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2 12:0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绿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绿化管理

篇1

Abstrac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akes the modern university campu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lassroom outside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ith the building of garden project increase, the school garden project supervis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ampus landscaping the inadequacy of existence, discussed to the campus landscaping Project Manager

关键词:高校 园林 管理

Key words: college landscap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现代学校建设的要求, 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生态意识逐步增强, 对校园绿化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识: 即校园绿化不但是植树、栽花、种草,,它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 是创设和优化学习环境, 而且还有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

1美观性原则。在学校绿化中,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用不同的绿色植物合理的搭配来表现校园的雅静和勃勃生机,再用色彩斑斓的各种植物加以点缀,增加校园的活泼。

2生态原则。为师生创造一种雅致、幽静、清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学校绿化的先决条件。用生态学原理的新理念规划生态型校园,才是以人为本,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好生态环境,才是有益于教学理想的生态型环境。

3实用性原则。实用,就是有实际使用价值,这是我们绿化校园的最终目的。结合教学要求进行绿地布置,还可设立一些花圃、苗圃、等自然科学园地。例如幼儿园的绿化,安排一块种植园,供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种植各类的花草和蔬菜,可以安排果园种植各种果树,让同学们丰富知识。

4多样性原则。植物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植物合理的配置既能增加景观的变化,又能丰富知识。空间变化的多样性,绿化又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聚合与交往空间,既丰富了空间形态,又满足了学校多种活动的要求。

二、校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很明确

实际工作情况显示, 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校园绿化的认识不够清楚, 目的不很明确。 有些校长认为搞校园绿化是为了好看, 纯粹为了观赏, 因而把校园搞成了公园、花园、果园; 有的认为绿化是为了发展校园经济, 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校创收, 因而把校园种成了菜田、粮田、农田; 还有的认为绿化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种什么无所谓, 只要种上就可以了; 个别学校领导校园绿化意识仍然相当淡漠, 认为绿化不绿化无所谓, 怎样绿化更无所谓。总起来说,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负责人, 甚至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 不懂得绿化是校园文化, 是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懂得绿化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必须很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不懂得绿化是营造学习环境, 绿化本身是为师生创造充分、优美、安静、舒适的室外学习、生活环境。所以, 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校园绿化的目的, 进一步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 把本地、本校的校园园林绿化工作做好。

2特色不够鲜明

绿化也是一门艺术, 她的美学意识和文化含量都极为丰富。绿化要突出其整体效果, 不同场所的绿化目的不同, 绿化的手法、形式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应当不一样。中小学校校园绿化存在的共同弊端, 一是绿化没有体现出教育的特点, 没有创造出应有的育人效果,“环境育人”与“育人环境”的关系处理的不很恰当。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校在绿化上没有多大差别, 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中学, 从规划、施工到形成总体效果, 表达不出各自学校的主题与特色。除少数学校外, 所到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学校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感觉。 特色也就是“个性”, 个性其实就是创新, 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举个例子, 就拿种植草坪来讲, 足球场的草坪必须平整, 不能掺杂树木花草, 而校园其他位置的草坪也都这样“清一色”,那肯定给人以“牧场”的感觉。

3、管理还不到位

学校绿化和其它基本建设一样, 关键在管理, 此所谓“ 三分建七分管”。我省校园绿化的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不当或不会管理。校园绿化的大篇幅文章在于精到的管理, 不加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就不是成功的绿化, 绿化效果也就肯定不好。二是重种轻管或只种不管。 重种轻管反映到校园绿化上是指种时不惜人力物力, 不惜耗费许多代价, 种了以后管理措施跟不上, 管理工作引不起重视, 这是最普遍的现象。一种只种不管的现象也不少见。 比如有些学校也种草坪, 但因修剪不及时使草坪草疯长, 或除虫不及时使草坪枯萎, 或洒水不及时使草坪草斑秃, 都显得相当难看。

三、提高校园园林绿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按照我国园林专家的观点, 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 更重要的是利用植物材料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 为人类自己的身心健康创造优良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校园园林绿化则是以植物材料为主体, 在适当的地方配以山石、水体、建筑和构筑

物, 运用园林绿化的手法, 从室内延伸到室外, 把学校的全部可利用空间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整体育人环境。在校园绿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其核心就是认识与观念的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就是没有澄清绿地与绿化的基本概念, 没有突出绿化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弄清绿化与园林绿化的区别, 没有及时转到园林绿化的观念上来。学校不是休闲公园, 不是市政广场, 不能只考虑绿化、 美化, 不考虑创造育人环境。

2、搞好总体规划设计。目前, 大多数校园规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弊病或问题。有的规划意识不强, 不找专业部门规划或不经过主管部门审批; 有的几任校长前后衔接不好, 校长换, 规划变, 随心所欲变更规划; 有的随意肢解规划, 一个校园同时采用几个规划, 或一个建筑物一个规划设计, 人为地把校园弄成“ 四不象”; 有的以为建好房子以后, 栽上花草树木就是园林绿化等等。

3校园园林绿化要从实际出发, 从当地自然条件出发, 做好因地、因校制宜的文章。 因地制宜就是特色, 就是创新。因地制宜还包括不同区位的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不搞“一刀切”。比如地处农村的职业中学, 应结合农村特点与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在进行校园绿化时着重考虑到当地农业的特点和优势。

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 建立一支敬业爱岗、 精通园林业务的专业队伍, 对搞好校园绿化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培养、培训, 校园园林绿化专业队伍有了较快发展。但就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来说, 与提高校园绿化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备懂专业、会管理的专职人员, 来管理指导学校的校园园林绿化规划、 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学和规模较大的小学应配备专人、规模较小的小学和幼儿园也要有兼职人员来从事校园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应尽快建成一支数量够用、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相对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校园园林绿化管理队伍。

5、增加经费投入, 注重基地建设 经费投入是搞好校园园林绿化工作的基础保障。近几年, 用于校园园林绿化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其主要部分用于校园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 用于园林绿化的投入还比较少, 特别是养护管理经费更少。 为尽快实现学校的校园园林化, 有的地方规定, 从教育费附加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校园园林建设, 有些学校集中一部分自筹经费专门用于校园园林建设, 这些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六)加强养护管理, 发挥管理育人效益、校园园林绿化的效果能否达到和保持, 关键是养护和管理。从养护角度讲, 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他们懂养护、会养护, 解决“养护不当”或“不会养护”的问题; 从管理角度讲, 就是要做好“管理育人”的文章。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另一方面要通过进行爱护公物、爱我校园的教育、建立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 划分管理责任区的办法, 将校园环境维护管理的责任分解落实到班级和学生, 使他们既有一种责任感, 又有一种荣誉感, 从开始的制度约束到后来的自觉遵守, 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 使学生们在正直向上的氛围中, 在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中, 受到教育和熏陶, 从而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总之,校园绿化效果如何,除了由植物的种植数量、种植面积及植物本身的生态组织和形态组织有关外,关键还要从园林景观效果的角度去把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配置,极力打造出一个安静、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 夏欣,杨琴军,徐永荣.高校生态校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02).

篇2

【关键词】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策略

从当前高校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都非常重视绿化的建设,并投入的大量的财力与人力,而忽视了对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最终导致绿化植物存活率不高,不仅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校园绿化管理人员没有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无法将科学合理的措施应用在其中,最终导致校园绿化管理水平不高,阻碍了高校校园的健康发展。针对于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

一、加强对校园绿化管理的人士

1、可将校园绿化管理直接引入到学校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

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应立足于为学校提供服务之上,不仅要求绿化植物具有庇荫与观赏性效果,还必须要在设计中将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多种绿化品种,避免其绿化植物单一化而导致生态系统过于脆弱,不利于校园环境的建设。

2、加强对绿化环境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从当前校园绿化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到,建设与管理相脱离,加大了绿化环境的建设力度,而忽视了绿化的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绿化管理人员也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采取措施加强对绿化环境的管理与养护,避免在绿化植物生长中出资按各种各样问题,从而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3、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生物的多样性

在进行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需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然后选用适宜的植物进行栽种,在必要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还可引进一些野生植物或者外地植物,通过投入相应的资本,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其进行养护,从而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率,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并降低管理费用。

二、科学提高校园绿化管理的措施

1、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加大对其监督力度

管理标准与规范是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中的基础,要想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绿化环境的进一步建设。另外,高校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还应当将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管理标准来对其绿化环境建设进行管理,从而加大绿色环境的建设力度。

除此之外,高校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将其管理只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合理使用绿化经费,要求管理人员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监管;另一方面要求接受上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指导,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绿化管理。完善检查制度,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绿地承包管理的监督、检查、验收和奖罚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制,避免出现监督有空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2、设立专项资金,科学测算养护经费

学校在绿化景观建设初期,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学校在财政预算上应该划拨部分资金,作为绿化养护专项经费,用于对现有的绿化景观的改造、苗木的更换或补植,以保持绿化景观的完整性。学校如果计划在已建成的绿地中进行施工,要先到校园绿化管理部门办理开工手续,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施工完毕,由学校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恢复或由施工单位自行恢复,但要保证成活,否则将按规定进行处罚。

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及养护等级操作规范内容所需发生的工作量,制定出不同绿地类型及养护等级的养护费用标准。绿地养护经费定额,是实现绿地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保障条件,是核定养护成本、核拨绿化养护经费的依据。原则上草坪、模纹色块、应时花卉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乔木及花灌木以株为单位计算。然后根据校园内所划分的不同绿地等级所含的草坪或树木等总量,计算出各不同等级绿地所需的绿化管理费用,累加之后就是整个校园绿化管理费用。并根据每年绿化面积的增减、绿地等级的调整变化及物价指数情况来计算总的养护费用。

3、实行绿地分类分级管理,树木生长数字化管理

根据功能要求、植被结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划分绿地养护等级,实行绿地分类、分级管理,分别制定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养护质量标准。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5个等级,这样在管理中能做到粗细结合,重点突出。

绿化管理部门逐步全面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对校区内的重要树木,特别是名木古树采用数字化管理,定期(一般两年一次)采集植物(主要为乔、灌木)信息(胸径或地径、树高、冠幅、树龄、来源等)以及树木每年的施肥(种类、次数、数量)、松土和防病虫等信息并录入电脑系统,建立档案,实现植物信息记录与监测管理计算机化。

4、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绿化养护技术

绿化工作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功能要求、生长时期、立地条件、季节气候等因子采取合理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技术性很强。绿化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和员工参加上级绿化部门组织的专业业务培训活动,重点掌握植物景观的层次要求,乔、灌、花、草的生长特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护,园林机械的使用与保养,以及修剪、种植、喷药等技术的操作要点,以利于整体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城市景观营造较好的公园、市政绿地及其他高校参观学习,参加国家级园林绿化管理学术研究会,丰富绿化知识,更新养护技术,引入新的绿化养护理念。比如,园林机械使用简单方便,功能齐全,省时省力,安全性高,应该大力推广使用,实现机械化管理。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了集中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的方法,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从而为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兰胜.浅议提高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对策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0(01)

篇3

关键词:园林专业教师;校园绿化管理;校内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73-02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新校园占地500多亩,景观、绿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栽植树木80多种、8 000多株,绿化景观优美。为了建设和管理好新校区的景观、绿地,学院尝试让园林专业教师参与校园绿化的建设、管理和养护。这样一来,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很好地配合了校园绿化管理工作,也构建了本专业的实训平台,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参与的形式

参与建设 2007年,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期论证和评审工作中,生物科技系园林专业教师就参与了国内几家知名设计公司设计方案的评定,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通过综合修改,择优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经过严格招投标,最终选择了4家实力较强的园林企业进驻新校区,承担学院的绿化施工。2009年,学院专门从园林专业教研室抽调专业教师,连同外聘的园林管理专家共同成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化专业项目代表,同监理单位一起共同监管和指导新校区景观绿化施工过程,严把质量关,及时结合实际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了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于2011年6月按期交工,正式投入使用。

参与管理 2010年,学院在后勤服务中心校园部的基础上,以生物科技系为依托,组建了环保绿化处,生物科技系系主任担任处长。绿化部部长由生物科技系园林教研室主任兼任,绿化部其他技术管理人员也由园林专业教师担任。这样一来,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以及园林机械设备等相关管理工作从计划到落实就全部由专业教师来负责了。

组织学生实训 由于园林专业教师兼有双重身份,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实训与园林管理、养护的具体工作结合了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按季节的变化把校园绿化管理的主要工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考虑,最终结合生产,季节性组织学生开展实训,实现了“工学结合”,既完成了实训任务,又为生产解决了人力不足问题。

实践的效果

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 过去,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教学多半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先集中把理论教学完成后再找合适的实训基地去完成实训教学,况且实训时间很难保证,实训内容也不一定能按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且要看企业的“脸色”行事。自从园林专业教师参与了校园绿化管理以后,把校园绿化管理生产与园林专业教学结合了起来,校园园林景观和相关管理、养护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都可以结合实际、在真实环境中得到落实。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受传统的“板书+讲解”教学方式的限制,结合校园养护管理的实际任务选择相应的教学项目,随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园绿化养护的现场,面对具体工作实景,参与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气息“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了理论,结合理论提升了操作技能,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提高了景观、绿地的管护效益 学院景观、绿地建设共投资4 000多万元,2011年6月已经全面交工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配合学校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了“一轴、一核、一廊、一环、六区”的景观体系,校园景观高雅,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厚,已成为咸阳市园林绿化的亮点。校园绿化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养护任务依然很繁重,如果按照一般园林绿地养护标准,每年费用就需要130多万元。由于园林专业教师以双重身份参与了管理,节省了管理技术人员的费用,加之大量的养护工作可以借助学生实习完成,每年节省的管理和养护费用至少在10万元以上。养护费用节省了,校园绿化依然做到了按时修整、施肥、防治病虫害,景观维护到位,各类植物修剪整齐、生长良好,整个校园绿意盎然、清洁卫生。

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校园绿地建设,从绿化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等一系列的企业行为,到建成的校园绿地的绿化改造和养护,专业教师提出设计观点,参与审核,研究设计方案,全程监管园林绿化公司的施工过程,特别是绿地投入正常使用后的养护管理主要由专业教师来组织实施。在整个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实践中,教师主动分析研究问题,做到不出校门“下企业”,锻炼了动手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园林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双师”素质。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对校园绿化管理,园林专业学生按班分责任区,养护责任到人,各区分工分项,教师任项目经理,班干部任班组长,每个学生形成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按岗位职责开展工作。每个学生要完成自己的具体任务,就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养护实际问题能力,提出具体方案,并负责落实。虽然在园林养护中,平时的体力劳动多由绿化养护工人完成,但学生也要结合教学和专业实训阶段性地完成责任区内的部分工作量,学生从综合管理能力和具体园林专业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从近几年学生毕业时的综合素质来看,95%拿到了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能普遍有所提高。

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 通过制度组织第二课堂或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完成校园养护任务,给予一定报酬作为奖励,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机会。只要学生有时间,能让学生完成的工作,尽量不另雇用其他人员。例如,在2012年冬季之前,10名学生利用周末,完成了全院树木的树杆涂白,每人获得了一百多元的劳动报酬,学生既锻炼了专业技能,又得到了一定经济补助。

园林专业教师参与校园绿化管理,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还需要认真总结和完善。第一,必须通过规范管理、经济刺激等手段,鼓励、调动教师及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制定更详细的校内实训管理办法,规范教师和学生的相关行为;第二,对学生要实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制度,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第三,可探索专业教师分片、分项责任制,明确工作标准,让参与的人员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第四,应尝试让学生组成相关兴趣小组,以承包方的身份承担一些较大规模的养护管理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第五,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校园绿化管理的企业化模式,从经费、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管理者一定的自,以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更加出色地完成校园绿化管理任务。

参考文献:

[1]欧阳秀明.关于高职园林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3):16-20.

[2]王燕,顾振华,等.“园林实训校园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35-37.

[3]王颖,秦津,郑伟.充分利用校园绿化进行园林教学的尝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46-48.

[4]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25-26.

篇4

关键词:数字化;园林绿化;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2005年数字化城市管理(以下简称数字城管)试点以来,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数字城管的城市达到128个,36个大城市中有30个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数字城管工作。2005年7月,建设部决定在全国试点该模式,深圳市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区),深圳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两步实施的办法,特区内一期工程于2006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实践证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不仅是观念上的变革,同时也是城市管理机制上的一种创新。更是真正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的有效手段。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系统应包括绿化审批管理系统、绿地实景影像养护管理系统、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及城市绿地遥感识别系统与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1.数字化城管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综合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形成完整、闭合、互通互联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行新的科学管理方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达到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2.建设绿化管理信息系统

绿化审批管理系统、绿地实景影像养护管理系统、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及城市绿地遥感识别系统与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2.1绿化审批管理系统

绿化审批管理系统为加强绿化资源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措施,规范绿化审批程序,及时受理申请,高效完成审核、审批工作,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尽量缩短审批时限,高效履职,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信息化帮助。

2.2城市绿化门户网站

建设城市绿化门户网站,方便市民查询我市绿化管理有关信息,包括公园和绿地地图,古树名木保护情况,扩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平台。

2.3实景影像绿化监管系统

基于实景影像信息平台开发实景影像绿化监管系统,提供全市管辖范围内的绿地实景影像,使各绿地中的草坪、树木具体信息,通过实景影像展现出来,并可根据实景影像情况进行各类绿化监管管理。

2.4绿化管养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绿化管养系统,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创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提供一个作业公司、监理单位共同运用的绿化管养管理系统,实现各管养作业公司、监理单位、管理人员三级的过程管理及管养情况结果管理。

作业管理的网络化。

2.5古树名木管理系统

本系统结合GIS、GPS技术,基于深圳市数字地图和影像,将古树名木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建立记录古树名木全面数据的数据库,将大量的图形、图像、关系性数据、多媒体数据存储于大型数据库中;对获取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评价;提供各种级别的数据保护和权限控制机制。系统提供市、区、街道三级古树名木管理平台,并实现数据维护、查询统计,快捷的报表生成,专题图打印等功能。

2.6绿道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绿道进行管理,系统设定市、区、街道三级管理模式,各区、街道可根据预设权限对辖区内绿道进行管理,市主管部门可对全市绿道进行管理。系统内容包括绿道的地理信息展示,绿道长度统计,巡查情况记录等。

2.7城市绿线管理系统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绿线进行管理,将规划局已划定的绿线直接落实到绿地,提供全市、各区、街道绿化现状数据(含骨架树种、风格、管理责任单位、建设时间、改造时间、设施使用时间等)的查询,绿地面积、乔木数量及各类设施数量的统计,各类报表生成。

2.8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整合现有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数字的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形成信息化的林业。系统综合运用GIS、RS、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全市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功能,为全市林业和宏观管理、指挥、调度、协调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从而全面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实现林业和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9绿化管理考核评价系统

对我市绿化管理进行考核评价,根据各项指标和责任制考核计分标准进行量化考核,由计算机程序进行自动评分、总计,生成考核评价结果。

3.效益与风险分析

3.1社会效益分析

3.1.1数字城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构建和谐城管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关注民生、维护民意、保障民权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生需求呈全面性、均等性、多样化的特征。通过数字城管建设,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人民,从而提升民生工程,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推进群众生活朝着便捷、高品质、幸福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1.2有利于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职能

数字城市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在数字城市管理领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全方位、智能化、实时化的管理系统建设,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投资创业等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并带来城市管理领域的三大飞跃:智能识别、智能监测、智能定位。

3.1.3有利于提升城市未来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管,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数字城市管理是在已有“数字城管”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管理、运营理念的融合。它站在现代城市管理运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城市管理进行前瞻布局。从目前来看,数字城市管理还是一个新事物,处于起步阶段,但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已被广泛认同。数字城市管理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城管建设的制高点,有望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加快数字城管建设,走出一条有智慧、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3.1.4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人们有序生活的基础,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影响公共安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和难预测性,这使得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非常棘手。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物联网技术是城市发展通向智能化的桥梁,是数字城市管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它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种防控事故的技术手段,借助物联网与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一整套监测和预警系统,这样有利于城市管理者有效地进行城市日常管理,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而保障了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和谐。

3.2经济效益分析

3.2.1节省城市管理时间,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直接增加城市经济效益

数字城管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相关的新产品、高技术,是创新城市管理、运营模式的新方法、新思路。它的产生,将进一步提高深圳市日均立案数量,提升任务派遣准确率和月结案率,缩短案件平均处理时间,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必将带来城市经济效益的增加。

篇5

[关键词] 警务化管理 法律类高职院校 学生

警务化管理制度,原本是公安类政法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一种制度。“所谓警务化管理,是指公安警察院校围绕其培养目标,根据公安警察院校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依据人民警察的有关条令、条例的规定,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以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民警的目的。”

事实上,警务化管理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在实践中使用不当,反而达不到培养合格的法律类高职高专学生的目的。笔者作为一名法律类高职院校的学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面对学生的各种抱怨,不由不反思这一问题,即如何才能发挥警务化管理的最大效率,如何使警务化这个育人平台得到同学的真心认可?

笔者的观点是,法律类高职院校实施的警务化管理对保证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它尚需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其改革宗旨应该是以法律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为依归,大胆对警务化管理的具体内容作变革。

一、对警务化管理缺点的反思

1.警务化管理自身的缺点

警务化管理注重对学生纪律的养成,但有时存在过于强调“刚性”管理而僵化理解、机械执行警务化管理规定,忽视“柔性”引导的现象。管理过程偏重形式化、程序化、单一化、整齐化的管理思路,容易使学生从思想行为意识上对警务管理工作产生排斥甚至抵触情绪。“从严治警、从严治校”虽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但“它过分强调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忽视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培养了学生的服从意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受到质疑最多的是警务化管理中的学生个性发展。有学者研究测试公安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其个性品质的倾向性特征不明显,更多地体现为个性的中性状态,显得直率、天真、思想简单和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在双重个性方面,表现为易激动焦虑、对处境有不满意感,性格外倾,情绪多、困扰不安,常有挫折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2.新时期下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警务化管理的冲突

现代社会中,一个学生会很容易接触到同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知识信息,从而消解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笔者对此形容为从“灌输”到“搏斗”,在信息化社会到来之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是一种灌输模式,学校将精心准备的价值观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即可达到育人目的,但在当下,学校仅仅进行“灌输”是完全不够用的,学校还需要对学生所能接触到一切的信息来源进行整合、批判、加工,即“搏斗”。而警务化管理由于自身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纪律作风和意志品质养成的特点,往往采取一种强制命令的模式,导致在面对复杂的信息社会时,容易产生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

3.法律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警务化管理的冲突

一般而言,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政法部门基层单位和其他涉法部门的辅岗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非单纯的公安类的警员。换言之,法律类高职院校的培养的人才主要还是立足于法律类的人才,只不过是基层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而法律人才的思维特点之一,是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有着独立清醒的批判精神,而非绝对的服从;是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有着综合协调解决的能力,而非单一的线性思维。这些可能都与警务化管理的“统一标准、同一内容、严格服从”的管理模式有表面的冲突。

笔者在此使用的是“表面的冲突”,是因为:第一,警务化管理与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有相当多的契合点,如忠诚严谨、吃苦耐劳,这些法律类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正是可以通过警务化管理来培养的;第二,这种冲突并非是不可解决的,但是如何在管理中消弭这种冲突是需要管理者思索的。如一个法律事务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是公民的隐私权不可侵犯,即“我的私人空间是我的王国,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但警务化管理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对学生的宿舍进行严格的日常检查,这往往使得学生产生认知上的混乱,认为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此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则会使学生管理与课堂教学相互抵牾,二者皆事倍功半。

二、对法律类高职院校警务化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对于上述警务化管理中的出现的以上几点矛盾,并非不可解决,相反,法律类高职院校应该是在坚决执行警务化管理规定的前提下,逐步在实践中对警务化的管理扬长避短,从而到达警务化管理在育人工作中的最佳效果。

1.构建以人为本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管理格局

(1)加强学管工作中以人为本和学生自治的工作理念

管理者既要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精心的锤炼,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热情的扶植和鼓励,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以引导为主,采用“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将对学生的警务化管理要求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综合素质,自主、和谐地发展,培养优良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2)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管理格局

事实上,警务化管理存在的意义绝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塑造成守纪律、能吃苦的人才,法律类高职院校的警务化管理应当紧紧服从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工作伦理、职业思维方式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学校应当采取全程、全员育人的方式来进行警务化管理,授课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过程中,通过警务化管理,进行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的点滴渗透,使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活动不会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脱节。

2.对集体活动的安排方式与内容进行适当改进

警务化管理以出操、集合、队列等集体生活的内容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应该说这些做法对法律类高职院校学生吃苦耐劳、集体荣誉、敬业精神等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也曾在工作中反复向学生阐释上述内容的重要意义。但也毋庸讳言的是,部分学生对此还是有某种程度的不理解。

对此笔者认为,在坚持警务化管理基本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中的一些集体生活内容可以开展的更为活泼生动,从而吸引同学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如出操可以变单纯的跑步锻炼为各种游戏活动,通过丰富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来部分取代严格机械的宿舍内务检查。总之,改变过去那种“学校下命令,学生被强制”的动员型的集体活动安排方式,采取“学校做引导,学生来参与”的动员与自发相结合的集体活动安排方式,由此保证警务化管理下的集体活动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的效果。

简言之,笔者认为,警务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应当是为法律类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目的而服务,只要有利于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那么完全可以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改造,而不必囿于形式,更不必抱有某种路径依赖,完全可以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意识。

3.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隐私

警务化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这就不可避免的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牺牲”一定程度的个人空间。除去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警务化管理制度下不能充分、完全的主宰自己的作息安排。这就突出显现了一个矛盾,就是如何平衡学生自我空间的保留和制度规定之间的关系。

当然,从哲学层面讲,“自由,正如人们告诉我们的那样,并非人人爱怎样就可以怎样的那种自由”,自由从来都不是意味一个人可以任意所为,对学生某些强制性的管理并不意味着剥夺了学生的自由。但实事求是的讲,在警务化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二者的冲突还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认为,在警务化管理下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个人隐私和私人空间。在达到警务化管理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学校应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私人空间的要求。

这些空间应包括一定程度上的(但不限于):对校园文化的自我建设,对社团组织的自主设立、对个性差异的自我发展等等。塑造千人一面的学生个体,恰恰是警务化管理的失败。

4.和谐校园的建设对警务化管理推行的意义

警务化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限制学生的随意外出。因此,实施警务化管理的院校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试想一想,如果一个校园实行全封闭式的管理而缺少相关配套的文化设施的话,如刊物丰富的报刊亭、快捷方便的网络设施,那么将很难保证学生对时事的掌握和非专业的文化知识的拓展提高,甚至会压抑到学生的正常的消费需求。

因此,如果学院实行封闭式的警务化管理,则在实行之前,校方必须首先做可行性的分析,其各项配套设施必须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否则的话,学生的正常需求在校园内不能满足,而学院为了保证警务化管理的实施又不允许学生随意外出,则学生抱怨百出、甚至明目张胆地违反纪律外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当性”了。

譬如,一些法律类高职院校在宿舍管理上工作难度很大,学生反感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究其原因,并非完全是学管人员工作不尽心尽力,部分原因在于硬件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没有将宿舍看做是自己课余休息与文化活动开展的空间,进而抱怨丛生,对抗制度,影响到警务化管理的实施。

当然,物质条件的改善并非朝夕可成。因此,笔者认为,在部分法律类高职院校目前的硬件设施水平暂时尚不能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软件的提高就成为当务之急。学管人员对学生的因正常需求无法满足而造成的抱怨应积极疏导、及时反映,而不应强行打压,警务化管理应该在“刚性”与“柔性”间取得平衡。

总之,警务化管理应当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的理念,这其中,构建以人为本的全程全员育人的管理格局是基础,改革某些集体生活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式是路径,尊重学生的个人空间和个性差异是保证,建设和谐校园是前提。

参考文献:

[1]程智勇.公安教育概论.群众出版社,1997.182.

[2]钱洁.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人格塑造.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1):195.

[3]贾仕林.浅析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原则

1.1、科学规划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要做到科学规划,使设计项目与整个小区区域环境相结合,要在项目的性质、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准确定位。

1.2、因地制宜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该增加绿地色彩,注重立体绿化,扩展绿化范围,发展垂直绿化,构建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1.3、植物造景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该采用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配置的绿化方式,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完美的生态环境。

1.4、以人为本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发挥好风景园林给人带来的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1.5、地方特色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该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将城市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气息融入到住宅小区绿化设计中,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小区绿化。

1.6、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设计在实施和维护中,也难免费有忽视之处,或者需要扩建等更改,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

2、当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作需要付诸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尽管它不能直接创造利益,但是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有此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绿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往往都是重建设、轻管理,重形象、轻质量,而且有些施工企业由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偷上减料,不仅不利于保证绿化植物的成话率以及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难以获得理想中的管理成效。

2.2、绿化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作的施工管理方面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已然获得了不少卓越的成就,给绿化工作的长足发展带来了不少生机和话力。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住宅小区园林绿化项目被认为是投入低、回报高、风险低的行业,很多有实力的绿化单位将工作揽过来后将相关业务分包给诸如装修队等组织,然后赚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这样不仅扰乱了园林绿化管理的秩序,而且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着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废料、废渣等,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2.3、后期养护工作仍然不够完善

后期养护工作是绿化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反复的、长期的工作,在技术上的要求还是比较全面的,包括花草树木的修剪、病虫害防治、卫生保洁以及浇水施肥等各项工作然而,在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中普遍存在着重栽培而轻养护的不良现象,这不利于施工管理工作真正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而且,有此养护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对于养护的技术以及管理的科学手段还不能够真正的掌握,从而造成了养护工作的不合理性。

3、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提高重视程度

在讲求低碳社会的今天,园林建设是一项很符合这一宗旨的工作。政府部门应该首先加大对园林规划建设的投入,有了资金的投入才能推动园林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政府要将相关的园林的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录中,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媒体宣传城市风景园林的相关优点,以此让社会民众以及相关企业加深对园林工作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开展相关的园林公益活动,以此深深的将园林工作的相关理印在民众以及相关企业的心中,在具体的工作中多多的征求人们的意见,争取园林的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

3.3、因地制宜地展开工作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不仅具有生态绿化的功能,而且还为小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就要做到“三分草七分树”。园林中所种植的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树种的种植比例上,适宜本地区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要超过总体树木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以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对于园林中不利于树木生长的区域,可以植草,配以花和灌木等等点缀于其中。为了使园林绿化符合住宅小区的四季景观需要,要混合种植树木,同时各种树木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搭配。要尽量选择树冠大的树木,整个的园林绿化范围内容,树木的覆盖率要占有60%的园林面积。

3.4、科学种植园林苗木

园林所种植的苗木,要尽量选择品种优良且生长旺盛的近地苗源,从规格到形态都要与园林规划相符合。叶簇要丰满且叶色鲜艳,没有病虫害。铺栽草坪,草块以及草卷的规格要统一,土层厚度为4厘米左右适宜种植草坪,土层厚度介于1~3cm之间,适宜草卷生长。草坪要精细化管理,杂草生长限制在5%以内。

3.5、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在对设计的意图与理念进行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计划书、现场核对以及排水工程等细节性的施工规定,为施工的顺利进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施工之前,要派遣专业人士针对施工环境土壤的pH值和密度等科学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尽可能的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保障园林绿化管理的施工质量,相关负责人可以考虑结合实际推行园林绿化监理制,促使项目监理人员从施工开始到最后的验收要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参与,一旦发现工序、材料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就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质量。

3.6、注重专业化养护

住宅小区要获得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还要对园林养护工作倍加重视。对住宅小区的园林实施专业化管理,不仅要选择资质良好的绿地养护管理单位,而且还要根据园林特点对管护工人实施专业化培训,以延长园林绿地的更换周期。为了降低园林养护成本,可以采用公开社会招标的形式,并合理报价,以使绿化工程建设单位有能力承受。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部门还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以在注重专业化养护的同时,使住宅小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园林绿化环境。

总言之,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工程日渐紧迫,已经延伸到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中。住宅小区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绿化也就备受重视。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住宅居民日渐提高的园林环境要求,并在具体实践中实施了全方位的管理。因此,在以后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工程中,要针对施工中遇到的质量控制重点和难点较多,分析现状问题,通过施工中对质量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同时不断优化管养技术水平,以此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冯展咏.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工程研究[J].北京农业,2014,27:68.

[2]颜彬彬.住宅小区园林工程质量控制[J].中国园艺文摘,2014,07:62-63+176.

[3]毛涛.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养护与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210+219.

篇7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

0 引言

为了让城市实现绿化资源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如图1所示),居住生态环境舒适、安全宜人的目的,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均开展了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等建设活动。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做好城镇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在生活中减少声、光等听觉和视觉污染;防止土壤被侵蚀,从而使环境更加具有吸引力。这样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缓解压力等,最终改善居民生存环境质量。

1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地建设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建设,都应加强园林绿地建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该规划设计来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下面针对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的讨论。

1.1 转变观念,确定园林绿化的地位

在过去很多城市规划建设中都是只着重强调建筑工程建设,而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列为“附属品”,在小城镇中这种现象尤为盛行,长久以往,使得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边缘化”趋势严重。但是园林绿化在城镇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赋予城市生命力,是人类居住地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重新确定园林绿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园林绿化建设任务细化进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并把建设任务作为各级领导的业绩考核项目之一。开展宣传工作,使大众认识到绿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城镇规划建设者分清城镇园林绿地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走出将园林绿化当成城镇建设“附属品”的误区。

1.2建设生物多样化、层次化的绿化系统

首先,在城镇建设中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并通过生态廊道将人工园林绿地与当地自然绿地有效结合起来,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生物多样化。其次,要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及分布来规划城镇园林绿地,使园林绿地生态具有层次性。对此,要合理分配绿地中乔、灌、草的比例,选择易活、易管理的植物,乔、灌、草的比例是否合理、选用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直接关系到能否维护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及层次性,达到赋予城镇无限的生命力,使城镇变得多姿多彩的目的。

1.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用植物品种

1.3.1适地适树。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应多种植乡土植物,适当引进多年试验证明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外来优良品种,同时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当地绿化植物资源。长期以来人们秉承“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偏爱奇花异草,或者为了标榜该城镇的品味,吸引外来观光者,大多都是引进外来贵重、稀少的品种,而歧视本地乡土物种,这样建立的绿地系统其生态服务功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之相反,在未被开发用于工业、商业之前的地块上,有一些自然生长、年代久远的植物,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及保护这些与城镇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植物,将会有利于营造独特的城镇景观。

1.3.2慎重选用城镇街道树。综合考虑该城镇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水文、气候及太阳光照等方面因素,挑选树干端正笔直、枝繁叶茂的树种,并且要求其适应城镇环境,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抗烟尘能力,如银杏、悬铃木、大叶香樟、栾树等。

1.3.3大力推广种植节水型、耐旱型植物配置。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大,这样使得城镇地表水甚至是地下水也越来越紧迫。而园林绿化建设又离不开水,这更会加剧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如果不顾园林绿地性质、区位,不考虑中水回收利用、不考虑水循环就一概以水覆之,或者为了追求“逢园必水”的理想而盲目建设大面积的湖面和喷泉,这样将会大大浪费水资源。为了解决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不仅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时依据当地水文、气候条件来合理布设水景及绿地,还要选用节水型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关键的是要大力选育和推广节水型植物材料,综合这些措施解决这一人类难题。

1.4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合理利用独特的人文历史

很多小城镇的绿化建设都是模仿、照搬照抄其他大城市的绿化建设,绿化小区大同小异,过于单调,很少能形成自身的园林特色。除此之外,小城镇一般不注重本地的人文资源,对人文资源的利用经常做出不明智之举,例如:弃而不用或者盲目利用。对此,应鼓励小城镇设计建造有乡土特色的园林绿化。在建设过程中要力行园林植物乡土化,就近选择园林素材;利用及保护本地自然与人文资源。一个优美、独特、绿意盎然的生态城镇既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又体现了城镇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

2 园林绿化管理要点

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一般园林项目建设部门都要求加大投入园林项目建设,期望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忽视对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的投入,致使新建好的园林绿化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垃圾到处可见,这样反而偏离了原来的建设目标。下面就如何管理好园林绿化探讨一些想法。

2.1注意乔木树种的合理搭配,减轻后期管理工作

在大家印象中,以为园林绿化便是到处绿意盎然,四季如春,所以片面最求绿化,大量种植常绿树,以保常年“绿”的视觉享受,但其实常绿树虽然能够常年保持绿色,却无法体现季节变化,使园林景观单调。所以要合理搭配常绿树及落叶树,使景观丰富多彩。同时,要注意减少对大树、古树的移植,移植大树、古树会使后期管理工作繁多,养护投入大,同时大树、古树不易成活,这对于观光者和养护管理者而言,都是一种考验。

2.2注重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

养护与管理工作对于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树木、草坪种植以后,为了使园林绿化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及观赏价值,需要聘请专门的园林养护管理人员经常进行养护与管理,投资建设城镇园林绿化能否获得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就靠后期的养护管理了。园林养护管理人员要定期修剪、摘牙、浇水、除杂草、施肥、杀虫等,对于生长中的草坪,还要进行打孔、通气、滚压、更新等管理。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可使园林绿化产生很好的生态净化作用及观赏作用,并使城镇景观优美,居民身心舒适。

2.3 加强绿化管理队伍的素质教育

园林绿化建设不同于建筑建设,其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后期养护工作,这让很多人走入误区,以为园林绿化养护不过是种种树,浇浇水而已,工作轻松且时间充裕,再加上男女老少皆宜,致使许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个体队伍纷纷挤进绿化建设行业,遇到了实际工作便临时抱佛脚,机械地照搬书本。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需要设计者、实施者与管理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管理队伍来体现出来。故要加强园林绿化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其熟练掌握植物的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

2.4增强土壤蓄水能力,有效地以天然水代替人工浇灌用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园林绿化养护离不开浇灌,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天然水浇灌来减人工浇灌,那样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来减少浇灌次数及浇灌量,依赖自然的降雨便能很好地生长。如何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能呢?我们可以引鉴国际生态城市的土壤改造技术,采用树枝屑来覆盖树坑、园林地面的土壤,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地水分蒸发,长时间使土壤保湿,而且覆盖所保持的湿润环境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并提高土壤的气孔率,增加的其透气性和透水性,这样更有利于树根的发育和延伸,也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充。

2.5风前加固,风后加护

广西省是多台风、多雨的沿海省市,在园林养护管理方面其技术要求比内地城市严苛很多。因此,园林绿化建设完成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台抗台以及防涝工作,尤其要注意在每年夏季台风来临前要仔细检查园林树木防台抗台的加固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并技术采取补救措施,台风后更要加强保护工作。

3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的园林工程建设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园林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在建设中则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及新变化,这就对园林施工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园林工程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这对于专业性和创艺性都具有较高要求的绿化工程来讲,在施工中很难避免不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使绿化市场得以不断的规范,强化其管理效果,从而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的整体景观效果和工程质量,从而使我国建设生态化的园林城市的设想得以实现。

(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特点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对象很多时候是有生命的活体,园林工程施工通过将不同色彩、类型的花卉、树木进行搭配栽植,运用不同苗木的不同的功能来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净化空气、隔音降噪、美化环境的作用,它属于林业以及其他种植业相融合的一种管理工作;其次,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必须要做好长期养护的准备,常言道“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苗木的种植属于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工程,而苗木的养护与管理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惟有不间断地对苗木进行精心的养护和管理,才能够让园林中的苗木生长状态更加完美,不然就难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满足城市生态环境景观的客观要求;最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注重艺术美。

(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绿地生态效益

城市建设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本土树种更为可靠和廉价,因此两者同等重要,应因地制宜进行选择。如北方城市冬季少常绿树种,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应注意多引进常绿树种。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可以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

2.2 重表面效果,轻基础建设

现在许多园林建设部门和园林管理部门是两个独立部门,建设部门追求的是表面效果,只管栽草坪、树木,不管以后生长如何。基础建设差,许多匍植的草坪下面除了20cm土外其余全部是建筑垃圾;所种树木下面没深挖,没挖透,严重影响根部下扎。管理的直接结果是草坪易旱易生病,易生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树木生长营养不良,水肥、农药投入量大,严重影响园林生态化发展。

2.3 缺乏历史文化品味,割断了历史文脉

城市园林绿化绝非简单的种树、栽花、培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韵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一项活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文化、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等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独有的人文底蕴。

(三)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

园林绿化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内容,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培养上,要为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培养平台和实践环境,对于专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整体园林绿化事业的进步。现代园林绿化施工需要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进行管理,有效的保证整体工程的各项子工程良好的进行。

2.4建立严格的采购管理机制

园林绿化工程中,材料的采购工作直接关系到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效果。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对材料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对材料的采购工作要严格的依靠图纸进行,在采购中进行严格的筛选,保证材料的实际质量和性能,保证进场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在进行树木采购时,保证种植的植物符合园林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苗种质量的检查,避免不合格的苗种进场。

2.5 施工过程中注意进行养护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要达到设计阶段的质量和效果,就要最大限度的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在苗木的移栽过程中为降低树种的水份流失,应该在苗木起挖、运输以及移栽途中尽可能地不要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在移栽完成以后,要对树冠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作业之后要尽快使用胶水将创伤口密封起来,从而减少树冠失水程度;如果种植之后阳光较强,则应该进行适当的遮荫,按照光线的强烈程度去选择不同类型的遮荫网,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选择浸湿的草绳将树干缠绕起来并且喷洒一定的水,从而避免树干的水份流失,确保成活率。

结 语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的要求,灵活采用、运用各项专业技术,以先进的、科学的施工方法与组织手段,将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经济、计划和组织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及时处理并解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和遇到的施工现场原有树木的保存、现场表土的采取和复原、非种植季节树木的种植,以及土建与绿化交叉施工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方可确保施工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参考文献

[1]吴海卫.园林施工管理方法初探[J].民营科技,2009(7)

[2] 王武波.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民营科技,2011(7).

篇9

河南省南阳市肿瘤医院财务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以及网络功能的日益进步和完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网络技术方面更是不断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当前在医疗领域中,医院的收费和结账工作都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措施,相应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也逐渐成熟起来。医院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收费以及结账工作进行有效的操控,这种收费和结账的方式对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运营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文就从如何提高医院的收费和结账工作的效率为重点,分析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 信息化;技术收费结账管理;医院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57-02

[作者简介] 苏莉(1976-),女,河南南阳人,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医院财务工作。

医院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其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医疗的收费和结账。从目前来看,医院在医疗收费和结账的工作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电子化管理,为了提升医院在经济效益方面的管理、医疗成本的结算以及对医院经济安全的规范、资源入库的手续整合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实效,就要求医院必须在相关的收费和结账环节工作上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真正的为医院设立出信息化网络的财政体系。

1建立起收费结账信息化管理体系

1.1信息化网络的建立

要想对医院的收费和结账方面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对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是基本的前提。当前社会的医疗行业中,相应的建立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医院财务工作的整体信息化管理,以此来达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1]。所以说,医院在对财务方面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医院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进行优化和完善,设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收费与结账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制。将医院的可利用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之后再依据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医院的收费和结账的工作当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费用,即医院挂号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等相关内容,要想落实医院在财务方面的信息化体制管理,首先就要将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整合,如果医院方面在患者入院的时候,及时为病人提供在收费方面的信息化技术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让患者第一时间接受治疗,减少了病人看病的程序。

1.2医院对患者管理体制

医院方面针对收费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在患者入院之后对病人提供“一卡通”服务管理,这样就可以达到随之依照医生的需求实现网络自动化收费,通过这种形式有效的减少了传统的电子化收费的不必要程序,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医院相应的设立一套针对患者的医疗费用查询系统也是很有必要的,医院方面可以建立起不同形式的网络运行终端,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对自己的费用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医疗费用的充值和补偿业务[2]。但是针对这几种不同的模式,就需要医院在财务处理工作方面实施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网络控制。通过这种形式,在相应信息网络系统的设立过程中需要不一样的控制终端来形成财务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三者之间的相互查询体系。

2 对信息化收费与结账的具体岗位设置进行优化

医院财务部门中的会计工作人员的内部结构对医院整体财务的管理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医院方面首先需要解决就是财务部门中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者对应岗位的设立,并且还要对财务工作人员在信息化技术管理收费和结账方面的技能和素质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有效的提高,使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切实的了解信息化网络在管理收费和结账流程中的重点技术要领[3]。针对医院在收费和结账相关工作岗位的设立问题上,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在这套制度当中相应的管理可以实施责任制,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实施责任制管理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收费和结账工作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针对财务处内部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设立要细化,比如在财务部门下面设立相应的会计科、医保科以及有关的财务科等,每个科室各自负责不同的领域工作,通过这种方式的实施,可以将医院财务相关的工作进行量化,以此来确保财务工作的效率性[4]。各个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具有一个私人的工作登录密码,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财务数据的整体处理过程都会有详细的网络备份,这样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总结以及年终的核算都起到了方便的作用。并且在整个财务处理工作的流程当中,都会由医院最高的领导层对其进行监管,这样以来就可以在医院的财务岗位设立模式上构成金字塔式的网络管理形式,通过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良好的推进医院良好运营和管理,同时达到了大幅度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目标。

3 提升信息化结账与收费的相关财务管理

3.1信息化收费结账的要点

针对医院实施信息化收费与结账,在具体的运用和管理过程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要点:在财务收入的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对应的收费人员可以按照医院具体的系统收费体系,遵循相关程序的实际要求来完成财务收入的管理工作,在财务收入的管理过程当中,对医院提供的一卡通的服务信息要进行严格的核对,将患者的个人信息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患者的收费记录和患者的费用记录都要在系统中实行仔细、准确的核算,在患者出院的时候对记录的明细进行有效的统计,确保医院在收费方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避免了医院方面和病人之间的财务纠纷,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程度[5]。

3.2医院对财务收据的管理

在医院对于财务收据管理的方面,要在整体的信息化管理范围之内实行对财务收据的电子化管理,在医院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当中,每天或者是每一班在进行财务工作的交接账的工作中要做到收款、退还以及核算等方面的报表检查,真正达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融入到整体性的管理当中[6]。在医疗费用的有效管理方面,其中主要包含了病人的医药费、医保减免费用、欠账及缴费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这些工作都会经过自动化的信息处理来对患者的医疗费用以及相关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及时的反馈。所以说,医院通过加强对信息化收费以及结账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医院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效率,同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我们希望医院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高效运用,可实现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双方面的提升。

4 结语

该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加强医院的信息化收费与结账的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医疗的收费和结账,当前医院在医疗收费和结账的工作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电子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然也可以维持医院的日常运营和发展,但是要想对医院整体的管理方面进行提升,就必须要全面加强医院经济效益方面的管理、医疗成本的结算以及对医院经济安全的规范、资源入库的手续整合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实效,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就要求医院必须在相关的收费和结账环节工作上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强化,为医院未来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参考文献]

[1] 郑大喜.加强电脑收费结账管理,推进医院财务网络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1)23:25.

[2] 许永斌.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J].会计研究,2011(8)35:39.

[3] 刘永全.略探网络财务报告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3(5)13:14.

[4] 川时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5)530:554.

[5] 国际内部控制协会,国际注注册内部控制师通用知识与技傀指南[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2(4)192:231.

篇10

关键词:实行一体化信息管理提升医院运转效率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0-02

1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然

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逐渐衰落,人类历史正在悄然迈向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将全面迎来信息化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纪后,信息的传递将会更加方便和高效,信息将会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信息化将渗入经济社会的每个角落,极大地促进生产提升效率。

现代医院不仅担负着医疗、科研、教学等主要职能,而且还负责对突发卫生事件的上报和应对,同时还参与着医疗保险的报销等公共服务。医院每天使用着大量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处理着大批的业务,产生着大量的门诊、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药品和器械信息、挂号划价收费和财务核算信息、医保信息、传染病上报信息、远程会诊信息、科研和教学信息、人事管理信息、以及物流信息等。医院规模越大层次越高处理的信息量也相应增加。如果不能够对这诸多信息进行高效的智能整合处理,医院管理必然出现混乱,诊疗效率必然下降,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医院本身的运转也必然受阻甚至会出现员工工作热情低下、医疗质量下降、医疗浪费加重、经济上入不敷出,最终导致医院自身发展的停滞。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将全面解决信息的繁琐和复杂从而在技术层面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2一体化医院信息管理的概念和优势

一体化医院信息管理是将医院的各项工作纳入一个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IHIS(Integrate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其主要由医院管理信息系HMIS(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临床医疗信息系统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两大模块构成[1]。前者主要包括住院病人管理系统、门诊划价收费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药械管理系统等。其主要目的是简化医院事务管理的工作程序,减轻管理及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从而为医院管理,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临床信息系统包括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室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其主要是统筹处理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和影像检查信息等,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收集和调取患者医疗信息,进而提高诊疗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简化病人的就诊程序,解决看病难问题,也便利了科研和教学。

在一体化管理下,一个需要输血和进行手术的急诊病人,其病历信息在病房、血库和手术室之间共享,无需医生拿着病历辗转各科室。一个需要会诊的病人,其化验结果和CT图片可以在院内科室瞬间共享,甚至使在权限范围内的院际远程会诊成为可能[2]。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患者反复排队挂号、划价、收费、取药、治疗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就诊时间大大缩减[3]。信息化管理下药库的监管将更透明,很好杜绝药品流失,同时药物价格的调整变得非常简单,只需更新数据库的信息即可,能够更好执行国家的药品价格政策。同时医院信息化管理下,财务科可以掌握医院每天的收支情况,便于对科室及医生工作量的核算。总之有效地医院信息化管理将使医院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我国医院信息化现状

国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由总医院首家引进DJS-130小型机。1995年由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研发的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问世,标志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研制、开发应用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阶段(IHIS)[4]。随后大量的不同公司开发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继涌向市场,国内大大小小的医院几乎也都配备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然而我国医院信息管理下系统的整体应用水平不高[5],多数医院甚至包括一些较大医院并未真正分享到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诱人成果。一方面由于HIS商家虽然很多,但是HIS系统真正能发挥预期作用的很少,50%的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者不能实际应用。不少医院看似计算机很多,但是并未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安装了很多系统如收费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但是各自独立并未有效连接[6]。我国不少医院的HIS系统多数仅仅局限于HMIS阶段并未真正实现IHIS,甚至不少医院的信息化仅仅局限于将医院窗口业务(挂号、划价、计费、记账、库管、入出院等)的计算机化[7]。花钱买的设备和系统成了摆设,并未真正发挥其潜在的作用。这其中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医院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不愿花钱安装先进的系统,或者是买了设备但是缺少对系统的维护,缺少对人员的培训,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差,实用率低。

4医院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实现

虽然医院实现一体化信息管理存在着诸多现有困难。然而医院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时代的召唤为大势所趋。国内外不少大医院已经率先迈入全面信息化时代。实践已经证明,这种优化的运行方式具有蓬勃的生机。它的普及应用必将给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信息化的发展也将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将提高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8]。

参考文献

[1]陆波.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2

[2]高彦波,王晓华等.医院远程医学信息网建设应用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6):42

[3]向月应,杜等.医院信息系统在整体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6):50-51

[4]李包罗.我国医院信息系统新进展及面临的任务[J].医院IT,2001,5(7):43-45

[5]杜方冬,孙振球等.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1)35-39

[6]董建成.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