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6:5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教育论文

篇1

(一)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是农村教育行政执法的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范围更多地是乡镇农村基层教育单位,这就决定了县级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在贯彻实施我国农村教育法律法规方面要发挥关键力量,通过完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来完善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因此,加强和改进现阶段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推进我国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具有重要价值。

(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是整个教育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行政单位中,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多、分布广,与基层组织的联系也较紧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也是如此,其执法对象直接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与关系最为复杂的基层教育进行直接接触,有利于深入了解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教育行政执法问题解决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研究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整个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和实现依法治教的目标。

(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尽管当前我国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但都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针对地方教育特殊性的教育法律则很少,尤其是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更不用说健全的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旧的教育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新的教育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这给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内容不够具体、比较含糊,且大都没有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可见,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县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影响着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是指由谁来执法和怎样执法的问题。在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机构,大部分是由县级行政执法机构来执法,可能会导致执法不够专业等问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甚至部分执法主体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执法资格却在行使执法的权利。另外,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建设滞后,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执法程序;教育行政执法的责任也不明确,尤其是在过错责任追究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往往会导致部分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现象的发生。

(三)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教育行政高效执法的重要保障。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行政执法的要求。部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既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不强有关,也与执法人员自身思想观念有关。相比高层级的教育行政执法,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职业素质整体偏低,专业知识不扎实,这些都会影响到教育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尤其我国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行政执法的要求。另外,部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作风不正,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思想严重,对本职工作不作为、乱作为。

(四)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和地位通常都由单行法律法规、规章确定以及授权或委托,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设置受制于教育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的构筑框架,所以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更加多元化。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执法主体职权的模糊性,而是相关执法主体的职权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使用。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欠规范的地方:一是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关系未完全理顺,有些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既受县级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的领导,还受教育局相关部门的领导;二是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不规范,对于谁来决定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很多部门都可以授予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三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不清,学校既可以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对象,同时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主体实施相关行政权力。

(五)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

目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执法行为欠规范的现象,这除了与部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偏低有关外,更多地是执法制度层面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很大,教育法不可能对每个地区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做出执法行为的选择。另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程序操作性也不够强,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适合本地区的执法程序。在我国民族地区,目前仍然有很多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单位没有相关的执法程序,很多执法人员仅凭自身经验或习惯执法,而不能按程序规定执法。所有这一切,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改进,必将会影响到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质量。

(六)教育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没有权威的监管机构和完善的监督制度,我国部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起到对县级教育的监管作用。由于部分执法人员自律意识淡薄,又缺乏约束自己执法行为的制度,加上经不起各方面的诱惑,最终可能误入歧途,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力量也有待加强。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将直接影响到良好教育行政执法环境的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策略思考

改进和完善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应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及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

(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强化立法机关教育法律法规意识,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县级有效教育行政执法的前提条件。因此强化立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县级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立法机关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县级教育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教育立法机关应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各地区教育差异适时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并对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作出修改和完善,确保县级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县级教育立法质量,强化教育法律的威慑力

从我国县级教育的实际出发,提高县级教育立法的质量,可以为教育行政执法机关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我国县级教育立法机关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教育立法质量。整个县级教育领域内都应该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教育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立法机关要尽可能确保立法质量,让教育法律具备更强的操作性和严格的程序性。完善的教育执法程序是保证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正当、合法的必要条件。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强化教育法律的威慑力,提高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成本;明确执法权限,落实过错责任追究,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起到保障作用。

(二)教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1.加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公平

高素质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是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素质的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熟悉教育和法学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因此,要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教育素养,确保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对教育法律法规的领悟能力,提高其教育行政执法水平。

2.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确保教育行政执法健康运行

完善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是加强和改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前提,能确保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健康运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国各地区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工作,确保执法主体的专业性和高素质;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行政执法依据和程序并予以公开。县级教育相关部门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本县实际制定教育行政执法依据,并在媒体上公布;三是保障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经费。县级财政部门要保障教育行政执法的专用经费,保证执法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3.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

规范县级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教育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是确保教育行政执法质量的中心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县级教育行政审批工作。各县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教育行政审批工作并予以公示,确保审批公正;二是严格教育行政执法办案行为。案件的立案及查处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逐级上报,重大案件要实行案件备案监督制度,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三是规范教育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要具备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服务的意识,依法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4.始终把基础教育行政执法作为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重点工作

县级政府部门要完善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有效地转变我国县级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努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加强对学校的评价工作以及监督检查工作。此外,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机关还要严格按照我国基础教育法律依法行政,对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并追究责任。

(三)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部门一般附属于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局,这受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很大的束缚和制约,很难发挥真正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即使是监管活动,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因此,要保证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高效,就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独立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使得监督机构与被监管部门相分离,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实效性。

2.积极推进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立法工作

当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法律,而缺乏权威法律依据的教育执法监督很难保证执法监督职能的发挥。国外许多国家都有明确的教育监督法律,如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我国相关部门也应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教育行政执法方面的独立的监督法律,以推动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发展。

3.建立最广泛的监督体系,突出“全监督”的概念

建立最广泛的监督体系,突出“全监督”的概念,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监督力量,有利于实现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效果最优化。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可以分为教育行政系统内监督和系统外监督两部分。具体包括:第一,要强化教育系统的内部监督,如教育督导、教师申诉等形式;第二,要强化县级人大监督,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因此要强化人大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第三,强化网络监督。要充分利用网络快速和便捷等特点来监督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第四,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因此必须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第五,要接受群众监督。教育行政执法的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因此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四)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建设

1.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

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整体偏低,尤其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这直接影响到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宣传和相关培训工作,不仅要求执法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要让执法人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执法问题。

2.加大对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篇2

1.以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计划为依托,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政府作为最大的公权组织,必须主导、优先提供并不断扩大学前教育的普惠面。[2]因此,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给予财力、人力和物力保障。新西兰重视对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通过采用一定时间的免费教育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西兰注重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计划,并逐步扩大受益对象范围。2007年7月1日,教育部实施了2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津贴计划,该计划规定无论儿童的家庭背景如何,所有3~4岁儿童均有资格接受20小时免费教育,并且获得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在一些毛利语言所每周也可以获得2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津贴。自2010年7月开始,教育部扩大了享受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的资助年龄,5岁儿童也有资格去接受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其次,扩大学前教育经费的资助范围。据教育部2009年预算报告显示,政府在2009—2012年间,对20小时学前教育项目中总共投入了将近70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包括儿童和学前教育机构均受益。[3]最后,20小时免费教育项目提升了经费标准和水平。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主要是由20小时学前教育津贴和10小时附加学前教育津贴组成。总体而言,新西兰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计划扩大并强化了政府在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使更多的儿童能够接受学前教育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2.以提高教师质量为关键,增加对学前教师的经费补贴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质量保障。关注学前教师的质量,增加对学前教育的经费补贴,是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为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直以来,新西兰非常重视学前教师的经费投入,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西兰对注册教师计划不断进行改革,并且给予充足的经费补助。例如,从2010年11月开始,教育部决定注册的小学教师将获得认可,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服务也将获得经费补助。由于这种政策变化,在4年内将提供195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学前教育机构,符合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将会获得更高的经费资助。同时,新西兰资格认证局扩大了对一些海外学前教师资格的认可范围,政府计划在4年内投入1540万美元来支持此项计划,最终使海外学前教师资格可以等同于新西兰学前教师资格,扩大了合格教师的数量。[4]其次,新西兰为学前教师设立了专门的经费补贴计划。例如,学前教师津贴是优先帮助以教师为主导的学前教育机构,实现80%的教师注册的一种经费补助形式。该项津贴主要用来弥补合格注册教师的短缺,为教师获取技能和文化、语言知识提供资助等等。而临时注册教师津贴也是以提高教师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津贴计划,其主要是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临时注册教师提供额外经费支持的一种资助计划。该津贴旨在帮助临时注册教师转变为完全注册教师提供支持。最后,通过对学前教师的经费资助,其合格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据教育统计局2011年统计报告显示,自2007年开始,合格教师在教师总数中的比例一直在增加,并保持在一个恒定的速度(大约每年2%的增长率),即从2007年的60%增加到2011年的69%。[5]从2007—2011年,合格教师的总量增加了57%。总体而言,新西兰通过对学前教育的经费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为学前教师的质量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新西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对我国的启示

从新西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特点来看,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反映出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保障各类儿童的受教育权。以“儿童为本”为理念,扩大儿童入园率。以建立健全的经费投入体系为根本,注重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这些取向为我国完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1.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保障各类儿童的受教育权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保障各类儿童的受教育权,是新西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价值取向之一。一方面,新西兰政府出台以一定小时为单位的免费教育津贴计划。新西兰于2007年实行20小时免费教育项目以来,分阶段逐步实行免费教育,从而使3~5岁的儿童都能接受每天最多6小时、每周最多20小时的学前教育。在此基础上,新西兰又增加了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服务时数,即提出了10小时附加免费学前教育计划,即每位儿童在20小时学前教育津贴服务的基础上,又可以获得1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津贴。由此可见,新西兰采用一定小时为单位的免费教育津贴计划,使更多的儿童能够接受学前教育服务,在实施上保证了学前教育的起点公平。我国目前正致力于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小时为单位实施免费教育津贴计划,这对我国而言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另一方面,政府重点关注对偏远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资助。截至2011年7月,注册学前教育机构中欧洲裔儿童比例占62%,毛利儿童占21%,太平洋岛屿儿童占7%,亚洲裔儿童占7%,其余3%属于其他种族儿童。相比2010年,亚洲裔儿童注册人数增长了9.2%,太平洋岛屿儿童和毛利儿童的注册儿童人数分别增长了7.3%和6.1%(见表1)。此外,新西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还关注对特殊儿童的经费投入。所谓特殊儿童指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为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特殊需要儿童是属于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经费资助是改善学前教育公平的必然诉求,新西兰非常重视对具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经费补助。例如,特殊需要、非英语背景儿童扶助金主要就是为学前教育机构中具有特殊需要或者非英语背景的儿童提供资助的一种经费形式。这些普惠性的措施为特殊需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服务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增加了学前教育的普及率,进一步增强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与新西兰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加大对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以及特殊需要儿童的扶持力度,设立各类教育扶持津贴,无疑将极大地改善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程度。

2.以“儿童为本”为理念,扩大儿童入园率以儿童为本为理念,扩大儿童入园率,是新西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价值取向之二。学前教育是教育阶段的起点,新西兰政府坚持一切为了儿童的原则,对儿童进行经费投入,从而扩大儿童入园率。这里的儿童入园率主要由注册总人数和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注册人数所决定,因此,儿童入园率随着注册总人数与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注册人数的增加而上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西兰对学前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改革,特别是对经费模式进行了创新,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因此,自1990年以来,儿童入园率有了显著提升。据新西兰教育统计局2011年学前教育年度报告显示,相比1990年,2011年儿童入园率增长了52%。随着我国普及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应成为我国坚持以“儿童为本”理念的基本表现。另一方面,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儿童的起点发展,故把学前教育经费设立为专项财政,包括每年的财政预算和决算,都是把学前教育作为独立的阶段进行经费投入,在投入机制上与其他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相得益彰。具体而言,新西兰针为学前教育的各项发展设立了专门的经费,比如有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补助的学前教育补助金、为教师发展设立的学前教师教育津贴、为儿童提供免费教育机会的20小时免费教育津贴、为偏远山区小规模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所设立的偏远地区学前教育服务年度补贴等等。这些专门的津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儿童提供经费支持,从而使学前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以及儿童的入园率都有了物质保障。同时,在2010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的《学前教育经费使用指南》,更是进一步在制度上明确了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强化并践行着设立专项学前教育经费的理念。由此可见,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专项财政制度,也将是我国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必然方向。

篇3

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存在的问题

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和模式都存在不足。

(一)双语教学体制环境不完善

黑龙江大学自2002年开始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但重点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2],行政管理专业并非双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且学校双语课定位存在模糊性,在课程名称、课程层次、课时设计、授课规模等方面,双语课程与中文专业课并没有明显区别,只有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外语多少的区别。

(二)双语科目单一且与专业外语设置混淆

行政管理专业自2003年开始双语教学尝试,由于教师外语能力及学生外语水平的局限,开设双语课程的热情较低。到目前为止,仅开设了管理学基础一门双语课程,且由于专业整体课程体系、学时匹配、学分设置等方面的限制,一直占用专业外语必修课的课时,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管理学必修课之后,在第三学年还要再学习管理学基础。这给双语课程定位和教学模式选择造成了困难,使原有的专业教育目标受到影响。

(三)课堂规模过大且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管理学基础双语课程每年的授课人数都在200人左右,课堂规模过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堂互动。该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非常明显。极少数学生已通过六级考试,能接受全英授课,多数学生刚达到四级水平,仅能接受半英半中授课,还有部分学生没有通过四级考试,甚至有极少数完全听不懂英语,只能接受中文授课。教师在授课中如果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课需求,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而同时采用多种模式又会影响课程的统一性,增加教师的备课难度。

(四)双语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缺失

到目前为止,学校没有针对双语课程设定独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是与其他中文专业课一致,采用《黑龙江大学本科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和《黑龙江大学本科理论类课程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评价标准不具有针对性。在评价指标等级设定上过于简单、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如在评价标准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等级标准是:A级为“经常使用双语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C级为“有关键词的中外文对照”[3],“教学改革”项中“使用外语授课”的等级标准是:A级为“用双语授课(中外文混用)或使用原版教材授课”,C级为“只限于用中文授课”[4]。

(五)双语教师激励和培训力度不够

学校规定双语课程的工作量按1.5倍核定[5],但行政管理专业如何执行还不甚明确;双语课程对教师能力与工作量都有较高要求,但在评价指标和等级鉴定上的激励力度不够;学校规定优先选派双语课程教师出国进修[6],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每年选派的双语教师出国进修的人次却非常有限;学校预计每年培养25至30名左右双语教师[7],实际上,由于培训课时设置过于密集,与许多青年双语教师的博士攻读、教学任务相冲突,每年能够参加培训的教师并不多。

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改革方案设计

(一)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双语科目

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并非所有科目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应选择概念原理及知识体系的国际通用性强、且知识点浅显易懂的科目,如行政组织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一些原著导读课程也比较适宜,如行政管理原著导读。一些科目课程组认为不适宜开展双语教学,包括专业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且需要深入阐释的科目,如政府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本土化较强的科目,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行政管理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如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社会调查方法、公务员应试技巧等。

(二)根据学生层次和个性化需求分班授课

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选拔合适的双语教学对象[8]。不能单纯为了迎合双语教学趋势,勉强开设双语课程而忽视专业知识教学效果;也不能强制学生必须接受双语教学。课程组主张针对适宜的科目,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和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课需求,又能减小课堂规模,避免大班授课的从众心理,改善参与和互动效果。在学分设计上建议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中文课为基础学分满足学分制要求,同时增加双语课学分,比如,中文班4学分,同科目双语班可为5学分。同时,为保证学分积累上的公平性,双语班应较中文班设置更长的学时和更难的考核方式,并配以选修课学分设置方面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加强双语教师激励与培训

与中文专业课相比,双语课程在教师工作量、工作难度、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建议明确落实双语课工作量核定,针对双语教学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在教学质量等级认定、教学评优及职称晋升中给予更多激励。应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丰富培训课程内容;根据不同职业阶段双语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培训需求,安排弹性化的课程时间;根据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需求,提供相应的交流、进修机会;增加双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双语教学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经常组织双语教学观摩等。

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建议

(一)教材选用

基于以上双语教学体制的设想,课程组建议双语班采用原版教材,既能保证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快达到学科前沿,又能通过独特的内容编排体系,使学生跳出传统中国教材的逻辑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还能通过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逻辑,体会英语文化和思考方式。同时,教材选用还应注重难易适度、案例生动、内容丰富多彩,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此外,在采用外文原版教材的同时,还应注重与本土化实践应用相结合。

(二)教学语言模式

在教学语言模式上,建议整体上尽量采取沉浸式,即全部使用英文授课,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课程开始的几周内,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全英授课模式,要适当采取过渡模式;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本土化内容,适当采用中文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准确、深入理解。

(三)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以专业性为核心,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专业性包含实用性和趣味性,而实用性和趣味性会带动并巩固专业性。专业性内容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应注重政治学、行政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传授;实用性是课程体系的特色,因为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面向广泛社会管理实践的,应当以实践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比如,新闻视听等;趣味性是课堂的剂,建议以幽默、漫画、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增加内容的新鲜感和学生的关注度。

(四)教学方法

为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应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实现教学目的。比如,贴近现实的词汇和用法总结、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生动的案例分析、针锋相对的观点辩论、展现自我研究能力的主题演讲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行政管理专业领域的实践发展、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兴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同时还应配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以增加课程内容的形象性。

篇4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本文就这一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尊重价值规律,树立商品经济意识》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l)如果不尊重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后果?(2)当市场上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会造成商品价格下跌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此时该企业应如何面对这种困难?(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我们是学生,直接去从事商品经济活动还很远,现在我们要不要尊重价值规律?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讨论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首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宽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结合上述学生的提问我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某郊区一家奶牛场的工人,每天不得不把这个场日产量10%的一吨左右的鲜牛奶象污水一样处理掉,这种情形入冬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新鲜牛奶不适宜储藏,只能及时处理掉。据了解,该郊区50多家奶牛场每天要倒掉数十吨牛奶。请谈谈对造成上述现象原因的看法,并为这些奶牛场出些点子以避免浪费。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制成牛奶副食品。送给福利院、提高牛奶质量等,又得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尊重并运用价值规律的结论。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减少了学生的盲从心理,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

    三、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归宿,也是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设计良好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结合学生的第三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每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当年度的热门学校或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多,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分数较高也未被录取的现象;有些学生虽被录取,但由于同类专业毕业生太多,就业不够理想。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经过讨论研究,同学们一致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经济生活,价值规律必然存在并起作用,因而我们学生现在就必须树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正确观念。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第三个问题,也实现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我就让学生演示说明: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树立(平等互利等)观念(括号内为学生填写内容,以下同)——养成(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习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树立(追求效率、竞争创新等)观念--养成(遵纪守法、守时守信等)习惯。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解决,使学生不仅搞懂了学科知识,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篇5

一、整体教学的全面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否贯彻全面性原则,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的分水岭。所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面向全体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使他们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习得、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克服过去“尖子”教学与“英才”教学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做法的影响。

2.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全面提高素质不能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顾学生兴趣特长、压抑学生创造个性为代价,而必须在整体培养和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对学生实施优势教育。

3.学生个体全面素质的提高。全面性是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克服以分数为唯一目标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长期效益,对他们终身负责,实施整体培养。

二、整体教学的相关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互相联系的。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的整体教学也是这样,它与各类课文、非重点训练项目及其它语文基本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讲读课文的关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习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以讲读课文为主要凭借,它起着范例、引路的作用。

2.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非重点训练项目的关系。重点训练项目的是动态的、变化的,在这个单元是重点,到下一单元就可能转化为非重点项目。

3.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其他语文基本功的关系。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必须以字词句段篇训练为基础。阅读教学训练的内容是训练语言,即训练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能力。

4.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教育研究表明:语文教学单靠课内传达信息是很不够的,难以高速度、高效率地提高语文水平。进行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要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达成重点训练项目的目标,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品格修养、认识能力、情感意志、阅读习惯等良好素质的整体发展。

三、整体教学的层次性

重点训练项目的目标达成,除了具有相关性,还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一个重点训练项目,需要经过三个教学层次方能告一段落。

1.层次是训练方法的指导。如前所提,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要落在讲读课文的“肩上”。讲读课文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方法。

2.层次是运用与巩固。阅读课文是由讲读向独立阅读过渡的凭借,它与讲读课文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课文主要是为了复习、巩固和运用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并通过训练转化为技能,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练习在讲读课上学到的有关重点训练项目的知识。

3.层次是总结与提高,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读写例话”是介绍读写方面的知识短文,它的任务是介绍本组教材的读写知识点,即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这是自学内容,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先让学生阅读“知识短文”,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后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或写作训练的实践。

四、整体教学的探索性

1.探索整体教学如何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语言、认识能力及发掘教材内部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爱学,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表现,使学生乐学。

2.探索如何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保持适当的知识量、思维量、练习量和教育量,增加信息输出的有效性,改革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接受率。

3.探索如何优化教学手段,广泛使用电化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长度和容量。

4.探索如何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不同课型、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目标教学和分层教学,谋求多模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探索如何加强教学活动流程的管理,实现教法与学法的转化、主导与主体的转换,以及变对差生滞后补课为课前辅导。

总之,整体教学,是从讲读到阅读,再到“读写例话”,来完成某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本身所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与把握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种普遍适用而科学的方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篇6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学习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趋势与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不仅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在整个20世纪,普及教育的趋势在全球展开,首先是小学教育,随后是中学教育,自第二次世界在战起,同一趋势发生在中学后教育,即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需要与传统精英教育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界结构,于是远程开放教育就此应运而生。

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正如远程教育专家基文教授所说“远程开放教育应是各国政府在21世纪为国民提出供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在我国远程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志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适应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界制度,”“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为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学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振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我国,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助学手段的远程教育已经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鉴于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以及国际上现代远程教育大发展的态势,远程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感到与世界远程教育发展潮流的差距和压力。

二、远程教育开放性的内涵

远程教育的大发展是与常规教育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应该坚持开放的姿态,而远程教育系统结构本身决定了它的开放性,能对社会发展作出适时反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通过对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考察和了解,开放性作为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开放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人们在温饱以后追求的不仅是生存,更注重生存的质量,最应保证的权力就是学习的权力,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平等,民主的教育环境,以确保教育的终身化,从澳大利亚教育情况来看,学校主要由政府负责。以新南威尔土州为例,州教育及培训部主要负责州教育及培训部主要负责州内学前教育至大学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负责保障儿童,青年及社会其它人员(不管性别,人种、宗教、社会经济状况、地理位置、身心能力)享有高质量教育的平等机会,满足所有人对学习的需求,从而使他们在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获取成功的必要技能,州政府明确了小学至中学阶段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对中学后的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州政府制定的目标和政策就是使所有成年人,无论任何背景和处境,无论任何年龄,都享有学习的权力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终身教育是促进社区建设和整个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将尽力支持和满足地区和个人学习之需,以建设一支有文化、有技术、有活力的劳动大军。可见,澳大利亚政府着力体现个人教育过程的持续性,为教育平等化、民主化、终身化、社会化创造条件。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1998年对国内高校学生统计数字表明:1998年澳大利亚高校学生中19岁以下学生占27%,20岁-24岁学生占32.5%,25岁-29岁学生占13.5%,三十岁及三十岁以上占27%。从以上数据及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应届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大学的迫切性远不如我们国内那样强烈,每年高校招生时常常会出现有些大学招不满人的现象,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工作了几年后,人们反而要求继续求学,所以20岁-24岁年龄段大学生的比例反而上升最高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上年龄段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也达到了27%,反映了澳洲市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全民化和历时性阶段,充分体现了把个人教育时段同个人生产实践适合起来,使终身化教育成为可能。

2、教育手段的开放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及时提高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能力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个人电脑、CDROMS及各种软件、Internet网络和电信网成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基于新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克服空间、时间、资源等方面有其本身的优势,代表着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空间方面,远程教育缩短了学校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数据压缩、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信号被高速传递到不同地点。在时间方面,教育机构在提供一些“实时”课程的同时,也提供一些“虚时”课程,即允许学生在方便访问课程教学和教材,课堂外教师和学生间及学生相互间可以同步交流(在某指定场所或通过远程电话会议,Internet聊天室等),也可以异步交流(如通过定期的信函、电子邮件、计算机公告版等)。在资源方面,近来数字图书馆、联机书店和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的发展使用户如用现场一般获得远程服务;课程主页(HomePages)组织了众多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快速定位和连接,学生可通地下载来获取学习资料。目前,在澳大利亚除远程学习机构外,传统的大学正在有效地应用远程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方式来推行其成本革命,远程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式,其结果是传统高等教育和远程高等教育形态之间的差异正在消失。如西澳的莫道克大学(MurdchUniversity),就可看作为澳大利亚远程教育中的“综合模式”(integratedmodel),即由分散在全国的高校聘用同样的教学人员同时光提供校内外两种模式(on-campusandoff-campus),学习同样的课程设置,授予同样的学历证书。学生可同时在校内学某些课程而在校外学另外一些课程。随着学生环境的变化,学生还可以在两种模式之间随时变换,最近的发展是两种学习模式的学生都增加了计算机的网上学习(onlinecomputermediatedlearning)。

3、教育体制的开放

开放使远程教育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更多提供学习机会,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着力构建社会终身学习体系。高中毕业后可以通地任何途径接受高等教育或继续教育,无论是参加高中毕业证书考试(HSC)后立即进入大学深造,或工作几年后再继续求学,学校随时为学习者敞开大门,据新南威尔土州教育和培训部的1998年度报告数据,1998年新南威尔土州129所TAFE学院(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中,19岁以下占25.8%,20-24岁占18.3%,25-29岁占12.1%,30-39岁占20.7%,40-49岁占14.5%,50岁以下中7.4%,其中业余学生占总人数的72.6%。另外,澳大利亚教育体制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良好衔接,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条件,很多高校之学习学分相通,学生选择专业及课程余地很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

TAFE学院,它不仅提供劳动市场所需的职业培训,也提供更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它可颁发学业证书、文凭及学士学位证书,它的学分也被许多大学承认。近年来,TAFE学院与中学的渗透性越来越强,一些12年级学生选修TAFE课程,既可作为高中毕业考试课程,又可获得TAFE学分,以新南威尔州Carlingford男女混合公立学校为例,1997年有53名11.12年级学生选修了TAFE的家政、建筑、管道工程、计算机技术、办公文员等16门课程,从这层面上看,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入学对学上解除了妨碍灵活学习的种种限制(如入学条件,跨校选修等),使它的远程教育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成为全面开放的事业。

4、教育层次的开放

选择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往往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按学习目标的内容分类,青少年是为进入社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成年人中有的为了求得更好的职位或胜任当前的工作;有的为了更好地承担角色;有的为了发挥自已的各种能力或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有的为了体闲、健身等。按教育类型分,有的为获取一定层次的学历文凭,只是为了不断充实自已,追求自身的发展。澳大利亚在远程教育中,力求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有主要传授正规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毕业文凭和学位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有通过远程教学传授非学历课程的高等技术继续教育学院,它们适合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愿望开设了广泛的课程,为技术、工业、高业、管理、行政等部门培养了广泛的人才。这些课程涉及面广,能帮助求学者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澳大利亚每天有100多万人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和学员类别呈多样化趋势。有面向移民的英语课程,有面向专业工作者的专业课程,有面向中青年的高等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有面向大众闲暇课程和兴趣课程,还有帮助人们交换工种和更新知识的短期培训课程。

远程教育应用卫星、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现代通讯媒体实施远程教学,使学习的课程可以跨越时空,伸向受教育者所处的任何的地方,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特点、条件和职业需要选择专业和课程,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多种媒体的教学,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教育对象来说,他们不受年龄、职业和学历的限制。所以,远程教育是发展终身教育,实现社会化学习的良好途径,是一个向全社会、全民族和人的终身全方位开放的新的教育体系。它的开放性是保证远程教育先进性的最为重要和核心的因素,它能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和形式来进行学习。

三、澳大利亚实现远程教育开放的背景

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发展不单是因为地理上的实际距离,他们的远程教育重在为渴望得到教育机会的学生敞开教育大门,使他们能迎合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纵观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发展,有共地理、技术、生源、政策等方面的背景。

1、远程教育发展的技术背景

1)计算机在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得到普及。以新南威尔州为例,州政府投资1.86亿澳

元用于学校多媒体计算机设施投入。1993-1996年州政府投资1.7亿澳元适应若干距离教育中心。据统计,目前新南威尔州中学学生数和计算机数目的比值约5.8:1,约73.7%教师和工作使用计算机。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些数据要高得多。

2)教育技术在澳大利亚社区中的使用迅速增长,在澳大利亚约有40%家庭拥有个人电脑,城市及单位拥有电脑比例更高。目前,有262,000家庭拥有modems,有600,000公民能进入英特网,并以每月10%-15%递升。

2、远程教育发展的生源背景

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迅猛山屈起,教育者及公众都意识到,没有任何知识会对职业提供终身支持。为保持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成员需要继续接受大学教育或继续教育。但是他们常常又不能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全日制的在校学习。正是这样澳大利亚业余学习(part-timelearning)、网上学习(on-linelearning),远距离教学习(distancelearning)的学习者数量飞速增长,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1998年对高校学生学习情况统计,有59%为全日制学生,41%学生则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业余学习。从1993-1998年,高校学生总人数上升13%,而远程教育学生则上升了41%。这此学习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选择适合自已需要的且时间和地点较便利的课程,以便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生源的增长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远程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澳大利亚政府对远程教育一贯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远程教育不仅是澳大利亚普及教育的有力措施,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同时又是节省教育开支的重要途径。由于政府要求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社会对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六七十年代以后,在澳大利亚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大学及高等教育学院纷纷投入远程教育发展。一大批六十年代出现的高等教育学院,由于经济等多种原因,至了八十年,通过了合并或者关闭等方式,被削减到40所左右。这些幸存下来的学校依靠扩大远程教育的规模维持了办学经费。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形成了以各州政府为中心,在本地区形成一个扇形的辐射面。九十年代后,政府采取了多中心的远距离教育计划,在每个州建立若干远距离教育中心。如新南威尔土州在1993年1996年期间,投资1.7亿澳元用于建立若干远距离教育中心。近年来,在政府‘教育出口’政策下,政府及各院校又加大投资远程教育项目,以吸引更多海外学生。1998年统计表明,在澳大利亚78,800国际学生中,有6,500名学生是校外学生(off-campus),有15,800名学生是海外学校学生(off-shorecampus),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澳大利亚政府曾自豪地说,因为有了远程教育,我们从享受了教育的权力,使得教育普及成了名副其实的现象。

四、引发的思考

从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观点,以及社会经济技术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来讲,开放是必然趋势、远程教育只有开放,才能获得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1、树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确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观

社会发展了,教育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学习需求大幅度增加,大大超越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范畴,教育也就必然会突破传统的局限,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成。远程教育就是在这种学习需求的驱动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学习手段,适用于各类教育。随着远程教育开放性内涵的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学习者之间表现出越大越大差异性。他们有多重学习目的,有多种多样式的学习起点,有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并且学习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这种差异性要求远程教育机构必须权拉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构建完善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组成完整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教育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造就终身学习者的基础。远程开放学习系统中,教育机构的教师应根据自已的知识和经验,按照学习者学习任务的性质和要求,向学习者提供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方案、学习者则根据自已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习任务的要求,从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及学习方案中寻找适合自已方式和内容。通过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和方案,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组合。

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应该有多种选择,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的需要。我认为学生学习持服务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供对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媒体、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提供图书馆、网上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咨询答疑等多方面学习条件。第三,提供学习辅导、考试、学籍管理等多项服务。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发展远程教育,需结全中国国情,不能因为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就忘了曾经而且仍然为中国远程教育立下汗写功劳的广播、电视、而应对大众传播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发展远程教育,学习者获得学习支持服务的渠道应是多样的,如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CD-ROM光盘、电子邮件、双向电视、BBS网上讨论、电话答疑、电子语音信箱、面授辅导、学习小组、学习小报等。

2、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远程教育不同发展规划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穷国办大教育”是对我国教育的真实写照。在中国,人口要么成为社会裹足不前的沉重负担,要么成为经济腾飞的巨大人力资源,天壤之别,全在教育一举之间。根据我国经济、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远程教育发展必须区别不同的发展模式,制定出不同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广大内地与边远省份教育相对落后,而沿海经济发达省和直辖市及一批中心城市教育基础、教育需求都比较发达。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但要为过远贫困地区培养人才服务,也要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教育需求来看,近期已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普及化,市民素质教育社会化的趋势。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热点课题研究表明,在居民家庭消费排序中,把教育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达68.8%,居民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达89.9%(其中希望接受本科教育的占47.6%,研究生占28.4%,大专占13.8%)。目前上海高中阶段(包括中专、职校和技校)普及率已达88.6%,1999年在校高中一年级学生达21万人,而目前上海市18-22岁人口等教育入学率为20%。由于受高校办学条件限制,绝大多数18岁青年将无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可见,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传统的教育已经力不从心,优先发展依靠先进技术的远程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基于这种情况,远程教育在中心城市的功能应予重视和发展。其教育层次除高等专科教育外,应逐步加大本科教育的比重,并适者开设研究生教育。在非学历教育方面,针对中心城市人才对知识更新、技术更新为重要,就继续增加继续教育的比重,为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低投入、高产出、超时空、覆盖广的优势与作用。

3、搞活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

篇7

随着电信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电信行业改革的推进,这使电信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情况。通信市场格局的变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电信企业员工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也为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不断抓好电信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形式下如何积极探索与改进电信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新思路,这以成为目前企业思想工作者急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电信企业员工价值观的转变

目前,电信企业员工除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以外,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现如今企业员工的收入较为可观和稳定,使其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如果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企业通过对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来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但与此同时,一些员工的个人利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样就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如果对员工引导不利,管理不到位,就会滋长一些不健康和腐朽思想的价值取向,以此长久下去,势必影响电信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发展进程,对于提升企业形象是极为不利。

(二)电信企业员工利益观的转变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而价值规律的发展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一方面是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市场的无序竞争,使得员工的思想产生了变化,容易助长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这样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使企业的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扭曲,这是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竞争环境中,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员工的忧患意识,使员工在企业竞争顺利时要顾全大局,在企业出现困难时要与企业共担风险、共渡难关。

(三)电信企业员工思维方式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思维模式遵循的原则是循规蹈矩。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跟着发生着变化,可以说,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已为求变、求新的思维方式所取代,员工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开放。员工思维方式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度。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引导企业员工遵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遵纪守法的意识,自觉克服和抵制消极因素影响。

二、当前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积极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呈现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由此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通信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使得电信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不断滋生,这为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多困难,做为电信企业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式,找准切入点,为调整企业的思想工作奠定基础。

(一)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员工情绪不稳

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下,电信企业之间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地位,不断的采取一系列的促销手段来争夺市场,这样导致在一些地区的市场竞争出现无序状态,这使电信员工感到束手无策。由于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与后进入的电信企业,允许其在价格上有一定的差价,这样就造成在电信市场竞争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这就使电信员工面对这一新情况,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思想情绪出现不稳定。

(二)企业转型时期存在不确定因素,导致员工信心不足

目前,电信企业的经营模式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如:宽带、移动等增值业务呈现不确定因素;固话效益逐年减缓;3G服务的全线推广等等,这些新的增值服务与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导致电信企业的未来发展存在许多的变数,这样使得电信企业的员工对电信企业的前景不乐观,工作信心不足。

三、新形势下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随着电信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给电信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因此,电信企业必须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来积极应对并不断充实新的变化。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就是电信员工,这对电信企业的未来的长远规划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只对不同的情况,准确把握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以此来紧跟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研究新的情况并解决新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促进电信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这样才能让员工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因此,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以下几点来探究新的思想工作内容。

(一)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使思想工作适应电信企业转型的新要求

加强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把握特点和规律,用新思想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通过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对象和渠道,实现机制、形式、方法创新,使之延伸到电信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的细节处,渗透于电信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企业转型期改革建设的各个方面。

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跟企业转型期的实际需求,充分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如:一是新技术的全面推广所产生的压力;二是电信市场的竞争加剧;三是电信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的变换等等。

针对市场竞争带来的困难,做为企业的思想工作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尽快适应电信企业转型期的新需求,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工作,以此来提高电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稳定企业员工的思想情绪,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在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以达到稳定企业员工团队的目的。

(二)坚持基础教育与单独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在平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对电信企业员工进行基础的理论教育,要不断的向其灌输基础的政策、法规教育,尤其是要协助企业员工的正确看待现实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要努力做到以理服人。

二是积极处理工作矛盾。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协助员工掌握并处理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电信公司业务收入占比的萎缩和电信员工收入低微(恶性价格战的后果增量不增收),且工作量有大幅增加等问题,因此要区别对待,灵活处理,以此来平复企业员工心中的矛盾。

三是要充分尊重电信员工的权利、尊严以及人格,平等对待企业员工,切实做好个别员工的思想工作,切勿盛气凌人,要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这也是企业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对于电信员工的价值观取向,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代的经济体制不仅改变了电信行业的市场竞争结构,还影响到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电信行业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因此,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引导企业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企业员工能够把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长远的发展相统一,积极提升员工思想认识,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引导到电信企业的整体价值体系上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电信企业的员工的思想动向发生了变化。只有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积极探索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电信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积极拼搏出色完成年度各项经济指标。

(四)加强企业组织领导,合力推动工作深化

电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电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电信企业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发挥组织保证作用。

一是要完善在电信企业党委统一领导下,企业的各部门和工会等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如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联席会制度、谈心制度等,规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将电信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和企业的思想政治的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有指导、有落实、有检查、有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篇8

美容手术存在不定型手术方案设计思路与美容个性化的要求,要求专业医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来讲包括空间想象能力、心理描绘能力等。美容专业与理工科、社会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广泛交叉;注重外形改善与功能兼并恢复;与心理学有密切关系;需要深厚的美学艺术理论与技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良好心理想象能力,广博的社会知识和阅历,尤其需要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审美知识[3]。正是这些特殊要求决定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成长的缓慢性。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未来学科发展,提高美容整形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思考许多东西,将目前陈旧的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吸收国内外其他专业学科先进理念,改革研究生培养的传统观念和模式。

1.1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部已下发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目标、内容和临床实践等有了进一步的说明。如何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已提上日程,这是单位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考核评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逐步规范和完善教学体系,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体系,建议设立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拓展学生的思路,可开展各种临床操作模拟训练,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结合学生填写轮转手册作评价的考核方法,建立临床能力量化考核指标,构建了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1.2阶段式培养模式的建立所谓阶段式培养模式是根据研究生接受教育培养的侧重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理论学习阶段(第一学期);(2)临床学习阶段(第二学期、第二学年);(3)—科研课题阶段(第三学年)。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造就优秀专业整形美容医师的重要培养阶段。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教学医院的共性化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没有针对性设计培养方案。学生学习动力往往大部分来自外部压力,太强的压力适得其反,内在驱动力被抑制,从而使之只注重结果,对求知过程缺乏热忱与向往。通过多阶段,目的性针对性明确的学习,逐步培养研究生全面的临床工作能力。

1.3个性化培养模式初步探讨个性化培养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每位研究生的性格特征、长处和劣势,根据不同知识水平或素质特点制定带教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让每个研究生绽放各自光彩,尽可能使每位研究生发挥长处,避其缺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增长其自信心。在个性化培养方案中,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侧重,如强调美学思维的培养,增加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强调心理素质的锻炼,包括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了解整形美容患者特殊的心理思维也非常重要。

1.4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自己做的研究领域,所选题目应从研究的深度或广度上寻求创新点,探索新试验依据。导师必须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坚决避免低水平科研的重复,毫无新意的盲目研究。研究生要瞄准国外前沿领域,应该全面掌握最新进展,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积极总结自己的研究论题,主动参加讨论,培养创新性思考的能力。只有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5临床技能提升结合研究生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训练其发现、分析临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研究方案的科研能力。根据这些问题挖掘研究生医师的特长,如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能力,应变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等,使其通过特长的发挥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从而削弱其对临床生疏的不适应。针对他们缺少临床实践的缺陷,应重点加强其外科基本功的训练。

1.6培养系统的科研思维学习并掌握系统的科研思维方法远比学会那些具体的实验技术重要。研究生在校期间,都尽可能锻炼学习书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因为这是目前研究领域最客观有效的评判机制。研究生课题无论大小,都必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的科学假说,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假说进行验证,得出适当的结论并进行讨论。我们有必要确立:实验能力建立是硕士水平,而博士一定要做前沿的生物学实验才可以。

2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教育;超越;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14-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的适应与超越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对教育具有超越性还是适应性展开了争论。

一、关于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

1.教育超越的概念解读之争。研究教育的超越问题,首先要明确超越的概念。在已有的研究中,尚没有研究者对超越一词专门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和分析,人们在论及超越的含义时通常是与“适应”一词作为参照,并通过对“适应”一词的深入解读,理解超越的含义,而所言及的“超越”一词则都是在教育范畴内进行的。杨昌勇针对鲁洁教授《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中的观点,结合《学会生存》的相关论述,对“适应”的概念进行了解读,他分析了“适应”的四种含义:第一,是“维持性适应”,即作为对存在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第二,是“动态性适应”,即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第三,是“改造性适应”或“调适”,即作为对自己和环境调整、修正的“适应”。第四,是“前瞻性适应”,即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在此基础之上,他认为“适应”与“超越”是一组“对称”的概念,“它们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

马凤岐、聂晓光针对杨昌勇关于“适应”与“超越”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马凤岐等认为,“适应”难以包含“超越”。杨昌勇的“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有其合理性,“但它将‘超越’完全溶解在‘适应’之中了,它看到的仅仅是不同种类的‘适应’而已,没有‘超越’”。他认为对于教育是“适应”社会现实还是“超越”社会现实,其实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2.关于教育的超越与适应问题之争。鲁洁明确提出了教育具有超越性的观点。鲁洁认为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它是人自身对他所处环境的超越。这是人与动物在和他们所处环境关系上的根本区别。动物凭藉本能去适应环境,人则是通过实践而改造超越环境。“从实践唯心史观物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的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赋予人以人所独具的实践本质,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鲁洁主要从教育的职能、教育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制约性等方面论证了教育具有超越的特征。针对鲁洁教授的教育超越论观点,杨昌勇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从对“适应”这一概念的分析以及对鲁洁教授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一反驳的形式,引证《学会生存》的主要论断,阐明了他的教育适应论观点。例如,关于教育的“保守性”问题。他认为教育“保守性”是合理的,如“教育体系的保守性是自然的,不容易克服的。”“这种现实主义还使我们考虑到教育系统的保守性,它通常得用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感到,20年的时间不足以完成这种适应,尤其是我们想到,从此以后教育不只应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而且还要回答当今世界性问题的挑战。”他认为,教育改革是历史的趋势,但这种改革决不会因为教育的保守性特点而抛弃“适应教育”以“超越性教育”取而代之,而是要强化和实现教育对社会的“再适应”和“更好地适应”。

二、对教育超越性问题争论的回答

1.关于教育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鲁洁提出并肯定了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引起了部分学者的争论。杨昌勇对鲁洁教授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认为“适应”与“超越”是一组“对称”的概念,它们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强调教育的适应性而否认教育具有超越性。之后,项贤明以辩证法为立论基础,对鲁洁教授的观点进行了辩护并对反对观点进行了批驳。该文指出,鲁洁教授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人是生活于这个现实世界中的,受这个现实世界制约的,但人一开始活动,它要么是要改变现实的世界,要么是要改变人自身现实的存在状况,总之它是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适应现实的。”强调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是对教育超越性与适应问题之争的一种回应,实质上是对教育超越论的辩护。

2.对教育适应与超越问题的调和。马凤岐、聂晓光认为杨昌勇与鲁洁教授的分歧在于两人对“适应”概念上的不同理解。杨昌勇认为鲁洁教授所说的《学会生存》一书强调教育要“超越”社会现实,其实这本书说的是教育对社会现实的“适应”。《学会生存》确实用的是“适应”一词,但把它们看作是教育对社会的“超越”也不是一点也不着边际。马凤岐、聂晓光也认为教育具有超越性,但他们认为教育是“适应”社会现实还是“超超”社会现实,不是不可变的规律,而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三、对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与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1.已有研究的成就及启示。(1)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开创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域。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等相适应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正确命题。虽然“教育先行”的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其做法已经被证实,但“教育先行”也只限于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只限于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在理论上缺少必要的说明。教育的“三个面向”虽已提出多年,但在理论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只谈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更不利于人的培养,因为,“教育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教育的超越问题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从而引发人们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反思。(2)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明晰。有学者对“适应”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教育是适应社会现实还是超越现实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学会生存》关于对教育适应社会的论述,帮助人们进一步明晰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3)人的超越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命题。近年来,人的主体性问题一度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生命教育研究的兴起,人的问题在教育研究领域得到复归,人的超越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理论对人的超越的关注,为教育涂抹了理想主义色彩,使教育更接近人之本性,有可能不再成为人发展的“负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成为教育理论重要的生长点。

2.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关于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教育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域,是很有意义的,正如鲁洁所说:“这也许将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但总体来看,并没有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此问题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全面,更不系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1)对教育超越性的相关概念缺少必要的界定。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概念的界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是明晰研究范围,厘清研究层面,减少误解的理论前提。在理论上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是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研究者对相关基本概念缺少必要的界定,如超越、教育超越等,使人们并不清楚研究者论及的超越的含义。因此,在概念方面的分歧可以说是研究的不足之处。(2)研究视域相对狭窄。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只是在教育内部谈问题,没有脱离就教育论教育的巢臼,更多的只限于对《学会生存》等著作的相关文字的解读和争论,没能很好地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有关哲学方面的研究。超越问题涉及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必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进行交叉研究。(3)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缺少系统性。已有的研究多以命题式的思考为主,研究的方式以争论为主,由于研究的核心是对问题的争论,难免使研究者在思考或行文的过程中产生误解他人及使个别观点极端化的倾向,缺少对教育的超越性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7,(3):27-32.

[2][3]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3-6.

[4][5]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8,10.

[6]项贤明.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3):34-35.

[7]马凤岐,聂晓光.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兼与鲁洁教授杨昌勇博士商榷[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29.

篇10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大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约束、教育、导向和促进作用。教育工作者需把握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园文化内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出最佳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一,学校需加强高校内基础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高雅、便捷的物质文化环境。通过轻松、愉快、便捷的校园生活影响学生的自我形象和精神面貌。第二,加快校园内文化建设,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学风、校风和校训是体现校园文化的显性因素,是高校群体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师生耳渲目染的一种文化内涵,可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思想,同时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因此,高校需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挖掘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隐性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和发掘符合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形式,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氛围,使学生在融入校园活动后可感知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新时期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启示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因此,高校需最大化的提高校园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在大学生思想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高效、完善、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教育基本理论上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主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的制约和影响,外界环境和自身思想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事实上,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并不完全等同,客观条件作为外因不可直接作用于学生,而需要通过主观因素进行相互作用。因此,高校需重视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和运动,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品质,使得知、情、意、行这四个道德要素深入内心,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精神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

教育目标是指导教育模式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教学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其他任何教学功能都不能取代它的位置。例如,校园文化是各种日常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共同作用的制度性文化,其虽具有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包含着明确的教学目标,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例如,建筑设施是校园文化中的“凝固表现”,高校内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思想品德,学生身处校园也潜移默化的受到激励、启发和教育。激励是促进学生进步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高校内,校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存在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丰富的文化活动更是激发出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和思考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