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16 02:5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伦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41-02
引言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交流,资源共享的通道,比如借助软件工具让人以极其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它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音影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但实物哪怕芝麻大点的东西也必须依靠人来送达。这就是网络发展的极限。它可以在虚拟和感觉方面超越人,但永远不会在实体感受方面取代人。
一、创新能力是一门学科的生命力
认真分析和深人研究科学史可以发现,任何一门科学要想成为独立的学科,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规律范畴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方法,具有自己的特定功能,都必须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创新能力。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过程实质上都是创新的过程,例如,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典型的创新过程:不仅通过知识创新创立了一系列自然科学概念、自然科学理论,而且通过方法创新创立了以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代表的实证方法。自然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以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成熟的科学,就是由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硕的创新成果;再如,系统科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典型的创新过程:系统论包含了系统、要素、环境、结构、功能等一系列崭新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丰硕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使系统科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承认。系统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自然辩证法应当从系统科学的发展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受到启迪。
没有创新,就无法恰当选择研究对象、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及时抓住研究热点,反而把一个个机遇都失去了。一门科学的生命力就是其创新能力,任何一门科学,只要没有创新能力就走投无路,只要有了创新能力就海阔天空。
二、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就是网络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含义,其特殊性表现在:
第一,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所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虚拟共同体、虚拟共社会,而且还有虚拟文化。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第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两方面的特点。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简化为人机交流与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大大降低,交往更具有随机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明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第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和伦理的宣传,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
不可否认,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冲击。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义,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2.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网络交往的双方都被理想化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而存在于网络人的意识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就给这一原则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3.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结语
网络伦理学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事业;不仅要把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更要把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项事业去发展。学科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事业发展是学科建设的继续和深入,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中还是在事业发展中都心当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如何才能提高原始性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呢?这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实践问题,需要多角度、全方位、长期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下有几点建议:(1)意识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坚定创新信心,提高创新勇气,从思想观念上扫清创新的障碍。对创新由兴趣上升到追求,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2)深化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很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拔尖人才。例如,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创造学课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增强大学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启动创新工程,引入创新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4)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坚持以我为主、扬我所长、学坚我所需,为我所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例如,尽快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由重视论文数量转变为重视论文质量,由重视评介研究转变为重视原始性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
[2] 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3] 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2).
[4] 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J].人文杂志,2000,(3).
[5] 张安柱.信息时代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2).
[6]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篇2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经济地理学 对称性原则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英文全称是Actor-network theory,通常被缩写为ANT。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卡龙(Michel Callon)和拉图尔(Bruno Latour)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个新概念。文中,卡龙描述了法国电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开发新型的电动车计划(VEL)。这个计划需要CGE公司来开发电池发动机和第二代蓄电池,要求雷诺公司负责装配底盘、制造车身。另外,还要考虑消费者、政府部门、铅蓄电池等社会甚至非社会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行动者”,彼此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世界。
这里的“行动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图尔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对他们可能是谁和他们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们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结点(knot或node),结点之间经通路链接,共同编织成一个无缝之网。
在该网络中,没有所谓的中心,也没有主—客体的对立,每个结点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可以行动的行动者,彼此处于一种平权地位。主体间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承认、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主体间性的相与关系。非人的行动者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agent)来获得主体地位、资格和权利,以致可以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协调的行动之网。
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是关于先于现实经验上实际存有的一般性的存在架构。这种传统意义下的本体论要解决的是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于何者存在,在什么意义下我们说它存在等问题。因此是一种对存在的先验状态和根本架构的探讨,而实际经验只是在这些架构中的特殊存有样态。
二、行动者网络视域下经济地理哲学思考
哲学是众多学科的灵魂。要提升地理学的地位,就必须丰富地理学的哲学内涵。
从国际地理学近现展来看,推动地理学实质性进步的因素都与哲学有着直接关系,可以归纳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表现或问题:①地理哲学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但基本问题尚不清晰;②地理哲学研究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及重大问题缺乏必要的系统结论;③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倾向带来了地理思维的变化;④空间分析中地理学主体经验意识的丧失;⑤地理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⑥地理学中的“环境伦理”的研究刚刚起步;⑦我国的地理哲学是个薄弱领域。诚然,地理学研究需改变以往那种向其他学科引用与借鉴的局面。但目前地理学的发展状况更需以开放的心态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和理论,以构建、扩展和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哲学体系。地理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更离不开哲学。
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的核心,反映在经济地理学上,即为人类的各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ANT的广义对称性原则力图对称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作用。“我们的广义对称性原则不在于自然实在论和社会实在论之间的替换,而是把自然和社会作为孪生的结果,当我们对两者中的一方更感兴趣时,另一方就成了背景”。从这个视角来看,人类的各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被对称考虑,过分地强调一方而轻视甚至忽视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是和谐共生的,这就在哲学层面上深化了经济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地理学的综合性仅停留或徘徊在宏观设计的层面上,而没有或很少从微观方面加以运用。从ANT视角来看,这是地理学综合性的症结所在。经济地理学应该在其微观领域强化其综合性,而且ANT也把宏观和微观对称考虑,把宏观和微观综合起来思考,理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的追求,这种综合性具有更高层次。
ANT至少采用了两种思维方式,即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首先,Latour将关系思维引入社会学的分析中。行动者网络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论观念,强调关系性的思维。在网络中将人与非人置于同等地位,自然与社会不再是巍然屹立认识论中的两极。要在人与非人、自然与社会的互生的关系中寻求社会的稳定点。这一思想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共鸣,成为20世纪后期整个哲学界的一个重要潮流。其次,ANT将过程思维引入对科学的研究中。行动者网络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动态关系,要求我们追随行动中的科学。科学是一连串的行动,是形成科学、制造结论和物品的过程。强调我们对科学的研究必须以科学知识生产者的当下活动为出发点,或者说要跟踪科学家们构造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这种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分析,沟通了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和生产成果(科学知识),避免了科学研究的黑箱化。这无疑是我们理解科学事实的更先进的方法。Latour对科学知识进行的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就在这里。
三、结语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时空规律的科学。相应的,经济地理学主要探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及时空规律。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贯穿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始终,在经济地理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按照传统观点,人类经济活动由于其活动主体的主观性而构成主观地理空间,自然环境则构成客观地理空间。而ANT则消除了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称地思考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准客体的概念,即主客体间的杂合性。
地理空间不仅仅是地理事物和人类经济活动充填的地表空间,而且这些地理事物和人类经济活动通过相互关联并形成地理空间结构,即地球表层系统结构,在ANT视域下是一种“无缝”的行动者网络。这种结构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化,表现为主观地理空间与客观因素的相互关联。主观地理空间是人类在地表的活动空间,其载荷是人类;客观地理空间是人类的地理环境空间,其载荷是地理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因素或灾害因素。在地球表面,主观地理空间与客观地理空间在范围上可重合也可以不重合,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根据ANT的广义对称性原则,应把自然环境置于与人类行动者平等的认识论地位,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正确认识不仅取决于人类行动者,而且取决于客观自然环境,取决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和控制。
本文基于一个广泛流行又视角独特的理论视域—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对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初步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应该看得到,虽然ANT能够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一个独特有效的思维视角,但由于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对ANT本身有着多种理解,用它作为一种工具来思考经济地理学甚至指导地理实践必然会存在争议。即便如此,用ANT这样一种独特新颖的理论工具来进行经济地理学哲学思考也是一个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吴传钧.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学报,2004(10):153-161.
[3]http:///wiki/Actor-networktheory-(ANT).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自然界的价值和对自然界的义务[J].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94.
[5]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0).
篇3
关键词: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而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和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物理教学实施网络教学的意义
1、时代呼唤教育改革,实施网络教学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再生产过程,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以创新观点、创新的思想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需要获取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这对于在学校里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及因特网来应付处理大量有用信息,并能独立选择和评价信息质量,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必将成为学生必需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即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因特网上丰富的全球资源,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因特网已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一些学校和公司已筹办网校和教育服务网站。教育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针对教师,网站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学交流的场所。针对学生,网站通过交互回答,帮助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针对家长,可以通过网站帮助家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探讨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网络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教育使学生从灌输式学习转变到参与式学习,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另外,针对中小学生课堂学习和教材教案、光盘资料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传播和获取形式,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2、物理学科需要进行网络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由于物理学具有实验性强,抽象概念多的特点,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一时难于接受,而成为中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较大的一门学科,所以,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许多教师想了很多办法,尽可能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将演示实验的仪器放大,增加可见度,特别是采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来增强学生视觉等感官的作用,这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能力,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特网把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以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21世纪人才尤为重要。
二、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1、网络教学物理对教学模式的革新
①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象,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
②建立立体、高效的传输信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书写板书,特别是上课时写例题、画图时用的时间更多,运用网络教学就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象立体地表现信息,就可以省用大量的时间,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针对难以理解和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解释、演示出。被学生充分理解,做到重点难点突出,达到理解的教学效果。
通过计算机进行备课,即文本输入,图象输入及课堂教学进程处理已经在中小教师中逐步推广应用,作为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充分的多媒体课件,其品种日益繁多,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参加,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学科研究人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有美术、音乐工作人员,有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员。在中学物理众多的知识点中,大部分可以开发为独立的多媒体课件。一个课件的优劣,不但要从教师的角度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本质内在的东西,更要从学生的角度能够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规律,并能结合实际生活加以应用。
③注重交互性。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我们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方法: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建立好三维模式:
教师网络学生,利用网络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网络教学的备课工作量很大,不仅要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具体内容是:(a)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b)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c)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多找一些相关知识及相关知识应用方面的网站、主页,像超导、光纤通信,宇宙飞船等近代高科技知识。上课时把相关的网址提供给学生,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个好留下发展的空间。同时能及时反馈,调控教学过程或检测学习效果。
2、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①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物理过程模拟。对某些难以想象的物理过程,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认识这些物理过程。如光学中的光路,透镜成像规律、微观结构展示(α粒子散射、晶体结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
②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物理实验重现。对一些实验条件不易控制或存在某些干扰使得实验要揭示的物理现象不甚明细和明了,通过课件的演示把主要现象尽可能清楚地表现出来,同时,通过实物观察实验,了解现象,取得数据和资料,利用物理实验把主要观察的对象变抽象为具体,利用网络教学,化虚为实,突出关键所在,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也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分析、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③增强情趣,培养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以形象性见长的网络技术与实验教学比之较为抽象的印刷媒体,更能影响人们态度变化,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网络教学与实验教学可以真实记录并再现或模仿事实的情景,用以创设教学所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其特有的生动形象和声、光、色、动画、特技等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美”的功能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眼情操,具有独到的作用;在表现科学家动人事迹方面,具有形象、感人、激励等独特功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志品格的培养。
3、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会创新。网络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
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与传统的电教手段交叉使用,取长补短。传统的电教手段在某种形式上可能落后于网络,但它们可能会更注意某种感官的刺激,突出教学重点。另外,教师在如何布置家庭作业方面可能更要大伤脑筋,要避免学生思维雷同、相互抄袭,甚至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因此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应当更要符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使他们的脑筋活动起来。
网络的确能够提供大量的即时信息,但如果只停留在吸收信息上,那么创造的源泉终究会枯竭,信息的大量吸收有助于人脑的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会导致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消亡。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仅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教师也要进行创新。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编排,围绕教学重点,屏弃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争取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培养独创性人才。当然,学生也要学会创新,从正确的拼音、简单的单词拼写和算术运算开始,将盲目接受信息转变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甚至对信息进行批判和补充,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从网络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从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内,加上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物理事实,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增强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探讨物理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十分重要,势在必行,然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网上资源还不够丰富,学生主体建构的能力比较差。
由于计算机网络目前现有的教学内容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教学内容还有待完善,网上教学资源远远不够满足师生们的需要,特别是新教材后的教学软件还未跟上,如果一个教师大量时间用于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将得不偿失,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大量开发网络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
由于学生尚是不成熟期,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差,所学知识主体建构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师、家长进行正确指导,使其有侧重地选择,有目的的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2、教师本身和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被学生所淘汰,要打破历来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动态的,开放式的新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而我国目前学校条件参差不齐,师资中掌握、擅长并在实践中真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不多,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国学校信息化水平,而教师则首先要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3、网络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物理实验教学。
网络教学能够提高物理现象虚拟的模型及实验过程,但不能如实的反映物理现象的真实过程,如果教师过分追求华丽漂亮的界面,迷念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草草了事,不重视学生观察实验的实际操作,将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将一切事物都固定化,从而忽视物理现象微小的变化或物理变化过程中新的现象、规律,那将是对科学发明创造的一种扼杀。
参考文献:
1、钱建昌、谢捷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在学校发展中起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提高小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稳定团结、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首先,认真选择领导班子的成员。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也是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之一,校长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形象,所以,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统领作用,要全面掌控学校管理的各方面管理细节,还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对学校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时候,必须保证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廉洁奉公,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领导班子管理中必须科学、民主,保证领导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进而为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2.提高教师团队综合素质
教师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保证学校管理正常运行和建立和谐学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环境是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可以充分展现出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时候,必须以人文关怀创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在规范学校管理的时候,应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展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施教行为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利用创新意识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二、建立和谐的校际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师师关系和谐,可以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教师之间协调工作,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可以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时候,必须加强师师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进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没有成形的理论。实际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意识的制约以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然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必须逐步改变教师的传统意识,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后顾无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也有正常的交际圈子,小学管理中必须正确引导生生关系。很多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脱不了干系,所以,要采用科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生生关系的管理。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健康的交际关系,既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对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现代教育必须实现网络化才能保证小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学校管理要提高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构建和谐校园。
四、总结
篇5
[论文关键词]接受理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借鉴
一、接受理论的兴起及其内涵
接受,在词典中的含义是容纳而不拒绝。这种含义在人的精神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人类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大众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的20世纪下半叶。接受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接受”问题的研究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和后来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早期的解释学,如古典文献解释学、圣经解释学和法律解释学等都是局部性和技术性的,目的是想找出一套正确解释的规则和方法,以获得与语言材料和经典文献一致的准确无误的理解和接受。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在继承施莱尔马赫把狭义解释学发展成为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融入了历史学和心理学方法,使古典解释学发展到新的高峰。到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则实现了解释学本体论的转折,使古典解释学跨入现代解释学阶段。海德格尔认为,对任何本文的理解总是受到解释者(接受者)的“前有”(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识”(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和“前设”(预先有的假定)组成的“前结构”的制约和引导。伽达默尔则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任何作品本文和事件要找到读者.都必须依赖于阐释的接受,接受过程就是作品本文与读者“视野融合”的过程。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德国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培育下,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文学史教授、文艺学专家赫伯特·姚斯和他在孔斯坦泽大学的同事沃尔夫冈·伊泽尔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不同于以往文学史只注意作品和作家的传统,姚斯强调读者对作品的重要意义,认为作品本身如果不经过阅读和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本文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它的人的理解意识之中,没有读者的艺术经验和理解意识,本文的意义结构始终是封闭的。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欣赏的理解和理懈的欣赏之中。正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以意义和价值。在他看来,接受过程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参与过程。由于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都会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范式,又因为接受者的天资经历和文化修养千差万别,故不同的接受者对作品意义理解、领会的变化范围异常广阔。某一作品在历史、社会的各种不同背景中呈现不同的意义结构,在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对于不同读者也具有不同的意义结构。伊泽尔则把本文与读者在阅读中相互作用、意义在阅读过程中生发的观点作为自己接受理论的逻辑起点。他认为,意义不是本文或读者单一方面的产物。本文在未被读者接受之前.只是一种有待实现的未定性“召唤结构”,只有依靠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主动地去挖掘,才能实现本文意义的生发。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所做的思维加工是至关重要的。接受美学对接受现象的重视是颇有意义的。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传播学”,其受众理论大致经历了“靶子论”一“影响有限论”一“社会类型论”三个阶段。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就像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处于完全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传播者与媒介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从一个人的头脑里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里,如同子弹击中靶子那样有效。此即所谓的“靶子论”。但是,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传播者和传播工具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强大的,受众也并非任人摆布。他们往往不会因传播者向其“射击”而“中弹”倒地,有时传播的效果会与预期的恰恰相反。事实上,受众对传播信息接受的状态受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人们各自的心理构成千差万别,先天条件与后天知识形成了个人之间的差异;一个人的心理构成之所以不同于他人,是由于他在认识客观环境时获得的立场、价值观念和信仰所造成的。他们为了避免给自己造成两难抉择或心理冲突,往往只选择那些与自己信念和成见相符并能加强它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触的东西,因而外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的。这就是所谓的“影响有限论”。对传播积累效应的研究表明,大众传播和受众的反应总是与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受众因年龄、性别、种族、文化水平、职业、信仰、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属于同一社会类型大群体内的受众对同一内容的反应基本一致,并以大体一致的方式去选择大致相同的大众传播信息内容。这就是“社会类型论”。
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的受众理论表明,受众对信息的态度是接受活动的关键因素。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凡是涉及接受问题的学科领域,比如文化的传播、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对接受教育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则是教育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好双方的交互主体性,对于教育十分重要。离开教育就谈不上接受。而没有接受,一切教育活动都会成为无效劳动而失去意义。作为外因的教育活动只是引发受教育者觉悟和提高心智水平的手段与条件,而教育目的与教学效果最终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来完成和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接受活动,掌握接受规律,对于改进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由此可见,无论是高校德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还是教学过程的优化,都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接受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
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中,几乎每一位教育者都会遇到同样的困惑:自己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劳动常常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有的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有兴趣、愿意接受。有的受教育者把道德教育当作一种义务和要求,有的受教育者甚至讨厌和反感道德教育。原因何在?说到底就是道德教育接受效果不理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教育与接受的契合问题。不可否认,受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接受效果不好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特点和规律不了解或不重视,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是提高高校德育成效和促进高校德育科学化的生长点。解决了接受问题,高校德育就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样的情况下,借鉴接受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借鉴也是可能的。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对教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使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与重新定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教育提供了一个N-新的技术平台。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只是类似投影仪、录音机等感官外接系统,其功能就是人的感官的强化,有时空限制,服务于“班级授课”制度,以“集体组织”为基本单位,而且以“控制”为管理手段;网络时代教育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它们是人的大脑、人的智慧的间接系统,没有时空限制,服务于个性化的学习,以“个体”为单位,以“选择、对话、交流”为手段。
2.使教育目的产生变化。网络时代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无微不至的引导者。
3.使教育内容得以拓展。过去教育以封闭、稳定与线性的知识传授为其特征,而在网络化社会里,教育则突出表现为取消有限性与限制,更多地表现为开放性、丰富性、复杂性和生成性,进一步强调知识的个性化与经验化。所以网络时代将极大地拓展教育的内容,说到底,成长即学习,生活即教育。
4.使教育方式变得丰富。网络的交互性与开放性,使教育由过去单一的认知性活动,变为各种合作式的、互动的、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信息网络将文本、图像、声音等集成一体,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可以与世界自由地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参与性,教育方式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5.重建教学关系。在过去的社会条件下,教学关系是很固定的。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界限难以打破,而且打破这种关系就意味着危险,“师道尊严”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一条规则。而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将蕴含全新的丰富内涵。首先,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所有的教师首先要当学生,终生学习,终身是学生;其次.“终身教育”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当教师,当一辈子教师。自己不能充当自己的教师.就不可能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就形成了相对的边界不明的教学关系。既当学生,又当教师,成为络时代每个人必须兼备的品质。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特有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与虚拟性,使得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得到格外的重视,与“接受理论”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有许多契合的地方,即特别注重接受主体、特别尊重受众个体、特别突出交流互动、特别强调受众参与。因此,借鉴“接受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对受教育者“接受”的研究,从而切实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完全可能的。
三、借鉴接受理论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所谓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是指通过以大学生为德育受众的网络道德教育行为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网络道德教育实际收效程度和网络道德教育资源投入比例适当平衡,从而保持网络道德教育的高收益水平。换言之,网络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网络德育受众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他们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够以最少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大学生德育受众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接受理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接受美学认为,任何好的作品,都不是决定性或自足性的存在都是“有许多空白与未定性”,“正是这种未定性和空白,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促使读者参与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并激励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大众传播学则认为,大众传播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受传者是否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而受传者是否接受这一宣传,又取决于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否能满足受传者的需要。读者与受传者都是接受者。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般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出现,没有认识到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而事实上,鼓励受教育者参与教育的“主一主”模式,对于我们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要鼓励“读者参与”,就必须在德育过程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和“未定性”,给受教育者留下进一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在教育方式上教育者要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不仅可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更是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尊重与强调。这在网络德育中是可以办到的。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自主性和交互性,使得大学生易于和乐于参与其中。需要明确的是,德育的“空白”和“未定性”是相对的,是以其教育目的的确定性为前提的。否则。忽视了德育的确定性与引导性。就否定了德育本身。因此,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坚守德育主渠道,唱响主旋律,仍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同时,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就要考虑接受者的需要。以往我们更多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太注意考虑接受者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技术教育割裂开来,给人造成似乎学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是他们自己的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则不是他们的需要而是党和国家的需要的印象。这样,就把二者对立起来了。事实上,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知识技术,同样需要学习做人和为人处世,同样需要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视学生(接受者)的主体性,给予他们一个正确的引导。通常,教育者易于把自己当作指导者而不是引导者。指导者在上,具有权威性;引导者在前,权威性弱化。我们提倡教师做引导者而不是指导者,并不是降低或消除教师的威望,而是使教育者与接受者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上交流,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好。这在网络时代尤为重要。
(二)强调参与,充分发挥接受者的能动性。在接受活动中,接受者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的接受不是一种被动的消费。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赞同或拒绝的审美活动。接受者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有吸收外部信息的要求和愿望,其中既有关于事实性、知识性的信息.也有关于价值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接受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的外部信息,而是对其进行一定的选择和重组,吸收一部分,排斥一部份。大众传播学的“影响有限论”就说明了这一点。早期大众传播学流行“靶子论”,认为传播者与传播媒介力量巨大,可以把各种信息灌输给毫无抵抗能力的受众。事实证明,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并不单纯地任人摆布,他们往往不会因传播者向其“射击”而“中弹”倒地,而是只选择那些与自己信念和成见相符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触的东西,因而外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的。
我们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就要根据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建设一批有基础、有特点、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站,开发更多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软件课件,使大学生在自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自我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三)分类指导,格外注重接受者的差异性。美国传播学者德弗勒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世界上不存在划一不变的传播对象。受众的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等个人差异并非先天赋予,而是后天习得。就是说,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遇的社会经历和所受的社会教育不同,他们各自的个人素质、心态体系也就不同。当这些心态各异的受传者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时。所作出的反应也势必闲人而异。在德弗勒看来.大众传播媒介在设计劝服性传播前,需要先弄清受众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态度等,再挑选与之相应的信息进行传播。否则,与受众特点和需求不符合的信息,就会遭到回避和拒绝。
接受美学认为,“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读者的审美经验对于读者阅读作品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态度上。当读者发现作品与自身的审美经验基本一致时,就会顺利接受;反之,就会对作品产生抵制心理。那么如何由“验美”到“受美”呢?接受理论认为,在审美经验和作品之间有一个“美学距离”。当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为零时,读者完全进入角色,审美经验对作品失控,不能达到“受美”的效果;而距离过大,则审美经验对作品不理解,也不能达到“受美”的效果。也就是说,这个“美学距离”应该是适当的。
篇6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步骤
1、系统的设计思路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须清晰合理;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必须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了系统易于普及,在成本上必须讲究经济实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定位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应用层”上,在大学现有教学网络化资源和教学管理网络化平台上作二次开发。
2、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首先是系统分析。要明确系统的功能与任务﹑拟建设系统的基础与条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主要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严格按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第二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布局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结构等),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各相关子功能与实现途径。因为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作为主控设备来构建的,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系统的可扩展性等。
第三是系统实施。将第二阶段所形成的系统物理模型转换为实际系统的过程即系统实施。主要工作有:硬件的安装,软件开发,系统的局部调试与整体调试(联调),系统的试运行与运行。在系统实施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分析阶段未考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周的问题,都需要及时修正。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由制作端、管理端、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制作端用于将实况或存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为流、流文件或两者兼有,为系统用户提供点播或广播的流,其输入可以是摄像机,摄像头等采集设备或卫星电视,也可以是存储的可转化的网络化文件;采编工作站为加工单元,用于网络化数据的编码,形成特定的实况流广播流点播流或智能流。制作端生成的流格式文件存储于流文件仓库中,供用户点播或作为广播源进行广播。
管理端由视频管理器和中心管理器两大部分组成。视频管理器既要存储网络化节目(课件)也要完成网络化节目(课件)的发送;每一个视频管理器端上都运行有由一系列的组件管理组成的视频管理平台,这组管理用来将音频和视频内容通过单播和多播等形式发送到客户端和其他管理端。
中心Web管理器也属于管理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分发并提供WWW管理,对网络化节目(课件)的组织逻辑和大学教学管理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之适合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客户端是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Web管理和管理页面,播放器可以使用独立的播放器,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或其他应用程序中。客户端为用户访问和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节目(课件)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组织结构
根据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按照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监控中心、管理中心、社区等部分进行组织。
2、系统的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模块,独立或协同地为上述组织模块提供支持和管理。系统通用模块有节目(课件)录制﹑节目(课件)入库﹑节目(课件)搜索﹑节目(课件)评价﹑收视率分析﹑网络化点播﹑负载均衡调度﹑数字权限管理等,它们为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电视台,广播台等部分提供支持。一些主要的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
(1)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该模块用于动态调整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量,和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相互配合,使用户的请求总是在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上得到最快的响应,从而使整个集群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能够实时获取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参数,包括总连接数,可用内存,可用CPU,网络连接状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实时的负载统计和排名,根据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总量,实现视频流的动态重新定向。
(2)数字权限管理(DRM)模块。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只有经过允许的用户才能够使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化资源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块采用的是一种以安全方式进行媒体内容加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内容提供商在其的媒体或节目(课件)中指定的时间段、观看次数及其内容进行加密和保护。通过该模块,管理器鉴别和保护需要保护的内容,支持媒体灵活的访问权限控制,同时支持对这些权限的动态修改。
(3)网络化点播模块。网络化点播是最目前最常见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该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媒体网络化的点播功能。除提供一般的点播功能外,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智能流视频管理,﹑动态节目(课件)列表,﹑故障自动转换等功能。视频源采用多速率智能流节目(课件)源,能根据网络情况,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能够采用多种协议提供视频管理,并能实现协议间的自动翻转,保证视频流顺利到达客户端;对节目(课件)由多集或多部分组成的情况,动态生成整个节目(课件)的播放列表。用户可点播整个节目(课件)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段落,点播次序无限定。当视频管理器集群中的某一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工作从故障节点分散到其余节点上,实现故障的自动转移和恢复。
(4)作业模块和测试模块。是语音室和教学管理厅特有的功能模块,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和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或一组视听材料的内容布置作业,或组卷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给出反馈;允许对题量和分值进行自定义,同时支持对试题的再编辑。
(5)媒体课件制作和媒体课件编辑模块是教学管理厅的核心功能模块,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用于为教师制作媒体课件提供便捷的向导和工具。支持用户对媒体课件进行在线编辑,通过插入视频时间线的方式,可以进行标记(Marker)和脚本的插入,﹑移动,﹑删除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标记处进行插入教鞭﹑播放动画﹑切换页面等操作;支持教鞭的插入和编辑,系统提供四种教鞭工具支持,移动教鞭、下划线、方框、闪烁字体,教师可选任意一种进行标记,系统能自动录制标记代码,并与录制的视频同步,播放时能放出同样的标记效果。
(6)网络化广播模块。为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提供节目(课件)源;配合视频捕捉卡,实时广播的视频源可以来自任何影音设备的信号,如摄录放影机、影碟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也可以是存档的任何流式文件;在同一个频道中可以有多个节目(课件)源,循环播放;采用多线程机制,在广播多路节目(课件)时能实时存取视频数据;基于流式(Stream)的广播技术;采用UDP及网络无冲突技术,保证数据通畅无阻地在网上传输;采用多址广播技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消除“广播风暴”;每路节目(课件)允许“无限多”使用者(网上所有用户)欣赏。
(7)实时监控模块。主要是为系统授权用户(如校长、实验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远程监控相关公共场所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设置密码,确定使用监控模块的许可、优先级和使用权限;通过对摄像头的底座进行编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焦距,摄像角度等参数;摄像头传递的图像送到采集/转换设备,或者是采用专业的直播机,供用户远程访问;也可以实时存储备份,将监控画面录制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供日后查看,存储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
(8)系统状态监测模块。是管理器状态监测器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视频管理器的状态信息,如可用CPU,可用内存,﹑可用硬盘,﹑当前网络状况等,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负载总量,发送到中心管理器上,这些数据作为负载均衡模块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依据。同时,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添加视频管理器,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记录该视频管理器的系统运行日志。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
以上构建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在只有一个视频管理器集群的局域网应用上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对于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办学的大规模应用,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大,覆盖范围比较广,单管理器集群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系统必须考虑向广域网过渡,对原有方案进行扩展。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
整个管理系统由中心管理器集群﹑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组成;在各区域管理器集群又包含至少一台Web管理器,一台视频管理器。中心管理器集群作为用户访问整个视频管理器系统的门户,维护Web页面内容和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记录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总负载量(负载总量,可继续提供视频管理的视频管理器数量等)。区域管理器集群为本区域提供视频管理,维护本区域数据库(包括本地视频管理器数量,各管理器的负载量,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各管理器集群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管理器,每一台管理器都存储相同的信息用于客户访问,所有的管理器都有单独的IP地址,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视频管理;但管理内容需要通过中心Web管理器的解析和指向。
在管理器端,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Web定期向中心Web管理器发送集群信息(该信息已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在区域内部,各视频管理器都运行客户端程序,定期向区域Web管理器发送该视频管理器当前的信息。
篇7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篇8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理论;创新
网络文学是一种利用电脑创作并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它是高新科技介入文学艺术领域的产物,是由网民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表达方式在网上的文学作品,一般没有最终版本,由原始版本与其后的回应和更新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主要供网民在线浏览、赏鉴和参与。网络文学被称为“文学”,就说明它具备文学的特质:以文学作品为审美对象,既是一种浸透着情感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以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为根本标志,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和精神文化享受,也是鉴赏主体和客体进行心灵对话的双向交流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网民的文学欣赏水平必将日益提高,网络文学作品也必将从粗糙走向精致,在消解传统经典的同时建构自己的经典,进而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文学理论研究者应当立足现实,超越传统,以积极应战的心态更新理论视野,引领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一、网络文学概述
如果以1991年4月5日创刊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厦文摘》第4期首发留学生小说《奋斗与平等》(作者马奇)算起,网络文学刚刚走过不到20年的旅程,目前还很不成熟,很粗糙,总体水平还不高。正如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一样,网络文学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相应地,网络文学评论处在一种自发和无序的状态中,有些网络作者形成小团体,互相吹捧。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评论者、研究者的介入,不少富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文学网站开始用更为积极的行动提高网络文学品位,促进它健康地成长并步入良性循环。
时至今日,发表原创或转载作品的文学网站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壮大起来,如“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齐齐,读”、“雪人文学社”、“一刀中文网”、“找书网”、“小说下载网”等,均开辟有文学视窗,发表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网络原创作品。笔者认为,由“起点中文网” 于200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惊天灵怪传奇》和“红袖添香”发表的长篇小说《真爱有灵》,已经将网络文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两部长篇小说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异彩纷呈,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艺术性地弘扬了主旋律。作品中天人合一、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和自强不息、博爱进取的人生理想,能够绿化读者的心灵家园,给人以有益的启发。
从广义上讲,网络文学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中外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经过电子化处理后到网络上;第二类是文学网民创作的,在网络上首发的作品,即网络原创文学;第三类是借助网络技术而创作的多媒体和超文本作品。从狭义上说,网络文学单指网络原创文学,大致可分为五类:BBS网络故事型;传统文学型:大众参与型:接龙游戏型;完全网络型。网络文学的特点是:交互性;大众化;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例如:“我Q你”表示找人,“我们去QQ吧”表示聊天,“你愿与我共享一台主机吗”表示求爱,“我们终于联网了”表示结婚,“我们还有些不兼容”表示吵架,等等)。另外,符号(字母、数字、象形符号)被活用,如:洲(妹妹),3ku(谢谢);“7456”表示(气死我了,88(bye-bye),B4(before,以前)――这种简约化和模糊性改变了传统文本文学的语言风格。
二、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学理论的挑战
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受到了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网络文学悄然登上文坛并得到迅猛发展,导致文学的创作主体、创作方式、存在形态和传播媒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文学的创作主体发生了变化
从创作方面来讲,传统文学作品是由社会分工和角色定位比较明确的作家来完成的。而网络文学则是由钟情于网上漫游的网民来完成,有些作品甚至没有确定的作者,可以是某个匿名或化名的“网虫”的率性而为,也可能是由许多彼此并不相识的网上冲浪者共同完成。其创作动机的超功利性、创作心态的自由性和创作身份的平民化,使网络文学有可能真正成为公众的、张扬个性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得到的也许仅仅是文学表达的话语权,这些无名者的键盘正在尝试着把往昔作家头顶上神圣的光环慢慢地击碎。
(二)文学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网络文学带来了文学创作方式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机,过去艰苦的“爬格子”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或手写输入;需要表达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方式全方位、多途径地予以立体化展示;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出“视窗中的视窗”、“文本间的文本”,以形成网络文学的复合文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设计文学创作软件,以实现程序创作;开发专门用于文学创作的电脑。
(三)文学的存在形态由书面向电脑网络转变
网上视频等音像视听艺术以其快捷、直观、休闲乃至媚俗的方式迎合受众,不断挤占以文本阅读为基本特点的传统文学欣赏的空间,使语言艺术受到音像艺术的排挤,纯文学作品日益边缘化。图像和声音加入到文本中以后,文学就不单纯是由文字组成的了,而成了多媒体艺术,文学的存在形态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文学和影视作品产生了融合,这是一种涅粲,它表明网络中的文学和艺术趋于同一。
(四)文学的传播媒介由单纯的语言媒介向多元媒介转变
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传媒,把文字阅读与音乐、图片、视频等视听观赏结合起来,不仅拓宽了欣赏者的选择渠道,而且改变了许多人的欣赏习惯,甚至培养了日渐庞大的“网民”队伍,使得传统文学欣赏的局限性渐渐凸现出来。譬如从文学欣赏的方面来讲,传统的文学理论称欣赏者为“读者”,这个概念对于网络文学而言基本上已经不适用,因为“机读”并不纯粹是对文本的阅读。网络文学欣赏可以是多感觉通道的全方位接纳,远比传统文学单纯的文字阅读来得直观、过瘾和爽快。
(五)文学欣赏的过程由书面欣赏向机读化欣赏转变
网络文学欣赏是在互联网上相互沟通的机读化欣赏。和传统的书面文学欣赏比较起来,网络文学欣赏具有字号可调、图文并茂、易于检索、信息实时更新等特点。先进的机读软件还可以选择语种、自动翻译、由电脑朗读、用耳机助听,甚至用电子工业笔在页边作注等,这都是书面文学欣赏所望尘莫及的。并且,网络文学还出现了交互欣赏的全新方式:一是欣赏者与创作者交流,如向作者提出对作品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欣赏者与作品中人物交流,如把小说中的人物做成多媒体文本放进视窗界面,欣赏者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走进去与之对话:三是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如读者彼此就某作品交换意见、进行讨论等。可见,网络文学欣赏过程比传统的书面文学欣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篇9
摘要:网络的发展在对人类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负面的影响。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教育方法应该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 大学生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其积极意义上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平台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日益暴露出他们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凸显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生动直观、传播速度迅速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崭新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下面笔者就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浅显的概括。
第一, 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容易让人迷失真我
网络以虚拟实在和虚拟空间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隐匿和篡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来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副有意思的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另外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特征。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让自己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而做出些与自己身份不合的举动。“追星族”在大学生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群体,很多大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去碰自己的“偶像”。但是这些所谓的偶像在网络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真的自我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网络娱乐性的特点使人沉迷其中,扭曲了人性的正常发展
网络的娱乐性使得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为重心,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娱乐,网络世界的多变性让他们目不暇接,以至逐渐迷失了方向。不断发展的网络游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华美绝伦的近于现实的网络游戏画面中。在这种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很多大学生因其心智还不成熟而导致迷失自己,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引发青少年犯罪。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造成网络信息的虚假难辨,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导致种种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个别同学甚至萌生了某种不良的念头,觉得“作假可以获得成功,老实只会导致失败”。这种思想观念,使得大学生不讲诚信的现象在大学里随处可见,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奖学金或是评优在考试过后找老师要求加分等等。这些不诚信的举动随着互联网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普遍,这告诉人们这种失衡现象应该尽快加以控制,否则将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二、净化大学生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顺应这一趋势,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途径,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用生动快捷的方式把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出去,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方法正确,开展教育才会有成果,大学生才会接受,才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改造社会,从而展现自己新一代的精神风貌。
第一,高校要大学生的网络准则,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网络伦理是现实伦理的延伸和拓展,要想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必须在现实中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必须有所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心里要明白,让他们懂得自律,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学校应当多开展学生乐于参加的德育教育活动,减少学生上网时间。同时,加强道德纪律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避免伦理道德失范,以防受到伤害,同时要让他们明白网络世界并不是真正虚拟的,可以随心所欲的,同样要受到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制约。
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网络的普及和推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崭新的工作阵地。我们要大力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它的优越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网络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有利途径,使整个网络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构建完美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篇10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探究是人类四大本能之一,进而将探究方法引入教学。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20世纪50、60年代,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迅速被世界各国教育者普遍认同和接受,之后随着教育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开展了更为广泛的探究式教学研究,并形成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探究式教学也随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比国外起步晚,发展也比较慢。20世纪80年代国内才提出探究式教学模式,之后虽然在探究式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完全改变。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是在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的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事物、新现象进行观察、思考、质疑和探究,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具体来说,探究式教学有以下优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是指自觉主动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学习。主动学习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主动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授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这个主体。探究式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2)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从而得出“个性化”的见解。思维的独立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授课过程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能顺着教师的授课思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通常需要采取循序渐进、剥茧抽丝、逐步引导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得到问题的答案。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实践环节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经验证明只有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实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教学民主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平等互信、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争辩,构建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学方式,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的个体,提倡打破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依附式关系,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潜能得到最佳的发挥。教学民主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开拓思维、提高能力。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国家提出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要求把握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提出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各个学科课程改革的标准中,这为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当前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管理这门课程是通信、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课程,它的特点是理论枯燥、专业性强、内容抽象、学科交叉、更新快速以及实践性强,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在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简单。由于网络管理课程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很强,教师在教授网络管理课程中主要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之枯燥的理论和大量的名词术语使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氛围,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2)教学内容缺乏新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管理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目前在网络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教材、授课内容知识陈旧,不能紧跟技术发展的问题,甚至一些过时的技术还在授课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授课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3)课堂缺少互动。网络管理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不容易,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授课中,很容易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授课的思路以及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的情况,教师在台上讲得很认真,学生在台下理解接受得很费力,课堂氛围沉闷,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不同步的现象。
(4)实践环节薄弱。网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思想等因素的限制,一方面实验室硬件条件达不到学生实践的要求,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实验内容,另一方面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既定实验方案步骤进行实验,这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探究式教学在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为提高网络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在授课中以探究式教学思想为依据,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为目标,引入了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丰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中,一本书、一套讲义、一根粉笔就能满足整个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授课方式单一,缺乏课堂互动,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在授课中应努力改进丰富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讲授对象命名机制这一内容时,在讲清楚网络管理要面对各种对象的特点后,提出问题:如何为这些复杂的对象设计一种统一命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人的取名规则以及网络IP地址命名机制等内容出发进行思考,考虑是否可以将它们的命名机制运用到网络管理对象的命名中,如果不可行,那么有什么可以借鉴或者需要改进的。在学生充分思考、分析后,我们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的方案,而后,教师进行讲评,对的予以肯定表扬、错的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综合学生的方案,给出现有OID命名树结构,并进一步引入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培养了“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2)合理设置互动环节。课堂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方法。课堂上良好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合理设置互动环节,适时进行讨论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如何用宏模板定义表这一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一个讨论题目:如何在已定义的表中增加新的列?学生在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是重新定义一个新表。此时,我们再进一步让学生结合这种定义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课堂讨论。这样,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宏模板定义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同时为讲解SMIV2中如何扩充表机制这一后续内容打下了基础。
(3)融入最新技术内容。网络管理技术时刻都在推陈出新。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依托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在讲清楚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关注网络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搜集最新的技术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例如,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卫星网络、车载网络等新型网络不断涌现,但课程中介绍的SNMP协议还是针对因特网提出的,直接将SNMP协议用于这些新型网络显然行不通。因此,在授课中我们引入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这些新型网络的特点改造现有的SNMP协议,既保证新型网络与因特网网管协议的兼容性,又适用于这些新型网络。除此之外,我们还安排学生针对某种新型网络的网络管理协议查阅文献,进一步了解最新的网络管理知识。
(4)注重实验的自主性。在课程的实验环节中,我们打破了教师提供标准实验方案、学生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验的传统模式。我们在给学生讲清楚实验原理、实验目的的基础上,不提供标准实验方案步骤,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操作,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实验,内容是对捕获的SNMP消息进行分析,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BER基本编码规则以及SNMP消息格式与实践相结合,以此加深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限定学生使用何种软件进行SNMP消息的捕获,也不限定SNMP、PDV中携带的具体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实施。通过开展类似实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