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12 13:4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业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业技术

篇1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与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与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工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研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入手,在保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Air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与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少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统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提高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篇2

这些充满戏剧色彩的新闻却冲淡了另外一些新闻:整个美国技术圈看起来都不太平,各种辞职、关张、裁员、股价下跌的新闻层出不穷。除了乐视和Uber,CEO不得不辞职的还有Pandora和TIDAL。

这两家公司陷入困境都已有一段时间了。

正在走关张流程的是Jawbone。这家公司的市值曾高达30亿美元,最著名的产品大概是色彩斑斓的无线蓝牙音箱,当年它还引来了大量的抄袭者。如今这家公司已经和乐视差不多,拖欠了供货商不少货款,不得不开始走清算程序,准备倒闭。

而正在裁员的公司有微软和SoundCloud。前者可能要裁员好几千人,以便向AI时代转型;后者只有420名员工,却会直接裁员173名,因为虽然产品深受用户喜爱,但管理者实在不知如何能赚到足够的钱。

还有在今年上市的独角兽们,无论是Snap还是Blue Apron,上市后没多久就跌破发行价,加入了由GoPro、Fitbit等组成的让投资人悲伤的技术股的队伍。还有特斯拉,这家公司的股价在半年内从200美元左右涨到了380美元,却在最近几周一下跌去了70美元。

人们开始怀疑伊隆・马斯克的神话是否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一个不甚精确,但也许合理的解释是,之前在硅谷或整个技术行业都笼罩在一种过分乐观,以至于有点疯癫的气氛。

人们习惯于将增长和扩张的标杆定位为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创业者和投资人也都认为自己能做到和这几家公司一样。但他们通常忘了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是多年竞争中最幸运的那些,要保持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实力加运气缺一不可,这样的几率小之又小。

而且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和Facebook、Google等巨头在虚拟世界的扩张不同,一旦触及真实的物理世界,公司扩张的边界就会出现。

我曾是Jawbone蓝牙音箱的用户,但我不会像每天用iPhone手机一样每天都用蓝牙音箱;我也曾是Blue Apron的用户,很喜欢这种将食物原材料搭配好并送上门的服务,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会有各种念头,例如,似乎价格有点贵,我是不是应该勤俭持家一点,或,每次的包装和冰袋真浪费真不环保。当这些念头多冒了几次,我在一次出差时停用了Blue Apron,之后我就再也没有重新成为它的用户。

当然对于技术圈的这些后起之秀,还有一大威胁,是他们视为榜样的那些技术巨头。Blue Apron的一个潜在威胁者是亚马逊,后者刚收购了深受美国人喜爱的有机零售超市Whole Foods Market;Snap的直接威胁是Facebook,后者毫不掩饰要杀死Snap的念头;SoundCloud的威胁是苹果,后者的Apple Music和Podcasts凭借着人手一个iPhone的优势,天然就收获了忠诚度极高(懒得换App)的用户。

对于所有这些,华尔街的投资者似乎比风险投资人看得更加清晰,也表现得更为理性谨慎一些。一方面是上市之后,公司需要有更详细完备的披露,因此也会暴露出更多风险和问题;另一方面,也许风险投资人并不过分重视这些潜在的风险,他们更关注近期的成长和利益,而不是中长期的发展。但我们提到的那些境遇不佳的公司,遇到的恰恰是中长期发展的问题。

篇3

现阶段,在我国中小型汽轮机组制造中,焊接隔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与铸造式隔板相比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因此,随着制造要求的不断提高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国内汽机行业焊接隔板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铸造式隔板已经逐渐被焊接隔板取代,并有全部采用焊接隔板的趋势。本文重点来探讨焊接隔板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

隔板作为汽轮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尽管各种机组的隔板结构不尽一致,但其基本结构有两种,焊接隔板和铸造式隔板。汽轮机高温高压区因隔板级前与级后的压差很大,要求隔板具有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此都采用焊接隔板;而低压部分采用铸造式隔板。目前,在我国中小型汽轮机组制造中,随着制造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铸造式隔板已经逐渐被焊接隔板取代,并有全部采用焊接隔板的趋势。因此,研究国内汽机行业焊接隔板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中的工艺特点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隔板焊制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1.汽轮机制造业焊接隔板的工艺特点

汽轮机各级之间用隔板分开,隔板支撑在汽缸或隔板套内,并把汽缸分成若干个气室,主要起到蒸汽的导流作用。隔板两侧蒸汽的压力差产生了力图使隔板偏倾的巨大力量,当作用在隔板上的力达到相当大时就会引起隔板的挠曲,为了保证安全,隔板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的效率。

由于隔板制造精度对汽轮机效率影响大,所以对焊接性能和制造精度要求高。因此隔板焊接一直是汽轮机制造中的关键制造工艺,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的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近年来,汽轮机厂都把隔板作为突破口进行技术改造,体现在焊接方法由手工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直到电子束焊的改变,使焊接方法逐步先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劳动条件得到改善,成本大幅度降低,生产率显著提高。目前以激光切割围带代替冲孔、机械手焊接叶栅、电子束焊接隔板主焊缝的柔性系统为最先进的隔板焊接工艺。

2.隔板焊制技术要点及具体应用

汽轮机隔板焊接,结构复杂,焊接质量要求高,制造难度大。隔板制造直接关系到汽轮机产品质量、制造水平以及生产周期,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机组效率和安全,对焊接隔板的尺寸精度和焊缝质量要求高,而且由于隔板结构的深而窄的坡口,焊接量大,焊后变形是一突出的问题。为了把焊接引起的变形控制在最小范围,各生产厂从工艺上采取多项技术措施来减少和控制变形。焊接隔板的焊接变形主要反映在节圆尺寸、喉部尺寸的变化,以及直径和半径尺寸的变化。隔板焊后应进行热处理。高、中压隔板的隔板体和外环的材料为珠光体耐热钢,低压隔板为碳素钢,其厚度均在50mm以上,而与之相焊的围带为马氏体不锈钢,厚度一般为4~16mm,由它们组成的坡口深而窄,在结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坡口的结构、尺寸对焊接方法的适用性、可达性及脱渣性。在汽轮机制造业焊接隔板工艺中,焊接方法主要有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电子束焊接,依据条件采取手工、半自动、自动方式焊接。焊接隔板所使用的钢材牌号和焊接材料见表1-1:

焊接隔板可分为围带式隔板、自带冠式隔板和低压环式隔板。其中最典型的是围带式隔板,采用的最早而且比较普遍。围带式隔板由隔板体、叶栅、隔板外环和径向汽封体组成,其中叶栅是由内、带和导叶焊接组成,适用于中温区。自带冠式隔板与围带式隔板基本类似,不同之处是导叶自带冠代替围带组成叶栅,适用于高温区。低压环式隔板是导叶片直接焊接在内、外环上,多用在低压末级。

3.隔板焊制技术的发展

在整个汽机行业隔板焊制技术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技术水平和质量问题。比如说焊工焊接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对技术的控制等等问题。现阶段各制造单位对于焊接隔板均制订了较完备的工艺流程,从结构设计、工装定位夹具、焊材焊料、焊工技术水平培训以及检查验收各阶段均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基本适应规模化生产需要。焊接外观的质量标准和装配标准、焊缝内部的质量都有据可依。在工程实践中,随着焊接工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目前在国内中小汽轮机制造领域,焊接隔板逐渐占主导地位,铸铁隔板基本被淘汰,各电厂的老旧机组改造基本也都将铸铁隔板改为焊接隔板。在焊接隔板中尤其以围带式隔板应用广泛,发展较快。同时由于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围带式隔板比较优势逐渐突出,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比如在中小机型中普遍采用的高温区隔板设计采用铸造加强筋与精密浇铸窄静叶的组合结构,改为采用铣制宽一窄静叶的围带焊接组合结构。改进设计的结构,避免了原设计中存在的许多涡流区、扩压区,大大改善了通流部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并消除了原设计铸造结构工艺性差使高压缸效率进一步恶化的不利因素,现己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激光切割围带代替冲孔己基本普及,机械手焊接叶栅、电子束焊接隔板主焊缝的柔性系统隔板焊接工艺也已进入实践阶段。

篇4

    机械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分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进13651亿元,占全国产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产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产业的均匀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产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职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进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进步;产品结构正向公道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进步,但和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新题目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产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治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把握已有技术和进步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进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新题目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均匀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均匀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本钱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进步,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门,是当代产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捉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探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产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

    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新题目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拖拉机均匀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进步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进步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4)节水浇灌设备喷、滴灌设备将浇注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进步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进步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进国际市场。但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平安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进步。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展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展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篇5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初具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水平,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建筑业出炉的一批一批规模大、结构牢、水平精湛的建筑物中,足以窥见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进步,本文主要来探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1.传统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基技术和基坑支护技术两种,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1.1 桩基技术应用

桩基技术作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一种传统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桩基技术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预制桩技术产生的噪音较为严重,所以,预制桩的使用范围较为狭小。最常用的桩基技术是灌注桩技术。灌注桩技术施工方式较为灵活,不但可以自行设计桩长、桩径以及数量,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地质地貌的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其使用范围比较广,利用率比较高,但是灌注桩技术由于受自身桩径和桩攀的限制,其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克服此种缺陷主要运用桩侧后注浆技术和桩底注浆技术。

1.2 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因为高层建筑中必须做好建筑深基础的施工,否则,建筑物的质量很难保证。基层支护技术适应了这一要求,解决了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难度大这一问题。基层施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到挡土、防水、降土、挖土等多种因素,所以在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我国采用的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有逆作拱墙技术和土钉墙技术两种。逆作拱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较软的地层,主要运用分层挖土的方法。土钉墙技术适用于低水位的非软土层,实现在分层开挖基础上的分层支护。

2. 建筑行业施工新技术的引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但其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缺乏技术创新,对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新技术不被引进,没有引起建筑行业足够的重视,导致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缓慢或缺乏技术创新。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加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被不断引进,譬如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钢结构技术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几种建筑行业新技术。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个人占用的空间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充分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主。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门新技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保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2 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艺术感觉越来越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效果的需求,在建筑行业中引进了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两种原料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不仅增强了砼构件的抗裂能力、抗剪能力,而且克服了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增强砼的耐延性。此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抗冲击能力很强,所以利用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建设出来的高层建筑不但质量可靠,而且具有很好的平面感和立体感,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力,满足了人们对艺术效果的追求。

2.3 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

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随着防水施工向冷作业方向发展,防水材料中出现了许多高效弹性材料,譬如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以及密封膏等等,这些材料运用于建筑施工,使得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技术分为对屋面的防水和对墙外的防水两种。对屋面的防水会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技术关键在于做好基层、板缝以及节点处理。涂料时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涂抹方向要做到相互垂直;对于墙外防水一般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两种技术综合运用,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水平,有效预防了水渗漏以及裂缝等公害的出现。

3. 结语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竞争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建筑施工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任何一个建筑企业都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研发创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胜. 谈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管理. 科学之友,2009.

[2] 周云. 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篇6

关键词塑编;塑料改性;填充母料;涂覆

中图分类号TQ3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17-01

1塑编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塑料改性技术

1.1填充改性

基于纯聚丙烯(或聚乙烯)树脂为原料制作的编织制品扁丝的相对拉伸负荷远高于国际GB/T8946-1998的要求,同时实际使用往往显现出显著的功能过剩情况,有必要通过加入适量价格低廉的矿物填料,在保证达标和不影响使用前提下获得降低成本的效果。

1.2聚丙烯基体树脂的改性

塑编制品所用的基础原料是拉丝级聚丙烯。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进口的聚合装置生产出聚丙烯产品往往是加入必要的抗氧剂和剂后再熔融造粒,以粒料形式销售。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粉料形式出售,价格相对粒料聚丙烯每吨便宜数百元,对用户很具吸引力。这种粉体树脂末加任何助剂,在贮运或加工时极易发生严重热氧降解。因此在购买和使用粉料聚丙烯前,必须注意是否已出现降解(有无酸味),在加工时必须加入适量抗氧剂和剂。

1.3塑编制品的耐老化改性

在很多情况下,装有货物的编织袋暴露在阳光之下,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由于热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羰基化合物会在吸收紫外线后处于激发态,在常温下也会使PP发生严重降解。

PP大分子最敏感的紫外线波长范围是290~325nm和370nm左右,因此要选用可吸收波长为290~400nm紫外线的助剂。这些助剂的分子在吸收紫外光后被激发将其转化为没有破坏性的长波光(如红外光)。

除紫外线吸收剂外还有紫外线淬灭剂和屏蔽剂可以选用,如添加0.2%的炭黑可使PP制品具有10年以上的耐晒性。对于白色或浅色制品可使用氧化锌做屏蔽剂,添加粒径为0.11μm的氧化锌10%,可使PP制品的耐候能力提高到8年以上。

适用于PP的光稳定剂有紫外线吸收剂UV-531、UV-327、三嗪-5和紫外线淬灭剂NBC、1084。

2填充母料

2.1载体树脂的选择

以重钙为填料的填充母料应用范围很广。针对母料用途选择载体树脂是获得最佳性能价格比母料产品的关键。

塑编制品的原料是聚丙烯,用于聚丙烯编织制品的填充母料其最佳载体树脂当属粉料聚丙烯。

2.2重钙的选择

多年填充母料的生产与应用实践表明,400目的重钙粉是最经济实惠的原料,但并非所有的重钙粉都受到母料生产企业及塑编企业的欢迎,关键之处在于重钙粉的白度、色相和对金属部件(螺筒、螺杆、模具、刀片等)的磨损轻重等。

使用粒度更细的重钙,在得到充分分散的情况下,塑编制品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但随着重钙粉目数的增加,必须增加助剂和载体树脂的使用量,导致填充母料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要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考虑其综合效果,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

2.3加工设备与工艺

重钙粉的干燥和表面处理使用高速混合机。近年来高速混合机的结构已根据粉体加工的特点做了很大改进。

在混炼造粒阶段,加工设备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积木式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密炼加单螺杆挤出机等。最近三螺杆挤出机也开始用于母料的混炼和造粒,具有混炼效果好、产能高等优势。选择设备的出发点是混炼效果要好、同样的人力、能耗的前提下产量要高、对物料的种类及组份变化的适应性强、连续运行平稳、持久等方面,而对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相对可以宽松一些。

3涂覆料

涂覆料是编织袋制品的重要配套材料,它的性能好坏、价格高低也直接影响着编织制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编织袋因丝之间的空隙不利于粉体材料包装,解决办法为内衬塑料袋或在内表面上涂覆一层薄膜,或与牛皮纸直接复合。最初是用聚乙烯热熔后淋在编织好的圆筒袋面上,典型的聚乙烯涂覆料是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的LDPE 1C7A。由于聚乙烯的熔融温度比较低,与聚丙烯编织物淋膜复合时,温度往往达不到聚丙烯编织物表面熔融的温度,且聚乙烯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差,因此早期的编织袋内表面复合层与基体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不高,需要新型涂覆料担当此任,以聚丙烯为主要成分的涂覆专用料应运而生。新型涂覆料的熔体流动速率至少要求20g/10min以上,以液相本体法聚合的粉料聚丙烯为原料进行可控热降解,由于本体法聚丙烯分子量分布宽,分子量大的聚丙烯分子可在可控热降解过程中较之分子量小的聚丙烯分子更易受到攻击,断链的几率更大,因此可控热降解过程有利于分子量大小的均一,这是以粉料聚丙烯为原料制作涂覆料的附加收获。

纯聚丙烯的涂覆料比较硬,涂在编织袋内面上虽然可使编织袋挺括,但有时显得柔性不够。在涂覆料中加入适量聚乙烯或热塑性弹性体可以有效调节其柔软度。

评价涂覆料好坏可从以下几方面考查:① 加工流动性良好且性能稳定;② 淋膜厚度易调节,薄而均匀;③ 与基布热合性好,剥离强度高;④ 挤出温度要求不过高,挤出速度快。

表1列出北京大正伟业塑料助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涂覆专用料的技术性能指标。

4前景展望

塑编行业是塑料加工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产品的高性能价格比和功能化,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摆在大家面前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在实现塑编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填充母料为代表的改性塑料产品被塑编行业认可和大量采用,成为两个行业密切联系、互促发展的标志。展望未来塑料改性技术和改性塑料产品进一步服务于塑编行业仍将是促进两个行业双赢的有力举措,同时也希望有实力的塑编企业扩展产业链,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进军改性塑料产品,我们将全力以赴支持塑编企业的新的尝试和努力。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既面临着诱人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众多课题和难题。

参考文献

[1]朱男.聚丙烯塑料的应用与改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6:90-94.

[2]康军,刘英俊.粉状聚丙烯耐老化改性,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5,2:29-31.

[3]刘英俊,刘伯元.塑料填充改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176-180.

篇7

消费升级是推动白电市场增长的主动力

据中怡康统计数据统计,2012年1~12月,三门冰箱的零售量及零售额占比跃升为34%和38%,同比分别提升了2.32和1.42个百分点,充分表明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三门冰箱为主的高端冰箱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从产品结构来看,对开门冰箱呈现销售喜人态势,对开门冰箱零售量份额达到了8%,而零售额份额则提升至20.5%。由此表明,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端冰箱产品作为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超大容积的对开门冰箱领域,美的冰箱的节能表现最为出色,拥有550升超大空间的美的对开门冰箱(BCD-550WKGPMB),日耗电仅为0.78度,遥遥领先于行业接近1度电的日耗电量平均水平。同时,美的冰箱还一举推出三款同容积段中最节能的三门冰箱。其中,美的三门机械冰箱BCD-218TGSSM,日耗电量仅需0.25度,以超低的节能性能实现了“四天一度电”,树立了三门机械冰箱的节能标杆。美的三门电脑冰箱(BCD-236STGEMK、BCD-216STGEM)更达到日耗电0.39度的效果,成为目前市场上三门电脑冰箱节能领跑者。据悉,2012年,美的三门及三门以上冰箱的占美的冰箱产品比重已经达到60%,美的节能惠民产品占美的冰箱产品比重将近80%。

2013年4月中旬,一场以“创芯科技?节能巅峰”为主题的2013年美的冰箱新品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会现场,美的冰箱一举推出四大系列十九款产品,全部为200升以上的超大容量高端冰箱,并涵盖了机械三门、电脑三门、多门、对开门等多个产品阵营,满足消费者的全方位需求。

美的冰箱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国认为,消费升级已成为中国白电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冰箱行业要实现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稳步发展,就必须在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引领行业节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节能、更智能和更健康的冰箱产品,从而真正成为未来“绿色消费”时代的引领者。

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会上,美的冰箱高调展示具有行业独创性的“芯节能”技术,并隆重四大系列十九款高端节能冰箱新品,涵盖对开门系列、多门系列、电脑三门系列、机械三门系列等全系列高端产品阵营。

据介绍,美的冰箱“芯节能”技术,集多真空多元发泡技术、超高效压缩机技术、超低待机功耗技术、制冷系统优化技术、制冷结构优化技术等五大关键节能技术于一身。其中多元混合发泡技术采用德国亨内基发泡机系统,独创多元混合发泡原料体系,使发泡层更均匀,绝热系数更低,使能耗降低约5%;美的冰箱采用的国际先进的R600a超高效压缩机,增加了智能控制方式,使效率达到最大化,节能效率提升5.9%;超低待机功耗技术使得冰箱的待机功耗降低至0.5W以下,同比行业水准降低了40%,使冰箱整机节能效果提升3.2%;制冷结构优化和制冷技术优化,使美的冰箱能耗降低约6.6%,制冷能效稳步提升。

美的冰箱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国表示,美的冰箱一直以创新的技术优势引领行业节能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此次“芯节能”技术以五大创新技术为支撑,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推出多款行业最节能的冰箱产品,树立对开门冰箱、电脑三门冰箱、机械三门冰箱的节能标杆,为消费者提供更节能、更优质、更丰富的产品,并持续推动冰箱行业的节能升级。节能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构建全面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单一技术到涉及制冷,保鲜、结构、外观等多体系创新。美的冰箱‘芯节能’技术为冰箱系统性全面节能提出了解决方案,也将行业竞争的方向进一步推向关注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轨道上。

中国家电研究院副院长宫滨认为,相对于以往通过一两项技术提升冰箱节能水平而言,美的冰箱此次推出的“芯节能”技术,实现了从单一技术、单一功能向全系列、全方位、系统性节能升级的挺进,一举刷新高端冰箱产品的节能标杆,对于推动冰箱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引领高端冰箱市场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篇8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

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 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 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篇9

【关键词】数学模型技术;控制系统;冶金

一、前言

随着经济市场快速发展的全球化以及自动化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明显,这对自动控制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本文则讲述数学模型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运用,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所用数学模型能够根据自身的经历不断得到优化,所用控制算法能够使得实测温度很好的跟随设定温度,从而使带钢长卷的温度能够限制在有要求的控制精度决定的目标温度的领域内。

二、数字模型控制系统原理

不同型号带钢的数字模型具体参数并不相同,但是其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因此本文选取典型的莱钢1500来进行带钢温控数字模型的设计原理。

1.数学模型预设

根据层流冷却控制所需的边界条件(终轧温度、厚度、速度、卷取温度)的设定值信息,运用预设定的模型,对各因素进行预先计算从而达到消除整个控冷系统动作滞后影响的目的。

2.建立动态修正模型

为了消除由板带进入层流冷却区时的实际温度、厚度、速度的实时变化导致的板带自身边界条件与其设定值的偏差对卷取温度的影响,在带钢出末机架获得实测边界条件后,每隔固定时间(带钢走过两个集管之间间距所需的时间)对预设定模型进行一次修正,相当于沿带钢长度方向分段控制[1]。

3.建立自学习模型

通过采取对带钢头部进行自学习的方法,并根据各种型号钢坯的过程而不断完善自学习过程,使系统具有智能性,实现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进一步优化。即每次轧带钢前,首先从自学习库中调出对应于此带钢钢坯的历史自学习值,作为预设定参数的一部分,在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测温仪后,并且反馈控制没有投入前,根据获得的实测数据,产生新的对应于此带钢钢坯的短期自学习值,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后将其应运于此钢坯的轧制[2]。在轧制结束后,将此次的短期学习值和系统数据库里的历史学习值进行综合分析,并消除遗传效应,从而实现修正对应此厚度的带钢的长期自学习值的目的。

三、数学模型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的现状

1.冶金工业各个工序的过程控制都使用了数学模型[3]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冶金工业流程中,采矿与选矿、焦化、烧结、炼铁、炼钢、铸坯(连铸)、轧钢、热处理、涂镀处理等各个生产工序中,基本都有数学模型的应用。

2.中国冶金工业中目前使用的比较好的数学模型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课题组收集到的资料,这里列出了一些国内目前使用的比较好的数学模型[4]。

(1)宝钢、武钢的焦炉加热控制模型,节能提高2%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首钢矿业公司的矿山生产综合管理控制数学模型,在国内矿山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应用于首钢水厂铁矿的露天矿卡车优化调度模型,调度和控制46台生产用矿车、11台10立电铲,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宝钢的高炉智能专家系统,实现了高炉性能优化、过程条件稳定化的目标。

(4)首钢的新型高炉专家系统,提供切实有效的高炉炉况分析及操作指导建议,帮助操作者综合治理高炉。系统稳定运行率达到99.5%以上,炉况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5)宝钢、冶金自动化研究院的炉外精炼智能数学模型,包含应用于LF炉、VD炉、RH炉、EAF炉的模型,使钢水质量得到了提高。

(6)宝钢的连铸控制模型,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生产控制成绩。

(7)鞍钢的热连轧数学模型,成功地应用于鞍钢1700热轧、2150热轧和营口鲅鱼圈1580热轧以及济钢1700热轧。

(8)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热连轧数学模型,实现了热轧数学模型的软件标准化、产品化,取得了令用户满意的控制效果。已经分别向国内莱芜1500热轧、日照1580热轧、福建盛特钢1150热轧、西南不锈钢1450热轧、柳钢1450热轧、重钢1780热轧等生产线推广应用。

上述这些数学模型都是国内技术人员在消化、吸收引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又进行集成创新、开发创新以及优化调整过程以后,形成了软件产品,已经在中国冶金行业中推广应用的数学模型。

四、政策措施建议

尽管数学模型技术在我国冶金行业中的运用已经相当娴熟,但是在一些方面上还是存在某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制定重视引进数学模型的二次开发政策。对引进技术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尽量减少重复引进,使引进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建立冶金行业协同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国产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跨企业协调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国产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在国内生产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

最后还要为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创造环境和条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培养基地,为企业培养计算机水平优秀、冶金工艺熟悉、设备管理水平突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五、结束语

目前在冶金行业,钢铁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能耗方面,钢铁工业耗能量占我国总能耗的11%左右,对比世界先进水平,吨钢能耗就高出10%;在客户服务方面,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我国领先的钢铁企业已经将数学模型技术信息化列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之一,冶金行业中基础自动化是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生产工艺越复杂,基础自动化的程度也就越高,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技术方面也取得显著提高。而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过程离不开数学技术的运用,这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的重要环节,大量数学模型技术被运用到冶金行业中,让各个行业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卫东,刘文仲.热轧生产自动化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蒋慎言.连铸及炉外精炼自动化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北斗定位;VPDN;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TP274;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64-01

前言: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向智能方向发展,而大数据技术、北斗定位技术、VPDN技术等IT技术在这一发展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1.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1.大数据技术概述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大数据技术定义为应用特定除了方法,提升数据决策力,实现数据在流程上优化的高校信息资源处理技术。对于大数据技术来说,这一技术本身具备着海量化、多样化、高速化等三方面的特征,这里的还量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技术使用PB存储单位,多样化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的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处理,而高速化特征体现的是大数据技术数据处理的速度较快[1]。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对于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电力行业来说,安全评估及故障诊断、发电生产决策与控制、设备检修策略改进都属于电力行业较为常见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式。具体来说,安全评估及故障诊断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需要得到DCS、PI系统的支持,这些系统所存储的实时与历史数据就将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必备条件,而结合这类数据,大数据技术就能够从中发现不正常的数据分布,各类电子设备的故障就能够由此及时发现,机组运行状态的评估也将由此获得较为清晰的数据支持;而对于发电生产决策与控制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来说,这一应用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展开,而这一数据挖掘技术就将使得机组的故障特征由此顺利实现提取,这些提取的故障特征将成为电力行业快速故障处理与相关决策的依据;而对于设备检修策略改进来说,这一应用同样需要得到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支持,而这一支持就将使得设备缺陷状态的特征值与关联值参数,而将获得的参数与相关设备运行检测值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够得到支持设备检修策略改进的依据[2]。

2.北斗定位技g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2.1 北斗定位技术概述

北斗定位技术是依托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技术形式,该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定位服务,这一服务就将为我国电网运行状态的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的北斗定位技术应用中,这一应用需要遵循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系统性等四方面原则展开,这样才能较好保证北斗定位技术较好服务于我国电力行业[3]。

2.2 北斗定位技术应用

对于应用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力行业来说,电力巡线中的定位、电力光缆的实时监测两方面是当下最为常见的北斗定位技术应用形式。对于电力巡线中的定位这一应用来说,北斗定位技术需要进行相关电力巡线路径的地形环境勘测,随后结合勘测获得的数据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电力巡线监测,这样北斗定位技术就能够较好解决我国各类地形复杂地区电力巡线效率较低、复巡周期长、巡检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电网的安全与运行的稳定也将由此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力巡线定位中,这一定位所实现的监测工作自动化程度提升、人工监测误差的消除,也使得这一应用能够明显提升电力巡线水平;而对于电力光缆实时监测中的北斗定位技术应用来说,这一应用具备着及时发现电力光纤运行问题、能够为电网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等效用,这就使得以往困扰我国电力行业的高空环境下的电力光缆监测得以高质高效展开[4]。

3.VPDN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3.1 VPDN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VPDN这一无线虚拟专用拨号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而由于VPDN本身具备的高速、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这就使得VPDN往往会为各类集团客户带来方便、快捷的网络连接服务。值得注意的是,VPDN技术本身具备着较强安全性、经济性、网络可扩展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VPDN技术能够较好在电力行业中实现应用的原因。

3.2 VPDN技术应用

对于应用VPDN技术的电力行业来说,解决供电终端部署难题、实现信息终端在线管理、呈现用户供电信息分析等三方面属于这一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具体来说,对于解决供电终端部署难题的的VPDN技术应用来说,这一应用主要依据集成的3G/4G网络通信模块实现,这一网络通信模块需要在出厂前实现SIM烧录、APN信息灌入,这样就能够保证供电终端一体的实现,供电部署的难题将因此迎刃而解;而对于实现信息终端在线管理来说,这一应用需要结合VPDN技术实现的智能平台主动激活心跳功能,这一功能所实现的90s连接激活就能够较好避免60s保护机制对电力行业造成影响;对于呈现用户供电信息分析这一应用来说,这一应用需要结合VPDN技术具备的数据分析整合能力结合显示终端实现,由此电力行业的业务容量调整和资源全面导航就将获得较为有力的数据支持,电力行业自然将因此实现较好发展[5]。

结论:在本文就IT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VPDN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而结合这一系列论述我们就能够较为深入认识到IT技术对于电力行业的重要性,希望这一重要性能够为相关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并以此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杰.基于SOA的工作流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

[2] 赵云山,刘焕焕.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3:2.

[3] 徐丽红,陈奇太.北斗定位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23:1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