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9 04:4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绿色化 实验准备 实验环节 实验末端
院士冯瑞曾指出:“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化学实验室是化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高校实验室的作用日渐凸显,高校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针对现有条件下,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实验室的工作逐步完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化学实验室还是产生与排放污染物最多的地方,这些污染物中有大量强腐蚀性的酸、碱,还有一些毒性大、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这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实现化学实验室绿色化是新世纪化学实验教学人员的新课题。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在实验准备、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将环境保护、绿色思想教育渗透到工作中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具体说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验准备绿色化
实验教学需要用大量的仪器设备与试剂,实验准备绿色化包括药品的准备、仪器的准备的准确化、数量化和科学化。在准备环节上稍有疏忽,出现准备无量化,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一方面在药品配制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准确计量实验所需药品的数量与体积。如无机实验所需试剂比较多,污染物的排放量比较大,当需要配制大量一定浓度的溶液时,首先配置高于所需溶液几倍的浓溶液,然后根据随时所需稀溶液的体积再进行稀释。这样就避免了因实验过程中出现重做、补做而引起的溶液的不足与过剩的现象,避免了原料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化学药品的分装必须根据学校班级的多少、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化学药品用量的多少,化学药品的性质特点等因素考虑、判断盛放化学药品试剂瓶的大小和类型、确定药品分装的时间。对易氧化用量少的化学药品一般盛放在30ml的滴瓶或者细口瓶里,如CHCHO;对见光易分解的化学药品应盛放在棕色试剂瓶里,如AgNO溶液、NaI溶液、KI溶液;对于用量大的化学药品一般盛放在125ml的试剂瓶里,如稀硫酸、稀盐酸;对于易失效的药品临时要用临时分装,如NaO等。这样,就能确保化学药品分装合理、规范、绿色化。
2.实验环节绿色化
(1)实验操作规范化。
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且规范,无论是药品的取放还是仪器的使用,都应做到动作准确、规范灵活、操作娴熟,避免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重复实验。正确把握药品取放的用量、方法,避免方法违规而造成药品损失。要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引导学生时刻注意节约药品,能少用的一定要少用,能回收的一定要回收,能循环使用的一定要循环使用,这样既节省了实验经费,又保护了环境。对于毒性较大的化学实验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在通风柜内或者通风效果好的地方进行,以免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实验室,危及学生的健康。因此,要强化人身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推行微量、半微量化学实验。
微量化学实验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化学实验新方法,是目前减少化学实验废液处理、改善实验室的空气质量等环境问题较理想的途径之一。根据现有条件,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用常量仪器减少试剂用量进行实验。如无机实验中的一些性质实验,传统的做法都是在试管中进行,试剂使用量一般为1—2ml,我们如果采取点滴板操作,试剂用量减少为几滴,就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减少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也使这部分实验趋于绿色化。
3.实验末端绿色化
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处理,能利用的要回收使用,这是人们对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也是实验人员的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如下。
防止“三废”污染的措施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利用吸附法吸附一些既臭又有害的气体。利用活性炭可吸收几乎常见的大多数无机及有机气体;硅藻土可选择性吸收HS、SO、HF及Hg蒸汽,分子筛可选择性吸收NOx、CS、HS、NHCH、ccl等;实验室管理员业余时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放置于实验室,这样不仅使师生感觉到实验室的清雅,还能净化空气。相关资料表明,当废气通过时,其中60%的SO可以被叶滞留,月季花能吸收HS、HF、苯蒸气,山茶花能抗御SO、HCl、铬酸和硝酸烟雾等有害物质的侵害;紫薇可以吸收NO、HCl、Cl、HF等有毒气体;桂花对化学烟雾有特殊的抵抗能力,对HCl、HF、苯酚等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性,它还能吸收汞蒸气。日常实验中,对于常见固体废弃物可以实行分类处理,凡是惰性物质或经微生物分解成为无害物质的废弃物,都可以填埋在远离水源,底土不透水、不能穿入地下水的场所;不能自然降解的有毒废物,集中到焚化炉焚烧处理;对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先集中在专用的废物桶内,再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处置。对于普通的废液,可根据不同的组成成分加入不同的试剂。例如含汞、锌、铜、铅、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S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静置分离后排放;含有酸性的废液,可用废碱中和;反之,含有碱性的废液可用废酸中和。
参考文献:
[1]陈高产.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念与探索[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2]王亚茹.无机化学有毒气体的微型实验[J].保定学校学报,2004(02).
篇2
关键词:绿色化管理;环境化学实验;设计;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一、绿色化管理引入背景
当今社会,绿色、循环、低碳是目前经济发展亟待推进的发展模式,而绿色化管理模式对于树立企事业单位保护环境、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绿色化管理,是对组织决策和活动与组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意识。它要求企事业单位在管理中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要考虑环保、体现绿色。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是大学生验证科学理论、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是教师进行产学研的重要场所。随着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规模的扩大,化学专业各分支学科的实验内容、数量、种类及开设时长都有了不同程度增加,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而与此同时,化学实验室所产生“三废”的污染问题也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这种污染虽然具有隐性、间断性的特点,但污染物的种类远远超过一般工厂,甚至为了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和验证经典的实验方法,期间还会涉及一些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因此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为根本解决化学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验室的绿色化管理势在必行。其中,绿色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本着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对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并在无毒无害条件下,减少废物排放等原则,是实验室绿色化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与企业生产产品相类似,大学生可被看作高等学校向社会各个行业输送的“产品”。在绿色化专业实验训练中已经充分树立了环境保护和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意识的大学毕业生,在被输入到各个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后,将有助于绿色化管理模式在单位内部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单位绿色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的提升也是有利的促进。为此,绿色环境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过硫酸盐活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崭新研究方向。本文拟将该技术用于水中三氯乙烯的氧化降解,以绿色化学理念设计“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钠降解水中三氯乙烯”的实验内容,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
二、实验过程
1.实验试剂
过硫酸钠(化学纯);硫酸亚铁(0.1mol/L);三氯乙烯(99.9%);无水乙醇(分析纯)。
2.实验仪器
岛津GC-Plus气相色谱仪;分析天平(上海分析仪器厂);气浴恒温振荡器(THZ-82B,金坛市国旺实验仪器厂);棕色血清瓶(100mL);烧杯(200mL、250mL);微量进样针(10μL,1000μL,澳大利亚SGE公司);气密性进样针(100μL,澳大利亚SGE公司);移液枪(Dragon);移液枪头(1000μL);移液管(5mL,50 mL);棕色溶剂瓶(10mL)。
3.实验原理
过硫酸盐在水中电离产生过硫酸根离子S2O82-,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0=+2.01V,但过硫酸盐比较稳定,在常温下往往反应速率比较慢,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光、热、过渡金属离子(如Fe2+)等条件下,S2O82-被活化分解为氧化性更强的硫酸根自由基(SO4-・),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0=+2.5~+3.1V,接近甚至高出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E0=+1.8~+2.7V)。
过渡金属离子Fe2+活化过硫酸盐的过程可表示为反应方程式(1)。
Fe2++S2O82-Fe3++SO4-+SO42- (1)
在这个活化反应过程中,所需活化能为50.2kJ/mol。
通过序批地向过硫酸钠降解三氯乙烯(TCE)的反应体系中加入Fe2+可以使体系中不断产生强氧化性的SO4-,进而TCE得以高效降解。
4.实验步骤
(1)三氯乙烯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枪移取1mL三氯乙烯溶于4mL无水乙醇中备用。向6个100mL的棕色血清瓶中分别加入50mL蒸馏水,再以微量进样针量取相应剂量(如表1)三氯乙烯的乙醇溶液分别配制成浓度为0、2、4、8、16、20mg/L的三氯乙烯水溶液,密封瓶口,置于气浴恒温振荡器中振荡备用。
表1 三氯乙烯标准溶液配制表
(2)三氯乙烯检测方法
本实验中三氯乙烯的检测方法采用顶空进样,经Rtx-1型通用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具体色谱条件为:
SPL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分流比:39;柱流量:0.57mL/min;
进样量:100μL顶空气体;
程序升温:60℃(3min)-50℃/min-100℃(3min)-80℃/min- 220℃(2min)。
(3)三氯乙烯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TCE标准溶液于室温下震荡20分钟后取出,用气密性进样针抽取100μL溶液上方气体(顶空气体),快速注入气相色谱进样口中,并启动检测方法。所得三氯乙烯保留时间约为5.189min(保留时间随进样的操作速度等手法不同而稍有变化),手动积分得到相应峰面积,记录于表2中。以峰面积作为纵轴,标准溶液浓度作为横轴绘制三氯乙烯的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
表2 三氯乙烯标准曲线数据记录表
注意进样完毕之后,要对样品瓶口进行蜡封处理,以免体系漏气;同时将样品瓶放回恒温震荡器备用。
(4)过硫酸钠用量对三氯乙烯降解效果的影响
①称取质量分别为0.0119g、0.0179g和0.0357g过硫酸钠粉末,于50mL小烧杯内用5mL蒸馏水溶解后分别转移至3个100 mL的棕色血清瓶中,保持瓶内溶液量为50mL,将血清瓶做好1、2、3号标记,另备一个棕色血清瓶只加入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②以微量进样针分别量取3.4μL三氯乙烯的乙醇溶液,注入上述4个血清瓶后加盖密封,摇匀;
③分别以微量进样针量取375μL浓度为0.1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依次每间隔10分钟注入1、2、3号反应瓶内,立即蜡封瓶盖并摇匀反应瓶,置入气浴恒温震荡器中振荡,在40分钟内每间隔10分钟取反应瓶顶空气体检测TCE含量,将峰面积值及其对应的TCE降解率记录在表3中,以降解率为纵轴,反应时间为横轴绘制曲线。
表3 过硫酸钠用量对20mg/L三氯乙烯降解效果影响
(5)硫酸亚铁用量对三氯乙烯降解效果的影响
①称取4份质量为0.0357g的过硫酸钠粉末,操作同(4)中相应步骤;
②以微量进样针分别量取3.4μL三氯乙烯的乙醇溶液,注入上述4个血清瓶后加盖密封,摇匀;
③分别以微量进样针量取75μL、150μL和375μL浓度为0.1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依次每间隔10分钟注入1、2、3号反应瓶内,立即蜡封瓶盖并摇匀反应瓶,置入气浴恒温震荡器中振荡,并每间隔5 min、分4次分别向上述3个反应瓶中注入与第一次加入量相同的硫酸亚铁溶液,在40分钟内每间隔10分钟取反应瓶顶空气体检测TCE含量,将峰面积值及其对应的TCE降解率记录在表4中,以降解率为纵轴,反应时间为横轴绘制曲线。
表4 硫酸亚铁用量对20mg/L三氯乙烯降解效果影响
(6)实验“三废”的处理
在完成上述各实验步骤后,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所产生废液、废渣、废气的化学成分,教育和启发学生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可考虑给学生3-5天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给出本实验“三废”处理的可行方法。
三、绿色化学设计理念体现分析
在上述“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钠降解水中三氯乙烯”的实验内容设计过程中,不同程度体现了绿色化学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
1.实验内容的选题是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相对于Fenton氧化技术所需强酸性等特点而言,该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性特点;
2.实验所涉及化学试剂中,过硫酸钠常温下稳定,分解产物除环境友好性的铁离子外,硫酸根离子是环境水体中的主要阴离子成分。三氯乙烯属于氯代烃类,与乙醇同属于有机溶剂,虽然有一定危害性,但在整个实验中用量很少,作为实验废液的有机成分,以热活化或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钠的方法能在不引入有害废物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3.对于三氯乙烯检测方法的选择,实验采用改良的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由实验教学组老师在科研项目中建立并经反复实验证实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峰形好、干扰少且准确度较高的方法。
值得提出的是,本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中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以正己烷作为萃取剂、硫酸钠作为干燥剂的做法,同时,快速、简单的操作使得气相色谱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也相应减少,这些都是绿色化学原则的很好体现;
4.在影响因素研究步骤中,考虑到总学时限制,每组学生可任选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将实验学时控制在8学时之内。每种因素研究的实验步骤中仅涉及4个棕色血清瓶,并且所需的各种溶剂、试剂大多在半微量范围内,这种减量化的设计也是绿色化学理念的充分体现;
5.对于实验过程所产生的“三废”问题,本实验模式也是明显低于传统实验。采用的三氯乙烯和乙醇都是在血清瓶的密闭环境中,加入试剂均采用注射形式,较好的防止了实验废气逸出;作为废液的主要成分则主要考虑三氯乙烯和铁离子,其中铁离子对环境没有威胁;随着三氯乙烯降解影响因素的实验进行,瓶内残余三氯乙烯已达到微量级,为了确保对环境零负担,可采用加入适量过硫酸钠粉末并适当加热的方法,以热活化过硫酸钠更为彻底降解水中残留的三氯乙烯;而废渣则只涉及铁的沉淀物,集中回收后转化为离子还可以考虑循环利用。这些作为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所特有的附加环节―“三废处理”更是对绿色化学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
四、结语
通过以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始终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对环境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新了对化学实验的旧有看法。实验过程绿色化,对学生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的形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促进;新型、前沿的高级氧化技术,先进仪器的使用以及科学性实验方案的实施,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科研思路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经过这类绿色化专业实训的大学毕业生将提早具备绿色化管理理念,对于企事业单位绿色化管理模式的推广是一个有力促进,也因此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现出一定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马莹莹,汤志强.聚焦企业管理的绿色化[J].新西部,2012,(35-36):57,67.
[2]吕继奎.化工环保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3]张珈铭.学校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J].江苏环境科技,2004,17:98-99.
[4]吕素巧,马旭莉.绿色化学―21世纪的化学[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87-91.
[5]杨世迎,杨鑫,王萍.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的活化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9,29(4):13-19.
[6]王兵,李娟,莫正平,鲜波.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环境工程,2012(4): 56-60.
[7]Liang C., Bruell C. J., Marley M. C., and Sperry K. L. Persulfate oxidation for in situ remediation of TCE. I. Activated by ferrous ion with and without a persulfate-thiosulfate redox couple[J]. Chemosphere, 2004, 55(9): 1213-1223.
篇3
[论文摘要]企业绿色文化具有其特殊的内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绿色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绿色文化建设要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环境及员工等方面入手,与生态文化相结合。
有人很形象地把企业的经营与企业文化比喻成一个太极图,太极的阳面是企业经营,它是昭示在公众面前的一切企业经营行为;太极的阴面,是不易被直接马上看出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是一个负阴抱阳、阴阳结合的有机整体。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可以在企业文化方面找到原因,同样,企业文化的好坏也一定会反映在企业的经营结果上。企业文化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对企业行为的更深一步认识,绿色文化已成了企业文化的制高点,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
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颜色,它充满着生机和力量,代表着无公害、健康与环保。在五行学说中,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在传统文化中,绿色是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生态环境的组织常用绿色做代表色,如绿色和平组织等等。由绿色组织发展的绿色风暴、绿色革命的突出表现是:否定人的物化,批判工业主义,质疑技术进步;深绿派推动绿党参政,反核反战,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绿色革命掀起了一股股绿色浪潮,从绿色食品到绿色饮食、绿色居家、绿色心情、绿色生活、绿色企业、绿色城市及绿色文明,等等。绿色,已具有任何实体所无法表征的广泛而丰富的内涵,代表个体健全的生命,表征包含社会在内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象征人类和谐家园。
绿色文化,至少包含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绿色环境、绿色经济和绿色文化。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绿色文化尊崇绿色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也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三种关系的展开就是人的实践、生活创造和文化积淀。在一个企业中,也同样具有这三层关系,企业与人的关系就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生产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和谐与否,是企业成败关键;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产品是否对路,是否受到消费者的接纳,是否在社会中有知名度,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而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即企业生产是否尊重环境,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企业的发展之本。企业的绿色文化就是企业用绿色的理念、方法和措施,在解决这些关系上的文化积淀。可以看出,绿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因为要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让企业可持续地、永久地葆有青春和健康地发展,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知道,企业的一切经营都离不开资源与环境,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或非生产型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资源和环境产生联系。比如新世纪引领经济飞速发展的电子、通讯等企业,其使用的原材料及制造和消费中所涉及的能源,也无一不与资源发生联系。也正因为人类的企业经营活动与资源及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近百年来的企业行为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大气变暖,气候异常,水源和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多种物质资源的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不用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连人类的生存也成问题。
人们也许会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较量的基础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制度。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新世纪企业绿色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
有人曾形象地把企业比喻为一台追求利润的机器,这个比喻虽不恰当,但综观企业自诞生以来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企业的兴衰、成败毫无例外地与利润相连。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及相关制度、法律的落后,随着企业自身的数量和创造经济总量的与日俱增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耗,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也与日俱增。以我国为例,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企业增长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一千多万家工业企业的产出以15%的速度增长。但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其中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触目惊心。据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做的一项关于中国环境质量的调查报告显示:(1)主要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水平高出WHO(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标准2~5倍;(2)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是美国的5倍,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一倍;(3)每年由于环境污染,178000人过早死亡;(4)由于空气污染损失740万个工作年;(5)在135条监测的城市河流中,其中52条水质严重超标;(6)数千万人口的安全饮水受到威胁;(7)南部和西南部高硫煤地区,10%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8)一些工业城市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大大超过标准,比对正常智力发展造成危险的水平高80%;(9)水污染严重,只有约7%的城市污水得到处理;(10)由于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亿美元。面对这一现实,人们不得不对企业行为进行反思,并开始注意以各种方式约束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浪费行为。故此,绿色文化在企业中悄然兴起。不管绿色文化被企业主动接受也好,被动接受也好,总之,绿色文化的市场越来越大,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开始在绿色文化中寻求新的出路。在绿色浪潮的席卷下,那些忽视绿色文化的企业消灭了。前不久,我国的太湖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环湖的2000多家有氮、磷排放的企业被强行关闭。这些绿色文化缺失的企业遭此命运,我们不禁想起上世纪世界公害事件之一的“水俣病”事件: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周围越来越多的渔民患了同样的症状:手脚麻木、头疼、耳鸣、视力减退、听力困难、言语表达不清、动作迟缓、失去味觉嗅觉、健忘等等,这就是1956年被确认的水俣病。在确认之前,人们还以为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它像一个可怕的魔鬼,在折磨当地的人们,直到病因查明,原来是TISSO株式社从1932年以来,为了追求尽可能多的企业利润,用水银作为催化剂制造醋酸和乙醛,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甲基汞未经任何处理,随废水源源不断排到海湾,随着鱼、贝被食用进入人体,为人体吸收后而破坏了人的神经系统。
著名的兰德公司跟踪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百年常青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具体的内容就是:人的价值高
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这之中,人的价值、共同价值、社会价值都可以从绿色文化中得到体现。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在我国成都投资建厂,不仅要解决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还要请专业机构采集地下水样、土样、大气和噪声的数据样本,以为了保证日后有数据证明英特尔是干净的,同时还考虑到厂区600亩土地上空的小鸟的去处。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发展中的绿色文化建设,把企业行为贯穿在“绿色”之中,形成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产品等许多新理念、新举措。比如绿色生产中的绿色资源、绿色工艺、绿色技术等;绿色经营中的绿色标准、绿色市场、绿色价格、绿色销售等;绿色产品中的绿色住宅、绿色家具、绿色汽车、绿色旅游、绿色家电;等等。
三
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来自大自然对企业的绿色需求。这就要求企业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时刻考虑环境对企业行为的承载力。就世界而言,整个20世纪是企业的时代,我国搭上了20世纪末班车,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时代。而企业制造产品或进行经营,都是消耗资源的过程。自然界中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量超出其再生能力,也会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企业在市场规律的推动下,对资源的索取甚至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据有关估算,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0%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对资源的掠夺式地开采和利用导致人类提前进入资源短缺时代。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中,伴随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是深重的资源短缺和浪费带来的困扰。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消耗了国内资源。我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今后的发展。从消费总量看,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到8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工业的持续增长。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直接产生于企业,也应从企业自身去解决。尽管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企业的行为,但是,企业自身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节约资源、关爱环境、拯救地球。某些有识之士指出,拯救环境,先拯救企业。拯救企业,建设绿色文化是一个最好的途径,我们要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出发,让绿色文化在每一个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在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中,在处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对资源和环境的珍惜与关爱,要坚持“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原则,还要坚持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人际公正、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公正以及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公正。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我们解决企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总和。企业绿色文化在生态文化的引导下,塑造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要增强企业绿色文化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在绿色文化建设中,要坚决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认证标准;同时,要实施绿色战略,树立企业绿色核心价值理念,增强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企业的绿色环保新形象。
四
篇4
关键词: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优化途径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经济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取得了大幅的提高。电子商务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电子商务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物流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物流模式中,各种问题频发,不仅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物流效率低下,还会因为各种包装材料的管理不严格造成环境污染。现如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概念亟需贯彻到物流行业中来,在改变传统物流模式的同时,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输送新的动力。
二、绿色物流的提出
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各方面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认清了传统生产模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当今我国环境问题比较严峻,从土地资源的流失到大气污染,再到水资源污染,社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远远超出预期。严峻的生态形势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加上我国政府近些年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企业的生产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大环境中,物流行业作为体量庞大、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其日常运作会产生非常大量、种类非常多的污染,如果这种污染不能及时处理,势必会影响物流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希望他们的产业能够稳步发展,在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的同时,扩大行业的规模。鉴于这种诉求,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概念应运而生。它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现代化管理的方法为物流行业保驾护航,是现代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理想模式。要想实现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提高绿色管理的工作质量,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重视,尤其物流产业内部的各企业,需要在运营过程中注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确立健全的生態环保制度,在通过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落实各种绿色物流管理方法。让物流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融合,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这也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理念从整体上来说,也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物流产业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加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也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现代物流绿色管理的重要作用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其效果已经在多年的实践中得以证明。首先,在物流管理中积极推进绿色管理模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非常大的作用,能够尽可能减低资源浪费的比例。要知道,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在运输、分配等方面采取的方法都缺乏足够的科学性,早期的物流企业大多数注重业务覆盖面的拓展和企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没有足够的重视,对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也没有周全的认知,导致很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有些甚至成为物流业务流程中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使用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对物流企业进行管理,能够让资源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分配,通过更加现代化、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分销和选择,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物流绿色管理模式可以让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过去,受限于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传统的物流信息平台对于信息的管理效率低下,在没有大数据分析之前,物流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对于数据的跟踪也不到位,业内相关人员不能通过准确跟踪信息来确定物流信息,调配库存供给。在全面实施现代绿色物流的管理模式之后,物流企业还能够在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借助于高速的互联网,来实现对物流流程每个细节的把控,让物流业务更加安全、高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有了信息平台之后,各种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统一管理,对于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大有好处。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更先进、技术含量更高的设备,来减少物流业务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份力量。
四、现阶段我国绿色物流管理遇到的问题
1.物流企业对于绿色管理理念不够重视
我国物流企业众多,除了几个大型的、占据产业尖端的物流企业,还有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执行绿色物流管理方面,普遍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绿色物流的理念不够重视,自身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绿色物流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中小型物流企业有很多物流业务都是局限于当地,在固守自己的一小片“领地”的同时,艰难寻求突破,试图扩大自己的“版图”。对于这些物流企业来说,绿色物流管理对他们来说并不能实际提高发展速度、提高业务能力。这也就使得这一类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业务的拓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上,并没有余力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将绿色管理融入企业文化。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绿色管理不能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原因。物流企业在确立管理制度时,并没有本着长远发展、绿色发展的原则,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力求“快、准、狠”,将物流运转速度最大限度提高,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许多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也没有对物流的生态影响作出准确的约束,使得物流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各种环节对于环境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力度的整治。再者,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还使得一部分责任心不强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严格约束自己,将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包装垃圾、肥料等直接抛弃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尤其很多包装材料不够环保,在环境中不能降解,时间一长有可能让土地发生板结,降低土地的利用效果。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企业的业务开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企业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方向的调整,在改变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
3.缺乏有效的监督
不可否认的是,监督工作在绝大多数的行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监督工作更是其业务正常开展、绿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作用的保障。然而,很多物流企业对于监督工作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把监督人员当作“敌人”,认为监督工作是故意和他们作对。还有一些企业因为资金等原因,没有余力来进行监督团队的建设,使得物流业务在开展的过程中,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管理人员对于基层业务的不熟悉更是加重了问题的蔓延,甚至最后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对于企业来说,监督工作是保障企业良好运转、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可是很多企业对于监督工作普遍存在抵触,企业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不能身体力行大力进行监督团队建设,也没有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通过培训等方式让监督人员熟悉现阶段企业物流工作的运行模式,更没有让监督人员在日常业务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企业破除当前的障碍提供可行的方法。
五、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1.提高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绿色管理力度
对于物流产业来说,产品运输流程是最为关键的,通常也是耗时最长,最需要贯彻绿色管理理念的环节。它是物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时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并以绿色管理理念为指引,对业务覆盖范围内的每一条运输线上各种运输工具和人员配备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分析,为绿色管理模式的融合收集信息。由于物流运输通常覆盖范围较大,业务涉及的部门较多,管理人员还需要对不同地区的各方面条件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全方位的信息,为完善管理机制,贯彻绿色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方案创造条件。企业还需要在内部建立监督体系,让监督工作覆盖运输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确立问责制来进一步确保运输流程的绿色管理方法切实发挥作用。监管人员一旦发现违背绿色管理理念的行为发生,要在第一时间加以制止,同时上报给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给出惩罚方法。比如,一旦监管人员发现在运输的过程中,有物流工作人员将废弃包装随意丢弃,可以将这一行为记录下来,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以儆效尤。企业还可以在内部进行自查,集思广益,提出优化现阶段物流运输方法的建议。由于很多企业物流的运输工具都存在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的情况,企业可以收集意见,选择科学的方法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适当降低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并通过合理规划路线,进一步降低排放,这样不仅让绿色物流管理充分发挥了效果,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2.政府加强监管
不可否认的是,要想让物流产业整个行业深入贯彻绿色管理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管理模式,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出台法律法规对物流行业进行约束,推进绿色物流管理理念的普及,为物流企业创造绿色管理体系完善的有利条件,明确物流产业的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首先,政府部門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参考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员的建议,建立绿色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和管理评价综合体系,同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绿色物流管理的相关标准,让物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遵守这些标准,开展业务运营。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策略,让物流企业在制度转型、落实绿色管理制度的同时能够减轻一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快绿色物流管理体系的普及。绿色物流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落实各种先进的、和生态文明建设贴合的管理方法,还能为物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更多的优势条件。而且,绿色物流管理制度的推广还有利于相关部委进行监管,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在第一时间发现内部问题,有助于企业快速排除问题,确保业务的良好开展,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倡导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对其作出适当的修改,让其更加适合物流企业自身的情况,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渠道,让企业能够采购一些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让物流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比如,物流工作中会产生包装垃圾,企业可以让物流工作人员将这些垃圾回收起来,统一带回企业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造成危害的可能。
3.加大力度对绿色物流管理人才进行培养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物流管理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当前的物流管理需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符合绿色管理的标准。同时,随着要求的提高,绿色物流管理模式也对物流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环保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物流管理人员只需要熟知物流业务的运行流程、并对过程进行管理就可以了,如今却不同,绿色物流管理理念融入之后,管理人员不光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足够的生态观念,能够在业务流程汇总将这一观念贯彻进去,这样才能推动绿色管理模式的成熟,将各种绿色管理方法融合到物流业务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对物流行业进行投资,并让专业院校在这一方面更加健全,提高院校中物流专业的教学水平,完善专业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物流行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其次,物流企业也建立内部的培训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能够认识到绿色管理模式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
4.加强绿色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深受其影响。物流企业也应该加快物流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业务的信息化程度,无论是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还是在企业内部人员管理中,都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尤其在当前,绿色物流管理理念越发深入,信息技术更是一种顺应时展、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传统人工物流管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让物流信息传输更加高效,还能降低人工管理产生的误差。传统人工对于物流业务进行管理时,难免会产生误操作,使得物流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之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企业需要建立内部的物流信息平台,让所有物流信息都能在网络平台上统一管理,能够在平台上实现对物流信息的准确追踪。企业还要加强内部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招聘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其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来对物流业务中产生的各种废料进行统一回收处理,追踪它们的处理进度。比如,在信息平台上,企业可以将物流、仓储、回收等多个环节纳入其中,对其进行实时管理,减少能源污染和资源消耗。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对货物进行扫描,这样不仅可以确定货物种类,还能保证货物外包装的完整性,减少外包装垃圾产生的可能。
篇5
关键词:精细化;概念;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疲软,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不得不转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改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指以现有的企业经营为基础,以企业的生产力为依托,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订单生产加工并能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益求精。精细化施工管理已经成为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之路。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2)精细化管理就是用清晰、具体的措施取代抽象的、宏观的决策,废除笼统、模糊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目了然的量化标准。
(3)精细化管理以细致全面的管理体系为基本特征,灌输精细、细致的企业文化,努力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劳动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建立精细的管理体系,强化企业链接、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最终提高企业的收益率。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思想上由放任自由向积极主动观念的转变,更是在体系上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的突破。这是理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进取。“精”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突破性的进取。
(4)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而不是打乱仗。这个概念强调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其二是全过程管理。“精细化”不仅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宏观方面,也体现在管理的微观方面,总之,精细二字充斥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其三是市场的营销和运作。
(5)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二、建筑施工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1)精细化管理可以明确分工,责任到位
建筑施工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绩效效益与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可以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一个参考依据,可以推动建设项目的和谐施工。通过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将工作细化到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形成默契,互相尊重,在平时的日常施工过程中,能够积极有效的调动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强化监督施工人员标准化作业,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明确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可以科学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培养施工人员形成精细化工作的良好习惯。在责任到位的同时,促使施工人员工作观念的转变,可以监督他们由以往的按照行业标准工作向自觉行为的过渡转变。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加快了企业由单一制度管理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存的转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以快速高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目标为重点,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节能降耗为手段,实施了生产速度和技术结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有效促进了施工环节工艺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良性运转。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指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合理化建议等日常工作进行细化量化考核。通过对比分析、查找短板、总结经验,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优化,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更加精准、经济、健康的理念投入到各项工作中,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发展和节能降耗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新形势下精细化绿色施工的管理措施
(1)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
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材料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做好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项目合同、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采购管理计划,确定购买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采购控制目标和措施。做好市场调研、合理选择,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手续是否齐全,调查生产单位的规模、诚信、销售等情况;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综合评审采购的报价等。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工作,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咨询相关单位,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材料购买。对所购买的材料应进行进场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其次,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主要是指材料存料存放要防潮、防湿,材料发放要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限额领料单。再次,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完善相应的控制制度,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和预料回收奖励制度。做好材料限量控制工作,施工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材料,如果材料使用超过预期,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人力的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企业当中,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建筑企业的现状。从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据有关统计,在建筑企业当中,员工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仅占到15.86%,由此可见员工的素质水平。建筑企业对一线员工的管理手段普遍采用“胡萝卜+大棒”的模式,即对员工采用严厉的管理手段,并加上一定的物质奖励手段作补充。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手段,这也是导致建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流失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企业的管理手段当中,刚性的政策手段必不可少,但是,同时也要兼顾建筑企业员工的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刚柔并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对企业来说优点很多,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战略性思维,当绩效考核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的时候,越是精细化,越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并能培养员工的战略思维,提高员工工作的价值感。其次,人力资源精细化有利于培养战略性人才,精细化的人力资源可以帮助员工梳理自己能力素质性,找到与战略的匹配。
(3)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进行成本预算,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是建立土木工程目标成本责任制度,根据各个分项目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计划分解,确定不同时段的成本目标。其次,根据工程项目构成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依据管理岗位细则,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再次,一定要做好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控制工作。成本控制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一旦成本失控就会影响到整个成本管理的运行,成本控制中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有效衡量成本控制绩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偏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可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对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因此,施工企业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剑.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控探讨[J].城市建筑,2013,06:127-128.
[2]李振龙.浅谈精细化施工与管理的重要性[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9:80-81.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理念;绿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8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恶化,绿色化学理念也逐步深入到初中化学教育中,成为人们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对绿色化学新理念、新要求,如何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化学教学中贯彻绿色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理念是以环境的保护为基础的,在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将化学危害降到最低,一方面是降低对污染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是降低产物的污染程度。绿色化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保护臭氧层、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等等。我国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虽然应用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但是其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是初中化学教材发展的现代趋势,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知,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教师有必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教师要使化学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兴趣。教师要渗透绿色化学的意义,让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绿色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将环境保护作为自身的责任。因此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化学教育发展的目标。
二、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为促进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最基础的保障是构建合理的绿色化学理念,即是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化学老师应积极的做好绿色化学知识的备课,结合现代初中化学课堂知识、社会环境问题以及环保经济效益等因素,充分发展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实现绿色化学理念与初中化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理念的意识。初中化学知识的教育是层面性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思想上的了解和意识上的接受,其并没有涉及到深化的内容,所以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可将绿色化学知识充分的体现出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老师在进行二氧化碳知识讲解时,可为学生讲解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为学生讲解全球变暖的后果,同时分析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原因,促使学生思想上将化学、环境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挥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知识中的应用。化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点传授时,针对可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知识点着重讲解,一方面保障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视度。
三、在化学实验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化学实验往往存在“三废”的问题,面对绿色化学的新理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少”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要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化学实验操作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如药品的称量、试剂的取用、三废的处理等等,各个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这样就不会造成药品、能源的浪费,污染环境,同时避免发生比较严重的实验事故。化学实验药品无害化,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将一些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获取知识的兴趣。进行实验时,尽可能选择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原料、催化剂等;“三废”处理标准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各种废液、废渣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门别类倒入各自的回收容器内,然后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中和、分解、吸收、燃烧、回收循环利用等对其进行处理;计算机辅助模拟高危实验,个别化学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多,危险系数比较大,造成污染比较大,又给师生身体安全及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的实验,与绿色化学的目标和原则相违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计算机模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使学生在仿真操作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实验,又减少了“三废”污染。
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习绿色化学
有趣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与附近的化工企业进行沟通,带领学生观察化工企业对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指标测试试验,通过对水质、雨水的pH值、空气污染等指标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危害。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绿色化学进行调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就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绿色化学知识,为学生讲解绿色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利用绿色化学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中取得的成就,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保证,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和关注身边远至国内外的环境热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树立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使其有能力去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从而为绿色化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监督管理,确保基地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意见》(农绿〔2005〕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绿科〔2012〕13号)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办法》(农绿科〔2012〕14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部绿办)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基地监督管理的督导工作。
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所辖区域内基地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下达正式文件,明确分管基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确定负责基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并报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备案。
第四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基地管理工作档案。档案资料应当包括基地创建材料、验收材料、续展材料、《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复印件、年度检查材料、产品质量抽检材料和风险预警材料等。
第五条 基地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求规范生产行为,接受省级工作机构的监督管理,保证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并对基地原料产品质量及信誉负责。
第二章 年度检查
第六条 年度检查是省级工作机构每年组织对本辖区内获证基地的生产经营、产品质量控制及产品预包装标签等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 省级工作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检查工作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基地年度检查工作。
第八条 年度检查材料应当包括年度现场检查报告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综合意见表》。年度检查材料由省级工作机构存档。
第九条 年度检查应当在作物(动物)生长期进行,由至少2名工作人员实施。检查应当包括听取汇报、资料审查、现场检查、访问农户和产业化经营企业、总结五个基本环节。要求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拍照,并作为年度现场检查报告的附件材料。
第十条 年度检查主要检查基地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档案记录、产品预包装标签、产业化经营等情况。检查人员应当在检查后完成年度现场检查报告并签字负责。
第十一条 省级工作机构的基地主管领导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综合意见表中做出年度监督管理结论并签字负责。检查结论分合格、整改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十二条 结论为整改的,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在接到省级工作机构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报告报省级工作机构申请复查。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及时组织复查并做出结论。三个月内不提出复查申请或复查不合格的,由省级工作机构报请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取消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第十三条 结论为不合格的,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及时报请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取消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第十四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于每年11月20日前完成本辖区内基地年度检查工作,并将所辖区域内基地年检工作总结报农业部绿办和中心。
第三章 产品质量抽检
第十五条 产品质量抽检是农业部绿办、中心和省级工作机构每年委托绿色食品检测机构对获证基地产品进行的监督性抽样检测。
第十六条 农业部绿办和中心每年下达抽检计划。
第十七条 绿色食品检测机构应当根据农业部绿办和中心下达的抽检计划制定具体组织实施方案,按要求完成检测任务,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八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组织基地建设单位配合绿色食品检测机构完成产品质量抽检。
第十九条 基地建设单位应当自觉接受产品质量抽检。拒不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第二十条 对产品质量抽检结果不合格的基地,取消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第二十一条 在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年度抽检基础上,省级工作机构可以对辖区内基地产品安排一定比例的抽检。
第二十二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在农业部绿办和中心下达的年度产品质量抽检计划基础上,编制自行抽检产品的年度计划,并报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备案。
第二十三条 省级工作机构组织抽检的检验项目不得少于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年度抽检计划规定的项目,抽检标准执行农业部绿办和中心的抽检标准。
第四章 风险预警
第二十四条 基地建设单位应当建立风险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基地日常巡查,对已发现基地环境、产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省级工作机构。
第二十五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收集和整理主动监测、执法监管、实验室检验、国内外机构组织通报、媒体网络报道、投诉举报以及相关部门转办等基地环境、产品安全信息,并组织开展基地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第二十六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对经核实、整理的信息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及时向农业部绿办和中心报告。
第二十七条 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应当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置。
第五章 监督管理结论处理
第二十八条 对取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的基地,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告。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及时收回证书。
第二十九条 基地建设单位对年度监督管理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接到省级工作机构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工作机构提出复议申请或直接向农业部绿办和中心申请仲裁,但不可同时申请复议和仲裁。
第三十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于接到复议申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议结论;农业部绿办和中心应于接到仲裁申请30个工作日内做出仲裁决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绿办和中心负责解释。
篇8
同志们:
大凡初到**的人,眼观满目葱绿,耳听空山鸟鸣,呼吸着这高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都会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折服。在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依旧能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属难能可贵。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这种可贵的优势能不能继续保持下去,绿色崛起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有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电能替代工作,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就是一种不断挖掘终端能源市场需求潜力,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推动节能减排、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清洁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为积极推进此项工作,今天,**供电公司和**工信委联合开展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约电力电量”和“绿色电能服务万家” 宣传活动。**省电科院、国电南瑞集团的专家来到了现场,并将详细介绍绩效管理相关政策及通用节能节电、电能替代技术。同时,我们也邀请了我市46家大中型企业负责人来到了现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家与专家,“两家”沟通互动,有力地推动宜春的企业节能节电和电能替代工作。
电能替代工作推动的成效,需要充分综合运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户外广告等传播媒介,全方位宣传;需要开展绿色电能开展各种形式等主题活动来引导;需要建设电能替代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来扩大影响;更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设备厂商以及各个企业等加强联系,形成电能替代工作合力。工信委作为工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也负有着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职责,我们将努力与各方通力合作,搭建更多的工作平台,为电能替代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电能替代工作效率一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谢谢大家!
篇9
关键词: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绿色理念;绿色认证;绿色化标准
0 引言
众所周知,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仅仅注重项目的成本、质量、效益与工期等等,往往忽视工程项目建设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等其他重要指标,这是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的。对此,为改变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便应运而生,争取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互利共赢。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1.1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闻名于世的“绿色运动”和“绿色产业”,积极倡导“节约、循环、回收利用”的现代化环保理念,更是迎合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顾名思义,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到完成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与协调,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在批准的费用预算内完成。也就是说,要将绿色环保、生态自然的理念融入到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1.2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绿色为主题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积极开展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事业,对于社会、经济、生态、资源与环境等众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一方面,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生态环保的指导思想,非常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将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积极倡导合理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理念,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以及施工安全,提高工程项目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确保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工程项目成果的交付任务。总之,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绿色化,也是进入生态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1.3 发展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优越性
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相比,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传统工程项目管理仅仅一味追求工程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经营利润,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更注重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和谐共赢、可持续发展;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往往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消耗,并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提倡合理节约、生态环保,将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相应的化学处理或回收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浪费和成本消耗;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工程项目的组织文化比较涣散、不和谐,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排污技术与建造技术相结合并用,工程项目的组织文化也呈现出团结、和谐的融洽氛围。综上,发展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值得相关建筑企业积极倡导的。
2. 关于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积极推广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理念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数量庞大的各类工程项目,其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层面,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的引进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的掌控,并通过绿色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项目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科学控制。积极推广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理念,打破传统的以项目经济利益为唯一标准的管理模式,更多地帮助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实现一场“以生态、环保、绿色”为核心的崭新的全方位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革新,最终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2.2 加紧制订工程项目管理对象的绿色化标准
建筑产品绿色化标准的制订应充分体现出工程项目管理绿色化作为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模式的特点,同时为了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引入和推广,还要加快制订建造过程绿色化的相关标准,从而在实现建筑产品功能、维护及形态等方面绿色化方式的基础上,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完成建筑整个过程的绿色化,即实现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绿色化进程。加紧制订工程项目管理对象的绿色化标准,加快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的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处的目标。
2.3 积极参与绿色化的国际认证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必须积极参与绿色化的国际认证,加快与国际行业标准的接轨,为中国企业的发展以及走出国门获得更大更好地发展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参与绿色化的国际认证有利于我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同时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形式等符合国际通用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标准提供必要的条件,总而言之,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积极推广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可以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先进化、科学化、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有力地保障,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绿色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4 努力建设绿色化的工程项目组织文化
作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的项目组织文化,正是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中“人态”和“心态”的重要体现。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整个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团结合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努力建设绿色化的工程项目组织文化,不仅仅可以起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团队成员的工作价值的作用,而且对于把绿色管理理论和工程项目组织文化进行合理地结合,帮助项目成员树立绿色工程管理理念,并科学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及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工程项目。绿色化的工程项目组织文化最终目标实现“生态”、“心态”及“人态”和谐共存与发展,在和谐统一过程中实现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与管控,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建筑企业必须要彻底摒弃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带来的“高污染、高投入、高消费”,积极推广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理念,加紧制订工程项目管理对象的绿色化标准,积极参与绿色化的国际认证,努力建设绿色化的工程项目组织文化,大力推进现代化的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以确保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胡桂祥; 张建坤.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实施动力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02).
[2]朱啸; 陆惠民.基于绿色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建设监理,2011,(01).
[3]赖小红.关于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探讨[J].门窗,2012,(08).
[4]缪晓煜; 谭大璐; 刘滢.有关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思考[J].四川建筑,2012,(01).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背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在建筑寿命周期内,既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又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建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013-2017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到2011年底,我国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达353项,2647栋建筑,3488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30项,建筑面积为3272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23项,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是241项,1950栋建筑,建筑面积2504万平方米。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近5年,我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仇保兴说:“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
在今年的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杨榕主任认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接近1000项,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突破了1亿。”并表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已经走过了试点、示范的阶段,进入了规模化推进的阶段。2013年1月6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
因此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低碳、绿色的发展之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便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四节一环保,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二、 施工企业要加强绿色施工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施工企业要搞好绿色施工,要从以下几法方面着手:
1、施工企业要奠定绿色施工的管理基础
绿色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绿色施工就必需把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的人员统筹起来。施工企业是绿色施工的主体,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和核心。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成立绿色施工管理机构、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2、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力度
施工企业要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引导职工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加强对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技术人员的分类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职工能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增强推行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尽早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率。
3、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和ISO14001 环保认证要求,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和工程特点,系统考虑质量、环境、安全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企业自身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及实施指南。成立企业和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管理。
三、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的关键
实施管理是对绿色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策划、落实和控制,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措施与手段主要有:
1、明确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等,强化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控制目标作为实际管理操作的目标进行管理。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2、实施动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3、制定专项管理措施
根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制定各阶段绿色施工具体保证措施。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把绿色施工制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项管理中去。只有参与施工的各方都按绿色施工的要求去做,抓好绿色施工的每个环节,才能不断提高绿色施工的水平。
4、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