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信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20:3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网信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网信息论文

篇1

1.1尽快研究出台与三网融合进程相适应的我国广电网信息安全总体战略规划

按照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要求,2013~2015年为推广阶段,该阶段目标为:“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资源、文化内容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健全,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根据上述阶段目标,总体方案对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适应三网融合进程,我国广电行业在实现技术突破,完成业务融合等措施的同时,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问题,从机构调整、立法、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技术研发、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多方合作等角度全面的制定我国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总体战略规划,分阶段制定网络信息安全总体目标,依据总体目标制定信息安全基本政策及具体措施,并依此来指导未来几年内面临三网融合不断推进形势下的广电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1.2尽快建立适合三网融合新形势的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机制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电信、互联网、广电主体业务将相互开放和相互进入,网络承载业务的变化必将对现有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当前广电行业对节目内容以及传输网络的一些管理方式及监管机制也应因势利导,系统分析及评估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并针对这些新的变化调整自身管理方式和监管机制,尽快建立与三网融合进程相适应的新的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机制。

1.3完善并制定新形势下广电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自三网融合进程启动以来,针对IPTV、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内容,我国广电行业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然而,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电信、互联网、广电主体业务将不断相互开放和相互进入,广电网络承载业务将不断扩大,网络覆盖方式将涵盖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方式,用户终端将从客厅电视扩展到PC、移动终端、手持终端等多种终端,业务运营模式也将多种多样,面对上述不断激增的新的变化,目前我国广电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已不能全面系统地保障广电网络的信息安全。因此,完善并制定新形势下广电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就迫在眉睫。

1.4完善新技术在广电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及风险评估机制

当前,我国广电运营商在三网融合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正受到来自电信以及互联网运营商方面巨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压力,我国广电运营商在稳固发展自身视频业务的同时,也不断尝试开展新的融合业务,而支撑这些新业务的新技术也被引入到了广电网络中,这些新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业务的应用,提升了广电网络的竞争力,然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如云计算的应用可能会对存在云端的用户信息带来一定安全威胁,物联网大量使用无线通信、电子标签和无人值守设备,这使得物联网应用层隐私信息威胁问题会非常突出。而诸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同样存在不同的安全威胁。新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是提升广电网络竞争力的必然需求,但如何安全的应用这些新的技术,尽量减少安全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尽早的对新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安全性及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分析这些新技术可能在哪些技术环节出现安全威胁,从而针对性的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对策,进而采取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2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建议

2.1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电核心技术研发

2013年6月,美国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全世界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小布什时期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美国情报机构可通过直接接触位于美国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的用户数据,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这些巨头主要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思科等,他们向美国两大情报机构开放服务器,使美国政府能够轻而易举地监控全球。在我国,以思科为例,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要害部门的网络建设,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我国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而微软、Google和苹果则掌握了中国的PC操作系统份额,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领域,苹果的IOS及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更是平分天下。在广电行业,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及机顶盒也有部分采用Google的Android系统,这都为我国广电网络信息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电网络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先进的自主技术支撑广播电视装备、软件、系统的自主开发和应用,从而切实提高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排除因采用国外技术而可能隐藏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2.2推进适应融合网络架构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三网边界日益模糊,同时,为提高广电网络的承载和覆盖能力,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也被提上了日程,此外,基于无线频谱开展无线互联网接入业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由此可见,当前的广电网络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互联网、电信网的融合,自身不同传输网络之间的融合,新的移动互联接入网络的需求都使得处于“融合形态”广电网络架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相应地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因此,如何适应融合形态下的新型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推进适应融合网络架构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也需要相关研究机构考虑,并加紧相关研究工作的实施。

2.3推进适应融合业务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

网络的融合,必然带来的是网络承载业务的融合,当前广电网络承载业务已不仅仅是客厅电视机终端上的视频业务,点播业务、时移业务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视频业务正方兴未艾,同时,各种数据业务也正由广电网络运营商提供给用户使用,未来物联网等新型业务也将由广电网络承载并提供给家庭用户使用。融合业务给广电网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广电网络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传统视频业务而采用的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在面临新的融合业务时已经不足以保障用户安全的使用和享受这些业务形式。因此,需要推进适应融合业务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真正使用户放心安全的享受广电网络承载的多种融合业务。

2.4推进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

通过之前的研究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加快在广电网络的应用。然而,新技术在推动广电网络的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以云计算为例,2010年3月云计算安全联盟(CSA)的一份云计算主要威胁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云计算目前存在的七大安全威胁,而如果我们没有及早对这些可能的安全威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极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导致所有用户信息的泄露,后果不堪设想。物联网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物联网出现了被攻击、数据被篡改等,并致使其出现了与所期望的功能不一致的情况,或者不再发挥应有的功能,那么依赖于物联网的控制结果将会出现灾难性的问题,如工厂停产或出现错误的操控结果此外,黑客等恶意攻击者还有可能通过物联网来获取、处理、传输的用户的隐私数据,如果物联网没有防范措施则会导致用户隐私的泄露。因此,我们在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广电网络应用的同时,务必需要对这些新技术可能产生的安全威胁进行系统的估量,并加紧推进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从而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技术红利”的同时,以技术的手段堵着可能的安全漏洞,真正确保新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安全应用。

3结束语

篇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以及协同性上,其整体性特征指的是整个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独立信息系统都存在于相对封闭的整体系统环境内,由无数个更小类型的信息网络生态系统因素通过彼此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来构成整个系统,其中每一个信息要素都会对种类复杂、层次多样的母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关乎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动态性指的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因素具有较强的动态变化能力以及与外界信息交换能力,其每一个整体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环境下运行的单个信息主体随时随地都在与外界信息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都会通过由活动旺盛期到活动衰退期的发展历程;开放性指的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不能在脱离外界信息前提下独自运行,需要不断地与复杂性的外界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和能量的交换,环境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全面推动信息主体的更新化建设;协同性指的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需要不断通过各种信息互换、资源互补的特性来促进各个要素信息交换模式的发展,以此方式来进一步推动信息系统的整体性演化进程,使信息生态系统功能在网络信息系统中运行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分析

1.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场的构建

信息场指的是信息资源存在以及相互作用的基本场所,会受到信息个体交换模式与方向、信息个体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信息相互影响区域三大核心因素的影响,与信息场中的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以及信息能量三大指标有着密切联系。电子商务网络信息个体能够不断通过相互之间的影响达到系统内部结构以及网络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场模式的发展是带动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与生态圈构建的重要前提,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性和独立性,其数量、质量以及能量等方面会在生态系统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定位理念,因此,要对其载体中的具体信息生产者、传递者的区域特征进行管理,并对各自信息机制和模式进行采集与定位,从而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场运行模式。

2.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

信息生态链指的是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中所存在的无形链条,各个单个的信息载体通过形成的信息场而相互链接起来,作为商务信息实现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源头与通道,在推动电子商务系统科学合理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载体作用。主干链和支撑链是构成信息生态链的核心因素,其中主干链包括有信息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消费者等,彼此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而实现信息生态链的构建。信息生产者是整个信息模式生态链的基础,通常表现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组织性供应商、企业以及个人商家;企业信息传递者在整个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模式构建中发挥着核心载体的功能,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络搜索引擎、物流公司、信用机构以及金融支付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平台来实现商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端效果体现,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中搜索和利用信息的个人顾客;而信息分解者主要包括用来筛选和整理垃圾电子商务信息的个人信息网络行为。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经过不断相互作用构成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的主干链。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又可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信息系统,内部系统包含有商务系统资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知识和理论、电子商务资源知识体系等;外部信息环境包括有构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相关社会、法律、物流以及人为信用环境等因素,内外部环境系统之间通过不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发展带动了整体生态系统各类支撑链的发展与完善。

3.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的构建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关键运行环节因素由电子商务企业、卖家与买家构成,信息交流中的每个信息人在不同类型的信息生态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成了类型各异、层次分明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组织模式,由核心层(电子商务、卖家、买家)、扩展层(网络软件服务商搜索引擎、物流信息系统)、相关层(新闻传播广告公司机构、金融银行交易系统)、外部层(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经济、社会、法律、信用、物流环境等),其中核心层次是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商务交易的主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扩展层可以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效构建提供平台和保证;外部层可以在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法律政策、物流网络信息等环节进行调控下来推动电子商务内部信息系统的优化构建与发展,从整体功能而言,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可以优化其信息流通功能,还可以通过不断影响、制约与融合较小的信息生态系统来推动建立高价值、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系统,从而为网络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实证分析——淘宝网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淘宝网是我国网络销售平台的领军者,经相关权威调查机构调查显示可知,淘宝网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了占据我国网购市场份额超过72%以上的领先媒介,全面带动了网上贸易和个人交易的发展。淘宝网到2008为止,其网络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9800万人,其市场交易额更是突破10亿人次,在市场经济不断繁荣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信息生态系统。淘宝网通过不断更新网络信息资源传播技术、积极调整信息资源优化策略和宣传途径,紧密结合市场运行状况与实际市场需求对各个区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调整与优化升级,并不断对信息生产者、传递者以及消费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网络服务的升级;对市场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论证与实地调查研究,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淘宝网在积极构建信息人资源信息相互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并通过不断有效调整信息生态链的构建和实现模式来推动信息流的有序发展,为实现网络上卖家与买家的合作提供了保证,推动了网络交易平台的构建,为此,卖家可以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买家商圈用户。此外,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日臻完善的市场法律以及治安良好的互联网网络和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为淘宝网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有利条件,对于线上核算以及线下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阿里巴巴集团下辖的淘宝网、中国雅虎、阿里软件、支付宝、阿里妈妈、阿里巴巴B2B公司、口碑网等都在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构建上起着互相影响、互相协同的作用。

四、结语

篇3

一些本不该由人民群众负担的成本费成为人们很大的经济负担,一些农民有电都不敢用。这一系列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国家大规模的、长时间的城乡电网改造,我国农村输电和配电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电线损耗也减少了很多。另外,国家推行的城乡同网同价的原则也大大减轻了人们的负担,农民不需要再负担额外的成本费,也不需要负担各级政府的额外加价,极大带动了电力的消费和经济的发展。

2农村电压电网改造的现状

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对农村电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更换掉破旧的电路,修好损坏的设备,使电网整体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刺激了人民的用电需求。各户人家的电灯亮了,电扇转了,逐步用上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多种家用电器,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拥有了不一样的文化生活。经济发展也为农村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遇,农村招商引资拥有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各个乡镇企业的正常运行得到了基本的保证。

3农村电压电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电网改造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给电网的管理带来了难题。在农村的用电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解决。电力系统中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在如今电网管理中,存在着收入不公的情况。一些农村电工干的是最累最辛苦最危险的活,拿的却是最微薄的工资,奖金福利少之又少;而一些公司内部的员工,在室内工作却得到更高的薪酬。这是十分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必然会打击到农村电工的工作积极性。倘若因此发生工作失职、管理不当等问题,所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农村电网管理要解决好人员的工资分配问题。近年来,由于电力设备年久失修所引起的意外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电力线路设备的维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另外,要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安全用电,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4供电部门如何应对现存问题

实现农村电网的信息化也包括要实现电表的自动化记录,从前挨家挨户抄电表的方式太麻烦且容易发生记录错误的现象。实现自动化管理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各家各户的用电状况,实现农村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供电部门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农村用电状况进行系统精确的记录和管理也更加直观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和浪费。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的电力管理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达到能够远程控制、系统管理的水平。还要能够预测用电情况的变化趋势,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

5农村电压电网先进技术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农村电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在管理方面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应用GIS系统进行管理,以便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GIS系统对于农村电力网络来说很适用,但成本很高,工作量也很大,经过改造可以应用于供电站的管理。此外,对于在农村用电采用抄表的方式记录用电量这一状况,相关人员提出了载波集中抄表系统和低成本抄表器等设想,在经济水平较低尚不能实现自动化抄表的地区,可以暂时以低成本的抄表器来替代,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数据的记录问题,还能够自动核对,更加系统精确地管理数据。

6结语

篇4

关键词:网络化控制;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传输;智能二次设备;二义性

1引言

现代大型电网的安全控制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复杂问题,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便是例证,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已将其列为九个开拓性的新兴科技领域之一。电力系统中现有的各种控制系统(如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功角稳定控制、无功电压控制)之间相互独立,且大多数采用点对点式的专线通信方式。如将基于网络的控制系统(NetworkedControlSystem,NCS)技术引入电力系统,可望为解决大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NCS系指在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途径中含有网络成分,有些文献也称其为网络化控制,或网络环境下的控制。NCS具有可靠性高、控制灵活、易于维护、扩展方便等众多优点,一经提出便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网络化家电、基于网络的智能制造等。

NCS的巨大优越性使其必然也会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建设专用网络的投资巨大,不太可能为各种特定的功能建设各自独立的网络,各种控制信息及电力系统的其他运行信息运行于同一电力信息专用网络平台上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可能将公用网络纳入电力信息网络中,以实现某些特定信息的传输,或作为某些运行情况下传输某些信息的备用)。本文称这样的电力信息专用网络平台及其所联的各种电力二次设备,为基于网络的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系统(PNCS)。

PNCS的实现可显著简化控制设备的连接方式,实现各种异构控制设备的网络集成和信息共享,使全局稳定控制和全局继电保护等一些崭新的控制功能成为可能,它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模糊现有电力系统控制设备之间的界限。但电力系统各种控制设备的信息差异很大,通过网络传输控制信息将存在时延不确定、路径不确定、数据包丢失、信息因果性丧失等问题,在实际应用PNCS前必须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学者明确提出就该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解决上述共性问题、掌握基于网络的电力系统控制的标准和协议,将是我们在新一代电力系统控制设备竞争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数字化是电力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应是下一阶段的发展主题之一。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对具体装备的数字化研究工作比较关注,与数字制造等领域相比,针对数字化的概念、共性问题等开展的宏观性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在网络化发展过程中,选择哪一种研究模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评估,本文针对PNCS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2发展展望

网络化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变电站二次设备接线形式的改变。数据采集和控制命令由点对点的专线传输转向由公共网络传输。这一转变将使二次设备的接口规范化、简单化、便于维护和扩展。规范化和简单化系指使用同样的网络通讯接口采集或输出数据,二次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在形式及数量上都将变得简单,且不同设备采用相同的技术。

在变电站网络上接入大量二次设备以后,人们便会考虑调整一些二次设备的功能,因而影响到网络传输的信息的变化。如:在点对点时代,可能对许多二次设备采集同一电流或电压量,再进行滤波处理。在网络化时代,可在采集装置中进行这些模拟量的各种公共的前期处理,再将处理结果量通过网络传给众多二次设备。因此使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组成及各种设备的软件发生变化,智能的数字化采集装置将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的第三阶段便是基于网络的各类二次设备的数据交换和信息集成,实现变电站数据的无二义、可重用。网络为数据交换和数据集成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但要完成这一步非常艰巨,考虑到二次设备制造厂家众多及变电站已有的众多数字二次设备,这一步的实现将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实现了变电站数据无二义后,网络化的优势才开始真正体现,带来变电站数字设备的变革,即数字设备功能的结构性调整和新功能新设备的层出不穷。具体举例如下:现有各类数字设备和系统中的某些功能是相互重复的,这些重复的功能在数据无二义的基础上可以合并。经过以上发展后,许多装置的功能已变得非常简单,加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许多装置作为物理硬件存在的必要性将受到质疑,许多硬件平台将被合并,变电站装置的数目将显著减少,且不同功能硬件平台的结构都将实现标准化,数字设备的硬件多样性也许将一去不返,只剩下规范化的硬件平台,具体功能由软件来实现。此外,由于网络提供了联系手段,数据的无二义将使各类数字设备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些以前不能实现的新功能将变为现实,如各类数字设备记录的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应用。

从系统级的角度来看,网络化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后两个阶段,目前颇受关注的广域控制和广域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等均是这方面的代表。网络化的发展将使获得全局信息的成本大为降低,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系统级的新功能将越来越多。最终网络将使电力系统中的任何数据和信息均可简单地得到,且无二义性,变电站的数字设备被功能强大的标准化计算设备所替代,研究人员的主要精力将用于开发各类功能强大的软件,而变电站“新设备”的安装,也可能由某一个电力系统软件管理中心的值班人员在远距离完成,将某单位开发的新型功能软件通过网络传送到某个变电站的超级计算机,由软件去适应变电站的网络环境,并开始发挥作用。电力系统的实时控制现在大多数由就地装置完成,在网络发展到足够快速以后,也可能由超级计算机在收集全局实时信息以后作出控制决策,从根本上改变电力系统二次系统的面貌。

3研究现状

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网络时延对电力系统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信息传输特性的分析、网络信息流控制技术、通信体系结构等方面。尽管以往没有明确提出对PNCS进行研究,但许多研究工作都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网络时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文[1]对基于信息网络的三方负荷频率控制(LFC)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参与调频的电厂中,当超过66%的电厂收到的频率控制信息延时超过两个数据包的传输时间时,电力系统的频率将发生振荡。文[2]对基于网络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时延大于250ms时,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将出现振荡。其他类似的研究也都表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出很强的时延依赖性。

(2)对信息传输特性的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验证和基于统计模型的网络仿真方法[3-7]。文[3]以实验验证了通过ATM网络传输远程保护信息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负载大于96%时,网络的丢包率和时延会增加,为确保安全可靠地通信,应采取有效的流量控制策略限制网络流量为链路容量的95%以下。文[4]采用网络仿真方法,在不同的网络流量环境下,对基于Agent的差动保护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的时延特性进行了仿真评估,认为必须构建企业专用通信网络来满足差动保护信息传输的需要。文[5]采用网络仿真方法验证了通过专用IP通信网络传输远程保护信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6]采用网络仿真方法对两区域四机系统中PSS的远程稳定信息的传输时延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速率为56kbps(56Klink)、1.544Mbps(DS1)、44.736

Mbps(DS3)、100Mbps(100BaseX)和594.43Mbps(OC-12)的专用通信链路都能满足远程稳定信息传输时间的要求。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网络仿真方法得到的结果只是网络的平均动态特性,用于分析保护和控制信息的传输特性可能不够,有必要采用确定性的信息建模方法进行研究,以得到系统网络时延最大值及避免一切由缓冲区溢出带来的包丢失。

(3)网络信息流控制。目前主要针对网络中间节点(如交换机或路由器)进行研究。为满足综合信息传输中保护、视频、管理等信息的不同服务质量需求,文[8]提出了在ATM交换机中采用混合优先级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策略在保证各种信息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网络链路的利用率。文[9]提出了采用时延控制策略对同时到达交换机的保护信息流进行控制。这些方法并不能确保端到端的响应时间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网络端节点和网络中间节点相结合的信息流控制机制。

(4)通信体系结构。华盛顿大学电力系和计算机系组成的GridStat研究组[10,11]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出发,提出采用网状通信结构连接厂站和控制中心。文[12]从网络的容错性和可靠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分层次的通信体系结构,该结构分为:厂站层、区域层和系统层三层。构建合适的通信体系结构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4有待解决的问题

(1)适用于网络环境的电力系统控制方法。基于网络综合传输电力系统的各类数字设备的信息,将使控制设备面临时延不确定、路径不确定、数据包丢失、信息因果性丧失等问题,尤其是数据包丢失可能影响系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现有的电力系统控制理论都是针对时延确定系统的,需研究这些新问题对于已有控制方法的稳定性的影响,并借鉴NCS的研究成果,构建新的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此外,网络为广域控制设备的实时信息交互提供了可能,可以改变基于先验知识的控制方法,显著改善各种控制系统的性能,但也对实时协同控制策略提出了挑战。应研究网络环境下多源、异构信息的感知和自主适应原理与方法,异构系统的协同决策支持理论,控制系统面向网络协作的行为模型,海量散乱测量数据的稳定、高效处理方法。

(2)电力系统综合传输的专用网络技术。电力系统是一个快速的分布式实时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很高,与网络化制造、网络化家电不同,现有的成熟的网络技术难以满足需要,可能必须针对PNCS的特点研究专用技术。包括典型的变电站控制网络结构和站间网络结构标准、电力高速专用网络的应用层协议、电力实时数据的流量均衡方法、信息分类方法、拥塞与流量识别及控制、电力系统故障等紧急情况下的信息调度方法、电力系统分布式环境下的实时中间件技术等。

(3)统一的电力系统信息模型。数字化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彻底消除数据和知识的二义性,通常由公用的数据结构或协议来实现。在数字化时代,数字设备相互独立,无二义性是一个局部问题,且在制造厂家内部就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在PNCS时代,无二义性的实现则要艰巨得多,网络化使众多设备相互集成,必须实现全局的无二义性和不同厂家之间的无二义性。建立各种类型的标准数据和统一的公共信息模型是PNCS必须解决的问题。

(4)基于网络的电力系统控制的新功能与新设备。网络的应用将使以前不能实现的一些控制功能成为可能,如基于网络的稳定控制系统、基于网络的低频振荡抑制系统、基于网络的二次设备动态监控与协调等。PNCS带来的现有设备功能的结构性调整,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功能设备。

(5)PNCS的一些具体共性技术问题。如数据采集问题。在网络化集成时代,必须解决数据采集的同时性、多采样率、多精确率等问题。又如海量数据的处理、计及信息网络动态特性的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电力信息综合传输特性分析仿真平台、电力系统控制专用通信网的物理仿真平台等均是网络化时代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5结束语

PNCS的研究与实现才刚开始,到底会如何发展,今天很难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将其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也许会使其发展的道路相对平坦一些。

参考文献

[1]BhowmikS,TomsovicK,BoseA.Communicationmodelsforthirdpartyloadfrequencycontrol[J].IEEETransonPowerSystems,2004,19(1):543-548.

[2]WuHX,NiH,HeydtGT.Theimpactoftimedelayonrobustcontroldesigninpowersystems[A].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WinterMeeting[C],NewYork,USA,2002,2:1511-1516.

[3]SerizawaY,ImamuraH,SugayaNetal.Experimentalexaminationofwide-areacurrentdifferentialbackupprotectionemployingbroadbandcommunicationsandtimetransfersystems[A].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1999SummerMeeting[C],Edmonton,Canada,1999.

[4]CouryDV,ThorpJS,HopkinsonKMetal.Anagent-basedcurrentdifferentialrelayforusewithautilityintranet[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2002,17(1):47-53.

[5]SerizawaY,ImamuraH,KiuchiM.PerformanceevaluationofIP-basedrelaycommunicationsforwide-areaprotectionemployingexternaltimesynchronization[A].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SummerMeeting[C],Vancouver,Canada,2001.

[6]RauxGJ.Telecommunicationofstabilizingsignalsinpowersystems[D].WestVirginiaUniversity,2003.

[7]SerizawaY.ShimizuK,FujikawaFetal.ATMtransmissionsofmicroprocessor-basedcurrentdifferentialteleprotectionsignals[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9,14(2):335-342.

[8]DoiH,SerizawaY,TodeHetal.SimulationstudyofQoSguaranteedATMtransmissionforfuturepowersystemcommunication[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9,14(2):342-348.

[9]DoiH,SerizawaY.TheapplicabilityofhybridprioritycontrolforATMnetworkundertherequiredQoSconditions[A].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WinterMeeting[C],NewYork,USA,1999,2:1511-1516.

[10]TomsovicK,BakkenD,BoseA.Designingthenextgenerationofreal-timecontrol,communicationandcomputationsforlargepowersystems[A].IEEEProceedings-SpecialIssueonEnergyInfrastructureSystems[C],Yokohama,Japan,2003.

篇5

关键词:单片机电话主叫信息识别FSK数据通信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发送及接收(俗称来电显示),简称CID(CallingIdentifyDelivery),是电信局向被叫电话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项目,是指在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电话号码、主叫用户姓名、呼叫日期和时间等主叫识别信息并进行存储,以供用户查阅的服务项目。被叫用户根据显示的主叫识别信息而决定是否接听电话,可以避开一些不愿接听或不友好的电话。利用这个功能可以进行FSK信息解码的电话网数据通信,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电话主叫识别原理和传送协议

实现电话主叫信息识别业务的基本方法是,发端程序交换机将主叫电话号码等信息通过局间指令系统传磅给终端交换机,终端交换机再将主叫识别信息以移频键控FSK(Frequency-ShiftKeying)或双音多频DTMF(DualToneMulti-Frequency)方式,在第一次振铃或第二次振铃间隔期前传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明确规定,统一采用FSK方式提供主叫电话来显示服务。在一次呼叫中,若被叫用户申请了CID业务,则电信局的终端交换机就会向该被叫用户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流程与时序如图1所示。

其中A、B、C、D、E为数据传送时的状态持续时间,各段时间值如表1所列。在数据传送前或传送过程中,如果用户摘机,则传送停止,但呼叫处理正常进行。

表1CID信号传送各段时间值

符号时间值说明

tA1s第一次铃流信号

tB0.5s<tB<1.5s第一次振铃结束与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tC≤2.9s传送数据的时间,包括信道占用信号和标志信号

tD≥200ms数据传送结束与第二次振铃开始的时间间隔

tE1s第二次铃流信号

tB+C+D≤3.6s各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主叫识别信息数据格式

FSK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输格式有两种:单数据消息格式SDMF(SingleDataMessageFormat)和复合数据消息格式MDMF(MultipleDataMessageFormat)。前者的结构简单,可容纳的信息内容较少,如主叫号码、日期和时间;后者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容纳的信息长度较长,除单数据格式内容以外还可以主叫用户的姓名等。本文主要介绍FSK主叫信息数据格式的接收。

单数据消息格式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合,消息头由消息类型和消息长度组成,它们均为8位字。消息类型的值来识别消息的特征;消息长度指明后面所跟消息字的长度。消息体包括交换机需传给终端用户的消息。消息体可容纳1~255个8位的消息字。每个字用8位带校验位的7位ASCII编码字符集表示。

一个完事的消息帧由信道占用信号、标志信号、数据信息和校验字组成。信道占用信号和标志信号用来提示电话终端准备接收数据;校验字用来作差错检查,如图2所示。

①信道占用信号。这是发送主叫信息时要首先发出的头标志,由一组300个连续的“0”和“1”交替地组成。其第一个位为“0”,最后一个位为“1”。在通话状态下,此信号不发送。

②标志信号。在挂机状态下,程控交换机向用户发送主叫信息时要先发送的第二个标志信号,由180个标志位(逻辑“1”)组成。在通话状态下,此信号不发送。

③标志位。程控交换机根据线路使用情况随机插入的标志位,由0~10个逻辑“1”组成。

④数据字。主叫信息,每个数据字之前先行一次“0”作起始位,在最后加一位“1”作结束位,每个数字的最低位先发送。这样,实际每个字为10位,即1PXXXXXXX0,其中P为奇偶校验位。

电话主叫信息数据传送时,信道占用信号首先发送,后接标志信号,最后连续发送数据字。根据数据传送情况,间隔地插入一些标志位。一般标志位会加在如下字的传送之间:

a.消息类型字与消息长度之间;

b.消息长度字与第一个参考数字或消息字之间;

c.参数类型字与相应的参数长度字之间;

d.参考长度字与第一个参考字之间;

e.最后一个参数字与下一个参数类型字之间;

f.最后一个参考字或消息字与校验字之间。

单数据消息格式数据传送按消息类型(04H)、消息长度、消息字、月、日、时、分、主叫号码(或“O”或“P”)的顺序排列组成消息进行传送。所有的消息字和参数字都有奇数偶校验位,采用奇偶校验的方式传送。

3电话FSK信息通信电路设计

本文以FSK信息解调器SM8220P芯片与单片机及外电路接口为例,介绍FSK信息的通信接收方法。SM8220P解调器是日本NPC公司生产的双列直插、低功耗CMOS集成电路FSK解调芯片,其解调器的引脚功能如表2所列。

表2SM8220P引脚功能

符号引脚功能

TIP-RING1,2电话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入必须隔直流

AGND3模拟地,要通过一个电容接地

RDIN4振铃检测输入。要把振铃信号经衰减后连接到此引脚

RDRC5振铃检测RC延时电路,低电平有效

RDET6振铃检测输出,内部接施密特触发电路。当为低电平时,表明检测到振铃信号输入;不用时应接地

PWDN7掉电控制,平时应保持为低电平。若为高电平,进入掉电工作模式,COSCOUT、CDET和DOUT自动被设置成高电平,AGND、FOUT被设置成高阻抗状态

GND8器件地

OSCIN/CLKIN9振荡放大器输入,外部振荡放入器信号经此引脚输入

OSCOUT10振荡放大器输出,使用外部振荡信号时必须开路

CDET11载波检测输出端,低电平有效。为低电平时,表明此时有FSK载波信号输入

NC12空脚

DOUT13数据输出,平时为高电平。当CDET=0时,表明此时电话经上有一个有效的FSK信号输入,经解调后由该脚输出

DMIN14解调器输入端

FOUT15FSK带通滤波器输出端,通过一个电容耦合连接到DMIN

VDD16电源正极(3~5.5V)

SM8220P遵循Bell202和ITU-TV.23协议标准,以连续二进制脉冲频移键控信号的方式传输,传输速率为1200bps。支持FSK号码显示和姓名显示等多种功能;芯片内部包含电源掉电检测电路、振铃检测电路和载波检测电路;信号输入检测灵敏度高,电源工作电压较宽(3~5.5V),是进行电话FSK信息解码通信的较好的集成芯片。

为实现电话FSK信息的接收,采用P87LPC764单片机控制SM8220P电路,以完成电话FSK信息解码通信的工作。电话FK信息通信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知,对于从电话线上传输来的FSK信号,信号传送在第一次振铃和第二次振铃之间。振铃信号经过整流、分压,加到TIL113光电耦合器件的发射管上,使发射管有电流通过而发光,照射到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臻使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在R6上得到大于1V的脉冲信号,输入到单片机外部中断0,唤醒单片机准备接收。0.5s后FSK信号经过C3、C4、R1、C2的隔直和衰减,输入到FSK接收器SM8220P的差分输入端TIP和RING脚,将FSK信号读取解调后从DOUT脚输出ASCII码的串行序列,由P87LPC764单片机接收处理,提取出相应的电话FSK信息,发到多功能LED显示模块MAX7219驱动数码显示和24C64保存。

4FSK信息接收通信软件设计

单片机对SM8220P输出的ASCII码串行序列的识别过程,由接收和数据整合两部分组成。由于FSK信号波特率为1200bps,每发1位的时间是833us,因此,可以设定定时器每833us接收1位,每10位提取出1个数字。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接收完全FSK信息。当有电话来时,在第一声振铃后,单片机开始准备检测接收信号,SM8220P开始接收300个由0、1组成的频率为1200Hz的信道占用信号和180个“1”标志信号,紧接着接收主叫号码和时间。每收到1个数字,SM8220P都把它变换成10位(1PXXXXXXXX0)的串行序列,由13脚输出传送给P87LPC764单片机,P87LPC764经过精确的定时编程将其检测整合出相应的FSK号码、时间等数据,完成FSK信息解码、接收通信、接收到的电话号码可以保存在24C64串行E2PROM中,也可以输出到LCD上显示。SM8220P的11脚用来提示电话线上是否有新的FSK信息的输入。若有新的FSK信息输入,此引脚将产生低电平。单片机接收FSK主叫信息可以采用定时中断方式,也可以采用延时查询的办法进行。电话FSK信息接收通信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篇6

关键词:变电所设备电力通信

1市区电力综合通信网的全面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电力行业迫切需要实现调度和管理的现代化,当前正在组建的电力通信网做到了集中资金、统一规划,建设一种高起点的、宽带的、综合的通信平台,能完成以下业务的综合接入、高速可靠传输和统一管理:

*行政/调度话音业务

*实时数据(调度自动化数据、用户抄表数据等)业务

*计算机管理信息业务

*图像监控业务

*继电保护业务

(1)通信方式的选取。

在电力系统网络中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音频电缆、扩频微波和无线电数传电台等多种传输方式。

“综合信息网”通信方式的选取必须具有高可靠性、经济性、寻址量大、双向通信、容易操作与维护等特点。

从国内外电网通信建设的趋势来看,基本都在向光纤通信发展,而且目前的光缆在技术和性能上已经非常稳定,采用光纤传输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是建立大容量、高质量、高速的电力信息网的最佳选择。结合本局实际情况,选取了光纤通信方式,并使光缆尽可能沿着10kV线路同杆架设,以减少工程投资。

(2)网络拓扑结构及系统配置。

根据临海市区在地理位置分布、远动厂所数量、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以及主要信息流量呈星状的特点,结合杆路分布等具体情况。在市区范围内采用以临海供电局为中心,简单的环状加射线拓扑结构。该结构满足网络可靠性前提下,网络建设费用最低。网络拓扑结构图见图1。

根据这一网络拓扑结构,目前可以把花街变、灵江山变、巾山变、祟和门变与本局主站联成光纤主环。花园变作为此35kV终端变,且距离较远,采用在灵江山变通过光支路接人方式,由于本局与台州局通信业务较多,且水洋变、红光变落在台州局光纤网上,以通过光支路方式与台州局主站联接最为经济、简单。环上各接点采用155MSDH分插复用设备(ADM)与台州局连接。花园变通过155光分支路连接。

光传输设备配置为:临海局为STM—4(622M)光平台,巾山、祟和门、花街、灵江山、水洋、配置STM—1ADM设备,花园、红光配置STM—1TM设备;可以选用与台州局所用的设备为同一厂家产品,彼此之间的通信联系采用光支路对接即可完成。

网络保护:临海局、巾山、祟和门、花街,组成自愈环通道保护方式,最大传输容量业务合计63个2M。另外,临海局对水洋和花街对灵江山这几个地方均可采用光支路完成。

(3)组网方案。

网络应适应调度及行政电话、自动化信息、电力信息传输的需求,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其传输速率范围十分宽广,从几Kb/S到几百Mb/S。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业务量呈指数增加,而数据业务量则以更高的速度增长,电力通信专网所传输的IP协议会占越来越大的比例,IPoverATM、IPoverSDH、IPoverWDM等技术的出现为目前和未来信息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目前IP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结合本局在未来几年的实际应用,市区光纤通信网采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暨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IBA5综合宽带接入设备。这是一种具有IPoverSDH功能的SDH设备。是一种在SDH传输制式下实现宽带接入和窄带接入真正综合的设备。它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优势,完全能够满足县级电网各种业务增长的要求。

(4)各站点到临海局的各种业务接口与数量:

各类远动可视电工业图调度计

站名信息网

电话通道话会议像监控算机网

台州局19门17路2M2M

巾山变14门2路2M2M100M100M

祟和门14门2路2M2M100M100M

花街变14门2路2M2M100M100M

灵江山14门2路2M2M100M100M

花园变14门2路2M2M100M100M

水洋变14门2路2M2M100M100M

红光变14门2路2M2M100M100M

(5)变电所设备组合模型。

(6)网管系统。

本网管系统采用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SEMS2.0网元管理系统,硬件为PC机,内置数据库,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提供全中文图形界面;具有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综合管理、网管系统自身管理等几大管理功能。还能够实现远程异地监控,可以及时帮助用户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等特点。

篇7

信息技术和高校电子商务课程之间相互结合,是将信息技术以工具形式和课程相互融合一体,是课程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要素,可以成为教师教学工具,学习学习重要方法,重要教材。在教学全部过程中应该把信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教学课程有机集合起来,并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师实施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立一个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同时创建新的教学方式。在整合两者之间关系同时,要体现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课程双向性,也就是信息技术对于电子商务课程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如何进行改造,课程如何进行设立,商务课程是创新中对于信息技术新的开发,但是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核心问题,设计到如何建立信息文化背景下的对于信息课程整合新形式,吐过利用课程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内同,要求对于变革人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新方法都有着一定促进作用。这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能够不断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是建立新型教学环境重要保障。

2信息技术如何更好与电子商务教学相互结合

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教学相互结合,理论上非常一致看法是要整合出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电子商务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够有自身特点,应该能够向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都开始进行探索。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课程中,要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使得两者之间相互交叉学习。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进行深层次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认识信息技术知识,比如对于物理化学课程学习;第二,应用信息技术,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个别辅助教学管理,教师要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第三就是开发信息技术,要求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同时,还要对于课程进行改革,比如可以利用传统模式,粉笔,黑板和电视等方式进行教学;第四要融合信息技术,对于整个教学技术阶段要进行全面改革。

3对于信息技术和高校电子商务教学深入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备课,上课,练习等很多方式,信息技术作为电子商务教学重要工具,可以在学生的组织领导下进行学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电子商务教学提供非常好服务,电子商务课程要充分加强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如何更好将信息技术和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相互结合,具体方式有那些。第一,对于基础教学实现群体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成为一个有机共同体,在现实社会中,商务活动实质流是指的是通过团队学习,建立一个共同体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化平台进行相互学习。这样就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观点看法,不仅可以相互促进,同时还可以加强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充分利用学院网络进行相互学习,加强相互之间思想碰撞,极大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建立起鼓励机制,推选出此近期非常好的创新主体进行学习,正确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比如大学生常用网络工具,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新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同时可以提出新的视角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观念,促使大学生科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对于信息技术掌握能力。还可以进行主体论坛学习,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共同体,注册一个帐号或者一个信息,然后进行及时回复,还可以上传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很多方式,遇到问题还可以想共同学习帐号进行及时求助,这些都是可以很好提高高校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以说在高校建立校园网络并建立主体论坛可以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共同学习,也可以使得很多教师加入进来,把自己课程想大家尽享相互分享,还可以进行异地授课活动等等很多方式,都是可以把信息及时很好应用到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同时在教学课程中,最重要方式就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是非常值得推崇的重要方式。所以说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一项教学模式体验。随着各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电子商务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进步,尽管网络使得电子商务发展遭受到巨大冲击,但是不论是从什么角度上说,电子商务都是稳步向前不断发展之中,也不断被应用到生活中各个领域建设中。对于无需双方会面就是进行相互交易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已经是现代社会消费者和生产者都竭力进行推广和应用的交易渠道,对于目前发展模式来讲,高校电子商务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一步一步进行培养和学习,这就需要更多人力和物力付出。

4结论

篇8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推出的信息系统项目有39个,涵盖计划、财务、营销、工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公司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流程化管理。目前与电网工程管理相关的系统主要包括:ERP系统;电网前期管理系统、项目规划库、项目储备库、项目计划库;财务管控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基建管控系统、工程结算管理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系统;经济法律系统等等。考虑到工程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部分都会在信息系统中留有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审计线索的特征。为此可以从工程业务出发,在深入了解工程业务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列举出审计线索的特征。由于电子数据反映了电网工程的经济活动,因此特征列举后,可以用计算机语言描述这些特征,然后在海量的数据中高效、准确地找出符合这些特征的数据。通过对工程问题的特征枚举、特征捕捉和特征分析,最终找出审计线索。首先,进行工程问题的特征枚举,即尽量列举出工程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可能产生问题的特征表现。其次,通过运用计算机查询语言或多维分析方法等相应技术来寻找、发现相关特征,或验证数据的发展趋势是否与通常的规律相一致的过程。数据特征隐藏在海量的数据中,特征捕捉是显性化数据特征的过程。最后,通过前两步找出了符合特征表现的数据,通过审计人员的分析和职业判断,再结合线下审计进行取证。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网工程造价审计的具体路径

工程造价审计的重点在于:初设概算是否超过可研估算;工程决算总额是否超概算,单项工程结算是否超概算;工程结算是否真实、合规;工程量是否真实;是否严格执行招标价;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是否合规;竣工验收当月是否估价转增资产;是否有预留的尾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算、决算。对于上述内容,L供电公司在信息系统中的具体的审计路径如下。

1.通过ERP系统挂接的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等文档,或通过OA系统查询可研批复文件、初设批复文件,核实概算金额是否超过可研估算;查询ERP系统项目模块、财务模块,获取在建工程支出金额,同时查询工程决算报告,核实最终决算金额是否超过概算。

2.核实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合规性。(1)核实工程量,主要通过工程现场实地核查,并与施工图、竣工图核对确定。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数据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快捷获取相关信息,判断审计重点,提高效率。通过基建管控系统,可以查询施工图、施工及监理记录,现场签证单等资料,与工程量核量单进行核对,基本确认工程量,为工程现场核实提供资料基础。(2)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查询中标单位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核对,工程量清单是否一致;投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是否响应招标文件;同时,获取综合单价信息,并与工程结算书核对,是否存在随意调整综合单价的情况。(3)工程结算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单价是否调整,调整依据是否适当;措施费、其他项目费是否依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和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是否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结算等。(4)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是否存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核实变更、签证手续是否齐全,承包单位是否在设计变更确定后14天提出变更价款报告,是否经监理和工程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确定方法是否适当。(5)查询基建管控系统施工、监理记录以及工程量文件,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合同约定工程量的增减,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是否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综合单价及措施费是否调整,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措施费租价方法计算。(6)查询施工期内合同约定的主要建设材料当地信息价相对投标价上涨或下降幅度,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是否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是否按合同约定调整,调整价差是否只计取规费和税金。(7)如果工程结算中有甲方原因支付的窝工费、赶工费等,可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相关施工和监理记录,确认窝工费、赶工费的真实性、合理性。

3.通过基建管控系统查询工程分包业务,并与招标文件、合同核对,是否存在违反约定分包的情况;通过OA系统文件查询施工企业合格分包商名册,核对承揽分包业务的企业是否属于公司系统入围的合格分包商;查询分包合同,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界限是否清楚,是否存在将核心业务违规分包的情况,是否存在违法转包的情况。

4.查询ERP系统中其他费用订单,核实其他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合规性。(1)征地拆迁补偿费:通过经法系统查询征地协议、拆迁赔偿协议,与ERP系统服务订单、会计凭证核对,金额是否一致;征地面积是否与工程实际占地面积一致;查询施工设计文件中的拆迁明细,与拆迁赔偿协议核对,是否存在较大差异。(2)招标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查询招标文件,已向中标人收取招标服务费的,是否在招标费中重复计列。(3)生产准备费:查询ERP系统车辆购置费金额,与固定资产卡片及实物核对,是否存在车辆购置费拼盘使用、超标准购置车辆的问题。(4)大件运输费:查询初步设计文件,在初设阶段是否明确大件运输方案;同时查询经法系统,是否签订大件运输合同,合同金额与结算金额是否一致。

5.查询财务管控系统,核实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支付,是否超过工程财务制度规定的上限;工程最终结算支付金额是否与审定结算一致。

6.是否存在尾工工程,查询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决算报告,核实预留的尾工项目是否包括在批准概算内,有无新增工程内容的问题;预留尾工总额是否控制住概算金额的5%以内;未完工程是否在竣工决算报告完成后6个月内建设实施完毕;6个月内尚未开工,是否取消项目。

篇9

对于信息的传输、接受及处理都属于电子通信工程.当前我们已经买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已经同时扮演信息的接收者和生产者两种角色,对于信息人们的眼球也在不断地提高,信息的传输不仅仅要做到及时,并且要全面,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恰好可以人类的这一需求,在传输信息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既可以很好的优化信息的传输,也能更好的实现网络化,在各种网络协议的规范下,对于正在进行传输和将要进行传输的分散性信息利用計算机网络技术进行集合,发挥并很好的利用其传输的功能,在被网络技术覆盖的范围内对信息进行运载.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为了保持通信领域能够稳定的对信息进行传输,可将以光纤或电缆为介质连接的广域网技术应用其中,在不同频段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就会组成信号传输通道。

广域网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不仅具有很好的性能,而且操作简单,传输距离远、噪音低,能够抵抗外界干扰,还能很好的实现信息的共享,利用广域网技术能够有效的促使信息传输范围的扩大,可覆盖整个城市,并且信息的传输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以广域网技术为基础,电子信息工程不断地发展起来,并且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目前已深入到了偏远的地带甚至山区,信号传输的范围得到了不断地扩大.

结点和链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用于接受信息的两个主要凭借.信息在进行转接和接受访问时要以结点作为保障,结点能够使信息获得相应的接受空间,进而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输到集中器中,合理化的对信息的接收进行控制.于电子信息工程而言,必须要保证准确及稳定的信息接收必,一旦出现信息的遗漏或是接受延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负担加重.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接受信息时,为了防止泄露信息,一方面要按类型对信息进行区分,另一方面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密.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运用多种加密技术,有了这些技术使得信息的接收变得更加完善.以对称加密技术为例,这种技术主要是对接受的信息进行私钥加密,经过对明文、密文的推理,借助通信网对接收的信息发送出去,这样在接收信息的全过程中,信息一直处于加密状态,信息的秘密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垫子信息工程中,信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电子信息工程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既要保障其及时性又要确保准确性。网络系统是十分复杂的,电子信息工程与网络系统连接后,必然会受到来自于网络系统的多种冲击。对信息的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工作,这样的环境下,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垫子信息工程在处理信息时就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其提供相应的空间,借助防火墙等这样的技术阻挡来自于互联网外部的对于信息的攻击,进而使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防火墙能够快速的识别出来自于互联网外部的攻击行为,对信息处理和恶意攻击进行区分,并对恶意攻击进行阻挡,以保障为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处理信息。除此之外,防火墙还能主动地为处理的信息进行路径的设置,这是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进行的,能够有效的躲避外部信息追踪,为信息的处理提供安全的保证。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能有效的促使信息传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很好的保障信息接收的秘密性及信息处理的安全性;能够及时的修补出现的安全漏洞,还能够对信息内容进行及时的备份,避免数据丢失等问题,保证了电子通信工程能够在良好的外部条件下进行,对垫子通信的效果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很好的推动了电子通信工程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电子设备中如何应用计算机网络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并非仅垫子通信工程会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设备中也会有体现。电子设备是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不可或缺的凭借,在电子设备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研究和开发电子设备,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的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电子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中,有利于信息共享的实现。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环境,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开发者都可以将自己取得的相关信息通过该系统试下你共享,这样既能方便了内部人员的沟通,同时研究者或开发者还能够通过系统随时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以减少因缺乏信息对垫子设备的研究及开发带来的不理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电子设备中,为其提供了服务器。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一个新型电子设备投入之前都必须要进行可靠性分析,改电子设备是否能够在工程中正常良好的运行,都需要检测完设备的参数及数据之后才能进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服务器,还有相应的网络协议,一方面能够创造优质的网络环境促进电子设备的检测,另一方面还有效的提高了服务器对于电子设备的读取能力。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合理的应用到电子设备中,能够很好的促进通信系统不断走向完善。电子信意工程中的信患必须要利用通信系统来节能型活动、执行命令,并且还耍连接通信网线和网口。为了使信息处理的效果得到保证,要尽可能的保证通信系统及协议的一致。通信系统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Unix系统纳入其中,这样能够使得通信系统的统一性及协议的同一性同时得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篇10

关键字:试验平台;OFDM;耦合器;放大器

中图分类号:TN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112-03

已有的研究表明,电力线是一种复杂的通信媒体――无处不在的噪声、负荷变化及一些不可预测的干扰都会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要保证通信质量,提高通信速率,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单载波调制系统不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因为需要对信道进行多级均衡,设备复杂且收敛性差。多载波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以其抗干扰能力强、带宽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实现高速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OFDM定义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传统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符号序列被调制到一个载波上进行串行传输,每个符号的频率可以占有信道的全部可用带宽。OFDM调制方式是将可用的频谱分成N个频带较窄、相对低速率传输的子载波,子载波的幅频响应相互重叠和正交。串行传输的符号序列也被分成长度为N的段,每段内的N个符号分别调制到N个子载波上一起发送。也就是说,OFDM是把一组高速传输的串行数据流化为低速的并行数据流,再将这些并行数据调制在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实现并行数据传输。虽然每个子载波的传输速率并不高,但是所有的子信道加在一起可以获得很高的传输速率。

二、OFDM系统的技术优势

采用OFDM实现高速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主要有以下的技术优势:

(一)OFDM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与一般均衡器相比,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对并行数据进行调制、解调,大大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程度。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和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不断进步,用DFT实现OFDM已付诸实用。

(二)能够有效地消除ISI及子载波间的串扰

正交频分复用OFDM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延长传输符号的周期来克服多径干扰的并行数字调制技术。它将高速串行数据分解为多个并行的低速数据,这样每路数据码元宽度加长,从而减少了ISI的影响。例如,一个10Mbps的BPSK码元的长度只有100ns,而一般电力线中的时延扩展为1μs,这样接收到码元会受到10个延时码元的干扰;OFDM将信道频带划分为100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的单位码元的长度为10μs,从而大大提高了抗ISI的能力。

(三)有效地降低电力线的衰减特性对载波通信的影响

作为一种信息传输媒介,低压电力线亦具有射频信道的多径效应,从而带来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减。OFDM将频率选择性衰减引起的突发性误码分散到不相关的子信道上,从而变为随机性误码。这样可利用一般的前向纠错(ECE)有效地恢复所传信息。然而,OFDM本身并不能抑制衰减,各子载波在频域内的位置不同,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影响。OFDM可以根据信道特性进行子信道分配,这样就能够保证信号只在误码率能够满足通信要求的频带范围内传输。

(四)频谱利用率高

OFDM使用正交函数系列作为子载波,子载波的频谱正交且相互重叠,可使载波间隔达到最小,从而提高了频带的利用率。如图1所示,OFDM信号的频谱非常接近矩形,因此频带利用率可接近香农信息论的极限。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单载波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很少超过80%,而OFDM系统的效率则可接近100%。

三、低压电力线OFDM 通信系统平台总体设计

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将OFDM 技术与信道编码、均衡、同步、解码等技术相结合,可以组建一个比较稳定可靠的高速通信系统。为了建成一个基于OFDM 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平台,考虑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相结合的总体方案。采用软件模块在PC 机上实现发送信息的编码、调制、解调、解码过程,由硬件模块实现信号的数模和模数转换、信号的放大耦合以及信号的上下变频。发送信号经过宽频带功率放大器后由耦合器耦合到低压电力线中进行传递。本文中设计的低压电力线OFDM 系统平台如图2所示,主要由两大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实现信号的处理,硬件模块实现信号的转换和传递。

(一)OFDM系统设计

从信源发出的信号首先经过级联编码,在本系统中,级联编码由卷积码和RS码级联而成。经过编码的信号进入映射模块,采用DQPSK将信号调制成复信号。将这些复信号送入串并转换模块后变成N个子数据流进入到IFFT模块进入OFDM调制,得到OFDM码元。为了进一步抑制由信道的多径性引起的ISI,我们在得到OFDM码元之后在OFDM码元中插入保护间隔,实际的做法通常是将OFDM码元中最后的数据复制到OFDM码元前,然后形成一个新的OFDM码元滤波成形,最后发送到模拟前端。

将接收到的信号变成为数字信号,然后经过同步模块,得到整个系统的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后得到正确的OFDM码元组,将这些OFDM码元组中的循环前缀去除,然后送入FFT模块进行OFDM解调。然后将通过发射端插入的已知的导频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然后进行解映射和解码的步骤,得到相应的数据流。

为了达到高速数字通信的要求,系统的数据为2M,电力线信道的延时为2μs,则一般考虑取整个OFDM码元符号的保护间隔为6μs,取整个OFDM符号的时间为30μs,则每个OFDM符号所携带的bit数为数据速率和符号的有效时间之积,即2M*24μs =48bit。由于采用的卷积码的编码效率为1/2,则经过编码之后每个符号对应了96bit,而系统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也就是2bit调制成一个复数信号,则每个OFDM符号必须携带48路复数信号,也就是在进行OFDM调制时需要将信号串并转换为48路并行的子数据流分别加载到48个子载波上,子载波的间隔为1/(30-6)μs =41.7kHz。系统除使用48个子载波加载数据之外,还使用8个子载波插入导频符号,作为信道估计和频率跟踪用,同时在两端流出8个子载波,一共使用64个子载波,则所使用的带宽为41.7k*64,约为2.67M的带宽。

(二)高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由于低压电力线网络是为了传送50Hz 工频电功率而设计的,它对于1MHz 以上的信号的输入阻抗很小。这意味着发送器需要提高发送功率,或者设计输出阻抗很小的放大器,才能达到将一定功率水平的信号发送到电力网络中去的目的。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低压电力线网络的输入阻抗在几欧至几十欧之间。因此设计的放大器输出阻抗必须尽可能的小。

为了实现阻抗匹配,设计输入匹配变压器;使用耦合电容来传输高频信号,阻隔工频电流;采用MOSFET 管芯片 BLF177 实现宽带功率放大,通过直流电源电路来驱动 BLF177,同时采用去耦阻隔器阻隔来自电源的高频信号干扰,由于是高频信号,因此在设计中除了排除外来频率信号干扰外,还要考虑电路本身各个元件的高频特性的影响。

(三)低压电力线OFDM 系统的耦合电路设计

设计一个有效的低压电力线高速通信耦合电路,主要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能够适应低压电力网开放式的网络结构及其动态多变的网络特性,保证以较低的介入损耗传输高频信号,同时阻止电力线50Hz 的工频电流进入通信终端。

2.提供足够宽的带宽,以及良好的阻抗特性和较小的工作衰减。

3.应考虑到实际应用,装置应尽量简易、经济,便于现场的安装使用。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载波信号耦合方式主要有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本文选用电容耦合,属于直接耦合,电路简单,传输特性较电感耦合更理想,工作衰减小。电容耦合采用耦合电容器为主要元件,其电路图如图4所示。该耦合电路将高频载波信号直接注入到电网,同时从电力线上接收高频载波信号。

高频电容C00一端接入低压电力线,另一端与耦合变压器相连。C00采用高压电容,其耐压值大于275 V。C00一方面用来耦合高频载波信号,另一方面起到高压工频隔离的作用,这里建议耦合电容C00选用0.0047F。

耦合变压器T00不仅具有隔离作用,同时也实现了信号线平衡D不平衡的变换及其阻抗的变换作用。T00的初级线圈与C00组成高通滤波电路,阻止了50 Hz的工频电流,并尽可能削弱低频的电力线电压信号,减少衰减低频噪声及干扰信号;同时保证高频信号的通过,并为其提供尽可能小的衰减及线性幅频、相频特性。

四、结语

本章给出了低压电力线OFDM 载波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分别描述了试验平台中各个环节的算法以及具体实现方法;具体阐述了模块中宽频带功率放大器、耦合器的设计,给出了详细的原理说明、实现方法等。论文对基于 OFDM 技术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平台整体设计方案给予了说明。整套实验平台的成功研制表明将OFDM 技术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虞华艳,毛德样.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低压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J].电子技术,2003,(3).

[2]佟学俭,罗涛.OFDM 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刘华玲,张保会,刘海涛.扩频通信、OFDM 调制技术及其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继电器,2001,29(11).

[4]熊兰.低压电力线OFDM 通信系统的实现及其均衡与同步技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张有兵.低压电力线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6]T.M.Schmidl,D.C.Cox.Low-complexity burst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1996.Vol.3,1301-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