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范文

时间:2023-03-21 03:1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监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监督

篇1

关键词 :会计监督;监督会计;权力主体;利益主体

一、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概念的不同

从“会计监督”到“监督会计”看上去似乎只是颠倒了词序,但仔细分析二者的含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会计监督”的概念是我们所熟知的,也有一个较为成型的定义,即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对本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这个定义比较完整、清楚地表达出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客体是本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范围限制在经济组织的内部,性质上归属于经济监督。因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

“监督会计”目前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定义,但它与“会计监督”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基本的理解为:“监督会计”应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其监督的主体应是经济组织以外的法律、法规等规定行使监督权的有关机构;监督的客体是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以及会计人员等;监督的范围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监督的性质既可以归为经济监督,又能属于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显然,监督会计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因此,“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的内涵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二、新《会计法》中的概念混淆

新《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中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同时又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关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显然,新《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的规定既有属于会计监督的内容,又有可以理解为监督会计的内容。这就将监督主体、客体、性质等都不同的情况认定为“会计监督”的内容,混淆了“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两个概念,同时引起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对二者理解的混乱,也使得人们不知道“会计监督”究竟是指会计人员进行的监督,还是指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监督。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界就开始在较大范围内对会计职能进行讨论,发展到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会计职能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国对会计职能的研究在80 年代达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七职能说”各种观点都有。但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功能,而监督就是会计本身的职能,而非会计身外之物。如果把“监督会计”的相关内容加在对“会计监督”有关条款的规定中去,同时视两者能划等号,那么“会计监督”是会计的职能,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会计”也就都可理解为是会计的职能了。不言而喻,这样的认识和理解都是错误的,会对人们产生很大的误导。

三、分别使用“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两个概念

从上文提到的问题来看,如果继续使用“会计监督”一个概念来表达根本不同的两种情况,显然对处理一些问题是不太恰当的。因此分别运用“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两个概念进行表述是很有必要的。“会计监督”专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监督会计”则专指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这两个概念监督的主体、客体、范围均不相同,同时表述了不同的情况,明确了表达的内容,也使得大家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有人会认为人们已经很熟悉使用“会计监督”这个概念,并且“监督会计”与“会计监督”只不过是词序的重新排列,容易被人误解,所以不建议这样使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分别使用“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两个概念是可行的。一方面二者有着不同的权力主体;另一方面二者有着不同的利益主体。

不同的权力主体指的是监督对象和监督执行者分别归属于不同权力主体,通过利用不同权力对象,使得监督事件中的当事方能够互相制约,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会计监督”的监督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监督的执行者是指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因此,会计监督的监督对象的权力主体就是特定经济组织的经营者,监督的执行者本身就是权力主体。当会计监督的执行者在权力主体上不被经济组织的经营者领导时,那么会计监督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而“监督会计”的监督对象是各单位的会计行为,监督的执行者是来自特定经济组织以外的法定组织,例如政府的财政、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依法设立的会计事务所等有关部门。可见,监督会计的监督对象的权力主体是整个特定的经济组织,监督执行者的权力主体是一些国家监督机关和社会组织。要使得监督会计有效,监督执行者的权力主体必须将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不同的利益主体即监督事件中,监督各方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各自的利益主体负责。会计监督是内部监督,不言而喻,他的利益主体就是特定的经济组织。无论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会计工作都要为企业的利益负责。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成员,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目的就是保护企业的利益。但由于现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是相分离的,两种主体共同控制着企业,他们之间有相同的利益,也有不同的方面。由于利益驱动,经营者经常会干涉会计人员的工作,使得会计人员为了企业的利益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不择手段,损害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同时企业是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点,企业不单单涉及自身的利益,还牵扯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因此监督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会计行为的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单位的经济活动合乎法律法规,维护好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可见,监督会计的利益主体不止一个,与特定经济组织相关的群体都是它的利益主体。监督会计有效,可以为其利益主体提供保障。

从以上分析来看,“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二者不论是在权力主体还是利益主体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分别用“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两个不同概念表述不同事物和不同的情况,既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二者各有所指,互不混淆。

参考文献:

[1]魏志伟.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J].经济视野,2012(6).

[2]张捷.监督会计≠会计监督[J].财会月刊,2000(12).

篇2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监督;建议

一、如何理解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

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就是企业的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能够帮助企业稳步地提升经济效益。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越发激烈,从而使企业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应更加重视,要求更加严格。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会受到财务问题的掣肘,对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进行重视就显得非常重要,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一)如何理解会计诚信。会计诚信在会计行业中,就是真实地向会计管理人员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观念的转变,企业的会计诚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目前,我国的企业对会计诚信还没有进行相关的定义,如果对会计诚信进行整体内容的概括,应该概括为:企业发展是需要以会计诚信为前提条件的,会计诚信同时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只有具备了会计诚信,企业才能通过会计信息来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具有会计诚信,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才能真实地通过数据反映出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会计诚信成为对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我国在未取消会计证之前,就在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中设置了关于诚信的考核,由此可见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和我国对会计诚信的重视度。(二)如何理解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可以理解为企业对自身会计信息准确程度的一种保护手段,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是指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相关管理人员通过企业的会计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一种分析和整理,而进行审核的过程。对企业中的会计信息缺陷进行查明和控制,进而实现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控制。会计监督的实际内容包括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构的管理,同时也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会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二、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对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一)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企业的会计诚信以及会计监督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在企业的正常发展中,必须要进行的流程就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反映出企业的某一个阶段的真实经营状态。这种评价和分析包括了对企业股东资产以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的隐瞒情况进行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帮助企业得到稳定的运行,同时也能为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帮助。(二)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帮助企业实现对国家财务法律法规的维护。在我国企业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地管理和规范。在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过程中,会计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企业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会计工作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想要从根本上遵守国家的相关财务法律法规,提升企业的会计诚信工作以及会计监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三)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进行提升。对企业的内部综合管理而言,会计的诚信和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实现企业的会计诚信和监督,能够有效保证企业正常发展,所以提升企业的会计诚信和监督工作,能够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提供正面的效应。

三、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缺失的原因和引发的负面结果分析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相关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单纯为了企业的短期利益,不顾及对消费者的身心伤害,从而造成了企业的诚信缺失。这种情况在我国食品行业、以及工业品行业都时有发生,近年来,发现我国的假冒伪劣商品非常多。另外,企业的审计机制和企业的审计组织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外部审计主要是依靠审计单位来进行,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十分紧缺,使审计机构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审计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非常容易引起相关企业的不满,但是如果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则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目前我国的企业诚信问题非常严重。(二)会计监督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角度上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企业的相关监督部门没有足够的权威,从而使企业中的会计监督没有得到理想的进行。近年来,我国时常出现伪造会计凭证以及伪造财务报表的情况,很多相关监督部门为了某种利益对这些情况不重视,使得这种情况越发严重,进一步降低了企业会计监督的可行性。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的企业都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会计监督的制度,但是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形式化的情况,很多企业的会计监督相关人员并没有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执行,导致很多企业的会计监督机构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如何提升企业的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

(一)加强完善会计法律体系。目前,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企业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准则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制订,对企业的内部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出现造假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要进行严格地制裁。总而言之,要让会计行为和会计诚信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二)加强建设会计监督和会计诚信制度。目前,根据企业的会计诚信和监督工作缺失的现有情况,非常必要建立一套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和诚信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有效保护。在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诚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必要的情况下,要对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权利上的分离并且要进行互相制约。从根本上避免企业出现腐败和造假的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障。对于建设会计监督和诚信制度来说,我国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来对其进行管理,通过制度和法律作为约束,让违反会计诚信的行为和个体能够受到严厉的处罚,从而使会计监督和会计诚信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以及职业道德。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水平和道德水平能够决定企业的会计诚信和监督能力。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充分地提升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会计诚信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一方面,会计行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比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充分的会计知识,所以会计从业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另外一方面,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也应该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同时也要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严格的考察,进而对企业的整体会计水平进行提升,会计工作的好坏往往能够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应该积极地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同时也应该对企业的财务状态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提升自身的诚信行为以及监督行为,帮助企业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诚信和企业监督的体系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对企业会计诚信和企业会计监督设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建设以及监督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本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对如何理解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进行了探讨,同时会计诚信和全年监督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会计监督和诚信缺失所引发的负面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提升企业的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提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中所存在的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督缺失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作者:高熠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露.浅谈我国金融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7).

[2]丁宏梅.诌议日益弱化的会计诚信与监督[J].华章,2008(19).

[3]王熙.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诚信的缺失现象及其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6(06).

[4]陈洁.法学角度下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17).

[5]李奕.对单位如何实现会计诚信加强会计监督的研究[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6(04).

[6]谢美林.关于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诚信度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6(35).

[7]韦志奇,黄荣.试论林业科研单位会计诚信的缺失[J].管理观察,2011(05).

[8]秦渝.从会计工作中的诚信原则谈职业道德体系的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篇3

【关键词】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监督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资金账目安全,避免由于各人或是企业原因,出现会计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并不完善,为了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快速发展,就要强化跨级监督职能,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金是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的资金实力。根据目前企业的情况,会计监督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地避免企业出现会计问题。所以,了解会计监督的作用,并且强化会计监督是十分重要的。

会计监督概念

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之一,是与会计核算并重的只能。会计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对会计项目和内容进行检查,对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往来进行核实。也就是相关的单位指定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其检查行为是合法的,合理的,具有依据的。所以,会计监督是具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是可以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资金流动记录是否是真实,合法的,合理的。因此,会计监督可以检查出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漏洞,可以督促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能够保证企业运转顺利。

会计监督作用

我国会计监督行为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样双管齐下,企业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可以保证企业的会计行为是合法的,依照规矩而来的。由于会计监督可以监督经济活动,所以能让企业的经济活动获取更大收益,从而发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达到经济目标的功能。所以,会计监督主要就是在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且能够让企业加强管理,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

会计监督的现状

我国的会计监督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性,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存在一些问题。会计监督应该是依照法律,按照会计监督的规矩以及认真,严格的检查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但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在会计监督检查的过程中,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比如干扰会计检查工作秩序,制造虚假信息,让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对企业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保证会计监督能够实现其作用,就要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新经济形势下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之一,都是需要依照法律行使职能权利的。所以,只有加强会计监督的体制改革,才能让会计监督实施的更彻底更顺利。首先要求会计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按照法律的要求,执行会计监督,才能让会计监督的更彻底。同时,会计监督需要会计人员,所以合理科学地调配会计人员,才能保证会计监督能够真正的起到效果。因此,要对会计人员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提升会计队伍层次

会计监督队伍毕竟是需要会计人员和相关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如果相关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会因为个人的利益,对会计监督的过程进行干扰,扰乱会计监督秩序,甚至会做假账,让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同时如果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专业水平不高,也会导致会计监督的目标不能达成。所以,要提高会计监督的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人员,能够秉公持正,认真对待会计监督工作,这样的会计监督工作才是依照法律而行事的,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

要逐步建立健全的会计评价系统

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监督过程中主要执行者,对企业的会计监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会计监督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所以和会计监督的相关事宜,都要记录在册,因此要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健全的会计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具有监督资格的。并且根据评价体系,对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如果出现恶劣行为,就要及时取消会计人员的工作资格,同时也可以避免企业造假,所以,建立健全的会计评级体系十分的重要。

建立健全会计内部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是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共同组成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内部监督是最重要的监督工作。只有时刻能够自查,企业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才能让企业的资金活动流向没有问题。所以,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内部监督制度,通过内部不断的监督,完善各个流程的手续和要求,从源头上就杜绝出现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发生。并且要找法律办事,公平公开,让所有人都了解到企业的内容不情况和资金流向,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具有向心力,才能发展的更好。

结束语

我国企业根据现有的市场经济情况,以及企业的情况,不断地调整会计工作项目内容,是为了让企业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单纯的完善会计项目还不足以应对经济市场的风险,还需要进行会计监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和职能,强化会计监督的评价体系,才能让会计监督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所以,只有了解会计监督作用,并且根据企业的情况,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翠玲.论会计监督的作用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2(08).

[2]崔健鹤.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27).

篇4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会计审计质量、会计监督是实时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运营管理中,企业必须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多角度、多层次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确保会计工作顺利开展,更具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

关键词:

会计审计;质量;会计监督;提高;途径;分析

一、提高会计审计质量途径

想要提高会计审计整体质量,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综合素养是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审计人员招聘控制工作,要根据会计审计岗位性质、岗位职责,明确该岗位技术与能力要求,通过不同途径引进优秀的会计审计人才,对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更好地胜任相关工作岗位。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学习会计审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提高他们的会计审计操作能力,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逐渐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提高会计审计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比如,薪酬福利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责任制,层层划分,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上,明确会计审计工作岗位职责,有效防止权与责混淆,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会计审计准确率,为领导者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加强会计监督途径

确保会计审计信息真实、安全、可靠是会计监督的核心职能。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目标管理工作,将会计监督落到实处。就经营管理目标而言,属于复杂化、多样化的管理规划,并不是单纯的企业运营发展规划。企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全方位分析各影响因素,根据会计审计岗位特点,制定合理化的经营管理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合理制定长、中、短期目标,将会计监督落到实处。在制定好经营管理目标之后,企业还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作用,进行信息数字化处理,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岗位任务,逐一分解任务,定期考核岗位工作人员。会计工作人员要根据员工考核情况,动态监督企业一系列经济活动,更好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认真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三、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共同途径

(一)健全企业内控体系

就内部控制体系而言,是指借助内部员工行为的关联性、制约性,相互监督,规范工作人员工作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工作全过程,确保会计行为更加规范,提高会计审计准确率。企业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审计、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动态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提高企业整体运作能力。同时,在内控体系作用下,会计审计、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开展会计审计与监督工作,提高其执行力度。在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中,企业领导者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兼顾,制定可行的岗位行为准则,有效指导会计审计、会计监督工作,确保其有章可循,明确对应的行为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此外,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凝聚力有着某种必然联系,企业领导者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制定统一化的文化理念,增强员工凝聚力,使其具备全新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借助内部员工力量,有序开展会计审计、会计监督工作,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在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合理化的会计委派制,把会计监督工作人员从被监督对象中分离出来,使其和被监督对象之间不存在某种利益关系,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会计监督工作中,确保会计监督更加客观、公正。

(二)巧妙地引入外部审计单位,构建会计审计信息化平台

在运营管理中,企业要巧妙地引入外部审计单位,再次认真审查内部审计结果,动态监督企业员工工作情况,提高会计审计质量。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加强会计审计、监督工作,有效防止企业因个人利益扰乱社会市场秩序,破坏已有的“公平、公正”秩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借助内、外部审计,进一步提高自身会计审计、会计监督水平。还要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会计审计信息化平台,加强其信息化建设,优化创新会计审计方法,提高会计审计数据信息准确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利用网络数据库,实现远程审计、IT审计,从根源上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加强会计监督,避免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确保企业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审计、会计监督并不属于相同的会计系别,但二者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会计审计离不开会计监督的支撑,而会计监督也要依赖于会计审计。为此,企业必须全方位分析会计审计、会计监督二者之间的关系,多层次采取可以同时提高二者的对策,将会计审计、会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准确、完整,有效指导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于海玲.探析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对策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4:39.

[2]曹世昀.谈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244.

篇5

一是会计监督的内涵。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及时的监督,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

二是会计监督的现状。目前会计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会计监督职能日益弱化,会计作假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虚假的会计报表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使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相偏离,进而直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严重危害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强化会计监督也是企业内控的基本目标。

(二)我国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

一是会计监督职能客体多样化。《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客体是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有财产都是国家的,产权关系单一,利益格局固定,使得会计监督很容易进行。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体,产权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关系和个人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资本结构也变得复杂了,如合资、外商独资、股份制等,经营方式也增多了,如合营、租赁、承包等。由于利益原因的驱使,会计监督的客体日渐多样化,而相关管理措施的滞后,直接导致了会计监督的弱化。

二是会计监督主体受客体的支配。《会计法》第四章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条规定,指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时监督。会计人员的主要监督任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和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确保财务会计活动的合法性。但存在的最大的矛盾是,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是受单位负责人领导和支配,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不可能监督单位负责人,甚至在会在其指示下作假,在该背景下,具有会计监督职责和身份的会计人员的地位日见尴尬,在查处的企业经济犯罪案件中,会计人员均未能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

三是监督部门权限不对称,监督不力。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根本原因是会计监督者地位下降,成为被监督者的雇员,而被监督者领导着会计监督者,可以对其发号施令,甚至两者联手进行会计造假,这大大增加了查处会计造假的难度,因此要有效杜绝会计造假,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出现,就必须改变会计监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增加主体的独立性,让主体不再受客休的,随接支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而将目前发展迅速的企业财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主体的独立性。一方面是企业财务外包。近年财务外包在跨国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它们将记账、报销、发票对账等繁杂的“劳动密集型”财务工作外包给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国际外包公司,取得了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是企业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针对财务外包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目前缺乏独立性强的会计公司的实际情况,业界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会计职能的“外部化”,这种“外部化”具有财务外包所有的优势,而且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我国严重的会计造假问题。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基本理念是将企业的全部会计核算职能交予政府部门指定的专业承包商,即会计公司来替代执行,由其完成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过程。同时企业通过政府部门向会计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与日前企业财务外包相比,“外部化”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外包,执行会计核算的会计公司不是企业自行选聘,而是由政府部门予以指定。这样才能在客观上解除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工作的控制,创建会计信息产生的独立环境,从而解决会计造假的难题。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在本质上是一科,防止会汁舞弊现象的制度设计,而且执行“外部化”,可为企业减少对会计工作的投人,企业主可将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运背等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中去。所以“外部化”作为防范会计造假的手段,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综合管理效果果。

首先,企业与会计公司的关系不同。财务外包是企业把财务业务直接委托给会计公司,企业是会计公司的顾客,在国内由于法制不健全、诚信体系缺失、市场竞争激励等原因,会计公司在委托公司的要求下做假账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不能杜绝造假现象。部分会计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争抢业务,往往过分地顺从被审企业的要求,审验质量差,签证可信度低,起不到应有的公证、监督作用,有的会计师在利益的驱动下甚至为企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这无异于为企业内部经营者的会计作假打开方便之门,严重影响了会计公司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而在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中,虽然会计公司的直接服务对象是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的各个企业,但其并不接受企业的直接委托,而是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如政府等有关机构)进行委托。这种会计核算委托方式能真正割断企业与会计公司的利益依附关系,因而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其次,包含的内容不同。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的对象是所有的会汁核算程序,而不是由企业选择部分核算程序进行外包,其最大的特点是把这种财务外包方式作为一种制度,且承接外包业务的机构不是由企业选聘,而是根据一定的法规、制度统一归口分配,因而是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财务“外部化”管理。,最后,造假的难度不同。随着会计公司所接纳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客户的增多,就越难以同各企业做假账,因此会计做假的概率就会相对减低。对会计公司而言,造价风险损失会远远大于风险收益,其造假得到的贿金远不够补偿损失。与财务外包相比,会计职能“外部化”大大加大了造假的难度,“外部化”能得到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认可,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四是企业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的优点。成功的企业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实行财务外包和请一个专职会计的作用基本是相同的,但是公司聘请一个专职会计,除了必要的薪水、社保,还得考虑相应的办公设备、管理成本,而实行企业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就省钱多。目前,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公司聘用职业水平与职业道德俱佳的财务人员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情形下,借助于专业的会计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会计公司的意见和服务会更加专业。作为专业财务机构,他们获得的相关财务和税务信息是比较快捷的,这样,反映给企业也就更加迅速准确。企业财务会计职能“外部化”还可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对稳定性。在现实中,企业的财会人员有时说走就走,职业道德不好的还可能造成公司财务信息的泄露,而进行财务外包则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篇6

经济的健康运行,企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会计监督。会计失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规范保证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督促企业的合法经营,正是会计监督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会计监督

1、概念

会计监督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财经规律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适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

2、主体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能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会计监督的主体。狭义的主题,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广义的主体,是内部组织人员、会计人员,以及外部政府,社会利益相关者。

3、客体

客体是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经济行为。

4、目标

根据客体不同,会计监督的目标也不同。广义会计监督的目标是满足公司治理的需要;狭义的会计监督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5、分类

按执行时间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按要求不同分为政策性监督与技术性监督。

6、内容

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企业的各种涉及资金、财务的经济活动,具体包括:(1)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如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目的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可靠、合规。(2)企业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目的是保证财产安全,以及被合理使用。(3)财务的各种收支活动,目的是保证收支活动符合财经法规、真实合理。(4)企业的各种经济合同、财务预测、预算、计划,以及其他重要的管理活动,目的是确保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有效。(5)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目的是实现净利效益的最大化。(6)企业事后利益分配环节,是否按时缴税,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等等。

7、方式

不同的监督主体,监督方式也不同,下面从广义监督的角度介绍:(1)内部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日常直接监督,主要是通过稽核制度。(2)企业其他人员,采用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的方式。直接监督采用质询、抽检的方式,间接监督是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查,或者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外部审计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进行监督。(3)权益所有者,主要依赖于公司治理进行直接与间接监督。直接方式是定期监督,如在股东大会上直接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质询。间接方式是通过监事会进行日常监督,或者委托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定期监督。(4)债权人,直接监督方式选择质询和实地考察,间接监督方式可委托外部审计。(5)政府,在一定时期才对企业进行监督,多数是间接监督方式。

三、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结构,运行良好的依据的正是符合国家的行政法规、法律条文。而企业更是在国家法律规范、财经法规的约束下健康经营的。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范、财经法规,对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的检查,防范与督促企业的合规经营,从而保重企业的健康运营,实现经济效益、保证财产安全,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2、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多人为干预,人为操纵经济行为,进而会计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危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会计信息就是一种非对称的信息,是一些人拥有而另外一些人不拥有的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会计失真,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早期的银广夏、蓝田、美国安然事件,到近期的法国兴业银行舞弊案。归根结底,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的结果。内部监督的应用,可以督促经营者披露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避免人为选择性的披露。通过内部监督,可以有效监督经营者的行为,而经营者又制约着企业的会计和审计,因此,内部监督的执行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外部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

3、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会计监督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经营者的工作业绩,从而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有利于公司的绩效考核,也能激励经营者积极性,更加努力的工作。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一直是公司制的核心。而最理想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是:股东大会能够代表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维护出资者的权益,并对股东大会负责,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营人的业绩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企业监事会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的董事会、经营人和财务部门的行为。通过会计监督,可以督促经营人准确落实董事会的经营决策,可以督促各部门为财务部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正常经营,可以协调内外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如此,监事会能够有效监督企业行为,董事会的决策得以有效贯彻,经理人的行为有效监督和激励,股东大会的权益才能得以有效维护。而通过内部监督,引入外部董事、外部监事,健全职代会民主监督制度,可以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经营者行为的控制,健全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并用,减轻“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4、“内部人控制”现象

内部人控制现象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中广泛存在,尤其股份制企业。现代企业,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内部人身份掌握企业的筹资权、投资权、现金流动等为自己谋求利益,而所有者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很难对其监督,就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很多上市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同时由一人兼任,董事会实际控制在经营人的手里,这种“内部人控制”现象,相继引起经营者短期行为、过度的职务消费、低效投资等行为,这都削弱了所有者的权益,增加了成本。

篇7

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涵义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监督应当包含有两层意义:第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即是指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利用本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就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不予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退回并要求更正、补充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企业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违法收支。第二,企业外部会计监督,即是指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积极主动地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本法规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这里所谓的会计监督,从严格意义上讲,应当被理解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由此,所谓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即是指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理及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要求进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应当是经由企业领导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对象应当是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金运动。可以这么理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领导授权的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企业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性监督。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契约综合体。那么,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杜绝贪污舞弊行为,提高本组织的效率与效益,该经济组织有必要对契约各方的权、责、利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会计工作正是界定契约各方权、责、利的焦点,会计工作有意偏袒哪一方,哪一方就将得到更多的利益。社会为了维护企业契约的公正与效益,往往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准则,以要求有关方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从而维护企业契约各方的合法权益。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实施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经理人员等在内的企业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那么,为了保证企业运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为了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为了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实施合理、适当且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展开,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公众对于企业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企业外部会计监督逐渐强化的同时,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却日渐弱化。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力。随着我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展开,我国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之中。由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约束机制还未能建立或健全,从而导致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相应的处理办法。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负责人员思想及行动上的依赖性。因为企业会计外部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负责人员的惰性日趋增大。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负责人员日渐依赖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外部会计监督机构。有的认为,只要有注册会计师对本企业实施外部会计监督就完全可以了。思想上的依赖导致行动上的懒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逐渐弱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利益驱动。目前,在绝大多数企业中,企业经理人员独揽大权,集人、财、物、管理于一身,加之股东大会、董事会履行职责不到位,企业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违规会计事项。企业会计工作一旦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必定会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何况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由此,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失效在所难免。

四、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在企业中树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保障。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于从源头上防止会计监督弱化、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需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强化配套法律法规及约束机制的实施,从而加快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会计立法的精髓在于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如果不承认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则无异于否定《会计法》。只有正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执行人员才能严格自律,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和办理违法违规会计事项。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只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实现政企分开,弥补法人治理结构的漏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经营机制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内部要有高度的组织和严格管理,这也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

篇8

关键词:会计;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会计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愈来愈认识到会计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会计被人们看作是各种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必将更好地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会计监督的概念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会计机构。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计监督的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新的规章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和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正在建立。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展,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要求,但现行的核算制度与这些变化了的情况还不相适应。笔者认为,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因此,监督的内容应从核算工作开始。

一是要对单位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否有账外设账的违法行为,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费用、成本、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只有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对单位收支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才能堵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二是要看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监督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否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三是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检查其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四是要监督检查各单位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证上岗,这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因此要坚决制止不懂业务的无证人员上岗。

3 会计监督的方法

3.1 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作用。

要加强对各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使之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制,《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应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切实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不断提高执行财经法纪法规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理顺会计工作关系,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确保《会计法》和各项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

3.2 实行会计监督,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根据当前会计工作状况,很有必要由财政部门配备专职的会计检查人员,对所属会计单位进行常年的循环往复的检查,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保证检查制度的正确执行。在内容上要侧重对会计资料和财产的检查,主要检查凭证、账簿、报表等,核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真实。在方法上应侧重于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查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处理。

4 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4.1 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除了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

4.2 实现会计职业管理社会化。

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还对因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重申了处罚决定。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

4.3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

篇9

一、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概述

会计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本文所述的会计监督是狭义的会计监督,即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相关经济政策与会计法律法规,在会计核算过程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提供的会计事项和会计行为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予以全面监督的企业内部活动。加强会计监督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可以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也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控制指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部门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全面控制,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及时反馈和调整,并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增加的控制活动。会计控制活动涉及到以会计部门为中心的企业各个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全面系统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加强会计控制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也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既相互关联,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虽然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和区别的。会计监督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事项和会计行为的全面监督,其实施主体是会计机构。而会计控制是利用会计机构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系统控制,其实施主体主要是企业管理层。此外,在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以会计监督为中心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开放式的,同时对企业内部运行和与企业经营状况有密切联系的债权人及其他外部相关利益者提供会计信息。而以会计控制为控制为主导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式的,其对经济活动和财务信息进行控制形成的会计信息和经营策略的反馈与调整服务于企业内部。另一方面,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在企业财务运作的实际操作中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共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焦点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资产安全,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共同的目标。此外,通过会计监督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来调控企业经济活动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以会计信息为中心,统一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实践的具体过程。

二、加强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有效策略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和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也无法对企业内部会计行为和会计事项形成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应针对其在人员素质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一)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实现特定经营目标,根据特定的经营战略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企业的自我调整、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和做好会计控制的重要前提。为加强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特点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企业必须健全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必须对企业经营投资和财务活动做出预算安排,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明确预算考核及奖惩机制。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控制,根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明确稽核工作的组织性、具体分工和具体职责权限,并对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予以具体规定,为会计稽核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

(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和会计控制的具体效果,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加强会计监督和会计控制,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为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实行会计职业管理的社会化。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人员在从业中也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的严格限制与约束,并需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为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必须组织相关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深化会计人员对先进的会计处理、法律法规和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素质够高和能力过硬的会计人员队伍。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企业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工作的源头,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夯实会计监督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健全会计监督机制,首先必须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完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企业内部监督系统。其次,为保证会计效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建立反舞弊机制和设置举报专线, 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完善会计的社会监督机制。最后,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和司法监督部门也应对企业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予以必要的监督与控制,为企业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正常运转。

篇10

关键词:会计监督 运作 要求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编制财务会计办稿等任务,其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等都是由相关的会计法规严格规定的。会计 有依法行使监督的职权,一旦发现会计账薄记录与实物、相关款项与真实情况不符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负责。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会计监督职责的履行,能够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要规范会计工作、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将直接损坏到企业的自身利益,给投资者的利益带来损失,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给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会计监督是国家反腐倡廉的需要,目前,等经济犯罪现象通常发生于经济领域,反腐倡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会计监督行为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一些企业在运行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纪律松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企业必须要加强会计监督工作,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财务管理。

(二)目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严重失调。一些部门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不强,形同虚设,使得会计秩序严重混乱,时常发生的现象;其次,目前会计监督缺乏约束机制,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高效率的执行其监督职能,使得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最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企业的综合利益,随意指使、授权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做假账,行使一些违法会计事项,严重影响到正常的会计工作,使得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受到限制。

二、会计监督的运作要求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由于会计人员的腐败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必须要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关的会计法规是会计人员工作的首要行为准则,为会计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每一位会计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其次,要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时,必须要严格遵照相关法规的规定,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最后,要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监督工作时,必须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杜绝假账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严格恪守职业道德。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健全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工作的运作,必须要在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中进行,使得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企业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监督环境,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会计内部监督环境应当明确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职责和练习,使其相互制约又相互分离,互相协作与监督。内部财务制度的完善性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监督工作的运作,通过严格的内部财务制度,能够实现内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实现全方位、高效率的监督。企业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效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建立高效率的内部监督网络。此外,企业还要依靠外部监督力量,来规范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外部监督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通过二者的协助监督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促进企业更稳定的发展,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性和公平性。构建稳定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监督工作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必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会计违规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影响到社会秩序。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会计监督力度,不断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燕.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其科学对策[J].科技资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