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8 14: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Education Ar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2821
国内刊号:11-2632/G4
邮发代号:82-46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关键词:综合艺术;艺术教育;综合材料
综合材料,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有机运用各种媒介所创造的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也指正在发展的新发现、新材料及其表现技法等等。[1]综合艺术则是通过合理的运用这些综合材料的原本特性,对综合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利用从而形成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传达出艺术家的艺术思想,而且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能够成为艺术人文精神与创造精神的载体。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艺术也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青睐,所以艺术教育者们也开始探求与时代相联系的综合艺术教育的新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并且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一、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最初起源于西方,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材料艺术表达了一个新的绘画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新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对当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从而导致艺术家的思想革新的反应。最初把综合材料运用到绘画中的艺术家是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创始人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Picasso)和法国现代绘画大师乔治勃拉克(GeorgesBraque),这两位著名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把报纸、沙子等现成的物质媒介材料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思想的变革,现代主义艺术快速发展,综合材料在艺术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艺术家们也从多方面赋予材料以艺术的特性。在材料方面,首先,综合材料自身所具有时代性,综合材料大多是现成品,来自于生活,这也就形成了材料的时代特征。其次,综合材料自身所具有情感特征,在我们眼中,一个物质的形态和色彩都会引起我们情感的波动,最为常见的冷色调和暖色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最后,综合材料本体具有表现性,物质媒介材料的质地,媒介的属性和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都具有其本体的表现性。综合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物质材料媒介,其材料也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表达艺术观念的载体,所以材料在艺术作品中会被赋予一种艺术的语言,使它在具备本身独有的形式语言和基本属性的同时也能够表达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艺术观念。材料所传达的观念与其本身的语感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无法缺失任何一种元素,只是倾向各有不同,艺术大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学院教学面临转型。[2]在综合艺术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接触各种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对综合艺术有直观的了解,并思考材料在自己艺术创作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将要赋予什么样的艺术语言。世界万物都可能是艺术材料,材料中也隐藏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者们把他开发挖掘并表达出来赋予他灵魂升华成艺术品,是人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载体。
二、艺术教育中的综合艺术教育
以综合材料为媒介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到中国。当时国内的年轻艺术家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价值观,非常渴望从其他的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随着当时我国创作环境相对宽松,思想比较自由,所以在这一时期,以森达达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模仿西方行为和装置艺术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大型展览走进大众的视野,在当时使人们对这种新奇的艺术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界经历了一次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冲击,中国美术也迎来了一个转型期,这一事件被称为“85美术新潮”。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并为广大的艺术界人士所接受,而且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艺术的发展也趋向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艺术教育家开始根据当前艺术的发展潮流逐渐在艺术教育中把综合材料艺术与我们的传统绘画相结合。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上,材料作为一种艺术的创造媒介,在20世纪90年代,央美、国美、川美等相关高校都开设了综合材料绘画方向的艺术教育课程。[3]各个高校对综合材料的重视,也促进了综合材料艺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普及。综合材料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其主要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学生运用物质媒介材料为载体探讨各种艺术知识结构的相互融合和激发表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在综合艺术材料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东西方艺术,让学生明白,综合材料艺术,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各个画种的肤浅组合,也不是各个物质媒介材料的简单罗列,他是一种以物质媒介为载体,传达特定的艺术观念的艺术作品,是对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在材料的选择上,每个人都会因其个人喜好和想要表达的艺术理念选择不同的物质媒介材料,这种选择材料的随意性和思想的独创性也就决定了其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意义,且随着对物质媒介材料的运用和创作理念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会得到锻炼。综合材料艺术培养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也衍生了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综合艺术相较于传统艺术运用笔墨颜料进行作画,综合艺术则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对于物质媒介材料的可选择性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在学生通过运用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材料的把握能力,从而使材料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学生们的艺术想法,这种综合材料的运用把传统的单一的绘画方式转变为拼贴,组合等多种创作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以各种形式去探索自己的艺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艺术思考,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探索艺术的习惯。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方面来看,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学生对艺术的观念还处于一种相对模糊的观念,通过以综合艺术为主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不仅仅只是存在于绘画中,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明白,材料只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艺术观念。在艺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收集各种现成品,充分把握物质媒介材料的特性,然后通过自己的思想方式进行加工组合,创造的一个艺术作品,这个艺术作品则就是一件独特的综合艺术。通过这种艺术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拓宽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对艺术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博物馆、艺术馆等画廊机构中,通过对日常现成品媒介的加工,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处处皆艺术。综合艺术教育对艺术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也具有促进意义。教学理念和方法是艺术教学水平提升的基础,教师一定要明确艺术教育的真谛,把握艺术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3]在进行综合艺术进行教学课程中,教师结合综合艺术的特点对传统的艺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绘画也有初步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老师通过综合材料艺术的普及,引导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拓展以后学生艺术创造方法的广度和深度。
篇3
一些特殊的冷门专业已经逐渐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性,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艺术专业,如影视动画专业、舞台美术专业、游戏设计专业等,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备一定的高科技,又兼备一定的视觉艺术审美价值,带动着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前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延续或者对西方古典艺术的研究,其教学内容和艺术形式都缺乏教育方式的原创性和主动性,所以发展美术教育研究不同门类的美术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融合,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艺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通过实施开展“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将艺术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总结经验,在动画设计专业领域创造出一套新型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国美术学院探索设立综合绘画工作室,在“大美术”观念指导下,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多学科交叉式综合教育模式,以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和实践,创造出一条中西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教学道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担了“国家广告设计职业标准”的制订与教学工作,从中探讨出一套广告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的设计人才。如今,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先锋的创新思路,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速学科的发展。如,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动画专业就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将动漫人才培养试验区办为“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先锋榜样,拓展教学科目,完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毕业生成为各地动画领域的专家、高级导演、管理人才及参与国际竞赛获得奖项的行业领跑者,部分毕业生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启动动漫专业的骨干教师。
二、艺术教育在专业美术院校实践中的价值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完成团体的职分,才能真正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幸福机运”。如果没有艺术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不能够离开情感,情感是最能够打动和影响人情绪的方式,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去沟通,需要情感去建立感情的桥梁,艺术中同样需要倾注情感,才能变得丰富饱满,才能让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艺术专业知识,更应该在艺术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丰富学生对艺术专业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先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使得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教育模式也是当今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三、结语
篇4
艺术管理其实就是不同于非艺术的对于学科知识,操作技能的一种向文化,向艺术的方向上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素质教育,他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他全方位的培养着学生的综合知识。学生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不再局限与学生的技能操作。它让学生觉得学习的轻松与愉快。艺术教育管理是基于对于美学,创新能力的综合教育形式。
二、艺术院校中的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艺术生在社会上是一种和其他学生在心理,性格,专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的一类人群,在一些艺术生所表现的情况下来看,艺术生的个人主义较为严重,他们没有较强的集体观念所以班级化的管理模式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在一个艺术生的思维在人际,在形象思维方面是比其他学生强的,所以他们上课时比较活跃,但是他们较于散淡,不问世事,他们基本上不会对于其他的关乎己身的事情有过多的热情,所以在管理方面是较为困难的。他们组织性也差,文化基础底,等等,在这些问题下艺术教育管理要渐渐地向艺术生所缺乏的方向上靠拢。
三、怎样去制定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艺术生教育管理
首先,笔者认为,要将强艺术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程量,克服艺术生的专业能力的不健全,而且我们也要教授艺术生其他学科的知识,不能让他们只学艺术,要打破现在艺术生综合素质较低的现状,要尽量的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群体活动的格局,让那些以自我为中心,不和其他同学交流,没有太大的集体意识的学生渐渐改变他们认知情况。再者,艺术生的普遍社会意识也要加强,所以要进行一些社会实践的课程,学生不能只在书本或者老师那里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灌输知识。最后,艺术教育的管理包括其他非艺术管理都是必须要加以强制性的,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生现在的心理,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拥有较为健全的人格。能够成人。
四、总结
篇5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几十年。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造型艺术教学开始出现多元而开放的态势,往日的教学模式遭到质疑,各种批评话语、各种文化思潮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都对中国的造型艺术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吸纳或接收各种教学方法与造型方式,尤其是思维方式的改良,使造型艺术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然而,由于过去单一教学模式的时间太长、影响太深,致使现今仍有不少艺术院校停留于过去的教学模式之中,特别是在造型基础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其原因是:几十年来“契氏”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教师都是它的传人,他们难以在教学理念上和实践中寻找到一套可行的办法,形成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此外,在学生方面,从高考前“正规”学画的第一天起,就被指定以明暗方法来忠实地描绘自然物象,上了大学后,又花了很大功夫来打这种“扎实的基本功”,因而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对自然的“真实”反映;极易使他们在不自觉中把模仿自然当成了艺术的主要目的,而对造型艺术的审美内涵和艺术表现却知之甚少。
如何突破旧体系的束缚,拓展新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会描绘客观物象的同时更为注重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并逐步提高审美思考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表现语言来反映客观物象。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吴作人先生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在学美术的基本锻炼里要有基本功与艺术表现的两个概念,但不宜把二者孤立起来或截然分开,而应把二者统一起来。要指导学生从一开始起,就在反复的锻炼中,渐渐学会心、手、眼的并进,学会观察生活,理解造型规律,从整体深刻地反映形象,特别是不要无动于衷而是热情洋溢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事实上,对形体准确性的把握,并不妨碍学生注重内心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追求。如果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就能使学生明白基础造型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艺术感觉和艺术趣味,使每一次习作都能有较强的目的性与主动性。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学生内心的感受和追求会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善于将自然物象归纳在主观表现与审美追求之中。因此,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在学习基础造型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就应该有审美意识的存在;在研究造型的规律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的同时,就应该融入对表现性语言的探索。从而使造型艺术的训练成为造型美学的训练。
如何把艺术的思维、想象、创造与审美贯穿到整个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整个意识里,使他们把探索美、发现美、表现美逐渐地变成一种本能。这是艺术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有必要从大学一年级起的最初教学阶段就把审美感受、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溶入造型训练过程中。如果说得具体一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构图开始就去探索和架构美感。譬如:可以根据对美的感受和主观愿望来改变物体的大小明暗,并追求构图上的新颖别致,甚至可以采取超现实的构图布局,也可以突破一般纸张的开页尺码。在画色彩时,可以改变单块颜色、调整整体色调、加强对比或着重和谐。在画明暗时,可以超越明暗关系的“正确性”,上升至明暗表现的“艺术性”,从而使明暗形成有意味的明暗、有情感的明暗、有意境的明暗。在画线条时,可以使线条反映客观物象的特质,使线条成为性格、情感的载体,使线条与其它造型元素相结合。另外,也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不同材质来形成有新意的表现语言。总之,要以多样的审美取向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促进和发展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艺术能力。事实上,单一的技法传授并不能造就艺术家,艺术家是通过艺术的训练,艺术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来成长的。
此外,有必要注意加强艺术审美教育,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力和审美鉴赏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和精神层次。造型艺术审美教学可以从深入解析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入手,对其中的艺术观念、美学思想、审美取向、技艺方法、个性特征、形式语言等等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阐述。作为美术教师有必要认识到:造型艺术中的许多问题,如果不通过智性的解释,直观的分析,学生是不容易透彻了解和感悟的。
在造型艺术教育中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师在学生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在明暗造型方面很有能力――属于自然感知的表现类型;有的学生有很强的结构意识――属于知性的表现类型;有的学生注重内心感受――属于精神的表现类型。
篇6
一、爱是魅力
做为新时代的父母和教师,我们给予孩子的爱不再是丰厚的物质生活,而应该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食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期待。有一句话说的不错,从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家长的影子,从学生身上能够看到教师的影子,可见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要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用我们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孩子,影响教育孩子。要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我想说,家长的人格就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切。
二、爱是关心
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还不够,还要有慈爱之心,懂得关心学生。教师只有时时刻刻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照顾、爱护,不仅能赢得家长的信任,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打心眼里喜欢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话,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会很高。
三、爱是豁达
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是最重要的。面对生活,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份豁达的爱。两个孩子春天去赏花,面对带刺的玫瑰,一个孩子充满了沮丧,在他眼里每朵玫瑰都有刺,而另一个孩子恰恰相反,他满目放光,他发现在每颗刺上都有一朵漂亮的玫瑰花。同一种地方,同一种事物,两个孩子为什么如此的迥异?二者的根本差别首先在于着眼点不同。这不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吗?这是豁达乐观与消极悲观的区别啊,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给他播下豁达的爱,将来他能不生活在快乐中吗?我们要笑对生活中的风和雨,用与人为善,与物为友的豁达态度来影响教育孩子。
四、爱是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他们每一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被他人尊重的需要。老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成功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尊重失败的学生,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的同情和鼓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一个善于尊重学生的教师,一定会时时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五、爱是激励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肯定、赞赏和鼓励。尤其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孩子,在他们内心深处更是带着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尊重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得到满足,他们身上难以察觉的很多潜能变会奇迹般的被激发出来。教师和家长的夸赞,鼓励,可唤起孩子的自信,有时甚至成为学生人生道路转折的契机。
六、爱是关注
教师和家长要做孩子生活中的细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进行疏导,使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活泼健康成长。而有些家长正是对孩子成长过程关注不够,对其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采取漠视的态度,才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做为教师更要做一个有心人,常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平等对话的好朋友,要关注学生的异常情绪反映,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打开心灵之锁,把问题的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工作做实做细,让学生心悦诚服。
七、爱是宽容
在教育活动中,面对有问题的学生,需要的是宽容,是耐心,是感化。作为教师,班主任,经常会听到,看到某某学生不守纪律,影响班集体的得分、名次,影响自己的考核,往往会怒火中烧,发一通脾气。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是教育的下下策。这时需要我们抛弃一切杂念,耐心的引导,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宽容。
八、爱是惩戒
关心、尊重、宽容是爱,惩戒也同样是一种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其也是一种义务。”因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按照社会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孩子将来面对的将是严肃的社会道德准则及法律法规。因而,要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样,不仅指对孩子的违纪行为做出惩罚,而是还可以帮助他们戒除某种不良习惯。那么,对一个孩子惩戒是否科学合理。首先就要看是否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只有将宽容与惩戒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才谈得上完整——没有惩戒无从感受宽容,没有宽容也无从体会惩戒,两者相辅相成。
九、爱是责任
篇7
一、关爱
学生的过错,很多是因为缺乏爱,假如教师一味地责怪学生,不但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更加孤独,更容易走上歪路。教师应该努力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简单粗暴地处理。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首先应该想到,他为什么会这样,错误的原因在哪里,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蹲下来”以温和的态度和学生对话,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护,才能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然后和学生一起认真分析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种种后果,在和风细雨般的交流中,让学生知道教师和班集体永远站在他的身后,在教师和同学的“爱”的“惩罚”中受到教育。
二、信任
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黄金阶段,懵懂的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做错事、说错话甚至犯下“惊天”的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和集体的宽容、信任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允许学生犯错”,善于在学生的错误中找寻犯错的根源,并合理运用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集体力量的感染激励下,对人格进行再塑造。雨果曾经说过: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宽容的前提是信任。有了信任,教师就能给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一个无比广阔的心灵成长的空间。
三、批评
古人常说,“严师出高徒”。直到现在,很多教师都主张对学生应该严厉些,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应该更加严厉地斥责他们,才会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不仅是教师,很多家长也会对教师说,如果我们家小孩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尽管打骂就是。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也往往会使用尖酸刻薄、全盘否定的批评方法,结果却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由于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所以不会真心接受批评,更不会有所改进。更严重的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只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失去信心,结果事与愿违,批评也就失去了意义。公正合理的批评能保护孩子的“面子”,使学生正确认识错误。但是批评是柄双刃剑,它能鞭策学生,也能刺伤学生。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让学生能反思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 取得进步。
四、鞭策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鞭策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这样的“惩罚”肯定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对他的“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篇8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一是创新教育理念,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努力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共投入50余万元,购置和补充了各类艺术教育教学设施。三是规范艺术教育教学,强化领导,完善制度,确保了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是抓好全面普及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开好常规和朝鲜族艺术教育课程,招收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五是丰富第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六是狠抓师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整体艺术教育水平。七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在语文、体育等各门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作品等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精神陶冶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艺术的感受、想像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与之相对应,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民族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我国第一位艺术教育博士郭声健,在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研究方向的论文中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审美教育,它通过艺术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我校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和感受,提高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艺术特别是朝鲜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必要的艺术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形成具有本县民族艺术教育的特色,让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其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能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难以发挥出的德育、智育的功能。学校抓住民族艺术教育这一突破口,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科学的艺术教育实践,连续多年的艺术教育成果,使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在了全县中小学的前列。
二、多方筹资,改善艺术教育设施
艺术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要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积极为学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保障。为此,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学校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共投入50余万元,布置装潢了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舞蹈室、艺术成果综合展室、多功能综合大礼堂、绘画室,配置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购置了与之配套的还有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幻灯机、种类齐全的石膏塑像、各种组合的静物、色彩、画架、画布和各种乐器、舞蹈服装、道具等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我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更好地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科学管理,规范艺术教育教学
我校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继承和弘扬朝鲜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为保证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民族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把艺术教育作为考核班级、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科研、课外辅导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标准和便于操作的考评机制。
艺术教师(主要是音乐、美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认真上足上好每一堂艺术课,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开设艺术课和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艺术团的力量,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艺术团走向校外,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课程、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认真执行,上足,上好。在教学过程中,对具有以前已学习过某一艺术单项且有一定水平的学生,采取再提高的教学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对初学者分小组进行授课。整个教学过程,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形式,学生按不同进度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同时,定期举行公开课,不断修正新的教学模式,确保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四、普及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人文环境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于人才培训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构成有很高的期待,要求我们民族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出掌握基本民族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近几年我校着力加强民族艺术教学工作,在开设好常规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增设了朝鲜族器乐、舞蹈课和朝鲜族书法课、朝鲜族美术课程(均为选修课),力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普遍提高民族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招收了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配置民族艺术专业教师,由主管校长直接负责,指导艺术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在特长生的影响下,一些有艺术潜能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以美术学科为例,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的同时,结合课程安排有意识地穿插民族绘画教学内容,十分注意普及学生民族绘画知识和学生美术潜能的发挥,让学生有时间有目的的进行发挥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质,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名学生,临摹的达芬奇的《蒙那丽莎》那幅油画,人物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笔触细腻到位。后来,老师注意培养他的民族绘画水平,动员他加入到民族绘画特长班,三年后,他考入了大连民族学院设计专业。之后另外还有几位学生,以自己较好的绘画能力考取了大连民族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2006年,我校金延龙同学的作品在吉林省新闻社举办的美术作品比赛中获的银奖;同年李相姬同学在全县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应该说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好例子。
五、拓展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为了给艺术教育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民族文艺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营造了一个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富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学校成立了民族舞蹈小组、声乐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及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团。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内歌声四起,学子们挥毫泼墨,其乐融融,校园中到处都洋溢着富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合谐景致。
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不同的民族艺术活动,如以民族歌舞为主的大合唱比赛,开学、毕业典礼上的汇报演出、师生卡拉OK大赛,绘画展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整个校园沉浸在民族艺术的海洋里。同时,学校还将这些活动推出校园,参加演出,并获得很好的成绩。每年在团县委组织的活动中,我校舞蹈队的民族舞蹈均获得出席领导和观众的普遍好评。2003年,在市第一届中小学艺术活动中,我校民族舞蹈《手绢舞》获得二等奖。2004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大赛中民族舞蹈《扇子舞》获得二等奖。2005年我校应市艺术节的要求,到市演出民族舞蹈《喜庆舞》。2006年民族舞蹈“帽子舞”获得一等奖。同年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民族舞蹈《刀舞》、《帽子舞》分获一、二等奖,金鑫的绘画作品《色彩》获二等奖。2008年,延边电视台组织的《长白杯》独唱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二等奖。
六、培养师资,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重视艺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让艺术教师学有所用,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我校非常重视对全体教师和艺术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对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和艺术业务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教育成绩列入同等加分项,让奉献精神归化为教师的动力,把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稳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民族艺术专业教师定期为全体教师上公开课,重点普及民族艺术常识,由浅入深培养广大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克服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要想方设法让艺术教师参加一些艺术教育学习培训班和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会,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展览、比赛,对于完善艺术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整体艺术修养和教学水平提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各科渗透,整体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生活是美的,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同样也是美的。艺术的任务就是教学人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同样各科教材都是各个领域中美的极致。所以每个学科都要认真挖掘美,各科任课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美,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正普及。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和艺术修养。
语文。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掘美育因素,提高教学效果。高中课本中《再别康桥》一课,教师把汉语文、音乐、美术(影视)有机地融在一起。多媒体的动态美景,配上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很快就领会了课文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学生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获得美的感受,领略了自然美、音乐美、色彩美、语言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体育。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还把以往枯燥的准备运动,改为配乐模拟操、韵律操,将各种难懂的形体动作画成挂图或者做成动画,既深化了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做操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篇9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塑造人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性课题。根据时展的特点,为加快完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标准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等及其他学科的综合性艺术教育,按照其要求,自觉、主动地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认真、深入地研究,尤其是研究学校艺术教育和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去体现其重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新人类,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必须拥有这一席之地,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说,这是现代人和现代教育试图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自身的必然结果。
“人需要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
人需要艺术,因为艺术把人本来看不见的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用活灵活现的形象表现出来,让人们从中认识到自身生活的价值。艺术不但担负着探索人生意义的使命,而且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它探索人生的美点、捕捉现实的弊端。
人需要艺术,因为艺术把人的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让人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审美愉悦,具有一种令人解放的性质。
人需要艺术,因为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艺术无处不是人的标志,从艺术中可以观照人自身。
因此,人需要艺术,归根结底是因为艺术能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无论是从人的本性出发还是从社会现实方面去考虑,可以说,人人都需要艺术,人人都应该成为艺术家。他不一定要具有创造艺术作品的能力,但他必须具有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或者说,他必须懂得艺术。
教育需要艺术,至少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艺术;其二,教育活动本身的正常进行需要艺术。教育需要艺术,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艺术这方面,还表现在教育活动本身也同样需要艺术。
艺术与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它表现在艺术具有教育性和教育具有艺术性上。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是一种广义上的表述,我们应该是从教育活动与艺术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性上去理解,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艺术”这一层面上去理解。
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创造,而创造也是教育的本质要素,正因为这样,教育才具有艺术性。
教育艺术是一门最复杂、最难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它并不是注意艺术技能技巧的掌握,而是注重于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搞教育的人尽管并不一定要有多高的艺术技能技巧,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有着多种途径,甚至包括教育艺术本身。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在实施教育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加强自我学习,但最主要的是要在学生时代就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对学生来说,提高艺术修养的最主要途径显然就是学校艺术教育了。
艺术教育理论需要真正的符合艺术教学本性的艺术教学原则去充实,艺术教育实践呼唤真正的符合艺术教学本性的艺术教学原则来指导。
作为一种尝试。我们在下面提出了两条艺术教学原则。一方面是试图借此在理论上使目前所存在的“艺术教学原则不很集中,艺术学科的本性不很突出,现实指导意义不是很强”的这一状况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则是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优化等三个不同角度,可以说它们是一种实践性原则。针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新的艺术教学原则将会提出,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大中专院校艺术教学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艺术教育模式。
从艺术和艺术教育自身的价值出发去评价艺术教育,是我们首先在进行艺术教育评价必须把握的基本点。艺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审美的价值,而非求真、求善的价值。
所以,我们在评价艺术教育时,应抓住艺术教育的着眼点,把一个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当作一个艺术匠或艺术家来培养。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要把教育的范围大大扩展,要使儿童从小就有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人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有个性的人;从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角度看,人要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从人的幸福与愉悦的角度看,人要成为一个有艺术欣赏价值和艺术创作的并且会审美的人。
艺术教育需要人们不断地去研究与探索,更需要教育研究者的创造与完善,为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篇10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并不是通过几次活动或几次游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抓住时机,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表现美,创造美。
首先,注重园内“小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环境是无声的教育,也是幼儿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注意环境装饰的形象化、艺术化、知识化、教育化,根据当时所处的季节、幼儿所关注的热点或国家、社会要事来进行环境的布置与装饰,让幼儿不仅从环境中得到美的体验,更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外,我们可以在活动室中创设“艺术活动区”,展出大师级的名作、富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或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供幼儿欣赏、对比、学习;也可以放置各种绘画用具和废旧材料,供幼儿自由挑选创作。同时,教师应注意所展示作品的兼容性,并需经常更换活动区材料,保持幼儿的活动兴趣。
其次,重视生活“大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艺术教育资源。春天嫩绿的小芽,夏天翠绿的荷叶,秋天黄绿的落叶,冬天青绿的松柏;姹紫嫣红的花卉,造型各异的树木,潺潺流淌的小溪,啾啾婉转的鸟鸣;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生机。流光溢彩的高楼霓虹,金碧辉煌的商店橱窗,熙熙攘攘的节日街头,热热闹闹的广场演出,是生活赠予我们的勃勃生机。老师们可以通过“大自然的声音”“生活的节奏”等活动来鼓励、引导幼儿擦亮眼睛,学习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突破日常的理解与认识,打开艺术欣赏之门,促使幼儿对自然和生活中蕴涵的美与艺术敏感,为艺术教育奠定基础。
再次,重视日常活动音乐对幼儿的影响。音乐能充实生活,愉快心情,激发感情,鼓舞意志,陶冶情操。于是,我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将不同的音乐渗透进了幼儿一日的生活与活动中。如在幼儿自由活动中,在进餐时间,在午睡之前,我们都选择了特定的音乐来提醒、帮助幼儿开展活动,不仅有效维持了活动的秩序,更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增强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最后,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感觉的教育,是渗透于各个领域的教育。动作中有美感,语言中有韵味,这些,也都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2、幼儿艺术教育应尊重幼儿生活的逻辑
幼儿对世界的感受是直觉的,充满情感的。幼儿的生活是一个感觉的生活,感情的自由造就了他们对生活自由的要求。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属于他们的艺术欣赏、表达和创造的机会。在艺术的殿堂里,教师更要走进幼儿的精神世界,和幼儿一起,用他们的眼光来感受艺术,从他们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允许并支持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如美术活动中,小班的小朋友画出了绿色的太阳,受到了同伴的指责与嘲笑。这时,老师应问一问、听一听这个孩子的想法和理由,站在他的角度去欣赏这个与众不同的“太阳”,保护他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思维,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要求他应该与常规表现模式保持高度统一,扼杀了他表现自我的欲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