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2 01:1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菜市场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菜市场管理

篇1

第二条为完善蔬菜批发市场体系,规范蔬菜市场交易行为,使蔬菜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保护交易当事人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

第三条蔬菜市场以服务为宗旨,遵循公开交易、平等竞争、自由议价的交易原则。

第四条市场必须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和宏观调控政策。

第五条全县范围内,管理蔬菜市场,以及在市场内从事蔬菜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市场建设

第六条建设市场,按照“突出重点,改造为主,适当新建,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规模、设施、功能等,特别是有菜无场的乡镇,要在今秋农建中纳入规划、统一实施。同时要充分考虑蔬菜的市场辐射范围、交通位置。

第七条建设市场由当地乡镇府规划,县蔬菜产业化管理局备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方可实施。

第八条按有关规定可由单位、社会、个人或引进外资建设。

第三章监督管理机构

第九条应县蔬菜产业化管理局负责全县蔬菜市场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十条各种菜乡镇、各蔬菜市场相应成立管理委员会,是蔬菜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批准市场管理规定、章程、交易商管理规则、交易规则、工作人员守则等有关规章制度;

(二)批准交易品种、交易方式;

(三)协调处理蔬菜市场筹建和运行中涉及的有关政策问题和部门、地区之间的关系;

(四)对蔬菜市场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指导;

(五)审议批准批发市场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五章经纪人

第十一条蔬菜经纪人应当依法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经纪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蔬菜交易的资格证照,拥有开展规定业务所必需的最低注册资金和相应的经营设施;

(二)经纪人要有经营批发业务的许可;

(三)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无违法记录;

(四)市场章程规定的其他必备条件。凡具备上述条件的经纪人可向市场提出申请,经蔬菜市场管理委员会批准,方可进场交易。

第六章市场交易

第十三条经纪人按照诚信、守信、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批发市场内进行交易,交易方式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性采取协商买卖、竞价买卖和拍卖,蔬菜市场内的交易经市场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买卖双方必须严格履约。

第十四条蔬菜市场有保证交易双方履约的权力和义务。即期现货成交按双方商定的时间、地点、品种、数量、质量等条件和交货方式由买卖双方负责。

第十五条市场内的交易禁止下列行为:

(一)蓄意串通,制造虚假供求和价格,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的、容易使人误解的信息。

(二)以操纵市场为目的,连续抬价或压价买入或卖出同一种商品;

(三)以其他直接或间接方式,操纵或扰易;

(四)未经批准开展批发业务。

第六章价格

第十六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市场交易价格允许随行就市;市场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定价格管理规则。

第十七条市场成交的价格、数量等信息由市场专门机构统一汇总。

第十八条市场行情报告制度,市场在每天交易结束后,要将成交品种、产地、数量、价格等情报蔬菜主管部门。

第九章结算

第十九条有条件的市场对场内成交的商品实行统一结算。

第二十条蔬菜市场实行保证金制度;凡进场收购必须缴足收购资金,否则不准入市交易,避免买空卖空行为。市场有权追偿并处罚违约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十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市场必须积极、严谨、高效地为交易商服务,凡因市场工作人员失职、渎职造成损失的,由市场予以赔偿。

第二十二条市场工作人员必须主持公道、清正廉洁,不得参与场内的交易活动。对于循私舞弊、违法乱纪者,按工作人员守则的有关条款予以处罚。情节严重者,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和有关法律、法规由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三条经纪人不严格履行承诺产生的纠纷,首先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由市场管理委员会依法予以调解。市场管理委员会通过下列工作行使监督、处罚的职责:

(一)听取申诉;

(二)受理对经纪人不正当行为的指控;

(三)调查经纪人交易、财务状况,检查帐册、文件和原始记录;

(四)以书面形式通知经纪人停止或纠正不正当行为。经纪人的违规行为;

(五)按市场有关规定予以警告、取消其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行为依法由司法机关审理。

篇2

一、菜市场的租金概况

从全区较有代表性的33个菜市场抽样调查看,市场日平均租金0.996元/每平方米,其中标准化菜市场25家,占75.8%,日平均租金1.045元;非标准化8家,占24.2%,日平均租金0.845;如以肇嘉浜路为界,浜北、浜南、中环线以外地区划分,则浜北地区9家,日平均租金1.193元;浜南地区16家,日平均租金0.975元;中环线以外地区8家,日平均租金0.80元。从中可见,地区差比较明显,浜北地区与中环线以外地区日租金平均价差近0.40元,标准化与非标准化菜市场日租金价差在0.20元。所以,如果租金不分地区、不分条件设施而制定统一标准则缺乏合理性,因此,需要有区别制定每平方米日租金的上限。

二、菜场内摊位租金现状

摊位租金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摊主经营的行业不同形成不同的摊位价格。由此,我们根据不同的主副食品类别,分别对36个菜市场的猪肉、蛋品、水产(河鲜、海鲜)、蔬菜、豆制品、禽(活禽、分割禽)、水果行业的3667个摊位租金作了调查,在摊位总数中,猪肉占8.5%、摊位平均价格为1154元,蛋品占2.5%、摊位平均价格为740元,水产占15.4%、摊位平均价格中河鲜1286元、海鲜807元,蔬菜占41.7%、摊位平均价格为623元,豆制品占4.7%、摊位平均价格为928元,禽占4.6%、摊位平均价格活禽2054元、分割禽818元,水果占4.3%、摊位平均价格为1036元。在这主要的七类行业摊位中,由于经营主体的不同、地段不同,摊位所处的市口不同,摊位费的价格也存在差异。以猪肉摊位为例,浜北地段平均价格为1378元/月,浜南地段平均价格为1010元/月,中环线以外平均价格为1245元/月;同为浜北地段,猪肉摊位标准化菜市场平均价格为1420元,非标准平均价格仅为1042元;同一市场中,场内房间的猪肉摊位与一般猪肉摊位自然存在差距,这种差别同样表现在其他六类主副食品的摊位费租金上,由此可见,菜市场摊位费较为复杂,各种不平衡不能简单制定一个固定的摊位标准。

三、设想与对策

1、菜市场设定租金限定。菜市场的场地资源多数为公建配套的国有资源,场地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以居民生活对菜市场的需求为规划原则的,对掌握管理这些资源的各个部门来讲,应充分认识到菜市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特性,应从利民的角度考虑,而不应只将其看作是获取更多的利益的渠道。基于这一认识,凡国有的公建配套资源可以定一个统一的菜市场租金标准,该标准不得高于同一地区菜市场租金的社会平均水平。以这次抽样调查的33个菜市场平均租金价格来计,日平均租金为0.996元/平方米。尽管浜北、浜南日平均租金价差为0.218元,但年租金价差也仅2300多元。所以,我们认为区域内租金规定不宜再细分,对公建配套的菜场以每平米1.00元为区内菜市场租金最高上限,下浮不限。这对标准化菜市场具有扶持作用,租金的积累倘若以五年为计,就具有对菜市场进行再改造的能力,实现良性循环。而除此之外的社会经营者自行开辟的菜市场租金则不设规定。

2、菜市场摊位费问题。我们认为,应首先对租赁摊位的经营商品要有规定,也就是说,上述的猪肉、蔬菜等七类行业的品种要占一定比例。据抽样调查情况看,36个菜市场中七类行业所占摊位比例平均为81.7%,这基本符合要求。七类行业在每家菜市场的比例尽管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如果打造一个数学模型,可以细分至每个行业的商品所占比例,但考虑地区层次、供求的差别,不宜细分规定。菜市场摊位价格制定,由于差别大,比较复杂、也比较棘手,以调查情况而言,既存在地区差、规模差、模式差、经营主体差,还存在场内摊位的市口差、品种差等等。为解决菜场内房间摊位与一般摊位的价差问题,我们考虑两个办法:(1)根据地段、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制定一个基准价,允许上浮比例。据调查了解,房间摊位经营者一般租赁费在1500元/月左右,猪肉最高在1900元/月,但不具代表性。一般而言,场内房间摊位的租赁基准价定在1500元则具有可行性。考虑标准化菜市场创建成本及鼓励方向,允许其房间摊位的租赁费在基准价上上浮20%。场内一般摊位中,若以调查的平均租赁价为依据,租赁费(标准化柜台)上限分别可以设置为:猪肉摊位1000元(剔除房间租赁价)、蛋品摊位750元、水产摊位海鲜800元(河鲜均为房间)、蔬菜摊位平均价格600元,豆制品摊位920元,分割禽820元(活禽均为房间),水果摊位1050元。这一基准价,最大的不足是平均摊位价淹没了市场设施的差异与管理规范与否的区别,一些非标准化的、低于平均摊位价的菜市场从中反而得益,不利于菜市场的发展趋势。(2)由价格部门根据菜市场的运行成本,以街道为单位申报,由经委与价格部门联合成立审核小组对每一菜市场中七类主要行业的摊位费逐一审核定价。这一做法的益处是准确性适中,既能对菜市场的成本和盈余情况进行一定的控制,也能使政府为发展菜市场的支出得到更有效的掌握。

3、菜市场的指导价。免去市场收费、降低市场租金、规范摊位收费标准,理应传导于菜价,最终目的是体现政府关注民生,让百姓得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政府的利民思想转化为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考虑可以出台副食品行业指导价或菜市场指导价以此规范菜市场内的商品价格。通过区副食品行业协会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职能,制定主要副食品的“今日指导价”,各菜市场可根据市场副食品市场行情,对当天的猪肉、水产和蔬菜代表品种实行最高指导价,不得突破。菜市场经营者对每个入场摊主签订《摊主公约》,以协议形式承诺此项规定。副食品代表品种的最高指导价由菜市场经营者根据市场商品行情,加适当毛利于当日公布。代表品种的毛利可作相应规定,如猪肉加10%、水产20%、蔬菜30%。此项举措可在条件较成熟的菜市场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篇3

(1)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受到国家过度的控制,存在严重的政企不分的现象,一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财务观念,没有任何自主经营的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实现了政企分离、自主经营管理的目标,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应当摒弃传统的财务观念,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根据国家颁布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发展企业的自主经营。

(2)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当中参与财务管理的意识相对淡薄,大部分企业均认为财务管理应当只是企业会计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的工作,而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全部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去,在高层管理者的合理指导下,依据企业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带领全部的企业成员,利用科学的奖惩机制,进一步深入地挖掘企业全部员工的潜能,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开辟企业全新的发展途径,让企业的每一位成员均树立为企业创优创新的意识,进而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全体成员的责任。因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果企业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模式,那么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严重的话可能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的结局。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1)企业的管理者应当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形成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充分考虑企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今后的健康发展来制定最为适合企业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另外,企业的管理者还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多元化理念,在投资的过程中开展多元化投资,探索与其他外部资本进行投资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防止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给企业的投资带来巨大的危害,将企业投资的损失最小化处理,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处理风险的实力。最后,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当了解并掌握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接受全新的理念和思想,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的作用,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到实践当中,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2)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财务管理体系,是现如今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据我国现阶段所颁布的会计制度,企业应当将全新的会计准则推广到各个部门,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合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逐渐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这便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全新的规则,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同时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来开展合理的电算化工作,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的财务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3)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组织机构。部分企业的财务责任和权利过于集中,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不良的问题,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对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妥善处理责任与权利的关系,改变原本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适当地将财务管理权下放给其他部门的高层管理者,充分实现全企业参与财务管理的理念。为了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企业应当明确每一个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组织机构,合理地配置人员和工作岗位,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3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

财务资本是传统意义上财务的基本要素,而财务管理则是针对财务资本运作所展开的相关管理工作,这当中包含了财务资本的获得、应用以及分配资本收益的相关工作等。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本概念已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不单是原本的物质形态的财务资本,还包括了非物质形态的相关知识资本。我国现如今依然有一些企业通过会计核算来取代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根本不了解时间价值以及资本成本等相关的财务管理基本内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缺少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众多的问题,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毁灭的打击。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做好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同时由传统的事后核算逐渐转变为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监督,进而提升至全面预算管理的阶段,极大地发挥财务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现如今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让其了解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提升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各个部门都落实财务管理的理念,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论

篇4

为规范城区建材市场,整顿城区市容市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县城整体规划要求,现就规范城区建材市场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规范城区建材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建材业得到较快发展,为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市场,导致我县建材市场遍地开花、无序经营的现象较为突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而且阻碍了建材业健康发展。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城区建材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推动建材业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佳佳鑫建材市场是经县政府批准,在县城规划区内规划确定的一家配套完善、综合性强的新型建材专业市场。根据城区功能分区域规划的要求,凡在县城规划区内从事建材经营的经营户(如:从事陶瓷、卫浴洁具、板材、石材、木地板、墙体涂料、油漆、厨具、锁具、五金电料、灯具、门窗、门帘、铝合金、管材、玻璃、吊顶、装饰等建材经营的),应统一到佳佳鑫建材市场内集中经营。

二、优惠政策

(一)规费减免政策。对原从事建材经营的经营户转移到佳佳鑫建材市场内经营的,免费办理变更登记;对新从事建材经营且进入佳佳鑫建材市场经营的,办理营业执照免收办证费。

(二)税收优惠政策。进入佳佳鑫建材市场的经营户,实行12个月的试营业期,在试营业期间的税收按最优惠的政策执行。

三、工作措施

篇5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应注重抓好“早、实、严”,组织项目班子深入一线,切实抓好现场安全,坚持倡导质量一步到位环环紧扣。

提早介入、认真规划、合理设计,落实现场施工方案。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部门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报送监理单位审核。

精选施工现场起点建设所需材料。对施工现场起点建设所需材料进行选择,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如果材料选择不合适,就会给以后的现场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所需用的配电箱、电缆来说,坚决不能贪图小利购买不合格产品。在现场管理中,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企业实际和工作环境出发,制定一系列实际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种行为。例如: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仓库管理制度,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文明卫生制度、机械操作制度、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消防制度等。使现场管理的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控制,要强调一个“严”字,主抓一个“细”字。安全事故存在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尤其使施工安全管理,要杜绝“以包代管”,或“已包不管”的局面。通过识别和控制施工过程,达到预防和消除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对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列入过程控制管理的节点。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做到六个坚持。

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

坚持目标管理: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在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预防为主,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检查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

坚持全员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活力,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

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意味着是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坚持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施工区、办公区及生活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文明施工方案,包括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施工现场乃至所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表现,通过以上措施,能将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安全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的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控制点,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按程序施工。

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抽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优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不断优化,来实现总体施工目标。在优化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方法的运用、讲究措施的实施。

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素质: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地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员工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以班组为重点,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建筑施工企业现场项目管理的核心,班组活动范围在施工现场,工作对象也在施工现场,所以我们要加强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各项工作就无一例外地需要班组来实施。

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管理效益:质量和成本是企业生命,任何时候市场都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这些需要严格项目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难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篇6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在工程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50~60%。要想控制好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总成本,在现场材料消耗管理和控制使用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加强现场物资管理;要想减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必须改变以往材料管理权归物资部门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各部门要齐抓共管,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通过学习公司新《物资采购管理规定》和新《物资采购操作规则》,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个人观点,项目部的物资材料管理应采取由单一的物资部门管理向多部门管理的转变,材料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总工、预算部门、物资装备科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需要准确测算材料实际数量,编制物资采购总体计划,采购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由项目技术部门编制、预算部门审核、物资装备科汇总、项目经理审核后按公司《物资采购管理规定》的审批权限、采购权限落实,该报送上级采购主管部门的及时上报。在材料招标采购前,项目材料部门也应加强市场调研考察工作,尤其对于项目所处区域的大宗主材和受地域限制的部分物资,要重点对当地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项目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将考察结果书面报送公司采购部门备案,为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常用材料的采购必须搞好市场材料价格的调研工作,材料采购要做到货比三家,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做好核算工作,根据预算物资需用量,及时平衡,争取货源,有计划的组织材料进场,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加强周转材料、工具的管理,合理调剂,做到不积压、不浪费,改变贪多求全的旧观念,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高效管理的综合效能。

二、现场加强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一)、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好材料的正常使用与消耗,特别是主材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等要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入库验收、出库领用、投入使用、过程控制、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要高度重视(领用方、发放方、现场监管等相关负责人在业务单据上签字必须齐全),严格管理。对于工程材料使用消耗特别大的工序,要重点控制。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特点、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项目部总工、技术人员、预算员、物资科长、材料员核定、分配主要材料的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装备科报请项目部领导,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预算员、技术员(至少有两个人签字确认)、相关责任科长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要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二)、实行材料包干使用,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在现场根据施工工段或工区划分成立包干小组,由组长、技术人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包干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一方面什么部位用多少料,用什么样的料,有多少节余的潜力,他们最清楚;另一方面成本控制离不开施工技术,技术必须与成本、经济效益相结合,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成本;否则技术就没有生命力,技术经济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套话。

(三)、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消耗浪费、出入库超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安全帽、手套,工器具等),领取新材料须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材料正常报废由项目部承担,否则由使用人自行承担。以上所提到的各种申请及书面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在工程施工成本中,除了构成实体的直接性消耗材料成本外还有另一类周转性材料成本。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如钢管脚手架、工器具等),它是随着多次周转使用而逐渐消耗的材料,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补充、多次重复使用。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另外,对于周转材料还必须注意一点:选择租赁还是购买?租赁可以保留更多的周转资金,有效减轻项目部资金方面的压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考虑时间的长短,租赁期限等,要经过详细测算成本后确定采取租赁或采购方式来满足施工需要。

三、从细处入手,切实发挥各部门责任人的作用

(一)、项目经理必须准确地把握工程进展的情况,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预测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度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这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必须毫无保留的执行。

(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施工队,以单线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施工队长、钢筋班长必须知道边角料有多少,在那儿,还有什么用处,用在什么位置。

以施工中常见的钢筋制作、浇筑混凝土为例:由技术人员以单线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钢筋下料单”并注明用什么型号的钢筋。然后协同钢筋班长及有关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料制作。最后钢筋班长和技术人员要对边角料进行记录并交由有关人员整理归放,做好标记。另外在钢筋制作过程中,钢筋班长必须清楚不同型号的钢筋每一个焊缝需要多少焊条,要用多少领取多少,每个部位用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作为以后评估奖罚的依据。浇筑混凝土时,在施工前由技术人员给搅拌站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在浇筑过程中,浇注混凝土的工作人员要确保混凝土不外流。最后施工人员要及时通知技术人员浇筑进度,由技术人员算出大概还要多少方,并尽快通知搅拌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单元工程或单项工程的工程量要与材料消耗量进行反推核算(材料实际消耗量与单元工程按设计图纸施工的理论材料需求量进行对比核算),杜绝材料的倒卖和浪费。

(三)、物资人员认真处理“假退料”及边角料回收。“假退料”是月末施工项目对已领未用而下月仍继续要用的材料不退库,但同时编制本月的退料单和下月的领料单。这样可以减少退、领料的搬运,便于正式反映当月实际耗料的常用方法。尤其对项目施工中只完成制作尚未安装的材料耗用,通过办理“假退料”手续,适当折扣部分材料成本,达到收支相对平衡。具体操作时必须实事求是,严格认真。要防止把“假退料”当成调整施工项目责任成本核算、考核的“防空洞”,人为地造假,造成材料成本管理失控。

(四)、项目部材料保管员对易燃、易爆危险品严格控制发放使用,建立记录台账,必须符合公司及地方公安部门的安全管理要求。使用时凭项目部科室负责人及项目部领导签字认可的“易爆危险品领用申请单”领取。领用人员必须妥善保管,不能发生损坏、丢失等情况。易燃、易爆品领用时,要严格控制发放数量,现场不得存放大量危险品,剩余品要在当天及时退库。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项目部内部经济管理责任,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物资供应、验收、发放、回收,修旧利废等方面加强管理,加强内业资料的整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实行业务规范化、精细化;就能达到施工现场物资材料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多元化。

作者简介:张鹏,1977年8月出生,机械本科专业毕业,担任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第二施工处物资装备管理负责人

参考文献

金宇萍.基于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的几点思考,石油化工技术经济.〔J〕.2006年第二期.48—52。

高 霞.用VMI提升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水平.商场现代化. 〔J〕.2002.05.21—25。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既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由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怎样才能将财务管理的模式满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分析的重要性

目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我国企业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以集权制度为基础而建立的。而企业规模与性质不同,财务的管理模式也大不相同,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够公平。由于坚持政府合并发展为原则,使企业失去独立发展的权利,导致企业的大部分财产归人民所有,企业的管理、组织、财务决策的制定等将由国家和政府进行统一式的管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企业却成为国家执政的实行者,企业并没有独自管理经营与处置财产的权利。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模式更加集中,当国家的相关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时,通过金融系统制定的财务组织、财务管理、财务制度,导致财务管理模式比较混乱。为了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未来企业发展必要途径。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

我国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里涵盖了企业的财务,这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严重的受到国家的控制,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无法树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理念。由于长期受到这一体制的影响,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只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即可,导致企业也过度看重国家的财务管理体制,却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的快速到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企业利用法人产权作为代表,从而有效的实现了自主经营,将政企有效的进行区分,确保企业的财务能够独立运行。企业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首先就是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取替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微观调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效的进行结合,进而创造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由于大多数的企业都会认为财务工作都是由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完成的,但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财务管理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参与进来,在领导者的科学引导下,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企业设立一些内部的奖惩制度,激发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潜能,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加强企业的创新发展,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与经营的重要环节。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假如企业不能及时的意识到财务管理模式重要性,并且不加以重视,不仅会使企业的长久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也可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被淘汰。

(三)财务管理职权分配不够合理

近几年来,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是比较混乱的,即使制定了财务的管理计划,但出于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导致制定的财务管理计划无法有效的实施。同时,大部分的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导致企业内部的职权存在分散的现象,致使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谋取私人利益,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就是企业,而目前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生存、发展。这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取替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而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先要转变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并能够制定出一个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模式。首先,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树立正_的财务管理理念,并能够客观的对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与发展进行分析,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的吸取新思想、新知识。高度关注企业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强化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运用,加强企业对财务的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由于大多数的企业财务权利与责任较为集中,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企业对财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合理的分配财务管理人员尤为重要,企业要处理好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加以取替,科学合理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分配到企业各部门的负责人中,提高企业内部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三)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篇8

在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必定要以企业的管理制度为基础。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较少,企业的所有事务都归国家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也由国家来选择。国有企业没有自我管理和经营的权限,传统的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必定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摸索。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下生存发展就必须选择适合企业发展规律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对内部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选择出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市场经济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主体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权限逐渐扩大,这对于使用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从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可以看出,无论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还是财务管理体制都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结构在不断扩大,这必定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内部结构的复杂化,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和体制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权限归国家所有,国家和企业是紧密相连的,国家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国家对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管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在年终要交给国家,企业的费用由国家一次性下拨。企业的日常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执行国家的政策,这就导致企业失去了财务管理自。在市场经济下,要想让企业掌握财务管理的自,国家必须要明确企业的内部产权,国家和企业也必须相互分离。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企业财务主体意识。

(二)缺少动态财务分析观念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以静态方式工作,企业忽略了财务管理调控的重要性。在企业传统财务管理中,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财务部门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律恰当的选择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中树立动态研究分析的观念,科学的运用财务管理手段,让企业财务管理真正发挥出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财务管理权限不明确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通常把财务管理的权限交给财务人员,企业管理者不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没有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财务管理的权限,企业每位员工都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和管理。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企业的管理者直接指挥,通过在企业内部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在企业发展期间,员工的集体意识一定要保证不断增强,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为企业奋斗。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要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责,挖掘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管理潜力。

(四)财务管理混乱

近年来,有些企业自身内部的财务管理颇为混乱,很难按照自身的计划进行活动。在我国,还有一部分企业过度分权,导致企业员工为了获取更多的私利,开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严重损害企业和其他员工的利益。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主要以企业眼前利润为基准,并没有考虑到企业投资的风险性,也没有把时间价值放入计划之内,最终导致企业因资金短缺而亏损倒闭。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必须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影响企业投资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性,而且企业还必须考虑到投资的回报期,合理的处理投资和资金回报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如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重视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的发展必定会受到限制。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内部资源的科学配置,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纽带松弛,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

三、市场经济下改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逐渐掌握了财务管理的主动权。如今,企业要想实现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改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传统观念,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制定财务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要想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家族企业必须改变目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采用合理经营管理理念,科学地分析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接受新的管理思想,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企业财务人员还要合理运用财务核算指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二)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制定财务管理模式时,不能单纯依靠管理经验来制定,必须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经济的形式做出详细的分析。企业管理者是企业重大事务的决策者,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事务做出决策时,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掌握项目投资的特点和规律,推动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很多小型企业资金少、人员少。这样的小型企业一定要谨慎投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性。企业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企业财务的核算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三)制定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保证对财务管理加强重视,提升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想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要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如今,我国很多企业为了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部推行财务委派制。从财务委派制的内容和形式上可以看出,财务委派制实际上是一种集权模式,财务委派制的推行形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结构框架式,另一种是财务人员委派式。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推行新的财务准则,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要求财务人员在核算财务数据时必须遵守会计准则,做到数据明确清晰,账实必须保持一致,这样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才能被真实清晰地反映出来。企业管理者要时时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四)加强企业预算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合理地进行预算。企业财务人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企业的财务进行预算管理,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预算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本的预算,二是对企业费用的预算,三是对企业采购费用的预算,四是对企业销售的预算,只有保证企业的收支在预算范围内,才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在年度预算编写完成以后,应该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把年度预算划分成月度预算或者是季度预算,然后在分析月度预算或季度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预算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五)更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想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企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平衡企业内外部的利益关系,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必须转变单一的管理形式,逐渐转变成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方式。企业在组织投资活动时一定要增强风险投资的意识,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如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逐渐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化财务管理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共享,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增强了企业员工的责任感,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也应该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调整财务管理结构。企业应该让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重大事务决策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地位,让企业的财务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企业要在财务部门推行淘汰制,对于工作表现好的财务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及时更换工作表现差,工作能力不强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水平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篇9

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升级,消费者从最初对消费的量的需求发展到对消费的质的需求,目前已经发展到对消费的美的需求阶段。因此,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引入色彩营销模式,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一)色彩营销模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卡洛儿·杰克逊根据自己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色彩营销理论。色彩营销是建立在对消费者的心理研究以及对色彩营销的组合上的一种新颖、有创意的营销模式。卡洛儿·杰克逊指出,色彩营销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如皮肤的颜色、头发的颜色、身体的高度、从事的职业等,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色彩相搭配,构成和谐的一体。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色彩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研究目标人群对色彩的喜好,将不同的色彩运用到企业的形象策划、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等方面,达到目标人群的需求标准,从而完成市场营销的管理全过程。我国的企业虽然对色彩营销模式的引入比较晚,但发展趋势却不可小觑,在各个行业的市场营销中均有很好的应用。

(二)色彩营销模式的分析

色彩营销模式的实质是把色彩和营销进行有效组合,基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设计适宜的色彩搭配,以提升其产品的附加价值。有调查显示,在产品设计方案、材料质地等不变的前提下,只改变产品的色彩,同样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这就是相同款式但颜色不同的服装其销售情况却出现很大差异的原因。七秒色彩理论,就是指人们能在七秒内对色彩留下清晰的记忆,可见色彩对人的影响力有多大。运用色彩营销模式,企业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为色彩在营销中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色彩的变化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喜爱或者讨厌等不同感觉。其次,我们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所以当我们在做市场调研时,要尊重民族习俗,充分考虑不同民族对色彩有着不同的情感倾向,认真对待不同的消费群体。第三,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国都有市场,国外的消费市场也是企业在做前期调研时需要重视的,不同国家的人,其肤色、发质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色彩的需求和喜好也有所不同,有的国家之间甚至截然相反[1]。第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其审美标准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一定会有不同的色彩偏好。最后,还要考虑不同的色系给人带来的感受,结合色彩的冷暖、对比等因素,设计出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的产品。

二、色彩营销模式的应用

目前,色彩营销模式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企业标志性色彩上的使用,因为这样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且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加深其印象,久而久之,就对产品产生了亲切感,建立起信任。比如肯德基以红色为主的人头标志,而红色可以刺激人的食欲;天美意鞋子的蓝白对比标志,彰显了青春与活力,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这些色彩都已成为企业品牌文化的象征[2]。曾经有一家咖啡公司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相同的咖啡置于不同颜色的咖啡杯中,结果人们却尝出了不同的味道。咖啡并无差异,不同的味道源于不同颜色的杯子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觉,以至于影响到人们品尝咖啡时的味觉。巧妙地把色彩恰当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产品包装和产品宣传等方面,能够对产品的销售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因此,在产品的设计、包装和宣传等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色彩的作用,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合理规划,精心准备,科学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营销模式的优势,为企业提高效益。

三、色彩营销模式在市场营销中的问题

运用色彩营销模式可以在不增加企业成本的情况下,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提升品牌的竞争力。但是,作为还未发展成熟的营销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缺乏充分的认识

市场营销的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对色彩营销大多数仅仅是有所耳闻,即使有所涉猎,也是处于入门阶段。在产品的营销中只能根据最基本的色彩特点进行营销,在颜色的选择上还有些理所当然,只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目标,没有理性地把色彩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3]。只是某种程度上把色彩当做一时的促销手段,不能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发展,无法使色彩营销模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

(二)缺乏专业的团队

在国外,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团队专门负责色彩管理。色彩营销模式的应用需要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学、色彩学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达到色彩营销的效果。即使通过前期的调研,准确地把握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团队的支持,其营销的商品仍然不具有吸引力。

(三)缺乏及时的更新

时代在变迁,市场在变化,消费者也日趋理性、成熟,企业应随时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色彩营销策略。目前,有些企业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已有色彩管理系统,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全盘考虑,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如果在色彩营销上失去创意、不符合自身的文化、与品牌不相符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篇10

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若想保持较强竞争力,必须建立科学的投资财务管理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树立投资财务管理理念,二是理顺投资财务管理体制,三是选择投资财务管理方法。投资工作深入到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企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发展的合理掌控,以确保企业始终保持较强竞争力。总得来说企业的投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对投资业务相关的财务制度的管理,企业要建立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来进行投资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是对具体投资业务的财务支出管理,对于企业的各项投资支出,财务及投资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均要进行审查控制,确保每一分资金的支出都是必要的、合规的。最后是企业投资预算的管理,投资预算应作为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支撑部分,对于每一笔投资,只有强化投资预算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投资回报水平,实现投资的财务目标。

二、投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投资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抗风险能力薄弱。

很多企业缺乏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意识不到财务风险管理缺乏导致投资失败的严重性。特别对很多家族企业来说,投资的管理决策往往主要集中在某核心人物身上,而他们通常会盲目追求企业利润,一味通过加大投资不断扩张企业规模,但在投资过程中往往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最终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化。

2.企业投资的财务控制能力不强,现金流容易出现问题。

部分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水平不高,容易出现闲置浪费或“断流”现象。由于企业对投资资金管理缺乏刚性预算和计划,财务控制能力薄弱,容易导致企业在制定投资规模的时候脱离实际,在实施投资的时候无法有效控制节奏,最终会导致因投资控制不力造成企业垮掉。

3.小型企业缺乏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没有良好的投资财务管理

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虽经过多次的调整,但是关注重点都倾向于大型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政策性投入比较少,致使该部分企业缺乏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使得许多小型企业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中小型企业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复杂性、不透明性特征明显,没有形成对投资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

4.针对投资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投资财务管理本应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众多企业虽不断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完善,但在完善过程中,他们往往重点关注经营方面的管理问题,却忽视对企业投资的财务管理进行完善,缺乏投资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在投资论证、决策过程中,程序不严密、指标不合理等基础性问题突出,投资的财务管理形同虚设,导致投资风险不断累积。

三、解决投资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措施

面对以上问题,企业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提高对投资行为的财务管理水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在投资行为中切实加强相关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二是提高对参与投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避免财务管理流于形式。三是对投资行为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现代化管理整体要求,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明确投资财务管理的目标。四是要改变传统的投资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始终贯穿于投资全过程。

1.加强对投资工作进行制度层面财务监管的力度。

加强对投资工作制度层面财务监管的力度,主要是完善监管流程和监管制度建设。既不能单纯依赖财务部门来完成对投资的财务管理,更不能仅依靠投资部门进行自觉管理,必须采取多层次、交互式监管方可奏效。加强对投资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的顶层设计,健全监管制度,理顺监管流程,做到投资业务从科研论证、研究立项、项目实施、事后评价等环节均设立明确的财务监管指标,以完善的决策流程来支撑决策结论,避免企业投资在制度监管层面出现财务风险。

2.提高对投资业务进行财务管理的人员的素质要求。

对投资行为进行有效财务管理的关键除了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之外,参与投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投资业务的财务管理,绝不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全员”的责任,即投资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置身其中,树立“投资财务管理”理念,牢记“投资回报”意识,强化投资相关财务管理知识培训,自觉配合并参与投资业务的财务管理,与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专业财务管理力量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投资工作的财务管理水平。

3.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投资的财务管理。

对投资工作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采取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相匹配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手段的多样化、系统化、信息化、流程化,避免出现管理“短板”和“盲点”,其中核心是实现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项目选取、过程控制、风险甄别、后续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的财务管理,实现对投资的财务管理与企业总体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力求最大限度实现投资的总体目标。

4.转变投资财务管理理念。

在对待投资财务管理问题上,往往存在一些偏颇的观念。如不重视对投资的财务约束、偏好投资规模与速度而厌恶财务风险管理、要项目争投资积极而对风险评估与财务管理消极等现象并非个例,认为财务部门履行完付款、记账程序即完成了对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如此种种片面观念必须彻底转变,培养投资团队自觉加强投资行为财务管理的意识,主动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能力,将投资全过程的财务管理融入企业整体财务管理范畴,实现安全投资、高效投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