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4 15:1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文化

篇1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预设(也只能作为预设)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学者确认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

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篇2

马头琴的传说构造与草原文化

在远古的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哀婉的传说:勤劳善良的老牧人奥其尔,全家三口人就靠牧羊来维持生活,家里唯一的心爱之物是一匹英俊而高大的枣骝马,每天与牧人一起牧羊、劳动,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一天,草原上传来了一个消息:蒙古部落首领要举行赛马大会,谁的马跑了第一名,就将他的女儿嫁给这名勇敢的骑手。

比赛中,老牧人奥其尔的小儿子贡嘎因枣骝马获得了第一骑手的荣誉。但是在授奖时,部落首领竟然不谈许配他女儿的事情,示意手下差人把枣骝马给他牵来。

部落首领跨上枣骝马后,箭一般地飞奔起来。老牧人奥其尔非常气愤,他吹了一声口哨,枣骝马听到主人的口哨声后不停地打转、尥蹶子,一下子就把首领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首领忙让差人把枣骝马抓住,可枣骝马已冲出人群跑向远方。首领立即命令弓箭手发箭,一霎那,枣骝马身中多箭向家乡的方向跑去,当它用尽最后的力气于午夜时分回到老牧人帐篷前时,它倒了下来,随即便死去了。

老牧人奥其尔悲痛欲绝,和小儿子贡嘎在枣骝马身旁整整守护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夜里,他梦见枣骝马和他说话,让老牧人用它的骨头和皮做成琴,每天带在身边。

于是,老牧人奥其尔用枣骝马的骨头做成共鸣箱、琴杆和琴轴,用枣骝马的皮蒙在共鸣箱上,用枣骝马的细尾做成琴弦和琴弓,最后用枣骝马的腿骨刻成一个马头装在琴杆上,自此,在辽阔无垠的蒙古高原上就诞生了第一把马头琴。

在内蒙古草原民间,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这是内蒙古草原上的古老文化遗风,同时也说明了马头琴在草原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

马头琴是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区流传很广的民间乐器,由于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所以各地区的马头琴在形制、构造、音色和演奏技法上有许多不同,但其音乐本质是相同的。马头琴形制的特点是:斜方型(或称梯形)琴箱,双面蒙有马皮,双弦用黑色马尾编制而成,琴杆上端雕有马头图案,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在内蒙古地区称为马头琴,在东北地区的呼盟、哲盟叫做“潮尔”。其定弦法有五度、正四度、反四度三种,其中以“反四度”定弦为目前常用的定弦方式。马头琴音色柔和、浑厚、淳美、深沉,富有浓郁的草原特色。建国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对马头琴及其演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做了许多大胆有益的改革,如马头琴形制结构上使用了较大的琴箱,选用良好的木材,采用了富于弹性的改良弓子,增大了琴的音量。改革后,用尼龙丝弦代替了马尾弦,将定弦提高了四度音程,扩大了音域,在保留原有柔和、深厚的音色的同时,增加了清晰、明亮、富有力度的特点,为现代马头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马头琴的演奏技法与草原文化

马头琴演奏技法目前普遍采用以“单音演奏法”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左手中指的运用,给演奏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尤其在快速演奏时,更显示出它的优点,同时还吸取了“土尔古特

演奏法”和“科尔沁演奏法”的一些优点,既能保持其清楚干净的特点,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音色;既能不失风格地演奏传统乐曲,也能别出心裁地演绎现代乐曲,大大丰富了马头琴的表现能力。

马头琴是一种演奏技巧颇为复杂的乐器,必须注意各部位的相互协调,用弓时右手持弓法虽与二胡相似,但却有差别,由于马头琴是多股尼龙弦,右手要使马头琴发出纯正的乐音,所需的力气要比二胡大的多,同时需要无名指和小指施加不同的压力。现代的马头琴曲中,已引入了小提琴的许多弓法和技法,大大丰富了表现力。马头琴的左手按弦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虎口微张开,拇指微扶琴杆,食指和中指是用指甲盖顶弦,无名指用指尖靠近小指一侧顶弦,小指则从外弦下面用指尖顶弦,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演奏和特殊的技巧,才会使马头琴音乐别具一格。

马头琴的几种特殊演奏技巧,如潮尔演奏技法、装饰音演奏法、四胡技法、传统泛音技法等也常在单音演奏法中使用。潮尔演奏技法又称双音演奏法,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马头琴演奏法,善于以外弦空弦的持续低音形成一种二声部效果。“潮尔”原本是一种宫廷颂歌里粗犷而浑厚的持续低音的演唱形式。这种歌唱形式不仅增加了其庄严肃穆的气氛,而且以持续低音牢固坚实地表明了其调式特性,同起伏跌荡的旋律形成对比。如果说旋律是在广阔自由的时空中展开的,使人感受到一种如广袤的长天那样宽广,那么这种深厚粗犷的持续音型的低声部就像坚实的地平线一样始终伴随着跌荡起伏的旋律,充满了叙事、咏叹和悠远、辽阔的格调,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完美统一”的境界和庄严肃穆的情境。笔者认为,这与其民族成长的历史、变迁、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马头琴音乐与草原文化

马头琴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传统宫廷音乐的影响,也受民间音乐的影响,曲目大部分为流传的民歌。

受宫廷音乐影响的典型作品可以参见各种“阿斯尔”,所谓阿斯尔通常指“楼阁”,在此指带横帘的宽大帐幕,是北元后期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和几次迎请三世达赖喇嘛的庆典活动后,逐渐传入蒙古的,成为蒙古封建上层人士进行宴庆活动的宽大华美的帐殿。阿斯尔是在一些盛大场合中等级权力的象征物,后来由阿斯尔这种名称逐渐演变成了蒙古宫廷乐曲的专有形式。阿斯尔类型的传统马头琴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旋法以三度级进为主,亦有跳进,气氛欢快活泼,大多是宫调式,也有羽调式,音乐具有宫廷雅乐的审美特征。

受民间音乐影响的各种马头琴曲也可以分为悠长歌和短歌两种风格。悠长歌这一体裁形式被应用于马头琴音乐中,以其自由的散板节奏形式,而形成悠长、细腻、深沉和非对称型的审美风格。这与其辽阔无垠的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密不可分。短歌这一体裁形式,实际上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只不过这种对称结构的表现形式被十三世纪的悠长歌淹没了,但它并未消失,而是在二十世纪,逐渐形成新的审美传统,并在科尔沁、鄂尔多斯及乌拉特地区兴盛发展,究其原因,与社会的矛盾密不可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蒙古族人民反封建主义的斗争,不仅引起传统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且斗争实践本身需要一种更明快、简炼的节奏感和明确的音乐旋律及结构形式。因此,对称性旋律美学原则和旋律结构逐渐又变成了主要审美原则,并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展示着蒙古人民的内心世界,体现在马头琴音乐中,就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现代社会中,热闹的场景描绘,情绪欢快,节奏明朗,结构短小,句法整齐的短调风格的马头琴乐曲,诚挚热烈地向人类昭示草原生活的欢腾。

篇3

【关键词】草原文化元素文化创意城市路径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11-02

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 在信息时代, 资本、自然原料、甚至土地都不再是主要财富。 “创意将是下个世纪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主要推动力”。[1](p126)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家和城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软实力”成为竞争的主要“筹码”,文化创意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内蒙古作为中国具有巨大潜力的内陆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草原文化元素引入文化创意内涵,挖掘自身独特潜质和文化资产,产生出一种符号、气氛与价值,凸显城市创意特色,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草原文化元素与草原气质

草原文化元素是在草原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凝聚着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彰显草原民族形象、意志、尊严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2](p32-41)草原文化元素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特质。物质文化元素包括自然资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精神文化元素包括民间音乐、舞蹈、雕刻、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将草原文化元素引入文化创意内涵,立足于内蒙古丰富的历史、民族、自然文化资源,坚守自有文化个性,规避机械模仿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套路,保护、传承、弘扬草原文化内蕴,从而凝聚成难以被模仿和占用的独特草原气质,打造内蒙古城市文化品牌,为城市创造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文化创意与城市

文化创意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体,它所衍生的文化性、创意性、渗透性将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整合,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大融合效应。所谓创意城市,简言之 “就是人们想要去的地方”[3](137)。文化创意与城市的亲密关系日益凸显。

城市——文化创意的承载者。城市不仅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城市是石头的大书”,“城市记录人类思想、感情与成长过程的所有片段。”[4](p55)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保留人类文明发展脉络。城市本身就是文化创意的承载者。

城市——文化创意的显示屏。“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5](213)城市既是文化的生成地,也是文化创意的显示屏。

文化创意——城市的引擎动力。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创意的较量。文化凝聚着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提升的动力。每个城市都应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意,并因此成为激烈竞争的重要砝码。创意,不仅保护城市文脉,还能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的发展。

三、草原文化元素视域下的城市创意路径

l.拓展草原文化思维——创意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就是为城市寻找主题,寻找 “魂”。充分挖掘城市的内蕴资源,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突出城市的个性。

如广西桂林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打“山水”牌;哈尔滨挖掘自然文化价值,打造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内蒙古作为北方地区,天气晴朗干爽、空气清新透明,在当下到处雾霾的恶劣环境气候中, “天蓝草绿”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由表象生态草原情结可延伸为“绿色健康”意蕴,成为赋予草原文化独特气质的主题。如伊利、鄂尔多斯、小肥羊、草原兴发、河套面粉等产品,正是纯天然、无污染,绿色健康的信誉驰名国内外。在城市特色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和经济生态系统,带动城市的发展。内蒙古虽有草原文化为背景依托,却没有明确的主题即“魂”来定位城市,致使城市主题缺失,个性模糊,印象不深。

2.挖掘草原意象内蕴——创意城市生活新概念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草原的外在形象与特有的民族、地域意义早已达成共识,但附随草原文化气质的内涵意义,却像古老的蒙古民族一样充满想象力。如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之神,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对自然充满敬畏和爱惜之心,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是最完美的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最美诉求,城市生活新概念在草原文化意象中赫然显现,并因此塑造出草原气质“神形合一”的最高附加值,赋予了现代文明意义,给城市生活增添新的活力。

3.升华草原文化思想——创意城市情境

创意的特质在于将生活与工作凝聚在一起,核心要素是创意情境氛围。

(1)创意浓郁风情城市。优秀传统表演艺术构成内蒙古地区的艺术亮点,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如民间音乐类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马头琴音乐,民间舞蹈类的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和安代舞等,成为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鄂尔多斯婚礼》、《草原传奇》、《成吉思汗》等一大批优秀民族歌舞和影视艺术风情享誉海内外。再如蒙古族服饰,更是飘荡着浓厚的草原风情。帽子、袍子、坎肩、靴子等服饰,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婀娜多姿。配以珍贵的玛瑙、翡翠、珊瑚等装饰,使蒙古族服饰个性鲜明又雍容华贵。鲜明地域风情的艺术元素,构成内蒙古独特的风格,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转移,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民俗资源演绎成为城市的独特情境。但目前这些民族艺术还只存放在相对专业的领域内,尚未融入城市成为民俗情境。

大连在民俗艺术上并没有特色,却打造了一条“俄罗斯风情街”营造情境,而在南方小城,我们随处可见江南风情艺术展示区域与宣传平台。据统计,云南仅师宗县目前就有民族民间表演队伍50多支,参与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均演出2000多场次,营造出浓郁的地方城市风情。内蒙古与其相比,发挥民族特色营造民俗风情,应该毫不逊色。

(2)创意会展文化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通常可以通过文化会展,多角度、多侧面展示出来,凸显民族文化成果。如内蒙古草原文化节,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但因文化会展一直由地方党委、政府或宣传文化系统有关部门主办、承办,使它的民间参与性及影响力受到了一定限制,成为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力外拓而内敛的文化模式。在外界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内蒙古当地民众的体验度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应多形式多格局举办文化会展活动,增强参与度与知名度。如加大与社会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合办文化节的力度,在文化会展中,修建古代蒙古族宫廷建筑,绘制草原风情特色立体画廊,雕刻各类服饰人物塑像,展示蒙古族工艺器具和图腾信仰等。定期举办民族艺术节,增加民众的参与度,促进文化互动,自觉融入到草原文化情境中。

会展文化城市,是一个极具延伸性的概念,发挥优势,形成品牌影响力,还必须与旅游结合。内蒙古土地辽阔,文化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如举办鄂尔多斯草原摇滚音乐节、阿尔山圣水节、那达慕草原旅游节、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当地民众及游客在自然体验中获得的审美印象及参与体验,扩大影响力,增强创意城市品牌效应。

(3)创意复合型气质城市。发挥传统民族文化优势,并与现代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创意兼具民族特点与国际多维气质的复合型城市,是可行性途径之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基础上,与现代艺术思想及技术手段相结合创意而成。必须承认,目前内蒙古文化城市建设中,国际性与民族性兼容的建设性意识还相当薄弱,要把文化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即要及时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又要充分利用草原文化元素的影响力,开拓国际性视野,吸纳现代化因素,凸显草原城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复合气质,提升城市竞争力。

篇4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38- 03

1 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优势

1.1 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优良,旅游政策体系相对完善

1999年,在《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旅游管理条例》出台。2003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后续又相继通过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决定》,确立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发展重点,对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地位,构建完整的旅游政策体系,提高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历史文化灿烂悠久,地域特色显著

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交汇、融合,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截止到2010年,全区已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馆藏文物50余万件套。如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都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内蒙古境内的古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位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首位。

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使内蒙古成为一座庞大的、生动的民俗风情博物馆,使得内蒙古的草原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3 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然景观分布广、资源神奇独特、品位高、代表性强,种类丰富且易于组合,在海内外有较强吸引力。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姿,有广阔的草原、茫茫的森林、神奇的温泉、广袤的沙漠、迷人的地质奇观等。其中,内蒙古草原东西绵延2 000多千米,总面积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等草原闻名遐迩;森林总面积列全国第二位,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沙漠总面积占全国的4/5,我国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内蒙古境内。若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并用产业化的理念去经营,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动,必将成为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产品。

2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吸引力较低

内蒙古各大草原虽别具一格,但大多数的设计重点都放在草原风光上,很多区域内景观景点的建设高度相似,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出现了景区间的恶性竞争。这就使得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下降,发展速度缓慢。

2.2 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散,景区间恶性竞争激烈

近年来草原旅游景点不断增加,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扩大,加之景点雷同现象愈演愈烈,造成景区间的恶性竞争激烈。而且景点分布较为分散,成规模的草原旅游景区较少,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年接待规模小于10万人次,致使深层次开发的成本高,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

2.3 管理混乱,开发管理水平偏低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普遍存在现代管理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宏观管理和协调比较乏力,交叉重复比较严重,旅游景点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行其道等现象。对草原旅游区的管理也相对粗放,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实施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

2.4 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游客满意度差

单纯的草原风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在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很好地体现草原文化的精髓。在民族风情展示中,民族歌舞表演严重商业化,只重形式,忽略其内涵,使得不同地域蒙古族民俗不能充分体现,从而无法满足游客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探究的心理,不能让游客们满意而归。

2.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旅游价值衰退

由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未进行有效的处置就随意排放,使旅游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土地资源都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旅游区游客数量正在减少,经营受到威胁。一些草原缺乏合理的指导规划,加之管理疏忽,游客踩踏频繁,车辆横行,骑马践踏,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逐渐衰退。

3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确保旅游业市场健康发展

内蒙古各级政府应该从人才、资金、综合环境经营、投资环境优化、产业政策完善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扶持,进一步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政府的力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体可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完善内蒙古旅游的政策法规,优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并根据不断改变的形势而做出最优的政策调节,使有关政策都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科学合理地组织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对外营销,宣传活动,引导旅游企业正确地建立对外营销的途径,积极地为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为发展壮大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提供实质性帮助。三是完善旅游发展专项经费的使用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扶持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四是为企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使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产业的资讯。五是切实为旅游相关企业提供帮助,帮助解决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生产经营之外的困难。

3.2 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建设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线路

3.2.1 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精品旅游景区

文化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开发建设特色旅游景区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必要途径之一。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重点突出内蒙古各民族的民俗内涵。民俗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要体现很高的文化品位,就需要对民族民俗文化进行更深的探究和开发,这样才更易于形成旅游特色景区,成为无法替代的旅游产品。在内蒙古民族文化中,蒙古族文化独具魅力,在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具有多重民族性和特定地域性,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进行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开发中,应重点突出开发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

另一方面,重视旅游文化活动策划和设计的参与性,丰富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参与性文化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可以提升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满足游客亲身体验、参与旅游文化活动需求的有效途径。在现有旅游景区利用文化展示来营造、突出地方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将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可行为化的文化内容开发设计成为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如民族服饰的展示与穿着体验,可举办民族特色服装展,并邀请游客做模特儿;游牧生活体验,可让游客在指定的草原上放牧、狩猎等;还可以安排游客进行蒙古族歌舞的学习与表演、游戏竞赛;打破目前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单一化、低水平重复的格局,让游客体验具有真实性的文化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从而增强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3.2.2 贯穿草原文化主题,组合开发特色草原文化旅游线路

良好的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组合开发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内蒙古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区域间,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就自然资源而言,内蒙古自西向东依次有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类各具特色的景观。就民俗文化而言,从东到西依次有: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林区的巴尔虎蒙古族、布里雅特蒙古族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俗文化;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丰富的草原牧业民俗和察哈尔蒙古族民俗;科尔沁蒙古族民俗等很多独特的民俗。依托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以集中反映不同地区独特文化的A级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中心城市、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为组合要素,开发建设反映草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组合贯穿以不同草原文化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草原文化旅游景区,深化景区主题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全力打造景区所需突出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应加速优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突出城市的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依次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3.3 围绕民族特色文化,开发草原文化旅游购物精品

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旅游购物是旅游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与经营不仅有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而且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部分。内蒙古传统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如内蒙古民族传统服饰、马头琴、皮画、木刻画、根雕、桦树皮制品、银饰、牛角制品、风景明信片、蒙古刀等特色旅游商品。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旅游商品的档次不高,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缺乏新意和特色。要打造旅游购物精品,首先就要在这些原有旅游商品基础上深化设计,加强创新,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开发设计蒙古族传统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传统食品、书籍等系列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其次,对高质量、高信誉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厂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培育,为旅游购物精品开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再次,大力发展生态型旅游精品,发挥内蒙古丰富的资源优势,选用当地原材料,采用本土化工艺,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强化民族艺术风格,将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能作为纪念品、可欣赏与馈赠的产品作为草原文化旅游精品出售给游客;最后,培养和组建专业化设计团队,不断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反映内蒙古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文化的新颖旅游纪念品。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内蒙古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3.4.1 编写内容真实、设计新颖的宣传书籍

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积极组建出版、印刷、图书发行、报业集团,重点推出内容真实、设计理念新颖的旅游宣传书籍,内容以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特色为主。印刷多层次、多规格、多种语言的宣传资料,并在一些公共场合集中摆放,如机场、大型购物商城、宾馆等,便于游客了解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形象及信息。

3.4.2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传播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到主要客源地举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并通过媒体进一步宣传;也可以邀请各大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开发商以及媒体的记者等到内蒙古参观、采访,并借助于媒体将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到旅游客源市场。

同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蒙古族优秀的文艺演出剧目,打造优秀的宣传片、电视剧、电影短片等,在电视和网络上播放,让外界对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吸引人们来到内蒙古旅游,来体验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3.4.3 推进文博会展业,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文博业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明的载体,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内蒙古的文博业有自己的民族和历史特色。到2011年7月,内蒙古已有喀喇沁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等5个特色博物馆,其他类博物馆有115家,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区博物馆体系,从而可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民族风情,从而达到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目的。

3.5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保障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内蒙古地区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状况,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的高校、高职高专中专类院校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建设多种形式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3.5.1 完善专业设置,重点培养中高级旅游人才

教育部门要支持内蒙古的主要大中专类院校通过专业调整,开设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方面的专业课程,促进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在育人和用人方面全面接轨,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3.5.2 增加办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鼓励多种办学方式,加强旅游培训设施的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目前培训基地的软硬件质量,提升培训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5.3 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

壮大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雪.坝上草地旅游业的效益及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沙漠,1994(4).

[2]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5).

[3]田继周,等.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杨富裕,陈佐中.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5]郭晓兰.内蒙古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席慕容 草原文化 人文情怀

一、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

有一首草原歌曲这样唱到:“草原在哪里?草原在我的心里,草原在我的梦里。在席慕容的诗歌里,大家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真实美好,也让人们对草原多了几分敬仰之情。席慕容满载着对草原文化的深情与渴望,她的诗歌让现在心冷如铁的人们在很久以前曾经纯净如新月。内蒙古是席慕容的故乡,她曾经说:“内蒙古是我的故乡,我缺席了46年。她对内蒙古、对故乡的感情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份如此深厚的故乡情,让她在描写草原的过程中多了几分亲切、几分随意,让人们对草原文化多了几分别样的理解与感受。席慕容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这样写到:“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草原的美曾经令无数人倾倒,也让很多人对草原多了几分敬畏。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与其他诗人描述的感情不同,她似乎在构建一个一个的生命现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草原文化能够给她心灵的启发,让她的诗歌绽放生命的光彩。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还有几分与众不同的沧桑,就像一个从未受到保护的婴儿,看到的人们渴望去抚摸她、保护她。对于草原,席慕容诗歌中总是掺杂着淡淡的忧伤。她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草原,用美丽的诗篇向人们叙述各个角度的草原,让人们走向草原,拥有草原般的胸怀与灵魂。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草原永远不会消失,希望草原永存。对故乡的情愁,她用自己的诗歌这样叙述着,“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二、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席慕容的诗歌题材很广,内容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她写爱情、写人生、写乡愁、写随想,只要她想写的,她就都写。她的诗歌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让人们感动、流泪。例如,在爱情上,她用短暂绚丽、温柔缠绵、美丽动人的诗歌向人们诠释着“爱”,这样的“爱”给人希望,并让人们充满遐想。例如,《无怨的青春》中这样写道: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在《流星雨》中,她这样写道:“年轻的爱,原来只能像一场流星雨”她的诗歌温柔细腻,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人文情怀。在写青春的诗歌中,诗人席慕容时而感叹青春的短暂,时而赞扬青春的勇敢,时而抒发青春的惆怅。在席慕容的诗歌里,人们随着她的思绪飞扬,在青春与爱中思考人生。席慕容的诗歌不论从内容上还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都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她的诗歌情调温馨柔和,风格娇倩婉约。她的诗就像她喜欢的荷花,既鲜明又柔美,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恬淡,意蕴深长,洋溢着清新婉约的柔美情调。总的而言,席慕容的诗字字含情,皆有感而发,处处充满着人文情怀。席慕容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情真意切,温柔委婉,让读者如浴春风。她的诗充满柔情,但是柔中也有着刚强,让人们无可抗拒。例如,她在诗歌《白鸟之死》中,她这样写到,“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羽箭破空而来”,“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爱情如火山爆发,我就是火中的凤凰,超越生死。她的诗非常空灵,让人们感受到超凡脱俗以及灵动,在感受清新淡泊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里面深层的韵味,具有让人们无法抵抗的一种魅力。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还体现在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她的诗让人们感受到无可抵抗的美,温柔委婉,而且诗的形象感十分强。例如在她的诗歌《山月》中写到:“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山风拂发,拂颈,拂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华裳”这样一幅美丽清新的图画立刻映入大家的眼帘,皎洁的月光,柔情似水,明月照透的山林,让人感觉到温馨与甜蜜。最能体现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的诗篇大概是《影子叠上影子》,诗歌中虽然马路是冰冷的,但是心中涌动中的爱恋却是温暖人心的。“我来了站在这一边,影子默默地叠上影子”“任西风刮不走,任落雪盖不住”,这首诗歌让心灵与心灵进行自然的拥抱,不需要任何语言和行动,只需要静静的感受,静静的体会,就会看到风雨中屹立不倒的爱的雕塑。

尽管席慕容出生在四川,早年在很多城市漂泊辗转,但是她对家乡、对草原的情和对民族的爱却浓烈的像草原上的马奶酒,让人回味无穷。席慕容诗歌《暮歌》中写道:“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而黑暗尚未来临。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这是一个奔波和浮沉多年的流浪者对草原、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和人文情怀不轰轰烈烈,但是情真意切,让人们难以忘怀。当人们青春年少的时候,总喜欢在席慕容的诗歌中随意的畅想自己的人生,让人们在诗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情怀。席慕容的诗歌让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自己的青春岁月,让人们依然可以聆听自己的心跳声,感受生命的悸动。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不仅仅只是实体的土地,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她让人们在草原文化中感受到心灵的一方净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她用自己的文字,给人们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暖暖的底色。在她的诗歌里面,内蒙古草原是那样的神圣。在她的诗歌中,似乎有某种力量召唤流着异乡的游子,让人们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愫,也从原先的唯美转向了更加沧桑厚重的美。

篇6

关键词:主题酒店;草原文化;食品;饮品;服饰民;礼俗

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以满足旅游者个性需求为目的,展现“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内涵为宗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独特的蒙古民族草原文化文化氛围。

一、特色饮食重在突出绿色天然、养生保健的草原文化魅力

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文化精髓,既保持了民族传统,又迎合了时代的消费理念。

蒙餐原料环保天然。蒙餐中的肉食、奶食,是由当地牲畜所产,牲畜所吃的草、喝的水,不喷农药、不施化肥、没有污染。游客戏称内蒙古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就充分说明了蒙餐原料的天然与绿色。

蒙餐讲究原汁原味。蒙古族习惯把食品按其基本颜色分为白食、红食。白食为奶食,红食为肉食,饮食习惯是“先白后红”,即先品尝奶制品,再品尝肉食。蒙餐在制作上讲究原汁原味,除了食盐以外不用调味品,讲究食材的鲜嫩和食物的原本味道。

蒙餐功能养身保健。以肉、奶为主的蒙古族传统饮食,注重营养成分和合理的食谱结构。蒙古族营养学家、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出分餐而食、营养均衡的观点。在两品龙头伊利、蒙牛的合力带动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已经成为全球产奶量最高的城市。连续多年保持了总产奶量全国第一、乳品加工量全国第一、人均占有鲜奶量全国第一的成绩,于2005年8月被中国乳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

特色餐饮对于体现草原文化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

二、就餐礼俗的魅力注重表达敬祖好客的草原文化内涵

蒙餐讲究敬祖尊神。蒙古民族在喜庆、隆重、盛大的场合以乳品行祭祀之礼,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与祝福。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对白色的尊崇,与传统宗教“萨满教”的融合,对“天地万物皆有灵”表达敬畏所演绎出的一种礼仪行为方式。

蒙古民族是好客民族,从客人进入蒙古包到送客离开,都有成套的规矩和礼节。敬客礼。在就餐中,吃烤全羊同样有个开羊仪式。仪式主要有敬酒、献哈达,表演好来宝、歌舞、呼麦、马头琴演奏等内容。在音乐歌曲声中,席中的贵客受邀,走到全羊前,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蒙古刀,在羊的左前肩切一刀,即表示“开羊”,此时工作人员载歌载舞,场面非常热烈。随后将羊进行改刀,即可食用。送客礼。酒足饭饱,客人起程之际,主人又会手捧银碗装满奶酒,以歌饯行,以酒告别,这是蒙古民族的送别酒“上马酒”。

通过这些接待礼仪,表现出了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尽现蒙古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为草原旅游增添了色彩。

三、通过民族服饰的展示传递出自然和谐的草原文化内涵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表现出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

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许许多多的白色,既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崇蓝。蓝色象征着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蒙古民族在服饰中选用大气、庄重的白色、蓝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然后选取色彩鲜亮的金黄色作为搭配,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蒙古民族豁达、率真、开朗的性格。

四、结语

通过对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代表――内蒙古饭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可以采用通过餐饮特色展示草原文化,通过接待礼仪表现草原文化,通过民族服饰彰显草原文化。让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迈向世界,为繁荣我区的文化与经济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团英.论草原文化(第三辑)[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 董恒宇.论草原文化(第四辑)[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篇7

这支特别的合唱团被称为“世界首个草原原生态儿童合唱团”,因为这支合唱团中的孩子都是来自中国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从马背上、鹿群中走上舞台,用五种母语演绎一首首动人、质朴的草原民谣。歌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得到了文化学者余秋雨,诗人、散文家席慕蓉,剧作家何冀平,钢琴演奏家刘诗昆,世界儿童合唱指挥家唐少伟,音乐教育家吴祖强,电视艺术家张纪中等众多名家的赞赏。余秋雨说:“他们组成了合唱团,开口一唱就震惊四座。他们正在做一件真正的大事,他们在用童声提醒,文化艺术的基座是什么?极致是什么?这些孩子的歌声对广大成人有提醒之功,是指这歌声是天籁,是没有被阻塞、被蒙蔽、被扭曲的自然生态,他们是那么可爱,那么纯净,那么无拘无束,那么呵护艺术本性……”席慕蓉说:“尽管不能完全听懂孩子们在唱什么,依然觉得有一些陶陶然的幸福之感。歌声犹如天籁,全场为之屏息。歌恒在,梦土恒在。”何冀平说:“为什么这歌声宁澈无染?他们不是在表演,这也不是一场晚会,他们展示的是父母、祖父母、祖辈的传承,稚嫩的歌喉,诉说着生命。”

为了打造好这一文化品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艺术家们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主创人员深入到偏僻的牧区、林区,用数月的时间,通过当地民间艺人的引荐,从哪些爱唱歌的孩子里挑选合唱团成员。广大牧民猎民农民群众热情响应,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带着孩子前来参加面试。对这些张口就能唱出动人民歌的孩子来说,唱歌似乎只是一种爱好,他们想法简单,并不会刻意讨好,然而一开口,便可以打动所有人。他们不认识五线谱,却可以凭借听力和记忆学会五种民族语言的歌谣,一个叫阿木日其其格的12岁小姑娘甚至能模仿只听过两遍的100多种鸟叫,而这需要运用复杂的七个声部。孩子们表现出的良好音乐天赋和语言表现力,使担任招考的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乌日娜惊喜不已,仅用两周时间就从全市300余个孩子中挑选了合唱团最初的60人,这些拥有最纯声音、最有天赋的孩子们,用五种自己民族的语言演唱代代相传的三十余首歌曲。除了搜集、整合各个民族的童谣,“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艺术家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创作工作:《五彩的敖包》通过蒙古族颂歌的古老结构形式,赞颂有“天下第一敖包”之称的“白音浩绍”敖包,加上鄂温克族独具一格的衬词,描绘了当代年轻鄂温克人的风采;《百鸟会》以达斡尔族民歌为基础,融入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衬词,描述在呼伦贝尔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汇聚在森林草原的各种鸟类交谈和欢唱的自然景观。在演出中,还创造性地融合了演唱、舞蹈、游戏、祈福、赞颂和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用西洋和声的演绎方式,配以现代化的编曲配器,孩子们用纯真的歌喉和质朴的表演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幅神秘遥远的草原文化生态图景,让古老的草原童谣焕发出勃勃生机。

合唱团的孩子们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没有见过钢琴,第一次在练习室听到钢琴的声音时,不少孩子被吓了一跳。他们习惯了无拘无束,把舞台当做曾经放歌的草原,无聊了便东张西望,困了便打个哈欠,好动的孩子还会追逐灯光投射在地板上的光斑。但就是这些走出草原和山林不久的孩子们,在短短几个月内,不但掌握了童声分声部合唱的技巧,还掌握了其他民族的语言发声方式。他们奉献出发自内心的歌声,传达了朴实纯净的童心、童真、童趣。他们演唱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故事跌宕、歌声也随之百转千回:“海拉尔河”、“乌拉尔吉”中的无尽苍凉和源远流长;广泛流传于巴尔虎草原的“梦中的额吉”犹如梦中的呜咽,流浪的孤儿在低声哼唱、思念妈妈。孩子们的歌声里有大自然的山峦、河流、小溪;有生活中的劳动、游戏;有马背民族的雄风,有狩猎民族的悠然,还有农耕民族的质朴;有女人的温婉、男人的豪气,也有孩童的俏皮。每当孩子们的歌声响起时,满场的观众都同孩子们一道陷入对草原的无限深情之中,眼里盈满了泪水,感受到心灵的阵阵悸动。

篇8

关键词:传承作用 吉林西部 草原文化 图书馆

一、高师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是未来的教师

文化要传承,文化也要发展。文化只有在得到传承的前提下才能有所创新发展。在当今社会,高校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有目共睹。高校图书馆有极丰富的藏书,又有能展示藏书的宽敞明亮的书库和阅览室,而高校的办学宗旨本是教书育人,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中必然藏有很多有关民族文化或地方、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料。

高校图书馆还很有条件应用高科技手段收集和传播文化信息。

应该注意到,与普通高校图书馆相比,高师院校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将更明显。因为高师院校图书馆读者主要是本院校学生,他们是未来的中学教师。当他们毕业离校到中学任职后,一定把以往在高师院校学到的知识,包括在借阅图书馆藏书过程中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样高师院校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岂不更直接更广泛。

二、吉林西部的草原文化

我院,即白城师范学院,它座落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属科尔沁草原。

据史料考证,在中华文明开始的阶段,大约距今6000年以前,我国北方已经出现了繁荣的草原文化。延续至今,草原文化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事实上,自西晋以后北方草原上的政权不断派兵南征,致使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反复碰撞、交流,乃至互相融合。至今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

草原文化分布在我国北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吉林西部大部分在分布范围内。

吉林西部既有牧草丰盛的草原,也有一些水草丛生的湿地,自古以来畜牧业和渔业都比较发达。由于土地肥沃而且拥有大块黑土地,因而近代农耕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在历史上辽、金、元三代数百年间战事纷呈,常有大批手执刀枪的骑兵在这片土地上呼啸而过。但当今战事早已停息,“弯弓射大雕”的狩猎行为也被禁止。当今吉林西部政通人和,草原生态环境也得到很好的保护。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体系。草原文化所以能历经沧桑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在于草原上人们有着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讲信誉等优良的品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西部干旱面貌大为改观。在一些风沙曾经肆虐的地区,竟渐渐的重现了“草深林密,泡泽纵横”的景观。这,显然是由于草原上人们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和采取措施防止湿地干枯的缘故。近些年来,草原上人们发扬开拓创新精神,破天荒地在吉林西部种植了棉花,饲养了蚕桑,还开发水田生产出营销国内外的优质大米。所有这些创举于进一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也很有意义。

科尔沁草原的歌舞、杂技、二人转、戏剧等都久负盛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富有草原情调的马头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我院图书馆对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的传承作用有据可查

我院图书馆现有藏书80万册,在书库中各学科各类的书架上真的可以找到大量有关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的文献资料。

在文学类书架上,随手就能翻出一些富有草原风情的文学作品。以下仅举两例。《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是一本著名作家的散文集,内有张承志(在内蒙古当过牧民)的《音乐履历》。读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一个文人骑在马上唱蒙古歌的种种感受,他断言“唱蒙古歌的要诀是必须骑马。” 《塞外地图》是两位年轻作者塞外之行的随笔,其中叙述了他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亲历的一次“那达慕”盛会。吉林西部的一些市、县每年也举办“那达慕”,其盛况则相同。此外,在史地类书架上一眼就能瞥见两本枕头大小的地方志,《白城市志》和《白城地区志》。拿后者来说,它详细地记述了白城地区(今白城市和松原市)历年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宗教等等一些概况。共1020页,堪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在风俗民情篇中竟一口气写下100多条歇后语。

如果有人要查阅一些草原歌曲的歌词歌谱,如果有人想得知各种蒙古舞的跳法,那么,在艺术类书架上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图书中一定会有所需资料。

值得提及的是,从1999年起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书也摆在了史地类书架上。它就是原白城市市长刘润璞主编的《仙鹤迷恋的土地》。这书最前面是包括“城南立交桥”、“洮儿河畔放牧”、“冰上捕鱼”、“ 蓑羽鹤回到莫莫格”在内的几十幅彩照,后面文字内容主要用文学语言描绘白城市各市县的著名旅游景点。通过多姿多彩的描写,也生动的向读者介绍了白城城乡的工农业生产、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宗教等。书中还穿插讲了很多与景点有关的传说故事、闲闻趣事。

80万册图书浩如烟海,实在无法举很多实例。在我院图书馆网站中设有“草原文化数据库”。

四、我院图书馆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导向作用

高师院校所有的教学工作都为了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师资。高师院校图书馆当然将有选择地收藏图书,不能良莠不分,让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比较低俗的图书大量进入书库中。事实上,每当要携款外出购书时,我院图书馆的各“学科馆员”照例深入到院内各系师生中去,征询各学科教学急需哪些书,平日里师生喜爱哪些书,再由馆长牵头认真讨论确定选购书目。即使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院图书馆也不会改变初衷。坚持有计划地买好书的结果,将确保草原文化借助图书馆得到传承的那部分是草原文化中的精华,而其糟粕部分被拒之门外。可见在传承草原文化的同时,我院图书馆也对草原文化的发展起一定的导向作用。

高校图书馆照例人才济济,又有文献资料可供参阅,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很适于从事文化研究,我院已退休的王仁富教授曾在图书馆任馆长多年,他酷爱草原文化,上世纪末他关于“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等著名报刊上,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年?月,在我院图书馆4楼建起了“草原文化研究中心”,至今已有张世清院长的两本专著出版。

我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以切切实实的研究成果,为吉林西部草原文化健康地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与草原生态文化相关的研究开始多了起来,众多专家就生态文化、游牧文化、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蒙古族传统生态保护法等等,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有专家提出:蒙古族生态文化是由牧民、家畜、自然三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及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生态化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从物质层面来看,蒙古族生态文化是以游牧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作为客观前提的;从精神层面上看,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是古代蒙古人创造精神层面生态文化(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从制度层面看,历经数千年形成的游牧人的生态观念已经被加以制度化并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从而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监督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制度,如法律制度、分封制度、军事制度等。

近年来,有多篇学术论文如《论草原生态文化》对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进行了探究;《论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文化》论述了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特征、来源和组成等;《诚信伦理与生态伦理》分析了生态伦理是草原文化的思想精髓;《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则提出了“崇尚自然”是草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草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论草原文化的价值系统》提出了草原民族“天人相偕的自然观”;《论草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提出了“以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草原地区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

还有学者在专著《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式是以蒙古族为主的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几千年来遵守的生存、生产、发展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生态文化对草原地区少数民族来说并不是新的生存方式;蒙古族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物质生产、生活技能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可以概括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感念自然,知恩图报。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确立,不仅将草原文化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指明了草原生态文化崇尚自然的研究方向。崇尚自然是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是草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质和重要内容,也是草原民族的行为规范与处事准则。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提出: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主要包括对大自然敬畏崇尚,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与大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亲情意识;对大自然知恩图报,适度索取的节制意识;对大自然爱护有加,担当责任的自律意识等,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意识。

可见,草原生态文化就是崇尚自然的文化,就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的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其他生物及人与人共存共荣,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相得益彰,草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

草原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草原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等的综合与抽象,是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可以分为精神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制度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以及物质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等。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特征

系统性与整体性。草原区域的生态文化可以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系统。草原生态文化传承与发展应该是系统的、整体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等的全面发展,既充分合理地利用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各种资源,也为综合、全面、持久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条件,不追求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要追求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效益。草原生态文化要维持、恢复自身及草原生态系统整体要素的多样性,特别是生物多样性,要有效保护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多样化的组成及其结构,才能使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互补互惠、相生相克、共存共荣及协调稳生、循环再生、多样共生,从而增强草原生态文化系统的抗逆性、承纳性及稳定性、持续性。以多样性、多层次网络结构为基础的物质转化、分解、富集与再生的效率决定草原生态文化系统的兴衰。

协调性与和谐性。草原生态文化要求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要素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即生态与经济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持续高效”是草原生态文化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目标,而“协调和谐”是其过程。生态、经济与文化协调和谐性包括生态经济结构的协同性、生态经济进化的同步性以及生态经济功能的一致性等。草原生态文化传承、发展要有合理协调的生态经济文化结构,其系统的要素、层次、子系等必须维持一定的对应和比例关系即“秩序”,生态结构、经济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要相互对应、相互适应、有机关联、合理变换,不能以破坏和削弱生态结构为代价来建立与增强其他结构,从而形成协同一致、功能高效的耗散结构状态。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和谐发展也包括生态经济文化系统各子系统协调同步进化,即经济要发展,生态要改良,文化也要进步,而且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生态发展、文化进步的基础之上,保护与恢复生态及文化重要,建设与扩展生态及文化也同样重要。

持续性与高效性。草原生态文化要求不断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转化效率,增强其功能;要求不仅要维持传承与发展适宜的速度,更要保证质量和效果;不仅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要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与文化效益。要以生态效益、文化效益为基础,经济效益为主导,实现生态经济文化效益及技术、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从而形成草原生态经济文化综合效益的最佳协调值,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草原生态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原是在草原上生产生活的人们的摇篮,是草原文化的根基。长期以来,我国北方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珍视草原、爱护草原,使得绿色的大草原生生不息、演替至今。 在“崇尚自然”理念指导下,逐步形成并完善“崇尚自然、维护草原”的生产生活方式。草原游牧业生产方式,可以说开创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先河,在特定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人、草及畜的和谐,实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进展演替。游牧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有效保护的过程,也就是草原生态经济文化协调持续发展的过程。

草原生态文化要求资源的永续利用、发展的可持续,要求遵循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有限承纳力原则。极限,就是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及资源环境承纳力的有限性、经济增长的生态阈值的存在性。过度利用、消耗了自然资本的存量,自然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吸收与再生能力便下降,自然总资本减少,也就谈不上持续协调高效发展了。在草原牧区的经济社会中,维持自然资本主要是草原资本的完整和增值已成为维持发展的最关键因子。草原生态文化具有平等性与共享性,追求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平等共享。人们在考虑自身需求与消费满足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消费负担历史性责任,确保当代及以后各代人相对平等地获得资源与环境的机会与权利,当代人在保护环境基础、合理利用资源以满足生存发展享受的同时,有计划地为后代人保留、培植富足的资源与美好的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与能力。

三、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文化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形成的独立存在的运动系统。它在草原生态和草原经济的矛盾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特性:系统的综合性、结构的协同性、功能的潜在性、天然的依附性、条件的严酷性、机制的脆弱性、地域的差异性、生物的多样性、牲畜的双重性、劳动的特殊性等。而这些基本特性又与草原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相互关联。

由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孕育、生成的草原生态文化,也是多要素、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既有物质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也有精神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生产方式中有草原生态文化,生活方式中也有草原生态文化。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各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协同的整体。而草原生态文化是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文化成分、文化功能,可以说它也是一个文化的子系统,也以一定的结构、一定的功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协调运转,从而产生草原生态文化功能放大作用。

草原生态经济受自然生态因子制约,对自然环境有很大的依附性。在草原上形成的、主要以游牧业为基础的草原生态文化,也一定具有强烈的天然依附性,是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巧用天时地利、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文化。

草原一般分布于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域,自然灾害严重,特别是干旱、风暴、白灾、黑灾等灾害往往给草原牧区特别是草原畜牧业带来毁灭性的损失。为了应对这样严酷性的条件,草原生态文化中就出现了诸多的避灾、防灾、减灾的内容,逐水草而放牧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中就有避灾、防灾的科学文化理念。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机制、经济机制、技术机制具有脆弱性。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值较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要小,其经济和生态综合抵御灾害的能力比农田生态经济系统要低。一定程度的人类的干扰行为或天然的不良影响作用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很可能带来草原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损害。为此,草原生态文化 要求人类必须谨慎对待草原,强化草原及其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措施,对草原要实施轻度利用,要保护水源、林木和野生动物。

我国的草原从东向西呈现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的类型特征。不同的生态系统,草群结构和草种组成不同。人们为了适应草原的地域差异性,实现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在不同草原饲养不同牲畜,这就形成了与不同的草原生态类型相对应的不同的草原畜牧业经济类型。而不同的草原生态经济类型也形成了有一定地域差异性的草原生态文化。草原的多样性、草原生物的多样性、草原生态经济类型的多样性等,使得草原生态文化丰富多样、光辉灿烂。

草原生态文化归纳、总结了放牧劳动的特殊性,认为放牧劳动具有对辽阔草原的人、草、畜的广泛适应性和优越性,只要在科学指导下使其不断完善,仍将以旺盛的生命力存在和发展。放牧劳动是草原畜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显著特性之一。牲畜这种活有机体的生产包含在其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牲畜群体生命的连续性,决定了畜牧业生产的不停顿,以及保证畜群生命延续的放牧劳动的不可间断。同时,放牧劳动的强度基本是均匀而稳定的,只是在抗灾保畜、接羔保育、驱虫剪毛、打草贮草时会有所增大。这与农作物只在暖季生长、农民有忙有闲的农业劳动以及林业劳动、渔业劳动、工副业劳动等是显著不同的。

篇10

论文摘要:针对草原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天祝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甘肃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甘肃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2.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吕胜利.甘南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21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