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31 18:3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民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民教育

篇1

:一位资深教育者眼中的教育真谛

六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缤纷,进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原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斜阳中路边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黄桷树翠绿闪靓。校园内励志名言、儿童画廊静静的映入眼帘。一切的一切,呈现出文化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

校长办公室清新儒雅,简朴大方。阳光顺着窗外茂密的绿荫,斜斜地打了进来。校长笑着站起来,淡雅的书卷气中流露出一位资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与睿智。

说到教育,王校长侃侃而谈: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都市公民素养,为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王校长介绍,学校从07年就开始将育人的核心放在了“培育都市公民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上,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注生命、回归儿童”的角度,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在创新的教育活动中,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积累文化,沉淀精神,焕发生命的活力,体验自信与成功。

王校长认为,一所学校所以能称其为名校,注定它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的积淀过程。校园文化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意识,一种力量,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创建过程,是将意识形态化,力量发散化,让文化的反应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王校长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设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家的创造过程,也是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和名校,重庆市中华路小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大气与厚重。从1911年建校伊始的筚路蓝缕,到二十一世纪的新起点、高目标,一路走来。悠久的办学历史让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发展主线,通过不断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走上了一条“培养公民都市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发展之路。“责立世界”

让孩子拥有世界眼光

何为公民素养教育?中华路小学校长给出的答案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前提下,培养并造就健全、自律、将来能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她说,生活世界就是儿童活生生的世界,有着儿童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儿童成长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体验中,才具体掌握了世界,世界对他们才有意义。当然,这个世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中国的灵魂,更要具有世界的眼光。

事实上,学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签订了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学校和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将互派老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就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为了实现双方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中华路小学与罗森公园小学共同创建了zeroath学生论坛,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网络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就文化、生活、学习、爱好等多个话题畅所欲言、结交朋友、开拓眼界。通过论坛与网络对话,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无法实现语言交流的难题,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化课程”

让孩子幸福成长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意味着让教育充满爱的气息,让课程成为激发孩子生命灵性的过程。

学校拥有“充满人文、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生喜爱的课堂。从一年级起就着力打造了英语、现代信息技术课等精品优质课程,努力从学识上让学生拥有面向未来的国际公民素质;创设“国际班”,从小学阶段即引入国际教育模式的探索,打造了旅游、形体、经典诵读等具有中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开启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公民品性和公民能力,学校将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自然、社会结合起来,系列规划、潜移默化,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公民应该拥有的素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形成与人交往的品格,锻炼民主参与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学校经常举办家长会,成立家校俱乐部,通过家长配合,把公民素养思想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注重营造自然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课堂课余都能接触到生命之绿。学校还经常举办“亲近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

社会是最真实、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世界。学校贯彻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构建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三重行动”

构建公民意识

公民素养教育,除了系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特征,特别设计了民主行动、经验交流、深入反思三重行动体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构建公民意识。

民主行动。学校创设机会,让孩子通过投票权、建议权参与到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发展之中,在具体行动中获得公民的体验和能力。

经验交流。学校定期、不定期开展演讲比赛、竞选班级干部、辩论赛、才艺大赛、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会成长、交流、互动式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获得公民品性和能力增长。

深入反思。学校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来对自己的公民行为和公民品性进行总结,不断进行自主的建构。

不仅如此,学校在对学生培养都市公民素养过程中,还把包括当代都市公民应当具备的“五品六力”(五品即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六力即自制力、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协同力、领导力)纳入学校的特色建设中,总结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个体出发,而后形成其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其国家意识的思路,并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国家”三个有机的公民素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致力于儿童自主、自尊和自强的培养,使其拥有公民素养的基础,重点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的土壤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核心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尤其是对民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展现中华传统的气质与情操。

“领雁工程”

开启一束阳光

去年11月10日,重庆市“领雁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华路小学隆重举行。校长与武隆县平桥镇中心校校长在两校联建牵手协议书上签字,翻开了中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也标志着中小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已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多个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与重庆巫溪县长春希望小学、南川头渡小学等10多个农村学校牵手共建,把全国市级赛课比赛中的观摩课呈现给当地师生,极大地提升了对口支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校在总结多年与农村学校合作的经验和结合平桥镇中心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建立一个发展共同体,培训十名骨干教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赠送千本经典书籍,引发万名市民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领雁工程’的实施,与平桥镇中心校一起探索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校长深情地说。

篇2

关键词:公民教育;民国初期;理论;制度;成就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44-0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培养合格公民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教育由此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有合格的公民,更深层次说,需要健全的公民教育体系。在清末民初,已有启蒙思想家继受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开启我国公民教育之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追溯历史寻求公民教育的正当性,研究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内容,为推动当下我国公民教育建立提供借鉴。

一、的教育理论

1911年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扫除了制度障碍。以严复、梁启超为代表的清末启蒙思想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其思想还存有很多封建因素。而以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家则不然,他们完全拥有西方现代思想。作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他在民族危难之际,将教育奠基于个人与国家关系之上,提出“人不立则国不立,立国先立人,立人必先兴教育”。他提出“教育立国、教育救国”的思想。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教育问题,尽管教育不能直接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状态,但他的教育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至今。

1912年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政治并超越政治,据此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政府、国家而存在,因此教育有维系政府、保存国家的政治职能。这种政治职能要求教育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遵守政府的教育方针,贯彻政府的教育政策,从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这种“隶属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教育对于个人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之于国家,是为了追求军事强大、经济发达、政府有力。通过三育,他试图改变军事、经济、政府落后的现状。

个人幸福不仅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感官的满足,还需在精神层面完善人格。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立足于现世的政治需要,更要重要着眼于人格的完善。据此,提出了第二类教育――超轶乎政治者的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是指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世界观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其实主张的世界观教育不是这种形式,那它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受教育者对终极价值和普遍意义的追求,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世界观教育的本质是将人从物质的存在升华为精神的存在,追求人格的完善,释放人性的光辉。要真正实现世界观教育,就必须通过美感教育这座桥梁。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可以培育良好的道德心,陶冶人们的情操,这有助于形成善良风俗。

提出,五育应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尤其是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必须以道德为根本。何谓公民道德?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1]自由、平等、亲爱(博爱)是所提倡的公民道德的核心价值。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研讨了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与会多数代表认为除世界观教育之外的其他四育,可以作为当时的教育内容。根据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讨论结果,教育部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并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主义教育与美感教育辅之。

二、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制度

中国公民教育实践的出现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而产生。中国的近现代化,一方面是在西方带来的现代性张力的驱动下,另一方面是从中国内部结构中产生的对传统进行不断否定的力量的推动下出现的。1912年至1927是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否定了清末封建思想的教育宗旨,并根据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五育并举的新教育宗旨。教育部又在11月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在12月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3年3月,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中学校课程标准》,增设“法制经济”课程,培养国民的法制观、经济观。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成为迫切需要。在民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呼吁,北洋政府于1916年废除了“读经讲经”课。1916年10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国民学校从第三年起,在修身课中增加“公民须知”,介绍国家权力的运作与国家机构的组成,说明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职能。

根据“新学制”,1923年制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了《小学公民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公民学课程纲要》。《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彻底废除了“修身”课,取而代之的是“公民”课,标志着公民教育的正式确立。根据规定,小学1―4年级开设社会课(由公民、地理和卫生组合而成),课时占总课时的20%;5―6年级开设公民科,占总学时的4%;中学阶段设置公民课,共6学分。[2]《小学公民课程纲要》要求学生完成6年的学习,通过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启发改良社会的思想和常识。

三、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

概言之,以教育思想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民初公民教育取得了如下成就:

第一,现代公民教育思想得以确立。民国初期,以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以西方现代社会为观察点,直接借鉴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彻底否定了“忠君”、“尊孔”的国民教育,建立了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价值的现代公民教育观。尽管在复辟期间,再次复活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文化,但毕竟很短暂,现代公民教育很快得以恢复。

第二,公民教育@得独立性。在中国,早期的公民教育寄生于教育中,教育家们在探讨教育时,零星地触及公民教育或国民教育问题,对之缺乏独立、系统的阐述。1923年小学公民科的开设,标志着公民教育成为教育的分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此,公民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形态。

第三,公民教育的内容趋于丰富。1922年之前,将公民教育狭义地理解为修身,主要目标是在道德层面上培养能够“独善其身”的人。1922年之后,用公民科取代修身科,传授伦理、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常识,既关注个人,又关注国家,更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既重视个人的内心道德,又重视个人的生活技能;既重视文化知识,又重视自然科学。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上海:中华书局,1984.

[2]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AI Shu-fe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篇3

关键词:公民教育;服务学习;高职院校;服务项目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20-03

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民众的主体意识不断被唤醒,“公民教育”的主张逐渐为社会各领域、各阶层所倡导和接受。“服务学习”是一种将学业学习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教育实践方法,自产生以来发展迅速。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实践技能,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内在的成长动力,对公民教育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及深远意义。

一、公民、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1.公民

公民(citizen)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及承担义务的人。从性质上来看,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民的自然属性指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则指出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1]。

公民作为民主社会的成员,在与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关系中,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独立做出判断与选择并付诸行动的知识、意识、价值观和技能的总和[2],被称为公民素质(civic quality)。公民素质常常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及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体魄、智力和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指“人”的全面素质,特指与国家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品德、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的总和。

2.公民意识

公民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体地位的自我认识,对自己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称为公民意识[3]。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二是权利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应享受的权利(含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受益权、参政权等)的认同和感知;三是参与意识,即公民自觉参与活动,并对公共权力运行方向、过程和结果产生现实影响的认同和感知。其中,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是参与意识存在的逻辑前提,权利意识是三者的核心。

3.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是培养公民素质、提升公民意识的教育。从国家利益出发,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其公民认同这个国家,热爱这个国家,遵守国家的法律,养成符合国家利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公民职责的知识和行为能力。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看,也只有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认同国家的政治架构和意识形态,认同普适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才能够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精神自由、行为得体的个体[4]。因此,公民教育是“关于公民的教育”,也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品质等各个方面,公民教育教导公民了解自己应尽的义务及应有的权利,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民主社会生活中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二、服务学习:公民教育的实践依托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界提出。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学习》中将服务学习定义为“学生通过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服务进行学习、获得发展的一种学习方法”[5]。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众多高校通过“校园联盟”的形式承诺并提供对社区服务的支持,服务学习项目及课程也通过学生参与社区、解决社区问题、理解并满足不同社会群体需要等等得到发展,成为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6]。

服务学习脱胎于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但是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有明显的不同。一方面,服务学习的参与主体是在校学生,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活动的参与主体可以是包含在校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另一方面,服务学习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学术课程的学习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是“学会服务”和“在服务中学习”两种行为的整合,强调的是“学习”,而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更多强调的是“服务”[7]。

对“学习”的强调,使服务学习的公民教育特性得以突显,也使服务学习成为公民教育的实践依托,这已经为很多实证研究所证明。学生通过参加服务活动获得的体验,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而且通过公民思维方式和服务行为方式的结合,在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

2011年,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高等教育的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成为新时期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必然方向。由教育教学研究为主,到积极服务社会、弘扬先进文化,由封闭式的“象牙塔”到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服务站”和“文化高地”,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高等学校推进教育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也日益增强。

篇4

一、要将选择权还给学生

传统以升学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没有给学生探索、怀疑的体验。而要激发学生主动的潜能,首先就要将选择权还给学生。

首先是激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在“发现问题”环节,全班经过提问、筛选、归类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投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终选出一个问题供全班学生共同进行研究。那么没有被选择的问题呢?以教师的角度来看,有不少问题也是不错的,甚至比孩子们最终所选择的问题更有意义。但是在我们的实践研究活动中,“意愿”比“意义”更加重要。站在尊重孩子的角度上,就应当将选择权还给学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越俎代庖,用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真实意愿。

其次是激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小组活动的时候,有几项不同的研究形式,如拍照、制作PPT、排演小短剧等。每人承担什么工作,与哪位同学共同承担,全由学生自己说了算。因为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愿意发挥自己所长,担任自己最能胜任、最擅长的工作,他们活动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第三是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方式。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各小组之间需要定期交流各自的活动进展。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孩子们活动的情况?教师只需要提示他们,交流的时间有限,因此不需要面面俱到,各组的展示要突出特点,只选择一两种他们认为最好的形式。充分信任学生,他们就会给我们惊喜。学生通过讨论,往往会找到合适又有新意的表现形式,令人眼前一亮。

二、要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和“平均”,而是在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把对方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平等就是给每个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均等的机会。它既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平等,也体现为学生之间相互平等。

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每个研究小组人数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得到与其他组同样的表达机会。曾经在一次活动中,最少的一组只有一位同学。尽管如此,这个单人小组仍然可以获得同等参与的机会。虽然他的表现不尽完美,但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这个孩子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全班投票的环节中,他所选择的问题最终得到了4票,尽管仍然没有胜出,但与第一次选择时他仅仅一个人选择这个问题相比,又怎能说他没有成功呢?

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我们给每个孩子选择的权利,给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建构自由民主的课堂,实现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课堂教学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的公民的必由之路。

三、要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实践体验

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中,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的表现。因此,小组活动的形式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强化这种作用,我们在活动分组时,尝试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通过两种以上的途径进行体验和实践,尝试不同的组内角色。多数孩子在整个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经历两种以上调查方式。这不仅尊重了孩子从各种渠道了解所需信息的权利,而且能够让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必要性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比如参与实地调查,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真实可信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发言信心更足。而尝试自己不擅长的调查方法,对学生个体来说更是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好机会。

篇5

“公民”从法律意义上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下赋予其国民的一种身份,而真正的成为“公民”,需要具备正确的公民意识,同时具有相应的公民行动,最终成为理想的公民。新加坡特别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它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

1.国家意识的教育。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又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新加坡政府十分看中对公民认同国家的教育,因而新加坡政府也特别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

2.东方价值观的教育。所谓“东方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面对多种族的新家坡,李光耀倡导的并不是照搬照抄的中国的儒家价值观。而是进行了结合当地国情和特色的改造。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这个国家公民自信的源泉。用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公民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自信和爱国精神。他为新加坡确定的治国理念是“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是来自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新加坡又颁布了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几乎每个民众都能背出这五个共同价值观,它们吸收了各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合理价值。总而言之,新加坡将传统的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现代化的阐释和运用,并不是直接的拿来主义,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适合国情,并得到广大人民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现在形成的独特的东方价值观。

3.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新加坡独立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的血泪史,也是生动的历史文化教材。公民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才能有知“根”的感觉。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民众进行历史和国情的教育,通过历史和国情的教育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新加坡还出版了《大战前后新马史料汇编》,这本书旨在用于国民忧患意识教育,通过真实的国人的历史和经历,培育其民众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途径

1.学校教育。学校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2011年,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曾表示,要推广“品德与公民教育”的课程,在公民教育方面,要做到:“第一,我们的学生应成为忠心耿耿的公民,对新加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为国家利益、防卫与安全献身;第二,他们应关怀别人,愿意尽己所能改善别人的生活;第三,在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里尽力促进社会凝聚力与种族和谐;最后,对社区、国家及全球课题,应有能力作出反应,并作出正确的决定。”由此可以看出,新加坡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品德情感,决心、责任、爱心,这些是无法测试的,但是这些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唯一检测的标准是如何把这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新加坡的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这个途径,“家庭为根政”是政府对家庭功能的总体描述。新加坡竭力维护三代同堂的家庭和大家庭制度。在大家庭制度中,兄弟姐妹互相扶持与支持,共同承担家族的事务和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三代同堂的家庭正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是政府在采取措施鼓励大家庭的存在。在大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长辈教育和家庭规矩的熏陶,保持大家庭的传统,可以有效的发挥家庭的教化、宗教、经济和政治的功能。因而,家庭教育这个途径是新加坡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3.社区教育。新加坡希望通过社区服务计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增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由小到大,由社区到国家,一点一点的形成认同。社区服务计划主要采用一些敬老,助残,募捐,睦邻友好等活动实现。社区服务作为升学的参考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方式的社区活动。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李光耀还倡导了一场“文化再生”运动。他在年国庆献辞中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因为我早年先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的价值体系”。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有益因素,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中的新元素,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借鉴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给我国有四个方面的启示。

1.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了文化观的综合创新论,方克立先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把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机的结合,汲取儒家文化中有益的精神力量,比如在传统教育的内容上,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求“爱人”和“忠恕”;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上主导思想是重义轻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生态伦理问题等。

2.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道德建设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道德建设的稳定性、可调控力和强制力都很弱,需要法律的支撑。新加坡的文化人认为“儒家理念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给儒家理念加上制度因素,就能够把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新加坡是用东方的理念,加上西方的手段,实现了国家价值观的落实。在实际中,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其公民教育集宣传说教与防范惩罚于一身,使得新加坡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楷模。新加坡政府为了推行孝,政府规定人们在购买房屋的时候,选择与父母同住会有一定的奖励,用国家政策推动孝的实行。李光耀认为,不惜任何代价,不让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热爱国家。在一个家庭中,晚辈可以从长辈那里获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优良文化传统。

3.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新加坡重视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价值观。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禁毒展等。新加坡非常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我国也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视劳动实践的作用。劳动实践可以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劳动的乐趣,潜移默化的使人们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美德,最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可以培育人们丰厚的情感,那种对土地、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亲近感。

篇6

关键词:特殊教育 公民精神 独立人格 公共理性

分类号:G760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人群,人们惯于将其视为福利和慈善事业,体现人道精神常被看做是比追求教育目的更重要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日益丰富和复杂化,生活呈现多元化,人的多种需要和各种能力不断增长,特别是网络时代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渗透,导致人与人之间联系与交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个体身心的某种缺陷对生存的意义也会有新的理’解和阐释,其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可能性和机会大,大增加。而作为特殊人群与特殊贡献两者之间桥梁的特殊教育,仅仅满足于道义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它应当致力于开发生命的潜能,激发其全部热情,使特殊群体成长为以特殊的能力和方式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人而不是社会的负担,是以主体性和独立人格获得有尊严的生活的人而不是只会享受怜悯、同情和施舍的弱者,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合格公民而不是只能服从别人意见的顺民,是有能力有实力影响公共事务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将公民精神培养视为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特殊教育自身的升华。公民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就特殊教育对象的特点而言,主体性和公共理性是关注的重点,就此提出问题并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独立人格与立身之本

独立人格是公民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正日益走向公民社会,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生活方式,公共生活的秩序原则从基于底层的相互作用中涌现。它要求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每一个体成员既要有独立性,又要有公共性,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公共性,反之亦然。从另一方面来看,缺乏个性就没有多样化和多元化,从而也会使公民社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公民社会中作为权力主体的独立人格,有赖于主体性的确立,体现在独立思考、价值判断、自我选择、自主行为、自强自立等方面。经验告诉我们,特殊人群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但主体精神通常比他人更突出。支撑他们独立人格的是超常的心智力量,那是没有经历过特殊磨难的人所难以达到的。强化这种认识对特殊教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特殊教育对象范围很大,包括在听觉、视觉、言语等方面有智力障碍的人,多动症、自闭症等。从人的发展的广义视角来看,普通教育未必比特殊教育优越,因为前者让人成为同样的人,而后者则能成就独特的人。就特殊教育的根本涵义来说,它应能成就有特殊性的个体,至于能否成为现实,那要看特殊教育如何作为。现时有许多特殊教育机构,主要致力于“矫正”和“康复”的工作,旨在让特殊教育对象“回归主流社会”。爱心固然可嘉,但有没有不同的说法呢?从科学发展视角来看,以独特性为安身立命之本,才能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从而开创适应性生存之路。再者,让特殊个体以“和而不同”的特色融入社会,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来说也具有深远意义。

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这个说法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同。但价值何在?其价值就在于每一个体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获得适应性生存。生命是自维生(self-production)的,这个科学原理告诉我们,活的生命系统“通过连续地更新自身,并不断地调节这个过程以保持其结构的整合性”。瞽者耳聪,聩者目明,哑者心灵,身残者志坚,智障者未必没有其他发展通道。在动物界的演化过程中,一种机能的出现常常伴随着另一种机能的消失。如灵长类的眼睛高度进化,而嗅觉却逐渐消退。在人类中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在人类整体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大脑的进化,使其他多种器官的功能都发生了退化。反过来,人因为在体能的很多方面远远逊色于动物,这就迫使人类不得不依靠逐渐强大的大脑。这个道理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在那些为人类做出特殊贡献的特殊群体中,生命以顽强的意志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例证不胜枚举。海伦·凯勒是最经典的例子。由此来看,特殊人群不遵从一般的发展模式,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

关键在于,当今普通教育所认同的主流价值,与特殊教育理念的本真追求并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割裂、分离与对立,使以“回归主流”为取向的特殊教育面临实践上的困窘成为必然。以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为核心的课程文化,使多种其他智力潜能边缘化,以考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排斥一切与之不相干的个体发展,教师的成就不以特殊个体的教育效果来衡量,学生与家长容不得同班就读的特殊个体妨害自身的利益等,诸如此类的教育现实,使特殊人群的主体性发展处于不利的环境之中。对于多数需要特殊教育帮助的个体来说,公民社会自主性生存所必备的品质,需要一个合适的培养环境。只有深刻地认识到特殊发展对特殊人群的意义,将独立人格培养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整合和调动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并将特殊教育寓于一般教育之中,使两者内在地统一起来,才有可能真正有助于特殊人群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独立人格是公民的必要条件,而以独特性安身立命,则是独立人格赖以存在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

2 公共理性与平等交往

公民社会依据公共理性处理一切关系,而公共理性则有赖于主体性的确立,并在独立性与公共性两者关系的反思中得到升华。公共理性从社会公平和正义出发,以公共善为价值取向,以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基本原则,以彼此相互适应和互利合作的行为方式与人共处,以民主平等的方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能容纳和接受来自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通过交往、讨论、协商和共同活动达成共识。公民社会成员必备的两种基本品质——独立性和公共性,前者关乎个体的立身之本,后者关乎适应性生存得以实现的条件。从科学视角来看,人是复杂适应性主体,而复杂适应性主体之间是彼此相互适应的,公共生活的秩序原则就基于这个普遍的法则,公共理性的建立,就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为出发点。特殊人群平等参与公共生活虽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但参与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理性何以形成?特殊教育的理念及其实践,是否为之奠定了基础?

同情弱者,关爱弱势群体,固然也是公共生活的原则之一。但只是被关爱,而不是在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尊重与理解,是不能形成合乎公共理性的共同生活方式的。这对特殊人群的未来发展来说是不公平的。很少有机会施爱于他人而只是被施予的人,会在同情与怜悯中被弱势化,当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对呵护与照顾早已心安理得、习以为常,缺乏平等交往的心理准备。一个人成为只能享有同情和怜悯的角色,究其根源,那是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所造成的,是被帮助的单向关系锁定了心理发展的走势,限制了特殊个体人格的完善及多种需要和能力的增长。这在实质上,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人道精神和人本主义。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是人性解放的体现,它又是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条件。而交往关系的特点,则决定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从个体发展的视角看,在关注与被关注、同情与被同情之间,永远都处在被动地位的特殊人群,还会失去主体性生长的机会。

对特殊人群的帮助应当从公共理性的成长着眼,特殊人群在公共生活中,不仅要通晓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民主并能以民主的方式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贡献。恰当地处理相互关系,不是只明白道理就行了,必须得成为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需要亲身经历的、历时性的过程,是唯有通过教育文化的濡化作用方能成就的。围绕不同的特殊教育对象而设置的课程,在实际的运作中难以涉及到诸如扩大交往关系、强化交往的双向互动性、增强相互理解与尊重、养成民主平等的生活方式等对公民人格形成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融合教育”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也很难将上述目标落到实处。社会生态中那种成就强者、排斥弱者的隐秩序对学校生活的影响,导致平等的、双向互动的交往关系难以真正实现。歧视和排斥特殊人群的做法违背道义原则,公然如此必遭谴责。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以各种隐晦曲折的方式远离他们。无法进入中心、被边缘化的处境时刻伴随着他们,发展的机会是不平等的。因此,即使有“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措施,也难以化解来自各个方面的无形的阻力。生活情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折射出人们在公平正义问题上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特殊人群最能领会公平与正义的真正意义,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最敏感关系的接触点上。特殊教育应为特殊人群在未来社会中发挥公民的积极作用打好基础,这需要充分认识公共理性建构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实际的、有益的探索。

3 问题与对策

特殊教育的目标包含了发现潜能、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有用人才等方面的要求,从根本上讲与公民素质培养有着一致性。然而,在当今时代,从理论与实践上强化公民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一目标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并置于突出地位,不可忽视特殊教育对公民社会建设的价值意义。在特殊教育中渗透公民教育,不仅需要在价值及其理念上有明确的定位,更需要着力营造公民成长的教育文化环境,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上必须体现出民主精神和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取向。鉴于当前特殊教育的现实,对下列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当引起关注。

首先,公民人格成长,要有合适的生境。“生境”这个来自生物学的概念并非指一般的生存环境,它原本指能够引起自身被复制的环境。这里借用它来指鼓励、赞许、认同公民理念的生活情景,在那里,民主生活的经验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丰富并获得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这就是公民人格的生境。公民人格的形成,不是仅靠特殊教育对象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特殊人群置身其中的社会生态的良性改造,是所有教育对象的公民意识养成问题。非民主的氛围不可能生长出公民品格。要使特殊教育对象成为公民,得从所有人的公民教育做起,一切受教育者都具有公民意识,有民主平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特殊教育对象的公民素质生长就能“默而成之”(《易经·系辞上》)。公民教育近年来在国内受到普遍关注,但是一些做法值得反思,将公民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认为公民教育不过就是让学生了解关于公民的知识,有维权思想,懂得责任和义务等,显然是认识上的误区。以设置相关课程通过说教和灌输进行公民教育为根本途径,则是实践上的误区。这一切必然导致公民教育的形式化和口号化。公民素质是逐渐生长出来的品质,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公民应该从内心中真正懂得如何与特殊人群相处,在学校生活中就应该获得这种经验。每个公民社会的合格成员,都得学会如何与所有的人平等交往。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帮助人们获得关于民主的知识、掌握实行民主的条件和程序、探索走向公民社会的合适路径问题上,按照杜威的说法,教育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却是首要的途径。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价值、多元文化的信息,在个体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这才是特殊群体公民人格成长的生境。

其二,特殊教育当融入普通教育。从理论上讲,特殊与一般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上二者常被置于对立的地位。教育实践中区别对待的根本原因,盖因特殊个体不适应按统一标准设置的课程与教育情景,而普通教育忽视主体性和个性早已是一种共识。如前所述,将特殊人群进行隔离的方法,必然使其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情景,其交往的范围与对象、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需要及能力的增长都受到限制,加之福利与慈善话语权遮蔽下,施与者与被施与者不平等关系所造成的种种心理倾向,这一切不仅不利于公民人格成长,并且将会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增添负数或负能量。将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之中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途径。至于如何做,只要教育者确立了这样的理念,总会探索出切合实际的方法和路径的。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因为教育的本真追求,就是让每一个体都能获得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只懂得对所有的人传递同样的知识的,未必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篇7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最佳时期,具有奠基性作用。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总体呈现出认识不到位、课程缺乏系统性、方式单一、评价指标模糊、实效性不高等问题。提高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公民教育途径及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是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公民教育 教学方法

公民教育是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的全纳性教育,应根植于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公民的成长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已明确界定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基本归属于德育的范畴,以品德课和政治课为载体。在实践过程中总体呈现出缺乏系统性、方式单一、评价指标模糊、流于形式等问题,整体来看实效性不高。公民教育是一个知行合一的统一过程,既需要有统一、科学的课程标准,更应与其他课程整合起怼V厥硬⑸笫踊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一、公民教育的含义及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特征

“公民”的概念源于古代西方。公民教育包括一切有助于培养公民知识、感情态度及能力的活动,是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明达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和手段的综合体。学校公民教育,指专门培养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具备未来良好公民的潜质的教育活动。其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公民知识、树立公民意识、形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公民教育应该由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现状所决定。2014年总理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创新、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我国现阶段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除了爱国主义教育、权利与义务意识教育、民主平等意识教育、道德信念教育外,还应该包括环境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

基于基础教育的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础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是学校为提高公民素质和进一步培养人才而实施的初步教育,基础性是小学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根本特征。二是全面性。在这一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会从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各个方面进行,而不是偏重于某一门学科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三是全体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并且国家针对他们提供基本的教育设施和条件,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养成性。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初阶段,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养成中,对学生的影响比以后的阶段更深,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对学生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并且此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对知识抱有好奇心,更有可塑性,从而更好地掌握公民教育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二、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现状调查情况及分析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公民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五个维度对唐山地区小学初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有效问卷为189份,有效率为94.5%。

(一)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表1反映出的现状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教师都了解过公民教育的相关知识,占72%,但是只有30%的教师通过学校教研活动或者相关培训进行了系统学习。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公民教育的系统内容不甚了解,或者从未听过,这是很严峻的情况。学校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理念的不到位势必影响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和意义。

由表2可知,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25%的教师认为公民教育没有被足够重视,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但没有落到实处,这应该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普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反思。令人鼓舞的是,已有部分学校公民教育实施效果良好,说明学校公民教育已经起步,亟待发展。

(三)公民教育的课程形式。

表3显示的是一道多项选择题目“您所在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思想品德课程,超过一半的教师选项中包含了这一内容,其他则依次是各种德育活动、学科教学和公民教育校本课程。这一结果说明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公民教育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与德育融为一体。德育与公民教育确有重合之处,但各有侧重,不能等同。

(四)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调查结果如表5显示。全部被调查者选择了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说明在教师心目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必备素质,另一方面反映出部分教师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认识模糊,约四成的教师并不认为科学素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内容,说明教师对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认识不够全面明确,基本等同于德育内容。

(五)公民教育的实施方式。

表5显示,学校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专门的公民课程,则主要由德育课承担。课堂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则力不从心。公民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理应发挥各种途径的优势,切实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活动日益受到重视,这是令人欣慰的现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公民教育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于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等问题的理解不明确、不到位;缺乏相对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等同于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实效,阻碍公民教育的进程,亟待解决。

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公民素养的提升比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更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提高对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公民教育,切实为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学校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阵地,要真正认识到公民教育的意义价值,领导要对此给予实质性的关注和支持,制定切实有操作意义的制度,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形成公民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研发课程,编制本土化的公民教育教材。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使命必须由课程承担并实现。加快公民教育课程的开发,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积极关注公民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编定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公民教育系列教材,将公民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必修课时,真正确保中小学公民教育落到实处。

公民教育涉及的目标领域广、内容丰富,对于编制课程的人员素质要求高,短期内编制系统的公民教育教材难度较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应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因地制宜,切实发挥公民教育课程的适切性。

(三)构建多元立体化的公民教育实施方式。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公民教育应从两个层面实施:一是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教学,二是间接渗透方式进行的公民教育。在公民教育课程教学中,要转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和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如运用鲜活的案例,启发学生探究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感知中,形成公民意识,锻炼公民技能,提升公民素养。另外,应该拓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渠道,“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以“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空间延伸到校园、校外、社区,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经历、自我感悟,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己的责任和权利,将公民意识内化提升。另外,其他学科教学是间接实施公民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学科渗透时教师应用自身良好的公民修养和学科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影响。公民教育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各个学科每一位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义务。

(四)改进公民教育课程评价。

要使公民教育常态持续开展,有效的评价将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目前,对公民教育的评价没有及时跟进,直接影响了公民教育的实施效果。逐步构建以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可操作的、发展性的公民教育评价体系,是公民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通过教育评价的开展,找到现行公民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了公民教育课程的更加科学、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公民教育评价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作建,蒋文学.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

[2]张宜海.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人民教育,2010(05).

[3]易喜平.浅论现代公民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2).

[4]黄甫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及Σ哐芯[J].学术研究,1997(04):35.

本文系

1.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调查与思考――基于课程的视角”(编号201601853)

2.唐山师范学院科研课题“唐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C19)

篇8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公民教育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是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探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对于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品德课程改革,促进儿童品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公民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公民价值观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

的内部动力。小学品德课程中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旨在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为指针,寻找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与公民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挖掘品德课程中公民价值观教育的要素,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引导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探索品德课程实施中公民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2小学品德教学中公民教育的缺失

公民教育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对公民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和自身公民意识不够强以及公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单一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学校忽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已经习惯了“传统”德育的工作模式,学校分管公民教育和教学的领导在工作中身兼数职,很少引导教师进行公民教育的调研。学校领导考虑更多的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成绩等。

其次,教师的认识和素质存在局限。学校在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几乎都没有配备专职教师进行教学,多数是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由于老师没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缺乏对学生公民道德和公民精神形成规律的把握,上课照本宣科,敷衍了事,理论与实际情况没有结合起来,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也不感兴趣,课堂效果很差,有的老师只上半节课,余下时间就让学生做语文或数学作业。教师中由于个体素质差异,给公民教育也带来了难题和挑战。学校安排那些专业文化水平高的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也不一定教得出色。因为专业文化水平与教学能力不完全对等。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的公民意识都不够强,也无法实施好公民教育。

此外,公民教育模式和方法单一。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新理念提上日程,但如何有效进行公民教育的问题一时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优秀的公民教育专业老师仍然非常缺乏。在公民教育的教学中,老师难以找到合适的公民教育方法,就会套用传统的德育课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由于长期以来德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加上公民教育问题还没有深入人心,公民教育的地位也没有其他课程高,目前在小学,绝大部分教师都采取直接灌输的课堂教学,使公民教育也仅局限于课堂的讲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真正实施好公民教育。

3小学品德课程中公民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3.1品德课堂是公民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

品德课堂带有明确的导向性,有利于学生系统感受品德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规范的行为方式。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公民价值观教育因素,采取活动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源自儿童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应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与体验,生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内化为道德信念。

3.2社会实践是公民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方面,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每件事都在课堂上实践;另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小,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不强,课堂上生成的价值观念需要在家庭、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反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选择和适应能力,从而发挥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效益。

3.3课程整合是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拓展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其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强。小学教育者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公民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在小学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的基础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也就是合格公民。小学教育在学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上应把公民教育提高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位置,并在学校的管理中采取民主的方式,营造一种有利于公民教育的民主氛围。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给予小学生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公民教育的引导和帮助。从课程目标来看,每门学科都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因此,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公民价值观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如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倡导与同伴分享习作成果,有利于形成分享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常常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共赢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挥教材优势,寻找课文内容与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既体现了工具性,又体现了人文性。

3.4要讲求知行统一

陶行知先生强调,我们在注重知行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陶行知的知行统一思想在小学的公民教育中同样适用。小学的公民教育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开始,培养学生合乎现代公民要求的言行举止,防止盲目行动的产生和错误行为的出现。

4 结论

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学会多少条目和规范,而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只有形成了这些现代价值观念,才能称得上有开放的思想和真正的道德。毋庸置疑,为了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品德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教师的教学应力求抓住教育的根本,着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形成这些观念上下功夫,而不应在传授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这些浅层、表面上打转,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33.

篇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着一定的转变。历史作为初中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学科,对学生们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深刻的作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朝代、年份、历史事件的记忆是否牢固,而忽略了公民教育的这个话题。所以,与许多国外的教育相比,我国历史课堂中公民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本文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对其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公民教育;研究

前言

“公民”这个话题经久不衰,是许多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都非常关注的部分。同时,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国民意识,使他们对历史课堂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准确的解读,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主义人民的素养。所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历史课堂中的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教育的意义

1.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公民精神和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性的必要。从经济角度而言,我国传统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中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要求公民要在发展中以长远的眼光入手,从而达到责任意识的培养。这种形式大大压制了人民的主体意识,对个体化的健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今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在强调集体利益,强调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使人们明白权利与义务的相对统一,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学生作为国家重点的培养对象,也要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2.青少年自身发展的必要选择。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形成的基本时期,这时他们的心理都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不在教育中对其进行引导,很可能会使他们误入歧途。以一个典型的实例为证:在苏州的一些城郊地区,网络发展的较为迅速,学生们所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这种情况导致一些不良的因素在校园内进行传递,学生们受到此类信息的影响会将法律意识抛到脑后,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另外,当前的父母对孩子的宠爱过度,孩子们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进而忽视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3.开展公民教育是深化初中历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很多学生都成为了“应试读书的机器”,他们不能够将知识进行了解与消化,只注重书本中一些必考的问题。教师也是如此,他们总是会让学生去记住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们不仅不能对知识进行很好的了解,并且会对历史产生一种厌恶感,他们只是在记忆中将事件的名称以及所发生的年份存留在脑海中,又如何提及深切性的感悟呢?教育改革的形式下,国家对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提出了而更高的要求。学生要意识到自己作为国民的权利与义务。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教育的培养措施

1.确立公民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历史公民教育的课堂培养上,确立教育目标是首要任务。教师在制定方案时,要从教学任务、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将公民教育的理念时刻在课堂中渗透。例如:在《与抗击沙俄》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组合,以单元模块的设计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对内容进行消化。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是哪个国家侵占了台湾,它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侵略的以及针对沙俄入侵黑龙江的这段史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研究历史上台湾在我国分属于哪一范畴。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组内的讨论,引导学生由内容向情感的方向延伸。最后,教师为学生们讲述郑成功的过程,将郑成功当时的心情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到身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

2.灵活的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历史的教学手段在长期以来都是多种多样的的,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要学会灵活性的变通,才能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体会到作为公民的那份情感。以《》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片段,让学生们首先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以日军侵城,并且将中国人进行活埋的片段为例,让学生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以学生的个人理解为起点,为学生们声形并茂的描述出整个事件,在其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以情动人。这种方式突出的是讲授过程中的艺术性,丰富的历史细节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公民教育的具体内涵。

3.将讨论法运用到其中。讨论法对历史课堂中公民教育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令学生们在书中寻找答案,进而活跃课堂气氛。第二,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进行意义探讨。最终,教师将三个小组内讨论出来的结果都进行归类,引导学生们思考“商鞅变法的方式对于现代的中国是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在课后进行整体总结,以每个学生不同的角度出发,令他们写出从中感受到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中公民教育的意义非常深刻,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进学生的民主意识,让他们对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将“公民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传递,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吴艳 单位:苏州市景范中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一、卢梭公民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分析

1、顺应儿童天性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纯净、善良的,自然、本性和良心构成人们善良的天性。世间所有的罪恶,都是受后天祸害的。因此,只要让人的自然本性得到发展,人就必然是趋向善良的。因此,卢梭主张进行自然教育,保护儿童天性中的善,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使他们都能成为自由发展的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呼唤爱国主义

卢梭写道:“ 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 “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又这样形成其意见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须而且也由于性向和愿望而成其为爱国者。……如果他们自幼习于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在个性对国家整体的关系之中,并且觉得他们自己的存在只是国家存在的一部分,那么他们最后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和这一较大的整体视为一体,觉得自己是国家的成员,并且以微妙的情感来爱祖国;他们提起精神永久向着这个伟大的目标,并且把许多恶习非行所由来的极其危险的气质变成高尚的品德。” 国家由公民组成,作为国家一分子,爱国美德是公民对于国家义务的第一要义。因此,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热爱共同体的爱国公民。

3、重视公共意志

道德公民的培养的重点,在于激发公民对道德共同体的整体认同感。公意和众意不同,众意只是所有公民的意愿的简单相加,而公意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抽象化了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既然公意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最普遍的意志,是那些摒弃了危害共同体和个人利益的“个别意志”、有利于共同体和全体成员共同福祉的东西,因此必然得到大家的赞同并在此基础上得以普遍化,基于此基础上形成的公意便能够体现共同体的整体道德人格。

二、卢梭公民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以人为本”:将学生发展视为最高追求

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都离不开对人(现实的人)的研究,对人的思考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而的最终价值目标,也依然不可避免地落到“人”的身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要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实际行为,对其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而纵观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许多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依然有一些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一项任务机械性地完成。教师仅仅只是负责讲授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实际锻炼,疏于指导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收到实效,就必须要走出这一困境,真正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工作的着力点。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人的自由”,这也是其道德教育理论的起点思想,我们应借鉴这一思想,遵从学生的“自然人性”,顺应人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手段、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2、爱国教育:于全球化条件下高举爱国旗帜

国家是每一位公民所聚集的共同体,公民的首要国家性义务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因此,培养热爱国家的理想型爱国公民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职责。 在全球化条件下,爱国爱党爱家,具备了更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留学、移民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西方国家的教育资源、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坚守热爱祖国的立场,成为了我们必须面临的一大考验。

卢梭的公民教育思想高度强调公民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认为爱国教育必须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卢梭的爱国教育理念,重视在启蒙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真正将热爱祖国视为自己崇高的使命,才能不因时代的变迁而盲目地崇洋媚外,并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保持天然的警惕。

3、主流价值:让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