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30 00:2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工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章丘市工业经济当前规模水平
工业生产效益总体较好。20n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3.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销售收入9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利税88.2亿元,增长18.5%;利润抖.1亿元,增长20.0%。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共有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9.7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60家,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93.3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利润47.46亿元,增长31.6%;实现税收11.62亿元,增长23.8%。全市利税过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88家。有圣泉l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主导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20n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83.42亿元,同比增长20.0%,占工业总收入的80.3%。实现利润49.23亿元,增长24.0%;实现利税76.13亿元,增长23.2%。其中交通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邓.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6.5%;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75.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8.2%;食品饮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4.8%;精细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0.80/0。四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刃.6亿元,同比增长35.120/0,占全市比重6.10/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1%;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4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6.9%。拥有济南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企业技术中心27家。
(二)章丘工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l)兴办园区助推工业经济腾飞。章丘抢抓机遇,199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明水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先进机械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重型汽车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有机高分子材料基地、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2012年10月顺利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一是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n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410个,合同投资人民币96叮乙元,实际到位资金68叮乙元,世界印明虽企业中有5家在章丘投资兴办企业。开发区现有重点出口企业34家,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发区现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13家;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个;先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16项,96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国家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9家。三是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开发区现已形成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开发区总销售收入的85%以上。四是园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17家,47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全区生产各类工业产品400多种,其中有5个为中国名牌产品,济南圣泉集团、银鹰集团、华凌电缆有限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拥有省著名商标11个,省名牌产品10个;山东章鼓的罗茨风机、天力干燥公司的干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首位;圣泉集团生产的高效空心防热材料为神州八号飞船成功返回发挥了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五是园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开发区累计投资近100亿元,实现了路网、电网、水网、汽网、场地等“十通一平”,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内排水、排污管网完善,已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3个,日处理能力巧万立方。
(2)招商引资支撑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抓招商引资,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成立专门的招商队伍,瞄准世界50明虽和国内500强的企业招商,主动叩门招商,强化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不断优化环境。坚持“三个并举”:即数量与质量并举、规模与效益并举、引资与引智并举,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对接招商等方式方法广泛得到应用。
(3)规模发展提升工业竟争力。大力实施规模发展战略,全市201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60家,其中过100亿、5叮乙元各有l家。其中重汽属地收入突破190亿元,圣泉集团收入近6对乙元,过2叮乙元、1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7家和l家。注重抓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制定出台扶持骨干企业的优惠政策;二是重点扶持大企业集团(2011年以来,章丘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三是帮助企业拓展资本市场,成立企业上市领导小组。一大批规模企业成立了股份公司作为上市后备资源,现在深交所已上市企业有l家,上市办理中的后备上市企业已达到了20家,预计到“十二五”末,上市公司将达到5家。
(4)科技创新激活工业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多年来,章丘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牢固确立传统产业高新化、传统产品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51.2%。(匀扶持本土企业避免产业空心化。一是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成长能力突出的本土企业。圣泉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利税从2006年的9.5亿和1.7亿增长到去年的64.8亿元和8.5亿元,5年间分别增长了7倍和5倍,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成长为亚洲地区同行业最大生产厂家;伊莱特重工几年间由一个手工作坊成长为年销售收入对乙多、利税近8000万元,在国际风电相关领域有话语权的国际性企业。二是财税贡献越来越大。目前章丘已形成机械加工、铸造锻打、建筑塔机、罗茨风机、汽车装备配件、炊具机械等本土企业集群。2011年,全市机械铸锻企业已达13刃家,产值7叮乙元,利税8亿元;建筑塔机企业46家,产值6叮乙元,利税7亿元;风机企业108家,产值4叮乙元,利税5亿元;炊具机械企业86家,产值8亿元,利税1.6亿元;汽车配件企业42家,产值22亿元,利税4.6亿元。三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市初步建立起以圣泉、华凌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9家省级技术中心(本土企业6家)、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l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银鹰炊具)为支撑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优秀本土企业已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四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本土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像圣泉集团的唐一林、伊莱特重工的牛余刚、华民铸锻的侯宇氓等一大批有思想、有魄力,开拓进取、善抓机遇的企业家群体。目前,本土企业拥有的各类人才中,硕士以上学历15人、正高职称10人、享受政府津贴l人。
(5)优化环境拓展工业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搞好服务。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重点工业企业制度。所有服务部门全部进入政务大厅,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三是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少收费项目,基本扫除了影响投资环境的政策障碍。
二、章丘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质量总体不高。章丘是济南的工业重镇,也是一个人口大市,工业经济总量占到了济南市的近10%,排县域第一位。在济南来看,章丘的工业有一定的特色,有较高的地位,有较强的实力。但放眼全省全国,可看到明显差距。从上表可以看出,章丘市工业发展各项指标都不靠前:GDP排全省第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最少的平度还少8对乙元;固定资产投资仅高于邹平;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还没有过千亿,还不到邹平、龙口的一半;规模企业利润不到龙口的三分之一,新泰的一半。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则更大。昆山市2011年工业总产值700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0.86亿元;利税总额512.16亿元;利润总额412.00亿元;产品销售率99.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4%。江阴市2011年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9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42.4亿元;实现利税578.对乙元;利润430.9亿元。绍兴县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459.80元,比上年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939.23亿元,增长28.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通过横向对比,我们发现,章丘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整体竟争力不强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强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工业投入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入年均增长7.2%,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指标年均增幅仅在20%左右,自2003年工业投入总量首次超过利税总额以来,几年差距逐步拉大,到2011年工业投入总量高出利税总额23.7亿元,这说明章丘仍未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2.产业集聚水平有限,大项目拉动作用不强。目前章丘仅交通装备产业、机械制造、精细化工产业过百亿,2011年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邓.3亿元、275.3亿元和202.9亿元,全市各门类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函待提高。而昆山市已形成了l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千亿级集群IT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实现产值3282.41亿元。章丘工业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大企业不多,尤其是缺少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拉动力不强。章丘全部工业单位总数为9845个,其中规模以上为402个,仅占4.0%,与省内部分工业强县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龙口全部工业单位总数只有2548个,规模以上有310个,虽然比章丘少,但比重为12.0%,远超章丘的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2180.1亿元,是章丘的两倍。与荣成、邹城、胶州等市比较,在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方面比较,差距也比较大。章丘传统产业、传统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市场竟争力不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部分企业出现产品滞销、库存增加,导致开工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四大主导产业除食品饮料外,产业效益下滑明显,对章丘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3.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压力巨大。从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工业比重大,新兴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9.8%,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从企业技术结构看,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主要依靠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来支撑企业发展。
4.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目前,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仅有11家,数量少,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人才等方面问题,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不高,附加值低,产品竟争力不强。(l)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比例偏低。在4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犯家,其中大型企业只有3家(不包括济钢、重汽),还没有形成理想的“纺锤型”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前景不容乐观。(2)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有待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仍为粗放式,高技术行业科技产出与先进水平差距较大。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980/0,比重还比较小。(3)创新要素供给不足。特别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章丘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在全部科技创新活动人员中,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偏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4)工业企业重引进、轻消化,自有知识产权不多。在技术引进中,章丘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不够,大部分还是引进硬件,对技术及设计图纸工艺专利的引进还很少。
5.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受地域、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对外开放度不高,利用外资偏少,经济外向度较低。除与沿海几个区市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比较处于劣势外,与新泰、邹平、诸城相比,差距也比较大。
6.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90.6亿元,而其中个体私营贷款比重非常小。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瓶颈急需破解。一方面土地供应指标紧缺,再加上存量土地相对不足,项目用地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目前工业用地基准价都在10万元/亩左右,远低于土地开发成本,也比沿海等地低很多。跟发达地区比,章丘的土地利用效率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加快章丘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园区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工业经济规模1.打造特色专业园区,夯实产业发展载体。一是加强一区四园建设管理。要乘着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东风,对开发区项目区加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二是持续打造特色园区。加快规划建设济南高端制造服务园区和章丘电子信息产业园,吸引一批域外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打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三是着力引导集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较多的镇(街道)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园区,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新载体。2.整合优势资源,促进集群发展。以大型优势企业为核心,发展关联及配套企业,坚持打造大型优势企业与发展中小企业并重,推动产业升级与扩张产业规模并举,争取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县域“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3.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实现产业扩规提效。一是提升传统产业。章丘要抓紧抓实四大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引进龙头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确保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二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章丘工业要以实施四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为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产业,力争“十二五”末,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0%以上。三是振兴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设备升级,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以章丘重型锻造等为龙头的铸锻铸造产业,以大汉建机等为龙头的起动机械产业,以华明水泥等为龙头的建工建材产业,以泉永印务等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四是“保姆式”服务呵护优质实体项目。坚持和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三定四包”责任制(即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限,包项目建设进度、包问题协调解决、包政策落实到位、包项目产出效益),对市级领导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定期调度、超期督办和结果公示,每月一调度、一通报。4.加大上市推进力度,实现借力资本市场发展。一是找准市场定位,科学制定上市规划。加快民企股份制改造,指导重点企业尽快上市,对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做好指导、协调、沟通工作;二是加大民营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支持行业龙头民营企业重组发展、做大做强。5.强化以企招商,实现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做大做强现有企业,鼓励企业重组整合。通过合资合作、股权收购等方式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和子公司,开发新产业、培育新品牌、开拓新市场,引导现有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来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促进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不断放大现有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二)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循环经济发展1.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推动本土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像伊莱特重工那样拿出优势资源寻求对外合资合作,在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的同时,拓展市场;二是像章鼓那样对企业进行包装实施境内外上市,吸纳更多资金,增强转型升级能力;三是像圣泉那样发挥自身资金、人才等优势,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实现内生扩张、自我转型提升。2.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信息化引领发展。一是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关键业务的综合集成应用,集中打造“两化”融合标杆企业;二是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3.突出企业管理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发展。一是加强战略管理的创新。调整企业内部价值链,加快品牌升级;二是重视精细化管理。企业要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授权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评估机制、分析模型等方面进行管理研究,要敢于进行业务模式重组(BMR);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一种知识分享、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的气氛,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4.着力抓好市场开拓,实现促销扩销发展。一是多措并举拓市场。突出抓好分公司营销部所在地的客户服务部建设,保持完善现有的客户服务部;二是利用展会放大品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瞄准目标市场,积极搭建企业对外宣传展示的平台。5.抓好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一是以科技进步及创新提高节能效率。重点抓好关键技术开发、陈旧设备及落后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工作,督促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节能措施;二是拉长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打造强的核心产业和企业,吸引各地更多的中小企业主动与之配套等;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高新技术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大力实施四大优势产业振兴行动。加快技术设备升级,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以章丘重型锻造等为龙头的铸锻铸造产业,以大汉建机等为龙头的起动机械产业,以华明水泥等为龙头的建工建材产业,以泉永印务等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0叮乙元以上。
(三)提升创新能力,注重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坚持走产学研相互合作的研发途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双方进行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自身也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争取在合作中占优势。二是通过海外购并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或科研单位,从而获得这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能力,将企业外部的技术资源转为企业的内部资源。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打造自己的第一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活动建设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企业重要发展目标来重点落实。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吸收凝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工作,重视引进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特需人才,特别要重视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和华人科学家。
(四)拓展开放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各项配套体制机制一是优化软环境。努力营造面向各类投资者公平、透明、稳定的竟争环境,努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开放环境,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浓厚人文环境,营造适合外企发展的社会环境。二是优化硬环境。继续搞好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投资硬环境建设。加强土地政策性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方面的土地审批制度,加大对优质项目的土地供应量,切实保障开放型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三要大力培育和引进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依托优势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对接合作,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四是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引资引智力度。大力推进县域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形式。
篇2
虽然产业结构方面,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相比差距甚大。与东部工业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该地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少数企业人才意识还不够强;传统单一型人才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少;队伍建设机制落后,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够优化,企业家人才队伍老化且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亟待解决。
土地征用难、土地后续管理难是当前制约该地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想进来的企业没土地,已经用地的企业没效益,这种“两难”处境普遍存在;在企业融资问题上,由于缺乏很好的融资渠道,加之银行贷款手续过于繁琐,更增加了企业的贷款困难,县域工业企业现在能贷到现款的寥寥无几。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其中第二个毫不动摇是:鼓励、支持、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应抢抓机遇,谋求新发展,把创新作为灵魂,坚持与时俱进。
(一)推进观念创新,在解放思想上寻求突破
认真学习十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首先树立新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一体的发展道路的新理念;其次树立新的辩证观。任何问题都是即统一又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该地区尽管发展障碍重重,但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这种障碍其实就是发展的动力,因此要正确引导,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奋力爬坡、勇于进取。
(二)创造优质环境,打造一流服务
环境就是品牌,环境也是影响力,也是生产力,更是核心竞争力。一流的发展环境,就能留住一流的企业,创造一流的效益。工业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环境。因此应着力抓好与客商利益最直接的服务环境。县、市领导要挂钩联系总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招商引资单位要自始至终做好招商服务工作,将客商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客商创办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实业,对客商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都要努力地解决好,不做损害客商利益的事,一旦发现有损害客商利益的事情,要及时查处,给客商一个满意的交待,真正体现出皖西北人民热情好客的客家风范。
(三)推进结构创新,在培育县域工业经济特色上寻求突破
因为皖西北各县市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等方面差别不大,县域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才有影响力、竞争力、生命力。县域经济只有走特色之路,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例如界首市重点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做文章,做大做强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行业;颍上县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快形成以煤炭生产基地为主的最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建成煤电一体化能源输出基地;临泉县根据自身实际,做大做强以化工、纺织、食品酿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同时做好服装、新型建材等加工业。
(四)科学合理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
强化土地规划,推行工业土地利用集约化,并通过工业园区使企业在空间上相连接、关联产业链上相配套;建立项目评估制度,防止恶意圈地;建立工业土地进入和退出机制,杜绝工业土地随意变更,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创新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办法,探讨“以土地换保障”的补偿安置办法,以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五)创新金融机制,为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篇3
陕西省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工业发展加快。据统计,2007年陕西83个县(市)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9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455.1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2689.66亿元的5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其中11个县(市)比重超过70%。据省中小企业局资料,去年前9个月,全省县域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67.98亿元、增加值816.8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0%和19.8%。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同比分别增长23.6 %和24.1 %。县域工业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园区经济迅速发展。各类园区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目前,全省县域工业园区187个,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6亿元,同比增长30%。县域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2078.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23.5亿元,分别占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32.9 %、增加值的30.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引进各类项目3020个,建成投产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79个,多为技术、资本密集的产业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项目。近年来,一些县市围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已经形成相对集中有特色的产业密集区263个。
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全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1万户,其中规模以上的551个。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为农民支付农产品收购款145亿元,为农民提供工资性收入人均98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去年前9个月,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5.3亿元,同比增长17%。
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陕西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环境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一是县域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6817万元。企业创新能力弱,大部分企业基本不提取研究开发经费,名优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滞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二是资金更趋紧张。目前,由于流动资金不足使一些企业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有的企业不得不限产或停产。大部分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源匮乏,财政无力投入生产建设,担保机构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缺乏统筹规划。多数县域工业分布零散,企业规模小,相关产业未能有效地向重点城镇集中,造成土地资源和资金的浪费,既产生不了产业集群效应,也不利于工业污染治理。四是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吸引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多数县域工业企业创业人才少,管理人才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招工难、招技术工更难。五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传导影响,外贸商品出口下降。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陕西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变,特别是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抵御风险、应对挑战的能力大大增强。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为发展县域工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总体看,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县域工业,把推进县域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作为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措施,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构建长效机制。中央、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陆续出台,有望缓解县域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省再担保公司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的扩大,必将促进民间融资趋于活跃,为推进县域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陕西县域资源储备丰富,经济各具特色,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开发当地资源为主,产品主要面向省内及周边市场,出口相对较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加速,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省大部分县(市)凭借土地、劳动力等条件,具备了承接先进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同时,省内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调整工业布局,也为产业向县域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龙头,扎堆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真正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
以催生小企业为重点,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民营企业的注册门槛,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巨大潜能,培育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经济效益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优势企业。二是支持各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鼓励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大力倡导发展家庭工业。三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产业带动作用较大的骨干企业。四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形成一批新的非公有制企业。五是鼓励和支持我省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更多地在省内转化,催生一批科技型小企业。
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培育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在产业发展上,要根据非均衡发展理念,推动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县域工业经济的产业“主心骨”。一是依托优势产业,加强产业整合,培育产业“航母”,打造特色板块经济,提高支柱产业产值在县域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二是做强优势企业。对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实行服务聚焦,政策上适当倾斜,用地上优先保证,资金上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大企业,破除县域工业企业“山多峰少”局面。三是培育优势品牌。关键在科技创新、品牌带动。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兴企”、“品牌兴县”战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银企合作、部门配合,加快培育名品牌、名商标,迅速壮大名牌产品群,发挥品牌在推进县域工业化中的带动效应。
以园区建设为引擎,打造工业发展主战场。县(市)要强化工业集中区建设,每县重点抓好一个工业园区,配套发展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建立专项资金,引导民间投入,支持各具特色的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一要统筹协调县域内的园区发展,理顺园区与园区所在地行政机构的关系,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建立园区与园区企业互利互赢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形成促进园区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园区规划,增强园区承载力。要实现连片统征土地,建立园区土地储备库,科学调度工业项目用地,提高园区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三要准确定位园区发展路径和方向,把特色园区做大做强,把产业集群做专做精。要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南汉江工业走廊,全力推进县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园区综合实力。
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抓大项目。要建立项目库,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策划和推介。要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集中力量建设牵动全局的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做到可上的项目积极上,应保的投入力求保,能建的工程抓紧建,使工业总量在大投入的推动下实现新一轮扩张。二是招大客商。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强化招商责任,健全招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重奖有功之臣,形成大抓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格局。三是创新招商方式。要改进传统的招商模式,坚持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目标,主攻央企、跨国公司以及战略投资者,组织境内外企业家来陕考察投资,围绕特色产业兴企办厂、挂牌建园,注重选商招商留商,提升招商质量和对外开放的水平。
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着力点,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县域工业项目。一是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工程”。从2009年起,通过财政贴息、补助、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每年培育100户规模以上企业、支持1000户高成长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10000户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工业化的新生力量。二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为县域中小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和专门通道,扩大县域和园区银行网点覆盖范围,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开展综合信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工业企业扩大贷款规模。三是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地方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有序发展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四是继续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市县建立担保机构,完善制度,提高素质,落实风险补偿,提升担保能力。
篇4
1996年秋,县委、县政府推出了开发建设泾河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将“工业兴县”的基石植入泾渭三角洲。十余年来,泾河两岸神奇般地崛起一座2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工业城。在合同投资额200亿的200多入区项目中,亿元以上的19个,形成了汽车、石油设备、新材料、精细化工及食品、饲料等关联度强、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五大支柱产业,以势不可挡之力推动着园区和县域经济发展,把高陵从传统的农业县一步步推上了工业强县、发展快县的轨道。使高陵圆满完成了从农业小县、财政穷县向工业强县、财政大县乃至经济新区的历史性大跨越。
县域经济业绩斐然
2008年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完成84.98亿元,可比价增长33.1%;工业总产值完成203.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4L元,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8元,连续两年进入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之后,在2009~7月26日揭晓的第九届西部百强县(市)评选中,高陵跨入西部百强县行列。
一、园区工业增长迅猛
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03.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1亿元,占到全县工业的94%;工业增加值完成60.55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2.99亿元,占到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7.5%。全县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截至2008年底,泾河工业园共引进项目309个,投资过亿元项目67个,建成投产企业21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0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3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其中最具代表的汽车制造业、石油设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化工医药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64.4亿元,占园区产值的85.2%。200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3%,较2007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虽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依然强劲。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年共引进项目21个,合同投资累计达到824L元。在洽谈引进的项目中,香江国际项目总投资28亿元,汽车零部件基地项目总投资31亿元;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集团项目和投资32.5亿元西化搬迁项目也顺利落户高陵。2008年高陵县共安排市、县在建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62.7亿元,完成投资68.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总投资3000万元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西阎果蔬产业带新增果蔬面积4480亩;设施蔬菜产业基地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000栋;万亩红萝卜基地新增种植面积2200亩;万亩优质小麦良种基地播种面积达1.72万亩。建成农村沼气池1200口。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完成21.05万吨,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8%。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总投资4000余万元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农村道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1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任务,完成20个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
园区工业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
高陵县域经济能跃进西部百强,关键靠工业园区的快速拉动。在推进园区发展上,高陵县很好的发挥了后发优势、科学规划,使园区创建伊始就定位在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基础之上,在当时西安已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将园区功能定位为西安装备制造业基地,并以此为目标实施产业招商、服务安商、项目跟进、提升环境,实现了园区工业的大发展、县域经济的大跨越。
一是坚持招大商、引大资,用大项目支撑工业园快速发展。高陵县牢固树立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的思想观念,紧紧围绕陕重汽、中钢西重、西部新材料等项目,进行产业招商。坚持把5000万元以上投资额作为标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二是推行优质高效的全程服务,兑现承诺的安商政策。坚持全天候为企业服务。积极推行不出一个会议室、不超过两个小时、不花企业一分钱的“三不制度”,为企业办完县内所有手续。全面实行首问负责、二问办结、三问追究的“首问负责制”,着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了优质的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兑现安商奖励政策。
三是全面推进项目落实责任制,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把抓好项目落实作为工作的重点,对每个项目从签约开始实行县长负责制,进行跟踪服务,直至建成投产。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环境。运用政府投资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7亿元,南区已全部达到了“七通一平”,北区一期用地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三产服务业已初具规模,园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配套完善。
高陵县累计引进项目298个,合同投资额330多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7个,过千万元的项目l 80个,其中208家企业已建成投产,46个项目正在建设。已形成了以陕重汽为龙头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装备制造业、以中化近代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产业、以西部钛业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中兴林产为龙头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长庆为龙头的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西部强县
高陵以城乡统筹为抓手,加大工业园区项目实施力度,继续壮大工业经济,抓好民生工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一、做好统筹城乡试点工作,努力建设全域高陵
坚持规划先行,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好专项规划,重点围绕泾渭新城、现代农业示范带、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一城一带一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倾斜,引导城乡产业对接延伸,联动发展。
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机遇,充分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加强与省市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09年计划安排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安排重点在建项目102个,抓好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篇5
县经贸局局长
一、制约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多头管理,企业积极性难调动。目前,县域工业企业分别由经贸局、计委、建设局、中小企业局、畜牧局、农业局、民政局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成本高,服务效率低,企业管理、技术运用和产业政策的咨询、信息服务、招融资服务等诸多涉及到企业利益的具体问题很少有人问津,全面协调的企业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致使企业内部始终存在重组织生产、轻内部管理和市场开拓的倾向,科学管理、市场开拓、市场营销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岗位培训落后,市场驾驭能力低下,不适应市场节奏变化,市场一旦疲软,企业便手足无措,极为被动。
(二)融资机制不完善,企业贷款难。一方面由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生产效益低,随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调整,得到国家、省的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极小;另一方面,由于信贷体制调整和地方企业经营水平及信用度双重影响,企业信贷举步维艰;第三,我县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市场占有份额小,利用和吸引民间资金效果差。目前,全县部分工业企业受资金短缺的影响,不得不停产歇业,有的为维持必要的运转,或者不断打压生产负荷,一再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转向民间借贷,或者广泛采用赊销,企业应收账款不断膨胀,流动资金越来越少,资本周转慢,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风险极大。
(三)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投资或经营者预期效益难实现。一是政策缺乏应对性,对企业倾斜、扶持不够。一些部门对自身的点滴利益看得过死,经常用上级主管部门红头文件牵制全局决策的问题仍然突出,在用地、收费、征税、许可等方面设置门槛。执法趋利现象普遍,机械、教条执法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政策信息反应不够灵敏,缺少前瞻性和预期性,未建立起任何可行的预警机制,信息收集、分析、决策、服务迟缓,宣传、引导、实施力度不够,以致国家调整政策时,完全处于被动;同行业税赋和扶持力度不平衡,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在政策优惠等多方面未得到均衡调节;办事效率不高,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依然较多,变相的“吃、拿、卡、要”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县域基础设施较差。我县至今没有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一级二级公路少之又少,机耕道和七、八十年代的乡村公路仍占据绝大部分,企业运输成本偏高,工业性用水电气价格多年来居高不下,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
(四)工业原料供应不足,基地建设有待规范。====年,我县=个办事处的==个基地乡镇共出产蘑菇=======公斤,蘑菇品质普遍较低,级内菇只占到了==%左右,广益食品有限公司仅运转了==%的生产能力。其他农产品供给情况如下表:
====年我县部分工业原料供给情况表
今年=-=月,全县两个畜产品加工企业仅收购生猪==多万头,三家重点粮油加工企业收购小麦、油菜籽、稻谷不足=万吨。农产品原料严重不足,传统优势日渐模糊,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生产。我县工业原料基地建设一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县、乡(镇)、村任务层层落实、政策指导性不够。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紧缺,饲料、粮食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非意愿种养农户比例较大;二是中间环节过多,涉及层次和人员较多,“吃回扣”或抽成现象普遍存在,原料价格低廉误导种植户。基地原料种养补助专项资金或被挪用或被截留迟迟兑现不到种养户手中,专合组织作用又难以正常发挥,种养户利益往往得不到保护,生产积极性不高;三是原料基地不“绿”。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专业指导和标准化生产流程,多数种养户只凭经验进行种养生产,滞后的社会化统一服务体系导致我县基地原料生产粗放落后,药肥超标。
(五)自身实力不强,带动主体作用难发挥。一是工业企业规模小,整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县工业企业中,固定资产总额在====万元以上的仅=家。多数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简陋,无力引入高水平的生产工艺,技术力量落后。二是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以原材料的供给或粗加工为主的企业,基本上停留在原材料的水平上。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企业,缺乏高新技术注入改造升级,工艺流程简单。有一定现代科技含量的企业,大都分布在公共产品行业;三是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真正的新型运营机制。公司的机构形同虚设,董事长或总经理决定一切,“家长制”盛行,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部分公司法人代表素质偏低,管理经营能力差。公司的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收支随意,有的公司甚至不设会计账薄或是做假账。企业既缺少合格的管理人才,更缺少技术开发人才,还缺乏适用的技术工人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人才。
二、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一是改变现行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条块分割管理方式,实施跨所有制、跨部门、覆盖全行业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权进行清理,对与工业企业关系不大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更好履行管理服务职能的部门,收回其管理权限,将企业管理权统一,明确相关单位为企业服务的义务,彻底改变过去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无序局面;二是加快政府和各部门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高效、柔性的服务机制,把优化结构、实现投入产出的快速循环放在优先地位,以统筹、协调、服务、监督的功能为主进行结构调整,为企业提供全面、科学、多层次的信息、法律、人才交流、资金、政策服务,充分吸纳和利用各方面的资金和资源,为企业发展创造温室效应。三是积极引导建立各种利益联结机制。规范管理生猪、毛兔、中药材、雪梨、红猕王等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行业通行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检测室和农畜产品档案室,建立标准的农产品综合开发体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按照行业自律的原则,调节各方利益分配,最大可能性地调动我县农产品种养积极性。培育一大批有头脑、有知识、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经纪人,广泛参与市场竞争,有效衔接公司与基地、种养户市场之间的利益。
(二)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切实解决融资难。既要考虑工业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金融部门的风险、责任和利益,强化政银、银企日常协调机制,纵深推进银企合作,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先帮助重点企业解决资金矛盾。积极配合我县金融机构和各类法人实体,以入股、债转股、投资分红等多种形式启动成立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担保公司或以投融资为主各类型投资、咨询、策划公司,发挥信用担保风险补偿金作用,扩大担保规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政府和企业信用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落实服务承诺制,与我县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联合建立信用管理机构,鼓励企业信用发展,同时配套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惩罚机制,营造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为我县企业发展壮大打牢基础。
(三)构建发展平台,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坚持增量带动调整、项目拉动增长的理念,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在目标上要高点定位,自我加压,把发展的压力转化到“找大项目、找好项目、找结构调整项目”的压力上,瞄准新目标,开辟新阵地,形成新攻势。加大跑项目的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力求巧中争先,紧中突破。在投入总量扩张的同时,还要注重投入的有效性,提高设备投入占比,扩大投入产出能力。二是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按照资源集约、产业集群、企业集中的思路,合理调整布局,推动工业项目向集中发展区集聚。突出重点,整合工业集中区载体资源,撤并规模小、区位条件不优越、投资吸引力不强的的工业集中区,建好两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科学布局产业分布,基础设施集中投入,最大程度地实行园区共建、共享、共用,走组团式发展之路。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完善企业、项目进入退出机制,严格禁止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对现有的“三高一低”企业限期整治,不达标的责令关闭,退出市场,着力培育扶持创新型、科技型为特点的现代工业项目,大力发展集约化、信息化的民营科技经济,努力提高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某省对口帮扶机遇,积极到某省引进企业。以增量投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结合集中发展区整合提升开展特色招商,形成个性鲜明的特色产业和板块经济。立足长远,倍加注重项目的选择,重点招引电力、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大项目,做精打粗产业链,避免低层次盲目扩张。继续推行县级部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围绕农业产业化、企业改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四)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创建无费区,坚决废止收缴分成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摊派和不正当罚款,全面推行扎口收费,实行“一费制”。二是完善县级领导联挂制度,整合干部力量,实行四大班子成员挂联项目和产业责任制,纠正乡镇干部包村、转田坎的工作方法,主要精力用于分管产业,提高行政管理的投入产出比。三是以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中心,强化法制环境建设。规范检查行为,改革检查方法,坚持检查批准制和联检制度。探索推行集中执法,整合行政执法机构,严惩有碍经济发展,破坏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创建职能清晰,运转有序,行为规范,透明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
篇6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然而,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工业设计,贯穿于制造业上、中、下游的诸多环节,是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深圳充分认识到工业设计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出台了多项措施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目前,深圳聚集了全国近70%的工业设计公司,工业设计行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与发达的工业设计产业相比,深圳本土的工业设计教育无论是在质量还是规模上都显得相对薄弱。深圳大学在1987年就开办了工业设计专业,是当时全国高校为数不多的工业设计专业之一,深圳目前已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多层次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地区的高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近3000人,但与深圳乃至珠三角巨大的制造业需求相比,深圳工业设计教育的规模严重不足,无法给产业发展提供相应支撑。设计教育承担着向设计产业输送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重任,也是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根据深圳及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趋势,深圳工业设计教育的未来还将承载更多的压力。
一、深圳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规模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
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在目前全球七大设计之都中拥有独立设计学院数量最少,目前只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所与工业设计相关的院校,而且都包含在综合类大学里面,没有独立设置的设计学院。而柏林拥有4所独立的设计学院,服装设计学校更是多达9所。即便与同为“设计之都”的上海相比,深圳的工业设计教育无论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与之相距较远。深圳聚集着全国最多的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但大部分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是输入性的,并存在随时被分流的可能。对于这一点,深圳朗图设计有限公司创作总监冯志锋感触颇深,“早些年,很多国内著名高校的毕业生都会来深圳,但随着各地设计业的发展,人才南下的情况已越来越少,目前很多深圳的公司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而深圳本土的设计院校——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每年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加起来不过百人。可以说,深圳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规模与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极其不匹配,与珠三角制造业基地的强大需求更是严重脱节。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设计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日趋紧密,设计的内容、形式、手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设计不仅要处理硬件与人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软件与人的关系。设计的形式也不仅限于物质化,正在更多地向着非物质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主导着现代设计创新的趋势。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进步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可以说,工业设计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实的发展要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童慧明曾指出:“在整个设计教育中间,全国各地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更多地侧重于造型,80%甚至更多时间是在让学生考虑形态的设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也曾经痛心疾呼:“设计教育应该给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劳动者是值得反思的,土法炼钢出产的只能是毫无用处的钢渣,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深圳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理应在工业设计教育改革方面先行一步,打破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教育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为全国其他高校做出良好的示范。
(三)本土工业设计教育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尽管深圳本土工业设计教育的起步较早,但其整体规模偏小、办学层次偏低、社会影响力有限,在与内地众多名牌院校和我国香港地区高校的竞争中存在日趋边缘化的危险。毗邻我国港澳地区的区位优势使深圳的设计产业发展习惯于以港澳地区为蓝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在深圳设计产业具有较为强势的话语权。在大学品牌的强势导向下,深圳本地的高科技企业也倾向于选择香港高校而不是深圳本土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伙伴。深圳本土工业设计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很多与地方产业深度结合的发展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被边缘化的风险。
二、深圳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深圳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体现在4个方向。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已经着手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力争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转型。而改变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关键是自主创新。设计一端连接需求,另一端连接科技,是科技创新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助推器。本土设计教育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是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被划定为支撑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伴随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设计产业也应齐头并进,因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要实现其价值最终都要落实到设计上来。如何对工业设计教育加以改变和调整,使其顺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乎整个设计教育的未来。三是关于“设计之都”的建设。2008年,深圳正式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这一称号无疑将增强深圳对创意资源和人才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并为设计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同时,也将设计行业推向了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设计教育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也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四是国际化、设计一体化的趋势。当前设计的国际化、设计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设计教育如何充分利用经济特区及毗邻我国港澳地区的优势,顺应形势发展,主动出击并有所建树,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决定本土设计教育的地位和形象。
三、深圳工业设计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新建工业设计学院、研究院,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采取国外高水平大学与本市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联合共建的方式,在文化创意、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高起点建设10所特色学院。目前,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已经挂牌成立了深圳大学(盐田)工业设计特色学院、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深圳大学列宾美术学院、深圳大学服装设计特色学院及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大学(盐田)工业设计特色学院是深圳市盐田区政府、深圳大学联合企业及国外高校合作建立的首个直接面向产业界的工业设计学院。该学院立足于地方产业的需求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搭建重点项目实验室,吸引国际一流的设计师来主动承接设计项目,并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加工业设计的知识储备、提升相关技能,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产业人才需求的压力。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是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将有力提升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深圳设计公司的设计水平及工业转型的能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实现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将为深圳加快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示范之路,助力深圳特区经济的升级。
(二)结合地方行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
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是深圳的两大支柱产业。设计服务业推动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深圳高校设计教育的内容也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教师队伍应由多专业人才组成,囊括机械、电子、材料、艺术等多方面的专家。拥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学团队能为科技型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多元支撑。学生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善于团队合作、共同攻关。其次,根据深圳的传统特色产业如珠宝、电子、医疗器械等设立相应的产品设计研究专题,高校应引导学生在特色产业中探索、创新,可有针对性地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实践指导,密切联系教学实践与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再次,学校可加强设计管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最后,学校要加强设计教育的管理,对设计教育本身进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如制订详细的教学管理手册,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教学步骤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实行双导师评分制,减少评分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等。
(三)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实验室建设
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研究成果是在实验室中取得。良好的实验及试验设备使得设计能够顺利地从图纸转化为产品。以英国布鲁内尔大学为例,学校配备良好的试验车间和风洞试验室,学生在毕业的最后一年基本上是待在试验室中反复设计和试验自己的产品。布鲁内尔大学的毕业生塞缪尔•哈里斯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设计并制造出一套紧急逃生设备,这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先进的3D打印设备和机床加工设备。借助3D打印机,他选择打印了20多个产品模型,从而十分直观地展示了产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产品样机也是直接利用学校的机床设备在试验车间中加工出来的。因此,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及试验设备,还要加强相关设备的管理,配备技术娴熟的指导教师。英国温彻斯特艺术学院的实验设备上均以不同的色彩标注不同的使用级别,分为从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到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的不同等级。实验室管理简单而清晰,且每个实验室都配备有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学生在实验操作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教师,确保试验过程安全有效。
(四)建立国际院校合作联系,开展校际师生深度交流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推进设计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香港理工大学的学者塞斯•德•邦特通过对中国设计院校的调研,指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是中国部分设计院校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大多数设计院校的很多教师能够胜任一部分学科,但没有几个人对什么是设计有全面的了解,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没有受过设计方面的训练,也没有参与过设计相关的实践。与此同时,大部分设计教师无法阅读英文,因此很难通过很多与设计有关的优秀学术期刊来进一步积累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缺乏这种获取途径对设计教育的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深圳大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积极引进优质设计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已经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联系。笔者认为,学校应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会议、高级研讨会和相关职业培训,切实深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依靠地缘优势与我国香港设计界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系。
(五)扩大国内外知名度,建立设计教育品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设计教育自身的品牌建设也不容忽视。深圳工业设计教育界要把握建立“设计之都”城市品牌的机遇,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联系。首先,深圳具有发展工业设计教育的良好产业基础。深圳的工业设计院校应开展深度的校企项目合作,在珠宝、电子等产品类别建立设计教育的品牌特色。政府应协助院校组织作品参与全球知名设计展,扩大本土设计教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吸引各国设计人才来深圳学习和工作,同时提高城市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其次,深圳工业设计院校应与国际知名设计院校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系,组织双方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设计项目,从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与碰撞,使本土设计教育与国际接轨。最后,要加强本土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创办本土设计教育期刊,传播设计知识,分享设计成果。
结语
面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深圳本土设计教育唯有从自身的改革做起,把握机遇,整合有利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先进的实验平台,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以期建立起具有深圳本土特色的工业设计教育品牌,与“设计之都”的城市品牌形成良性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塞斯•德•邦特.中国的设计教育及政策措施[J],机械工程导报,2014(2).
篇7
[关键词] 供应链 商业 竞争 风险
面对全球经济剧烈竞争的挑战,引入供应链管理的各界产业链的运作都具有极强的商业属性。因为无论是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都是以追求低成本、高利润、低风险为重要目标。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局性的运作管理,它追求的是全局产业链的持续稳定,确保产业网络中所有积极的、优秀的节点企业加强紧密合作。无论是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利益冲突,还是外界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冲击负荷对供应链的影响,核心企业都将试图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全局稳定。基于稳定供应链的商业竞争必定追求高收益,高收益则必然带来高风险。这是商业活动最主要的特点。
一、稳定供应链的构建
无论是哪一种产业链的有效运作,都必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使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冲击,供应链系统都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否则,当受到各种冲击负荷的作用后,供应链就会断裂,动态运作就会失效。由于稳定的供应链具有信任、亲密、满意、共享等特点。稳定供应链构建的方法主要有:
1.建立合作成员的诚信机制
稳定的合作状态是供应链有效运作的基本保证,既然供应链管理带有较强的商业属性,那么要使供应链成员的合作稳定,关键是要获得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整体收益高,各合作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才能将竞争优势投入到供应链。为保证整体利益的提高,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诚信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还要构建调节机制,从而化解矛盾,通力合作。
2.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需关系
产品的供应与需求是供应链动态运作的基本目标,产品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供应与运输服务能力以及企业的营销能力都集中体现在供应链的核心竞争能力上。为此,要以商业需求为目标,合理地调节生产和供应服务,坚持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以保证商品供需渠道的畅通,从而提升供应链的活力和整体竞争能力。
3.建立动态的合作机制
在构建供应链时,核心企业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作为节点企业是全局供应链有效运作的关键。由于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合作企业之间关系的管理,供应链的稳定性往往是由合作企业之间的管理决定的,并且包括节点企业自身的运作能力。由于合作企业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对于长期、稳定的合作,必然优胜劣汰,进行动态调整,保持供应链运作能力的整体优化和提升。
4.建立整体抗冲击的稳定结构
供应链的运作是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供应链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当振动偏差超过结构稳定的容许偏差时,供应链就会失稳。所以稳定的供应链不仅能够抵御内部固有振动的影响,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环境冲击的影响。
二、商业链竞争的特点
1.追求商业合作成员的紧密合作
商业竞争要求商业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与下游分销商形成合作的共识,从而形成商业链中的各个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调配、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商业链的整体优势,达到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的共赢。
2.追求商业链运作过程的市场研发
商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已经无容置疑,就是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追求商业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下,商业企业势必追求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更广泛的市场领域,这就需要商业链在运作过程中,追求市场的研发,从而保证商业链在受到需求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下持续稳定。
3.追求行业的持续发展
如果商业企业供应链能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重要的问题是具有行业持续性发展的能力。首先商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是短期需求还是长期需求;其次,能够分析和预测在商场竞争环境下,该类产品的替代品的产生和发展前景,同时还具有研发新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三是能够分析商业链合作企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资源供应的长期性。四是有能力构建商业的渗透和融合性,在稳定的商业链系统中,拓宽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外延,形成独立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渗透和融合。
三、商业竞争的风险
通过对稳定供应链构建方法和商业链竞争特点的分析,稳定供应链的商业风险主要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内部风险
商业竞争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商业链系统结构的原因产生的商业链整体失稳。
(1)整体绩效低下,合作企业优势离去。由于利益驱动,整体管理透明度不高,合作企业之间矛盾难以解决,商业链内部产生内耗,整体营销不利,预期利润难以实现,节点企业撤走了运作优势或者优势企业直接违约离去,造成供应链断裂。
(2)商场需求预测不准,出现超额库存。在保证及时供应的前提下,实现零库存是商业链优化的总体目标。但是由于对商场中需求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预测不准确,甚至是需求时间和供货时间不准确,造成库存费用急剧升高和产品滞销,将会导致资金流的堵塞。
(3)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失去持续发展的能力。合作伙伴选择不当的后果是商业欺骗,具体表现在市场预测结果不准或滞后,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资源的融合性消失,使得核心企业已经没有必要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动态调整,造成商业链无法生存。
2.外部风险
商业竞争的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可预见事件发生对商业链的冲击所引发的风险。以及相关产业链的竞争和垄断所引发的商业链失稳的风险。
四、对应策略
规避稳定供应链的商业竞争风险,首先应提高预测能力,包括:商场供需预测,合作企业水平预测,新产品研发预测,资源供应预测等。其次,核心企业管理跨度要适中,以提高商业链的抗冲击能力。因为,管理跨度大,成本低,收益高,抗冲击能力低;管理跨度小,成本高,收益低,但抗冲击能力高。
参考文献:
[1]Wang Xu, Jia Yanmin and Yu Tianlai, “Research on dynamic scheduling operation method in supply chain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Proceedings-IEEE INDIN 2008: 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08,825~830
篇8
一、概述
车集选煤厂以集团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为契机,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迈进,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位置越来越显重要。但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责任不明,工作任务无法进行科学分解,竞争、激励、淘汰机制没有充分体现,管理人员缺乏创造性和执行力,广大员工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效果低下等局面,为此,车集选煤厂逐层征求意见,通过透析绩效考核效率低下的原因,按照精细化的原则,对原有绩效考核办法逐步细化,规范工作标准 细化考核方案,优化考核管理流程,扩大考核范围,加大考核和奖罚力度,同时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激活企业各组织细胞,达到了选煤厂赢得管理与效益,员工赢得自我认识、改进与发展的双赢效果。
(一)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以追求更高的整体效益和效率为目的,对绩效考核标准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要求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细化考核是指考核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罚兑现。
(二)推行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为有效推行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车集选煤厂确定了两条线同步实施的基本思路。
一是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培植意识。精细化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因此,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追求精细的文化氛围,培养员工精细管理的思维习惯。各职能部门、车间充分利用会议、讲座、报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各种载体,向全体员工宣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让大家真正理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宗旨、核心和灵魂,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倡导员工学习《精细化管理》系列书籍,动员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做到从现在开始、从现状开始、从自己开始,大胆探索切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实际的精细化管理方式、方法,使精细化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实践操作线。具体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析诊断。各部门、车间、每位员工都结合各自实际,客观分析工作现状,进行自我诊断,认真查找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哪里不合理,就从哪里入手”的原则,找准切入点,是系统问题就从优化入手,是环节问题就从理顺环节入手,是制度问题就从完善制度入手,是操作技能问题就从提高操作技能入手,是责任问题就从明晰责任入手,是组织问题就从调整结构入手,相应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
第二步,实施整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立即实施整改,逐步扩展延伸,实现由点到面、由线到面,优化整个流程;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工作职能,清晰界定工作权限,杜绝职能的交叉、重叠;在合理划分工作职能的基础上,优化组织结构,能合并的合并,能撤除的撤除,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能;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优化劳动组合,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该充实的充实、该精简的精简,实现员工工作的快节奏、高效率。同时,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分别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标准,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工种、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项作业、每个动作,并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
第三步,整合提炼。实施整改完成以后,要“回头看”,认真评估实施效果,客观评价成败得失,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行全力推广;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分析、及时纠偏,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进行系统思考,加以整合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标准。
第四步,持续改进。针对改进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实施再分析、再完善、再总结、再提高,做到循环递进,螺旋上升,最终形成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
三、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法
一是车集选煤厂从绩效考核的考核目的、考核原则、考核对象、考核组织、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流程、考核周期以及考核反馈和结果应用等方面着手,构建了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三级百分制绩效考核体系。厂对科室、车间的考核,评出第一和最后一名,其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工资相应浮动,车间对班组的考核评出五好班组,班组对个人考核评出优秀和试用员工,优秀员工工资上浮20%,试用员工工资下调20%。年度内累计三次为试用员工者,进入厂内劳务市场,参加学习培训后才能重新竞聘上岗。通过三级百分制绩效考核,拉开了车间、班组、个人分配差距,杜绝了平均主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车间、班组、个人层层竞争、人人竞争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流程管理,推动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向更层次发展。在推行三级百分制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活动中,按照“精”、“细”、“严”、“实”、“高”五字指标,由点到面,逐步深入,步步提高,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从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入手,建立一整套包括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工、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以及各个专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形成了覆盖全面、便于操作、合乎规范的制度体系;二是优化流程,选煤厂工作是一个强调业务联系、协同作战的系统,要求各单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为此选煤厂抓住关键流程,进行业务的简化、整合、增加、调整,达到了流程清晰、运转高效等目标;三是严格考核,建立流程管理体系,实现流程的持续改进,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是落实“管理四步曲”,夯实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基础
为了全面提升管理人员执行力,改善工作作风,提出了“管理四步曲”概念,即“工作布置=0;工作布置+执行力=50%;工作布置+执行力+检查=75%;工作布置+执行力+检查+激励=100%”,管理四步曲的提出对加强和改善管理人员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效果,一是转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使深入车间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成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提升了制度的执行效果,提升了职能科室的工作效果,加强了车间的执行力度,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考核和监督力度,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四、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
篇9
一、非公经济组织,加失业保脸的现状
到2006年9月末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仅为23.81万人,仅占非公经济组织职工人数的8.16%,其主要原因是:
(一)由于非公经济组织人员情况特殊,真实情况很难掌握。一是注册不够规范。有的一个企业注册多家;有的企业为开展对外贸易,虚拟扩大企业规模、资金、就业人数,以达到对外贸易的要求江商局统计的数字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在进行参保登记时,往往无据可查。二是县域非公企业在生产上不成规模、不成气候,生产季节性又很强;有的生存时间短,效益不好,说黄就黄。三是非公经济组织用工不规范,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较大。有些企业雇用退休人员、已参保的失业人员、外地人员、农民工等,所以大部分企业存在着只是给几个技术骨干或亲属参保,不能全员参保。有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少报瞒报现象。
(二)非公经济组织法人参保意识不强。客观上.由于经济发展慢,经济组织规模较小,效益较差,没有能力参保。主观上,民营企业法人认为参保缴费,使企业成本增加,利益驱动使民营企业法人及私营业户认识不到社会保险是利国利民的事。
(三)企业员工待遇较低,参保意识不强。有些民营企业的员工个人没有长远考虑,即使老板愿为员工参保,但有的员工考虑到要从有限的工资中扣除个人缴费,就拒不参保。特别是部分服务行业的员工工资水平很低,眼前的生存压力大也制约了企业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
(四)转制企业员工不能全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在国企改革改制中,职工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办理个人续保手续,但目前有人只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却不接续失业保险关系。因为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原企业工作时,缴纳失业保险费已经超过了10年时间,这些人认为,不用再接续失业保险关系了,若是失业了,也可领取最长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五)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为逃避缴纳失业保险费义务,有意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由原来的企业再重新回聘,不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降低企业应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由职工个人到个体窗口缴费,致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流失。
(六)政策宣传还需加强,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积极参保的民营企业进行宣传表扬,对不按规定参保缴费的进行曝光。
(七)协调工作不到位。非公经济组织参保、转制企业员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一些具体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协作解决。
(八)政府倾向软环境建设,忽略非公企业参保。有的领导只看眼前利益要政绩,不是从长远建设和稳定大局着想,忽略了社保对其长远建设和社会稳定上所起的重大作用,甚至有时不惜牺牲社保利益。
二、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失业保险的对策
当前.由于认识不足,非公从业人员的维权意识不强,因不参加失业保险而造成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还普遍存在,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失业保险是当前失业保险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失业保险一方面要有政策措施作为依据,另一方面还要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和不畏艰险敢于坚持原则的决心与信心。
(一)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为开展工作提供充分法律依据。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国家尚未有明确规定,因此必须尽快出台非公经济组织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和政府相关部门(12个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抓好非公经济组织扩面参保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将失业保险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度,依法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失业保险工作。
(二)各相关部门努力协同,从源头入手,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失业保险工作。在国家或地方人大未出台强制性法律法规之前,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作好劳动用工年审及工商年检、审计、新企业注册登记、纳税登记的同时.要求非公经济单位必须参加失业保险;二是各级社保应与劳动监察互通信息,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未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进行清理.督促这些单位参加失业保险;三是借助社会审计力t,对非公经济单位的人数和缴费基数进行审计稽核,要求其按核定的人数和缴费基数参保缴费。四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四)建议政府给予民企参保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民企参保缴费。一是对参加失业保险的民企提高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二是对参加失业保险的民企在严格执行《土地法》有关规定,确保在足额收取土地统征费的基础上实行地价优惠。三是对参加失业保险的民企提高招收失业人员相关优惠政策,增强民企参保积极性。
篇10
关键词 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形势和问题;思路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在国际上处于重要地位,从工业总量上来说,中国已是名符其实的“工业大国”,世界文明史表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是由工业化带动的,工业是经济起飞的引警,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谈不上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工业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快工业发展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一、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和腹地,相对独立,功能齐备的经济体系。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后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发展工业
加快工业化,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经济要素空间的调整,是新一轮经济增长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县域工业化将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新型工业的要求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核心,县域工业的发展也决定着我国工业化能否充分、彻底实现而成为关键因素。
(二)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是解决就业的基本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是创造产值最大,对财政贡献最大,容纳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每百元净产值创造的财政收入来看,工业是农业的2倍,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的10倍多,工业化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渠道。工业化也是城镇化的基础和依托,只有实现城镇工业化,城镇发展才会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资金保障。没有发达工业的带动和支撑,扭转财政困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无从谈起,工业经济已成为县域赖以发展、实现强盛的根本所在。
二、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资料表明,大部分工业基础较好的县,财政收入的80%来自工业,工业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保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结合县的实际又快又好发展,还要解决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比较突出;二是龙头、支柱企业的规模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三是产业链还不完整,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还没形成。四是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还要大幅度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和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式势,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有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能更多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三是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培育优势企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招商引资平台,有利于工业在一个较高和较好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四是国家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加快建设新型工业的思路
实现县域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兴工业,努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扩张规模、培育支柱,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企业和产业。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
培植一批骨干企业,是引领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践也证明重点大企业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有工业振兴靠骨干的意识,坚持择优扶强,培育优势重点企业。要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产联系为纽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按照做大做强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推动手段,搞好现有企业整合和发展,实现规模扩倍、效益翻番,形成大企业集团。
(二)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县域经济中的各种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只有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在最有前景的产业上,才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经过努力大部分县已处步形成了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大产业,但基本上还都是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竟争力还不强。已形成的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缺乏紧密联系,相互之间的优势难以互补,集群竞争优势难以显现。因此选准并主攻特色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链是县域工业化的关键。
(三)加快工业园区和中小工业项目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经济。
工业园区和中小工业项目集聚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看,中小企业有恒久的存在价值,并且向着“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小而强”的方向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些经济强县就是依靠中小企业起步的。要根据资源特点和地域条件规划乡镇工业园。建设工业园区解决了工业项目集约用地,避免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克服了环境容量不足等工业发展与产业政策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将在县域内形成功能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块状经济区域,推动县域工业化向更高层发展。
(四)立足于农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畜产品加工工业,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县域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立足于农业资源发展工业,是县域工业的自然选择,也是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牧产品加工业投资相对少、成本相对小、加工层次多、加工潜力大,是县域现实的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道路,应大有可为。要谋划更多的有规模、有品牌、能前延后伸拉长产业链的农产品、畜产品加工工业项目。出台优惠和鼓励政策,降低项目准入门槛,推行承诺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广泛吸引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改革了县乡财政体制,这些都可以为加快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还要结合实际研究财政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尤其在项目的前期投入和服务上要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
(五)解决好建设新型工业的融资难问题,促进县域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适时、充足的资本供给是制约县域工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疏通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县域工业发展中的资本短缺,一是在国有银行内部建立专门以县域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部门,进而探讨成立专业银行,进一步促进对县域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各级政府协助建立面向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商业化经营的投资基金。以专业基金贷款方式对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基金筹措可以县域民营企业的互组金、信用担保金、财政基金为主要来源。三是建立县域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缓解贷款担保难,以政府的积极介入为前提,以市场的有效运作来推动。四是采用股份制动员民间资本进行投资。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
(六)加强企业管理,全力协调工业经济运行,大力发展工贸一体化外向型经济。
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是县域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要一手抓企业管理,一手抓科技创新。完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手段,做好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县域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竟争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不断推出新产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鼓励企业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以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体的科技先导型企业,开发具有独特风格的先进实用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和产品。鼓励和扶植大企业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科技中心。是要大力扶植这些企业创造一批名牌产品,造就一批名牌企业,县域工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县域工业产品不仅要在国内竞争,还要紧盯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融入全球流通体系。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意识要加强,步子要跟上,一是抓合资、外资企业搞出口产品,二是要下大力气抓科技创新创国际名牌产品,力争在短时间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