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4 23:3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文化

篇1

关键词 大学文化符号 建构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University

SONG Longfei[1], LIU Qiang[2]

([1]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2]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the trend of Chinese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Grasping accurately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Holding the clear theories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a clear thinking and the key point set up in the progress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less detour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is thesis stat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culture symbols through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symbols. It aim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effect on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rough improving the spiritual penetr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force of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Key words university cultural symbols; constru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些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①大学文化符号可以理解为是一所大学内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一所大学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大学文化符号可以是校徽、校歌、校训,可以是一所大学多年形成的自然景观或是一座建筑,也可以是一所大学的某个约定成俗的仪式,更可以是其发展理念或管理方式。比如提到符号“未名湖”便想到了北大,提到“划龙舟比赛”便想到了牛津和剑桥,提到“军事化管理”便想到了西点军校等等,大学文化符号正是以它独特的表征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

1 大学文化符号的基本特征

有关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国内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之下存在不同的观点,但由于目前国内对于大学文化符号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少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阐述。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离不开符号学理论、大学文化理论等,基于多种相关理论和目前已有研究情况看,大学文化符号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独特性和优势性。独特性是大学文化符号的首要特征,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与其他院校没有区别,就不能算是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符号,但我们不能将区别等同于独特,有且只有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能够达到其他大学在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能构成一所大学的特殊的文化符号,此即优势性。

积淀性和稳定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必须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文化符号绝不是在短期内“自贴”或“被贴”的标签,也区别于一些借助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流行、时尚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符号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

公认性和持久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不是自封的,而是被社会认可后形成的。大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必须是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才可称之为符号,否则单凭学校一方面之言是不准确的。另外大学文化符号的建构非短期就能实现,它是长期性的,在形成符号后,稳定地、均衡地发展,这样的文化符号才是真正的大学文化符号。

共同性和取向性。认为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产物,必须代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绝不是权利机构单独的认同。大学文化符号同时也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取向作用。

系统性和发展性。衡量一所大学文化符号的优劣,不能只看其中一处文化符号的情况,而要看它众多符号是否协调、融合,一所大学内的文化符号绝不仅一处,要强调整体协调,系统化分明。大学文化符号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绝不能急功近利。大学文化符号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文化符号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 大学文化符号于大学文化的意义

2.1 大学文化符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发展的现实表明,一所大学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单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必然是那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备鲜明文化特征的大学。然而作为学校凝聚力形成源泉的大学文化就如同一种精神“粘合剂”,渗透于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大学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从大学发展看,现在大家谈论的更多是学校的硬件建设问题,这固然重要,但大学的发展,更应注重的是塑造大学形象、树立学校信誉、建设学校品牌等文化因素,文化投入是教育投入中的“软投入”, 对于培育复合型人才、保持和扩大学校的市场空间,是至关重要的。②大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才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不竭的物质源泉和精神动力,然而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发展的好坏与否,衡量标准在不同背景下有多种形式,但大学内的文化符号却是大学文化建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一所大学,如果让人没有印象,不能因为提及一些符号而被人想起,那么可以说这所大学没有文化符号,一所没有文化符号的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不能说是完善的。

2.2 大学文化符号是现代大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大学之中散布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美学、文学、德育等价值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虽然大学的构建者们已经开始重视大学文化符号的利用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今社会,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层出不穷的文化符号逐渐被大众认识和接受,大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也日渐对文化符号的价值与建构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简洁庄重的校徽不仅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气度,而且能传达出爱校荣校的学子深情;悬挂于教室的楹联,不仅能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而且能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传统德育思想。校园中的纪念性景观、学校的门户网站、校歌、校训等文化符号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③文化符号是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抚慰,它通过向师生员工传递一种神圣的精神和思想来达到凝聚、熏陶、育人等教育功效。并且大学主要是依托文化符号这一中介向社会大众传播大学精神的,同时也以此影响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大学文化建设者要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大力挖掘和利用文化符号的效能,充分利用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使文化符号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3 大学文化符号构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1 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影响因素

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分析,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既有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目前学术界就影响大学文化和文化符号建设因素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综合多方面的观点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规划。大学文化符号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说与每个大学人息息相关。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文化建设是宣传部门或学工部门、团委的事情”、“添置几块景观石头、雕塑或画廊,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就行了”等偏见。④目前我国的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呈现的是随机性和阶段性等特点,这是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考虑,缺乏对文化符号建设目标、运作机制、要素整合、建设途径等方面的协调统筹。

(2)视野局限。将大学文化符号等同于校园文化符号,视野仅局限于校园范围之内,对大学文化符号内涵的外延理解有偏差,忽略了其社会。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往往停留在校园内的诸多环节上,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重外在形式、轻内涵培育。

(3)盲目跟风。一所大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大学,是因其历史背景、发展沿革、学科特色、培养目标不同,由于这些不同而形成的鲜明特色恰恰就是其魅力所在。然而,目前许多大学在文化符号建设中背道而驰,未能充分体现该校自身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不但丢弃了个性,而且盲目跟风,这便导致了个性的消解,形成千校一面的现状。

(4)创新不够。目前许多大学在文化符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上未能突破老旧思想的束缚,缺乏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网络发达,大学文化符号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然而我们的大学缺乏对新途径的探索,尤其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大学文化符号建设。不敢于尝试新方法,只能导致建设进度缓慢,效果不理想。

(5)忽视多元化。与社会文化符号一样,大学文化符号中同样存在着多元与一元、外来与本土、传承与创新等多对矛盾关系。当今一些大学的文化符号缺乏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他们着重对主流文化符号进行建设,抵制多样文化,漠视人对于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不与时俱进;抑或相反,一些大学只强调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他们在妥协市场的同时,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符号的精神象征与育人的职责。大学文化符号建设如若忽视多元化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上述结果。

3.2 现有大学文化符号研究的主要缺陷

关于大学文化符号的问题虽然在近些年得到了相对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但是纵观全局,目前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内涵及特征认识不足。目前关于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多数特指校徽、校徽、校歌等感觉材料,亦或者说将这些显性的因子作为大学文化符号的代名词,这是对大学文化符号内涵及特征认识不足造成的,大学文化符号不应只是显性的,其中隐性的因子,比如仪式、校园风气、管理模式等都是可以作为大学文化符号的隐性因子,即精神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的显性,即能指作用上,缺少对于符号所指的论述,有待进一步研究。

(2)对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分析不深刻。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分析普遍过于表面化,大多将影响大学文化符号建设的因素归于学校内部原因,认为诸如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下转第10页)(上接第4页)的价值取向、办学规模等影响了大学文化符号的建设,却忽视了大学与其外部环境的关联,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大学文化符号的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且目前我国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中也较少提及对于大学文化符号构建的理论。

(3)对大学文化符号的多元化系统化把握不够。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的宏观理论之下,但同时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反作用于大学文化建设。目前的有关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多局限于其微观的角度,比如对大学文化符号中的校训、校徽等研究颇多,虽然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这还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文化符号系统理论。大学文化符号的研究需要多元化的理论支持,比如符号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于其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目前研究状况相对较为一元,仅局限于校园内的环节,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目前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可谓众说纷纭,但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缺少其应有的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理论难以落实于实践,而此时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可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先行者。就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大学文化符号发展来分析,发展情况还并不完善,大学文化符号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先锋,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多数大学文化符号趋同、普遍虚空、理念落后;二是存在大学文化符号与该学校发展定位不符。这两点问题直接导致大学文化符号不能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不能代表一所大学人的共同精神追求;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歪曲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符号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至关重要,文化符号的构建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大学精神的丧失,间接丢弃了大学文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已有成果。

高校利用大学文化符号对其发展进行引导和影响,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服务,是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大学文化符号的构建与大学文化发展相结合,是带来文化的创新的有力保障,合理建设大学文化符号势必使大学文化的发展获得新机遇。

注释

①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消费社会“课堂场域”的“形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② 范红.刍论大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8).

篇2

关键词:大学文化 育人功能

一、大学文化的基本理论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规章制度、价值标准、学生风格、大学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功能。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和熏陶功能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之前的义务教育。它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感知。大学文化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及感染,让大学生感知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与品格,从政治思想到道德品行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凝聚和激励功能

大学文化从形成到被认同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但是大学文化一旦在大学生中形成共鸣。就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多层次多角度使大学生团结一致,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高度和谐、互相尊重的群体关系,形成一种自发的、积极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还会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大学生昂首阔步,奋发进取。

3.规范和约束功能

大学文化通过自身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形成了一种内在尺度。在无形中约束和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和遵守此标准,为以后进入社会担任社会角色奠定基础。

4.导向和引领功能

大学是科学文化知识交融碰撞的圣地,在这里历代师生经过长时间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大学文化蕴含了时代最前沿的思想、理念和成果。这些前沿信息一方面给大学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大学文化利用它的辐射功能。不断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注入新鲜的血液。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步伐。

5.支持和保证功能

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依据。大学文化的发展程度对大学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乃至教育教学模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大学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大学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库,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强化

1.亮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成果。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当代社会,科学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在保证大学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亮化精神文化对大学文化的优化与大学生的精神升华具有深远的意义。

2.融合多元文化

大学文化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融合多元文化后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代社会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激烈碰撞,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大学文化一方面坚持自身文化传承,一方面又不断增加新鲜元素,使自身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与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新能量。

3.彰显特色文化

不同的大学根据自身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各自不同的大学文化。大学要彰显特色文化就应该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发挥不同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创造出顺应时展、符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4.规范制度文化

完善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规范制度文化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大学文化的引领。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制度文化的指导作用。并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师治学和学者自律。

6.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强健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打造高起点、高品位、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高校 大学精神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63-02

1 大学文化的功能

大学校园是整个国家思想文化传播的地方,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文化是实事求是、推陈出新的文化,具有传承、引领、创新的功能。

1.1 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

在西方国家,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学是国家历史知识传承和文化保存的重要组织,在我国古代,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书院等教学机构整理才得以保存至今的。大学在文化传承和保存中有如此之重的地位,首先是因为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培育人才,而培育人才的基本途径就是传授知识和文化。其次,大学具有多门学科的专家与专业设备器材,这就使大学同时具备了传承文化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在弘扬大学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同时,大学应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首先,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以前人积累的文化成就做为契机,用扬弃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大力宣扬、传播到社会,代代传承下去。其次,大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自身优势,组建具有相关优势专业的师资团队,进一步保护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

所以,更应该加快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速度,结合专业科学与体系布局,才能更有效地创新培育人才的模式。作为大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对学生灌输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学生灌输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理念,还要教育、引导学生有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正确人生理想。大学校园还要大力培养各个阶层的优秀人才,把为国家输送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1.2 大学文化的引领功能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各国各界文化交流碰触越发频繁。我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在文化上,不断做出变革,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为代表的腐败文化仍然存在于社会中,这对于发展、弘扬社会主义积极文化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社会现状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道路,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并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腐朽落后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的功能。

大学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传统文化的引领。在大学校园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学生树立国际意识,开拓学生的眼界,放眼全世界,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也向国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我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2)对教育的引领。大学校园应该始终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教育中,贯彻到每一堂课、每一次集体活动中。(3)对社会文化的引领。大学老师应尽心钻研,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化成果,将优秀的成果传播给学生,再由学生将这些文化成果带到社会,以达到更广泛的传播。大学还可以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组织文化培训、讲座、展览等形式,直接传播文化成果,服务社会,用以提升国民素质。

1.3 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

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举足轻重的,同样,创新也是使文化不失活力的主要途径,文化在领导社会风气之前,更需要创新,文化的创新能激发整个民族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校园是各式各样的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的主要发源地与主体,在推动文化创新的步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在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应把握好对于文化的原始创新,创新文化不应天马行空,应以专业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紧随发展趋势,积极培育新兴学科,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创新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大学还要立足自身实际,以客观事实为根本出发点,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塑造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团队,进一步强大思想理论的感召力与说服力。大学在坚持文化共性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培育自己独有的文化,以此来适应现代飞速发展的经济。其次,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与国家迫切需要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文化创新,并且加强文化建设与规划管理的创新。再次,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互交流、切磋,相互参考、借鉴是文化发展下去的主要条件。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会飞速发展,正是因为他们能恰到好处地吸纳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相反,若一个国家闭关锁国,拒绝吸纳一切外界文化,那就会导致这个国家的文化与社会脱节,最终失去应有的活力。大学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在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引荐外国文化,在不断的学习中强大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蕴含传统文化,还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2 如何构建现代大学的文化体系

大学的文化体系能充分体现大学的发展战略、社会基础、历史使命、办学理念以及时代特征,大学文化体系的建设可以给大学教育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大学文化体系的建设,才能一步步实现大学的长远发展,给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个保障。

构建现代大学的文化体系,首先要拓展校园环境文化,拥有一个充满历史文化背景的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校园不仅是为学生提供求知的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场所,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这所大学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次要注重大学的行为文化,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行为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在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学习、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面貌与工作状态。大学的行为文化,既包括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交往、交谈,也包括在价值观影响下的行为模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价值观取向歪曲、不注重诚信、理想缺失、社会责任感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的行为文化建设,这样,大学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3.1 大学文化建设的任务迫在眉睫

在文化全面改革创新大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对于这个时期的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都要重新认识,虽然大学文化建设形态各异,但普遍比较零散,整齐感不强,自身存在这样那样的薄弱环节。大学文化建设也包括学风、师德等问题,这些问题又都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大学不断强化整体规划和具体设计,逐步完善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体制。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文化建设无处不在、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原则,并坚决反对把文化建设划分给某个部门的片面方式,大学里的每一个院、系,大学里的每一个教研室、实验室,大学里的每一个班级、团体,大学里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占有大学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对大学文化建设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弘扬大学优良传统,以实际为出发点,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价值理念。优秀的大学是有先进文化作为引领的,本身具有一流的精神文化、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教育学风。要想做到样样都一流,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先进办学理念,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在全面建设大学文化中,校园文化氛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校方,要做到既抓制度管理也抓典型示范,加大宣传和加强管理,要及时发现师生的先进事例,并大力宣传,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既体现在校园各个方面,同时也要有一个具体的载体,要着重推进一些重点工作和理念,以此达到建设和谐大学、文明大学、健康大学等。

3.2 大学文化建设紧迫性的体现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大学占据主要地位,大学的基本职能包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更好地担负起这个光荣的使命,重新塑造我国的文化根基是相当艰难的,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要在不同中寻找相通的地方就更不容易了。

大学文化建设的紧迫性还体现在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与推进学科发展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主导的条件下,大学的办学环境和师资力量都要产生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一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就迫在眉睫了。只有做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凝聚全校师生的精神,并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的意识,主动将精力投入到学校工作中,为大学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文化资源。重视大学文化,以文化来统领大学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学沦为单纯的教学机构。

3.3 如何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作为大学,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才输送给社会,而研究大学文化,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现在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还不够重视,常常忽视教学理念、学校制度管理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侧重点放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不断教育培养出有思想、有担当、有文化、有责任感的高品质人才。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推陈出新,继承并发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大学文化的建设还要坚持文化全方位发展、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同的前提下,提取人文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将其互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最佳方式。

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中,文化自始至终都占据主导地位,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承担向社会输送人才重任的大学,更是应该重视文化的建设。总之,文化建设是一个大学得以更好发展下去的重要根基和命脉,同时也是各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深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准确把握大学的性质、使命与责任,有利于全面了解大学的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类型大学的不同文化风格。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协作能力,掌握更多竞争的本领,能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我国大学通过大学文化的建设,始终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因此在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丽君.引领文化:高校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2] 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泰山出版社,2010.

篇4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独特灵魂,每一所大学都会有它独特的大学文化。有他特有的内在气质和性格。从大学文化层次上来说,大学精神处于文化的深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实现教育的社会责任与大学自由的统一。著名教育学家说过,大学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和政党约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化的今天,依然要保持和发展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坚持学术自治和大学自治,抵御世俗功利主义文化的侵扰。

二、树立优良的校风是文化育人的根本

校风的形成是建立在大学人的具体活动之上的,一所好的大学必然有优良的校风校纪,好的校风可以促发学生积极上进。一所大学,不管其办学历史有多长,其学术、管理、教育、服务等活动都是丰富多彩的。在校风建设上,校风这个文化场也有“积极场”和“消极场”的区别,我们要积极发扬“积极场”,众所周知,优良校风的金蛇,必须正确认识校风对大学特色,大学文化底蕴,大学精神发展等所起的作用。首先,优良的教育思想是校风建设的关键,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教育思想要在一定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它受政治、经济、哲学、科技、艺术、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经济这一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制约,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左右。当前,我们要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教育理念,着眼树立先进的监狱思想,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将培育优良的校风作为学校发展的必须紧抓的任务。其次,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关键。一流的大学,往往离不开一流的学风,往往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教师是大学之本,因此,学风建设要推动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加强学风建设,还要推动学术研究自由原则的确立,树立求真务实的治学和学习风气。最后好的制度是优良校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好的制度能够保障好的决策顺利执行,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优良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制度建设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员的参与,二是有效的激烈,三是大力的宣传。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育人的核心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判断和准则,它包括基本价值观、特殊价值观、具体价值观,在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它有不同的要求和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就文化层次而言,大学文化仍属于社会系统下的亚文化,大学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吸纳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制度的特征,作为大学育人目标的重要发那哥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文化的渗透,是大学社会职能的又一反映。只有在大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才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大学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大学生自觉的行动中,才能真正履行服务社会的责任。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把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在首位,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人物,作为文化育人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

篇5

关键词:大学文化;就业服务;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26—02



就业工作是大学的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就业关系着大学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事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气质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的灵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大学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指引力,大学文化精神引领大学的发展,关系着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大学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引领学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谐就业、满意就业。

一、以大学文化推动大学生就业

(一)以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和谐发展,促进大学创新创优

任何一所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孕育积累出优秀的大学文化,以此推动大学向纵深发展。结合大学自身特点和办学定位,沉淀出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大学文化,以此推动大学良性、可持续发展。当然,大学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21世纪赋予大学太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太多的危机挑战,时代呼唤现代大学创新大学文化,更新办学理念。在新形势下探索大学发展的规律,解决大学发展实际问题,促进大学创新创优。1 

(二)以大学文化引领大学自觉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不仅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亦成为政府、社会、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除了政府层面的宏观调控,高校更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从容面对。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三)以大学文化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素养,培育优秀品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便捷化,各种思想文化交融碰撞,意识形态多元多面,80后、90后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及舆论氛围极其复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与理想信念的科学树立提出极大挑战。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应积极开发大学文化的文化引领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2 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途径探索

(一)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开展

自2008年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通知下发以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成为高校就业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能够引导学生熟悉就业政策法规,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一个大学生在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大学学习后,都能顺利地迈入职场。因此,推进改善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是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首要环节。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甚明显。授课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负责就业指导课的教研室没有单独成立。这些势必都会影响该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为了使就业指导课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必须认真研究,提出有效的策略:增加课时,将就业指导课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3 

(二)开发校友资源

校友资源对高校来说是一笔重要财富,已毕业校友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丰富的资讯与信息。高校应充分挖掘整合校友资源,安排专门机构负责整理校友信息,有序开展校友工作,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交流。也可以与校友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定期举办校友单位专场招聘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此外,通过与校友的接触交流,可以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了解企业最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

(三)高校就业服务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建设重点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4 建设就业指导课教学团队是建设就业服务队伍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服务队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就会迷失方向。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课并非简单地讲授就业形势与求职面试,其实它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牵涉到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就现状而言,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一般是辅导员、思想政治课老师和学生处负责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专业背景不强,缺乏就业知识的系统研究与积累。从高校层面看,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没

有积极搭建平台为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束缚了这支队伍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这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及考评机制,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多地为就业指导老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与能力。对就业指导教师单独设立职称系列评定,提供其待遇标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这些措施能够增强就业指导教师的成就感和被认同感,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四)校友榜样引领

校友的榜样引领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友榜样引领,可以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优秀校友和在校大学生有着共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背景,成功校友的今天就是在校大学生的明天,他们今天的成就更能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教育效果会更直接、更有力。邀请在某一领域已有作为的校友回母校做报告,与同学开展交流活动,让同学们紧跟社会需求,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对行业的就业状况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积极地做好就业准备,更早地考虑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五)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出,要制订和实施校企合作的法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5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可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职场的实践工作环境,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职业经验与职业能力,为真正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校企合作还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积极拓展学生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实习基地,探索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顶岗实习制度,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易银针.大学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功能[N].人民日报,2012—3—22.

篇6

关键词:大学文化;办学特色;品牌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的出现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树立大学文化品牌被提到议事日程。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品牌大学,是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塑造大学品牌,提升大学办学水平,实现科学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之路,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的一种本质特征,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品牌的建设,对于大学的发展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文化与办学特色

大学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实质上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大学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大学基本职能的实现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对理想目标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更或说它是大学多年形成的一种学术传统;大学物质文化更是广泛深远,它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大学制度文化则是大学调整内部关系的一种制度体系;而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环境条件。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大学生存发展各要素的一种系统组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在国家层面上强调了办学特色的重要地位。何谓办学特色?特色在哲学层面上其实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特色就是“舍我其谁”的个性,通俗地讲就是“招牌”。大学的办学特色则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办学特征和风格以及大学在紧跟时代步伐、锐意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是一所高校独特的本质内涵,是它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大学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和优势。不难看出,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在宽泛的大学文化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不懈努力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是更高层次上的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文化的缩影。

大学文化是基础,特色是灵魂。没有大学文化,难以形成特色,也谈不上大学特色;而没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更难实现其文化的主要功能。大学文化是大学特色的基础和支撑,而大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升华、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同时大学文化和办学特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在大学功能的实现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着眼于大学的发展前景和战略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的文化和办学特色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应该体现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

二、通过文化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的基本思路

品牌战略来自于管理学,是人们在竞争中获胜的一种战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使大学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大学品牌战略应用而生了。大学文化品牌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如何以大学文化品牌彰显大学办学特色,是本篇论文要论述的主要问题。

1.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加大大学文化品牌建设力度。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大学精神文化之于大学文化,是灵魂,从它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大学精神文化越鲜明,个性和特色就越突出。而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弘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学校要把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塑造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物质文化作为大学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和,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文化的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不断丰富物质文化,完善办学条件,从硬件上为大学文化品牌的构筑和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也是大学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学

制度建设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领导要以大学制度建设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品牌的直观形象,要营造与学校类型、学校精神气质相符的大学环境文化,大学校园的风格与特点要着力体现以人为本、探索创新、 学术自由等氛围,综合运用艺术语言将学校的文化进行视觉展现。具有象征意义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校门等校园建筑、设施,要尽可能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清华园的拱形校门、北大的“一塔湖图”都能很好地向外界传播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2.深化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办学者追求的一种办学价值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等方面,是每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认真思考的问题。办学理念是特色建设的灵魂。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由多方面要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要素还在于有没有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独特的“办学理念”的指导,因此“办学理念”的选择是能不能办出特色的首要问题。办学理念是学校领导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指对办什么样的有别于他校的大学和怎样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它容纳了办学者对各自学校独特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创新性思考,规范着学校的办学活动和办学行为。同时,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大学精神文化,一旦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就能在其指引和激励下克服办学中的重重困难,用创造性劳动把学校办出特色。因此,办学理念的选择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校情,必须有创新性思维。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铸就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办学的理念与特色,则是大学文化个性的名片。大学办学是否有特色,首先取决于大学的办学理念。要构建优良的大学文化、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必须深化和提高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高校应当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规划纲要》对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质量,不论办学理念、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展开。

3.高质量推进,使大学文化成为推动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和个性而形成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品质和特色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大学要强化特色办学。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大学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模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层面上突显特色,以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推动大学的特色发展。其次,大学要通过挖掘和培育其文化个性而提升大学的文化品质,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进而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最后,大学要通过发挥品牌文化对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力而在不同办学领域和教育层次上创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大学要通过实践使自身文化品牌贯穿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通过文化创新来促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也使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大学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赤弟.大学制度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2004,(4).

[3]郭桂英,姚林.关于中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60.

[4]赵存生.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功能[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

[5]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篇7

1.什么是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具有导向、激励、规范、熏陶、传承、创新等特有功能。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英文化,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大学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先进文化不胜枚举,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思想,就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然而,这些思想过于分散,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先秦时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事皆断于法”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3],到汉武帝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有增无减。拒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4000万外国人在学习中文,来中国大学留学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在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华人较多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假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戏曲、武术、京剧、书法和中医等,受到了越来越多外国人的追捧。以中国传统中医针灸为例,在世界上,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等都批准了针灸的临床应用,全球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或使用针灸。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越来越大。

3.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传统中华文化可提升

国家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变迁,内涵丰富,如何中华传统文化有机整合,进而以大学为平台,以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而广之,对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大学文化是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前沿阵地之一。文化软实力之争,其本质就是先进文化之争。大学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主阵地,在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我们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进行有机整合,系统化、理论化、精品化地进行推广,这样可大大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中华文化的感染能力和影响力。以中国“百家姓”为例,在大学中,可将百家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逐一将各姓氏族群的产生、繁衍和迁徙等,以讲故事的方式在大学选修课上进行推出,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而不是照本宣科或填鸭式地讲授,使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对中华文化产生喜爱,最终促进学生热爱祖国,提高爱国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大学毕业生走进社会后,又会感染周围的人,使其对中华文化产生喜爱,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数量增多后,可使国家向心力和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大学文化为媒介,提高民族凝聚力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视。大学作为培养精英人才和产生精英思想的场所,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影响巨大。

1.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正处在多元价值体系大变革的时代,倡导奉献的先进、健康文化和倡导享乐的落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潮、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复杂和多远的文化背景下,就必须坚持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马列主义,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用马列主义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积聚社会主义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

2.大学文化建设中,应以爱国主义引领民族凝聚力的提高

中国的“汉奸文化”就是爱国主义缺失导致民族凝聚力丧失的典型表现。中国自1840年后,逐渐开始遭到列强瓜分,和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1894年中日签署后,中国更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在广大中国人民心中,先前还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可自中日和签订后,中国人民逐渐有“弱国无外交”之感。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使中国人在“以日为师”的口号下,掀起了赴日留学的热潮。汉奸中不少人有留日经历。留日人员骨子里产生对日本的亲切与崇拜感,媚日心态使这部分人非常容易被侵华日军所利用,成为汉奸。汉奸的产生是该让我们反思的,这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以华制华”的产物,但中国确实有出汉奸的土壤,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可能还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增强我国抵御外部侵略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更是要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软实力”。大学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精英和领导者,进而引领和增强全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三、以大学文化建设为手段,提升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感

1.对在华大学留学生,要大力宣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在新世纪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来我国学习深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汉语热正逐步在全世界蔓延,汉语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语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应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要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如四大名著、琴棋书画和唐诗宋词等优秀的、留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佳作讲授给他们,使其不但掌握了中华语言文字,而且对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有深入了解,最终使留学生们接受中华文化,进而认同中华文化。回国后,这些留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个中华文化的宣传大使,影响更多本国民众,最终使外国朋友对中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2.对出国留学生,要大力宣传优秀传统中华文化

据中国出入境管理中心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赴国外留学人数高达49万多人,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着重对有出国意向的大学生进行传统中华文化教育,首先使他们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这样他们出国后,就会向国外友人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留学生就会变成一个个外交大使,使外国朋友更加了解崇尚谦逊、内敛和中庸之道的中华文化,进而喜欢上中国人和认同中国。

3.大力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增强增加文化输出的数量和质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猜忌和敌意。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中国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失衡现象难辞其咎: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近数十年来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以西方为主的国外传播媒介对中华文化往往带有严重偏见,因此中国需大力推广孔子学院建立,以优秀的传统中华儒家文化感染、打动、进而影响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对中国人、中国的亲近感。“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耐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国外的媒体对于建立孔子学院这项重要的文化外交手段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等国家的多家媒体纷纷刊登文章,对于中国通过孔子学院来树立国家形象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同。《纽约时报》评论认为: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社会形象。中国通过它几千年的语言文化资源构建软实力,通过孔子学院的文化外交作用向世界塑造积极友善的国家形象。

篇8

代性的客观要求,“是大学属性里面最本质的东

西”,“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功能非常独特的文化机

构”( 杨玉良,2

012) ,也是整个大( 广义) 文化持续繁

荣发展最为基础的工程。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中,“大学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1]。

文化理论研究表明,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

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

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连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

会导向的功能。文化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本文将依据这一文化层次理

论,探寻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传承

与创新路径,推动大学成为文化高地。

一、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精神文化一般

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文字描述校训、校风、教风、学

风等,外显出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或倡导的某种精神,

以凝聚人心、启发思考、鞭策激励、指引方向,其中校

训最具这方面的特征。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一般都形成于一定的历史

根基之上,是大学在特定发展时期或创办之初办学

者教育思想的反映,或者是特定时代对大学、对师生

要求的体现。由此形成的精神文化造就的特殊氛围

和意蕴,在一所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几乎全时空地浸

润、滋养着其中的每一个人,催生出有别于其他大学

人的特殊气质、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催生出新思想、

新观点、新理念,并通过一代代的学生、科学和技术

研究成果的扩散、社会服务以及有意识的文化传承

等途径和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社会。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传承与创新大学

精神文化。这是大学自身革故鼎新、延续历史的需

要,也是现时代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建设、文化

建设的呼唤。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文化,首先要重

新审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及历史渊源,进一步做

好挖掘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工作,促使大学精

神文化的现代化。其次要全面把握国家现代化建设

对大学个性化的要求,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

征,实现大学精神文化的现代化。第三要研究借鉴

他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体现国家改革

开放不断深化的要求,强化大学精神文化的国际认

同。通过这些工作,丰富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其

充盈人文价值、包容气度,使其突出大学校园文化,

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认同度。

二、文化之形———成就“无言之师”的大学景观

一般而言,大学物质文化成果应是大学精神文

化精华的凝结,大学价值观的外显,大学物质文化社

会影响力的所在。但是,如果说古代书院的遗存、明

清或西式校园及其建筑尚有文化韵味,那么,近三十

年来的大学物质文化积淀可谓微、薄、少,至今都没

能完全摆脱“一穷二白”状态下的“心态”及由此生

成呈现的格局。

一是无校不围墙。我国的大学总是不自觉地试

图与社会分隔,即使已经“破墙透绿”的,也还是宛

若禁区,与社会的交流难“通透”、不顺畅,校园物质

文化气息难以弥漫进社区,影响社区的文明进步。

这有违“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的大学物质文化

建设本质要求,不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

二是大楼空洞。现在的大学高楼林立,但大多

空洞无物,能够表征学校或其专业特点的一两栋大

楼、一两处雕塑也如凤毛麟角。由于缺乏整体的把

每一栋建筑或一草一木作为大学新的物质文化积淀

的具体考量,不可避免地显得突兀、生硬甚至多余。大楼,特别是宿舍楼的建设,一般外观鲜亮,内在则

无论是用材、设计、功能、施工质量直至管理,与“有

文化”相距甚远,无法成为育人的“硬环境”。

三是布设突兀。校园内绿化和道路的布设,与

本校特定的精神文化、专业特点不相协调、互不映

衬。与大楼一样,大道、大树无不是大学的不懈追

求。这样的作为几乎是各类开发区建设的翻版,而

比之不如的是,我国的各类开发区恰恰又十分重视

文化建设和积淀,不断提升区域的文化品位,成为宜

居、宜商、宜赏、宜创( 业) 的现代化新区域。

四是配置落后。教学、科研的设施设备的配置

一方面技术含量、档次普遍落后于用人单位所拥有

的,另一方面设施设备的摆放,大都是“排排坐”的

格局,禁锢了教学、科研环境里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形

成。大学物质文化急需提高层次、水平和品位。

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

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建设

无疑需要体现学校核心价值的追求,精心规划,精心

施工,精致管理,赋予校园的所有物件以灵魂,使之

成为“无言之师”、校园的甚至是社会的新的人文景

观。当然,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同样要做好传承和创

新工作,并不断提高层次、水平和品位,大致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依托于丰厚的民族积淀。民族的、区域的物质

文化资源,通常是大学发展历史上物质文化建设中

已经吸纳、运用过的。面对民族的、区域的物质文化

资源,大学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要古为今用,

又要“今为今用”。同时,充分运用智慧、知识、技

术,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提升大学物质文

化建设成果的层次、品位,并以此导引民族的、区域

的物质文化建设。

启迪于优秀的世界文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

的。属于世界的各国优秀物质文化资源,大学都应

积极研究,做好“去”、“取”工作,积极“拿来”,使之

与本民族的物质文化碰撞,生发出新的物质文化成

果。同时,密切关注各国物质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趋

势,及时吸取其精华,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创

造新的物质文化样式和作品,永立物质文化生产的

潮头,导引全社会的物质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物质文

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改造与回归。新建大学面临全新的校园物质文

化建设要求,可以独立高标,积淀新的高品位的物质

文化。但对于大多数伴随大扩招大建设已经结束的

大学而言,可以“以旧修旧”,根据本校精神文化的

特定要求,通过建筑物饰面的变化、道路和绿化等的

个性化改造、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的人性化布设等,

赋予它们以思想,反映学校的理念,体现师生的期

盼,优化育人环境,浓郁育人氛围,提高育人效果。

三、文化之翼———持续寻求突破的大学制度

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

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

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

学制度文化是大学赖以有效有序运转、相较精神文

化和物质文化更为“刚性”的文化形态,包括大学的

各种规章制度。

文化的功能是形成社会规范[2]。大学制度文化

建设应建立大学内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模式

与行为规范。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旨在改变现行大学

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如“行政化”、“官本位”、学术

政治化等[3]。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还要改变不依据国

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校内规章,校自为政,人

性化不够,甚至侵犯了师生的合法权益而不知,以及

依法治校意识不强、依法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文化整体的协调互动必须依赖一个良性有效的

秩序,这唯有通过制度文化才能达到。大学制度文

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良

性互动的格局。而这其中同样有着传承的必要、创

新的广阔空间。这也使得大学完全可能成为社会新

规范的策源地。

制度文化的基本核心,是由历史演化产生或选

择而形成的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系统的价值观念。

因此,大学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是要总结大

学以及社会制度文化建设已有的成果、经验和教训,

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统筹考虑大学改革

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贯彻大学精神文化要求、充

分发挥大学物质文化作用的学校章程,以此规范各

类人员的行为和行为方式,并由此进入大学制度文

化建设的新境界。

制度文化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受人类的经济活

动制约。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制度文化,

因地域、民族、历史、风俗的不同,而异彩纷呈,表现

为多样性。因此,大学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有

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立足大学,扎根本地本民

族,统揽世界各国各民族,集萃全人类优秀的制度文

篇9

关键词: 大学 文化 文化生态 建设

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准确把握大学的本质、使命和责任,有助于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大学的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类型大学的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层次大学的不同文化底蕴。文化投入是教育投入中的“软投入”,对于培育复合型人才,保持和扩大学校的市场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大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才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生态有助于大学文化的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大学文化和大学文化生态

何谓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梁漱溟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p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提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内容。它对教育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而教育对文化起着传承和推动的作用。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载体,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也就是说大学的本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1]它的三大基本的职能是教学、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明确指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2]王冀生教授在他的专著《大学理念在中国》中提到大学文化还包括大学学术文化,并认为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批判性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大学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大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之中,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确定,是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3]大学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学术文化的重要保证。1995年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指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总之,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的体现。

文化生态是指特定文化各要素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是一个较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包含两个部分: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同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协调,形成文化的外部生态秩序;文化自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也相互协调,使各种文化样式、文化板块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张力,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形成文化的内部生态秩序。大学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社会机构,无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态结构。大学文化生态中的要素比较复杂,切入的视角不同,解析出来的生态因子就不同。从哲学角度看它包含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属于所有大学共有的内容,即共性;另一部分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即个性。大学文化从其呈现形态上说,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生态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文化生态系统。

二、大学文化生态建设的现状

文化生态的内涵不是简单的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文化生态在人的生存中呈现出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本身是如同生物链一样的文化链[4]。也即是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这种状态被破坏时,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重新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也即平衡。它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当外来干扰超越其自身的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文化生态的平衡也是动态的,维护平衡不只是简单地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可以在人为的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大学文化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协调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各文化因子的关系,使它们各明其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当今大学文化生态从大体上来看是动态平衡的,是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文化生态部分被破坏造成系统部分失衡,已经或正在成为影响大学文化功能的发挥。

(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价值重心的偏移。

目前一些大学的领导在大学的建设中更关注硬件设施的配置,忽视软件建设;热衷于扩建高楼,扩大规模,在物质层面上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对大学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可量化、可操作的层面,在各种发展规划与日常工作中,突出物化指标,忽视“文化育人”的本质。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离开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大学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造成大学文化生态严重失衡,不利于大学的良性发展,无助于大学自身品味的提升,更有悖于大学应有的价值旨趣和精神追求。

(二)大学文化生态建设趋于庸俗化。

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甚而偏离大学组织本质属性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官本位”思想盛行,仕而优则学,由此导致趋炎附势、权学交易、俯首听命等拜官主义价值取向。拜金主义蔓延,出现钱学交易、学商不分等现象,忽视和削弱大学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的学术性征;不良的学术行为时有出现,学术诚信出现危机。大学是进行学术活动的主要且独特的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对知识进行保存、传授与创造。而学术上的造假、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学术评审的非客观性,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大学的形象,削弱了大学的文化功能。大学文化生态建设的庸俗化危及中国学术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危及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危及大学文化的先进性。

(三)大学文化生态建设趋于简单化。

篇10

关键词 大学 文化育人载体 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al Education Vector

ZHANG Wen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University cultural education vector is the bearer of all University substances,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and become a physical education building or elements of the concept of the show. Ultimately the natural beauty,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beauty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dependent cultural education carrier construction; corporate culture and school-enterprise sharing a carrier in the form of 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on the innovative and diverse culture educating people vector mode.

Key words college; cultural education vector;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载体(Vector)是指物质、信息和文化等的运载物。大学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在整个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文化育人载体是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分析,具体是指承载大学一切物质、信息和文化,并成为育人要素的物质构建或理念展示。“文以载道”就是人们对其通俗的解释。大学文化育人的载体就是从大学文化育人本身转向大学文化育人“体”,即从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转向为现实的“体”的存在。

1 大学文化育人的载体类型

1.1 大学文化育人的载体

其一,大学物质载体。大学的物质环境即通常所说的“硬环境”,主要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和大学学术环境。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园景点、标志性建筑等诸多方面,校园自然环境应该追求整齐清洁,宁静优雅。课程与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都为学术造诣的深化和大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其二,大学非物质载体。非物质环境是内化和灵魂,即真正意义上的“软环境”,要包括大学精神环境、大学制度环境和大学行为环境。大学精神是大学环境的核心与精髓。大学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机构,它的日常运营和长远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的、规范的制度环境来保证。其基本特征是“大学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政校分开”。大学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上。

1.2 校企融合文化形态育人载体

校企融合的大学文化形态的育人载体,一是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二是合建校办工厂。努力创建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新平台,同时为学科建设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和人力资源配置,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计划,针对性地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四是大学就业输送。大学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推荐和安置。五是实习基地建设。企业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而企业对高素质准员工青睐,将学校和企业联系起来。

1.3 社会形态文化育人载体

大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一是校校协同。着力突破高校内外部的壁垒,以达成充分发挥彼此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最大功效;二是校所合作。高校与研究所通过双方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并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加强科研和知识的创新;三是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是高校站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立场,开展推广科技成果、加强技术转移,实施“产学研结合”,是学校服务于社会基本功能的重要体现;四是国际交流。大学文化有多样性、包容性、交往性和国际性,大学的国际交流要实现跨国际、跨区域优质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2 大学文化育人载体建设的实现

2.1 大学独立建设文化育人载体

“自然美”——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的整体布局要合理,体现校园景观的校园景点、标志性建筑等要独具特色。大学的校牌、校徽、校旗等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显,也应该更加具有自身特色。“科学美”——宽松活跃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学校应加强对专业设置和课程选择方面的建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准,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美”——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突出其育人主导作用。规范大学制度文化,发挥其育人引导作用,“大学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政校分开”是具体体现。还要完善大学行为文化,强化其育人示范作用。

2.2 校企融合的文化育人载体建设

一是企业文化导入。企业文化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基本结构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通过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锻炼,充分体验企业文化。二是校企共建共享是促进文化育人教育载体建设。校企结合,产学研联合,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和企业可以共建机构建设、校企合作教育创新中心、校企文化育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校企文化产业合作等组织机构,将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直接的劳动力。

2.3 社会资源共建共享文化育人载体

一是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自醒。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开展德育基地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范式之一。极具教育影响力的社会公共文化载体,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旧址、革命圣地等都是具体的形式。二是贯彻大学文化育人创新理念,实现文化自信。大学文化育人载体建设也要发挥创新的品质,文化创新就是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化的创作生产的全过程。大学文化育人创新产品是大学文化育人价值实现的载体,真正将高校文化展现给社会。“文化育人DNA”的概念,是相对于生物遗传而言的,这可以形象地说明文化育人理念通过一些手段,在人们身上达到遗传和传达的效果。主要包括文化育人产品的再现、再创造、再构成和价值赋予四个层面。三是共建共享大学特色文化,实现文化自强。特色文化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是大学办学质量和实惠声誉的体现。通过富有地域特色的社会文化载体,如日常生活空间的俗文化载体,如饮食文化、饮酒文化等。这些无形的社会文化兼娱乐性和趣味性并存,对影响和陶冶“大学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名人名址共建共享是社会文化育人载体共建共享的重要选择。四是融合国际多元文化,实现文化自觉。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不同范式的文化并存和交流,文化范式的单一化会使大学失去生机和生命,缺乏创新的动力。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提出“文化自觉”,认识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多元文化共处原则,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 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研究,2005(10).

[2] 孙雷.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研究,2008(22).

[3] 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