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4 12:1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疼痛护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组织护理人员全员系统培训
1.1.1更新理念,转变态度打破传统观念,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多认为患者只有在出现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时候,才有必要给患者进行止痛治疗,而忽视了提前镇痛的重要性,并且过分担心麻醉镇痛药的成瘾性。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疼痛理念已更新,疼痛作为第5大生命体征在临床上凸显其重要地位,消除疼痛是患者基本权利,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转变理念,关注患者疼痛程度,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爱。
1.1.2进行全面系统培训考核提供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疼痛知识教育来提高护士疼痛管理水平,聘请疼痛管理专家及药物镇痛专家授课,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疼痛基本概念、疼痛评估方法、疼痛护理措施、骨科疼痛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镇痛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镇痛泵的管理、各种疼痛护理记录单的应用等知识进行培训。
1.2成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我科成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疼痛管理小组,负责疼痛护理工作计划、实施、评价与整改。护士长在病区疼痛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组织以疼痛管理为主题的护理业务查房、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等,深化疼痛管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能力。护理责任组长由病房业务骨干担任,参与到护士培训计划中,同时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和处理本组护士的疼痛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疼痛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与沟通,协助护士长工作。协助医师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类型;教会患者准确表述自己的疼痛;全面评估患者的疼痛史,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观察患者疼痛的进展、疼痛治疗的效果及使用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1.3制定并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流程
1.3.1疼痛评估患者入院2h内对其进行首次评估,疼痛评估的量表主要有数字评定量表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使用的数字评定量表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合而为一的长海“疼痛评估尺”,分别向患者解释疼痛评估尺的使用方法。护士随身携带“疼痛评估尺”。制定与落实疼痛评估的频率、方法及规范化疼痛问询方式。在患者入院时使用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具体项目包括评估日期、时间、部位、性质、原因、疼痛评分、持续时间、睡眠影响情况、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护理措施和护士签名。在患者入院2h内完成首次评估,评估分值≤3分的患者此后每天9∶00进行疼痛评估。对于手术后患者采用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记录单,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后患者分别每1,4,6,8h评估1次;另外对于疼痛评估≥5分者,报告医师,给予镇痛处理后再评估1次,然后每4h对患者进行1次评估。
1.3.2疼痛干预疼痛干预护理措施包括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药物镇痛。非药物措施包括:(1)环境护理。嘈杂烦乱的环境会诱发和加重疼痛。因此将患者安置在舒适整洁的病床上,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施,适宜的室内温湿度能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减轻疼痛。(2)护理。正确的和制动是止痛的最好方法。骨折初期局部疼痛往往非常明显,且活动时加重,合理制动能有效减轻疼痛,减少局部软组织损伤。抬高肿胀的肢体,并保持外展中立位,有利于改善血循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3)骨折早期合理使用冰敷,减轻局部充血水肿和出血,热敷患肢可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供,减轻疼痛。(4)指导患者疼痛时听音乐,音乐疗法可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稳定血压,减轻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通过慢呼吸运动可减轻肌肉收缩引起疼痛及松弛紧张,达到控制疼痛目的。我科多模式镇痛是在神经阻镇痛泵或静脉镇痛泵的基础上联合静脉、口服用药。当疼痛评分≤3分时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当疼痛评分为4~6分时,实施非药物、弱阿片类药物与非固醇类抗炎药等联合干预措施;当疼痛评分≥7分时实施非药物、强阿片类药物与非固醇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干预措施,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1.4针对患者及家属疼痛教育
1.4.1转变患者及家属疼痛理念患者及其家属在疼痛控制上对疼痛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创伤后及手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害怕麻醉镇痛药对伤口愈合影响或产生的毒副作用,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转变患者理念,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疼痛对机体是有害的,疼痛是可以避免的,从而让他们主动配合疼痛治疗。
1.4.2落实疼痛护理教育措施在患者入院、术前准备、手术回房时,责任护士、管床护士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宣教,病房张贴疼痛尺,病床边悬挂彩色镇痛小贴士,内容涵盖疼痛对人体的危害,疼痛尺的正确使用方法,非药物治疗措施,常见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等。每月开展疼痛护理教育课堂,强化患者无痛理念,能够熟练使用疼痛评估尺,鼓励说出疼痛的感受,掌握疼痛护理措施,提供优质服务。
1.5评价指标疼痛护理在创伤骨科病房开展前后,对患者采用长海“疼痛评估尺”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6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创伤骨科病房开展疼痛护理管理意义临床工作中,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主诉之一,创伤、手术、术后固定与特殊、功能锻炼、特殊治疗等均可引发疼痛。在常见的疼痛强度评估中,骨科疼痛的级别较高,疼痛作为第5大生命体征,已经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关注,因此合理、及时、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防止疼痛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康复。疼痛管理是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强化护士疼痛管理理念,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使其在无痛或尽可能轻的疼痛中获得治疗,更早地开展康复训练,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立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非常重要。
3.2有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均为急性疼痛,即为最近产生并可能持续较短时间的疼痛,通常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但急性疼痛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从而影响患者康复,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由于疼痛因素存在,患者往往惧怕功能锻炼,活动减少,伤肢血流减慢,可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延长住院时间。在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后,通过制定疼痛评估流程,能够正确规范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规范化镇痛药物使用,制定患者疼痛护理管理流程,使患者能够在疼痛耐受情况下进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伤肢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节省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
篇2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评估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6-0032-03
剧烈或长期慢性疼痛会使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而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明确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因此掌握患者的慢性疼痛信息,客观评估其程度,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慢性疼痛的定义、类型、常用的评估方法及护理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1 慢性疼痛的概述
1.1 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和IASP (1986年)为疼痛所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觉和情感体验”[1],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而对慢性疼痛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疼痛导致患者抑郁和焦虑,造成身心极大伤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超过急性病一般的进展,或者超过受伤愈合的合理时间或与引起持续疼痛的慢性病理过程有关,或者经数月或数年的间隔疼痛复发[3]。慢性疼痛更强调引起的焦虑和抑郁,以及因此丧失社会交往能力和工作能力,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国际疼痛研究会对慢性疼痛的时间界定为:疼痛持续或间歇性持续3个月以上。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慢性疼痛已经构成一种独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1.2 慢性疼痛的特点
①疼痛持续时间较长;②病因有时不明确;③伴有疼痛行为(、面部疼痛表情、步态和改变等);④无交感神经兴奋的临床表现;⑤一般存在心理和神经因素的影响;⑥治疗比较困难,常不能以单一药物或方法缓解,需要综合治疗[4]。
1.3 分类
1.3.1 慢性癌痛
①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②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疼痛;③与肿瘤相关的疼痛;④非肿瘤或治疗所致的疼痛。
1.3.2 慢性非癌痛
①劳损或退变性疼痛;②神经损伤或刺激性疼痛;③慢性炎症性疼痛;④免疫相关性疼痛;⑤缺血性疼痛;⑥淤血性疼痛;⑦精神和情绪相关性疼痛[5]。
2 疼痛的评估
2.1 评估的内容
包括引起疼痛的原因及诱因、急缓、性质、程度、部位、有无放射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此外,对于癌性疼痛的患者,不仅要注重疼痛评分结果,而且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行为、功能、社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6]。
2.2 评估的方法[7]
2.2.1 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
该方法由日本学者发明,是应用最广泛的单维测量工具。线性视觉模拟尺为一条10 cm长的水平线或垂直线标尺,在标尺的两端,标有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强。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0代表无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最后了解患者对疼痛的感受位于标尺的哪个位置。
2.2.2 口述分级评分法
由一系列描绘疼痛的形容词组成。最轻度疼痛的描述常被评为0分,以后每级增加1分,使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便于定量分析疼痛。最常用的是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此法既简单又容易掌握,护士可以用来宣教,但缺点是分度不精确,有时患者难以对自己的疼痛定位(表1)。
2.2.3 “长海痛尺”评估法
“长海痛尺”是将NRS和VAS有机结合的一种疼痛评估方法,在VAS的基础上,对疼痛标尺作出具体解释。使患者更容易接受,结果相对准确,减少疼痛评估误差。
2.2.4 Wong-Banker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
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到悲伤甚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于任何年龄,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易于掌握,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急性疼痛者、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
2.2.5 体表面积评分法(BARS)
BARS既能表示疼痛的范围,又能表示疼痛的程度。将人体表面积分成45个区,每个区内标有该区的号码。与计算烧伤面积的方法有些相似,请患者将自己的疼痛部位在图中标出,如果患者只用笔涂盖了1个区,为1个疼痛记分,不涂盖任何区为0分。在相应的疼痛区内,可用绿、红、蓝、黑涂盖,分别表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也可以在疼痛区内写满小的“%”“”“”和“”分别表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此法还可以计算患者疼痛面积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
2.2.6 McGill疼痛问卷法(MPQ)
MPQ是众所周知的全面评估疼痛的多维测量工具,既评估疼痛的情感及感觉方面,又全面评估疼痛的部位、强度、时间特性等。它由15个描述信息组成,即11个感觉痛(跳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刺骨样痛、痉挛痛、咬痛、烧灼痛、剧烈痛、触痛、痛苦的痛、撕裂样痛)和4个情感类别(疲劳、厌倦、恐惧、痛苦的折磨),将每一个信息按照0~3分为4个等级。它较适用于老年人,包括轻、中度认知损害者。
2.2.7 McMillan法
该方法是护士对初次住院患者疼痛情况的评估表,它用目测直观疼痛标尺表示疼痛程度,并在印好的人体正面、背面、侧面图上画出疼痛的部位(患者或护士画),护士记录疼痛的时间、性质、止痛措施及疼痛对患者的食欲、睡眠、注意力、情绪、社交活动的影响。
3 慢性疼痛的治疗
治疗的方法主要有4大类: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肛肠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诊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①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手术;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③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理解能力过于低下者;②造血功能异常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具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者;④患有直肠癌或炎症感染者;⑤不能完成该研究或临床依从性过差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5.26±4.18)岁,病程1~7年,平均(2.32±0.87)年,其中肛瘘者20例,混合痔17例,内痔6例,外痔7例,肛裂1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18~63岁,平均(34.15±4.32)岁,病程1~6年,平均(2.44±0.95)年,其中肛瘘者21例,混合痔18例,内痔5例,外痔7例,肛裂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整体情况,定时换药,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注意患者情绪,给予及时安抚以及镇痛护理;观察组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①成立专业小组。由医院主任、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相关专家以及护士长等建立专业的疼痛护理小组,分析患者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疼痛情况较为严重的时段,制定护理方案进行重点护理,并制定监督方案。②临床实施。对临床护士进行定期培训,讲解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以及个体化镇痛的理念,在患者围术期进行合理镇痛,缓解患者痛苦,防止伤口撕裂以及伤口感染等相关要点,由专业小组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临床检查,了解护理方案的落实情况,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案的漏洞及不足,并进行适当整改。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到配合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重要性,缓解对换药以及手术的排斥感,指导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促进伤口愈合。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受患病部位以及检查治疗方式影响,患者往往出现紧张、羞耻、排斥甚至厌恶等情况,患者临床依从性不佳,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治疗,积极配合。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改善情况 使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3]。其使一条两端分别为“0”和“10”的游动标尺,使用时需将背面面对患者,让患者结合自身疼痛情况在直尺上标出相对应位置,数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由医生根据标出位置进行评分,统计患者评分情况。
1.3.2 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问卷共10题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对护理的满意度越好,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
1.3.3临床依从性 根据医院自制的依從性调查量表进行判定,此问卷一共包含4个项目:遵医嘱服药、定时换药、清淡饮食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每个项目包含4个小题,按照5级评分,依从性为各个项目评分总和,总分为8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疼痛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临床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临床依从性
观察组遵医嘱服药、定时换药、清淡饮食、日常生活管理以及依从性总分分别为(18.66±1.34)分、(17.45±2.26)分、(18.45±1.38)分、(17.21±2.15)分以及(73.75±5.14)分,对照组分别为(17.78±2.15)分、(16.15±2.47)分、(17.48±2.45)分、(15.13±2.86)分以及(65.44±5.07)分,观察组临床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肠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病程长,给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目前医学记载肛肠部位疾病可达70余种,临床以痔疮、肛裂以及肛瘘较为多见,多是为炎症侵犯所致[4]。其中痔疮主要是痔下静脉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临床可见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压力增加时会脱出肛外,目前以手术切除法为主;肛瘘一般行瘘管切开术治疗,需将楼管内肉芽组织刮去,创面填塞纱布并定期换药;肛裂是患者产生肛管处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愈合困难,通过手术切除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术后换药、小便以及排气时将反复对伤口进行摩擦,内括约肌的不定时痉挛以及收缩也将对患者切口进行刺激,疼痛剧烈[5]。
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获得患者以及专家认可,可有效改善常规护理中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较少,剧烈疼痛时默默忍受,或服用过多止痛药引起不良反应以及对临床治疗产生消极抵抗心理等弊端。其主要通过建立专业小组,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运用多种疼痛护理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定期考核,使疼痛护理得以有效落实。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依从性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现出经系统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的针对性超前镇痛、个性化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进创口愈合速度。专业小组在围术期仔细观察患者整体情况,统计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护理人员在麻醉失效前先进行超前镇痛,减轻疼痛程度,对于个别对疼痛耐受较差的患者,格外加大镇痛力度,进行个性化镇痛护理,同时鼓励患者多与他人进行交流,转移注意力。要求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换药技巧,要求动作轻柔,防止伤口的再次撕裂或加重,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病房内可放置鲜花,保持整洁干净,定时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紧绷情绪,提醒术后及时排尿,防止尿毒症的发生。定期进行考核,统计考核相关项目情况,使临床护理规范化,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信任以及临床依从性,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肛肠科应用疼痛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燕芳,刘雪芳,陈芳.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3):219-221.
[2] 张春蓉,胡兰苹.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6,6(7):45-46.
[3] Aitken,R. C. B.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S].1969.
[4] 馬明娟,周静.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1178,1180.
[5] 郭璐瑜,郭丽娟,吕美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型痔疮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04-206.
篇4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实施疼痛管理;护理
手术作为一种应液源常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 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焦虑和恐惧,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变化。[1]然而手术后疼痛又会影响患者呼吸,循环,消化和肌肉功能,易引起手术后并发症,本院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4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患者,男22人, 女23人, 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2.69岁,住院天数11~20 d,平均住院天数14.65 d。
2 疼痛管理方法
2.1 疼痛知识教育
2.1.1 围手术期间讲解术后常见症状,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如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可能助长肺膨胀不全之发生,疼痛使活动受限制,可能形成静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疼痛会释放儿茶酚胺和一些应激素,导致血管痉挛引起高血压,因而发生中风、心肌梗死、出血等问题。
2.1.2 介绍疼痛的评估方法(0 10)分数字评定量表NRS,0 5 wong banker面部表情量表,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术后常用镇痛方法有口服给药、肌肉注射、自控镇痛泵的使用等,肌肉注射法是常用给药方法。
2.1.3 讲解短期使用止痛药物不会引起成瘾性,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患者不顾后果持续服药的强迫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1]。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及时应用止痛方法,以利于早期活动,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同时应用非药物止痛方法。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是及早使用止痛药物[3]就是说如果疼痛出现了,不要等到它变得严重了再去治疗,而是刚刚开始时就使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这样取得的效果好,用药量也少。
2.2 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2] 疼痛是人的一种不舒适的主观感受,常受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社会文化背景,对疼痛以往的经历等因素影响,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的信息,对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提前与医生联系,术后使用静脉注射自控止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控制疼痛,本组15例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
2.3 舒适护理
2.3.1 保持病房环境舒适,病床整洁,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予半坐卧位。
2.3.2 用75%酒精擦洗各管道上的血渍,用3M胶布固定好各种管道,防止脱出,各种治疗尽量集中在非休息睡眠时间进行,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
2.3.3 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有效的咳嗽方法,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部位,减少对切口的张力刺激,指导按摩活动肢体,听音乐,看电视等放松疗法,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陪伴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对疾病,对疼痛的压力与恐惧。
2.4 术后评估疼痛[2]
2.4.1 发生疼痛随时评估,镇痛措施后评估,疼痛过程中每30 min评估一次。
2.4.2 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NRS适用于文化程度高的人,wong banker开始用于儿童,研究资料显示现使用于任何没有特定文化背景和性别要求的人,同时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肌肉紧张度,面部表情进行综合评估、并记录,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相应药物或非药物止痛措施。
2.4.3 疼痛控制效果的四级法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无效。本组病例中25例患者术后第一天使用中枢性止痛药(奥尔芬,尼松等)疼痛部分患者,有一例患者予肌内注射奥尔芬75 mg后,血液浓度过低,镇痛效果无效,予杜冷丁50 mg肌内注射后疼痛完全缓解,能入睡。5例患者术后第一天,使用麻醉止痛药(杜冷丁),使用药物半小时后疼痛部分缓解,夜间能入睡。
2.4.4 使用自控制止痛泵者讲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保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管。
2.5 止痛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每种止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应了解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困难、排尿障碍等进行观察,3例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予闻新鲜柠檬后症状可缓解,在第一次给药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适当使用镇痛药,维持血药浓度,由于个体差异,给予同等剂量的药物后有的患者血药浓度过高,引起呼吸抑制,本组患者未出现呼吸抑制副作用。
3 讨论
术后患者常因切口疼痛而不能有效咳嗽,深呼吸,不敢翻身活动,进而导致术后肺部感染,麻痹性肠梗阻,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疼痛已成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对手术患者的疼痛管理,采取有效控制疼痛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从而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感,促进早恢复。
参考文献
[1] 唐迪安.合理应用镇痛药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5,01.
[2] 徐迎春.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05.
篇5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80-02
踝关节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关节负重量大,灵活性高,骨折损伤后常常合并周围软骨、肌腱、韧带损伤,多累及关节面,造成局部出血肿胀,张力较高,疼痛剧烈。通过临床观察表明,该处骨折损伤后疼痛阈较高,而剧烈的疼痛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及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阻碍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有效减轻疼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积极地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4月间共施行踝关节骨折手术212例,其中合并关节损伤的107例,男116例,女96例;年龄在13岁~80岁,平均年龄39.1岁。患者术后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对疼痛的护理成为术后护理的重点。通过精心护理、有效镇痛,大大缓解、控制了疼痛,术后恢复良好。
2护理
2.1做好术前宣教,实施疼痛教育(1)多数患者对疼痛认识不足,认为骨折术后疼痛是必然的,采取能忍则忍的态度,担心诉说疼痛会分散医务人员对原发病的关注度,又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切口愈合,记忆力下降,怕有成瘾依赖等)。针对这些顾虑,护士应引导患者认识疼痛对机体的危害和要求完善镇痛的能力[1]。术前实施疼痛教育,明确疼痛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尿潴留,失眠,免疫力降低等,还可影响术后早期功能锻练,延长恢复时间。帮助患者转变对疼痛的认识观念,充分认识到术后镇痛不仅是减轻痛苦,也是促进康复,提供预防并发症的能力。(2)“疼痛即是生理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研究显示,疼痛是患者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疼痛达到一定程度,可引起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产生恐惧和痛苦、焦虑,最终导致抑郁,影响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询问,认真倾听,相信患者的主诉,并对患者表示理解,使患者感知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2]。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树立病患享有无痛或少痛权利的新观念。
2.2疼痛评估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应正确评估其疼痛程度。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差异很大,对疼痛的描述也不尽相同。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准确评估患者疼痛和对疼痛的耐受力,以决定采用镇痛的方法及镇痛剂的种类、剂量、给予时间,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
2.3镇痛方法
2.3.1一般护理术后返病房应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调节灯光,减少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护理操作认真、熟练,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2.3.2改善血运消除肿胀术后伤肢制动,垫枕抬高15°~45°,保持外固定石膏、敷料松紧度适宜,若固定过紧应及时松解、调整。使用活血通络药物或脱水剂应观察疗效,监测肾功能(尿量)等,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将冰袋用干毛巾包裹或装于布袋内置于局部冷敷,每日4~6次,每次30min~1h,能降低神经敏感的顺应性,减少局部出血,减轻肿胀(避免局部组织冻伤)。应用肢体气压泵,每日2~4h,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3.3镇痛药物的应用观察实践证明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度较高,早期、有效的疼痛护理对其预后至关重要。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镇痛药物的应用。
2.3.3.1预防用药实施超前镇痛[3]根据疼痛的程度选择理想的药物,确实、有效的消除疼痛。随着对疼痛问题的研究发展,目前主张提前预防性用药,可比术后疼痛时再用药更能有效地控制疼痛,对原因清楚的疼痛进行预防性用药,其剂量比即时给药剂量要小得多,根据WTO推荐的疼痛三阶梯镇痛方案:轻度疼痛用非阿片止痛药,如吲哚美辛片;中度疼痛用弱阿片止痛药,如曲马多缓释片;激烈疼痛可用强阿片止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而镇痛药物与镇静药物合用可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镇痛效果更好。
2.3.3.2自控镇痛法(PCA)PCA是经皮下、肌肉、静脉或硬膜外留置导管,用医用硅胶管囊收缩作动力,用流量控制管来控制药液流速,实现微量持续给药,达到定时、定量,患者控制加量,安全有效镇痛的目的。患者术后多采用PCA泵镇痛,护士应注意观察穿刺置管部位有无渗出,防止导管扭曲,折叠或脱出而影响药物输入,影响镇痛效果;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观察其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乏力、排尿异常、呼吸抑制等,及时做好相应处置。
3结果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提高,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对于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的关节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证。而术后疼痛又是困扰病患和医务人员的一道难题,通过对212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切实为患者减轻疼痛,减少痛苦,为术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创造了有力条件,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4讨论
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和潜在的组织损伤[4]。骨伤科患者深受疼痛的折磨,术后激烈疼痛严重干扰正常生命活动,危害机体健康,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5]。随着现代麻醉学和疼痛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无痛病房,舒适病房的理念已逐步在护理临床工作中树立起来,人们对疼痛的危害性认知不断提高,舒适、无痛状态已成为患者的基本需求。而疼痛护理也成为了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正确认识疼痛,采取准确、及时、有效的镇痛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轻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108.
[2]王敏.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6(36):5523~5524.
[3]卫建平.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1,4(2):159~160.
篇6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同时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对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其结果必然加剧病人对止痛剂的依赖性,延长住院时间。对呼吸的影响:剧烈疼痛可导致呼吸浅而促,甚至呼吸困难和暂停。对心理的影响:疼痛常引起恐惧和焦虑,长期疼痛的折磨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因此对疼痛的护理十分重要,具体的措施包括。
1非药物性止痛方法
1.1松弛术
松弛术主要是通过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达到解除疼痛和焦虑的目的,并能增加病人的自我控制感。例如,护士对患儿可采取抚摸、、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成人可学习调节呼吸运动,诱导想象自己处于某一美好的情绪中,达到松弛的目的;听音乐、看电视、看书报;与家人朋友医务人员交谈;练气功等。
1.2心理护理
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根据心理特点,认真做好护理、观察、治疗,以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
1.2.1保持安静环境,稳定情绪
对患者应尽量安置比较安静的病房,对剧烈疼痛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安排单人房间,并保持安静的环境,清洁、舒适有利于休息和睡眠。疼痛也经常与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相联系,如焦虑是头痛病人导致神经衰弱的重要诱因,所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在疼痛护理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
1.2.2做好疼痛病的护理,减轻心理负担
疼痛患者时常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抑郁而加重病情,护士应当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传,对患者的提问要耐心的劝导。对待危重患者应当平静自若,严谨持重,操作熟练敏捷,忙而不乱,绝不能惊慌失措,使患者增加恐惧心理,失去安全感。对于一般患者,护士要多与之谈心,给病人看报刊,把集中在疼痛上的注意力分散或转移到其他方面。
1.2.3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
在护理疼痛病人时,要注意执行保护性心理制度,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护理上的问题,不说不利于病情的话,避免对患者的恶性刺激,特别是护理持续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他们对治愈没有希望和剧烈的疼痛折磨,常常会产生自杀念头,因此,更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防止意外发生。
1.3物理疗法按摩
按摩是我国的独特疗法,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使之产生“外呼内应”的功效,按摩、热敷、冷敷等皮肤刺激能有效解除紧张和疼痛。热敷的方法包括湿热敷、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烤灯、日光浴等;冷敷的方法有冰袋、冷水浸泡、冷湿敷等也可以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推拿按摩可以止痛,消肿安神助产等。
1.4适当的活动
改变姿势、交换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1.5针灸治疗
祖国传统的针灸止痛方法疗效十分显著,尤其对神经性疼痛的治疗效果甚至优于药物治疗。
2药物止痛方法
药物治疗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止痛药物可为口服、注射和外用制剂。非麻醉性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等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用解除中等程度的疼痛,如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等。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通过中枢抑制作用而改变痛觉,用于难以抑制的疼痛。同时应注意非药物止痛方法与药物止痛方法要联合应用。
3结论
疼痛的控制往往受护士、药物和非药物的辅助治疗综合因素的影响。护士应连续不断地评估疼痛的性质,随时提供止痛信息,采取积极措施。同时护士应不断学习疼痛知识,提高疼痛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桂珍。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6第31卷3期
篇7
[关键词] 护理干预;泌尿外科;疼痛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b)-0120-03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urology of postoperative pain
ZHANG Runfang ZHANG Hong ZHOU Junl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Inner Monggol Autonomous Region, Huhhot 01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 Methods 150 cases 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3 were randomized to choose patients admitted, these were diagnosed and hospitalized urology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of 75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car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given to the experiment group of 75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ostoperative mental stat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pain relief in the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urological postoperative pai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are interventions and good control postoperative pain condition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Urology; Pain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去除疾病的病灶,为患者减轻病痛痛苦,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1]。但手术毕竟是创伤性治疗方法,短期内会出现术后疼痛等一些并发症。手术后疼痛往往发生在麻醉清醒后,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多数易引起睡眠障碍等,常常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据最新研究显示,全国三级医院泌尿外科仍有60%左右的患者术后疼痛得不到良好的缓解[2]。然而,术后疼痛的产生与患者自身的身体条件、手术前的各项准备措施以及手术的操作和术后的护理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3]。
本研究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泌尿外科经确诊并住院的患者进行了实验性研究,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取得了相对较好的临床研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并经过泌尿外科手术的150例泌尿外科患者,男76例,女74例;年龄29~53岁,平均(35.0±4.1)岁。其中,2011年3月~2012年3月75例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方法(对照组),2012年4月~2012年3月75例患者采取对症护理方法(实验组)。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通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外界其他因素刺激(温度、周围的患者等),安静的休息,使患者术后能有个良好的情绪状态。②关于术前疼痛的解释说明,使患者清楚明白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好术前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恐惧术后疼痛的心理,增强患者对即将产生疼痛耐受的程度,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术后疼痛的护理培训,准确并详细的评估术后疼痛的程度。③患者术后的精神护理,耐心的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疼痛。④术后专业疼痛护理措施,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准确,给患者伤口周围皮肤按压,以增加血液的快速流动,加快全身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患者身体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舒服的,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伤口的挤压和牵拉。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程度划分为五度:其中0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偶尔发作,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经常出现,影响休息和生活,需用止痛药来控制;Ⅲ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了术后的生活以及术后康复的效果;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此阶段属于严重阶段,需要慎重治疗[4]。对于住院期间以及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自制护理评价量表,进行统一评价,评估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的评估
实验组疼痛减轻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的评估[n(%)]
2.2 两组术后心理状态比较
实验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 < 0.01),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心理状态比较[n(%)]
2.3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对比分析,实验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疼痛以及对护理干预的不适应等)少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n(%)]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观念的持续更新,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外科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有效治疗术后疼痛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5-9]。现阶段,我国疼痛护理研究相对缺乏,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相关医疗资源的不足,致使国外先进的疼痛护理经验无法在我国临床中广泛运用[10-14]。由于临床上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认识尚且不够清楚,医护人员不能准确的评估术后的疼痛,低估了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安心理,影响术后的后期治疗及恢复情况[15-19]。泌尿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原因较为复杂且原因很多,包括全身因素、局部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等,需要采取科学以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
本文通过实际的临床研究,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2中实验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从两个表中得出结论,从环境、认知、心理、行为四个因素去护理干预择期手术患者,使他们认识到关于术后疼痛的认识,以及疼痛是如何产生的,让他们充分了解疼痛产生的原因,消除术后疼痛的恐惧等心理不安的因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通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病房环境是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温度、湿度和声音,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使人情绪烦躁,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尤其是夏季,应注重病房通风,或者安装空调,使室温保持在26℃左右,在北方地区冬季较为寒冷,冬季的保暖更是非常重要,在冬季保暖的同时室内还要保湿,这样防止患者鼻黏膜干燥导致的鼻衄或者呼吸不畅。术前疼痛的解释说明,不仅要对患者本人进行教育,其家属也是重要的被教育对象,由于患者在无医护人员陪同的时候,主要是和家属进行交流,家属对患者的思想劝导甚至比护理人员还重要。尤其是患者术后的精神护理,医护人员和家属同时耐心的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避免对手术产生各种抵触的不良情绪,从而导致不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的护理工作,本次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不安因素,从而轻松应对手术,这样有利于手术能够顺利地进行和术后护理的顺利操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此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等实验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所以术前给患者做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能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感受,有利于患者其他治疗的顺利进行,以便于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宋体松,葛玉锋,姬超,等.县级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000例报道[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6):524.
[2] 吴婉红,彭玲,陈俏红,等.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27-28.
[3] 韩玉娥,高颖,李红梅,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并发出血的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10,50(52):6-7.
[4] 赵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47-2352.
[5] 刘齐.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7):120-121.
[6] 王凤香.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6-17.
[7] 郝朝娜,王爱英,徐建平.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99-101.
[8] 袁平西,张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456.
[9] 陈世清,张晓容,唐亚琼,等.绩效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677-69.
[10] 丛媛,张淑琴,高欣.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3,27(5):1501-1502.
[11] 王静,张元菊,杨健,等.儿童疼痛评估工具及选择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7):1698-1700.
[12] 向玉娟.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670-1671.
[13] 叶惠连.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在泌黄金平.泌尿外科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49.
[14] 张艳琴.循证护理提高泌尿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J].护理学杂志,2003,28(16):40-42.
[15] 谢冰柯,许乐.腹部手术患者疼痛信念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0):18-19.
[16] 赵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47-2352.
[17] 刘鑫.干扰电为主综合康复治疗脊柱手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32-1133.
[18] 万彩红.非药物管理在新生儿疼痛缓解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1999-2000.
篇8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感染;疼痛;相关性
外科手术具有创伤性,因此术后会出现疼痛,或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研究发现,普通外科术后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能够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对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与手术感染及疼痛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98例,均为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患者。胆道疾病26例,肝脏疾病3例,胃肠疾病63例,肝肠疾病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平均(45.9±2.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平均(46.2±2.5)岁。两组疾病类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外科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术后感染控制护理、疼痛控制护理等。观察组用手术护理管理模式,除基础护理措施外,护理内容为:①手术感染护理管理:a.合理规划手术室布局,按照无菌疾病划分区域,对个区域进行个体化管理,手术器具合理摆放在规定区域内。b.限制手术室人员流动,避免人流将细菌带入手术室,导致手术室细菌超标。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着装、口罩、手套等需保证无菌,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再使用的手术器械由一护理人员负责管理。②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菌群监测,做好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③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属正常现象,消除患者的疑虑。告知能够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等。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其对术后疼痛有正确的认知,避免因疼痛产生不良情绪。
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进行评价。用直尺和黑笔在白纸上画一长度为10cm的线段,以mm为单位标记刻度,每1cm的长度代表为1分,0(0分)一端表示无痛,10(10分)一端表示最痛,要求患者在最能反映疼痛程度的刻度处做标记。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的评分范围依次为1~3分、4~6分、7~10分。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2例(4.1%),对照组术后感染8例(16.3%)。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
5讨论
普通外科手术治疗所引起的术后疼痛感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1]。手术护理管理是指对能够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的相关因素进行管理,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对普通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邬春芳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中心卫生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篇9
方法:采用“PICC穿刺过程疼痛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012年4月1日至5月31日在我科行PICC穿刺置管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调查42例患者,疼痛原因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穿刺针头粗;存在恐惧及紧张心理;、穿刺时的治疗床、环境欠舒适。
结论:PICC穿刺前要重点关注影响置管过程中患肢疼痛的主要因素,对策包括:①置管前安排患者观看PICC穿刺术录像;②置管前30分钟对穿刺局部皮肤麻醉;③穿刺过程中患者使用手捏橡皮球的方法代替握拳;④对于血管较小的病人引进赛丁格技术。
关键词:PICC置管 疼痛 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2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25-01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为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PICC穿刺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美国疼痛协会(APS)大力提倡疼痛作为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这说明对疼痛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对2012年4月1日至5月31日在我科行PICC穿刺置管的患者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减轻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疼痛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2年4月1日至5月31日在我科行PICC穿刺置管的患者。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①疼痛反应正常;②能正确表达疼痛程度;③意识清楚,可用言辞表达。
1.2 方法。由PICC专业穿刺护士在穿刺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在穿刺后4小时内向患者派发“PICC穿刺过程疼痛的相关因素调查表”,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不能自填者由调查员协助填写。
1.3 调查内容与工具。
1.3.1 一般人口社会学及一般健康状况: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前是否有过疼痛体验。
1.3.2 疼痛程度判断标准: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0-10级计量制“简易疼痛评估尺”[2]进行评估。轻度:无痛或有轻微疼痛,即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局部无痛或有轻微痛感,评分1~3分;中度: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局部刺痛感较重,评分4~6分;重度:有缩回上肢的抵抗动作,张口甚至,穿刺点疼痛难以忍受,评分7~10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发出问卷42份,收回42份,回收率100%,经检查合格率达100%,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调查对象年龄为11~38岁,平均年龄18.35±2.42岁。本调查中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69%。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
2.2 PICC穿刺过程中疼痛程度的总体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由表1可知,影响PICC穿刺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在中度及以上的占83.3%,在中等偏高水平。由表2可知,对PICC穿刺过程中疼痛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穿刺针头粗、患者存在恐惧及紧张心理、、穿刺时的治疗床。
3 讨论
3.1 PICC置管过程中患肢疼痛原因分析。表2显示,穿刺针头粗;患者存在恐惧及紧张心理;、穿刺时的治疗床、环境欠舒适是PICC穿刺过程中疼痛的主要原因。传统的PICC置管法采用的穿刺针为(14G或16G),对组织的切割和损伤较重,可加重患者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而疼痛刺激可促使外周血管收缩或痉挛,增加穿刺难度或造成送管困难,降低置管成功率[3]。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是应用较细的穿刺针(21G),减轻了穿刺引起的疼痛感。复方利多卡因通过阻滞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而稳定细胞膜,从而起到减轻或缓解局部疼痛的作用[4]。
因而,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PICC穿刺过程中的疼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3.2 减轻PICC置管过程中患肢疼痛的对策。针对影响PICC穿刺过程中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的护理对策包括:①录制PICC置管过程的VCD,让需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直观的了解置管过程,从而消除或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②穿刺前穿刺部位外涂复方利多卡因软膏30分钟~2小时,对穿刺局部皮肤麻醉。③穿刺过程中使用上肢外展支架,并在穿刺过程中播放轻音乐,如二泉映月、意大利之夏等。④对于血管较细的病人,除以上措施外在穿刺时引进赛丁格技术以及让患者用手捏橡皮球的方法代替握拳提高静脉充盈度。采用以上几种对策不但减轻了病人在置管过程中的疼痛,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配合程度和置管的成功率。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穿刺,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 朱炜.创建无痛舒适护理病房的临床应用与展望.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11(26):36
[2] 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中华护理杂志.2011,3(46):222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cancerous pain.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ous pai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raw method. High quality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 of both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improvement in pa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 and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8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Cancer; Pain nursing
癌症晚期患者在治疗期间,会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由于疼痛而给患者自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加强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1]。该研究以该院收治的100例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以此选择良好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5.2±1.5)岁;肝癌21例,肺癌13例,乳腺癌8例,其他癌症8例;小学8例,初中18例,高中15例,大学9例;参考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5.2±1.5)岁;肝癌20例,肺癌15例,乳腺癌9例,其他癌症6例;小学10例,初中16例,高中16例,大学8例。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属于癌性疼痛;无精神功能、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3 方法
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同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以良好情绪面对治疗。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优化护理步骤,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及优质化护理。(1)心理护理。癌性疼痛患者由于疼痛,再加上病情、治疗等因素,患者普遍出现紧张、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预后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时必须要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疼痛,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诉说,评估疼痛程度,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护理人员要和患者积极沟通交流,使患者能够保持轻松、乐观情绪面对死亡,以此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②营养支持护理。患者由于病情及疼痛,导致无法良好进食,使其营养不良,严重者死亡。这时为了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必须要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增强患者对治疗及疼痛的耐受力[4-5],使患者的治疗工作可顺利完成。由于癌性患者疼痛呈消化性特疼痛,常出现异味感觉,食欲降低,使机体呈负氮平衡。因此必须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处于轻松状态下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患者饮食尽量少食多餐,主要食用清淡、高热量食物,保证每天摄入热量能够满足患者消耗的热量。并采取积极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足够精力应付疼痛及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
1.4 评价标准
采用VRS评分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在标尺上标有0~10数字,数字越大疼痛越大。0表示无痛,1表示最轻微疼痛,10表示最剧烈疼痛。轻微疼痛:1~4级,出现不适感、钝性疼痛、炎性痛等;中度疼痛:5~6级,存在痉挛、烧灼感、挤压感等;严重疼痛:7~9级,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疼痛改善情况:显效: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超过2级,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效: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超过1级;无效:患者疼痛程度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处理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6%,参考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80%,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VRS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轻度疼痛28例,占56%;中度疼痛19例,占38%;严重疼痛3例,占6%;参考组护理后,轻度疼痛20例,占40%;中度疼痛18例,占36%;严重疼痛12例,占2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
2.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比
按照焦虑评分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观察组SAS评分为(32.5±3.1)分,SDS评分为(33.1±2.8)分;参考组SAS评分为(55.8±4.5)分,SDS评分为(58.7±4.0)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74,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