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15 19:5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药经济

篇1

医药经济文献,是医药经济知识或信息与记录载体的统一体,是专门以医药经济管理学科或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献。

医药经济文献涉及到医药领域的经济理论、经济技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动态、经济信息、经济生活、医药贸易等方面,其目的是反映医药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新动向、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医药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市场等各方面。

医药经济文献的存在形式

根据医药经济文献本身的特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是按出版形式划分如下:

连续性出版物:是医药经济文献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广大经济工作者最重要、最及时,因而也是最有用、最重要的情报和文献资源,其中包括医药经济类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以及丛刊等。

图书:其中包括医药经济学术著作(从事医药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的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教科书、通俗读物以及文献检索工具书。

档案资料:在医药领域当中,人们在生产、经济研究、生产实践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文献总称。其中包括经济任务书、协议书、审批文件,经济研究计划、大纲、方案、数据、图表以及需要保存的医药经济活动档案材料。

医药经济会议文献:主要内容包括与会者提交的论文、报告、会议记录、会议做出的决议或所制订的方案,对会议内容的报道、宣传、评述纪要,会后出版的会议录、论文集等。

政府医药经济出版物:由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发表或出版的各种医药文献,如政府对医药行业下达的经济公报、经济方针和政策、规章法令、决议、指示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

医药经济学位论文:它是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的毕业生、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在导师的指导下所撰写的药事管理等方面专业论文。

医药研究成果报告:即医药经济研究工作或经济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它的材料翔实,数据可靠,通常代表着行业的科研水平。

特种经济文献:即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特种文献,如医药广告、医药经济图谱、医药经济剪报以及医药经济稿件等。

检索利用医药经济文献的途径

医药经济文献的查找

书籍的查找:利用《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经济科学总书目》、《经济管理专题书目》、《外国辞书目录》进行查找。

报刊的查找:使用《全国报刊索引》、《(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内部资料索引》。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查找:《期刊索引》、《国外经济文献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会议文献的查找:《国内学术会议文献通报》。

法规、法令、标准的查找:可查寻《经济法律知识界手册》、《法律咨询大全》、《外国民法、经济法资料选编》、《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美国国家标准目录》、《国外标准资料报导》。

专利文献的查找:通过《专利文献索引》、《专利目录》、《世界专利索引》(WPI)可获得。

医药经济信息的网上查找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主办,以收集、加工、汇总、分析全国医药信息动态,以雄厚的数据库资料,专业化、技术化、智能化的汇总分析,提供各种有效的咨询服务,是具有代表性、权威性,覆盖面广的大型医药信息咨询网络与咨询顾问机构。

全国医药统计网::企业黄页、企业商机、行业资讯、医药法规、政策要闻、公告通告等。

篇2

关键词:医药领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优势

0 前言

信息技术目前成为现代医药领域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提供有关的事物数据,包括资源、计划、预算等数据,还能通过数据的形式展示管理的成效,成为医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实现医药领域经济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助推器。以下是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经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1 信息化在医药领域经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1.1 信息技术在对支付方式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支付手段更加多样化,在传统货币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信用卡、储值、存款等支付方式[1]。这些新型的支付方式克服了传统支付方式的不足,如耗时多、支付过程程序多而复杂、需携带现金等缺点。新型支付方式更加高效、方便、快捷、安全。另外,信息技术使支付途径更加便捷,除了开启在线支付方式之外,很多医院还开通了“城市——健康卡”的系统,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结算、转账、存取现金外,相应的卡还能用于缴纳水电费、商场购物、进行远程自助挂号等。除此之外,信息化的应用还能实现离线支付,如使用手机短信、网络缴费、挂号等。一些医药企业甚至还与相关的信息通信公司展开合作,联合开发手机银行等,通过这些媒介完成交易。

1.2 信息技术在核算机制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促使医药行业形成全面动态的核算机制。第一,有助于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将成本核算系统与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全成本核算体系,有利于分析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第二,有助于建立费用转移分配核算制度。包括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学科协作群,如一些医院的儿科、妇产科、超声科等协作创建产前诊断中心。使用灵活多变的经济核算合计和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协作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学科集群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新项目、新技术的独立核算制度,以更好地实现精确核算。另外,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实验室成本核算方法,从而有效减少了设备的重复购置行为,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1.3 信息技术在监控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优化监控管理体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首先,信息技术在业务运行监控中的应用。以医院为例,很多医院建立了综合管理查询系统,并分为科主任、机关、院长等管理系统模块。工作人员可通过模块快速查询到医院相应的信息,包括患者信息、科室创收信息等。第二,信息技术在费用监控中的应用。同样以医院为例,医院可利用信息技术,针对高额医疗欠费、医保费超支等问题,建立“预警管理体系”,在遇到纠纷或有安全隐患时会自动提醒或预警,以便医院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1.4 信息技术在绩效评估制度中的应用

在绩效评估制度中,需对常态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动态专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这些绩效分析,挖掘行业潜力[2]。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绩效分析更加科学化、准确化。通过对固有成本支出、费用构成等进行分析,有效掌握节约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的举措使行业走向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道路。

1.5 信息技术在服务机制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健康管理水平越高的地区,疾病发生率也相对较低,社会总体医疗费用的支出金额也相应较低。因此,健康管理所倡导的预防、保健理念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医院为例,医院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了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活动,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拓展医疗市场的空间。

2 信息化在医药领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2.1 树立新的成本核算理念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变化,实逐渐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医药领域经济管理的预算决算管理模式也应向成本核算模式发展。从不完全的成本核算模式向全成本的核算模式发展,并逐步实现成本控制以及反馈分析。以将成本核算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成为医药领域现代管理方式之一[3]。

2.2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经济效益评估体系

医药行业应充分意识到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经济效益评估体系,以实现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管理、模糊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4]。通过以上科学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以提高全体人员的经济效益、成本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景波.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1):1012-1014.

[2]赖小惠,柯本学,许金惜.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广州医药,2010,41(01):56-58.

篇3

该病发病急骤,病变下肢突发广泛性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者皮肤呈暗红色改变。慢性阶段可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和慢性复发性溃疡等。更加严重的是,部分病人血栓可脱落、移动,在短时间内导致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关于治疗,一般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急性发作期,采用西药疗效较理想;若发病超过一周,此时血栓已机化,疗效明显下降甚至无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采用全国名中医奚九一教授的方法,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急性期清营凉血,泻瘀通络。选用清营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疗效理想。实验研究表明,中医疗法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明显抗凝作用;能较好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延长凝血时间,具有明显溶栓作用;能控制血流及周围组织炎变,较快地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消溶血栓和防止再栓可能。与此同时,再外敷中药“将军散”,以清热消肿、化瘀散结、通络止痛。应用上述内外兼治之法,短期就可以消肿止痛,有效地治疗该疾病。

对于慢性迁延期,多在急性发作期的1~2个月后,患肢肿胀,张力较高,自觉重坠无力且朝轻暮重。若见患部皮肤灼热,则表示瘀热稽留,治疗仍应以清营凉血泻瘀为主。如果没有热感,可以通过益气以调畅经脉,恢复其自身的功能,扶正以达祛邪并能防止复发。

篇4

医药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市场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当前,湖北省医药行业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1、政策机遇。加快医药行业发展,是促进湖北省经济结构根本性转变的切入点之一。湖北省工业结构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湖北势在必行。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指标到2010年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低耗能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高产出高回报的特点,应成为全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转移接替的重要选择方向之一。

2、市场机遇。未来世界市场对药品的增长需求将持续扩大。据有关部门预计,全球医药市场在未来的9年平均增长率为5%-8%,之后将继续扩大。我国的药品需求更旺,预计近20年内,年增长量将达29%以上。人口、技术、经济增长、老龄化等多重因素,推动医疗消费支出不断提升,医药市场迅速崛起。2005年,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5109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6000亿元,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

市场环境为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国际产业贸易政策中,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不仅保护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今年将有约230亿美元的专利药物到期,其中包括默克的舒降之(辛伐他汀)、辉瑞的左洛复(舍曲林)等在内的六大王牌产品,将因为专利保护到期而结束其市场黄金期,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仿制药和填补专利药市场提供了最佳赶超机会,也为湖北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基础条件机遇。湖北省发展医药工业基础较好,在许多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技术方面,医药科研实力雄厚,研发水平在全国居前列;资源方面,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品种居全国第4位,药材品质上乘;生产方面,已有一批基础较好的医药企业,尤其是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了健民药业、红桃K、人福科技、中联药业、潜江药业、八峰药化、百科药业、马应龙药业、远大集团、科益药业、广济药业等一批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市场销量方面,许多传统医药产品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如解热镇痛药布洛芬产量居全国第一,氨基酸是全国品种最多、出口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宜昌的品产量占据国内市场20%的份额;流通方面,涌现出九州通医药集团、兴隆医药集团、湖北医药集团、武汉医药集团等一批大型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及以同济堂等为代表的医药配送中心。同济堂在全国拥有零售连锁药店3425家,居中国药店排行榜第二名,九州通以药品批发、零售连锁和医药电子商务为核心,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1位。在传统医药产业保持明显优势的同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发展迅猛,生物医药一些领域的研究已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省生物医药产品已有国家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5个,部分产品已投入规模化生产。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湖北省医药行业的发展还很不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偏小,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2005年,湖北省医药工业产业总产值148亿元,在全国的排名为第13位,还不及第一名山东省(535亿元)的1/3。湖北省医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全省288家医药生产企业中,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仅4家,没有一家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的医药企业。去年在全国制药工业100强企业中,湖北省只有武汉健民集团、武汉马应龙、荆门百科药业3家入选。二是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低。目前湖北省医药行业仅有“龙牡壮骨冲剂”、“马应龙”“红桃K”三个中国驰名商标,销售量最大的不过3-4个亿。三是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发育不全。湖北省现有医药产业,还没有构筑起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基本上只是一个医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产业。在流通和销售上,医药生产企业多数都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流通没有与生产紧密相连,市场化的组织程度较低,产业关联度不大。

二、加大工作力度,把医药产业培植成经济新增长点

1、明确发展重点。发展重点是工作努力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确,才能事半功倍。湖北省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是: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生物医药、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品、稳步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积极发展保健功能食品等五大重点。湖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鄂西素有“华中药库”之美誉、神农架有“药国”之称,发展中药产业具有较大优势,要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药科技型企业,促进中药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继信息技术之后发展最快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湖北省生物技术研究实力和水平居国内前列,但应用研究比较落后,科技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集中力量,促进生物医药应用技术产业化。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品是湖北省具有优势的传统产品,要在现有基础上努力扩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与出口,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切实抓好医疗器械产业和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

2、抓好项目建设。“十一五”各项目标的实施,都需要有一批具体项目作支撑。“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规模以上医药工、商企业大型技改项目共计185个,总投资113.9亿元。在185个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69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24个,投资2亿元以上的7个。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大鹏药业新上项目3个,对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及其制剂进行产业化生产;武大弘元药业新上项目5个,主要用于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与开发;人福科技新上项目6个,新上米非司酮系列产品、建立麻醉品工业园等;八峰药化新上项目11个,主要用于开发新的氨基酸系列产品。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各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各企业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确保每个项目如期开工,按期完成,按期投产,尽早发挥效益。

3、加快产品开发。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发新产品,以新品占市场、以新品创效益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石。目前湖北省拥有国家一类新药批文1个、二类新药5个、三、四类新药20个;在功能基因、人工生长因子、人畜用生物制剂、溶栓普酶TPA、生物工程疫苗等一些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要充分发挥我省的优势,抓好新药的研发和储备,同时,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十一五”时期,湖北省要重点发展维生素系列、氨基酸系列、解热镇痛药等8大类优势产品,培植30个单产品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骨干品种,在现有健民和红桃K等全国“驰名商标”、中联等省级“著名商标”品牌的基础上,再争创3-5个全国“驰名商标”,5-8个省级“著名商标”。

4、狠抓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的主线,只有把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十一五"时期,湖北省医药行业结构的调整,应是积极主动的调整,是发展中的调整,是涉及全面、着眼长远的调整,也是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调整。要加速医药资源整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要引进嫁接打造医药航母。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制药大公司为角逐中国市场,纷纷来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建立生产研发基地。要抓住经济全球化与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力争吸引一至两家跨国医药巨头在湖北省投资办厂。二是着力培植本地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医药企业战略性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靠拢,鼓励优势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三是发展医药“小巨人”。培植科技先导型、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实行优势互补。四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医药园区建设。以园区为依托,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进园投资办厂,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以园区为载体整合医药资源,形成规模经济。

5、加强产学研联合。产学研联合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建立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融合发展,联办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形成开放、高效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加快科研院所转制步伐,推广省医药工业研究院转制的成功经验,科研院所可真正转变为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实业公司。

6、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大力推广医药批发企业实行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建立城乡人民购药方便的市场网络体系,支持同济堂、九州通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坚持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大对国有医药流通企业改革的力度。对现有的药品批发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现、配送、批发、零售的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进流通企业实施GSP改造,开拓国内市场。

篇5

目前,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陆续出台,使得医药企业又一次被世人所关注,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迫使医药企业整个经营模式都要随之改革。本文从企业伦理角度,探讨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企业承当社会责任的观点。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续的盈利增长能力。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企业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方面就是法律和制度要求的强制的社会责任。如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这一类的企业社会责任往往是由相关的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通过相应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制定来强制推行的。第二个方面是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要求的自发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企业全体劳动者自身的人文素质与价值理念和企业的根本追求。

一、可持续发展是医药企业的必然追求和战略目标

从短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成本,与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一定意义上相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可以为企业赢得长久的声誉和公信力。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良好的声誉和公众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医药企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医改政策的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必然会加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原则。总会有一部分企业得到发展,总会有企业销声匿迹。医药企业要想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一定要具有以诚信为基础的价值观,以低成本为中心的内部管理和最大限度的市场开发能力。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软实力,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

新医改将使医药行业重行洗牌这是必然趋势,谁能够认清目前的竞争格局,牢牢抓住机会,谁就会是医改变局中的强者。竞争将会有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激烈展开:一是产品竞争和技术竞争。此时特点是产品导向,一个产品可以养活一个企业,生产企业进行的是研发和改造老产品的竞赛、商进行的是产品选择的竞争;二是价格竞争和促销竞争。随着招商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和产品同质化泛滥,医药招商竞争的重点成为价格竞争和促销竞争,恶性的价格竞争使很多产品提前进入衰退期。此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价格、差价为导向;三是服务竞争和渠道竞争。新医改方案实施后,打击商业贿赂将成为不变的主题,减少流通环节成为必然,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服务竞争将包括产品的供应、产品的价格,渠道竞争将包括商的选择、当地商业公司的协作、配送物流模式等。

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规模还是市场规模都存在一个增长的有限性。增长是一个量的变化,发展是质的变化。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医改、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改革探索医改途径的时候,医药企业不能被动的置身事外,而应主动加人这个洪流之中,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融人到社会群体之中,与各种组织产生互动。

综合来看,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可以理解为企业主动,自觉地承担社会义务,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讲,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识到企业开展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造成广泛影响,而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会影响企业追求成功的能力。

二是企业的商务活动应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的商务活动为其自身和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声誉必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三是企业应通过与客户、公益机构,政府和其他团体的密切合作,获得利益。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认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保持生命力,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承担好社会责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选择

现阶段,一方面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是利润率呈下降趋势,企业有难以为继之惑;另一方面,医药市场供应丰富,但是转嫁给最终消费者的成本负担居高不下,群众怨气很大。这是一对现实的矛盾,而且是医改绕不过去的坎。怎么办 ? 医药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其原始动机和最根本的动力。企业开展的是社会性的经济活动,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的利益才能实现。因此,医药企业必须对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以及社会价值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作为一般企业层次,包括对国家税收、国家义务、企业内部员工福利保障等;第二层次是作为医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包括药品质量、药品宣传、企业营销行为规范等;第三层次是医药行业层次,企业能否站到整个医药行业的高度,使自己的企业承担整个行业的发展难题,包括是否加大新药研究的力量,是否在原料资源的稳定性、质量的稳定性方面下工夫,是否将提高医药行业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力作为发展战略等;第四层次就是公益责任,回报社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很多企业家单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依法纳税,对员工负责,对产品负责,做到这些就可以了。更有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健康,做长寿,社会公益事业不是企业的责任,那是政府的事情。

我们来分析,医药企业目前受到的压力,与其说是来自市场,毋宁说来源于医药市场改革的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钱”作为一种价值度量标准,得到了社会空前认可,但是不可否认,医药企业确实面临着困惑:是社会责任第一,还是效益第一?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还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笔者认为,医药企业的终极目标还有比赚钱更重要的,就是企业是实现社会价值。赚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已。而目的和手段定位的不同,完全会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的不一样。

企业要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就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要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著名经济学家、洛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社会人”由于有着社会义务、责任等伦理负荷,因而他就不仅仅是从自我利益出发,而且必须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

医药企业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除企业自身要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外,外部力量也要承担起普及该意识的责任,首要的是政府,作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和管理者,在企业或市场经济环境未完善时,政府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

其次,作为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把产品或服务做安全做得有价值,自觉地站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的整体经营中,在产品的创新上,在品牌的宣传上,在渠道的推广中。

在后续的服务上,对质量,对消费者,对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个分子,都要讲诚信,负责任,恪守商业道德。

再次,作为社会公众也要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那些不讲责任的企业和产品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做坚决的斗争,怂恿、放任等于漠视自己的权力,这样一来,也从外部迫使企业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媒体舆论的民主监督力量也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透明化和理智性。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之一,离开了社会资源,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我们期待着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过程中,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不渝地肩负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将企业真正做得健康,有价值,有责任感,受全社会尊敬,从而在持续的创新中保持基业常青。

三、医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赖于全行业的所有企业自觉肩负起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培育良好的经营形象。

用社会责任理念来审视我国的医药行业,发现存在着一对矛盾,即:医药经济的发展落后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尽管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高速增长,特别是最近几年一直是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药品企业创新能力比较低、医药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比较低、医药市场秩序发育和规范程度比较低,综合归纳就是“看病贵,药价高、人民群众不满意”。从民间的呼声也警醒医药企业:我们缺乏的不一定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商德。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对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零差价销售等政策纷纷推出,对医药企业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严峻的考验。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它不仅是生产系统,更应当是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医药企业不仅依靠高效的生产、优质的产品,还要依靠周到的服务,实现经营方式转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医药企业既是授信者也是受信者,他只有在经营活动中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才有可能保持住老客户,又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市场和创造新市场,最终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是社会之中的企业,也是社会当中的主体,完成了纳税任务以后,并没有充分完成其应尽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经营行为各个环节、整个领域。随着企业在社会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其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也越重。

篇6

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县食品和医药经济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进一步巩固全县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按照“监督有威、帮助有为、促进有效”的原则,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加快我县由食品和医药经济大县向食品和医药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工程。认真履行向社会作出的“十项承诺”,全面落实政务公开、首问负责制、ab角制等便民服务措施。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按照市局的要求,加快食品药品监管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努力做到公正、公开、便民、高效。

二、切实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围绕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畅通药品举报电话(9600111),加大联合执法和跨区执法力度,深化与企业联合打假机制,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损害市场主体利益的各种不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食品药品市场环境。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责,积极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三、积极推进医药科技进步。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联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四、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跨区域、跨行业涉足食品药品领域,实行跟踪服务,促进多元发展。对优势企业要实行重点帮扶,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技术难题,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五、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积极推进专业化协作,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从事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协调发展。

六、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从支持“三农”入手,积极扶持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发展,鼓励开展深加工业务,拉伸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促进中药材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七、鼓励发展农村药品零售业。进一步简化初审程序,放宽准入条件,取消距离限制,实行“零距离审批”,积极鼓励连锁企业、单体药店进村,促进各类药品经营企业合理布局。

八、加强药品质量认证监督。按照因企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严格执行认证标准和要求,强化对企业认证前的技术指导和认证后监督把关,淘汰落后生产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医药经济运行素质。

九、深化市场流通体制改革。采取政府推导、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态,改造嫁接传统营销网络,鼓励食品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农村、进社区,加快现代食品流通网建设。积极支持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区域性配送中心,引导有实力的药品连锁企业向农村、社区延伸网点,鼓励发展大店、名店、特色店,完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

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企业的信用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加快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及考核奖惩机制,扎实推进“诚信药店(药房)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守信典范,惩戒失信行为,对诚信度高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诚信度差的企业加大检查频率,逐步在食品药品行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信用环境。建立和发挥县药械协会,进一步促进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

十一、加快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增添检测设备,改善药品检验检测机制,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业务,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加快食品药品安全公共信息网建设,充分发挥政策、信息、技术优势,搭建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十二、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按照市局“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的要求,加大对食品药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为食品和医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二oo六年六月八日

篇7

一、医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一)领头企业规模较小

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县级以上缺乏较多的医药产业化领头企业。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化还处于发展之中,还未形成众多行业领头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有效配置医药资源,使得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还有一个问题是主导产业没有正确选择,大部分医药产业化经营都没有实现因地制宜,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没有对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无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各个药厂之间没有实现专业分工,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同时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增加新的项目导致企业没有对现存在药品进行充分利用。

(二)没有重视药品加工和品牌建设

进行药品加工能够使药品在运输销售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对药品生产中出现的附属产品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同时经过多次加工,药品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当前企业仍处于药品加工的初级阶段,没有在销售中树立企业品牌,帮助品牌增值,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长期的发展。另外,完好的储存能够促进药品质量提高,降低药品损失,以往药厂解决药品损失的主要方法是设法快速销售。药品企业很少注重在销售过程中更新药品包装,没有为药品的运输选择合理的工具和线路,没有认识到吸引眼球的包装能够增加药品附加值。

二、如何实现医药产业化

(一)增加政府的重视

政府应该利用有利资源多开展能够推动医药产业化的相关活动,对于活动中发现的关于医药产业化的各类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符合申报条件的领头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加紧推行,同时要加大表彰力度,重点扶持领头企业,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措施,将其做强大后使其发挥表率作用,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增加招商引资力度

在选择某个地区发展企业时,要先分析探究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现有的自然资源并进行充分的利用。政府不仅要保持企业的品牌优势,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宣传,扩大招商引资,将更多的技术和资金引入当地,利用工业化手段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扶持质量,加快领头企业的培养

大部分地区的医药领头企业都是向内联系着药厂,向外联系着市场,所以要想实现医药产业化发展,首先必须促进领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开展产业化经营的全面服务,为大量的领头企业和准备申报领头企业的相关单位展示了一条便捷的道路。从征地、建设厂房、办理证照,从厂房用地使用优惠到减免税收,都提供了领头企业稳定、良好发展的有力支持。

三、医药产业化影响医药增收的具体表现

(一)医药产业化经营能够减弱自身不足

医药产业化经营使得企业的生产规模显著扩大,改变以往分散的经营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实力,集约化成为了主要的生产方式,更多的先进科技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挣脱了以往医药生产单一方式的约束,集合起分散于各处的药厂,形成了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链,使得药厂不再需要考虑药品的销售,也促使药品的价格得到提高。

(二)完善的市场信息提供了销售的保障

以往的药品生产企业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封闭起来自我生产,没有保持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到符合市场的供求规律,最后造成了产品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大部分企业无法做到真正把握市场规律,只是一味的跟着市场形势走,有时候难免会被市场的一些虚假信号所欺骗,最后使得产品无法卖到预期的价格。而医药产业化经营实质上是架起了一座连接药厂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将分散性的药厂小生产有效的融入到了与市场规律相符合的大市场中,企业从市场中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得企业能够依据市场真正的需求进行药品的生产,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医药产业化生产减少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医药产业化经营,显著提高了药厂低于风险的能力,降低了由于市场波动以及其他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对医药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联合其生产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使其形成一股合力,促使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得以建立,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回路进行及时的弥补,不至于导致生产经营网络的瘫痪,最大程度了降低了药品生产企业的损失,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8

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伟大实践,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为此,我们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将素质与技能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为培养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改革和实践。

1 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要注重实用性和医药特色,顺应我国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医药生物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为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科研创新应用技能训练,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又具有医学和药学相关知识技能,富有敬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能在医药生物行业从事科技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实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人才。进一步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优质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综合能力。

2 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2.1 构建合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为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实现与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原则,课程设置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以必修课为主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以专业核心技能课为重点(细胞培养、基因克隆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以医药专业基础课为背景(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以选修课为补充(实验动物学、生物技术制药和免疫检测技术等),辅之以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合理运用虚拟实验,以课题设计、探索性强的科研小课题代替传统的教学实验,以课题设计报告、科研小论文或口头ppt汇报等代替实验报告。建立《生物技术大实验》核心技能培训模块,使学生在下实习点前得到实验技能的系统强化,有效缩短学生在实习单位的适应期,增强毕业生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如将“多肿瘤抑制基因在本地区常见恶性肿瘤中变异的研究”用于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等,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紧跟生命科学前沿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倡导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鼓励推行开放式、pbl等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互动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一直以来酶工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讲授式教学,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近两年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对“酶的应用”章节采取“学生自主授课”的教学方式,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教与学”,学生在这种教学角色的转换中,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我院现有两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一门校级精品课程,教师100%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教学,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实验教学,大大提高授课的趣味性、可视性和精确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网上答疑、演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无限的重复学习机会,弥补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延展学习范围,扩大专业知识覆盖面。我院教师自主研制的课件在各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得一系列奖项。

2.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科研实践和项目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以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我院历年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资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广西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这些项目的获得极大地促进了本专业学生教学实践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近年实验教学中心和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投入200多万元购置和更新了部分仪器设备,实验室原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供良好平台和条件。注重加强校内外交流与合作,借助区内外同行优秀的科研实验平台和生产科研资源,坚持毕业生回访,重视校友会建设工作,稳固和扩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单位,目前,我院已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等地建立了十多个包括生物制品研究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大学的科学实验中心或研究所、三甲医院的科学研究机构等拥有较好科研、实习条件且关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还将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密切与区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毕业实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过程,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转贴于

2.4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我们也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地方及周边地区科研院所和大型科技企业的人才、设备、课题资源,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如将学生带到广西植物研究所现场教学“植物标本观察与野外考察”,将学生带到污水处理厂见习“酶工程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毕业实习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院毕业实习采取医学科研模式、临床实验室模式和生产经营型模式等,以适应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科研实验型人才、临床应用型人才和生产经营型人才的目标。为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际,并保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我们精心遴选实习点和指导教师,规范实习程序和实习教学环节,明确实习任务,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及实习生保持密切联系和信息畅通,对学生的开题、实习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毕业论文等采取随访、中期检查、校内教师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全程跟踪和监控。近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其中08-11届毕业生的论文在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均获一、二、三等奖,并且囊括了各等奖项的前几名。

2.5 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大学生人才培养导师制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选择学历高、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大学生导师队伍中,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大学生人才培养导师制,强化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引导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技术特长、性格特点等,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学生组织科研兴趣小组,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缩短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时间。我院教师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不少学生大学期间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实验并公开,得到科研实践能力的历练。我院学生今年积极申报广西教育厅创新创业计划,8项课题获资助,标志着我院学生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校团委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近三年校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自然科学类竞赛作品中,生物技术专业约有130人参与,获得立项项目占全校总数的37%,获奖项目占全校总数的40%。我院亦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专设了“生物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首批立项18项,其目的是进一步提供本科生和指导教师相互沟通的渠道,改善、协调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发挥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大学生进入生命科学前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培养科研基本素质、启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我院学生的作品在“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系列奖项。

2.6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打造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水平教学质量,高水平教学质量需要高水平师资队伍。我院医药生物技术学科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三种素质(科学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师德)和四种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外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鼓励教师在职读研和晋升高一级职称,多种方式和多条途径促进教师的在职提高和学科在区内外影响度的提升。聘请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教学能力的管理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急需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7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掌握专业职业技能和满足上岗要求,也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我校近年注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以富有高尚情操内涵的文化主题活动激励和感染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多元的校园环境,营造一种平等、共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此外,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戏剧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改革考试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加大形成性考核的比例,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查找、口头书面表达和生物医学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系统思维和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

篇9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近日,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共有429家企业拥有药监局发放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与商务部2014年12月31日统计的353家相比,半年来已增加76家,增幅高达21.53%。

不过,在各大资本抢占医药电商阵地时,却传出一片质疑之声。在近一年来,有多位医药电商CEO离职,让业界质疑医药电商未火先衰;而7月初阿里健康财报显示,阿里健康全年亏损1.015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亏损额增加159%,更是给医药电商增添了几分寒意。

发展不理想

2015年7月24日下午,“京东健康到家医药O2O项目,北京第一批上线商家启动会”在京举办,在业内看来,这标志着京东开始涉足药品O2O。据了解,京东到家是直接与零售药店合作,当有用户通过京东到家APP下单时,京东到家会派配送人员到合作药店里提货,再把用户需要的药品送到家。有分析称,这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合作方配送人手不足的问题。

在京东到家接入京东健康之前,7月16日下午,百度外卖宣布将拓展“外卖”的概念,并将送药纳入其中。百度对外称,从7月上旬开始,百度外卖将上线药品类板块,医药O2O平台药给力会首批入驻,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全国范围。实际上,无论是京东到家还是百度外卖,他们的医药板块上线时间都比他们宣称的时间要晚。

2015年2月6日,背靠仁和集团的叮当快药上线,叮当快药称旨在为传统药店打造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用户通过APP下单后,药店专业配送人员会免费送药上门,服务范围内28分钟免费送到家。但配送时间却往往超过“28分钟”,究其原因,叮当快药是依靠店员进行送药,因为人手少,只能就下单先后顺序进行送药。而且叮当快药并不支持在线支付,必须货到付款。

与此同时,一些医药电商在操作中似乎也并不“规范”。在十多家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网店进行测试,基本都可以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购买到处方药,只有一家,让把处方笺照片传给对方才允许购药。

近期媒体报道的大量医药电商CEO离职,被认为是医药电商未火先衰的征兆,而作为行业风向标的阿里健康公布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巨额亏损财报,太安堂旗下的康爱多在线药房,2014年净利润仅为51.2万元人民币,这也给这个行业增添了几分寒意。

盈利瓶颈

医药电商企业管理成本高企,同时在推广、供应链、运营指标等方面都需要布局,一系列动作下来,使得利润被大大侵蚀。在业内诸多专家看来,中国的医药电商行业目前仍处于“烧钱”阶段,而其整体利润仅有15%,远远低于娱乐、服饰、装修等其他电商行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医药电商发展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医药B2C业务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净利率为-1.3%,大部分网上药店均处于微亏状态,少数盈利的药店,净利率也不超过2%。以康爱多为例,其2013年收入为1.61亿元,净利润304万元,净利率为1.88%。

在业界看来,这些是因为“处方药放开”的预期未达到所致。事实上,之前诸多电商平台、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等,都是以放开网售处方药为预期进行投资规划医药电商,并积极抢占各种资源。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共有353家企业拥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放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4家,增加幅度创历史新高。

从业务形式看,B2C(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发展最为迅速,全国累计共有264家企业拥有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127家;B2B(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的发展相对缓慢,全国累计共有73家企业具有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22家。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加速发展,全国累计共有16家平台具有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5家。

截至去年12月23日,阿里、京东、一号店三大电商均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买卖平台证书。而康爱多、七乐康、壹药网等医药电商拿到融资后纷纷在为行将放开的处方药网售做物流方面的准备。此外,好药师、海王星斗等传统药店也纷纷开始规划网上药店。

与此同时,制药企业方面,像以岭药业等成立了各自的网上药店, 而广药白云山则胜利牵手马云发力医药电商,神威药业集团旗下官网神威安康网于今年3月18日正式上线,上海医药在不久前也涉水医药电商,重心在于打造“电子处方”、“药品数据”以及“患者数据”三大平台。

政策迟迟不到位,这使得以放开处方药为布局的医药电商显得尴尬。电商们业绩不如预期,也使得很多以业绩为考核标准的CEO们,不得不选择离开。

对于网售处方药政策迟迟不能出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仍存在各种制约因素,如目录范围,根据此前食药监部门表态,放开网售处方药采取正面清单模式,若清单太短,作用不大,若清单过长,对药品安全的控制难度又非常大;另一个则是网络监管难度大,如线上的数据、技术、设备对接的掌控难度较大。

另外,网售处方药的放开还涉及配送、支付等多方因素,因此相关政策一直迟迟未出。

以医保支付为例,目前医保管理体制较为复杂,包括城镇居民、新农合、大病医保、公费医疗等多种形式,有省、市、县三级不同的管理权限,不同地区报销标准和管理流程也不尽相同,要大范围地实现医保报销对接难度较大。

“迂回”破局

对于完全版的医药电商应该打通患者、医疗机构、实体药店、医保支付、线上电商,实现平台化,在业内一些保守人士看来,这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有人认为,与其他商品相比,医药具有很强的特性,涉及医院、医生、医保支付、药企等多个领域,在近几年之内,具有全国连锁优势的药店及营销渠道全国布局的药企或将最先突破。对此,很多医药电商也已经有清晰的认识,在寻求各种“迂回”破局之道。

拥有各种药业、全国渠道等资源的电商或将率先“跑出来”,例如,尽管叮当快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依靠仁和集团传统产业资源优势,未来将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

仁和集团近期透露,该公司旗下的医药电商平台叮当快药将加速布局全国市场,7月28日起叮当快药将继覆盖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天津、深圳等10座城市后加速快跑,再举进军上海、重庆、南京、济南、武汉、沈阳6座城市,9月28日将全面覆盖全国重点省会城市,让更多用户享受28分钟免费到家的便捷服务。

而今年5月,沈阳率先发起了区域性医药电商破局之举,沈阳市社会医疗安全经管局与东软团体有限公司、辽宁成风雅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医保定点药店三方对接,将网上售药、配送、医保支付等结合。

另外令业界欣慰的是,尽管因为处方药网售政策一直迟迟未放开,但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一直在积极探讨探索医药电商规范。

篇10

审批制度尽管看上去通过抬高了医疗服务市场的进入门槛而使其更加规范,但由于其垄断性而造成由于腐败、权力寻租产生的低效,再者审批制度的出发点是“合规”性,并没有考虑到各个地方居民的现实需求和需求的差异性。中医诊所建设的位置、规模、数量都应由其投资主体来决定,投资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必然会贴近当地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出发,否则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或者背负经济损失。政府无须再对诊所的建设细节做审批,只须做好诊所建设前的资格审查(包括出资额、医师资质等等)和建设运营后的执法监督(监督服务质量、药物质量等等)。总之,政府在中医诊所市场中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既不缺位又不越位。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医诊所数量上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诊所之间的竞争和诊所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卫生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整个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将部分中医诊所纳入到定点医保覆盖范围中,并且这部分诊所每年都要动态调整,依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监督、审查结果而变动。只有经营规范,通过政府监督、审查、考核的诊所才可纳入到定点医保范围。这一方面为患者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自由选择权,否则广大患者只能身不由己地选择能够报销医疗费用的政府指定的定点参保医疗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动态调整定点参保医疗机构目录,既可以促进中医诊所之间的竞争,为数众多的诊所必然会争取进入到定点参保医疗机构目录中,又激励他们更加规范、高效地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规范、发展中药店,鼓励坐堂中医师与中药店的结合

中医诊断、预防、康复、治疗、保健等服务除了依托中医诊所等医疗机构,还有赖于中药店能方便、低价地提供中药。尤其是在治疗环节,大都借由中药方剂、中药饮片实现。患者是否选择中医诊疗模式,既要考虑中医师的信誉、医术水平,还会考虑获取中药的方便性、经济性、可靠性。坐堂中医师与中药店的有机结合有效缓解了以上两个问题。由于中药店的投资比较大,多数中医诊所很难承担起中药店的药物供给职责。多数中医诊所自身提供的中药种类、数量很有限,只是类似黄芪、麦冬等一些常见中药、基本中药。对于患者而言,经常拿着中医诊所开出的中药方子到其他的专门中药店买药,这就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带来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并抑制了中医药服务的有效需求。因此,必须在建设中医诊所网络的同时,附之于建设相应的中药店网络。中药店的建设要结合就近的中医诊所的距离,建议3~5个中医诊所配套建设一所中药店。同时,提倡鼓励中医师紧密结合中药店,形成适宜中医特色的坐堂中医诊疗模式。中医的辩证施治的治疗思想及其望、闻、问、切的临床诊疗手段极其适合坐堂医,坐堂医在我国古代已经有很长久的应用时间和成熟的应用模式、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应用到当下。坐堂医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稀缺的中医师人力资源,又充分组合了中药店的中药资源,为患者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卫生服务。对于患者而言,既节省了由于中医医生与中药异地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又强化了相信中医、选择中医的信任感,产生了对中医药及其服务的现实需求。反之,中医师与中药分离的情况下,若有疗效不理想,常有医师与药店相互推诿责任,医师责怪中药质量不好,药店则说医师开的药方子有问题,等等。坐堂医模式的应用能将中医师与中药店的诊疗责任捆绑在一起,强化了他们的共同责任,将道德风险的外部性内化,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界定区分中医保健与中医治疗市场,引导中医药服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