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政策范文

时间:2023-04-02 04:0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贸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贸政策

篇1

外贸政策;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32-02

一、我国外贸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加入WTO,我国的贸易实力正慢慢加强。我国是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虽然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对外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不小的隐忧。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3%,达到8593.7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为6.7亿美元。在告别前2月份的贸易逆差后,3月份当月出现贸易顺差。之前进口的突然扩大缘于中国政府调结构、促平衡的政策导向刺激,并非市场主导的结果。而经过短期的急剧增长后,进口增速逐渐回归理性。

1.我国传统消费品出口出现疲软的状态

传统消费品的出口困境也反映在数字上:1-3月,我国外贸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但服装、纺织品及鞋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3.9%,1.4%和2.8%,均低于总体出口水平。事实上,此类商品的出口之前已显露出疲态,今年前两个月甚至均出现出口负增长。据统计,1至2月,我国服装、纺织品、鞋类和箱包出口分别下降了2.5%、2.6%、2.1%和12.1%。

2.加工贸易增速在放缓

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逆差516.7亿美元,扩大9.4%。同期,我国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74亿美元,扩大13.4%。其中,出口1960.7亿美元,增长6.3%;进口1086.6亿美元,增长1.2%。

数据显示,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速并不快,但进口放慢了。这说明加工贸易顺差的出现是由于加工贸易的进口放缓,而非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所致。尽管加工贸易延续此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但好的方面是,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1%,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4.4%,两者差距正在缩小。

3.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开始阶段,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正在发生变化

我国正处在一个增速放缓的长周期的开始阶段。最根本的驱动因素即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正在发生变化。从人口红利来看,我国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比例将在2~3年内出现拐点,考虑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大幅减少,未来可转移的空间已经很小,拐点可能已经发生。从制度红利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效率红利在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由“十一五”期间的10%以上放缓到目前的8%附近。3月份出口环比增速企稳,但进口扩张显著放缓。从外部环境来看,未来全球增长分化,美日经济温和增长,欧债危机虽有所缓解但欧洲经济难免衰退,而且近期指标显示欧洲经济的下行风险加大。预计中国对欧洲出口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同比个位数的低增长,加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滞后影响,将拖累整体出口增速在第二季度继续放缓。但从季度走势的领先指标看,美欧日制造业ISM加权指数已从2011年11月份49.7的低点回升,最近几个月均维持在51左右,意味着出口增速在目前已经低位的水平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今年下半年甚至可能有小幅改善。

二、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建议。

1.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今年外经贸部提出“科技兴贸”战略,其核心是通过对科技的应用,以改善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科技兴贸”战略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第二,将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档次及附加值,加快实现出口商品由目前的初级工业制成品为主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为主的飞跃。

2.提高境内加工贸易层次,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

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90年代除了个别年份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下转第58页)

(上接第32页)

但是在加工贸易国际分工中,我国承担的主要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部分,与一般贸易相比,其利润低、对外依赖度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前不久,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邦柱指出,我国加工贸易已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阶段,要引导加工贸易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市场多元化战略就是要巩固和拓展美、日、欧等传统市场,开拓非洲、拉美、东欧和独联体等潜力巨大的市场。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开拓拉美、非洲等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许多企业逐渐改变过去单一出口方向,开始全方位向国际市场进攻。

4.逐步开放服务贸易

随着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各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服务活动及其可贸易性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将日益发展和壮大,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要收集研究不断变化的进口方市场的相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相关信息,以便能够及时调整生产。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比如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1]郭波,都莉莉.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外贸政策战略调整的契机[J].大连大学学报,2010,(02).

[2]徐大伟.我国外贸政策调整思路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7).

篇2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出口创汇”经济政策对产业布局影响的分析和物流行业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新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在新宏观经济政策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网络;产业结构调整;加工贸易;出口退税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一直是我国鼓励企业产品出口、实现“出口创汇”、缓解我国外汇短缺的两项主要对外政策。加工贸易是指由国外厂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及产品设计方案,国内的生产厂家依据国外厂商的设计图纸或货样进行加工装配成成品后复运出境的一种对外贸易方式。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

一、对外贸易政策促使我国物流网络形成东部沿海发达,中西部内陆落后的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进出口通关环境、劳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97%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大部分外向型生产制造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包含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型企业达到数十万家。其对外加工贸易总额占到全国对外加工贸易总额的97.4%以上,东部地区物流量占全国物流总量六成以上。东部沿海地区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东部地区物流业的繁荣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东部地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也为本地区物流网络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我国绝大部分物流节点设施,诸如物流园、物流中心、货运场站等大部分设立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以东部地区外向型生产制造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经济发展速度、生产制造技术水平、企业规模等均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在多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以下就物流网络建设、物流发展环境、物流效率、保税物流业务等进行比较分析。

1、物流网络建设

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于它的沿海区位优势,在国内外生产制造的强大需求推动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以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等节点设施为核心,以发达的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线路为纽带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物流网络的搭建;中西部地区由于长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迟缓。中部地区基本完成了交通网络骨干线路的建设,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空港等结点设施业已规划完毕,部分已经在建或建成。西部地区正大力修建交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节点设施规划尚在研究中。

2、物流发展环境

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秩序规范,国际化水平较高,生产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意识较强,物流外包现象较为普遍,物流发展环境成熟;中西部内陆地区从外部引进的专业物流企业较少,大部分物流业务由当地传统货运企业承担,仍以传统的仓储运输服务为主,市场垄断特征明显,物流发展环境较差。

3、物流效率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各种类型、规模的物流企业云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物流效率较高,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有关国际国内物流运输的需求;中西部地区受当地经济总量和物流发展水平的制约,物流活动基本由本地区传统的货运企业,主要以提供本地区运输、仓储服务为主,综合服务服务提供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流效率较低。

4、保税物流业务

东部沿海地区已适应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需要,形成了完整的保税物流服务体系,可提供多种类型的保税物流服务,保税物流量很大;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很少,保税物流量很小。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1、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局限性

虽然在“出口创汇”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加工贸易型企业的飞速发展,更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加工贸易型企业也不断的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

(1)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国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加工环节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等领域缺乏竞争力。

(2)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其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大范围开展加工贸易。

(3)进出口贸易不平衡。近些年来,在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带动下,我国进出口顺差愈来愈大,导致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引起了诸多国际贸易争端。

(4)原材料资源利用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的资源有效利用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因此,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1) 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2007年开始,我国针对“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密集出台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宏观调控政策:

2007年7月1日 ,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调整了2268项涉及服装、鞋帽、箱包、玩具、自行车、家具、皮革毛皮制品、羽毛制品、塑料、橡胶制品、风扇、摩托车等多种出口“强劲”的产品出口退税税率。

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二是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

从以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来看,政府在未来的规划中将继续加大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力度,控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通过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完善扩大进口的支持政策。积极增加进口,重点进口国内需要的资源类产品,鼓励一般贸易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而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但从国家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行经济政策的差别对待,也可以看出国家期望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新的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格局。

因此,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必将立足于自身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向科技创新和贸易服务这两个方向方面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中心,经济的发展将向技术创新和服务型方向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将发挥其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渐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及生产制造型企业,成为我国产品新的生产、组装、制造基地,经济的发展将向生产制造和加工贸易方向发展。

(2)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在新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动下,服务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战略也必将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而重新调整、我国物流网络布局也必将伴随我国生产制造产业的战略转移和重新布局而产生新的变化。我国物流产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物流网络体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显现以下四个特点:

在物流网络建设上,东部沿海地区将是我国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心。产品的科技含量、精密性、附加价值等将会有极大的提高。企业之间深层次的加工合作也将进一步增强。从而导致物流服务更趋向于灵敏化、及时化、准确化发展。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向覆盖面更广、货物通过速度更快等方面完善发展,最终形成覆盖全区的发达的成熟的物流网络格局。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未来的生产制造基地和加工贸易中心,将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生产制造潜力,借鉴东部沿海的地区的物流网络搭建经验,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格局。

在物流企业及服务方面,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经过激烈竞争后的物流市场将会形成以实力强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为主,以提供专业化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为辅,形成结构合理、主次分明的格局,物流服务的综合化和专业化特征明显;同时,随着中西部市场的不断开拓、成熟、发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不断进入中西部地区,其物流服务也由单一的运输、仓储向多元化、综合物流服务等方向发展。

从物流发展环境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全球化、国际化水平愈来愈高,物流外包理念深入人心,物流外包服务将高度专业化并深入到生产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西部地区的生产企业也将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地需要而大力发展物流外包业务。

对保税物流业务,由于加工贸易中心“西进”,东部沿海地区各主要港口和保税物流节点设施将作为中西部地区保税物流圆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口货物暂存地,保税业务逐渐以大进大出为主要特点。区域内的分拨配送业务将会大大减少;中西部地区保税物流将会逐渐发展成熟,与东部地区港口、码头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联系日益密切,提供各种保税物流服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随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制造中心、加工贸易中心“西进”的步伐逐渐完成,必然引起我国物流格局的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加工贸易中心不断西移,以加工贸易为依托的保税物流业务也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最终将形成以中西部地区为核心,以东部沿海港口、保税物流结点设施为起点的新的保税物流体系。

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物流联系将日益密切,中西部地区广阔的物流市场将会逐渐的被充分地挖掘,东部地区以出口为主导的出口型物流服务体系逐渐转向以进出口平衡为导向的物流服务体系,并立足于沿海、沿江等区位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国际物流业务。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则借鉴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逐渐建立起以服务于加工贸易的物流配送体系。

③东部地区的物流货运品类将以产成品和零部件的出口,以原材料、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为主,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区域内资源型产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的运输和仓储为主要特色,生产制造企业间的物流量将极大地提高。

④东部地区逐渐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出口的通道,本区域内的物流量逐渐下滑,但与中部地区之间的物流量将会出现飞速的攀升;中西部地区则逐渐成为出口产品的主要货源地和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的主要消耗地。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经济产业布局的脉络愈来愈清晰,调整的步伐愈来愈快。东部地区对外出口型企业通过立足内需,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科技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战略转移、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资本输出,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方式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加紧转型升级。而服务于生产企业的物流企业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应对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的大调整;如何配合生产制造企的转型升级而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如何在调整期间探索出新的业务模式、新利润增长点等,都是摆在物流企业面前的一道道新的课题。

作者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 [EB/OL].finance.省略/guonei/hgjj/20070619/16013704756.shtml.

篇3

江苏省内资企业外贸发展的基本情况

江苏是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大省,2005年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高达76%,而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出口比重仅为24%;2009年内资企业出口比重提高到27%。总体上看,近五年来内资企业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出口增长趋势。

从内资企业的结构看,私营企业在各类性质的企业主体中,出口增长最快,从2006年起出口比重开始超过国有企业,2009年达到了16.2%,是国有企业的近两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内资企业出口主力军。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出口增速相对缓慢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2005年出口比重为11.4%,是内资企业中出口份额最高的,到2009年下降为9.2%。在内资企业中,出口发展最差的是集体企业,出口比重和增长速度最低,2009年集体企业出口比重仅为2.2%,出口降幅却高达36.9%。

案例分析:江苏省内资企业外贸发展状况

1.国有企业———金龙客车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客车)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客车企业之一,总资产为18亿元,具备年产2.2万辆客车和底盘的生产能力。目前,金龙客车的国内市场保有量达8万台,占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份额的20%。从2006年起,金龙客车启动了国际化战略,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当年出口额达8000万美元。2008年,金龙客车销售量达16454台,销售额51.6亿元;出口3321台,销售额达2亿美元,在国内客车出口中居首位。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金龙客车销售量为15213台,销售额50.3亿元,同比下降了8.9%。其中出口1502台,出口额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9.9%。金融危机虽然严重影响了金龙客车出口的增长,但也促使该公司积极采取应变措施、调整竞争策略。

(1)定位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灵活调整出口市场目标。

由于发达国家的客车需求量较少,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因此金龙客车将主要国际市场定位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公共交通落后,对客车具有较大需求,因而这些国家是金龙客车出口的目标市场。目前,金龙客车已出口到俄罗斯、埃及、阿尔及利亚、巴拿马、卡塔尔和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2008年,俄罗斯是金龙客车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仅2008年对俄客车出口量就达到1000台,占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从2008年10月开始,俄罗斯制定了扶植国内重工业、限制客车进口的政策,同时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短缺,俄罗斯进口经销商融资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金龙客车对俄出口降幅高达99%。在丧失最大的出口市场后,金龙客车“危”中寻“机”,大力开拓非洲和中东市场。这些市场不仅受危机的影响较轻,而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到2009年,金龙客车成功调整了出口市场目标,主要出口市场从俄罗斯转向非洲和中东市场,对阿尔及利亚出口800台,约占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由此阿尔及利亚成为金龙客车第一大出口市场。为了巩固新市场和继续扩大出口份额,金龙客车在主要出口市场国设立了办事处,负责进行市场分析,并为国外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2)重视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金龙客车始终把加强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设立了拥有256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江苏省新型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且还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等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先进的新能源客车。为了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挺进高端客车市场,2007年金龙客车与欧洲豪华商用车制造商——瑞典斯堪尼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联合推出了世界顶级的豪华客车———SCANIA·HIGERA90。随着与世界客车先进技术接轨、品牌的国际传播效应,金龙客车的自有品牌海格(HIGER)不仅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以61.36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而且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扩大了该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金龙客车通过及时调整市场目标、加强研发与合作,不断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外贸出口发展前景良好。但是,金龙客车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了一些凭借企业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恶性竞争。如在非洲和南美市场缺乏样车检验认证体系的情况下,有的中国企业为了争夺出口市场,不惜以产品质量下降为代价,压低出口价格,给中国客车造成了不良国际声誉,给同为“中国制造”的金龙客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私营企业———AB集团

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集团)是从事针织内衣服饰生产和销售的企业,集团公司旗下主要有AB、A&B、T6等品牌,总资产为5亿元人民币,控股子公司12家(其中境外企业两家),在国内有80多家销售公司,拥有中外员工近5000人,位列我国针织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2008年,AB集团总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达6000多万美元,占总销售额40%以上,同比增长15%,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在我国内衣行业排行第二位。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明显下降,AB集团灵活转变发展思路,重点开发国内市场,内销增长20%,总销售额突破11亿人民币。从乡镇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AB集团,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保持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实力和外贸发展潜力。

(1)从代工到品牌,产业链不断延长。AB集团依靠毗邻上海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上海的纺织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借此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积累之后,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并逐步占据了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AB集团为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代工,在技术、管理和营销上向跨国公司学习。同时,AB集团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延长产业链,从单一的针织服装产品制作,逐步将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上游收购棉纱厂作为原材料供应,并与意大利厂商合作,引进先进的印染和制造技术;在下游重视品牌建设和国际营销,积极推进AB品牌的国际化,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40多个国家注册了AB商标。但是由于建设海外营销网络和打造国际品牌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的资本投入,因此目前AB集团的出口产品仍以贴牌为主,占出口总值的70%,而在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以AB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少。

(2)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从2000年起,AB集团将第二个国内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南部地区的湖北省秭归,建立了隆盛针织和吉盛印染两个公司。2009年,这两家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两亿多元,其中出口8641万元。为了利用更为廉价的生产资源和建立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从2006年起,AB集团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郊区建立了面向欧美市场的国外出口生产基地,雇用当地员工450人。根据柬埔寨和欧美等国的贸易协议,从柬埔寨出口到欧美的针织产品既可免除关税,也不受配额限制。此外,AB集团在美国、香港、泰国等地也设立了分公司,为AB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组建国际营销网络。

3.案例比较分析

从金龙客车和AB集团为代表的内资企业外贸发展的案例分析中可看出,内资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国际市场调整,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创建了国际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焕发了新的生机和竞争力。因所属行业不同,金龙客车和AB集团的具体竞争策略也不同,金龙客车更注重产品和市场的分层次定位,而AB集团则侧重于生产基地的国际布局,借此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具体说,金龙客车更注重产品销售市场的分层次定位,如在国内市场上,公共交通客车是主要销售产品,这为金龙客车赢得了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二的销售业绩。同样,金龙客车也将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市场作为其公交客车的出口市场,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主要出口国政策限制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金龙客车迅速调整市场目标,实现了出口目标市场及时替代和新市场开拓。面对发达国家对公交客车需求较少、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的情况,金龙客车与国际先进客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适应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的豪华客车,为挺进高端市场和提高品牌国际声誉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相比而言,AB集团侧重于生产基地的国际布局,借此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国际营销网络。AB集团的劳动生产力成本是主要生产成本,但由于服装产品具有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因此建设销售渠道和品牌是其重点经营战略。为此,AB集团通过生产基地的全球布局,逐步实现了控制生产成本和构建产品营销网络同步进行。在国内,AB集团的生产基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逐渐转移,在此过程中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品牌的国内知名度,扩大了国内市场份额。在具备了一定实力后,AB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开辟生产和外贸基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扩大了国际销售渠道。这两家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它们都从事一般贸易,虽然出口的都属于中低技术产品,但是企业所拥有的产业链较完整,在出口时具有较高的定价自,因此与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产品(多数是高新技术产品)相比,产品附加值并不低。二是它们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从产业链的两端入手,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三是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国内市场基础,在同行业市场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特殊时期,它们可迅速地实现从出口到内销的转换,避免受到危机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历练和成长,为它们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看,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虽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自,但是与全球布局、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相比,它们却面临更多的挑战,如国内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等。此外,面对相同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应对能力不同。如在调整外贸政策时,外资企业在我国的产业只是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只占其全部产值的10%~20%,政策成本相对较低,但对内资企业来讲,要负担全部的政策成本,远远大于外资企业;再如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对从事加工贸易、需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进出口大体平衡的外资企业来说,风险头寸较小,而对于从事一般贸易、进口较少而主要从事出口业务的内资企业来说,风险就很大,出口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促进内资企业发展外贸经营的政策建议为了培育外贸发展的内生力量,提升内资企业外贸竞争力,政府对内资企业在外贸发展中遇到的、凭借单个企业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给予切实的政策扶持。

1.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给予内资企业适当的政策扶持

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期间的贸易数据分析可见,无论是全国还是江苏省,在危机前期,一般贸易出口跌幅较小,加工贸易出口跌幅逐渐扩大,而在危机的后期,两者的情况正好相反,拐点恰好是在国家开始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手段放宽外贸政策的时期。这说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资企业,与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内资企业相比,对国内政策调整更为灵敏。因为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布局的产品价值链,从生产到销售都由跨国公司总部进行总体调度,所以外资企业对于政策调整的灵敏度很高、政策应变能力很强。而大多数内资企业作为我国外贸的内生增长力量,由于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主要依靠自身实力建立国际营销渠道,因此它们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政策成本负担较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扶持政策,在当前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外贸格局下,内资企业很难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国家应改善内资企业的外贸发展环境和政策条件,在资金配给、技术支持、“走出去”、外贸风险共担和海外营销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帮助内资企业逐步扩大外贸经营规模,使之成长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体。

2.推动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依托知识产权提升外贸发展水平

我国内资企业缺乏外贸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薄弱。因此,要继续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设立外贸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专项基金,引导内资企业自主创新,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内资企业应在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自主技术含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品牌意识,对品牌的塑造和发展给予长期的、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逐步实现从贴牌生产出口向自主品牌出口转变。国家应鼓励有条件的内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海外投资建厂,实现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和当地营销“三位一体”本土化,控制品牌产品的营销组合,建立品牌独特的定位形象,增加品牌的附加值,进而实现品牌的国际化。

篇4

关键词:外贸发展方式;税收政策;转变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来,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也不断提高,从而促使我国外贸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支撑我国外贸高速发展关键性因素就是保税政策。作为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外贸政策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我国产业体系和外贸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些年,中国已进入到深化改革的时期,为了适应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外贸税收政策也应该相应的进行改变,以通过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一、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

(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性贸易策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入WTO的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代工厂”的角色,为全世界各国提供了廉价的商品以及劳动力,为全球消费效用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性价比较高的商品源源不断的涌进国际市场,给国外同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们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对我国施加政治压力,采取了各种手段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如:迫使我国政府采取人民币升值策略,通过压缩中国的外汇储备来弥补对华贸易的逆差,以此来阻碍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因此,导致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一直都处于低利润的状态。虽然中国拥有许多外贸优势,如:原材料丰富、劳动力廉价等,再加上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中国市场经济已逐步迈进世界经济市场;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歧视性贸易策略使这一系列优势难以发挥,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二)西方国家贸易歧视策略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本来应该是各个国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进行生产贸易的“平台”,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贸易歧视策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这一市场经济本质要求无法被满足。只有在世界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贸易,不存在歧视或者欺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成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因歧视而造成的战争及其他负性事件的发生,如此才能保证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未占主导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中国主导的出口导向性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巨大的份额,由此而树立起了经济大国的形象;在全球经济中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但我国尚未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在经济贸易中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持有否定的态度,从而导致在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案件中,我国利益损失较大;2.虽然中国市场经济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已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但是对外投资的效益很低,在大件商品的定价上仍然受制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投资有限,阻碍了我国外贸产业的发展;3.从当前来看,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成本都较低,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利润率处于持续底靡的状态;然而,中国进口的大多都是技术含量高且成本高的商品,销售价格自然很高,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商品的出口,以“低价卖出,高价买进”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贸易中中国对外贸易利润较低

尽管“中国制造”给全世界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效用,但是由于利益分布的不均匀使得我国商品并未获得利润最大化。从中国出口的商品来看,大多数为日用消费品,制造工艺加单、原料成本较低,从而决定了商品的售价,致使我国出口的回报率较低。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国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大多为电器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其拥有工艺复杂且原料成本高等特点,使得进口商品在我国的销售价格普遍较高。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国外贸利润较低的主要原因;国外厂商出口品牌到中国的利润远远高于中国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利润率,最终导致各国消费效用的差距增大。此外,由于存在歧视性的贸易策略,对于中国的出口贸易,经济发达的国家还会对中国出口的商品直制定双重标准,极大的压缩了中国产品的利润空间。

三、关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根据实际制定创新型税收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将在我国形成,这个阶层能够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有待开发。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当前的中国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产业的力量,充分利用民族产业并让其成为发挥中国国产品牌效应的促进力。此外,中国还需要根据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渐淘汰一些生产效率低下且质量较差的产业商品,并且致力于发展高端产业,逐渐完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做到产品精细化,创新核心技术,逐渐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努力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如此才有可能获得利润的最大化。此外,要重点对研发、设计、销售等流程实施税收激励,对相关科研人员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通过综合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促使民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也为税收提供更广的税源,使财政收入不减反增。

(二)为进口先进设备与技术提供税收优惠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大量的谈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歧视策略,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先进的设备与核心的技术,在商品生产与研发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抗衡,也因此导致我国商品质量普遍偏低,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出口收益率。所以,中国可以在进口先进设备与核心技术等方面提供一些税收政策,在这些方面的税收上给予优惠,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设备与核心技术,我们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及产品质量。此外,中国不仅仅是需要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应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观点及想法,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以充分发挥我国产品的优势,从而获得出口贸易的利益最大化。

(三)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激励型税收政策

促进中国外贸业的发展并不是说就要淘汰制造业等中小型企业,相反我们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小型企业可以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可就业岗位,刺激了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的推动力,减少了转型对我国外贸行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减少对中小型企业征收的税负,以促进中小型企业更好的发展,减少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利用综合性税收优惠政策夯实外贸行业的人才资本

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设备和核心技术,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优质人才的多少。虽然我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但大多属于廉价劳动力,严重缺乏高端人才,尤其是在外贸行业。人力资本是外贸行业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的基础,所以,为了外贸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国内亟需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从事外贸相关行业的个人以及培训外贸相关人才的机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用各种激励型的税收政策来鼓励、吸引国外人才流回中国,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以促进外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九领.论国际贸易税制的调整与优化[J].商业时代,2011(10).

篇5

论文摘要:贸易政策选择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演进内生决定的。在经济全球进化中,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会进一步强化贸易政策的产业政策属性。贸易政策应该更多地用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产业竞争力。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协调

产业竞争政策源于产业组织政策,它是为了获得预期的市场绩效,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经济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竞争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培育和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政策一方面要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竞争、追求规模经济。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冲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原来主要用于调节国内市场关系的产业竞争政策逐渐演变为保证和维持国际竞争环境的一种协调工具。产业竞争政策的内涵与外延远远超出了产业组织政策的范畴,已成为包括产业组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国际性经济协调政策。

在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产业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业竞争政策已经成为多边贸易谈判中的重要议题。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自由化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受到产业竞争政策所管辖的限制性商业惯例的侵蚀;同时,越来越多的贸易政策措施不仅没有促进竞争反而恶化了国际竞争环境。

从长期来看,对于竞争性产业,其竞争能力在竞争环境中比在保护条件下更容易培养。因此,从培育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应该具有更多的一致性。政府在选择贸易政策和制定产业竞争政策时,应该尽可能减少二者之间的冲突,构建协调一致的政策框架。

(二)产业集群和产业类别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政策和产业竞争政策的协同作用领域和政策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竞争政策体系的重点与思路时,将竞争政策的作用领域划分为三大产业群和六大产业类别。

依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程度,将现有产业分为竞争性产业、准竞争性产业和非竞争性产业三大产业群。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竞争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业;准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业;非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竞争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业。

在三产业群划分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竞争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竞争能力的差异,将竞争性产业细分为吲际竞争性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电设备、船舶制造等)和国内竞争性产业(如轻工、机械、电子、建材等);按照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长远发展战略的影响,将准竞争性产业细分为经济安全性产业(如兵器、航天、航空、核装备等国防工业,石油、化工、能源、资源等支柱产业)和发展战略性产业(如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等);按照规模经济的显著性和公共产品性质的显著性,将非竞争性产业细分为自然垄断性产业(如电力、通讯、铁路、民航等)和外部经济性产业(如港口、机场、城市交通、供气、供水、广播电视、气象、环保等)。

(三)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协同作用领域和政策目标

对于竞争性产业,产业竞争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反行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保证市场机制在产业内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反过度竞争,实现行业规模经济。反行政垄断与实现规模经济并不矛盾,因为规模经济是竞争的自然演化结果,是竞争产生规模经济,而不是垄断“制造”规模经济。与产业竞争政策相配合,贸易政策应该实现竞争性产业的国内市场全面开放,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用国际竞争机制来抑制和消除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

市场竞争同样有利于提高准竞争性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可能危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目前,外资经济在我国准竞争性产业领域的经济性垄断有逐步加强的趋势。在一些重要行业(如电子产业、汽车产业)或重点企业,外资通过持股控股、技术控制、经营权控制等方式,形成了对当前或未来市场的控制。而国内这些行业的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相互间恶性竞争。因此,在该产业群中,产业竞争政策的重点目标是反对跨国公司的经济性垄断,同时限制国内企业间的低水平过度竞争,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贸易政策应该与投资政策相配合,对准竞争性产业给与适度、适时地限期保护。应当注意的是,关税壁垒基本消除并不等于全面的零税率,国际惯例也并不是全面的自由贸易惯例。

从总体上看,自然垄断性产业和外部经济性产业属于非市场竞争性领域。但这些产业并非完全、绝对地排斥市场竞争机制,因为在这些非竞争性产业链条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市场竞争性部门或市场竞争性业务。对于这些竞争性业务和部门,产业竞争政策的目标也应该是反对行政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非市场竞争性业务和部门,应该强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贸易政策也应该着力于扩大这些竞争性部门和竞争性业务的对外开放。

二、贸易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和产业内结构升级。产业间结构升级主要指国民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的依赖,从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顺次转移。在宏观总量上表现为三次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变化和调整,即农业总产出占GDP的比例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逐渐上升。经验表明,一个经济体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逐步提高,同时,还伴随着服务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协同增长。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人“重化工业化”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工业化开始进入以电子、能源、汽车、石化、建材等行业为工业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新工业化阶段),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提高,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渐下降,服务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是,这种产业间结构升级的比例并不协调。首先,区域结构严重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而成为所谓“新兴工业化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农工业化时期”,农业总产值占地方GDP的比重还很高。其次,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东部“新兴工业化地区”更是如此。第三,由于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后劲明显低于工业,这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相对波动幅度较大,反映出工业化进程的不稳定性。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问结构升级

就贸易政策如何促进产业间结构升级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由于“重化工业化”的支柱产业属于“准竞争性产业群”,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战略,其投入和产出都应该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贸易政策应该着眼于保障技术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需求,同时配合国内投资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确保这些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外资垄断和国内市场过度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其二,总体而言,服务贸易领域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但服务业同样存在一些诸如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幼稚业,其开放速度和深度要与他们的改革速度和市场竞争能力相适应,既要有足够的竞争压力,又要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其三,对于农产品贸易,贸易政策的重点是要维护公平竞争,保障粮食安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补贴制度体系,用足用好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框架下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支持农业生产。

(二)贸易政策与产业内结构升级

产业间的结构升级是以产业内结构升级为基础的。而产业内结构变化是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生产供给结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一定收入约束条件下的需求结构决定供给结构,一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条件下的供给结构变化诱导需求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是由其内部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交织而成的产业网络。产业内结构升级是指价值增值中心沿着产业链向新的环节或结点转移,并伴随着增值比例的上升。在升级过程中,有的产业链条可能收缩,有的产业链条可能延展;产业网络的某些部分可能变得更加密集,某些部分可能更加松散。产业内升级的结果是:投入产出比例提高,产业运行更加富有效率。

在产业内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可能有新的富有活力的产业环节和产业分支产生,即出现所谓“产业岐化”。如果资源不断向新产生的环节或分支转移或集中,新的环节会不断“增生”,新的分支会不断延展,旧的环节或链条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那么旧的产业结构会被新的产业结构替代,即出现所谓“产业蜕变”。

篇6

关键词:外贸结构 外贸依存度 政策调整 多元化

一、外贸依存度基本概念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以及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和名称依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主要研究外贸的依存度对于宏观国民经济影响,采用使用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计算“外贸进出口依存度”。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外贸总额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上升。2009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比有所下降,gdp虽然增长速度比前几年下降,但依然处于上升趋势,所以我国外贸依存度在2009年出现相对大幅下降。但是无可否认的是,44%的外贸依存度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表1. 我国2000——2010年外贸依存度数据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

三、贸易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

高外贸依存度是一柄双刃剑。外贸依存度的增长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交换和分工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诸多外贸依存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世界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从而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决策能力。根据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贸易分工虽然提高了双方的社会福利,但是也固化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我国单一地集中于制造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美国、日本、欧盟等贸易伙伴国内需求和对外政策的影响。例如,美国对我国实行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以及特保案,针对我国劳动力和环境的蓝色和绿色贸易壁垒,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额,造成出口为主的产业纷纷转向内销,使国内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扭曲,并造成更多工人失业。

由于战略资源的大量进口,使得我国国家安全收到威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于许多战略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当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巨大的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对于资源的进口也逐年增加。1993年,我国从原油的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支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发展的资源形成对国外的依赖,使得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国,还威胁国家的政策自主性。

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会使得国内出口企业不断增加从而满足国际需求,从而改变国内的就业格局。生产和就业格局的改变,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增多,失业率上升,企业也不能第一时间雇佣到合适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受到影响。

四、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外贸实现了由小变大的转变,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过去我国外贸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整体利益比较少。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政策来推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进程。

提升资源禀赋结构。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数量充足和廉价上面,而在劳动力的素质方面依然处于劣势。根据h-o模型贸易理论,我国外贸产业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获得较少利益。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把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优势转化为劳动力素质优势,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挖掘其他优势,并创造出新的资源优势,从而优化资源禀赋的结构和特点。

加快产业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我国要降低外贸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改善贸易结构 ,一方面是升级资源禀赋,挖掘其他资源优势,使我国出口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化;另一方面是优化国内资源配比,重视产业的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利用国内资源,并协调地区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利用和配置最优化。

[1]吴汉嵩.论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经贸论坛》2009;7

黄晖.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我国外贸结构的转换 2009

肖海霞.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长的利弊之所在

篇7

一、动态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动态规模经济源于知识的积累。它可能产生于厂商内部,也可能产生于厂商外部。当产生于厂商内部时,厂商的生产成本会随着累计产量的提高而降低。由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当某个厂商通过经验积累而提高其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时,其他厂商就有可能对该技术加以模仿并从中受益。随着某一产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积累,这种知识外溢有助于其中各个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的平均成本下降,使得本国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成本优势。动态规模经济广泛地出现于技术密集性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

源于知识积累的动态规模经济与静态规模经济有一定差异。在具备静态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如汽车、石化等,成本依赖于当前产量。它使得当经济活动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时,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来进行生产。但在具有动态规模经济的行业中,生产成本则取决于经验积累。

在静态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动态规模经济效应也可能是很大的。(图1)

图1中,AC1表示静态规模经济不变的某一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如果存在动态规模经济,长期成本曲线会向下移动,从AC1移动到AC2。生产沿着曲线由A点移到B点反映了静态规模经济不变,而由AC1上的A点移到AC2上的C点则是由于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引起的。

但是,静态规模经济和动态规模经济有时会同时发生。也就是说,长期成本的下降可以是静态规模经济效应和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起作用的结果。(图2)

在图2中,AC1表示静态规模经济递增的某一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如果存在动态规模经济,长期成本曲线会向下移动,从AC1移动到AC2。生产沿着曲线由A点移到B点反映了静态规模经济递增,而由AC1上的A点移到AC2上的C点则是由于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引起的。

二、动态规模经济与后进国家贸易保护

(一)动态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理论。动态规模经济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厂商知识或经验的积累,整个产业生产总量不断增加而使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现象。或者说,知识或经验积累是动态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都生产某种商品,并用学习曲线表示动态规模经济效应的大小。(图3)

横轴表示随时间推移该产品的累计产量,纵轴仍然表示平均成本。曲线L1表示A国的平均成本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累计产量为Q1时,平均成本为C1,而当产出量达到Q2时,平均成本则下降为C2。曲线L2表示B国的学习曲线,当B国的产量为Q2时,其平均成本为C3。虽然B国的学习曲线低于A国,但是,如果此时B国还未生产该产品的话,其初始成本将为C0,而C0要高于C1或C2,这是市场所不能接受的,因而B国不可能进入该产业。因此,在动态规模经济条件下,贸易模式是不确定的;B国为了进入该产业,政府往往会提供贸易保护。

假定,B国放弃自由贸易,对该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在进口关税的保护下,本国的累计产量增加到Q1。假定,A国的累计产量不变,也为Q1。那么,B国商品的成本比A国低C1C4,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成本优势。这里的分析至少表明,对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而言,贸易保护可能为政府发展动态规模经济产业提供机会。

(二)动态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幼稚产业保护论主张为产业的长期利益而进行暂时的保护,其理论基础是动态规模经济。在这里,“时间”因素非常重要,它要求受保护产业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获得产量的持续增长和成本的持续下降,进而逐步成长起来。下面我们来简要地考察这一过程。

在图4中,横轴表示进口竞争产品的数量,纵轴表示价格。AC1为厂商的私人平均成本曲线,如果该厂商不存在外部经济和其他扭曲,那么AC1也就是社会平均成本曲线,这里假定该厂商形成一个单独的产业。(图4)

SS为进口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可能因人口增长或人均实际收入增长向右移动,D1D1表示在时期t1的需求曲线,D2D2为时期t2的需求曲线。在t1时期,如果不保护,本国将不可能生产,因为本国生产成本太高。但在以税率为ST/OS的进口关税的保护下,生产才能在tl开始。

随着经济发展,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D2,产量规模扩大,成本将下降,进口关税就能逐步削减,甚至在t2,进口关税保护就能撤除。

那么,这个曾经是“幼稚”的产业长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假幼稚产业”,同需求曲线的移动相联系的静态规模经济在这里不能成为保护的依据。这仅仅说明为了建立起一个小于OQ2产量的早熟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社会成本,如消费者福利的损失等。

如果我们假定该厂商具有动态规模经济,那么,社会平均生产成本曲线AC0就位于私人成本曲线AC1以下。当产量为OQ1时,两条成本曲线之间的边际偏离就为ST。如果OQ1产量有充分的市场,在国内能够销售出去,那么就应该设置税率为ST/OS的关税保护,使国内该产业能在t1生存并生产产量OQ1。当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关税率就能逐步削减,直到t2就可能完全撤除。因此,在这里,是国内生产所存在的这种边际偏离引起的动态规模经济(在图4上的表现是社会平均成本曲线的下移),才为贸易保护提供了论据。

可见,这里的分析对幼稚产业判别标准进行了诠释。成本差距标准主要考察的是静态规模经济,但没有考察保护过程中消费者福利的损失。而利益补偿标准考虑了消费者福利的损失,但没有从动态规模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动态规模经济作为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依据对幼稚产业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三、动态规模经济产业对外贸易政策思路

动态规模经济产业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如何通过对外贸易政策发展高科技产业呢?动态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在动态规模经济的发展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关键是如何作为。

从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势看,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政策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国家、区域、多边等层面上采取了许多自由贸易措施。虽然不同国家或地区实行贸易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但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实行外向型的贸易政策改革计划。尽管新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开放与自由的环境。显然,自由贸易政策得到了许多国家和组织的拥护。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家利益的存在,对外贸易政策中的保护贸易政策成份是不可避免的。

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又前进了一步。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需要进行调整。这一调整需要协调好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关系。WTO是倡导自由贸易的,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而我国又有自己的民族利益。加入WTO后,我国需要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矛盾。在不引起WTO及其成员国抗议的前提下谋取自身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已经摆脱了内向型初级产品出口小国的角色。如果说由于补贴等资金原因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但至少已具备了利用大国优势合理保护动态规模经济产业的条件,可结合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发挥规模经济以降低成本并鼓励出口,同时对外国垄断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进口与直接投资进行关税、配额以及税率等的重新规制,减少它们的垄断利润或租金。当然,这种选择性的干预不应阻碍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总体进程。对动态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保护是作为自由贸易政策的补充出现的,只能是“适度保护”。而适度保护的内涵是积极的保护、战略的保护、艺术的保护和谨慎的保护。

积极的保护是一种主动的、着眼于出口促进的、瞄准国际市场的保护。简单地利用贸易壁垒来保护幼稚工业是一种被动和陈旧的方式,代价是不小的。而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某些产品(不一定是整个行业)实行保护也许会带来长期的优势和利益,但是这些产品不一定是幼稚产业,可以是垄断企业;保护的手段不一定是贸易壁垒,可以是代价较小的产业政策或消费政策;保护的时期不一定是长期的,可以是短暂的。

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和现代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如何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成为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如果政府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有发展前途并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帮助其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话,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利益的取得都会有利的。这种贸易保护着眼于一国长期的战略发展,被称为战略性贸易保护。对战略贸易部门的保护应有时间计划,明确保护的目标、阶段、措施,并通过制度改革减少国内厂商的寻租行为产生的浪费和过度进入形成的无效率。

篇8

关键词:外贸 核心竞争力 内涵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59-02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可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种分化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可以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有了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赢得了竞争优势。正因为这样,近几年,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关注。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加大,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外贸企业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就外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不同的学者和企业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最早是由帕拉哈德和哈默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个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独具的,能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竞争优势,并能使企业在长时间内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影响着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外贸企业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向顾客提供价值的过程中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就越大,企业的竞争也就越显著。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

2.领先性。本企业的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具有较大的领先性,这种领先性体现在3个方面:独特性、不易模仿性、满足顾客需求的超前性。

3.整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一个有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强市场敏感力的组织系统,要具有整合这些关键性要素的能力。

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即具有能够为自身所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发展良好时,把这种核心竞争力应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领域。

5.持久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仿效、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本文所述竞争力的持久性,并不是企业和核心竞争力是永久不变的,而是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开发、维护已有的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专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外贸行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普遍缺乏能为企业带来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而是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对核心竞争力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原来的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才是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2.无核心产品,随波逐流。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随波逐流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国际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许多企业便争相模仿。经常出现重复引进生产线,造成社会资源不合理配置,产品积压等现象,又走上价格竞争的路子,最后亏损倒闭,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如果从长远战略考虑,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开发自己的核心产品,集中力量,提高资产质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能使企业竞争成本最小化,又能获取超额利润, 在竞争中就能确立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

3.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下进行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建立起满足企业生产力要求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外贸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扶持,还仍旧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部分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部分即便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4.企业创新能力差。在我国,大多数的科研开发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但是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于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获得的资金较少,特别是外贸企业所能够得到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又加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自身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对技术研发投入较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投入。

5.企业管理混乱。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多数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来管理企业,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知识,大多依靠主观意识进行管理决策,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树立管理新观念。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新挑战需要新的观念。管理观念对企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触及企业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现代企业管理,一定要突破旧的管理观念,使管理更务实、更有效、更具现代化气息。为此,培养现代化意识十分重要。

2.培养核心技术,建立研发体系。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关键要形成企业特殊优势。而要保持这种优势主要依靠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在这种条件下,核心技术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创新,不断形成专利性技术,从而建立高技术壁垒,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3.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很早便建立了进出口信息工程,实现了相关领域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但是,我国外贸企业进行网上电子商务时,必须正确认识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流程再造。外贸企业只有进行深层次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利用好企业贸易的信息化,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外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体系是一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有机系统。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外贸企业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自身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原有建立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基地,跟踪国内外新技术,重视自主创新,争取核心技术上突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其次,进一步通过密切与大学、研究所共建技术开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技术合作,发挥为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为市场创造需求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开发即适销对路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力争每年推出新品,不断增加规格与品种,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外贸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型组织,务实基础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其次,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起内部稳定、规范的权力与决策机制,摆脱过去的“一言堂”管理和原始的亲情管理,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一切与市场经济相悖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一体化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领头兵的外贸企业要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运用到我国外贸企业中,推进和完善企业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童利忠,丁胜利.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丁敬雯.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简论[J].学海,2002(11)

篇9

摘要:在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接者的情况下,世界经济越全球化或者中国经济越全球化,都会使我国承接全球经济失衡的数额增大,即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外贸失衡加剧的原因。我国应采取调节外贸失衡的新思路,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位置,缩减沿海发达省市加工贸易规模,通过与世界多个国家共同政策协调来减少全球经济失衡。不平等(不平衡)的国际分工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并且世界经济越全球化,国际分工不平等(不平衡)越突出,全球经济失衡越严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使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承接者,这是我国外贸失衡的原因。

一、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现有多数研究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或外部因素,但至于是何种实际因素却存在较大争议,具体如下:

一是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李稻葵、李丹宁认为,中美的贸易顺差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美国储蓄率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何帆、张明认为,国内总储蓄超过国内总投资是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原因,若政府对当前的高储蓄高投资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未来贸易顺差会继续上升,若政府采取积极的调整政策,未来贸易收支趋于平衡。

二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佟家栋认为,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长期存在,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以及吸引的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原因。卢万青认为,本国供给相对上升,本国需求相对下降,本国供给相对于本国需求过剩,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

三是中国式的财政分权。许煜、徐翱、尚长风采用Johnsen协整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是贸易收支顺差的制度性根源,它对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减轻贸易收支顺差,反而加剧了贸易收支顺差。

四是人口年龄结构。王仁言认为,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人口年龄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出现持续顺差的重要原因,人口赡养率下降引起的国民储蓄增加、消费需求不振、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造成了持续的贸易顺差,并且未来15年内顺差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五是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赵文军、于津平(2008)运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

以上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没有从全球经济的视角研究我国外贸不平衡问题;第二,只研究我国外贸失衡的原因,未研究我国外贸失衡加剧的原因,外贸失衡和外贸失衡加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往的研究未加以严格区分。这里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外贸失衡问题,并提出调节外贸失衡的新思路。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涵义

IMF的Rato(2005)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指美国经常账户持续恶化,对外债务不断积累,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一些石油输出国则持续顺差。Obstfeld和Rogoff(2005)、Yu(2008)、李扬和余维彬(2006)等大多数国内外学者持相同看法,这里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与此相同。

全球经济失衡状况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一方面,北美洲和欧洲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北美洲贸易收支恶化趋势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亚洲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见图一)。

(二)国际分工的特点

第一,国际分工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亚洲制造业的比重从1970年的15.39%升至2008年的39.60%.出现工业化趋势:欧洲和北美洲制造业在世界的比重从1970年的47.03%和30.28%分别降至2008年的31.42%和19.39%,出现去工业化趋势;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制造业在世界的比重不足10%,几乎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见图二,下页)。

第二,国际分工的不平等性。国际分工不平等,一是指地位不平等,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占据主导和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属和附庸地位。国际分工不平等,二是指分配不平等,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支配地位,攫取了大部分利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图一:各洲历年货物净出口总额

注:拉丁美洲包括加勒比海,图二和图四同。由于进出口统计口径不同,世界进出口总额不相等。

第三,国际分工的精细化。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更加专业化,导致国际分工从最终产品的分工进一步向价值链中不同活动之间的分工发展,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分支机构分别从事其中一项或几项活动。

(三)国际分工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分工产生交换,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不平等(不平衡)国际分工导致世界贸易失衡:第一,不平衡的国际分工引起全球经济失衡。根据弗农(Vem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新产品阶段,技术创新国(美国)首先发明了一种新型工业产品,更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在成熟产品阶段,技术定型、生产和消费规模扩大,其他发达国家(欧洲国家)开始仿制这种新型工业产品(可能技术转让授权、技术侵权仿冒、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国的垄断优势逐渐减弱,生产的主体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在标准化产品阶段,技术完全定型和标准化,技术垄断优势已经丧失,该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成本价格优势,这时候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低成本生产区,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或跨国投资把新产品生产区位配置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见图三)。随着亚洲工业化趋势和欧美去工业化趋势不断推进(见图二),亚洲对欧美的贸易顺差必定不断增大,全球经济失衡越来越严重。

第二,不平等的国际分工,造成世界各洲的消费与生产严重不对称,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1970-2008年亚洲制造业在世界的份额不断上升,北美洲和欧洲的份额不断下降,2008年亚洲达到40%,北美洲和欧洲降至50%。虽然亚洲制造业的份额世界最大,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和附属地位,在国际分中获得的收入分配份额低,消费需求不足;虽然欧美国家制造业在世界的份额不断下降,但是依靠其在国际分工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的收入分配份额高,消费需求大。采用贸易品增加值在世界的比重来衡量生产比重,用最终消费在世界的比重来表示消费比重,1970~2008年亚洲生产比重与消费比重之差大于零,并处于上升趋势,北美洲和欧洲生产比重与消费比重之差小于零,并处于下降趋势(见图四)。因此,亚洲对北美洲和欧洲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并且顺差不断增加。

第三,国际分工的精细化,强化了国际分工的不平等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在最终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主要生产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虽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规模普遍并不大,但仍具有或多或少的产品定价权。在产品内分工中,跨国公司只是把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依然掌控着技术研发、销售渠道、生产网络和品牌经营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环节,因此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发展中国家完全丧失了定价权。由此可见,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程度大于最终产品之间国际分工。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信息交流成本的下降和生产模式的改进,国际分工愈来愈精细化,根据Athukorala和Yamashita(2005)的测算,世界零部件贸易从1992年的400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000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贸易的比重从1992年的17%增加到2003年的23%,产品内分工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分工形式,国际分工的不平等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网站。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命题1:不平等(不平衡)的国际分工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世界经济越全球化,国际分工就越深入,那么全球经济失衡就越严重。如图五所示,世界经济开放程度(以世界进出口总额与世界GDP之比来表示)越高,世界经济失衡程度(以世界各洲净出口绝对值之和与世界GDP之比表示)越大,也就是说,世界经济越全球化,全球经济失衡越大。因此可得结论:

命题2: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原因。

三、我国外贸失衡的原因

下面,对我国外贸失衡及其加剧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国际分工(即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是导致我国外贸失衡的原因

从比较优势来看,劳动力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优势要素。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密集产品制造上,而且更多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加工组装环节)的生产上。与劳动力比较优势相对应,我国参与的国际分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垂直型产业间分工。中国大陆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二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产品价值链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三种,我国承担劳动密集环节(即加工组装环节),发达国家承担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即产品研发环节、零部件生产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

我国处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劳动密集型价值链环节(即加工组装环节),使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承接者,我国由此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说,国际分工是我国产生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对欧美地区保持大量的顺差,对亚洲地区(包括日、韩、东盟和中国台湾,不包括中国香港)保持大量的逆差。我国加工贸易对欧美(包括中国香港)出口的比重为64.5%,进口的比重仅为12.8%:对日、韩、台和东盟出口的比重为22.3%,进口的比重高达62.7%。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由上游部分(研发和零部件生产)、中游部分(加工组装)和下游部分(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组成,根据表1,我国从亚洲地区(不包括中国香港)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经加工组装后销往欧美市场,我国处于从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加工组装环节,从而成为亚洲对欧美贸易失衡(即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承接者。作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接者的角色,2000~2009年,我国有大量的加工贸易顺差,并且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顺差(见表2)。因此,可得结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官方网站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

命题3: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使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承接者,所以说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位置是我国外贸失衡的主要原因。

命题4:只要我国提升自身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位置,我国外贸失衡程度就会下降。

(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是我国外贸失衡加剧的原因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全球化是我国外贸失衡加剧的原因,具体包括:

第一,全球经济失衡程度不断上升(见图五),在我国是全球经济失衡承担者的情况下,我国承接全球经济失衡的数额相应增加,外贸失衡就随之增加。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全球化速度快于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我国承接全球经济失衡的份额加大,外贸失衡便会加剧。分不同贸易方式来分析,如表3所示,1990~2007年,我国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占亚洲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上升,但是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净出口占亚洲净出口的比重小,甚至在某些年份为负数;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亚洲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同样逐步上升,加工贸易净出口占亚洲货物净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从1990年的21.55%飚升至2007年的76.30%。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速度快于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表现为我国进出口在亚洲进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大幅上升,而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顺差却较小甚至某些年份为逆差。在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中,我国不会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承接者;唯有加工贸易方式,我国才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承接者。由此可见,当我国经济全球化快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时,由于承担了全球经济失衡,并且承担的份额不断上升,才会导致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2009年中国统计公报》。

表3:我国不同贸易方式进出口和净出口占亚洲的比重(%)年份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

注:进出口(或净出口)的比重指中国进出口(或净出口)占亚洲进出口(或净出口)的比重。1996年亚洲净出口为-89亿美元,因此未列出1996年净出口比重。

数据来源:《国际贸易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

综上所述,在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接者的情况下,世界经济越全球化,全球经济失衡越严重,我国外贸失衡越大;我国经济越全球化,我国所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份额越大,我国外贸失衡越大。由此可得结论:

命题5:在我国是全球经济失衡承担者的情况下,世界经济越全球化,全球经济失衡越严重,我国外贸失衡越严重,即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是我国外贸失衡加剧的原因。

命题6:在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承接者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越全球化,我国所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份额越大,我国外贸失衡越严重,即我国经济快速全球化是我国外贸失衡加剧的原因。

四、失衡加剧原因的实证检验

(一)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检验

实证研究采用样本期为1978~2008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司网站和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1.变量说明。CHNEX为中国净出口与中国GDP之比,表示中国外贸失衡程度,WNEX为世界各洲净出口绝对值之和与世界GDP总额之比,表示全球经济失衡程度.CHOPEN为中国进出口总额与中国GDP之比,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衡量指标,WOPEN为世界进出口总额与世界GDP之比,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衡量指标。

2.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之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见表4。

3.协整检验。由于这里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可以采用EG两步法:第一步,用OLS方法回归得到全球经济失衡和我国外贸失衡的方程式,见表5。

第二步,对以上三个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方程(1)残差的ADF值-3.9359,回归方程(2)和(3)残差的ADF值分别为-4.3914和-3.5941,采用的检验形式是无截距无斜率和滞后1期,滞后期①失衡形成原因(即命题l和3)不适合实证研究证明,并且根据以上的逻辑分析已得到充分证明。这部分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来验证失衡加剧的原因(即命题2、5和6)。根据AIC和SC最小的准则确定,根据Mackinnon(1991)通过模拟试验得到的临界值表,5%显著水平下三个变量的临界值为-3.56,这三个回归方程残差的ADF检验值都小于临界值,表明这三个方程都是协整方程。

注:检验形式C、T、L分别表示ADF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括时间趋势项。由AIC值和SC值达到最小的原则来确定ADF检验的滞后阶数。**表示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1%的水平上显著。

表5:全球经济失衡和我国外贸易失衡的回归方程式被解释变量截距项WOPENCHOPENR2Adu-R2F-statD-W

(1)WNEX-1.78830.0803

0.71710.707373.50680.5506

(-4.3255)***(8.5736)***

(2)CHNEX-10.64590.2757

0.73750.728581.49311.1588

(-7.8971)***(0.0305)***

(3)CHNEX-3.05080.1278

0.51940.502831.34010.7312

(-3.5624)***(5.5982)***

注:小括号内的数值为t检验值,***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4.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WNEX与WOPEN之间、CHNEX与WOPEN之间、CHNEX与CHOPEN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对这三组变量进行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1)检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是否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格兰杰原因。如表6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滞后期为2期时WOPEN是WNEX的格兰杰原因,在最优滞后期为2期时WNEX不是WOPEN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命题2得证。

(2)检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是否是中国外贸不平衡恶化的格兰杰原因。如表6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滞后期为3期时WOPEN是CHNEX的格兰杰原因,在最优滞后期为4期时CHNEX不是WOPEN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是我国外贸失衡恶化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命题5得证。

(3)检验中国经济全球化加深是否是中国外贸失衡恶化的格兰杰原因。如表6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滞后期为1期时CHOPEN是CHNEX的格兰杰原因,在最优滞后期为1期时CHNEX不是CHOPEN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中国经济全球化加深是我国外贸失衡恶化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命题6得证。

(二)横截面数据的实证检验

根据横截面数据可知,一般而言,东部省份开放度大,外贸顺差大;中西部省市开放度小,外贸顺差小甚至为逆差。下面用横截面数据回归检验开放度是否是造成外贸失衡的原因,即验证命题6。

使用的是2008年的我国各省份的横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所涉及变量有:NEX为我国各省份的净出口(各地区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的货物净出口),单位为亿美元;OPEN为我国各省份的开放度,为各省份的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注:上下两个组成的一组数字,上面数字表示F-统计值,下面用小括号括住的数字表示其相伴概率。***表示1%的水平上显著,料表示5%的水平上显著。最优滞后期数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方程的AIC准则和SC准则最小的原则来确定。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NEX对OPEN回归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以OLS回归残差绝对值的倒数作为权数。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为①:

NEX=-20.1097+531.29750PEN(1)

(一8.0151)***(18.8057)***

R2=0.9803Adjusted-R2=0.9796F-stat=353.6533D-Wstat=1.9478

(小括号里面的数值为t统计值,***表示1%水平上显著,**表示5%水平上显著)

(1)式回归方程表明,当某省市的开放度越大,代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则该地区贸易顺差额越大,命题6得证。

五、调整我国贸易失衡的新思路

综上所述,不平等(不平衡)的国际分工,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我国由于位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使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承担者,这是我国外贸失衡的原因。经济越全球化,国际分工越深入,全球经济失衡和我国外贸失衡便会加剧。一言蔽之,无论是对于世界经济还是对于中国外贸收支,国际分工导致失衡,经济全球化深化导致失衡加剧。

在不平等(不平衡)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以往调节外贸失衡的政策(包括人民币升值和大宗采购)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需要采取新措施来调节外贸失衡,具体包括:

(一)沿海发达地区应适度削减加工贸易规模

由于我国外贸顺差主要来源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并且加工贸易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我国应适当压缩加工贸易规模。如表7所示,沿海经济最发达6个省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4.2%,除天津之外其他5个省市的加工贸易净出口占了我国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的80.8%。并且,与一般贸易相比,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对当地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较小,适度缩减加工贸易规模对沿海发达地区的影响较小。

可以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来适度缩减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规模。从存量来看,沿海地区可以通过提高一线工人工资或福利等方法来减少加工贸易。从增量来看,由于加工贸易多属于低端产能,沿海发达地区在新引入的外资中应逐步降低从事加工贸易外资的比重,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为8906.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4.5%。

(二)沿海发达地区应当使提升产业结构与淘汰加工贸易产能两者步调一致

沿海发达地区淘汰加工贸易低端产能应与发展中高端产业相结合,并且两者步调保持一致。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中高端产业,一方面可以减少甚至抵消淘汰部分加工贸易产能对当地经济造成的不利冲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沿海发达地区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位置,减少我国外贸失衡(根据命题4)。沿海发达地区淘汰加工贸易产能的速度应与发展中高端产业的速度相协调,如果淘汰过快对当地经济造成过大冲击,沟汰过慢不利于我国贸易失衡调节。另外,加工贸易企业的调节应采取区域差别对待策略,对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加工贸易规模小,经济相对落后,因此无须限制其加工贸易的发展。

注:占比指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之和在全国的比重,但(①的统计不包括天津。数据来源: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篇10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

在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外贸依存度变化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步上升阶段(1978―1989)。这个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加到16909亿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1117亿美元。同期,我国外贸依存度从8.9%逐步上升到24.8%,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大幅波动中缓慢上升阶段(1990―1999)。这个期间,受人民币贬值和以人民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上下波动。即:汇率下调幅度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时,外贸依存度呈上升态势;以人民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超过外贸进出口增长时,外贸依存度呈下降态势。

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0―2004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这个期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4743亿美元提高到11547亿美元,年均增长24.9%;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9468亿元提高到136515亿元,年均增长9.5%。由于外贸进出口增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15.4个百分点,再加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8.27元水平上,使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从2000年的43.8%上升到2004年的70%,年均提高6.8个百分点。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1980―2000年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1%,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5.4%。全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全球进出口总额与经济总量的比率)为25.4%,1970年为27.9%,1990年升至38.7%,2000年升至41.7%,2003年已接近45%。从我国来看,197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5.0%,1980年提高到12.9%,1990年提高到29.8%,2000年提高到43.8%,2003年达到60.0%,2004年进一步达到70%。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而在1990年后,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2000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2003年超过15个百分点。

(二)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外贸依存度比较

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相比,我国外贸依存度有两个特点:一是变化趋势不同,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相对平稳,我国外贸依存度呈持续上升态势。美国从1978年的14.9%到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都基本维持在15―18%左右的水平,25年间变化幅度不超过7个百分点。日本则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20%以下。印度在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的变化范围内,到21世纪初大体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上。巴西变化幅度比印度稍大一些,但也只在11―23%的幅度内波动。而中国则呈现出一个连续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每5年就上升一个台阶。二是变化幅度不同,经济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幅度较小,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幅度较大。在1978―2002年间,美国外贸依存度变化幅度大约在7个百分点左右,印度在11个百分点左右,日本在12个百分点左右,巴西在12个百分点左右。同期,中国外贸依存度变化幅度在40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计算到2004年,则变化幅度上升至61个百分点之多。

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认识有两点是需要强调的:一是我国外贸依存度呈连续上升态势,且速度较快,尤其是2003年和2004年两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1.2和10个百分点。二是历史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实际并不高。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外贸依存度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

(一)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加工贸易从零起步,到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接近5500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47.6%,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并不高,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而海关在出口统计时未剔除进口器件和零部件的价格,等于高估了出口贸易额,这样就使进出口总额被高估,据此计算的外贸依存度也必然高估。同时,在进出口总额统计中,跨国公司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也反映在其中,2004年总金额达到312亿美元。因此,我国真实的外贸依存度要比按现行统计的依存度小得多。

(二)国内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一般说来, GDP构成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可能越低。各国GDP结构差异明显,三个产业所占比重差别很大。例如,1996年,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1.4%、60.2%、43.0%、56.5%。同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0.1%。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中国也仅为33%左右。我国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则其相对增长速度越快,外贸依存度则越高。反之,相对增长速度越慢,外贸依存度则越低。1980―1995年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5.6%,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约2.6个百分点。近年来,全球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也仅在6%左右,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2―3个百分点。1979―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为18%,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9.4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5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6个百分点。我国对外贸易与实际GDP的相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外贸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由于统计原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作为分母的国内生产总值被低估。一是由于我国的GDP是世界上惟一采用产出法统计的国家,所以统计遗漏很多。一些本应计入GDP的服务业增加值无法获得统计数字,统计的范围比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明显偏小;我国工业增加值只计算规模以上企业,而且规模以上企业统计遗漏也很多;农村产业分工不发达,也存在许多遗漏,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民自产自销的商品价格往往被低估,甚至有的并未被计算在GDP之中。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低估,从相关统计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2003年GDP增长9.3%,但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进出口总额增长37.1%;2004年GDP增长9.5%,但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进出口总额增长35.7%,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以上。

同时,全国GDP总值明显低于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2000―2003年,全国GDP值分别为89468、97315、105172、117251亿元,而同期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分别为97209、106766、117514、135539亿元,后者比前者分别高出8.7%、9.7%、11.7%和15.6%。

(五)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

从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分析看,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则外贸依存度下降;反之,人民币贬值,外贸依存度上升。总体上看,人民币贬值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同统计方法计算的外贸依存度水平差别很大

按照现行汇率计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确实偏高。但若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我国外贸依存度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民币与美元购买力比价为4∶1,按此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将减少一半,2003年仅为30%。若按世界银行“直接用商品贸易额与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值来衡量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方法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其他国家水平。2000年世界平均为111%,我国为66%,虽高于美国的55%和日本的52%,但明显低于德国的133%,法国的120%和英国的118%。

四、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未来走势

对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未来走势,我们有以下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未来5―15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仍会高于经济增长速度。1980―2000年的20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高6.8个百分点。预计今后5―1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仍会保持10%的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如不考虑汇率变化因素,外贸依存度仍会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到2010年将会达到80%以上。二是长期看,我国外贸依存度可能呈现先缓慢上升、再相对稳定、然后逐步下降趋势。未来外贸依存度的走势是由外贸进出口增长、GDP增长、汇率的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预计未来一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对外贸易仍将高于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这样我国外贸依存度将继续缓慢提高;随后的一个时期预计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接近,我国外贸依存度将出现比较稳定的趋势;再后的一个时期,预计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持平,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币值逐步上升,我国外贸依存度将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立规避外部风险机制,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一)提高政府统筹内外经济发展的能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要按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消除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变化,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和分析,利用进出口和储备调节以及利率、税率等手段,搞好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加强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外资控制我国重要产业,确保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行业的控制力。加强税收监管,遏制外资企业通过转移定价、关联交易等手段转移利润。适应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需要,建立完善涉外经济预警机制,加强对外债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建立与国际接轨、统一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二)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外部市场的同时,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要继续引导企业研究国际市场需求,提高应变能力,为企业扩大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在巩固和发展美、日、欧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推进市场多元化。推动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跨国经营。提高各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注重发挥民营企业扩大出口的生力军作用。要重视搞好两个市场的互接互补。力争进出口稳定增长,防止过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防止出口大起大落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努力保持进出口的基本平衡。

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外部市场的同时,我们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战略方针,要长期坚持下去。只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尽可能扩大出口,就能够从容应对风云变幻,把握发展主动权,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三)积极发展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推进对内开放

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看,必须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努力推进对内开放。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对内开放,这种对内的开放,在一定意义上比对外开放具有更加本质的意义。一个国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有强大的民间力量。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民营经济和一大批实力强的民营企业,我国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根据所有制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的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规章,加快职能转变和搞好服务管理。

(四)在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地区多双边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的同时,着力打破国内各种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与我国有经贸关系的国家(地区)的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经贸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多边、双边互利合作水平。要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制定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推动区域自由贸易的中长期战略和思路。继续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研究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切实做好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实施工作,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繁荣、稳定和发展。研究推进我国与部分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突破。

(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在努力做好“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了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我们要在努力做好“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来”方面,一是鼓励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多种方式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落地生根和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乃至自创品牌发展,使是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先进制造基地。二是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管理运营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积极引进风险资本,完善创业投资机制。

(六)在调整国内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重要资源保障制度

调整国内投资结构,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一是加快制定实施境外资源利用战略。二是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建立矿产战略储备制度,维护经济和国防安全。

(七)在大力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占GDP的比例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银行、保险、电信、分销等服务业领域的逐步开放,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使之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做好服务业开放和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法律或法规。逐步对进入我国服务业市场的外国服务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使国内服务业企业与外国服务业企业在相同条件下竞争。

(八)完善国内经济核算制度,准确反映经济总量及其变化

在总结我国统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惯例,改革现行国内经济核算和数据制度,提高我国GDP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水平,提高GDP核算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可信度,使GDP数据能够更加客观、更加准确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规范的GDP数据调整和修正制度。结合全国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数据,调整GDP绝对量和增长率,同时相应修正相关年度的GDP绝对量和增长率统计,以保持相应时期GDP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年度和季度GDP统计也要根据有关统计调查不断加以完善和修订,以满足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对相应数据的需要。

(九)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