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2 14:2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琴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作者:陈耀红
据悉徐文镜在港只有一个学生,因此,若说到在古琴传授方面有重要贡献的,蔡德允应占鳌头。此外,亦不得不提到新亚书院。中大成立于1963年,最初由崇基、新亚与联合三家书院合组而成。新亚在加入中大前,已办有国乐会,第一任古琴导师是吴因明,至于桃李满门的蔡德允,则是在1964年接任的。蔡德允的徒子徒孙在1998年组成德琴社,是今天香港古琴艺术的中流砥柱。而上述三书院合并为中文大学之后,崇基于1965成立了音乐系,并于1972年创办中国音乐资料馆。至于1974年脱离了中大的新亚研究所也有琴社,曾经“活动很盛,人才济济”[2]。
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与中大艺术行政主任办公室于今年11月13日至19日为校内人士举办的古琴周,可说是为纪念申遗成功十周年拉开序幕。借此活动,回顾新亚书院与本港的古琴传承之间的关系,相信有助了解当今香港琴风形成的底蕴。立此存记,有助将来作一比较。新亚书院前身是一家文商学校,创办于1949年,翌年易名新亚。创办者多是来自内地的文人学者,例如院长钱穆是历史学家,而唐君毅被视为新儒家学派代表,两人都是国学名家。他们选择南下移居香港,艰苦办学,为的就是希望香港成为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的一处园地。笔者1978年毕业于中大时,新亚书院仍有一批以坚持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学生,这些人被视为国粹派。早期在新亚的乐会学过古琴的,有潘重规、唐君毅夫人谢方回,与张世彬等,都是深具国学学养的人。张世彬是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创办人。他连同吴因明、蔡德允,以至胡菊人与后来的刘楚华等,都在新亚的琴社授过琴。谢方回也曾教过黄树志。这些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当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香港琴学重要的阳光雨露,培育着香港琴人对古琴艺术的理念。香港古琴艺术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内地文人艺术的伸延。解放后,两地琴人仍有交流,而曾造成交流上的困难,但改革开放后,活动便逐渐恢复。这次中大古琴周反映了这一现像,演奏与演讲兼具两地琴家。此周的节目包括两场古琴演奏会及一次雅集外,还有三个专题演讲:姚公白讲《从琴学与琴人的视角论琴曲〈广陵散〉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谢俊仁讲《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与挑战》,沈兴顺讲《琴器欣赏》。本土的琴家是德琴社成员,内地的则有姚公白。
姚公白2008年开始暂居香港,一方面继续研究及编写其父姚丙炎的琴学著作,另一方面在志莲净苑开班,最初只大班口授与琴学有关的理论,近两年多才小班手传操缦之法。姚氏的弹奏风格,与德社员颇不同。笔者弹琴,是由德的刘楚华老师启蒙,用的是由师祖蔡德允所传的《室琴谱》,后来又跟姚公白老师兼学姚门曲目。至今从两人所学曲目全无重叠。这一方面固因本人琴龄太幼,另一方面二门亦确是各有特色。蔡门重韵,讲究左手吟猱绰注;姚丙炎打谱的音乐节奏强;姚公白的右手取音变化多,所教的琴曲有许多组合性的右手指法。香港弹丸之地而得两地不同弹奏风格、传承曲目不尽相同的传人活跃其间,乃好琴者的福气。姚公白弹《广陵散》四十余年。琴艺方面,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代表性传承人;琴学研究方面,他亦有许多未公开发表的见解。这次中大古琴周,他可说是兼琴家与学者两重修养,一方面简介历代对《广陵散》及其同曲异名者所留存下的诗文、研究,以及曲谱,另一方面提出他本人对有关研究的一些看法。与《广陵散》有关的记载可上溯到东汉末献帝之时,姚公白以为此曲至元朝仍是受琴人爱载的曲目,宋陈甚至以其为“曲之师长”。但明代以后,他以现存一百多部明清以至民初琴谱中,载此曲者只十分一,远不及《流水》《潇湘水云》与《平沙落雁》等为据,认为其于明清受欢迎程度下降,原因有三:政治、审美及技术。此曲定弦,一与二弦同音高,在一弦为君二弦为臣的观点下,其定弦有犯上之嫌,此为政治不正确。明末以降,清微淡远成琴人审美主流,《广陵散》不入主流,以拨刺为例,多者近180次,不合当时口味。其曲体庞大,现存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者,达45段,且古指法多,后人能解读并会弹者日稀,令它到清末民初已濒于失传。不过,此曲有许多种变体。现存的十多部载有此曲的琴谱,所载曲名不一,除《广陵散》外,亦有如《广陵真趣》等。其曲体长短不一,有长达45段,而清朝以后的以10段者最多。此外,还有说23段、36段、41段,与44段等。有些有开指,有些没有,亦有以慢商品开始;《神奇秘谱》称三段小序为止息,而《西麓堂琴统》一谱便载有两首不同的《广陵散》,诸如此类。姚公白据《琴曲集成》,对所载谱本上此曲作多番比较,有些还列成表格,不过,他这些研究仅在志莲的课堂让学生分享,并未书面发表。不管是否会有人提出跟他不同的意见,然因他年青时已懂弹此曲,擅长《神奇秘谱》与《风宣玄品》的《广陵散》,加上家学,受老一辈琴家与学问的熏陶,因此对不同变体乐曲本身吸收之快及理解非一般学者能及,再一次显示了香港学生之福份。内地亦有青年定期或不定期来港上他的课。《广陵散》有不同变体,说明传统音乐在古代已不断地演变。中国传统受欢迎的音乐,变体通常很多,不单是文人喜爱的琴曲如此,俗乐亦是如此。《广陵散》绝非孤例。
传统不可能不变。古琴音乐的生态在港虽说在过去十年变化不大,但十年在历史长流中毕竟是很短的时间,如果扩大到与徐文镜、蔡德允,以及新亚琴社初创那个年代作比较,笔者观察到仍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一是刘楚华、谢俊仁等这一辈的琴家开始成熟,他们与上一代琴家还是有分别的,特别是在他们的学术研究方法上。二是大量社会机构的出现,例如大学与志莲净苑,甚至乐团等,它们在古琴音乐的参与,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是作曲家的参与,特别是学习西洋作曲法的作曲家参与古琴音乐的创作,早期的有关忠,近年有陈庆恩、许翔威与邓乐妍等。四是香港的琴器买卖及收藏活动,模式与规模或许与二十世纪上半叶大有不同。五是雅集的内涵跟上一代有所不同,上一代有诗书画同场酬唱,现多是同门琴人的交流。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香港古琴生态出现的变化虽然不一定有关,但上述的现象应都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篇2
关键词:古琴 文化元素
一、古琴所蕴涵的音乐元素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琴乐它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一种口传心授的音乐。古琴音乐亦是如此,这主要和它音乐中所具有的那种意境美分不开。
古琴音乐将宇宙、社会、人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反映出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意境美、人格美的审美观,并通过妙悟达到“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的审美境界。
二、古琴所蕴涵的文学元素
古琴音乐与文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它表现在琴歌和诗词演变的关系、琴曲的文学内涵等方面。文人爱音乐,多以琴为首选。他们奏琴品琴,也发表了很多对琴的精要表述与概括。
琴歌是古琴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亦称之为“弦歌”,其中诗为主体,按曲咏之。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年代里,无疑琴歌能淋漓尽致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服务于统治阶级。但是,诗人与乐工非一人,诗人不懂音乐,所作之诗须经乐工裁剪之后才能入乐,所以出现“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从中可以看到,诗要成为歌,必然要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由于乐工手中操纵着采诗人的权力,到了唐代,为了适应音乐的需要,诗体突破古诗的字数和韵律,形成绝句。随着音乐体裁的变化,绝句又与之不相适应,为此又出现了词。此时,唐宋词是用来“倚声填词”,其题名通常是《菩萨蛮》、《蝶恋花》、《浣溪沙》等音乐的调名。
文人爱音乐,多以琴为首选。“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刘长卿的《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独自爱,今人多不弹。”还有王昌龄的《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逐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论。”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诗经》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了琴瑟,如:《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
三、古琴所蕴涵的美学元素
古琴作为我国最早的弦乐器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我过古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乐器。古琴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并且对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认为,古琴美学思想既包括儒家思想又包括道家思想,两者相辅相成。
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使崇尚“希声”之境成为许多琴人的目标;庄子“得意而忘言”的思想被陶渊明等众多琴人所继承,使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成了古琴音乐审美中的重要特征;老、庄对自然之美的推崇为嵇康、陶渊明、李贽等多人继承,使古琴美学思想重视人和自然的联系,追求人和自然的统一;庄子以自由为美、音乐可自由表达感情的思想又被嵇康、李贽等人发展,提倡音乐要成为人们抒发心声的艺术,而不是封建统治的工具。另外,老、庄明哲保身、退隐出世的思想也对古琴美学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篇3
一、文人与琴
自古文人爱琴乐,历史上许多的文人为古琴而吟诗作赋,古琴乐器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被人们贴上了“文人”的标签。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道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想状态,在白居易的《清夜琴兴》一诗中也有“适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的情怀。古琴作为“乐之统”,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与青睐。文人爱琴之情结与古琴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思想、审美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其含蓄斯文的音乐气质迎合了文人们的喜好,闲适淡然的境界为文人们所推崇,清远高雅的格调与文质彬彬的文人气质相应相和。
既是文人,他们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者,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古琴音乐文化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儒家是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对人们的教化沿袭至今;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有着其不可小觑的影响;佛教思想的传入又使人的思想发生改变。故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体,与被传统文化所熏陶的文人志士的思想相符。
古代热衷琴乐的文人众多,其中包括阮籍、陶渊明、王绩等,这些人大多是德才兼备又有志向的雅士。阮籍信奉老庄思想,他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由于政局的黑暗,使得他怀才不遇,满腔热情不得释放;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的陶渊明,出身卑微,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政局下,他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①,本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却不得统治阶级的赏识,陶渊明就此隐逸田园,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王绩性情旷达,博闻强识,但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满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这些文人,儒学使之德高,道家令其避世,他们成了名符其实的隐逸之士。古琴音量低柔,音色内敛、不喧嚣,琴音流动若文人雅士的内心倾诉,世俗中的诸多不顺被化为琴音而道出,弄琴便成为他们抒发感情的最佳方式。
二、琴之德
何为琴德?刘籍在《琴议》中云:“夫声意雅正,用指分明,运动闲和,取舍无迹,气格高棱,才思丰逸,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越幽奇,参韵曲折,立声孤秀,此琴之德也。”古琴具备雅正之德,既有儒家“中和”审美思想,又具备道家仙风道骨的气概,还体现出佛家的顿悟与性灵的审美思想。古琴将“三教合一”,是儒、道、佛的糅合与统一。儒、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两大主流,颇具代表性,而佛教也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起来,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古琴艺术不仅讲究儒家礼学的“德治”与“中和”,还追求道家思想的自然超脱的人生理想。
1.儒治世
《礼记·乐记》中有:“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②,古代“乐教”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修养和道德的提高,自西周起就开始推行“制礼作乐”,以音乐来教化于人民,而乐德是“乐教”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内容。儒家思想中,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这体现了人们对“德”的要求,通过“乐教”可以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提高,境界上的升华。古琴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样具备“乐教”的核心思想,对人有着深刻的教化作用,使人“心平德和”,达到“尽善尽美”的思想境界。儒家尚“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对人有着行为上的规范和道德上的塑造作用。孔门授徒讲学的“六艺”,其中“乐”就以琴为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道:“琴者禁也”③,“禁”便是对人们行为思想的一种规范和限制,在桓谭的《新论·琴道》也提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可见,古琴有助于对个体的道德人格与自我修养的塑造。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何晏注“中庸之为德”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即中和,中庸即指中和为可常行之道,使人们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并达到至人至圣的理想人物。《论语·八佾》中孔子曾对《关雎》做出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④意思是说:“《关雎》这一乐章,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体现出一种调和与节制的态度。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轻”曰:“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特损益之,其趣自生也。”⑤作为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况》也推崇中和之美的思想,古琴之“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的审美标准是对儒家“中和”思想的表露,如此不偏不倚的琴学审美与孔子的审美标准相契合。
2.道修身
古时文人中不乏“鹤鸣之士”,他们都是有才德声望的隐士。鹤具备很高的德性,旧时文人常谈琴与鹤,他们认为琴、鹤都象征着高雅,白鹤仙风道骨,人们常常将鹤象征清高、有气节、有德行的翩翩君子。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鹤来比喻古时隐居的贤人⑥。古人的思想中,鹤也是富有道家文化的。琴与鹤的紧密关系,使古琴也被赋予了道家色彩,从“琴艺”走向了“琴道”。
道家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浸入古琴艺术中,对古琴音乐文化有着 深远影响。老子求“真”,崇尚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无欲无为,回归到最本真的质朴状态。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有:“昔伏羲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反其天真”便是教人回归自然和本真,是道家思想在古琴审美上的体现。桓谭的《新论·琴道》中认为,古琴可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古琴的琴音似人声,其便成为人与天交流的媒介,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体现。
道家思想带有“避世”的情感,试图从自然中寻求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庄子·刻意》中:“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热衷于逍遥旷达的人生境界⑦。在琴学发展繁盛的魏晋时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回归自然,超然物外,隐居于竹林之中,成为名符其实的隐士,在出世的生活状态下,给后人留下了《广陵散》《酒狂》等琴曲名作。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爱琴之情可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琴是必不可少的。“无弦琴”是陶渊明的独创,在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中:“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潜不解音律,却在家中放置一张无弦之琴,每逢聚会,便抚弄一番表达其中之情趣。琴虽无弦,情感的抒发却可以通过无声的音乐来表达,这是对道家老子“大音希声”思想的诠释。
3.释养心
儒、道思想对古琴文化影响深远,佛家思想也对两种思想进行补充,“三教合一”共同作用于古琴文化。佛教的禅宗思想影响着古琴艺术的审美,古琴中有诸多与佛教相关的乐曲流传下来,有《普庵咒》《纳罗法曲》《释谈章》等。佛教讲究“顿悟”和“明心见性”,“顿悟”需要“无念”,要摒弃一切杂念,使内心清净。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清”:“地不僻,则不清。弦不实,则不清。心不洁,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也。”⑧古琴中,“清”客观上需要清静的环境,主观上需要自身“心清”的精神超越,同佛教的“顿悟”一样,需要远离尘嚣、心无杂念,方可达到“明心见性”的“至境”境界。
三、古琴音乐文化的高校教育价值
1.德——将入社会的立身之本
高校是大学生迈进社会的桥梁,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是其顺利步入社会,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这是通过教育的“文化传递”这一特殊作用而完成的。古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高校古琴艺术的教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首先是传统“道德”思想的完善。道德是文明的核心价值和人们的行为准绳,更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自古以德为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位置的“礼乐文明”中,“德”是其核心。重“德”的思想是亘古不变的,其仍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中居于首位。古琴音乐文化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礼记》中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德”,“德”是乐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乐教化的终极目标。“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琴承载了许多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符合乐教的核心思想。
2.真——影响一生的价值取向
压力与竞争使忙碌与嘈杂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样繁乱而浮躁的不只是客观存在的外界环境,还有人们的内心。现今的社会难免有些人为追名逐利而忘记“正心”,浮躁的物质社会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在当今“高压”的社会氛围下,使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仅仅锁定于钱与权的获得而忘记内心的本真。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真谛,领会生活的要义,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让心灵更真诚,生命更真实。古琴音乐的审美渗透出道家思想的虚静自然、无为超脱,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可以净化人们的思想,进入“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的思想境界。
3.文化语境下教育的民族性的发展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爱国意识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之一。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作为一朵浪花,跟随着历史的长河汇入我们当今的文化价值中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如今,我国大力提倡民族文化的复兴,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保留与继承的态度,而古琴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承载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叉、渗透,多元文化作为新的发展趋势融入了当今的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文化更加丰富,使一部分人盲目地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爱国意识需要培育和激发,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⑨,这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大学生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从而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复兴民族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使命,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所缺乏。古琴艺术不仅是音乐的演奏,更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历史,还是所承载的精神上来看,古琴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
高校是传承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去探赜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在道德精神与审美层次得到双重提升。
(注:本文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如何培养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
注释:
①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42.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87.
③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560.
④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
⑤⑧王耀珠.《溪山琴况》探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1,7.
⑥李炳海.《诗经》解 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5.
⑦成玄英,郭象注.庄子注疏[M].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91.
⑨贺希荣,罗明星,朱美华.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70.
参考文献:
[1]易存国.大音希声:中华古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朱长文.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袁正光,陆莉娜.大学生综合素养导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蒙古族 体育项目 发展与演变
引言:我国拥有56 个民族,各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我国来说都必不可少,其中,蒙古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之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却在这个变化中逐渐被遗弃,例如科尔沁蒙古族的体育文化就因此趋于消逝,这对于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针对科尔沁蒙古族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及演变做出简单分析,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和建议。
一、蒙古族传统科尔沁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5000 年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底蕴,许多古老但有代表性的文化传统被传承下来。蒙古族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比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其饮食习惯、节日风俗、思维方式、等地方传统民俗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研讨意义。与其他常规的运动项目不同,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与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息息相关。长期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环境铸就了蒙古族极具草原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射箭、赛马、赛骆驼、摔跤、骑射、打布鲁、沙塔拉、超长跑、马术、鹿棋、套马等等。这些体育运动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另一方面折射出蒙古族人民的道德伦理、、心态感情、神话传说等诸多方面,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本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激励蒙古族男子的竞争意识及敢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男儿精神。大约 700 多年以前,蒙古族就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并且逐渐完善、丰富其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今已演变发展成为跨民族、跨地区的节日盛典。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潜在的危机制约着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积淀丰厚的科尔沁文化
科尔沁独特的历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们便是如今科尔沁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科尔沁文化资源主要由科尔沁物质文化资源和科尔沁精神文化资源所组成。科尔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子文化系列。
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科尔沁文化是由人文地理文化和自然地理文化所组成的区域文化。所谓文化区域,就是指有着相似或相同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又称文化地理区。在同一个文化区域中,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作为文化特质的区域分类,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域不属于同一个概念。行政区域是一个行政管理区域单位,而文化区域则是不同文化特质的空间载体。前者是人为划分的,而后者则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三、促进蒙古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1、学校加强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授。针对目前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加强学校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工作。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出激活文化并发展文化的传承者,只有通过优秀的传承者,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在不断的更新中延续,在不断的发展中传承。
2、发扬传统体育运动,鼓励全民健身。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与蒙古族本身的打猎、骑马、射箭等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蒙古族人民来说,学习起来是非常简单自然并且十分有趣的。而且,这些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运动,所以教学活动就可以随时进行。
3、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革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蒙古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渐渐被现代体育运动取代,其许多文化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的社会,固步自封、不加创新是制约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她所包含的科尔沁人文精神、科尔沁萨满文化、科尔沁民俗文化、科尔沁说书文化、科尔沁叙事民歌文化、科尔沁安代文化、科尔沁历史文化、科尔沁方言文化、科尔沁生态文化等诸多研究内涵亟需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和解读。因此,我们应从多层面、多视角、多学科角度去进行研究,诸如;从考古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化比较学、文艺学、神秘文化学、生态文化学、经济文化学、审美文化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揭示它的丰富内涵,展示它的无限魅力,进而发挥它的无穷潜质。
参考文献:
[1]汤莉莉;刘晶;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
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04期
[2]梁高亮;宋信勇;王宏;;山东省网球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3]牟玉梅;吕艳玲;王步;洪平;;性别视角下的校园体育文化
建设――以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为例[J];吉林
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篇5
【关键词】家禽孵化机 控温电路 故障检修
随着我国养禽事业蓬勃发展,家禽孵化生产厂家相继建成,电子孵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孵化设备的核心技术就是控温、控湿系统。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受内在、外在各种因素影响,造成孵化机故障率较高,从而影响生产。而孵化机生产厂家一般又不给用户详细的电路原理图,用户使用的孵化设备出了故障,不是得不到及时维修,就是费用特别高(过了保修期),使得用户长期受制于孵化机生产厂家。针对这一情况,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深入了解、分析电路原理,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历,积累了一些检修经验,能快速有效地判定出故障原因并及时给予排除。
现就以9J系列J—B型孵化机为例,对控温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检修方法作一下描述:
1 故障一
故障一:低温不能声光报警,而高温、高湿、低湿声光报警工作正常。
故障分析及检修:在刚开机升温过程中这种现象属于正常,当箱体内温度超过副控点后出现这种现象则属于非正常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分析有2种原因:(1)HG04厚膜电路损坏,如图1所示是低温报警电路。在电路中,当低温报警时,
2 故障二
故障二:低温声光报警工作不停止,高温、高湿和低湿报警正常。
3 故障三
故障三:低温、高湿、低湿均不能声光报警,而高温报警正常。
故障分析及检修:在刚开机升温过程中,因为温度还没有超过副控温点,这种现象属正常情况。如果温度超过副控点后仍出现这种现象,就属非正常情况。我们知道,低温、高湿、低湿在刚开机时,声光报警均被低控继电器断开,只有在机内温度升过副控温点后,低控继电器2K1吸合并自锁后,这三种报警才能正常工作。如图2所示,是这三种报警功能原理图。
4 故障四
故障四:高温一直声光报警不止,冷却不工作,其它报警功能正常。
故障分析、检修:高温报警不止,其他报警功能正常,冷却也不动作,这说明弱电供电及继电器板供电系统均正常,电源电路没有问题。如图3所示为高温报警电路。
从此电路中可以看出,如果高温报警工作不止,可能有两个原因:
通过以上对9J系列J—B型孵化机为例的控温电路原理进行分析及检修描述,希望对同行在家禽孵化生产中能有所帮助,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
篇6
【关键词】古琴;基础音乐教育;传承价值;教育策略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一个统一的、单一的全球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歧途,是人类发展的悲剧。”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任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音乐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古琴文化是我国传统社会中音乐文化、礼制文化以及杂糅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综合体。针对基础音乐教育而言,需要进一步有效融入古琴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古琴在整体的教育环节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效能,进而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增强和古琴深刻内涵文化价值的传承提供必要的支持。据此,有必要针对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古琴的传承价值和教育策略等内容进行剖析。
一、古琴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古琴,是古代人民艺术水平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在当前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但是从具体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国内针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策探讨层面,实践成果呈现碎片化。调研发现,古琴文化缺少大众传播,其文化发展也缺乏延展性。而如今古琴传承人和琴人们所弹奏和传授的琴曲都是千年百年传承的古曲,新的琴曲创作很少,其传承价值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古琴文化的影响力也日益减弱。在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确立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古琴教育方面没有上升到相对应的高度,与其综合价值不够匹配。同时,在古琴师资方面也比较薄弱,相关教师人才欠缺,专业化水平不足,这样的教育现状对于基础音乐教育中的相关内容缺乏足够的推动,因此限制了古琴传统价值的体现和深刻内涵的挖掘。
二、古琴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价值
(一)通过古琴的基础音乐教育有效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同时从古至今也一直为文人雅士所推崇,是修身养性的必要途径。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国乐的精粹,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成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古琴文化充分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智慧,同时也更显著地体现出炎黄子孙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歌颂。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融入古琴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切实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的艺术品位和鉴别能力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同时,充分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汲取,充分体现出传统高雅艺术,这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古琴教育的渗透所呈现出的古典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价值,是极为重大的。
(二)古琴教育的融入充分体现和继承古典思想文化艺术价值
在我国的文化思想和古典思想文化艺术价值中,通过古琴教育的有效融入,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继承文化艺术价值的作用和效能,在古琴文化教育中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更加关注以善为美,以和为美,提倡中庸之道,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敦厚谦和的思想底蕴。古琴艺术本身具有温和的力量和韧性,在丝丝入扣的绝美琴音之中,可以与听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我国古代有众多文人骚客都喜欢用古琴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轻抚古琴,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融入古琴艺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更切实有效的教育,这样可以进一步引导学习者针对古典思想文化艺术价值进行充分的领会和认知,在这种思想文化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之下,进一步养成温和谦逊的性情和品质,使其思想得到优化,进而充分体现古琴教育和古琴传承应有的价值。
(三)通过古琴教育的有效推进使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得到充分增强
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古琴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琴的相关知识,对古琴的深刻内涵、文化魅力和深厚底蕴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在耳濡目染、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对于古琴的弹奏和古琴所传达的意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有兴趣融入其中,并乐于通过古琴的形式对自身的喜怒哀乐进行表达。在聆听古琴经典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音乐家的情怀,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建立全新的看法和感知,进而使其美好的情感得到培养,在审美和思维方面都得到全新的启迪。
(四)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前,在学生的认知范畴内,有大量的多元化音乐充斥其中,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取向。因此,在古典音乐的融入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传承古代文人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对于学生三观和人生导向的确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古琴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在个人的思想情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等相关方面都有了积极的影响和指引,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道路选择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在古琴音乐教育过程中,渗透着十分丰富的文史哲知识,每一首古琴曲子都有着相对应的生活背景和有趣的故事。在针对古琴音乐进行学习和教育推广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相对应的内涵,在历史、文学、哲学、自然地理知识等方面,都会有相应的收获。在道德情操,精神世界,以及对于人事物的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可以呈现出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而为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增强夯实基础。同时在人格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舒缓的音乐和怡情养性的氛围中,让学生在心境情绪方面得到调整,进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古琴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传承策略
(一)有效利用古琴的名曲欣赏,使学生掌握古琴音乐知识
要想确保古琴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进一步有效采取更加新颖完善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掌握相对应的古琴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利用古琴名曲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古琴的基础知识和音乐背景等等。例如,在《高山流水》这个乐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相对应的背景音乐,然后针对其中的知音故事进行讲解。同时,在优雅的琴声之中,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呈现,使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联想到自身的处境和学生之间的同学之情,在琴音之中使学生更充分地融入古琴的背景之中,进而使其古琴的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有效确保古琴乐器融入课堂实践
在实际的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的古琴传承效果,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把古琴乐器引进课堂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之中更充分地感知和认识古琴,以便更有兴趣进行相对应的古琴学习。在真实的古琴演奏过程中,使古琴乐器成为良好的载体,使高效课堂有效打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更好地感受古琴,了解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有效引导学生对于古琴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要引领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于古琴的相关知识内容和背景进行有效探寻。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相对应的资源和信息。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幽兰》的真正曲谱,可以融合网络资源进行相对应的探寻,也可以引导学生到著名古琴表演艺术家的故乡展览馆进行访问和探究学习,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古琴文化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古琴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琴文化进行良好地传承与弘扬。
(四)有效引导名师进课堂
在实际的基础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名师进学校进行相对应的讲解,通过音乐会或者公开课的形式,有效推动古琴教育的深入,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古琴音乐,感受当代古琴名家的风采。在和名师名家接触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确保传统音乐和古琴文化得到更有效地传承与弘扬。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剖析,我们能够充分明确,在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古琴教育的相关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传承价值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应的传承策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音乐教育要求,使古琴文化可以呈现出发扬光大的发展局面,进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廖治华.探究现代音乐教学方式在古琴传统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37(23):135-136.
[2]彭子珊.传统古琴教学方式的拓展分析——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J].明日风尚,2017,(11):192.
[3]唐诗文.论大学古琴教学中的教学理念与运用方式[J].音乐时空,2015,(24):178-179.
篇7
【关键词】古琴 音乐 意蕴 继承 琴音雅趣
诚如唐人刘长卿的那首《听弹琴》所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里所谓的“七弦”之琴即是今所说的古琴。由于历史的变迁,外来音乐的传入和冲击,古琴逐渐成为不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而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出现很多人把古琴与古筝混同的现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古琴演奏大师李祥霆以一曲挥洒自如的《广陵散》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于是一股小的古琴热自民间悄然兴起。媒体加大了对古琴宣传的力度,很多培训机构增开了古琴课程,学古琴的人从儿童到年逾古稀的老者,出现了年龄跨度加大、学习人数增多的趋势。诚然,古琴市场的这种回暖对于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如果大多数人只是抱着学习冷门乐器的态度去盲目地学习古琴,则有悖于我们此前为古琴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事实上,古琴不仅是作为一件历史悠久的乐器而出现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之上,其特殊性即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人文意蕴大于音乐属性的特性。而翻阅近年来与古琴相关的书目,笔者认为,以下几本或许是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琴这种双重属性提供门径的佳作。
首先,是许健的《琴史初编》。该书198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编年断代体的形式对琴的发展、演变进行详细叙述、分析的经典之作。其特点是以朝代为序,从先秦至现代用十个章节的内容,整体展现了我国琴史的嬗变轨迹。作者不仅介绍了古琴艺术的源流、琴家的生平和造诣,还勾勒了各琴派的师承关系。特别是在介绍主要琴曲的内容、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时,对《碣石调・幽兰》一曲的梳理,无论从乐理角度还是文献爬梳考据角度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功力,具有启发性的意义。此外,书中还附有近代名家的照片和保存至今的古琴及其文献图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再者,是易存国的《中国古琴艺术》。该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是一部从哲学、美学、文化学等多角度阐释古琴内蕴的优秀之作。全书分为“理论钩玄”和“历史钩沉”上下两编。特点是不仅有对于古琴文化本体所包含的创制、斫琴工艺的介绍,还结合历史的时空背景把古琴置于文人的“琴棋书画”的雅趣精神中解读。既阐释了古琴所具有的与儒释道相关的文化精神,又在其与诗画乐舞的联系中勾勒出古琴所富含的文化理路,对我们研究和解读古琴的人文意蕴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书中对诸如《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古曲进行的深具灵性的赏析,不仅在为我们接触古琴提供了理论视角,还为我们了解古琴提供了方法。此外,书中还有对于由汉到清的古琴书谱的辑录和编年,这为我们梳理古琴文献、了解其历史发展大有裨益。该书是一部构思新巧、深入浅出的古琴书著。
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古琴美学思想研究》,是一部以文献和史实为据,对古琴美学思想和古琴命运进行历时考察的作品。该书虽是苗建华的博士学位论文,却并不因以学理考据出发而艰涩难懂,相反,作者以洗练的笔调在纵览传统古琴美学文献的基础上,展示了古琴美学思想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轨迹,阐释了古琴美学思想与儒、道、佛思想的关系,以及古琴美学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关系。作者提出,从先秦至明清的发展来看,古琴美学理论和儒、道、佛思想联系紧密。其中,儒家礼乐思想是古琴美学思想的主体,道、佛思想则在其局部体现。与之相反,在古琴实践中,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使古琴美学思想与其音乐实践形成了统一又矛盾的关系。全书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特别是作者能注意到根据音乐文化与时俱进的普遍规律对古琴的发展前途做出相应的展望,体现了一个学者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而其中所认为的古琴美学思想必须对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扬弃的观点,毫无疑问对我们当下发展古琴音乐、扭转古琴命运、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此外,郭平的《古琴丛谈》和殷伟的《中国琴史演义》也可帮助初学者了解古琴文化,提高学习古琴的兴趣。其中《古琴丛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琴史演义》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了古琴的总体风格和人文典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配以诗意的笔法从古琴的斫琴工艺、指法等各个方面写起,在形制上体现了求全但比较短小零碎的特点。而殷伟的作品则以琴中典故为主,由余秋雨为之作序,以收录的60则故事追溯了古琴从早期萌芽到近代兴盛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各时代琴家呕心沥血的创作情景和名作佳篇的风采神韵。较好的篇目有《成连授徒移性情》《伯牙摔琴谢知音》等,是一部侧重琴史掌故介绍的书籍,兼顾知识性与文学欣赏性。
篇8
上世纪40年代的某个晚上,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带着古琴登门拜访了重庆富商杨少五。杨少五是清末民初重庆第一钱庄顺祥掌柜杨庭五之子。杨家在当时重庆富甲一方,现在龙湖一带当年大半都是杨家的地产。虽为经商世家,却三代都是琴人,杨少五继承家学,经商之余,更是痴迷于古琴,常常与重庆琴家及社会名流雅集聚会。家中更是珍藏古老琴谱,及唐宋元明数床古琴。1937年,家人一起创建了七弦琴会,成为重庆当时很有声望的琴社。徐元白正是因此而来。月白风清之夜,在杨少五家的琴室,飘起了徐元白悠悠的曲子,影竹参差间,香篆清远,令杨少五之女杨清如也怦然兴起,当即弹奏了一曲,得到徐元白的大加赞赏。
这一夜的雅集直接催生了抗战期间重庆的“天风琴社”。他们的意图是,江上北望国破家亡,如果中国文化精髓消失,民族就很难在废墟上重建信心。1939年的天风琴社,以与古人截然不同的创社初衷,悲壮地登上了历史舞台。陪都政界和文化名流于右任、冯玉祥和后来国际学术界知名的荷兰汉文学家高罗佩都是天风琴社的成员,在当时成为重庆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抗战胜利后,流寓西南的名流们都一心准备回迁,琴社也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一些稀世古琴有的散落人间,有的被收回躺进了博物馆的文物库里,一“睡”就是数十年。直到在黄建华带领古琴爱好者积极推动下,使得古琴得到重新的修复,走出尘封与世人晤面。如今,天风古琴已申请为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黄建华看来,物质层面的修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神层面的唤醒,需要时时勤奏以唤起它们往昔的记忆。
古琴的艺术原则
一提到古琴,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把时光回放到千百年前。仿佛看见一位着一身青衫,略显消瘦的沧桑男子,他或许是一个经纶满腹的才子,也或许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总之,他是要携一把木质古琴,可能琴角已经开始有了裂痕,可能嘴边还挂着一抹不屑一切的风情,然后在山水之间默然一坐,无需说话,手臂游走,指尖一动,便是道不尽的绵绵言语。坡如是,李白如是,刘禹锡如是,等等。自古文人墨客似乎都离不开那一把并不华丽却能发出绕梁妙音的古琴。三千年的历史,从最先是作为祭祀的神器,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修身养性的方式,再到现在似乎渐渐的落寞无人问津,这一切都看在古琴爱好者黄建华的眼里。
身为公务员的黄建华和古琴结了姻缘是在2005年,他偶然结识了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的再传弟子金蔚先生,交谈之下,发现彼此对书画见解相契,甚至平时都有用文言写作的习惯,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后来出差去俄罗斯,途经北京特意拜访了金蔚,秉烛夜谈,之后就开始学古琴。这一学,便一发不可收拾。对艺术的追求,让黄建华如痴如迷。走进他的居室,宽敞的书房,硕大的画案,仿古书柜中挤满了各类画册、书帖。客厅一角整齐得摆放着一把古琴,谈笑之余,还抚琴一曲,让来访者好似春日闲散的午后置身于昔时时光。
黄建华一直认为,艺术有它的快乐原则。他极力想要推广古琴这门艺术,商业因素并不放在第一位。黄建华说:“只要古琴能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减缓压力,就是值得尝试的。”
不再是孤独的吟唱
黄建华重建天风古琴院也还是源于受到了一个刺激。
有一次他去听一位来渝的北大教授的讲座,讲座上,教授提出要恢复古代礼仪,即讲座之前请一个古琴师演奏一曲,这个要求让主办方略显尴尬,因为大家对古琴都知之甚少。“不肯承认重庆这个城市没文化,但又确实在这方面有欠缺,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在重庆成立琴社推广古琴。”黄建华如是说。于是,在他及其琴友的努力下,“天风古琴院”终于在2008年于湖广会馆挂牌成立了。在成立的几年中,琴院的活动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除了经常在公园、茶楼和风景幽雅的地方举行集会,还把古琴带入了高校课堂。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其中有企业家、白领、公务员、艺术家、家庭主妇等各行人士。至此,古琴雅聚的传统在重庆中断半个世纪后,终于又以一种迂回的方式接续了。
篇9
与综合音乐网站相比,这些网站更具有指向性和专业性特点,是属于上文所提到的专题性网站类别。古琴网站与传统音乐专题网站具有一致性,即同样涵盖官方、民间、高校三个类型。就笔者所了解由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古琴学术委员会创建的“中国古琴音乐网”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古琴传播网站,网站内所涉内容中有具体的组织架构和章程,不仅涉及琴乐本身,还涉及琴乐以外的社会性活动,如考级、评奖等,具有一定官方性和权威性;民间古琴网站主要的创建人分为专业琴家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专业琴家建立的个人性网页;琴社或琴坊等民间组织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以及古琴爱好者建立的网站,如琴家丁纪园主持的“中国古琴网”、由皓月琴坊创建的“太仓古琴网”、由成公亮主持的“秋籁———成公亮古琴音乐网”等,这些网站基本关注于琴乐及琴乐文化本身,网站的专门性更强。具有高校背景的独立古琴网站并不多见,常见的形式是建立在门户网站的博客或是其他社区网站中,如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就是以“人人网”的轻博客“人人小站”为依托建立的交流博客、四川大学古琴社则有建立在“天涯社区”的博客、中山大学澄心琴社则依托“新浪博客”建立等,这类网络传播由于受众群群主要集中在社团、琴社成员中因此相对与前面两类传播其受众群较窄,内容也以博客文章为主要形式进行古琴研习上的交流、相关活动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音乐网络传播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在古琴音乐网络传播类型中静态传播与动态传播并行,但两者的传播的侧重各不相同。从网站内容来看,一般独立的专题网站静态性特征更为明显,动态性特征相对较弱,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只是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如:中国古琴网,从网站内容可以分析古琴网因具有官方背景,而导致其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以古琴艺术本身进行传播而带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权威性,是官方政府部门对古琴这艺术形式的管理代言窗口。因此,它更注重的是代表官方的重要信息的如:学会活动等;古琴艺术在国家语境中的管理如:学会章程等;政策层面或权威机构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规范如:考级等。此外,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琴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会找到“西湖琴社”、“燕京琴社”和“春风古琴社”等专业社团所创建的与古琴艺术相关的专业网站。这些琴社网站都设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它们一方面从古琴艺术、古琴欣赏、古琴教育、古琴论坛等方面推广传播古琴艺术,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推荐琴社本身,以此提高其琴社的知名度。因此,静态传播形态下的专题网站的特点在于,其一,信息源都通过传播中的把关人经过信息筛选后上传网站,受众在进行人机交互时只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反馈特别是即时的反馈不是网站的主体功能;其二,受众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无法即时反馈,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透明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其三,由于是专题网站的性质,信息源的输送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受众却没有任何限制。据CNNIC的第三十次调查报告显示至2012年6月中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达35331.3万,而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7364.5万。
古琴的网络动态性传播则即是指依托网站建立的这些博客、个人空间或微博等网络虚拟社区(空间)平台进行的互动交流。如于2007年开始在“搜狐网”上开办了个人博客的琴家赵家珍,借此平台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各种古琴演奏视频及其古琴讲座,并通过留言与受众进行交流,其2007年创建始至今的访问量为485805(数据来自赵家珍个人博客)。但就互动性来说最强的要数新兴虚拟平台———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随时随地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在古琴网络传播中,微博依靠它瞬间、即时、零门槛的特点已成为古琴音乐传播的重要手段。四川大学古琴社在“人人网”上开通了“四川大学古琴微博”,主办者通过与古琴爱好者的互动,充分利用了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的资源进行古琴艺术的动态传播;岭南古琴传承人谢东笑建立的七木琴社所创办的同名微博“是集创作、交流、传承于一体的古琴文化空间”②,共发表微博2074条③。笔者通过网络搜索新浪微博,其中具有“古琴”标签的认证用户为337位,微博群129个,古琴活动455个,与“古琴”相关的微博1680117条④。微博的即时性、广播性的特点加快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古琴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的更为直接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可见,动态传播形态下的虚拟社区(空间)与静态传播的特征相比区别在于,其一:所传播的信息源虽然同样都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经过筛选后上传至平台的,但由于其更注重交互性特点,使得传、受两者的身份往往会在信息的双向传播中互换,即受众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这也是动态传播中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各个终端用户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之上,而传、受双方是否能就信息顺利解码,并得以反馈,完成良性互动,则要看接收者能否具有解码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对传播者的专业性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反之接收者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以达到有效性反馈的目的。
传播环境的变化对古琴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
根据以上议题分析,可以显见当代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必定会因为传播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传统的琴乐传承不外两个主要途径:其一,民间传承: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师徒关系之上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的传承,古琴也不例外。主要有如下三类表现方式:第一类为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古琴艺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传承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血缘或者建立在宗法、血亲关系之上的家族成员,这就注定了古琴技艺传播者的自主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导致琴艺继承人的数量和演奏风格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琴师王既甫(1807—1886年)将琴艺传给了自己的四个子女,其子王心源又将琴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和同宗晚辈[5];与王既甫并称“诸城二王”的王冷泉的徒弟王燕卿和王占亭也是王姓家族传人[6]。第二类为琴社传承:琴人通过结社,完成宗派认同,并通过琴乐教习活动,达到传承目的。而琴社的组成倚靠琴派核心人物建立,并通过琴社雅集促进不同琴人、甚至是不同派别、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和传播,如: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在其琴艺练成之后建立的“琴楼”在当时当地都产生了较大反响,而西湖琴社每年定期举行的元宵琴会、清明琴会、端午琴会、重阳琴会、岁末琴会等主题琴会,为古琴文化的推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7]其二,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校成为古琴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具有重要文化象征性的琴乐,原本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即“阶级性”———士大夫阶层。而随着近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琴乐被列入该体系的音乐学科内。部分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如1956年,梅庵琴派的刘景韶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古琴专业教师,培养出一批当今活跃在琴坛的著名琴家龚一、李禹贤和林友仁等。[8]这些传统的音乐传承方式在历史上无疑对传播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传播的形态主要是集中在人际传播的范畴。然而就传播面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显然无法与当代大众媒介相比,更无法与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网络传播相比。事实证明“全方位的网络音乐传播已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9],古琴的传承也不例外。根据传播学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传播具有远程性、即时性和延时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改变了古琴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琴乐打破了固有的文化、政治和阶级界限,获得较人际传播中更为多的受众,从各网站点击率研究过程中虽然笔者无法深入到每个被研究网站或博客内部获得更为核心的数据,但如表中所述,无论是网站的点击率还是博客的访客量也足以说明网络覆盖下受众的普遍性。下面笔者将从古琴网络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琴传承的变化:首先,无论是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或是后来的学校教育体系,基本都是师傅(老师)与弟子(学生)近距离地人际传播。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因此受到场域的阻扰,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而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琴乐学习的信息源通过上传通道到达终端服务器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社会不同群体中爱好古琴的受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在终端服务器上学习琴乐。古琴的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如前文所述具有静态传播特点的专题网站就起到的这样的作用,琴社和著名古琴演奏者(比如成公亮),通过网络上传古琴教育视频,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古琴;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远程古琴音乐教学内容。其次,动态性网络传播的虚拟社区(空间)由于其操作性强,普及面广,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的即时教学工作”的发展。师生在网络的两个终端进行授课与学习的互动(如传承岭南古琴的七木琴社腾讯qq社区等)。教师与学生的琴声、姿势、语言等得到了及时沟通和交流,克服了静态网站视频单向传播的弊端,进一步拓展了古琴网络传承的互动空间。其三,古琴的网络传承,还有具有延时性的特点。所谓延时性即受众可以无限制的搜索储存于网络空间的大量古琴音乐信息进行学习或讨论,而这时音乐信息的使用对于的时间来说是延长的。这样的延时性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中对时间和人的限制。这一特点在古琴网站以及网络社区都存在。当习琴者或传播者对某一问题话题进行网络讨论时,受众即可以选择即时参与讨论,也可以在话题一段时间后再登陆社区进行讨论或研究;另外,习琴者对于某段视频或者某个古琴问题产生兴趣时,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主动寻找网络中该学习项目进行学习或讨论,而针对同一问题在网络中往往可以找到好几个不同的学习范本。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的利与弊分析
网络是一个开放、互通的自由平台,其特点就是“有选择性,网络媒体可以使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和音乐话题”[10]。选择的自由给古琴爱好者以各种便利。然而,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途径来传播古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弊病。通过古琴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古琴以及传统音乐的传承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上文分析以为无论古琴网站属于那种类型,其传播形态都具有静态和动态的特质。在这样的特质之下,古琴音乐的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传播必然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优势:一、专业性强。由于“古琴”身份的限制,注定了该类网站有别于其他网站而具有特定音乐种类的专业性指向。而网站或社区的建立者往往是该领域中的“局内人”,因此,上传信息具专业性特点。同时,网站的建立更为古琴音乐的创作者在自由的状态下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古琴理念与音乐审美的场域空间,极大地激发创作热情。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网络环境下传播不再受到载体的限制,其传播不仅是网状的,而且呈指数速度递增。即每一接收音乐作品传播的主体会和传播者一样成为新的传播者,而原有的传播者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同时,更加多元化的网络音乐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终端、车载终端、网络游戏终端、企业的终端、家庭视频终端等可使网络琴乐传播无处不在。而受传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者无线终端就可以任何时间自由地选择在线视听或者下载古琴资源。三、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库中海量的的音乐信息为古琴专业人士搜集资料提高古琴水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琴的爱好者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古琴视频或者某些观点上传至论坛,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选择的自由性、资源的丰富性将对古琴的传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当下,古琴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对网络过分的依赖将影响到古琴艺术偏离该艺术发生的本源———文化属性———“儒家文化的精英艺术属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11],导致只关注其表象中的表演与技术,而弱化了古琴音乐背后的审美趣味、文化象征,同时由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网络传播对于古琴艺术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小众精英”艺术的古琴音乐,历来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自省之道,其以清远古淡为至美,体现了清雅致远,闲适虚静的审美情趣。然而,网络平台是一个在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支配下,倚靠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大众传播虚拟空间。由于其零门槛的界线导致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凡是在此平台之上的文化都离不开“被大众化”的宿命。琴乐网络传播也越来越驱向于让更多的人喜欢、听懂为宗旨,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之下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一“传统的”“精英化”的艺术种类。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的行为而是一种面向更多人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表达;同时由于网站运营的需求,有的甚是是一种隐形的商业性的行为。如此,网络传播中古琴文化势必由精英化、自省性、审美性向大众化、娱乐性、技术性妥协。“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特别是在运用一些现代形式通俗载体的过程中,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出现严格意义上传承质量的下降琴乐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导中,也会进行价值与精神的消解。”[12]如何避免过分重视网络传播古琴艺术而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千年以来的琴乐发展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进入到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为主的诸子百家之琴道的审美境界,也使得它具有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含义。这些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的“口传心授”的传承中过程中。琴乐演奏中讲究“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多种手法,单单一个吟的指法就有细吟、大吟、游吟、飞吟、长吟、落指吟等多种精微分类,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而这些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师徒相授的传承是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受者可以直接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在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才有可能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也无法完整地替代这种师傅当面指点和示范所传达出来的古琴艺术的神韵和灵动。依靠科技技术发展的网络传播,是通过技术处理将琴乐传播内容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并通过终端处理器实现信息的还原。虽然人们可以这样无障碍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随时接受琴乐信息,但接收到的是数字化的技术音像,即使是高清的技术,它依然是通过机器过滤后的信息。这意味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必受到非琴以外的设备的影响,如:服务器配置的高低、网络传播的速度等。因此,即使在具有即时反馈的特点的网络互动平台上,琴乐传播的“透明性”“即时性”仍是有别于人际传播中的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授方式因为受到技术媒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会影响到古琴艺术传授的效果。其三,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网络传播的整体发展有利琴乐传播,但也应该看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或有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目前,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音乐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些未经合法授权的数字音乐能够得以下载,以及部分网站受利益驱使提供某些盗版链接的行为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甚至出现未经任何许可在网站上提供音乐的浏览、试听、传播和下载服务,并通过这项盗版业务,获得巨额利润的现象。随着网络在古琴传播过程中影响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古琴学习热潮的兴起,古琴音乐传播过程中的商品性也在不断增强。为利益驱使琴乐的传播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在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音乐网络传播侵权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在通过网络最大范围内促进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依法地维护原音乐作品版权人(琴曲演奏者或琴曲创作者)的著作权,以及音乐制品出品人的邻接权的权益,保护好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制作者、传播者的积极性,从而最终促进古琴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结语
篇10
【关键词】琴曲;激趣;音酚胛幕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如苏少版《音乐》教材中的民歌、戏曲、曲艺、古曲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宝石。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宝石虽然耀眼,却十分陌生,不知如何欣赏。以古琴曲为例,古琴曲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学生对它很陌生,他们不喜爱也不知如何欣赏琴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一无所知到理解接受。下文,笔者以人教版《音乐》六上《阳关三叠》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感受古曲的魅力。
一、琴筝同台――探趣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琴曲《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但学生很难听出其激动而沉郁的情感。如何拉进学生与古琴曲的距离,变陌生为熟悉,变漠不关心为跃跃欲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需要找到一把能打开学生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欲的钥匙。笔者想到了学生熟悉的古筝,于是让学生比较古筝与古琴的异同,如外形、体积、琴弦的数量等,在有趣的对比中,学生消除了对古琴的陌生感。接着教师进行对比演奏,让学生领略古琴古朴、苍劲的音色,感受它与生俱来的历史沧桑感。在有了直观感受后,教师播放一段视频简介,让学生明白古琴的造型与“天圆地方”的联系,知道古琴三尺六寸五分长度的寓意。如此,学生便逐步熟悉了古琴,了解了它的文化含义。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中的文化,感受文化中的音乐打开了一扇窗。
二、声声交融――品趣
琴曲中蕴含着文人墨客时而细腻温婉、时而豪爽奔放的情感。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琴曲《阳关三叠》情绪的跌宕起伏和波澜不惊,让学生品味琴曲的趣之雅、情之浓,教师必须将音乐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当然,这种融合一定要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雅趣浓情。
古琴有一种常用的演奏技法叫“绰上”,即左手某一手指在琴弦上按一定规律向上方音滑动(可以理解成歌曲演唱技巧中的“上滑音”),这可以产生时而委婉时而苍劲的音效,表达丰富的情感。笔者通过演奏有“绰上”和无“绰上”的旋律,让学生聆听比较哪一个更能表现出作者送友人时无奈、悲凉的心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感受“绰上”时如同叹气般的音调中蕴含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为了引导学生边体验边品味,笔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嗓音学一学“绰上”的音调,让自己的声音滑动起来,唱出“绰上”的独特韵味,在模仿中品味古琴的韵味,同时了解古琴的演奏方法为乐曲的情感表达起到的烘托作用。接着笔者演奏古曲,逐步引导学生用缓慢的速度、轻柔的力度读一读、唱一唱诗句,在朗诵声与琴声、歌声与琴声等的交融中,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宛若古时的琴者。由此可见,欣赏古琴曲,就如同品一杯醇香的茗茶,需要细细地品、慢慢地品,这样才能品味出它独特的趣味。
三、身心共融――玩趣
《阳关三叠》每一叠的后半段音调纯朴、富有激情,连续的八度跳进及“历苦辛”等处的反复呈现,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和感伤之情。这样的情感若单一地表达,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索然无味的,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满怀学习激情而又始终陶醉曲中呢?《诗?大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们可以借古人之智,在古曲中动一动、玩一玩,需要注意的是古曲中的“玩趣”一定要玩得恰当而巧妙,要既不失趣味又能升华学生对词曲、旋律、情感的理解。
【教学片段】
师:旋律较之前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音区变高了,起伏变大了。(出示旋律对比线)
师:这样大的旋律对比,对乐曲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现在的声音条件还不足以充分地表现出“大跳”音程中的不平静,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可以用怎样的身体动作来弥补?
生:在大跳的高音处,“行”这个字上加上连续的跺脚,表现急速的行走,烘托诗人心中的不平静。
师:你们发现后面还用了什么记号?(重音记号)
师:这个重音记号,说明了艰辛的程度。
师:现在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我们可以将刚才跺脚的方式加进去,渲染歌曲的情绪,每个重音记号处踏一次脚。
师:现在,同学们把大跳中的强度和重音记号中的力度完整表现出来好不好?(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通过以上教学,不难发现,在随着乐曲旋律、力度变化的连续跺脚和单独跺脚等玩趣体验中,学生更好地体会了古人的深切情感。古人的情感在学生真切丰富、身心共融的表达中得以彰显。
四、研究乐谱――拾趣
古琴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若要真把它在40分钟内讲解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为了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教师必须乐海拾贝,选出学生最感兴趣、最易体验的部分进行教授。
例如:在《阳关三叠》一课中,笔者给学生介绍古琴的琴谱――世界上唯一的文字记谱方式――“减字谱”。“减字谱”是把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字的笔画缩减掉,然后重新组合,所以减字谱像字又不是字,每一个减字谱都包含了音的高低、快慢、长短以及双手在琴上的位置、演奏的方法。所以说,古琴是音乐与文化相融合的最具代表的形式。与其大费口舌地解释,还不如让学生研究乐谱,亲身体验古琴的文化内涵。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玩一玩古琴,尝试几个简单的演奏技法,比如右手的大拇指向外演奏叫托、食指向内演奏叫抹、中指向内演奏叫勾,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之后,笔者选择了一个减字谱: ,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下子看出上半部分有一个“大”字,立刻联想到了大拇指,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减字谱的下半部分会是什么指法?学生立刻会意,是右手勾第三根弦,左手大拇指按在古琴的第九个徽位上。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的眼睛是发亮的,身体是前倾的,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提出谁愿意试着演奏出这个减字谱时,大家纷纷举手。在有趣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被古琴文化所吸引,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
五、拓展提升――凝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学会唱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把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一首传承了若干个世纪的古曲,其背后的底蕴是十分深厚的。除了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文化,还需要以此为中心辐射开来,挖掘经典,凝练趣味。
在明白“三叠”的含义后,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数字“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用:梅花“三”弄;一而再,再而“三”;孟母“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