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7 15:1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教学;学术与行政;大学教育;大学治理
一、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行政、学术与教育的三维平衡谱系
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有效开展的实现,需要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所涉及行政、学术与教育的权力体系协调平衡与活动环节的有机衔接,当前这个议题突出的语境就是基于治理理念与模式,在去行政化推动下,行政与学术的权力关系改革,在我们聚焦于学术与行政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权益范畴,教育及其所产生的教育权力,也许会说,教育不就是学术吗,它的权益不是涵盖在学术权益中吗?其实不然,教育与学术有交集,但是独立的权益体系,从活动性质考察,学术使人探求客观世界与社会的规律性科研活动,寻求的是真理,具有客观性吗,而教育是育人活动,它涉及科研、教学、学生工作、思想工作、后勤服务等,既有教书育人、也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实践与人,教育是与育人内容、环节相关的方方面面相关,学术活动是其重要交集面;从组织性质考察,行政是大学作为科层制行政组织的性质表现,学术是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性质反映,教育则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性质体现;从权力主体范畴来看,行政主要是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如各职能处室工作人员,学术则主要是教学科研人员,以教师为主体,教育则是全员性,包括行政、教师,还有教辅、工勤人员以及非学术化的学生工作人员等;在代表性权力组织,行政主要是党政委员会,校长办公会,学术主要是学术委员会,教育则涉及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学、教学委员会等;从关系角度来看,教育是核心、学术是基础、行政是保障,教育为本、学术为体、行政为用。因此,大学治理的有效实现,就需要处理好行政、学术与教育的权力关系,实现均衡治理局面。
二、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治理平衡的基点:行政与学术的协同治理
去行政化不是取消行政,而是改变行政权力泛化的局面,使行政回归于管理服务的本位,强调学术与学术权力,不是突出学术的唯一性,而是从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出发,承认学术的专业性与独立性,二者并非对立存在,而是建立大学学术共同体与教育专业机构的组织特性上,应该是一种协作性共同治理关系。学术共同体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因此学术权力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本源性权力来源,在大学权力体系中属于的基础性权力,学术权力的基础是民主程序上的专业性共识,对于学术事务的决策是由具有学术职称等级差别的学术人员,以民主评议、投票、研讨辩论等集体表决的得以实现,当民主形式不完善时,就会出现评议表决不公平,学术权威独大,程序繁复效率低下的种种问题。现代大学已经从单一的学术共同体,发展为集学术组织、教育机构、文化场域与准公益组织于一体的复合型组织机构形态,组织化、机构化与场域化互构性较强,单一的学术权力不能全覆盖,学术权力的运行应有边界,特别是权力来源于分工,在大学内部分工结构上,是围绕学术、教育、教学,形成教学岗、教辅岗与行政岗的分工,并且分工之间是专业合作与职业协同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结构化的分工体系,一方面大学中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日益专业化、职业化与岗位化,教师兼职或专职行政管理的岗位空间与素养要求已经不可嫩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同存在;另一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紧密的组织机构,当组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行政管理的效率就成为至关重要的治理标准,因此专业化、职业化与科层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就具有支撑轴动作用;行政权力主要解决除学术事务之外的其他事务,包括大量的行政事务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诸如争取社会资源、制定发展规划、管理内部事务等。[1]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作为大学内部的两种权力类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合作、协同与相互监督的关系,二者都是满足大学基本功能实现与发展的工具性权力安排,权力的根本功能目标是一致的;并且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具体权力功能上还具有区别性协同关系,是独立存在不可相互替代的额,大学教学、科研的基本属性与功能的保持发展,需要学术权力正当性的存在的同时,也需要行政权力的合理支持,行政作用在于大学非教学性行政事务性活动的开展,保障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效率与可持续的开展,形成权力互补、职能互动与功能互嵌的有机整体,发挥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与教育权力的协同互促效用。
三、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治理平衡的动力;学术与教育的互动
学术具有自己独立的领域,教育也有自身独特的范畴,二者既相互区别,又有交集互动空间,学术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与内容之一,教育又是学术的实践范畴与方式之一,大学的精神包含学术精神与育人理念,因此学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互动的。这互动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与学术的互动,通过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理性思考等途径对教学活动在继承、发现、综合及应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超能力与所做出的创新性成果。[2]在理念层面一个大学的学术能够影响教育活动,如北大的学术自由与独立的理念,兼容并蓄,严谨治学的精神,使得北大的教育具有了以人为本、严谨开放的特点,反之一个大学的教育理念也应影响着教师学术活动的伦理判读与行为选择;在主体互动层面,教师是学术者,也是育人者,教师的学术活动受教育活动制度与机制的影响,这点在地方大学尤为明显,在我国大学分类管理的去趋势下,地方大学许多是教学型大学,未来还将出现技术型大学,教育的权重对于教师个体也将超出学术研究,这是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教学相长,学术与教育的互动发展;在大学内部教育与学术的互动,行政消退,学术为尊,教育淡化,教学边缘,在去行政,为学术正名的同时,更要维护教育的中心地位;在组织制度互动中,将学术制度与大学内部的教育教学制度有机衔接,如有的大学在学术委员会中增加学生代表,实践教学、学生教育等要通过机制衔接,接受学术委员会的监督,同时学术委员会也应对教务委员会等开放知情、表达与监督权项。
四、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治理平衡的实现:制度化衔接——以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为例
首先,要从自身大学类型定位,根据研究型、教学型与应用型大学的不同办学理念、教育模式与教学特点,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考核程序与激励约束机制,进而结合该校的教学教务与教辅管理等职能部门的职能分工、组织架构与教学流程,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督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本校学科、专业与教育资源的保有性,发展性与可持续性考察,构建总体标准一致,学科区分、专业特色与教育发展相统一的,二级细化性质量标准,以增强可执行性,发挥以评促建,质量发展的效用,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本科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系统监控,并以教学质量为监控重点,最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其次,进行科学细化分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估职能性管理部门,惯常这一职能部门往往是由教务部门承担,或是教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协同的办事组织形态,这都不能适应当前大学质量监督发展的趋势,大学内外质量监督常态化、质量评估的促建功能更为突出,所以发展规划按与质量监督处这样的职能处室就成为现在的制度选择,这样能做到标准体系化、职能化、业务流程化、分工协作化,同时加强质量监督制度与学校其它教学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规则链接与机制互补,形成激励约束作用机制,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发展,保障大学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形成学术、教学与管理的质量统筹下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务均,龚怡祖.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包容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3.
[2]王贵林.教学学术:教学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篇2
直线学制也叫学年直行制,它以教学时数作为学生学习分量的计算单位,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学生按学年计划学习各门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后,准确记载及格与不及格课程门数及成绩,取消留降级及退学的学籍管理规定,学生一律随班升级,直至修业期满。学生修业期满后,如果所修课程全部达到要求,则准予毕业,如有不及格课程按结业处理。在校学习期间,学校的不及格课程同留级之间没有关系。与学年制相比较,它具有学年制的优点,即有利于统一规格与要求,便于教学管理。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又克服了学年制部分不足之处,有利于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中,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不同,学生会出现在学习进度上不一致现象,学生可以通过重修或自学的方式,增加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进而达到该课程的要求。与学分制相比较,其优点如同学年制优点一样,克服了学分制管理不利于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学校统一管理的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不及格门数可能较多,或者学生可能出现多次补考不及格现象,因而学校有必要提供多次补考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上也具有可选择性,即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次补考机会,避免某学期课程压力过大的情况。不过,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对于确立教学管理如何运行及运行效果有很大帮助,其目标导向于形成运行机制及其有效性,还没有触及教学管理主体及其权限划分,也就是教学管理体制的问题。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个立体复杂的体系,包括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及激励与约束制度,后两个制度是在组织制度框架下的具体工作制度,为工作运行提供保障。离开了管理体制,运行主体就会由于缺乏权限或者由于权限不明发生争执与矛盾。
二、在大学入学制度方面
韩国私立大学入学制度在20世纪中期具有相对的自由度。高等学校招生在原则上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凭借“普通高校入学资格”证书进入大学,有机会选择任何一类大学学习。学生凭借“专科高校入学资格”,可以根据资格证书上的分科情况学习相应的专业。而20世纪中后期以来,学业的入学权利受到限制,持有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受到名额限制。大学更多采取考试的办法,挑选符合需求的学生。本文来自于《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构建决策中心,提高学校管理层的专业素质
大学教学管理的决策机制是建立在一定的管理体制基础上的,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提高决策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处于决策核心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决策中心。我国大学决策人员管理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博士,或对大学现有决策人员通过进修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的方式来提高人员素质和决策能力。对于大学教学管理系统来说,决策中心是主持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机构,因而应由学校分管教学的行政主要领导组成。
(二)要做到决策的科学化
篇3
关键词:柔性管理;教学管理;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
柔性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发展的一个新的话题,也是教育管理发展模式的更新和教育管理价值理念的新取向,是今后教育管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这种管理模式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柔性管理,英文名是SoftManagement。顾名思义,它从本质上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一种新的方略。这种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重点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其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那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首先,管理决策的柔性化。传统的刚性组织中,一切行动都取决于决策层和指挥层,管理决策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决策往往带有强烈的高层主观色彩。然而在柔性管理中,大量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许多管理问题都由基层组织自己解决。这就让让管理决策具有更大的弹性。其次,组织激励的科学化。柔性管理认为,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的尊重、信任、关心和奖励的全面综合,它力求为组织成员创造宽松、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工作环境,提供发展机遇,实行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等新的管理方法。再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柔性管理提倡组织结构模式的扁平化,压平层级制,精减组织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下放决策权力,让每个组织成员或下属单位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提供人尽其才的组织机制。
二、柔性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上面谈到的柔性管理的特征可以看出,它是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它注重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它适应于当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柔性管理是未来管理模式上一种新兴力量,必将走入当代企业发展、教育发展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三、柔性管理在当代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以及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运用,柔性管理的特效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了。大学生作为传承知识文化的载体,肩负建设祖国和奉献社会的中流砥柱,如何引导他们坚持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何诱发出他们的潜力,如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是一个艰巨而又沉重的人物。这时柔性管理的出现便让这一难题有了一个合适的选择,这对教育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喜讯。它对教育管理系统是一个创新性的变革,也成为现下高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武器。
1.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特殊效能
柔性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旨在尊重他人选择的基础上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这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得到理解。而且柔性管理还有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教育者以身作则,为大学生建立好的榜样,人文关怀进入生活教育各方面,相信走进大学生的心里并正确引导他们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2.柔性管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人才培养,是对人的智力和潜能的充分开发。现代社会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校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柔性管理以牵引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刚性管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他能加能够激发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用充分的柔性管理手段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一个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自然情趣相融合的良好的人才环境。只有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大学生才更容易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接受和认同,从而更好的学习。
3.建立柔性管理的教师管理制度
柔性管理不仅要针对大学生这个群里,对于高校的教师队伍,我们同样需要这样一种机制,只有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的和谐,才能更好的推动教育发展水平。只有在轻松、愉悦、人性化的环境中,教师才能更好的教学,才能更好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总结
柔性管理这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时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是运用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中最明智的选择,,必将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柯毅萍.柔性管理在现代大学的模式建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篇4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综合素质
研究型大学需要培养大量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人才,要能够予以国家科研事业强大的动力支撑。一般情况下,一所研究型大学基本有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管理人员属于研究型大学当中,教师与学生所有活动的最直接管理者与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对研究型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良好的综合素质,要能够积极且主动的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能够将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就此而言,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教学管理队伍,亦促进我国具有更加丰富的科研人才,支撑我国科研事业的稳健发展,充分观察并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一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现状
首先,当前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队伍并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当中均比较随意。该部分研究型大学比较重视严格把关课堂教学质量,并未同时重视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使得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自身的工作属于可有可无的范畴。同时,部分教师在职称或者职务提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会出现心态失衡的情况,不具有良好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其次,教学管理队伍缺少强烈的责任心。再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管理人员中有年龄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大专或者中专学历人员,亦有刚毕业经验较少的的研究、博士学历人员,甚至包含了部分外聘非专业人员,产生了严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情况。最后,难以坚决执行规章制度。由于研究型大学度教学管理队伍的轻视,其并未制定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即便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却不能够一抓到底,难以进行坚决的落实,因而规章制度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亦呈现出外强中干的局面。
二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素质
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优秀的创新素质,但首先要重视培养教学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均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开展管理工作,缺少适应时展的开拓性和创新意识,难以具有比较高的管理和水平,其自身的管理素质亦比较差,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亦比较低下,并不利于高校提高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鉴于此,科研型大学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发展目标重视培养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创造性意识,进而替身自身的创造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够善于在工作当中发现问题,且能够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对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思想要敢于提出挑战,进而对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及其学习方式等进行积极的探。由此方能够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业务素质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处于不断深化的状态,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逐渐由学年制转向学分制。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高素质、高能力科研人才的培养,属于从教学型大学到科研型大学的典型转变典范。因此,其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具备教学理论与方案,不仅仅要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更要重视对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更新。其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亦应该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会涉及到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各个教学院系以及各个学科年级的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方能够将多方面关系进行良好的协调,保障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后,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信息处理能力。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为了适应社会信息水平的提高,需要积极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以便保障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统一性。
(三)法律意识
任何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自身均需要具备法制观念,要具有依法从教的科学教育理念。同时,要能够深入贯彻并执行教育法规、政策以及学校的诸多规章制度,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能够进行规范化管理。一般情况下,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当中,各个部门的管理均存在一定权限,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必须要予以重视,尽量减少工作内容的重复,由此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研究型大学亦要作出明确,保障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均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良好的遏制违规管理行为。此外,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亦应该在工作当中适当的注入维权意识,以便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促进管理工作更加协调。
三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一)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由于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着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又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和业务素质,因而研究型大学必须要能够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应该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深刻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全体教学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其次,应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且保障规章制度能够与本校的行为准则相符,明确专人对教学管理工作以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可以通过业务考核对教学管理质量进行反馈,通过恰当的奖惩制度培养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一定责任心。最后,要对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争取形成老、中、青合理分布的局面,保障教学管理工作中各个工作人员均能够进行工作经验的交流,亦具有一定活力。与此同时,亦可以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培养高端的、高素质的、高能力的管理人才。
(二)改善教学管理人员待遇
研究型大学要建设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并不仅仅需要通过严格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更需要从根本上端正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心态,使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因此,科研型大学需要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在教学管理人员当中进行创先评优,发挥榜样带动的力量,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同时,校领导要能够恰当的采取手段鼓舞人心,例如经常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教学管理人员的生活以及家庭,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其思想动态,从思想上引领其对教学管理工作予以重视。此外,对于因评级、评职称较滞后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其产生抱怨而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学校方面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鼓励措施,例如适当改善该部分人员的福利待遇,适当组织联谊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等,进而激发其工作的动力与热情。
(三)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专业化
为了适应我国科研的全新发展形式,研究型大学必须要推进其教学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在此方面,首先科研型大学要能够尽量创造条件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便提高其专业管理能力。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亦应该认识到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避免在时展的背景下遭到淘汰。为此,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够积极自学,不断开拓事业,吸收更多的先进管理思想与经验,主动进行创新。其次,科研型大学应该对教学管理人员及其岗位做好“应对”,即保证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均能够定岗,且具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同时能够将各个岗位进行良好的结合。同一岗位多位教学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由此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不断精益求精。最后,研究型大学要能够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便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组织、监控、管理和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型大学能够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稳健发展。在研究型大学当中,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其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提升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属于复杂且艰巨的工作任务。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其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为此,科研型大学应该积极的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结构、改善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并且要能够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专业化。至此,教学管理人员方能够逐渐实现自我的升华与完善,在更新观念、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同时,承担起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科研人才的重要任务。
作者:宋莉芳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杜峰.浅谈提高大学系级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2(04):188-189.
[2]崔亚娟.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14,11(11):245-246.
篇5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价值取向;偏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25-02
作者简介:吕鹏(1980-),男,四川古蔺人,讲师,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社会学研究。从“计划”到“市场”的社会转型无疑将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改革前沿。我国大学教学管理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而从价值取向上对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探究,似乎更能抓住这一问题的实质。
一、学术与行政:谁为应然的权力主体
从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西方近代大学“科学精神”的产生,他们从人文与科学两个角度向我们诠释应该将“学术精神”作为大学办学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那么,随着大学的发展,当“学术精神”转化为学术权力之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该如何协调、谁是应然的权力主体等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1.学术权力的价值来源
“学术权力”概念是高等教育思想家伯顿·克拉克于1978年在《学术权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他认为,学术权力的内涵是指从代表高等教育管理的最上层的中央政府到最低层的诸如大学的讲座和院系等各个层级的决策机构及群体所享有的权力[1]。在当代我国的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存在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学术本位”的回归
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规模、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指出,“大学的本质依然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大学应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即对真理永不停歇的向往和追求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学术性仍然是现代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应当将“学术本位”作为始终坚持的原则。
但是,在我国,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仍然遵循行政本位的运行机制。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集于一身,行政人员成了大学发展的主要支配力量。随着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行政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大学行政管理异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大学学术权力慢慢隐退并淹没在行政权力的大海之中。
(2)有利于保障“学术自由”
从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始,“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原则便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价值。中外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若要实现学术发展和学术繁荣,“学术自由”是基本条件。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机构——大学,“学术自由”是它的灵魂,是它精神的象征。从90年前先生进行北京大学改革,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到梁启超当年激情演讲立下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再到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可见,追求和保障“学术自由”一直是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仍然延续行政主导模式下管理体制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的“学术自由”一直在大学行政权力与政府权力的夹缝中生存。
(3)有利于“大学管理”的柔性化
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其内部管理是一种以知识为媒介的人文活动。与科层制管理方式的“刚性”特点不同的是大学内部管理应是一种基于学术管理的“柔性化管理”。大学是以培养人以及传递和创新知识为宗旨的,与工厂不同的是它产出的是人才和知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因此,从本质上讲,上司不能像对挖掘工或从前流水线工人那样对知识工作者发号施令。让学术权力在大学内部权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和主体地位有利于改变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刚性管理”的弊端,使大学管理更柔性化,更人性化。
2.行政权力的内在限度
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的行政权力表现为“科层化”的特征,它以效率为行动的追求目标,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依托,因此又可称之为‘制度化’的权力[2]。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无论学院还是大学都不是一个政治团体,它的职责不是行政管理,而是发现、发表和讲授高深学问,它的管理不是根据人数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3]。然而在我国,应遵循学术本位原则的大学却成了一个行政本位的社会组织。在苏联“计划体制”下运作的大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大学组织模式的样板,大学的职能实际上成为国家行政职能在大学的延伸。教师学术行为的评价标准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而在于它是否顺应了大学行政系统的权力价值。
因此,有必要实行大学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即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担任行政职务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学术权力,这样才能使学术活动不受妨碍,克服大学中的官本位。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和立法来重新规范大学行政管理行为,让行政权力“合法”地退出其主导地位。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1)干扰教学管理
目前大学中的大多数管理者往往同时兼任大学教学职务,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声音往往会屈从于教学决策层的意见。此外,机构重迭,职能重复,分工过细,应下放的权力没有得到下放,院系一级管理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教代会权力有限,等等,都使两权力失衡。在教师管理、学分制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学术权力也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教学自由”、“学术自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篇6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开展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为此,大学教学管理要转变传统硬性的管理观念,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使有效教学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确保教学管理服务于师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有效教学;教学管理
一、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
(一)人本管理理念
所谓人本管理理念实质上就是将尊重人和发展人作为前提,围绕人进行的各种教学管理活动。在大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并不能单纯地凭借规章制度、行政命令以及权力约束等硬性的规定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当尊重人的自我价值实现。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中应当以尊重人、重视人的理念,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管理氛围,借此来激发出教师员工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个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学校的管理者还应当将不断提高被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而教师则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本管理理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充分体现,将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有效教学的重点,这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民主管理理念
在当前的新时期下,大学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若是仍然以传统上令下行的方式进行管理,则很难满足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无法确保大学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大学师生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应当走民主管理的路线,遵循民主管理理念,运用民主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采取共同参与、相互协商的管理模式,调动起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在大学有效教学方面,也要以民主管理理念为根本,让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这不但有助于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出逆反心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宽容、理解和信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尊重教师,更服从学校的管理,这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三)柔性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大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都是刚性管理模式,采取的管理手段也多以制度、指标、指令和规定为主,重点强调的是对大学生的全面管控,使他们服从学校的领导,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反感,也很难达到预期中的管理目标。而柔性管理理念所倡导的是一种激励重于控制的管理模式,它在大学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能够使师生的价值需求得到关注和重视,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柔性管理理念重在精神方面的感召,它以权利平等和人性解放来激发师生的主动性,这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借此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应当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之上,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充分理解和掌握,这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多发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师要掌握整体和个体的需求,合理运用因材施教的策略。例如,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时,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不可过分关注少数学生,以免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和不满。而在个别教学条件下,教师则可以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使他们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实践表明,大学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尊重学生,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份亲密的友谊,从而促进教学工作有序进行。首先,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学生,这是优秀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通过关爱使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诚的友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要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伤害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指导并帮助他们选择最佳的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构建服务师生的教学管理体系
为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高校应构建为师生服务的教学管理体系,将硬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民主管理,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学校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当逐步淡化行政管理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刚性规范和约束,同时要将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促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其二,学校应当多为教师提供一些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如设立教师培训中心等,借此来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要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学校要善于发现优秀教师,并适当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其三,学校应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借助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其四,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并建立健全有效教学评价体系,借此来推动大学有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柔性管理理念、民主管理理念,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为师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平台。高校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重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通过有效教学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任书庆.尹旭.王艺.大学有效教学的特征及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
[2]周春玲.宋远航.大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2).
篇7
关键词 教学思想 教学模式 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依据独立院校学生的语言学习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材的选择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上下功夫,探索出一套适合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体系、学生考核机制,多种动因促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发生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建立科学性的标准化课上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统一,即明确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应该习得什么的问题。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由同一教材组的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具体落实在标准化教案上。在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时,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促进语言习得。
(2)教学活动统一,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操作流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教学任务的明确性: 确保所有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实施方法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要依据不同学习小组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活动任务的难易度;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学任务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情境的仿真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一致;教学辅助材料的可读性:所选材料的篇幅和难易度适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信息性和人文性;节奏控制与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学活动节奏过缓,学生则懈怠困倦;节奏过急,学生则疲累不堪,掌握好教学活动的节奏和时间分配有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的助推性:教师应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在学生陷入困境时能够及时帮助学生破冰前行,打破沉默和僵局。在学生表现出色时,要用恰到好处的语言予以表扬,挖掘学生的潜力并期望更好的表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对教学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想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受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所限而未能参与;认为教学活动毫无意义而主动放弃;游离于课堂之外,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对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详细记录以上四类学生的百分比并对症下药。
(3)验证体系统一,即如何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通过学生的掌握程度来验证教学活动的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其中包括学生对教学目标的领悟,对具体语言点的掌握,对个别语句的理解,对教学活动参与度的欲望,对教师讲解的理解度,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教师的期望以及对改进教学的建议等。定性的问卷调查更易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习诉求。其次,跟进式测试。依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自编测试题,循环往复,不断跟进,摸清问题,洞悉原因,探索解决方法。最后,抽查作业。抽查不同学习小组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验证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
2 建立多样性的课下教学活动体系
2.1 成立院大学生英语合唱团
为了成立本次大学生英语合唱团,所有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从来自全院72个班级,20个系的200多个报名选手中选出32人成立了首届大学生英语合唱团。合唱团在各种场合的大型活动中为全院学生演唱英文歌曲18首,其中Don’t Cry on My Shoulder, Edelweiss,When You Believe, I Am Sailing, I Will Follow Him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的激情和活力感染了全院学生。
2.2 组织全院学生自愿参与的词汇大赛
为了扩展词汇量,鼓励学生多背单词,每学期开展四次词汇大赛,每月一次,所背单词以教材中的词汇为主。教师详细记录了每个学生的正确率,规定文理类四次通过90%的学生免期中考试,期中成绩为满分;艺术类四次通过80%的学生免期中考试,期中成绩满分。通过本次活动在班级中获得免试资格的学生倍感骄傲,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学生努力学习。
2.3 组织全院英语演讲大赛
为了培养讲演人才,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共同开设了英语口语提高班,为那些渴望提高口才的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同时以“外研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为契机开展院级演讲比赛。上一届英语演讲大赛全院决赛选手21人,其中09级日语系的袁纵横同学脱颖而出,并在吉林省赛区获得二等奖,点燃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2.4 组织全院英语朗读比赛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在全院开展了英语朗读大赛。此类比赛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音面貌,因此在随机抽取的朗读内容中没有任何生词,篇幅短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通过用心朗读领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自此打破了以往英语课闷不作声、死气沉沉的局面。
2.5 开展“互助学习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选择性地辅导那些学习欲望强烈并积极主动报名的学生,力求通过四学期的跟踪辅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并顺利通过考试。本学期参与互助学习的学生都完成了“互助学习任务书”中规定的学习任务,课堂表现积极活跃,课下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3 建立严格的教师与学生考核机制
3.1 对教师进行考核
教师考核以学生评分和与学生面谈的形式进行。学生评分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与学生面谈所了解的信息比起学生给教师打分的评价方式更精确、更全面、更有用、更可信。学生在给教师打分时主要参考以下因素:
(1)有效开展教学。主要考察项目有:内容的相关性与持续性,即问题的提出与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联系起以往学习的内容和相关经历,并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手段的低成本与高回报性,即讲解的展现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最本质的核心内容,能持续性地参与并有机会评价与反思;课堂活动开展的条理性,即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并能不断运用所学知识;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和错误的可预知性,即教师不仅有广博的专业领域知识,而且能预见并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问题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即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表达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评价的适时性与适宜性,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在合适的时间要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信息反馈的客观性与及时性,即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及时给予反馈意见。
(2)科学管理课堂。主要考察侧重点为:快速摸清学生的各种状况,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习材料的准备、心理状态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有必要时做好记录;始终如一地引导学生步入学习轨道,即想方设法确保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即尽可能地降低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干扰;果断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即维护好课堂秩序,为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延伸课堂教学。主要考察以下两点: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签署“互助学习任务书”,通过课下单独辅导以及考核的形式跟踪学生的进展状况;辅导基础好并且准备考研的学生。当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时,教师要因人制宜,通过课下单独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4)深入教学研究。主要考察点有:发现并记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收集并解释相关数据;寻求有效解决方法;进行教学反思。比如,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学生经常利用“中式英语”即中介语(inter language)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英语词汇的各种词性频繁误用、在翻译过程中用目标语来诠释母语文化等,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开展了行动研究,推动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对学生进行考核
教学改革后,统一了考核标准,加大了平时成绩比例:文理类学生平时成绩为40分,艺术类学生平时成绩为50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没有扣分,只有不断累积加分,涉及加分的因素有:
(1)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考察以下方面:出勤率,从不缺课的学生给予鼓励分;参与度,经常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依据其表现给予不同的奖励分;表达力,能够清楚表达个人见解的学生加分;思维力,善于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的学生加分;想象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创造性地协助教师开展活动的学生加分;合作力,能够积极地带动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学生加分;行动力,能够付诸行动去做事,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学生加分。
(2)独立完成相关作业,主要考察点为:通过自主学习平成听力任务加分;完成口头作文并制作成音频文件上传加分;完成指定阅读内容并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加分;能够参照教材完成写作任务加分;完成阅读材料中长难句的翻译加分。
(3)积极参与各项比赛,主要加分标准为:帮助教师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加分;入选院英语合唱团加分;入选院广播站英语播音员加分;参加全院英语朗读比赛获奖加分;参加全院英语演讲比赛获奖加分;参加全院英语词汇大赛获奖加分;入选院语言类才艺表演奖加分。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每位教师都做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因人而异。比如对艺术类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考核时,就切合实际地降低了作业难度并同时加大各种才艺表演的分值比重,在必要时进行了跟踪指导。部分学生在教学中被委以重任,在活动中被推向舞台,在教学检查中被激励,在与领导座谈中被感染,多种动因相结合提高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4-11.
[2] 萧好章,王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26-29.
篇8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我校语言学习实验中心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机房,用以提供大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的自主性学习。实验中心备有几套相关的听力学习资源,其中之一就是与我们《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相配套的资源,即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自主学习机房的管理老师要保障本教学管理平台的正常运行;并且学生使用本平台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问题,这要求管理老师必须及时地答疑和解决问题。笔者作为自主学习机房的管理老师现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本教学管理平台。
关键词 自主学习;管理老师;管理平台
0引言
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在我校是在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教学管理系统,有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是保障系统运行和进行日常维护的平台;客户端是供学生、教师和管理员进行学习和教学管理的平台。其有两套网络课程,即《新视野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 综合教程》,我校主要考查的也只有视听说课程这块。由于本中心实行的是自主性英语听力学习,故本管理平台直接由本中心的管理老师进行维护与管理。保障本平台能够正常运用需要我们管理老师做出大量的管理工作;学生在使用该平台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的问题,这里想探讨如何实现本管理平台的有效运用。
1管理员职责
作为自主学习机房管理者,我们首先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精神。
1.1要有责任意识
自主学习机房是学生自己选择时间来机房上机学习,学生多流量大,听力资源也多,势必每天都会有不少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没有授课教师跟进的情况下,唯有本中心的管理老师方能帮其解决。同时要使本中心所有学习资源与管理平台能够正常使用,也唯有我们管理老师做出保障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需认真负责地做好我们的管理工作。
1.2要有学习精神
管理老师要能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必须了解本平台;更要不断学习以及时了解其新衍生的功能。外研社差不多每隔一年就会对本平台的功能进行完善和新升级一些功能,对于新增加的功能,首先管理老师要了解、要学习,才能指导老师和学生如何做,才能够使得本平台得到更好地运用。
2管理老师要及时做好管理工作
本平台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繁琐,笔者现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也即教材分配管理。我校是工科类院校,上自主学习的学生要求也只有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也就有四个学期下的四册教材,同一个学期下要分配两套教材分供大一和大二学生自主学习用。本着方便学生的原则,我中心管理老师在每学期初都会删除老课程,重新生成新课程;并特别注意新课程代号和名称的命名方式,以便于学生选择课程。
2.2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分为建立班级、管理班级成员和管理班级课程
2.2.1建立班级
我学院公外授课教师分第一和第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教师人员、授课教材基本固定,并且每个教研室也基本是从大一代课到大二,一轮一轮地循环;但学生实行的是选课制,即学生可能每个学期所在的教学班级都不一样,教师不一样,甚至教材也不一样。这种教学模式也导致本管理平台下的班级下每学期学生成员都不一样。经过摸索,我中心在新建班级上多以授课教师名字命名班级,方便学生选班,且教师查询自己的班级也一目了然。
2.2.2管理班级成员
我中心实行每学期初期管理老师帮助授课教师删除其班级下的学生,然后学生再自己重新选择班级。
2.2.3管理班级课程
班级的另一个管理则是教材的处理。每个班级要历经两年时间,中间四个学期,所对应的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四册。所以管理老师每学期初必须要进行班级升级即教材升级。
2.3账号管理
账号的管理又可以分为注册账号和账号的查询
2.3.1注册账号
它包含了注册教师账号与注册学生账号。我校前几年一直都是采用教师自己注册账号和建立班级;学生账号注册这块也是一直都交由班级班长和授课教师共同注册,但发现部分教师对管理平台这块不太熟悉,总是问题不断,最终解决方仍是管理员。今年我们改变策略,直接由管理员帮助注册教师账号和在新生开学季帮助注册学生账号。分两个教研室各只注册一个教师账号,该账号底下放入该教研室的所有老师班级。这样的好处是本教研室老师可以在本平台内进行教学互动,资料共享。新生开学季,从教务处拿到所有学生名单,截取公外学生学号,通过批量导入的方式导入本平台进行账号集中注册。虽然管理老师做的工作多,但一劳永逸。
2.3.2账号查询
在我校使用本管理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每学期有近四千人数,这么多学生都需要通过账号登录进入本管理平台,势必总有一些学生忘记密码无法登陆的情况出现,这些就需要我们管理老师通过管理平台上的检索用户信息帮其查找账号及密码。
2.4日常管理
本平台下的日常工作除了要帮助学生查找账号外,还要进行验证码管理与事务管理。
2.4.1验证码管理
验证码是外研社给予我们使用本管理平台的权限。一个账号需要输入一个验证码,且一个验证码也只能供一个账号使用。学生在学期初使用本管理平台时,都需要在本平台下输入验证码,否则除了前两个单元外,后面单元听力无法再使用。管理员需要集中对学生输入的验证码进行激活。具体激活过程本平台详细交代,这里不做累述。但有个问题需要提示,我们现在很多老师的浏览器多是360浏览器,其有拦截功能。笔者建议如果该浏览器下无法激活验证码时,请换其他浏览器进行激活。
2.4.2事务管理
本管理平台的事务管理包含了备份数据和管理硬盘空间。管理员应该每周进入本平台,其会自动跳出要求备份数据一栏,按提示操作即可。我校由于实行的是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会定期自动清除无效数据,但以前服务器实行老操作系统时,我们需要定期删除无效数据。
3管理老师要及时地为学生释疑答惑
学生在使用本管理平台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这只有我们管理老师方能够给予解释与帮助处理。
3.1学生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释
3.1.1无法登陆
原因有三:密码错误、用户名被封和未注册账号。其中用户名被封,是因为本管理平台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常登录使用,其不使用的时间超过一个月,该账号就有可能被封存。这一点管理老师必须让学生知道。
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无法登录本管理平台,学生都应该及时找管理老师代为解决问题。
3.1.2班级选择
本管理平台需要学生选择进入具体班级方能够进行听力学习,而新视野课程分为综合课程和视听说课程,在我校,考查学生使用本管理平台的老师为视听说课程教师,所以我们多要求学生必须进入视听说课程教师的班级。即本管理平台是谁考查就进谁的班。
3.1.3验证码问题
本管理平台要求学生必须输入验证码方能够使用,但学生在输入验证码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管理老师要提示学生小心录入验证码;输入验证码时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输入数字的格式,并要求关闭中文输入法;管理老师还必须要告知学生验证码的归属方是出版社,若验证码失效或错误,要找管理老师及时从外研社获取有效验证码;管理老师更要催促学生及时输入验证码,以防止因外研社激活网站到期关闭后而导致验证码无法激活。
3.1.4学习时间显示问题
本管理平台有显示学生使用时间的功能,但学生偶尔会发现网站显示的时间和实际学习的时间不一样。我们需要提示学生一定要以账号退出的形式退出本管理平台;还要告知这只是系统临时出现紊乱而已,不影响教师的考查。
3.2管理员如何指导学生使用本管理平台
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如何使用本管理平台,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使用本管理平台时遇到问题,需要我们解释或解决。但学生人数众多,总不能一个个地去引导或答疑,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老师要集中指导学生。如何集中指导?我中心这几年的摸索了不少的指导方法。前几年我们实行了大一新生开学前两周集中培训,但学生多,两周培训下来管理老师是声音嘶哑心力交瘁,而且培训效果也差。然后我们又采用发放答疑指导卷的方式,但时间一长,答疑试卷容易丢失,遇到问题还是要找我们,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今年我们采用制作网络版Word说明书,将本管理平台的使用流程和常见问题汇总答疑,这样学生使用本管理平台时,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进入本Word中寻求指导或解释。虽然制作网络版Word指导书需要时间,但本人觉得一劳永逸,遇到新问题还可以随时更新,学生要求解释查找也容易。
总之,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需要我们管理员做出大量的工作,而且工作要求也高,但只要我们在其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及查找有效的管理方法,总会有其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细竹,颜璐.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0):128-131.
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高职高专院校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要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必须要处于网络环境之下,使大学英语教学打破时空间的限制。这体现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进行改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在网络环境中的有效改革。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网络带给教育教学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具有信息存储海量、数据传输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迅速、资源丰富多样等诸多优点[1]。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进行改革,按照有关协议将各学校网络进行互联,每一个独立的学校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他校或其他有关机构与学习网站上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2.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其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变得巨大。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进行情境创设和搜集教学素材。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等各种形式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给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带来变革性的意义[2]。可见,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丰富。
二、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不断提高,强调以教师教学为辅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成为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中的关键。目前,网络环境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教学管理的改革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境,其中部分教师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是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受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已在部分教师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转变;并且一些教师对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对网络基础知识缺乏有效的掌握,对网络设备操作不熟练,不敢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而尝试利用网络来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难以适应网络介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3]。
2.网络学习平台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根据实际情况调查显示,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应用网络技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没有结合英语教学实际,没有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构建适合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而是照搬他校网络教学模式,导致现有网络学习平台难以适应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4]。另外,有些高职高专院校虽构建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并配备有机房和多媒体教室,也购买了大量的教学管理软件,但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缺乏对网络环境下教室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与管理,缺乏对外界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造成网络学习平台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分散闲置,电脑、多媒体教室等利用率不高,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形同虚设,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及其管理,制约了教学管理的改革。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教学模式单一
现代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要求教学模式新颖高效、科学合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为文科出身,缺乏对网络技术应用的经验,对多媒体运用不灵活,为避免自身对英语教学产生影响,这些教师依旧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放弃借助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来实施大学英语教学,从而引发了英语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网络技术和设备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2.网络设备缺乏良好的保障
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一些学校没有对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认真的贯彻与执行,没有遵循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指导思想开展改革工作,认为改革只需建立一个校园网络、购置一些网络设备并将其接入校园网即可,而完全没有意识到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也没有对陈旧老化的网络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与检查[5]。但实际上,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对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的要求很高。由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设备得不到科学的管理与有效的维护,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导致设备经常发生故障,既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正常进行,又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增加了学校经营与管理的成本。
四、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
1.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内容,具有多层次和多元化特点[6]。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的本质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逐渐朝着个性化、自主学习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现代学生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基础差异较大的英语知识,利用网络技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在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中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思想,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保证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
2.建立独具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结构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高专整体教学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置的合理与否与其他课程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在网络环境下,在国家呼吁开放式学习的前提下,为适应开放式学习需要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高职高专院校有必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大学公共英语、英语应用技能训练、英语口语训练等各类英语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设置,将自身办学和管理特点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当中充分体现出来,保证英语课程体系的建立是遵循由基础到高级、由简单到困难的原则而进行。
3.发展多元化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责任与义务。伴随网络技术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学任务都需要依赖多媒体、计算机等网络设备来实现,且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的多层次、多元化特点,要求在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改革过程中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7]。多元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而且还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需要。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协同各部门及各专业、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借助网络设备对学生各项信息和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记录、统计与分析,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英语水平来发展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模式。
五、结语
综上,网络环境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虽然,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教学管理者对网络在教学中应用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教师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加强,相信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冯茹.网络环境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2]翁治清.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0,(1):163—164.
[3]李新利.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英语测试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2):100—102+191.
[4]赵莉.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5]沈化.网络环境下高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1):98—101.
[6]贾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之构建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管理 问题研究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体育教学管理在目前一直趋于稳定态势,为我国输送了一批批体育人才,同时也大幅度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的体质,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原因,创新管理,从而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而做出英明决策。
1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落后的管理理念
教学行为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支持,教学管理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是其本身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理念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的成败,体育教学管理也不例外,现如今高校管理者的落后理念成为了高校体育发展中的障碍性桎梏,他们对体育教学只看作积满学分就万岁的附属学科,因此从意识上就没有足够重视,从而思维理念上的更新与创新型管理的实施就更不可能实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体育没有科学的认识,不肯抢先一步创造改革的机会,不主动发现高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守住传统落后的理念不放,导致大学生体育教学管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教学理念的进步与教学管理的质量性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管理的不科学性
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的支持,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完善此体系,将是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今高校管理者对此问题并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并且缺乏广泛的调研、比较,所以有些高校高层只是闭门造车,对体系的建立不能科学化、系统化,进而造成高校体育教学的滞后性。一个学科的体系是否完备与科学,不仅能体现出这个学科受重视程度,同时也能体现出这门学科进行的顺利与否。
1.3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不规范
大学生体育档案的建立关系到体育教育管理本身的延续性,但目前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当前存放档案的库房或馆室不符合储备条件,如通风不好,污染严重等,直接造成一些纸质或电子档案的存放寿命与翻阅不便。同时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职责意识,严重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失范后果,还有就是一些高校对于体育档案的管理根本就不重视,忽视制定一些相关规章制度,造成一些珍贵的档案损毁,直接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学革新缓慢的后果。
2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发展策略
2.1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全新理念革新
高校体育不仅仅包括实践操作性课程建设,同时还需要理论知识的系统引导,传统观念中高校体育教学就是跑跑跳跳的目标缺失性问题亟需革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不是空喊的,需要将这个全民健身理念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足够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头脑灵活的人才,更需要身心健康、品质优越、心理成熟、善于创新的新型人才。任何一个学科的开展都是朝着培养一个综合型人才的方向行进的,高校体育同样如此,因此教育管理者急需更新理念,创新观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体育人才而努力。
2.2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
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就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高校应对本校师资力量加强培训,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科研能力等等综合素质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训练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学技巧的同时,学会思考创新,并学会随时反思,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体育人才。
2.3体育形式的多元化
高校学生处于与社会接轨的年龄阶段,需要从各方面有意识地培育社会能力,高校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可以让大学生有各类交流、交际的机会,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提升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与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应从长远考虑,努力提升学生运动兴趣,让其在校期间掌握多种运动技巧,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高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健全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应本着终身体育的原则进行制定,必须体现出健康为本的理念,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对学生日常评定应相应建立随时更新的动态评价体系,对于体育考试,应结合日常学生锻炼情况给予最终成绩评定。所有评价和考核都应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而提出。
2.5高校体育中以人为本的体现
努力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就应把学生放到主置,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学生爱学、乐学、轻松愉悦地学。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教师应从其心理特点寻求突破点进行适时引导,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激励其主动进取,这样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人文化目的。
3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始终本着终身体育的指引稳步行进着,在校生不光是要实现当前学习任务的完美吸收,更重要的是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教育理念应随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为我国输送更优秀的综合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