异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今后如果能够将建设稳定的海外营销渠道、减少和应对贸易摩擦、市场规范、增加税收、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问题的评价内容也进一步充实进去,将会大大提高城市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于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提高贸易结构优化升级能力的认识与评价

经验表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提升外贸竞争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对于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城市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将城市人均实际利用外贸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增长率作为衡量城市外贸未来成长性的分析指标,可以说正是抓住了衡量外贸增长前景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机遇,但各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外资政策要与国内产业政策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相衔接,从以往的所有制差别待遇转变为产业与区域导向,对于符合鼓励产业与区域的投资,不论内外资均给予优惠,取消对外资的普惠政策。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创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研究不同类型外商投资对投资环境的特殊要求,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在现代服务业、重化工业、装备工业、研发活动等领域吸收外商投资的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面临着如何在引导外商投资的同时,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紧迫课题。如何有选择地吸引一些符合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产业转移项目,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也是城市外贸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导向对于加快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为了分析城市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能力,在城市外贸结构竞争力评价方面增加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特征衡量指标十分必要。

关于加强新技术和新商品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与评价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曾明确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体来讲,自主创新就是通过自身的学习与R&D活动,探索技术前沿问题,突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推动自主创新活动,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的重要性。 一是坚持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我们所讲的是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自己”创新;自主创新中包括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容,开放环境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拓展自主创新技术来源的必要条件。二是自主创新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只有企业真正行动起来,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生动力,自主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发展水平往往成为自主创新的物质基础和能力源泉。三是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成果体现。技术研发的目的是获取能够自主使用、自主支配的知识和技术,防止技术泄露和被他人盗用,这也是维护自身权益和研发成果得到法律保护的必要手段。在开放环境下,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是东道国研发和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贸易也会对东道国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从本土企业的角度来看,代表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不论是通过技术溢出还是技术贸易都是无法获得的;另外我国的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金额不到全部出口额的20%。因此,在面对跨国公司强大技术优势的压力中如何通过本土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动,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自主品牌?这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长期性课题。城市外贸竞争力评价利用城市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个数来表明未来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际上是在强调制度创新对于提高竞争力的作用,也是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一种评价。另一方面,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列入了反映产品高度化的分析指标,为我们分析城市外贸商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供了依据。但是还需要增加一些反映自主品牌研发效果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

关于积极利用海外资源、提高资源供给能力的认识与评价

篇6

一、强化创新理念,增强外贸企业创新意识

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也理应成为创新的主体。外贸企业要站在变革的潮头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开拓创新的市场,增强创新能力,把创新融入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者的职责。把创新的着眼点放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上,企业管理者要不断进行信息的搜集、综合、提炼,加快创新步伐。企业要把开拓市场,创造新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看作目前企业经营的主旋律。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周密的谋划和实践,以达到最大的经营效果,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出能满足消费者未来需求的产品,理性地引导消费潮流。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外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体系是一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有机系统。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外贸企业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自身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原有建立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基地,跟踪国内外新技术,重视自主创新,争取核心技术上突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进一步通过密切与大学、研究所共建技术开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技术合作,发挥为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为市场创造需求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开发即适销对路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力争每年推出新品,不断增加规格与品种,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三、注重品牌效应,提高外贸企业品牌创新能力

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特许加盟作为新世纪商业发展潮流。品牌的重要意义在于:品牌能够帮助企业区分自己的产品和竞争者的产品、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衍生信任,有利于企业对其他品牌进行推广,有助于企业产品和形象的树立。所以说,品牌效应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激烈,因而,企业必须以质量为本,促进品牌形象的树立,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以及企业产品产生信任感,如此,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提高外贸企业营销创新能力

(一)建立反应灵敏,运作高效的营销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具有高灵敏度、高运作效率的组织机制,以便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高运作效率的营销机制,可以使企业产品在整个循环过程(生产、销售、用户、信息反馈的循环)中运行下去,才可以使正确的产品需求信息被外贸企业的组织者得到,才可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才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使企业能够立足于如战场的商场。

(二)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及产品确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位置。企业在做市场定位时,必须要对市场的总量规模、现有消费、发展潜力、市场差异性,进行细分,从而达到企业正确的市场定位,以便企业能够应对竞争者的竞争战略和竞争行为,帮助企业确定行之有效的战略和决策。

(三)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要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企业要占领市场,就必须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满意度,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形成认同感。所以,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要以顾客的满意为中心,切实贯穿“真诚、创新、满意”的经营宗旨。形成消费者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捕捉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对企业的反应,将为消费者服务的信念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

(四)建立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加强营销队伍的职业修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对营销工作者的整个营销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包括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方法、营销手段等方面。形成沟通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营销队伍。形成强领会能力、高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强意志力,能够有效的与消费者沟通的营销人员素质。从而充分展现企业产品的优势。

五、提高外贸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一)建立有效机制,培育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同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引进竞争机制,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使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人才交流市场、资格认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职业化。

(二)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为了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企业要将创新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创新英雄人物进行奖励,激励其他员工进行工作创新;加大对创新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创新的重视。

(三)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因此外贸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六、建立学习型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从弘扬企业精神、确立统一的价值观、树立先进理念、规范职业道德、塑造企业形象、建设学习型企业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外贸公司组织者要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领导。各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格局,建立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企业主要领导者要共同担负起建设企业文化的重任。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理论,提高文化素质,系统掌握外贸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内涵,带头实践,带头示范,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和有效的管理者。用企业文化陶冶、丰富、提升自己,把文化内化到思想上,体现在行动中,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许可贸易;外贸竞争力;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87 -03

一、引 言

近年来,中国企业一定程度上处于严峻时期,形成强健外贸竞争力,成为平稳度过这一时期、维持贸易活力的必要前提。就外部大环境而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转型,金融市场震荡,冲击了外贸企业的政策环境稳态。就企业内部能力而言,我国企业外贸竞争力并不强。据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测算,我国企业在专用机械、高端电子产品上处于全面竞争劣势;固有比较优势则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商品。而这一优势近年来也因人口红利消耗、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被逐步侵蚀。对此,切实提升中国企业外贸竞争力愈发显现出其重要性。

对外贸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因时代差异而不同。古典贸易理论将之归因于比较优势,并进一步具体为要素禀赋;新贸易理论则基于更贴合实情的假设,将竞争力来源落实为规模经济及需求相似理论。最新的动态贸易理论则以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予以解释,二者都间接强调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性。

动态贸易理论对创新能力的强调更适应当下国际贸易竞争的新特征,因而成为后续外贸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出发点。Krammer(2009)对16个东欧经济转型国家进行研究,发现外商投资流入和国际贸易等形式为获取新知识提供了外部渠道,从而促进了企业创新。Keller(2004)则指出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通过国际技术转移而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释其技术改进。王华等人(2010)基于FDI、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的分析框架,纳入企业、行业特征等异质性因素,考察了中国1548家企业的面板数据并发现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上述文献对外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已从宏观层面的创新能力深入到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许可等具体经济行为的驱动作用,对提升中国企业外贸竞争力具有愈加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许可贸易作为国际技术贸易中最重要的方式,虽在王华等人(2010)的研究中有所体现,但对提升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具体影响机制、作用特点却未得到足够研究。基于此,本文由许可贸易的特点出发,从引进和输出许可两个角度,分析了许可贸易对提升企业外贸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为确保影响作用的积极性,在实施许可贸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二、许可贸易的特点

许可贸易是目前国际技术贸易中最受关注和最为重要的方式,经分析有如下特点。

相对其他技术贸易方式,许可贸易具有独特的便利性。在许可贸易中,无形的知识产权被打包成“商品”,可以在技术市场上直接交易。企业通过许可方式,支付一定的许可费用,即可获取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资源。相比于技术服务与咨询,购买技术许可为企业提供直接接触先进技术核心内容的可能,更利于企业自身对技术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相比于直接投资所带来的的技术溢出效应,许可贸易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更强,且省却了繁复且有大量潜在风险的寻找合资伙伴的过程;相比于技术合作,许可贸易对企业的技术存量基础的要求较低;相比于国际特许经营,许可贸易对企业整体经营方式的强制性约束更少。

许可贸易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许可对象的多样性:许可贸易所涵盖的标的包括专利权、技术秘密、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一项许可交易中,可以包括这些标的中的一种或多种;二是许可方式的多样性:按照许可贸易的独占性质可以分为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按使用权转移特点可分为主许可、分许可和交叉许可;三是价款支付方式的多样性,可以分为一次总算、提成支付和入门费加提成费三类,其中提成基础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也呈现出多样性,最常使用的有销售额和净销售额两种。

许可贸易呈现出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价格的确定上。知识产权虽然被打包为商品进行交易,但由于法律、经营上的独占性,其互为参照性、可比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技术市场上并无统一的价格标准。技术使用费的确定需要许可双方依据一定方法进行评估,在一定条件下协商并最终确定。估价对交易效果优劣的影响会因评估方法、评估水平、信息数据掌握量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此外,技术商品可多次让渡,技术交易中涉及多类税种且有被双重征税的可能,也使得许可交易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三、引进许可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技术引进许可的正向作用有两大发挥渠道:一是有针对性的技术引进许可与企业固有要素禀赋所形成的互补效应,二是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作用。此外,技术引进许可的影响作用会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对这三方面的具体论述。

(一)要素优势互补

要素优势互补效应基于许可贸易的便利性得以发挥:许可贸易的便利性使得知识、技术经打包能够如同商品直接进行交易。付出一定对价后企业便可直接接触到技术的核心内容,因此更易于化为己用。基于此,新技术的获取无需经历过程复杂且风险较大的合资经营,不必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存量基础上,也不必通过高投入、高不确定性的研发过程来实现。这一便利性使得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以较低成本引进技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跨越技术瓶颈,提高产销能力。

优势互补和技术升级还可促使企业在技术领先的许可人已开拓出的市场上更快捷的占有份额,实现获利。据Posner(1996)的技术差距理论,技术落后国通过模仿、吸收领先技术,整合已有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可以成功地将比较优势从技术发达国转移到自身,从而在已有的产品市场中占取份额,获得收益。这一理论具体到微观层面的技术落后企业仍然适用。由于知识产权受到保护,“模仿”可以通过购买技术许可相对便捷地实现。同时,许可贸易中的独占许可、排他许可两个选项还能使被许可企业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获得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权。这可以带来两类好处:首先,一定程度的垄断条件为企业带来加价空间,使边际利润及总收益提高;其次,这种垄断权赋予企业实施分许可的权利,给予企业一定的机动余地,使之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直接控制竞争对手数量以应对市场多变性,并补偿最初付出的对价。

(二)创新能力培育

许可贸易对企业外贸竞争力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创新能力培育上。相比其他方式,许可贸易能使企业更有针对性、更直接便捷地接触技术核心,在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后更易吸收、内化。同时,由于购买技术许可的成本是显性的,被许可方倾向于在追求高投入产出比的利益驱动下尽力使技术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仅用于解决目标问题或提供目标商品,还通过积极改进实现交叉利用;不仅达到目标应用水平,还通过研发努力达到更优水准。在此过程中,企业研发人员既可通过“干中学”掌握先进技术,获得外部启发,又能提升研发主动性,获得“二次创新”机会,最终实现创新能力质的提高。

外商FDI所产生的技术外溢则不能达到同样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当外商技术出资进行合资经营时,往往会提供配套设备、人员层面方面的帮助,并提供技术改进支持,以确保经营效果。因此FDI实现的技术引进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中方企业对外资的依赖性,削弱自我学习应用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WTO规则和中国入世承诺,“市场换技术”的外资引进方针失去了原有的强制性,外商为保证自身的全球竞争优势,在合资时往往不太倾向于技术出资――外商在华投资更多的是寻求优质的加工组装基地,核心技术研发环节仍主要布局于发达国家,故对华产生的技术溢出非常有限。经验研究也证实,外资占比较高企业的创新概率显著低于内资企业;许可贸易与技术创新则呈显著相关性。

(三)行业异质性因素

技术引进许可的影响会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因历史性技术劣势更倾向于购买许可并改进应用,因此许可贸易在此类行业发挥作用的机会更多,对相关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也更明显。

相对而言,许可贸易对电子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则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电子技术在中国具有军民两用的特殊性。这样的特殊性使得发达国家倾向于对这类行业的技术许可转让做出严格的限制,这便阻碍了技术引进许可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四、输出许可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技术输出许可的正向作用有两大发挥渠道:一是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并进一步刺激创新,二是扩大企业国际影响力,为进入国外市场积累经验。以下对这两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收入来源、刺激创新

企业输出许可对象大多为通过研发、改进而获得的自有技术。输出方可获得转让费补偿技术研发成本,还可通过配套搭售带动相关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出口,有效控制和占领输入国商品市场。从创收能力意义上讲,技术输出许可能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对企业内部需要淘汰,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有领先优势的技术妥善处理。

此外,技术输出许可的收益基于合同确定,能为企业带来一笔稳定低风险的资金流入,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企业更积极地推动技术换代,采取更严格规范的技术保护措施,形成良性循环。

(二)经验积累、进入准备

知识产权输出许可,尤其是商标对外许可,能帮助企业扩大国际影响力、铺垫进入国外市场。据Uppsala模型(Johanson& Vahlne, 1977),许可经营是企业继偶然出口之后,在分阶段进入国外市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对外许可自有技术、商标,企业可以试探产品、技术在目标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收集反馈信息,积累经验,为进一步进入该市场、扩展业务地域范围做准备。这种重要的经验积累与信息反馈仅需建立在企业技术对外输出的基础上,而无需更广泛的资源投入,从而能有效降低企业进入陌生市场的财务风险与成本。此外,技术输出许可,尤其是商标许可,还能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强化市场品牌效应。 尤其当被许可人的产品服务与许可人固有质量要求相符时,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商誉,增加无形资产。例如,中国著名餐饮品牌全聚德就通过商标许可,在欧洲国家授权经营,成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许可贸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为确保许可贸易的积极作用,在引进许可时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的怪圈,在输出许可时避免丧失竞争优势,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引起重视:

应注意根据目标市场需求甄别自身的技术需求,并确保已拥有的技术知识和资源条件能够消化利用目标技术。对此,企业应积极改善自身的技术引进环境,确保充足的自主研发投入,以便更好地吸收目标技术;同时技术引进前的技术评估、市场调研、价值确定等工作也应全面开展。

应注意保留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培植潜在的竞争对手。技术输出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影响企业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对此,企业可对引进方的产品销售地区、许可权的独占性加以限制。

六、结论

面对内、外部经济政治不确定性加大,中国企业提升外贸竞争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基于特有的便利性、多样性,许可贸易能通过两大渠道对中国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发挥正向作用。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技术引进许可与已有要素禀赋形成互补,从而实现技术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销能力,占取市场份额;引进许可还可促进企业内化技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更长远地提升自生能力和外贸竞争力;引进许可的作用机会和效果会因行业异质性而不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发挥作用的机会更多。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技术输出许可获取稳定的收入来源,补偿研发成本,并在此刺激下推进技术更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输出许可还可为企业进入陌生市场做先期铺垫,避免潜在的风险损失,并能够扩大品牌宣传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的外贸竞争力。

为确保许可贸易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正向作用,我国企业在引进许可中应注意目标技术与自身技术资源条件、市场定位的匹配性,在输出许可中应注意保留核心竞争力,避免培植潜在的竞争对手,对引进方的许可权独占性和使用的时空范围需加以限制。

参考文献:

[1]胡艺,吴宏.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1):17-20.

[2]王华,赖明勇,柒江艺.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0,(12):131-142.

[3]汪建新. 国际技术贸易[M].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11:18.

[4]叶京生. 新编国际经济合作教程[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195-196.

[5]赵通. 国际许可证贸易的垄断与反垄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

[6]Johanson J,Vahlne J 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23-32.

[7]Keller W.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volume 42(3):752-782.

[8]Krammer S M S. 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in transition: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 Research Policy,2009,38(5):845-860.

[9]Posner M V.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J].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61,13(3):323-341.

篇8

[关键词]西安 成都 外贸竞争力

对外开放是一个地区振兴经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对外贸易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发现西安外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选取了同为西部城市的成都与西安进行比较。

一、西安、成都对外贸易的现状

1.对外贸易规模

2011年,西安进出口总额125.79亿美元,增长21%,其中出口58.04亿美元,增长9.2%,进口67.75亿美元,增长33.5%,贸易逆差为9.71亿美元,在18个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五位,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同为西部城市的成都2011年进出口额为379.06亿美元,增长53.61%,其中,出口229.56亿美元,增长65.46%,进口149.5亿美元,增长38.38%,贸易顺差80.06亿美元,在18个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由图1可看出,自2001年以来西安与成都的的外贸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在2007年后,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在2011年进出口总额的差距达到了253.27亿美元。

2.对外贸易方式。2011年,西安进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进出口75.3亿美元,占同期西安进出口总值的59.9%,加工贸易为36.71亿美元,占比为29.2%,由表1可以看出,西安近年来贸易方式呈现出一般贸易比重下降,加工贸易比重上升的特点。2011年,成都一般贸易出口93.57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40.76%,加工贸易出口114.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49.96%,激增2.6倍。由于富士康、英特尔在成都的落户,成都加工贸易增速加快,也远高于西安的水平。

3.出口商品结构。西安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见表2)其中机电产品所占份额最大,2009年为64.26%。2010年为72.45%,2011年为66.20%。成都主要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鞋类、农产品和医药产品。机电产品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快,比重加大。2011年出口便携式电脑75亿美元,而2010年仅为1,6亿美元。机电产品均为西安与成都的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在整个出口额中所占份额基本相当,但出口规模相距甚远。

4.西安与成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西安与成都利用外资的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如图2所示,成都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都远远高于西安。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对促进外贸规模的扩大,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都具有正向作用。因此,成都2007以来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成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密不可分的。

二、基于进出口数据的竞争力的分析与比较

1.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是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的整体实力,即:

MSij=Xij / Xwij

其中,MS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出口;Xwij表示世界j类产品的出口额。该指标反映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总额与世界出口总额比,反映国家在世界出口市场的比重。比例越高说明出口竞争力越强。出口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

西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00年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西安出口额为10.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过为0.0166%,而到2011年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至0.0318%,这说明西安市的外贸竞争力总体上是不断增强的。成都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11年已升至0.1257%,说明成都外贸竞争力也是不断增强的。而且由图3可以看出,成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速至2005年以后明显加快,增长幅度也远高于西安,因此仅从国际占有率指标看,从2005年以来成都的外贸竞争力是强于西安的。

2.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 (TSC), 它反映了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某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 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利工具。计算公式为:

TSCi=(Xi-Mi)/( Xi+Mi )

其中TSCi表示第 i 类商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Xi表示第 i 类商品的出口额,Mi表示第i类商品的进口额。TSCi 的值介于-1 和+1 之间。TSC>0,表示该国(或地区)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对于世界贸易来说,该国(或地区)是此类产品的净供应国,具有较强的外贸竞争力,TSC 指数越接近于 1,表明 i 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国际竞争力越弱;TSC

西安从2001年到2011年TSC 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趋势,而且在2009年和2011年为—0.08,说明西安的出口从2001年至2008年还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之后已经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是2009年和2011年是处于劣势的。成都的TSC 指数除2001年以外均大于零,而且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成都的出口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且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由图4可以看出,在2009年之前西安的TSC指数均高于成都,但从2009开始,西安的TSC指数低于了成都,说明西安的外贸竞争力在2009年之前是高于成都,而从2009年后就落后于成都了,而且差距明显拉大。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 1965年提出的,它是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用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邱亦维(2009)为了比较国内几大外贸大省的贸易竞争力情况,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思路,构建了一个地区间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其计算公式如下:

RCA=(Xi/GDPi)/(∑Xi/∑GDPi)

其中,Xi表示某地区i类产品的出口额,GDPi表示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Xi表示整个国家i类产品总出口额,∑GDPi 表示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般认为,当 RCA>2.5 时,产品i(或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 1.25

如表5所示,西安历年的RCA指数均小于0.8,说明西安的出口缺乏竞争力。成都在2011年之前也是小于0.8,但是在2011年达到了0.81,说明成都出口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而且竞争力的提升速度较快,西安与成都的差距也被拉大。

三、西安外贸竞争力的提升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西安近年来对外贸易一直呈上升态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进一步增强,但通过与同处于西部地区的成都市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西安在拥有交通优势和人才等诸多优势的背景下,却在外贸规模以及外贸竞争力方面却已远落后于成都。在新一轮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西安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以及提升外贸竞争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西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西安的外贸竞争力。

1.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对促进外贸规模的扩大,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是具有正向作用。成都近年来外贸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与其外商直接投资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西安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型,引进了资金,就等于引进了货币形态的技术和产品,引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因此,西安因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具体要做好:一是转变招商引资的战略。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是其优势产业,因此西安的招商引资工作应围绕这些亮点开展,同时因该由主要吸引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小型投资项目转向重点吸引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资本密集型的大型基础设施、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以及通过并购方式将西安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分工体系。成都成功引英特尔、富士康、德州仪器、普惠、莫仕连接器等企业对成都外贸规模的扩大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功不可没。二是全力做好招商引资的综合开发利用。要为现有境外在西安的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追加投资扩大经营。

2.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作用,扩大外贸规模和提升外贸竞争力。2010年10月18日设立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2011年实现进出口184.4亿美元,其中实现出口97.5亿美元,增长2.7倍,2012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为68亿美元,增长1.4倍,是推动成都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西安已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两个,一个是2011年2月14日设立的西安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行,截至2012年4月共实现3.7196亿美元;一个是2012年9月22日批准设立的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将承接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尚未封关运行。有鉴于成都的经验,西安应利用好两个综合保税区,把西安位于亚欧大陆桥枢纽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扩大西安的外贸规模。

3.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外贸经营主体。目前,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起成为西安进出口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他们出口的动力,进一步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进出口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为各类外贸经营者创造平等条件,为中外双方创造公平的合作环境,从而促进西安对外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4.积极培育出口支柱产业。从目前看,西安已逐步形成了机电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纺织服装四大类骨干出口产品,但总体上来看它们的支柱作用仍不太明显。出口最多的机电产品也缺乏竞争优势。因此,一是要扶持一批前景看好的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二是要建设壮大一批出口商品基地。三是要做好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业务。四是要发展一批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名优地产品。

参考文献:

[1]邱亦维. 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 金华市 外贸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35-02

外贸出口一直以来是金华市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金华市的外贸出口额从1989年的315万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96929万美元。出口商品结构在不断地改善,外贸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据黄国华等人写的《2008―2009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白皮书中所反映,金华市的外贸竞争力全国排名30位,然而这与2005年的排名相比却下降了10位。近年来,金华市的外资利用规模不断加大,累计利用外资量从1990年的12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51302万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金华市在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出口、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金华市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是否可以借助FDI的力量来提升金华市的外贸竞争力呢?本文针对此分析了FDI对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提升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一、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现状

外贸竞争力概念建立在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之上,它常被用来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贸状况,具体而言指“一国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和外国开放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在研究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时,其评价指标主要有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由于数据所限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对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加以研究。

1.金华市外贸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其比例提高说明出口竞争力增强,反之则减弱。金华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来说是呈不断上长趋势的。1989年,金华市商品出口总额为315万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0.001‰。到了2000年,金华市外贸出口迅速增长,总出口额为633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2%,出口额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提高到0.098‰。进入21世纪,金华市对外出口有了更为快速的增长,至2008年,全市出口总额达到896929万美元,所占比重也上升为0.558‰。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华市出口总额有所下降,但国际主场占有率依旧在上升,为0.69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华市外贸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不过,金华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横向比较来看却不高,其2008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于同期浙江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4.78‰,也低于宁波市的2.87‰和杭州市的1.63‰,在当年全省11个市里出口总额排名第七。

2.金华市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具有较强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用于反映一国或地区某类产品的出口与国际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一般认为,当RCA>2.5时,产品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25

从金华市主要出口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看出,金华市纺织品和服装2003年、2006年和2008年都属于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商品。机电产品这三年的指数都在0.8-1.25之间,属于具有平均国际竞争力的商品,而且机电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在不断增强。农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这三年里都小于0.8,属于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商品。因此,金华市主要出口商品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3.金华市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资本密集型产品有较大提升空间。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可以反映某类产业或产品出口优势的变化情况,其指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增长越快。2001年金华市初级产品在出口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为6.1%,到了2008年下降为2.4%。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从2001年的93.9%上升到2008年的97.6%,金华市的出口商品结构在不断改善。金华市的主要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速度快于初级产品,而工业制成品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增速又快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也高于整个工业制成品的增速,意味着未来有较大的贸易竞争力提升空间。

总而言之,金华市外贸竞争力一方面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总体上还比较弱,其外贸竞争力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支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仍显弱势。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如果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得合理,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将会增强东道国出口竞争力;反过来,如果东道国出口竞争力提升了,那么贸易就会增长,全球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将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东道国。我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那么FDI对金华市的外贸竞争力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1.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金华市外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1)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金华市外贸出口额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金华市利用外资规模的上升,外商投资企业俨然已成为推动金华市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从2001年至2008年三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的比重平均为16.7%。2008年,金华市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出口1513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79%,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92个百分点。2008年在全市出口100强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有21家。(2)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金华市的出口商品结构。流入金华市的FDI绝大多数被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所吸收,其中又以机械设备、通讯电子、纺织服装、化工、医药、工艺、文教等行业最为集中。近年来金华市又十分重视技术含量高的外资的引入,机械、电子、医药、新型材料、移动通信设备、集成电路、高性能电池、计算机软件等外资项目不断增加。正是由于外资的加入,从2001年到2008年金华市的机电产品上升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其比例从35.7%上升到2008年的47%。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从2004年到2007年也有缓慢增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的比重都在逐渐下降。外商直接投资正在促使金华市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竞争力不断加强。(3)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金华市出口市场的扩张。外商投资企业有利于在东道国加工生产的产品利用其发达的国际分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进入金华市的FDI也极大地促进了其外贸出口市场的扩张。

2.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金华市外贸竞争力方面的不足。(1)外商投资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对出口拉动效应尚显不足。从2001年到2008年,金华市的三资企业出口额在全市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从19.3%降为15.8%。不仅如此,2008年,金华市的三资企业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还远远低于浙江省35.2%的比重,更是远低于外贸竞争力本省排名第一位的宁波市的约40%的比重。所以金华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拉动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与进入金华市的外商投资规模多数偏小有密切关系。历年来金华市设立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只有4.3%。2008年,金华市审批1000万美元外资企业的数量为14家,而嘉兴、绍兴、湖州三市为135家、65家、83家。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显现强劲出口拉动效应的也都是规模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所以,金华市外资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影响了外资企业的出口拉动效应。(2)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升不足。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金华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其出口额尽管每年都在增加着,但其在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始终在2.5%左右徘徊。更为糟糕的是如果拿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4.2%来对比,到2008年,金华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是处于一个下降的状态。所以金华市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不容乐观,毕竟高新技术产品代表着未来金华市的竞争力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一块的出口带动还是有限的,这可能也正是应了丁文丽研究中所说的:FDI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对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吧。

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东道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并且按照一般原理,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引导,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加大技术投入、产业关联等方式还可将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到较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优化东道国出口结构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跨国公司正逐渐向二级城市梯度转移,金华市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一时机,吸引更多的FDI进入,在承接跨国公司的产业梯度转移中壮大自己,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外贸竞争力的提升。根据以上分析,金华市在进一步利用外资中应从以下几个方而着力。

1.进一步改善引资环境。改善引资环境是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的前提。一方面,积极努力地解决引资用地问题,建立配套设施完善的经济开发区,以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同时,积极鼓励以购并的方式利用外资,这样可以缓解引资用地难题。另一方面,完善引资政策。在涉外政策的制定上要中长期计划相配合,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投资政策上尽可能地给予外资与内资相同的国民待遇。此外,努力提高涉外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给予外资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快捷便利的服务,以稳定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进一步吸引更优质的外资。毕竟,目前跨国公司投资时最关心的因素是政府的行政效率,因而一个城市可以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2.进一步调整引资质量,增大单项引资规模。金华市在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承接其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时也应有所选择。应配合本市“工业强市”的规划,有计划地引入适合的外资进驻金华。一方面,配合本市“工业强市”规划,制定适合自己的利用外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更多地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优质外资进入,以增强出口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引进大规模的外资项目来投资。这不仅可以优化用资结构和规模,还可以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市外贸的拉动效应和抗击风险的能力。此外,大规模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往往较高,进入本市后其辐射带动作用也较强。

3.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技术外资来本市投资。目前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引进先进的技术,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金华市也不例外。虽然FDI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往往具备先进的技术优势,但它不会轻易把其赖以谋利的技术拱手相让,这就需要引资地区的政府施以一定的政策措施促其释放技术。因此,金华市一方面,积极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外资企业进行技术外溢和扩散,比如,实施企业研究与开发退税补贴、增加财政科技投资支出比重、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促进政策以及充分利用在金华市的高校科研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力量给予企业研究与开发项目实实在在地支持以达到相互促进,从而吸引跨国公司愿意来金华市投资同时实现技术外溢。

4.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适当增加加工贸易份额。一般贸易是金华市发展对外贸易、提升竞争力的基础,未来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一般贸易的同时,可以适当发展一定比例的加工贸易,以促进金华市外贸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不过加工贸易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经济形式,如果只是简单的发展,容易形成飞地效应,反而不利于本市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外贸竞争力的提高。所以在增加加工贸易比例的同时,应注意本市内部配套产业的发展,比如形成与之前向或后向相关联的产业,为之提供原材料供应,为之提供销售或物流服务等,延长其在本市的产业链。尽可能地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让内资企业在与其关联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5.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与外资的良性竞争机制。实际上,金华市已经在组建自己的优势企业集团,其中青年汽车集团就是民营汽车工业集团中的佼佼者。企业集团可以把本市众多的中小企业抱成团,充分发挥其人力、物力与财力和技术优势,从而形成与跨国公司的良性竞争,促使其不断提高对本市投资的技术含量,同时也可以扩大外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本市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谷祖莎.我国外贸竞争力与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2.王洪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0)

3.叶耀明,戚列静.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J].2002

4.张昱.广东省外贸竞争力评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5.杨益均.外资对浙江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浙江经济,2009(18)

6.王跃华.浙江省三资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

7.胡伟辉.重庆市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生态经济, 2008(7)

8.朱念.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出口竞争力影响的理论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3)

篇10

关键词: 高职生;就业压力;中小企业需求;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率是关系人才素质提升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大事。外贸行业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紧密结合的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庞大的产业链,也是可以广泛吸纳毕业生的行业。本文试图以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为视角来探讨如何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当前,外贸企业对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特征。大型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较细,需要的人才层次比较高,专业化程度要求也高,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另外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贡献率逐年增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具活力,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中坚力量。这些企业部门简单,更需要应用型人才加入其中。以地方经济服务为主要任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中级人才正好符合了中小企业的需求。现今,具备从事报关、跟单等工作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已经制约了外贸行业迅速发展。但从整体看,高职生在这些企业的就业几率还是很大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竞争力呢?

一、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涉外企业在对外贸人才的招聘时着重考查以下几方面:①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如诚信品质、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②是否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技能;③能否流利使用英文口头或信函直接与客户沟通等;④能否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市场信息搜集处理;⑤是否有较强的营销能力。此外,外贸行业对人员素质的整体要求在提高,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还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

二、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道德教育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本人理解的诚信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客户,一是对企业本身。客户方面,对外贸易的客户都是外商,如果诚信缺失会有损国家商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对外经济的交往。只有重合同履约,才能取信于全世界的贸易伙伴,生意才能做得长久,并且能维护我国的商业信誉。对企业而言,员工是根本。企业有忠诚的、有能力的、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生存和发展,使业务得到拓展。员工也必须依赖企业这相对稳定的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所以要问企业的雇佣者最怕什么,他们回答:最怕飞单,其他一切都是浮云。那种不忠于自己企业,不忠于集体的行为是会遭人唾弃的。个人的诚信名片一旦丢失,职场上将会举步维艰。所以: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

另外我们还要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切忌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必须实干,做好自主择业和独立创业的心理准备,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我们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为从事普通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艰苦奋斗是磨炼意志的主要途径,生活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了吃苦精神,就能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求职者普遍认为外贸业务员工作不太好做,且又苦又累。但一家销售公司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你将来想做老板或从事更高层的职位,那么就应该从业务员做起,这可以让你直接接触市场,掌握市场动态,把握市场命脉。”外贸行业招聘员工为什么这么注重有吃苦精神,因为它要求业务员必须要做到一专多能:不但要发展服务好国外客户,还要协调管理好国内工厂生产;不但要熟悉产品特性,还要控制原料成本;不但要掌握好外语知识,还要懂得基本的电子商务;不但要了解进出口的相关流程,还要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做到以上这些,一个外贸人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任何一个外贸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有着在广交会上睡地铺、在工厂通宵做工赶交期的经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高职生只有掌握了自己从事行业的核心技术和经验,才能生存和发展,进而改变命运。

(2)把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评估的关键性指标。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环境和知识更新发展较快,经济贸易的操作方法也在实际贸易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而课本知识往往是“滞后”的,单纯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显然不能满足学生今后岗位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突出理论知识的转化或指导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与锻炼。

①围绕职能设置课程模块,结合技能鉴定完善教学大纲。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至今还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急需一份具有自己学院办学特色的专业设置指南和规范。同时,高职院校要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调整培养目标,完善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②加大校内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寻找符合工学结合思路的实训课程模块,制定科学可行的项目引导、目标教学方案,调整理论和实训课程的比例,真正把实用技能贯穿于日常教学。

③建立高水平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努力建立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学生参与到外贸业务的全过程。校企对接首先要从文化交流开始,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外贸企业主流观念内化成学生素质,使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更符合企业要求。其次,要达到校企的长期合作,还可以以交换式的培训服务来实现。例如很多企业反映员工英语包括书面和口语都需要不断加强,希望高职院校一些实践能力较强的外贸专业教师能帮助企业培训员工专业英语。一方面学校的教师要走出去,到企业中去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学校还要能将有经验的外贸企业的管理或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来,以兼职教师或者做辅导员的形式给学生介绍他们生产或业务流程方面的实践经验,他们的教学形式会是最详尽、最鲜明的,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也是最有方向性的。教师走出去了,学生更要走出去。在企业和工厂里结合岗位的工作过程实施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建立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任务的链接,缩短从专业到职业的体验进程,从而大大提高实习的实效性。所以,只有以校企双赢为原则才能达到合作的长效,使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3)重实践但不能轻理论,理论教学要与专业技能的考证相结合。目前人才缺口较大的跟单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和报检员等,对学历要求并不高,但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从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的课程应围绕着相关的专业考证设置,为学生顺利通过考证搭建知识平台。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最终达到“毕业证”与“考证”相结合,拓宽他们的就业途径,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总之,解决学生就业不是卸包袱,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能看表象,提高人才素养和强化专业技能才是根本。高职院的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意向,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岗位,从而真正成长为外贸行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丽娜.外贸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