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9 19:2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国文学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国文学教学

篇1

一、外国文学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实施2012版教学方案以来,外国文学的课时在不断的缩减,再加上由于外国作家作品众多,学生不容易记住,且作品篇幅长,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二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更愿意学习和理解本国的文学作品,接受与自己年龄跨度小的作家作品,对外国文学作家有排斥心理。三是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没有创新。本身课程就难度大,知识体系庞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缺少新意,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本身阅读作品文本少,积累的知识比较薄弱,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知识传授完,并且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显得进退两难。这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寻找与学生交流机会,拓宽教学渠道,而新媒体的形式,恰恰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在课外开拓多种途径,如建立外国文学博客群、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等。

二、外国文学教学对策

(一)拓宽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教学内容侧重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且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和信息。无疑,这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跨学科教学,挖掘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外国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核心内容就是贯穿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学生之所以认为学习外国文学困难较多。是因为走进外国文学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那就需要教师多角度的进行讲授,比如讲授《简爱》时可以结合学生们的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形式主义阐述西方“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从文本角度讲授《简爱》与哥特式的小说传统;用心理分析方法讲授作者与《简爱》的关系等,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意识和科研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是巧妙运用网络影视资源,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形象而直观的资料。外国文学不仅信息量大,理论性强,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很多经典作品被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像资料,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支持。在新媒体时代,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的结合成为一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丰富的影视资源,把学生“召唤”到文本中来。如讲授古希腊文学的荷马史诗,我们预先设计问题,然后播放电影《特洛伊》(2004)与《奥德修斯与迷雾之岛》(2008)的精彩片段,与《荷马史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观看影片,并将文本和影片进行比较分析,以弥补教材知识和课堂学习的不足。三是引入比较意识,树立比较文学的观念,建立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的有机的内在联系。比较文学所强调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把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能够宏观地把握世界文学的本质,找到共同的“文心”或“诗心”。如把“多余人”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来讲授,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等方面比较俄国“多余人”、日本“多余人”与中国“多余人”的异同,探讨“多余人”的悲剧成因、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四是引入前沿观点,有争议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引入前沿观点,并融入教师自己的评价,力求使课堂充满思辨色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时,很多教材的版本都把这一时期定义为漫长的黑暗的一千年,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将对中世纪的评价最前沿的观点引入课堂,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二)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国文学就必须走出教学方法的困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实践性。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利用新媒体将课堂授课、讨论交流、课外阅读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师生可以双向交流。在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设微博、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在微博上可以设计板块,根据学生在微博上的反馈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或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有效沟通;也可以提前在微博上教授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去学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微博留言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私人订制”的模式,有效的缓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二是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或者是小型话剧演出,活动在教学初期就进行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组合,朗诵的形式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适当的配上音乐。小型话剧需要学生们对作品的原著进行解读,如《哈姆雷特》《李尔王》《达尔杜弗》等,从服装、道具、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融入时代背景因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文本。经过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们阅读原著,提高学习兴趣。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又可以在国家精品课程网、芦笛外国文学论坛等校外网站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网、文贝网等网站及时掌握学术界的最近动态。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而且可以促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局面,从而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互相交流和协同学习。

三、结语

篇2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突出这个特点,而就文学自身的性质来看,阅读、接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积极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至于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应该结合具体贴切的作品去慢慢渗透,如荷马史诗中英雄们的个体本位意识(以阿喀琉斯为代表)、集体意识(以郝克托尔为代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深层思考等等,在这些作品的教学赏析中,都可以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际上,在西方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与伦理、道德紧紧相连的。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起到补充作用。

    而目前,在高职有限的教学计划中,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化和道德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教育的功能讲,真正的人文教育有别于政治课的理性说教,不是以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去要求学生,而是通过心灵的潜移默化去修正学生的品行;不是让学生听别人说这“不准”那“不能”,而是学会让心灵告诉自己是非美丑,并择善而从。一个是以“堵漏”去禁绝,一个是以“疏导”去启真。因此,外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是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的。外国文学教学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纯文学”,去培养“精英人才”、“学术人才”。现在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而在欣赏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如《浮士德》、《老人与海》等类似作品时,我们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欣赏《李尔王》、《高老头》时,我们应辩证分析看待李尔王和高老头对子女的爱,并与当今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啃老族”联系起来,来反思一些实际问题: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如何回报父母等。通过这种联想思维,从而把德育、伦理等人文素质渗透到教学中,使外国文学的学习跳出狭隘的理论层面,从而具有实际意义。

    其实学习文学本身就不应该在纯文学氧吧里去呼吸,有时它也会像技能型学科那样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然外国文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承担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注意调动、运用多种手段、方法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对我们老师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抓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他们功利的心进入文学意境中去接受洗礼,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一、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已经是最后一学年了,而在此之前的初高中、高职前两年学习阶段,学生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不像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那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异质文化的差异往往成为他们理解外国文学的阻碍,再加之社会因素,急功近利、浮躁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而再结合到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远比教师自己个人详细的讲授来的更为重要,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我们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要经常、较多、自觉、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方法使用其中,而不是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作为两门独立学科鲜明地割裂开来,涉及到相关作品时,将中外文学作品个案进行详尽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赏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彰显出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如讲授《美狄亚》时,可把它与中国诗经中的《氓》进行比较,同是写古代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同是弃妇形象,由于两人身处于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因而命运抉择也截然不同。

    类似于这样的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在课后有兴趣去读原着,并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用比较的眼光看待问题,视野得以开阔。二、教学手段应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多媒体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以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外国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很难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这时只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进行比较后才能让学生直观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而比较作品则需要很长时间复述,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时利用教学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到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陶器的生动自然,中世纪圣父、圣母、圣子题材的单一,颜色的暗淡、忧郁,文艺复兴时期各大家笔下人物线条的优美,脸部表情的生动,人物关系的和谐。

篇3

外国文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专业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外国文学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但它在中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却一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随着大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提出,外国文学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然而,相对于大学的外国文学而言,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的地位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语文的道路也是非常崎岖的。清末民初时期,高中语文课本中都是文言文,还没有外国文学的身影。直到五四期间,才有一些反映五四思想的白话文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被纳入语文课本中。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语文改革后,才有教材选编进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选文多注重其政治性,但是毕竟有了一定比例的外国文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种种原因,外国文学曾一度沉寂,直至改革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才被较多地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外国文学就这样冲破了重重阻碍,从数量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囊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作品。总的来说,外国文学总算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的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培养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由于受中国本身社会体系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审美观念均逃不出用阶级观念图解外国文学并加以批评。尽管后来一些教育政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性,新版的课本在选文方面也有挣脱以往局限的趋势,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相关文化知识与多向解读课文的角度,但是外国文学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进,因为一些旧有的观念依然没有被摒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政治理念而忽视外国文学的文学性。如此死板的教育观念使得原本生动并且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变成了单一的政治说教。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更可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定了政治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大大减弱,失去了对外国文学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

在新教材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10%,这表明我们在强调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在力求兼顾外国文学。而这其中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高中语文不仅仅要让学生吸收和消化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更要让他们立足世界,了解各国的文化,学习他们的思想,培养外国文学素养,从而提高人文素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外国文学似乎没有起到这些作用,相反的,它仿佛沦为了高中语文附庸。就以高考为例,虽然高考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就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它似乎变成了阻碍因素。我们都知道就目前而言,高考升学率是许多高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说到底都是为了高考而各司其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就是高考,而不是文学本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外国文学不是高考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比如,教师以高考为标杆,在所编排的外国文学中随意取舍,或许本应该是由教师重点分析的文章也被设定为让学生自学,而那些本被定为自学的文章就更难逃被忽略的厄运。

篇4

[关键词] 文本阅读;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在而后的岁月里,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著。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历来都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深入学习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的基础,是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它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1]。外国文学课程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但所占课时比重并不重,一般只有108个课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在教学中介入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授课信息量,而且直观,同时通过网络资源也可以弥补外国文学教学资料的不足。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中,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更别提学生品鉴分析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也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整日忙于家教、推销、找工作。时代在变,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在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通过教学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21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们面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

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有限的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这是做好外国文学教学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对文学作品讲清、讲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鉴赏的能力,文本的阅读就彰显了它的重要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文本阅读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但是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很多中学老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略讲、选讲,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很少,即便阅读也是一个大概。进入高校以后,面对经济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学生整日忙于家教、推销,人心浮动,根本难以安心学习,更别说按照要求阅读规定的外国文学必读书目。笔者曾就“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现状进行过问卷调查,在阅读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例在整个阅读量中占60%以上的仅占5%,在阅读量中占30%-60%之间的也只有19%。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堪忧的现状。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采用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三部曲式,学生面对庞杂的内容,没有能够从感悟上与老师进行沟通,所以收获的往往是一些笼统的东西,在离开教师自己分析作品时往往手足无措,很难做到真正的鉴赏。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不愿意阅读外国文学,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阅读重要,但是49%的学生认为阅读障碍主要来自于语言以及文化的难以理解。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阅读,如何感受作品。再加上面对考试,就跳过文本阅读,直接记忆别人的观点结论,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这造成了学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作品,去分析作品,去与自己的心灵沟通,达到对作品的品鉴。

外国文学的教学,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2]。作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最基本的还是要归结到对文学作品的研究,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作品,才能发掘出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这是学好外国文学课程的前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动性的调动,不仅需要教师在讲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更主要的是要加强学生文本阅读的力度。200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阅读书目”,共100部。同时明确提出,各学校应把学生阅读作品情况,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之一。这两人的爱情宣言体现的精神层面非常相似,但通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学生不会片面的肯定简・爱而鄙视丽贝卡・夏普,而学会在时代的背景下,男女作家的视野下,体会女性苦苦争取话语权,苦苦争取社会地位的艰辛,不会厚此薄彼从而忽略丽贝卡・夏普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社会真实。同时通过这样对文本的深入学习,也会增加学生间接的社会经历,矫正一些学生在爱情观价值观上的偏差。又比如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时候,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对于文本的阅读,简直就是空谈,结构的严谨、语言的优美、细腻,学生没有具体可感的认识,很难体会文本带来的艺术魅力。学生只有在与文本有了亲密接触后,才能真正理解文学艺术的魅力,才能进而对作品进行研究和解读,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所学的知识也无需刻板记忆,加入了自己的感悟、理解,学习的效果相当明显。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升文本阅读

在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乃至于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如果没有锐意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还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在现今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中,很多观点指向了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介入,其实外在的教学硬件还需要内在的教师素养来强化。笔者认为在面临新形势下的教学首要的一点是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给学生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如果不能对外国作品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那么又怎么会引导学生来重视这个部分呢?那么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就是打了折扣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健全人格又从何谈起呢?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多样文化’,使他们了解世界、放眼世界的目标岂不成了空谈?再好的目标,再经典的文本,如果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那么一切无从谈起”。

教师自身如果缺乏对文本的研究,就很难有对作品独到的见解,教学中只能根据教材的“定论”来讲述,从而会大大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好的教学手段如果没有教师的知识积淀作为引领,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丰富补充外国文学知识,加强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随时关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提升自己的内在积淀,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这样才能给学生指导性的建议,才能提出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比如对于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讲授,本来所占课时并不多,在教材中也是简单带过,但是这位作家对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给予学生最大的认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能够把最新最前沿的对芥川的研究现状告知学生,如对于芥川小说中的人性问题,有目的引导学生去也读他的《莽丛中》和《报恩记》,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对比研读,了解人性的趋利避害以及人性的悖谬,这就调动了学生阅读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外国文学核心的文化内涵就是它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重视文本的阅读,深化文本的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通过对文本的品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笛.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2008(12).

篇5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外国文学课程从其教学的基本目标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思潮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能够运用有关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深入解读作品深层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独特的艺术气质,为学生以后成为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困难。

经典文本阅读数量减少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曾经慰藉着一代又一代人孤独疲惫的心灵,被看作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但近些年,随着读书无用论的喧嚣尘上,加之作为大众传媒的代表———电视、网络的普及,一些外国经典文本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学生逐渐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失去了兴趣,甚至以看电影电视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笔者长期在高校教学一线讲授外国文学课程,对近几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外国经典文本阅读情况做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外国文学课程开设前完整读过的外国经典文本平均在10部以内,且有逐年下降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阅读量都是如此,其他专业学生的阅读情况可想而知。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阅读减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1)网络媒体的影响。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许多信息,但也占用了很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上网的时间多了,阅读的时间少了。

(2)社会竞争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毕业后谋得一份工作,大学生们不得不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各种证书,把证书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于是经典文本被束之高阁。

篇6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英美的新批评文论中,其基本概念指的是细密的研究作品上下文以及其言外之意。在文学评论中,要求注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以及词句之间的细微联系,通过对文本的细微分析来挖掘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只有通过慢慢的品读才能够体味作品的精妙之处,很多文学作品前面的一个词语可能就概括了后面的情节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代的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这篇评论文章中就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文学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这四个要素的综合研究,这样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读者只有和文学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仔细研读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的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2.1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在课堂上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材,并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来安排具体的文本细读教学。第一步老师要展示解读文本的问题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第二步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全文细读;第三步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文细读;最后一步就是局部片段的文本细读。在第一步中,老师应该选择一段文本,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一部作品,每一种角度的解读其细节的关注点是有差别的,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细读文本并体会到细节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进行文本细读是最佳的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更合适对短篇进行细读教学。比如在教学《变形记》这部作品时,老师在课前可以布置“请准确描述格里高尔的房间”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细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格里高尔的房间竟然有三个门,从这个门的数量就可以分析出格里高尔所处的空间是没有私密性的,这个空间并不属于主人公自己,当学生细读到三个房门都在传来急促的声音时,根据上下文又能够联想到外界对主人公的紧逼,通过这种文本细读就能够充分领略到《变形记》其表面文字透露出的深层哲学思考,而如果粗略的阅读《变形记》只能够感受到荒诞不羁的表面。另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文本结构转向文化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莎翁的《哈姆雷特》教学举例,可以引入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葛特鲁德》进行对比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史学的思考。老师根据这两种文学作品设置这样的问题:葛特鲁德和奥菲莉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以及说话时和独白时的频率,通过学生认证研读可以明显的发现葛特鲁德要比奥菲莉出现的频率更高,在独白和说话时,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莎翁的男权思想,正是通过对比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化史的发展也会改变文学作品的主流思想。

2.2考核方式的创新

既然引入了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那么考核方式就应该随之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文学史和文学思潮内容的考核。在文本细读教学模式下,应该重点突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方面的考核,这样才能够凸显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能够更好的释放学生的所思所想,开拓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在考核学生学习时提出的一道题目:“请描述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学生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完整的看完《安娜•卡列尼娜》,而且是细读,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是真正和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相融合,才能够有效的推进文本教学模式的开展。

3总结

篇7

一、运用讨论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一直以来,外国文学教学采用了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文学概况介绍———重点作家作品———情节概括———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再加上课堂始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盲目记笔记的状态,根本无时间去思考,也懒得思考。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转变成为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关键。讨论法不失为弥补这一缺陷的良策。讨论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既可以作为课堂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开设专节讨论课进行。从年龄特点上看,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90年左右出生,张扬个性的意愿使讨论法成为较受欢迎的学习方法之一。实践也证明了笔者的推测,实验性的几次讨论课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大家能够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实为难能可贵。

当然在讨论之前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比如在准备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讨论课时,在学期一开始就要布置任务,告诉学生有时间要阅读原著,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开始自学;在讨论之前让他们观看了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苔丝》,根据内容确定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讨论题目;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或者是设置一个问题,有假设性的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学生大多对小说情节比较熟悉,能够积极踊跃发言,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兴趣。讨论结束时教师还要对此次讨论进行点评,与学生互动,有问有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在讨论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互换。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拥有了话语权,教师处于辅地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好提高了学习自主性。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多媒体成为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这种现代化技术以其新颖多变的形式正在改变着呆板、平静的课堂,掀起教学模式改革的小。首先,运用多媒体符合外国文学学科特点的要求。外国文学具有容量大、跨度强、背景复杂,知识点密集等特点,包容了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亚非欧美文学,上下几千年,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灿若繁星的作家、浩如烟海的作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量不够。再加上文化差异性,讲起来犹如隔靴挠痒,很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对外国文学这门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包容量显示了它的优势,它可以轻松地将大量的教学资料带进课堂,一方面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将重点呈现出来,辅助教师讲解;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一些照片,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作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真正带领学生领略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枯燥、杂乱的知识点形象化、清晰化,明显改善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

篇8

一、比较意识的引入

跨文化语境下,任何一种文学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文学间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加强,这就决定了外国文学教学比较意识引入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另一方面,外国文学在地域、文化、宗教等领域都与中国文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无形中拉开了与学生的审美距离,只有将中国文学纳入参照比较的坐标系,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想象空间,从而更好地汲取西方文学精粹,提升审美鉴赏力。

如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比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产生过很多美好的神话,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如果说中国神话里蕴藏的民族精神是“义务本位”的话,希腊神话民族精神的核心则可以理解成“个人本位”,前者宣扬克制、奉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性的真实,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显得宏大活泼,当然,中国古代的抒情诗也有着西方文学在当时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如《诗经》和《楚辞》,在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上也有着高超的艺术技巧,笔者在教学中举了《诗经》中《卫风·氓》的例子,吟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表现女子在被心爱的人始乱终弃前后心理对比的诗句,学生会跟着教师一起诵读熟悉的句段,产生共鸣,最终引出欧洲与中国古代文学各自在不同方面的造诣和成就。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如何组织安排教学,采用何种方式教学,常常引发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探讨,而教师的“授课风格”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当然,教师的性格、语言表达习惯都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授课方式迥然有异,有舒缓,有激情,但不论哪种方式,充沛感情的融入与否都会被学生敏锐捕捉,一旦激发则能很好地带动学生,使其在充满美感的语言律动中得到享受,否则,再精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当然,教师不能徒有形式美,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修养和前瞻意识,如若二者兼具,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习惯于机械地被动接受,以考试合格为最终目标,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压抑。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可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提前布置思考题。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时,可预设开放性命题,让学生思考作品内涵,在课程中预留一定时间,由课题组派代表结合本次课程内容和课下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围绕学生讨论加以引导,介绍用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等多种文学批评方法解读《李尔王》的研究成果,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讨论,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素材、做好铺垫。另外,在进行作品阐释时要尽量找到与现实的接合点,如在讲授“浮士德难题”时,学生对于这样一部久远的诗剧会产生心理上的距离,但若与学生分享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则会瞬间拉近其与这部诗剧的距离,产生共鸣。

传统纸媒时代的教学受到网络多媒体等新兴资源的冲击,课堂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黑板、粉笔、教科书”的三点一线,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突破了传统单调的讲解模式,使教学活动变得立体生动,基于此,教材与网络、影视资源的整合变得迫在眉睫。现如今,图像和影像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期待,它在对传统纸质文学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又可能掀起读者重读文本的热潮,这种趋势已不可阻挡,那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要合理地加以利用。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走近作品,其优势不言自明,但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属于对原文本的再创作,必将融入导演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为达到最终效果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剥离原作内核,甚至在某一点上与原作精神背道而驰,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作品时予以纠正和引导,还原其真实性。既可以让学生观看整部影片,也可以在课件中截取经典片段,如对《哈姆雷特》中的大段独白进行针对性的阐释。另外,为给学生带来全方位多角度的审美感受,还可以加入由作品改编的歌剧或音乐剧,如比才的《卡门》和2013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剧电影《悲催世界》。当然,多媒体等影视资源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代替作品本身,真正的华彩部分,还要回归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这才是文学的要旨。

三、评价机制的改革

评价机制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外国文学教学的实施效果,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标准化试卷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挥,学生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照本宣科,应付考试。外国文学教学只有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才能逐渐扭转这一局面,缩小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比重,减少考试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其带着兴趣轻松融入到学习中,通过教师布置作业,由学生组成的课题小组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时,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利用课堂互动对思考后的问题进行阐释,将阐释后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并做出相应课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当然,对于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掌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外国文学话剧的创作,尝试对名著名篇进行改编,亲身体验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将上述多元化评价体系纳入学生最终考核,将会使外国文学课散发新的活力。

四、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影响其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判断,甚至变得悲观、消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未来普遍感到迷茫,虽然他们也试图为就业做着种种准备,但现实的阻力让一部分学生选择放弃和逃避,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产生“学习无用”的消极思想,缺乏主动性,更何谈接近文本。“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灌输。”[1]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巧妙地将思想道德体系的建构蕴含于作品中,而不是简单从作品的主题思想生成所谓的道德寓意,否则将流于说教,拉大作品与学生的距离。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外国文学已不仅承担着传统纸媒时代的审美净化功能,面对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革及网络、影视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外国文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方向,努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国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学科优势,与此同时,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学术水平,扩展理论视野。当然,具体的改革实施过程必定会与理想发生冲突,如何坚持并转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惟有此,才能最终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进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双语教学;外国文学;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重要源头,它的无数因子一直活跃在世界文学的伟大传统之中。每当我们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发现它们的时候,我们总能体会到世界文学大师对希腊神话的理解与暗示,这种理解与暗示形成了《外国文学》课程学习中神奇的灵感沟通,令我们在刹那间体会到人类初民时代超越时空的智慧,体会到世界文学大师的睿智与热情,从而使我们对文学对生活的感悟与认识有所升华。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能够着意发掘文学经典中的希腊神话因子,通过生动形象的原初故事引导出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中融会贯通地体会到外国文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课外自主学习的动力。

一、从赫耳墨斯的原文名字到神话因子的文化蕴涵辐射

赫耳墨斯在希腊神话中的地位当然不如威严的宙斯、雄健的波塞冬或多情的阿芙洛狄忒,他是奥林匹斯十二位大神中的最后一位。然而,这一形象却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并且总能引起专业研究人员的兴趣。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中,教师使用原语进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更为轻易地把握这位希腊神的信息辐射。

教师首先展示赫耳墨斯的造型图像,并提示他的英文名字是“Hermes”。这位希腊神的帽子和靴子上都有翅膀,暗示在古希腊人心目中他行走如飞的特点。他手持金杖,上有两蛇盘绕,身背一个袋子,里面显然装的是钱币。在展示这个图像时要特意提醒学生注意赫耳墨斯的袋子:他竟然需要一个装钱的袋子。

然后,教师可以用中文(或英语)介绍赫耳墨斯的几件事:他尚为婴儿时便偷了阿波罗的50头神牛;他杀了一头牛和一只乌龟,用牛筋和龟壳做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竖琴,琴声引得追赃的阿波罗情愿放弃神牛换竖琴,(提示学生:这可理解为人类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最早记录之一)。接着,我们再提出一则伊索寓言,一个学生们儿时便听过的故事——“赫耳墨斯与樵夫”:他将金、银、铁三把斧子赠予樵夫以嘉奖其诚实,而用金斧直接砍死了冒领的贪婪者。赫耳墨斯是神使和商业神,我们在此可以提出一个有关赫耳墨斯的悖论:他自己偷人家的牛,却要求所有人诚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诚信是商业神的法律,因而也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

通过上述提示,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赫耳墨斯神话蕴含的哲理性,认识到这是古希腊人对商业活动原则的最初描述。进一步的讲解则必须再次关注赫耳墨斯的英文名字。教师在讲台上即时联网,用谷歌或雅虎搜索Hermes,立刻会发现,这是一个法国高档奢侈品的牌子,即“爱玛仕”,产品主要是高档女用包。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爱玛仕”是Hermes的法语音译,法语中字母“H”不发音;然后提问学生,这个品牌的包包取名“Hermes”有什么用意呢?这时有的学生就能做出这样的回答,“商业神”就是管财的神,我国民间称之财神。财神的钱袋子当然是富有的象征。

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语源学上来讲,“诠译学”(hermeneutics)一词便来自赫耳墨斯神的名字。古希腊语中“hermeneus”意为“译介人”,这在古希腊神话时代也确实是赫耳墨斯的职能之一,因为他是神使,他要传达奥林匹斯诸神的旨意、引导亡灵走进冥界……另外,赫耳墨斯的名字也有路标的意思。在古希腊“Herma”是一些方形的石柱,柱头雕刻着赫耳墨斯的头像,柱身上还有明显的雄性特征:“这些石柱被放在路边或房子前面,或许标志着通往带来好运或全面提高的路。”[1]如此一来,我们通过英语语汇顺藤摸瓜,就能从西方现代生活和西方文学中发掘出更多的希腊神话因子,无疑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高校《外国文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外语水平有多高、发音有多正宗,而在于让学生抓住原文中的重要元素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这在古希腊文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它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希腊人的很多文化成就诸如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哲学、历史和演说等都开西方文化中同类成就的先河。”[2]

二、《浮士德》的神话因子引发教学的哲理性思维

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化中影响深广,因而也是许多诗人作家喜欢使用的题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些诗人作家无疑是他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最杰出的描绘者和思想者,因此,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在使用希腊神话因子时往往显示出伟大思想家的独具匠心。我们以歌德《浮士德》中所使用的一则神话因子为例,即在浮士德移山填海、建造人间共和国的伟大行动中,被魔鬼靡非斯特吓死的一对老夫妇的名字。他们是巴乌希斯,“希腊神话中弗里及恩的老农妇”[3];菲力门,她的丈夫。《浮士德》中充满了宏大的意象,从现代的宫廷到古希腊美女海伦,人物形象玲琅满目,但是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歌德有必要告诉人们那无足轻重的老夫妇姓甚名谁吗?《浮士德》的译者在注释中说,这只是“借用其名”,甚至歌德自己也在1831年对爱克曼说过,“我的菲力门和巴乌希斯与古代那对著名的夫妇并无关系”。

尽管译本给我们的解释已经十分清楚:这两个名字无足轻重,但我们还是让学生用英文查一下“Baucis”和“Philemon”这两名字,结果发现它们出现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根据奥维德的故事,鲍西斯和法利蒙是一对善良的老夫妇,大神朱辟特和他的使者墨丘利(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赫耳墨斯)扮作两个流浪汉来到他们所在的村子。无人认得两位神祇,因而他俩受到了冷遇和奚落。不过,鲍西斯和法利蒙这一对老夫妇收留了他们,并且倾其所有来招待两个“流浪汉”。大神很感动,说“向我表达你们最大的愿望吧”!这两个老人却什么回报也不要,他们只要在这破屋子里相守相依。于是大神将他们的破屋子变为自己的神殿,让两个老人做神殿的祭司。

大神宙斯肯定了老夫妇的房屋,浮士德的魔鬼却为拆屋吓死了老夫妇,那么歌德在这里蕴含了什么样的思考呢?沿着这个思路,学生们会提出:房屋既然为神所肯定,便相当于自然界,因为按神学的思维,大自然就是神创造的,那么,拆他们的屋子等于毁掉自然。当然从这种思维方式来看,随意毁掉自然就是不应该的,就算是浮士德怀有建设美好人间共和国的理想,也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这么一来,这种思维就接近了我们当前的保护环境与生态意识了。学生们不禁疑问,两百多年前的歌德能有这种先见之明吗?

歌德是否有这种先见之明,要看他的言论和当时的启蒙运动背景。歌德的言论须慢慢查证,但启蒙运动的背景,学生们是熟悉的。学生们都记得在这之前的课堂上学习过伏尔泰的《老实人》,作品末尾的话表明了伏尔泰对启蒙理想的态度——“种我们的园地要紧”,换言之,伏尔泰把建设理想社会的启蒙思想理解为与上帝创造伊甸园那样伟大,而种自己的园子则意味着按人自己的理想重新改造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相比之下,歌德与伏尔泰的观点有相似之处,虽然他的浮士德要“移山填海”建造人间共和国,但他在鲍西斯和法利蒙两个人物身上寄寓的,却是对启蒙运动用人类的理想改造世界这一思路的怀疑与保留态度。歌德之后的人类,特别是工业化以后,其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映印了歌德的这一忧虑:人类过度开采资源,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朝海洋里排放污染物,核能的开发甚至蓄积了能将地球毁灭数十次的能量,而这样的核武器也许就掌握在一个好勇斗狠者的手里。对照歌德的这一预言性表述,或许我们会想到人类本不该那样无度地擅改自然,更不该以魔鬼作手段来进行这种改造。

三、从狄金森的银莲花探索希腊神话的情感思辨

希腊神话的爱神是课堂教学上永不衰竭的话题,每次都能引起学生热烈的反响,而美国女诗人艾密丽·狄金森的诗歌却总让学生迷惑。她的诗不是生机勃勃的热烈情感,而是死亡主题的永恒展现,她很少像雪莱那样直接描述爱的魅力,却表现出生死两隔的爱情无奈。这种爱情的表述最突出地体现在她的诗歌第31首,从通行的译诗角度来读,它的确是“爱的无奈”:

但愿我是,你的夏季,

当夏季的日子插翅飞去!

我依旧是你耳边的音乐,

当夜莺和黄鹂精疲力竭。

为你开花,逃出墓地,

让我的花开得成行成列!

请采撷我吧——秋牡丹,

你的花——永远是你的!

(江枫 译)

译诗明白晓畅,准确地传达了狄金森诗歌语言的风格,“夏季”的去声系列押韵也的确传达了原诗的悲切情感。诗的意象充满了一种感伤,夏季的消失,夜莺黄鹂的疲惫,而花开的意象也是与墓地联系在一起,显然是一种消失的爱情的追忆,这样的情感似乎也并不显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若是读原文,情境就要曲折得多:

Summer for thee, grant I may be

When Summer days are flown!

Thy music still, when Whipporwill

And Oriole——are done!

For thee to bloom, I'll skip the tomb

And row my blossoms o'er!

Pray gather me——

Anemone——Thy flower——forevermore!

诗的第一个词“summer”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尔兰民谣“The Last Rose of Summer”,这首歌随着一部德国影片《英俊少年》流传甚广,在教学中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能够调动学生的记忆与感受力。在此,“悲切”化为一种感伤的美,直到读出“When summer days are flown”。

然后是“夜莺”二句,从译文也只能联想到“夜里唱着优美歌声的小鸟”,而从原文角度,我们立刻发现狄金森在这里使用的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英文单词“nightingale”。这个单词的注释通常是“A nightingale is a small brown bird. The male, which can be heard at night, sings beautifully”,翻译过来即为“夜莺是一种棕色的小鸟,雄鸟夜间鸣叫,声音美丽”,与中文理解差不多。然而,狄金森在这里使用的却是“whippoorwill”,它的意思是“A whippoorwill is a North American bird that is active at night and has a call that sounds like ‘whip poor will’”,也就是说,“whippoorwill”是一种北美的鸟,叫声听起来像“鞭打可怜的愿望”。无疑,相较于中文的“夜莺”而言,原文“whippoorwill”这个意象是痛感的,与“夏日消失”的意象联系起来,构成了全诗的基调:当一切美好的东西消失以后,我从死亡中走出来陪伴你!这会使人联想到,是什么样的爱情能如此至死不渝?

四、结语

双语教学的特点是引入外语作为学习工具,其主旨在于从原文术语和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中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研究并探索外国文学的能力。这种学习过程,从理论上说是不能完全用汉语可以代替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对非英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困难是很大的,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实践中,要更多地发掘文学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索兴趣,而希腊神话因子的运用无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明.欧洲神话的世界范围[M].北京:三联书店,2010:61.

[2]徐晓旭.古希腊语与古希腊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81.

[3]歌德.浮士德[M].樊修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589.

基金项目: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外国文学》双语互动教学范式研究”。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也不再局限于黑板上,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多媒体过度的依赖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在讲授外国小说之前,往往先放一部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但是电影与原著之间是有区别的,很多小说在改编电影时为了使电影更加富有戏剧性,往往会对小说进行大规模的改编,有的是与原著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这些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讲授方式会偏离作品本身的意义,也会偏离外国文学作品本身的教育意义,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时也会存在偏差,最终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无法深入。

二、学生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够正确认识外国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特点。很多学生是喜欢外国文学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发现外国文学本身蕴含的意义,对于外国文学的学习是十分浅显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反映了教师固定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受到教师的影响,在学习之前,脑子里就已经有了固定的形象,这种先入为主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不能深入的理解。

2.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意义

很多学生会给外国文学作品一个定义,就是把外国文学作品当作课外阅读读物。很多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喜欢停留在表面,他们之所以喜欢外国文学作品是因为喜欢里面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里面的故事情节。所以外国文学作品在很多学生的心中就是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用来放松的课外读物,由此可以得知很多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喜爱是很肤浅的。

三、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困境的相应对策

1.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

作为一名教师,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时的引路人,不但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试教育,还要注意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高考的压力下,家长和学生是不会意识到外国文学作品重要意义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是绝不可以忽视的,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不能盲目地跟着应试教育的步伐走。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连教师都不重视,那么学生肯定不会重视了。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探究,传递给学生先进的文学理念,这样不但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也会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并喜欢上外国文学作品。

2.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学生要学习外国文学作品,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要再把外国文学作品仅仅当作课外读物,很多学生都认为外国文学并不重要,都抱“高考反正不会考,那我认真学也没必要”的学习态度,抱着这种态度去学习外国文学作品肯定效果不理想。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学生保证阅读量。此外,学生还要转变学习方式,多角度的看待外国文学作品,不要局限于教师讲授的自己见解以及参考书上的内容。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