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经济范文
时间:2023-04-10 19:5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贸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我国,推行外贸制是当前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国有外贸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竞争手段。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社会分工理论、市场营销概念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对我国推行外贸制的必然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们认为,对外贸制进行研究,还存在另外一条思路,即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委托形式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information)入手,对当前讨论较多的几种外贸制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有利于克服因不对称信息所带来的内在缺陷的较优契约安排形式。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出发,主要以出口为例,对外贸制在我国的推广及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对外贸制的基本认识及研究思路
1.为了便于讨论,我们首先将已在国内外实践中出现的外贸形式归纳为三种:形式Ⅰ:直接(又称佣金);形式Ⅱ:中国现行的出口形式(我们称其为中国式风险);形式Ⅲ:间接(又称行纪)。
论文百事通其中形式Ⅰ(即直接)系指人(外贸企业)在权限内,以本人(生产企业)的名义同第三人(国外进口商)签订合同,办理进出口业务,并收取一定佣金,人对第三人不承担责任,也不享受权利;而形式Ⅲ(间接)也是国际通行的外贸的一种形式,它指间接人(行纪人)为本人(委托人)的利益和计算,但以自己名义与第三人(国外进口商)签订合同,并收取一定佣金,同时对第三人承担合同中的义务,享受合同中的介入权;最后,形式Ⅱ(中国式风险)是中国现存外贸体制的产物,它的产生系以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为基础,并在非完全出于双方当事人(本人及人)自愿的背景下,由人(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订立进出口合同,以帮助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显而易见,这三种外贸形式在佣金分配、风险划分及约束法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为便于后文分析,现将其作一比较并列于下表中:
三种外贸制形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风险收益
比较内容(人)(人)
形式
直接(Ⅰ)风险=0佣金>0(中等)
中国式风险(Ⅱ)风险>0相对较小
间接(Ⅲ)风险>>0佣金较高
比较项目约束法规人与本
比较内容人间关系(是
形式否自愿)
直接(Ⅰ)各国民法(或商法)一般自愿
中国式风险(Ⅱ)1991年《暂行规定》及并非完全自愿
《对外贸易法》第13条
间接(Ⅲ)各国民法(或商法)一般自愿
2.进而,我们对当前外贸制的改革与现状谈两个基本认识:(1)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必须以大力推行外贸制作为主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贸经营的计划体制,大部分外贸业务由垄断的外贸专业公司经营,经营方式以收购制为主,但这种做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其缺陷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这点,已有众多文章加以论述,这里不予展开。另一方面,经过试点企业的实践表明,外贸制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外贸垄断制解体后的形势,它有利于生产企业扩大对外贸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外贸制已被提上外贸体制改革的日程,尤其是1991年,对外经济贸易部门专门制定了《关于对外贸易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13条对外贸制也做了原则性规定。这都为外贸制在国内的真正实施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2)近几年的实践也表明,外贸制的推广目前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外贸是实现跨国交易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方式,它涉及到委托人、人、第三者三方的利益、权利及义务分配问题。因此它的顺利推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而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不同程序的欠缺恰恰使外贸制这一新事物与旧的外贸经营方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从而导致了外贸制难以有效推广。据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外贸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之比重一般在0~5%,很少超过10%,甚至普遍呈下降趋势。
3.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针对外贸制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原因与可能改革方向进行了大量理论探讨,其中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外贸制的形式选择问题。这些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两点:其一,在目前条件下,是否应立即从现行制形式(形式Ⅱ)向直接(形式Ⅰ)或向间接(形式Ⅲ)转换;其二,假定转换条件不具备,则对于现有的形式Ⅱ,我们又应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规范及改善。具体说来,目前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主要顺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展开:
思路Ⅰ:法律不规范论。这种思路主要从我国现行外贸制的外部法律环境出发,认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法律的不规范性及相应造成的行为的不可操作性。首先,这一思路强调有关外贸制的立法相互不协调。根据《暂行规定》,我们当前应选择的形式为形式Ⅱ,而这种选择又缺乏民法基础,因为按照《民法》所给出的形式应为形式Ⅰ。这样就造成实际操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形式选择的矛盾性。其次,这一思路认为现存的外贸法规条例对行为涉及的三方(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及外国客户)的责、权、利界定不尽合理。这种不足尤其体现于人的权、责比例不协调。外贸企业在现行外贸制下既不具备间接(形式Ⅲ)中的行纪人所享有的多种权利(如介入权等),又必须承担形式Ⅰ下所不需承担的较高风险。因此,持此类观点者建议可从以下两条道路择一而行:或由《暂行规定》所规定的外贸制向国际通行的间接(形式Ⅲ)过渡,或直接采用民法规定的,依据民法规定的直接(形式Ⅰ)来规范现行制,这样可使行政规范与法律基础相一致。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鉴于目前制形式的冲突,可考虑在修改的统一合同法中规定间接(行纪)合同,使民法规定的直接(形式Ⅰ)和合同法中规定的间接(形式Ⅲ)并行。同时为了避免冲突,对民法通则的制定细则,使外贸的各种形式均有法可依,防止与经济合同修改不一致。
思路Ⅱ:外部条件不具备论。这种思路认为,目前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制,其对外部条件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而具体到某一给定的外贸制形式,又必须在相应的外部条件下才能得到顺利推行。例如,对应于《民法》所规定的形式Ⅰ,我国目前的外部环境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具备:一是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尚未取消,这形成了推行直接(形式Ⅰ)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快放开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是推行外贸制的必要条件;二是市场条件及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不具备。就市场条件而言,国内市场不成熟这一外部条件不利于人与委托人按国际规范的委托方式承担责任与义务;而作为委托主体的国有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也会对制的推广造成相当困难。
以上两种思路分别从法律与外部环境的角度讨论了推行外贸制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尤其是在外贸制的形式选择方面作出了具体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认为,外贸制的顺利推行及具体形式的正确选择,除应具备必要的法律规范与外部环境外,还应具备高效率的内在激励机制,而后者涉及到委托制自身在信息拥有、风险安排等一系列因素上的内在结构。因此,关于外贸制形式选择的问题,我们建议还必须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去探讨,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形式。
三、委托理论与外贸制
(一)不对称信息与委托一般理论。
不对称信息指的是交易的一方参与人拥有但另一方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近些年来,对交易中不对称信息存在的关注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如同“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基本事实一样,不对称信息也是一种市场的常态。因此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的最佳契约安排具有相当实际的意义。
分析不对称信息是通过委托模型来实现的。信息经济学上的委托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法律上的委托,它是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市场。其中:委托人——非知情者(uninformedplayer),处于信息劣势;人——知情者(informedplayer),处于信息优势。非知情者将不得不因为知情者的信息优势付出更大的交易代价。在这里,拟主要利用两种模型,来为我们分析中国现行外贸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模型Ⅰ: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bazardwithhiddenaction):签约后人所选择的行动以及人所面临的自然状态(为不受人控制的外生变量,如市场状况、交易背景等)是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由人行动和自然状态所共同决定的交易结果。而委托人的目标是设计激励合同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有利的行动。
模型Ⅱ: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selectionmodel):逆向选择发生于签约前,委托人不知道人的状况、类型及人的私人信息。因此逆向选择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一种契约设计来获取人的私人信息。
论文百事通
(二)中国现行外贸制(形式Ⅱ)实践中的契约机制缺陷。
运用委托一般理论,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现行外贸制形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的放大。在一般的条件下,外贸人拥有国际市场信息,以及自己业务能力、交易磋商的信息,而委托人则不完全拥有这些信息。而现行的外贸体制和制形式扩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倾向:(1)外贸制中存在着“一顶帽子大家戴”的情况,即由于外贸经营权没有放开,无外贸权的企业挂靠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使合同产生法律纠纷的隐患,同时使委托人认定外贸人的资格和真实业务能力存在障碍。同时使一些信誉良好的人退出市场,不愿做业务,因此这个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这也是外贸制推而不广的原因之一。(2)信息的拥有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几十年来的收购制使生产企业处于与国际市场隔离的状态,在推行制后,生产企业依然处于信息劣势,与国际市场仍处于半隔离状态。(3)现行外贸制中由于委托合同不规范,常以订单代替委托合同,关于人如实报告交易信息的人基本义务,没有在法律上确立下来。同时现行制缺乏补偿条款,使人唯恐交易成功后,委托人甩开人直接同外商签约,因此产生“互不信任”,从而产生机制缺陷下的信息封锁与保密,即会出现前述的道德风险问题。
2.风险分担缺陷。现行外贸制做法使外贸公司垫付资金,且产生所谓“拿1%的手续费,承担100%风险”的状况,而生产企业承担的风险接近于零。由于一些生产企业无外贸经营权,从而成为被动的风险中立者。但人承担全部风险,应意味着委托人只能得到固定收入,其余利润应由人所有。现行做法对费用的计算标准是采用硬性的收费标准,即合同标的0.5%—1%,且一般只能收取费。这种做法实际上使外贸人通过合同所获得的利益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然导致合同产出与利益的不均衡分配。
3.激励机制的缺陷。根据生产博奕模型来分析,在不对称信息下,外贸制的合同应是一种奖惩合同,根据外贸人的业务水平、积极工作水平进行奖惩。现行外贸制下,由于委托合同不能使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同时由于佣金不合理,使外贸人在出现合同纠纷时消极应诉、索赔,从而产生外部效应。从这个角度说,现行外贸制契约设计中,委托人并没有把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建立在外贸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之上。而激励机制应是一个动态系统:一方面人的激励来自于委托人的利益让与,另一方面,外贸人的积极行动增大了合同产出增加的可能性,从而促进生产企业增加对外贸企业的激励。
(三)从委托理论看我国外贸制的形式选择。
如前所述,目前中国外贸制的发展有三种选择:一是改变现行外贸制形式,由形式Ⅱ向直接(形式Ⅰ)发展;二是从形式Ⅱ直接向间接(形式Ⅲ)发展;三是在现行制形式Ⅱ的框架下,完善法规,健全机制,疏通信息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以上三种选择在具体实施中都各有利弊,因此,任何关于外贸制改革的举措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在信息拥有因素及其对应的风险分布权衡利弊,据中国具体国情作出正确选择。以下将就其作出具体分析:
其一,三种制形式优劣比较。
对于直接(形式Ⅰ)来说,由于委托人可观测到人的选择同时也可观察到外生变量(即人所选择的自然状态),且委托人可参与交易磋商的全过程,因此委托合同可建立在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之上,从而激励相容约束是多余的。委托人可设计强制合同,根据进出口合同及人的工作努力程度确定佣金的支付,因此人没有选择消极工作的余地。这种方式下,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最优合同要求人的收入应是相对固定的,不享受合同的其它利润,但同时也不承担风险。
行纪(形式Ⅲ)与中国现行外贸做法都是以人的名义对外签约,因此人履行委托义务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对委托人的道德风险。然而行纪由于规定了人的直接履约权和介入权及规范了指定价格交易及其余利润归人所有的权利,使人权利和风险都相应增大。由于行纪使人真正成为风险中立者,承担全部风险,且取得更大利益,因此行纪相应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效率降低的缺陷,对人激励来自于人对自己潜在利益与风险的关注,出于这种内在动力的驱使,人如同为自己工作一样,不会选择消极工作。
以上分析表明形式Ⅰ与形式Ⅲ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较形式Ⅱ而言有相对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照搬国际通行的形式Ⅰ、Ⅲ即可成为解决我国外贸制所遇到困难的一条坦途。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形式的固有内在缺陷,无论在形式Ⅰ、Ⅱ、Ⅲ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在形式转换过程中必须对这一问题引起充分重视。例如:现行制下,人常常抱怨他们必须承担100%的风险,而要求尽快推行直接(形式Ⅰ)。事实上,按照米尔利斯阐述的原理,人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应与其所占有的信息优劣程度成比例。因此可以认为外贸企业目前承担100%风险与其在过程中占有信息绝对优势是相协调的。这样,如果转向直接(形式Ⅰ),如何在降低人风险的同时也降低方在信息上的绝对优势则成为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以上分析的形式Ⅰ与形式Ⅲ均是在理想市场状态下才能较好地解决了保险与激励问题,而在现有中国市场条件下,由于非市场行为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成为交易中不可回避的风险。因此推行国际规范只是努力方向,施行起来还须假以时日。
其二,完善中国现行外贸制:对信息不对称的克服。
如果目前从形式Ⅱ向形式Ⅰ、Ⅲ转换时机尚不成熟,我们应做的就是在现有形式Ⅱ的条件下,努力克服包括信息不对称在内的各种弊端与问题,在这里我们拟提出五个对策。
对策Ⅰ:外贸人资格的认定。对于现行外贸制的人来说,如果其通过某些渠道将自己的类型信息和能力信息传递给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则可以实现事前交易的改进。实现信息传递的渠道是:(1)外贸企业传递其无形资产价值,如信誉、政府认证等。(2)委托合同中强调人的法人资格权,以及无法人资格权的违约内容。这样,无法人资格权的人则不会轻易从事此项业务,这也从间接传递了外贸人的真实背景。
对策Ⅱ:应该有效地实现对人的奖惩。按照米尔利斯—霍姆斯拉姆条件,信息不对称下,人的收入应有更大的波动性,因为人的行动不可完全观测,为了实现有效奖惩,可将另一些除人行动之外的其它可观测信息写入合同,如商品的国际市场可比成交价格,以及竞争对手签约价格等,这样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不仅依赖于产出,还可依赖于此可观测变量。而且当此可观测变量包含有关人行动的信息时,即使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也可达到交易的最优实现。
对策Ⅲ:力图使委托合同标准化,制定共同的合同条件。比如人如实的交易报告义务,就应是合同的一项基本条款,也是人的基本义务。另外,可以制定补偿条款以解决人对委托人不信任而产生的信息封锁问题。从国际实践上看,对制定统一法规及合同标准是一种趋势。
对策Ⅳ:佣金设计应合理化,而不宜采取硬性规定,以实现对人的激励。以德国的贸易业务为例:德国所有行业的平均佣金率为5%,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佣金率一般为18%,而大宗消费品则为2%。因此借鉴国外做法,我国对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尤其不应采取固定佣金形式。同时在中国目前现实下,佣金不仅包括费用,还应包括合同的一部分利益让与,这和人相应承担部分风险是相对应的,同时应以外销合同为基础签定委托合同,以实现对人的有效奖惩。
对策Ⅴ:政府不应局限在仅仅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制的实施。因为委托交易方式是通过市场内在要求来推动的。西方的现代商业制之所以盛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和时间的共同作用,逐渐克服机制缺陷而成熟起来的。因此中国外贸制在目前过渡阶段,需要的是政府不断地创造和完善外部条件以向更有效的交易形式发展。具体说来,政府在推行制所起的主要作用应包括疏通信息渠道,进一步下放外贸经营权,建立外贸业务公司的审评机制,界定外贸人的法人资格权,以克服逆向选择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借鉴韩国做法。《韩国对外贸易法》中明文规定了只有具有一定业务渠道的人才有从事进出口业的资格。
四、结论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外贸制的现状及改革思路作了具体分析。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在现实国情制约下,如果立即在全国推行出口直接(形式Ⅰ)或间接(形式Ⅲ),则政府部门必须对这一过程必然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延伸引起充分重视,采取相应克服措施。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在现行外贸制(形式Ⅱ)框架下,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及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挥政府部门在疏通信息等方面的作用,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责权利不平衡及相应的效率损失降到最小,从而推动我国外贸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EricRasmusen,(1994),GameandInformation,Cambridge:BlackwellPubisher.
篇2
[关键词]: 小商品市场的特点,发展的原因,发展的趋势
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义乌业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多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小商品市场以来,经过五易其址、九次扩建,目前市场经营面积达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万余个,地产品接近40%,直接从业人员18余万。
一、 义乌市场基本情况
(一)市场发展国际化
一是商品输出趋向全球化。义乌市场商品已经出口到20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55%以上。二是外贸出口主体持续扩大。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增强,对外贸易形式得到不断创新和丰富,出现了一些有义乌特色的外贸形态。如:一头在义乌采货,一头在国外市场销货、供货、结算一条龙的跨国外销方式。三是出口商品多元化。2007年,工艺品、饰品、花类、玩具、化妆品、文体用品、小五金等市场优势行业继续保持外贸出口主力军的地位。四是出口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出口市场不断优化,欧美市场出口快速增长,美国仍为我市第一出口大国。2006年列于本市出口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阿联酋、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德国、韩国、日本、巴西、巴拿马。
(二)流通方式新型化
义乌市场组织形态已从传统意义上的集贸市场发展成为现代化、商场化、国际化的新型专业市场;市场功能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等方向拓展;市场交易方式由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为主转向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义乌电子商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建立了中国小商品数字城等10多家网站,拥有门户网站550余个。中国小商品数字城成为全球规模较大的小商品门户网站之一。
(三)行业发展特色化
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成为未来潜在开发行业。随着市场商品消费的多样化,商品不断分类细化,滋生新特色行业的能力加强,我市市场内饰品配件、围巾、无缝内衣、线带、皮带、汽车用品等商品行业规模开始扩张,发展前景较好。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脱颖而出,袜子、无缝内衣、饰品、塑料制品、塑胶地毯、笔类等商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了30%以上。
(四)市场管理规范化
市场开发和服务通过了ISO9001标准体系论证。工商、税务、商检、金融等职能部门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政策管理,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作为改善经济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通过健全机制,完善监管网络,致力打造“信用市场”,使市场在规范运行中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中国小商品城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重质量、守信用”市场、浙江省唯一的五星级市场。
(五)外贸促进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立外经贸、国税、海关、检验检疫、银行等涉外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较好地解决了外贸出口中出现的出口退税、外贸企业融资等诸多问题。
二、义乌市场发展的原因
回顾总结义乌市场发展的历程,应该说其成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保持低成本竞争是市场发展的核心优势,强化划行归市、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是市场发展的根本保证,外贸出口是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数字智能化是提升市场档次的重要手段。
(一)机制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形成先发优势,同时坚持走有义乌特色的市场发展道路,是义乌市场成功的关键。
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义乌市场萌芽、起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后,可以说义乌市场的成功首先是现代浙商文化的成功。穷山恶水逼出的绵延数百年的“敲糖换鸡毛”传统,使义乌积淀了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形成的“义利并举、工商皆本”的观念更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创新。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使得义乌能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体制夹缝中,率先突围而出,形成先发优势,也是“义乌模式”难以被真正“克隆”的文化原因。
(二)遵循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配置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不断提升市场内涵和档次,是义乌市场成功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多年来,在义乌市场起主导的,是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负责制定游戏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缺陷。每到义乌市场发展到关键的阶段时,政府都适时对市场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引导市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保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义乌市场长期快速发展的保证。
建立和完善了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服务体系和市场主体自身的管理服务体系并建立了发达的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
篇3
摘要: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受过去传统的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经济战略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指标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社套公平缺失。在以重商主叉的视角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相结合。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商主义;修正
1重商主义基本思想
(1)在社会财富观上重视货币。重商主义坚持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认为金银即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态,把货币即金银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重视对外贸易、谋求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还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地位,发展商品经济。随着认识的深化,他们进一步明确:纯粹的国内商业虽属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货币量),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保证。同时,贸易顺差,才能保证金银源源不断的流人国内。托马斯·孟在他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他极力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并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3)强调国家的作用。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重商主义者要求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同时颁布保护商业、工业的法令,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
可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重商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仅仪是斯密所描述的那样“重商”,而是一个将商业、贸易、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及政策体系。历史证明,重商主义学说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2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商主义分析
受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借鉴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一条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一切对外经济活动以及对我国贸易发展的评价指标都带上了一股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这一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2.1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开始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并列的经济政策。1994年进行外汇改革后,人民币太幅贬值,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转入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西欧各国奉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了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辅助和直接推动对外贸易总量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实现。
(1)廉价货币、出口补贴。
中国在实行这种经济战略时借助了两种手段。第一个是廉价货币;第二个是出口补贴。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开始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市场汇率制度。通过汇率并轨,人民币深度贬值,由以前的1美元比5.7元人民币贬值到8.7元人民币,实则远远低于自身的购买力价值。再加上出口补贴的政策,使出口货物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有了这两手,从而使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低,竞争力大增,成就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出口。
(2)招商引资。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中国各级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的政策比如说:税收优惠、设立外商开发区,降低贷款利率等。这一政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增强了经济活力,扩大了出口。另外对出口还特别实行了退税优惠等政策。
(3)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在沿海沿江经济带上大力发展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通过发展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扩大出口,目前中国在纺织品、服装和制鞋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均已居全球第一。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总值的55%,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54.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加工贸易项下对美贸易顺差1272.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77.9%。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
(4)“外资”主导中国的出口。
众所周知,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纷纷来华投资设厂,将中国变成其生产、组装基地,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外商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0.04%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58.3%。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出口企业200强中,外商投资的企业就有148家。出口额达1675.5亿美元。占前200家企业的出口额的75.5%。而现有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在对于我国出口中的外资控制现象缺乏有效的细分,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绝大多数产品是要依赖国外的专利技术的,这对于我们在评价我国的对外贸易效益时需要有清楚的认识,并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2.2忽视了对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忽视了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对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方面。“出口导向型”战略下长期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整体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然而,问题也同时彰显出来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的“四多”“四少”。(“四多”,“四少”是指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强度大的产品出口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强度小的产品出口少}产业链低端产品出口多,产业链高端产品出口少;传统产业出口多,高新产品出口少;货物贸易出口多,服务贸易出口少。)它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财富”就是资源的不断枯竭,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比方说长期的低价值产品出口,造成国内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由于消耗的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我们面临的资源枯竭危险不断增大,尤其是能源危机。伴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中国不得不花更多的外汇去购买日益稀少的石油。
随着遍地开花的工厂拔地而起,尤其是国外把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大量转移到中国生产,然后再从中国进口。长期的招商引资使得利益实现了国内外共享,然而污染却留在了国内。温怀德,刘渝等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0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FDI与环境污染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出口贸易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的结论。虽然外汇有了,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计量的——严重威胁子孙后代的利益。
然而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将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出口产品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在这样一个阶段,保护环境会引起企业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失去了价格优势的中国产品,再出口就是一个问题了。长期的“扩大出口,赚取外汇”思想使得一些企业对一些污染产品不断扩大生产,增加出口,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地威胁与破坏。
2.3社会公平缺失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其中出口额达到1218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加,长期的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得非常快,截止到2008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着这样一种现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了,从事外贸业务相关的老板富有了,而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民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他们的工资水平长达数年的徘徊,收入低,没有任何的保障且还被人歧视。社会公平缺失,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的不足。
3改进措施建议
3.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结合着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新格局,尤其是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上升,我们有必要修正当前的一些评价指标,以期更加完善的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同时还应该体现对外经济效应变动的连续性。
3.2经济效益评价与资源、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指标上注重将经济效益同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修正过去片面追求贸易总量,贸易顺差以及贸易发展速度等指标,增设一些反映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的评价指标。走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留后路。
篇4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贸易顺差;汇率调整
中图分类号:F23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93-01
1 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失衡现象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阶段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的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印度等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而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包括汇率制度在内的金融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在消除外部经济失衡时的制度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为我国与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主要是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对进出口的影响。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国家总是出口其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其资源察赋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即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相对丰裕,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而制造业只占15%左右,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显然。中美、中欧贸易的商品结构符合国际分工及资源禀赋理论,各自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形成顺差。
(2)由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国际分工的变化。贸易顺差与由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使制造业加速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经济出现“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格局。基于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较为健全的公共基础设施、优惠的贸易政策安排和高效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自上世纪末以来,海外跨国公司开始走上跨国外包、制造业产业转移之路,在我国投资建厂,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并将制成品出口到国外,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日益明显。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对美国顺差的主要原因。
2 持续大幅贸易顺差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外贸易顺差的出现和扩大,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但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2.1 外贸顺差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由于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政策、内需不足的国内经济环境,决定了中国每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出口带动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工资水平、管理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很多出口企业凭借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所创造的低价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增长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缓解了人口增长导致的就业压力。
(2)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规模经济理论中。全面论述了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条件下,通过出口扩大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我国可以通过大力促进产品出口,获得贸易顺差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产业规模经济。此外,扩大出口还可以加快本国的知识积累,促进技术进步。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加速增长。
2.2 外贸顺差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
(1)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我国早先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货币当局通过外汇管制的措施,将本应该由各个经济主体(私人、企业)自行持有的外汇资产掌握到货币当局一家手中。因此实体经济的增长,对外贸易余额的增量集中体现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巨额的外汇储备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极不稳定因素:首先外汇占款渠道的大量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从而引起金融资产、固定资产价格大幅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后果;此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诱使国际短期资金大量涌入,进行投机活动。进一步加快了资产泡沫的形成,使整体宏观经济呈现过热的局势,不利于我国的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风险加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年贸易顺差,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增长持续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攀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国内需求严重不足,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偏低,为保证经济正常稳定的发展,众多的企业都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生存,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这一方面显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这将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波动,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国内市场,从而造成我国宏观经济的动荡。
3 调节国际贸易顺差的对策
篇5
[关键词]外贸;经济增长;外贸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028-02
一、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及外贸依存度概况
(一)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30.067万亿元,增长了近50倍,年均增长超过9%,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近4.4%,在30年时间里保持了高增长,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回顾各国(地区)经济发展史,只有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3个经济体在20世纪连续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
(二)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7%。我国的外贸规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8年的第2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8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90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超过420亿美元。
综合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基本一致,即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外贸易也随之发生波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时,对外贸易也往往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呈现出较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依据日本学者小岛清的观点,要探讨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贸易量的扩大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加以对比更为合适。因此,通过考察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合适。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外贸整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三项。就世界范围而言,在2000年,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中国为21.1%。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为4.6%,发达国家为4.3%,发展中国家为5.5%。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30%以上,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的71.92%。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外贸依存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增长愈发密不可分。
二、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外贸发挥了巨大作用。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使我国国内的分工与世界进一步接轨,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进一步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率。外贸使国内要素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了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国内市场环境的改善。使国内企业优胜劣汰。同时,外资的流入不但解决了国内投资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和传播。正确认识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积极利用外资,可以使对外贸易成为宏观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发动机”。
(一)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1.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进口是对国民经济的漏出,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就业压力,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派生出更多的进口需求;而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
2.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短期供给,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并不完全有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导致经济增长的成本提高,且极易导致贸易条件恶化,陷入著名的贸易“贫困化增长”窘境。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国内短缺的产品,通过国际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外贸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质和量
经济发展要求外贸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果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这些目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对外贸易就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外贸结构失衡,外贸效益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是当务之急。
(三)坚持以内为主,强化内外贸一体化观念
我国经济若长期过度依靠“外力”发展,而不加快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来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合日趋紧密,全方位的竞争将彻底突破地域的限制,只有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在对外贸易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宜尽快转为内需拉动和外需拉动并重的模式,外贸顺差的增长率将会趋于下降,最终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和外贸顺差相似,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根源是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以及国内市场不充分,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点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眼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外国贸易保护的主要实施对象,而且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可能会更加频繁。
吴譞薄文宾:浅谈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政策建议
外贸的高速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可立足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高污染、高能耗型向绿色节能型转变,着重在外贸、产业、投资等多个角度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一)与贸易伙伴合理解决贸易争端
中美贸易的高额顺差并非由中方单方面采取措施(如提高人民币汇率)所能解决,需要在美方适当调整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双方政府间的协商,才能够逐步达到“双赢”。在目前高速发展的中欧贸易中,欧盟各成员国对我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仍较低。因此,若争取美、欧不断扩大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将有效促进中美、中欧贸易协调发展。
(二)提升产业结构,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为内需和外需并重的模式
长期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既容易造成国内市场发育不健全,导致国内市场狭小,也会使得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我国应在坚持内外需并重原则的基础上,在保持制造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共同繁荣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数量优势和价格优势,而在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附加值也相对较低。一些高能耗产品的大量出口会进一步加重我国能源的紧张局面,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政策上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并逐渐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贸易平衡。
(四)适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我国以往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阻碍了民族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本短缺,因此通过优惠待遇吸引大量海外资本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但现在我国资本已相对充足,因此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可以更好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五)扩大对外投资,利用全球资源
我国海外投资过于偏重资源性和战略性,其他产业主动开拓海外新市场的较少。政府可制定支持中国公司跨国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健全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如家电、轻纺、成衣、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企业“走出去”,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有效地降低制成品出口,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Edwards S.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 gradual correction or abrupt adjustment? [N].NBER Working Paper,No.12154,April 2006.
[2]Fung K C·Lau L J.New estim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1,15(1):102-130.
[3]黄亚生.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M].钱勇,王润亮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2.
[4]郑桂环,陈振锋,汪寿阳.中国外贸及贸易税收政策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一、导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省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的纵深和腹地,是沿海发达地区江、浙、沪等最毗邻的一个省。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外贸进出口额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25%,出口占gdp比重已由1978年的0.1%上升到2008年的5.7%。2008年全省gdp达到8874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04.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34.89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迅速上升至17.07%。但是,目前安徽省的经济外向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不仅远低于全国69.6%的水平,而且全年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7%左右,可见,与全国相比,安徽省外贸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人均水平均明显偏低,对外贸易发展的差距还很比较大。
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主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但是对外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及促进作用大小如何,如何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是安徽省对外经济贸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第一,“对外贸易促进”论。该理论创始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第二,“对外贸易无关”论。其主要观点是:从短期来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三个因素。但是,如果从长期供给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大类,与对外贸易没有关系。
第三,“对外贸易悲观论”,其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不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自由贸易会加剧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外贸与国际收支逆差,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而且自由贸易所决定的生产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国际不平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重新安排投资和配置资源。
(二)国内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一直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张小济等(1999)等发现“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彭福伟(1999)提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呈反方向运行趋势”等。
随着国内有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就这一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李健(1998)概括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张明玉(1999)则认为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出口对经济增长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许启发和蒋翠侠(200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主张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并重。
三、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数据的选取取自《中国金融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样本数据为安徽省1990-2007年度的数据(见表1)。
(二)协整关系检验
为了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假定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变或影响是平稳的基础上,以gdp为因变量,分别以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为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用y表示gdp,x表示进出口总额,x1表示出口额,x2表示进口额,借助 eviews5.0软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见表2)。
协整方程为:
y=-1098230+66365.45*x1-66322.76*
x2+66357.35*x+994*t
x=6.29-1.02*x1-0.99*x2+669*t
表2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gdp)与出口、进口、进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还表明,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出口之间呈现出同方向变动关系说明,安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外贸驱动”迹象。
(三)安徽省进出口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如图1所示,安徽省进出口总额的年增长率与安徽省gdp的年增长率并没有存在显著的相互依存性,这表示安徽省进出口对gdp的增长虽有着影响,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说明安徽省对外贸易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安徽省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不太合理,还没有摆脱依靠初级产品、简单加工、以量取胜的传统模式,仍处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阶段。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较慢,机电产品、高新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且未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难以有效地规避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的出口,推动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上较大跨越,质量上明显提升。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对外资技术和管理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外资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越来越多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小民营经济已成为主宰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强弱的重要标志,各地区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中小民营经济上。但是安徽省的中小私营企业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政府要将对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实到位,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从而拉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安徽省经济
安徽省地处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制造业基地正向中国转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安徽省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圈中,学习相邻发达省市的经验,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拓展安徽在国内外市场的空间,保持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需求能力,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启发,蒋翠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预测,2002(2).
2、赵陵,宋少华,宋泓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1(8).
3、姚丽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统计研究,2001(9).
4、杨全发.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冯德连,徐松.国际贸易教程[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6、夏兴萍.安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思路[j].宏观经济研究,2005(3).
7、石传玉,王亚菲,王可.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1).
篇7
关键词 对外贸a易经济增长资源型商品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观点
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1937 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
二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成长侍女”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方面,对外贸易并不是增长的发动机,而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是“经济成长的侍女”。
三是“中心―论”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一些拉美经济学家对发动机命题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中心―论”,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带,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普雷维什的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的不利影响要远远超过对其国内资源带来有效配置的好处。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认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这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得到证明。但是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程度到底有多大,从对外贸易的结构来看,是否所有产品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同等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二、目前中国资源性商品的对外贸易情况
根据《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知,目前我们经济发展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我们的资源性商品有大量的出口,特别是石油和煤炭。另外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大量出口,一方面加重了资源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这种情况的对外贸易是否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值得研究。
三、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1.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与通货膨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从石油、煤炭、铁矿石的进口也超越了出口量。输入性通货膨胀,随时会影响着中国工业品的价格。PPI持续推动CPI的趋势就已很明显,它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上游国际产品输入通胀的阶段,石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已初步威胁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平稳良性发展。上游资源型国家大幅提高资源价格对于以中间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是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当下游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提升空间日趋紧缩的今天,中国经济消化了上下游两头的巨大压力。一旦成本价格超出所能承受的极限,那么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均将面临严峻局面。
在以原油为代表的资源型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大量进口,出口资源型商品,对我们目前的通货膨胀无疑是火上加油。 尽管我国现在不断加大对“高污染、搞耗能,资源型商品”,如石油、粘胶、氨纶、晴纶、高效无毒农药、天然橡胶等出口的控制,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以限制,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紧张状况。
2.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安全
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资源非常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可以说在未来如果我们不解决好资源与经济安全问题,我们的经济不可能再像近三十年快速的增长。
如果通过进口国内稀缺的生产资源,解决了供给中的瓶颈制约,通过出口过剩产品扩大了市场需求,这时对外贸易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在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的供给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出口扩张,尤其是短缺资源的出口,将进一步减少供给,引致供给瓶颈,导致生产减少,经济衰退。所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不仅与国内所处的经济条件有关,而且与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关。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13 亿人口的大国,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无比,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像一些小国一样将“贸易”作为立国之本,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离不开外部市场,但基本的立足点应该在国内市场需求,这是由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和特点所决定的,目前我们经济的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对外贸易。特别是资源型商品的对外贸易,出口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不要在单纯为了GDP的增长,为了地方部门的利益,而不顾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口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源型商品。
参考文献:
[1]郑晶.对外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4).
篇8
关键词:经济形势变化;中国外贸;欧债危机;贸易保护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低迷状态。各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确保经济复苏,但由于就业、劳动力和成本等压力造成经济复苏速度缓慢。基于此,我国主要贸易国加紧了贸易保护,导致我国产品出口量减少,很多外贸公司面临倒闭。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外贸政策。
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1.世界整体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状态,部分国家经济出现下滑
2008年,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欧美国家和日本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对象,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出现严重的经济下滑和产出过剩现象。目前,各国经济处于复苏状态,但复苏缓慢。以日本为例,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时期经济常年处于低迷状态。严重的债务负担使得贸易国内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失、产品过剩现象。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日本国内经济近期复苏无望。而美国的季度GDP年率初值自2011年来始终呈现起伏不定的形式,增长速度较之前明显下降。2012年1月~4月,美国IMS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1、52.4、53.4、54.8,而整个七月份则持续在50左右,说明了其经济形势出现复苏现象。但长期的失业率问题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OECD组织报告显示,以欧洲为首的我国主要贸易国经济情况呈现出好转趋势,并且短时间内将维持乐观状态。但整体上,各国经济在缓慢增长的同时还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如长期的经济低迷造成的工作恐慌,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民众的购买能力并未真正的提高,且存在惧怕和保守心理,因此实际消费额较以往偏低。在欧债危机影响下印度、巴西等在内的经济处于下滑或者缓慢增长状态。
2.欧债危机依然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
为解决欧债危机,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自2013年起,各个国家逐渐拜托了欧债危机。爱尔兰首先脱离了欧债危机的困扰。希腊政府偿还了其欧元债务,并解决了由欧债危机带来的各种金融压力,对其外国国家的商务融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欧债危机的波及面逐渐减小。为防止信用紧缩,欧洲央行为欧洲经济市场投入了大量的低廉的经济资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对于深陷欧债危机的各国来说,及时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关键。就目前看,针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改革措施并不完善,银行业在本次危机中受到重创,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债务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依然在于大量的产品滞销国内,供求关系失衡。
3.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各国之间的经济博弈
贸易保护政策是经济低迷时期国家采取的保护本国经济的措施。该措施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贸易保护促进了本国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在国内形成稳定的贸易链条。但同时,贸易保护激发了产品创新与经济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国内政治因素进一步缩小了各国之间贸易来往的可能性。作为贸易进出口大国,中国在此次危机中成为贸易保护对象针对的主要国家。一些国家提出了针对中国产品的在反补贴政策,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困难。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明显,印度曾针对我国进口的电力设备征收19%的进口税。总之,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外贸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呈现出好转态势,但经济的低迷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博弈明显。
4.供求矛盾影响物价走势
目前,经济市场的供需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通货膨胀随之而来。战争以及相关制裁政策导致物品价格快速上涨,如欧美对伊朗的制裁政策导致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另外,非洲、西亚等不发达国家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联合国关于2014年12分的经济预测显示,全球经济缓慢增长了2.6%,物价市场的不平衡造成经济运行分化严重。整个14年,发达国家CPI上涨1.7%,发展中国家上涨7.4%,整体上呈现出膨胀冲高回落状态。总之,供求矛盾对于物价造成影响,使物价尚不稳定,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高,造成贸易保护严重,使经济依然处于恶性循环中。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分析
1.增加产品的国内输出
目前,国际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贸易保护等政策造成我国的产品出口相对较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应适当调整外贸政策,放弃部分贸易合作伙伴,而将精力转向国内市场。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市场,因此,满足客户需求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政府应以此为基础监督各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经济形势低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但与此同时,要拒绝严重的贸易保护。另外,了解供求关系是解决经济低迷的关键,基于此,应将精力转移到非洲国家或者亚洲不发达国家,减少贸易出口量,但同时增加了利润,并获得了广阔的增值空间,从而降低欧美主要贸易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践证明,拉动内需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内市场低迷现状。只有稳定国内市场,才能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扩张,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解决国内供求关系矛盾。
2.积极应对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欧美等国家的贸易保护影响了我国的产品输出,中小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倒闭,企业裁员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我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成为多个国家的贸易保护对象。要使我国经济健康声场,采取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关键。进入世贸组织是为了拓展我国的市场,提高我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政府还要明确了解市场需求,减少贸易出口,建立完善的国内经济管理机制,将重点放在产品质量提高,树立企业的产品意识健全的管理机制,促进国内市场的稳定,减少企业成本,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3.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问题
融资难是企业运行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润低下,致使企业无法获得信任使其融资雪上加霜。因此,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针对外贸企业的运行机制,强化其出口信贷机制。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制度,降低人民币升值和贸易国家本币贬值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另外,作为外贸出口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润,或者是进行贸易保护,而是要随时了解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对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分析,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压力,促进其稳步发展。
4.积极推进外贸结构调整
成本压力是我国企业运营中面临的最大压力,而要降低运营成本,主要策略在于企业的结构调整。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经济市场影响下,存在劳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且对产品原料的廉价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性能调整,降低对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过分依赖。其中,最根本措施在于降低企业对产品出口的依赖性,要随时调整企业的运行策略。通过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解决国内劳动力过剩问题,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新时期,正确定义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劳动力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策略是促进我国国力增强的政策。
三、总结
经济形势变化对外贸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国际低迷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在于影响外贸出口政策和出口质量。为此,国家应适时调整外贸策略。当然,从我国目前产品出口现状出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欧美国家进行谈判,使其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管制是促进外贸出口的关键策略。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未来五年中国外贸的着力点[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2]祝金甫,马岩.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1(12).
篇9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新常态
1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关系分析
1.1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中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本文数据选取区间为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国策后的1980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为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Wind资讯。主要的操作过程为:借助Eviews软件的统计和计量功能,第一步,对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这三个变量作变化趋势分析;第二步,对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平稳性检验;第三步,对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2指标实证分析
1.2.1单位根检验。通过进行ADF检验可以对上述指标的单位根进行检验,不仅可以减少数据的误差,还能规避伪回归的出现,进而可以确保数据的平稳。ADF检验由以下三个模型组成:通过采用上述三个模型进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本文选取的三个变量在0.95的置信水平下均为非平稳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即为一阶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1.2.2协整关系检验。通常地,变更间的协整关系可以通过EG检验得到。结合上述数据,采用该检验法,分别对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进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对外贸易进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均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进出口额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1.2.3Glanger果关系检验。进一步地,通过构建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步骤,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影响,而且能够更加精确的测算出口贸易比进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研究结论
结合统计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较短年份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是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在较长的年份期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均与中国经济的增长保护稳定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地对协整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进口贸易的作用更为显著。这与《世界发展报告》中披露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既依赖于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的发达程度又取决于经济增长。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3新常态下做好对外贸易工作推进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的规模程度,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均出现了新的变化,在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要求全国上下认真思考“新常态”、尽快适应“新常态”,攻艰克难,努力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做好各项工作更好的推进经济增长。鉴于此,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就新常态下做好对外贸易工作推进经济发展的提出两点建议:
3.1扩大进口,调配出口,助力供给侧改革
根据本文研究观点,相较于出口,进口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更能发挥效用,所以应适度扩大进口。当然,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引进,重点是高新技术的进口,适应新常态下从粗放式资源消耗向质量效率、技术密集转型,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快速增长。
3.2优化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篇10
一、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来源
要评价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得出,正是缘于此。支出法是从需求角度将一国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在一年期间通过不同经济活动的最终支出额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其公式为:GDP=C+I+G+(X-M)。由“总支出=总产出”原理出发,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即为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通常采用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公式如下:
净出口贡献度=[(X-M)/Y]×100%
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Y/Y]×100%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1979~1998年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项指标(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大多经济增长较快;而贸易顺差则大多对应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如1985年和1993年,贸易逆差分别达448.9亿元和701.4亿元,经济增长却高达13.5%,同期净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4%和-1.5%;1997年贸易顺差达3347.0亿元,经济增长仅为8.8%,同期净出口贡献率为3.1%,等等。如此看来,上述学者的观点似乎成立。但是,检验“贸易顺差悖论”是否存在,我们还必须检验支出法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模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各期,其中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模型
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宏观经济学就一直面临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困扰。凯恩斯革命使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一直占据战后几十年的主流。尽管不时受到其他学派的批判和攻击。凯恩斯主义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但其理论假设始终未变,即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供给曲线平坦(有弹性)的部分,也就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和过剩的供给能力,而总需求(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因为它始终符合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实际——经济处于需求约束型状态。按照“总支出总产出国民收入”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增加取决于总需求的扩大。宏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刺激总需求,扩大总支出,以最终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正是为了解决需求约束型经济下均衡产出(收入)水平决定问题。收入-支出分析法有以下两条固有的前提:(1)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即经济运行在供给曲线的平坦部分,这时总支出决定产出水平;(2)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价格水平是固定的。
根据国民收入-产出恒等式,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外贸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时,我们首先作如下假定:(1)在上述总需求因素中,净出口为唯一变量,其它因素均视为常量;(2)不考虑汇率波动;(3)经济在初期处于贸易平衡的均衡产出状态。
如图1(a)所示,DD代表国内需求(Domesticdemand,C+I+G),ZZ代表对国内商品的需求(Demandfordomesticgoods)。在初期,经济在A点处于均衡状态,其产出水平为Y,此时贸易平衡,净出口NX为0(图1(b))。在给定产出水平的情况下,出口的增加即外国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ZZ会上移至ZZ′,总需求的扩大通过对外贸易乘数,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由Y增至Y′。所以,净出口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以上收入-支出法考察的仅是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引入进、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凯恩斯主义模型有如下假定与结论:
1、出口需求是外生变量。在开放经济的大多数凯恩斯模型都假设出口量与国民收入无关,它主要取决于外国的收入水平、本国商品与外国所生产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外国人对本国商品的偏好以及本国汇率高低。
2、进口则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随收入的增减而同向变化,同时它也受国内对外国商品的偏好、相对价格、本国汇率等因素影响。
3、出口、进口与国民收入关系的不同会影响净出口对收入的作用。这是因为,假定出口不变,随着收入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二者的关系可用边际进口倾向来衡量,边际进口倾向同时也表明从经济增长额中溢出来变成进口的“漏损”使贸易收支恶化的程度。这种变为进口的漏出量会缩小乘数值和减弱增加的支出对国民收入最终变动的影响。
4、因此,如果外部需求没有变化,那么净出口反过来也会成为国民收入的减函数:随着产量的提高,进口会增加而出口不受影响,导致更低的净出口。综合起来,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就会出现NX—Y—M—NX—Y的情况,所以扩大外需确保出口不下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供给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对外贸与经济增长的收入-支出分析,我们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出了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那么,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结论呢?问题就在于支出法。收入-支出法运用的假定前提决定了该分析方法仅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下适用,不能涵盖我国20多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我国直到1997年才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型经济,在此之间则一直是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的供给约束型经济。在该经济中,相对于较低的供给能力而言,总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有充分弹性,所以在无资源闲置和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波动。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国民收入是供给的函数。如图2所示,若增加需求,AD向右上移至AD′,收入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若将供给曲线向右移至AS′,则国民收入由Y增至Y′,价格略有下降。
因此,在由供给来决定收入的供给约束型经济下,净出口需求难以客观地反映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二者的关系必须结合进、出口对供给的影响角度来分析:
首先,进口依然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但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下,进口不再是“漏出量”。进口国内短缺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可平抑国内上涨的物价;同时,进口资本品会产生类似于支出乘数的乘数效应,扩大本国供给,引起国民收入倍增。
其次,出口具有内生性。在短缺经济下,一国出口并不是因为本国供给能力过剩所以寻求国外需求,而在于出口创汇以增强进口能力,支撑和扩大进口。因为一国不可能在贸易收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扩大进口。因而出口内生于进口而又受到本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出口的扩大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也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影响出口的因素则有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外国国民收入、相对价格、汇率及偏好等。
因此,进口增加国内供给,出口减少国内供给(增加国外供给)贸易逆差就是本国供给的净增加,贸易顺差即是本国供给的净减少;前者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者则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反过来,国民收入变动也会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变。因为出口与进口均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贸易状况就取决于边际出口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对比;若前者大于后者,贸易收支状况呈顺差,反之则呈逆差。
四、结论
1、从1979年到1996年,由于我国总体上处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上,进口发挥的作用大于出口。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恰好从供给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1979年至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平均速度大于国内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而进口贸易速度又大于出口贸易速度。1979~1988年我国GDP增长率平均为13.7%,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23.7%,其中进口为23.8%,出口为23.6%;1991~1996年以上四项指标分别为21.8%、22.3%、22.6%和21.9%(由于1989、1990年国内国际环境因素变化,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波动较大,与其余各年水平相差显著,故本文将1979~1996年分为1979~1988和1991~1996年两阶段,舍去这两年并不影响总体水平)。这一事实反映了在该阶段,由于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巨大而工业供给能力不足,加之价格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经济在总体上面临着商品短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该阶段可供出口的大都是内外市场都需要的资源型产品或初级产品(,1999)。在此情况下,更高的进口速度在平抑物价和缓解国内生产瓶颈及增强出口能力方面提供了支持。
第二,18年来,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始终大于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由1979年的11.2%提高至1996年的34.8%,其中1979~1988年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9.9%,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8.6%;1991~1996年两项指标分别为17.8%、18.8%,但1979~1996年分别为13.0%和12.6%。这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大于出口,即在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中,进口比出口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平均边际进口倾向大于平均边际出口倾向。1979~1988年两指标分别为15.0%和14.3%,1991~1996年分别为19.0%和18.7%。这表明,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GDP的增加额中一直更多地用于进口以增加国内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供给能力,而不是用出口以刺激总需求,我国供给约束型经济形态尚未改变。利用“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指标也得出了同样结论(陈家勤等,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