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2:2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监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监管论文

篇1

作者:叶涛 单位:新乡学院

服务器及网络的整体性能的监控及管理需要借助一系列工具,例如监控网络信息及通信的Sniffer类工具等,除此之外,操作系统本身的性能及监管工具同样有效。服务器系统的管理服务器系统的管理是网络管理公认的重点内容,这对于规模相对较小,并且网络设备相对简单的网络而言尤为重要。此处所谈及的服务器系统主要涉及到网络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系统两大块内容,在网络管理工作中,由于服务器系统充当着整个网络系统的中心,所以要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具体而言,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指对网络操作系统、文件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等进行安装、调配以及管理。维持服务器相关协议及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服务器相关性能充分发挥是服务器系统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不仅如此,服务器系统要及时更新版本,对于所发发现的操作系统中的漏洞,要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服务器发挥其性能,并维持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由于JAVA语言具有简单、面向对象、体系结构中立、完全以及便于移植等优势,它已经被广大开发人员所接受并用来开发网络管理系统。因此,基于JAVA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实现随时随地的管理和低成本部署等优势,它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例如服务供应商可以很经济地向用户的网络管理发出实时窗口,对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管理;JAVAStation可以大大减少部署特定的管理工作站的费用,增加部署管理控制台时可用的选项等等。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基于CIIENT/SERVER模式的分布式系统,它完全是利用JAVA语言来编写的。基于JAVA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分为浏览器、网管服务器和三个方面。其中采用的是过去被管理设备中的SNMOAgent,其作用是保护已有的投资;浏览器端通过运行JavaApplet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网管界面,Applet通过建立Socket与服务器上得网管通信,JSNM平台应用Java语言来封装SNMP的各种信息,同时应用这种JAVASNMP来与通信。JAVA语言具有跨平台和扩展性好等优势,在JSNM平台上实现的网管系统仅仅只需要JAVA虚拟机的支持就可以了,它与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没有直接联系,这是由于这一点,就很好地解决了异构网络的管理问题,同时使网管应用还具有优良的移植性。在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是网管平台的开发,网管开发人员可以基于此平台开发出跨平台和具有优良扩展性的网管应用程序,实现一次开发,永久使用的目标。总之,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解决了传统网络管理中低于限制以及跨平台等相关问题,使得网络管理变得更加方便、有效,它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网络管理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总而言之,基于WEB和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成功,对万林克多种产品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网络管理系统还需要完善一些问题,例如应该把认证和计费部分集成到系统中;被管设备的数量由于受到限制,当存在大量被管设备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压力测试等等。随着以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WEB和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将会实现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帮助。

用户管理在网络管理工作中,用户管理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例如密码、用户权限、安全策略以及账户等都属于用户管理范畴。一方面,要确保每个用户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也不宜将权限设定过高,否则将不利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对网络实施管理,首先应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单位人事调整以及工作变动为依据,设定对应的账户、密码以及对应的权限;将用户暂时不用的服务予以停止;Web服务器登录账号数量需要予以控制,实时对用户账号情况予以审查,确定已经过期的账号,要及时予以注销。无论是Linux系统还是UNIX系统,由于其构建起来的是建立在对等模式基础之上的网络,所以对用户采取的并非集中式管理方案,当然,借助另外的工具进行模拟域管理属于例外情况;Windows系统域模式所支持的域网络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采取集中式管理方式,这也是Windows最为突出的一大优势;除此之外,在Linux以及UNIX系统环境下,是依托于命令符终端模式开展用户管理的,相比较于以图形模式进行管理的Windows系统而言,难度较大。安全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常规意义上的防火墙以及各种杀毒软件之外,还需要构建起针对网络整体的安全管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关键点集中在配置用户权利、资源共享权限以及安全访问权限等方面。通常情况下,比较常采取的管理方式有事件日志分析、报警设置以及安全策略审查等。对于企业而言,要想确保其数据、硬件及软件的安全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策略实属必要。在网络安全领域,存在一条重要法则,即:全部网络安全威胁的八成源自于网络内部,其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故意破坏、操作失误以及主观无知,因此,为最大限度的维持网络的安全性,一方面,要注重边界防护,另一方面,网络内部管理也不容忽视。网络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网络的安全性做出明确定义、实施网络管理方案。

文件系统管理网络文件系统管理,一方面关系到用户的工作及网络应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会给网络整体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网络管理的文件系统管理工作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以企业实际的网络使用需要为依据,选定适宜的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文件服务器系统。依托于文件服务器系统,可以管理及应用一系列的高级文件系统;借助DFS部署,可以实施一致性的资源共享访问点,这不论是对于使用共享资源还是管理共享资源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第二,对每个用户的文件夹共享权限、文件及文件夹安全访问权限做出明确的界定,文件及文件夹格式不同,具体的权限也有所区别;第三,对服务器文件系统的安全性要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条件具备,要对更改文件夹权限设置审查策略,这样一旦出现恶意篡改文件系统权限的行为,将会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解决对策。网络布线的管理网络布线对网络故障的出现具有极大的影响,表面上看,网络布线似乎难度不大,但实际上却需要十分丰富的经验。只有确保网络布线的科学性,才能保证在故障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对故障点做出准确定位,否则将会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网络日常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事调整及工作需要及时增设服务器、工作站点以及联网设备,这些都会涉及到网络布线的管理及维护。在定位网络布线故障点方面,首先对网络布线进行划分,使其以数个逻辑元素形式存在,每个逻辑元素都需要经过电缆测试仪的检测,如果显示出开路距离,就能够定位开路或短路点,如果显示接线映射故障,大部分情况属于连路误接;如果显示出衰减,一般是由于电缆的质量较差所造成的,只需要利用替代法对可疑部件进行针对性检测即可。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有效控制其与生俱来的不足,使其优势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就需要从重点设备、服务器管理、用户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好网络管理工作。

篇2

如何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直接,短期即可容易实现,可以解决目前就医现状的策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使这种想法可以成为现实。国外1996年就开始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医疗网站建设的尝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在网上进行有偿的网络医疗咨询服务并开具处方,从而形成了网上医疗的新概念。其中加拿大已连续10年实施了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CHEP的成功实施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的临床管理,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010年CHEP又推出了CHEP资源共享的电子平台,利用这一电子平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与患者可以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和沟通。这一策略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很好的自我管理平台,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随访和预后评估平台[9]。此外,AlfredBove教授应用网络远程医疗系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也取得明显成效。其研究已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证实通过远程医疗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受益,远期对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疗负担也将做出贡献。相比电话、传真等交流方法,网络远程医疗系统费用较低、方便而且是同步进行的[10]。这种网络远程医疗系统管理模式同样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的管理。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有专门针对社区高血压的网络医疗和管理系统。2010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科成功开发了“高血压病专家系统”。“高血压病专家系统”凭借其突出的诊疗功能和专科医生队伍支持,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现了明显的优势。2010年10月,我们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科的指导下,在“高血压病专家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社区高血压特点和管理要求开发建立了“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社区高血压患者可随时随地输入自测血压及要求信息,即时了解高血压病医疗及健康教育等信息情况,并得到全科医师以及专家系统的评估与医疗建议,同时全科医生也可通过这个平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治指导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有效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在方便社区高血压患者、节省就医时间、提高患者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和减少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盲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系统概述

第二部分其一为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其二为平台的应用,其三为提供高血压论坛,包括健康教育板块和病友交流平台。“高血压病专家系统”“高血压病专家系统”覆盖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全部内容。具有诊断、治疗方案推荐、疗效评估、自定义预警、分类查询功能、统计打印六大功能,只需输入系统要求的患者相关信息,如血压、脉率、年龄、身高、体重等,系统可智能化给出高血压分级、分层、如何管理等信息并提供专家辅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就诊信息计算机可自动记录,按管理分级、计算机短信提醒随访。系统设计系统采用微软Visual.Net2005为开发平台,以MSSQLServer为数据库管理平台,以IE浏览器为前端运行环境,设计简明,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及推广。系统组成和系统功能模板病历管理: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输入、专科情况输入和检查项目及结果输入;程序将根据输入情况自动生成对异常结果判定,并在电脑中提示医生,在治疗方案中综合选择最佳方案及药物。诊断治疗管理:程序将根据患者的初步信息做出诊断分期、危险度分级及危险因素分层并评估;是否继发性高血压(医生辅助判定),并给出治疗用药建议。通知提醒:通过短消息、邮件等方式对所管理对象进行定期的复诊提醒,同时相关医疗信息给患者。疗效评估:对高血压患者的管控、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医患互动:患者提交高血压疾病相关问题,由医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回答。打印就诊记录:包括本次就诊提供的相关病情信息、诊断、治疗建议内容。信息查询:包括所有数据的基本查询功能,如按患者姓名、就医诊号,顺序及模糊方式4种基本栏目查询。资料统计:通过对基本资料数据的分析统计,能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段、性别分类、使用方案分类、随访统计、诊断统计,并能分别作出各类曲线或直方图,为临床提供统计数据的直观、形象展示方法并打印资料。系统维护:患者基本情况修改、维护,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可用性、扩展性;数据库的索引和维护、初始化、备份资料;数据库追加,可把团体、社区、下级医疗网点及其他电脑中病员资料追加到主计算机中;修改口令及增删操作员,以防止不熟悉本软件人员使用及损坏信息。“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患者网上医疗需要进行的步骤患者进入医院界面,界面有平台功能简要说明。患者或用户初次点击进入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需登记注册获得用户名及密码后由“高血压病患者入口”进入登陆使用。患者根据专家系统提示录入本次主诉、病史、体检,输入自测血压值,心率或脉搏,近期用药情况,实验室辅助检查。系统可根据患者提供的疾病相关情况自动作出诊断,或由医生给出诊断治疗方案。患者有权限进入血压水平界面了解整个随访期间的血压波动情况,系统将以柱状图及表格形式体现。管理控制界面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管理控制级别以及血压控制要求。疗效评估界面帮助患者了解6个月以上的管理控制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患者初诊及复诊也可以来院就诊,现场医师通过网络或就诊后数据导入,将患者相关信息输入“高血压病专家系统”。软件储存患者的以上信息以及初步诊断、管理控制要求,并将按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对逾期未来就诊或未进入平台就医的患者,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友情提示。医师网络管理需要进行的步骤医师进入中心网站,点击进入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由“高血压病专科医师入口”进入。医师进入后,可显示高血压患者库中包括卡号、姓名、手机号、Email等基本信息的患者名单。医师进入管理系统,点击患者信息使用“专家系统”进行医疗,包括诊断处理方案的制定修订、管理级别的变动、健康管理及教育等。每位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束后,系统都将本次诊疗记录等内容以Email形式发至患者邮箱,并通过手机短消息通知患者。患者亦可通过进入社区高血压网络管理平台了解自己的全部医疗结果。提供医患互动板块可开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如高血压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潜在风险、诊治新进展及高血压病药物的作用、副反应、注意事项等高血压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提供医患沟通交流平台,患者提问,由医生在限定时间内答复。

篇3

一、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银行监管又是我国银行业监管的一部分。虽然我国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已有多年,但涉及网络银行的法律规范较少,立法相对滞后,这样势必容易产生法律漏洞。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方面的规则多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之中。首先,纵观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法: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订)》,还是《商业银行法(2003修订)》,乃至《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均未涉及网络银行监管的专门规定,导致监管机构的监管无法可依,而网络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要求国家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其次,在《管理办法》这类部门规章层次上,尽管对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定性少,量化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另外,从该法律体系的构成来看,其真正层面上的法律规则并不占主体,相反,部门规章在网络银行及其市场准入的指引与评价方面起支配性的影响与作用,形成了“规章为主、法律为辅”的特色。总之,我国传统金融法规、行业标准已不适应网络银行发展,形成中的相关法律框架也主要是部门规章,法律效力较低,不能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二、监管体制不适应

随着网络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金融制度的重新整合,金融机构所创新的金融产品的界限日益模糊,金融业务向综合发展的趋势严峻。金融产品的延伸、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以及各种新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使得金融业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银行将不仅提供专业的银行类服务,也提供包括保险服务、证券投资、理财、信托投资等多种服务。目前,国内主要金融机构的网络银行也都提供如保险、理财、证券、期货基金等服务,出现混业经营、综合经营。然而,我国在监管体制上强调的仍然是与分业经营制度相匹配的分业监管机制,这样便会导致网络银行所从事的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的谨慎性监管出现真空,从而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

三、市场准入监管的相关规范存在缺陷

(一)网络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

目前,我国银行网络市场准入条件,针对的是网络银行业务的准入而非银行机构的准入,没有涉及虚拟银行等网络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制,立法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

(二)网络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

首先,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一些银行网站已有提供证券交易的平台,或是保险产品的实践,但却未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许可。其次,对于网络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我国目前实行较严格的审批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影响到,如果实行严格的网络银行监管模式,尽管可能降低网络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但却会对网络银行的推进与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初期,出于对网络银行业务未知风险的防范,审批制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能够保证进入网络银行业务的主体具有为客户提供足够安全服务的能力。但从长远来看,过于严格的审批制度则可能导致提高市场的进入成本,进入网络银行业务的市场主体不够宽泛,会影响业务的创新与技术进步,最终降低网络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使网络银行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此外,市场准入主体范围狭窄。相关规定只允许银行机构从事网上金融服务。但相对于实体银行来说,网络银行更加容易扩充规模、树立品牌、锁定客户,再加上传统银行从事网络业务条件过高,设立程序复杂,市场进入成本较高,造成已设立的网络银行可能利用先发优势形成市场垄断。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和发展,非银行机构介入网络银行业务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在当前网络银行发展的初步阶段,将非金融机构排除在网络银行之外,是非常不公平的,也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和网络银行业的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

(三)市场准入的许可条件

1.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重他律,轻自律,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一大特色,然而,这无益于良化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也不利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是离不开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通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银行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从而减轻外来的强制性监管对网络银行本身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减轻对银行创新活力抑制的影响,又可以彻底落实监管目标,从而真正的维护行业的内在稳定与安全,维护客户的利益。《安全评估指引》对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的内容做了规定,但原则性太强,难以操作。2.客户利益保护。网络银行服务过程中,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权责分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民事法律问题。《管理办法》将降低风险、维护客户利益作为监管网络银行的首要目标,体现了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目标的转变。为防止金融机构利用其优势地位损害客户权益,《管理办法》从监管者角度对权责分配作了原则性规范。然而,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络银行系统融入整个网络,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都可通过网络传输到交易系统,而使之安全受到威胁,使银行和客户蒙受损失。尽管《管理办法》对系统安全条件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这些条件对阻止系统被黑客、病毒侵袭,保证网络银行的交易安全,维护客户利益只是一种保障,但不能完全禁止。网络安全问题一直都存在,理论证实无法彻底预防病毒,黑客也难以杜绝,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在网络环境中,传输速度是很快的,客户的操作失误带来的问题频发,如客户在输入划拨款项时,网络交易系统如果不能提示客户再次输入款项数目以确认为正确的数额,很可能使客户没有意识到款项错误而造成划拨错误。《管理办法》及有关银行法律中没有提及这些问题,所以系统出现故障时,会引发客户可获得怎样的帮助,客户操作失误如何救济等问题。此外,《管理办法》也未明确规定网络客户在网络业务中应当享有的权利,没有提出权利实现的途径以及利益受损时的救济方式。网络银行采取协议的方式确立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出现争议时,难以解决责任的认定问题。客户权利受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

(四)审批机构和标准

审批机构单一、标准模糊。在市场准入监管的程序性规则上,目前,我国银行网络市场准入的审批机构主要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即银监会。然而,网络银行还涉及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网络银行犯罪等多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监管往往超出金融监管当局的专业范围;且对信息安全产品的准入,也可能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准入权限。尽管目前的《管理办法》对银行网络市场准入的条件作了罗列,但审批标准仍较模糊,如,在第九条第六款规定了“中国银监会要求的其他条件。”表面上看,此规定是为了防止挂一漏万的情形发生,也可避免条文因客观情况的变化需频繁修改,而赋予监管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但实际上此规定是给予了监管部门较大的核准自由裁量权,在不同金融机构申请银行网络市场准入时难以给予相同的标准,这将影响着银行网络市场准入门槛设置的公平性,从而限制银行网络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篇4

主要功能模块划分

对于文中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则主要通过业务逻辑层来完成,概括起来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功能。

1设备管理

对于设备管理模块来说,可以作为其他功能模块的基础,是其他模块有机结合的基础模块,主要包括几个子功能:(1)设备信息管理;(2)设备状态监控;(3)设备拓扑管理等。这些子功能的实现,可以在网络拓扑和手动的基础上,通过统一通信接口来对设备的状态和性能进行实施的监控和管理,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表示,方便平台和系统管理员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及时掌握和定位,减轻管理员的工作量。

2事件分析

作为安全设备管理平台的核心模块,安全事件分析模块的目的就是对大量的网络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筛选,减轻管理员的工作压力,所以,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子功能有安全时间分类统计、关联分析和处理等。同样,该功能模块也能够通过统一通信接口来对各个安全设备所生成的时间报告进行收集、统计,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时间、事件源、事件目的和事件类型等,通过科学统计和分析,还可以利用图表的方式进行结果显示,从而实现对安全事件内容关系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准确分析的目的,并从海量的安全事件中挑选出危险程度最高的事件供管理员参考。

3策略管理

安全设备管理平台中的策略管理模块包含多个功能,即策略信息管理、冲突检测和策略决策等功能。通过对各类安全设备的策略进行标准化定义的基础上,就可以统一对设备的策略定义进行管理和修改,对当前所采用的策略进行网络安全事件冲突检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网络设置冲突和异常,确保网络策略配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对网络环境中安全事件的深入分析,在跟当前所采用安全策略相比较的基础上,就能够为设备的安全设置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对网络安全设备设置的决策辅助和支持。

4级别评估

最后一个功能模块就是安全级别评估模块,该模块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网络商业设备安全制度的收集汇总、实施情况的总结和级别的评估等。该模块通过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深入分析,在结合安全策略设置的基础上,实现对网络安全水平的准确评估,从而为网络安全管理的实施和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平台中的通信方法

要实现网络中异构安全设备的统一管理,就需要通过统一的通信接口来实现,该接口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对网络中异构设备运行状态、安全事件等信息的定时获取,从技术的角度解决异构设备所造成的安全信息格式不兼容和通信接口多样的问题,实现网络安全信息的标准化和格式的标准化。

1资源信息标准化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安全资源信息主要包括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配置策略信息和安全事件信息等。其中,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主要通过数据交换层中的通信程序通过跟安全设备的定时通信来得到,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可视化。这些资源信息主要采用RRD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储,但是采用数据库存储的则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1)RRD文件适合某个时间点具有特定值且具有循环特性的数据存储;(2)如果对多台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就应该建立跟数据库的多个连接,给后台数据库的通信造成影响。对于上面提到的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和安全事件信息,通过对各种安全设备信息表述格式的充分考虑,本文中所设计平台决定采用XML语言来对设备和平台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描述,不仅实现了相应的功能,还能够为平台提供调用转换。而对于安全策略类的信息,则是先通过管理员以手动的方式将安全策略添加到平台,然后再在平台中进行修改,之后就可以在通过平台的检测冲突,由平台自动生成设备需要的策略信息,然后再通过管理员对策略进行手动的修改。

2格式标准化

对于安全事件和策略的格式标准化问题,可以通过格式的差异描述文件来实现彼此之间的转换,这里提到的差异描述文件则采用XML格式来表述,而格式的自动转换则通过JavaBean的内置缺省功能来实现。

3通信处理机制

对于通信接口而言,由不同厂家所提供的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所以,对于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主要采用两种途径来获取:(1)通过标准的SNMP、WMI方式获得;(2)通过专用的Socket接口调用特定函数来获得。而对于网络运行中的安全事件,其获得途径也有两种:(1)通过专用Socket接口来获得;(2)将安全事件通过推送的方式发送到指定的安全管理设备。通过综合分析,本文平台主要采用独立的通信程序和集中设置调用的方法来获得安全资源信息,这样就可(1)以实现对安全设备管理的最有效支持。本文所采用方式的实现机制为:平台通过标准接口获取网络的安全资源信息,再通过通信程序的调用设置功能,对程序调用的时间间隔及其语法规范进行定义。

篇5

基础数据分析是根据编组场的基础数据和实际的检修数据,对减速顶信息采集及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2012年和2013年沈阳铁路局苏家屯站现场减速顶的检修情况。根据表1可以得出苏家屯编组站,2012年油缸总承(滑动油缸组合件)的检修次数是2689,壳体的检修次数是1439,整顶的检修次数是739,2012年小计4866;2013年油缸总承的检修次数是2668,壳体的检修次数是1396,整顶的检修次数是1213,2013年小计5277。在苏家屯上、下行编组场内实际布置的减速顶数量,上行编组场总计:4518个,下行编组场总计5345个,苏家屯编组场实际共布置减速顶9863个。并参照铁道部有关减速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460-2009),其中减速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个维修周期的密封寿命不应少于15万轮次或6个月,以先到为准;在正常使用和维修条件下,普通减速顶和可控顶(含控制阀)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滚压300万轮次或6年,以先到为准。减速顶的大修期限,在正常使用和维修条件下,普通减速顶和可控顶(含控制阀)的滚压次数达到180万次或使用满3.5年的应该进行大修,以先到为准。根据现场实际状态修的检修记录与企业标准相比对,2012和2013两年中在正常检修的情况下,年平均全顶的更换数量实际总计为976台,油缸总成的检修数量是2679次,总检修数量实际为5071次;按照企业标准推算苏家屯编组站减速顶的更换频率应该为1644次/年,大修频率为2818次/年,检修频率为19726次/年。根据上述数据内容可以从三个关键时间点归纳出现场实际检修平均数量与企业标准之间的关系表,建立更直观的显示方式。在表中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分别为6个月、1年、2年、3年和6年。如果只从时间上衡量减速顶的检修、大修和更换周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大修期之前减速顶的企业检修标准远远高于现场的实际应用状态;大修期到更换期企业检修标准要低于现场的实际应用状态;而到了更换期企业检修标准则略高于现场的实际应用状态。这些数据表明减速顶在现场的实际应用状态还需要更多和全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更进一步掌握减速顶在编组场中的实际运用状态。

2综合数据分析

在基础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检修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结合每条股道的碾压次数,对减速顶信息采集及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进一步探讨系统在实际现场应用中减速顶的生命周期、检修状态和状态预警等内容。滚压次数在大多数时候与检修次数是成正比的;个别突出的数据点也是滚压次数高,但是实际检修次数并不多,这种结果是由于进行比较的数据只是苏家屯编组场2012~2013年的数据,因此系统能从侧面反映出站场减速顶的实际运用状态,目前仅对管理人员提供警示以及参考作用。

3数据点分析

对上下行编组场的股道15和27道在2012~2013年间的部分检修数据进行分析,会发现对于股道内顶的位置靠前的减速顶的检修频次较高。由于股道前段的部分顶位置的检修频次特别高,可作为重点位置,在日常的巡检中重点检查。系统可根据此种数据类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每条股道的重点位置,方便现场工作人员的巡检工作。

4数据分析结果总结

篇6

要对SIP事务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就必须对SIP请求进行了解。SIP请求有6种,同时也叫做6个方法:INVITE,ACK,OPTIONS,BYE,CANCEL,REGISTER。INVITE请求是三次握手机制,其他请求都采用两次握手机制。CANCEL请求用于取消悬而未决的事务,我的理解是一方发出INVITE,但是另一方始终没有做出应答,发出200OK消息(超过了默认的振铃时长),那么UAC会自动发出一个CANCEL请求,UAS返回200OK,并且同时发出487状态码的应答,UAC再对收到的487消息发出ACK确认,即最开始的 INVITE和487以及ACK构成三次握手。OPTIONS请求用于询问服务器的性能情况,包括这个服务器所支持的方法和会话描述协议。SIP是通过附件在请求或者答复中的若干头域来传递和处理与会话相关的各种信息,如路由、呼叫标识、安全机制、会话描述等。一个头域中会包含若干个参数。在特定的SIP出来中,并不是所有的产生都必须给出。例如From,To,Via;Call-ID,Cseq;Hide;Date。CALL-ID字段其作用是用来标识一个特定邀请以及与这个邀请相关的所有后续事务,比如一方发起邀请加入一个国际象棋的会话,那么INVITE请求以及应答,BYE请求以及应答都共享一个CALL-ID,因为这两个事务都属于一个特定邀请。而两个用户之间可以同时存在多个邀请,那么一个邀请中的后续事务将通过这个邀请特有的CALL-ID来区分,如一方发出BYE消息来结束聊天,但是下棋仍然进行中,那么另一方将根据BYE消息的CALL-ID来确定要结束的究竟是哪一个会话。CSeq字段是用来给同一个会话中的事务进行排序的,它有请求方法和一个十进制序号组成。可以理解为,会话由CALL-ID来标识,会话中的事务则由CSeq标识。

除了ACK请求和CANCEL请求,INVITE之后的请求中CSeq字段的数字是最初请求(INVITE)的CSeq递增的结果。而ACK和CANCEL请求则拥有与它所确认(取消)的请求相同的CSeq数字部分,只是方法名不同。Via字段存储所有处理请求的地址,它可以用来检测路由循环,也用于使应答消息经过请求消息来时相同的路径。因此, 在请求消息发送时,via标题头的数量是随着跳数逐渐增加的,而应答消息返回时,via标题头的数量则逐渐递减。在SIP消息分为请求和响应两类,其中请求消息是由客户机发往服务器,响应消息是由服务器发往客户机。例如SIP请求中INVITE事务,SIP在通过UDP传输协议来传送INVITE消息时,必须使用逐跳重传机制保证INVITE的最终传送,即用户UA和SIPproxy都要保证INVITE到达下一跳,下一跳收到时会返回一个临时应答,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收不到应答那么就会重传INVITE。在SIP中的CANCEL事务与INVITE事务都是逐跳事务,但是处理方法不同,路径上的每一个收到CANCEL请求时,都会发送一个最终应答来响应,并且向下一跳发送一个CANCEL请求。

二、结语

篇7

1.1资源数据数字化故宫博物馆的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古建筑群;二是收藏的众多国内外藏品;三是数以万计的观众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动态,则是我们每天都要了解的。以往要想实现这一步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而数字化让这一工作变得简单许多。

1.2数字化信息的应用资源数字化以后,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就成了信息化工作的另一项任务。为此故宫博物院建立了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从业者能更好的利用我们收集上来的数以百万计的各类文物信息。

1.3数字化资源的安全与保护在文物资源采集完成后,如何更好地存储和保护好这些资源,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数据存储安全目标是保护机密数据的完整性,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被破坏,后果可想而知。在实践中,建立存储安全需求专业的知识,留意细节,确保存储解决方案继续满足业务不断改动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安全的本质是要求三方面达到平衡,即采取安全措施的成本,安全缺口带来的影响,入侵者要突破安全措施所需要的资源。

2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2.1网络软件安全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软环境。

⑴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硬件基础之上的,为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管理服务、基本通信服务、网络系统安全服务及其他网络服务的软件系统。

⑵网络协议软件。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依靠网络协议实现互相通信,而网络协议是靠具体的网络协议软件的运行支持才能工作。

2.2网络安全防护

⑴防火墙。故宫外网防火墙采用路由模式工作,通过安全区域划分把故宫内部网络按照安全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只允许安全等级高的区域向下进行访问。

⑵防病毒软件。针对故宫来说,由于办公网络与互联网完全处于物理隔离的状态,因此要求防病毒软件具有以下特点:配有独立控制中心;软件部署及补丁下发便捷;信息收集准确等。这些特点都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3结语

篇8

0 引言

随着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资源数字化技术都在图书馆有着较为广泛应用,与之相适应的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也随之迅速提高,其馆藏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存储和服务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网络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建设文献资源的方式和方法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图书馆已不再局限于馆藏书本、期刊等物理形态的文献,更是包括了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文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高职院校

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就成了值得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网络环境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

1.1 不断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接入互联网,信息用户就可以很方便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异地访问和利用。它也为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图书馆搜集、整理和采购学校各专业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结合学校建立与发展的特点,结合与学校的办学办校方向、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目标紧密结合的具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与方便,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也为学校的教科研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不断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

1.2 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价值和潜在价值

各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资源建设中,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馆藏文献,不少高校包括高职院校还建设了本校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各学校的这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即可以为师生提供各种层次、形式的服务,还能为其他学校的教科研人员提供公共服务,这就能大大提高各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充分发挥各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价值和潜在价值。

1.3 显著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能为师生提供最基本的流通和阅览服务,还应承担扩大服务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建设数字化的特色资源,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高校间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从而拓展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升了图书馆多层次、多样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水平。

2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经费投入不足

不少高职院校近几年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相对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需求来说仍有欠缺。随着书刊价格逐年在上涨,如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增长幅度不能与之适应,势必造成文献资源购置数量的减少、文献资源更新的速度下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生教学、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持续发展。

2.2 馆藏结构尚待优化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都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单位,其文献资源建设也必须适时调整,以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从而满足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需求。但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迫于教学评估的压力,只注重文献资源的数量,却忽视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再加上每年购书经费增幅较少,甚至与学生数量的增长不成比例,结果造成馆藏纸质文献及电子资源建设严重滞后,这种馆藏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教科研质量。

2.3 数字化建设缓慢,资源共享急待解决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正在面临着一种新的矛盾。一方面是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不断产生的新需求,另一方面是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化信息资源急剧增加,而图书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无法满足其需求。面对这样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在考虑如何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的信息资源。高职院校图书馆如果仅靠自己一校的资源力量,是很难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方法来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即使花了力气建设了有限的数字资源,如果仅在本校范围内使用,也会造成利用率低和信息资源的浪费。所以,如何实现各学校之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3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合理利用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而稳定的购置经费是有效保障文献资源建设的根本性条件。因此,必须要提高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视力度,给予图书馆较丰厚的文献资源购置经费,并且能逐年有所增长,这样才能从物质条件上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要有预算且合理分配,对于利用率较高的资源,图书馆要加强投入,购买更多更好的相关文献资源。相反,对于利用率较低的资源,图书馆可以减少投入,使馆藏文献更将契合读者阅读需求,确保文献资源购置经费利用的合理性。

3.2 合理配置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扩张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文献资源的配置,绝不能只重视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设,还应通过网络环境,利用网络方法获取相应的文献信息资源,把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并转化为本馆的文献资源,从而丰富馆藏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电子文献已成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引进电子图书可以较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复本量少的矛盾,并能方便读者利用、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不仅可以增加馆藏资源从而节约购置纸质文献经费,还能改变图书馆馆藏类型单一的状况,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进而使其更加合理化:比如购买电子图书重点选择检索性强或有一定价值而纸质文献又较难补充的文献精品,网络数据库的选购也应该少而精,重点针对教师读者群体,有目的地选择与本校重点专业学科较为紧密相关的期刊数据库,建设特色专业数据库,以达到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目的。

3.3 积极参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工作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降本增效,多种渠道为读者服务的有效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参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它不仅可以减少重复作业,共享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共享成员互相交流,解决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应大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因为这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拓展资源共享观念和服务模式,把文献传递服务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补充,如定期推送课题相关信息、开展专题文献代查代检服务,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篇9

>> 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债权人保护问题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税务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法律问题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与风险防控 我国现有的P2P网络借贷模式分析与风险评估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与风险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居间人角色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及监管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分析 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风险分析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面临的风控困境及法律对策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研究 规范发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思考 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对当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思考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历程探究 对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p2p网络小额借贷的现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9/10.

[2]胡蓉萍.放贷人唐宁[EB/OL],http://.cn/2011/ 0910/211047.shtml,2013/9/10.

[3]胡蝶.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拟证券化资产“风险隔离”角度[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4]伦宗健.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5]蒲剑宇,管瑞龙.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途径与意义——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2012(07):76-77.

[6]李爱君.民间借贷网络平台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05):35.

篇10

摘 要 近些年来,“人肉搜索”事件不断发生,“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的网络隐私权这一法律空白地带,针对此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制订有关的法律、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还应借助道德规制和行业自律予以辅助。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 法律监管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

“以真假难辨的事实,行道德判断之高标,聚匿名不负责之群众,曝普通人之隐私”,是为“人肉搜索”或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最初的成因是网民道德意见的表达。网民群体意见的逻辑是,从具体(但匿名)的人和事件上升到抽象的道德的层次,在道德上谴责当事者及其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隐藏其中的一些主观或客观的问题却使得本应占领道德高点的搜索演变成一场名副其实而亟待规制的“暴力”。

首先,是搜索请求理由真实性审查机制的缺失。人肉搜索必须激发出足够的情绪才能开始运作,但并不是所有的搜索请求都是正当的。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个体网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约束。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间接的性质,在这种互相遮蔽的情况下,传统的权力和舆论监督并不能透过虚拟性有效监控个体及其行为。而网民在失去了现实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时,很容易导致责任感消失。

第三,介入现实使得“搜索”转化为“暴力”。当愤怒的群情突破了公众利益和公共道德的领域,以道德高地之优势扑向私人空间和现实生活。“人肉搜索”已演变成为网络世界的一种暴力消费,网民在消费了暴力的同时,也被暴力所消费。

第四,网民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的现象导致暴力的扩大化。个体出于被群体边缘化和排斥的焦虑,常常怀疑自己而产生从众心理,形成群体极化。而群体中成员在整个群体的影响及成员相互间不断的观念强化下愈加认定自己行为的正义性,同时进一步强化网民因身处群体中而产生的力量感和责任分散心理,从而导致暴力不断的持续和扩大化。

二、网络暴力的法律控制与监管

在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以及现实生活中愈来愈多的当事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如何对网络暴力进行控制以及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了整个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对个人数据信息进行保护,这是控制网络暴力的前提,也是其他相应措施的一个基础。我国应尽快出台网络隐私权法,建立具体的保护制度,应该明确以下内容:(1)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主体应当享有对其个人数据资料的知情权、更正权、公开权。(2)个人数据的收集和持有。个人数据的收集必须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同时个人数据的收集方式必须是合法的。(3)个人数据的使用。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在特定范围内使用个人数据,使用他人数据时不得任意篡改数据内容。(4)个人数据的披露。未经数据主体同意,任何人不得披露和公开他人的个人资料。(5)侵权救济。一方面由行政机关通过民事或行政处罚的方式来对公民实施救济,另一方面通过司法途径进行救济,即为公民提供要求损害赔偿的独立诉因。

其次,应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遏制网络暴力需要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尤其是营利性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对于网络事件最终演化成网络暴力而言,网站是最可能控制这一局面的,且由其对自己网站上的所有信息进行监督并及时屏蔽或删除可能的侵权信息也是遏制网络暴力成本最低的方式,因此在相关的立法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和加强网站的法律责任,要求营利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承担无过错责任,以督促其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信息审核。要求网站经营者制定详细的信息审核规则报监管机关备案;对已经发表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违法之虞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升级;权利人主张侵权时应及时删除并保存相关证据以供查处。明确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可以敦促其自觉建立法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加强审核与内部监管。

第三,借助道德的规制和行业自律的辅助。

在面对各种新兴的网络问题时,道德、行业自律等应当予以支持。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网络伦理,应由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伦理规范,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同时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另外要加强行业自律,在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并不完备、甚至并没有对隐私保护政策加以规定的情况下,参考国际惯例,加强行业自律将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良性的推动作用。

当前,网络社会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法律要想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根植于社会之中,以现实之需为产生之据。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网络法律体系,应当在根据网络的发展进行相关变革的同时,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循序渐进,稳妥前行。

参考文献:

[1]赖俊,刘光亮."人肉搜索"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1.

[2]王政韬.社会网络力量运用的错位.法制与社会.2009.5.

[3]卢春伶,谭有模.网络"人肉搜索"集群现象浅析.中国集体经济.2008.3.

[4]穆建刚,刘立红.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之成因分析.理论参考.2009.8.

[5]华.网络时代的隐私权.河北法学.2008.6.

[6]李媛.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