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9 07:3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课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课教学

篇1

他是一位年近六旬、消瘦而清癯的物理教师,从事了三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工作。多年来,他怀着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和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刻苦钻研物理教学的技艺,自行设计、制作了100多个物理教学教具,把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讲解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那些对文化课十分厌学的学生被他魔幻般的授课方式重新拉回了课堂。

在职教文化课教学领域里,这样的教师当然是凤毛麟角。但是笔者禁不住畅想,在职教的课程设计中至少有30%的文化基础课,若都能像这位物理教师这样优质、高效地施教,那么文化课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该是多么的巨大!

然而,目前职教文化课效率低下、学生厌学却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文化课低效的尴尬局面,有的学校干脆取消文化课设置,美其名曰“用技能训练来代替文化课学分”,其实不用思考便能看出其谬误——两类课程的性质完全不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完全不一样,怎么能够以此代彼呢?因此,所谓的替代说白了等于放弃。也许有人会说,目前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这么差,学习习惯这么不好,厌学程度这么强,怎么教?我想,这位物理老师的行为已经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因为学生基础差,所以不断降低文化课教学要求的底线,甚至取消文化课,这从道理上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放弃了文化课这块阵地,无疑是浪费了学生学习生涯宝贵的三分之一时间。

遗憾的是,最后的投票结果是这位物理老师和特等奖失之交臂。参选特等奖的项目中,文化课也全军覆没。获特等奖的大多是职教专业课或是课程改革中宏观领域的教学成果。结果本身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是合理而无可厚非的。但同时它也发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职业教育的文化课正在逐渐走向边缘化,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远低于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在各种大赛、评奖中脱颖而出的机会远少于专业课老师。不少专业课教师不见得教学水平比文化课教师高多少,但在职业教育这个特定的场合和氛围中,得益于整个职教发展的大气候,就顺势而上被推到了很高的位置,而文化课教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篇2

一、德育渗透的含义及重要性

关于道德、道德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育家赫尔巴特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普遍的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教育是最高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都是不存在的,七述阐述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道德教育是人类最高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二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每一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样看来,教学过程也就是道德教育过程,所以教师应“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

二、文化课教学中的德育原则

1.渗透原则。在文化课的德育渗透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准科学知识、文化思想、教学方法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文化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防止出现“穿靴带帽”的情况。

2.针对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特征,要讲解不同的德育内容,注意画龙点晴,使学生思想升华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要注意适度性原则。突出教学重点,不宜过多,以免出现物极必反。从教材实际出发,使人感到合情合理。在教法上,使知识性、文化性、思想性水融,使学生乐于学,防止矫揉造作、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

4.要坚持情感性原则。德育渗透要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期达到“寓德于教”,“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要坚持持久性原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及高尚的道德,丰富的个性及健全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反复孕育,逐渐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思想结构得到不断启蒙、孕育、规范、优化,以达到最终的育人目的。

三、德育渗透的关键是教师

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先育己。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行为去熏陶感染学生,因而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1.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文化课是学校课程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课程,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文化课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2.全面领会文化课的教育功能

由重视较低层次知识技术功能向同时重视较高层次技术功能、文化功能、人格教育功能转化。

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思想及审美情趣的陶冶。

数学教育蕴含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同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等好品质。

美育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培养、美的欣赏、美的追求、情操的陶冶的作用无可比拟。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思想政治学习。要加强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各学科基本史实的学习,在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先学一步。要研究马列主义的哪些观点与文化课教学内容结合最贴切、最紧密,还要研究各学科的内史与外史,并通过比较与文化课哪些内容相联系,才能选出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振作民族精神教育的史料。没有这两方面的学习和选择,在文化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只能是空谈。

(2)业务素质学习。要注意现代各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学过程现代化,为全方位的寓德于教创造条件。文化课,发展动向,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寓发于教。

(3)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如果仅有强化德育教育的意识,掌握现代教学教育理论艺术水平,强化德育教育仍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数学教师只有富于教学机智,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景,选好进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潜移默化不断渗透,适时点明德育思想观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越浓,师生感情就越密切,这样进行德育教育就会情动而理入,教师的教化才能富有成效。最终促使学生在形成功能较强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下,我们应当改变教育的现状,努力使德育与教学融合。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学应当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目前我们的教学还没有达到把“教学视为道德事业”这个境界,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德育与教学的融合,当然不意味着德育不能有专门的时间、专门的课程。但对一门课程、一次专门活动,要实事求是地抱有合理的期望。我们更注重、更希望德育与整体的教育相融合,与学生的学校全部生活相融合。这样,德育就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时间,并且真的有可能做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当下,我们指出德育与教学分设两处,也并非意味着立即合并两处,关键是“管德育的”教师与“管教学的”教师的关系,每个教师都应视教书育人是自己的天职,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和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处理好“德育”与“德育工作”的关系。教学、智育、德育走向融合是目标,也是过程,它有赖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德育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对德育的真正理解,也有赖于实验、实践、探索,寻求合理的处理问题的方案。

四、做自觉的教育者,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

1.应当自觉地从“伦理上考虑”教学,自觉地“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坚持道德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教学应当为其服务。如杜威所说,“应当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也如诺丁斯所说:“学校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其他所有任务都应该

为其服务。”

2.应当能深刻地理解德育原理,理解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是把“道德”教授、传递、给予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进行道德学习,其中包括外显的学习和内隐的学习;应当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认识、体验、践行,通过学生自己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去感受、理解、领悟道德。自觉的教育者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也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多层面的,有心理关系、教育关系,也有道德关系。教学活动、道德教育、道德生活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为实现教学的道德目的,教师应首先遵循“教学道德”,以保证教学的道德性。道德性是教学的一种品性,是符合教学道德的教学品性。这样的教学是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过程。关怀学生道德成长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教学道德性的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关怀是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缺少关爱的教育是无效的或无力的。

4.应当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点从教书转向育人,是教育人性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教育教学发展潮流。世界教育史专家康纳尔说,在20世纪课堂内,出现了一个持续而稳定的运动,即教学过程转到教育过程,学校从教学过程到教育过程的转变,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重点由教书转至育人。人性化的最重要表现,应当是全面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道德学习是他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德性的发展是其精神成长的根本。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5.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明智地意识到教育者是教育成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不是必然比学生高。自觉的教育者应当看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者是道德教育者,也是道德学习者,而且是终身的道德学习者,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篇3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新问题,非凡是文化基础课教学新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新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摘要: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新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熟悉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新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把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轻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功能。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布置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假如严格按教学大纲布置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假如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征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摆正“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练习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练习,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喜好、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新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熟悉。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和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新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

造成“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目前状况,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熟悉。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新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熟悉,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布置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喜好,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和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和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篇4

关键词:技工教育;问题;文化课;教学创新

技工教育是近年来我国职教建设的重要一环,它的目的是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技工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技工教育文化课教学现状与问题

1.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对技工教育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即教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或者说要求学生只要会做能做,其他的则不必过多考虑。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家长、学生甚至一些学校、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语文、数学等的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导致文化课教师难教,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现象,出现职教系统本身认识的偏差,使文化课教学被忽视,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技工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课的开设,文化课几乎成了陪衬,可有可无。在课程设置和平时教学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口号。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的限制,过于强调“专业课”,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文化基础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就业能力低弱。由于忽视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2.学生基础差使文化课教学面临挑战。技工学校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他们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技工学校学习的,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普遍抱有“到技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课普遍经历一个由听不懂到听不进再到很反感甚至提起文化课就“头疼”的过程。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兴趣。文化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课教学的情景实在尴尬,而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课教学得不到重视。技工教育的特性是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容易。技工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量,教师和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没有明确标准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也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重视,起不到激励作用。

4.适合技校学生的教材过少,教学计划过于空洞。部分文化课教材大纲过时,内容陈旧。

5.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授课方式过于俗套。由于传统教学观念,许多从事技工教育的文化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仍然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课上,一些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不管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否适合技工学生的学习要求。这种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示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枯燥无味的课堂必然会出现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很少与学生互动,只是一味地用“我说你听,我问你答”的方法,学生听到的都是书本上的东西,看到的都是黑板上面的粉笔字,完全没有新意,这也就造成了“你说我睡”的课堂现象。

二、技工教育文化课教学的改革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文化课。技工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但是“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技工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素质全面”的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克服“重专业、轻文化”、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对文化课教学的认识,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2.加强文化课学科价值认识。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导致了文化课教学质量偏低,也使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课价值的认识。文化课教学不但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个人终身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文化课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将文化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课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3.加强文化课教学的针对性。这是摆脱文化课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不搞一刀切,可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地融合起来,在文化课教学中要突出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4.加强文化课学科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案,强化评价功能。例如,开设普通话测试,合格的学生发“普通话合格证书”等,对学生学习文化课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技工教育文化课教学的创新与对策

1.加强教材的建设、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鉴于原有教材的弊端,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并把它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催化剂,不断地注入文化课教材和讲义,确保教学的内容对过去具有诊断性,对现实具有指导性,对未来具有预测性,这样才能真正带领学生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另外,在教学计划上要做必要的调整,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的思想,冲破专业的限制,以社会需求为主,在文化课的基础上,加入文学欣赏、影视欣赏选修课以及普通话、写作选修课,保证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围绕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观念、审美情操、社会公德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的编排与传授,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开设计算机、实用语言等特色课程,充分满足社会和学生自身的需要。

2.加强实践课程,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在实践方面有所加强,多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着重在实践上下工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学校中要开展合适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普通话比赛、文学社团活动、名作欣赏讲座等,以此来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社会需求型人才。教师可以多多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实施“双师工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技工院校中,教师不仅肩负着理论教学,还要担当实训指导、技术推广等任务,这就要求在技工院校中任教的教师是适应时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档次。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譬如多媒体教学或到实训基地开展演示性教学,都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

4.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出发,技工教育是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参与。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包括文化基础课理论的学习,也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学习、总结、动手等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发展理论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文化课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目前的技工院校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思维开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高职教学水平提升高度,使高职生走上社会就可以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4).

篇5

关键词:农村 体育 文化课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25-01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一)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了江西省临川县某村小学、景德镇市某镇小学、乐平市某镇小学、浮梁县某村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师资情况、体育教学情况、场地设施等进行了调查,为顺利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法

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12月共一学期时间在江西省临川县某村小学开展了教学实验。选取了两个年级的学生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学生,采取将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保证每周三次体育课正常进行;而对照组学生仍然采用一直以来学校惯用的教学方式。一学期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学习成绩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江西省农村多、人口数量多,但学生人数相对减少

据相关资料反映,江西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40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559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639个百分点。虽然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但镇中小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学生人数明显减少,原因是这些学校中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都进城市中小学上学,或者是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在打工当地的学校上学,所以导致乡村、镇中小学学生人数减少尤其是偏僻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本研究组成员在临川县某小学考察时发现一宽敞的教室里只有3个学生。

2.乡村中小学基本没有体育课,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小学每周应开设体育课多少学时,乡村中小学基本没有达到

被调查的四所学校中,有两所学校基本不上体育课,另外两所镇小学课表上按要求安排了体育课,但据调查并没有如实完成教学任务,如遇天气原因或体育教师有事可随便不上课或临时安排其他教学内容,所以没有达到国家对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两所村小学课表上没有体育课的安排,在调查中,有一四年级班主任反映,因为在大学时所学专业为体育教育,自己热爱体育运动,也深知体育的重要性,在初来任教时便认真地给学生上了一节体育课,学生非常开心,但课后学生家长告到校长处,校长严厉批评了该老师并要求不能再上体育课。可见,家长的教育观念仍然传统陈旧,校长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还有待提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乡村小学体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融合尝试

1.文化课教学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

在征得江西省临川县某校领导和老的同意后,本研究进行了教学实验。对于实验组学生进行了实验教学,即将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结合起来。在语文课中,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古诗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随着文章或古诗的节奏或内容特点边运动边背诵,运动的内容可以多样,如跳高、跳远、韵律操、武术等,老师根据所学文化课的内容以及学生身体锻炼的需要、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安排。

2.体育教学中应加入道德品质教育、文化教育

“育才先育德,成才先成人。”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把“育人”放在体育教学首位。实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加入道德规范教育。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取得的成绩无效,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另外还有与队友之间应配合,听从裁判的指挥,胜不骄败不馁等。

三、体育教学和文化课教学融合的效果分析

(一)促进学生锻炼,增进健康水平

将文化课教学与体育课教学结合起来,即不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又能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发现实验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后,无论是对体育的兴趣和意识还是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本文还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这些家长反映孩子感冒的次数相比较有所减少,并且对风寒感冒的抵抗能力有所提高。

(二)丰富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把文化课与体育课结合起来教学,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与文化课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上语文课时,学生一边运动一边背诵,上数学课时学生一边数数一边跳跃,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很新鲜,学生很开心,真正实现了在快乐中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实验发现,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也主动地学习,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篇6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有用人才,他们正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领域中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工作。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迅速,现在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懂技能、会操作的应用型的人才,满足了社会化生产的需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国家仍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实践操作、轻文化理论知识的现象,令人担忧。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加强文化课教学。

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教育误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快,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多。而近年来,本科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地做大做强,各地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人数又都在逐年减少,已经出现了高考录取人数与参加高考学生人数倒挂的现象。因此,各高职院校招生越来越困难,录取分数也一年比一年更低,学生的文化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再这样发展的话,用不了几年高等职业院校就会像中等职业学校一样,不需要录取分数的限制了。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不愿学习普通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是成绩好的话,就不会选择高职了。一方面,与他们中学阶段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偏低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基础差,学不太懂,更谈不上什么兴趣,也不愿意学。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的宣传也只是侧重于如何培养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即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老师、学生中都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教学的目的只要使学生会操作就行。所以,造成了各高职院校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普通课教学而学生普遍不愿意听课的尴尬局面,许多学校招生本来就十分困难,为了能留住学生,改变这种现状,只能是投其所好,改革课程教学,削减普通课,增加实践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走入了误区,打着重视实践的旗号,轻视文化课程的教学。

因为学生考试不及格的话,容易造成学生流失,所以各高职院校为了能留住学生,即使开设了一些文化课程,也千方百计地减少课时数,削减教学内容,降低要求,降低考试难度,其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而学院把上述作法都纳入了教学改革的范畴,还美其名曰:“因材施教”。

二、加强普通文化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相应的普通文化课程是必须的。如果把职业教育理解成古代的“师父带徒弟”的模式,不需要任何的理论,学生只要知道怎么做就行,他们就真正成为了劳动的工具,那么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就无法总结、整理,更谈不上任何发展与创新了。

学生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解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就以语文课程为例,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有的学校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学生连一些很常用的便条、应用文格式都不知道,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更何况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我认为学好汉语也是爱国的具体体现。学经济的要了解一些数学知识,学农业的要了解一些化学知识,学机电的要了解一些物理知识,各专业同学都要了解一点英语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对行业新知识、新技能容易接受,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随着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的自身修养也不断得到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不仅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专业领域的理解,提高专业素质,也可以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增强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一句话,加强普通文化课教学,可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没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学生对各项操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必然会限制他们今后的发展。作为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当然有的还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说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但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大家都清楚,一次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很低,学非所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都只从事一个职业。许多人从事的职业往往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如果只懂一项技能的话,在社会上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因为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和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正所谓风水轮流转,要想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十多年前我就和学生说了这样的话,计算机的应用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其他专业的人甚至没什么文化的人也一样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可以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的领域,事实正是如此。而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呢?是不是应该储备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会一点其他的技能。要学会其他的技能,就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这些都有赖于文化课程的学习。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发展就没有后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终究会遭到淘汰。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许多毕业生觉得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不够用,有的甚至没有用,而在学校时各门专业课均通过,技能成绩也理想。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管一辈子,有的还可能是相对滞后的,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技能应该是相对成熟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没有一年不是滞后的,因为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东西不断涌现,昨天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可能今天市场上就已经有了。

篇7

关键词:文化公共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由于就业的需要,大多数职业学校很自然地加大了专业课的教学力度,而忽视了文化公共课的教学。其实,我们都很了解企业招聘人才时的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他们在招聘人才时,首先要求学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要有比较好的文化基础;再次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最后要有一定的相关的专业技能、操作基础。可见,用人单位是很看重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的。我认为“专业课”与“文化公共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深厚的文化基A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中职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还必须加强文化公共课的教学,注重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中职教育目标。

2.合理定位文化公共课教学内容

文化公共课教学内容定位问题至关重要。要根据生源状况、专业技能目标、职业素养要求来改革、完善文化公共课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为标准。技能班侧重点在就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致力提高学生文化基础和职业素养、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 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我校技能班除了设语、数、英,还开设了“职业生涯与规划”“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普通话”“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美术欣赏”及“音乐欣赏”等公共课程。为了丰富学生早读、晚读的内容,学校还专门编写了《经典晨读》一书,该书收集了国学中的精华,让学生在早晚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做人与处事的方法。

3.改革文化课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缺乏激情、兴趣。文化课教师必须采用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只有学生喜欢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喜欢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好教师。我个人认为,首先,文化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实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自我发展,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文化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改革文化课教学评价方式

文化课组织考试是必要的,但我认为教学过程比考试结果更为重要。我校对学生文化公共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过程,即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作业情况,学习过程的考核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组成最后的考核成绩;二是考试考核,每学期组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

尽管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也感到有些迷茫。一是近年来我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文化课师资紧张,较早从事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教师或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或跳槽到普通中学,或在本校从事对口升学班的教学工作。技能班的文化课教师相对来说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如我校的“普通话”“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就业与指导”等公共课程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师担任,他们职业教育意识薄弱,教学改革意识不够强,无法胜任教学的需要。二是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也是“宽松”的,这也导致了文化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篇8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人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颠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问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篇9

论文关键词:中职;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改革红红火火,学校纷纷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而文化课改革没有现成模式,没有与专业相配套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那么如何针对职高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让学生想学文化课、会学文化课,进而培养其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则是文化课改革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带着这些疑惑,笔者进行了学校文化课的改革和探究,结合职教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和实践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变“备课”为“设计”,变“教室”为“学堂”,改革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获得了启发和思考。

文化课教学现状及其分析

学生学习现状大多数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问卷调查显示,75%的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17%的学生“比较感兴趣”,8%的学生“感兴趣”。课堂上,睡觉、做小动作、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远比上专业课多,文化课被学生“边缘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教师教学现状教师的文化课教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面对学生的厌学状态,部分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教情绪和职业倦怠现象。因此,课前、课中、课后缺乏激情,缺乏钻研,有得过且过之嫌。(2)部分教师确实想提升文化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职校学生实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或途径,因此有迷惑、茫然之感。

原因分析(1)对文化课的认识存在偏差。学生认为到职业中学就是学专业课和技能课,文化课可有可无,因此轻视文化课,忽视了文化课的基础性、应用性与发展。教师则认为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是配角,自认为被“边缘化”,便觉得低人一等,抑制了教学活力的发挥。(2)文化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怕学文化课,而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尊重学生的实际基础,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3)文化课教学与专业发展脱节。文化课的功能和作用是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基、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奠基,因此,文化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培养应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紧密相联。而目前文化课教学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各专业的具体要求,不同的专业依然是同样的文化课。

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

鉴于以上分析,要改变文化课教学现状,必须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从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1)精选教学内容,构建发展平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及其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心选择文化基础知识,搜集、挖掘、整理文化课知识在生活和专业实际中的联系和应用,从而为其专业学习奠基,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能力。不要将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因此,要把“课堂”变成“学堂”,把“讲课”变成“活动”,把教师转变为“导演”,把学生变换为生动活泼的“演员”。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师生双边活动,让课堂高效、有活力。(3)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现有的文化基础,结合其专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低起点、严要求,小步伐、快频率,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式,逐步养成不怕困难、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涵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学案的研制、班级学习活动小组的建立、师生活动的设计与执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等,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背景下,教师用教案实施教学。而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预先帮助学生准备一份学案,备课则主要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预设。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预习准备、课堂研习、检测反馈等内容,或者说,学案就是将教案中的知识目标问题化、能力目标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潜移化。其中,问题是导学的核心,要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系列问题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学生拿到“学案”,会有一种尝试的冲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消极到积极,由被动到主动,学案其实成了教师与学生课堂学习的“剧本”。传统教学背景下,学生“各就各位”、相对独立。而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需要组建异质学习小组,也就是组内各成员在成绩、性别、性格、特长等方面互不相同,以利于互帮互学、优势互补。以4~6人为一组,有机地分布在教室四周,每组设组长一名,布置、协调本小组的活动和任务。各小组成员在各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后,可以组内合作、探究,也可以组间竞赛、交流。每小组均设一展示阵地,用于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展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积极尝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边实践,边反思,边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导入,可以通过生活实际、专业实践来导入,也可以通过文化课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来导入,从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2)自主学习。教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分发学案,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教师要精心制定学案,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准确概括学习要点,科学安排活动方案,并给予学法上的指导和建议(如果学案中有“预习课文”要求的,则要将学案提前发给学生。(3)合作探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各组员之间密切合作,互帮互学,思维的火花发生碰撞,合作的精神得以培养。(4)成果展示。在前几个学习阶段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各组员可以自主展示,可由组长推荐展示,也可由其他组“点将”展示,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表现的机会。教师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关注、思考这些展示成果,以便下一阶段点评、研讨。(5)点评提升。展示结束后,教师发动组内其他成员或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质疑、辩论、修改等互动环节,最后由教师作总评,各组员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6)检测反馈。为检查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师安排此项检测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全面批改、抽组批改,也可由学生组内互批、组间对批,有利于师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调整、改进下节课的教学设计。

2.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1)督促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前要通过教师抽查、组长对查、组员互查等形式,了解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而掌握“学情”。课后抽查已用好的“学案”,以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2)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尤其是要重点讲解学生在预习后不能自主解决的内容,学生经过思考后能独立解决或组内合作交流能解决的内容,则应少讲或不讲,否则就应该在引导、启发的基础上讲精、讲透、讲活。(3)指导学生整理和保存学案。经过全面思考、精心制定的学案,既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有全面的知识要点,还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录与心得体会,因此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章节顺序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以便在后续学习、复习巩固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两个环节值得关注。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案”制定“学案”不是备课,不是编写教案,而是应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和认知规律出发,合理设计学习目标、师生活动、启发引导等环节,并且难易得当、有的放矢,让各层次学生均能有活动、有思考、有收获。

篇10

关键词: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文化创新;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前大量的教师实际上并未能够通过对教学文化创新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因为如果要推行文化创新,那么就意味着原有的教育方法需要进行升级和改进,这对于教师群体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这一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推行中已经刻不容缓,因此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能够探讨科学的方法,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的推进。

二、公共基础课教学文化创新问题

(一)教育方法问题。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发出新型的教育方法,但是只是一种表面的模仿,未能从新型教育方法的本质出发修改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教育理念[1]。比如一些教师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内,但是之所以采取分组方法只是知晓一种名为“小组合作教学”的新型方法,对于该方法的目标、实施模式、教师的课堂身份的转换、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对于课堂中各个情境的建设等方面和原有的教育方法完全相同,也可以说,虽然采用这种方法教学,但是本质上根本无需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教育模式就可以达到与当前教育模式相同的成效。(二)教育理念问题。实际上,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方面,新的教育理念未能得到优化,只是完全根据原有的教育理念形成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布局。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本身就会抵抗教师的这类教学习惯,该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任何教育内容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可能会在个人的师德建设上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不匹配,这显然也无法充分利用教师教育思想,无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

三、公共基础课教学文化创新方法

(一)教育方法选择。新型教育方法中,不追求教师大量掌握多种已经开发出的新型方法,只需要彻底全面掌握一种可以在教育中长期应用的方法即可[2]。比如对于教学资料和教学时间要求相对较低的合作教学法,基础工作自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学生配置到不同的教学小组,此时可采取的思路一种是保证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素质相同,另一种是每个小组内含有成绩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极差的学生。为保证小组建设的合理性,教师要设定教学目标,其中前种方法适合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后种方法适合让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共同提高成绩。教师在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构建了教学小组之后,可以采用课堂导入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课堂。例如中职化学基础课“烃”的章节教学,在教育小组中,初期教育时间内,向学生分发烃类物质的结构式,此时无需向学生说明分发这类资料的用意,不过学生已经通过观察结构式产生了疑问,如相关结构式代表何种物质?类似物质的化学特性是什么?之后教师正式授课,讲解的内容包括烃类物质的特征、烃类材料的常见使用方法以及文化产业一些典型习题,此时要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内部讨论相关的有机物化学式是否烃类材料,并让学生给出理由。同时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带领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共同分析烃类物质的常见化学反应。(二)成果跟踪方法。今后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全面监管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针对课程核心素养的建设成果。比如教师在化学课堂的教育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让所有的学生以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实践。那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到实验室内了解相关器材的具体使用方法,同时也必须能够了解每个小组在该过程中是否将所有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成果都进行分析。比如在教师讲解有机高分子材料课程知识时,教师可以同期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已经学习了的关于有机物部分的知识,比如烃类物质、蛋白质以及糖类物质可否经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转变成高分子材料。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分析学生对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的现有印象,若发现学生出现了过于严重的遗忘问题,可通过开设习题课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三)目标设定方法。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依照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三维目标,让所有学生接受不同类型目标的限制。具体工作主要是根据当前小组在相关成员的学习过程以及各类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针对所有知识的具体利用方法以及各类知识的本身代表含义,让所有学生在该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针对各类知识的应用方案,同时也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各类知识的利用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在该过程中,让个人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性的升级。唯有如此,才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从最初预想的教育成果和最终取得的教育成果具有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四)理念转变方法。相关教育理念的思想转变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意识到自身要能够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即在所有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引导教学,同时在适当阶段升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真正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正在以身作则,从而让学生可以改变自身的行为。比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中职化学中实验室操作规范方面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讲解,就需要讲解并介绍,如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同学必须要能够第一时间采取对应的方法,该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模式是给出一个设定的场景。而在物质的量教学中,教学重点是配置固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大部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内进一步学习溶液配置方法,并且让每个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分别参与溶液配置,并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监管操作,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五)资源投入方法。在资料的投入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的方法是让所有的学生在该过程中都更加主动参与针对知识的专业分析过程[3]。比如在成立了各个学习小组之后,小组内的成员在中职化学知识的掌握方面必然有所差别,该过程中要对学生素质差距进行设定,每个小组在该过程中要根据所有学生的平均能力分发不同的研究课题,要求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专业化的研究过程中,并且每个学生在给出相关的想法时,必须要能够在研究课题内将个人给出的想法和个人付出的努力进行标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化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思想转变问题、教育资源的投放问题、教育理念的转变问题等。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教学文化创新的研究过程中,并且针对学生当前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设定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让所有的学生在个人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万莉莉.应用泛函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03):72-73.

[2]朱国娟.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J].华夏教师,202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