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9:2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业务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模制约
行业的发展至2013年底,宁波有十三所中职学校、八所高等院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其实每年向宁波本地电子商务行业输送的人才只有不到1500人,而宁波市的电子商务行业中仅企业网店有4万多家,有四分之一的电商企业缺人严重,所以宁波职业院校现有的人才输送无法满足电商行业的发展需求。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制约
行业的发展宁波职业院校现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虽然也有部分的院校组织相关的学生创业指导、校企合作等项目。但无论从参与人员的规模上来看,还是从项目的专业性方面来看,与电子商务企业员工要求的实战性、专业性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大部分电商专业刚毕业的学生难以直接和企业对接,而宁波电子商务企业主要缺少的市场运作与营销类人才。其次缺少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挖掘方面人才,是宁波职业院校现有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来的。
3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团队的缺乏
制约行业的发展宁波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职师资配备人数每个院校从2个到10个不等,电子商务专业现有师资大多是从计算机、营销或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其知识储备单一,缺乏电子商务要求的综合性,对相关学科的了解不够系统深入,在授课和科研的时候很难做到把商务和技术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此外,大多数教师一毕业就走上讲台,没有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只是纸上谈兵。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训机构中,师资的配备更向考证方向倾斜,在实践方面的指导留于表面,不够深入。从行业特点出发,从事电商行业经验丰富者,更倾向于企业运作,好的电商老师都下海了,而海里的成功者却很少上岸来当专职老师。
4校企合作模式制约行业发展
宁波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企入校,把企业的产品或工作室引进到院校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其产品进行代运营或协运营。另一种是企业部分工作服务外包到学校,利用学校的学生资源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前一种合作模式,因为受规模和特性限制,能参与到里面的学生人数有限,难以进行成规模定标准的复制。后一种合作模式,企业往往把一些简单的工作环节外包到学校,对学生全面的技能提升及就业辅导缺乏长期规划。
二加快宁波职业院校
电子商务教育转型升级的策略电商换市、人才为先,宁波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急需人才支撑,宁波职业院校需加快电子商务教育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电商人才就业及创业机会,更多电商专业人才供应,更多在职员工再培训机会,更好地降低人才招聘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并予以实施。
1建设电子商务教育服务平台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电子商务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来统筹宁波电商教育资源,为行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应用O2O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互动统一为策略,以线上一网、线下多点、线上集聚、线下分布、联动呼应、兼容共生为创新理念模式,构建宁波电子商务教育平台。线上一网是聚集师资资源库、培训机构库、企业需求库、培训课程库、就业人才库、联盟在线服务等,随时随地开放共享资源平台;线下多点是分布式整合多个培训网点、实训网点、电商企业,为课程学习、个、实习实训、人才对接等服务提供场所。线上线下资讯共享、课程共享、需求共享、会员共享、服务共享满足学员碎片化学习、娱乐化学习及数据留存和分析,统一管理后端的内容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数据分析等体系,真正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用线上快集聚、快反应、随时、随地、多样化课程手段弥补线下名师资源、时间、空间、方式和环境的缺点,同时用线下真实化、个性化的体验弥补线上用户体验的不足。
2建设电子商务教育
产业园区通过外引内联,内外结合,把全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引进到宁波,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共同建设电子商务教育产业园区。以教育平台为一心,承担培训教育园区整体管控任务,负责平台整体运营的行政审核、管理、监控,负责平台各项活动组织开展等;以职业院校、成教体系、培训机构为多个分布式培训网点、实训网点。整合各类服务机构、教育相关企业入驻,为学员创业、企业用人提供支撑;整合电商企业或者电商服务企业提供就业实习、实践实训场所;整合宁波本地特色商品、特色资源,为学员创业提供货品资源。
3推广新模式下的紧密型
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一种人才培养、企业实践、市场检验、产业链整合相结合的教育服务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教育服务平台与电子商务教育园区的建设,积极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企业对接,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为主要任务,加强校企间紧密合作,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如建立“专业工作室”,任命专业骨干教师和合作企业的骨干人员担任工作室导师,仿照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组织项目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项目实施对接。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选派教师参与企业运作流程,与电商企业员工共同完成项目开发,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具体工作方案和专业教材,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开展技术服务于交流等。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向培训班,根据企业个性要求进行课程设置,按需培养专业人才。
4优化电子商务教育
篇2
职业素养教育的环境得到改善。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高职教育的政策环境持续改善,2006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在财政、政策上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并鼓励高职院校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同时鼓励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同时,教师队伍中拥有实践经验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改善了高职院校包括物流专业在内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升。目前,能够提供综合职业素养人才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受企业的信赖,自身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也更受企业欢迎。这就促使更高职院校以及学生去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众多的高职院校将教学目标从原本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转向职业素养教育。
二、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理念落后于实际需要。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及教师都会鼓励和支持学生去考取各种资格证,而对于知识的探索、实践的反复操作、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意识的塑造等则流于形式甚至忽略不顾。那么,毕业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和完善职业素养。这不仅仅浪费了大量时光,更会影响从业者、物流企业乃至行业的市场表现。师资队伍不能满足职业素养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注重的是规模的扩大,而对于教学质量则缺乏充分的重视。随着高中毕业生高峰已过,高职教育逐渐步入“买方市场”,但是由于前一个阶段遗留问题的影响,以及缺乏政策及资金的支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仍然缺乏合理的结构。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要达到年龄、知识、技能等层面的合理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职业素养教育的定位不能与时俱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类型。高职教育首先应该是为社会提供技术性人才。但是,受“学优而仕”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之当前轻视专门人才的社会风气的渲染,公众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就难免偏颇,而不是将其视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要对本专业职业素养教育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掌握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不够拓宽。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通常都简单地将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素养。在这种意识指导下,职业素养的实施途径就受到限制了:课堂讲授是主流,实习、实训、独自思考、团队讨论以及对抗竞赛等形式流于形式甚至“三年不见踪影”。
三、结语
篇3
基训是舞蹈的必修课,是学习舞蹈的基础。首先,教材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基础。设计的动作应适合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动作做的好坏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基本训练内容应把杆和地面训练相结合。地面基本上以开垮、坐压前、旁、后腿,躺身抬(踢)前、侧、后腿,跪下中腰为主。把杆训练学习芭蕾舞手型手位、脚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起来。在掌握了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学习简单的身韵组合,着重进行腰的训练,以上训练方法均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动作选择适合的音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
2民族民间舞风格的动律的学习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在每教授一个新的民族舞蹈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该舞蹈的宗教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基础训练中,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分解动作及要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基本动作,至少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动作分清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例如维吾尔族舞,可以抓住它的切分节奏特点以及移颈舞蹈动作;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展示了女性柔美的身姿;藏族舞蹈的有节奏的屈伸,教师用示范的方法将不同的屈伸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腿部屈伸的区别和内在的感觉。屈伸是膝盖一弯一屈的过程,但屈伸又有所区别,如藏族踢踏舞膝盖的感觉是颤动的,弦子舞的屈伸则要求脚有踩在棉花上柔软之感等。这样用形象的说明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屈伸动作。
3学习各类幼儿舞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地具备创编能力
多欣赏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动作,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再逐步培养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激发创造力。学习幼儿舞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舞步,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幼儿舞蹈组合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扒带子。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组不同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看着视频学习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训练之后,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创编,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也是教学能力之一。我会给他们一段音乐,分组创编,最后展示成果。创编成果是学生能力和舞蹈语汇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操作过程的最后完成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创造力对职教学生来说,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幼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职教幼师教育必须在一般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重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幼儿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4结语
篇4
从实践的角度看,现代物流除了强调与物流相关的各要素之间运作效率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各要素运作的系统化、社会化以及物流在形成和维持供应链中作用的实现与发挥。对于从事物流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中职学校,也相应的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物流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就业;现代物流教学应适应“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要求;现代物流教学应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
中职物流课程在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存在缺陷,已经给社会企业物流的管理、一线生产管理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本人结合多年从事仓储管理、国际贸易管理以及工作流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中职物流课程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实践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物流课程体系定位不清导致物流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影响到物流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应注重自身“职业性”教学特点的发挥,因此产生了课程体系定位不清的问题。由于物流课程体系的定位不清,导致实践环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课程教学中欠缺。
(二)物流理论体系薄弱产生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
作为一个具有整合、系统、组织以及管理等核心特征的物流管理产业,必须要有物流活动的实践作为物流管理有效开展的基础。从当前有关中职物流课程教学的研究来看,由于物流理论体系的薄弱,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脱节。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课程理论体系薄弱主要体现在:其一是没有结合我国物流的发展进程,而一味的对西方现代物流理论进行阐述,这就导致理论的研究与挖掘脱离了我国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其二是缺乏对我国物流产业生存环境的延续性研究,表现在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哪个,也就是物流课程的教学与职业技能的训练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脱节。
(三)主体错位的课程开发模式导致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效果较低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承担了物流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但是,课程的重新设置不仅包含了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的重新设置,还包含了教材、教具以及教学设计的重新编写。但是,从物流课程体系理论与我国实际的结合点以及教师从事课程开发的工作量上来看,教师很难独立的承担这项重要任务。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上存在的课程开发主体错位现象,直接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缺乏足够的关注,也就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
要培养合格的专门技能型人才,就应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与能力有效建构的同时,应将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主要的关注点,以完成任务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典型工作任务创建真实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岗位任务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二、教学案例——仓储管理实训教学
本人主要从事仓储管理、国际贸易管理以及工作流程的管理与教学,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除讲授给学生充足的物流课程基础知识外,还结合本人从事物流管理的经验,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职业技能训练实践的机会。接下来我将以仓储管理的实训教学来讲述如何在物流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有效地职业技能训练实践。
(一)仓储管理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依据的原则
简单来讲,仓储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中心。仓储实训教学主要是通过物流课程教学资源的模块化,实现实训教学自身的业务化以及岗位化,实现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的有效建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提升学生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在实际的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在进行仓储管理实训教学时,不经仅仅将仓储物流管理操作技能的提升作为唯一的目的,而应通过综合性的实训,实现学生对物流课程教学中有关的职业技能进行全面性的理解、掌握、训练;二是真实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口号是“能仿真实训的,绝不模拟练习”。由于模拟练习与实际的仓储管理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学生经过仿真实训,将来在面对将来仓储管理中的问题时,就能够因为实训技能操作的一致性,无需调整,便能直接投入工作;三是学以致用的原则。为从根本上解决中职物流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实践的问题,实践性原则应成为中职学校物流管理教育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仓储实训教学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仓储实训教学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其一是教学的组织具有灵活多样性,比如通过仓储管理模拟,让中职学生不仅理解仓储管理的概念,还对整个仓储管理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把握,通过仓储管理中的角色的互换,掌握企业对于仓储管理中各个岗位的基本技能需求。与此同时,对于一些不具备充分的模拟条件的,还可以通过课内知识展示,学生进行有关仓储管理需求的讨论;其二是仓储实训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以及实用性。实用性知识的讲授不仅能使学生对物流企业实际流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的掌握,同时学员对于物流基本流程、环节与操作的能力的提升,对于仓储管理的作业过程以及技术要求产生重要的辅助作用。
有关教学设计主要依照以下几个步骤:
1.围绕实训岗位的职责查找、讨论仓储管理流程的岗位;
2.确定仓储管理岗位:供应商;入、出库理货人员;司机(模拟车辆);超市(客户销售终端);市民;库房管理人员;调度人员;库工等。还可依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更多的岗位设置。
3.分组完成入库流程。在软件中模拟仓储库管员建立仓储,并将有关货品的信息录入;
4.建立客户信息、添加合约以及收货人的信息。
(三)仓储实训教学的效果评价
有关仓储实训的教学效果评价是以物流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为主要依据的。为保障评价的客观有效,采取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生生互评三种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有关评价的要点主要有:一是对于仓储管理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否具有业务钻研精神、并能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否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工作认真踏实,一丝不苟;四是否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五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六是否有对紧急事件的协调处理能力。
随着现代物流管理在我国市场中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就给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搬运工、装卸工、仓管员、操作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应注重学生自身对于物流管理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掌握,以适应当前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化、多元性要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的物流教学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提升中职物流职业技能训练实践的对策研究
在有效开展学生技能训练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不应要求学生一味的对某一动作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不断的调整实训操作的活动结构与方法,促使学生从实训的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练习,促使技能训练获得预期的实训效果。因此,中职物流课程在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践中,应有针对性的通过训练方法的设计,为学生创造行之有效的、充足的职业技能训练条件。
(一)明确职业技能训练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要求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完成训练目标内部动因的激发,是提升职业技能训练实效的关键性因素。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物流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就应通过明确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促使学生正确的理解职业技能训练在当前学习与将来所从事职业方面产生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训练态度与动机,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对行为能力和结果的评价与预期。
(二)为形成正确的动作视觉形象,教师应提供准确的讲解与示范
对于从未接触过、尚未掌握全面的中职学生而言,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还是要在教师的讲解下,一步一步的实现技能的掌握以及熟练化。职业技能的形成初期,学生需要通过教师准确的语言描述以及示范,在自身进行尝试的基础上,掌握职业技能的基本步骤,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该职业技能的动作表象。由此可见,有经验者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讲解与示范,促使学生在职业技能的训练实践中,尽快的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应关注以下两点要求:其一语言的使用要明确而简洁;其二语言的使用要符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实践在不同阶段产生的要求。
(三)对有关物流管理技能动作进行合理的分解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职业技能,学生为进行有效的掌握,就必须对职业技能进行合理的分解,最后通过局部之间的联系来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动作体系。在对复杂的职业技能动作进行分解时,需要正确的把握职业技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有关职业技能动作的分解要以动作形成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使训练者从最基本的分解动作开始,再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完整动作,使学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完备的动作原型。
(四)及时准确有效的职业技能动作反馈
通过反馈,学生对于自身存在的职业技能动作的正确性与否进行判断。及时准确有效的反馈,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快技能掌握的速度;还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的动作技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促使正确动作的强化以及错误动作的纠正。
(五)合理分配技能练习的时间与次数,提升训练实效
职业技能动作的形成与保持,需要足够的练习次数以及联系时间作保障。但是,进行技能动作训练的次数并非越多越好。一段时间内联系的时间太长、次数太多,就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减退,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于中职教师而言,在选择训练内容,布置训练作业时,要按照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坚持循序渐进性原则,制定适当的计划,合理分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使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篇5
1.1客户端技术路线
支持个人电脑设备:在目前的个人电脑用户当中,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依然保持着绝对的市场占有率,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瘦客户端与富客户端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目前成熟的展现技术,支持个人电脑设备的接入与使用。兼容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中,谷歌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IOS操作系统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Phone操作系统占据了个人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市场。系统的展现层建设需要考虑对这三大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兼容与支持。
1.2服务端技术路线
鉴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议采取统一的技术路线:系统建设基于以XMLWebService为核心的当前最先进的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Microsoft.NET,同时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标准。系统采用多层服务结构体系,表示层、业务层、服务层、组件层、数据层分开,以满足系统松耦合性、位置透明性以及协议无关性要求。
1.3基础设施技术路线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维护采取云计算技术,实现对服务器、存储等资源的统一管控,形成资源池,做到基础设施的最大化利用及智能调度,形成按需交付的IT能力。
2功能设计
根据职业教育资源产生的基本流程,设置了个人资源中心、学校资源展示中心、市级资源管理中心、智能搜索引擎四个功能模块。
2.1资源建设流程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构想了资源构建的流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录播教室录课:教师登陆资源公共平台录制课程;第二步:教师上传课程资源到私有资源库;第三步:各学校将资源汇总到武汉市资源公共服务总平台,形成资源云;第四步:资源云在人人通、班班通平台中的多种实际应用。
2.2个人资源中心
普通教师个人设有私有资源库,用于普通教师管理自己的资源。教师可上传资源,上传后可以暂时不(保存),也可以资源,后由学校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的资源可以供共享范围内的人员下载、预览、评分、评价。还有我的工作室功能,用以个人动态、公告、接收消息。
2.3学校资源展示中心
以校为单位建立的资源集中管理和展示的平台,可以管理教师提交的资源信息,建议校级管理员按照市级资源目录来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以便资源继续上传到市级展示平台使用。
2.4市级资源管理中心
各个学校上传的资源如果设置为完全公开的,教育局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的资源列表界面,批量选择资源,采集到教育局资源分类下。教育局管理员统一管理全市资源目录,将所有资源汇总展示。
(1)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支持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对资源进行多种分类管理,一个资源可以属于多个分类,用户按照每种分类依据均可以查找到资源。系统不但支持资源分类的增、删、改操作,而且支持资源分类的合并、分拆、层级移动、排序等操作。
(2)课程管理系统资源建设以课程为中心,管理员可以增、删、改、检索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标准。同时还可以将课程同文档、案例等参考资料的进行关联,设置课程的相关试题、试卷,设置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查看、填写课程评估结果,查看课程评分等级。系统对课程进行统一管理,同一门课程学习信息可以被不同的培训项目共享,又可以根据各培训项目自己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即支持一门课程包含在不同的培训项目中,在一个培训项目中学习完毕,则其他培训项目中的学习状态也同时变更。系统创建课件上传工具,使课件管理员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操作,将课件内容上传到服务器上,即使是包含视音频的大容量课件也可以直接上传,并自动将流媒体文件分拣到流媒体的目录。整个课件内容上传过程就像给邮件添加附件一样简单。
(3)参考资料管理增、删、改、参考资料基本信息,上传各种格式文件的参考资料文件,同可以统计参考资料的被查看、下载的次数和学生对参考资料的评价。系统支持大文件参考资料文件的直接上传。
2.5智能搜索引擎
篇6
在整个台湾地区,全人教育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全面认可并推广,各阶段学校教育都在积极探索落实全人理念的有效途径。在台湾培训学习期间,通过课程学习和参访的活动,深深感受到全人教育理念在台湾的深入普及。培训参访的学校,都提倡全人教育。我国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是台湾专家、学者们反思和批判教育工具化、空洞化,同时吸收西方新思想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台湾地区的全人教育理念建构在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情感体验、道德提升和价值体悟的基础上,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革新和塑造21世纪的当代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台湾地区经过教育课改,渐渐由传统的以“学科本位”的知识结构转向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设计,重视学生在情感、价值观方面感悟的能力的塑造,注重培育学生生存、生活和发展基本技能的“通识教育”和情商训练,着眼于人本情怀,是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不论在学术性课程、情感性课程还是自我实现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表现在与学生一道就课程本身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培养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评估,鼓励学生读原版教材并回归现实,通过自己的情感和价值理解引导学生潜能的挖掘,在对学生的成就采取多元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等等。我们在圣约翰科技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都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全人教育的理念:圣约翰科技大学的“德以辅才,学以致用”的校训,培养具专业力及就业力之优质人才,并涵养具创意、人文关怀及国际观之约翰人特质的目标,以及强化学生三涯”生涯”+“学涯”+”职涯”辅导。
二、台湾的物业管理
台湾的物业管理有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是受先进国家的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台湾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台湾当局也十分重视物业管理行业的建设,在十几所大学内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学科,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物业管理以及公寓大厦维护管理的条例和规定,在政策上,也对物业管理产业给予了支持,如台中市政府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录用一名45岁以上劳动者,政府奖励企业5000元新台币。同时,为提升居住和管理品质,台湾也积极举办各类物业管理创优活动,如优良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评比等,台北市还开展了守望相助评比及各县市政府举办的优良社区评比、环境清洁评比、社区活动评比等。台湾地区普遍实行的是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也称之为社区的物业管理,既不由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也不聘请社会上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而是由楼房业主自已打理,这种方式在台湾的城市中比较普遍。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的最大优势是,业主基本不用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也能对普通住宅楼房实行统一的物业管理,并实现政府要求达到的管理目标,即对住宅楼房及其设施设备和住宅区内的绿地、车辆实行集中统一的维修和管理,创建安全、整洁、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整个社区的建筑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私产(即居民的套房),由业主自己打理;另一部分是公产,包括庭院、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和临街的配套建筑物。公共社区全体成员所有,由他们自己管理,即所谓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他们自己选出一个比较精干的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管理纯属义务,没有任何报酬。委员一般任期一年,每月开会一次,讨论决定社区物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台湾的物业管理队伍非常精干,专职人员只有两位,一位是干事,另一位是守门员兼监控员(他们的房间有对公产部分进行监控的先进电子设备,并且24小时录像,保留2周),另外有少量的临时工,如保洁员、修班工等,由干事根据需要聘请,他们的工资、奖金等从出租房屋收取的管理费中支出。工作人员尽职、敬业,加上文明程度较高、设备先进、通讯发达,所以其物业管理成本不算高,水平和效率却很高。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从出租的房屋中收取管理费,所收的管理费在支付了人员费、设备费、公产运作费、卫生费,以及其他费用(如6年一度的楼面清洗费等)公共开支以后,一般还有节余,无需再向住户收取费用,从而减轻了业主的经济负担,也避免了不少我们常见的纠纷,保障了社区生活的安定和有序。另外,台湾地区的社区一般实行住户公约制度,按照制度规定,每个住户都责无旁贷地遵守,维护环境卫生和整洁、爱护使用房屋及设施,无论谁违反了公约制度,毫无疑问,都会受到邻居们的批评与谴责,因而为提升自营式物业管理水平创造了相互监督与制约的有利条件和保障。
三、全人教育对物业管理发展的意义
篇7
“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8
关键词:高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14-036
伴随着加入WTO,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惯例,通晓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的管理类人才。国际贸易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分析了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强并可供实际操作使用的应用型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惯例,理解各种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措施:并熟悉履行进出口合同的流程,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基础,教学方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繁多,专业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培养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介绍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特点是理论性,政策性强,内容比较枯燥。而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先行课程中较少涉及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至多在政治经济学中,在商品价值,劳动分工理论有简单提及。因而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相当陌生,感觉比较遥远,一开始接触该门课程容易缺乏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条例多,内容繁琐,特别是贸易术语部分,术语多容易混淆,再加上学生比较少地接触到贸易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困难,由此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感。
(二)学生英语基础差,国际贸易教学难以真正地达到效果
虽然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课程并非为了培养外贸实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如国际贸易合同以及各个条款的举例,单证的讲解,难免会涉及到部分专业英语。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之前即使学习过专业英语,但涉及的贸易英语相当少。
(三)教学方式上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式为主的灌输式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课程专业性强,知识性强,学生自学困难,需要大量的教师讲解和指导。由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教学过程自然不够生动,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相当被动。事实上,国际贸易课程知识量大,各章节相关性弱,如果不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吸收,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评价手段缺乏科学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依据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制定的,由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两大块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如课堂学习积极性,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评价机制。而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动。由此,需要结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相应地改变课程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
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突出高职类院校的特色,又要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人结合自己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提出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突出特点。
1、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讲授体现一个“广”字、“新”字。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间商品交换基本规律,了解各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同时,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含人文,社会科学,经济金融,法律等多个学科内容。由此,笔者在讲述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广泛涉猎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在相关章节中增加了国际贸易地理。国际金融等知识,在讲解国际贸易特点的时候,结合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习惯举例讲解,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由于国际贸易政策性、时事性强,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讲解中,教师如果着重突出一个“新”字,联系时事,热点来讲解,能够教会学生热心关心身边的经济贸易领域新闻,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如在每堂课中留足5~10分钟,请同学轮流讲解与贸易有关的新闻时事,并和学生一起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时事。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比较好的结合起来。学生收集的时事资料将又成为教师上课的新案例,从而实现一个“双赢”的效果。2、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的讲授提高吸引力,体现实作性。国际贸易实务部分虽然条例众多,内容复杂,但实际上有一定的趣味性。国际贸易实务中涉及到各个国家的贸易习惯,谈判风格,文化背景,比较有趣。同时,国际贸易中还暗藏着各种商业“陷阱”,稍有不慎就会给商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落得个财货两空的结局。由此,抓住国际贸易中的吸引点来讲,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另外,国际贸易实作性强,在内容上安排部分章节相应的实践操作环节,如报关单的填制,报检单的填制。提单的填写,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外文的,内容安排上尽量强调基本和基础专业术语的学习,实际上大部分同学在经过培训后都能够看懂一份英文的信用证。
(二)教学方式上。多种形式相结合
1、语言启发式讲授,加上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展现形式。如采用提问启发式,尤其在第一堂课中通过问学生许多让他们感觉到很好奇的问题,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比如问一些为什么出口到土耳其的商品包装上最好不要印上绿三角的标志,为什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谈判后合同的签订中如何正确地表示商品的单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展现上,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图文并茂,视听并用。国际贸易货款收付方式,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部分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在介绍运输方式和路线部分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国际贸易谈判部分,中国入世进程部分以光碟的形式组织学生收看讲座和记录片,从而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单调感。
2、案例式教学。国际贸易课程的讲授中离不开案例。而案例的选择不在多,而在精,具有典型性,并和课程中要讲授到的知识点要有紧密相关性。在课程的讲授中,案例的运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入式案例,主要用来启发思考,然后引入主题的。由于国际贸易专业性强,这一类运用的不多。只是在讲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运用到了一些。二是“小案例”,即篇幅小,内容简单。一般涉及到最多几个小的知识点,不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讲授了知识点之后,通过此类案例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一种互动效果。这类案例在实务部分运用比较多,如审核信用证的要点。CIF贸易术语的特点等相关的讲解中都可以运用。第三大类是“大案例”,即篇幅稍多,涉及面广,需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讲授中需要留够时间学生阅读。然后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之间甚至会形成一种辩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案例通常在一章或几章结束之后,如考查学生贸易术语的选择,货款收付方式,保险等综合知识的运用。案例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3、采用角色扮演。实行模拟教学,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细节及标准和规则,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发挥了高职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如在模拟实验室内设计一个交易场所,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进行商务谈判,教师在旁观察。从商务礼仪到专业知识进行点评。又如根据贸易背景材料,让学生模拟买卖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从贸易术语的选择,价格的计算到各个条款的拟定,对学生各项知识的掌握和具体运用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合同签订后,让各个小组将合同条款制作成PPT,轮流上台讲解,并请台下同学点评,指出不足点,最后老师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模拟活动以及轮流讲解中表现欲强,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的实训,模拟实践以外,更多的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带领学生参与或观摩商品展销会,指导学生参加产品推广活动,参观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并聘请部分外贸公司的从业人员如单证员以及货运,报关员等相关人员来开设讲座或讲课,增加学生对相关工作的体验和感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三)评价方法上,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篇9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常规管理;问题与策略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1999年以来一直在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幼儿师资,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四川幼专积累了一定的培养初中起点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的经验。
五年制学前教育的最基本特点是:起点低——招收初中毕业生,要求高——培养专科层次人才,学制长——五年一贯学制,定向强——专业定向为高素质幼儿师资,就业好——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五年制的毕业生。与专科及以下幼师培养模式相比,它优于三年制中专学前教育,也优于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并且从幼儿教师的高技能特点来说,它也是五年制高职中的一种优势专业。五年制学前教育是现阶段培养高素质幼师的一种优化模式。
一、五年制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学生自身问题
由于高校的增加和生源的扩招,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各类高校学习,这就使大多数初中生在升学时选择了高中,一部分初中生选择了就读类似于我们这类学校。我校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也有入门分数线,但总体水平较低。
从上述的省控线分数可以看出,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的入门分数线较低,除此之外,这些学生的其他一些素质也比较差,甚至有的学生还是一些教师眼中的差生。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还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幼儿师资,这是目前所有和我校一样类似的学校需要解决的难题。
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学习、生活无目标
很多学生读五年制不过是为了混个大专文凭,并没有想在这里真正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他们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很少考虑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表现为整日没精打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采取敷衍马虎的态度,厌学情绪突出。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每天的上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迟到现象严重,每节课上都有学生玩手机、听音乐的。对清洁扫除、文体活动等也不认真对待,总是得过且过。
2.自卑情绪突出
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绪,即使是成功人士也不例外。这种自卑心理五年制中专段学生中尤为突出。这些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学业上的不如意,不仅他们自觉在校园生活中比三年制大专生低人一等,也使得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表扬、赞美很少落到他们头上。长期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自卑心理就越发严重。
3.叛逆
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和老师、家长对立的惯性思维,不接受师长的教诲,总是和老师、家长对着干,不让做的偏要做。迟到、早退、缺席、上网、不假外出等屡屡发生,受到师长的批评时就顶嘴、漫骂,难于沟通。
4.容易冲动,情绪控制能力差
因五年制中专段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还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对许多事情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经常与人抬杠、打架等,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11级新生中就有这样的案例:一女生和同寝室一同学发生冲突,端水将对方的床铺浇湿;还有一女生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将全寝室同学(包括自己)的被套里都洒上洗衣粉,以此泄愤。
5.学习压力感
虽然我校不象高中那样涉及升学,但这些五年制学生也有学业压力。主要原因是由于她们的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再加上有些艺术类学科以前从未接触过,还有就是来自于同学间的竞争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学习上的压力感始终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提到学习就头疼,想方设法逃避学习,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不能发挥平时的水平。就上学期统计发现,有500余人次参加本学期开学的补考。
6.人际关系不良
五年制中专段学生因年龄偏小,认知能力差,缺乏人际沟通的方法,加之个性比较自我,与同学的交往就如孩时过家家,说好就好得不得了,说不好马上细数对方的不是之处,又重新去组织帮派。还有的学生个性太强,自傲、狂妄,在同学中总显得格格不入,形单影只。
7.行为习惯差
在管理中发现,五年制中专段学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的现状。她们很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但寝室内务和教室清洁糟糕,喜欢随吃随扔。见到老师不能主动问好,喜欢讲粗话,情商发展较差。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不能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差而时常有迟到、早退、缺席、不假外出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
(二)学校管理体制问题
1.招生门槛低是造成五年制中专段学生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广泛重视,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明显争多,招收该专业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多,这也就发生各个学校抢生源,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就我校而言2010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有200名招生指标,2011年增加了一倍。从学生质量来看,虽然省教厅划定了录取分数线,但总体水平都比较低,多数学生的分数线刚好是省控线的起点,而成绩好的学生都去读高中了,这也就使得学生出现了上述多元化的表现。
2.高等院校中办五年制大专增加了管理难度
由于我校的招生主体是三年制大专,学校现有学生人数是以她们为主。因此学校也把培养重点放在了三年制大专学生身上,而五年制学生也就退居二线。这些五年制学生是一群特殊类别的群体,和三年制大专学生生活在一起,她们原有的自卑心加深。加之学校对这两种学制学生的区别管理(比如,出校门时大专生可以凭学生证自由出入,而中专段学生必须持有效假条)使得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通过对以上中专段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从源头抓起,也就是从学生思想抓起,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的管理,才能改善和提高中专段学生的目前状况,从而提高五年制学生的教学质量。
二、五年制学生管理策略
(一)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思想
建立服务育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及时、周到、高效、热情的服务和善于理解、接纳、尊重学生才是管理的本质。学校所有成员都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摒弃对学生放任不管、爱理不理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
(二)加强和规范管理者的职责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系部德育工作职责,发挥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问题上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学校整体育人,全员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责,要认真加强管理,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和保卫部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工作,要挑选思想品德好、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工作、懂得和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奉献精神、身体较好的老师担任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作用
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本部门学生的特点,利用每月一次的全体教师例会,强调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严格管理的一致性,坚持每节课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求尺度的一致性,使得我部学生的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
(四)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团队的作用
系部的团总支学生会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同时这个群体还给其他同学树立了“优秀学生”的榜样。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打造一个有活力、工作主动积极、工作有创新的学生管理团队,就必须严把选拔任用关,对学生干部实行试用制,凡有违纪、学业成绩差、工作不认真者一律开除。对工作主动积极、各项成绩优异的学生加大表扬力度,为她们的工作创设宽松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着重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于厌学问题、帮派问题、打架群殴问题、泡网吧问题、早恋问题、行为习惯差等要进行有效的综合性的治理。做五年制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有耐心、责任心,不能怕麻烦和困难,更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有如“婆婆的嘴、爸爸的严和妈妈的爱”的这种管理方式,要常抓不懈。
比如,针对学生厌学问题可以对授课方式和教材进行调整,加强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差、文化素质低的问题,我部从本学期开始,充分利用周日晚集中时间,给学生选择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并组织学生讨论、写感想,让学生从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上受到启发与触动。
总之,在学生管理中应将“以人为本”的“人”放在首位,采取积极可行的激励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作为的专业人才和建设者。
注:该论文是“绵阳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幼专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洪易.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素质教育,2009.10
[2]齐小青.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认识[J].科教文汇,2011.09
[3]何妙.浅析“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J].高等教育,2010.09
篇10
数学小论文的写作,对于一般的群体来说,专业性质太强而导致写作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没有一般的数理知识,就会缺失相关论文的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而且在进行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介绍的过程中,也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数学类专业性质的人才,如数学教师、数学系学生而言,还是非专业性人才,进行具有专业水准的文章写作,难度都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涉及数学学科内容的相关知识,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文献阅读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除了数学类论文的写作,会遇到上面所谈到的问题。
教育小论文的写作与整合,也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正是由于一部分的群体,需要进行与自己专业或者工作相关的,才衍生出了许多与论文有关的业务需求。在众多的业务需求中,论文代谢服务是最常见也是随普遍的。因为可以借助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通讯工具进行直接的交流,使得文件的传输与写作任务的统一分配及结算变得越来越规范化。
同时,同时涉及上面两个领域的论文写作,即同时涉及数学类小论文及教育论文两个专业性的领域,就很有可能是与职称论文相关的。关于职称论文仿佛在相关领域内,并没有具体的限定与解释。
基本理解就是,为了评定职称而进行的论文写作。一般来说,对于所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没有严格的标准。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选择他人进行帮助自己获得相关的文献资源,或者直接全权委托这些中介机构进行职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