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5:4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语课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语课程论文

篇1

为改变当前建筑学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除去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我们结合建筑学的特点,针对性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1.1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理念由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综合发展而来,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主要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或者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建筑学专业外语中采用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自主学习转变,也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创新设计视野。在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内容时,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跳出教材和参考书的限制,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广泛选取与书本上知识要点相关的专业信息,并且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形成众多单元主题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建筑设计、历史保护、建筑技术、建筑师等。学生除课堂中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外,应从教学资源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大量相关外文资料的研读、翻译和理解,最终撰写英语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学生可选取生态建筑的主题,通过研读国内外知名生态建筑书籍、生态建筑案例,形成生态建筑含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报告,并用全英文的表达方式向所有的同学进行展示和讲演。通过设置研究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们自主选题,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致;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的外文资料阅读中培养外文论文阅读能力,并通过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成果,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不同主题的交流讲解,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构架了“2+1”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大二年级作为大学英语以及建筑学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阶段,大三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技能训练课。“2+1”新框架为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1.2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学内容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体验式教学模式虽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本质特征是复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中体验英语,形成英语语感。通常有如下几种途径:①在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体验。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物质语言环境,泛读教学资源库中的相关外文资料,提高书面阅读能力;同时尽可能的营造人文语言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建筑的英语讲解视频或参加本专业的外语讲座,扩大专业词汇量和提高专业英语听写能力;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尝试与教师同学用英语沟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②在情景中体验。建筑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可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教学内容应包括项目招标书、项目概况、基地分析、设计原则与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分析、实施步骤、图纸表达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协作创设相关的英语情景,如交流介绍彼此喜欢的建筑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互相点评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拟买房情景等,一方面让学生们多种途径的展示自主研究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富有趣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运用技能。

1.3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英语教学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学习情境,促进课程向个性化、生动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例如,①图像教学:图像教学如专业视频演示、课程设计作业的英语表达、案例讲解、读图识图等更为直观生动,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思维,降低记忆难度;又有利于加强趣味性以提高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网络现场教学:依托家庭电脑和宽带网络等较为优越的硬件环境,建立专业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方式,作为“实地现场教学”方式的强有力的补充。③网络课外实践:由于目前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任务紧张等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进行课后辅导,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互动活动,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吸收和巩固专业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E-mail、校内BBS论坛、微信等便捷的网络通信平台,对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后指导,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活动;学生也可随时随地的通过即时通话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及时答疑解惑。

1.4综合评价方法

成绩评价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成绩评价方法应摒弃传统的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建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引导学生重视平时专业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因此,在新的成绩评价模式中将平时课堂学习评比、平时检测、网络学习情况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培养他们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方法上可采用日常观察、评价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并且制作Excel考核电子表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内含已定的计算加权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和期末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预测。这样帮助学生给自己制订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鞭策和预警的作用。

2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篇2

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是基于以下理论基础的:(1)先进的科技已为学生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并给予他们浩瀚的选择机会。因此,在面对决策和道德两难的困境时,道德认知与创意思维显得更重要。(2)全球化的冲击给作为公民的个体对国家的效忠与承诺带来永恒的挑战。因此,让学生从小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显得无比迫切。(3)采用指导原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确保适当的有关独立情境成为各主题及其学习成果的基础。根据上述理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人,使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贡献。为此,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要注意的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面临困难时应付、处理问题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此,新加坡中小学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改革。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小学将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详见表一)。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教学内容。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

(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

(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因此,应该制造机会,让他们去关心别人、负起责任和做出决定。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采用了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为了配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个人的潜能。教材由四部分组成。(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这部分教学活动是提供条件让学生了解某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形成概念——仔细思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教师和同学中获得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归纳和总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资讯。(3)练习与应用——付诸行动。即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4)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并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综合的多媒体教材,包括教师手册、学生作业和视听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灵活应用教育部国民教育处、教育部其他署、电视机构和新加坡报业控股所制作的有关教材。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旧貌换新装”,“装”进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读光碟里,换上了用崭新的资讯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讨论和个人反省等活动,达到以实际韵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是灵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视哪一种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及视学生的认知阶段而定。此外,教师可采用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四)《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为了使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还改革了评估方法与标准。由原来教育部统一考试和评估改为教师可自行拟订评估模式,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鉴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1)行为/品行检核表;<2)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业;<3)简单的专题作业(反映学生对道观念、价值观或原则的了解和领悟,并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为举止),如在评估小学学。生第二学期《公民与道德教育》科的等级,教师应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情况考虑在内(见表三)。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没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二、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要根据时展不断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只有紧紧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针对国家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的分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倾向。在这一新的形势条件下,如何解决学校德育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与现实生活中家庭、社会产生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使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校德育教材要多样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中小学教材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将《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也要改变过去单调的教科书的面貌,使学校德育教材多样化,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三)要注重东西方德育方法的融合

新加坡在社会日益开放、文化价值呈现多元化的时代,不断改进传统的德育方法,把东方注重系统道德规范教学和西方注重培养道德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新加坡教育部借鉴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德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法。这些方法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讲故事、问答、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获得道德知识和践履道德行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学校德育要从东西方互鉴融合的角度对学校德育方法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大胆借鉴和汲取国外德育研究成果,并予以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展的德育方法。

篇3

为落实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深化高等学校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拟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等机构,联合举办第10届全国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四大议题:

一、大学外语课程及教学改革

1.大学外语课程设置研究

2.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3.大学外语教材研发与网络平台资源建设

4.大学外语教学与测试

二、外语资源建设与教师发展研究

1.“三多”语境下外语学习资源建设

2.“三多”语境下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3.“三多”语境下学术信息技术素养和多元识读能力研究

4.外语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电子语境下的语言学研究

1.网络语言学研究

2.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四、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

1.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探索——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内容等

2.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实践——学科定位、课程定位、人才培养等

会议将特别邀请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外语教育技术领域主要专家莅临大会做主题报告。

会议特别征求相关主题研究的参会宣读论文,优秀文论将设立特别奖项并择优推荐发表。

论文提交日期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论文提交邮箱:

会务信息:

1.时间:2013年11月16~20(周三-周日)

2.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3,会务费:1000元/人(包含餐饮、资料、专家费用以及部分考察费用)

4.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

5.主办单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详情请发邮件至或参阅http:///news.php“学术会议”栏目会议具体通知)

第10届全国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篇4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2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第十六章以“扩大教育开放”为题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对教育国际化提出了纲领性指导方针。并明确要求“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课程。所以中外合作办学所要培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当无法回避外语及外语课程与教学。外语课程设置直接关系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发展的先决与基础。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设置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问题研究的重要一环。

一、中外合作办学外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于2006年的《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中国教育机构应当在实施此类项目中切实加大外国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并对引进的外国教育机构的课程,特别是用以替代中国学历教育课程的课程认真进行评估。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1/3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1/3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方式却主要是与英语国家高校联合办学。所以,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可想而知,此亦为当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突出矛盾。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该有,而且必须有自己不同的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有,而且必须有高于一般本科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应该有,而且必须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可以追溯到1998年12月,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而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与普通大学英语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只有突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中外合作办学之路扫清主要障碍,才能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目标,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得到保证,同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综上,就当下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是极其必要的。

二、课程国际化与外语课程设置

“国际化是一个将国际与跨文化的元素融入学校的教学、研究与服务的过程”[1]。而所谓课程国际化,主要是指“从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都体现出国际性的趋向,课程国际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2]。课程国际化包括了外语训练、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学科普遍化”。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归纳出的九种国际化课程的类型中,重要的一种国际化课程类型就是“外语教学中的有关课程,讲授、学习特定的相互交流沟通问题,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处事技能”[3]。因此,外语在课程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外语课程与教学纳入课程国际化体系中,从而引领传统外语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对于我国的外语课程与教学改革都不无裨益。论及外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业界热衷于关注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在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论述较多,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但是仔细观之,总难以跳出外语专业本身的局限,就改革而论改革,就外语而论外语。幸而,中外合作办学为外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与教学既不同于专业外语又异于公共外语,是一个新生的外语课程与教学形式。以其为目标进行研究对于外语课程与教学本身也具突破性意义。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技能课充斥,跨文化类课程和学术英语类课程不足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草稿)中有三个“三分之一”的明确规定。①这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外语能力应该是而且必须是高于传统办学中的学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语课程设置应该是而且必须是与传统办学有显著差异的。但是吊诡的是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将夯实技能作为唯一选项,认为只要技能过关了,外语就达标了。殊不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接受的是多元文化的熏陶,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因此跨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必须在学术英语方面有所精进,才能有效完成专业学习。

(二)课程与教学模式陈旧

中外合作办学在很大程度对英语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对英语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强化。但是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教材选用上依然视传统为经典;课程设置上不能摆脱普通大学英语的窠臼;教学目标上围绕技能打转;课程实施中一味单向输入,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洗耳恭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哪里?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语言技能如何兼顾?雅思或托福测试有没有纳入项目英语教学范畴?这些都是中外合作办学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仅是对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局部微小调整,可以说这样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是令人生疑的。

(三)课程过于封闭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本身的特殊性,其英语课程也应该要与之契合。首先,合作办学项目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内运行的,普通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和要求是其基本元素之一,但不能“专一”,此为课程封闭性的一大特点。其二,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还要与雅思、托福课程进行一定对接,以兼顾学生要求和尽最大可能达到应用效果,但不能完全照单全收“雅思模式”,使英语课程沦为培训课程,此为封闭性表征之二。其三,项目学生除了英语语言能力,还必须牢记,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学好专业,于是对专业英语的要求,对学术英语的要求是必须考虑的,但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项目举办者为将此纳入考量,或是有想法没行动,此为封闭性表征之三。

四、课程设置与实施对策建议

(一)厘清课程定位,清晰课程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课程是重头,但不是专业。这是所有项目举办者和参与者都不能忽视的。所谓重头是指,英语课程是项目顺利实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前提。英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直接关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否;但是又不能将英语一味推高,将学生当作英语专业生来培养,这样对于项目的举办也是得不偿失的。之于项目而言,英语课程终究只是一种介于专业之间的媒介,培养的目标是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专业学习能力。因此,语言技能课程是项目课程基础,并针对听说读写分别进行强化训练;文化与文化比较类课程必不可少;重视批判性英语学习课程,侧重对学生运用英语传达思想和观点能力的培养;学术英语课程必要介入,教授给学生撰写学期论文、学术报告、汇报总结的格式与技巧;双师型,双语型教师的专业英语课程或双语课程在高级阶段是必需的,是实现不出国门而享受优质教育之源的关键一环。

(二)变革授课模式,接轨国际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被广为诟病,但是批判归批判,许多课堂依然“我行我素”,不为所动,甚至有部分批判者自身也是将批判当作“务虚”一般,“说一套做一套”。所以为了达成前文所述的课程目标,变革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一是研究型教学的推而广之,落到实处。课堂不是灌输和“填鸭”,师生围绕一个共同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以鼓励海量信息的采集,头脑风暴的形成、实现研讨互助的教与学的模式。研究型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课堂的主人,也是主宰者之一,学生的学不是被迫的。二是形成灵活、及时的课程评价机制。课堂评价、随时评价贯穿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考试不是评价的代名词,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度、讨论情况,教学反馈等都是评价方式,评价之用不在于考,而在于教学的精进。三是实现课堂双主体理念,教与学同生共长。学生和老师是课堂中平等存在的主体,是真实存在的人,教师不仅是教授,学生不仅是接受,二者对于课程是主动研究和批判的。

(三)广泛开设文化类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

项目学生仅有娴熟的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成 规模成体系的开设文化文学课程又是不切实际的。项目学生需要文化,不仅需要输入文化,进行文化比较,要有文化的敏感性,还要藉此形成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观念,并能有效输出本民族文化,成就国家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因此,为学生开设选修或专题讲座型课程,浓缩提供各种对学生国外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大到整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体系;小到在读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术资源,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国外阶段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艰难挑战。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办学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经历了一定教训。在其从无到有,从弱至强的发展过程中,英语是其无法避开的关键一环。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用并引领于所有专业的外语类课程设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目标,只不过在教育国际化仍处于发展时期的今天,合作办学的外语课程设置改革是首当其冲的,也是不得不为的,某种程度上说,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1]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s,and rational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8):5-13.

篇5

[关键词]专业外语 教学改革 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06-03

专业外语是当前高校大部分非外语专业开设的区别于基础外语的必修课程,课程一般设置在大学生修完基础外语和部分专业课程的高年级阶段。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用外语表达和交流专业知识的能力、利用网络和专业外语刊物等信息渠道获取国外本专业知识发展的能力,同时,为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和出国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外语教学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表现在:第一,教材建设初步起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等均出版了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专业外语教材;第二,教学研究论文开始涉及专业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关系、专业外语的教学方法、专业外语教学的创新、专业外语教材创新等;第三,专业外语教学完善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专业外语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外语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共识的反应;第四,专业外语课程的设置,深化了受教育者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外语表达和沟通,也训练了受教育者获取外语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参与社会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专业外语课程的设置具有必然性,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专业外语建设也应该持续变革。

一、专业外语教学应该持续变革

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专业外语教学对于完善专业、提升学生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随着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专业外语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

(一)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要求培养更高层次的专业外语人才

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变革的运动,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知识经济需要更为广泛的文化和技术国际交流,而国际交流和国内科技创新都需要依靠专业人才专业外语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专业外语人才缺乏,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及开放战略背景下的我国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需要更多掌握熟练专业外语技术的专业人才。

(二)大学生基础外语素质提升要求更高水平的专业外语教学

外语已经成为高校的必修课,作为检验大学外语教学水平的大学外语等级通过率近年屡创新高,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2009年6月份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是96.62%,六级通过率是85.68%。[1]近年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四、六级考试,较多大学生考取了各种英语等级证书。因此,单纯以证书通过率为标准来看,大学生的基础外语水平提高了。此外,专业外语的设置目的除了专业课目的之外,还有个重要目的,即保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不断线。笔者所在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外语的设置就遵循了这一原则。而且,现在的英语学习正在逐步改变“哑巴英语”的状况,学校、教师和学生更注重能听能说的“素质英语”能力学习。大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对专业外语教学的模式、教师的综合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显然不同于基础外语教学的自身特征。

(三)专业外语教学要求在英语和专业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性

专业外语本质上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只不过这种专业素养需要凭借外语技能工具,使其能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发展情况并能利用外文资料。但当前部分专业外语教学不仅沿袭了基础外语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而且在所选材料上也与基础外语相差不大,即使引入了一定的专业文献,也多是从报纸上摘录的大众化的所谓专业文章。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公共管理专业带有自身的专业特性,目的是培养管理人才,并且是与公共事务有关的管理人才。因此,其专业外语应该突出“专业”两字,而不能仅仅是基础英语的升级版。目前的情况是专业外语教学的专业性问题并不突出,部分教材摘录的文章陈旧过时,甚至与一般的英语文章雷同,这不利于受教育者专业素养的习得。因此,专业外语的专业性要求当前专业外语教学应该持续改革。

二、当前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存在模糊认识

专业外语的课程定位应该是专业课程。但这一认识因为与外语挂钩以及长期的基础外语教学方式而变得模糊起来。有观点认为,专业外语只是基础英语的简单升级,目的也是为了保持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英语不断线。这种观点存在偏颇。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部分学校的专业外语课程仍然由外语学院系教师来担任,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依然是基础英语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有观点认为,该课程就是专业课,因此,课程学习只要学习专业知识即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又会忽略适当的英语知识的学习。设置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弥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英语词汇、词组及惯用法等比较陌生的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在接触有关专业的英语资料时不至于感到陌生。[2]

(二)教材编写存在重视不足

当前专业外语教材数量偏少且体系雷同,此外,还有部分学校使用自制教材。以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外语教材为例,目前只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管理专业英语》三本教材,三本教材均是围绕某个主题截取新闻报纸的文章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报告片段。从教材文章的安排来看,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文章编辑逻辑,且教材文献的收录更多偏重于一般管理即“管理”上,没有突出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部分学校的专业外语课程则采用自编教材或外文原版的专业教材,自编教材主要来源于任课教师的选择,主观选择性大;外文原版教材内容偏多,且很多内容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雷同,所以更侧重于翻译练习。因此,专业外语的教材数量偏少,且缺乏配套的词汇、短语表和视听、模拟辅导资料。

(三)专业外语教师储备缺乏

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水平、合理而宽泛的知识结构、较为广泛的社会阅历、外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3] 当前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担任,来源有两个方向:一是来源于外语院系,一是来源于专业院系。这些年轻教师一般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这是优势;但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大学生普遍提升的英语水平,在对话和交流方面有时候会力不从心,这是劣势。此外,较多专业没有后备教师,甚至有的专业缺乏专业外语教师,这使得专业外语教师与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专业外语教师的素质成为专业外语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教学方式手段过于单一

专业外语与基础外语的重要不同在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部分专业外语教学仍然沿袭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学习新的单词词组、然后学习课文、最后进行练习。这种局限在词汇、课文解读以及简单翻译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不能使学生理解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区别。同时,部分专业外语的教学未能充分地利用现代视频播放、互联网、专业期刊和网络作业等资源和手段。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手段会使学习者精力不集中,造成课堂焦虑。

(五)课程考核机制有待健全

基础外语考核已经改变了原来只重视词汇、阅读和写作的考核方式,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当前的基础外语考核更为注重包括听说在内的交际能力的全面检测。但部分专业外语的考核反而停留在了一张只注重词汇和翻译等能力的试卷上,并且由于专业外语课程纳入专业考核,这张试卷还降低了难度。以公共管理专业外语课程考核为例,近年来课程考核虽然进行过专业听力测试和专业口语测试、平时个人考核和分组测试考核等考试改革,但仍不完善。

三、当前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突破

专业外语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其有效改革对实现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性、国际性人才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专业外语改革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明确课程的目的和特征

专业外语是指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为适应国际形势,掌握国外相关专业的第一手资料而学的英语。[4]专业外语教学改革要取得适应时展需要的效果,就需要明确课程自身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熟悉本专业的相关专业外语词汇、表达,查找和利用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追踪本专业国际学术资讯和动态的能力,能用外语就本专业知识进行初步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形象的说法是:外语人才专业化,专业人才外语化。所以专业外语既有英语化特征又有专业化特征,是“用英语深化专业知识”与“通过专业学习英语”。只有明确了课程目的和特征,学生的学习目的才能明确,学生才能认识到,专业英语是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获取专业信息的工具。专业外语不仅是外语,而且是专业课核心知识与外语交际能力的综合。[5]以公共管理专业外语为例,其开设正是为了满足我国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化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重视高质量教材的编写

在自编教材、选用外文书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现状,结合专业特点,提倡编写适合学科特征的专业外语教材。在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遴选出权威、统一的标准教材。教材建设应该是体系建设,包括辅助材料和资料,还应该利用好现代的视听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比如,公共管理专业外语主要的三本优秀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管理专业英语》各有特点,有的每篇文章附有翻译,有的附有大量练习。如果集合三本教材的优点进行公共管理专业外语教材的编写,再辅以与国外公共管理的学术网站介绍和外语情景模拟练习,则教材建设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拓宽专业外语师资渠道

经济全球化使人才竞争更趋激烈,培养专业型的外语人才成为专业外语教学突破的方向。专业外语师资渠道可以多元化解决:一是培养年轻教师,二是引入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任教师。特别是在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任我国对外部门的官员兼任辅导教师,或从国外直接引进留学人才,或者直接聘任具有本专业学位、年富力强的国外访问学者或研究人员。在增加教师来源渠道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教师质量,利用各种机会对专业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当前部分高校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进行语言培训已经成为常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需求,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外访问机会和国内交流机会。

(四)改进专业外语教学方法

第一,专业外语的特性要求其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每一环节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与一般专业课不同,如果没有预习,专业外语教学效果会黯然失色;课后拓展可采取聆听外籍专家讲座、查找外文资料、举办模拟活动等形式增强教学效果。第二,在基础外语听说读写的教学和训练基础上,注重“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找和运用、做主题报告等任务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收益。第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资源。通过互联网资源下载新闻视听资料,通过班级聊天室、在线讨论组形成全浸式学习环境。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在专业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查找国外政府改革最新情况的任务,激励学生去了解国外公共管理前沿情况。笔者在任教过程中,也注意激励学生做公共管理主题的报告,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知识和技能。

(五)变革专业外语考核方式

大学考试改革是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专业外语考核改革更是体现了这一使命。大学里常见的一张试卷式的考核方式显然不适合专业外语考核,专业外语考核可以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平时考核包括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在有条件的课程组,也可以采用模拟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以公共管理专业外语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拟讲授主题鼓励学生查找与主题相关的国外学术论文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个人或分组做报告。当前,有的学校将专业外语教学和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并利用外文期刊阅览室的资料为其服务,这也是考核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宁波诺丁汉大学就业中心[OL].http:///cn/careers/latestnews/detailednews/unncrankedtopinzhejiangprovinceforcetband46.aspx.

[2] 王锋,董小瑞.论基础英语和专业外语的衔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5.

[3] 刘再起,王仰正.对新世纪大学专业外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1,(3):43.

[4] 王锋,董小瑞.论基础英语和专业外语的衔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5.

篇6

论文关键词:课程整合,生态化,外语教学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教育部于2007年又修订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然而,在新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究竟如何?为此,笔者作了一项专门的调查,以期能够对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析

本研究涉及到黑龙江省内的两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课程整合,以定性、定量研究为基本方法,进行分析论证。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大学英语实施教学改革后的课堂活动情况;2)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的看法;3)信息技术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和自主学习。两所高校各30名学生回答了问卷。

(1)关于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我们一共设计了2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教师的课堂活动,其中包括利用多媒体授课情况,讲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模拟试题情况,组织学生讨论、角色扮演等情景对话等;第二个问题有关学生的课堂活动,其中包括听课情况、课堂词语操练、做四、六级模拟试题情况,小组讨论并协作完成课堂任务情况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总体上两所院校的课堂活动有所不同,但是各项活动所占比例的高低基本趋于相同。院校A和院校B分别有81.33%和76.23%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关键词汇、句型”等,而院校A的学生分别只有1%和20.36%选择了这两个选项。相比之下,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在“看课件展示和听教师讲解记笔记”的选项上有着较高的一致性,院校A有85.63%学生选择此项.,而院校B有高达92.33%的学生选择此项。而院校B学生对其他选项的选择分别是6.57%,17.33%,15.66%及14%。

(2)关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看法。我们设计了3个问题:信息技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其中的选项包括使课文讲解更生动、扩大了课堂信息量、丰富了课堂内容、没什么改变等;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收获;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态度等。根据调查结果课程整合,一半以上学生(院校A 54%和51%以及院校B52.33%和50.66%)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使教学生动有趣,信息量增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说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两所学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都持有比较积极的看法,只有9.89%(院校A)和6.13%(院校B)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无区别。然而,有近半数的学生(院校A 51%和院校B49.33%)认为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收获一般,院校B竟有11%的被调查同学认为没有收获。对此笔者进行了个别访谈,据访谈对象反映,学校的电脑设备老是出现故障,浪费了许多时间;教学软件设计的与课本内容一样,没什么新意,课后自主学习效果较差。

(3)关于信息技术的作用和自主学习。共有4个问题:是否希望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自主学习,其中包括利用计算机还是通过协作学习、与老师或同学或外国朋友在线交流情况、练习听力及阅读等情况;采用网络学习后,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有所提高等。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学生(院校A 92.33%和院校B85.67%)认为信息技术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仍有6.57%(院校A)和12.33%(院校B)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说明,在学生心目中目前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上的应用还不尽如人意课程整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两所院校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方面的不同点比较明显。院校A学生在利用网络完成学习任务(77%)和听力训练方面(61%)占据了前两位,而院校B学生的选项较为平均,占据前3项的分别是:四、六级模拟试题(49.44%)、以小组协助方式完成学习任务(30.66%)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29.59%)。这说明院校A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系统相对要完善一些,两校相比,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着明显差距,院校A是77% 而院校B只有29.59%,原因是院校A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要比院校B完善得多。从而导致两校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会有所不同。在两所院校中,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后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的分别占被调查同学的66%和67.67%以及58.67%和60.21%。有20.67%的院校A学生和24%的院校B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没有什么变化,认为兴趣方面也没变化的占被调查学生的27.33%(院校A)和21.33%(院校B)。

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 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高校越来越倾向于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并且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大。计算计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Kern(2006)认为,随着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部分,将计算机看成是语言学习与使用的外部辅助工具的理念已经过时。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计算机不能只看成教学的辅助工具,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和效果。然而,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转变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外语教学生态化环境的建立。生态化环境包括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生态系统。外语教学中的宏观生态系统包括课程规划、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或手段说明、课程计划执行等;微观生态系统以课堂教学子系统为例课程整合,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这些子系统相互兼容、和谐共处和动态发展(陈坚林,2008)。计算机角色的转变得益于外语教学生态化环境的建立,而如何建立和谐、稳定的生态化环境将是今后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交叉研究的重点问题。

2.生态化环境的建立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生态学”最早来源于自然领域中的生物科学,进而被学者引入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差学科,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以及协同进化等原理和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如何从教育学、社会学、教育生态学等多视角,选取连接主义和教育生态位(Niche)原理等为切入点,对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研究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进而创建一个动态的生态化外语教学环境,将是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研究发现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越来越倾向于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信息技术的功能在教学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尽管我们一直认为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但是提高不是很明显。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生态化环境的建立。实际上课堂活动、计算机网络和大学生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课程整合,因此,如何使计算机更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则是外语教学生态化研究的主要课题。

3.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部分院校已经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承担教学实践的引导者、促进者、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学生成为实践者和操作者的角色。但是调查也反映出在计算机网络全面地应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时,学生对教师作用的期望值更高;学生普遍较为认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似乎不够理想。上述问题的解决也涉及到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建立,只有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等子系统协调发展,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及教师作为促进者答疑解惑的作用等,并配以教学资源和设备等其它教辅生态子系统的建立和协调发展课程整合,使这些外语教学的子生态系统相互兼容、和谐共处和动态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网络语境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计算机就是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位。根据Siemens (2004) 的连接主义观点,连接主义以网络学习为基础,网络通过节点和连接两个元素起作用(胡壮麟,2008)。只有外语课程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语言技术不断开发和研究,真正实现网络语境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达到较理想化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Kern R. Perspectives onTechnology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J]. TESOL Quarterly, 2006,40,(1).

[2]Siemens, George.2004.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t the Digital Age. Elearningspace[WE/OL].

[3]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

[4]胡壮麟.谈Siemens 的连接主义[J]. 外语电化教学,2008,05

[5]甄凤超.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学习:思想、方法和技术[J]. 外语界,2005,04

篇7

关键词:专业外语;教学改革;课程内容设置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专业外语课程,这适应了当下社会对大学生外语人才质量的提升的要求,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一部分,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不仅加强了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使得大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与国际上的专业人士进行全方位的沟通能力,并使将来其成为一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急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1-2]。

1专业外语这门课的特点及教学中面对的困难

笔者通过综述相关的教改文献发现当前专业外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学生对于专业外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二、课程考查方式不科学;三、合适的教材不易找到;四、教学方式需要改革[3-6]。笔者认为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于专业外语这门课程的特点思考不够,以及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所以需要先厘清以下问题:顾名思义,专业外语这门课至少要突出两个重点,要把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专业外语是以英语为媒介传递的专业知识,仍然是英语语言的一种呈现形式,所以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内容。因此专业外语本质上仍然是一门英语课,而一门完备的英语课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专业词汇的学习记忆。词汇的学习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词汇量却需要几万。所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背单词是学英语必须要过的一关。(2)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对于大学水平的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理解,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长难句更多,而这一点是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考研英语考试的特点是相通的,甚至有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考研英语考试中出现一个段落就只有一个句子的情况。学生们普遍反映即使有时句子中每个单词都理解,但是仍然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3)专业文献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当薄弱,甚至不能有把握地写出一个简单的正确的英文句子。很多学生习惯性地将头脑中的句子里的中文一一对应地机械地翻译成英文,完全不符合英语自身的语法特点和规范。(4)专业文献的笔译能力的培养。准确对专业文献进行翻译必须是在对文献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对学生的英文和中文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巧合的是,在考研英语中难度最高的题型也是翻译题。(5)与专业人士的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能理解不能张口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能提高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也是一个迫切的关注点。(6)同时专业外语这门课又紧密地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联系,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如何在课堂上把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国家急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这门课的教学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笔者认为以上这些问题是大学中每个开设专业外语这门课的老师需要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共同的关键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达到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2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制约这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教授学生能学懂的内容,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因材施教。显然,即使使用同一本教材,985和211院校的学生与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肯定都会存在较大的区别。专业英语教学的有关英语方面的基本内容与普通英语教学的并无很大的差别,基本上是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口语。借鉴分级教学的经验,显然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专业外语中英语词汇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专业词汇,主要是要使用自然拼读法,使学生在读音和字母组合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做到“会读就会写”。词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强调词根的作用,让学生从词根的角度来理解英语的构词法,从而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单词。例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专业词汇polymer(聚合物)包含两个词根poly-和-mer,这两个词根又会出现在其它词汇中如polygamy(一夫多妻,一妻多夫)、monomer(单体)、dimer(二聚体),而其中的词根mono-和di-分别是一和二的意思,如此总结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大量记忆单词,提高学习效率。对于英语语言特点的准确把握离不开英语语法的深刻理解以及语感的培养。大学专业外语所使用的英语语法知识在高中的基础上并没有更多的新的内容,不同的只是长难句更多,而这一点是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考研英语考试的特点是相同的。所以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对于长难句的分析理解是准确理解专业外语文献的基础,而这正是来源于英语语法特点的深刻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强调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技巧,这两者正是使英语句子变得比较长的关键内容。在教学中加大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强烈的。语法的深化也可以和专业文献的写作联系起来。教授学生写作的顺序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先要求写出正确的简单句,然后模仿专业文献写出较为复杂的长难句。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多注意专业文献的文法特点,多使用被动语态,同时多使用从句及非谓语动词从而使文章简练精干并达到较高的专业文献写作水平。其中练习写作论文摘要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因为学习专业外语的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毕业论文的写作,而毕业论文的摘要是要求中英双语写作的,这样学习的针对性就很强。笔者通常是在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核心期刊如《高分子学报》上找到难度合适的专业文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汉译英的练习,然后对比原文献的译文,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专业外语文献的语法和写作特点。口语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长的教学周期,而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额外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笔者一般是向学生推荐反复观看网易公开课上外国名校的专业教学视频。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英美大学中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为某些学生将来可能出国留学打下基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应用专业外语的综合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外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做学术报告时经常用到的句型,这样对学生的引导更有针对性。在明确了专业英语的主要教学内容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英语基础,这是科学设置专业外语课程内容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利用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来判断。四级考试成绩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听、读、写的能力,是比较客观的。面对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占多数的班级(四级通过率在20%以下,笔者所上课的班级全部属于这种情况),在教授单词时就得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础性的内容如读音规则、怎样用词根来帮助记忆单词和基础语法知识。而面对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四级通过率在40%以上),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讲授语法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甚至专业文献的写作和口语交流技巧。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考查方式。在专业外语这门课讲授中如何平衡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授课老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其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专业基础知识,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多是主干专业课中常见的概念、名词,面广但并不需要很深的理论上的讲解;另一类是涉及到本专业的前沿研究领域,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及科研背景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讲解基本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突出专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所需要的基本的常识,同时也是解决很多较深入的专业问题的切入点,极有可能会出现在招工面试甚至研究生面试的环节,比方说笔者会在教学别强调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加工工艺和使用性能方面的相关知识,这种情况可能更适用于专业素养较薄弱的班级;另一种是重点讲解一些较前沿的研究成果,比方说可以选择本学院中各专业教师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的相关的专业文献作为教学内容,在笔者所在的教学院主要选择的是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和阻燃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内容,因为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会在这些领域开展研究,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探究精神,这种情况适合专业素养有相当基础的班级。当然,老师也可以把两种方式综合起来,适当分配各自比例。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师信念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08

自主学习是外语教学近30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已有许多的研究论文探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内容包含了自主学习的基本原理、自主学习对教学的启示等。理论上,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并且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为将来的自我发展和提高提供保障。但是,在大量的文献和实践研究中并没有涉及外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念以及这一信念是如何影响实际课堂教学活动的。本文将探讨学生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师信念以及实际课堂教学的影响,希望可以为大学外语课程改革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议。

1 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学习者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自我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教材及学习策略并进行自我评估的一系列技能。教师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起到辅助和促进的作用。

Holec(1981)最早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人能力,管理个人学习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要经过系统专门的训练才能获得的。这一概念虽然提出得较早但至今仍在学术界有深远影响。Benson(2011)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本质即如何定义自主学习;外语教学中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原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和种类等等,与Holec的理论大体相一致。

自主学习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习者自行监控语言习得的过程并评价所学。

此外,也有很多学者从环境角度、学习者的责任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虽然在大量的文献中很多理论经过研究探讨后对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得到很多一致的理解,但是外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信念是否一致,在其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怎样的影响却无从而知。有很多外语教师对于自己在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中的作用不清楚,甚至认为在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中任何教师的干预都是有害的,完全与自主学习的原理相违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师意味着什么,教师信念在这一学习模式中产生怎样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影响教学的,在研究领域里涉及得并不多。

2 外语教师信念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的所想、所知和所信。教师信念在过去的40年里在国内外的语言教学和教师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信念极大影响教师的实际课堂行为。教师是课程设计和课堂活动的决策者,执行者。教师对教学理念及教学中各种因素的认知和信念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决策,并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在外语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语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影响。此外,外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信念在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教师对这一学习模式的理解,才能在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及今后的专业发展中制定目标。

但在目前的研究领域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少之又少。Camilleri(1999)(2007), Al-Shaqsi(2009), Balcikanli(2010)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这些实验将实习教师或在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采访等方法调查他们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念。研究表明:教师对自主学习这一方法持积极的肯定态度,赞同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设置;但不赞同有学生决定学习材料以及课程进度。Bullock(2011)与Yoshiyuki(2011)这两项研究将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对自主学习理论的理解和所报告的课堂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教师对自主学习的信念和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有很大差异。

Simon Borg(2012)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外语教师都赞成自主学习,但对于自主学习对学生影响的程度却不清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反映了当下学术界普遍的含义;在课堂上教师认为学生可参与的课堂决策与实际可行性存在差异;同样,教师所认为的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活动与他们的信念不一致。

3 外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信念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尽管学术领域对自主学习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且其中已经有很多概念和理论得到相同的认可,但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师意味着什么,教师信念在这一学习模式中产生怎样的改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又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至今仍知之甚少。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和信念符合这一学习模式普遍认同的概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念却与具体的实施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教师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理论的认知与课堂实践的差异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改革和设置应在教师自身驱动下进行;只有外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对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及行动研究才能使教学改革更有成效;外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目的有相同的理解时,如什么是自主学习,为什么自主学习很重要,课程改革才能持续发展。所以,从上至下的指导性改革,例如只是简单地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师的实际课堂行为影响并不大。

参考文献:

[1]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2nd ed.) [M]. Longman, 2011.

篇9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言与文化;教材观;第三空间

一、引言

现代教育的范式,其科学思想是奠基在笛卡尔和牛顿的世界观基础上的,讲究平衡、对称、公正的秩序,但往往局限于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往往因其过分强调序列性的因果关系,被学界批为封闭的教学系统。后现代主义产生源于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审视,批判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缺乏人文关怀,主张对世界理解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我们解决现代性所带来的弊端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视野,对现代社会的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均有深刻地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它的形成受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影响,兴起标志是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同时期还有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1.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后现代首先出现于西方各国,继而波及到全世界。比如说法国的解构主义,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唯一性,但却排斥整体。这被描述成为后现代的大略性表述文本。相对现代主义崇尚总体的一致性、规律性,追求中心的一种哲学思维,后现代主义是构建了一个新的哲学文化,包括综合和开元开发的方式。

2.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

传统“独白”式教学由于“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忽视了意义。”[1]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现代教育的知识观发生了转向,由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倡导,教学的重心不应囿于知识的授受,而应在学习活动的展开,研究的中心也应实现从“如何有效地体现学科中心的教学”到“如何支持学生中心的教学”的转移。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流行的哲学文化思潮,它的教育理念是新颖的、超前的,影响深远,而且,通过对课程观念,师生观念和评价观念的反思等,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教育馆,其核心是教育多元化。它强调对事物的多元理解,角度不同,理念也不同。它强调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运用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达到教育目的。主张教育主体的鲜明性,重视人文精神,坚持终身教育。后现代课程观以美国后现代课程理论家,路易斯安娜大学小威廉姆•E多尔为代表。多尔认为现代课程是封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经验是脱节的,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应包括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cursion)以及严肃性(rigor),简称4R。具体来说,是指课程的深度和对课程的多重解释;循环性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环境、文化反思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关联性是说结构的内在联系和外面世界的文化观、世界观。[2]。多尔的严密性并不是指一般学术意义上的逻辑性与科学性,而是与诊释不确定性相关。在处理不确定性时严密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各种可能备选(alternative)和联系[3]。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

后现代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有着许多一致性,学习借鉴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精髓能拓宽我们审视问题的思路,后现代教育思潮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和正在产生着较大影响。

1.后现代视域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当前社会文化转同影响下,教学不能只是简单传递知识技能,而要培养多元意思,培养世界公民。培养创造力。后现代视域下语言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提升文化意识和自我意识,培养他们检验知识和反思知识的能力。外语是异域文化的产物,但外语学习可以用来表达本土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故文化型语言教学必然是外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外语教学应以让学生超越教材文本对其观念的束缚,体现当代主体性外语教学精神内涵[4]。语言学习是“渗透着文化的交际行为”,任何语言交流都是对文化的表述、阐释和新的构成[5]。以往的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目的语体系和规范的人。但在后现代教育理论视域下需要学习者灵活开放,多元的视角,准确、恰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后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外语学习最终是要形成国际视眼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重视本国语言。后现代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论[7],认为不同文化互相应该影响和渗透,用灵活、动态的视角来看待语言社会现象。这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是存在于使用过程中的,而不仅仅是成果和形式。在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的指导下,人们在各场合与对象进行意义协商[8]。这就要求贯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进行意义创造和协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发现新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歌和文化。

2.后现代视域下的教材观

教科书作为课程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中介。在传统教育观中,教科书被奉为“圣经”,拥有着“话语霸权”。教科书被看作客观真理和权威知识的载体是因为教育的目的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最高旨意。根据后现论的观点,教材文本应避免过多清晰的解释,而应尽量采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教材内容。传统教材文本通过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设计以便于转化为可控的知识传授,但这样势必造成教学的呆板性,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多尔认为,“就激发对话而言,隐喻(metaphor)比逻辑更有效。隐喻是生产性的:帮助我们看到我们所没有看到的。隐喻是开放性的、启发性的、引发对话的。逻辑是界定性的: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它旨在结束和排除。用塞利的话来说,‘是扼杀’”[9]。就外语教学来说,隐喻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对话的继续,而对话是语言学习展开的必要条件。此外,开放的对话型教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批判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10]。对于偏见,伽达默尔认为若无偏见和理解的前结构,理解就不可能发生”。[11]偏见构成了理解者的特殊视野,主要由理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决定的,而文本作者赋予文本以原初视野,理解的过程就是两种“视野的融合”,进而形成新见解的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反对文本理解的偏见纠正,因为偏见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性。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不是解读文本作者原意,理解的出发点不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性,因而与传统解释学所秉持的一切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都是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划清了界限。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对现代英语阅读教学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英语教学中阅读材料的理解不能脱离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更不能脱离学习者学习前对阅读材料已经形成的先前理解、认识,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其原因就在于英语学习是一个三体互动的过程,而加入它的依托是对语言文本的“前见”[12]。当前外语教材本土文化缺失问题不仅是文化交流层面的消极因素,也是因对外语教学规律缺乏科学认识的负面影响。外语课程资源的生活化,兴趣化,本土化是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文化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建构语言知识的动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内化。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课程内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学生与教材相互作用并形成见解的过程,主张教材内容结构的开放性。教材内容结构是是教材的基本构成要素,教材的功能应该与教材内容的选择协调统一。以后现代观教学目的为指导,教材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作为知识、技能或是生活经验的载体,而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基点。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受社会需要及自我需求的驱使,主动从教科书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解构、重组,从而内化为认知、情感、意志。因此,教材内容应是开放的,应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的有意义的问题融入教材中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融入问题情景中[10]。当然,教材内容在注重内容结构的开放性时,教材组织结构也应遵循学科的逻辑性和学生心理特征原则。后现代教学观提倡教材建设理念“学材化”,即教科书和其他教学资源从主要为教师教服务的“教材”向主要为学生学服务的“学材”转变。“学材化”要求外语教科书应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教科书,突破以往线性化、序列化的封闭系统,减少可预测可控制的结果,更加注重学生身上产生的转变性过程,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自组织,从而使教科书成为促进个体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13]。教材的设计如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把教材编写的预设引入到课堂之中,为学习者创设能够激发学习情趣和探究动机的情景,在教育者的帮助和有效引导下,关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潜能,从而主动完成知识建构[14]。教材设计关注学材化,要求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总结经验,培养独立研究思考的能力。同时,要注意与实践结合。教材观从“教材”向“学材化”的转向让学习者从感官和情感的角度对课文进行体验,互动和反馈,以促进学习者个人认知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3.后现代教育理论视域下的跨文化教学的“第三空间”

受后现代主义对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的影响,跨文化教学的诸多方面都发现变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ramsch教授首次提出“第三空间”(Thethirdplace)这个概念,具体是指在跨文化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个中间地带,正好位于本族语和外来语之间。这个地带会融合母语和外来语文化并诞生新的文化,从而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这超越了传统外语教学中的二元论,是一种文化创新,在这一空间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进行碰撞、对话、冲突或认同[15]。这一理论倡导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互动,主张外语学习中本族语具有与目的语同等地位。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突破以往语言教学与文化、社会联系松散的缺陷,帮助学习者复合跨文化中的多种人格,适应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要求,也适应了学习语言中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学者叶洪(2012)认为,中国的外语教学可从学习者的本国语境出发,通过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协商,建造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不仅学习外来优秀文化,也保护本民族文化。如阅读外语文本的目的不是要求学习者追求所谓的“作者原意”,而是提倡学习者与文本的“视野融合”,即在自己的本土文化视野中,通过想象重新构造作者当时所建构的意义时所形成的第三种意义。这个“第三种意义”是既融入了目的语国家文化,又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新产物[16]。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法”(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approach),打破了以往单向的外语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多元开放的视野,鼓励学习者超越本族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束缚,根据不同文化情境选用准确、恰当的交流方式。跨文化教学“第三空间”提倡的重新审视自身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理解,寻找跨文化的“第三空间”基础上进行文化探索和协商。不仅供应了丰富的资源,减轻学习者心理障碍,也培养了学习兴趣,推动了合作学习,为依托式教学贡献了必要的素材。“第三空间”在当今社会拥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以对培养拥有跨文化交际力和多元视眼的国际化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四、结语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不仅是一种教育文化思潮,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借鉴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来审视我国的外语教学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目前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在理念和目标上与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许多吻合之处。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构建外语课程教学。在后现代教育理论影响下,外语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外语教学领域的理论视域,外语教学应该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上,鼓励学生掌握全球视眼和多元创新能力,注重多元文化对教学内容的积极作用,利用有利条件,促进学生的多元意识发展,成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2):49-52.

[2]吴金萍,张辉.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高级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理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2-143.

[3]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2):1-6.

[4]郝林晓.解释学的历史形态与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2006,(5):61-63.

[5]BiancoJPreface[A].InBiancoJ&CrozetC(eds.).TeachingInvisibleCulture:ClassroomPracticeandTheory[C].Melbourne:LanguageAustralia,2003.3-6.

[6]BennettJ.Transformativelearning:Designingprogramsforculturelearning[A].InMoodianM(ed.).Contemporary,LeadershipandInterculturalCompetence:ExploringtheCross-culturalDynamicswithinOrganizations[C].LosAngeles:SAGE,2009.95-110.

[7]SaidE.HumanismandDemocraticCriticism[M].Columbia: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4.

[8]叶洪.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亚国家级课题组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与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116-126.

[9]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RuthBenedict,PatternsofCulture[M].MarinerBooks,2006.

[10]杨九民,吴丽娟.后现代教育观对教材结构设计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155-156.

[1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郝林晓.解释学视野中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7-110.

[13]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6.

[14]赵鑫.后现代教育观视域下电视教材编制的新理念[J].现代教育技术,2010,(5):154-156.

[15]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UP,1993.

篇10

论文摘 要:加强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拟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出发着重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机助语言教学(CALL)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早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已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文别指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1]

一、研究理论背景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2]

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外语教学中,真正使建构主义的思想发挥作用的正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及网络集视听说于一体,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将多媒体用于外语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

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系统中的图形、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媒体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的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并利用这些感觉器官与计算机交互作用、交流信息,使人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加方便。[3]换句话说,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媒体刺激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加深人的印象,激发人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并与计算机进行充分的互动。互动性是多媒体的实质。[4]

二、多媒体技术促进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的体现

1.提供鲜活语境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语言知识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的英语听力网站和英语国家电视为学习者提供了练习听力的极好素材。学生亦耳目一新,结束了“面朝黑板,耳朝(录音)机”“双手忙碌,嘴紧闭”的单调生活,投入到情景模拟、边学边用的新式学习生活中。

2.实现个性化学习

现代语言心理学家发现,学生不仅有基础知识的差异、智力的差异,而且有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无法弥补这种个性的差异,而多媒体技术则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即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语言水平和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练习。

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下的新挑战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考虑怎样利用网络环

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充分的外语学习资源和机

会,培养外语学习策略,帮助解决外语学习的困难”。[5]

多媒体辅助教学离不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既要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又要懂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大学教学课件开发、制作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具有多媒体特色、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毫无疑问,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促进广大学习者学习语言、提升能力的有效工具,也必将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Piaget J.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2.

[3]Tulhurst D.Hypertext, Hypermedia,Multimedia Defin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