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31 10:1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维修工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维修工程管理

篇1

我们根据高校维修工程的特点以及难点,就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围绕管理主动、项目立项以及管理团队这几项内容讨论出一种可以提高维修工程管理效率的方法,从而促进高校维修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管理制度;维修工程

高校建筑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一项基本设施,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地。要改善高校建筑和道路的修建水平,保证各项设施的安全,就要对房屋进行及时的修整,并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状态,合理的利用各项资源,做好校舍、校园的维护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育工作服务。此外,要把校园和校舍的维护工作做到位,就要完善高校的各项管理体制。

1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1维修工程达不到真正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的维修工程具有工程量庞大、维修困难等特点,此外,高校维护工程的内容特别多,涵盖给排水、土建、通风、供暖、绿化以及强弱电等方面;为不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一般维修的时间都集中在假期,工期比较短。而负责高校维修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数目又不多,所以,通常会出现一个负责人同时负责几项或者几十项管理工作的情况,而在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当中多少会涉及到他们不懂的专业知识,从而造成管理的困难,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此外,由于缺乏技术水准,通常会受到施工企业的欺骗,导致工程维修效率不高,引起维修成本高,维修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等问题。因而,高校维修要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就必须要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

1.2维修工程项目的立项没有系统性和规划性

因为大部分高校成立的时间都比较早,所以很多的设备都出现老化等情况,有的设备甚至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大多数的公房、宿舍、实验室、道路以及校园设备都需要维修和完善。但是高校得到的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费支持是有限的,这样一来,高校在进行维修计划的时候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现象,缺少规范化和专业化,从而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效率的下降。例如,在屋面治漏方面,每次都只对漏水层进行维修,而不针对漏水原因进行根治,从而造成漏水层下面的各层出现水分丢失过多或者干裂等问题。因而出现了年年漏水,修补无效的结果。

1.3维修工程缺乏制度化管理

高校每年用于维修的经费在几百元至几万元之间,通常不会超过百万,维修的周期在几天至一个月之间,不会出现上百天的情况,维修工程表现出规模小,工期短工的特征,这样就造成了高校的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不够重视。此外,对于施工单位的选取、项目的审批、材料的选择、施工的监督、现场的管理以及维修的完成效果等方面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使得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又的时候,施工单位还会为了尽快完成维修工作,忽略了对维修的成果进行检查和试验。

2加强维修工程管理的方法

2.1成立专业的维修工程管理队伍,建立健全分配制度

(1)定期对管理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相关的管理工作,按要求给维修工程分配专业的装饰、土建、暖通、绿化以及水电等技术人员,摒弃以往陈旧的管理观念,确保每个基层的工作者具备专业的工作水平。

(2)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项目的负责人不可能一个人管理好全部的项目,所以,一些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要由相应的专业人员去负责。专门的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这样就能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合理,从而确保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复核要求,达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维修质量,缩短维修周期,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2.2提高维修项目立项的系统性和规划性

(1)根据高校的基建情况、经费情况,按照单位的需求度,在尽量保证利益的最大化的情况下给项目立项。

(2)要求参与立项的工作者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和项目的申报者进行沟通,确定项目是否可行,避免出现盲目施工的情况。

(3)在某个项目立项完成之后,如果发现建设标准设置过高,计划经费、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那么施工就没法顺利进行,立项也就作废。如果标准设置过低,那么维修就没有预期的效果,无法为高校的教育服务,整个工程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进行标准设置的时候,要对质量、进度、经费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遵守设置的标准,避免盲目施工的现象发生。

2.3建立合理、规范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

(1)优选施工单位。优选施工单位要遵循如下准则:a.选择口碑较好、有经验的施工单位;b.所选施工单位的资质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选取施工单位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自主确定方式。按照维修的标准,给施工单位的选择制定工正、公开、公平的招投标制度。根据招投标制度来选出比较有实力且符合要求的施工团队,这样可以节约维修经费,保证维修的效果。

(2)按要求签订相关的合同。在确定施工单位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合同的签订,并要求所签订的合同规范、合法,对合同的具体要求如下:对施工的标准要有严格的规定,对工程费用的支付方式和程序也要有明确规定,并明确施工的时间和违约的后果,从而维护双方的利益。

(3)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施工现场的关联属于维修工作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现场的施工一定要按方案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施工的要求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为了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要设计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要做到如下两点:第一,组件一支管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团队;第二设计一个和项目管理标准相一致的管理制度。组件一支素质高、技术好的项目管理队伍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项目管理制度要涵盖以下内容:施工进度的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以及材料管理制度等。由于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所以要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招标和签订合同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对工程的实施方案、施工材料、安全保障、工期保障以及机构管理等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在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服务安等方面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安排技术水平较高且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员工对施工的全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多方的力量对施工单位进行调配或者制约,对用于施工的材料和装置进行仔细的审核和评估,减少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现象的发生,对于变更比较大的情况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审批。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能够直观的反应维修工程进度是竣工图。

(4)在工程完成之后要进行严格的验收。维修完毕之后要经过严格的验收才算整个工程真正完成,通过验收之后才可以进行各项费用的结算。通常工程的验收要经历几个步骤,验收要遵循如下准则:①延时准则。也就是在工程结束之后要等待的时期到了才可以对其进行验收,因为很多的问题通常会在施工完毕之后才出现,因而在工程结算的时候不宜马上验收。②多次验收准则。验收的内容包括对施工人员的资格、施工的方式以及施工的材料等。对于其中的竣工验收、单项验收以及修改后的验收等要进行多次验收,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③责任界定准则。如果出现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工期延长或者工程质量不达标等无法通过验收的现象,要对双方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合理的规定,对双方各自应付的费用也要做好协调工作。

3结语

高校维修工程的管理属于一个比较系统、有机的过程,一方面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维修工作的进行比较困难。此外,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仍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希望以后能够摸索出一种符合高校维修的现状的,达到相关维修标准的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案,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黄棋城 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后勤管理处基建科

参考文献

[1]唐睿.新时期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12):313-314.

[2]孟德增.新时期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35(3):210-211.

篇2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贯穿于高校内基建维修工程的各个环节与施工的每个关键点。只有各部门联手配合,恪职尽责,方能保证基建维修工程规范、有序地进行,也才能助推维修工程如期、高质、顺利完成,从而使维修资金物尽其用,一箭双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 高校基建 基建维修 维修工程 工程管理 管理关键

毋庸置疑,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贯穿于高校内基建维修工程的各个环节与施工的每个关键点,对此相关管理人员务必重视且努力做到万无一失。众所周知,高校基础设施是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基础,其结构、耐久性、安全性与广大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虽然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维修工程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但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仍存在一些漏洞。笔者认为,进行招投标、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是做好高校维修工程的前提,同时基建维修管理部门加强工程监管力度可为维修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另外,注重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的有力举措。这几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各部门联手配合,恪职尽责,方能保证基建维修工程规范、有序地进行,也才能助推维修工程如期、高质、顺利完成,从而使维修资金物尽其用,一箭双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目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状况纵览

1.基建维修工程工期变化大,加大了基建部门的施工管理难度。首先,高校基建维修工程要照顾到老师的教学办公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受天气影响,导致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障。其次,由于高校各部门在节假日放假,当对某些专业教室、实验室进行维修时,若得不到相关师生的配合,将使维修计划难以执行,更别说落到实处。

2.人员不够造成管理力度低,且有返工及浪费现象,储多因素导致工程质量未能满足要求。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新建工程那般采取聘请工程监理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只是依靠基建管理部门的自有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建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对所有维修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从而造成工程质量打折扣。

3.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缺乏整体规划,致使管理无计划意识而成碎片式状态。首先,高校基础设施时常突然损坏,抢修任务多,种种意外造成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措手不及、疲于应付。其次,功能逐渐老化的基建设施,要求管理者务必根据高校基础设施现状制定合理的年度维修计划,但是高校的基建维修工程比较重视改造、装修工程,对基础设施的整体维修保养计划性较差。

二、目前高校维修工程特点

1.施工时间分散,工期要求严格。为了不影响莘莘学子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高校基建维修工程在施工时,要求必需避开学生上课或其他活动时间。对于教室改造、道路整治、楼宇粉刷等项目的施工,则会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突击施工。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工程要求必须在暑假结束时投入新一学年的使用,为了赶工期仓促施工往往导致工程后期阶段的细节管理被忽略,这个因素也使后期维修的工作量加大。

2.现场抢修,维修量大,任务紧。高校校园集中了水、电、煤气及市政管网等多种系统,加之人员活动频繁,通常会发生事先毫无征兆也没有发展过程的设施故障和维修事项(如下水道堵塞、宿舍设施损坏等)———这些突发意外,需要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保质保量的快速维修。

3.施工种类繁多,施工地点零散分布于校园各处。悉数总结归纳,高校基建维修工程主要以改造工程、校园绿化、道路硬化、零星维修为主,且单个工程金额不大。

三、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漏洞

1.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合法地流失。对高校基建维修工程而言,当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存在冲突时,审计人员常常仅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对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不置可否。这些作法,将使高校维修资金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个别施工单位不注重信誉,虚报工程量,刻意提高工程造价。业内人士很清楚,因为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人员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不甚了解,个别施工单位会趁人之虚,采取重复计算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等手段,以挣取更高的利润。

四、加强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的关键

1.主张多方携手,严格把控合同管理。假若是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双方共同来管理控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又彼此联手,从而有利于维修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工程施工合同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性文件,可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2.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首先,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对维修工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控制,约束监督并配合施工单位,以保证工程的维修方案得到落实,同时解决好突发的意外情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蔽工程根据事实情况进行签证,为竣工后的工程结算提供真实的资料。

其次,行行相通,业精于勤,应定期对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新材料新技术、设备性能、施工工序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以此提高基建管理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

3.加大审计力度,树立成本意识。高校基建维修管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确保基建维修资金不超支。另外,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4.规范管理,秉承“真实、合法”的原则,依据合同进行工程结算。首先,务必选派有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对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在规范签证程序的同时,及时核定工程量的增减变化,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并对施工资料进行稳妥保管,为维修竣工后的造价结算和未来的维修改造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技术资料。

其次,依据“四严”理念,进行最终的工程财务结算。第一,严把工程量计算关。第二,严把定额套用关。第三,严把工程质量计算关。第四,严把材料差价关。在此需强调说明:在“四严”的基础上,务必由审计部门审核最终工程造价,并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报告,汇同工程合同、现场签证等资料文件,进行最后的工程结算。

5.推行招投标制度,择优选择维修队伍。不可否认,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建设成本的降低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利于优选施工单位。招标时,应公开、公正、公平,从严要求,按照正规的招标程序对投标单位的信誉、资质、业绩等情况进行细致审核,优先选择施工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技术先进、工程质量稳定、施工队伍业务过硬的投标单位。需要说明一下:有些高校备有自由施工队伍,那么可将小型单项维修项目、抢修项目交给他们施工,这样做既节约了维修资金,又确保工程的维修质量。

6.规范大型维修工程决策行为,合理规划,制定年度维修计划。首先,大型维修工程需经过慎细的论证与民主决策程序。其次,僧多粥少,务必使有限的基建维修工程建设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通过科学规划使之落到实处。也就是说,由基建维修工程管理人员对全校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巡查,在综合考虑各项维修项目的缓急程度和维修资金的预算金额之后,再将年度计划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划分为“大修项目、中修项目、小修项目、抢修项目”,最后科学地对施工进度进行认真安排,从而使基建维修资金得以充分的合理利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的规模和数量的大幅增长,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从严要求,谨慎对待,确保维修工程能保质量、按工期、安全顺利地竣工。

篇3

近年来,为保证各临床诊疗科室正常运作,不妨碍病人日常就医,医院多会选用长期提供服务的合作单位接管零星维修工程项目。与此同时,施工方为方便赶工,满足对工程的快速应答,则多借故选择在医院驻扎。如此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但却凸显了后勤科室与外派施工范围界定模糊的弊端。医院自身就设置了维修组、电工室、污水处理等后勤科室,他们承担着医院相关设施维修护理的职责,其存在便是保障医院日常工作正常运作,降低医院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然而随着医院建设发展零星维修工程日益增多,外派施工方的介入,后勤科室便逐渐将其职责内的工作向外推诿,造成其自身的闲置或低效。这不但不能提高医院效率,还增加了医院营运成本,且不利于工程报送审计总额控制。

二、资料送审不及时,加大审计风险

零星维修工程因为项目规模相对较小,单个工程涉及金额不大,往往按月累计后报送审计。在经手的零星维修工程审计过程中,常出现送审滞后的现象。有的施工方为避免多次送审增加审计费成本,故而按季、按年报送,人为的导致审计时间较工程完工时间跨度延长。如此做法,一方面累计的工作量较大,造成审计工作时效降低;另一方面因时隔较长很多修补工程已被覆盖,使工程真实性、工程量准确性无法核查。同时,由送审不及时导致了施工方对施工内容的表述与实际勘察结果不符,增加了审计谈判中产生争议分歧的几率,降低审计效率,加大审计风险。

三、工程签证不规范,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中发现工程现场签证存在如下现象:1.签证中对施工内容描述粗略,没有具体描述所涉及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材质、等级;2.签证本该签具体事项或维修部位的尺寸及做法,实际审计中存在用金额代替技术指标填列的现象;3.派工签证施工时不注明责任归属,事后通过补签或以事出紧急为由拒绝提供文字说明。描述粗略不利于结算审计询价、核价,或导致审定金额与报送金额差距过大,滞缓结算审计工作的推进;以具体金额上报,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参照准则审定给价;事后补签缺乏对施工内容的核实,易给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弄虚作假提供可乘之机,另外责任认定不明,也会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工程量审核把控不严,施工监管力度不够

零星维修工程因其项目规模较小的特点结算中多数是以现场签证代替施工图纸来报送工作量。相比图纸而言文字表述灵活、随意性较大,对其所体现的工程量真实性难以保证。尽管多数医院在零星维修工程中采用了派工部门和用工部门共同签字验收的方式。但实际上,签字多只能确认施工方在此进行过实地维修,而对于用工用料情况,并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除工程量未能得到有效审核外,因专业限制的缘故,工程维修质量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工程时隔不久就需要重新修补,由此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不利于审计结算价格的控制。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加强零星维修工程管理的建议:

1.建议相关部门制定《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办法》,“办法”应明确界定适用于外派的零星维修工程范围,并对工程送审资料内容、工程送审时间、工程完工质量等提出相应要求。从制度上对各环节加以约束,规范施工报送、实施、验收、结算程序,减少资金浪费,促进零星维修工程质量高效、有序的开展运行。

2.加强签证管理。根据医院实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模版用以明确签证必述的内容。模版应侧重在明确施工责任归属、描述全面详细的用工用料情况、维修时间、验收情况等方面。以用料情况为例,施工方需对所用材料的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详细描述,并为院方监督部门留有签字确认的空间。如此做法既方便派工部门或用工部门有针对性的验收,又为后期审计询价提供佐证与便利。另外,为严防结算审计过程中补签情况的发生,工程送审前,应强调并贯彻“一次性接收工程审计有关文件,不在审核中接收补充资料”的规定,以此避免结算时各方自行补办的现象。

篇4

[关键词] 医院;零星维修;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0-01

零星维修工程是指对旧有建造物及其基础工程等附属工程进行应急性、应需性的修改活动[1]。

1 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

1.1 缺乏工程规划和预算 许多医院对零星维修工程,尤其是规模很小的工程,往往不进行严格的规划及预算。根据经验也许以为仅仅是一个极小的维修工程,所以在没有进行规划及造价评估的基础上就开始施工了,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出乎意料的新的维修处不断增加,这样维修量大大增加,造成维修费用大大上涨,极大的超出预料[2]。

1.2 审批手续不齐全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相关法规,医院的零星维修工程,超过一定数目的工程,需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在院内公开招标后方可开始进行施工;没有达到一定数目的,医院具有自,各种流程方便许多。某些医院为了赶进度、省时间,抢在审批前就施工;更有的个别医院为了规避审批、公开招标等流程,把大项目拆分成小项目。例如,将某个片区的整体装修翻新拆分成每个楼层的单独装修,甚至有将一个大科室的装修翻新拆分成各个房间的装修翻新等等,将大项目细分成许多小项目来施工,这样每个项目的工程款就会降低,就可以规避有关部门的审批。如此做法可能为以后留下不必要的麻烦[3]。

1.3 招标本身存在缺陷 当前,为了公平起见招标通常以低价中标为准则,按照这种准侧下中标的工程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风险和因素[4]。

1.3.1 无法保障工程进度 施工单位或个人中标后,可能由于材料、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其无法获得足够利润,这时施工单位可能通过中断施工胁迫医院追加工程款。医院为了按时完工,极可能必须答应施工单位的追求工程款的要求。

1.3.2 无法保障工程质量 有些施工单位或个人故意以低价中标,然而为了其利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采用更换品牌材料以及以次充好等手段。医院验收的时候倘若没有进行仔细、严密的核对,极易让其蒙蔽过关。

1.3.3 对施工单位约束力不强 面对施工单位或个人的违约情况,医院基本没有处罚措施,造成施工单位违约代价过低。

1.4 结算不及时或合并付款 某些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完工后不及时结算,有些医院为了减少财务人员结算核对的审核次数,合并多个小工程一起结算,有的甚至把半年或一年、几年的全部零星工程综合在一起结算打款,这样人为的将小项目成为了大项目,造成支付金额大大增加,同时财务风险也大大增加[5]。

1.5 财务监督未真正发挥作用 按照相关规定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内部招标必须要求财务以及监察人员与会,然而财务和监察工作人员常常在项目开标时方被通知,这样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整个项目,同时很多财务及监察人员对基建业务不熟悉,看不懂工程设计图纸、对装修材料品牌也知之甚少,甚至不知基本材料的大致价格,这样起到的监督作用就十分有限了。

2 医院零星维修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制度 对近年来的零星维修总支出进行总结,分类汇总零星维修项目,将其统一纳入第二年的财务总预算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的招投标制度。每年初始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依照国家相关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法规,组织人员对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完善,一般工程项目按照发包工程管理执行,特大的改造维修工程需要单独列出,明确规定达到一定数额以上的维修工程务必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来招投标,方便医院管理;同时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的财务管理需要加强,在与中标单位的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结算依据,结算上报日期、结算采用的定额标准,使招投标这个有效竞争措施在维修资金的控制监督得到充分利用利用。

2.2 加强对现场签证的管理,建立施工现场签证 权限和工程变更合签制度。在制度中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的签证权限,涉及工程量变更较大的应及时通知审计、监察、财务部门,如遇重大变更则应由医院经办人、项目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审核,提交医院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审定,同时应建立完善工程变更的流程,保证变更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3 建立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制度 派驻对工程管理熟悉的工作人员到达施工现场,严格把关施工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对隐蔽工程签证多加关注,严格把关工程材料的质量、品牌、型号、数量、尺寸等,且在签证上要求逐条明确。

3 总 结

本文从工程规划和预算、工程的审批手续、工程的质量、工程招标状况、工程监督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细致的分析了当前医院零星维修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质量、预算,审批手续等方面相应的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毅芬.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内控管理审计关键控制点浅析[J].金融经济,2012,22(07):209-210.

[2] 李毅芬.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的内控管理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3,03(11):25-26+19.

[3] 刘敏.从内审角度浅谈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的管理[J].价值工程,2013,18(23):92-93.

篇5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的发挥,只有掌握了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因素,合理管理和维护,才能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凸现的问题

1.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不完善

不少施工企业缺乏系统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淡漠、管理混乱,造成管理工作严重滞后,设备使用混乱,责任难以明确。

2.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等环节未衔接上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操作人员基本上是“包用不包修”,操作上实行了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没有定人定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虽然有制度,但没有具体细化、量化,责任模糊,执行不力。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应付了事,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则互相推卸责任。同时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让工程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甚至违章操作,使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在新工程中又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和精力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

3.管理及操作、维修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许多施工企业都设立了设备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变化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不少工程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设备可以工作,就让它满负荷运转,甚至24小时连续作业,停机保养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拖延了施工进度、降低了生产效益,有些企业购买先进设备舍得花大钱,但在管理及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等上却很吝惜,有先进的设备,但管理和维修跟不上。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大部分施工企业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维修管理的投入不足,往往局限于“坏后维修”,而对“预防维修”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不能早发觉、早预防、早维修,不少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是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修复利用,主观随意地报废,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的措施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管理人员除了熟悉备件手册外,还应弄清每台设备的系列和型号等。在订购备件时向供应商提供所要定购的零件号,这样才能保证备件供应的准确性。同一种型号设备,由于出厂时期不同,其产品上所配用的零部件也会不同,管理人员还需注意备件通用性、互换性。

2.建立健全设备备件档案

各基层设备管理人员,将所有设备的资料统一建档并作好备份工作,通过档案可了解设备原始资料、供应商信息、使用维修情况等。防止设备使用几年后,因为设备管理人员的变动及操作人员的更换使设备需要维修和购买备件时找不到依据资料。

3.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

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上,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针对性。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的记录。以便分析、判断机械故障,及时而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4.建立严格的设备操作和保养维修制度

工地普遍存在重用轻修的现象,设备常常超负荷运行,机械故障相应增多。设备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操作、保养、维修和备件库存。引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维修机制。“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故障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设备故障的后果。采取“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结合的维修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维修工作。计划维修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预防性维修坚持“定期检查,按需修理,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经验表明,严重机械故障往往是由一些较小的故障引发的。要重视小故障的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就是减少和防止故障的一种有效措施。

篇6

关键词:工程的主体结构 结构问题 质量通病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施工单位工程竣工结束后基本上都离开了工程现场,后续的维修工作成了难点,特别是经营管理公司进场以后发现的问题更是很难找到原施工单位维修,大多数的施工单位认为管理成本超过了维修成本,有些单位工程结束后根本不愿意履行合同约定质保维修义务,拖拖拉拉就是不来,对于不愿意维修的施工单位业主要做好各项证据整理工作:

1、维修函原件要及时妥善保管,邮寄维修函的快递单据、与施工单位负责人的电话录音、发给施工单位维修函的电子邮件等要妥善保管并制定专人负责,项目上人员流动比较大,专职人员离职时要交接好并签字归档,另外尽量搜集一些原承包单位不愿维修的证据。

2、对于工程是不是要维修或者需要什么程度的维修业主方要做出判断,比如地面装饰层开裂、起砂,墙面装饰层发霉、脱落等业主可以自行确定维修的程度,如果是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开裂等事项时,必要情况下要邀请原设计单位或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检

维修合同及其施工资料是工程诉讼时必须提供的资料,对不愿意维修的原施工单位所做的工程必须进行维修时,业主方要通过招标优选资信良好的施工公司或质优价廉的材料供应商,在维修合同中要标明原单位放弃维修部分,维修工程要与新建工程一样要求维修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并履行审批手续,安全技术交底、维修工程照片、材料发票、工人工资发放清单、施工日志等也要及时整理归档,只有提供这些资料仲裁机构或法院才能完全支持并认为确实对工程进行了维修,事实存在,证据属实。

4、工程维修结束后给维修单位付款的一些凭证也是法院诉讼的有力证据,标明业主方已经维修结束并付款,所以要对工程维修发票、财务付款凭证、银行付款小票都要保留并复印归档。

5、如果原承发包双方就维修工程款协商达成一致按照达成的意见处理,协商不一致时,一般情况下都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仲裁或诉讼,这种情况下尽量多索赔,请求法院支持,如果维修工程款超过了工程质保金金额,业主应及时提出诉讼要求索赔。

证据准备尽量列出清单,法官都很忙,如果看到了一堆没有头绪的资料他们也很为难,一般的法官对工程建设并不是很了解,需要业主主动与他们沟通。

篇7

1.1全面打通水利工程管理的经济来源

关于我国的水利工程方面存在着财政支持不足的问题,对于水利管理的资金支持问题是水利部门比较注重的问题。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在不断更新观念的基础之上将资金的来源问题用比较专业化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积极活跃政府政策向政府申请比较多的财政支持。只有在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为畅通的经济来源奠定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来源,促进水利管理的完善。

1.2全面完善工程的面貌,不断改善水利管理的水平

伴随着水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管理的实际改善在不断完善。对于工程的打造和工程的开展,水利管理部门不断更新自身的维修管理队伍,并且不断提高水利部门的综合水平和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在全面的水利管理方面尽量解决经费问题,在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支持,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维修管理方面的实力。

2、水利管理的现状

2.1对于维修管理的专业队伍存在一定得问题

水利管理的维修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修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基础设社不够稳固,存在一定得风险性。在基本的操作环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需要在维修队伍的建设方面提高投资的比例。第二,水利管理的人员建设方面还不够到位,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能满足人员的需要的问题。很多的人员不在编制之内,多数属于兼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的具体环节上没有掌握专业的技能,无法适应水利管理的建设和工作需要。第三,关于水利管理的专业队伍的管理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在综合上提高标准。

2.2水利管理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关于水利管理的资金的预算管理是一项关系到水利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水利建设的工作方面需要不断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有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只有在合理的法规的支持次下,水利管理的工作内容才能够合法运行。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是水利管理的政策保障。只有政策上能够高度重视才能有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政策是基础,资金是保障。

2.3水利管理的质量标准落后,质量需要全面提高

对于水利管理的质量标准落后的问题需要全面更新,需要把质量标准进行更新。对于水利管理方面的观念更新是关系到水利管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成果的关键问题。企业的管理首要的就是对于观念的更新。很多的人员不在编制之内,多数属于兼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的具体环节上没有掌握专业的技能,无法适应水利管理的建设和工作需要。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很多的部门不断在管理层进行观念的更新,提高自身的管理经验,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将观念更新和管理素质提高结合起来。

2.4水利管理的维修工作实力需要提高

对于水利管理的质量问题需要承担比较多的风险。很多的项目都会存在不同程度地质量薄弱问题。在水利的维修方面需要在专业化的水平上更新项目的质量。只有加强项目的规划和对质量的标注进行提高才能够在水利工作当中完善企业的综合管理,保障工程更高水平的质量。

3、建议及措施

3.1水利工程的维修和管理

水利工程的内容比较丰富总体上说,包括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经常性检查制度、月考核制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审查及管理办法、水利工程项目经费结算支付办法等。同时,维修养护机构应建立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和内部管理制度,如《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关于工程施工分包的规定》《关于工程项目施工测算的一般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发展。

3.2明确维修养护经费来源,规范管理

为保障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数额;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核定的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足额到位;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由注重事后监督转变到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规范化的经常性监督,由外部监管为主转变到内外并重的监管方式,启动资金使用的绩效问责机制,实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3.3建设专业化施工队伍,提高项目实施能力

随着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跨度大、技术复杂,运行管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日益增强,管理分工更加精细,这些都要求维修养护专业队伍抓住水管体制改革的机遇,把自身建设作为实功、硬功、基本功,加强技术保障程度,围绕“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其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具有生存能力、发展活力、持续创新竞争实力的新型企业。

3.4加大维修养护队伍人员培训力度

结合当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普遍存在管理队伍年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以及一方面人员总量过剩,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不间断地对现有职工开展以施工、造价、财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习活动,加快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4、结语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 维修养护 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叶尔羌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均为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水费是灌区管理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流域管理人员机构不合理,管理和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加上水费不到位,很多水管单位已出现入不熬出,经营状况不佳的严重问题。因此如何切实加强维修养护资金管理,使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这是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财务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量验收、合同、实施三者之间差距很大

维修养护实施的工程量应以合同签订的工程量为依据进行实施,然后依据合同,对照完成的工程量组织人员进行验收。 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单位随意变更合同签订的工作量、工作内容、实施要求,在验收的过程中又按照合同签订内容提交内页资料,实际上造成了前后内容的不一致,出现了虚假问题。 如有的单位合同上说明要进行堤肩的硬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改成了道路维修,在验收时反而成了堤肩的硬化。

2、管理机制不健全

投入机制不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国家投入极少,地方财政基本不投入,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经费无来源,工作人员生活无保障。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与成本严重背离,同时水费征收不到位,致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长期亏本运行,没有办法按照正常的维修养护进行工程养护,更谈不上进行高标准的抢修、大修等。

3、三是工程外包、转包、分包现象严重

水管体制改革的初衷是养护公司是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维修养护队伍。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养护单位的队伍成了管理者,部分养护任务外包、转包、分包了社会维修力量。

4、财务管理还不够规范

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范围、开支标准等把握的还不够准确;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如会计科目设置、费用分摊的处理方法等还没有统一规范,各单位的处理方法随意性较大,有些结算支付手续还不够完善。合同签订与结算也有待规范。

5、水管单位摊派养护公司经费问题

水利部要求维修养护企业组建时,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注册资本金,要对原水管单位的资产进行界定,将与维修养护业务相关的工器具、机械设备等资产,以出资的形式投入维修养护企业,并明确出资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产权转移等相关手续,注册资本金不足部分由出资人按照出资协议补足。 但是个别单位没有此项规定办理,如将属于水管单位开支的经费摊派给养护公司的水电费、 汽车燃油费、离退休职工经费。有些已经在水管体制改革时,划归养护公司的资产,水管单位仍然不实行划拨,继续使用,不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二、采取的措施

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建议我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拨付实行财政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项目由项目所在管理单位依据下达的经费编制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报经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审核后执行,维修养护经费一经审批下达,不得调整,执行中确需调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逐级报批。维修养护资金必须实行专账核算,独立反映该资金的收、支、余情况。水管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经费支付程序和手续,加强维修养护合同的审查和管理,按实际工作进度支付经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主要内容包括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具体工作量、工作质量、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等。同时要建立健全维修养护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日常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按要求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总结,年度终了及时将总结书面上报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加强维修养护资金的财务管理,遵守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不得弄虚作假,虚列支出。建立起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决算制度、使用信息反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审计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规使用维修养护资金的行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违规使用维修养护经费的单位,一经发现,除追回项目经费外,还将取消其下一年度维修养护经费申报资格。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应接受财政、水利、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

2、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验收与考评

验收与考评是衡量维修工作到底落实与否的根本依据。考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维修养护项目是否完成、完成的质量和及时性。二是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三是为保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完成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考评主要指标包括:维修养护项目工程量、项目完成质量、维修养护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项目资金到位率、财务管理状况指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资产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指标等。

3、三是加强内业管理和规范工程外包、分包行为

水管单位应规范验收行为、严格验收程序。 基层河务局应严格按照规定在当月月底或下月月初及时组织验收,杜绝养护公司施工日志涂改、不完整现象。对施工日志与监理日志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留下书面资料作为验收档案。 其次,原则上由养护公司实施的工程,不允许外包,却需要外包的工程,要经过省局确认。

4、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项目预算管理

为规范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和工程安全运行,根据《中央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试点)》(财农【2004】269号)、《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办【2004】309号),结合我局近年维修养护经费使用实际,制定预算。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主要用于水利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和中长洪水以下发生的较大险情和一般险情的抢险和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的编制遵循"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严格标准,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和安全运行。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确定要立足于工程现状,维修养护工程的原有规模和标准不改变、不扩大。预算编制要以水利工程设计批复技术档案、工程等级批复文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修理规程及考核标准等基础资料为依据。今年维修结算结束后要及时编制下一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经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应按年度预算规定的时间上报上一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编报内容包括分析测算本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预算编制报告必须包括工程基本情况说明、本年度经费的使用情况说明和下一年度经费预算说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一经审批下达,一般不得调整,执行中确需调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逐级报批。

结语:

总而言之,为确保叶尔羌河灌溉区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通过深化改革,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木塔力甫・库尔班(1981-),男(维吾尔族),工程师,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1.1使用过度,保养不及时

由于我们这里讨论的工程机械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行业,对机械的使用也比较频繁。短期的效益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促使一些机械处在“亚健康”的工作状态。通常情况下,工程机械都在高复杂和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下运作,因此,其相应的保养维修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许多企业和施工队的保养和维修施工机械的认识水平是不足够的,保养和维护问题总有被忽视。

1.2重视维修却疏于改造

在许多维修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工程机械进行维修,而没有同时追求对机械的创新和改进,这样的维修过程制度使得工程机械的使用效果日趋下降,逐渐出现许多新问题,导致施工效率越来越低。

1.3维修硬件设施较差

由于使用过程中现场条件的影响,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修时往往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维修的。这样使得在对零件的拆装过程都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容易造成丢失和不必要的损坏,而且容易影响零件的清洁,进而影响零件的工作效果和对工程机械的维修效果。

1.4配件的供应时效性不佳

工程机械的配套设备往往种类繁多,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牌和型号。又由于工程机械的使用地点一般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导致零配件的配设在工程机械维修的过程中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多数时候交通不是很便利,会使得工程机械的维修过程无法实现高效性。

1.5维修技术实力有限

我国目前在工程机械维修方面还缺乏大量的人才,很多现行的维修人员对技术掌握不够精准和扎实,虽然理论上比较擅长,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使得维修的效果不良,经常因维修而延误工程。

1.6安全性差、事故率高

由于受到维修现场恶劣环境的影响,对工程机械的维修效果时常不好,经常因为维修问题产生安全隐患。再加上施工现场本来就是危险高发区,就是的维修过程的安全性和事故率为题严重。

2针对维修现状制定维修管理对策

2.1注重保养,经常维护

对于工程机械来说,它有着机械的一般问题,需要定期的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在保养和维护时,要有针对性的重点进行工作,在工程机械的维修管理中,也是十分重视保养的。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事先的防范措施。

2.2维修人员是重点,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维修人员是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基础,没有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是无法达到最佳的维护管理效果的。但在我国,真正的拥有高端技能的维护工人并不多。很多维修人员的理论水平很高,但缺乏基本的实用技能。因此,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

2.3以工地为根基,建立工地组织

建筑机械施工现场往往就是实施现场维护的第一个位置,因此,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维修,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机械故障,紧急抢修。根据维护计划进行维修。同时,先进的维修检测技术也是保养的关键。故障发生时,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故障检测。因此,应当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及时发现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进行有效维修。

2.4机械配件的供应工作需加强

相应的机构应当做好工程机械的零配件供应工作。良好的记录零配件的消耗量和供应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和调配。

2.5处理好工程机械使用与维修的关系

在使用工程机械的过程中,要有相应的计划,根据计划来采取最佳的方案进行使用,避免工程机械的过度负荷化引起的故障和隐患。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公路机械化施工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快建设速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约资金和降低成本的爱要手段,与人力施工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施工的技术、组织和管理上有更高的要求。此外,不断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取代使用中低效、高耗的落后机械,加强使用、维修等管理.也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重要内容。

一、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1.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寿命较短

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有效使用公路施工机械,技术人员在公路工程的机械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施工机械独特的技术性能,结合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公路机械施工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因素。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盲目追求机械的使用效率,就会使很多单位的工作人员长时间地加班加点地超负荷工作。这种忽视管理与维修机械设备的行为和不愿支付高额的维修费用使得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态大大折扣。

2.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生产管理不合理

随着人们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行业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体制均需改善。许多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使得公路工程的C械设备管理工作脱离实际情况,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施工人员,使得机械管理人员对公路建设机械的操作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工期的拖延,不利于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此外,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开支而随意裁减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极易导致机械管理与维修工作程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管理与维修的效率,降低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增加了公路工程的投资成本,不利于公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3.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套功能不完善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中标后,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应当积极组建施工项目部,及时抽调部分机械设备,使得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不佳,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套功能不够完善,使得投入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提高。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大型或特殊的机械设备极易出现操作运行不到位、机械设备不配套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充分发挥有限的机械设备资源,实现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保证公路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降低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

二、公路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问题的原因探究

1.忽视对公路工程机械的检查与更新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使得技术人员极易忽视对老旧机械的更新,降低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影响了公路施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绝大多数公路建设施工单位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极易忽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解决和设备的老化问题。由于部分公路建设单位违反了国家有关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的规定,忽略了对破旧机械或即将报废机械的及时更新,使得公路施工过程故障连连,不利于公路建设质量的提高,不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影响整个公路施工进程的发展。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不完善

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体系,使得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十分低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发挥自身独特的使用性。公路工程忽略了机械设备的保养性和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使得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很难明确落实到人,很难及时解决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出现的问题。此外,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能抓住故障的解决方法,反而使设备的故障得到不断扩大和发展,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降低和使用寿命。

3.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不规范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人员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使得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程度加快,公路建设施工单位的操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和管制知识缺乏充足的掌握和了解,主要是因为公路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经常只注重效率忽略了质量,习惯于聘用短期操作人员,因而专业素质比较低,也导致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作状态,违章操作的现象较为频繁,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此外,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缺乏保养维护知识和操作施工技术知识,对机械定期保养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使得机械设备很难经得起实践考验,在指导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弊端,大大地削弱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三、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策略

1.坚持定人定机原则,及时更新老旧机械设备

现阶段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单位应当坚持定人定机原则,对比较落后陈旧的机械设备进行及时地更新。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公路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单位应当重视设备的检测和更新工作,创新机械设计的维修与管理技术,注意必要机械零部件的及时更换,充分避免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负荷过载和磨损问题的出现,及时更换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保持整体机械设备的磨损均衡,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构建完善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层对延长机械寿命十分关键,因而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应当实行定期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性能。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定,不仅有利于培养操作人员的保养意识,还有利于延长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以此来确保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提升公路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严格遵循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

为了使公路建设施工单位的操作人员严格遵循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管理层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应当严格遵循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保证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完善机械设备的保管和包养制度,机械操作人员还应当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的操作规程,完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构造、运行原理和设备的使用性能,正确使用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并对机械设备完善公路工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完善机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与教育工作,进而提升机械设备操作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及时保养,视情维修。经济核算,以便更好的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取得设备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洪新.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及其管理维护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

[2]戴国辉,聂芳梅.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