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范文
时间:2023-04-02 01:4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
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 风险资本 产业化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以大量彻底性创新形式出现的。然而既有的文化事业管理制度框架以及其他传统产业结构都存在一定的惰性,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发展形势,同时调整这些制度和结构也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比如这可能意味着传统产业从业者失去工作和技能)。它们会理所当然的成为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阻力,文化产业化会经历一段整体社会制度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产业政策和逻辑思维占据着统治地位并进行着有力的抵抗。但是,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强大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显然已经影响了当下的政策制定、产业结构和投资偏好方向。它在近十年迅速点燃了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想象力,并将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引发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当然,如果想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就必须在投资模式上、在以效率最大化为目的的组织模式上、在所有社会角色的思维地图和那些对经济及社会进程起着调节和驱动作用的制度上(包括行政管理,产业政策,金融管制等),进行大量配套的变革。毕竟,我国的文化产业化需要引导大量资本迁移到文化领域,而在这个过程中,风险资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投资的高风险特征
我国的文化产业化起步较晚,不同门类文化产品形态差异较大,运作规律不尽相同,受到的政府管制程度不同,其所适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也不同,具备好的商业模式和成长性的文化企业仍是少数,尚未形成规模巨大的文化航母,而是以中小型的文化企业竞争为主。这些中小文化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初期,资本积累少,有形资产少,贷款资信少,经营风险高,市场难预测,成长性模糊,同质化竞争严重。相对应的,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投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投入的资本是个人的创意、智力和知识等无形资产,不易衡量。文化创意及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也具有不确定性,文化创意项目或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这一系列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文化创新贴上了高风险的标签。因此,创新型的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它可能造成投资的血本无归,也可能会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企业。文化产业界有二八定律之说,亦即文化创新的成功率仅为20%甚至更低。
这种高失败率导致传统的国有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对文化领域的谨慎态度,毕竟这些机构更加重视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偏好低风险的贷款,而且由于利率等方面的限制,它们即便承担了高风险,却难以获得相应的高回报。但是,由于原有的事业管理制度,我国对文化经营单位的设立以及民营和境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形成了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制度性壁垒,加之国内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资与退出管理机制,如何在兼顾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的平衡下建构我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和实践体系,指导文化产业投融资活动,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毕竟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但是国家意识形态对于内容的管控制度还在制约着它的发展,这些社会、文化和制度框架的惯性依赖和模糊处理,也给文化产业投资带来了极高的不确定性,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而涉及到文化产业的投资机制,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本增殖的委托合同关系。投资方无法观察到文化企业或融资者的行动,只能预测市场并通过最终的结果来检验这种预测,但是这种结果受到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随机事件的影响。我们不能凭借某个导演拍摄影片的票房以往业绩来对本次投资行为作出确定的结论,我们也不能凭借对创业团队的主观认定而断定这家文化企业必然会开拓出广阔的市场。可见,对于文化创业的投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创业团队非常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持有机会主义的心理,进行欺诈性的自利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风险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兴趣
风险本身是中性的,它意味着为了未来预期收益而牺牲现在,这种必然是一个相当直接的、确定的、可预见的牺牲,而未来能够得到什么却是间接的、不确定的和不可预见的。但是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利润,比如IDG早在1999年互联网行业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就以120万美元获得了百度4.9%的股份,而在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百度的股价曾迅速蹿升到150美元,仅百度一项投资,IDG就获得了1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加上对搜狐、腾讯、慧聪等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它的平均回报率高达500%,回报金额高达10亿美元。我们倾向于把这种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资本称为风险资本,它将闲置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资本吸纳集中,并重新配置到那些富于冒险和创业精神的人手中,一部分用于房地产投机或者任何传统产业中可能存在的机会,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近几年成为风险资本的新宠,风险投资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将这些资本投向不同的文化企业或者项目以分散风险获取利润,这种投资在很多情况下无抵押担保要求,并且着眼于企业或者项目的未来。
人力资本也是文化产业和风险投资之间最本质的内在关联,这一点也使得文化产业具备了吸引风险资本的特性。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原创力为核心驱动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获取财富的经济活动,它是一个非常注重人本价值的产业。而最明确承认人力资本价值,从理论到实践均认可人力资本价值的投资机制,就是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将人力资本以及知识产权视为有价值、可投资的资源,帮助这些创意、创新企业实现从人力资源向市场价值的转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风险投资承担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巨大的风险,因此,作为一种回报,它们在前期进入的时候,通常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就可以分享到人力资本以及知识产权在未来高成长中的高增值。从这个角度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而更多的表现为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文化产业中的人力资源凭借自身的智慧创造,使风险资本投资者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作伙伴而存在,并以高额的投资回报作为条件雇佣了风险资本。这是一种让资本服务于人才的新的经营机制。
当然,风险资本介入文化领域,还会积极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在很大程度上给予指导。那些具有成功企业及运营经验的创业家也可能会被引入到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家一起寻找项目、识别项目,开拓新的事业,甚至代表风险投资方进驻被投企业,担任高管。风险投资家往往也是被投企业的重要投资顾问,为企业的发展战略、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建议,风险资本进入之后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这就对企业本身的经营风险和创业者的道德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监督作用,较早地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控制资金流向和流量等方式规避风险,帮助企业的运营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风险资本助力文化产业化进程
一个产业的发展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文化产业化过程涵盖了产业从形成到成熟的整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风险资本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险资本尤其喜欢文化产业这种新兴的产业。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正处在形成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大量寻找盈利机会的风险资本蜂拥而至。虽然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没有成长为支柱产业,但是它创造的高增长率和利润率却符合风险资本的偏好。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已经或者有望获得快速的增长和超额的利润,新内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风险资本支持下显示了它们巨大的潜力。这时,市场上仍然存在着大量潜在的可投资货币,这是在传统产业增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它们也同样在寻找机会。而文化产业惊人的增长速度和利润表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更加物美价廉的文化产品大规模进入消费领域。
但是,毕竟风险资本更倾向于使创业者(生产资本)别无选择地按照金融逻辑而非产业逻辑行事,并且使之屈服于它的标准。它将从文化产业获得巨大收益视为必然,也期待着从每一次和每一种投资中获取厚利,而不满足于较少的数量。这时,风险资本并不为还不够发达的文化生产提供资金,而是会发展出复杂的金融工具以实现钱生钱的目的,再加上金融领域较高的预期利润,使得很多原本的生产资本不愿意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反而流向金融领域。这样,围绕着文化企业及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金融开始热炒,并可能迅速形成泡沫并急剧膨胀。十几年之前的互联网泡沫就是如此。在概念炒作和风险资本运作的鼓噪声中,人们对文化产业的信心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投资加入其中。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必然会经历这样一段投资狂热期,大量的金融资本过度关注了企业估值而不是按照产业自身规律进行生产。比如2013年一家刚完成几部作品的影视公司估值动辄十几亿人民币,这种潜在盈利的生产和对利润的现实要求之间不平衡状况日益加剧,最终会导致文化产业投资泡沫破灭。虽然这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可能损失惨重,但是无疑,风险资本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产业成长,使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得以建立、市场环境得以完备。
之后,市场会重新建立更广泛的金融资本而不仅仅是风险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的适当关系,生产资本被明确视为文化产业的财富创造者,金融资本则发展成为财富创造的促进者而非投机者,二者在什么是值得进行并且有前景的投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金融资本能够从文化产业成长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同时也会促进文化产业真实增长和真实红利的发生,这显然已经演变为一场正和游戏。未来,文化产业的成熟和繁荣阶段,更可能是在生产资本而不是金融资本的主导下发生的。金融资本是流动着的,它并不积累文化生产能力或产品营销经验。随着一些企业变得足够强大,向垄断过渡的并购浪潮就开始了,比如华谊兄弟、百度、腾讯等,追寻投资机会的巨额资金为这些兼并、收购、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等行动提供了方便。之后,文化产业最终成为传统产业并逐渐衰退。实际上,在文化产业的成熟阶段,对于风险资本而言,它在其中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已经较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减少很多,但是它已经在客观上促使文化产业完成了它的产业化进程。这时候,风险资本会选择从文化领域流出成为“闲置资本”并开始寻找其他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展开新一轮的风险资本与新兴产业的热恋阶段。
结论:风险资本、文化产业与产业结构变迁
在产业变迁的过程中,曾经作为增长引擎的传统产业(比如钢铁、制造等)开始遭遇市场饱和、规模效益递减、增长放缓、利润下降等困境,它们在获得了规模经济最后一些好处之后,却反而受到了巨额固定投资的强力束缚。这时候,文化领域的创新却层出不穷,创新可能意味着丰厚的利润,也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正是因为风险资本家手中掌握着寻求利润的大量资本,文化创新才有可能获得资金的支持从而转变为商业现实以及产业繁荣。尤其是当在传统领域的投资回报越来越低、投资机会越来越少、投资前景越来越渺茫的时候,风险资本会更加倾向于支持新兴产业的创新想法,尽管这样做也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产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51-02
现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我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决策。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铸就了整个中华大地的兴旺与发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巨细纷繁、源远流长。有静态的,如浩如烟海的儒、释、道、法、医等诸多古文经典;有动态的,如音乐、戏剧、武术、杂技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扎根于丰腴富饶的华夏大地,吸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中无比丰富的养分,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产,在人类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几千年的传统中华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与文化密不可分,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中国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也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还有民族图腾――龙。中国龙作为一种全民族自古以来所尊崇的文化符号,其文化意蕴是丰富而深邃的。龙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典型代表。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舞双动,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商学、社会学、伦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包含着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心灵的升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未知世界的求解。
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极其宝贵资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因此,深入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创建更加优秀的现代文化,从而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彰显出本民族的独特性,对于我国在新世纪新时代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尤为巨大。
二、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爱情、和谐和美满幸福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渴求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人们的文化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还是在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显得尤为急迫。
党的十七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指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强,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继续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迫不及待。
三、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探讨
社会主义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和谐的文化理念;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积极鼓励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产业化项目开发,同时努力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借发展文化产业之机死灰复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
第一,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要认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开展文化创建等活动。各部门团体要经常鼓励和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体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精品,并把它们推向基层群众。在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充分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
第二,要积极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新的结合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的质量。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而是要积极影响市场,并引导市场建立起向传统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要尽力提高传统文化本身的自然吸引力,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维权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应该在整个文化产业化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要坚持文化产业化的方向,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首先,必须打破原有的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挂钩。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文化企业进行大整顿大整合,努力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其次,要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我国文化资源比较分散,造成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运做能力差、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现象。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集团化公司的改造进程。集团公司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篇5
关键词:湖北剪纸;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55-01
一、湖北剪纸艺术的历史
素有“千湖之首”之称的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 “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使民间艺术多姿多彩,荆楚腹地的区位优势使楚文化遗韵深厚,充满灵气的荆山楚水孕育出地灵人杰,“唯楚有才”的赞誉由来已久。远古时代,宜昌西陵氏部落发明了剪影绣花,这便是中国剪纸工艺之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时期的“皮革镂花”(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虽是用兽皮制作,但与后来的纸质剪纸仅仅是材质上不同,雕刻技法与艺术品效果却是如出一辙,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形成奠定了基础。湖北孝感出土的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的漆器就有银箔镂刻的花纹图案;南朝(420年--439年)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人于正月初七‘人日’,或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唐李商隐《人日》诗也有“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说。无论“镂金”或“剪彩”,皆为“剪纸”工艺,并在荆楚民间广为流传。在清末民初建立有剪纸的行会组织,这在全国是少见的现象。可见,剪纸与荆风楚俗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结下不解之缘。
湖北剪纸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南北艺术之长,鄂西北以剪为主,自剪自用,广泛应用于民俗生活。样式有窗花、灯花、喜花以及鞋垫花。而在近代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由于商业的发展,一剪一纸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更多地是使用刀具,以刻代剪,从而逐渐发展成一种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作坊,成批生产雕花剪纸进人市场。雕花剪纸又名 “花样”。在房县,时兴过一种带字的花样,这些花样上的诗句往往是求花的乡亲随口吟出,剪花的巧女便把它剪在各种形的剪纸上。如“操心劳力,增加负担”是刚过门的媳妇说给公婆听的客气话;“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母亲告诉女儿,长辈对你们都一样看待——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语言揉进剪花里,更增添了一份含蓄。这也是湖北剪纸与其它省份的不同特点,因此更应该在当代社会将剪纸艺术与市场结合发挥其优势,为湖北文化的弘扬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对湖北地域剪纸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1、成立剪纸相关的专门机构。政府把剪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加大政府的职能转变、监督机制、政策的支持为突破口,激发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力,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
2、举办剪纸大赛和剪纸创意设计比赛,促进民间剪纸艺术与经济产业开发。逐步走向市场,将剪纸元素融入到服装、玩具、礼品等领域,并与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结合,实现了传统剪纸由单纯的装饰性向实用性、时尚性和科技性的转型的巨变。
3、培养技艺的传承人,留住人,才能留住艺,进而留住文化之脉。注重理论创新,将剪纸艺术纳入教育规划,加强民间团体、文化继承人同高校间的鼎力合作,开设与其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必要的奖励、激励手段来刺激学生选择相关专业,培养高端专业剪纸艺术创意人才。
三、剪纸艺术在弘扬湖北地域文化中的市场运作
(一)理论依据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保持名族性,体现时代性”等论述。从理论上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①。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②
2011年10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条题目为“用创新思维发展文化产业”短评,评论中提到:一个好的创意转化成文化产品,就能点石成金。“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直接创造真金白银,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用创意思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新的引擎。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剪纸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依据
剪纸艺术具有五大卖点、十大市场的宣传广告。五大卖点:特色产品、环保概念、民族艺术、传统题材、大众参与。十大市场:广告赠品、旅游纪念品、婚庆礼品、艺术收藏品、玩具、DIY休闲产品。
剪纸艺术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一种,我们从理论上阐释民间剪纸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守望民间与建设未来新文化的辩证关系,并由此升华到民族文化建设的前景的谋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今后依据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文化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文化产业越来越显著的经济贡献作用,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湖北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历经千年逐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地域风格,有其特殊的地域元素,创建湖北剪纸文化产业势在必行。现代文化产业是推动传统艺术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传统剪纸艺术是文化产业的凭借和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支撑剪纸艺术繁荣昌盛的力量源泉,同样,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我们进行现代艺术创造的强大动力。
篇6
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中异军突起的力量,并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我国直辖市之一的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重庆市,其发展目标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文化将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此外,重庆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之一,而西部大开发把发展科技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重庆市发展都市经济的要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按照重庆市委市府把沙坪坝区建设成重庆市科教文化中心的要求,把沙坪坝区建设成教育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富有现代化都市风貌的中国西部的科教文化中心城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因此研究沙坪坝区文化产业对重庆乃至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沙坪坝区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沙坪坝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沙坪坝区发展文化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障碍,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化的途径,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
第一章 绪 论
1.1问题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开始了,即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标志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确立。工业化时代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是对立的,而智能化生产时代,经济与文化是一体的,即“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由此而产生出了一个新的产业――文化产业,这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的新兴产业,并以迅猛的发展趋势,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门类,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占据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篇7
【关键词】艺术生产;文化产业;性质界定;原因;当代慨况
马克思是把艺术生产置于其社会生产的理论框架中来阐述的,在马克思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天才式的精神创造,而是一种生产,并与社会生产活动发生种种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生产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而是融入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之中。
一、“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以及马克思对其性质的界定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提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可见关于艺术是一种生产活动的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是由来已久的。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系统成熟的理论和思想最终产生却是在1857年。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着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广义上的“艺术生产”已经演变为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生产”了,作家艺术家正在进行着“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利用他们由此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进行再生产从而转化成资本。相同的机制一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发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那么精神活动的文学艺术便产生出一种为社会积累资金的功能,从此以后就由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精神活动的方式演变转化为一种社会的生产形式和部类。
二、文学的“艺术生产”性质的形成原因概述
艺术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产活动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艺术生产”现象是社会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历史。在“艺术生产”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和因素是值得注意和分析的。当然,无可否认的是经济因素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经济是基础,但是除了经济,我们说还有政治,宗教,文化,法律,哲学等等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严格来说“产业革命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形成;现代型城市的出现和日趋繁荣;闲暇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和制度化;印刷出版术的广泛使用;知识分子群体的泛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劳动者”的职业作家群的形成;书商的出现;书商和出版商的分化,书上和媒体的合谋,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形成和日趋繁荣,就像有着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合力,而“艺术生产”正是这个合力下的产物。
三、艺术生产创作下的文化产业
(一)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过渡
最早用的是“文化工业”这个词,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支配着一种非自然的、异化的、假的文化而不是真实的东西,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胶,是资本主义进行统治的工具。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等十部门联合对文化产业统计体系进行研究,阐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迄今为止对“文化产业”最具权威性的界定。
篇8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加以解决。
文化产业就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大潮中崛起的,它的崛起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investmentdriven)经济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型(innovationdriven)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它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来推动。”经济学家米切尔·J·沃尔夫则在《娱乐经济》中指出:“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愈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现代经济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知识经济,更是一种高度“人文化”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品牌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通过“人文设计”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甚至已经找不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不体验文化意义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现代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楚了,现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主体。
现代文化产业强调“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这首先是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突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其次则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理念”,反对因单方面发展经济而破坏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损害弱势国家与群体的利益,反对掠夺性开发、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份量和本土文化特色,提倡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反对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文化的保存和发展,防范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的短视行为和负面效应。“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其主旨在于破除物质与精神的隔膜、协调现世与未来的关系、平衡人类行为与自然演化的冲突,走出经济或物质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精神不断升华之间的和谐共存。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崛起的,我们应该将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使我们民族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过渡。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使中华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为未来世界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的根本。在目前的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对历史短暂的文化的交流逆差,譬如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导致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交流上出现了暂时的逆差。这种情况在中国入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变得愈发严重。这说明,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经济的强势。这其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深入地研究,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扭转这种状况。
二
文化从非产业化的社会活动向产业化的经济资源转化,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整个经济计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政府应该将自己放在文化全面开放的交往平台上,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原动力与思想智性支撑。
所谓文化的全面开放,首先是强调“地球村”理念下积极的文化交往与对话,学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断实现外来先进文化的本土化;其次是适时适机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在强大的外部文化参照下,不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文化市场的全面开放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文化的开放与融入,要使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是不可能的,况且,封闭与保护对任何国家与民族来说都是暂时现象。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后发国家可能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越来越与先进国家处于同样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应该在这种思路下重新理解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已经走完五年的WTO过渡期以后,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我们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政府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原则,实行市场准入,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对外国公司和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执行非歧视政策;中国政府必将改革一切与世贸组织原则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交往理念,立足于制度创新,在世贸规则这个新的平台上整合与确立自己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文化产业政策,即: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维空间所构筑的文化平台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文化产业化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开放政策。只有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清楚了,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了,所谓的“后发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出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实力的巨大落差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包括生产总值、市场占有量、产业结构、研发投资、科技含量、产品与服务质量等的落差。有差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对待差距的“态度”是什么。因此,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着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非加强政策性保护;我们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实践。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不断进行观念创新:
第一,要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如果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中国却具有五千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仅以旅游业为例,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其潜在价值无法估量。在“文化经济”时代,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
第二,要改变单纯从“物质生产”角度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习惯。因为仅仅从物质产品总量的角度已经无法估价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就一些传统产而言,特别是已经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应该以“下游化”的观点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而对于那些代表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应该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内容作为其价值主体来加以估价。
第三,要改变对文化创作、传播、接受活动的“非生产性”的看法。由于许多产业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其依赖国家支持的“事业”性质将越来越淡化。
第四,要彻底改变以前在文化认识上的单一的“意识形态观念”,真正确立新型的“文化经济”理念。对文化产品的属性,要从承认单一的精神品性转变为承认精神品性和商品品性两种属性;对文化的功能,要从强调单一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强调意识形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两者兼备。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文化完全市场化的误区。发展文化产业毫无疑问地要立足于市场,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许多行业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固有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需求都是合理的;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中那一部分无法、也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的文化事业,如义务教育、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不能简单地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国家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始终把社会效益与社会全面进步放到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第五,发展文化产业要摆正一个观念,即:我们不应该将文化装到产业的平台上去就以为是在搞文化产业了,而是要用产业的手段来经营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说到底,这是一个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平台,而不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文化平台。
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资源;中外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154-02
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2007年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1]。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总体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入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而中国则属于弱势产业。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态势下,国外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哪些影响和冲击呢?
首先,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2]文化发展一旦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独有的资源不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其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满足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费。这是开放条件下中国文化资源开放带给世界的积极的一面。然而,文化资源的开放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加剧了文化资源争夺,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过去,人们经常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资源是无限的,但是在今天,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空前膨胀,它在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引向虚拟空间、虚拟人物的时候,也把它的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本国的文化产业利润。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支持下,从技术角度讲,它对一国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几乎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对于该国的文化产业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差的文化生产单位来说,对同一素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消费者早已经认同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品,由此引发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产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选取的题材就可能不同,对同一题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同,也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为例,欧美文化市场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费呈增长趋势。在对阿拉伯文化的消费上,有两类作品特别受西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一类是有争议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欢迎,有的甚至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另一类是表现阿拉伯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的风俗和日常生活图景的作品。从这一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角度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文化市场的控制力,使得以它们为主体的标准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表现出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单一性机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文化资源,从自己的角度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作品必然会很快传送回文化资源的所属国,进而对所属国的文化产品生产产生负面的诱导,威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由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一性的消费倾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中国的文化市场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然要履行相关规则的要求和承诺,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必然贯通,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权将逐步放宽,进出口手续也会简化,中国文化市场将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集团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文化产品将大规模进入中国,文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虽然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消费者会从中受益,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新兴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活动领域和文化产品交换场所的文化市场也面临着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本土有12亿人口,海外还有7 000多万华人,对作为以传播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华语市场。国外文化资本绝不会放过这一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力。“文化经济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级阶段。这首先表现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条件,从而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全面发展;还表现在文化经济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3] 将文化产业当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发展必将实现双赢。
2.以市场为中心,塑造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中生存,才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企业在公开、平等、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展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形象。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篇10
简而言之,文化产业发展就是将文化生产所必需的各种要素加以整合,产出社会需要的文化商品,实现其高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资源禀赋对于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有着很显著的影响,利用自己独特资源、条件和这些生产要素的组合,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类型、质量以及形式,对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执行的是国家统计局2012年修订后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这一分类标准是在2004年产业分类标准基础上确立的,它首先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服务、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进一步细分为十大类,具体而言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等四个方面,以此取代了2004年产业分类中的核心层、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的划分标准。这个产业目录相当宽泛,使得文化产业横跨了当今社会公认的三大产业类型,它主要包含在第三产业中,但也涵盖了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部分行业,例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行业可以纳入农业范畴,而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以及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则应当纳入工业范畴。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中,资源禀赋的影响、制约作用体现得相当明显,因为这是发掘比较优势,进而发现竞争优势,最终形成综合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
有学者曾对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与要素禀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要素禀赋(包括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劳动和资本的地区禀赋差异对大部分制造业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而自然资源是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文化产业竞争同样表现为很突出的资源竞争,因为文化产业中有一大类别就是资源型文化产业,这些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当地的历史沉淀、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无机层面的地理资源、有机层面的生物资源,以及历史传承的民俗资源、文化创造的信息资源等,这些文化资源是本地开发旅游业、文物博览业、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依托。为此,区域文化产业的布局者在发展规划制定、项目选择时都不可能回避资源问题,要把资源的独特性和资源利用的专属性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中,大多数西部省区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样不如东部地区;但是,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依托这些宝贵资源,以文化资源开发为先导,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降低产业开发成本、切实提高效益的现实选择,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已证明,开发当地文化生产力、迅速发展和壮大本地文化产业的一大可行之举,就是将本地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云南省已确定重点发展10类文化产业: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民族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宝石、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体育等,从这份目录中可以看出,其中相当部分如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民族演艺、文化旅游、珠宝宝石等都是在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川省的思路与云南有不少共通之处,四川省规划要着力打造一系列文化产业带,包括以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等,这一发展战略的确定同样充分考虑了本省的文化资源特色。而2010年成都市提出精心打造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三大文化品牌,深入塑造“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如此产业规划也是与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充分结合的产物。
二、超越资源禀赋:以人才为中心
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却相对落后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基础差,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软硬件系统跟不上,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没有形成特大型的文化产业企业与国际文化产业集团抗衡。这一现状提醒人们,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要真正转化成产业优势还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确,在西部经济发展进程中,曾经过度依赖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并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西部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生产要素依赖较高,教育和科技的支出较低,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创新也较落后。由于其他现代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应有的运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西部许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在“拼资源”的前提下求得产业的进展,产业附加值却较低,往往产业发展效果不佳,这一局面不应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再度出现,否则西部文化产业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可能失去宝贵的战略机遇期。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固然要充分发挥利用的文化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但切不可把文化资源当成本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天然边界”,仅仅在当地具有比较文化资源优势的范畴内开发文化产业,却不敢大胆涉足其他类型的文化产业,如此很容易落入“资源决定论”的窠臼,宝贵的文化资源反而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包袱,禁锢了产业决策者的思路,限制了各级各类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创新精神。相比其他的一些传统产业,文化产业表现为一种软驱动的产业:钢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通常表现为硬驱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土地、资金等为主导驱动,当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发生约束,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不利情形时,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文化产业在总体上则是一种“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它对于资源和区位等要素的依赖程度较低,因而资源、区位等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显降低,而智力、知识和技术等软性投入对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则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从动态角度考量“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不难发现资源禀赋对经济比较优势的影响固然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并在短时期内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完全变更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要素禀赋组合,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对传统资源禀赋的超越,进而借助其他要素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当前,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不能只盯住自己的文化资源,本地有什么就开发什么,这种惰性很容易陷入资源主导型的粗放式开发的窠臼,尤其让那些缺乏文化资源的地方陷入心安理得、无所作为的境地。在开发文化资源时,必须树立“两条腿走路”的意识,即本土资源、外来资源均可为我所用,本身具有资源的地方可立足于自主开发,而缺乏资源的则要大胆地借鉴和引进。当前,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在人才、资本、市场等方面均处于稀缺的状况,有必要迅速加强。有人鉴于西部地区资金普遍短缺的现状,提出应当着力优化西部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具体而言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以鼓励多元资本迅速进入西部文化产业,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投入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但是,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整合各种要素禀赋,使之协同转化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资金在其中固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人才在其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才的集聚和储备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提品、服务的力度和精度。特别文化产业是一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智慧型”产业,其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包括创意和设计人才、生产制作技术人才和管理、经营人才等。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善于经营文化产业的企业家人才,将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这些人才可以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吸引资本、开拓市场,缓解这些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
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准确区分人才与劳动力资源。西部地区缺乏高精尖的策划、创意人才,但拥有大量的平凡的,又充满激情和创作的歌舞演出人才、民族民间艺术人才等,大量的民间艺人、技术工人等,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可以参与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只能在其过程中担当劳动者、生产者的角色,无法担当领军人物的角色,积极推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换言之,他们只能被动地跟随着文化产业而动,却不能主动地引领当地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如果满足于这样的劳动力资源群体,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很可能再度延续其他产业已经走过的发展路径:由于人才队伍的匮乏,无法占据产业的高端地位,始终只能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时时跟随东部地区、国际上的发展潮流,甚至是亦步亦趋地跟进,跨越式发展无从谈起。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许多人士已经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要突破文化产业人才瓶颈,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开展高层次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教育、培训和资助,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民间文化经营人才、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真正要提升、优化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禀赋,使之达到最佳的组合与配备,最大限度推进西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高端人才,尤其是策划、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等队伍的建设、引进作为重点,文化产业提升期待着人才,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现阶段,西部自身的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培育能力存在较大的欠缺,但并非没有解决的途径,一个便捷可行的举措是借助外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合作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如有学者提议,我国西南地区可以与东盟国家全面开展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并将共同储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等作为重要合作领域,其运作路线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资源方面业已存在的互补优势,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交换培养与交流学习等,构建其较为完善、系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大批适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三、以创意支撑西部文化产业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其核心竞争力。过去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具备创新性特点的创意才能被用于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形成原创性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此,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在充分整合各种现代生产要素、促进要素禀赋合理聚合时,应始终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利用各种要素禀赋,着力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内涵和质量,以内容优势赢得产业发展优势。在此过程中,创意是最为重要的支点,承担着提升资源、塑造内容、拓展市场等职能。
1.创意是西部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掘的根本,有效提升了文化资源的附加值。
西部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遍比较丰富,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作为产业发展要素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们是构成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原材料,但如何真正使之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商品与服务,仍有赖于优质的创意,高质量的创意可以增强文化商品、服务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人们司空见惯的文化资源转换成不同凡响的文化消费品,以此赢得市场份额和产业发展空间。
2.创意为文化产品、服务塑造了唯一性与独特性。
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存在着近似之处,例如不少地方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高度雷同,其产业化开发面临着同质化的弊端,但经过不同创意人才的塑造,其产生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品质、模式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形成具有独特性,乃至唯一性的文化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有人曾以河南为例,分析该省境内具有相同“古都”文化特质的安阳、洛阳等城市如何开展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安阳着力突出本地的殷商文化特色,依托当地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殷墟大遗址公园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此为资源基础,并整合羑里城、曹操高陵等资源,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洛阳则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源泉之一的河洛文化,以当地已形成规模的牡丹花会、河洛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发展旅游、节会、影视、演艺、会展等相关文化产业。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也应借鉴“错位发展”的思路,在创意阶段即构造出个性化的特色,使自己的产业优势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3.创意是促使文化产品或服务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
先前人们经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仅仅道出了民族文化资源具有走向世界的基本潜质,并不表示它们必然能占领国际市场,赢得外界消费者的青睐。在西部文化产业开发中,如果创造出的文化商品、服务过分强调民族性、特色性、地域性,它就不能有效占据市场,即使能够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也因其只能满足小众化的消费需求,难以在广阔的市场空间里扩展,要真正占领大市场,就必须具备现代元素,与现代主流文化结合,使这些文化产品或服务具有人类共享文化价值的内涵。换言之,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开发应切实把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使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有机结合,达到用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表达传统文化精神的目标,使之符合广大消费者内心的情感抒发,在此基础上推出大量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而这同样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意。有学者分析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数据后认为:创意产业特别擅长转换思想,改良产品并使之成为市场畅销产品。
4.创意的价值还体现在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过程中。
文化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层次、形成区域整体力量和整体优势,强化对外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打造文化产业园,但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仍在沿用传统的工业园区或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模式,只关注入园企业的数量与规模,关心园区GDP总值的快速增长,在吸引企业时一味强调“来的都是客”,大量引进产值较高、体量较大的非文化、非创意类产业,少数文化产业园区甚至借文化发展之名,低价圈地,大力开发房地产等,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国家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初衷。其实,忽视文化资源及其文化创意要素的开发,必然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文化驱动、创意驱动等特征被屏蔽,最终致使文化产业园区被虚置,沦为一般的工业园区。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仍需要创意先行,这种创意是园区规划层面上的创新性思维,其核心使命是萃取并开发当地最为独特的文化资源、文化传统等,并与现代产业紧密对接,锻造成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再将这些文化企业合理配置在适当的园区内,有机组合成区域文化内涵鲜明、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才是发展的正途。此外,由于有价值的创意充分考虑了产品、服务对消费者的独特价值,前瞻性地估量了其市场前景,往往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包括风险投资在内,许多投资者都愿意为这些具有潜在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资金,缓解其资金短缺难题。因此,高质量的创意可以有效支撑文化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使要素禀赋之间实现良性整合互动,全面提升西部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其跨越式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