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9 05:4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娱乐场所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娱乐场所管理

篇1

一、高度重视游艺娱乐场所管理工作

各地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要把游艺娱乐场所是否文明健康、规范有序、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市场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准入、规范经营、有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审批一家监管一家,杜绝重审批轻监管、只审批不监管的现象,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要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不断创新监管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为游艺娱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

二、游艺娱乐场所的设立条件

游艺娱乐场所的设立应当符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市场需求和各地的监管能力,我省游艺娱乐经营场所的经营面积和经营内容等应符合如下规定:

(一)游艺娱乐经营场所设立面积及总量规划。

1、地区最低经营面积为300平方米,市三县最低经营面积为80平方米;格尔木市最低经营面积为200平方米;农业县所在地最低经营面积为60平方米;牧业县及所在地最低经营面积为50平方米,其中单机占地面积不得少于2平方米。

2、各地文化市场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合理引导游艺娱乐经营场所向规模化发展。同时,总量规划不得突破:地区每10万人设立一家,市三县每5万人设立一家;格尔木市每5万人设立一家;农业县所在地每1万人设立一家;牧业县所在地每5千人设立一家。

各地游艺娱乐场所总量规划情况于7月31日前报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审核。

(二)关于游艺娱乐场所经营内容的规定。

1、游艺娱乐场所使用的游戏、游艺设施设备必须是依法生产、进口,并经文化部内容审查通过的产品(见附件)。游艺娱乐场所一律禁止设置具有押分退分、退币、退钢珠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设施、设备;不得以现金或者有价证券作为奖品,不得回购奖品。进行有奖经营活动的,奖品应当健康有益。

2、游艺娱乐经营场所内的游艺机不得低于总机型数量的60%。

3、游戏、游艺区域必须严格实施分区经营、管理。游艺娱乐场所应当悬挂未成年人限制进入警示标志,并设专人专岗加强管理。除国家法定节期日外,游艺娱乐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4、游艺娱乐场所必须建立游艺、游戏机设备台帐及奖品目录,如需变更游戏设施设备数量和奖品目录应当3日内到当地县级文化、公安部门备案。

(三)游艺娱乐经营场所间直线距离不得低于100米。同时,在场所布局上严格控制同一地域多家集中设立电子游戏经营场所。

(四)严格禁止在中小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开办游艺娱乐场所。

(五)游艺娱乐场所使用的电子游戏机机型、机种须报文化部门备案。

(六)对于现有的游艺娱乐场所要通过引导、鼓励等方法促进其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三、依法开展游艺经营场所的审批工作

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我省游艺娱乐场所设立面积和总量布局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谁受理谁把关、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开展游艺娱乐场所的审批工作,一经发现有违反规划、设立标准和有关规定审批的,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将予以纠正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提请当地党委和政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审批工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游艺娱乐场所的设立条件、受理程序、受理材料及审批结果,明确告知准入机型机种,做到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工作透明、政务公开。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审批的游艺娱乐场所要上报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备案。

1、申办游艺娱乐场所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报告(包括单位名称、地址、经营项目等)。

(2)工商名称预先核准书。

(3)法定代表人和投资人身份证明及无刑事犯罪记录证明。

(4)经营场所平面图、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租赁意向书。

(5)与厂家签订的经营设备订购意向书、厂家经营执照复本。

(6)游戏设备目录。

(7)申请宾馆、商厦、综合文体设施、旅游项目配套的相关证明材料。

(8)购置设备发票的原件及复印件。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2、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就申请单位的设立地点、面积等是否符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进行实地勘察,就行政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申请单位及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受理反馈意见的部门及监督电话、通讯地址等内容进行公示。

3、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要针对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群体等情况,建立名册、信用档案和相互通报的信息共享平台。凡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五条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申请开办娱乐场所或在娱乐场所从业。

4、申请单位在取得文化主管部门“同意筹建意见书”6个月内,不能完成筹建并正式营业的,即被视为已自动放弃此次设立申请,相关批准文书自行作废。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娱乐场所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在取得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批准文件并领取娱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并于15日内向所在地公安部门备案。

5、未取得营业执照前,一律不得开展经营活动,也不得以试营业等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否则按无照经营查处。

6、新设立的游艺娱乐经营场所不得与网吧共用同一经营场所或混合经营,二者之间不得有直接连通的通道。

四、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经营活动

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全面清查游艺娱乐场所中游戏设施设备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检查场所内的标志、游戏方法说明和游戏内容等是否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坚决查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经营行为,坚决查处超时经营行为。对一次接纳3名以下未成年人的游艺娱乐场所,依法处以每人5000元罚款;对一次接纳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的游艺娱乐场所,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少于15天并处每人5000元罚款;对一次接纳8名以上(含8名)未成年人或在法定节假日以外接待未成年人到游艺娱乐场所的,依法吊销《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对锁闭门窗经营的游艺娱乐场所,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少于15天并处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对游戏项目含有《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禁止内容、擅自变更游戏设施设备的要依据条例予以处罚。对涉嫌具有赌博功能的游戏设施设备要及时通报移送公安部门。

公安部门负责依法对游艺娱乐场所治安状况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赌博违法犯罪活动,收缴具有赌博功能的游戏设施设备。检查保安人员配备情况。在查处治安、刑事案件时,发现擅自从事游艺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在查处游艺娱乐场所违法活动中,对需要吊销《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应通报文化、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要严格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把好游艺娱乐场所市场准入关。并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坚决查处取缔无照游艺娱乐场所。对被前置许可部门撤销许可证的,要依法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于无照经营行为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凡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2年内被处以3次警告或者罚款又有违反条例行为应受行政处罚的,文化、公安部门可以依据法定职权责令整顿3个月至6个月。2年内被2次责令停业整顿又有违反条例行为应受行政处罚的,文化部门要依法吊销其《娱乐经营许可证》。

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要建立游艺娱乐场所违法违规情况通报制度。对通报的事项,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查处,并及时向通报部门反馈查处情况。

对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严格规范游艺娱乐场所安全经营行为

游艺娱乐场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维护本场所安全经营秩序的第一责任人,游艺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确保场所经营活动健康、文明、规范、安全。游艺娱乐场所应当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疏散预案,营业期间应当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封堵、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得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应当配备已取得资格证书的专业保安人员,应当与从业人员签订文明服务责任书,建立从业人员名簿、营业日志和巡查制度。营业期间,从业人员要统一着装,佩戴工作标志。游艺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每单次游戏消费金额不得超过4元,消费者每人每天用于游戏的消费金额不得超过200元。游艺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录像资料应当留存30日备案,并在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篇2

为认真贯彻执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娱乐场所监督管理,规范娱乐场所经营秩序,现就贯彻执行《条例》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条例》适用范围

娱乐场所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游艺等场所,主要包括歌舞厅、卡拉OK场所等各类歌舞娱乐场所和以操作游戏、游艺设备进行娱乐的各类游艺娱乐场所。兼营娱乐项目的场所,其兼营部分适用《条例》规定。只对本单位内部员工开放的福利性娱乐场所和非营利性舞会、卡拉OK演唱等文化娱乐活动,不属于《条例》调整的范围。营利性保龄球馆、台球室、溜(旱)冰场等场所和大众健身娱乐场所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由各地人民政府确定,可以参照《条例》制定管理办法。

二、娱乐场所设立地点

新批准的娱乐场所不得设立在居民住宅楼内(含商住两用楼),不得设立在博物馆、图书馆内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立在居民住宅区内,不得设立在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内,不得设立在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不含地下一层),不得设立在学校、医院、机关内部及其周围。娱乐场所和学校、医院、机关不得相互毗连,相互最小距离及其测量方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娱乐场所与危险化学品仓库的距离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关标准。对申请在有争议的化学品仓库毗连位置设立娱乐场所的,申请人应当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当地行业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文书。

三、歌舞娱乐场所营业面积和消费者数量核定

新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营业面积不得少于200平方米,设包厢、包间的,每个包厢、包间营业面积不得少于8平方米。单个消费者人均占有营业面积不得低于1.5平方米。新《条例》实施以前依法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改建、扩建营业场所或者变更场地、主要设施设备、投资人员,或者变更《娱乐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事项、申请重新核发娱乐经营许可证的,按照新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的审批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娱乐场所的不同类型分别制定营业面积最低标准及消费者数量核定标准,但不得低于全国最低标准。娱乐场所审批部门应当在《娱乐经营许可证》上注明核定的娱乐场所消费者数量。

四、娱乐场所投资人、拟任法定代表人和其他负责人从业资格声明真实性的核查方式

文化主管部门受理申办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核查工作制度,采取下列核查方式之一对有关人员从业资格声明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一)文化主管部门通过信函或者其他法定有效方式向有关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核查,依法取得核查回复;(二)申请人根据自愿原则,可以持文化主管部门制订的统一格式的书面声明核查文书到有关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对书面声明的真实性申请进行核查。经户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单位依法严格审查和认真核实书面声明有关事项,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由申请人提交受理申请的文化主管部门。具体核查方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确定。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申请人应当依法提交境外投资人等人员的有关书面声明,并提交境外投资人等人员所在国家、地区有关机构或者驻华使领馆及有关派驻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声明核查属实文书。

五、行政许可听证

文化主管部门受理娱乐场所设立申请应当依法进行公示,通知申请设立的娱乐场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以及附近的学校、医院、机关、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利害关系人派人参加听证,并向社会公告听证的时间、地点等事项,积极受理有关人员报名参加听证。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听证,本着方便当事人的原则,在工作方式上可以探索与公安、工商、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听证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安排听证事宜。对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没有报名参加听证的行政许可事项,由文化主管部门依法作出决定。

六、娱乐场所巡查制度

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巡查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参加,组织巡查人员培训考核,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娱乐场所巡查人员应当对娱乐场所随时进行专项巡视和检查,实时了解掌握娱乐场所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治安、安全隐患,维护娱乐场所正常秩序,保障娱乐场所正常经营及公共安全,发现、制止违法违规活动并向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七、娱乐场所违法行为警示记录系统

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会同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娱乐场所违法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的详细内容和标准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对违法经营的娱乐场所应当记入警示记录系统,详细载明娱乐场所的违法违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处罚结果,并通过有效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布,鼓励社会公众加强对场所经营行为的监督。对纳入警示记录系统的娱乐场所应当书面通知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纳入警示记录系统的娱乐场所加强监督检查。对问题突出的,要加大检查频率,实施重点监督管理。对在一定时限内依法经营并符合规定条件的,要依照规定适时取消其警示记录,并予公告。

八、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共有职权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加强奥运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深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对全市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安全隐患集中治理,依法严厉查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行为,提高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专项整治范围

1、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站)、文物部门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2、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包括演出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影剧院、网吧等;

3.图书、音像制品批发市场;

4、大型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

5、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6、其他文化单位。

三、专项整治的重点

1、各类文化项目建设工地、文化活动以及文化活动场所、公共文化娱乐经营场所的消防和安全保卫的部署、预警、应急等落实情况,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2、消防安全:重点整治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和文化服务单位(1)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火栓系统运行情况;(3)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系统运行情况(指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单位);(4)用电线路铺设及电气设备安全情况;(5)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6)应急疏散预警制定及演练情况。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7月10日-7月15日)。各县(市、区)要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向社会公告这次专项整治的范围、内容、要求和整改的时限,组织召开本辖区所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会议,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自查整改(7月16日-8月31日)。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要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原则,依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自查整改,自查整改结束后,娱乐场所要向当地文化部门写出自查整改情况报告。

3、监督检查(9月1日-9月10日)。各县(市、区)文化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内公共文化娱乐场所逐一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市文化局将适时进行督察。

4、验收总结(9月11日-9月20日)。各县(市、区)要对本次整治工作进行验收总结,并于9月底前将书面总结上报市文化局,市文化局将于10日上旬对全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验收,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措施不落实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市、区)要把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来抓,做到常议、常抓、常督促、常检查,切实做好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工作。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精心实施,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障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严把审批关,对新申办的公共娱乐场所和未经消防部门审核合格以及房屋安全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的坚决不予审批,对所谓的试营业和先开张后办证的公共娱乐场所依法予以取缔。

2、检查制度化,各县(市、区)要在前一个时期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再次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分类登记造册,对各个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服务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管理目录,现场检查记录,确保日常检查责任落实。

3、建立重点文化娱乐场所督导制度。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情况,建立完善安全隐患举报、公示、挂牌、督办等长效管理机制,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场所、重点督察,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重视安全技能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文化娱乐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

5、加强协调、密切联系,建立相关部门联动制度。各县(市、区)文化部门要坚持“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各方联动”的原则,加强与安监、公安、消防和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联合执法、统一行动。

篇4

第一条为加强娱乐场所治安管理,维护娱乐场所经营者、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应当遵循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归口管理和辖区公安派出所属地管理相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进行治安管理,应当严格、公正、文明、规范。

第三条娱乐场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维护本场所治安秩序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章娱乐场所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四条娱乐场所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在15日内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治安部门备案;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治安部门受理备案后,应当在5日内将备案资料通报娱乐场所所在辖区公安派出所。

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治安部门对备案的娱乐场所应当统一建立管理档案。

第五条娱乐场所备案项目包括:

(一)名称;

(二)经营地址、面积、范围;

(三)地理位置图和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四)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五)与保安服务企业签订的保安服务合同及保安人员配备情况;

(六)核定的消费人数;

(七)娱乐经营许可证号、营业执照号及登记日期;

(八)监控、安检设备安装部位平面图及检测验收报告。

设有电子游戏机的游艺娱乐场所备案时,除符合前款要求外,还应当提供电子游戏机机型及数量情况。

第六条娱乐场所备案时,应当提供娱乐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第七条娱乐场所备案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原备案公安机关备案。

第三章安全设施

第八条歌舞娱乐场所包厢、包间内不得设置阻碍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屏风、隔扇、板壁等隔断,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立任何形式的房中房(卫生间除外)。

第九条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的吧台、餐桌等物品不得高于1.2米。

包厢、包间的门窗,距地面1.2米以上应当部分使用透明材质。透明材质的高度不小于0.4米,宽度不小于0.2米,能够展示室内消费者娱乐区域整体环境。

营业时间内,歌舞娱乐场所包厢、包间门窗透明部分不得遮挡。

第十条歌舞娱乐场所包厢、包间内不得安装门锁、插销等阻碍他人自由进出包厢、包间的装置。

第十一条歌舞娱乐场所营业大厅、包厢、包间内禁止设置可调试亮度的照明灯。照明灯在营业时间内不得关闭。

第十二条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出入口、消防安全疏散出入口、营业大厅通道、收款台前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

第十三条歌舞娱乐场所安装的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应当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闭路电视监控设备的压缩格式为H.264或者MPEG-4,录像图像分辨率不低于4CIF(704×576)或者D1(720×576);保障视频录像实时(每秒不少于25帧),支持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图像回放效果要求清晰、稳定、逼真,能够通过LAN、WAN或者互联网与计算机相连,实现远程监视、放像、备份及升级,回放图像水平分辨力不少于300TVL。

第十四条歌舞娱乐场所应当设置闭路电视监控设备监控室,由专人负责值守,保障设备在营业时间内正常运行,不得中断、删改或者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迪斯科舞厅应当配备手持式金属探测器,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应当配备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和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等安全检查设备。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要求。

第十六条迪斯科舞厅应当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安全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名,其中女性安全检查人员不得少于1名。

第十七条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等内容的警示标志。标志应当注明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

警示标志式样、规格、尺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统一制定。

第十八条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具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机型、机种、电路板等游戏设施设备,不得从事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机经营活动。

第四章经营活动规范

第十九条娱乐场所对从业人员应当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名簿,统一建档管理。

第二十条从业人员名簿应当记录以下内容:

(一)从业人员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及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二)从业人员户籍所在地和暂住地地址;

(三)从业人员具体工作岗位、职责。

外国人就业的,应当留存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复印件。

第二十一条营业期间,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应当统一着装,统一佩带工作标志。

着装应当大方得体,不得有伤风化。

工作标志应当载有从业人员照片、姓名、职务、统一编号等基本信息。

第二十二条娱乐场所应当建立营业日志,由各岗位负责人及时登记填写并签名,专人负责保管。

营业日志应当详细记载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及遇到的治安问题。

第二十三条娱乐场所营业日志应当留存60日备查,不得删改。对确因记录错误需要删改的,应当写出说明,由经手人签字,加盖娱乐场所印章。

第二十四条娱乐场所应当安排保安人员负责安全巡查,营业时间内每2小时巡查一次,巡查区域应当涵盖整个娱乐场所,巡查情况应当写入营业日志。

第二十五条娱乐场所对发生在场所内的违法犯罪活动,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六条娱乐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化标准规定,配合公安机关建立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如实将从业人员、营业日志、安全巡查等信息录入系统,传输报送公安机关。

本办法规定娱乐场所配合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方面所作的工作,能够通过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录入传输完成的,应当通过系统完成。

第五章保安员配备

第二十七条娱乐场所应当与经公安机关批准设立的保安服务企业签订服务合同,配备已取得资格证书的专业保安人员,并通报娱乐场所所在辖区公安派出所。

娱乐场所不得自行招录人员从事保安工作。

第二十八条娱乐场所保安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维护娱乐场所治安秩序;

(二)协助娱乐场所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和巡查工作;

(三)及时排查、发现并报告娱乐场所治安、安全隐患;

(四)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处置娱乐场所内发生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十九条娱乐场所应当加强对保安人员的教育管理,不得要求保安人员从事与其职责无关的工作。对保安人员工作情况逐月通报辖区公安派出所和保安服务企业。

第三十条娱乐场所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配备的保安人员不得少于2名;营业面积每增加200平方米,应当相应增加保安人员1名。

迪斯科舞厅保安人员应当按照场所核定人数的5%配备。

第三十一条在娱乐场所执勤的保安人员应当统一着制式服装,佩带徽章、标记。

保安人员执勤时,应当仪表整洁、行为规范、举止文明。

第三十二条保安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派驻娱乐场所保安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展经常性督查,确保服务质量。

第六章治安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娱乐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件,表明执法身份,不得从事与职务无关的活动。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娱乐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在案,归档管理。

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以书面形式为主,必要时可以辅以录音、录像等形式。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查记录应当包括:

(一)执行监督检查任务的人员姓名、单位、职务;

(二)监督检查的时间、地点、场所名称、检查事项;

(三)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第三十六条监督检查记录一式两份,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并经娱乐场所负责人签字确认。

娱乐场所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在记录中注明情况。

第三十七条公众有权查阅娱乐场所监督检查记录,公安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提供便利。

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娱乐场所违法行为警示记录系统,并依据娱乐场所治安秩序状况进行分级管理。

娱乐场所分级管理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进行分级管理,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定期考核,动态升降。

第四十条公安机关建立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对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实行信息化监督管理。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一条娱乐场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项目备案的,由受理备案的公安机关告知补齐;拒不补齐的,由受理备案的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由原备案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第四十二条娱乐场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至第十八条、第三十条规定的,由县级公安机关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娱乐场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娱乐场所保安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三十一条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四条娱乐场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不配合公安机关建立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由县级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经警告不予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违反治安管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篇5

【关键词】 公共娱乐场所; 消防安全; 防火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经济条件大大改善,大量的用于满足人们消费、休闲的公共娱乐场所应用而生。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娱乐场的出现确实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场所也带来的众多消防安全问题尤其是重大火灾事故也是无法回避的,这给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公共娱乐场所指的是依据公安部颁布实施的法规条例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具体包括游乐游艺场所、网吧、保桑拿浴室、旱冰场、龄球馆等营业性休闲或健身场所;卡拉OK厅、舞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录像厅、影剧院、礼堂等放映或演出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饮场所、音乐茶座、夜总会等场所。

1. 安全疏散问题

公共场所虽然大多数能在安全出口个数,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宽度等方面达到国家规范要求。但是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致使该类场所普遍存在问题, 突出表现在: 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不能保证安全

出口和疏散通道的畅通。公安部39号令第九条明文规定: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和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 严禁将安全出上锁、阻塞。但是一些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 私自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在通道内大量堆放杂物、可燃物, 营业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封闭, 一旦发生火灾, 场所内人员无法安全逃生, 这些行为都是容易引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2.内部装修问题

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在室内装修选材方面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局部修订条文中规定, 不论是位于高层还是多层民用建筑中, 只要是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是地下一层, 无论该场所有无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其墙面装饰材料均应为B1级以上。目前, 部分场所经营者为了追求豪华, 高档,在场所装修时大量使用木板, 纤维板, 聚合塑料和聚胺脂泡沫等易燃、高毒材料, 未经过阻燃处理; 电气线路不穿管敷设, 私拉乱接电线, 增大了场所的火灾荷载, 造成更多的火灾隐患。

3. 消防设施问题

目前, 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虽然安装了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种消防系统, 并且按照规范要求配备了各种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但是由于经营者流动性大以及行业的特殊性等原因, 场所内的消防设施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4. 消防管理问题

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普遍存在着消防法制观念

淡薄的问题。一些场所未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审核验收或是未经审核验收合格擅自开业; 一些场所虽然审核验收合格, 但是未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擅自开业。一些场所开业后未

按照公安部颁布实施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所规定的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包括消防安全巡查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二、公共娱乐场所防火对策

1.转变观念, 增强对火灾危险性的认识

所有公共娱乐场所都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公安部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 严格消防安全管理, 强化场所管理。公安消防机构应对辖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进行逐一登记注册, 建立专档, 并帮助场所建立健全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档案以及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巡查、检查制度, 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立即整改或者责令限期整改, 逾期不改正者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消防行政处罚, 使其能够尽快消除火灾隐患, 保证场所消防安全。另外, 公安消防机构在加强对场所管理的同时, 还应与派出所、文化、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和配合, 形成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2.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确保消防安全

公安消防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 以及有关消防安全规定实施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公共娱乐场所,必须予以及时纠正, 并责令其进行整改; 凡在场所内

封闭门窗、栅栏的必须要求其当场进行改正, 强制进行拆除。公共娱乐场所开业前必须向场所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 没有申报的应该进行补报, 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或使用。对那些未申报,擅自开业的场所, 公安消防机构应依法责令其停业整顿, 并进行严肃处理。

3. 加强建审、验收和开业前检查, 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的各项规范和要求, 如安全疏散、电气线路、消防设施、内部培训等方面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审核、验收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从源头上把关。对公共娱乐场所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申请开业以及补报的公共娱乐场所严格检查、严格把关。

4.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公共娱乐场所投入使用前, 要求对其业主和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学习和掌握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和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 明确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意义,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组织内部员工定期对场所进行自查, 消除火灾隐患。

5.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和消防设施完好无损

篇6

浙江省瑞安市市区的嘉乐迪KTV一个包间,顾客与店方工作人员发生争执――顾客砸碎了包间内茶几玻璃,工作人员要求客人按规定赔偿,但顾客却以种种理由坚持不赔。

顾客与嘉乐迪工作人员双方各执一辞,气氛异常紧张。前台的工作人员紧急按下了专门的报警按钮。

2分钟后,6位头戴钢盔,身穿深色防刺服的保安人员来到了争执现场,他们的衣服前后印着醒目的“瑞安商业紧急援助中心(BSERU)”黄色字样。保安人员经过善意劝解,几分钟便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顾客最后同意按茶几玻璃的成本价赔付给嘉乐迪KTV。

这是2007年年初瑞安民间“110”成立后,接受并处理的一个典型“业务”。处理这起纠纷的人员,正是被当地媒体称为“民间110”的援助中心的保安们。

嘉乐迪KTV的店长叶金荣向《小康》回忆起此事时说,有些事我们还真是希望商业紧急援助中心来做,有时候,110警察来了效果反而不好,又是要做笔录,又是出示身份证。消费者会觉得不舒服,业主也不希望因此影响以后的客源。

“民间110”诞生记

瑞安“民间110”的正式名称是瑞安商业紧急援助中心,2007年1月初由瑞安市保安服务公司(该公司系瑞安市公安局下属的全资国有企业,公司总经理吴朝阳是该局派驻干警)成立。

谈及成立这支队伍的背景,瑞安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国安对《小康》介绍说,瑞安市商品经济发达,娱乐场所较多,仅歌舞娱乐场所就有23家。这些娱乐场所在给人民群众带来娱乐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治安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等薄弱环节。公安民警由于大量的工作牵制,对管理好娱乐场所显得力不从心,作为辅警重要力量的保安人员依法派驻娱乐场所,成为缓解管理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

而现行的保安直接派驻娱乐场所管理模式,由于各自为阵、效率低下、处置应急突发事件方面的乏力以及收费和收益的不平均等原因,遭到娱乐场所业主的排挤。

2006年3月,国务院出台《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瑞安市公安局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后,一种新的保安派驻模式――巡更式保安服务模式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6年8月,瑞安市公安局先后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决定借《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颁布之机,在娱乐场所中推行巡更式保安服务。

2007年1月,瑞安市保安公司成立了商业紧急援助中心(BSERU),推行“巡更式”保安服务。

涉嫌公权私用?

吴朝阳认为,瑞安的援助中心与公安110是有区别的:110是有求必应的公共服务系统,但援助中心是商业化的,是有偿服务。110有接警室,有特服号码,而援助中心没有。在服务内容上,援助中心可以提供押运、保镖等服务,客户可以提出援助人数及时间的要求,而110没有。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区别是,援助中心没有执法权。

但瑞安市保安公司的做法,还是颇有争议的。

有人质疑,当商业援助中心的保安来调解的时候,如何能保证调解的公正性。也有人质疑维护公共秩序是公安部门的特定职权,也是其法定责任和义务。公安部门不能以警力有限为由,将维护公共秩序的公权力交给商业企业来履行,这于法不符,涉嫌公权私用。

吴朝阳面对涉嫌公权私用的质疑解释:这是一种误解――

根据1999年5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政法机关保留企业规范管理若干规定》和公安部2000年下发的《公安部关于保安服务规范管理公司的若干规定》,“保安服务公司只能由公安机关组建,其他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组建。”“公司法定代表人人选须经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审核。”规定还允许公安机关选派民警到保安服务公司工作。

4月25日晚10点,当《小康》记者来到瑞安市商业紧急援助中心所在地时,以蒋光炮为班长的一组保安,刚刚巡逻回来。

面对争议,蒋光炮说:“我们不是警察,没有执法权,我们做的就是服务。到了娱乐场所之后,我们首先是了解情况,看看谁有道理,然后来帮助调解,避免事态恶化。如果事态严重的时候,我们会进行第二次报警。但目前还没有碰到这种情况,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

“只要严格划清和公安特权的界限,这种模式还是值得鼓励的。”行政法专家、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王昊东认为,保安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公安机关关系密切,本来就容易引起争议,瑞安保安公司的商业紧急援助是否涉嫌公权私用,关键不在于其名称,而在于其宣传和经营中是否动用侦查、拘留以及搜查等公安特权手段。另外,公司的法人代表保留公安编制,在身份上还比较模糊,也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

而对于保安在工作过程中是否会越过他们的权限,陈国安说:“除非管理过程中放任,只要管理到位,这种问题就能解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龚志刚表示,他个人支持这种做法。维护社会治安,单靠警力肯定是不够的,有一些民间组织出现,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大方向是对的,但是一些细节还要再完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去做,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高端保安服务

吴朝阳,有着20多年的警龄,先后在刑侦、治安、派出所等部门工作,来到保安公司也已经快5年了。

吴朝阳认为,与保安业里的低端服务相比,商业紧急援助中心是一种高端服务。

瑞安市保安服务公司提供的宣传资料这样定义:BSERU(商业紧急援助中心)是为协议客户(VIP)在紧急状态或预想紧急状态下提供安全援助的特殊保安服务系统。

简而言之,就是在支付会员费后,援助中心在会员处安装一个报警器。会员如果自认处于紧急状态需要帮助时,按一下报警器,援助中心就会出动援助队员迅速赶到现场提供制止侵害、展开救生、维持秩序等服务。

吴朝阳介绍,BSERU是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实行军事化管理并接受各类专业援助训练的队伍。目前该中心拥有援助队员25名,他们均是经过严格考试选的――年龄在23~28岁间、刚从特种部队或武警部队退役不久。

商业紧急援助中心的装备则配有摩托车、防刺防弹服装、对讲系统、运兵车、越野车等。每位员工都配有头盔、防刺防弹服装、防刺手套等。“现在我们援助中心里的配置比一般的派出所都要好。”吴朝阳表示。

“虽然我们是高端服务,可是我们的收费并不高。”吴说,保安公司按照高效运行、合理收费、低赢利的运作模式,确定以娱乐场所保安指标数30%的标准派驻。以市区规模较大的奥林匹克KTV、大富豪KTV、金色时代KTV三家娱乐场所为例,按照《条例》的规定,需要派驻保安37名,而巡更式保安派驻仅需9名,既降低了业主的经营成本(BSERU配置仅相当于直派保安费用的40%左右),又因为援助力量的集中,较好地维护了娱乐场所的治安稳定。

“要做得更大”

面对争议,“民间110”的实施者们,显然并没有停止脚步。

对于保安公司的商业紧急援助中心,瑞安市公安局显然是支持的。该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陈国安对《小康》说,安全防范市场化这条道路必须走。当前瑞安常住人口与警察比例是1000:0.8,其中还不包括60多万外来人口,警力严重不足,在警力紧缺的情况下,有些事务是应该由保安公司来做的。

娱乐场所一向是纠纷的多发地,在警力配置有限的情况下,借助保安公司的治安资源保障经营秩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它能集中社会力量,弥补有限的警力,协助警方应付一些比较重大和紧急的事件,并能遏制娱乐场所黑势力的衍生。

瑞安保安公司统计资料显示,1~4月份,商业紧急援助中心已对发生在娱乐场所的纠纷紧急援助20多次,全部圆满平息了事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娱乐场所业主的充分肯定。

篇7

随着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歌舞娱乐场所也在不断做大做强。目前,我市城区有歌舞娱乐场所90余家。近几年来,我市对城区歌舞娱乐场所实行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加强引导,使得歌舞娱乐场所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改变了原来那种散、乱、差的现象。我们把露天卡拉OK移到室内,以章江北大道为主的高档娱乐场所,以青年路和红旗大道为主的中、低档娱乐场所,形成了娱乐市场一条街,便于集中管理;同时鼓励公平竞争,保护合法经营。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文化娱乐需求。

我市娱乐场所的繁荣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相应的增长;但有些歌舞厅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扰民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如何处理好噪声扰民现象,作为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到现场查看,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当前,从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因选址不当产生噪声

开设歌舞厅的地址紧连住家户或离住家户比较近,楼层的前后左右没有一定的距离和缓冲地带,在营业期间歌舞厅的门窗敞开,其声音很容易传到住户家中产生噪声。例如有个别的娱乐场所,楼上住户联名投诉到政府部门,状告娱乐场所选址不当,噪声扰民,要求撤消该场所。

处理方法:

新开设歌舞厅前的选址很重要,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这种条件下,首先要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娱乐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医院、机关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的地点设立。”其次,“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审批过程中,必须首先取得环保部门的测试报告,对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的,方可办理审批手续。第三,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在互联网上或张贴告示)向社会进行公示,附近居民没有反对意见的才可开设娱乐场。在以后文化娱乐场所的选址要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这一点十分重要。只有规划建设好远离居民区的专门的文化娱乐场所,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好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

二、因隔音设备不好产生噪声

装饰一个歌舞厅需要花去许多材料,特别是包厢要取得好的隔音效果,就得购置许多隔音棉和吸音材料。这些材料比一般材料贵,投入的成本比较高,所以歌厅老板在装修时就会减少这方面的投入,个别的甚至没有这笔投入。这样歌舞厅的隔音效果自然不好。例如加洲红歌厅,楼上住户投诉。到现场查看是发现经营业主在隔音材料上根本没有投入,几乎没有包厢,歌舞厅顶部紧连着住家户,没有做任何隔音措施。

处理方法:

装饰歌舞厅要舍得在隔音材料上花钱,房顶必须塞满隔音棉,包括墙体都应该装上隔音材料,使包厢的声音传不出去,隔音效果就会好,而且不会影响旁边的其他包厢以及上下左右的周边住户。建议环保部门制订相关规定和措施,督促歌舞厅必须达到一定的装修标准,方可开设歌舞娱乐场所。

三、因缺乏专业技术指导,装修效果不好产生噪声

有些歌舞娱乐场所化了许多钱装饰,却没有取得隔音效果,他们只是按一般家庭模式去装潢,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所以装饰出来的歌厅隔音效果差,化了钱没有办好事情。

处理方法:

歌舞厅在进行装饰前,必须请教专业技术人员(比如环保部门可以排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不能只按照一般家庭装潢模式进行装修。只有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装修,才能达到好的隔音效果。例如快乐一族,当时这个歌厅的装饰很简单,只是按照一般家庭装潢模式来装修的,在营业期间,楼上和周边住户反映很大。通过现场查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增加隔音棉等设施,噪声有了明显下降。

四、因音响设备摆放不当产生噪声

歌舞厅内设有许多包厢,每个包厢都有一套音响设备。如果包厢里的音响设备摆放不当,音箱紧帖墙体,使声音通过墙体传播扩散,产生墙体震动,使得住家户无法休息。

处理方法:

歌舞厅的大厅和包厢里的音响设备摆放的位置,必须离开墙体,采用专业音响支架把音箱悬空,避免音响产生的低频震动通过墙体向上传。例如黄金海岸、沁源茶庄等都是按照这种处理方法,通过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

还可以对歌舞厅音量重新进行调试。首先用分贝测试器对歌舞厅营业期间排放的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即把歌舞厅大厅及包厢所有的音响全部打开放到最大音量,用分贝测试器到住户家中测试,然后慢慢地把歌舞厅的声音逐渐往下降,直至下降到楼上住户家中测试的声音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为止;再由经营业主对歌舞厅每个包厢里的功放机进行加罩封锁,使顾客不能随意调大音量。例如九重天茶庄就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有一种处理方法,可以用电脑控制音量。在娱乐场所开业时,由安装“电脑点歌”系统的专业人士做。即在下载歌碟时,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音量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以内。

篇8

之前,李某某涉嫌一案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涉娱乐场所犯罪极大的关注。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以下简称“上海市院未检处”)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未成年人涉及娱乐场所的刑事犯罪207件303人,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案发地涉及网吧、游戏(艺)厅场所、KTV、迪吧、舞厅、酒吧等场所。而且,各种犯罪形式中,暴力犯罪占六成。

鱼龙混杂的江湖之地

近年来,涉及娱乐场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涉及斗殴、诈骗、抢劫、、非法拘禁等罪名。据上海市院未检处报告统计,涉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暴力型犯罪的就有193人。

许多案件的根源甚至非常无厘头,充满了江湖气息。娄某经历了一场未成年人之间的血案,导火索竟是一记轻轻的“巴掌”。年轻人好面子,之前,娄某与王某闹矛盾,在王某女朋友在场的情况下打了他一巴掌,为在女朋友面前不失面子,王某事后报复性地持刀将娄某砍至重伤。

未成年人个人身体与智力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其犯罪容易产生聚众倾向。在上海市院未检处报告的207件案件中有八成属于共同犯罪。且在涉娱乐场所犯罪案件中出现了利用高消费手段,进行有组织诈骗的犯罪,如未成年人白某、吴某、方某、程某等经成年同案犯纠集,在松江、徐汇等区的酒吧参与“酒托”诈骗,在网上搭识男网友并相约在涉案酒吧见面,诱骗其高价消费假洋酒或掺水酒,骗取19名被害人的财物7万余元。

在上海,未成年人犯罪根据场所不同还呈现出明显城郊差异。据统计,未成年人酒吧犯罪案件主要集中于黄浦、徐汇、静安三个中心城区,且涉案未成年人以在校生、本地户籍居多。而KTV、游戏机房、网吧类案件则主要集中于浦东、嘉定、闵行、宝山、奉贤等郊区,且涉案人员大多系来沪未成年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低端娱乐场所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地。在涉案的200余家娱乐场所中,规模较大、消费较高的中、高端场所仅占总数的7.5%。由于消费低廉,管理松懈,低端娱乐场所成为未成年人的首选,其经营业态混杂,消费者成分复杂,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多发,易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很多情况下,娱乐场所内的普通纠纷因为没有被及时制止而升级为刑事案件,不少蓄谋进入娱乐场所犯罪或将被害人诱至娱乐场所侵害的涉罪人员,正是利用了低端娱乐场所的上述管理漏洞。

酒后,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较弱,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发生。16岁的袁某和朋友一行七人到市中心某酒吧聚会,期间共喝了五瓶洋酒。次日凌晨,袁某等人离开酒吧,拦了一辆出租车。驾驶员见人数超载,不愿开车。袁某等人下车时,与驾驶员发生言语冲突,在酒精的刺激下,袁某持随身携带的小刀捅伤驾驶员的左胸部并砍伤其鼻部,造成对方轻伤。后袁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除了消费,未成年人还可能存在其他目的,比如务工或兼职,甚至作为“充场”人员或者承包桌台并抽成的“”。此类人数虽然不多,但潜在的腐蚀性和危害性极大。

法不可朦胧 监管不可空

未成年人就像一面多棱镜,其行为和言语会折射很多内容,有家庭的、社会的,也有他个人心理成长的。

上海市院未检处的办案人员经深入调查后发现,未成年人涉娱乐场所犯罪有很多根源,其中值得引起重视的包括行政监管困难、行业自律不足、家庭教育缺失、相关立法滞后等。

我国娱乐场所施行的是多头监管模式,许多酒吧仅申领餐饮执照,实际上却兼营KTV、迪厅等娱乐项目。餐饮行业应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而KTV、迪厅属于娱乐性质,应由文化主管部门监管。“前者对娱乐项目有无监管权?后者对于持餐饮执照的酒吧有无监管权?均处于权限不明的状态,可能造成互相推诿,形成监管空白点。”樊荣庆处长提到。

执法标准不明确也造成了困扰,例如,《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娱乐场所不得招用未成年人,并规定了相关罚则,但是“招用”的含义并不明确,是否需要认定双方成立劳动合同关系,并无相关执法标准。这就造成娱乐场所与未成年人口头约定的“充场”行为是否属于“招用”,难以界定。再如,《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也规定了相关罚则,但是由于娱乐场所人员流动性大、酒类销售去向无据可查,造成此类违法行为的取证难和查处难。

出于盈利目的,许多娱乐行业经营者也缺乏自律意识,放任甚至引诱未成年人入内。有的进入娱乐场所的未成年人年龄仅为13岁,甚至还穿着校服堂而皇之地出入娱乐场所。部分娱乐场所甚至主动雇佣明知是未成年人的在校中学生“充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有的在酒吧兼职的涉案人员在案发时刚满16周岁,但其在酒吧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例如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充当“陪酒女”。

大部分低端娱乐场所内光线昏暗,没有完整的监控设施,也没有对管制刀具等进行安检的措施。经营管理者在发生纠纷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事态发展,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而在社会治理中承担重任的行业协会的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比如娱乐行业内,有的业态尚未成立行业协会,有的行业协会刚成立不久(例如酒吧协会),成员不多,影响力不大,在对本行业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及监督成员单位经营行为等方面还缺乏权威性。

涉案人员中来沪未成年人占很大比例,多数人父母不在身边,无人管教,即使父母在身边,也怠于管教。对饮酒、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家长并不制止,对在娱乐场所“兼职”、“打工”的行为持放任甚至鼓励的态度。此外,学校与家庭间缺乏沟通,未成年人管教出现了“在家父母管,在校老师管,家校之间无人管”的“空白地带”。

相对于当前娱乐市场行业细分、迅猛发展的现状,我国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也不够完善,与市场发展的适应度较差。现有的相关规定又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但是否要求经营者主观上明知是未成年人以及能否适用严格责任等没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民事侵权赔偿制度付之阙如,法律法规对娱乐场所容纳未成年人入内的,仅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而没有规定民事侵权赔偿。例如娱乐场所违法向未成年人售酒,导致其遭受人身损害或实施侵权行为的,未明确经营者是否以及如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不利于鼓励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积极检举并配合行政执法机关的查处,也不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摇曳的青春何处安放

在未成年人涉娱乐场所犯罪活动中,涉酒吧犯罪作为一类新兴犯罪类型颇具典型意义。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是指未成年人进入酒吧消费,以酒吧为犯罪地点,或以酒吧环境中酒精、灯光、音乐为犯罪诱因而实施的一系列与酒吧相关的犯罪行为,多为因酒后失控引起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盗窃、抢劫等暴力、侵犯他人财产等犯罪,此类案件中涉案酒吧主要是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低层娱乐酒吧为主,即俗称的夜总会、夜店,高端的纯酒吧一般不包含在内。

这类案件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1)户籍未成年人数量多,职技校学生比重大;(2)犯罪主体大多缺少家庭关怀;(3)犯罪类型集中且均为共同犯罪,具有暴力性、突发性;(4)酒吧招募未成年人“充场”、做“酒托”现象显著。

当前,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呈上升态势,泡吧成为未成年群体的新动向。根据上海市各中心城区检察院的统计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犯罪类型,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是在近一两年才开始集中出现的,但在其萌芽之期,上海市中心城区未成年人涉酒吧犯罪案件比例已超过抢劫犯罪案件比例,且有不断恶化之势,现已到了必须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严重程度。

未成年人涉酒吧案中,犯罪主要地点——酒吧自身高消费的特性,以及泡吧这种社会潮流的影响,更多追求时髦、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在校学生(尤以厌学情绪严重,不良习性居多的职技校生为多)纷纷涌向酒吧,泡吧已成为未成年群体的娱乐新动向。

篇9

关键词:青少年吸毒;原因;危害;对策

近日,莫少聪和孙兴的吸毒事件在各大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报道,明星吸毒事件再次冲入人们的眼球。吸毒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明星群体之中,也蔓延于社会各阶层,青少年吸毒更是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一、青少年吸毒的现状

1988年,我国首次公布的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5万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133.5万名,比2008年底增加209158人。吸毒人数急剧增长,且吸毒者的低龄化趋势加重,35岁以下人员占58.1%。青少年吸毒者多为结伙吸食,由过去单独的隐蔽吸毒发展到聚集在一些固定场所甚至公共场所吸毒,因此,我国青少年的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二、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看,消费市场的存在。

    从主观上看,首先有追求新奇的心理。青少年面对着吸毒会获得强烈的诱惑,好奇心强烈的人就有可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尝试吸毒而慢慢地滑入深渊。

其次是追求刺激的心理。近年来,随着、、冰毒等新型在歌舞娱乐场所的出现,让社会无业青年,走上歧途,坠入深渊。

三、青少年吸毒的危害

1、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吸食对生理功能的伤害更为严重。当吸毒者一旦停吸或漏吸时,生理功能就会发生严重紊乱,更加令人恐怖的是,吸毒者对药物的需求量还会日益增加,对机体的危害也将越来越大,甚至导致死亡。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人。

2、危害社会管理。吸毒者为了摆脱毒瘾折磨,往往会不惜一切手段攫取毒资,严甚至不顾廉耻地出卖肉体和人格,以换取毒资,从而加剧了社会上诸如抢盗、等问题,使社会治安形势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据公安机关对1000名吸毒人员审查时发现,83%的吸毒人员曾有诈骗、盗窃、抢劫等犯罪史。

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和教育。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和教育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在强化校内课堂教学的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活动,让“珍爱生命,拒绝”的意识深入人心。

2、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力度。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密切协作,进一步规范公共娱乐场所监督检查管理措施。对涉毒场所业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尤其是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积极揭发举报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形成全社会抵制毒参考文献:

品违法犯罪的氛围。

3、完善禁毒法律,管理戒毒所。我国的禁毒法律还不完善,有些有相互矛盾的现象。因此必须要有从种植,吸毒、贩毒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才能在管理这些法律的时候井然有序。同时要加强对戒毒所的管理,及时更新戒毒的技术和手段,创新管理办法,提高戒毒的效用,降低复吸率,实现人性化管理与戒毒。

五、结语

泛滥祸国殃民,危害极大。中国吸毒问题的严重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青少年吸毒的严重化而体现出来的。对青少年吸毒原因和危害的分析,对于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建立、规范部门行政许可的消防安全前置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联合执法为主要目的,按照先试行、后推广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消防工作监管内容和程序,研究制订消防工作协调过程中有关文书或文件制式和运转流程。依托区政府、公安*分局外网平台,建立消防信息共享平台和本地区统一的消防信息网络,及时向社会公布消防行政许可、消防处罚、重大火灾隐患监督整改、消防产品管理等信息。在区及部门行政许可受理平台上,落实许可受理的消防前置内容。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合理、高效,依托市消防联席会议,成立区消防工作协调机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公安*分局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区建设、房管、安监、文体、工商、质监、消防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公安消防大队,由消防大队大队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领导小组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努力推动消防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联动机制的建立完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落实专人负责,采取现场办公、蹲点帮扶等形式,深入基层和有关部门开展检查、指导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定期会议协调机制

由区消防联席会议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或联络员会议,通报公安、工商、文化、安监、街道等相关部门对涉及本部门移送查处的消防违法行为,研究分析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具体工作的协调意见和要求,公布行政许可结果,研讨协调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二)完善政府部门行政许可前置监督机制

1、区建设局:对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审核验收的建设项目,将是否通过消防设计审核及验收作为审查前提,对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建设工程,不予核发施工许可,对未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不予核发房屋已竣工的证明;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把关,对不按消防法律法规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单位或不按资质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单位,依法暂停或吊销相关许可文件。

2、区房管局:对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或备案的建设项目,将是否通过消防验收或备案作为审查前提,对建设项目未经消防竣工验收合格或备案的,不予核发房屋权属证书。

3、区安监局:对建设工程未获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许可或未在消防机构备案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不予办理相应安全许可手续(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或者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许可或未在消防机构备案的烟花爆竹批发单位(有烟花爆竹储存设施),不予受理其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申领材料;对建设工程未获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许可或未在消防机构登记备案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予受理其相应许可证申领材料或核发经营许可证(其中烟花爆竹经营(批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以及剧毒化学品、成品油经营,由区安监局受理后送市安监局核发相应许可证)。

4、区工商局:对未依法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并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的公共娱乐场所,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和核发营业执照手续。对已取得营业执照,但未依法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或《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被撤销,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公共娱乐场所,在接到消防大队函告后依法撤销注册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5、区教育局:对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审批时,将消防安全条件作为审查前提,对相关建设工程未获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验收通过或未登记备案的不得批准。

6、区文体局:对拟开办的公共娱乐场所、网吧等实施审批时,对未获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的,不予核发相关许可证照或文件;对拟申办的体育审批项目,建设工程未通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验收合格或未登记备案的不得批准。

7、区卫生局:对拟开办的门诊部以上的医疗机构实施审批时,将消防安全许可或备案的文件作为批准条件之一。

8、区民政局:对拟开办的养老院、福利院等实施审批时,将消防安全条件作为审查前提。建设工程未通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验收合格或未登记备案的不得批准。

9、区公安局及消防大队:区公安局对建设工程未获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许可或备案的公共娱乐场所、网吧不予备案,旅馆不予核发旅馆业登记许可证;消防大队对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公众聚集场所、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备案项目,应及时通过公文抄送、网站、政府政务信息系统等方式,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对原已取得批准文件但不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撤销批准文件,并抄告相关部门撤销有关批准文件或暂停、吊销有关许可证照。

(三)建立政府部门消防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1、消防安全信息公告机制

(1)行政许可公告机制。建设、工商、卫生、文体、经贸、公安以及公安消防机构等行政部门依托政务信息平台,及时公布行政许可结果,以供其余部门随时查询,实现信息互通。

(2)登记备案查询机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登记备案抽查的项目,抽查结束后5日内在江苏消防网消防办事大厅上公布并供查询。

(3)重大火灾隐患公告机制。区政府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要采取公告、广播、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向公众进行告知。新闻媒体定期本地区火灾隐患情况,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整改不力的予以曝光。

2.重大问题抄告机制

(1)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而撤销原批准文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撤销后5个工作日内抄告相关部门,以便有关部门依法撤销批准文件或者暂停、吊销有关许可证照。对需要提请相关部门处理的事项要通过专用文书函告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对区域性或行业性的消防安全问题,要及时以文件形式告知区政府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工作建议和措施。

(2)建设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设计单位经批准取得施工(设计)资质或资质证书失效、年检不合格、降低等级、取消资质的,在作出决定后5个工作日内抄告*区公安消防大队。

(四)建立政府部门消防联合执法机制

1、消防违法行为查处、移送和通报

(1)文体、民政、卫生、教育、工商、安监、质监、建设、房管、城管、公安等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单位存在消防违法行为的,在职责范围内,依法督促单位进行整改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无权进行处理时,应当填写《消防违法行为移送处理单》,在5个工作日内,寄送*区公安消防大队处理。消防大队接到《消防违法行为移送处理单》后,应当在4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并依据消防监督检查程序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情况反馈移送部门。

(2)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及时移交公安派出所予以处理;消防违法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由*区公安消防大队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涉及消防产品的重大案件,工商、质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履行监管职能。对影响消防车通行和防火间距的临时建筑物,城管部门应加强拆除力度。对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房管部门应加强对物业公司的指导,督促各个业主依法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单位或人员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4)因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被依法取缔的,依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其投资人和负责人重新开办娱乐场所的消防行政许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不予受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有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据该条例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门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积极会同文化、公安治安部门建立娱乐场所加重处罚机制,对娱乐场所违反消防法规,同时也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二十一条规定的,要加重处罚,要加大对娱乐场所消防违法行为,特别是妨碍安全疏散的“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娱乐场所实施消防行政处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处罚决定向文体、工商部门通报,文体、公安治安等部门应当将其纳入警示记录系统。

2、火灾隐患监督整改机制

(1)火灾隐患举报查处机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站或政府政务公开信息系统等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认真受理并及时依法查处公民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安监、工商、文体、教育、公安等部门对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受理,并按照各自的消防职责依法进行查处,对无权进行查处的,要在接到举报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移送、通报*区消防大队进行调查处理,情况紧急的或举报安全出口上锁、安全通道堵塞的,应当自接到举报之后24小时内交消防机构调查处理。相关职能部门自行查处的举报,应当将查处情况函告消防大队。消防大队应当将相关部门移送、通报的举报查处情况在查处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函告相关部门。

(2)隐患信息互通机制。消防大队对日常监督检查或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在依法监督整改的同时,应当及时通过公文抄告、网站或政府政务信息系统通报相关单位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督改。安监、建设、文化、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依法查处或移送、通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3)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区公安消防大队应定期进行重大火灾隐患论证、认定,按规定及时报请政府挂牌督促整改,并抄告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对涉及多个部门或整改难度较大的隐患,要组织会办,明确整改的责任、时间、方案、要求、程序、指导、督查等工作分工,形成政府会办纪要。

(4)行政监察制度。凡是由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监察部门应及时下发行政监察意见书进行督办。因失职、渎职造成火灾的,要及时立案倒查责任。

3.火灾事故调查处理

(1)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主动向安监、监察、工会和检察等部门和机关通报火灾事故的调查情况以及处理政策。

(2)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根据火灾事故的等级和性质,主动邀请安监、监察、工会和检察机关及早介入火灾事故调查,在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上争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