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6 19:4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道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
孝道即以“孝”为做人之“道”,是人们行孝的原则。《孝经》里面有句话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古之孝道不仅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忠于君主,而且要成就自我,方是光宗耀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古代孝道强调居则事其敬,就是要顺从听命于父母。在现代社会,子女的个人独立性增强,不易接受传统的规范,因此,传统孝道教育中“愚孝”、“盲孝”的成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被淘汰。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现代孝道,是建立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伦理保障,更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因而现代孝道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黄坚厚指出现代生活孝的内涵包括:爱护自己,使父母无忧,不辱其亲,尊敬父母,向父母进谏和奉养父母六项[3]。杨国枢认为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4]。笔者结合前人总结得出现代“孝道”应包含尊敬父母、赡养父母、精神上愉悦父母。所以,本文所说的孝道教育是从这些方面入手的,而家庭作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的场所,应该首先担负起孝道教育的重要责任。然而,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孝道缺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7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显示,仅有5.2%的被调查者“主动照料过父母的生活起居”,13.3%的被调查者经常“帮父母做家务”,24.8%的被调查者经常“关心父母身体健康”[5]。很多现代子女缺少对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和关爱,可想而知,对父母精神上的关怀和宽慰的子女少之又少。子女孝道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忽视。很多子女肤浅地认为孝道就是赡养父母,等父母老了给钱养老就是孝,生活中却忤逆不尊重父母,缺乏对亲情和爱心的理解。而很多父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对孝道没有全面理解,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孝道教育。子女对父母良苦用心的培养感觉到理所当然,并用学习成绩向父母提出相应的物质交换,而父母也没有拒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支持这种行为,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使得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也有子女对缺乏文化知识的父母产生歧视的心理和抗拒行为,埋怨父母不能给自己良好的生活条件,不顾家庭经济状况与同学进行攀比,而父母却对此觉得愧对孩子,支持孩子的任何需求。种种现象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二、孝道教育缺失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长重分数教育,生活上骄纵子女。
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从学校放学,问的往往是“今天有没有考试啊?考了多少分啊?”等类似问题,而很少关注孩子学习以外的学校生活状况。父母对子女过分教育或期待过高,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继续学习,减少了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自然也缩短了家庭教育的时间。父母往往以物质鼓励孩子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甚至有家长在孩子取得高分时不惜代价给孩子买贵重礼物以表奖励。这种物质交换的行为不但无法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反而觉得自己获得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造成孩子对亲情的淡漠。在很多“421”结构的家庭中,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活上极度关注和溺爱孩子,恨不得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导致很多孩子在生活上无法自理,性格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言语上对家人恶语相加,观念上认为家人的付出理所应当。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深刻的爱,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没有家庭责任感,孝道观念在家长的溺爱中消失殆尽。因而,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孝道教育的有效进行的。
(二)家长自身没有发挥榜样效应。
很多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对待长辈的态度。例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呵斥年迈的父母,冷落独自在家的双亲,向老人理所当然地索要钱财,不给老人赡养费,对生病卧床的老人不理不睬甚至嫌弃等,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有朝一日,这些行为都将重演在父母自己身上,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好孝敬长辈的榜样。有些父母一有空就出去打麻将打牌,对家中老人和孩子不管不问,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关爱,等到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许他自己也不懂得如何经营家庭,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因为他自己是受害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因为他没有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如何孝顺父母。这种不良家风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重演,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幸福和睦,更对社会养老问题和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教育没有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孝道教育。
晏阳初说:“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更形密切,因为学校教育是有限制的,家庭教育是无限制的。”[6]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教育有巩固和补充的作用。“学校里讲公民教育,有一项是‘不要骂人’,说得学生明白这是一种坏习惯,孰知一跑回家,不是听见父亲骂母亲,就是母亲骂他们自己,或者母亲和邻居相骂,骂忘了形也把他们夹在里面骂起来了。在学校里所得的一点好教训,就无形中在家里打消了”[6]。所以说,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孝道教育如果在家中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说父母根本无视孝道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么日积月累,孩子的孝道观念自然会变得淡漠。譬如,学校的德育老师跟学生说父母很辛苦,回家帮父母倒水洗脚以感恩父母的辛劳,结果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并没有支持孩子这样做,而是让孩子抓紧时间学习。这样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也不会主动提出类似的想法。其实这些家常的行为正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孝道教育的方式,也是及时巩固和补充孩子在学校学习孝道的一种实践性方式,因为学校的口头教育始终无法代替家庭实践教育。家庭教育如果不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的孝道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就得不到真正的情感内化,则很容易出现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家庭教育危机。
三、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重智观念,增强孝道教育意识。
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不仅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利于孩子孝道观念的培养。把孩子致力于培养成“考高分达人”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孩子仅仅只会考试和学习,而生活不会自理,过分依赖父母,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意识,减少孩子在培训班的时间,增加在家陪伴教导孩子的时间。父母应对孩子理智地施爱,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步。父母应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孩子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分担父母的忧虑,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等等。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他们为家庭、为子女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让孩子学会有节制地生活并能够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久而久之,孩子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及对父母尽孝的愿望。
(二)树立榜样,营造和谐家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7]家庭教育不仅是言传而已,身教更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与成人一起生活,很容易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言行,所以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榜样,才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对父母的言行。尤其对于小孩子,他们常常难以理解大道理,而是更喜欢看着父母怎样做事。如果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对家里的老年人尊敬爱戴,耐心照顾老人的起居,经常抽空陪伴老人,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养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身教的影响大于言传。父母要处理好自己与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只有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体会亲情的温暖,并内化为自我人格,在行动上践行孝道。所以,孝道教育中,父母要身体力行,发挥自身的榜样效应,着力营造和谐家庭,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浓厚的孝亲观念,才会让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承,才会让“老有所依”、“养儿防老”得以回归。
(三)让孩子及时行孝,营造实践环境。
家庭教育要提供给孩子实践学校孝道教育的机会,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回家要给父母洗脚等孝敬父母的行为,父母就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并在言语和行为上对孩子表示肯定,孩子在欣然接受的同时有温暖的亲情体验,这种实践的行动和情感的内化是学校孝道教育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加以巩固。父母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为自己分担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父母应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日并希望孩子能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孩子在父母脸上看到幸福的笑容同时感到自己对父母的重要;孩子生日的那天父母要告诉他出生时的艰难与痛苦,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历程并学会感恩父母。亲情的维系必须在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中去联结,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孩子们的教育应从具体的、形象的问题入手”[8],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也从具体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对父母深刻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对父母尽孝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生.礼记•孝经[M].成美兰译著.上海:中华书局,2007:221.
[2]谭树辉.传世文化经典儿童读本:弟子规[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4.
[3]黄坚厚.现代生活孝的实践: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25-38.
[4]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46.
[5]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22.
[7]韩亚丹.试论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位”[J].湘潮(下半月),2007(10):90-9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孝道教育 意义 措施
一、孝道的含义
“孝”这个字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 “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孝”字的形成体现了孝之本义。所以“孝道”是一个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规范。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道德中,孝德备受推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民推崇孝道,它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兴旺和社会的团结的标准。
二、大学生孝道意识缺失的原因
首先,从学校角度看。学校应试教育忽视“孝”品格养成。中国的教育体系有不合理的地方,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只突出成绩,不重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想达到德智体的统一发展,就必须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而道德观念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教育。
其次,从家庭角度看。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代替包办子女一切事情,是现在的孩子养成了万事靠父母的坏习惯,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辈、父辈的百般疼爱,导致他们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一直在影响这孩子,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这对他们个性心理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家长的教育是离不开。
最后,从社会角度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的段,自身的体制还不成熟,在这个转型的时期,通常在利益的趋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发生改变,通常是已自己为中心,停留于物质的追求和经济利益的满足。所以很多在校的大学生,已经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善恶难以分清,道德观念日趋模糊。
三、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意义
(一)对改善人口老龄化现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2500万人。中国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模式。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道观念。若干年后,我们的大学生也承担了家庭养老的责任,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在维系家庭养老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在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已经变得更加的显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的道德水而走了下坡路,无论是社会公德还是家庭私德,这种现象令我们担忧,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在不断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面临这种情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公德的缺失,和我家庭中的私德是密不可分的,而私德的体现又离不开“孝”字!所以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健全人格。
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加强孝道教育对于健全学生人格教育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一是孝道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对父母、对长辈发自内心地关心、理解、体贴和敬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强化孝道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孝”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在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这一项必不可少,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之心,让他们建立完整的健康人格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
(一) 加大社会孝道宣传力度
首先,把“孝”品格作为人才考量的标准。古人云:德才兼备国之器,有德无才国之用,有才无德国之害,无才无德国之废。我们在选拔国家工作人员时既要看重“才”的重要性,更要注重“德”的分量。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行动上。身入百姓更要心入百姓,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对家人负责任、对群众有爱心、对国家有担当的人才。
其次,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明。在现代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的宣传,把推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作为每一个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各大媒体都要增加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手段制造和传播有利于形成孝行的舆论,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 学校构建孝道教育新体系
改善应试教育弊端。在高校加强孝道教育,对处于成长、成才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在知行结合中砥砺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是他们走向独立生活前必备的基础文明。不应该只关注成绩,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借以提高大学生孝道的认知水平和自觉践行孝道的觉悟。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和认识的问题,必须把孝道教育内容内化为大学生自我行孝意识,从而提高孝亲观念。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1026.
[2]马永庆,赵卫东等.中国传统道德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203―204
[3]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孝道;和谐社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84-02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贺桂欣(1972-),女,河北高阳人,副教授,法学硕士,从事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孝道沦丧,社会伦理特 别是家庭伦理失范现象严重,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在日渐进入老龄化但经济尚欠发 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由独生子女构成的大学生群体将比过去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但有 人面对各种诱惑,失去了抵御能力,贪图享受、追求时尚、相互攀比;还有的则是与父母关 系淡漠,缺少沟通。加强高校的现代孝道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1]。
一、现代孝道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诉求
(一)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出于对现实社会的理想观照和愿望表达。和 谐社会应当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国一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无数个和谐的家庭,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社会和谐又为 家庭和谐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
上述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儒家的孝不仅局限于父子之间,还将其扩大到家族亲戚之间 ,如《礼记•坊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社会。“一 家敬老则一家和,一乡敬老则一乡安”。这是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 他将家庭和谐推广至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相辅相成。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 ,孝心丧失,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弘扬现代孝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尤其对当今社会具有更迫切的现实针对性。我国 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的宠爱甚至溺爱容易使之养 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果不加强返本报恩的孝道教育,将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通 过营造孝敬父母的社会氛围,树立尊老爱幼的风尚,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弱势群体, 将对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二)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
1.培养良好道德 由传统的家族社会演变为现代的公民社会后,孝在传统 伦理文化中所处的地位由“百善孝为先”回归到“百善孝为始”。在当今社会结构中,家庭 的许多功能已大大弱化,人更多地是一种社会的人而不是家庭的人。所以孝道虽然以“善事 父母”为核心,适应于调节家庭内部关系,但同时也体现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即友爱兄弟,敬长爱幼,尊师敬贤的伦理精神,适应于社会生活各领域。所有 现代道德都是以孝道为基础,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展为对全社会的友爱。因此,孝道教育可 以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是一个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根基。 孝道教育像道德教育的钥匙,实践现代孝道,是培养爱心的基础。具备了这种爱心,进而才 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2]。
2.激发爱国热情 现代孝道教育对使大学生通过孝敬父母从而达到忠于祖 国具有积极意义。只有在家庭中孝敬老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尊重他人,在工作中尽职尽责 ,也才能真心实意地报效祖国。这一认识具有深远历史渊源。在古代,“忠”与“孝”虽然 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然而统治者将孝与忠,事亲与事君混同起来,把孝道政治化,“移 孝作忠”。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义务,而且还要求他们要立德、立言、立功,以“扬名声 ,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尽孝忠君观念经过历代不断强化,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德 行。虽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极端的愚忠愚孝,但把对父母的爱同对国家的忠相统一,主张一 个人要建功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是值得继承的。同时,这种历史导向也在人们心目中 建立起了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忠孝统一观念。因为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忠”已是忠诚 于祖国,忠诚于人民,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无私地奉献和牺牲。现代孝道要求大学生自觉树 立起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和为父母增光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子女要为父母争光,但能 否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是其能否为父母争光的关键,也是孝与不孝的标准。
3.培养理想信仰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容 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可塑性较大。尤其在挑战与机遇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今天, 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导向,大学生就很难明辨是非、把握方 向。通过现代孝道教育,能使大学生更注重与父母沟通,吸取他们的人生经验,接受指导, 实践父母的期望,从而有利于政治上的进步,树立远大理想,做到在政治上让父母放心。
4.构建完美人格 提倡孝道的儒家学派从本质上讲是道德学派,培养道德 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是其重要教义,而其主要教育方法就是倡导孝道。孝为入德之门,德为 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也依赖孝道教化。不教孝道,其他的品 德便无从谈起。因此,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现代孝道教育,大力倡导孝道中的忠孝仁爱、谦和 礼让、诚信守义,对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理想 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现代孝道教育的内容
(一)感恩教育 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父母的养育和关怀,因而对父母存在天然感恩之情,血缘关系使这种感 情更为真诚、朴素、自然和强烈。子女对哺育自己生命的父母的感情,是人的本性,是良 知、良能的表现。善事父母的种种行为皆出于感恩之情,只有从内心感激父母,才会时时处 处无微不至地关怀父母。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人人都树立感恩意识,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与人的 关系,必然是亲善、融洽的。
(二)养亲教育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家庭义务和道德责任,是回报父母 养育之恩的方式之一。但大学生尚未到达养亲的年龄阶段,因此对大学生的养亲教育,主要 是侧重培养一种养亲意识和对将来养亲质量的注重。养亲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理解父母 养育儿女含辛茹苦,子女成人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通过各种途径给予父母以物质资助和精 神关怀,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和身体健康。明白养亲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敬亲教育 现代孝道强调必养且敬。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物质为基础 的养亲的问题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突出,而“敬”则更显重要。敬,作为孝道的伦理本质,内 在地强调孝的一切行为模式均要以敬为根本宗旨。敬亲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和伦理基础上的敬 爱之情,是要对父母的尊敬和精神慰藉,是比赡养更高的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基于孝敬之 心的养亲才是合乎人伦孝道的。敬亲教育就是要大学生认识到,“只敬不养不为敬,只养不 敬伤其心”,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及心理情感的需求,多与之交流沟通,理解 和尊重他们的经验、建议和决定,给父母充分的情感上的关爱,用亲情填平代沟,使之在精 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孝道教育的实施
(一)树立孝道的平等观念 建立平等观念是理解现代孝道的基础。在传统 孝道中,代际间 是不平等的,父代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而当今社会,平等已 经成为最基本观念,它要求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父代与子代,虽然有年龄上的差别和生活阅 历的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独立而平等的人格。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各自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在相互关系上具有“互益性”,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也有受子女尊敬和赡养的权利 ;子女有被抚养和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有孝敬父母的义务。只有在代际公正的基础上,相 互尊重人格和自由,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和谐,也就不会发生《二十四孝》中所宣扬的卧冰、 埋子、割股之类的子代为了父代而做出单方牺牲的违背人性的愚孝行为。
(二)重视孝道的知性教育 孝道出自天性而依赖教化,孝心是不会完全自 发形成的,需 要人的启迪和教育。知行统一,只有深知,才能笃行,只知不行和只行不知都不符合于人的 社会实践要求。因此,要让孝道伦理价值在现代条件下得以彰显,就要从孝道的认知教育入 手,使大学生具有孝道的理性知识,进而逐步确立起“孝”的观念,否则,行为就容易误入 迷途。首先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孝道,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礼记》、《孟 子》等,以吸取孝道精华。然后,再立足于现代生活,不断更新、充实现代的孝道知识,使 大学生形成现代孝道观,认识到孝道对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 重要作用。
(三)加强孝道的情感培育 情感的存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孝是一 种基于真诚的 、深层次的和本质的情感行为,只有出于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才是“孝”的源 泉。因此,在注重认知教育的同时,更需要结合伦理道德相对的特殊性,注重孝道情感培育 ,从大学生与父母的血肉亲情出发,启发其内心的理性自觉。这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 规律,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当今社会,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不 同程度地与父辈存在差异,要教育大学生超越差异,培养对父辈的感情,让大学生在真实的 家庭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这样就形成了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其向 孝行方面发展和转化。反之,缺乏情感,并非内心的自觉意愿,只是出于一种对外在威慑力 量的担忧和恐惧而赡养父辈的情况,不能被看作是孝行[3]。
(四)强化孝道的践行教育 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 获得是要依靠后 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而不能像后者那样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播和认知。对当代大 学生来讲,“孝”不只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理论,更需要在行为中表达,只有通过践行才能使 之得到真切的诠释,知行统一是“孝”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现代孝道教育中,应当重视对 大学生进行孝行的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要教育大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体会现代孝道 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刘余莉.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5(3):70~72.
篇4
一、高职护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护生感恩意识的加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可是目前大学生中这种意识却很薄弱,他们对家长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由此衍生的是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意识。要改变这种心理偏差就得努力提高他们的感恩意识。只有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真正地感恩社会和报效社会。
2.有利于护生学习动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这种动力系统中学习态度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有孝心的学生能真正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她们为了“悦亲”,让父母扬眉吐气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从而自觉刻苦地学习,用好成绩报答父母进而报答社会,让望子成龙的父母得到最大的满足与快乐。
3.有利于护生择业观念的优化。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不高。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我国现有30%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到了就业年龄的年轻人总是以薪水少等种种原因为理由,不升学、不工作,逃避就业压力,将父母作为经济来源,使得“襁褓青年”的队伍不断扩大,被媒体称为“啃老族”。这样不仅会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从长远看,会使社会的和谐稳定面临新的考验。而一个有孝心的学生,为了早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她们会摆正择业心态而积极就业,以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择业观念对待毕业后的工作待遇问题。
4.有利于护生职业爱心的形成。孝道要求将家庭的人伦关系延伸到广大社会中去,也就是说孝虽然原为奉养父母,但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所以孝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和行为,体现着人性中的真善美。而这些恰恰就是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必须具备的职业情感。因为护理就是一种爱的事业,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决定了无私的奉献和关爱。所以在护理教育中融入孝道教育很有时代必要性,当护生学会把自己的爱心、孝心化为行动时,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就能自觉地以火热的青春来诠释南丁格尔无私的博爱情怀,并用诚挚的真爱来演绎护理事业的平凡与伟大。
5.有利于护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护士的责任有双重含义:一是面对宝贵的生命时,护士的责任是严肃的。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生命。护士值班时负责的是全病区几十条生命,且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稍有疏忽或懈怠,都有可能给生命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二是面对细微的护理工作时,护士的责任是琐碎的,是做好每一件小事、满足病人的每一个合理要求。护士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能带给病人不同的感受,都与护士的责任息息相关。而孝作为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对护生责任意识的建立和强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有利于护生友善关系的推动。“孝”不仅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展开的,发自于人的仁爱之心,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宗族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所以孝道教育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以孝德扩展仁心、以谦虚对待他人,从而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高职护生孝心缺失的表现
1.不体恤父母。体恤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共同而高尚的情感。然而有少数学生却不懂得体恤父母。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攀比与超前消费。他们一味的追求享受和满足自己的虚荣。甚至有些学生家境并不富裕,可看见别人有手机和电脑,自己也得有;别人过生日下馆子自己也不落后,心安理得用父母的血汗钱供自己奢侈;二是心中不惦记父母,出门在外从来都不及时地向父母报平安,忍心让父母担忧。每月的手机费都不少,可是打给父母的却寥寥无几。
2.不关心他人。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的精神措施之一。缺乏这种孝心的人就会缺失应有的爱心和同情心。比如有些同学就自私自利,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却看不见别人的需求,很少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缺乏同情心,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他们只要集体照顾,却不讲集体纪律,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心目中充满了自我而没有他人。
3.不感激社会。感激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一种道德记忆。它在人们的行为中注入了人格的要素,“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绵延数千年的古训皆在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感激、学会回报。可惜有些学生不懂得这个道理,她们养成了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不良习惯,把来自于社会的关怀和学校的关爱视为一种理所当然,很少被感动,冷漠麻木。甚至于有些同学一边享受着国家和学校给予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一边牢骚和抱怨,心无半点感激之意。
4.不爱惜自己。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珍惜自己就是孝顺父母。要知道一个生命的诞生不容易,顺利地成长更不容易,这其中浸透着父母多少的心血和艰辛。可是有些学生却不懂珍惜,经常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地泡在网吧里消耗生命,还有些学生只顾自己追求刺激,经常将自己置身于不安全的险境,从不考虑父母与老师的担心。更有甚者有时为了不值得的人或事而损毁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表现出对父母、对生命极端的不负责任。
三、实施孝道教育的对策建议
1.精心打造孝道教育的平台。利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将课堂教学逐步融入孝道教育,具体方法:一是将“孝道”教育纳入学校主体建设的行列,抓住“两课”教学主渠道开展孝道教育,结合古今“孝亲”典范增强护生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高她们的感恩意识和孝敬行为。继而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二是学科互相渗透,即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孝道思想,针对护生的职业特点,把孝道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用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生动实例进行孝道教育,临床学科更是可以经常列举医院中那些精心守护在父母病床前的孝子的感人行为进行情感教育;三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内在体验,通过读、写、做、评的反复实践,将孝道教育具体化、细致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四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统一设计,多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地实施教育活动。
篇5
(1月13日《京华时报》)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按理说应该是件好事儿。从新闻报道来看,参与的学生和家长,都觉得“学校这么做,效果很好,让他们感动”。然而,专家和舆论似乎不这么看,一来质疑这是“搞活动、作秀”,孝敬文化不是一个“节日”就能够建立起来的;二来质疑跪拜仪式违背“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现代权利观念,这种方式违背了孩子的意愿,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有异见很正常。对举办“孝敬文化节”的学校来说,也应该重视所有的异见,并吸纳其中的合理建议。对质疑者来说,质疑往往比建设更容易,更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片面但深刻”的形式出现。但是,建设需要承担责任,而质疑往往不需要。所以,建设者应该淡定,要对异见进行鉴别;而质疑者,也应该尽可能做“建设性的批评”,而不应该为了质疑而质疑。
将“孝敬文化节”质疑为“活动、作秀”,也没有错,但问题是,究竟有没有“活动、作秀”是必要的,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所有的仪式都应该取消。仪式是有作用的,至少可以起到提醒、倡导、营造氛围的作用,但仪式不是万能的,以“孩子的恒久孝心、孝行”来质疑“孝敬文化节”本身,就是“矛”和“盾”没有对上。如果要否定“孝敬文化节”,应该的逻辑是论证它有弊无利,或者弊大于利。
至于说“孝敬文化节”中的跪拜、汉服,我们在批评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这是在“节日”上,而不是在平时生活中,具有特定条件和情境。实际上,古往今来,纵横中外,所有的正规仪式,都并非完全生活化的,都有其特殊的形式。意义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通过仪式中的“另类”来震撼心灵,让人们记住,并唤醒和激发人们的思考、反省。当然,在“孝敬文化节”中,是否有更现代、更好的替代方案,是另一回事情。
篇6
[关键词]山歌;孝道;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84-02
我校申请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素养》的深层次研究――《用山歌唱孝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研究》。我们依托我校是“山歌、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优势,以山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养成。下面就此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歌唱孝道,意义深远
1.孝道教育,势在必行
“孝”是民族伦理道德的精华,在《论语》和《孝经》等书中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孝”一直是炎黄子孙尊崇笃行的美德,被视为为人处事品格的具体体现,是不可缺少的立身之本。《孝经》中记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孝行,是德行的根本。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对于今天来说,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的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知之甚少,出现了许多人格上的偏差,普遍存在着以我为中心的倾向,对家庭长辈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由此衍生的是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对弱势群体更是漠不关心。 “传统孝道教育的缺失是孩子产生种种偏差心理的源头”,不少专家做出了这样的总结。社会和家长都呼唤孝道的回归,而学校教育一直以来却缺少系统的孝道教育。将孝道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规范,有其时代的必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我们选择用山歌唱孝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其目的也正基于此。
2.山歌传唱,生动活泼
宜州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的山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用山歌传递感情,开展社交活动,凡婚丧喜事、谈情说爱、结交朋友、农事活动都唱山歌。山歌歌词多是方语言,概括凝练又新鲜活泼,生动优美、委婉秀丽又富有形象,纯朴感人又含蓄缠绵。山歌的音调富有江南特色,朴素简练,清新流畅,易记易唱。我校是自治区级“山歌、彩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承活动,近年来宜州市唱山歌蔚然成风,山歌已成为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交流思想、传播文化、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因地制宜,把孝经编成山歌,用山歌传唱孝经,宣扬孝道,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孝道,让学生在唱山歌的同时,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这既是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又是我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以电影《刘三姐》中耳熟能详的曲调为基础,结合当地十多种优美的山歌调子,自编孝道山歌。我们请市文化馆专业老师、当地山歌王及我校音乐教师等教授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歌曲调,进行创编山歌的培训,鼓励全体老师、中高年级学生及家长等参与到编创、传唱山歌的行列。通过传唱山歌,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孝经用来编山歌,一人唱来万人和;传统文明添异彩,和谐风气遍全国。”“孝经山歌好教材,古为今用新境界;千人万人同声唱,文明新花遍地开。”这一教育形式,得到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喜爱和赞赏。
二、解读孝经,独辟蹊径
我们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指导学生对《孝经》进行通读,引导学生从十个方面对《孝经》的孝道思想进行一一解读,从十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孝”的诠释,引导教师、家长、学生创编孝道山歌。如“孝养”。“孝养,孝而养之,如鸦反哺,以报德之心还养育之恩。”《孝经》中就要求子女对父母做到“生则养”“生事之以礼”,要保证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衣食无忧。孟子认为,孝养是孝道的基础,孝教是提升人们对孝道的认识和实现孝道的主要途径。我们有编创的山歌这样唱道:“树高万丈不理根,葫芦结果不忘藤;人生在世莫忘本,莫忘父母养育恩。” “华夏文明几千年,传统美德代代传;赡养老人尽义务,父慈子孝儿孙贤。”再如“孝廉”。“孝廉,明孝知廉,如通江河,互为相助。”孝即尊祖齐家;廉即耀祖立名。其义大同小异,故孝者易廉。孝,指孝顺父母;廉,即廉洁、清白。古人讲“不受”曰廉,“不污”为洁,就是对父母要尽孝,做人要清白,办事要廉政。我们编创的山歌这样唱道:“养儿就盼儿成人,为党为国尽忠心;慈父面前有孝子,强将手下无弱兵。” “尽孝就要讲清廉,不能一味讲金钱;清清白白过日子,无茶喝水心也甜。”
三、培养孝道,形式多样
1.开展孝道教育,进行知行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深知,才能笃行。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开设“孝道课程”,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校本教材。孝道教育还应落实到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中,还可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熏陶教育,让广大学生都能知晓、理解,从而最终自觉支持孝道教育。通过知性的教育,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交流、体会、感悟、思考,做到情与境合,意与神会,最终心灵得到洗涤与升华。
2.创设教育情境,引导践行孝道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为此,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就是“让每一堵墙会说话”,建设了50多块宣传橱窗,布置富有精辟的孝道名言语录、经典的孝道故事等。这些无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学生更加知书达礼,书卷味儿更浓了。在学生对孝文化取得认同并对孝道典型产生感情共鸣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创设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诸如利用“感恩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强化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还通过开展以“孝敬父母――做人的责任”“感恩・孝道”为主题的征文竞赛,给父母送生日贺卡,为父母算笔我的人生帐,对父母说句感谢的话,为父母做顿饭菜,与父母拥抱,给父母洗次脚,与父母谈次心,承包几项家务劳动,唱首感恩歌曲等等有意义的活动,使个体学生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孝敬父母,让每个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养育之恩,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促进道德迁移,提升综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大门口写上“要爱你的妈妈”作为校训,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也能为日后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下基础。”如果学生真正懂得了对父母奉行孝道,由此推而广之,就会为其他亲人付出爱心,为一切素不相识的人施以善行,为班级、学校、家乡作出贡献,最后升华为对社会、祖国、民族的责任感,从而,升华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各班级开展读孝道书籍,讲古今孝道故事,排演山歌唱孝道节目,开展孝道主题班会,评比“十佳”孝星活动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加强家校配合,构建教育网络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父母的示范作用给子女的影响巨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家庭与学校两者之间的有机配合,把学校的系统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组成有机的整体,构建一体化开放式的孝道教育网络。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学校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在孝敬父母、文明礼貌等方面为子女做出榜样,提高家庭的整体思想道德。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品德修养、教学艺术、个性心理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孩子。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同时,要求家长及时观察注意子女的言行举止,发现有违孝道教育要求的不文明行为时,应及时教育纠正。再者,我们发动家长参与亲子吟唱孝道山歌等孝道系列主题活动,加入编创山歌的行列,与学生共同创编山歌,这对学生的孝道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5.构建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积极意义。我们通过山歌传唱,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特别重视家庭和睦,儿子要对父母尽孝,兄弟之间要讲究孝悌,同时重视亲戚关系和宗族关系,也特别重视师友关系,因为人的精神生命往往来源于老师,扩大充实于朋友。它始于爱父母,推及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人间充满爱,社会势必和谐。同时,孝是形成和睦风尚、保持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人际关系均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展开的,孝成为古代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精神价值基础。在古人看来,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父子关系而发生的,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求一个“推”字,要推己及人,要行忠恕之道。因此,我们在学校传唱孝道,如果每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就一定会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促进学校仍至社会的和谐、文明、稳定和安宁。
篇7
关键词:孝道;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启迪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31-02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尽管已在关注和推行生命教育,但他们所关注的依然主要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说,青少年突遇挫折或打击后就选择以终结自己的生命作为解决方式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由于他们缺少磨砺、心理素质差等原因造成的,实际上背后隐藏的却是他们最基本的责任心――孝心的缺失造成的。孝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一切责任行为的最为内在和最为深刻的心理动因,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为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却无处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智慧和要求,因此,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孝”字中承载着生命的意蕴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许多文化与思想观念都沉淀其中。在中国,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关于孝的文化,所以“孝”字是出现较早的汉字Z-。最早的“孝”字见于33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后来在《诗经》和《尚书》中也多有出现。关于“孝”的写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但无论何种字体,“孝”都是一个形声会意字。从象形角度看,孝字上为“老”、下为“予”,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从会意角度看,孝字中“老”与“子”相连的构词形式意味着生命的传承:“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被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子有责任、有义务对“老”施以赡养和照顾,又可被看做是“老”在用饱经沧桑的手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嘱托着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从“孝”字创生的本义看,它所要表达的就是生命与生命的链接,目的是实现生命系统的无限延续。这种初始含义在儒家早期的经典里也留有痕迹。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孟子说得更清楚:“不孝有三,元后为大。”(《孟子・离娄下》)宋金兰先生对“孝”字的字义进行了一番考察后认为,“‘孝’的原始字形传达的信息是男女交合,生儿育女”。周予同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经考证后也认为,孝与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多数观点认为,追求对生命的自然传承是中国古代关于生命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孝的基本内涵之一。
当然,“孝”字本义中不仅是单纯的对生命的传承,而且也包含了生命的价值。老与少互为存在的条件。可以说,“孝”字向我们展示了孝道中所具有的最原始和最质朴的生命意蕴。正是通过对“老”和“子”的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孝道文化。
二、孝道观念中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关注
人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动物,他们很早就开始思考自身存在和其生命本源的问题,从而也产生了生命寻根的意识。早期的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就是生命寻根意识的产物。后来,人们又将迫寻生命之源的意识转化为对现实中的人的生命的关爱。“生我者父母”,这句流传千百年的民间俗语,道出了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这一最朴素的事实,所以作为获得此恩泽的后人,理所当然地要回报先人。正是在这种生命寻根和生命关怀的过程中,“孝”的观念得到生发、扩充和传承,孝道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人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觉意思的体现。为了提倡孝道,古人明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意思是说懂得了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有人性的人。中国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最为重要的不是在生理上,而是在心智上,只有具有了人所特有的社会意识和情感,才算是真正区别于禽兽,才能说是有了人性。因此,能不能理解孝道,实施孝道,便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标尺。
从狭义看,孝道观念中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和祭祀祖先、对父母的孝养以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是对现在的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则是对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才得以传承与提升的。孝所指向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也是家族生命系统的存在,华夏先民正是从这种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的生命之流中才感受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喜悦的。随着历史的延续,这种生命价值观被逐渐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更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责任。
从广义看,孝道还被扩充为是对人的一种最基本的伦理要求,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从孝敬父母到为人处世,它贯穿了人的一生,包括了人的所有簧的行为。《孝经》中早就说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即是说,~个孝顺的人,他对他人和社会必然会有一种善良和仁慈的心肠,因为这种爱心是可以被放大、被扩展、被外化的。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百善孝为先”,就是为什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道理。在这里,孝包含了个人、家庭与社会在内的一切做人的道理,孝不仅是一个人心灵和谐的最基本的元素,它也是社会上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与天人和谐的基础和起点,进而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目标。
三、孝道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本质上的契合
孝的本质可以说就是生命论。人们通过对父母的尽孝,可以深切地表达对自身生命来源的尊重与关怀。古人将“孝”与“文”组合为一个“教”字,即说明古人在将教育看做是“孝道教化”。而且自古以来的关于孝道教育中的孝就不仅仅是针对父母的一种孝行,而且更包括了从敬爱父母到关爱他人、从完善自我到报效国家,从而就全面提升了生命的价值。这与由西方率先提出并加以倡导的生命教育相比,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更开阔的视野,并且也更符合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
首先,孝道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孝经》记载孔子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吕氏春秋・孝行》中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父母赐予的。没有父母的赐予,就没有子女的一切。孝敬父母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如果一个
孩子的心中真正装着父母的牵挂,他就会特别爱护自己,就会对自己负责也对父母负责。因此,善待自己身体便是对父母的尊重,是对父母的敬孝之始。在孝道观念中,生命不仅是自己的,并且也是父母、是家庭、是社会乃至是宇宙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由其父精母血孕育而成的,同时他也要繁衍子孙后代。这就使人的生命与其前辈建立起了关系,也与后辈不可分。人只能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生话在社会,他就必然要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结成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他人,一个单独的个体将是无法生存的。现在,一些青少年片面地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把自己的生命当做是纯粹的自然生命来对待,甚至可以由自己来随意处置,忘记了父母的生养之恩,因而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的悲剧,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篇8
关键词:孝道思想 高职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语》 传统文化
1 他山之石: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区区二十字却道出了孝道的精髓,即:一养,即赡养父母。二敬,即敬爱父母。三安,即不给父母带去烦恼。四终生孝敬。
1.1 春秋时管仲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看到没有基本生活的满足就无从谈及孝道了,故而尽孝道首先要能够做到物质上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意思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1.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意思就是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此,孔子认为仅仅供养父母还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父母怀有一片孝敬之情。也就是要注意养父母之心,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的心情舒畅。里仁篇第十八讲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意思就是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1.3 除了“养亲”、“敬亲”,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孝,还要注意“安亲”,要做到弗辱。[1]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1.4 里仁篇第二十讲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意思就是说: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同时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2 玉石之契:《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2.1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百善孝为先,遵守孝道、践行孝道是一个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没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就无从谈及爱人与爱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因而孝道教育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当为根本。
2.1.1 孝道是人道德素质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孝道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起点。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一切善行和精神建设都出于对别人的关系与爱护,作为子女最先接触的思想就是父母的爱,从父母身上获得母爱或父爱,而今再融发出子女对于父母的以及其他人的爱。如果没有对于父母的基本孝道,其也不可能对他人具有怜爱之心。孝是人之道德之基,也是精神文化境界之渊源,当今许多的教育学家对于孝道进行了精神层次分析,明确进行孝道教育是进行爱国教育的第一步。
2.1.2 孝道是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和睦的精神支撑。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遵循血缘以及宗法原则而进行,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遵循一个“孝”,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基本,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文化精髓就是要将血缘之爱推及他人,以对于父母之爱的善行对待他人,那么一定会形成一个充满相互爱护的文化氛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和蔼相处。因此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要借鉴与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充满着爱心与关爱,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儿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多为社会尽一点责任,因此要以孝道为思想精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软肋。当前,学生群体的孝道缺失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对孝道思想的教育不无关系。
2.2.1 学校孝道教育的重视不足。学校是学生的第二教育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学生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政治理想层面与专业文化的学习的教育,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首先,有些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曾讲到孝道,但教育形式古板生硬,学生对所讲孝道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领会掌握;其次,除了略微提到孝道的相关知识,思想道德课更多的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却忽视了对父母尽孝的基本的道德教育;第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并不是非常规范,关于孝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这就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略显不足甚至是缺失。
2.2.2 学校孝道教育的知行脱节。学校在进行孝道教育时过重于理论环节的教育而忽视孝道实践,重点考察学生的孝道理论,而不重视对于学生实践孝道的引导,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这是目前孝道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很大的认同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身体力行方面却不能让人满意。道德教育由于考察评价存在灵活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时也只是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孝道以及孝道的意义等,而对于孝道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孝道实践效果忽视评价,同时学校对于孝道教育的形式也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的内容,学生在利用孝道知识时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过于死板,造成学生对于孝道的实质没有深刻的领会,容易误导学生,因此目前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对父母孝顺,但是却认为孝顺要在父母老了之后才能进行,因此目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孝道认知和孝道践行的脱节。
3 攻玉之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启示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以《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为鉴,我们要不断丰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笔者认为,孝道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养:养父母之身。所谓能养,就是教育学生尽孝道首先就是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让父母吃饱穿暖,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尽孝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学生应当明白要做到善事父母,尽孝道,首先就要做到能够养亲。父母老了以后,他们的劳动能力就会降低,他们就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了,同时加上疾病的困扰,此时需要子女要进行赡养义务,以孝心尽父母养育之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养亲的方式教育。一般说来,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应包括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但由于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资助,因此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应尽量照顾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生病的时候应随侍在侧等,这些都能体现出子女的孝道。
3.2 尊亲:养父母之心。所谓尊亲,就是教育学生除了养父母之身,还要注意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尽孝更高一层次的要求。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篇第七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是尊敬父母,给予情感上的关照,而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养”已经不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了,随着空巢现象这一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对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来说,精神上尽孝道是他们的主要形式,因此更要把握从精神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其次,教授了学生尊亲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注意教授如何来践行尊亲,要做到尊亲,就是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情感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决定,给予父母充分的爱和情感支持,使老人在精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3.3 感恩:孝道的灵魂。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要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孝道。此外,我们不仅因父母、妻子、儿女给我以关怀、爱护、帮助、照顾、支持、提携而感恩,还要对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表示感恩,更要感谢社会给我们的一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应当成为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3.4 践行:孝心成孝行。看孩子孝顺与否标准很多,不一定认为孝顺的孩子就会给父母磕头,也不能认为给父母磕头的孩子就是孝顺的。孩子们的孝顺不能够用硬性的要求来要求和管理,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促使孩子们认为孝顺是应该的一种很自然的习性,是人们亲情的顺理成章的表现。孝道不应流于一种形式,更不应该把某些陈旧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强加在青年人身上。孝心只有真正变成一种行动,让孝心变成孝行,才是孝道的真谛。如何能够打动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生动活泼、形象感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其采取的形式、活动内容要有所区别。总之关于孝道的践行,要避免形式化,也不可搞“形象工程”,要做到求真务实,在学校里可以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此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走出学校的小圈子,在各种社区、公众场所开展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而为整个社会孝道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孝道教育要从小事入手、正视对于学生的孝道意识培养和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参考文献:
[1]文选德.论语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0,69,162,
163,164,69.
篇9
【关键词】儿童 道德品质 教育 引导
一、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1.智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平。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智力活动的水平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经历了“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属于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前运算的性质,它意味着责任和价值取决于法律或命令的本身,与其跟同伴或成人的关系无关。
2.意志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状况。众所周知,仅有道德认识不一定能产生道德行为。比如明知不守纪律不对,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明知遇到坏人要同他斗争,但却因为胆怯而逃跑等。可见,意志的发展是道德意志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客观因素,即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直接影响。
1.家庭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几乎天天都离不开。父母是小学生经济生活的供给者,学习、思想、生活的监护者,几乎天天都要接触,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小学生接触最多,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家庭成员。因此,父母、兄弟姐妹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2.学校和班集体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定向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良好影响。它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道德行为准则,使学生较易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并较好地做到言行一致。具有集体主义动机的学生自我调节道德行为的过程也较快,较有成效。
3.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远比家庭和学校环境复杂,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起作用的因素也就更多。一般认为,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学生渴望广交朋友,朋友的选择则是十分重要的。和幼儿相比,小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成人的依附关系,并从成人的权威影响下独立出来。他们有了苦恼,首先向同龄朋友诉说,有了欢乐也首先和同龄朋友共享,有什么知心话也是先向同龄朋友倾吐。
二、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与引导
(一)发展智力,提高对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水平。
1.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施教。对于接受主体来说,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都可以影响其受教过程。
2.引导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小学生对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是其对一切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的保证。
3.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学生去判断,去体验,去付诸实行。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必须为他们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他们去判断,去体验,去付诸实行。在学校生活中,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二)丰富情感,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感总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消极情感多了就容易引发不良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多了则会引发良好的道德情感,这类事实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并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气氛,尽量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反应,以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增强意志力,提高道德意志水平。
一般的意志力是形成道德意志力的基础,也可以说,道德意志是意志力在道德行为中的表现。一般的意志力不能自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它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锻炼。生活中需要道德意志努力,以促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要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在这类情境中锻炼自己。
(四)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在良好的校风、班风中重陶。如学校、班级均有明确的目标,健康的集体舆论,制定好共同遵守的校规、班规,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好学的富有朝气的坚强集体,那么就易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方便,也非常重要,它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完成小学德育任务的需求。
(一)层次分明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则要让学生学习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二)渗透性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诚实、善思、笃行等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感。
(三)共鸣性高在语文课文中,好的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度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还要充分挖掘出渗透在词语中的真实感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语言解析进行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是一项基本内容,而这也正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需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渗透,而忽略了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通过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深刻含义以及深厚情感,从而达到基础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三)利用情境感染进行道德教育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尽力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制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道德教育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实现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真实的感受中提升道德品质。并且这些活动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