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7 01:3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尽管“量化”对于调动学校专业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考虑德育上作的特殊性,不顾量化管理的适用范围,在德育工作管理中强行搞量化,将产生一系列问题:
其一,追求量化目标容易导致德育工作囿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为了便于管理,管理者将不得不把德能过程中可以量化的任务,如好人好事的次数,受奖情况,违法犯罪情况等作为目标,并以此来衡量德育工作质量。殊不知,这地只是实现真正德育目标,即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正确道德观念形成的具体工作或工作过程中的个别参量,并不是德育工作所要追求的最终成果。相对于德育工作的本质而言,这些只是表象与手段,与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并没有必然联系。
如有些学生平时遵守纪律,待人礼貌,表现较好,可一到社会上却“原形毕露”,往日的“风采”荡然无存。因此如果用这些表象的东西作为衡量德育工作质量的标准,就可能导致人们不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因为这些标准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加强纪律而强行办到,不必用费力费时的思想教育方法。
其二,追求短期目标,容易导致德育工作上的短期行为。德育工作要实现其“育人”目的,必须树立长期观念。因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思想观念的转变更不能下命令,要有时间,要经过定的过程,甚至反复。德育工作和智育、体育工作的不同点主要是非常难以量化,以“育人”为目的的长远德育目标就更加难以具体化。学校如果回避德育工作的长期打算,不按品德教育规律办事,仅设短期目标,就会使德育工作只追求短期目标,出现短期行为,或拨苗助长,或自谓“铁路警察”,或扮演救火队员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忙于压“事故”,造成德育工作的失误。
篇2
一是重灌输,轻体验。有人说儿童的头脑不会自发地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需要灌输,还说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于是把古今中外的美德和规范收集起来,一条一条灌输下去,但真正在儿童头脑里扎下根来,并影响他的人生轨迹的,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努力探究并获得真实体验才有可能。
二是重防范,轻赏识。学校制订几大类几十项便于操作的规章是必要的,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不以赏识教育为主,却以防范为主,把重点放在检查和纠正错误行为上,一旦学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交警对付违章车辆一样,唯章独尊,把儿童赶进机械服从的狭路。这样虽能取得短期的效益,但禁锢了儿童的思想,培养了奴性的人格。
三是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首先要让他们遵守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国外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在回答记者有关“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洁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他成功的起点。
四是以往的德育工作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用同一目标培养儿童,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以大工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对待教育。
新的世纪对学校德育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的策略是,确立“生活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和“渗透”,强调“实践”和“体验”。
德育应走到学生生活中去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国外有位教育家说摘要:学习就是学生的活动,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而学生就应成为广阔天地的大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者。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和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接受磨练,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学校德育如何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呢?
在观念上,教师要熟悉到我们手中是正在成长的活生生的生命,每个儿童都是大自然的作品,每个学生都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喜好广泛,富有创新的潜力,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对新事物的追求和敏感往往超过成人,教师是他们平等的朋友,爱他们是我们的天职。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强迫他们服从,歧视顽皮儿童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是对神圣的教育的亵渎。
在行动上,教师要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了解学生鲜活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童年时的生活是真正独特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生活。我们认为,一旦我们走进儿童的生活,就会发现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他们的想法是成年人所没有的。例如,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见报后,有一些学生产生困惑摘要:“可惜我遇不到歹徒,成不了英雄。”这时,我们的德育就可和儿童向往英雄、又不全面熟悉英雄的鲜活思想相沟通,提炼成一个个热点、焦点和是非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话和辩论,发动一场有关“英雄观”的讨论,明确了只有平时“见难相助”,关键时刻才能“见义勇为”,同时碰到突如其来的情况也要机智应对,量力而行。而那些默默无闻地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人都是无名英雄,也是最可敬的人。
儿童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亦有多宽广。
1、课堂生活,应重在感悟和体验。
学科本身就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如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迅速感悟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情感上同作者产生共鸣,和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这样才能收到陶冶情操、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数学课,要让学生多体验辩证的思想,严密的逻辑,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社会课,要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环境保护的重要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向后进生倾斜,让他们朗读和发言,让他们体验成功,寻找自信,缩短差距。
2、课余生活,应重在交往能力、做人准则的培养。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非凡的交往活动。”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因而,在课堂学习之余,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师生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建构着自我。另外通过生和生、生和他人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和他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3、家庭生活,应重在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物质的贫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弥补了学校德育的软弱。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家庭教育,往往把生活中的困难、劳累和挫折都由家长去代劳,民谚说得好,“勤劳的母亲养了个懒女儿”,而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困难、碰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论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面向未来的要求,都要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社会实践,应重在参和。
同志在《有关教育新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我国的社会生活涌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气和活力,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假如学生不去参和,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熟悉、道德情感,仍然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
我们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这片热土,从看四周的变化来感受改革开放的大成果。同时,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新问题,让学生自我思索、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新问题、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例如,我们依托红领巾法庭、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等校外教育阵地,开展“法庭听证”、“学农学工”、“我当售货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价值,体验各种社会职业的功能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东西部手拉手”、红领巾献爱心等活动,体验友情和爱心、体验小伙伴顽强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体验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
德育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生活德育观倡导德育以活动为中心,一切德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德育过程中,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的生命体,主张尊重他们,解放他们,关心保护他们,通过创设有利于他们全面、主动发展的多种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熟悉活动、教学活动、劳动活动、创造活动、品德方面的活动和情感方面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培养学生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体系。
1、注重发扬主体精神。
每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熟悉自我、发展自我,学会自尊自爱,学会和人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如我校的“小龙人中队值周活动”,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自治、自理、自立,培养主人翁意识,并使每个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他律”和“自律”,既学会自我评价,又学会自我调控;既学会管理自己,又学会管理别人,真正达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2、注重坚持全体参和。
开展各项活动,班干部和音、体、美等尖子学生锻炼和提高的机会非凡多,相反,一般学生大多只充当配角。我们应抛却浅薄的功利观,走出应付中心工作的任务式小圈子,真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努力唤醒蕴藏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他们身上最优秀、最灵动的天性。我校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教师能洞察儿童心理,成功地在班里设立水长、花长、灯火管理员、师生静静话传递员、童画廊廊长等“十佳自我服务岗”,定期评选班级的“卫生功臣”、“作业标兵”,颁发班级大雁奖、新星奖和金苹果奖。不仅所有班级有值日班长,有的班级还有两套班委。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很好弘扬,以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学生同样表现得生龙活虎。
3、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
学校的一切活动,如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做到德育活动系列化、制度化、阵地化,努力构成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潜移默化。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晨会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晨会活动探究,开创了“生活万花筒”、“欢歌一曲”、“一周望”、“知识爆米花”、“实话实说”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栏目,为学生喜闻乐见。班队活动也根据学校、级部、班级特色,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天降大雪,带领学生赏雪、画雪、写诗;春风送暖,和学生一起踏青、放风筝;在野外开展自护、自救的演习;组织学生写友情劝诫信,帮助好朋友一起改正一个缺点;开展丰富多采的小龙人龙年系列活动,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德育应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
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充当着德育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监督者,而受教育者则成为配角甚至看客,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再者,一味强调规范在德育管理中的功能,对日常行为规范的练习表现出过分的热情。这种程式德育把全人类的道德真理变成了一些狭隘的日常生活的准则和规则,只有马后炮式的查漏补缺,没有师生的创造性,德育便如一潭死水,何以能育人?
篇3
一、充分熟悉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静静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和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熟悉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功能,以及积极主流和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熟悉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和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和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征、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新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摘要: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二)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熟悉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熟悉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做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新时期的院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和企业管理相衔接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参照系由封闭的院校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和企业的要求相衔接。如若不然,学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业后是另一套,这将增加学生的不适应性,减低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为此,必须做到摘要:
1、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和相应的企业要求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同时要设置专业环境,在环境中练习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和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位饭店的总经理说摘要:“你们学生不及格还有补考机会,而在企业做错了一件事就难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和企业要求吻合。首先,应突出制度化管理,将规章制度熟知熟记,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执行上不能沿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违犯,否则就要受到处罚;第三,要适当减少耐心说服的思想教育过程,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环境。
3、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参和竞争。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工作及各项评选和比赛中为他们设计竞争舞台,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达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行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他们能否承受竞争机制冲击的淘汰和排挤?能否经受挫折的考验?实践证实,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住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包括摘要: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保健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肌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练习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心理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积极参和竞争。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预见性。做好上岗前的心理预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场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交给学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方法,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篇4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从教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无形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in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的概念。杰克逊运用隐性课程概念揭示与探讨了学校中的守则、常规与章程的作用,并指出学校生活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这三个特征对于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1]。由于隐性课程“不仅展现了班级课程中以前未认可的成分,而且还由于它提醒我们注意了过去学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未被发现的方式”[2],因此,“隐性课程”成为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课程理论家、教育哲学家等纷纷撰文论述,并出现了大量与隐性课程相类似的术语,如隐含课程(implicit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curriculum)、无形课程(inrisible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tcurriculum)、非正式课程(imformal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unofficalcurriculum)等等。问题与争论掀起了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1977年以后,隐性课程理论形成了三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派别,即结构—功能论,现象—注释学及社会批判理论,它们对隐性课程的定义、结构、功能均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上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杰克逊在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时说,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它心理的成长。那么,这些价值、规范、态度、动机是从哪里获得的呢?并非是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暗默中、潜在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儿童。杰克逊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往后,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由于研究者角度不一而使隐性课程缺乏统一的定义。为了更具体地理解隐性课程,特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尽管课程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既然作为课程,一般都囿于学校情景之中,就“学校课程”而言,是学校情景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因此,像我国一些学者提出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把家庭、社会的影响包含在内的看法是不准确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经验中的一部分。
(二)隐性课程就其内涵来讲,是非学术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它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有人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3]
(三)隐性课程作为与“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两部分。学校中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为显性课程(有人认为提显著课程为妥),除此之外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均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至少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显性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负作用”;二是学校情景中的制度因素,如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人际关系等;三是学校情景中的气氛因素,如校风班风;等等。这些因素是教育计划中未规定而又确实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第一个内容类似于杜威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learning),第二、第三个内容可等同于校园文化这一概念。
(四)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附生物”,既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内自然影响的属性,也体现着教育的属性。换言之,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通常都是在“非目的性”、“无计划”的自发偶然情况下发挥作用,学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但也不否认隐性课程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也会有意识地从学校环境中习得某些经验,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意图性、预期性的状态。
(五)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实际上,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且互相转化的。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中强化(有时也存在着弱化甚至对立的情况)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显性课程中包含的观念,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信念等等,由于连续多年的传递过程,会转而消融成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内容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有关方面的重视,转而可以成为显性课程中的一个内容。
二
考察我国学校德育发现,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有:一是由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二是由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团组织实施的各项德育工作。若将这三种途径置于课程这一名称之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这是学校“正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识、公民等等课程;二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如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学校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我们可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欠缺之处。例如,在上述第三类“德育课程”经常因其是分散的、无形的、隐蔽的而被忽视;上述第二类“德育课程”也常常会变成各种条件反射式的、单纯机械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第一类“正规德育课程”往往也只是教给学生“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德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除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之外,我们必须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用传统课程论观念来审视无正规德育课程的一些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泛德育”。按上述隐性课程的认识,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课程
杜威在谈到学习结果时曾说,一种是人们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专门的学习任务学到的;一种是无意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交往、评价等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理想、情感、兴趣、意志等。因而杜威认为在正式学习结果中还附有其它的学习结果。[4]这一思想以及在后人的有关论述中使我们明确: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在这些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从中学到的可能是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目的相反的东西。这些影响显性德育课程教学的因素便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另外,传统的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的德育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升旗仪式活动等是属于显性德育课程,但一些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却具有品德养成性的活动,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像这类活动便属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显性德育,但存在于教材,被教师忽视的一些德育因素以无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些因素也应视作隐性德育课程。
(二)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它主要是指学校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彩的客观存在物。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就曾指出:“课堂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5]学校的校容校貌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干什么。”[6]
(三)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和体系,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满足或适应某种基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顺便提及,没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同意的一些守则规范本身就无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
(四)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不仅如此,还由于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
三
学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例如,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如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原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对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视还来自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之中,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接受器,依靠刺激、强化的方式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这是欠妥当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7]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8]
社会心理学则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青少年日益求助于同伴,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他们同样从教师的言行中来进行学习。另外,在当代社会,高度开放和变动不定的环境和信息,加剧了学生的困惑与不解,学生原来的认知经验与环境的反差被凸现出来,造成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同程度地减弱和抗拒倾向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就很难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被他们内心承认和内化为品质。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加强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这一特征正好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教师和学生就是“活教材”。
四
具体来说,隐性德育课程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哪些作用,隐性德育课程中的物质环境、制度、气氛又是怎样起着品德养成功能,从而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供启示与帮助呢?下面进一步加以阐述。
(一)认识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与说理,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
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校园美的象征,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例如,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教室,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悬挂校门,用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点缀墙壁等等,会使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学校倡导什么、追求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9]因而要能够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另外,校园传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教师言行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导向作用。
(二)情感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仅仅指望在显性课程中就能完成与实现。情感的形成尤其离不开隐性德育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之中的情感交流,会形成学校特有的人际情感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他们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
(三)行为规范功能
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制度设置、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
在一个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行为就很难杜绝。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墙壁装饰不整洁、雅观也会引起学生思想懈怠、纪律松弛。良好的校风班风也将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将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柯尔伯格于1974年进行了“公正团体法”的教育试验,力图使学校和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民主的道德气氛、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公正团体”,教师是这个团体的“公民”或成员,起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学校和班级事务采取直接的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投票表决决定。柯尔伯格旨在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道德气氛来发展学校的道德行为,而良好的道德气氛的建立需要教师的道德引导与民主精神、学校组织制度的公正合理、班级团体舆论的正确导向。
以上分析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作用机制、功能表现三个问题,抛砖引玉,旨在引起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在德育实践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切实发挥出隐性德育课程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品德养成功效。
注释:
[1]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Eggleston,s.,TheSociologyoftheSchoolCurriculum,1977,P110.
[3]Vallance.E,HiddenCurriculum.InHusen,T.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Vol.4,P.2177.
[4]赵祥麟等:《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版,第148页。
[5]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篇5
【摘要】“管育”模式是中职德育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和必然性。不可否认,这种传统德育管理模式对提高中职学生道德修养,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共育自管”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中职;“管育”模式;“共育自管”模式
长期以来,中职学生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时间观念薄弱;心理上,逆反心理、自卑心理较严重;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公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人际交往方面不懂礼仪常识、恶意中伤他人等。传统“管育”模式正是基于中职学生个性特点而产生的,“管”是德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纪律和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育”是在“管”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进行培育,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管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管育”模式对中职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身心良性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校沟通出现“错位”现象,“管育”实施主体单一
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是一个共同体,德育工作的开展需注重三者之间的平衡。如此,德育的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持与巩固。
现实中,很多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孩子进入学校,一切都由学校负责,学校才是德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学生的问题解决不了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失职。多数家长缺乏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意识,有些家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学校被动参与对孩子的管教。来校参与“管育”的家长又会进入新的误区,力求对孩子的“管育”立竿见影。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时,他们缺乏耐心,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迫使孩子接受学校教育,认识不到家庭对孩子的发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延续性和艰巨性。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得学校和家长间的沟通出现错位,使得学校德育工作中原本已获得的某些成效因无法在家庭得到延续而中止。
德育不仅仅是品德方面的教育,还包括心理教育,两者相辅相成。除家庭因素外,中职学校似乎未能有效发挥心理教师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德育管理方面的作用。在实际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是德育人,又扮演着家长和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面临的压力较大。
(二)管理层的德育工作存在误区:重管轻育
传统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制定一系列德育考核标准,将德育工作量化。学校对班级,班级对学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项,通过完成考核项获得相应的分数,最终作为德育考核等级评定依据。管理层认为德育工作必须量化,因为在实践当中似乎找不到适合的方式去衡量学生的日常行为,量化管理效率高,效果明显,所以量化考核越全面越好,越细越好。学校德育考核项几乎涵盖学生校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学习考勤,小到领结指甲,样样重要,天天检查,日公布,周统计,月总评,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达到“全、细、准”,德育工作的重心全落在管理上,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育,从而使得有些学生在过于严格的管理下出现了心理问题。
二、“共育自管”模式的实施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需对传统德育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实行“共育自管”的管理模式。“共育自管”模式是以校德育工作者为头,携手家长、心理教师、社会工作者共同教育学生,强调人文关怀,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一)构建家校互通平台,促进家校交流学习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家庭也是学生的学校,家长是学生的首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学校如不重视家庭教育,德育工作将孤掌难鸣。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有:家长不了解职业教育,忽视学校德育工作,一味强调对孩子严格要求,却不能以身作则,不懂教育技巧方法,对孩子缺乏信心等。因此,学校要借助微信、家校通等网络平台分别成立班、部、校三层梯级家长委员会交流群,提高家长认识,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将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现状、相关政策、专业发展、校内新闻等推送至网络交流平台供家长阅读,让家长从宏观角度初步了解职业教育。学校、专业部门举行有关职业教育、个人职业规划、德育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讨论会,班级不定期举行班会,让家长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发展和学校开设专业特色及前景,明白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德育管理的方法,使家长与学校有共同的教育期望和培养目标,让家长认可学校,主动承担责任,由被动配合学校工作向全面支持学校工作转变。此外,学校还可邀请家长参观校、部、班举办的各种比赛、文艺演出活动,加强家长对子女的认识,增强家长对子女的信心。家长甚至可以参与班级、部、校文化建设,设计制定规章制度、德育考核项,以达到共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二)携手心理教师、社会工作者,建立学生信息档案数据库
中职德育管理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关注的内容有共同点,如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习惯、性格塑造等。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很多问题涉及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打架、欺凌、厌学、考试焦虑、逃课、吸毒等证明学生心理存在很多题,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心理教师应向德育工作者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与德育工作者不定期举行讨论会,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次,建立心理咨询室,对个体提供心理帮助、指导,及时引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与德育工作者、家长共同制定咨询计划和个别教育方案,对教育效果反馈,存档;再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个性、兴趣、身心状况、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学业情况等建立学生信息档案数据库,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监测依据,更为学校德育管理提供指南。
心理教师对德育管理工作的帮助显而易见,可他们也有局限,他们重点解决的是学生个人问题,所利用的资源有限,处理问题受制于校方等。与心理教师相比,社会工作者工作手法多样,善于整合社会或社区各种资源,处理问题受学校影响较小,更能发挥专业技能弥补德育管理工作的不足。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原有的品德与心理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学生面临的问题多样,牵涉的范围更广更复杂,在学校推行社会工作制度势在必行。尽管社工在参与学校工作方面有待研究,但他们至少可以为学校做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与学校德育工作者相互学习交流,协助学校德育工作者、心理教师、家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二是配合学校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德育管理、学生品德的发展提出意见、方案;三是利用校外资源,组织社区活动,改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以人为本,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实施德育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人为本。学生是人,是有活力的生命体,有生理、安全、情感上的基本需求。学校要学会真正关心学生的需求,关怀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个性,认识到学生是德育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学校德育管理中应重视学生参与,通过举荐或自荐的方式从校、部、班学生会或团委学生会选拔人才,然后通过培训组建管理委员会,设置宣传处、督察处、纪律处、文艺处、宿管处、社区处,每处配一名德育工作者。宣传处负责学校、部门、社团的宣传工作,如生活广播、才艺表演、学习讲座、校间访问、运动比赛、公共卫生等,通过这些活动,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展示学生才华,张扬学生个性,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间了解与同伴间交流,杜绝不良行为习惯,防范各类违纪甚至犯罪行为,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成长。纪律处负责学生日常检查,对评比项目做好详细记录。奖惩制度在德育工作者的引导下由管委会成员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制定,具体实践当中要接受督察处监督,做到公正公开,在管理和被管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社区处是在社工、学校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管理的办事处,包括社区文艺表演、体育活动、卫生保健、治安服务等。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中,锻炼能力,完善对自身的认识,对学生群体意识、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也间接培养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和谐稳定、积极健康校园的建成奠定了人文基础。
中职德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更需要德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认为,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能动性和被动性的统一,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因此,除了强调共性,德育管理者要正视学生的基本欲望,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性,把学生放在生动而鲜活的校内活动或社会关系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践行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石海.中职德育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探究[J].职教通讯,2016(27):29-33.
[2]丁梅.试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J].职业,2015(12):122-123.
[3]王国强.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0):45-46.
[4]魏朕楼.中职学校德育管理需多借家庭之力[J].中小学德育,2013(07):46-47.
篇6
一、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的情况下,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必须先面对智育和德育孰轻孰重的选择。就学校实践而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办学宗旨,不仅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会深得家长的拥护,使自身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社会意义上讲,道德教育能培养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公民,不管这个公民是学者还是商人。而智力教育却只能培养专业人才,这种专业人才一旦道德缺失,将会危及社会,其破坏力不可估量。因而,学校管理要坚持优先发展德育的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大德育思想,切实把德育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不可空喊口号。
二、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和德育工作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按照总体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把党团组织和学校日常的政治思想工作、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课等全部纳入德育体系之中,统一领导,统一安排,分工合作,建立统一的德育领导小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充分发挥“五支队伍”的作用
1.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定期召开学校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座谈会,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为制定学校德育目标和措施寻找依据,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既肩负着“设计师”的使命,又肩负着“施工员”的重任;既是校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手,又是学生成长的保护者和引路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五个深入”“、五个心中有数”。“五个深入”,即深入课堂,深入教室,深入操场,深入宿舍,深入学生家庭。“五个心中有数”,即学生简历心中有数,学生家庭情况心中有数,学生特长爱好心中有数,学生德育教育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状况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学校德育工作做得扎实细致。
3.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特别是政治教师的作用。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堂阵地,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寓德育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加强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引导教师注重课外教育,做到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课余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把学生当作志同道合的挚友,与他们打成一片,促膝谈心。重视第二课堂教育,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要把身教与言教结合在一起,以德教人,以身示范。
4.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是学生的骨干,也是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准确反映学生心声。他们参与学生的学习、考勤、纪律、卫生等管理活动,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对班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应做到: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培养,时刻注意班干部的表率作用,使之在政治上堪称楷模,在学习上身为表率,在工作上身先士卒,在生活上宽以待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给他们一定的权力,放手让他们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踏实勤奋,兢兢业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我,使他们从内心感到,把班级工作搞好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班主任要认真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多的关心和体贴支持他们的工作。
5.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德育教育中最有生机的力量,要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要做到: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地学习、净化自己的灵魂,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开设“建议箱”,让学生直接与学校领导联系,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给学生自我教育提供用武之地,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充分施展才华而健康成长。如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举办各种文学小报、黑板报、宣传栏,使学生在活动中处处受到熏陶和启迪,使德育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主流文化教育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情趣,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价值观上的升华。在开展校园活动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
篇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学的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的各种要求,无所适从,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许多新的问题,急需探求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为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德育管理;三维教育网络;国学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沿阵地,学校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学的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对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的各种要求,无所适从。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许多新的问题,急需探求新的教育模式,适应这个时代。认真抓好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举措,为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中学生德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
(一)学校教育管理层重智育轻德育。
由于知识、信息、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的竞争变成了考试成绩和升学的竞争。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好坏,其中教学成绩占很大比重。教育部门的评估也主要以升学率为重要依据,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无论从家长到学校到社会,都只注重成绩,忽视了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首”。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为适应留守少年不断增多的局面,各地区都设立了住宿学校。学生在学校里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三)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造成中学生价值观念错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与融合,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出现,让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难以判断谁是谁非,谁优谁劣。一些中学生的人生道德观、价值观取向发生错位,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和感恩的心,形成了塑造自我形象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影视剧中的“阔气、怪气”,言行举止上的“匪气、流气”,对待他人抛开原则讲“义气、霸气”,对待正面事物持怀疑态度,有抵触心理;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在他们面前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有增无减,由此可见,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其责任任重而道远。
(四)中学生心理脆弱,缺乏坚定的志向。
由于现代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上“唯我独尊”,而且心理承受力差,稍有挫折就会出现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由于生活条件优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认为上学无用,他们在学习上拖沓;吃穿上攀比;思想上不求上进的;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求付出只求索取、待人冷漠等现象比比皆是。
二、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深化德育管理,承载心灵成长。
学校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为育人目标,坚持全员育人的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学校德育管理特色。
1.建立了科学的德育管理机制。
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德育管理从学校到年级到班级、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点面结合,纵横交错,为全员、全程、全面育人搭建平台。管理制度方面,制订《中学生一日常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开展社团活动建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成立多个社团小组,如:书法社团、炫舞社团、丹青社团、礼仪社团等。组织社团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社团活动的开设,也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形成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教育网络。
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趋势日渐凸现的当今时代,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种德育渠道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德育网络,对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有很大的作用。
1.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促进家、校沟通。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促进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沟通;同时建立“校迅通”网络平台,加强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校联系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共促学生发展。
2.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共促德育教育。
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学校每学期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我国遭遇自然旱灾时,可以组织全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为灾区献出一片爱”活动;与消防大队联合组织“预防火灾”演习活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们学习如何与社会相融、如何与他人相处。
(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引入国学传统教育。国学传统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以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礼仪修养。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弟子规》,每天诵读《弟子规》,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聘请国学教师到学校给广大师生做演讲,国学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可以使师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篇8
近年来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过去惯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不灵了。班主任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思路。现在初中学生知识面广,肯于思索,班主任的思想工作经常遇到一些难以对付的奇谈怪论,但如能因势利导,把道理讲“透”,绝大多数同学是能服其理、认其道的。例如,有个同学课间在教室打着打火机玩。教师去劝阻:“你怎么在教室里打着打火机呢?”得到的竟是意想不到的回答:“我在课间玩玩打火机,又不违背什么规定。”听了他的话,如果忍不住地训斥他,拿不出有说服力的道理来,恐怕他是不会服的,在座的其他同学还会感到老师无理。教师控制了情绪,经过冷静认真思考后,在班上作了如下分析:“同学们知道,一把切菜刀在厨房里用,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无缘无故地拿着它走进教室,你们会是什么感觉?再如唱歌跳舞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你在自习课哼歌,这又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同样,与抽烟相联系的打火机,如不是用于别的,你拿进教室来玩,这又说明了什么。你们已在哲学中讲过一个道理,同一事物联系着不同的条件,就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这位同学听后,终于自觉地收起了打火机。 面对学生不健康心理,要有配套的矫正措施。由于初中生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的娇惯、社会的影响,造成许多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具体表现在:为我考虑多,为他人考虑少;追求所谓个人性格自由,不愿受约束;虚荣心强,性格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等。要矫正这些不健康心理,不是一朝一夕,靠谈一次心,开一个班会就能解决的,必须要有配套措施,综合矫正。如现在有许多同学在家里跟父母唱反调;在学校跟教师唱反调,存在较为普遍的逆反心理,严重干扰和影响思想工作。教师可利用一次班会课作专题讲座,从理论和事例的结合上,分析其根源,找出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帮助同学认识其危害性。同时,提醒学生在和师长讨论问题时注意两点:自己的意见能否被师长采纳,主要在于理由是否充分,要求是否合理。这样不仅可以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利于加强班集体建设。
一、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的途径:
1.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队伍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中学学生年龄小,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师的性格、品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德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心理素质、工作能力,是保证德育向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德育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伍,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建立全员化德育管理制度全员育人制度就是明确全校教职工的德育工作职责,让教职工主动参与学生德育管理。同时,制订教职工参与全员育人的考核制度,对全校德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情况列入学校年度考核范畴,以此形成管理全员化的良好氛围。
3.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制度学生的思想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资源育人。为此,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校通”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定期和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可和法院等执法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德育基地。
4.建立人性化的德育管理制度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怀备至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公正无私、勤恳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形成班级和年级的凝聚力、向心力;用大度、宽容、慈爱的胸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总之,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因素和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认真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断创新,跟上时展的步伐和要求。
二、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1.建立规范的管理激励机制。首先,制定常规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学生课堂常规》等,并按照标准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做到一以贯之;贯彻常规从小事抓起的思想,控制好学生的到校、课上、课下、放学、课间活动等日常情况下的言行举止,注意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管理精细化。从严要求,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篇9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渗透
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中长期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成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模仿力较强,而且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道德理念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很多消极的理念都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班级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受到良好的德育影响,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结合在班级管理中的经验,谈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
一、打造特色班级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一些纪律和卫生方面的评比活动,提高和改观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在评比中,学生才能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以获得活拥氖だ。在班级管理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宿舍卫生的评比活动,每天早上我都带领卫生班长去各宿舍进行检查,并对当天的卫生情况进行打分,并在周末进行公布,选出优秀的宿舍,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维护和打扫每天的宿舍卫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在信息社会化的今天,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家庭,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多方面地了解和关心学生,走近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对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每个人都会犯错,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这时教师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给学生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影响,从而自觉改正。这就要求我们要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如有一位学生特别顽皮,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各科教师都批评他,在了解情况后,笔者针对此学生进行了开导和教育,在经过一个月的思想教育,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三、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家长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小学的一个特点,他们的学习最初是从模仿家长的行为开始的,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德育首先要从家长做起,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使家长自主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给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因此,在家长会上,笔者给家长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要求家长从自身做起,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以身作则,凡事要求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先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做的家长一定不能做。这样给孩子在家庭中树立起学习的好榜样,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德育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受到良好的德育影响,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德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德育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感受德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如在植树节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植树;在清明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星期天组织学生去公园进行捡垃圾的活动。这样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实现德育的目的,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
五、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特别是小学生,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是对他们努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他们继续努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和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能够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热情,更好地遵守行为规范,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德育 聋生行为规范爱的教育等
德育是对聋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的教育。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强德育工作的管理,正是保证学校德育首要地位的重要条件。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树立学生德育人人有责的思想
1、构建全能的德育工作网络,通过完善竞聘上岗教师的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教育责任,确保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首先,建立以校长、书记为主导,以教导处、保卫科、后勤处为主体的工作网络。其次,依据我校大多数学生住校,封闭化管理的特点,强化教师们的德育意识,树立起事无大小、事事育人的观念,积极参与到具体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2、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做好对上汇报,对下尽心负责的工作,加强与家长、任课教师的交流,切实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继续设立班主任工作记录,聋生谈心通讯录,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通过平时抽查与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极其聋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和表现情况,合理考核每位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业绩,真正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3、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按照“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十不”行为规范》,全面推行“爱的教育”和“和谐教育”,做聋生喜欢的老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促进养成教育。
把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学期中。通过德育集会、班会(队会)、团会、讲座等形式,让聋生熟知《规则》和《规范》的内容,并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树立争做好孩子或文明少年的思想,真正把养成教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建立聋生心理健康指导室,教育聋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聋生生活经验少,思想单纯、模仿性强,辨别是非、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差,加强德育工作管理,对于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避免各种消极影响的侵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聋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聋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聋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聋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聋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聋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真正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聋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使它与其它教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1)我校建立了聋生心理健康室,聘请了心理教育骨干教师作为聋生的心理指导教师。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聋生懂得健康情绪,使聋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2)认真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段教育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3)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及能力,教导处、班主任和学生会结合残运会、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组织聋生开好主题班会,听演讲报告、看电视或录相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集中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大讨论的活动,培养聋生做一个诚信的学生;由团队和班主任一起,切实抓好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通过组织聋生护旗、出旗,打手语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行注目礼等环节渗透德育思想,强化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5)由教导处通过张贴伟人画像,《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图画,充分利用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和入队、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通过参观潍坊名胜和优美景观,强化聋生“爱祖国、爱潍坊、爱学校”的教育,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聋生的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6)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课外读写计划,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培养聋生的读书习惯,提高聋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各部门通过开展一月一次的室内文化评比活动和象棋、乒乓球、篮球、绘画、书法等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聋生的综合素质。
四、对聋生进行爱心教育,促进聋生健康成长。
通过实施阳光助学计划,组织有帮扶能力的教师与困难聋生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助学人员通过补课、家访、谈心、经济资助等形式,从聋生的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帮助困难聋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聋生身心健康成长。
针对个别聋生的厌学心理,缺乏自信心,不劳而获的思想,由教导处和学生会共同举行以“勤学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自尊自强教育”等内容为主的专题讲座,教育聋生树立文明辨是非,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聋生生活的热情。
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鼓励聋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聋生的潜能。通过举行体操比赛、运动会、绘画展、游园活动等给聋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电话联系、访谈等形式,帮助家长增强参与教育的意识,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在家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积极参加适度的体力劳动,主动帮助家长做好家务。
定期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安全自救、健康卫生、珍爱生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教育,培养聋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自觉抵御不良习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