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9 08:4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线通讯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线通讯技术

篇1

在油田偏远油区生产过程中,对相关生产参数及油井视频进行远程监控对偏远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偏远油区装置远离********,应用有线的通讯方式,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灵活性差。而无线通讯方式由于其建立物理链路简单易行,成本低,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灵活性好,系统的功能扩展方便,因此特别适合偏远油区对通信链路的要求。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在油田现场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其中GPRS和CDMA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的主营数据传输业务,在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即信号覆盖范围广。对于陆上油田生产区域基本完全覆盖。但由于海上油田地理位置特殊,远离陆地的基站,因此很多海上生产平台还无法为GPRS/CDMA信号完全覆盖。此外经过测试,GPRS的平均速率为20kbit/s~40kbit/s,CDMA的平均速率为80kbit/s~100kbit/s,可以满足传输小数据量的生产数据要求,但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的信号(例如视频信号)远程无线传输。虽然有利用CDMA技术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案例,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一直以来广泛用于油田的数据遥测/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项目中。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结合数传电台误码率低、信道可靠的特点,数传电台必将成为海上油田通信技术应用的可靠选择。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例如,对于远离陆地且无法进行中继的海上平台,通讯链路只能通过卫星通信和短波通讯。其中卫星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等等优点。但其运行费用相对昂贵,且系统维护要求高。短波通讯以往只在军事通信、专业通信、业余通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传输速率低、噪声大,电离层反射天波为主,通常不能稳定的使用固定频率工作等缺点,因此在其他领域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短波通信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于海上油田而言,短波通讯作为可靠性高、覆盖区域广的通信方式,用于海上平台的紧急通信及小数据量传输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环境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偏远油区的环境因素以以海上油田最为特殊。海上油田除了考虑信道带宽,传输数率,传输距离,发射功率,天线要求等通信设备本身的技术参数外,在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全面地考虑海上平特的地理环境与地理条件对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影响。

3.1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可以通过选取性能好的设备或应用抗干扰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干扰。但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衰落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海上油田远离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广阔的海域、多变的气候使得在陆上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在海上应用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波在空间传播中将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接受机接受的电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起伏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衰落。从衰落的物理因素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吸收衰落、雨雾衰落、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等等。在各种衰落因素中,吸收衰落、雨雾衰落及K型衰落对海上油田的无线通信应用影响较大。

3.2对技术应用的影响

各项通信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其独特的现场环境。海上平台一般空间狭小,还要考虑海上多风,平台最高点一般较低的特点。

首先是对天线安装的限制。海上微波通信受地形地貌影响,相同的通信距离要求两端天线的高度更高。对于卫星通信、扩频微波、短波通信等天线体积较大的应用,由于海上风力较大,抗风性的要求也使得设备在小平台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可自动维护、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而对于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要求平台上配备专业管理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这一特点也为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4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平台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我们选取了基于5.8G无线网桥设备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地点为浅海油井,测试内容为4路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该系统具体解决方案是利用摩托罗拉Canopy5.8G无线网桥建立通信链路。在平台一侧首先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在网络传输的IP数据流,之后由无线网桥将信号传输到陆地端。陆地端一侧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接收后由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后,对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存储及Web。相关用户可依据相应权限在局域网内进行视频图像的浏览、录像等操作。

系统通讯链路建立后,可远端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设备维护方便。监控视频图像清晰、连贯,满足监控要求。从系统的链路冗余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应用距离已接近5.8G无线网桥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最远距离。从系统的稳定性出发,在更远一些的类似应用中应谨慎选择这项技术。

篇2

【关键词】 无线通讯 LTE 应用领域

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点和使用对象的限制,以较为便捷、准确的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4G通讯的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覆盖范围,以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消耗的网络架构实现了对信息的传输和通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当中无线通讯技术都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无线通讯LTE技术的发展未来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高覆盖。通过3G向4G技术的过渡,有效的实现无线终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无线通讯LTE技术分析

1.1 LTE技术概述

LTE技术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英文缩写,突破了3G技术的现实版本,实现了向4G技术的转变,LTE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对于网络发展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从技术层面上来分析,LTE技术是在3G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取的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LTE技术标准有明显的特征,在通讯速率上有下行速率能够达到100Mbps,上行能够实现50Mbps。在频谱效率上能够实现2到3倍的R6版本的标准,系统的分组交换能够实现在整体技术架构上全新设计。LTE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无线网络的延时,增加了无线覆盖区的使用范围,实现通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在系统的兼容性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以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LTE分为两个主流方向,FDD―LTE和TDD―LTE,是目前无线网络效率最高的通讯技术标准版本。

1.2 LTE技术的发展趋势

LTE技术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小规模的商业用途。以移动服务商为例,采取LTE技术进行商业的用途,实现高速的网络交互性试验。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区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集群效应发展。LTE的技术要求很高,在网路的架构上要求极为的严苛,从LTE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更加倾向于缩短网络延时,扩充系统的容量,在网络的覆盖上实现更为广阔的覆盖范围,时限更高的网络质量,将武侠网络的应用渗透到家庭范围内,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无线网路4G化的发展进程。

二、LTE技术的应用

2.1 LTE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体现

LTE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其商业用途上,充分的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信息数据传播的需求性,在长期的技术发展和研发的过程中,追求更大容量、更高速率的网络状态,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的消耗。在商业用途上主要集中体现在几大通讯运营商,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主要体现,中国联通的4G服务平台吸收了更多的消费市场,从业务规模上不断的时限扩大突破。中国移动在TD-LTE的规模试验部署上采取了“6+1”的模式在我国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厦门六大城市范围内开展用户体验。在2014年已经完成了商用水平的多模数据终端和3款手机设计。中国电信在技术应用上采取了成本较低的FDD网络,考虑到运营的成本,电信运营商倾向于和其他运营商的合作开发,营造更具有优势性的运营网络。

2.2 LET技术国际应用体现

LTE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体现的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以瑞典、日本和美国三个主要的运营商经营范围内。瑞典的LTE站点运营以爱立信和瑞典运营商的合作商用为体现,在移动数字的高速公路方面走出了重要的道路在网络升级和网络维护上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体验,通过全新RBS6000系列的LTE无线基站、演进分组核心网、SmartEdge1200路由器和最新EDA多址接入聚集交换机的移动回程链路解决方案。日本采取发放LTE牌照的方式,日本几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软银移动、KDDI和e-Mobile公司采取了统一的LTE标准,着眼于在全球范围内时限4G战略部署。美国LET商用由Verizon Communications与沃达丰公司共同组建,移动高速上网演示选定爱立信与阿尔卡特朗讯作为首要网络供应商,提供商用服务的同时,也将扩展其FiOS光网络。

三、结论

综上所述,LTE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和体现,4G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无线网络的高效、高能的覆盖,人们和无线信息技术时代的联系更加的密切。未来LTE技术将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集商业用途和服务用途为一身,实现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拓展。

参 考 文 献

篇3

论文摘要: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信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观注。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近年来,由于数据通信需求的推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距离无线通信通常指的是100m以内的通信,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类。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100Mbit/s,通信距离<10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WirelessUSB;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1Mbit/s,通信距离<100m,典型技术有蓝牙、紫蜂和低速UWB。

2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蓝牙技术使得一些便于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连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打印机、PDA、桌上型计算机、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通道带宽为lMb/s,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为723.2kb/s。蓝牙速率亦拟进一步增强,新的蓝牙标准2.0版支持高达10Mb/s以上速率(4、8及12~20Mb/s),这是适应未来愈来愈多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必然演进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信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信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信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信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信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1)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2)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5)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6)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7)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车载 无线通讯 技术

目前,无线通讯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进步,无线通讯系统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进而带动车载无线通讯技术的升级,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补给,车载芯片的研发、通讯数据的供应等整条车辆行业生产链将会不断优化和发展,实现在保障安全驾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舒适度,充分享受到电子科技的优势。

1 无线通讯技术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更高频段无线通信技术也不断发展,主要有蓝牙、蜂窝系统、GPS、微波、红外、短波、超短波通讯等几类:

(1)蓝牙通讯。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尖端的开放式无线通讯标准。蓝牙采用的通用传输方式特点是抗噪性强、数据传输速度快。例如,车内语音通话、设备接口、使用遥控钥匙打开车门等都是采用的蓝牙技术。

(2)蜂窝系统、GPS蜂窝系统。主要应用在车辆和外部的通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其覆盖的范围按蜂窝系统的覆盖,最高可达数百公里。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帮助车辆进行车辆地理位置定位、车辆行进路线标识、选择和导航等功能。

(3)微波、红外通讯。微波是指频率为0.3G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由于微波和红外通讯的特点都是点无线、对点的传输方式,且不能间离太远,所以微波、红外通讯主要用于车辆安全雷达、采集车辆环境参数、自动电子收费系统及车辆的指挥调度等等。

(4)短波、超短波通讯。短波、超短波通讯是车辆之间、车辆与外部通讯设备进行远距离信息交换的工具。不但可以用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而且能够达到与车辆间、车辆外部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

2 车载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2.1 车载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终将代替线缆和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原因就是蓝牙技术能够避免线缆出现乱线,红外线对环境影响比较敏感的弊端,因此在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小,应用前景广泛。比如说使用蓝牙技术实现车门的自动开闭,利用蓝牙技术实现对车内音乐、视频等相关功能的自动控制等。此外,汽车与外部世界的高速、安全、快捷的通讯将成为汽车的基本配置和升级必要选件。采用适用于高速移动的最新无线电通讯技术,如UMB(超宽带)通讯技术、WiMAX通讯技术等,可以使汽车在高速移动中同外部通讯设备保持稳定、高速的无缝链接。随时保证汽车内、外通讯的畅通,汽车通过车载无线通讯设备可以随时收集外部信息。例如可以提前预知前方道路路况,并且能根据汽车行驶状态、周边路况等综合判断,自动采取降低车速,变换行进路线等方式,减少各类行车突发状况的几率,大幅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2.2 嵌入式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新款车辆中,嵌入式技术的集成度逐渐提高,进而使得车载无线通讯系统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所以未来嵌入式技术将更加深入到车载无线通讯系统芯片的开发工作中,以此来带动了车载无线通讯的通讯能力。随着地面交通设施、各种汽车内外电子设备的建设和普及程度,车载无线通讯技术将加速从研究到普及的速度,不断满足实际汽车无线电应用市场的要求。

2.3 电子通信安全技术

因为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涉及汽车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应用系统,所以其安全问题极为复杂,对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要从技术的角度来完善车载安全机制,并且加强对车载电子通信系统的管理,实现软件和系统的更新升级,弥补信息安全漏洞。加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资支持力度,鼓励和培养相关人才,实现个系统之间的统一协调,完善安全机制。此外,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保障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不但要利用网络平台本身的优势对路况信息加以整合和甄别,同时还要加大对投放和播报的信息的甄别,去除恶意信息,另外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水平和对信息分析整合的能力。

3 车载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车载无线通信技术在慢慢的被普及,按照通信距离的大小,车载无线通信技术分为四个部分:车内、车外、车间、车路通讯:一是,车内通讯。车内空间无线传输方式传播速度迅速,抗噪性能强,使用范围比较广,其中常用的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就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蓝牙技术。二是,车外通讯。车外通讯模式指的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车辆本身和各种外部通讯设施之间的联系,实现其信息资源的传递和交互。车外通讯的通讯范围覆盖面是最广,传输距离最远,通常情况下可实现数百公里的无线通讯传输。三是,车间通讯。车间通讯是一种双向的传输方式,存在于多个动点之间,车间通信功能是当车辆遇到危险或意外情况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发出提醒,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让意外的车辆事故得以遏止。四是,车路通讯。车路通讯指车路和外部的无线通讯设施,当前该通讯模式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主要有: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微波技术、红外技术等等。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补给,车载芯片的研发、通讯数据的供应等整条车辆行业生产链将会不断优化和发展。如今,在保证车辆驾驶安全的同时,让驾驶者的舒适度进一步提升是当前车载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便于人们充分的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

4 结语

总之,目前车辆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所以车辆的信息传输、通讯功能也要摒弃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不断地对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优化,以此来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相信在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的不断完善下,其未来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程一风.车载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

[2]王冰雪.浅议车载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信息技术,2015(7).

篇5

一、无线通讯LTE技术分析

1.1 LTE技术概述

LTE技术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英文缩写,突破了3G技术的现实版本,实现了向4G技术的转变,LTE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对于网络发展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从技术层面上来分析,LTE技术是在3G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取的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LTE技术标准有明显的特征,在通讯速率上有下行速率能够达到100Mbps,上行能够实现50Mbps。在频谱效率上能够实现2到3倍的R6版本的标准,系统的分组交换能够实现在整体技术架构上全新设计。LTE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无线网络的延时,增加了无线覆盖区的使用范围,实现通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在系统的兼容性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以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LTE分为两个主流方向,FDD―LTE和TDD―LTE,是目前无线网络效率最高的通讯技术标准版本。

1.2 LTE技术的发展趋势

LTE技术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小规模的商业用途。以移动服务商为例,采取LTE技术进行商业的用途,实现高速的网络交互性试验。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区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集群效应发展。LTE的技术要求很高,在网路的架构上要求极为的严苛,从LTE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更加倾向于缩短网络延时,扩充系统的容量,在网络的覆盖上实现更为广阔的覆盖范围,时限更高的网络质量,将武侠网络的应用渗透到家庭范围内,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无线网路4G化的发展进程。

二、LTE技术的应用

2.1 LTE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体现

LTE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其商业用途上,充分的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信息数据传播的需求性,在长期的技术发展和研发的过程中,追求更大容量、更高速率的网络状态,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的消耗。在商业用途上主要集中体现在几大通讯运营商,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主要体现,中国联通的4G服务平台吸收了更多的消费市场,从业务规模上不断的时限扩大突破。中国移动在TD-LTE的规模试验部署上采取了“6+1”的模式在我国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厦门六大城市范围内开展用户体验。在2014年已经完成了商用水平的多模数据终端和3款手机设计。中国电信在技术应用上采取了成本较低的FDD网络,考虑到运营的成本,电信运营商倾向于和其他运营商的合作开发,营造更具有优势性的运营网络。

2.2 LET技术国际应用体现

LTE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体现的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以瑞典、日本和美国三个主要的运营商经营范围内。瑞典的LTE站点运营以爱立信和瑞典运营商的合作商用为体现,在移动数字的高速公路方面走出了重要的道路在网络升级和网络维护上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体验,通过全新RBS6000系列的LTE无线基站、演进分组核心网、SmartEdge1200路由器和最新EDA多址接入聚集交换机的移动回程链路解决方案。日本采取发放LTE牌照的方式,日本几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软银移动、KDDI和e-Mobile公司采取了统一的LTE标准,着眼于在全球范围内时限4G战略部署。美国LET商用由Verizon Communications与沃达丰公司共同组建,移动高速上网演示选定爱立信与阿尔卡特朗讯作为首要网络供应商,提供商用服务的同时,也将扩展其FiOS光网络。

篇6

关键词 宽带 无线 通讯 技术 发展 现状 意义

如今的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谁最先掌握最新信息,谁就有主动权。可见,信息的传递十分重要。传统的信息载体、信息传输速度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信息网络的传载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加强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现有的宽带无线技术有3G通讯技术、超宽带无线技术、“Wi-Fi”、“LMDS”与“WIMAX”等。下面,笔者就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论述。

一、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宽带是用户接入点网络传输速度超过1 Mbps的数据传载速度。我国因地制宜地研究出符合我国需要的宽带无线技术,并制定出了2.4、3、5、5.8、26 GHz等宽带无线网络接入频道。另外,LMDS、MMDS等相关宽带无线上网技术在我国也有较好的发展与应用。在科研工作方面,正极力改变5.5GHz频率的传输载量,为中国宽带无线网络用户构建一个平稳高速的信息平台。

LMDS作为多点分配系统,对本地信号的覆盖与传输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一般的工作频率为10 Hz到40 Hz,敷设方式一般为点面敷设,通过地区或者基带的信号转录为射频信号。在各用户端,接受信号的同时还需把射频信号转换为原有的基带信号。LMDS的信号传输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设备的成本和网络发展速度的影响),这使得LMDS的发展受到了影响。MMDS是多点分布的固定宽带接入技术,作为提供宽带业务的基础,MMDS的输出频率在3.SGHz。MMDS可以为客户提供透明传输业务、Internet的接入、用户的数据交换、语音视频的传输与交换等相关网络业务。

在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全球无线/移动通讯的发展呈现出6大趋势,即传送宽带化、应用个性化、接入多样化、网络数据化、系统互补化及有线/无线一体化。因此,宽带无线接入将成为向NGBW及3G通讯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接入与传送支撑技术。一方面,宽带无线接入比移动通讯容易操作和实现,成为新一代NGN移动通讯的技术先导;另一方面,NGBW及3G通讯技术发展需要宽带无线接入作为支撑,而且一些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本身即具备良好的移动特性,甚至可构成广域的移动覆盖。

二、3G通讯技术的特点、属性

3G通讯技术是一门新型、多功能的通讯技术。当传统的通话、发短信、上网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手机通讯行业需求时,3G通讯应运而生。

3G通讯具有很多高品质的优点,能实现视频与语音同步的现实。3G传输速度分为三个档次:静止2 Mbps,中速384 kbps,高速144 kbps。3G三大主流行业W-CDMA、CDMA2000、T-SCDMA,已经确立了三大主流无线接口的统一标准,建立的3G无线网络技术极具代表性。但是,在中国推行3G技术存在局限性,中国移动施行自主创新的3G技术与国外成熟的3G技术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办法马上与国外3G接轨。

“Wi-Fi”通过无线局域网络的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端、计算机和相关向外辐射设备,接入WLAN的无线局域网络技术。“Wi-Fi”的网络传输速度为54 Mbps,其设备组成以单元结构为主,将整个系统单元化,在分出的每一个单元,设计成为一个基本的服务组(BSS)。BSS有集中地处理方式、分布对等式和分布对等式管理。通过这几种处理,能够很好地管理单元网络。“Wi-Fi”主要解决的是无线网络中局域网的客户接入点问题,这种方法只能把互联网的连接信号传输至100 m的地方,而“WIMAX”解决的是无线局域网问题。

“WIMAX”作为全球微波技术在宽带无线技术行业首度开发应用,其主要正对频率是(2 GHz~11 GHz),网络连接速度为75 Mbps,在这个波段中的微波勇于将无线信息连接于网络上,还可现无线宽带接入BWA来使用。“WIMAX”技术使用WLAN相似的技术,可以把上网信号传输至50km以外。“WIMAX”技术标准有两个,一个是802.16标准,另一个是802.16 d和802.16 e两个附加标准。两个标准严格要求了“WIMAX”在使用者的生产生活中,大大优化了公司、家庭、学校等一些高度用网的群体,既节省了传输线路的敷设麻烦,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还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不用走到哪里都要寻找网端的情况。

三、超宽带无线技术的特点、属性

超宽带无线技术(UWB)是一种无载波通讯技术,它不采用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带宽非常宽。UWB系统发射的功率谱密度可以非常低,因此短距离UWB无线通讯系统与其他宽带无线通讯系统可以共存。UWB的传输速率可达几十Mbps至几Gbps,其收发信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于全数字化;其固有的抗多径衰落功能很强。超宽带技术在实现同样传输速率时,功率消耗仅有传统技术的1/10~1/100。另外,UWB可发送噪音以下的低功率信号的规定值“FCCParTls”(41.3 dBm/MHz),具有隐蔽性好、低截获率、保密性好等非常突出的优点,能很好地满足现代通讯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由于UWB信号定位精度高,所以在透视成像雷达、人体医学成像、穿地探测雷达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UWB技术目前有两种相互竞争的技术标准:一种是IEEE支持的MBOA标准,另一种是以摩托罗拉为首的DSSS(CDMA)标准。两者的分歧体现在UWB技术的实现方式上,分别采用多频带方式和单频带脉冲方式。虽然调制方式不同,但两个方案在扩频方式中均使用跳频方式。现在,IEEE802委员会已将UWB作为局域网PAN的基础技术候选对象。PAN的目标是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代替传统的有线电缆,以低价格和低功耗在10m范围内实现个人信息终端的智能化互联,组建个人化的信息网络。其最普遍的应用是连接电脑、打印机、无绳电话、PDA以及信息家电等。目前。实现PAN的主要包括USB在内的IEEE802.1lb(Wi-Fi)、家庭无线网络HomeRF、Bluetooth、红外线hDA等5种技术。

四、宽带无线技术发展的意义

为了满足现今人们对宽带无限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宽带无线技术秉承“让用户摆脱‘有线’的传输束缚”的宗旨,使客户不论是静止还是移动,都能够有效的接收信号的传输。

宽带无线技术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有线传输信号的手段,实现高输出速率、高覆盖面积的传输“无线”理念。自3G和高信息保真3G可视通讯推出以来,人们对宽带无线技术又有了新的层面理解,不再局限性地认为宽带无线技术只应用在电脑上网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推陈出新,又增添了新的成员“Wi-Fi”与“Wi-M”等宽带技术,并向着4G方向不断前进。

五、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宽带无线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成为人们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篇7

本书共分13 章和7个附录:1.序论,物理基本概念、信号的无线传送、波的本质、波的特点、电磁波、射频通信系统; 2.基本术语,物体与电、电动势、电流效应、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基本电变量、电信号、信号的量化; 3.电噪声,热噪声、等效噪声带宽、信号噪声比、噪声数值、噪声温度、串联网络的噪声数值、有源器件的噪声; 4.电子器件,简单电路元件、基本网络定理、半导体器件; 5.电共振, LC电路、RLC电路、Q品质因数、电感的自共振、与并联阻抗变换串联、动态电阻、普通RLC网络、选择性、带通滤波器、耦合调谐电路; 6.匹配网络,系统划分的概念、最大功率传输、测量由于错误匹配造成的功率损失、匹配网络、阻抗变换、Q品质因数匹配技术、单级LC匹配网络的带宽; 7.RF和IF放大器,普通放大器、单级放大器、栅地-阴地放大器、偏置问题、电压放大器的AC分析、米勒电容、调谐放大器; 8.正弦振荡器,振荡器判断标准、环形振荡器、相移振荡器、RF振荡器、振幅限制方法、晶体控制振荡器、电压控制振荡器、时间与振幅不稳定移动; 9.频移,信号混合机理、二极管混频器、晶体管混频器、JFET混频器、双栅MOSFET混频器、镜像频率; 10.锁相回路, PLL工作原理、PLL的线性模型、PLL应用; 11.调制,调制的需要、振幅调制、角调制、PLL调制器; 12.AM和FM信号解调制, AM解调制原理、二极管AM包络检波器、FM波解调制; 13.射频接收器,基本无线电接收器布局、非线性效应、无线电接收器规范。本书的7个附录分别为:附录A物理常数与工程前缀;附录B麦克斯韦方程;附录C二阶微分方程;附录D复数;附录E基本三角恒等式;附录F有用的代数方程;附录G贝塞尔多项式。

本书适用于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的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工程师。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篇8

所谓蓝牙技术,是一种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代称,其实质是要建立通用的无线空中接口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使通信和计算机进一步结合,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设备可以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互用、互操作的性能。一般来说,它的连接范围为l0厘米到l0米之间;如果增加传输功率的话,其连接范围可以扩展到l00米。

蓝牙技术与红外技术的比较,红外(Infrared Red)通信技术是由红外线数据协会推出的短距离通信标准。它通过波长为850纳米的红外光传输数据,常用的通信距离为1m~3m,传输速率较高,最高可达16Mbps。使用红外技术的优点很多,但同时红外线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仅适用于两台设备之间一对一的连接、发射角度不能达到全方位有效,要求有一定的指向性和不可遮蔽性,并受传输媒质本身的限制,更重要的一点是红外线技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比之下,蓝牙技术却能实现一台设备与多台设备的相互连接,在多台设备之间存在障碍情况下同样可以进行无线通信。蓝牙工作在2.4GHz全球自由频段内、可以保证所有网络设备自由连通,在全球范围内所有蓝牙设备标准统一。

蓝牙技术与其他2.4GHz标准的比较,目前工作在2.4GHz频段上,与蓝牙构成主要竞争对手的无线技术有HomeRF和IEEE802.11b两种。HomeRF是建立在共享无线访问协议(SWAP)之上的,它在2.4GHz频带扩展频谱上以50跳每秒的速率跳频,最大功率为100mW,有效范围约为50m,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该协议同时支持数据和语音通信,最多支持6个全双工的语音信道。HomeRF从设计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在家庭网络上的需求,除了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外,简单、保密、易用是它很显著的特点。在家庭网络上,HomeRF产品是消费者适合的选择。IEEE802.11b最初是以支持在大工作区内实现无线漫游为目的而开发的。它支持10个到100个接入点,传输距离最高可达300m,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Mbps。802.11b的传输速率和安全性比蓝牙要高许多,在局域网的无线接入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语音支持十分有限,只支持数据传输,它的最主要的应用是实现高质量的数据网络,在体积、功耗和成本上也无法与蓝牙相比。

与上面两种技术相比,蓝牙技术中的跳频更快,因而更加稳定,同时它还具有低功耗、低代价和比较灵活等特点。总地来讲,这些技术都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以及不同的用户需求而制定的,因此造成了它们各有自己的市场。其中,IEEE802.11b比较适合于办公室中的企业无线网络,HomeRF可应用于家庭中的移动数据和语音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红外技术应用于传输速率高、使用次数少、移动范围不太大的场合,而蓝牙技术则可以应用于任何可以用无线方式替代线缆的场合。

作为一种新的无线通讯技术,与其他的类似技术相比较,蓝牙技术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了诸多因素,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工作频率及抗干扰性。蓝牙技术以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1标准技术为基础,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该频段用户不必经过允许,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自由使用,这就消除了“国界”的障碍。但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就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为了避免干扰,蓝牙技术特别设计了小数据分组和快速确认跳频方案,以确保链路稳定。

2.使用方便。蓝牙技术规范中采用了一种“Plug and Play”的概念,它有点类似于“即插即用”。用户不必再需要学习如何安装和设置,凡是嵌入蓝牙技术的设备一旦搜寻到另一个蓝牙设备,马上就可以建立联系,利用相关的控制软件,即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

3.支持语音。蓝牙主要用于个人网络、家庭网络或者办公室网络,对语音的支持成为它必不可少的特性之一。

4.无须基站。蓝牙系统网络以蓝牙模块为节点,无须建立基站,就可以进行无线连接。蓝牙采用了一种极为经济的形式解决了无线通信中“最后10米”的问题,不需增加任何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同时不对现有的固定通信网产生任何压力。

5.尺寸小、功耗低。蓝牙所有的技术和软件都集成于9mm×9mm的微芯片内,从而可以集成到各种设备中。蓝牙工作或待机时所消耗的电流大约只相当于手机的3%~5%,工作电压也很低(3~5V)。另外,蓝牙具有四种功耗模式,能够在通信量减少或者通信结束时转入到低功耗模式。

6.多路多方向链接。目前,相距很近的便携式器件之间的链接一般是用红外线进行的,使用起来仍有许多不便和限制。蓝牙无线收发器的链接距离一般可达10米,不限制在直线范围内,并且能够穿透一般的障碍物,即便设备不在同一房间内也能够相互链接。蓝牙设备能自动寻找它周围的蓝牙设备,一旦找到就会自动建立连接,一个蓝牙系统可同时连接多达7个设备,构成一个微微网。相邻的微微网之间可以通过一个同时跨两个微微网的设备相连,使这种无线连接的范围得以延伸。这就可以把用户身边的设备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个人领域网络”。

7.保密性。蓝牙传输具有全方位特性?因此它就有可能被任意方向的设备窃听或破坏,所以蓝牙的防窃听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蓝牙在其基带协议中加入了鉴权和加密措施。另外,蓝牙采用的跳频技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篇9

关键词:汽车;无线电技术;通讯技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F40 1 对汽车内部通讯技术的影响

现代人们在追求汽车功能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对汽车本身所自带的娱乐设备的品质也日益看重。从原始的收音机到后来的车载MP3,再到现在的智能网络行车系统,无线电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融合,以及其拥有的全网络搜索功能会为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车内听觉盛宴,人们不再局限于听音乐,收听新闻资讯报道,也能享受到强大的听电台、电子书、语音对话等功能。无线电技术的融入,不仅极大拓展了汽车的娱乐功能范畴,提高了汽车的娱乐性和舒适性,使汽车与宽阔无垠的网络空间相伴相随,让汽车真正成为互联网世界的运动节点,同时也为汽车通讯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无线电技术与网络的无缝衔接,不仅为提升汽车的娱乐性和舒适性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为汽车以及驾驶员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措施。如若驾驶员陷入危险境地时,就可以通过车内安装的无线电通讯装置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求助信息,为实施救援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总之,汽车无线电技术使车内通讯技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清晰的语音通话功能、完整强大的娱乐体系、迅速便捷的信息传递等使汽车的功能定位更加趋向于智能化、人性化,汽车真正通向信息化的大门正在打开。

2 对汽车与道路之间通讯技术的影响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繁荣发展。无线电技术成为连接贯穿整个交通网络的不可或缺的纽带,为改善交通环境、提高相关公路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缓解通行压力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利用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前贴上相应的电子识别标签,将会成为解决高速收费路通拥堵、节约高速公路用地资源、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的强有力手段,大大提高了公路交通通行能力。

交通流量监测雷达,建置于城市道路或者高速公路路侧,能够同时监测多个车道,系统探测车流量、车型、车速以及道路占有率等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有效且准确的道路交通情报,使相关交通管理调度者能及时做出快速有效的诱导,从而保障交通管理系统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行。

实时路况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是集信息采集、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它通过采集实时的路面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交通管理机构提供科学全面的分析数据,进而合理引导交通流,使有关车辆能够避开道路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为构建安全合理的交通网发挥有益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代庞大复杂的交通信息网的存在背景下,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借助无线电技术来获取更加全面立体的交通信息从而进行科学决策,人们也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技术来接收汽车外部无线电通讯设备对道路探测情况的反馈信息,这是信息技术与汽车深度结合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时代对汽车通讯技术应用的必然要求。

3 对汽车外部通讯技术的影响

汽车外部通讯技术是指汽车通过一定的无线电设备与外部资源进行信息交换,它要求在汽车行驶移动轨迹高速不定的时候,也能够为人们提供可靠及时地外部环境信息。

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仪与定位仪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无线电设备.利用GPS导航仪通过接收卫星信号,配合它提供的辐射整个交通网络的实时电子地图,适时地掌控自己的确切方位和目的地。在汽车中安装导航仪,不用再因为路线不熟悉而无法出行,人们可以有针对性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电子地图,确定最佳的行驶路线,同时它为人们提供全程语音提示,驾驶者不必随时观察显示界面就可轻享导航全过程的实现,让汽车的安全舒适度大为提高。

定位仪则是通过确定汽车的出发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对汽车所处的具置进行准确的电子记录。在车上装置定位仪,不仅能够让人们随时掌握自己的确切地理位置,同时也可以利用定位仪的追踪防盗功能,在汽车被盗用时,通过向有关部门反射发送无线电信号,为追查人员提供准确的电子定位信息,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汽车的所在地,保证汽车的及追回。车载定位仪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障人们自身的财产安全提供了双保险。

4 对汽车与汽车间通讯技术的影响

汽车与汽车之间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汽车与道路间通讯技术应用的另一方面,它与车路通讯优势互补,共同承担为汽车在可知或未知的交通环境中保驾护航的重大责任。

车间通讯技术主要利用车内装载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内,如在规定范围内的前方路口转弯处,因视线问题,人们可能无法确定周围的车辆类型、数量、所处位置以及它们将要行进的方向,此时人们可以利用专用短程通讯功能进行确定搜索并与有效范围内的车主展开视频或者语音通话,通过无线电设备达到直接交流对话,从而为防止车辆相撞、交通堵塞的情况发生发挥良好的事前防范作用。

车与车间的通讯技术让人们对周围道路交通情况的信息掌握更加具体直观,在遇到突发的意外状况时,车主与车主之间的直接交流既能够自行有效的疏导路面交通,同时也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为相关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起到间接的推进作用。

结语

科技引领未来,人类在通往完全信息时代的朝圣路上,既是征服者又是仰望者:人类不断发展创新无线电技术在汽车通讯技术方面的应用,让汽车的性能发生巨变,同时,人类又不断地寻求突破,以求取无线电技术在汽车通讯方面带来更大的潜能带动。无线电技术对汽车内部、外部,汽车与道路以及车间通讯技术的影响是深刻并显而易见的,我们有理由希冀:汽车无线电技术将为汽车通讯技术带来更加持久深刻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技术 无线网络信号 监测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无线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我国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了,因此对于无线网络信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无线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快等特点,但是恰好是它的这种特点为他带来问题。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比较广,因此有很多没用的信息也被接收过来,导致很多信息堆积在一起,从而抑制了信息的传输速率。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技术人员一直在不断的研究。

一、无线网络信号监测的基本概述

1.1无线网络信号监测的基本含义

就像笔者之前提到过的,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广、传输速率快等特点,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而无线网络信号监测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信号监测设备对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造成无线网络信号弱的根本原因。这种手段能为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他们在监测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数据,这样技术人员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新型的无线网络信号监测手段与传统的监测手段相比,在数据上面更加的精确,降低了监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

1.2无线网络信号监测的技术架构

无线网络信号监测主要就是对无线网络信号进行监督与管理,防止无线网络信号减弱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使用,但是无线网络信号监测除了有监督这个功能以外,最重要的是他还能进行反馈,虽然监测出问题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解决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之后对其进行及时的修复,才能算是真正做到了对于无线网路信号的监测工作,为无线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为企业树立了优秀的企业形象。

无线网络监测技术的架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网络的监管,这个部分的主要职能就是对无线网络信号进行监测,保证数据的准确与可靠,并且能够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的反馈给公司,能在第一时间将无线网络信号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第二个部分就是无线网络技术支持,这个部分的主要职能就是表面的意思:技术支持,技术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没有优秀的计算机技术,就无法实现对于无线网络信号的监测与维护,不能保证人民群众对于无线网络的日常使用,由此可见,计算机处理技术在无线网络信号监测中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针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要想能够解决问题不仅仅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还要有优秀的分析团队,尤其是对于无线网络的性能分析,有助于提高无线网络的信号,间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质量,提高企业形象[2]。

二、基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的无线网络信号监测

2.1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加快无线网络信号的传递

正常情况下无线网络传递信息的速度就已经非常快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经常会出现无线网络信号弱甚至是中断的现象,这时候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对于无线网络进行系统的优化,促进信息的传递,从而加快无线网络的信号传递。

2.2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此在网络世界我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都是不受到保护的,而我们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的信息随时都有可能被窃取,这种现象会导致网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的研究,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完善来实现无线网络安全性能的提高[3]。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通过对于无线网络信号监测的基本了解,我们知道它在无线网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无线网络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方面,因此只要能够提高无线网络信号监测技术就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对于提升运营商的企业形象也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参 考 文 献

[1]闵功祥.无线网络信号监测中计算机通讯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v.723:5595-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