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范文

时间:2023-03-21 15:3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新课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新课标

篇1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辉煌。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自能读书

一、自能读书的相关介绍

(一)自能读书的涵义

所谓的自能读书,就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利用阅读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及深入的理解,从而了解、获得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自能读书的重点

第一,课本是根本。课本是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前提和基础,自能读书没有了书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因此,老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也要立足于课本,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和理解。

第二,阅读是重点。“读”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尽量多的阅读,而不应只单纯的注重讲解和提问。

第三,学生是主体。在自能读书中,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力的同时,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技能。

(三)自能读书的必要性

自能读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二是能充分的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三是能使阅读技能的训练更具有效性。

二、训练自能读书的措施

和一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同,自能读书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目标。那该如何训练学生的自能读书,以下是几点措施。

第一,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训练自能读书的前提就是需要老师将阅读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而不应该是老师处在领导者和指挥者的地位进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思考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第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训练中,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同,老师应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认真探究,并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与及时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中的乐趣。

第三,引导学生学法的掌握。学法的掌握在自能读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利用教学内容,给学生讲授相关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自能读书真正得到训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33-02

1.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在国家教育改革和时展的要求下实施和颁布的。新课标指出应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语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论发展下提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充满活力而又多元化的语文课程。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作为我国的一名公民应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小学语文是普及文化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汉语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文文化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小学语文强调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小学语文新课标与古诗词

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培养目标改变了要求,不再是让小学生通过被动地接受知识增加语文知识量,而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确要求,要求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提高审美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这与通过古诗词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提升,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人生层次得到不断提升的一种教育方式。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借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熏陶,以及高雅文化进行陶冶,通过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来实现的。人文教育更强调通过个人领悟,在反复体味和感知中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语文古诗词进行人文教育,是一种很贴切的人文教育途径。由于我国浩瀚的古诗词海洋中,具有大量可以很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感受人文关怀的诗词作品,因此,通过让小学生在古诗词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精神感受力,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气质,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内涵,并帮助小学生感受生命,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含蓄精炼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丰富诚挚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不仅能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状态及古人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在古诗中领悟到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创设意境,感知诗意之美。古诗是诗人的感情在特定的环境下即兴地抒发,而此种感情往往是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而产生的,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能提供给孩子们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发展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而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把意蕴含蓄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中的"声",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从而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2 赏词句,品味语言之美。古诗讲求"炼字",其简洁精炼的语言含蓄深沉,使人时常回味。只有引导学生弄懂诗句中字、词的真实含义,揣摩出其精妙之处,他们才会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也才能真正品味出诗的韵味来。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每首古诗时应当先让他们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进行讨论、交流,弄懂词义,理清诗句的意思。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有些呆板,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枯燥无味。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琢磨,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3.3 启迪想象,感悟表达之美。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所以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去进行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切身感受诗的意蕴,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实践证明,在小学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下,古诗的形、声、情、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才能有利于把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知美、品味美、体会美、感悟美,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国芹. 探索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27-128

[2] 李志坚. 中小学数字电视教材后期制作方法初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篇4

优秀创新的教学课堂不仅能调动儿童思维,开发儿童智力,让儿童静下心来学习,还能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减少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小学生能接受的直观手段,创造更多符合儿童兴趣的识字教学场景,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未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让小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把小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把识字变成乐趣,才能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儿童最热衷的莫过于做游戏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把识字教学穿插在游戏中。

游戏识字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游戏教学活动有汉字接龙、“找朋友”、讲故事等等。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把班上的小朋友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朋友手里发一张写有汉字的卡片,然后告诉小朋友们游戏规则是:教师念出汉字,学生举出相应的卡片并排列成一行。开始识字时,教师可以念出“大、小、了、人、口、手、上、中、下”等初级汉字。对游戏中表现突出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奖励小红花,保持他们对识字游戏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识字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学习生字,利用新课标教学内容中的生字“山、石、星、光、田、土、井”等,把它们穿插在故事当中,让学生们听得高兴,也能形成形象记忆,帮助理解字义。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奖励能正确读写的小朋友。这种借助故事情节,把字体和字形形象化、趣味化来调动儿童兴趣的方法,满足了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且能认识更多汉字的目的,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教学中逐渐了解汉字,学到知识。

二、以多种教学方式养成学生识字能力

1.“加减拆合,字体转换”的教学方式

汉字一般是由几个部分构成,“加减拆合”顾名思义就是给汉字增加或减少一笔,拆成两个部分或两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使其成为另外一个字的识字技巧。比如常用汉字“日”字,加一个“一”字,就能形成“目”,“人”字加上“一”字就是“大”等。此外,在常用汉字中把“晚”去掉左边的“日”,就是“免”字;“时”字去掉左边的“日”,就是“寸”字。这种识字方法能让学生更多地开动脑筋,对千变万化的中国汉字更加感兴趣。

2.联想记忆法的教学方式

“联想”和“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学生要开阔思维,敢于想象才能学好语文。比如在学习“晚”字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和一只兔子,然后告诉学生兔子很喜欢太阳公公,每当太阳出来时,小兔子都会跑出洞穴欢乐地玩耍。可是天色晚了,太阳公公渐渐要落到西边去了,小兔子舍不得太阳公公,就一直追啊追。终于到了晚上,它追上了太阳公公,可是一回头,发现自己尾巴跑掉了。然后把“兔”字的那一点抹去,“日”和“免”结合在一起,就是“夜晚”的“晚”字。这种方法生动活泼,小朋友们往往都会听得津津有味。

3.顺口溜的汉字教学方式

有很多小朋友不会形象记忆,反而背诵的能力很强,这种学生就适合运用顺口溜的方法学习。比如汉字“回”,教师可以教小朋友:“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比如“美”字,教师可以教小朋友这么记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再比如“匹”字,可以用顺口溜“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这种识字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全部开动起来,小朋友背得有劲,学习起来就更加有兴趣,学习生字更加轻松。

三、拓宽学生识字渠道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汉字仅仅是博大精深的汉字字典里的冰山一角,学生识字不仅仅要学会识书本上的字,还需要发现生活中的汉字,把生活变成一个大讲台,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空间还需要学生自己去积极发现。

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语文”,比如门面招牌上、广告上、食品包装袋上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汉字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资源。所以,要积极倡导孩子们把学习场所搬到生活中,搬到随处可见的日常环境中,积极鼓励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汉字,看到山能想到“山”这个汉字;看到太阳,能联系到“日”字;看到小草地能联想到“绿”字、“草”字等等。这种拓宽识字渠道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建立对语文的兴趣,把任何空间都变为语文学习的课堂,达到新课标的基本学习目标,积极巩固和加强学生识字的能力。把语文活用在生活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才能更加有效地开拓学生识字领域,落实识字教学工作。

篇5

关键词:自由的天空;合作探究;成长空间

13年前,语文学科的“少差慢费”日益凸显,遭到空前一致的口诛笔伐。新课标应时而生、横空出世。它对外融合了许多国外最新教育理念的精华,对内吸纳了国内语文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就如一阵清新的风,吹过日渐僵化的语文田野,让我们豁然开朗、欣喜雀跃。回顾十三年语文课堂实践,我惊喜地发现,新课标果然不负众望,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一、开放、多元的新理念,给了语文课堂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教学大纲时代,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语文好教,谁都能教。因为我们有“葵花宝典”教学参考书,有标准答案,语文教师只要做搬运工,把教参上的答案搬给学生。僵化的理念必然衍生出僵死的课堂,语文学科的地位只能每况愈下,坠入“少差慢费”的深渊无法自拔。而新课标以开放而多元的先进理念,给了语文一片自由的天空。对教材,教师有了更大的选择权。适合学生学情、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就合理使用;题材落后、脱离学生,就弃之不用;课外优秀的材料,可以补充增订成为教材。课堂上不同的解读声音,都会得到尊重。因为自由,师生才能真正用语文的眼光去亲近语文、理解语文;因为自由,我们才能挣脱教参的束缚,透过作家泰格特的灵魂之窗,陪学生一起探究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我们才能和学生一起通过优美的文字,与十三岁的田晓菲作倾心的交流,我们才能大胆地指出教材编排的缺陷,合理改编,为我所用,我们才能将学生请上讲台,师生合作,重现“两小儿辩日”的激烈争论场面。多年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是考什么教什么,现在是什么能提高学生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就和学生一起探究什么。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课堂,常常让我收获惊喜。在教学刘禹锡的《秋词》时,在诗意探究之后,我提问:“站在秋天的田野上,刘禹锡看到了什么?”有学生答:“看到了冲天而上的白鹤。”我又问:“仅仅看到了白鹤吗?”有学生说:“还看到了他自己。”这个答案完全是学生课上生成的思考和感悟,让我很惊喜。教学“叶”这一专题时,有一首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常常被教师所忽略。我让男女学生分行朗诵,然后探究三个问题:1.文中“童年的柳哨”“月夜的叶笛”和“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红花岗上对于火的颂曲”排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讨论出: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这是诗歌写作的一般规律。2.诗歌用了哪些手法来抒感?学生很快有了答案:设问、通感、反复、拟人。3.模仿本诗写法,以“青春“为话题,仿写几句来抒发我们自己的感情。我当堂示例:青春是什么?/是单车飞驰追风的潇洒/是面对试卷无奈的叹息。最后没想到学生诗兴大发,热情高涨。有一位学生一气呵成《青春的样子》:

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洁白的球鞋/精致的发卡。/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秋千上的蝴蝶/榕树上的知了。/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教室里的朗朗书声/图书室的浓浓墨香。/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汗水与泪水的交织/酸甜与苦涩的相融。/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她欢呼着惊艳了岁月/你蹦跳着温柔了年华。/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春天对勃勃生机的礼赞/夏日对昂扬热情的讴歌。/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挥洒着今日/憧憬着未来。虽然文字还显得青涩,但诗心、诗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课堂的自由开放,给了学生如此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二、新课标“平等中的首席”定位,给课堂带来了师生合作探究之乐

过去,教师居高临下,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累,学生更累。因为只有平等才有交流与合作,只有师生的真正平等,教师才能真正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追寻。教学《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全诗,在首句后面标注“烦忧的李白”,要求学生也学我标注,还原一个活生生的、个性的李白。学生热情很高,很快就有了精彩的收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狂傲、狂放、自信、自负的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苦闷的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执着、倔强的李白。抛弃生硬蛮横的灌输,选择平等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体验中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李白,课堂因此有了探索的深度。

平等的理念不仅能让师生共享合作之乐,也让教师学会了宽容学生、鼓励学生。有位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马说》一文时,我请他读第一段课文,但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请大点儿声,好吗?”我微笑着提出要求。之后他的声音稍微大了点,“请再大点声,好吗?”我继续微笑着要求。“很好!标准的男中音!”我真诚地赞赏。学生都笑了。“某某同学,”我看着他的眼睛说道,“你知道吗?你朗读的声音很美,真的让老师很羡慕。我想,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还想再欣赏一遍你的朗读,可以吗?”他的眼睛发出了自信的光彩,同时异常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了清晰、响亮的读书声!音韵铿锵,声情并茂。读完之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每一颗小草都需要滋润,每一朵小花都需要阳光。平等的尊重,真诚的鼓励,往往能够激发出学生心底潜伏的成长能量。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让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课文,学生读错了七遍,他仍然微笑着指导他读第八遍,并且给他到讲台前读书的机会。正是这种平等的尊重点燃了学生心里的自信火花,让学生拥有并积累成长的正能量。

三、新课标的生成性、探究性推动教师为自己规划学习、成长的空间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语文味 儿童味 个人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笔者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春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这样的课学生学得能没有滋味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篇7

一、系统整体性的特点

新课程体现了初中教育系统的整体、运作原则和现代化大教育观念,高效发挥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政策的促进功能。早在1926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倡言:“乡村教育改革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在那时,他就强调了乡村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能动性,是他的“活教育”观的体现。陶行知乡村教育改造的首要原则是“教育与农业携手”(类似于今天的教育与农业、科研结合),“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农村教育系统整体性原则的教育指向是建立“全面、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农村教育、文化、生产一体化的目标,达到教育对农村关注的终极目标。

二、学习创新型的特点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们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冲击及启示已初露端倪。“应试教育”一种维持性学习方式,已不能完满地适应人类社会继续高速发展的状态,不能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标为教学活动注入更切近学生主观需要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本质和独特优势的学习方式,这就是可以带来变化、更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明问题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实物原状,接收信号所花的时间就越少,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就越快,表象信号越易被人接受。

近年来,我们加强研讨,密切联系教学实情,大力开展了以“目标教学”和“读启教学”为主的教改实验,较好地克服了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总结出了“立标准备——出示目标——以标导学——达标练习——目标检测——目标提高”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前教师认真备课,设计好教学程序、提问内容和方法、练习和作业,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板书的内容和形式等;课堂上我们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微笑带进课堂”,在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材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人,将学生带进文学魅力的殿堂。

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和以“学生为主,读书为主,自学为主”,把“读”和“启”有机结合起来,以启发式、愉快教育为核心,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见解让学生讲,重、难、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归纳让学生说。大胆地解放学生头脑,让他们畅想语文世界之秘;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对疑难问题敢问,不同观点敢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到身边、到大自然中去学语文;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课外阅读,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使学生既学得积极主动,又轻松愉快,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科学发展性的特点

时代奋进的鼓点已急促敲响,教育冲锋的号角早已振奋人心,新形势下新课程标准切合时代脉搏,更注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渗透。杜威反对过去传统的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和教师主宰一切的观点。他在《经验和教育》一书中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主张从经验中学习。他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他说的“即生长”,是认为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是学生自身潜能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倾向。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未成年公民,是一个需要教师引导的正在发展成长的人,需要设置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兴趣、爱好、特长和其他条件,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个性发展,从而使教育由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主体能动的追求目标,把教育过程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统一起来。

篇8

关键词: 新课标 彝区 小学语文 教学

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来说,课程标准起着指导的作用。语文教学对于彝族聚居区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入门的学科。语文学不好,学生很难学习其他学科。对于教师来说,要在以彝族学生为主的环境下教学,不仅要熟悉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有效的民族区域教学,以期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我们少数名族地区的老师更要重视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特别是从事一线教育的小学语文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在这里,我们来结合新课标中说说彝区语文教学中的的几点。

首先要具体明确新课标的指导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应该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在实际中,常常忽略这一点,因为我们主要是教授文化知识。本区域的学生首先文化知识匮乏。这个匮乏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的匮乏,学生个体在思想上、行为习惯上都缺乏指导性,显得很盲目。所以老师常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输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强调,忽略在理论下的教育教学。学习新课标,可以具体的了解在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理论的指导,这是经验的总结升华。实际中,我们是以自己所学、所教、所见的经验进行教学,缺乏高度性与理论性。教学中闪现的教与学的问题和现象都认为是学生的个体因素或者客观因素,这样就缺失了站在理论的高度去看待。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经常整理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样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论文也就这样诞生了。其次,深入研讨彝区学校课堂教学的乏力。

第一, 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交际功能。由于学生不懂汉语或汉语水平很低, 教师用汉语传授的思想和知识, 学生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 反复翻译、讲解、收效甚微, 无法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教学用语难以发挥其思维工具的功能。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只用汉语的条件下, 学生汉语水平因缺乏基础难以提高,彝语能力因不用于教学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两种语言受阻的结果是,思维活动的运行, 缺乏熟练的语言工具,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教学内容逐步加深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中长于死记,短于分析推理,文科成绩较好而理科成绩普遍较差。在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汉语交际,并且持之以恒,借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汉语言交际和理解能力。

第三, 学习中难以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如感情、积极性、注意力、意志力等都是影响学习重要的因素。凉山彝族学生从小说彝语, 不懂汉语,初接触时有新鲜、好奇感, 但长期听不懂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老师上课时又要求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用他们不懂的语言讲课, 是根本不可能的。时间一长,学生有挫折感,这也造成了彝族学生大量的流失。再次,说说阅读教学新课标对学生的意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彝族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彝族学生需要两次理解才能读懂内容,一次以汉语来认识内容,再在头脑中译成彝语去理解。老师认为是难点,学生亦认为是。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解教科书。新课改中,提到学生应钻研文本,提倡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重在指导,引导、点拨,防止过度分析。这些提法很贴切实际,在教学中要调整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去读,只要学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可以。不再强调文体,不坚持是否一定要把握主要内容。在阅读上给学生一些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阅读必须要有成效,即使学生以他的经验来谈谈阅读体会,能用汉语说出来就是一个进步。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文本教学或是课外阅读引导上,要注重相关材料对学生的品性的影响,使他们在学习成长中明辨是非。在诗歌古文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强调诵读,在诵读中理解与积累语文知识与思想情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授古诗文没有赏析,不能只讲“功利性的”基本知识和要点,还应该带着学生赏析古诗文,让他们学会欣赏,学会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最后,教育中的“成材与成人”。要教育学生成材与成人,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困扰不能成材,但是,我们要让他们成人,这是最基本的。作为一个在成长中的少年来说,正确的引导也很强的导向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特别是对于本区域的学生。基于这一认识,我在教学中也强调了这一点,在语文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中强调了思想品德与规范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上课下课做好本职工作外,也应该关注学生个体本身的发展,多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和社区情况,不少彝族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或者不想读书或多或少和他们家的环境有关,了解关心学生要从“心”去了解和理解。综上所述,地处彝族地区的一线广大教师要把新课标和实际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合理恰当地施教于学生,指导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推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在工作中,要教给彝族学生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汉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篇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交流与表达”强调了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并重的课程原则。“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内容,在提法和要求尚有一些更高的要求。

一、“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条对应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所不同的是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问题,这是有别于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更高要求。如果说,感受是接触外界自然、社会、人生所得到的影响的话,它既是一种感觉印象,又包含着人的某种情感态度和体验。感受离不开人对感受对象的感觉和理解,而思考则是在感受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是一种更深刻地认识和判断。高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理性认识已经具备深入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条件,对他们的作文应该有更高的思想深度的要求,这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在表达中明确责任意识,陈述自己的看法时考虑为自己的观点负责,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不信口开河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看法。这也是对高中生写作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即写作既要考虑目的要求,又要注意表达的妥帖和科学性。“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一句有些笼统和令人费解,不如说“培养科学理性的思辨意识”更具体。

三、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前一句分量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书面表达的内容要求,第二层意思是结构形式要求。这些要求严格说来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只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要求。第二句指的是思维发展的要求,但在表述中存在令人费解和矛盾之处。要求中提出三种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前两个思维是按照思维形式划分的,而第三个是按照思维品质来衡量的,这样,三种思维放在一起就造成分类表述上的矛盾。有创意或创造性的思维一般被称为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在编写者的意识中通常指逻辑思维中的思想创造,他引导人们注重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科学思维训练,以为通过这些训练就可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其实,想象思维中独特的想像和虚构也同样是创造性思维,把想像和虚构排除在创造性思维之外,显然是认识上的局限和偏颇。所以,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创造性。

四、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两句话比较有新意的是强调了写作中个性张扬的意识,主张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这只是一种不现实的理想,尽管难于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但这种想法很好,是一个在高考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基础上方能实现的理想目标。自主写作意味着主动自由的写作,它与目前的被动应试写作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的距离。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被动的应试作文压制和泯灭了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

五、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即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注意语言推敲,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但没什么新颖独特之处。譬如: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种一般性的要求过于笼统,不同文体实际上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要求表达思想准确和语言鲜明,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议论文的语言是一种诉诸人的理性的逻辑话语,要求语言与表达的意思保持一致,而记叙文要通过记叙和描写人、事、景、物表达某种情感态度,它的语言有时要求委婉、含蓄、甚至模糊的表达。所以,作为写作的要求,应该根据不同文体提出符合文体特点的具体要求,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六、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段内容强调了写作中的独立修改和相互交流的教学理念,也提出了写作速度和数量要求。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譬如,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怎样进行交流与评价,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导,学生就会在具体操作中一筹莫展。

七、具体谈到口语交际与交流的要求及演讲的问题

口语的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表达都是思维基础上的表达,作为思维的两种表达形式,写作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交际交流是通过口语的表达。书面语言的交流一般通过读者的阅读行为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文本媒介进行;口语交流是一种在一定交际场合和交流语境中的表达与对话,言说者与倾听着的角色是互换的,它是围绕话题和交际目的所进行的沟通交往。

在中学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口语交流除了能够锻炼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得流畅清晰之外,还可以培养应变和应对能力。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是写与说的区别,写能培养完整严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说能培养即兴表达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二者虽然同样重要,但写作能力的强弱也影响口语表达的效果,所以,写作应该是锻炼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的交流中,“述”应该以“作”为前提和基础,要避免述而不作的倾向。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语文也全面铺开。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中普通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着新课标,苦想怎么教?捧着新教材,教法从何来?喊着新理念,讲着老教案。怎样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为了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节约时间;采取“任务驱动”,拓展第二课堂;大胆增补删减,重构教材内容等。通过实践,上述措施成效明显。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 重构教材 任务驱动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语文也全面铺开。怎样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 

    毋庸讳言,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中普通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着新课标,苦想怎么教?捧着新教材,教法从何来?喊着新理念,讲着老教案。 

    为了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一、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新教材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内容多,要求高,课时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课时量与教材容量相比犹如“杯水车薪”。赶进度、开快车,使得知识不易掌握,基础难以巩固。在实践上,模块教材的深广度难以把握,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教学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新课程教学的瓶颈,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解决教师普遍反映的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节约时间 

    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日夜焦虑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 

    第一,精讲片段,以点带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靠教师讲解一两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贪大求全,急于求成,而应总揽全局,精选片段,进行重点教学。 

    第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坚决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就能领会的知识,坚决不讲。教师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练中掌握知识。 

    第三,以练代讲,讲练结合。教师要结合课文重点段落和精彩片段所涉及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完成,不懂的地方再进行指导讲解。这样,力争把重点、难点消化在课内,排除在课外。

    三、采取“任务驱动”,拓展第二课堂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虽然课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仅如沧海一粟,更多的工夫应该在课外。我们应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不仅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窗,更要为他们打开一道门,使之能够自如地迈进来,走出去,饱览更为美妙的风光,拥抱更为精彩的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度。 

    (2)利用课前说话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广度。 

    (3)创设情境,开设活动,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官接受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当然,关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和形式还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接受心理角度出发,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四、大胆增补删减,重构教材内容 

    新课标赋予师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选择权,在集体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教材有计划地加以取舍。避免舍本逐末,力争做到“舍中有得”,突出重点,直奔目标。 

    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 教材教不完怎么办?分析起来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结合实际对教材加以取舍。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师生完全可以对教材作大胆地、创造性地处理。 

    要用好教材实施好新课程,除了专家引领、主体反思外,同伴互助也必不可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真开展了“三次备课,两次反思”活动,每次课后由同事评,学科组长评,专家面对面评,先集体反思再由执教者自已反思。并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大处着眼、小处着力、妙处着手、细处着笔、疑处设问、尾处升华,就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版) 

    [2]《新课标语文案例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