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道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孝道思想

篇1

[论文摘要]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 中,孝 道的根本是 子女伴 随着对父母 的感 恩心理,自然流露 的对 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 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 ,孔子 因此视孝 为“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 ,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 了维护这 一文 化之根 ,当父母有过 时,子女虽然应 当劝谏 ,但劝谏 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 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 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 孔子思想 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在分析后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是没错 。”若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 ,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已经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的孝道观对于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中国孝文化必须首先研究孔子的孝道思想。研究孔子孝道思想最为可靠的材料只能是《论语》,虽然在其它一些书籍中亦多有“孔子日”、“子日”之类 的记载,但那多是后人冠以孔子的名头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即使其中有些确实是孔子的言语,但为慎重起见,我们也只能先采取“阙疑”的态度。下面即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参考其它书籍中的孔子言论,对孔子孝道思想进行探讨 。

一、 孝与“报亲恩”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 的感恩心理。中国诗人在很早以前 ,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诗经 ·蓼莪》)“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强烈体现了子女思报亲恩的感恩心理 。

孔子在《论语》中亦表达 了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心理。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子女对于父母感恩情感 自然流露的思想 ,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 自己的养育之恩 ,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

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 自己的子女 ,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从心里产生报答:母之恩的心理 ,对父母 自然怀有“爱敬之心”,向父母行孝尽孝 ,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

二、孝与“爱敬之心”

孝是子女的感恩心理的 自然流露。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是孝道的根本,而所有外在的孝道礼仪则都是使这种“爱敬之心”合理畅快地表达,因此孔子更为重视作为孝道根本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孔子云: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

无敬,何 以别乎?”(《论语 ·为政》) 子女如果心中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那样与养狗养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政》篇又云:“子夏问孝。子 日:‘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因为孝的根本是子女心中对于父母的“爱敬”如果没有了根本 ,子女无论怎么做,即使是天天让父母吃山珍海味,住广厦别墅,也不能称为孝。

子女与父母基于血缘亲情的相亲相爱,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的本源与始点,如果父母子女间都不相亲相爱,又怎么奢望人群大众能够相亲相爱呢?故《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始发处。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循此本心,顺 此本性,扩 而充之 ,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 。故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 ,建筑在孝 的伦理上,从人类 内发而 自然的爱敬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 ·开章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特殊之处 。

三、孝与“无违”、“几谏”

“父为子纲”是儒家孝道伦理 自近代以来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对于儒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用孔子的“几谏”来说明孔子并没有主张“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 日后法家思想掺人,又由后世君王及一些儒者提倡形成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看看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或者是否有会导出“父为子纲”的思想倾向。“无违”之 说 出现 于《论语 ·为政 》篇 ,其 文云 : 孟懿子问孝。子 日:“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日:“孟子 问孝,对日‘无违。”’樊迟 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 以礼。”

如果我们用“父为子纲”来解释这里孔子所说的“无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若是这样,孔子就没必要接着对“无违”作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的解释。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应当是子女需要不违反礼的要求侍奉父母,却没有无论父母对错 ,子女都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命令的意思。

如果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里仁》)“几 ,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父母也。”即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23父母有过 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 ,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 自己的观点即止。子女不能够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 ,并要求父母应 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孔子所允许的。

四、孝与“父子相隐”

孔子及 El后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将亲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视为其文化的根源 ,无论怎样都不能破坏此根源 ,因为在他们看来,破坏了此根源,就没有了儒家文化的一切。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出现冲突时,孔子认为维护父子亲情是最重要的。《论语 ·子路》篇云: 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 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的做法是正 当的,而孔子则从维护血缘亲情的立场上,主张“父子相隐”。在上面提到的“几谏”上,孔子亦表现了同样倾向:如果子女屡次“几谏”,父母依 旧坚持己见,那么子女心中忧伤,也只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L3]了。因此站在国家立场上的韩非批评儒家说 :

“楚之有直躬,其 父窈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 。’以为直 于君 而 曲于 父,报 而 罪之 。以是观之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 ,对日:‘吾有老 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 ,夫父之孝子 ,君之背臣也。”(《韩非子 ·五蠹》) “君之 直臣,父 之暴子”、“父 之孝子,君 之背臣”,当亲情与国法冲突时,孔子趋向于取亲情而舍国法 。“父子相隐”顺应于人的自然情感,但其有时又会与国法相违背,这在日后一些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中产生 了极大 的冲突,造成 了一些人 生悲剧“父子相隐”有人类 自然的心理基础,但孔子及其儒家过于重视亲情的倾向,在现代社会,若不加以限制、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五、孝与“以孝治天下”

中国过去的皇帝大都称要“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及 日后无所不包的“泛孝主义”思想在孔子那里究竟如何?《论语 ·为政》云:或问孔子 日:“子 奚不为政?”子 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孔子上面话的意思是说:在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条理,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能说只有出外做官才能称为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治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言论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同构,治理整个天下与治理一个小家庭是一样 的。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米。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 ,这在当时是很可能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孑L子孝道思想中内含 的倾向。《论语 ·为政》又云: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

“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4 生不生病并不能由子女 自身所能掌控,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 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并不会担忧 自己为不义之事,这样才能称为孝。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 ,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礼记 ·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其文云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即是人们所称的“泛孝主义”,从这 可以看出,“以孝治天下”、“泛孝主义”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

这里有一处需要提及的是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按照古人的说法 ,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不是,他毕竟是子女的父母,这是子女不能否认 的,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他们而去;而君臣之间是“义合”,如果君王不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为人臣的是可以离他而去的。“天下有道则 现,无 道则 隐。”(《论语 ·先进》)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论语·泰伯》)在孔子的思想 中,不止没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所包含的子对亲、臣对君绝对服从的思想,就是“孝”、“忠”两德目之间也有区别。因为 日后儒家的“移孝作忠”深为近代以来时人所诟病,故在此略为申述 。

最后我们对于以上关于孑L子孝道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出的对于父母 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孔子 思想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从对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反应了人类 自然的心理情感现象 ,对于培养人的爱心,促进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孔予孝思想 中含有的观念,如果不加 以适当限制,给予适 当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佛教  《盂兰盆经》  孝道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传统的孝道思想仍然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种影响力在逐步减弱。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挖掘中国宗教思想的宝藏,为中国传统孝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有益的理论补充。佛教中“孝”的合理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重新树立新的孝道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浅析佛教经典孝经《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一、 当今社会孝道观念的变化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孝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封建宗法制度盛行,家族和家庭对社会和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族长和父权往往分别是家族和家庭的中心。由于社会的封闭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限制,个人往往对家族和家庭有很深的依赖。但是,在当今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里,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日趋开放,人们有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不再是无法冲破家族和家庭束缚的孤独的人。因此,家族和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消失,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人们传统的孝道观也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质的转变。 

随着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推行,两代人思想的隔阂加深,甚至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孝”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具体表现为:1.不再笃信家长的权威。由于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孩子知识的获得不再是简单的通过家族或家庭的言传身教而往往是通过社会来获得。家长对孩子知识的权威性有所下降,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家长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由此,造成了孩子对家长的质疑,甚至不尊重。2.社会流动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隔代和多代家庭的结构出现了瓦解,夫妻二人世界的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由隔代或多代一起共同生活发展到夫妻和孩子一起生活,这直接影响了孝的观念和意识的传统。 

在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西方思潮冲击着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孝道观。西方具有与东方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古希腊罗马时期,幸福论者将个人的快乐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德行论者强调普遍的理性、知识和禁欲。因此,不论是德行论者还是幸福论者对于所谓的“孝道”都是十分淡漠的。中世纪的西方社会以信仰取代感情,以神性取代人性,在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社会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孝道受到无情的压抑。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开始崇尚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虚假 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掩饰下,往往孝的观念淡薄。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西方的同时,西方的一些观念也在影响着中国。 

二、《盂兰盆经》中的佛教孝的思想 

1.孝与众生、大众的教化。在《盂兰盆经》中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力量,如《佛说盂兰盆经》中说:“时佛敕十方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当须十方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在这里它借助了六合众僧的形式突出了广大众人在宣扬孝道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里,可以通过借助全体群众的力量来宣扬孝的思想,提倡孝的风气。风气的提倡和孝道的宣扬离不开教育,佛教很注重教化的作用,佛经本身就是教化的工具,《盂兰盆经》是佛在祗陀太子的花园中为大家讲解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宣传孝的手段很多。但关键并不在于各种手段和如何宣扬,关键在于孝的思想是否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中,孝的提倡本身就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联系了我们日常百姓的小家,又联系了我们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家。

2.孝与人性、敬畏心。在《盂兰盆经》中并没有回避人本性中自私的一面,通过目连尊者母亲的行为突出表现了人性的自私。目连尊者母亲得到食物时“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揣食”这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人的吝啬不舍、只为自己、自私的本性。而得到的报应是“食未人 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佛教中强调因果循环和因果报应,正是目连尊者母亲种下的吝啬的“因”,从而导致了恶报的“果”。佛教正是利用人们对地狱的恐怖,使人产生敬畏心,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灵的目的,使人能够尽心行孝。在当今社会中,虽然我们大力提倡孝的风气,进行孝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对不孝恶行的惩罚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足以震撼人的心灵。 

孝观念的建立,是在孝的风气提倡之上的。而风气的提倡往往是利用人本性中善的一面,挖掘人善的本性,往往是从如何抑制人恶的一面开始的,而恶的抑制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因此,佛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地狱来惩罚人们的种种恶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理性地面对不孝的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系统化、法律化和规范化的社会惩罚体系。 

3.孝行与孝心。佛教经典中在宣扬孝行的同时,更注重孝心,强调行和心的统一。中国佛教孝道认为,不仅要以“敬”报答父母恩,而且要 以“德”报答父母恩,更重要的是要以“道”报答父母恩,只有理、行同修,才能达到真正的大孝。并提出父母去世时“三年心丧,临丧宜哀”的主张,以显示告诫佛徒不忘世情、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盂兰盆经》中也间接反映了这一思想,在该经中目连尊者并不只是在行为上祭拜过世的父母,而是从内心里牵挂着已经过世的父母,通过佛祖的指点,最终解救生在饿鬼中的亡母。 

在当代青年中,尊老、敬老、养老的观念逐渐形式化,子女往往只是从物质生活上关心老人,忽视了从内心和精神上关心父母。老人更需要得到的是子女和晚辈的“精神赡养”,也就是子女除了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外,还要从内心和精神上关心父母,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 

“精神赡养”应该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重视的孝道核心思想。孝行和孝心二者真正的统一,才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真正孝道。 

4.孝与身心的和谐。佛教追求脱离现实的苦海,追求永恒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追求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通过自己帮助众生带来更多的快乐,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一点从《盂兰盆经》中可以体会得到,如“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事 自然”。这是讲有孝心的儿女们,为了报答父母恩情,发心供养大德高僧,使现生已经去世的父母以及六亲眷属,都能够解脱痛苦,自然快乐。孝道本身作为一种善的行为,使别人获得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和身心的愉悦。

篇3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发源地青城天师洞,一块“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悬挂门庭。在道教众多的教派,尚有以忠孝为本的净明忠孝宗。于是,当我们认真审视道教的教理教义时,便发现儒家的伦理道德早已深浸入道教的思想学说之中。正因为如此,要学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具,焉论神仙,这已成为道教界的一个共识。这里,就道教的孝道思想做一探索。

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儒家继承西周以来的传统礼制,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建设,其中即包括对孝道的肯定与发扬。“孝”的思想,其产生约当于西周时期。从金文及《周书》和《诗经》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已有大量关于“孝”的内容,表明“孝”的伦理观念已经形成。《说文解字》日:“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明“孝”乃是一种家庭伦理,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规范作用,被视为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为人们自觉力行。

中国古代文化属伦理型文化,在中国这样的宗法制社会中,其伦理的核心就是忠孝人伦,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以忠孝为本的思想上面。孔子在《论语》中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认为治国必先齐家,因此将忠孝说成“为仁之本”是合乎逻辑的。

从历史角度上看,孝道是在个体家庭出现以后,作为家庭内部的行为规范而产生的。其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在世的上辈的敬爱、服从和赡养,二是对于已故上辈和先祖的敬仰和追念。应当说,这个伦理概念主要是针对现实的世俗生活。但是,在其发展意义上,却远不止于此。其中的第二个方面,即对于已死之先辈的“追孝”态度和方式,导致了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进一步发展。显然,也正是这点首先沟通了儒家与道教的内在交流,这对于道教神学与伦理学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因为“宗教”一词本身,就同祖先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祖先崇拜的目的,就是以先辈为伦理范型,昭示于人,要求人们循蹈其迹。

然而,两家追求的终极理想毕竟有较大的差异。在解决“仙道”与“人道”内在的矛盾时,就必须以某种价值观为基础。对此,道教所提出的调和方法,就是要求慕道修仙之人,首先必须履行社会共同的“人道”价值。《无上秘要》卷l5说:“父母之命,不可不从,宜先从之。人道既备,余可投身。违父之教、仙无由成。”先当“仁爱慈孝,恭奉尊长,敬承二亲”。《洞玄安志经》亦说:“夫学道之为人也,先孝于所亲,忠于所君,悯于所使,善于所友,信而可复,谏恶扬善,无彼无此,吾我之私,不违外教,能事人道也;次绝酒肉、声色、嫉妒、杀害、奢贪、骄恣也;次断五辛伤生滋味之肴也;次令想念兼心睹清虚也;次服食休粮,奉持大戒,坚质勤志;导引胎息,吐纳和液,修建功德。”如此则仙道可成。这样一来,就将儒家忠孝仁信的思想与道教养生修仙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融合起来。

应该看到,道教自创建之始,便开始吸收儒家的忠孝观。《太平经》就劝人们遵守忠君孝亲,认为最大的罪过是不孝,“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孝善之人,人亦不侵之也;侵孝善之人,天为治之。”对父母应尽孝,对君王则应尽忠:“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忧父母也,善臣之忧君也,乃当如此矣。”葛洪认为只求金丹而不修道德,长生不死仍是办不到的,所以他反复强调了行善立功是成仙的一种前提和保证。

《抱朴子内篇·对俗》说:“立功德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就明白指出,为道者必须先立功德和善行,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按照儒家忠孝仁义的原则来立身处世。

其后,在众多的道经书中都一致强调孝道对修仙者的重要性。《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凡修道之人,“其能壮事守善,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太上大道玉清经》卷一则直接糅合儒家道德说教,并假元始天尊之口训日:“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而那些“不孝父母师长者,死入地狱,万劫不出。纵l-I=人中’.…一受人凌刺,常居卑贱。”于是,儒家的道德说教作为正面引导,道教的地狱苦难则作为反面的恐吓威慑力量,在道教伦理内协同发挥作用。

《太上洞玄灵宝智能罪根上品大戒经》更大量包容儒家道德说教,提出:“与人君言,则惠于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妇言,则贞于夫;与人夫言,则和于室;与人弟子言,则恭于礼;与人奴婢言,则慎于事。”这种说教,可以说是包容了社会人伦各个方面,较之儒家经典的有关论述,并不逊色。

实际上,西汉之际的道家已经开始援引儒家以正人心。如《道学传》载西汉道家学者成都人严遵,“修道自保。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弟言,依于顺;各因其发,导之以善。蜀中化之,从其言者过半也。”北魏寇谦之则在《老君音诵戒经》中,假太上老君之口,针对当世之道德堕落说:“我今以世人作恶者多,父不慈,子不孝,臣不忠,运数应然,当疫毒临之,恶人死尽。”其中所体现的伦理观与儒家忠孝等观念在内涵上并无二致。

然而,道教对孝道的理解并未停留在一般做人必备的精神层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导致自我价值的上升,取得其自主命运的能力,从而在追求神仙理想的过程中终得圆满。对此,《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说:“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烁;孝悌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悌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造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也。”这里将“忠孝”视为“道”的根本,只有讲忠孝才能“立本”,大力强调忠孝的社会作用。

经中说:“忠孝备而可以成本,可以立功,立功之道无阳福,无阴骘,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所以上合于三元,下合于万物也。下士呼符水治药饵已人之一疾,救人之一病而谓之功?非功也,此道家之事方便法门耳。吾之忠孝净明者,以之为相举天下之民齐于寿,措四海而归太平,使君上安民自阜,万物莫不自然。以之将三军之众而神于不战以屈人之兵,则吾之兵常胜之兵也。以吾之忠,使不忠之人尽变以为忠;以吾之孝,使不孝之人尽变以为孝,其功可胜计哉!”从而将“忠孝”从个人修养扩展到社会实践方面。

在后来道教的善书中,即反复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如《劝世归真》日:“人生在世,莫忘忠孝二字。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乃万古不易之理也。吾劝世人,或为忠臣,或为孝子,则不愧为人矣。”《太上感应篇集注》亦说:“父母为五伦之首,孝亲乃人道之先”。“立善多端,莫先忠孝,即成仙证佛,亦何尝不根基于此。”

篇4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道;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76-02

一、《论语》中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论语》一书中孝字共出现19次[1],谈到“亲”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没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其中有两处为曾子引孔子语。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子对于孝道的观点。

(一)对待父母要态度恭敬

孔子思想中的孝道,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即恭敬的态度。对子女来说,尽到对父母赡养的义务是孝道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孔子看来,仅仅供养父母吃喝、为父母办事是远远不够的。即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举此例意在说明,养而无敬爱之心,跟养犬马一样,就不是真孝。因为它缺乏孝道最为实质的内容――“敬”。只有既“养”且“敬”,才能显示出人和动物的区别[2]。《里仁》篇中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生活中,子女和父母必定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子女如何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孔子认为,父母不听从子女的意见,子女要做到不怨恨。这一点需要子女发自内心的恭敬。

(二)对待父母要关心其精神

孔子还要求子女要关心父母的精神。《为政篇》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以反问的形式回答了子夏的提问。虽然没有具体说如何做,但是明确表达了仅仅供养酒食是不够的含义。《里仁篇》第十九章有相关内容,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段文字说明要常伴父母左右,即不要让父母担心。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这一章历来有不同见解。一是父母在世时不远游,这是强调远游不符合孝道的原则;二是如果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计划好往返行程的时间,表述了以孝道为原则的灵活性。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前者为重;作为现实行为准则,后者可行[3]。两种说法都有理,但第一种解释未免愚孝,使父母的存在成为限制子女人身自由的原因。实际上该章的重点并非“不远游”,而是“游必有方”。古代通讯不畅,子女远游,提前告知父母去处,可以让父母了解情况,减轻忧虑。“方”字应是方位、地点,而不是方法。“不远游”的核心是让父母放心,是子女关心父母精神的主动表现。

(三)对待父母要记挂想念

《为政篇》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阳货篇》第十七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上面两章内容可以看出,孔子所谓孝道,关注生前,也关注死后。生前之孝注重物质上的供应和精神上的关心,死后之孝则注重丧礼和心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待父母的丧事,必须要有礼节。这个礼节可以不奢华。根据《八佾篇》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宁俭不奢,表明孔子认为礼绝不能取消的观点。同时,孔子对他的学生宰我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的想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宰我的看法是对亲情的伤害。孔子认为,父母辞世后,子女在感情上应对父母的离去感到悲痛,因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正如“人生三年,后免于父母之怀”的恩情一样绵长[3]。孔子认为宰我没有真正从内心体味失去父母的刻骨铭心之痛。在心中对父母没有足够的想念,是“不仁”的行为。

过于强调守孝三年,导致父母去世,孝子守丧多年,不结婚,不耕作,虚度年华,是儒家思想被指责推崇愚孝的原因。宰我可能注意到这一点才提出缩减守孝的时间。但可以看出,孔子注重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想念。强调守孝三年的形式,只会造成如汉魏时期举孝廉父别居的虚情假意。物极必反,愚孝会出现如鲁迅先生批判过的郭巨埋儿之类的极端现象,丧失人伦。这是对孔子本意的曲解。孔子曾对曾参受其父棒打时不知躲闪而批评他不孝,因为父打子一旦出现伤亡,为父者会后悔,为子者不能尽孝。后世宣传郭巨埋儿,其意义整个颠倒。当代社会不可能守孝三年,作为子女更实际的是照顾好父母的生前,以及在心中怀有思念之情。

二、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孝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且一直将孝道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考察依据。孝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颇有特色的部分。在现代社会里倡导与弘扬孝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孝道在当代的得失及其原因

孝道在当代一方面在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倒退。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在增加,子女可以有更多尽孝的机会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活节奏加快,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异变为单纯的赡养关系,亲情的感觉逐步淡化。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由于自身工作和其他客观的原因,子女很难像古代一样长期生活在父母周围。当代的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有传统的大家庭观念,虽不要求长期的共同生活,但是仍然希望子女的陪伴。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对社会赡养模式缺乏信任,希望维持传统的子女赡养模式。而这正是在当代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两全的结果。

在子女方面,一边要顾及自身的生活,一边要顾及老年人的赡养。在传统的大家族和大家庭模式已经解体的现在,其负担相当沉重,特别在是老年人因衰老或疾病丧失劳动甚至是活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有的子女为了照顾老年人,必须放弃工作和相当的私人时间,在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其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同等情况下守孝道会生活困苦,不守孝道反而生活幸福。

这些新情况所带来的冲击对孝道建设无疑产生了打击,并且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阻碍。孝道属于东方文化,因此对比西方社会可以找到一些启示。西方社会父母养育子女,子女成年之后,在观念上就认为子女属于独立的对象,以后父母不再对子女具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由于子女的定性是成年之后具有独立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中国式的赡养责任和义务。不排除有一些情况属于例外,但是整体上西方老年人的赡养主要由社会负责,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可以主动安排。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对于自己子女未成年之前的照料。这种模式称为“接力式”。中国的模式属于“反哺式”,即父母照顾子女,晚年由子女照顾父母。这种模式和以前中国传统社会大家族的生活方法相关,所以会与当代大家族解体情况下的现状产生矛盾。

(二)孝道的当代价值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即使不会彻底解体,也只会成为相对个别的现象,整体上会向小家庭模式进行转化。孝道的建设应该顺应这种潮流,而不是逆流和复古。在个人的道德建设方面加强孝道的建设,一味强调尽孝守孝是无意义的。吸收西方“接力式”的优点,即转变自身的思想,积极地尝试社会养老。在子女方面,也要主动地参与,譬如对社会养老的地点设施进行详尽的考察,尽量抽出时间对父母进行探望和精神上的交流等等。学习西方“接力式”绝对不是不管不顾,而是在原有“反哺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层面进行分离,同时对精神层面加强。譬如孔子思想中的孝,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充分分析当代孝道发展过程中的得失,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理结合,改变养老态度,不仅有助于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还可以使老年人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更多满足。

三、总结

几千年来直至现代,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保持着充分的生命力。研究学习孔子关于的“孝”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当代美德、促进自身的修养依然有很大帮助。不可否认,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孝”的思想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正因如此,对待孔子和他的学说、思想要有认真的态度,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思想,辩证地保留和弘扬其中有益的部分。毕竟,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正如论语中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5

一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特征

第一,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心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第二,总的来说,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以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在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第三,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

二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我们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这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三 学校开展孝敬父母道德教育的主要形成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传统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1.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

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篇6

学校有效教育缺失是造成职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缺失的重要原因。近十年来,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学生每日生活在书山题海中,学校和老师只看见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上,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属于中下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扎实的知识基础;思想上,不追求上进、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有轻微的自卑倾向,自信心缺失;行为上自由散漫;家庭环境方面,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家庭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父母离异、单亲等情况较多。面对这样一群情况比较复杂的学生,高职院校的教育责任中育人要重于教书,学校和老师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实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导向以及适当的心理教育辅导,加大学校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等软环境上的投入。

2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是评价标准滞后于道德水平的发展

如何判断当今时代职校学生的道德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首先就必须弄清楚评价标准是什么,评价标准不同,判断的结果也就不同。现在看来,目前我们不自觉使用的两个评价标准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职校学生了。其一是已经过时的评价标准,即用旧时代的标准来衡量现如今职校的学生。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道德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的变革,道德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其二就是用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标准去衡量。

3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观原因是个人基本素养降低

现如今的职校里,遵纪守法、孝敬父母、文明礼貌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但是少数学生的道德败坏行为影响职校学生的整体形象。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以及激烈的招生大战,使许多职校都降低了入学的招生分数标准,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和道德上存在缺陷——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没有集体荣誉感,认为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或为“家长争面子”,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学校又没有给予这方面足够的重视,时间长了,各种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于是出现了一些“品质败坏”的学生。

4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道德水平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和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渗透下,我国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都呈现出下降的现象,从国内屡见不鲜的“不敢扶老人过马路”现象,到国外媒体报道的中国游客素质低下等一系列事件,都反映出我们社会道德的现状。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极端利己主义的现象已经大大增加,因为市场经济社会本身是一个物质化的社会,没有人能脱离这个物质社会。

5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间接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篇7

德育理论走向苍白,面临时代变化的严峻挑战。用“苍白”一词形容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一点都不为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的现实窘境。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创新,苍白的教育理论逐步让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无论是道德观念的转变,还是价值取向的变化,都强调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二、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上述问题的出现,强调了优化高等院校思想道德教学的紧迫性,同时也强调我们基于“人本”理念下,构建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的现实重要性。在笔者看来,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务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强化高校的育人意识

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培养人,始终尊重并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契合教育的根本要义,同时也总领了新时期下德育教育的全面开展。首先,强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狠抓落实德育工作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其次,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再次,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让人堪忧,思想道德教育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应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发生转变,契合现代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尊重学生的思想实际,完善道德内容建设。

尊重学生是“生本”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内容有待建设的重要方面。在笔者看来,完善高校思想道德内容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专业课及政治课中渗透理想信念教学,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良好的自我行为;

(2)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网络中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所以,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3)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不良心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心理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来自于《理论前沿》杂志。《理论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是践行“人本”理念最为显著的体现之一。当前,在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首先,学校要基于校情,制定符合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人本”主义,即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其次,学校在治校的过程中,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推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篇8

Abstract:Marx's society theory of reproduction, is by the production, the assignment, exchanges and expends various links to be composed. The expense is in various link's details, but, it has and the vital role in the social product and the life, left it, the production carries on without knowing where to begin, the life no longer will also be lives.

关键词:消费 生产 马克思消费思想

key word:Expense Production Marx expends thought

作者简介:刘源(男)出生日期1984年10.7日 吉林大学学院2009级发展史专业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的存在决定了再生产理论的继续进行,它可以说是这个环节的一个终点,也可以说是另一个环节的起点,生产离开了它,将无从进行,生活离开了它,将不再是生活。

一、马克思关于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的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组成。我们一般说的消费理论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论述,而分配和交换一般不再其论述过程中,但是,不是说,分配和交换就不是消费理论过程中所需要的。没有了分配和交换,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不能、也不会进行下去,更不用谈消费理论了。我们现在就来看下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联系。

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为消费生产消费对象和资料,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费也就没有了对象。所以,生产生产出了消费。

其次,生产不仅创造了消费,它还决定了消费的方式和性质。这正如消费了这个生产的产品,才可以使其成为产品。而生产出的产品需要消费按一定的方式来消费,这样才可以称其为消费,生产生产了消费消费对象的方式,只有按照这个方式来消费掉这个产品,才可以称为消费,如,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和现在的清蒸熟煮,这两个都是吃,但是他们却是迥然不同。

再次,生产不仅为消费需要提供了对象,而且也为对象提供了消费需要。生产生产了消费者,生产起初是由当初的内在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勾起了消费需要。

消费看起来由前面的环节决定,但是,它却具有很大的反作用。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

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生产产品的主体享用着,消费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能成为产品,因为产品生产出来是用来被人消耗的,若是没有被享用,那就不是最终的产品。产品的真正实体被人消耗和享用了,它的形体不存在了,而它产品的终极目的却真正达到了,反而正是它存在的开始。正如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产品只有被消费掉,才是真正的产品。不被消耗掉的产品,不是真正的产品。正如马克思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1]

另一方面,消费创造着生产的需要。消费掉了原来生产的产品,新的需要被创造了出来,需要产生了,那么生产也就被生产出来了。正是人们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对与此关联的产品的新的需要,给生产提供了新的要求,为再生产提供了动机和目的。[2]消费是为生产创造内在的对象,也就是创造了生产的产品目标,只有消费才可以创造着生产的内在对象,所以,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消费产生了需要,需要是生产的推动器,没有了消费,也就没有了生产。

二、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对现在的意义

从马克思的消费思想我们可以看出,消费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消费是社会生产的目的,生产和消费是分不开的。研究消费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对我们今天根据研究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消费思想成为现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日渐突现,大力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带动经济的增长,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大量出口,虽然能带动经济发展,可是过度的依赖国外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同样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因此,我们必须依靠自己,依靠拉动内需。消费作为原来三架马车之末,变成了如今的三架马车之首,我们可以看出消费的重要性。这不是顺序的调换,而是发展方向和方式的转变。消费需要反映着经济发展和杜会进步的状况,反映着人们的经济关系和杜会关系。[3]

2.通过对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学习,我们要改变我国民众的消费观念。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不是消费者需要导向型社会,而是供给导向型社会,压抑了我国民众的消费需要和思想,导致我国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好的改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的发展,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民众消费观念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需求导向型,就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厂商就要生产什么,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可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完善,社会制度的不健全,目前我国消费低迷,动力不足,对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力不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学习,来大力宣传新的消费观念,改变民众的消费思想,提倡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等科学的消费观,提高消费,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94

篇9

关键词:思想导师制;职责;方式;能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33-03

在实行专职辅导员制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进行指导的做法目前被一些人称之为是思想导师制。思想导师制这个提法或许不一定十分妥帖,但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姑且暂先以此概括表述这种做法。本来,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责任者,但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数量不足。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量事务性的工作,由于任务繁重,他们无暇去思考一些较为长远或较为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工作,如素质偏低。高校辅导员一般由各院系学生毕业后担任,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接受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培训,其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这样,高素质辅导员的缺少,就必然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在这种情况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大学生的思想导师,就既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使之有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用武之地,同时也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与老师紧密联系与沟通的平台。目前,这种刚刚起步的新的做法在尝试中难免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的优势和发展的潜力已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为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这种做法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以使之能成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进一步明确思想导师的职责,使思想导师认清自己的责任。是有效实行思想导师制的前提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导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负责,而且更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和指导。

1 思想政治引导――给予大学生以崇高的思想上的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导师要与党团组织、与辅导员密切配合,对大学生加强形势政策、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中的“三观”问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使大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向大学生讲清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责任和人生中应有的态度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的意识,确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大学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分析和鉴别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自觉纠正自己在价值观上的偏差,从而树立起健康、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三观”问题是大学生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三观”问题解决得好,他们的人生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2 道德情感指导――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思想导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指导。要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应当具备的基本的公民道德,使他们能够讲道德、懂感恩、知荣辱、辨是非;要指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要向大学生讲清道德情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要向大学生传授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要帮助大学生养成内省的习惯,使之从中积累和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

3 心理问题疏导――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所难免。针对这种情况,思想导师应设法采取措施与大学生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积极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等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自己遇到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矛盾;应对大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合理竞争意识的教育以及抗挫折的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能够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应了解大学生中的一些较有特殊情况的人常会有的心理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具有敏锐地做出判断、迅速而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干预的能力,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要特别注意做好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的工作,了解他们家庭经济的状况,必要时帮助他们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避免因自卑、嫉妒或怨恨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4 学习辅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大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大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思想导师的工作也要有所侧重。新入学阶段是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和适应期。在这一时期,思想导师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及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进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以使他们能很快地进入良好的大学生活状态。二、三年级时是大学生的思想进人稳定的时期,这时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大学生自我完善。能以最佳的状态从事学习。要围绕与同学的交往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化及娱乐活动,在活动中与同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根据高校普遍会出现的大学生恋爱低年级化的趋势。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友谊、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并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与此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辅导和帮助,以为大学生能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业打下基础。进人高年级时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期,这时思想导师要协助做好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的教育。要辅导大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就业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

二、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使思想导师的工作独具魅力。是有效实行思想导师制的关键

思想导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说理,还必须在课下甚至由校内到校外延伸自己工作的范围,并且使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1 课堂说理――透彻讲清理论,明辨是非。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夯实理论基础。思想导师所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别于其他专业课,它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帮助大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就直接表现为

是一种教书与育人、理论讲授与思想引导相结合的过程。思想导师逻辑严谨、丝丝入扣的理论阐述总是能使大学生口服心服,客观全面、鞭辟入里的事理分析也能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应该说,课堂说理是解决大学生思想疑虑的重要途径,课堂上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很适合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加以延伸,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能从参与中获得体验。思想导师应组织或主动参加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生们的主题班会、演讲、智力竞赛和辩论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能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能对问题进行积极而主动的思考,或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因而有利于对问题形成比较深入透彻的认识;还可以走出去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国有企业、小康村、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去考察或调研。便于他们对实际生活的了解和把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科技扶贫等,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等都会很有帮助;还可以组织一些户外训练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这些实践形式很适合大学生的需要,可以让大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

3 面对面地个别谈心――说心里话,做知心朋友,帮助大学生解决带个性化的思想问题或烦恼。对于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某些偏差,思想导师应采取与之谈心的办法来加以疏导。一般来讲,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都是极具个性的问题,所以应该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大学生因为在学习、生活或恋爱方面遇到了挫折,从而产生了烦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愿意和思想导师面对面地个别谈心,特别希望能得到思想导师的帮助。有的时候,他们非常希望一吐为快。思想导师的循循善诱,思想导师亲切友好和体贴入微的关爱与帮助会温暖他们脆弱或纠结的心,会极大地减轻他们因烦恼而带来的痛苦。

4 电话、网络交流――无地域和时间限制,是一种既快捷又方便的交流形式。电话联系在现代生活中不可少。思想导师在开始与学生接触时就应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学生能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随时与其沟通。网络则提供了一种更加便利的交流方式,思想导师可以通过网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博客、QQ群和电子邮件等来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可以BB网络平台来开展问题讨论、利用BB网络平台的功能进行咨询等。电话和网上沟通除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之外,还能显示它的另类的优越性,即避免在有些问题上面对面地与导师沟通时所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甚至可以隐姓埋名地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实践证明,短信和网上沟通可以照顾到一些大学生的这种“小心思”,可以使大学生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同时思想导师也会尊重这些大学生的“小心思”,只关心相关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从实际效果来看,网上交流中所捕捉到的信息更真实,解决问题也更直接、更深入、更有效。

5 指导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发挥社团活动中“文化育人”的作用。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所以思想导师应积极地参加到大学生的社团活动之中去。思想导师应秉持一种理性思考与锐意改革的精神来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可以为社团举行专业知识方面的讲座,或给社团提供自己所能提供的咨询或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导师应引导社团把握其活动和发展的方向,规范对社团的管理,指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把自己所指导的社团办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活动力强、参与面广、品位较高的社团,让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拓展知识的平台、科研能力培养的高地、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

三、提高思想导师的人生境界和指导能力。使思想导师真正成为能点亮大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是有效实行思想导师制的根本

“导师”意味着有道德、有知识、有思想、有智慧,导师应是知识和思想的传播者,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担此责任者必须使自己有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1 思想导师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思想导师要系统掌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养。要提高自己践行理论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要能应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掌握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断积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使自己真正成为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理论系统的大学生的思想导师。

2 思想导师要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境界于一体的人格魅力。思想导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境界于一体的人格魅力。因此,思想导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必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良好的境界、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饱满的工作热情给大学生以巨大的感染。如此,大学生会借助思想导师人格魅力的吸引,不断地超越自我,净化心灵,磨励心性,健康成长。

3 思想导师应有能和大学生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思想导师要热爱大学生,要从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服务的角度真正以平等的姿态走到太学生中去,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思考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他们进行对他们有启发意义的对话与交流。不然,如果思想导师看起来高不可攀,难以接近,大学生就可能对他敬而远之,他就不可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可能使自己的工作在大学生的身上产生教育效果。

4 思想导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相应的教育技能。首先,思想导师要心中有爱,要以自己的真心与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即是说,思想导师在与大学生交流时要真心,要有诚心,并且不怕费心;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热心、细心、耐心、尽心,要使自己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朋友。其次,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在与大学生进行的交流中,思想导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不能说教,不能动辄批评或训斥,更不能小题大做,乱扣帽子。只有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即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学生才会接受自己的教育和引导,思想导师的工作才会见到实效。

5 思想导师要有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的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往往被认为是领导者需要的一种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对于思想导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感想导师既要有点子、会设计、有办法、敢创新,以使各种活动能饶有兴味;还要能善于因势利导,把关定向,以使活动既生动活泼又组织有序;活动结束后还要善于总结,要善于将闪光处加以提炼或升华,以使大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思想上都能有所提高。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行思想导师制的保证

思想导师要“导”的好,一方面要求思想导师要境界高、能力强,另一方面也要求管理部门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要有必要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思想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 先期要有完备的工作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导师的工作计划中应该包括有对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分析,并有据此而确定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中的重点。同时,还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安排和班级活动的计划等,确定思想导师工作的日程,和活动的项目等。有了计划以后,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按计划进行,才可以增强自己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篇10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按照扎实有效、稳步推进新课改的思路,以研究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学力度,从吃透教材、探索教法、学法入手,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备课制度,扎实完成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任务。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工作,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提高师德修养,加强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水平

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依托,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热爱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并能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初中;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把握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了解和把握开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和操作策略,如安全研究、研究等,结合一线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初中,加强理论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实施课程改革,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针对以往备课孤军奋战、备教分离等一些弊病,本学期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要求各位教师端正态度,由年级组长组织,每周一次定时、定点地进行集体备课。并要求每次集体备课的各类资料上传归档。在具体备课过程中,五年以内的年青教师要求备详案,骨干教师备课注重课后反思,其他教师备课能够突出教学实效。

2、切实规范校本研修,提高校本研修质量。通过以“一个主题、四个阶段、一个系列”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学习思辨、实践体验、研讨提升、反思总结的全过程,完成《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课程的实践探究的培训要求。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要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优势,配合教导处开展好随堂听课活动。课后要加强教学指导,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帮助年青教师提高上课技巧与课堂效率。各教研组认真开设组内公开课,同组老师要认真进行听课与评课等工作。

4、有序抽查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布置要做到质重于量,少布置重复型作业,多布置提高型作业。为了解作业布置情况及书面完成情况,有序抽查各教学班的学生作业。做到有记录,有反馈,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任课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到批改及时、认真、正确,反馈纠错及时显效。提倡面批,提倡分层练习,提倡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对不认真、不及时批阅作业的老师和布置过重作业的老师,教导处要及时找他们谈话,使其改正。

5、认真分析考试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导处要组织好各任课老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等从各个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认真反思,填写考试情况分析表,分析要详尽全面,既要包括教师教的情况,也要包括学生学的情况。在这基础上教导处要综合分析,及时反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科和任课老师,要协同教研组、年级组帮助这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6、做好阶段测试工作。除期中、期末考试外,教导外将不定期组织两次阶段测试。由各备课组教师轮流出试卷,提高教师试卷命题能力,采用年级组交叉的方式进行阅卷。教师要把测试后的讲评作为过程激励与补偿教学的重要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把每次讲评作为学生发展的新起点。

7、做好帮差拔尖工作。按照“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获得有差异的发展”的教育思路,实行分层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学困生运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使他们逐渐取得进步,提高合格率;同时加大对优等生的辅导力度,努力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发展得更快,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8、组织好市抽测工作。本学期市教研室对各类学科的抽测力度大,主要有:一、二年级的口算、笔算抽测(一年级每分钟12题为合格,二年级每分钟9题为合格);三年级语文期末抽测;四年级数学期末抽测;五年级英语期末抽测;六年级毕业考。教导处做好辅导、组织工作,各任课老师统一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9、健全班主任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并在工作中积极贯彻,提高制度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

(三)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研质量,争创先进教研组。

1、加大教研活动力度。各教研组要在计划中把本学期专题教研的活动时间、地点、专题内容、主讲人详细列出并切实贯彻落实。任课教师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各教研组要改革、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加强集体备课,加强个案研究,提高教师上课实效;强化个人反思,多研讨、多积累成功经验。

2、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强化备课组工作,切实提高活动质量,保证活动日常化、专题化。各备课组要拟订学期活动计划,统一课程进度,根据本学科特点积极探索教法和学法,并注重资料的积累。

3、积极组织各类竞赛。组织校一二三年级口算过关、四五六年级数学小博士评比、一二三年级阅读比赛、四五六年级语文知识积累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认真履行常规,服务于师生,促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