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概念范文
时间:2023-03-20 01:2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宪法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42-01
关于宪法是什么这一问题,宪法学家的说法都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什么样的定义才能比较准确地概括宪法的含义?目前宪法学界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宪法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下十余种。下面将择中外宪法定义之中最具代表性者试述之:
一、西方对宪法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不同角度的最具代表性之概念
(一)从宪法内容角度出发的定义
1 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组织、权限、运行的规则;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直接认为:“宪法是规定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2 有关与国家整体密切相联系的因素,如日本的美浓不答吉把“国家领土范围”、“国民资格要件”也纳入宪法的定义范围,认为宪法是“关于国家领土的范围、国民资格的要件、国家统治组织的大纲,尤其是处于国家最高地位的机关如何构成、享有什么权利、怎样行使他们的权能、各种机关彼此间有如何的关系等的法则,以及关于国家与国民之间关系的基础法则。”
从以上的相关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很多学者仍然把规定国家组织看作是宪法最根本的内容。另外有些学者虽然强调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是宪法的基本内容,却没能很好地说明如何调整和规范这两种最基本的内容。而事实上,宪法除了规定国家权力和公民基本权利这两大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权力和权利进行有效地分配与规范,从而使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二)从宪法表现形式角度出发的定义
这种定义的特点是只注重从表面形式上来定义宪法,至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可以在所不问。
1 狭义的形式定义只局限于以宪法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如芦部信喜认为,“形式性的宪法指的是以宪法这种名称所被称呼的成文法典(宪法典)之情形,即所谓形式意义上的宪法。”
2 广义上的形式定义将含有宪法内容的法律文件均称之为宪法,有的还将诸如判例、国会法令、政治习俗之类的表现形式也归为宪法。典型如[法]鲍格德说:“宪法是一种根本大法,根据它以建立国家的政府,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可以是成文的,由者制定具体的条文,它也可以是历史的结晶,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来源的国会法、判例以及政治习俗所组成。”
(三)从宪法阶级本质角度出发的定义
这曾经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学者分析宪法的基本立场和惯常思维,强调宪法的阶级性是这种宪法定义的主要特点。如苏联学者克托夫认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表现和巩固统治阶级,表现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的基础。
强调宪法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的观点也需要辩证的看。的确,在一个国家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都曾发生过相当激烈和尖锐的阶级斗争,但是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在如今的社会,“阶级”的概念已经不那么明显了。综上,从某个角度、某种意义上去给宪法下定义,是揭示宪法某一方面含义的重要方式,它具有简明、生动的优点,是人们认识、了解宪法不可缺少的途径。但这种定义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就是概念的不周延性和不完整。
二、我国学者宪法定义
(一)强调阶级性、政治性的宪法定义
比如,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这类强调宪法阶级性、政治性的定义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中国传统宪法理论给宪法下的定义的最大弊端在于没有揭示宪法的本质属性。直到今天,除开在各种专业性著作和杂志中法学研究者对宪法概念提出过新的见解外。在正统的法学教材中仍然没有摆脱阶级关系和民主制度框框的束缚。这样就人为地禁锢了宪法学研究的空间,这对于拓宽宪法学的研究视野。建立完善的宪法学体系,推动宪法学和其它部门法学的良性互动发展有着很大的阻力。
(二)强调宪法内容的定义
这类定义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此时淡化了对宪法阶级性的强调,开始注重从宪法内容方面来定义宪法,并开始在定义中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人权)内容。典型的如:宪法就是以民主和法制为其基本内容的根本法。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性质、政权形式,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法律。
此外。还有一些力图突破传统的宪法定义。如王磊“宪法是调整公民和国家之间基本关系的部门法。”这种定义的目的是强调“宪法首先是法,其次才是根本法”突出其“法”的属性,从而使宪法的强制实施——可以说是针对中国宪法目前不能实际有效运行的而谋求的一种对策性定义。但是这种定义终于“不能将行政法、经济法排除在外”。
篇2
( 一) 人的尊严说
人的尊严学说认为,在尊严的表达用语上应该采用人的尊严。尊严的主语是人,而这里人的范畴包括一切生物意义上、个体的人,并不能将集体人代替个体人。有学者认为: 宪法上人的尊严适用于一切人、任何人、每个人。换言之,人的尊严的主体是人( human being) 。人的概念接近生物( 基因) 理论上的人,不需要以美德、劳动能力等善为要件。它只有一项依据,即个人作为人存在的事实。显然,该学说认为,作为尊严主体的人只需要具备生物意义上的人即可,附加在人之上的道德、伦理因素都不应该成为阻碍人享有尊严价值的障碍。
( 二) 人格尊严说
人格尊严说主张尊严的主语是人格。同时,此类主张也认为人格尊严与人的尊严语义雷同,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此类学说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所主张。比如,有学者主张: 人格尊严是基本权利的价值核心。人格尊严,源生于英文中的HumanDignity,英国、美国、法国往往直观地将其理解为人性尊严,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所称之的人格尊严同根同义。这里基于与我国法律文化传统衔接的考虑,套用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说法,即人格尊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国家的目的,不能被当作国家及社会作用的手段,人对其基本权利的正当行使有自治和自决的权利。就其性质而言,它不是一项具体的基本权利,它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关系也不完全类同于平等权与其他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就其功能而言,与其他大多数基本权利不同,人格尊严兼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功能,两者相比,前者居于主导的地位。另外,将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含混使用的还有许多学者。例如,学者张千帆在其《宪法学导论》第七章第四节中,就权利的保障的共同基础对人格尊严的尊重问题的论述中,就交替使用了人格尊严与人的尊严。
二、人的尊严、人格尊严、人性尊严三种概念的内涵辨析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知道,虽然三者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尊严主体选择上的分歧,然而却不能把这种分歧简单地归结为只是一种表述上的选择分歧,而要从更深层次的关系上考虑到以后尊严的宪法保护实践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深刻辨析与阐述。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人的尊严、人格尊严、人性尊严划等号,而要在尊严的主体表述上选用人较为恰当,主要理由如下:从语义内涵上分析,人的概念与人性、人格概念的内涵不同,且更具稳定性、全面性与概括性。从词源上分析,三者之间的分歧体现在HumanDignity一词的翻译上。Human一词在牛津大词典中被作为形容词或名词两种用法来使用。
如果作形容词,则为人的、显示人的本性的表述,以别于神的、动物的或机器的表述。如作名词,则等同于hunman being一词。而hunman being一词译成中文则为男人、女人或孩子。从而,人在西文语义中,Human Dignity译成人性尊严或许有些接近,却并无译成人格尊严一说。人格在西文中对应的词语是personality,人性一词在西文中更习惯于用human nature一词表述。人格尊严翻译成personal dignity比较准确。从翻译学角度来考察,人的尊严表述最接近西文原意。另外,从中文语义内涵上分析,人、人格与人性涵义相差甚远。人一词的含义区别于动物,即生物学上的人。人格( personality) 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 人格) 。persona原指戏剧中的假面具,以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各种行为,或者指面具之后的真实自我。
在罗马法上,它被规定为取得法律上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资格,后来德国民法用权利能力将其取代,成为民法上的人价值判断的标准。实际上,它是一项民法上的法律技术,人格上的人指的是民法上的人。从我国有关学者的理解上看,人格主要限于姓名、肖像等身体附带性客体。总而言之,人格其含义显然比人要狭窄的多,而且内涵无法相符。人性一词在语义上可以理解为人应具备的品性、性质,它要求一个人应该具备做人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因此,人性一词带有强烈的主观道德评价倾向。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知道,三种理论都主张尊严价值的享有主体应该是每个单个的人,而不附加任何额外因素。应该说,人格尊严与人性尊严都偏离了尊严的目的价值。人性尊严在本质上将尊严的享有主体限制在具备一定德性的人,而不是一切人。如果按照此种进路,道德沦丧的人是不享有做人的尊严的,这显然既与尊严理论的价值相悖,同时也与人性尊严说相悖。人格对应民法上的人,是民法上的一种法律技术,显然也与尊严内涵相悖。由此可见,从语义上分析,用人的尊严表述比较恰当。
篇3
关键词:感性; 情感; 发现;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8-001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的建构是以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展感性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是,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发现学习受到进度、效率的挑战。在新课改精神的普照下,探究学习的基础——发现学习得到支持和发扬。因此,我更有勇气充分尝试我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教学三年级“千克、克”,我就依据这样的理解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千克、克”是苏教国际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从这个单元的容量来看,安排三课时比较恰当。而实际上因为操作、竞猜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三课时是不够的。有明晰的教学思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但也是对师生活动的最大限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计量单位中的两个(也可以不是两个)重量单位,学的是概念!
满满当当地,我还是安排了三课时。我的设计是,千克和克一起教。教材上把它们分开来,是范例教学的思路,前一课紧且难度大,后一课“克的认识”则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松弛,浪费时间是必然的。两个概念在一课时接触,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因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把它们看成为“重量单位”这一个概念。先是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再是理性认识和选择拓展,最后是概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的安排,也是从概念形成和巩固的规律出发来考虑的。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自评。
二、教学实录和自评
1.比一比。第一课时侧重于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比较物体重量的问答:
师:谁来比较下,老师的体重也徐宴清的体重谁重?
生:(很显而易见)老师的体重重。
师:大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你俩的体重相差很大,只要通过眼睛看就能判断出来。
师:那么谁来说说两本书和四本作业哪个重?
生:学生猜测。
师:你能用一种方法判断一下吗?(引导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请几个学生来掂一掂。
生:两本书重。
师:当两种物体比较轻重时,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解决。
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呢?思考一下用眼睛看能判断结果吗?如果用手掂呢?
生:用秤来称。
【自评】教材的设计是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其好处是适于动手和参与。我改用体重,更为生活化和直观。教材安排“千克”的认识先于“克”,可能正是基于认识的直观性上的便利。如果像长度单位认识的数学安排那样,把“克”和“千克”调换位置,从语言和逻辑上更为顺畅,然而与学生的概念认知却是不利的——那样就先难后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重量,所以教材先安排对“千克”的认识,然后再接触比较微观的“克”(甚至可以介绍“毫克”等)。理解认同教材的这一安排,教学设计就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即强调生活化,强化直观性。
为了引出“称一称”在现实中的必要性,我把物体重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当物体重量相差比较大时,通过眼睛看能得出结果的;二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是很悬殊,但能通过学生用手掂一掂也能得出结果的;三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用手掂也不能明确判断时,我们就要借助于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学生对秤也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2.称一称。当学生对“秤”充满了好奇时,让他们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学生一一列举,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来谈谈:你对这些秤的认识。将学生原有的一些零星的知识整理完整。这时教师拿出台秤和天平,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用什么最单位的?思考:为什么台秤用千克做单位,天平用克做单位?联系它们的用途,学生不难得出:台秤平时称的物体比较重,天平平时称的物体比较轻。由此得出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的结论。
再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和一克的黄豆。学生通过刚才对千克、克的认识,都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工具。
给学生一些小组自由操作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身边的物体来称一称,并记录下来称出的结果,然后再小组汇报。
【自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初步感知到千克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可以获取到新知,而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往往记忆比较深刻。
让学生在自己具体的操作中感知一千克和一克,这样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比较好。也让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有更好的认识。
让学生称一些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估一估中,有借以参考的对象,为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给予帮助。
3.估一估。让学生来估一估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黄瓜的重量,一支钢笔的重量等。教学采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
【自评】在前面对千克、克的认识后,又有了称身边一些物品的经验,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量的估测就不会那么不着边际了。
设计估一估物体重量的比赛,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在不断的比试中,提高他们估一估的能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生活化和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一体的。生活化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生活化和直观性,又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支撑;而目标的概念建构,其最为扎实的达成途径,是发现学习。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情感驱动是动力和剂,她建基于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和直观的学习内容,而又因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而激发高级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感性; 情感; 发现;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8-001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的建构是以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展感性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是,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发现学习受到进度、效率的挑战。在新课改精神的普照下,探究学习的基础——发现学习得到支持和发扬。因此,我更有勇气充分尝试我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教学三年级“千克、克”,我就依据这样的理解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千克、克”是苏教国际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从这个单元的容量来看,安排三课时比较恰当。而实际上因为操作、竞猜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三课时是不够的。有明晰的教学思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但也是对师生活动的最大限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计量单位中的两个(也可以不是两个)重量单位,学的是概念!
满满当当地,我还是安排了三课时。我的设计是,千克和克一起教。教材上把它们分开来,是范例教学的思路,前一课紧且难度大,后一课“克的认识”则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松弛,浪费时间是必然的。两个概念在一课时接触,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因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把它们看成为“重量单位”这一个概念。先是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再是理性认识和选择拓展,最后是概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的安排,也是从概念形成和巩固的规律出发来考虑的。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自评。
二、教学实录和自评
1.比一比。第一课时侧重于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比较物体重量的问答:
师:谁来比较下,老师的体重也徐宴清的体重谁重?
生:(很显而易见)老师的体重重。
师:大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你俩的体重相差很大,只要通过眼睛看就能判断出来。
师:那么谁来说说两本书和四本作业哪个重?
生:学生猜测。
师:你能用一种方法判断一下吗?(引导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请几个学生来掂一掂。
生:两本书重。
师:当两种物体比较轻重时,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解决。
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呢?思考一下用眼睛看能判断结果吗?如果用手掂呢?
生:用秤来称。
【自评】教材的设计是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其好处是适于动手和参与。我改用体重,更为生活化和直观。教材安排“千克”的认识先于“克”,可能正是基于认识的直观性上的便利。如果像长度单位认识的数学安排那样,把“克”和“千克”调换位置,从语言和逻辑上更为顺畅,然而与学生的概念认知却是不利的——那样就先难后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重量,所以教材先安排对“千克”的认识,然后再接触比较微观的“克”(甚至可以介绍“毫克”等)。理解认同教材的这一安排,教学设计就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即强调生活化,强化直观性。
为了引出“称一称”在现实中的必要性,我把物体重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当物体重量相差比较大时,通过眼睛看能得出结果的;二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是很悬殊,但能通过学生用手掂一掂也能得出结果的;三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用手掂也不能明确判断时,我们就要借助于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学生对秤也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2.称一称。当学生对“秤”充满了好奇时,让他们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学生一一列举,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来谈谈:你对这些秤的认识。将学生原有的一些零星的知识整理完整。这时教师拿出台秤和天平,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用什么最单位的?思考:为什么台秤用千克做单位,天平用克做单位?联系它们的用途,学生不难得出:台秤平时称的物体比较重,天平平时称的物体比较轻。由此得出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的结论。
再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和一克的黄豆。学生通过刚才对千克、克的认识,都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工具。
给学生一些小组自由操作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身边的物体来称一称,并记录下来称出的结果,然后再小组汇报。
【自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初步感知到千克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可以获取到新知,而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往往记忆比较深刻。
让学生在自己具体的操作中感知一千克和一克,这样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比较好。也让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有更好的认识。
让学生称一些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估一估中,有借以参考的对象,为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给予帮助。
3.估一估。让学生来估一估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黄瓜的重量,一支钢笔的重量等。教学采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
【自评】在前面对千克、克的认识后,又有了称身边一些物品的经验,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量的估测就不会那么不着边际了。
篇4
论文关键词:电子技术,概念现象,抽象形象
电子中的概念是反映电子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电子技术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电子技术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过程。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的基础,更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电子技术概念呢,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
1、联系、联想记忆法
电子技术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电场、电力线,磁场、磁力线,电场、磁场看不到但却实存在(可以利用实验证明),而电力线和磁力线不存在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而画出来的(可以看到)。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方向表示电场或磁场的方向概念现象,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疏密来表示电场或磁场的强弱。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也是如此:一般我们看不到,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电子画出来。空穴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带负电荷,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称为N型半导体。空穴通常用圆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电子带负电N就可以想成三个负号。通过总结空穴、电子,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就比较容易记了。
2、教学实验演示法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施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往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电子技术环境,提供给学生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学,用直流电源和单向半波整流电路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受正电压,二极管导通,电路中通过大的电流IF;反之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负极,电源负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路中几乎无电流通过。从而揭示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电教图象剖析法
有些高中电子技术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如PN结的形成,空穴和电子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可以用图象、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电子技术图象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电子技术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4、兴趣引导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电子技术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如对放大概念的认识概念现象,以门铃的工作过程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极管时接好电源和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很小只能在耳边才能听到;接着接好电源、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比较大,整个班都可以听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门铃发出声响的明显变化的现象。说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放大”现象切身的体会来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利用振荡电路组成的闪光灯电路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对知识的掌握。
5、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电子技术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
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和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利用其特性组成相应的整流电路,接在交流电路中就可实现“整流”。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给三极管加上合适的偏置,搭接相应的电路就可实现“放大”。
总之,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只有抓好电子技术的概念,才能在学习和操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篇5
关键词:调解;现念;制度构想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73-01
一、法院调解存在的问题
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1]从《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来看,在人民法院审理结案中,调解结案的比例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对于日益增长的案件,法院调解仍然是主要的结案方式之一。不容否认,法院调解在中国仍有存在的必要,这是中国现实国情作出的必然选择。然而理论界和社会对法院调解却是批评如潮,这种批判是缘于法院调解在执法实践中的歪曲,主要表现在:1、随意调解,久调不决:法官想什么时候调解、调解几次、跟谁调都是法官说了算。2、强行调解,违反自愿:现在的强行调解是不会像旧社会那样强按手印的,在笔录中不会找到强行调解的痕迹,但实际上,当事人还会惧于法官语言上和态度上表现出来的威逼利诱而违背本心而同意调解协议。3、家长里短,不成规矩:调解之所以会给人不严肃、缺乏法官威严的印象,恐怕就是由于在调解过程中,法官的调解通常似家常闲谈,不用法言法语,语言上、态度上的随意性使调解有时更像是说长道短。4、形式调解,过于简化。近几年来,在调解方面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就是把调解看作一种格式,简单敷衍,把调解走走过场,法院调解制度形同虚设。
二、塑现代调解理念,明确改革方向
(一)价值目标的重塑――现代法院调解应以公正、效益、安定为价值目标
目的法学派创始人耶林曾指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2]只有设定明确而符合实际的目的,法院调解的构建才能具有一致性、科学性,也有助于其贯彻和实施。
1、公正。《论语》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是说要讲有原则的调和,而不能盲从符合。调解不等于“和稀泥”,通过法官居中调解,达到实体上和程序上的公正应是法院调解制度的基本价值之一。在程序上,法官必须给予双方当事人平等的待遇,在实体上,追求合理和公平是调解的直接目的,法官要依法调解,可以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本着客观、公平的原则,引导当事人从实际出发,达成公平合理的让步与和解。
2、效益。20世纪后半叶以来,诉讼的增长使“迟到的正义”和“难以实现的正义”日益尴尬地成为法治社会无法解决的难题。法律效益越来越受到法学理论界和立法界的重视,从效益的角度出发,与纯粹的裁判相比较,法院调解更能体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法院调解能随机应变,可照顾到特殊情况下当事人的特殊要求;法院调解能够产生稳定的实体效益;能够显著地减少解决争议的错误成本和直接成本。
3、安定。调解可以使当事人结束争议,建立全新的法律关系并实现法律关系的安定。即使调解不能成功,由于法官的说服教育工作也可以减轻矛盾冲突。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候,急需社会环境的稳定,法院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之一,有义务在合法限度内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出发,促进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转变“官本位”观念――法院调解应以当事人合意的自由达成为核心、以法官积极中立地位为合意达成之契机
调解是一种根据合意解纷的方式,即由双方当事人就以何种方式和内容来解决等主要观点达成了合意,从而使纠纷得以解决。[4]当事人之间的谅解和妥协,实际上是当事人自行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财产权益,也就是当事人在事实上或法律上行使着自己财产所有权的核心权能。按照民法的一般原则,所有权的行使必须体现所有人的意志和利益,因此,法官对案件进行调解,必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不得有任何强迫。我们必须从观念上牢固树立这一点。
(三)调解方式灵活不等同于不要程序规制――法院调解应以约束法官行为、合理处理调判连接的规范化程序为保障。
纵然法院调解具有“反程序”的外观,[5]但法院调解归根结底是公权力运作的一种方式,没有规范化的程序作保障就会使公权力的行使失去控制。在诉讼中的合意很难仅仅由当事人自己来达成,往往是通过法院动用法律权威促成当事人和解,要使法官权威及其调解行为的正当性不存在问题不能只依靠法官个人的道德素质,必须有制约机制做保障。
不仅如此,法院调解要实现其价值目标,还应处理好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日本学者棚濑孝雄认为,尽管审判程序与调解程序应加以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流动性关系。[6]我们既要将调解与审判相分离,以避免相互干扰,也要注意在调解程序中“审判的可利用性”。
作者简介:杜超(1983― ),男,河北邯郸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1]杨荣馨.民事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一版):496.
[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04.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5.
[4][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0.
篇6
关键词:法制 民事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向前发展,现代司法理念在人们思想中的深入,我国司法界一直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司法体制改革,近几年来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无疑是这场变革的突破口,是学术界和司法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司法实践中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诸多不符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状况的弊端。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去糟存精,正确树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事审判方式的现代司法理念,制定一套即符合改革发展方向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事审判方式,才是我们正确对待改革的态度。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同时,明确今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树立民事审判方式的现代司法理念,审判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法院和法官中立、被动的现代司法理念得到体现。在我国传统的民事审判中,法官被赋予了双重的身份,既是裁判员,又是侦察员。法官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十分积极,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证据材料的收集等权能全由法院承担。在这种形势下,法官很容易成为当事人的代言人。以1991年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大量吸收了英美法系国家当事人主义的民事诉讼原则,进行了重大变革。
在当前的审判实践中,法院内部一般实行了立、审、执分离的审判流程制度,使立案、审理、执行相分离,案件的受理、审判、执行分别由不同的庭室、不同的人员办理,审判法官不再主动收案,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由审判业务庭直接收案,案件受理、审判、执行都由同一个庭室、同一人员办理,帮助当事人理顺证据、调查取证,甚至具有侦察性质的法院职权主义色彩浓重的弊端。控辩式审判方式的改革,削弱了法院的职权主义色彩,强化了当事人的责任,诉讼主张的提出、理由及证据的搜集都由当事人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以来,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进一步规定了当事人举证和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规定了当事人举证的期限以及不能举证和不能按期举证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了当事人的职责。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人民法院实现了保持中立的角色转换,把原本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阐明案件事实、提供证据材料等权能还给了当事人,法院只是居中裁判,行使诉讼指挥权。这不仅纠正了法院和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主观倾向,而且将法官从对案件的侦察中解放出来,专心致力于法律事实的审查和法律的适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的体现,也相对提高了法院和法官的威望。
2、牢固树立现代的程序理念,保障程序稳定方面得到加强,公正得到更好的实现。对法律程序的重视,在西方法律界是十分普遍的,而在我国过去则十分淡薄。"重实体轻程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这些年也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界的普遍关注。
自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后,最高人民法院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解释和规定,有效地完善了程序机制。立、审、执分离审判流程体制的实施,使各庭室之间形成互相监督机制,使得案件受理、审判、执行透明化,每一个案件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审理完毕,使所有案件都能在法定的审限内审结,杜绝了原来那种因为同一庭甚至同一人受理、审判、执行,而导致无法监督,致使形成抽屉案,甚至案件出现对原告不利局面时,自行撤消案件的混乱、违法局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进一步稳定了审判程序,规定了证据在什么时间举、反诉和变更诉讼请求在什么时间提等等,将举证范围、举证时限、证据认定问题予以详尽的规定,将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却又无法可依的问题明确出来,这在我国诉讼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法律文书的改革创新充分体现了案件审理的整
个过程,以及法袍、法槌的使用,审判场所的正规化,都使得审判程序更加稳定,法院审判活动的威严得到提高,使公正得到更好的实现。
3、民事审判方式现代司法理念的实现,使审判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审限制度的落实,加强了监督机制,使得超审限办案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积案大量减少,大大提高了诉讼效率。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及举证期限等证据规则程序的运用,有效地纠正了民事审判中当事人延期举证、证据形式不规范等现象,不但使审判程序简化而且更加规范。控辩式审判方式的改革,当事人责任的加强,将法官从大量繁杂的调查取证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得法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法律的适用,将案件的实体审理作为法官的主要职责,当庭宣判成为现实,这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而且有效地保障了审判质量。
二、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对现代司法理念应该正确定位
1、脱离实际,与国情的结合不够,现代司法理念应该与国情相结合。每一种诉讼模式建立和发展的背后,都存在制约它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民事诉讼,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因而必然与社会基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就一定会影响其功效并最终无法生存。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经济基础、社会文化背景与发达的西方英美法系国家相差甚远,就拿美国来说,美国的人均生产总值是中国的几十倍,美国的法律发展了100多年,平均320人就有一名律师,而中国10000多人才有一名律师。在中国5000 年发展史中,有2000多年受儒家思想的控制,中西方国家的国情差异之大,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而现在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照搬西方国家的东西太多,不注重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造吸收,致使审判实践中较难操作,有违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我国原有的职权主义模式——纠问式审判方式具有其弊端是不争的事实:在追求客观真实的理想诉讼模式下,法院的权利和当事人的权利关系失衡。法院在诉讼中为了查清案情,不受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和证据的限制,可以任意的调查取证,甚至对当事人双方均未主张的事实迳行判决,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障,在诉讼程序中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使民事诉讼程序核心的辩论程序形同虚设,最终导致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空洞化。所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是非改不可的。但是,我们在选择当事人主义模式——控辩式审判方式为转型目标时要谨慎。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向当事人主义模式改革的同时,许多发达的西方国家却在努力加强法院的职权,近年来的英美法系中 ,无论是被称为"彻底的当事人主义" 的法国民事诉讼法、还是被称为"现代当事人主义典范"的美国民事诉讼法,都明显加强了法院的职权,同时,大陆法系中一直作为"职权主义"代表的德、日等国也在加强法院对诉讼的干预。因此,两大法系都在通过改革来加强法院职权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却往传统意义上的当事人主义的老路上走,这是极不明智的。这不仅不符合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律意识不强的社会背景,而且很容易导致程序复杂、费用增加的后果。
例如当事人主义为主的控辩式审判方式的改革,由当事人当庭举证、质证,法官当庭认证,当庭举证不能则承担败诉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在举证责任期限内举证否则不予组织质证等等,而中国90%的案件在基层法院审理,而基层老百姓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素质是怎么样的?我想大家都是清楚的,他们无法负担相对昂贵的律师费,很多案件标的额只有几千、几百,也不可能去请律师,美国标的额只有几千、几百的案件有几个?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实际上我国的农村还有一定数量的文盲,大部分人对法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法律。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举证,需要证明什么问题,也不会举证,而且受 5000年传统文化的影响爱认死理,这样会导致很多实体上胜诉的案件因程序问题而败诉,而中国的老百姓不理解,从而导致群众对法院、法官一肚子意见,引发上访、上告甚至引发社会问题。我们就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当事人虽然手里握着法院送达的举证须知,却仍然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形式提供符合条件的证据材料,而经济水平的限制,又不允许人们去请律师,这样往往使得原本非常明了的案件,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法官仍然"铁面无私"的坚守着自己被动的地位,显然是违背了我们审判方式改革的初衷。
由于以上我们所阐明的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目前民事审判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
出的问题是,庭审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特别是第一次开庭,往往成为法官指导当事人如何举证和当事人互相交换证据的过程。而对于证据的认定和法律适用以及案件的最终裁判,这些工作全要由法官放到庭后去作。这样,庭审就只是作为一个程序而存在,大大降低了庭审的效用。另外,英美法系国家审判机制的运作,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各项制度配套的条件下进行的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国,各部门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官僚习气严重,当事人仅靠自己根本无法取得相关证据。在这种社会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形势下一味的谈审判方式改革,一味的强调当事人主义,必定是困难重重。
2、对调解、法院控制诉讼、案件调查等传统优秀经验的保留和改造不够,现代司法理念与传统优秀经验是不相冲突的、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学习借鉴当事人主义国家的经验时,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在适用控辩式审判方式的国家,还有许多其他制度相互配合,例如英国的庭前程序包括案情声明、证据开示、和解、付款、缺席判决、简易程序、审前救济等等。案情声明中包括"进一步信息"既法官可根据案情责令当事人提供相关信息,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法官责令对方提供进一步信息,"进一步信息"包括法官认为缺少什么证据而责令当事人提供,可以理解为指导当事人举证。通过这一整套庭前程序,能够穷尽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据,而我国控辩式诉讼制度的改革只是片面地使用了这种诉讼模式,刻意的追求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变革,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误区,忽略了英美诉讼模式多年来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配套设施,而没有认识到我国传统的诉讼模式存在的一些值得保留和发扬的东西,使得很多当事人有证举不出,严重影响了改革的效果。
就拿调解制度来说,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从"调解为主"到"着重调解",再到"根据合法、自愿原则进行调解"的历程。传统的调解制度在我国,以极具特色的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方式存在,在实践中为化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调解型"的审判方式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使得法学界一度有人对调解制度存在的必要产生怀疑,在司法界也因为强调注重程序而越来越忽视了调解制度,仅将其作为庭审的一个环节来开展,也就是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决定是否进入调解程序。这不仅不符合民商事案件灵活、机动的特点,而且极大地增加了诉讼成本,降低了诉讼效率。这无疑是我们在强调程序化、制度化的过程中的一种矫枉过正的表现,我们这种过于机械的做法也使得一些原本很容易解决的矛盾更加激化起来。在80年代初,美国曾经专门派人来我国学习调解制度,现在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也十分重视调解的运用。而在我国,调解制度作为我们诉讼法中的一项优良传统,却在改革的过程中走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实践中我们的很多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庭前调解制度已经作为一种先进的经验得以推广。
我国使用多年的调解制度可以达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以及繁简分流的效果,调查取证制度可以象"提供进一步信息"制度一样使案情明朗化,虽然这些优秀传统制度也有其弊端,但是只要我们注意辨证的吸收,仍然可以使它们在今后的审判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功效。
3、盲目冒进,走入只谈改革,而不注重司法稳定性与成效的误区,现代司法理念应该具有现实性。由于我国的法制基础比较薄弱,法制建设事业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所以我们当前所处的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时期。为了寻找到一种最适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审判模式,我们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不断的摸索。伴随着理论界对许多前沿问题的探索和对现有制度的研究,立法方面各种解释和规则相继出台,而各级法院则根据立法的精神和当地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常性的改变诉讼程序和制度。应当说我们的初衷是积极而美好的,边尝试边改革,听起来似乎无可非议。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有的制度刚刚推行甚至没有来得及推行就被废改了,在老百姓看来"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使本来就法制观念比较淡、素质相对较低的我国当事人更加无所适从,这不仅损害了司法程序的稳定性,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神圣、威严的形象。
由于刻意强调改革,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法院就是"为改革而改革 ",错误的领会了国家和上级法院提倡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的推经验、要新意。这种在不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匆忙推出的所谓"经验",通常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并不能触动实质上的东西,难及问题之体肤,往往经不住时间和实践的
考验,在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就必然面临着废止或者新的改革,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改变一项失败的制度所花费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建立一项原本并不存在的制度。
4、对现有审判程序落实不够、缺乏监督体制的制约,要建立完整的现代司法理念。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而且他猛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位才休止,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权力如果不受到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专断和滥用,而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腐败。随着法官独立审判的呼声日益强烈,我们的审判程序的规定相继出台并予以实施。这些制度的本身是可行的,但是因为缺乏配套的监督机制或制约措施,使法官的随意性太大,制度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如庭前固定证据、固定诉讼请求、固定当事人的三固定制度,我认为如果该制度结合庭前听证并在听证过程中指导当事人举证,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但是当事人是否在举证责任期限内向法院提供了证据或申请变更了诉讼请求,对方当事人并不知晓,完全在于法官的操纵,致使法官可以随意审理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证据,并可以无限制的多次开庭,使该制度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又如二审中对当事人在一审存在而没有提交的新证据应该不予审理,但是审判实践中却存在随意性太大的弊端,是否审理完全在二审法官的态度而没有监督措施。
三、改革的方向和设想-民事审判方式的现代司法理念之我见
由以上的阐述不难看出,我们的改革中确实存在许多不足和弊端,有的甚至阻碍了司法改革的进程,许多现代司法理念得不到很好的实现,但这并不是说改的不对,应该说我们改革的目的、方向和制度的本身是好的,关键是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司法理念。我认为我们今后的改革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纠问式和控辩式庭审制度相结合,制定一套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审判体制和庭审程序。现在基层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应该向控辩式审判方式结合法院指导当事人举证以及能控制法官随意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完善现有的审判方式。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交错,是当今世界各先进国家在民事诉讼模式问题上形成的共识和共同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成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如何保留我国纠问式审判方式中的优秀审判制度,同时吸取国外控辩式审判制度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有机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在采用先进制度的同时,如何解决基层当事人不会举证导致举证不能、如何及时化解矛盾及庭前解决简易纠纷、如何制约法官权力的滥用,从而提高审判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才是我们最应该下功夫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有如下设想:
(1)庭前听证法定化,并增加指导当事人举证程序。这种程序有点类似于英国的要求当事人"提供进一步的信息".规定案件必须进行庭前听证,在听证结束阶段,总结双方当事人提供证据情况,然后指导当事人举证,向当事人说明还应该提交哪方面的证据、还须证明什么问题以及当事人认为还应提交的相关证据,使当事人现有的证据穷尽,这样做可以使案件基本事实和证据以及当事人诉辩主张明朗化,给开庭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避免了二审成为实际上的一审的延续的现象。庭前听证也是进行调解工作的良好时机,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可以迳行调解,使简易案件不再进入审理程序。这种做法,解决了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国民素质偏低引起的举证不能问题,保证了在公正的前提下来提高效率的问题。
(2)二次开庭事由法定化。经过庭前听证,当事人的诉辩主张、证据已经明朗,完全可以经过一次庭审查明案件事实和解决适用法律问题。如何杜绝法官随意开庭、无次数限制开庭的问题,克服庭审成为罗列证据的机械化过程,就是要求一次庭审结案。同时作出二次开庭事由法定化的规定,即出现不可抗力、发现必要的共同诉讼人、有新发现的证据等事由,才能进行二次开庭,除这些事由外的其他事项均不得成为法官任意安排二次开庭的理由。这样规定不但能够制约案件审理中的等、拖、靠现象,制约无限制开庭的随意性,提高审判效率和当庭宣判率,还可以优化法官队伍,淘汰不能适应现代审判要求、素质较低的法官。
(3)落实法官助理制度(或叫准备法官),让法官从繁杂、琐碎的事物中脱离出来,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这一点北京的某些法院已经落实,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负责送达、调查取证、庭前听证、相关环节的调解工作、卷宗整理以及法官交办的其
他事项。法官专心根据证据和庭审情况考虑法律适用问题,审判效率和质量肯定会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可以减少审判法官的数量,优化法官队伍,让业务水平不高的法官从事法官助理工作。这样做同时避免了法官进行庭前听证容易引起先入为主的弊端。当前有些比较先进的地区在考虑庭长这一职位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的问题,事实上结合法官助理制度,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实行1+2+2制度,即一名审判长既主审法官加两名法官助理加两名书记员,两名法官助理和两名书记员分工协作,完成法官助理应完成的工作,审判长专门负责案件的庭审和裁判,可以与两名助理法官组成合议庭,他们的工作取代了原来一个审判庭的工作,而去掉了庭长这一称呼。
2、破除庭审三大块,弱化职权主义,将法庭辩论贯穿庭审的始终,调解贯穿于整个审判程序中。
(1)我国民诉法对于辩论的规定过于简单,没有充实的内容。在实践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往往对法院判决不产生任何作用,即使在双方当事人相互之间也不产生拘束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法庭辩论阶段,当事人可以任意发挥,让自己在法庭调查阶段不能随便讲的话可以有机会宣泄,这实际上是为当事人双方提供了一个争论的场所和机会,对于案件事实的查明、证据的认定作用甚微。我们目前这种调查与辩论完全分离的模式,使得法庭辩论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当事人的诉权得不到维护,特别是在基层显得尤为突出,这可能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也有一定关系。如何更好的发挥辩论的作用,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将辩论贯穿于整个庭审过程中,双方可以针对与案件有关的问题,遵循着庭审的程序,在法官的指挥下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来达到进一步查明事实的目的。在举证、质证阶段,可以就某一证据展开辩论,也可就某一组证据展开辩论,使当事人的意见能在恰当的时机及时的反映出来,法庭辩论阶段再结合案件整体进行辩论,让当事人能自由发挥,及时的穷尽其意见,法官主持好庭审秩序,禁止当事人发表与本案无关以及重复的发言等。
(2)调解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传统优秀制度,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结合新的审判方式去使用它,而不是弱化它。我国民事诉讼法专门用一章对它做了规定,而我们现在出台的关于审判程序的规定却很少提及,没有给它一个应有的位置。我认为应该把他贯穿于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特别是我国基层的大部分案件事实都很清楚、争议不大,能够及时的调解将大幅度提高审判效率,审判实践中很多法院也是这样做的,在送达时、庭前听证中、庭审过程中、庭审结束后都可以做调解工作。结合庭前听证制度,可以规定法官助理在进行庭前听证时必须进行调解工作,将简易案件消灭在庭审前。
3、裁判文书的创新。裁判文书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体现,是法院审判活动的载体,裁判文书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延续,近两年改革力度较大。一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怎样、法院审判活动公正与否,最终都要通过裁判文书表现出来。一份好的裁判文书,应当如实记载和客观反映审判程序方面的内容,是对案件审理全过程的再现。周道鸾教授就曾经将裁判文书制定的原则归纳为"公正原则、公开原则、说理原则、针对性原则".针对我国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内容过于简单、推理部分解释不清的现象,我们对裁判文书进行了改革,借鉴英美国家的经验,力求内容详细、推理严谨,特别是在证据的认定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过去的裁判文书透明度不高,对案情陈述不详尽,判决说理及法理的分析不够,并且法官对某些问题的陈述和认定可以摸棱两可、打擦边球,例如对合同效力不作认定而只对付款和赔偿问题进行判决,如果判决数额正确,你如何评判他的对与错?近两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是很成功的,注重了体现整个庭审过程,增加了案件审理的通明度,增加了对证据的分析认定,加强了判决说理,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合理的模式,但是出现了大量堆砌罗列证据、冗长不条理、缺乏逻辑分析、简繁不分、样式繁多的现象。
笔者认为在裁判文书改革上,应该注重对双方争议焦点的主要证据加强分析认定,进一步加强判决说理,除对法律如何适用外,加强对法理的说明,加强对当事人权利的阐释,固定简繁分离的两种书写模式。另外,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证据的分析认定等法定化既规定判决中必须对这些事项作出认定。
(1)进一步加强判决说理。这是一个老问题,但是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在实践中,经常会因为判决说理部分只有"理由不当"或者"证据不足"这几个字,根本无法说服当事人,从而导致当事人拿着
判决书到处反映、申诉。能够透彻的讲明道理,是对一份裁判文书最起码的要求。裁判文书的作用不在于罗列大量的事实,而必须是事实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推导以及推导的过程是当事人的权力。这一点我们已经有很大进步,需要强调的是,在今后的判决说理中应该注意对法理的运用和说明。
(2)注重对争议较大的主要证据分析认定,固定简繁分离的两种书写模式。机械的对每一个证据分析认定,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当事人提交的有些证据与案件关系不大,没有必要逐一进行分析认定,这样做反而使判决书内容庞杂、晦涩难懂。另外,建议在对判决文书样式进行改革时,建立简繁分离的两种式样。
篇7
在形态规划中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和单体建筑布局,其中总体布局的规划要充分重视现场的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以及业主的开发需求,同时还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地方规范。在总体布局上要以合理分区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适当地增大建筑间距和小区公共面积、道路用地等。满通功能的基本前提下提升建筑用地的效率,并让各个建筑群之间形成一体。在公共用地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人流交汇处的设计,防范人流过大而交汇地点设计容量过小,容易导致堵塞的瓶颈,注重居民的便捷性和自由舒展性。在单体建筑布局上,要重视对空间和结构的构建,通过对单体建筑的造型和空间限定来形成容易交流沟通的邻里空间,这对于改善城市社区人情冷漠,改善邻里关系,让整个社区充满人情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让公共交往从中心绿地到组团绿地再到住宅内交往这三个不同层次空间不断发展。在建筑间距设计上要满足国家规定的日照标准,并满足建筑密度小于30%标准。
(二)道路交通设计
在道路交通设计方面,要结合建筑小区的地形特点和空间布局,实现道路的环状设计,同时还要做到人车分流,让整个道路空间实现自由舒展,并能够体现出小区的个性,并能够让整个道路布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建筑小区的出入口进行串接,构建线性结构,这有助于提升建筑群的整体感。在道路的设计上除了注重交通功能之外,同时还要让道路承载着交往以及景观的需求,道路规划不仅有收放自如的变化,同时还要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交往的场所。而流线型的道路设计也让建筑空间具备了景观指引作用。在交通设计上要构建快速便捷的道路并保留充足的停车用地,同时还要重视步行系统的构建,并让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之间形成一定的分割,但是在空间上却能够实现有效融合。
(三)单体设计
住宅作为建筑设计的单体空间,其功能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和健康的人居空间,住宅设计上要遵循四明原则,也就是保证厨房、卫浴、卧室和大厅的明亮。一般而言,住宅空间会有2到3个的空间坐北朝南,并有窗台大玻璃,对此可以规划景观阳台,并让会客厅和就餐区进行分离,设置一定的存储空间,让整个户型变得更加合理。住宅的立体空间设计上要体现时代和艺术的融合,将地域文化和现代时尚融为一体,形成别致却人情味更浓的空间设计。空间里面处理要注重整体感,但是却要从细节着手刻画,注重空间造型的手法变化,强调个性和归属感。在社区的环境建设中,要注重高科技的引入,特别是高新材料的引入,能够有效地提升居住环境的绿色属性,比如采用绿色建材,使用轻质高标建筑材料,都能够有效地提升居住空间的绿色属性。
(四)智能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和高科技的结合已经越来越紧密,智能住宅小区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将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通过这些计算机技术还能够有效地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和舒适。一是在信息通信方面,小区要为每户居民提供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以及卫星电视接口和电话系统,从而实现家庭的信息化。二是在安全方面,建筑小区要设置红外报警系统,同时还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小区各个死角和公共区域的监控管理。在每栋楼宇的入口处设置带有电控门锁的防盗门,并为每户设置可视对讲机,由小区的安保中心统一管理,在小区内建立一卡通系统,并为每户设置电控门锁的权限,这些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居住区域的安全属性。三是在物业管理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可以实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小区住户的各种服务,比如自动抄表系统,建立电子公告牌以及管理一卡通等,同时还可以建立网站方便小区业主的及时查询,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提升物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结语
篇8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情境引导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应努力开发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准确体现相关主题的数学实质的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有关的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根据儿童认知规律,感知是认识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结合情景可以使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教材第23页提供了“小朋友拿纸鹤”和“小丑拿气球”两副情景图,让学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学习数学,从而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把情景图制成课件,变静为动,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看出合并的过程;也可以直接利用铅笔实物,或将图上的活动素材换成小棒、几何图片等学具,如让每一位小朋友右手拿4枝铅笔,左手拿1枝铅笔,求一共有几枝铅笔,就是把两手中的铅笔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4和1加起来,写成算式是4+1=5。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合并”的活动,使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表述合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为抽象加法算式做好了必要的孕伏。
二、理解算式,让学生将情景中的事物抽象成数学符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在“加法”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1~5数的认识中已经能够把情景图中的数量抽象成数字符号,因此本节课就要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合起来”在数学上用符号“+”来表示的符号意识。教师在情景创设中让学生先通过动画初步感知“合起来”的意思,再通过教师的手势和学生动手操做学具巩固对“合起来”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好的学具回忆“合起来”的过程,观察书上的静态情景图想象“合起来”的过程,最后把“合起来”抽象成数学符号“+”,会读、写加号,感知数学符号的简洁性,最终能够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合起来”的数学问题。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潜移默化的完成从动态到静态,从形象到抽象,从语言到符号的思维过程。
三、分享交流,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逐步深化认知
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看问题,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外显,通过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合作交流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意识。在“加法”教学中可通过设计循序渐进的的交流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信息,可以考察学生是否会以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信息。如,在第23页的“小丑拿气球”情景图中,学生对气球的描述是“红色与蓝色”还是“三个与一个”,后者对于数学来说才是有效信息。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看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又如,“加法”教学内容中的做一做:1.小猫图:3+2= 2+3=,
2.摆一摆(梨图):3+1= 1+=
可引导学生交流算理,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是否能把“数字”与“物体数量”相对应,把“+”与“合起来”的意义联系起来。教师可让学生学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让学生交流同一加法算式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如教师可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这是学生对“加法”学习的进一步升华。通过以上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完整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力,体现出数学的教育价值,从而落实了新课标对数学价值体现在教育上的另一理念:“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9
在引用多维数据序列对概念内涵进行不同维度的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概念格的形式化定义及其构造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多维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发现最大频繁多维数据序列研究不同维度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实例表明,多维概念格利于发现内容更丰富的有用信息。
关键词:概念格;多维概念格;维度;频繁多维序列;多维精简序列
中图分类号: TP18;TP311.13
文献标志码:A
Multi-dementional concept lattice and association rules discoverey
GUO Xian-e1, WANG Jun-hong2
(
1.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Shanxi 037009,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China
)
Abstract:
Studied the concept of the background and referenced multi-dimensional data sequence. This paper is defined multi-dementional concept lattice formaly and constructed it’s lattice structure model. The multi-dementional concept lattice is portrait spreads of a concept lattices, considers dissimilarity dimensionality, it is formed multi-dimension orderly data sequence intension. Presents a algorithm to extract association rules from multidementional concept lattice, so that find much more content plenty associated information, obtained multi-dimensional data sequence dependence of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deferent dimension of concept intent us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 sequence, formal 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lattice we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Also the association rules discovery method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latticewas given, which studied dependence relation among deferent dimension attributes thought discovering biggest frequent multi-dimensional data sequence. Examples show that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lattice helps to discover richer useful information.
Key words:
concept lattice;multi-dementional concept lattice;dimensionality; frequent multi-dementional sequence; multi-dementional tidy sequence
0 引言
由外延和内涵两个部分所组成的单元称为概念,基于对概念的理解,文献[1]中提出了形式概念分析,用于概念的发现、排序和显示。形式概念分析及概念格(Galois格)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中,关联规则是很有价值的一类规律,它指的是一个形如XYУ谋泶锸,其中XШ酮Y是特征集合,其直观含义是:数据库中具有特征XУ男(或记录、对象)可能也具备特征YАW源游南[2]中提出从大型数据库中挖掘关联规则以来,关联规则发现已经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成为KDD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献[3]中提出了由概念格提取蕴涵规则的算法,文献[4]提出了近似蕴涵规则的提取算法,文献[5-6]以概念格为基础,分析了概念格和关联规则发现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格结构的渐进式算法和关联规则提取算法。
对形式概念分析及概念格研究较多的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性质,但对概念产生的背景研究得较少。文献[7]以解决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为出发点,提出了多维概念格的定义,将概念的内涵分为基础维与任务维,该模型是建立在概念格基础上的,并没有突破传统概念内涵,没有建构真正意义的空间维度概念。
本文充分研究了概念产生的背景,从空间维度出发,引用多维数据序列对内涵进行不同维度的描述,提出多维概念格的形式化定义,并构造多维概念格格结构模型,利于发现内容更丰富的有用信息。而基于多维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提取算法是建立在概念格与多维数据序列挖掘基础上,通过发现最大频繁多维数据序列,研究不同维度中属性的依赖关系。
1 多维概念格的形式化定义
1.1 相关概念
多维概念格是基于多维数据序列建立的数据结构,下面引用文献[7-8]对多维数据序列进行形式化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多维概念格的形式化定义。
定义1[7] n 维数据序列 A 定义为 n-1 维数据序列构成的有序列表,记为 A=〈a1a2…ak〉n ,其中 n(n≥1) 为维数,即维度的个数, ai 为 n-1 维序列。当 n=1 时, ai 称为项元素或项,记第 k 个项为 A(k) ,其中1≤k≤card(A)。
依据定义1, n 维数据序列是由 n-1 维序列构成的。例如一个三维数据序列 A ,设 A=〈〈〈ab〉1〈cd〉1〉2〈〈bd〉1〈bc〉1〉2〉3 。 A 是由两个二维序列 〈〈ab〉1〈cd〉1〉2 与 〈〈bd〉1〈bc〉1〉2 构成,第一个二维序列由 〈ab〉1 与 〈cd〉1 构成,构成一维序列的元素 a,b,c,d,b,d,b,c 称为项元素或称为项。这里的下标号1,2,3分别代表3个不同的维度。
定义1所描述的 n 维数据序列形式虽然容易理解,但是相对复杂,算法实现比较困难。为此引入 n 维数据序列的压缩形式。
定义2[7] 给定 n 维数据序列 A , A(k) 与 A(j) 为第 k 与第 j 个项元素,如果存在 i 维序列 B 使得 A(k)∈B , A(j)∈B ,且不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 u ( u
在 A=〈〈〈ab〉1〈cd〉1〉2〈〈bd〉1〈bc〉1〉2〉3 中, DS(A,1,2)=1 ,表示数据序列A的第1与第2项可以在一维空间上并存, DS(A,2,3)=2 ,则表示第2、3项至少需要在二维空间上才能并存, DS(A,4,5)=3 ,依此类推。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定义1和定义2,我们将上例中的序列A以树的形式进行表示(如图1所示),其中根节点代表 A的三维序列,第一层节点代表A的二维序列,第二层节点代表 A的一维序列,终节点是项元素。对任意两个项 A(k) 与 A(j) ,包含它们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就是定义2中的序列 B 。如果 B 是 A 的 i 维成员序列,则有 DS(A,k,j)=i 。
图片
图1
三维数据序列(A)的树结构
定义3[7] 任何n维数据序列A可以等价变换为压缩形式〈ai1ai2…aip〉n,其中aik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项aik.item=A(i),另一部分是该项的维层跨度,aik.span=DS(A,i-1,i),特殊地规定:ai1.span=1。
根据定义3,三维数据序列A=〈〈〈ab〉1〈cd〉1〉2〈〈bd〉1〈bc〉1〉2〉3的压缩形式为A=〈a1b1c2d1b3d1b2c1〉3。
┑4期 ┕显娥等:多维概念格与关联规则发现
┆扑慊应用 ┑30卷
在压缩形式下,项及维层跨度是构成数据序列的重要元素。
推论1 压缩形式下两个维数相同的数据序列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项元素对应相同且维层跨度一样。
下面给出压缩形式下两个维数相同的数据序列包含与交运算的定义。
定义4[7]设A,B是以压缩形式表示的两个n维数据序列,分别表示为〈a1a2…ap〉n,〈b1b2…bq〉n,如果存在整数i1
1) bk.item=aik.item
2) bk.span=DS(A,ik-1,ik) (1≤k≤q)
则称B为A的子序列,或称A包含B,记为BA。
例如,〈a1b1b3c2〉3肌a1b1c2d1b3d1b2c1〉3,而〈a1b1b3c1〉3则不是〈a1b1c2d1b3d1b2c1〉3的子序列。
定义5[7]两个n维数据序列的交集定义为其所有最大公共子序列所构成的集合。设A、B分别为两个n维数据序列,则A和B的交集A∩B={C|CA and CB},且不存在C′C,满足C′A and C′B。
例1 由多维序列A=〈a1b1c2d1a3c1〉3与B=〈a1b1b3d1b3c1〉3构成的集合记为Mn,即Mn={〈a1b1c2d1a3c1〉3,〈a1b1b3d1b3c1〉3},则有如下结论:
〈a1b1〉3分别为A与B的子序列;A∩B={〈a1b1c3〉3,〈d1c3〉3}。
1.2 多维概念格定义
根据概念格的基本定义和多维数据序列的特点,给出多维概念格的定义。
定义6 称Κ=(G,Mn,I)为多维序列形式背景,其中G为有限非空事例集合(称为外延),Mn为压缩形式的n维数据序列集合(称为内涵),I是G与Mn之间的一个二元关系,即I联G×Mn:对于xIyn,表示x与yn间(其中x∈X,ynY,XP(G),YMn)存在关系I,即事例x拥有属性构成的数据序列yn。则在此形式背景下,存在唯一的偏序集与之相对应,并且这个偏序集产生唯一的格结构。格中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二元组(X,Y)。
定义7 当且仅当二元组(X,Y)满足性质:
X=g(Y): g(Y)={x∈G|ynY, xIyn}
Y=f(X):f(X)={ynMn|x∈X, xIyn}
时,称二元组(X,Y)关于I是完备的。
定义8 由定义6和定义7所诱导的格L就称为多维概念格。它与概念格不同之处在于,概念的内涵是n维有序的数据序列,相当于属性串集合。
推论2 多维概念格L一定是概念格。
显然,对于形式背景Κ=(G,Mn,I),定义关系“啤蔽“痢,则它是集合L上的一个偏序(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由此可诱导出L上的一个格结构。可以证明,它是一个完备格。相应的下确界和上确界定义为:
∧t∈T(Xt,Yt)=(∩t∈TXt, f(g(∪t∈TYt)))
∨t∈T(Xt,Yt)=(g(g(∪t∈TXt)),∩t∈TXt)
其中(X, Y)∈L,T是指标集,此完备格即为形式背景K的概念格。
定理1 多维概念格中的所有节点都是最大扩展序偶。
格中每个节点(X,Y,I)是一个序偶,且对于关系I都是完备的,显然可见所有节点都是最大扩展序偶,即只有最大扩展的序偶才出现在多维概念格的层次结构中。
定理2 在多维概念格节点C1=(X1,Y1)和C2=(X2,Y2),若X1X2 (等价于Y1Y2),则有C1≤C2。若C1≤C2,且不存在元素C3,使得C1
2 多维概念格格结构的构造
2.1 相关概念
定义9 给定形式背景Κ=(G,Mn,I),有多维序列P(P联Mn),数据集中包含P的记录数与数据集中总记录数的比值称为P的支持度,记为support(P)。
定义10 给定多维序列P(PMn)的最小支持度阈值min_support,如果support(P)≥min_support,则称P为频繁多维序列。
例2 设有形式背景Κ=(G,Mn,I),其中G为事务集合G={1,2,3},Mn为事务具有的属性串,Mn={〈b1c1d2e1b3a1〉3,〈b1d1c3b1a2〉3,〈a1b1a3d1〉3},I描述G中元素拥有Mn中的序列。
表格(有表名)
表1 G与Mn关系
GMn
1〈b1c1d2e1b3a1〉3
2〈b1d1c3b1a2〉3
3〈a1b1a3d1〉3
假定多维序列的最小支持度为50%,则对P=〈b1b3〉3,其中有两条记录(第1和2条记录)包含P,即support(P)=2/3,因此P是一个频繁多维序列。
定理3 频繁多维序列P的任一子序列都是频繁序列。
证明 设N为数据集中记录总数。假设P是m个记录子集,若P′P,则P′是m′(m′>m)个记录子集,因此m/N≥min_support,m′/N≥min_support也成立。
显然,频繁多维序列P中的项一定是频繁项。证毕。
定义11 不包含非频繁项的多维序列称为多维精简序列。
2.2 多维概念格构造思想
基于多维概念格内涵的特殊性,建格前首先要对构成内涵的多维数据序列进行处理,然后按照渐近算法构造格节点,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 内涵数据预处理。
1)将内涵中的多维数据序列转变为多维压缩序列(定义3);
2)扫描数据集,删除非频繁项;
3)由所有的频繁项,得到多维精简序列。
由压缩序列到精简序列,需要删除非频繁项,下面给出删除项的定义。
定义12[8] 设A=〈a1a2…ai…ap〉n为多维压缩序列,从A中删除项ai后变为A′=〈a1a2…ai-1ai+1…ap〉n(2≤i≤p-1,p为A的基数),ai+1维层跨度值要发生变化,定义ai+1.span=max{ai.span,ai+1.span},当i=1时,ai+1.span=1。
例3 设有形式背景Κ=(G,Mn,I),其中G={1,2,3}:
Mn ={〈〈〈ab〉1 〈cd〉1 〉2 〈〈ac〉1 〉2 〉3 ,
〈〈〈ab〉1 〉2 〈〈fd〉1 〉2 〈〈bc〉1 〉2 〉3 ,
〈〈〈bc〉1 〈ac〉1 〉2 〈〈h〉1 〈ab〉1 〉2 〉3 }
I描述G中元素拥有Mn中的多维数据序列。设最小支持度min_support=2,列出Mn数据预处理过程。
解 因为min_support=2,故a,b,c,d为频繁项,而f,h为非频繁项,因此需要删除包含f,h的内容。
1)Mn转变为多维压缩序列:
Mn={〈a1b1c2d1a3c1〉3,〈a1b1f3d1b3c1〉3,
〈b1c1a2c1h3a2b1〉3}
2)Mn转变为多维精简序列:
Mn={〈a1b1c2d1a3c1〉3,〈a1b1d3b3c1〉3,〈b1c1a2c1a3b1〉3}
第二步 内涵预处理为多维精简序列后,建立多维概念格渐进算法。
多维概念格渐进式构造的基本思想是,当渐进地追加一个新对象时,要依据概念内涵的数据序列变化情况更新原概念格,同时修改相应的边,最后形成新的多维概念格。
给定一个多维概念格L,其中任一多维概念C=(G,A),新追加的概念O=(x,Y),其中Y为多维精简序列。令更新后的多维概念格L′,新的多维概念格L′与原多维概念格L有如下三种关系。
1) 不变格,即L′就是L。此时Y∩A=,即新增概念内涵与原概念内涵没有共同子序列。
2) 更新格,即L′保持L的内涵数据序列,外延扩展。此时AY,即新增概念内涵序列包含原概念内涵序列(包含关系的判断依据定义4),得到更新节点为C′=(G∪{x},A)。
3) 新增概念,若不满足条件(1)、(2),则L′由L新增概念所得。此时(A∩Y)=B≠,新增节点为N=(G∪{x},B)。
对于新增节点,找到其父节点、子节点,分别加一条新增节点到父节点的边。若在父、子节点之间存在一条边,则直接删除。
2.3 多维概念格应用
多维概念格应用于空间数据背景,格中节点内涵的描述具有明确的维度标志,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1)用于零售数据挖掘中,识别顾客购买行为,发现顾客在不同时间、地点购买模式和趋势,得出顾客的消费习惯,据此对商品的价格和促销手段进行调整;
2)用于DNA序列模式研究,可以从中找出导致各种疾病的特定的基因序列模式;
3)用于Web用户数据模式的挖掘,通过分析Web日志可以使网管员改善网站的页面组织,针对特定用户进行Web页面存取,对个体用户定制Web服务,尽量为大多数访问者的浏览提供方便;
4)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CRM)、医疗诊断、自然灾害预测等。
例4给出一个简单的应用实例。
例4 表2是某班学生选课情况表,G为学生序号(共3人),学生所选课程名用字母表示,I 为G中的对象拥有的多维数据序列。该例中课程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春季与秋季,分别对应一、二、三3个维度,是一个三维形式背景。
形式背景: Κ=(G,Mn,I)中G={1,2,3},Mn是一个三维序列,其精简序列为:
Mn={〈a1b0c0D2E0x3y0W2Y0Z0〉3,
〈a1d0C2F0G0z3W2X0〉3,〈e1f0D2G0x3z0X2Y0〉3}
min_support=2
得到相应的Hasse图,如图2所示。
表格(有表名)
表2 学生选课情况表
I
春季必修课选修课
秋季必修课选修课
1abcDExyWYZ
2adCFGzWX
3efDGxzXY
图片
图2
表1对应的Hasse图
图2中,Mn′为Mn的多维精简序列,即:Mn′={〈a1D2x3W2Y0〉3,〈a1G2z3W2X0〉3,〈D1G0x3z0X2Y0〉3}。
3 基于多维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提取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频繁序列模式往往蕴含的知识更为丰富,应用价值更高。基于多维概念格的完备特性,利于关联规则提取。
3.1 多维概念格与关联规则提取
定义13[8] 设多维序列Mn,支持度为C,如果不存在多维序列Mn′(支持度为C′)满足如下条件:
1)C′≥C;
2)Mn′Mn则称Mn为最大多维序列。
定理4 多维概念格中的节点,若内涵序列满足定义13,则必为最大频繁多维序列。
证明 因为多维概念格中的节点内涵是频繁序列,且满足定义13,故节点内涵为最大频繁多维序列。证毕。
3.2 关联规则提取算法
基于多维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步骤如下:
1) 预处理原始数据集,得到多维序列形式背景Κ=(G,Mn,I),将内涵由多维数据序列化简为多维精简序列;
2) 构建多维概念格;
3) 因为格内节点内涵为最大频繁多维序列,故可直接从格上诱导出关联规则;
4) 对于频繁节点(X,Y),所有形式的AB都是蕴涵规则,其中,A,BY,B=Y-A,且(X,Y)≤(extention(A),A);
5) 生成置信度|extention(Y)|/|extention(A)|>min_conf的关联规则AB。
例5 分析例4中所蕴含的关联规则。
解 例4中所对应的Hasse图(如图2所示),设用户给定的min_support=2与min_conf为60%。
根据多维概念格建格特点知,格中节点蕴含其关联规则。如图2中#2,#3,#4节点内涵即为频繁多维序列,其节点为频繁节点。
由#2节点导出规则:a1W3,蕴含的信息是:春季必修a课程的学生,秋季将选修W课程。
由#3节点导出规则:G1z3X2,蕴含的信息是:春季选修G课程的学生,秋季必修z课程同时选修X课程,等等。
同样的算法作用在不同数据背景的概念格中,提取的规则是不一样的。多维概念格所提取的规则不仅描述概念格属性性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给出各属性背景之间与背景与属性之间的关系。下面列出传统概念格与多维概念格所含信息量比较表。
表格(有表名)
表3 传统概念格与多维概念格所含信息量比较
概念格规则集ぞ倮是否带有の度标志所含信息量
传统概念格GzX否少,只涉及到所选课程,即选G课的必选z和X课程
多维概念格G1z3X2是多,涉及到所选课程,课程选修性质以及开课学期
4 结语
本文引入了多维概念格的定义,构造了多维概念格结构,通过引入多维数据序列对内涵进行不同维度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信息内涵,格结构较为复杂,但能处理的问题也比较广泛。基于多维概念格的关联规则发现,利于找到最大频繁多维数据序列,挖掘蕴含的有用背景信息。多维概念格是概念格的扩展模型,内涵包含了大量丰富的背景信息,进一步发掘和拓展该模型的应用领域,以及利用多维概念格进行知识发现,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ILLE R. Restructuring lattice theory: An approach based on hierarchies of concepts[C]// Ordered Sets. Dordrecht: Reidel, 1982: 445-470.
[2]AGRAWL R, IMIELINSKI T, SWAMI 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s [C]// Proceedings of 1993 ACM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New York: ACM, 1993: 207-216.
[3]GODIN R, MISSAOUI R. An incremental concept formation approach for learning from databases[J].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1994, 133(2):387-419.
[4]MISSAOUI R, GODIN R. Extracting exact and approximate rules from databases[C]// Proceedings of the SOFTEKS Workshop on Incompleteness and Uncertain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London: Springer-Verlag, 1994: 209-222.
[5]谢志鹏, 刘宗田.概念格与关联规则发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0,37(12):1415-1421.
[6]梁吉业,王俊红.基于概念格的规则产生集挖掘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41(8):1339-1344.
篇10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向纵深蔓延扩散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巨大影响之际,适时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认真回顾30年来我国我县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推进苍南经济社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0年改革开放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一个是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30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9、8%的增长率,这是世界奇迹。这条道路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坚持渐近式发展,由农村到城市,由表面到里面,由简单到复杂;二个是坚持实践原则,摸着石子过河;三个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四个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五个是加强党对改革发展的领导;六是不挑战现存国际霸权,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这条道路经历了上次大的考验,一次是88-89年动乱,一次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次是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
二个是与中国崛起的同时,中国文化精华--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谐思想理念正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中华文化软实力正在崛起。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曾经让西方世界一度十分乐观,富山更是发表《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大力歌功颂德资本主义的美好,然而过了20年不到,美国人在先发制人单边主义的思维笼罩下正在走向不归路,美国人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惊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
三个是科学发展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发展的自觉的主流思想。
四个是人性得到空前的解放,人的尊严、权力、诉求得到重视和保障,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得到空气团结,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中彰显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