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03-24 22:3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现代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手段现代化语文教学科学合理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录音机、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陆续进入语文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现代化。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多媒体辅助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是势在必行。
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教学能达到传统教学不可企及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视听结合,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凭借鲜明的色彩、逼真的画面、生动的形象,从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讲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首词时,可配上现代著名歌手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让切题的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词的意境,让那些鲜明的形象深深地植入学生内心深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
(2)能渲染氛围,让学生充分把情感融入其中。语文学科凝结并传播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对中国全民精神家园的建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通过恰当的画面、相关诗歌以及音乐营造出传统的“中国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3)调动眼手口脑,提高记忆效率。在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精细的画面、高雅的音乐,能给学生的感官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充分接受刺激,会在不由自主的情况下,眼脑并用,把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二、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
下面就介绍一下多媒体的弊端,从而让我们避开这些“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
(1)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主性。教师对每篇课文都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侧重点,有着对个别学生特点的具体认识和因材施教的设想。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往往是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语文学科中有些问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根本没有现成的答案。多媒体技术虽然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然而这种模式,由于过度强调学生的学习,往往忽视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学就容易使教师失去主导性,学生失去主体性。
(2)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中教师能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对他们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实际课堂中所需要的教师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即时性、交流性,使师生间缺乏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3)喧宾夺主,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只有与教学相结合,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现在有些课件不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是从所选画面有无观赏性出发,致使课件美观有余,实效不足,收不到想要的效果。试想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一会儿是真实逼人的三维动画,一会儿是动听的音乐,一会儿是语言优美的课文,一会儿又是激烈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但同时也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深度,当然也使学生掌握不到学习的重点和目的。
三、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1)在多媒体教材设施中,合理选择辅助教学工具。在大力使用幻灯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根据所讲篇章的特点,并结合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特点(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及录像机的图片功能),合理选择所需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们可以选择幻灯片,适当找取一些背影图片来播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来吸引学生;讲老舍的《茶馆》,可以放映相关的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话剧《茶馆》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很快把握“王利发既有买卖人的精明、自私,也有下层人物的善良正义。这种双重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得罪权势,为自身生计只能想方设法,最终被逼上绝路,从而展现出旧社会吃人的黑暗面貌本质。”的知识点。
(2)教师要排除一切障碍,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机。教师平时要积极学习计算机,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如果发现优秀的或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加以保存整理;也要多向专业人士请教咨询,有专业人士在旁边提供技术支撑,制作课件要省时省力得多。
(3)一些多媒体的教材制作,倡导师生互动。在一些多媒体的教材制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并邀请学生们一起制作。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也在一定层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现代化教学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合理运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跟上国家教育不断革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文华.图书馆与中学语文教学.科学教育家,2008,(5).
[2]曹占霞.中学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J].学生之友,2010(04).
[3]张红霞.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学大众,2009,(07).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代化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44-01
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阶段,而教育则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石。高度重视推进全市的教育现代化,因此小学语文的现代化教育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小学语文的现代化教育需要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转变,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和要求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达到较高水平的体现,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教育现代化要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是最基础的教育普及化,应该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其次是个性化教育,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又要培养有个性特长的创新型人才;再次,是教育的信息化和国家化,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符合当下信息经济时代的趋势;最后,是教育的创新性,鼓励创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对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可以说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统率和导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下三大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切实的转变教学观念。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注意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作为交往主体共同存在的,没有学生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没有与学生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教学,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将学生看成相互交往的教学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开展教学过程,完成教学。
2.平等性原则
既然将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主体,就要树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的思想,只有价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规范中平等交往,由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学习、交往,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教与学的义务,从观念上转变教师强于学生,或者学生地位低于教师的错误认识,相互尊重、相互承认。
3.交互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主动学习,内化教育,达到自身与学生的自我构建,教师不是学生绝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以教育资源为交往的中介。
三、提升教师素质
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迎接挑战并且抓住机遇使自身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现代化教育中的必然要求。
1.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开拓自身的知识网络。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多读书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线尴尬场面,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感。
2.提升教学能力
在语文现代化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和教材都要加深理解,以便因势导利的进行教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必须学会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强调的不是集体化教育,而是充分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存在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认知方式、情感类型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应该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要谨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陶冶学生的品行,并且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形式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推动教学硬件的更新,多媒体几乎在所有城市小学的教师配备齐全,学校也有了微机室,这些新设备让直观教学原则更好的得到实施。现代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更好的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大的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备课所需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也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除了要熟练掌握幻灯片和FLASH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之外,对于其他教学形式也要进行更新,如教室座位的安排、上课的模式等,也要进行转变。创新语文教学形式,要鼓励学生培养不同的思维形式,对事物要充满想象空间,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形成独创性作品。尽量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引导他们热爱想象所带来的美好,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学生进行严重超越现实基础的幻想,使他们“求异”的创新活动往返运动于幻想与现实之间,并且告诉学生,想象和联想应该从事物的本质特点出发,同中求异,不能为了“求异”而脱离现实,幻想如果脱离现实就是空想。
五、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小学教育一直存在以教材为主的学习形式,教材的编撰有时候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做不到与时俱进、符合时展的潮流。但是,如何从落后的教材,解读出具有人文性强、教育价值高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现代教育的目标,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科学知识,小学语文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实现人文性价值的重要途径。
除了要求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引导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准备更多的拓展内容,拓展素材应该具有较强的人文、科学和生活等方面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小说、期刊或杂志等。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正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人文素养,现代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正是要以这些目标为己任。
参考文献:
[1]饶杰腾. 语文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景阳主编. 语文教学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田本娜. 外国教育思想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篇3
多媒体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应注意:
淡化形式,讲究实效。
精心设计,适时播放。
敢于取舍,灵活运用。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多媒体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学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极大的丰富了教育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其他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进入电教误区,下面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几点认识,以便和同仁们共同探讨。
淡化形式,讲究实效。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形式,是为轻松而又快捷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有些教师为了突出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根本不顾及教学目的、内容、对象和效果,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形式,哗众取宠,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充分利用,甚至鄙弃传统媒体,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刻意追求新奇特,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时尚的展示。自以为有了比较精美的课件,就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于是只管坐在操作平台前手持鼠标,口若悬河,一人霸占课堂,根本没有注重学生的反馈,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穿新鞋走老路,再次回到“填鸭式”“满堂灌”的旧模式上,一节课就像是一个专题讲座,曲高和寡,知音稀少。结果,事半功倍,甚至出现了负效应。比如,在运用幻灯进行教学时,有些教师把片子设计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样,有些学生就会被有趣的画面所吸引,而忘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喧宾夺主”,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因此,教师在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首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和媒体运用;其次,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需要与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选择一些既符合本课内容又具有趣味性的素材来制作,帮助学生消化传统教学难以讲透或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达到释疑解难的目的。
成功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主导下的现代技术手段巧妙灵活地运用到更加广泛的学生主体参与过程中,教师切勿脱离学生单纯地操纵机器,坐讲课堂,而应当在语言和行动上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指导学习、活跃气氛、激发思维、培养感悟,切勿把课堂讲授变成学术报告,深奥难懂,而应当充分照顾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科学处理好媒体素材、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关键。教师切勿充当“解说员”,大搞“一言谈”,而应当对教学过程和媒体进行设计,使媒体为学生的思维服务,让学生自行解读媒体内容,把课堂变成“群言谈”,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原则,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多媒体作用,启迪学生思维,突破学生思维难点的关键之处。即该用则用;在使用中起不到实效,对教学毫无优化之处的,坚决不用。
精心设计,适时播放。
媒体的设计和使用时机,不仅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机会,而且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及各种能力,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例如,科学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已栩栩如生,有的甚至比教师准备的投影片更形象、丰富。若教学时,一开始就展示投影片,则会禁锢学生头脑,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人如是说:“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由于各个人的理解、想象、知识面的不同,再加上性别、性情、处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对于事物必定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教学中有些课应先让学生充分品味、想象,当同学们从作品中发现并进入一定情景,感情达到,内心迫切需要验证时,教师再把投影展示出来进行对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想象力不丰富的学生得到补充;另一方面,还使另一部分同学获得成功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满足。
三、敢于取舍,灵活运用。
电教媒体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以及教师自身优势,选择恰当媒体,力求机动、灵活的运用,善于做到三大舍弃:
首先,不要过分热衷于先进的媒体。在课堂上运用电教媒体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展示媒体本身。在先进的电教媒体也是为课堂服务的。最先进的媒体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堂用录音机会比幻灯机效果更佳,有的课堂用一种媒体会比用几种媒体更强。因此,在使用媒体时千万不能牵强附会。
其次,在教学过程重要适时取舍。比如《安塞腰鼓》一课,为了使同学们把握感情基调,我想通过听录音以来解决。结果,录音还没放完,大部分同学已经体会到文中粗犷强悍、奔放洒脱的情感,并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此时,脆关闭录音机。让学生充分表现,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文中的律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提出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实践,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排列成序,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学生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
2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思品教育为一体,通过学习课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正式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小学语文第四册《公鸡的脸红了》一文中,公鸡在它的朋友需要帮助时,很不礼貌地拒绝了;而当它的屋顶被大风刮跑后,邻居们热情地帮助抢修,公鸡想起自己平时的表现,脸红了。为了帮学生体会公鸡的冷漠、以及它得到朋友们的热情帮助后后悔、惭愧的心理,从而领悟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一主题。为此,我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录像,展示公鸡傲慢待友的故事情节以及风雨交加的晚上,公鸡急得又叫又跳,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冒雨为公鸡抢修屋顶的场面,让学生看图想象(公鸡会急得怎样叫;朋友们又会怎样进行安慰;得到帮助后的公鸡会怎样想……)、并要求给画面配解说词(说说朋友们是怎样齐心协力地帮助公鸡的。)在动人的情节中,学生通过看、想、说、比,入真情于动景,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说得生动、比得细致,继之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3激发兴趣,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现代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利用电视录像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小蝌蚪的变化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将录像片中蝌蚪变化的几个阶段的曲型图片制作成教学软件,利用电脑多媒体,将蝌蝌身体变化过程分步展示于一个画面,学生就能如身临其境般在课堂中理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4突破难点,品词品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如《精彩的马戏》一文,为理解“绝活”一词,在体会课文语句的同时,如再让学生观看一段“山羊走钢丝”的录像,这样对理解词义就大有帮助。再如《司马光》第三自然段中的一个“一不小心”用语言解释显得啰嗦而不形象,用CAI演示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读此段内容的时候自然就能读出急切、意外的语气。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懂得司马光是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利用CAI的情景展示,进行对比教学,针对第四段内容我放出了孩子面对突发事情慌乱一团的情景动画,让学生观看后再找出与画面有关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别的小朋友”是画面中的哪些小朋友,再问:他们怎么啦?“慌”是什么意思?他们慌成什么样儿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司马光在他们当中吗?这样提问,一步一步地烘托出司马光的表现。到此时,我就不让学生往下看了,而是让他们自己找第几自然段是写司马光的,学生找到第五自然段后,指名上台,学司马光的所作所为之后,我又出示CAI,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来理解“没有慌”“举”“砸”等词语,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照图画把文中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找出来,打上点,这时再问“举”说明什么?“使劲砸”说明什么?“几下子就砸破了”又说明什么?学生的回答就显得既轻松又愉快了。解决疑难问题后就不难读出应有的心情和语气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于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了,此课的重、难点也就较轻松地突破了。最后重放多媒体设计画面时,学生就能很好地说出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并能清楚地复述出司马光救人的经过。
5深化练习,延伸扩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如教学生用“……像……”的句式说话,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在图像上出示若干本体,再以提示方式出示相应的喻体。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的句子自会脱口而出。
篇5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应用;现代化;弊端
【作者简介】 潘芝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三湖中学,中学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135-01
一、不利于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的感染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但是,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一些传统的方法渐渐被人们忽略甚至被摈弃,教师往往致力于语文教学课件形式上的创新,忽视了组织课堂的语言,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设定的轨迹走下去,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反而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非常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三、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主持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多媒体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四、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又有何二致呢?
五、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时间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现代化 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能接收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视觉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如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内容作基础,又有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4.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能完善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抓住课堂教学这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调动各种感觉和分析器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不断寻求师生关系新的同位点的过程中,使师生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计算机辅助小学低年级进行识字学习。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能力,还要加强对写字的指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出示卡片或图片适当地讲解,让学生口头读读、说说,机械地朗读、记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处理得不好,整堂课就会呆板枯燥、单调乏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低年级教学应尝试将计算机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利用“怎样写汉字”识字教学软件、“趣味识字”、“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光盘,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足。
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读音,理解巩固字意,为学生讲解操作演练,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多种感官综合利用,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学生喜欢这种学习形式,兴趣明显比传统教学要浓厚。
其次,在解决读音的练习方面,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掉拼音的生字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在巩固练习中,通过练习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计算机对每个学生的练习作出评判,并给学生修改的机会,最后计算总分。
最后,计算机可以加大练习量,增加一些同等难度或高难度的练习,使做得好的、快的学生就可以多练习。由于计算机会作出评判,因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达到自学自练的目的。
三、计算机辅助小学中年级进行句段学习。
1.句段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说话和写作的基础,不能把句子写具体是学生在说话与写作中常见的通病。段是从句到段、段到篇章的过渡,段的学习既是中年级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又是学生开始从句到段的重要转折。段的教学的成败,决定了学生作文起步的成败,成为学生将来写作方法、写作手段、写作手法能否多样化和艺术化的关键。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必要、重要的。
2.中年级计算机辅助句段教学,重点放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通过观察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动画,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使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及相互间较复杂的空间关系,形成初步的联想能力;能说完整、连贯的话,并遣词造句、连句成段,从而通顺、健康、真实,有想象力。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说通顺的话、说健康的话、说真实的话、说富有想象力的话,养成观察思维表达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把要学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解决的认识规律与学习心理问题。学生通过计算机显示直接阅读,清晰明了,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量大、显示速度快的优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阅读,师生的共同分析、理解,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中形成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从学生的心理讲,动手动脑,手脑并进,不仅牢固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而且培养了计算机操作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对策
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其独有的特点为多数学校所青睐,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气氛,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较为抽象化的知识学习也能很好地将其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现代化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很多老师对现代化理解存在很大误差,这种问题的存在大大阻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1.选择不恰当的现代化工具,影响教学质量
有的教师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将一些教学内容直接做成动画的方式放到PPT上,通过投影的方式来讲解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僵化,大大影响了课堂活跃气氛,甚至还不如教师不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直接口头讲解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吸收。其次,有的教师由于有了现代工具的帮助,在课堂上往往会变得惰性,对于课文的朗读也直接使用录音工具来让学生倾听,这种录音的阅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毫无感情的,听起来远没有教师的声音那么富有亲切感,因此很容易影响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现代化工具
在大多数院校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后,很大一部分教师有时在进行教学讲解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现代化工具的教学方式,有时在进行课程的选材时,选择的PPT内容与实际课本的目标教学内容相差甚大,大大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难以真正教给学生有用的信息。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是极为重要的。在基础阶段正是学生启蒙思想形成的阶段,若教师不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进行讲解很容易造成学生在以后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大影响未来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
上面我们对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可以看出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在使用现代化工具时过于死板或不会选择合适的现代化工具进行课程讲解,下面我们就主要来分析下目前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1.现代化工具的使用和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帮助下,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师讲解的重要性,造成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融合统一,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教师在进行PPT的演示过程中,对内容的展示、图片的展示等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若能加以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和表达的机会。而且PPT的制作相比较而言要简单的很多,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
2.借助于音响等工具营造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往往都是无声的而仅仅只有老师在课堂上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氛围对于一些课文,学生往往很难身临其境地体会写作内涵,写作意图等。例如,在《威尼斯小艇》一文的讲解过程中,若教师能够通过播放具有欧洲风情的歌曲,要配以教师的朗读,很容易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主旨大意,学生脑海中也会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像,将学生的思维带到异国风情中去,对学生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大大改善语文课堂传统、沉闷的课堂气氛等问题。
3.通过现代化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关键词 现代化教学技术 语文教学 巧妙运用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克服种种困难,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1.借助实物投影和录像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学技术的巧用,可以把我们语文书上语句以及其蕴含的鲜活的画面结合起来,使其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己知识的储备、相关的想象在课堂上得以完美的呈现,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读懂课文。教《捞铁牛》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清清楚楚地了解铁牛被捞上来的过程,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动画片。课上边放课文录音,边放动画片。学生看着生动的画面、听着具体的内容,再反复读几遍之后,十分轻松地掌握了“怎么把过程写清楚”的问题。
2.借助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有的时候,我们在讲授那些学生不太容易懂的课文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显得尤其必要了。因为多媒体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受到时间、场地的影响,它可以将重点知识生动、逼真地保存、再现以及传输,从而把间接的知识变为直接可感知到的知识,解决学生的困惑,加快学生理解和学习、记忆的速度,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教学《鲸》一课,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我们的学生很难理解鲸的体型和人相比的差距、“须鲸”和“虎鲸”的区别等。我就在上课前制作好课件,及时地播放,请几位同学读相关的句子。这样图文并茂,且有动感,学生如身临其境,难题也变得容易了。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形象的展现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学生学习的方向,给予有效地学习策略,让学生身体上的“五大法宝”齐心协力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倾听能力、专注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课堂、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1.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指导学生观察。我们经常会看到好多老师为了使学生学会观察,就带领孩子们到实地去观察,可谓用心良苦。可是,有些作文课前指导中,观察受限制,或是受场地、或是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对事物的了解就会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的习作。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全可以解决这些不足。它不仅能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将事物尽善尽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能使该事物反复出现,能调控被观察的对象的活动等,以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和记忆。
指导学生观察校园的秋色,我就把学校秋天的样子录下来,然后在屏幕上播放,先是采用长镜头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然后采用短镜头分区让学生看学校的大门、花坛、梧桐树、松树、操场上的落叶……指导学生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这样学生观察有序,写起来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拓展写作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把学生的一些活动,或者是上课的情况等拍下来,剪辑、简单地制作。等到作文教学时,我便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视频播放,一方面能够引发学生对往事美好的回忆,一方面能让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对相关内容的回忆,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也不失为拓展写作思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便利的查询的途径,在这里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我们所查阅的一切资料。
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引导学会评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评改好了,学生能够明白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能够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而在作文评改中巧妙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形成。⑴将有代表性的作文发送到班级博客上,让大家集体评改,共同修改。⑵选出范例,学会修改。在学生作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在荧幕上,然后引导学生修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并总结共性的地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其乐于表达,愿意通过作文这个平台交流。
篇9
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虽说形式手段比较单一,缺乏情趣性,但是学生在长期的浸润和熏染中,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造就了“声、光、电”一齐上的语文课堂,华美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刷”地一下全都涌向学生,学生疲于应付,而毫无甄别、选择、接纳、消化的机会。有一位青年骨干教师执教《黄山奇松》一课时,首先以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为引子,借助风景图片欣赏“黄山四绝”;然后图文互映,赏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接着播放黄山松视频资料,认识黄山松千姿百态的特点,拓展链接描写黄山奇松的诗词;最后小练笔——借助想象,把你最感兴趣的松树写出来。整堂课运用于图片欣赏的时间近20分钟,挤占了原本属于品读、感悟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语文课上成图片欣赏课、文史常识课,缺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从课堂上收获到的只是“黄山奇松”的表象,而没有深入文字肌理,从文字的背后领悟黄山松的奇特。大量的图片涌入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使汉字表达的朦胧美丧失殆尽。学生没有能够经历对文字的认读、感知、理解的过程,语文素养又何从谈起呢?如今,像这样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吟唱、表演、绘画等充斥课堂,学生的兴趣是浓了,可文字没了。没有文字的语文课堂犹如失去了灵魂,即使花样百出,也毫无语文味可言。语文课应该从语言文字着手,进行针对文字的品读、想象、训练,引领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解开文字符号的密码,向学生展现文字的美丽和高贵。
二、板书中的文字缺失——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绍禹先生说:“好的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和智慧。”板书是对文本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揭示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秀的板书设计是课堂的再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板书也应该有别于数学、美术等学科,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借助灵动的文字,丰盈我们的语文课堂。可是,目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板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板书的内容关注到文本写了什么,而没有体现怎么写,忽视学法指点和语法知识传授;其次,以课件代替板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依据课件的设定而按部就班地进行,随着课件播放的结束,黑板上除了课题,什么都没有留下。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没有板书的课堂是有缺陷的课堂,试图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进行板书,但人的精力必竟是有限的,教师既要操控课件又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再去板书,则显得手忙脚乱。因此,忽略板书也在情理之中。
板书的文字缺失,给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学生无法整理课堂笔记,对所学内容不能自主及时地巩固复习,也减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信息刺激强度,记忆的时效周期大为缩短。教师的板书是学生书写的模仿对象,学生在看教师板书的过程中能直观地感受书写运笔规则,字体间架结构的安排。板书中的文字缺失,也让学生失去了模仿教师把字写工整的机会。
三、读书中的文字缺失——纸上得来终觉浅
篇10
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
知识爆炸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信息量大增。作为信息载体的语文,它的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社会现实,改变那种单一的教师讲解的形式,改变单一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从信息传媒渠道来看,以往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处于平面状态的白纸黑字的书籍和报刊,而今天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大小报刊的套色彩印、光碟阅读、录像机、、随身听、四维电影、网上冲浪等等,信息以形、声、光、电、文字画面充满于整个社会。今天的学生伴随着这种画面长大,因此,现代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特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而改变那种呆板的口头讲述形式,改变那种单调的黑板传输手段,开创新的教学局面,使语文教育走上现代化轨道。
二、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信息社会的信息传播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是形、声、光、电等都齐备的,这就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母语教育的效率。网上教育十分活跃,有著名教师上网讲课的精彩场境,各种语文的教学软件以及文学名著的影视碟盘也可以随处购得,这种背景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同时,现代化教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全方位的条件,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了语文能力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语文教育现代化中的多媒体应用
在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古代社会生活不同于现代社会,古今汉语有差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不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电教手段和CAI的介入,古诗文教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1.身临其境。在古诗文教学中,分析诗文意境,把握诗文主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加上受年龄、阅历、经历等的限制,形象思维仍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光、声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中体会和理解蕴含在这些景物和画面中的作者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样较教师口头讲授、黑板表述要有趣得多,使形象更鲜明,情感更充沛。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夜天各一方的惋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了四个静态画面模块,通过动态的演绎,再配以民族音乐的婉转悠长,就在“春天”、“江水”、“明月”、“夜色”的环境中,看到了潮水、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镜台等景象中的诗人形象。整体上营造出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领悟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青春的珍惜,教学效果很好。
2.浓缩精华。一般古诗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需要全方位背景介绍,逐字逐句字词分析,学生大量的课堂笔记记录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造成课堂教学节奏拖拉、学生心理疲惫,教学效率低下。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创造出跨时空的信息,快速度的信息,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信息。这样教学时数会减少而教学效率却提高了。
例如《定风波》这一首词,表现了苏轼面对仕途挫折淡然旷达的心态。但此词是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做,对苏轼的宦海起伏的介绍是必要的。如果课堂讲授就会占用很多教学时间。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就设计了“作家作品简介”和“资料援引”模块,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需要,在“作家作品简介”中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在“资料援引”中了解“乌台诗案”。这样就会扩大信息容量,帮助阅读理解,突出教学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3.恒久记忆。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首要一点,就是能够熟读背诵。大学古诗文教学所选篇目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优美意境到思想内容,都有学习和借鉴价值。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古诗文,将为继承和传播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学生枯燥机械化的背诵增加了记忆的难度。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
当然,多媒体的制作与教学不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能代替语文教学的所有手段和方式。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中的多媒体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