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10 08:2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文化

篇1

(一)文化―行政,当代行政学研究的新视野。早期行政理论和现代行政理论都是建立在传统实证主义方法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行政学理论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其局限。70年代以后,这些思想受到了批判,胡格韦尔特在分析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后尖锐地指出:行政生态理论“象所有功能主义有关现代化的理论一样是有缺陷的。这是因为功能主义者忽视了把发达的世界和欠发达的世界之间历史的和当代的结构关系考虑在内”。这一缺陷“造成了特殊的不良后果[1]”。在这里,胡格韦尔特所批评的缺陷也就是缺乏具体对应的、实在的具体环境。行政不仅与环境相关,而且是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环境,对任何行政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其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环境基础之上。

而要研究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下的行政问题,就必然地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文化高度体现了一个社会、民族所特有的那种特殊意义,也正是特殊性的影响才使得行政研究的具体化要求显得格外强烈。当代西方管理学者也都强调:“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即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至此,文化与行政的问题就成为当代行政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行政文化也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被提出的。从此,文化作为一个新的角度,为行政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也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恰当的分析行政的方法。

(二)政治文化概念的诞生,是行政文化引起世人关注的逻辑原因。我们知道,行政学是从政治学分出来的一门学科,自从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以来,行政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才彻底独立出来。但是,在研究行政学的同时不能完全撇开政治学,它始终都是受政治的影响的。概括地说,就相对而言,行政与政治关系紧密;就被包含而言,行政与政治不可分割。因而,在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概念提出以后,行政文化也相应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各种认识

行政文化不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研究行政学的方法论,在我国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究竟行政文化是什么这一概念性的问题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是从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的,台湾着名学者张金鉴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吏和公务人员所应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2]”。这种观点揭示了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官吏和公务人员所表现的环境主体的行政文化,不过对于行政文化的内涵却没有明确的指出来。

(二)第二种观点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就广义而言,行政文化是指行政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制度和组织机构。从狭义来说,行政文化仅指行政意识形态,即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3]”。这种观点突出了行政文化的观念形态,却没有明确指出行政文化的主体。

(三)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的整体[4]”这是从文化与行政的关系揭示了行政文化的内涵,但这里的文化是包含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大文化的概念。不符合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这一特殊领域内的表现这一说法。

(四)第四种观点从心理层面定义的,“行政文化是人们在行政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行政实践的观念意识,是客观行政进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和积淀,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内由学习和社会传递获得的关于行政的态度、道德、思想、价值观等观念[5]。”行政文化是“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公共行政系统的普遍性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是公共行政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稳定反映与沉淀[6]。”从心理层面定义行政文化比较准确地突出了它的本质,也与政治文化的概念相一致,都是狭义方面的定义。但这两个概念把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为社会大众,显然扩大了其狭义的范围。

三、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我们认为,合理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弄清它与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搞清楚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准确定位,从而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定义。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理论前提。

1、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是人的一切目的的心理动力,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将文化引入行政的领域是为了行政学领域开拓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要知道,行政文化首先是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领域或者是研究公共行政的一个视角。对行政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揭示社会文化对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影响作用的。所以绝对不能文化全能论的倾向,行政文化也不是万能的工具。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主要是人们界定的角度不同。对于文化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复杂的概念来讲,只能用哲学抽象的方法给文化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一般包括三种文化观:广义文化观、中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广义文化观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文化观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文化观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为了便于对行政文化下定义,不使概念过于宽泛,我们从狭义文化观的角度对进行分析。因此,分析行政文化的概念我们也主张狭义的角度。

2、合理界定行政文化必须理顺其与政治文化概念的关系行政是政治过程的一部分,政治主导行政,行政反作用于政治,与行政活动有关的行政文化以及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文化主导行政文化,政治文化的改变必将带动行政文化的改变,行政文化是政治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政治文化引导着行政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说,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二战后,随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兴起,政治文化研究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批民族国家的建立,西方国家极力向新兴民族国家输出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但西方模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有的甚至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于是,部分学者将研究眼光深入到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研究文化与制度的互动关系,指出一定的制度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文化基础之上,必须不断培育相应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崭新的概念,开启了比较政治学新的研究领域。其中,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比较政治学体系最具权威性,他给政治文化下的定义也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7]。”我们认为,政治文化从狭义角度即从观念形态来界定可理解为人们在长期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和发展的,对政治活动、政治关系、政治形式及自身在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那么作为和政治文化如出一辙的行政文化也应该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从观念形态、心理倾向等精神意识的角度去把握行政文化概念。

(二)行政文化内容的合理界定。

1、行政文化主体的确定。对于行政文化的主体,我比较认同台湾学者张金鉴的看法,把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为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有的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和人民大众相互认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行政文化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人员,也包括行政系统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行政文化的概念,是在行政人员之间的相互活动之间即行政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一系统外的人民大众是被影响者,他们虽然也参与了行政活动,但最终是通过行政人员来界入行政过程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不属于行政文化的主体。

2、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社会公共行政管理工作,从文化深层次来探讨行政管理高效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规律性,从文化底蕴角度来研究如何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一种思想道德文化体系,一种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首先,从文化的角度把握行政文化的本质。行政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是社会文化中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形式,它与社会行政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方面,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行政文化是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包括行政人员对行政系统的态度、感情、信仰、价值等。所以把握行政文化,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既要把握行政中的文化,又要看到行政文化中的行政,从文化的角度看行政,把握行政中的文化,这才是行政文化的本质。

其次,要充分认识行政文化的特征。行政文化同文化一样,是人的后天实践的产物,是通过学习、传递而被社会成员接受掌握。具体来说,行政文化有三个特征:①时代性。行政文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②继承性。任何行政文化都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相互渗透。新的行政文化总是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③模式性。行政文化是客观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和积淀,表现出模式性的特征。具体反映在因为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各国行政系统所反映和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特色,即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行政文化模式。

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对象本质的同时,也要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外延。行政文化的外延包括行政价值,行政态度,行政道德,行政思想以及行政习俗。

行政价值是行政文化核心的价值观。行政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行政领域内的具体化,是行政主体对行政活动及其目标、结果的稳定的心理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定势,实质是行政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行政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一定社会行政管理的整体化、意志化、个体化的群体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行政活动的走向。

行政态度、行政道德、行政思想是行政文化外延的骨架。行政态度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突出表现为行政情感,即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的直观评价和内心体验,如好恶、爱憎等。行政道德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并以一定的善恶标准调整行政关系、指导行政行为的规范准则。行政思想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精神活动。它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本质的、自觉的反映,并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

行政习俗是行政文化的行为样式和载体,是行政主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和风俗。

四、结论新晨

基于以上对行政文化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这样定义行政文化:所谓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体系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等观念,以及行政人员中行政实践中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等。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是行政管理之魂。

参考文献

1.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38

2.张金鉴.行政学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2.292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郭济主.行政哲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吕元礼.行政文化概念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6.陈世香.公共行政文化及其影响的系统分析[J].探索,2004;(4)

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佩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篇2

论文摘要:系统论告诉我们,行政文化是社会大系统申的一个有机的子系统,社会的转型对行政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构与之柱适应的现代行政文化。通过概述行政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中国行政文化存在的弊端,本文致力于探寻出一条有利于行政文化现代化的建构路径,以适应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资源重新聚积为特征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所带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的影响,给传统的稳态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进而引发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旧有文化价值体系的弱化,再加上多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这些都促使原有的行政文化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对我国行政文化进行现代化建构已成必然。

一、行政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行政文化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它由社会存在和行政实践决定并为行政发展服务,对行政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行政文化作为具有行政特色、反映行政风格、适应行政人员身心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包含着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从物质形态、活动方式到思维意识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一个复合的、多层面的整体组合。在中国进一步开放与改革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行政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也必然要革新,随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当前,实现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1、它是推动行政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行政文化是行政系统内深层构成因素,渗透和影响到行政组织、行政人员及行政活动过程之中,其本身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与程序,直接反映了行政改革的广度、深度和力度。2、它有助于改造政府形象。行政文化影响到行政组织、行政环境和行政人员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感知而形成对政府或国家的特定印象。3、它是民主行政的必要条件。民主行政是现代行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行政系统为了达到其行政目标,需要靠一定的民主手段和方式,为此,极需要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宣传、灌输民主的观念,保证实现民主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看,行政文化的现代化是实现民主行政不可或缺的条件。4、它是高效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文化对人的思想、精神和作风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行政文化环境对于强化行政人员的高效行政意识,改善组织氛围,增强行政系统的凝聚力,优化行政决策系统,改进决策的执行、监督和反馈有极大的作用。

二、转型期我国行政文化存在的弊端

行政文化的复杂性表明,重塑行政文化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微观领域内公共行政人员价值观的合理定位,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的整体提升和优化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文化发展变化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行政文化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

(一)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比较模糊

虽然我国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制订了比较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行政人员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么做,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范,然而却又疏于对行政文化的激励、培育”。而从氏族社会延续下来的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与封建政权相碰撞,巧妙地融合成中国的集权主义,创造了家天下、家国同构的独特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实行政的正常运作。行政文化现代化的缺失,导致了政府没有动力,没有活力,没有生气,缺乏忧患意识,严重者可能导致离心现象。

(二)“恩赐”观念和“管制”意识浓厚,服务理念和公共意识淡薄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以儒教为基本文化内核,儒家的人性文化以及由此积淀而成的中国文化的人本传统也为传统行政文化所具有”。这种人格化的服从关系决定了在传统社会里民众以服从为本,而无权利观念。而由于长期专制思想的影响和事实上的特权地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将为公众的服务当作一种“恩赐”。由于行政权力无限集中,致使部分行政人员公共意识淡漠,“官本位”盛行,“官念”强烈,特别是少数人,无法有效地承担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责。

(三)现代契约观念淡漠,人治还重于法治

一方面,中国由于“历来商品经济欠发达,故而难以形成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法治政府、公民意识具有某种血缘联系的契约观念”,封建专制政治和传统文化只能制造顺民。当公众和公务人员成为恭顺的仆从时,他们已将个人的一切选择权乃至于生死权统统地交给政府和领导者;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行政法规的制定明显滞后,法规体系残缺,程序性法规严重匮乏,行政行为的有法可依得不到保障;中国官民有别的特权思想常使行政行为偏离法治轨道,行政行为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的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违法屡见不鲜;公众习惯于接受能拯救自己的清官和救星,不习惯于用法律来捍卫自身的权利。

(四)形式主义严重,效率低下

当代中国政府机关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内耗现象严重已是不争之事实。由于机关单位中冗员充斥,当官的能上不能下,行政人员能进不能出,冗官冗员挤在行政机关,好处都想争到手,责任都往外推,这必然产生内耗,加上行政机构臃肿,职能重叠,部门权责不明确,导致互相推诿,效率低下,导致政府部门中人浮于事,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对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使简单问题变得复杂,长期不得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责权界限不明晰,各行其是,缺乏沟通,政令冲突,相互掣肘。这种低效的行政文化阻碍了当前的社会发展。

三、社会转型期中国行政文化现代化的建构路径分析

行政生态学告诉我们,行政文化必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相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为行政文化现代化提供了外在条件。因此,实现行政文化现代化,既要从行政文化本身着手,又要优化社会生态环境。

(一)建构新时期行政人员的行政价值观,提升行政主体的精神道德素养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和塑造健康的行政心理。培养和塑造健康的行政心理是推进行政文化变革的重要环节。未来的公共行政道德和行政精神,应该是建立在基于现代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基本理念之上的行政心态,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和完善社会规范,积极倡导以能力、道德、社会效益等为标准的价值评价体系,推进行政文化的再社会化,以消除失落心理、守旧心理及矛盾心理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变革的不良影响”,最终实现行政文化的现代化。二是加强新时期行政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种种行政人员道德失范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极其重要性。由于行政人员所从事的特殊职业,决定了行政道德应该有着更高于其它职业的道德要求,这就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行政道德的同时,形成“忠于党和国家、政治立场坚定、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等道德要求,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反映社会主义行政活动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行政道德的规范、塑造、调节和激励功能”,有效弥补了行政法制的不足。

(二)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公民独立人格与参与意识

行政人员既来自于一般群众又服务于广大群众,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社会公众的影响,换句话说,行政人员既是管理者,同时又和被管理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因此,如果只强调更新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念而忽视通过政治社会化途径来更新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就仍然无法为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念更新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达不到彻底改变的目的。这就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途径,“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权限、职责、作用,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提高公众对政府系统的认知,通过训练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实现公众对行政系统的有效输入”。只有从总体上提升全社会的公民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当人民群众普遍地拥有民主参政意识和能力的时候,才能确实推动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篇3

(一)上层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冲突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实际上是一种上层意识,反映的是这一特权阶级本身的经济利益与稳固政权的需求,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其经济和政治上已经具备的优势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宣扬。同时,统治阶级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其政权组织结构、统治形式以及政治策略手段和政治系统的运转机制等[5]。其目的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本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使其政治影响力最终转换为社会公众内心的政治权威和价值标尺,与政治强制手段一起共同维护其统治地位。十分显见的是,这种上层意识将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了时展的最后,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发展模式。这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这种上层意识都最终遭到了社会的遗弃。在当今社会,上层意识已经难以发挥其传统的社会功用,并与民主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其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尤其是在“人治”和“法治”的冲突中,让公众再一次认识到了追求民主、体现民主对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平等观念与等级观念的冲突

虽然在我国的传统行政文化中“平均”思想一直被推崇,在特殊的年代,还产生了难以预料的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这种思想并没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或者并未伸展到社会发展的根部。因为在传统社会中,等级身份制度是十分普遍的,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能够享受到的社会利益是极为不同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任何个体都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固定角色,这种角色的“分量”也就直接决定了他能够得到的权利与社会地位[6]。但是,可以断定的是,这种在传统行政文化中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体现的平等观念明显相悖。在当代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注重的是按照个人能力的大小和对社会贡献的高低确定其价值以及其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这表明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三)人治与法治的冲突

在我国以往的社会中,行政管理的实施主要依赖于“人治”,即通过树立统治者的权威,通过强制式甚至是教化式的方法将统治者的权威神秘化和神圣化,“权威崇拜”或则“屈身权威”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常态,百姓在统治者树立的权威系统中完成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是,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以其他时代的眼光对此进行测度,“人治”下的行政管理和因此而形成的行政文化是有其致命的缺陷的,从行政效率低下、效果不突出到贻误国家大事的事实比比皆是。可是在当今时代,这种曾经广受推崇未受任何质疑的行政管理方式却与时代的要求相冲突,在人的充分发展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可的大时代背景下,需要通过法治的形式取代人治。法治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相对于人治而言,法律的公正属性更加明显,作为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法治已经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认同和施行。

(四)功利主义与伦理至上的冲突

在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中,儒家、墨家和法家都讲功利,但从本质上讲,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行政文化还是有意无意在淡化着功利色彩,伦理至上的成分更多,在大量的历史事实中,我们能够看到太多的“重义轻利”的案例,甚至会将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视作非君子之为。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在我国,历经了改革开放的思想释放,作为对传统行政文化中“伦理至上”思想的否定,功利主义思潮开始抬头和兴起。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必须对物质利益予以重点关注,否则,在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时代,其利益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窃取。所以,功利主义成为当今社会的常态已经变得无可厚非。而这与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可以得到调和的迹象。

二、传统行政文化视角下当代行政管理的发展与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契合并不是偶然完成的,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传承一直都没有间断。因此,在当前情况下,行政管理要想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实现当代行政管理的回归,回归到传统文化的庞大树荫下,回归到“人”的和“文化”的本性中去。

(一)充分认识行政管理的文化属性

在传统行政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直接和深远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要想实现当代行政管理的高效化,就需要充分认识行政管理的文化属性。这是因为,如果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依存较为松散,社会活动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制度结构和日常生活就会变得混乱。因此,为了构建一个平等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就必须通过当代行政管理搭建一个间接的平台,以此协调各种文化,使不同文化思想能够在法律的框架下实现共融,真正发挥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挖掘传统行政文化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其中的行政文化也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行政文化中,有些思想和方法在兴盛多年之后已经逐渐趋于腐朽,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从这个角度讲,为了实现当代行政管理的回归和发展,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华外,更需要的是对其及其所属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批判。只有在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辩证的挖掘和使用,才能赋予其时代的生机,才能在传统行政文化和当代行政管理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社会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加强行政管理的道德建设

“正大光明谓之政,国泰民安谓之治”。政是治的条件,治是政的结果,一个国家、社会的行政人员担负着管理国家的重任,因此要从己做起,以德服人。从行政学的角度讲,执政理念是否正确,执政体制是否科学,执政方式是否完善,执政绩效是否明显,是评价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今社会,统治阶级执政理念的实践效果,除了要通过“法治”的形式加以实现外,在客观上还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建设成效直接相关。单就这一点而言,当代行政管理就应该向传统行政文化获取道德建设的精要。“政者正其身”,“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员只有做到了品行端正、执法守法,社会公众才能上行下效,执政主体的施政主张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三、结语

篇4

汉代行政构架有一种“简单的美”。在谈及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得失时,钱穆先生曾提出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即“管官的官多,管民的官少”,还是与此相反。在他看来,古代最理想的行政构架是汉代,只有朝廷(中央)、郡(省)和县三级。府、州以上都是管官的官,县官是管民的官。“汉郡多至一百以上”,“一个县政府,也往往有属吏几百人的大规模”,主要的行政资源集聚在地方,所以汉代是“管官的官少,管民的官多”的杰出代表。但这种地方政治架构,从宋代开始就变得不理想,明清以降更是每况愈下。

以明代为例,地方行政由汉代的两级变成了四级,“一省分成三个司:一个布政使司,一个按察使司,一个都指挥使司。前两个藩臬二司,又再分许多分守分巡的司。这许多官下面,才是府、州和县”。“三司”是管行政的承宣布政使、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和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其下是由“分司”分派到地方去的官员(如出自布政使的参政、参议,出自按察使的副使佥事),然后是府和州,最后才是县。由于层级增加和冗员繁杂,结果是基层政权不堪“一层一层的由上面加下来的高压”,这就彻底解构了汉代行政构架的“简单的美”,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古代国家的行政成本。

汉魏六朝行政构架之所以会形成“简单的美”,与两汉时期重实际实用的主流民族文化精神密切相关。柳怡徵反复强调说:“盖古之学者以学为文,未尝以文为学。汉魏而下,而文章之术盛”。他还指出:“学者之务实用,不独精于算数、创制奇器已也,其于规天法地之事,亦时时推陈出新,以其致用。”精于算数的代表是祖冲之,创制奇器的代表如扶风人马钧“作翻车”,改造诸葛亮的连弩等。重视实用和实际,使两汉文化具有浓郁的行政文化色彩。

顾炎武《日知录》曾盛赞东汉士风。今人缪钺在《与郭洽周论东汉史事》中也慨叹:“士气东京美,千秋未可逢。”其代表人物如党锢之祸中的陈蕃、李膺、范滂等,据《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李膺振拔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势,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慨,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这些被后世讥为“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书生,在紧要关头能做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与汉代推崇儒学的行政文化生态密切相关。

首先,推崇儒学的行政文化生态,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特别是士阶层的道德素质和伦理水平。两汉经师在当时很有人缘。在清人唐晏的《两汉三国学案》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门徒尝数百人”这个句子。这不仅印证了孔子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同时也为汉代行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氛围。

其次,在伦理环境中训练和养成的文化主体,绝不同于西方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可以干实事,具有坚忍不拔的主体自由意志和实践理性能力的,同时也不乏真正的国之栋梁。如刘昆,“迁弘农太守,先是崤、函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

由于崇高的伦理主体和经世致用的学术相结合,汉代儒生成为汉代士大夫学习、模仿和歌颂的对象,这是汉代文化在行政主体建设上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汉代文章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确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评价标准。与老庄及中西现代的审美观不同,这个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崇实”、“致用”的儒家文论观。曹丕有“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说,这与秦汉文章主要是政府公文或主要用于政治事务密切相关,同时也成为评价古代文章的主流典范或尺度。后来王世贞也说:“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也。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尽管这种评判标准可能有损于艺术审美,但对政府公文或文风,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范式和样板。

汉代文章是行政公文的杰出代表,如贾谊《过秦论》: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晁错《论贵粟疏》: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以后,如海瑞的《治安疏》,张居正的《陈六事疏》,都继承了这个传统,充分发挥了文章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特有的矫正时弊、固本培元的作用。现代学者刘师培解读中国文化多偏颇之词,但对《史记》却有一探骊得珠的评价:“《史记》……《货殖传》所言,戒人君之重取民财也。《蒙恬传》所言,戒人君之轻用民力也。重取民财、轻用民力为君主专制之二大原因,故史公戒之。”

篇5

1.行政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行政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即形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行政主体政德水平的行政态度、行政理念、行政人格、行政价值和行政规范。

1.1行政态度:公共行政形成公共行政的行政态度是塑造新行政文化的前提。行政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公共性”伦理框架,要求行政主体明确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首先,从政人员必须明确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其次,从政人员必须自觉承担公共责任。公共管理处理的是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性问题或可能影响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问题,因此行政主体在拥有公共权力的同时必须履行公共责任。行政主体形成公共行政态度,以有效解决公共性问题、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

1.2行政理念:人本、民本、法治

形成人本、民本、法治的行政理念是塑造新行政文化的基础。人本的行政理念:认识到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保持生命的独立、平等、自由和尊严,能够控制物欲、淡泊名利。民本的行政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法治的行政理念:培养法律信仰,承认秩序的重要性,承认法的普遍性,追求法律的公正。

1.3行政人格:积极健康

培养行政主体积极健康的行政心理是塑造新行政文化的关键。行政人员既是行政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又是行政文化的载体。以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其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培养塑造行政人员积极健康的独立人格。

1.4行政价值:服务公众

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服务公众的行政价值观是塑造新行政文化的根本。行政价值观对行政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着引导性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行政文化建设要使行政主体在此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公仆意识、忠诚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激发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自觉性,运用公共权力去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并在履行公共职责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1.5行政规范:效益、公正、透明形成讲求效益、维护公正、崇尚透明的行政规范是塑造新行政文化的保障。讲求效益,促使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加强公共行政的成本效益分析,节省公共行政资源,降低公共行政成本,努力提高公共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建设廉政政府。维护公正,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实践过程中树立平等的意识,捍卫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群众利益。崇尚透明,行政主体要做到行政事项公开,行政过程公开,参与权公开、参与人公开,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罢免权,重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2.行政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

2.1传承优秀传统行政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行政文化孕育和发展的母体,行政文化创新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既要认识其消极因素,又要传承其积极方面。传统行政文化中很多闪光的思想对今天行政文化创新有指导意义。如民本思想,增强从政者为民服务的意识;“德治”思想,教导从政者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变易思想,提升从政者履职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和谐思想,提升从政者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我们应运用立场、观点、方法,认真鉴别和重塑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实现传统行政文化向现代行政文化的过渡,为实现行政文化创新目标服务。

2.2借鉴西方国家积极的行政思想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和竞争成为常态,在行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实行封闭政策则违背世界发展的潮流,阻碍行政文化的创新。因此,行政文化建设必须以开放的胸怀,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借鉴国际行政管理实践及其发展的有益经验,吸收行政发展优秀的成果。

2.3合理引入企业文化模式

合理引入企业文化中的以“顾客为导向”的原则、“任人唯贤、追求人尽其才”的用人观以及市场竞争机制。首先,行政主体在行政实践过程中,重视公民的期待,根据公众的需求提供服务,公众的满意度是行政工作效率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其次,树立责权利相配套的用人观,追求实际效益,奖惩分明,能德兼具者居其位;再次,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让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2.4培育先进的公民文化

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中,离不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配合。由于受到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公民参与意识与监督意识不强。因此,行政文化创新要以培育先进的公民文化为大背景,通过宣传教育等具体实践,激发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和愿望,广大公民意识觉醒,形成充分参与性的公民社会,提升公民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2.5制度完善保证行政文化的成果长效化

在行政文化创新中,“必须建立一系列保障民利的法律、法规,使民主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形成上下监督和内外监督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监督网络和格局,有效保障行政文化创新的成果长效化。”

参考文献:

[1]《论行政文化对公共行政行为的影响》;张鹏;《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2月

[2]《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文化创新》;姚玫玫瑰;《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6月

篇6

关键词 行政文化 特色 观念文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复合的文化,它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它是不断被塑造同时也是不断自我重塑的一个过程。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行政文化构成及其特点,我国传统文化对现在的影响以及加强建设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途径等方面加以简要阐述。

一、行政文化简述

行政文化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培育、生成的行政观念、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以及物质形态要素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在行政体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主要由行政物态文化、行政行为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观念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

要建设我国行政文化,除了构成之外,必须要将其特点加以简析。行政文化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特定的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但相对于其他文化形态,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1、鲜明政治性。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形式,它总是与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相适应,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观点和意向,反映着他们的利益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集团意识色彩。

2、相对强制性。在现实社会中,行政文化一方面来源于观念、信仰与习惯,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行政活动的法律、政策、条例、制度、规定之中。而这些都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另外行政文化在实现方式上。除了主要通过行为评价外,还要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强制推行。

3、社会示范性。行政文化的主体是行政人员。他们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对社会价值具有再分配作用,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领导、组织、控制、协调的地位。由于行政职业的特殊性,使得行政文化不仅对行政人员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具有影响作用,而且也会向整个社会扩散、辐射,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特性。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

由于受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对于现代行政文化在很大层面具有相当大的裨益,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岁月中,无数圣贤之士将高沽的行为和深邃的智慧留传给后人。传统是不能被消解的,它只可以转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内化为现代公务员的精神,而由于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创造文化的源泉,所以传统文化内化并不断转化成的现代公务员精神课题填充到现在行政文化当中作为很好的精神内核。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速,传统文化在行政文化塑造中存在的积弊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1)重个人修养轻制度安排。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内圣外王”等思想,把治国平天下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密切联系起来,使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倾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行为模式对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中国古代典籍少有谈及正规制度的安排。(2)重人治而轻法治。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来维持。人治提倡圣君贤人、道德教化;人治主张因人而异、任人唯亲;人治推崇个人权威、专制体制,夸大了当权者个人的作用,把当权者个人置于法律之上,这就为个人随心所欲,以言代法开了方便之门。这种轻法治现象不仅不利于依法治国,而且还助长了腐败的滋生,败坏了行政廉洁的良好风气。(3)重层级节制轻民主参与。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经过演化,逐渐形成了封建官僚文化,注重层级节制,轻民主参与,甚至将管理活动神秘化,形成“官本位”思想和衙门作风。“官本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行政系统内部出现“家长制”、“长官意志”等现象。衙门作风表现为政府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缺乏公仆意识和公共服务思想。严格的等级制带来的后果是下对上的绝对服从甚至造成依附型人格。(4)重维持而轻创新。受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在行政活动中,人人自危,畏手畏脚,按部就班,不敢不愿意也不善于去尝试新思想、新点子、新举措。(5)重形式而轻绩效。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传统公共行政文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墨守成规,形式主义。其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在现实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有的热衷于摆架子,吃吃喝喝,形成了“全力搞接待,抽空抓工作”的局面。

三、加强我国行政文化建设途径

既然行政文化是由行政观念文化、行政规范文化、行政行为文化、行政物态文化等要素构成的,那么在行政文化构建的路径选择中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行政观念文化建设。

篇7

一、工作目标

增强依法行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健全完善阳光行政、文明执法工作的运行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规范行政管理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服务发展大局。

二、工作范畴

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局重大行政行政处罚以及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应按规定要求面向内部和社会公开,实行“公开审案”。

实行“公开审案”面向社会公开的事项,应邀请有关专家参加、组织各界代表旁听。

实行“公开审案”,应坚持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有利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的指导原则。

三、工作内容

(一)、对内公开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建立集体讨论决定的工作机制。

1、建立制度,明确集体讨论的案件范围、程序等。

2、健全组织,明确集体讨论案件的参加人、主持人等。

3、做好集体讨论案件会议的笔录,立卷归档。

(二)、对外公开

处理重大、复杂、社会影响较大或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时,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广泛听取有关专家、有一定研究或经验的人士意见建议,综合各方面意见后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听取意见建议程序不能代替听证程序。

1、建立制度。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专家组、监督组的成立和公开审案的程序步骤、专家意见的听取等事项进行规定。

2、成立组织。聘请相关部门代表、律师、其他方面人士组成专家组和监督组。

3、召开会议。对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大要案件,政府、社会关注的案件,首次办理的新型案件,其他有必要进行公开审理的案件,以召开专家组会议的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后,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4、形成案例。对听取意见建议后作出的合理合法的行政处理决定案件,可以形成案例,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进行参照。

(三)、社会监督

1、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对当事人或有关人员进行第一次检查或询问时,应出具标准格式的《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经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签注意见后存入案件卷宗。

2、在执法告知时,向当事人发放《行政执法终端反馈卡》,听取当事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

(四)、规范行政处罚决定书

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提高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说理性和说服力。

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除叙述当事人基本情况、主要违法事实及定性、适用法律、法律救济途径外,增加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定性及处罚依据等方面的论证说理内容。

四、方法步骤

(一)、制定方案(7月1日—15日)

1、调查摸底:对照上级规定要求,对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的相关制度、程序、文书等进行梳理(责任人:稽查队)。

2、拟制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草拟实施方案(责任人:监察室、市场处)。

3、研究下发:召开专门会议,对实施方案初稿进行研究讨论,下发有关处室、单位贯彻执行(责任人:监察室)。

(二)、动员部署(7月16—20日)

召开动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宣传实行“公开审案”的重要意义,部署具体落实措施,提出工作要求(责任人:市场处、监察室)。

(三)、落实措施(7月21日—8月25日)

1、完善制度:制定《行政处罚重大案件集体议案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办案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行政执法暗访工作制度》(责任人:稽查队)。

2、成立专家组:聘请相关部门代表、律师顾问组成专家组,重大、复杂案件实施行政处罚前,听取专家组的意见建议(责任人:稽查队)。

3、成立监督组:由监察室、市场处、新闻出版办公室、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其他人员组成监督组,通过参与听证会等形式,对重大、复杂案件实施行政处罚进行监督(责任人:监察室)。

4、文书制作:《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应说明当事人在查办案件期间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具体内容和要求按市法制办安排执行;《行政执法终端反馈卡》主要是征求当事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反馈意见,该卡应通过邮寄、递送的方式送达局监察室(责任人:稽查队、监察室)。

5、案例制作:对不同类型的行政处罚案件形成案例,以利参照执行(责任人:稽查队)。

(四)、总结汇报:(7月26日—11月30日)

1、8月底前,上报“公开审案”工作进展情况(责任人监察室、稽查队)。

2、11月中旬,对“公开审案”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责任人:监察室、稽查队)。

五、组织领导

1、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公开审案”工作的组织部署、制度建设、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明确责任,保证质量,按进度要求,立足实际,采取扎实措施,确保“公开审案”工作取得实效,促进依法行政。

篇8

第一条为了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管理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执法机构(以下简称执法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文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范围是:

(一)营业性演出活动;

(二)音像制品的进口、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

(三)娱乐场所经营活动;

(四)艺术品经营活动;

(五)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活动;

(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

(七)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其他文化经营活动。

第四条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第五条文化部依照职责分工指导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制订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规章制度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规划,指导、协调地方执法机构查处大案要案,监督地方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执法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

第六条执法机构及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办法确定的程序执法,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执法监督。

第七条文化行政部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

第八条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执法机制。

第九条执法机构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文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三)组织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

(四)监督、指导下级执法机构的工作;

(五)向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有关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建议。

第十条执法机构应当完善文化市场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健全举报网络,依法及时受理办理举报。

第十一条执法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制度。

第十二条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实行重大处罚决定备案制度和抄告制度。

执法机构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者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报许可机关和上级执法机构备案。

执法机构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决定抄告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实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

重大案件发生后24小时内,当地执法机构应当将案件情况向上级执法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实行执法数据定期报告制度。

第十五条执法机构应当配备交通、通讯、检测、取证等行政执法所必需的设施设备。

第十六条执法机构录用执法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招考,择优录取。

第十七条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坚定、作风优良、遵守纪律、身体健康;

(二)从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前无犯罪记录;

(三)熟悉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文化市场管理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执法人员经岗位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取得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证件。执法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由文化部统一确定,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执法机构应当每年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执法人员不得继续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十条执法人员每年参加文化市场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执法机构应当鼓励和支持执法人员参加各种在职继续教育活动。

第二十一条执法机构实行执法人员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同一岗位原则上不超过5年。

第三章执法程序

第二十二条文化市场行政违法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执法机构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执法机构发现查处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文化行政部门或者其它行政机关;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执法机构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依法制作执法文书。

第二十四条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执法机构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执法机构在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执法人员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经复核成立的,应当采纳。

第二十八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决定,执法人员应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执法人员自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3日内向所属执法机构报告并备案。

第二十九条除依法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执法机构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应当登记立案,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或者其他有关证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三十条执法机构在调查或者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执法人员应当制作询问或者检查笔录,并交当事人或有关人员核阅,经核对无误后,由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或有关人员拒绝的,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并签名。

第三十一条执法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执法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等措施。

对证据进行抽样取证或者登记保存,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当事人不在场或者拒绝到场的,可以请在场的其他人员见证并注明。

对抽样取证或者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当开列清单,并依据情况分别制作抽样取证凭证或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标明物品名称、数量、单价等事项,由执法人员、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接收的,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凭证或者清单上注明情况并签名。

登记保存物品时,在原地保存可能妨害公共秩序或者公共安全的,可以异地保存。

第三十二条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日内依法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一)需要进行技术检验或者鉴定的,送交检验或者鉴定;

(二)依法不需要没收的物品,退还当事人;

(三)依法应当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的,移交有关部门;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调查终结,执法机构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分别作出予以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或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决定。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执法机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其拟作出的行政处罚的内容及事实、理由和依据。执法机构拟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应当载明当事人有在收到告知书后三日内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执法机构应当组织听证。

第三十四条听证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宣布案由和听证纪律、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宣布和核对听证参加人员名单;

(二)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处罚依据和行政处罚的理由;

(三)当事人可以提出证据,进行陈述和申辩,对调查人员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

(四)听证主持人向当事人、调查人员、证人等有关人员询问;

(五)当事人最后陈述;

(六)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第三十五条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交当事人核阅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作出书面报告,连同笔录一并报执法机构。

报告的主要内容为:案由,听证时间、地点,听证参加人姓名或名称,申辩和质证的事项,证据鉴别和事实认定情况。

第三十六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由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当事人不在场的,执法机构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七条依法没收的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经执法机构负责人批准,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第三十八条执法文书及有关材料,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目装订,立卷归档。

第四章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

第三十九条上级执法机构对下级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实行执法监督。

第四十条执法监督的内容包括:

(一)执法主体;

(二)执法程序;

(三)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

(四)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

(五)执法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六)罚没财物的处理;

(七)其他需要监督的内容。

第四十一条执法监督的方式:

(一)受理对违法行政行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并直接或责成有关部门处理;

(二)对执法工作进行检查;

(三)调阅行政执法案卷和其他资料;

(四)在职权范围内采取的其他方式。



第四十二条上级执法机构发现下级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纠正或者撤销行政处罚,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一)执法主体不合法的;

(二)执法程序违法的;

(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四)违法处置罚没财物的。

第四十三条行政处罚因第四十二条列举情形造成以下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直接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并可根据情节轻重,暂扣或者收回其执法证件:

(一)人民法院撤销、变更文化行政处罚决定的;

(二)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文化行政处罚决定的。

第四十四条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收回其执法证件;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二)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或支持、纵容、包庇文化市场违法经营活动的;

(三)对群众举报不受理、办理,拖延推诿的;

(四)泄露举报内容和执法行动安排的;

(五)伪造、篡改、隐匿和销毁证据的;

(六)酿成严重后果的;

(七)以任何形式参与文化经营活动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执法人员在被暂扣执法证件期间,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执法人员被收回执法证件的,应当调离行政执法岗位,不得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市场稽查证》是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时的合法证件,由文化部统一监制,省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核发。

执法文书由文化部统一格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监制。

篇9

能力和运行水平,构建行政服务新格局,靠强力推动、强化监管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方面,属硬实力范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何尝不是如此,行政服务中心要保持服务团队的持久动能,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思考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恰逢其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其不仅关系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方向,影响到其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实现职能的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基于中心建设的现状和十多年的发展、管理历程实践,其文化建设如何抓,抓哪些内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为什么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文化建设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机关真正的底蕴。机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干部职工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是一个单位的灵魂。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先进文化的具体措施,也是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率型机关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机构的特殊性,它的组织文化能比较直接为人民群众所感受,人们也经常以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来评价政府。因此,行政服务中心应当结合自身管理和服务工作特点,把文化建设作为管理提升、效能提升、服务提升、形象提升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实现以制度管理窗口向文化凝聚窗口的深刻转变,增强工作人员中心为家的归属感、窗口工作的荣誉感、践行宗旨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必需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在这个特殊群体中,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格特点,致使管理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行政服务文化建设这一有效载体,凝聚精神,集聚人气,汇聚力量,让服务文化在中心成为一种积淀,渗透到服务细节;成为一种力量,滋润干群关系;成为一种养分,深入到人们骨髓,铺垫出人文思想,培育出道德品质,锻造出服务思维,最终沉淀为窗口集体服务品格,凝聚为窗口集体服务灵魂。

二、应培育什么样的行政服务文化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所谓的文化建设,是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套观念、经验、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外在形象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体。对服务中心而言,应当围绕“执政为民、以礼为先”的主题,在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同阶段,针对所承载和体现的内容,坚持理念建设保障等做法,通过逐步对接、碰撞、协调、统一、规范,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心文化,推动内涵发展,打造服务品牌。

一是“和谐”。指环境氛围融洽。就是要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室与科室之间相互配合、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存、单位与外部环境融洽联通,整个中心形成一个团结协作、气顺人和、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工作环境舒心有序的良好氛围。

二是“阳光”。指行为公开透明。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强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营造依法、公正、透明、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充分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是“优质”。指服务质量优良。导入ISO9001行政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全面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办事群众的利益诉求出发,完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简化服务流程,提供服务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需求和适常期许值,保证较高的满意度,实现合规、高效、人性化。

四是“高效”。指办事速度快捷。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目标激励,把争创一流作为中心文化建设的归宿,建立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制度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管理科学、绩效为先、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工作效能。通过一流管理,打造一流队伍;通过一流工作,创造一流业绩。

三、如何实现中心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提升

虽然行政服务中心自诞生以来,就用先进的行政服务文化引领优质服务,在促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效能和公众满意度上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衡量,还没有真正形成中心文化的价值体系,没有真正确定中心文化的独特内涵,没有真正制定中心文化的建设规划。经过系统培育的中心文化可以摒弃团队分歧,凝聚团队合力,迸发团队激情,超越团队目标。要实现中心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提升,应当坚持从五个方面着力把握:

一是中心文化的内容应坚持全面广泛。中心文化建设决不是“吃喝玩乐”,决不仅是台上办办联欢会,或者墙上贴贴标语,本子上写写心得而已。真正的中心文化,内容应当是全面而广泛的,因为团队文化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的总和,它应当包罗政治文化、精神文化、领导文化、服务文化、制度文化、廉政文化和业余文化等方面,而不能局限于文体文化。行政服务中心搞文化建设,应当改变以往文化活动没有特色、娱乐化、流俗化,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决不能为了应景,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心文化建设等同于全面管理,它是对中心管理体系的提炼、归纳和升华,反过来它又指导中心管理。因此,开展中心文化建设不是可有可省的业余活动,它应覆盖中心管理的全方位,贯穿中心发展的全过程。

二是中心文化建设的开展应坚持统筹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种根本方法和基本要求用于指导中心文化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罗马不是一日建成”,中心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应当注重“规划”、“组织”、“倡导”和“坚持”。所谓“规划”指对中心文化建设要有系统化、制度化的统筹考虑。应当制定相应的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明确长期规划和近期工作,注重文化建设与服务工作的衔接,做到有的放矢。“组织”是指中心文化建设要人员、职能、分工、保障落实“四到位”,建立健全的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督查机制。“倡导”就是要想办法让大家知晓、支持和全员参与中心文化建设,发挥员工主体作用。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建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中心文化建设的内容 ;要注意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使文化建设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可贵的是“坚持”,任何一种文化,必然是倡导和坚持的结果。在中心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克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倾向。

三是中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心文化建设的核心同样如此。因为文化是无形的,存活于全体员工之中的一种信念,它的承载主体是“人”,离开了“人”这一基本元素,中心文化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里的人应当包括中心领导、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首先中心文化是一种以领导为主导的文化。领导者的理念、素养、风格、爱好、水平等,对中心文化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领导班子对中心文化建设的认识、定位、思考和推动显得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心应该理性地制定系统性的文化建设工作规划,以预防领导干部调整给中心文化建设带来思路、节奏上的随意变动。其次,中心文化是以员工为主体的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心人”的价值、尊严和道德品质,要让“中心人”在中心的主人翁地位与其所发挥的作用相统一,要把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和服务理念转变为“中心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可对“中心人”自己提出文化建设方面明确的、个性的目标。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用制度管理人,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想做事”、“能做事”和“做成事”的“做事文化”。同时,要通过文化建设,盘活行政服务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干部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形成留人、用人、发展人的良性机制,促进优秀干部踊跃进入行政服务工作队伍并充实到重要岗位,确保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再者,中心文化是一种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文化。中心所有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便民、利民”。无论是举行行政服务理念征集活动,“一句话承诺”、“服务用语20句”、“服务忌语20句”,提升窗口文化内驱力,还是实施大厅环境美化工程、窗口标准化建设,营造优质服务环境,都应指向和紧扣这一终极目标。

篇10

关键词:行政会计文化 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

一、引言

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逐渐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以会计精神文化为核心,具有整体性、共同性和持续性,是会计人员应当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1]。而行政会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一部分,是以会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取向、行为准则、公允反映、职业道德、会计精神、发展目标和思维意识等精神财富以及会计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伴随着行政单位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会计文化。它通过行政单位的会计活动得以表现,经过长期的会计文化熏陶,对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协调优化会计人员的行为,使会计人员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务控制、促进行政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会计职业队伍的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二、行政会计文化的目标

行政会计文化作为一项文化建设工程,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会计人员的思想水平,规范会计人员的道德与行为,引导、培养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念、积极的会计理想追求、较高的会计文化修养、健康的会计心理,最终实现会计人员的全面发展[3]。其目标是要解决行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行政会计人员主动调整不适应会计工作的观念,解决有碍会计工作的思想问题,树立起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从内心去热爱会计工作,研究会计工作,维护会计声誉。

三、行政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从2000年开始财政部进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2001年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2003年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11年推动财政预决算公开;这一系列举措都对行政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行政会计文化。优秀的会计文化对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制度设计起到总领性的作用,对行政会计从业人员的财务管理目标起到指导性作用,对行政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起到监督教育作用,因此建立和发展优秀的行政会计文化已成为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4]。

四、行政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财政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行政会计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了管理者的重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会计环境对会计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和主要的外部原因。与此同时,“会计人员做错账、假账”、“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私设小金库”等现象还是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行政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

(一)会计人员整体专业水平不高,缺乏高级会计人才

因为对行政会计的不重视,认为会计只是一名记账员,何人做,怎么做,都无所谓,长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多年以来大多行政会计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所掌握的会计知识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获得,每年进入行政单位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屈指可数。据我省某行政单位不完全统计,该系统会计人员共千余名,在男女比例上,女性占90%;在文化程度上,拥有会计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3%;在专业技术水平上,拥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的不到30%;在年龄结构上,20至30岁的只占3%,30至40岁的占32%,40岁以上的占65%。各行政单位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储备会计力量不足的现象。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滞后,缺乏风险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在物浴横流的社会大潮中,各种观念、思潮的涌入,会计人员的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受到了全面冲击。一些会计人员因为职业道德的缺失,给自己造成一定会计风险,行政会计人员也不例外。有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过度重视领导态度与人际关系,对不合法、不合规的会计业务缺乏自己应有的立场与观点,对领导言听计从,人治代替法制;有的会计人员听从单位领导的指示,瞒报收入,私设“小金库”,将应当上交的款项私自截留,并合伙私分或贪污;有的会计人员报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当老好人,在营私舞弊、投机倒把前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有的甚至积极参与到伪造账表、弄虚作假、通同作弊之中,忽略了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三)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大,极易产生职业懈怠

行政单位因为其属行政性质,会计人员职称与行政待遇不挂钩,因此在职务晋升上空间很小。且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责任越来越重。风险大,工作强度高,政治、生活待遇偏低,锻炼的机会少,这使得许多年青的会计人员不愿意从事行政会计工作,或者一些已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心不甘、情不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且工作被动,少数会计人员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不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责任心,职业懈怠思想严重,有的人宁愿去当个一般的行政干部图个轻松,也不愿在会计岗位上任劳任怨。

(四)会计人员文化概念模糊,团队意识不强

在日常的工作中,会计人员由于团体意识不强,内部沟通,横向联系不及时,往往造成某些经办人员因不清楚相关内容,在办理具体会计业务时因不符合规定被予以退回,如一些部门对专项经费的开支、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程序不清,致使随意开支经费、自由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发生,这都给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五、构建优秀行政会计文化的相关措施

从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会计文化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行政会计文化在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有待于从会计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何加强行政会计文化建设,如何利用其文化属性来更有效地指导单位财务会计行为,使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就要求我们对构建行政会计文化的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具体建议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着力体现人本精神

会计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这是进行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行政会计组织中维系会计人员与管理者关系的是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明确的岗位职责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这是一种刚性的强制性管理;而将其上升为文化层面的管理,就要侧重于柔性的自我约束管理,要让文化这只无形的大手增强财务管理的“软约束”[5]。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实质和灵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升行政会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应从思想政治方面、会计法制方面和经济形势方面入手,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将会计诚信教育做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培养会计人员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品德,严格遵循会计法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对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严格审查,坚决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财经制度,不贪污挪用公款,不因领导授权或个人图谋私利,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造成财务造假行为;行政会计人员要经得起金钱、权利、地位的考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6]。

(三)注重业务素质培训

行政会计文化的建设,应当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作为重点内容。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激发自己刻苦学习的热情,努力提高自己的会计专业水平。随着世界知识体系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法规、会计政策也不断出台,新的会计理论与技术在不断涌现,这都需要会计人员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努力学习、永不松懈。

参考文献:

[1]章成蓉,林克利.谈会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J].四川会计,2003(2): 14-15

[2]王月婷.论会计文化的构建[J].财政监督,2010(6): 19-20

[3]张云,石晓磊.会计文化重构与再社会化: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46

[4]王开田,胡晓明.中国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中国化的文化思考[J].会计研究,2006(7): 72-76

[5]殷勤凡.对会计文化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财经, 2005(5):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