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勤执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8:1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执勤执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执勤执法论文

篇1

本文作者:金佳卉作者单位: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首先,上文中提到西周的限制儿子告父亲,其实在之后的历代立法中,大多都要相类似的规定:比如秦朝所规定的杀人罪中,秦律将杀人罪分为贼杀、盗杀、擅杀、斗杀、捕杀等项。刑罚对贼,盗杀的处刑极其严重,而当发生尊杀卑、主杀奴的时候,法律却又不对此进行严厉的处罚,这就是碍于尊卑等级名分。秦朝继承了夏以来的传统,也保护亲权,惩罚不孝的规定。到了汉代,在其罪名中有这么一条—首匿罪。汉武帝“重首匿之科”惩罚极其严酷。犯者全都要处死,严重的还要“夷三族,。“元康元年,修故侯福坐首匿群盗弃市”。然而在汉代刑法的原则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亲亲得相首匿”这样的原则。正如西周的限制儿子告父亲,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是严禁父子争讼魏《论语•子路》中也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当儒家宗法理论的观念日益深化,一种仁孝的思想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立法者,汉宣帝的时候允许在一定的亲属范围内相互隐匿的罪行,不予告发和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者减轻处罚。自从这种在血缘关系范围内相隐罪的刑法原则获得认可,其使用范围也不断的扩大,为汉以后的历代刑法所援用。在晋的时候,随着法律的儒家化《晋律》进一步规定,在刑罚的适用上要实行“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即在亲属之间相犯要按照五等服制来定罪量刑。这也就表明了,法律在面对血缘关系的时候不得不有些妥协,根据被加害人和加害人的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刑罚的轻重。唐代则进一步发展了汉以来的“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成为《名例律》中的“同居相为隐”原则。把以往的亲属间犯罪的互相隐瞒发展为同居人间的犯罪互相隐瞒。根据这个原则唐代对于告诉的限制规定了,禁止亲属间互相告诉,特别是禁止卑幼控告尊长。否则要依唐律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在理论上讲,如果被举报的情况属实,则说明被举报人的行为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触犯了法律,因此不论举报人承担责任。唐律规定子孙告父母、祖父母,子孙被处绞刑,而父母、祖父母则不论所告是否属实,均视做自首而免于处罚,这就是说同样是犯罪,若被外人举报,应依据法律承担责任,但若被子孙举报犯罪即可免于刑事处罚。根据清代学者的分析,古代法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有悖于常理的规定,是为了让子孙在父祖犯罪的情况下以极端的方式来舍身救父。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再次向血缘做出退让。而法律自身则以一种曲折的方式来保持在形式上的严肃性。“唐律的出现,标志着亲情与法律冲突结局模式的最终确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始终以其较强的内在凝聚力在某些方面排斥国家政治因素的渗透”

其次,在保护家庭内部的伦理凝聚力的时候,国家的统治没有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成员,而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要求其内部的成员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并授予家长一定的治理权。法律在强调对家长权的确认和保护的时候,在某些方面不惜违反法律的一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以损害国家司法为权为代价。财产所有权以同居共财的家庭为基本单位。一个家庭以本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身份与其他财产权所有者均是各自独立、相互平等的所有权主体。如果相互之间发生了侵害财产权的情况,自应依照法律关于保护所有权的一般规定加以处理。但是“古代法律在确定保护财产所有权的一般原则的同时,对于发生在既有特定伦理关系的人们之间的财产侵权行为却规定了特殊的处理办法:非家庭成员,属于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盗窃财产,构成犯罪:但对于行为人不得依照一般盗窃罪处理,而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理’《唐律疏译•贼盗》。法律保护人身权不受侵犯之上同时也体现血缘与法律的关系了。“除了司法机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于囚犯实施拷打、家长对卑幼实施法定教令权之外,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以殴打的方式侵犯他人人身权,否则构成犯罪。但是法律同时又授予身为子孙者一种救护权。”唐律规定“父母、祖父母被他人所殴打,子孙当即殴击对方,种子孙无罪”这种允许被打者的子孙为救护其父祖而还殴对方,实际上是以牺牲国家司法权为代价,强调家庭中的伦理凝聚力。以上阐述的是关于血缘和法律关系所相冲突的一面,当然,法律对于血缘关系的倾斜是有一定限度魄“国家统治的重要性以及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特殊性,要求法律必须将其作用重心放在维持一般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上。对于法律所重点保护的特殊社会关系即血缘带来的特殊性,法律也不再做出让步。”

篇2

医疗侵权赔偿案件之所以复杂,它不仅涉及医学与法学的交叉领域,并且如果妄加推断,稍有偏差轻则不能使受害者得到应有的保护,还双方一个公正,更会让两个群体对立,激化矛盾。我们现今的这种“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方式缺乏整体的权威性,尤其是关于赔偿问题,因此必须及时的建立一个严格的赔偿体制,将双方的过错情形及是否该涉及赔偿做一个界定。

【关键词】医疗侵权 医疗服务合同 过错赔偿 责任归属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s about medical tort, the current law has many scholars are studying. In the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 are also actively promote the medical reform, its primary purpose is to make you sick can see, sick, sick can cure to afford. The current medical tort case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decision the responsibility, especially a medical institution party's responsibility, rational decision responsibility is to solve the medical tort disputes, only do important procedure fairness, impartiality, the next step fault compensation to make.

Medical tort compensation case is complicated,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medicine and law of the cross area, and if the judgement inference, a slight deviation light is cannot make victims get due protection, but also both sides a fair, more will make two groups opposition, sharpened contradictions. We now this kind of "diversity" way to settle disputes the authority of the lack of overall, especially about compensation, and therefore must be timely to establish a strict compensation system, will both sides of the fault situation and whether it involves compensation do a definition.

Keywords: medical tort medical service contract fault compensation responsibility

一、 现阶段医疗侵权状况之背景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会与医院产生联系,承担着救死扶伤重任的医院本来应当是一个挽救生命于水火的纯净之地。令人遗憾的是,现阶段,纷繁复杂医疗纠纷成为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大问题,我国学理界的通说是将医生对患者的诊治中所构成的法律关系界定为一种服务合同,即为医疗服务合同,这种说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隐患。一方面,将医疗合同定为服务合同使得很多的患者的诉权无法得以实现,无奈之下只能通过人身侵权的问题提讼来进行解决,而作为医院这一方,患者与医院的交涉,迫于医院的压力无法得到实际的补偿,与此同时,对于医院来说,在确实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之下,迫于缩小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医院的声誉的维护等方面的原因往往试图以相当数额的金钱息事宁人,当医院确实存在着没有过失的情形时,患者由于自然的原因(例如并发症、或本身体质较弱)死亡或病症进入晚期,如癌细胞已经扩散等造成的必然死亡或造成某种损伤的时候,医院出于同情等人道主义因素,面对这样的死伤者家属,多数皆不得不放弃自身的权益而对其家人予以补偿。作为医生在没有医院保护之下,独自承担着道德、职业前途等方面的损失,还要受到患者家属对医生家属的骚扰和人身侵害,我国曾多次发生此类案例。患者本身作为弱势群体,自身权益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得到保障,这种社会矛盾将会损着社会的发展会越发突出,

本文的拟从服务合同这一基本原理入手,对于平衡医院、医生、患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归属做一个简单的评论,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为大家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呼吁在医疗侵权纠纷发生时,能够平衡医院、医生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做到权责明确,定分止争,重要的是就患者一方所提出的索赔能够在立法上予以规制,确立相对统一的标准,从法律的角度来化解双方在纠纷发生时由于不理智而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局面,维护双方的基本权益。

二、关于本论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我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在一次题为“医疗事故侵权责任”的讲座中提到对于医患之间的的法律关系界定问题。他认为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疗纠纷的基础是医疗服务合同。医疗纠纷的性质具有双重性,既具有违约责任性质,也具有侵权责任性质,构成请求权竞合。同时,杨教授认为在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方面,应该小心翼翼的寻找一个利益的最佳平衡点,给医院太多的责任是不对的,给责任不够也不对。比如说,象这样签字之类的事情,责任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又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给医院过多责任的话,就会造成绝大多数患者的侵害。这种规避风险的成本最终还会转嫁给患者身上,因为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我国民法学者王利明教授曾在其发表的论文中谈到对于一次美容手术的失败,患者提讼要求赔偿,适用侵权责任法或合同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尽管该案中存在医疗合同关系。但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一直将其作为侵权案件处理,并要求按医疗事故进行事故鉴定。

再俯瞰整个美国侵权法体系,我们不禁会惊奇地发现,过失侵权行为当之无愧的才是美国侵权法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最值得寻味同时理论形态也最为精细的一个组成。过失侵权凭借着工业大革命的东风,乘载着讲求灵活与实用,旨在恢复社会正义的现代侵权法的思维路线,成功取代了故意侵权长期以来在侵权法审判实践中的主流地位,一改古老英国法以令状为基础的僵化的救济模式,独辟出一条充满荆棘的博弈之路。

过失侵权作为一种单独的法律责任最早被适用于一些公共服务性的行业,比如大众承运人、旅馆服务员、外科医生等等。这一类人被认为既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遍的服务,从而使得公众对于他们的行为自然而然产生安全与质量上的期待与信赖,因此当他们出于非故意的原因未能提供符合专业水准的服务并伤害到顾客的利益时,过失侵权责任的承担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与此同时这也就为一些新兴抗辩事由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如自冒风险、原告过失以及同工原则,从而对整个过失侵权法理论体系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某种有益的制衡作用。

1939年《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一版)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以过失侵权责任为主体的现代美国侵权法体系的最终稳定与成熟。由此可见,在美国医疗侵权是属于过失侵权范畴的,因此,我们在对医疗侵权加以讨论时,势必不能偏离过失侵权所设定的行为基调。

三、本文主要观点、重点及难点

本文通过从合同违约以及侵权等法理分析入手,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行为法》(以下简称《侵权行为法》),结合我国当前在医患纠纷中使用的解决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个人的一些完善性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联系我国现行《侵权行为法》,笔者发现,《侵权行为法》针对医疗赔偿方面的条文规定甚少;并且,还存在对于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关于医疗过错的规定不尽合理的问题。例如:我国(侵权行为法)第六十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作者在对大型医院医患诊疗案例的调查实践中,发现有不少的患者在通过非专业途径了解关于自身疾病的某些“诊疗方案”,之后再通过熟人介绍去找专家,而在看病时却总是拿自己从别处掌握的“诊疗方案”在于医生进行“博弈”,大有测验医生专业水平的意味,仿佛是两个内行在探讨病例。更有个别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医生在治疗中做出百分百治愈的这种违背医疗科学规律的承诺。如此等等的情形已经让我们的医生深切的感受到:这个患者根本不信任我,要么拿别人的诊断结果与我争辩,或是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他是否真的诚心想找我看病?!试问,这样的情况下,医生的治疗要如何进行?其中的过错有从何谈起呢?

其次,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方面,由于原告、被告以及法官三方对于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就有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而法官如何在这些双方似乎对立的证据中明细各自的责任。另外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在医疗服务合同的纠纷中和判断医疗医疗事故所引发的人身损害的赔偿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针对当前的医疗事故鉴定的方式存在多种问题的现状,本文也将用较大的篇幅来进行论述、分析以及提出一些作者认为可行性的建议。这也是本次毕业论文的一大重点问题。

在人身损害鉴定赔偿的问题上,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张新宝教授撰写的《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重构》一文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现行的人身损害鉴定制度存在性质繁多、主题繁杂、管理混乱等问题。而司法实践中目前医疗事故鉴定则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出现了严重的公信危机。医院一方努力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纳入医疗事故鉴定的轨道,而患者一方则将此视为“陷阱”,它一度成为恶化医患双方关系的导火索,诸如此类。今后要重构一个怎样的鉴定制度体系是一个焦点问题。

再次,提到医疗事故鉴定就会涉及证据的问题。许多的纠纷实际上本不会发生。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许多病人家属前脚刚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后脚在发生术前谈话所讲的可能的并发症而引起病人死亡后和医院闹,认为医生没有尽力医治。现在的情况是:患者无法证明医院有过错,而医院却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患者的质疑,因为口头证明和术前同意书不能形成所谓的证据链条,但结果是病人确实死在了手术台上或是术后若干天内。医院的结果是给那些患者家属“抚慰金”,谁对谁错不了了之。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尽快完善证据制度,使得整个医疗过程力求清楚明白、没有死角,责任到人。

本文的难点在于面对当前牵涉到医疗纠纷诸多法律例如的《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然而这些法律却没有在现期阶段真正起到维护当事人双方切身利益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些法律予以重构,建立健全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契合的司法体制,是法律学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思路及逻辑

作者拟从合同法意义出发,以法理作为切入口来讨论对医疗合同的理解认知和近年来医疗行业的相关违约索赔问题。

首先,作者将从法律专业角度明晰对医患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定位,由于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将医患之间的关系认定为医疗合同关系,那么,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如果再去细分,医疗合同究竟属于哪一类合同?

本文分两种性质来讨论,笔者认为从医师的诊疗本身来说它应当是一种是医疗技术服务合同,那么就从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的一些要件来证明。所谓技术服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而技术服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服务合同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合同标的是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项目。第二,履行方式是完成约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第三,工作成果有具体的质量和数量指标。第四,有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传递不涉及专利和技术秘密成果的权属问题。

其次,是关于技术服务合同所引出的违约索赔问题。我们如果将医疗合同纳入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的范畴,从文章写作目的出发,必然就要涉及索赔的问题。

这是我们所做的一种分析,但目前学界有不同的说法,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服务合同说,还有承揽合同说、委托合同说和雇佣合同说等其他的定性。例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周榕,作为医务部门的人员,长期从事处理医患矛盾,他认为对医疗服务合同的性质应当从整体把握,将其视为由委托(特别情况为承揽)、买卖、租赁等部分组成的混合合同。我们同样要进行甄别。

再次,在进行上述的定位之后,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关于医疗服务合同中对于责任的归属和人身侵权的相关问题。2009年笔者曾以医疗过失中的归责原则为题撰写了本科毕业论文,但鉴于当时《侵权责任法》尚未问世,部分学术概念模糊,并且有字数要求,无法展开论述,故不论研究范围、系统性或是深度都有大的欠缺。此次在硕士论文中将从合同及侵权两法入手,结合司法实践,提出本人的一点见解。

第四,在医院对于医疗服务中有过错并导致患者出现损害的情况下,就需要启动医疗事故鉴定,这也是我国现今处理医疗事故的一般性程序,其鉴定结论也是日后在医疗侵害诉讼中会被法院采纳的重要证据之一。我们在这里将就医院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立法、被侵害人诉权保护的程序立法、对于医生保护和医院名誉的实体法(特别是对于近年来新闻媒体方面侵害或者变相损害医院、不客观理智的丑化医生形象的侵权)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上文中提到只有在诊疗过程中力求责任清楚明晰,才能切实做到定纷止争。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呢?这里面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医生在手术中如何为能够证明自己的诊疗没有过错,开的处方有否存在严重瑕疵;护士如何证明自己在送药和打针的过程中没有失误。还有一点也是重点,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过程中是否有不遵医嘱、任意停药或未通知主管医生擅自离院导致病情中途复发造成伤亡。

另有一点,建议医院今后利用现在的高科技为手术,尤其是术前家属存有疑虑的手术保存现场录像。若日后产生纠纷,这不仅是医生为自己准备的有利的证据,也是法官判定责任归属的重要参数。

张新宝教授在他撰写的《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重构》一文中对于涉及到医疗行为、交通事故、以及食品药品缺陷等事件中发生的对于人身损害的鉴定,曾写道:“在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由交通事故和医疗行为引发的诉讼占相当高的比例,多数损害都离不开人身损害鉴定。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人身损害鉴定存在诸多的弊端,严重影响到案件事实的查明和侵权纠纷的解决,在此情况下,亟需对现行人身损害鉴定制度进行重构。”

看到张教授的这篇文章,令笔者深受启发,尽管意识到我国的鉴定体制存在着缺陷,但对于人身损害鉴定的重构所需要的完善性建设,由于理论水平所限,不能够做到如张教授那样的深入具体。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探讨,在正文中也将对此问题谈出个人的观点。

最后,针对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中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 .《改革医疗损害制度的成功与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 杨立新.《论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则原则及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 崔建远.《论无过错合同责任及其原则》,1988年第3期

[4].崔建远:《论归责原则与侵权责任方式的关系》.《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

[5] 王利明.《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以侵权责任法的扩张为视野》.《中国法学》:2011年第3期.

[6] [德]格哈德﹒瓦格纳 .《当代侵权责任法比较研究》.高圣平、熊丙万译.《法学家》:2010年第2期.

[7] 张新宝.《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重构》.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8] 宋平.《医疗侵权过错司法鉴定之缺陷与改革》.《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第1期.

[9] 丁国锋.《我国将加快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制日报》:2008年6月15日第4版.

篇3

论文关键词 交通警察 执法 妨碍 预防措施

交通警察肩负着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职责,每天都要直接面对众多的交通参与者。近年来,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妨碍公务行为日趋严重,拒绝、妨碍交通警察执法的情形屡见不鲜,威胁、围攻、漫骂、甚至殴打、伤害交警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分析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妨碍交警执法行为的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确保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交通警察的人身安全。

一、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的认定和产生原因分析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交通警察执法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将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适用到具体的公安交通管理行政相对人,并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而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则是指行为人拒绝、阻碍交通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拒绝,是指行为人拒不服从交通警察的指令;阻碍,是指行为人不但不服从交通警察的指令还采用暴力或者非暴力手段干扰交通警察执法的行为。

在道路交通活动中,下列行为均属妨碍交通警察执法公务行为:

(1)在道路交通管理活动中拒绝、阻碍指挥疏导的;

(2)在道路上拒绝、阻碍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处理的;

(3)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生法律效力的拘留、吊扣、吊梢机动车驾驶证处罚裁决拒不执行的;

(4)拒绝、阻碍公安交通管理人员依法暂扣车、牌、证和有关证件、物的;

(5)交通事故发生后一方当事人违法扣留另一方当事人车、牌、证件、人员、货物的,不听从事故处理人员劝阻的;

(6)违法者、交通事故责任者拒绝传唤或家属、亲朋等阻碍传唤的;

(7)对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交通警察进行困攻、漫骂、殴打的;

以上几种情况在交通警察现阶段的执法过程中均时有发生,特别是前4种行为出现尤为频繁,对交通警察的正常执法造成了严重影响。上述行为的产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生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从主观方面来看,一是交通警察整体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虽然目前全国公安队伍中,民警的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真正具有交通管理专业、法律专业学历的民警却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在工作中无法有效做到文明规范执法,而且由于培训不及时,覆盖不全面,导致部分民警对新颁布、修改的法律、法规了解不足;二是少数交通警察在交通管理业务工作中执法随意性较大,重实体、轻程序,不按法律原则办事,以言代法、以罚代教、以罚代刑时有发生,有时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重破坏了法律的严格、公正性;三是基层交通警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些交通民警有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执勤时行为不够规范,有时较为随意,警惕性不高;四是警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受限于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编制、人员流动机制等原因,在基层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不足,或者说一线执勤警力不足,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在基层警队,除去领导及各种内勤、窗口等二线人员以及高龄、病休人员,能够参与一线路面执勤的民警只占一小部分,但要承担最繁重的工作,因此很多地方使用协勤人员甚至临时人员直接参与执法,导致执法不规范的现象增多。

(二)客观因素

从客观方面讲,一是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颁布施行后,由于宣传力度的不足等原因,造成群众对执法活动的理解不够,遵章守法意识不强,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有的群众分辨不清情与法的关系,从同情弱者的角度出发,片面同情被处罚人,使交通警察的执法活动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二是较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个人素质,一些人在交通出行过程中只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公民意识,只片面强调权利,不愿接受管理,没有公正心和正义感,只要触及自身利益,则认为是警察找事,而不是在维护他的人身安全,有的甚至辱骂、攻击民警,有些围观群众不但不制止,还集体起哄,煽风点火;三是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我国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刑法》、《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执法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行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作用显得有些不足。

(三)体制因素

从体制方面来看,一是目前部分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只在工作部署和业务管理上接受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在办公经费、人事任免等方面接受当地公安机关党委领导,基层交警部门在此种管理和领导机制下,在一

定程度上对交警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影响,容易出现执法工作缺乏系统的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上级命令执行困难、交警支队培训得不到充分支持和保障使交警的职业教育培训组织培训流于表面,得不到很好落实等问题;二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在对警察教育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警察的责任和义务,否认和忽视了其正确行使权利的教育,这种重义务、轻权利的片面性教育,造成民警对自我保护的权利认识不足,加大了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的发生。

二、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的预防措施

面对日益恶化的交通执法环境,应从立法上、保障上、宣传上等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针对措施,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严厉打击妨碍交通警察执法行为,保障广大交通警察的执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

(一)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为交通警察执法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应当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通行的对警察执法遇到威胁时赋予警察强力自卫权的做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或者研究制定全新的《警察权益保护法》等针对性法律法规,明确赋予人民警察更大的执法自卫权,为民警正常执法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并刑法中将警察与一般国家工作人员区别对待,当警察受伤害时,对加害警察的犯罪分子予以重惩。其次,应当充分重视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建立和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警察因公受伤、致残甚至牺牲的补偿和抚恤力度,提高相关待遇。

(二)加强对交通民警的培训力度,形成长效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在现有培训工作基础上,采取集中、分散、轮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交通民警培训、教育力度,有针对性的强化实战技能,要形成长效机制,最好定期采取脱产的方式,保证每名民警的学习时间,使民警增强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通过培训,使多数民警做到业务精通、法律精熟、技能精湛,在面对人民群众时,能够晓之以理,与执法对象良好沟通,使其能够相互理解、主动配合,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拒不配合的情况时,能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安全,维护法律尊严。

(三)完善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机制,增强执法透明度

进一步加大对现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使群众熟悉法律法规,了解执法程序,在明白自身享有权利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违法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理解民警执法的现实意义。在宣传手段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通过与属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的联系,通过对单位相关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形成长效机制,产生示范带动作用,逐渐提高道路交通参与者整体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四)规范执勤执法行为,争取群众理解

加强交通民警执法规范化建设,使民警端正执法思想,从思想上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打牢思想基础,从规范值班、值勤、出警、执法等每个环节入手,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环境。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使民警熟练掌握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掌握法制信息、动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执法工作中做到以法服人,执勤执法注意严格依照程序,对待群众主动热请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五)规范警务、勤务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要严格按照《人民警察法》中“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等规定,支持民警在职权、义务和权限范围内履行职责;要以对党、对人民、对民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民警的维权工作;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不参与任何超出法定职权范围的警务、勤务活动,避免激发党群关系矛盾,影响警民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交通警察只要是依法行政,就应理直气壮,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技巧,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六)加大投入、改善装备,保障民警安全执法

篇4

公安部《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下发和实施,标志着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该《培养方案》确定了公安招录体制改革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属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在着力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人才的背景下,贵州警官职业学院作为试点院校之一,探索侦查学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面对和回答的现实课题。侦查技能教育作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广大民警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途径,只有站在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谋划,置于推动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创新发展的全局中来思考,在原有基础上着重思考在建立有效的教学与考核制度、树立创新教学思路和确立科学实训理念上下工夫,不断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才能真正适应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需要,培养出公安工作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侦查专业学员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

侦查专业学员所属的普通执法执勤类岗位是公安机关常规的工作岗位,其工作的主旨在于对刑事案件的查处以及对社会治安的防范与管控。

(一)对侦查专业普通执法执勤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侦查技能并能从事普通执法执勤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专业核心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侦查专业普通执法执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现场勘查、一般刑事案件查处、侦查技术与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l.熟悉普通执法执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掌握普通执法执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普通执法执勤类业务技能;4.具有独立办案的基本能力;5.掌握查缉、擒敌、射击、驾驶等警察技能;6.会侦查、调查取证、审讯、制作法律文书、运用证据定案、缉捕人犯、网上办案;7.具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构建适应侦查工作需要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

(一)加强公安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建设

1.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合作化课程建设合作化体现在学校与公安实战部门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求实战单位较早地介入学校,根据岗位需求,学校与用人部门双方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地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将“准警察”职业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及时传授反映公安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理念,使学生较早熟悉公安机关的规章制度和警察文化,强化学生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等。

2.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模块化结构更有利于知识、技能体系的合理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课程模块化是将对实现职业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相关单元组合成同一模块,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实践模块”四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法纪素质等;专业必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刑事侦查岗位核心能力需要,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必修的专业课程;选修模块是为了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实践模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应采用灵活的“学校与实战部门合作、师生互动、学用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和在公安机关实践,二者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强化学生技能,增强动手能力,提升职业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公安机关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介绍警察文化,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公安实战一线去实习、实践。

(二)构建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1.知识技能体系侦查能力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工作中所必须运用的专业技能,是分析犯罪活动和认定犯罪的关键,也是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活动。从此定义我们就知道侦查学教学培养的人才与传统的公安人才在功能上将有所区别,更侧重的是对侦查学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侦查专业学生的教学以实践教学方法为主,再辅之以其他的教学模式。侦查实践教学一是能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分析能力,能迅速将侦查技能转化为战斗力。理论讲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实践教学解决的是能力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的实践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进行现场勘验,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案件的查处。二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侦查学教学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如何让学生既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掌握侦查的具体技能,是侦查学教学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侦查教学的实践训练解决了二者的结合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提前体验侦查工作,增强学生对侦查工作的感性认识,抽象的理论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案件、具体工作,避免了侦查教学的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解剖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等优点。案例教学为培养侦查学教学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2)实验教学法。建立侦查学教学实验室,通过基础实验、单项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实验安排,提高学生侦查技能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对侦查学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

(3)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再现课本中所讲述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的一种教学活动。在侦查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模拟一个与现实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一个案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型(现场勘查、案情分析等),展开与现实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运用。#p#分页标题#e#

(4)多媒体教学法。组织教师运用多种软件制作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实战案例;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相互听课,课后评课、议课,进行讨论,进一步探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互补关系及其最佳结合点。

(5)现场观摩教学法。现场观摩教学是提升学员直观感受的最佳途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与公安实战部门签署合作协议,为开展现场观摩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平台,如让学员观摩审讯、现场勘查等。同时在观摩教学现场,结合丰富的专业介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消化理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

(6)网络教学法。在学校校园网站中设“精品课程”栏目,为师生查阅包括侦查学教学课程在内的学校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料提供便利。也可以在校园网站开设在线测试和在线答疑,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坚实的互动平台,开展网上解疑、网上提交作业、网上留言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自由互动交流,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三)构建切实可行的学员能力评价模式

新的能力培养模式要求采取新的能力评价模式跟踪培养效果,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程度。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公安工作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及良好的沟通协调、分析判断等能力的侦查学专业人才。传统的考试方式基本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多是教材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评价全靠分数,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造性的发挥。侦查学教学专业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考试形式、内容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在一定比例的笔试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采用传统的问答式考核与分析研究式考核并重,在考核内容上摒弃死记硬背,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使用“多媒体考试课件”进行“多媒体考核”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具体、形象表现力强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考试课件,进行多媒体考核。例如:侦查学系列课程里的现场勘查、侦查措施、案件侦查、侦查程序等都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案件进行考核。

2.进行课堂提问法考试、考核课堂讲授式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是否用心听讲,课堂纪律是否有序,教与学是否互动,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适时进行课堂提问法考试、考核,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内容。

3.与实战相结合,采用个性化考核方式针对本课程具有的很强的实践性,摒弃死记硬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加大平时成绩尤其是实践能力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如以勘查一个模拟犯罪现场制作现场分析报告来代替闭卷考试,以分析一个案例来代替闭卷考试,因为考核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

三、建设能适应公安教育改革的侦查学教师队伍

(一)建立院校教师和一线业务骨干双向交流机制侦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建设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通晓实战业务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公安教育转轨工作的重中之重。合格的侦查专业教师必须是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家型”教师。从我院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院校,长期脱离实践,知识陈旧,实践能力不足,因而很不适应警察职业教育需要。要敢于打破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不断更新教官队伍,因此可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按照公开考试、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从公安实践部门遴选政治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充实公安教育岗位。

(二)专任教师轮换制专任教师经常性地去实战部门实践或挂职,通过具体的公安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实战能力。专任教师下派锻炼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两年。

(三)聘任行业专家制在侦查专业职业训练教学中,一些课程尤其是实务教学与操作性训练项目还可以从行业专家中聘任,如从公安机关聘请知名侦查专家授课等等。专兼结合加上内外结合,可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教学水平。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着力培养学员的忠诚意识、责任意识、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着力改革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一)培养学员的忠诚意识民警的忠诚意识体现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法律的忠诚上。因此人民警察忠诚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铸就忠诚警魂为根本,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民警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做好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政治上忠诚可靠的公安专门人才。对人民警察的忠诚教育要围绕磨砺忠诚的品格、增强忠诚的能力、打造忠诚服务的品牌、营造忠诚的环境方面下功夫.

(二)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是你的行为对别人的事情有因果联系,通过你的付出给别人带来一定的利益。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叫做负责任。当一个人感觉他的行为对其他人有影响的时候,他就有了重要感,有了价值感。当警察被赋于责任时,就感觉自己绝对重要,有了重要感就有了自律,自律就意味着主动。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民警,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因而就会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而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平庸地混过一生。在对警察的教育中要贯彻“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因为公安工作关系着国家、社会、群众的利益,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会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剖析、组织讨论,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事例等对学员进行教育,把责任意识根植于民警心中。

(三)培养学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公安机关作为一个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权力机构,面对新情况,加强对民警的法律教育,强化执法监督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完成神圣的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保持对法律负责的高度精神,让人民群众满意。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所谓公正执法,就是要求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一切主体、一切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毫无情面地进行法律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同时,以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纠正执法活动的偏差和失误,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座谈讨论、撰写论文、演讲考试等形式进行。采取教师讲课、邀请专家学者和在公安战线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模范人物作报告、座谈讨论等方式方法,把教育搞活。在教育中开展“以案析理”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意识。可以组织力量认真编写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挖掘、整理一批民警身边发生的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正面典型和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反面典型案例,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逐一加以点评,汇编成册发给每一位学生并组织好学习阅读。#p#分页标题#e#

(四)注重教案的编写在教学中要编写为培养警察各种能力服务的小册子、活页教材,制作“教学软件包”(包括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师讲义、学员手册、评估标准、多媒体课件、必要的参考资料等),使公安工作中最鲜活的实战内容能够及时反映到课程中来,走出“讲书本、抄书本、背书本、考书本”的误区。

(五)注重教学训练方法的开发

认真贯彻贴近实战、精讲多练、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学训练方法的研究活动,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灌输的教学现状。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脱离实际的教学为贴近实战的教学,变教学内容的程式化呈现为生动化呈现,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有效化,真正做到提高教师“教”的质量;更要突出学员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枯燥学习为趣味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培养学员自觉参与、探索公安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提高学员“学”的质量。以“积极开发、综合应用”为原则,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并以此为抓手,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同时,实施教师角色、学员地位、教学过程的转变。

(六)注重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1.开发与实战接轨的模拟性教学训练项目,在侦查学教学中,主要以模拟实训教学为主,有针对性地加强现场勘查、案件分析等的模拟性教学训练。

篇5

关键词:散打 技术分析 警察格斗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47-03

我国对政法干警的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悄然展开。我校监狱学专业政法干警试点班即是采取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的监狱学本科教育模式,学制两年,其中到基层政法机关实习不少于半年。这些学员能入学就意味着能就业,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校的学习与岗前培训是一脉相承的。试点班的生源专业广泛,大多数学员之前对警察职业的了解近乎一张白纸。格斗技术是警察应当具备最基本的自我防护与强制能力,而达到一定的格斗技术水平,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他们有二到三个学期的警务技能课,使学员们从近乎白纸到较强的技击水平,将为他们日后的警察生涯打好一项基础。

警用武术属于实用武术,其特点是简单实用,一招制敌,且便于统一练习。常用格斗技术是我们所熟知的,然而具体到技术的实用性,我们通常是主观认定的,因为警察在执勤中与不法分子的格斗片段不易记录,也就不便分析、总结实用技术。在热兵器时代,武术在军队、警队战斗中的作用较小,但军、警的防卫控制技能仍是武术的攻防核心价值的主要实现形式。从军事中脱离出来的中国武术,在民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社会价值不断扩展,其中散打比赛较为集中的体现着武术的技击本质。散打对抗比赛中,各技术的使用次数与得分显示出某技术的合理性与技击价值,而量化的指标便于分析、总结实用技术。我们不妨从散打比赛中筛选实用的技法,并借鉴散打的前沿技术,以便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较大程度的提高我校警察学员的格斗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7年、2011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各级别前32强的比赛520局;其中,85kg级及以上级别场次较少(因资料原因),其他级别至少10场(弃权未列入研究范围之内)。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警务技能、实用武术、散打技术、散打竞赛规则,搜集到相关论文150余篇,并筛选出与主题关联性较强的论文30余篇。

1.2.2录像分析法

通过录像分析法,统计出技术使用次数、得分。具体方法:视频分析人员为1名国际级裁判,2名国家一级裁判,根据2名及以上分析员同时给出的技术指标及得分进行记录;2名以下分析员所给出的技术指标次数及得分不列入统计数据中。

1.2.3数理统计法

原始数据的处理使用Excel软件,并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散打新旧规则的变动与说明

201 1年散打新规则所修订的条款(见表1),中心思想是为了:加快比赛节奏,提高摔法得分难度,限制比赛中的消极因素,迫使队员积极对抗。规则的修改是为了散打技术能够均衡发展,降低规则对技击的不良影响。

2.2散打技术的使用情况及在警察格斗中的价值

本文统计了新规则实施前后的比赛指标,以便在对比中撇开规则因素,更好地分析各项技术对警察格斗训练的价值。

所统计的技术指标是散打比赛中使用频率较多的技法,一些罕见技术未列入表中。数据(见表2)显示,散打队员常用的技法也就是散打运动的三大技术体系,拳法、腿法、摔法及其组合动作。总体上看,每局比赛技术使用总数明显增加,表明规则修改使得对抗更加激烈了;每局得分高度显著性增高,说明队员的攻击效果增加。但各技法的用途及其攻防价值明显不同,对常用技术进行评估,有助于警察学员在有限的课时里快速弄清楚简明而实用的攻防体系,以便重点练习。

重击头部对散打队员的战斗力影响极大,需要强调警察学员对头部的防护。“武林风”擂台上出现过一些选手,因其注重点在本门派的技法与风格上,而在细节上实战基本姿势中双拳较低,被多次击中头部。警员将来在执勤中多数不会穿着格斗护具,因此除了养成正确的基本姿势注重头部防护之外,也要加强对腹部、裆部的防护意识。只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护技术,才能更好的强化进攻技术。

2.2.1拳法的使用情况及在警察格斗中的适用

统计数据(见表2)显示,新规则下散打比赛中拳法每局使用总次数略有增加,拳法得分高度显著性增长,但拳法得分基数及得分贡献率较低。新旧规则下拳法单独使用次数少于腿法,是技术体系中的第二大技法,表明它在技击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拳法得分少表明,实力相当的散打运动员对抗时,拳法更多的是以攻为守,或是拳法对于受过良好训练的人而言易于防住。也就是说,拳法精湛者如果遇到防守或拳法弱的选手,出拳仍能得势。警察执勤中面对的客体受过良好技击训练的人应当是少数,所以拳法在警察格斗中除有防守作用外,还有较大的攻击价值。

直拳在拳法中使用次数最多(见表2),占出拳次数的一半还多,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直拳是拳法进攻的最主要技法。对于同一目标,直拳进攻的距离最近,耗时就相对较少,击中目标的几率就大。警察与不法分子展开对抗时,我方使用直拳攻击其面部,直接快速命中率较高,会达到较好的威慑效果。所以,直拳应当作为警察格斗的重要技法之一。

摆拳使用次数位居拳法第二,它是弧线拳,进攻距离远,力量大,是拳法中击打效果较优的招式。摆拳攻击对方侧面部,防守难度较大,在散打比赛中较其他拳法得分高。警察可在危急时刻摆击歹徒下颌侧面,对脑部的震荡会使对方瞬间失去意识,削弱其抗击力。因此,警察格斗训练中同样应当重视摆拳技术练习,使其成为另一重要的拳法攻击技术。

勾拳在拳法中使用明显较少,其在比赛中不易得分。其原因在于勾拳是近身攻击技术,抱缠时使用勾拳常常受到对手的拉扯,不易发挥其威力。但勾拳毕竟是近身时有效的进攻方式,在双方贴身时使用勾拳击打对方腹部、下颌,可重创对手并能以攻击的方式使双方分开,以便于脱身寻机再战。所以,勾拳在警察格斗训练中也不容忽视。

2.2.2腿法的使用情况及在警察格斗中的适用

新旧规则下,腿法平均每局出现的次数都是技术体系中最多的(见表2)。2007年散打锦标赛腿法得分略低于摔法,位居第二;201 1年散打锦标赛腿法得分位居各大技术之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腿法在技击中占有首要地位。武术谚语中讲“拳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也表明了腿法是最主要的攻击技术。

表2数据显示,鞭腿在新旧规则下都是使用次数、得分最多的技术,也就意味着鞭腿是所有散打技术中技击价值相对最大的技法。从技术自身来看,鞭腿是由提膝前摆一转身扣膝一挺膝鞭挞等环节组成,在实战中由于支撑脚与击打点在左右两侧,使得转身角度较小,重心变化不大,所以整体而言,鞭腿技术难度相对较小。鞭腿是弧线腿法,攻击对方身体侧面,防守难度略大一些,其旋转性与鞭挞发力表现出较大的力量。警察格斗中正是需要技术难度小,力量大,隐蔽性强的技术。警察执法中更多的是对不法分子暴力行为的遏制,且尽量减小对其损伤,而使用鞭腿攻击对方腿部、肋部,尤其是膝关节通常能暂时减弱不法分子的攻击能力,所以适合警察实战的情形。

侧踹腿比正蹬腿使用的次数多(见表2),新规则下侧踹次数略有减少,而正蹬次数高度显著性增加,但二者的使用次数和得分基数较低。说明此两种腿法在训练有素的对手之间不太适用。原因如下,侧踹腿有转体侧身动作,重心浮动大,不易掌握;正蹬腿是正面直线攻击,易被接摔。正蹬次数极显著性增加,表明正蹬技术受到了新规则的推进,或者说正蹬在阻截战术中的价值仍然保留着。警察队伍中人员的年龄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使用腿法的选择也需适合自身条件。侧踹腿可以在年轻警员训练时规范练习,由个人根据兴趣而加强。

正蹬腿技术难度小,易掌握,阻击效果好,宜正面进攻使用。对于攻防练习不多的对手,正蹬腿倒是有一定的攻击价值。但警务实战并非运动比赛,不容出错,所以在训练时除了加强正蹬腿技术的攻击力,还要强调蹬腿之后的顺势收腿,攻防结合。

2.2.3摔法的使用情况及在警察格斗中的适用

摔法在散打比赛中一度是首要得分技术,素有“唯摔获胜”的说法,新规则提高了摔法得分的难度,使得摔法得分与次数相对减少。摔法在警察格斗中的应用需要捋清思路。散打比赛中摔法使用次数多,得分贡献率高,与规则中摔法得分规定有关,老规则规定: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一分,将对方摔倒且本人未倒或使用技术将对方摔倒本人顺势站立的得两分。散打比赛中有一方倒地,裁判即叫停,而警察与不法分子格斗中是不存在叫停的,需要果断、快速的优胜。而警察与歹徒格斗中,歹徒的反抗基本上不会考虑力量的大小,为了逃脱,往往会用尽全力,所以警察使用接招摔时应当在了解对手特点或是战机优质的情况下;另外,摔法中常会出现角力的情况,则力量消耗较大,所以警察格斗中适用快速抱摔(近身摔),安全起见不易与歹徒抱缠扭打,应当攻其不备,快速抱摔加以控制。

2.2.4组合技术使用情况及在警察格斗中的适用

组合技术每局平均使用次数和得分都有明显增长(见表2)。随着散打技术的发展,队员的各项技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散打比赛的观众对比赛观赏性的要求也在提升,从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观赏性来看,组合技术符合以上两点的共同要求。警察格斗水平也需要提升,除了练好单个技术,也应当掌握擅长的组合技术。在竞争激烈、高水平的散打比赛中,运动员都喜欢采用构成简单、实用、易用、耗能小的二次或三次组合动作,且二次组合动作的运用处于主体地位。鉴于警员的实际情况,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设计主动进攻型,防守反击型,反击型的二、三次组合动作,不在乎多而在于精。

3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校监狱警察学员格斗训练的技术内容,有如下方案。

(1)拳法:以直拳和摆拳为重点,勾拳为辅,转身鞭拳作为介绍内容,为格斗爱好者提供空间。加强直拳和摆拳的击打速度与力量,强调拧腰、蹬地发力。

(2)腿法:打造鞭腿特长,重在攻击对手大腿及膝关节,以减弱或消除对手的攻击能力。熟练使用正蹬腿法,尤其注重正蹬的阻击作用,正蹬练习中在强调其攻击作用的同时要重视蹬腿之后的收腿,以减小直线腿法被接摔的风险。

(3)摔法:重点练习接招摔加反关节控制,达到借力打力的效果。散打中的近身快摔技术,可用于警务实战中秘密抓捕嫌疑人,以便速战速决,减小社会影响。

篇6

论文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从教学设计原则、教学环节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延伸几个方面提出了英语课堂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培养学员用英语处理与解决边防执勤执法工作中所遇到的涉外问题和情况的能力,更好地树立边防警官的良好形象,边防院校开设了英语课程。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新形势、新任务下教学的课堂设计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做好课程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员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员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员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关注课堂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1.合理开展语音教学,提高学员的听说能力。“听不懂,开口难”历来是学员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听不懂”主要是因为学员听得不多,语音知识不扎实,而“开口难”这种现象则是学员过多地自我抑制、自信心不足所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安排时间让学员听,同时尽量多地为学员提供开口的机会,运用多种形式让学员开口,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英语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主题班会和展览等。

2.掌握单词和语法,练好基本功。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将记单词的质和量相结合,学的词汇越多,搭配使用就越广,联系性、系统性也会随之而加强,巩固和熟练程度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在授课过程中要侧重讲解记忆词汇的技巧而不是单词本身,比如构词记忆法、形音联系记忆、联想记忆等。

3.在语法教学中,根据不同语法现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语法规则采用句型或句式套用的方式比单纯讲练效果要好,而且节约时间,比如强调句式、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等。在列句式之前要引导学员观察和分析例句,并讲清各部分的语法功能及意义。学员理解后,再进行套用,并进一步在教员设计的情境中练习,熟练以后,模式就牢牢地在学员的头脑中定型了。有的语法规则用英语叙述很难使学员准确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事例、简图、表演等手段使其形象化,把语法还原成实践。而对一些简单零乱又不好记忆的项目,用图表概括就会一目了然。比如人称代词的格和物主代词,用图表展示会给视觉以强烈的刺激,使学员更容易记忆。在讲解可数名词变复数时,可把语法规则编成口诀,这样学员背起来就朗朗上口。

4.不断培训学员的阅读技巧,提高理解和写作能力。除了听、说之外,学员在英语学习中的另外两大难关就是阅读和写作。为了快速提高学员的阅读能力,在充分利用课文讲解阅读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印发给学员,鼓励学员课后阅读,不断扩大词汇量,一定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此外,要想提高学员的写作水平,除了在课堂上对写作技巧及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进行认真讲解外,还要举例示范,让学员仿写,以加深印象,提高写作水平。

三、作业设计

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验教学成果和学员学习情况的途径”。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应在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力求新颖、合理,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作业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适量、适度、适时。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作业可分为书面作业、口语及听力作业两部分。在我校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适时对作业进行设计,通过改、编、演教材中的对话,一方面可以使学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给学员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比如在进行《边防英语》教学中,我要求学员根据课本内容,将对话改编成小剧本,让学员扮演inspector(检查员)和passenger(旅客)两个角色,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种新型的作业方式给学员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表演展示,学员不仅掌握了各种情境中应使用的语言,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而且在相互的合作过程中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四、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课外学习软环境的开发,为学员搭建合理可行的课外学习平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1.发挥军校管理优势,渗透英语学习策略。军校学员实行统一管理,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减少,课外学习常与军事训练或其他的勤务发生冲突,因此要尝试将军事英语与学员的日常军事训练相结合,在训练间隙让学员练习英语口令,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学员的生活。此外,在学员中尝试“课外互助法”,即发挥“学习三互小组”的作用,将学员按成绩好坏分为若干小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注重情感策略,增强学员学习信心。在情感策略中,调动情感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情绪,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形成友好信赖的师生关系。通过了解,我发现学员普遍存在这样的偏见:在处理涉外事务时,大活动有外交人员,小场合有随队翻译,加上英语学习在短期内很难看出效果,因而英语学习好坏不重要。这种模糊的学习目的直接影响了学员学习英语的信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员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员必须用心用情地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员,走到学员中间,缩短和学员的距离。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的积极性。

3.依托认知策略,提高操作技能。首先从学习资源上将课堂教材按模块科学分类,将一部分内容有计划地延伸到课外,并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易于操练的辅助内容。比如,让学员使用电子有声词典或mp3等电子设备进行听力练习。课外选取英汉双字幕或汉语字幕的经典影片,让学员边看边记笔记,以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发音。通过“积累知识—培养毅力—养成习惯—取得成效—提升自信心—升华学习素质”六个过程,最终可达到建构完整的语言体系和提升人格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天仁.当前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十大热点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研究:基础教育,2006.

篇7

论文关键词 非机动车 行人 交通违法

一、合理完善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 完善非机动车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完善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由于目前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标准体系太过陈旧,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完整的相关国家标准体系,给现在关于电动自行车标准的争议一个明确的回应。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的有效审查和定期评价制度,避免国家标准的停滞不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脱节,保证国家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其次,国家应统一立法,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各地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不统一,尤其是对待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政策更是相差甚远。笔者认为,应当由国家统一制定全国范围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使各地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有法可依。

最后,各地区可在国家统一的行政法规的框架和原则内,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细则。具体可包括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管理和使用等环节,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全程、全方位监管,改变目前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管理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状况;同时,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试推行电动自行车准驾制度、非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等制度,真正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正规管理轨道,从根本上改变管理失控、无序行驶的现状。

(二)完善行人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和执法体系既是降低行人交通违法率的重要保障,也是行人自身安全出行的可靠保障。但是仅仅一部《道路交通安全法》无法全面有效的解决行人交通违法的所有问题。在实际的道路交通管理中,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如违法成本太低没有震慑力,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等等,需要出台配套的行政法规来完善行人交通的法制体系,规范出行行为,对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最终保障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在“通行权”上的相对合理与公平,从而达到减少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数量和降低事故率的目的。

首先,在立法上要提高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国外对于行人交通违法的处罚都非常严厉:在美国,对行人交通违法各州的罚款数额从2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但是处罚记录都要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中,而且如果情况危急,当地警察还有权力对乱闯红灯的行人进行拘留;澳大利亚对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罚款200澳元(约1300元人民币);新加坡对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惩罚更加严厉,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约人民币1000元),第二、三次闯红灯,最重可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为:“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很明显可以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这样的处罚非常轻,已经无法起到震慑的效果。笔者认为,尽快立法提高行人的交通违法成本是行人交通管理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提高对行人交通违法的罚款金额,提高违法成本,这也是国际上多国的做法,而且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与国际上多样化的处罚方式相比,我们单一的罚款效果欠佳,应通过立法增加对行人交通违法的处罚方式,要尽快将对道路交通违法的处罚方式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上的有效做法,比如,让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与个人的信用记录相挂钩,通报给所在单位或者媒体等等,以此约束行人交通违法的随意性。

其次,要提高行人交通违法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实践中交通管理部门执法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是因为相关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较差,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手段难以施行。比如说在交警对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许多行人都是“耍赖”,喊着“我没带钱,没带身份证,你能拿我怎样”,而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交警无其他措施可以采取,执法也很无奈。笔者认为,在下一步的立法中应及时予以明确,统一处罚的手段和方式。比如,未来的身份证会逐步的携带指纹等信息,如果行人“耍赖”,既不交罚款也不交代个人信息的话,交警可强制其输入指纹,通过公安网查找其身份证信息,让其无法逃避处罚;或者通过摄像、拍照等方式获取当事人照片,通过公安网查找其身份信息,确定当事人真实身份,进而进行相应处罚。

二、完善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设施建设

(一)行人、非机动车道路设施建设

目前,虽然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增加,公共交通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出行还是靠非机动车或步行,加上非机动车的经济、便利以及较快的速度,行人与非机动车,作为与快速机动车交通形成对比的“慢行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未来长时间内仍是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而行人与非机动车使用的“慢行交通空间”则依旧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道路交通的设计、建设和管理部门,就应当将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同样地提供安全的道路和交通环境,即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舒适的“慢行交通空间”,改变现在偏向于机动车通行与道路建设的现状。

首先,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要体现非机动车、行人优先的理念,尽快将非机动车道的规划纳入道路规划。遇有交叉路口,要首先考虑方便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可在道路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引入“城市慢行交通理念”,比如可以将交叉路口的机动车道从立体空间上与非机动车道进行分离,使机动车道交叉路口整体抬高形成高架快速交通流,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在地平面通行从而形成慢行交通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与机动车在路叉通行所增加的危险,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笔者所在的石家庄市裕华路与中华大街交叉路口的机动车道就是按照这种方案设计的,实践证明,这种设计很好的进行了“机非分离”,既保证了非机动车和行人在桥下的“慢行空间”的安全通行,又使得机动车可以在桥上的“快行空间”放心、安全、快速通过。

其次,为了避免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而造成的交通秩序混乱和交通事故隐患,在现有的关于非机动车不能侵占机动车道的基础上,要尽快的制定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杜绝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侵犯”,比如说,要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不得以挤压非机动车道来增加机动车道的宽度,要严惩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停车等等。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停车场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大中城市此类矛盾更加突出,从而造成机动车大量侵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重视对城市功能的科学、合理设计,根据公众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主导修建占地较少的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同时还可以将大型停车场的入口通过空中走廊或地下通道直接与机动车道进行对接,使机动车直接跨越非机动车和人行道进入停车场,从而有效防止大型商业区附近机动车挤占非机动车道的现象,达到避免交通拥堵、防止交通事故的目的。诸如此类,只有将违法治理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才能切实解决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的突出问题。

最后,政府部门应尽快加强非机动车交通出行系统的总规划,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空间。应尽快修改不合实际的非机动车道路技术标准,让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机动车有路可行,平等保护所有交通参与者的路权。通过完整的非机动车道路网、合理的交通设施布局、平整的非机动车道、清晰的交通标识等交通管理设施,保证非机动车交通的安全性、连贯性、舒适性,完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的建设。

(二) 行人过街设施建设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道路呈现多个等级,差别也较大,因此在行人过街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应在坚持按照“慢行交通空间”优先、行人优先的理念前提下,根据不同道路的不同需求来不断完善。

首先,城市快速道路及主干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其最初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机动车辆的快速通行,因此目前此类道路上车速快、车流量大,因此必须避免平面交叉,而传统的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等立体交叉设施又不能实现行人的方便、快捷、省力出行,这样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更多的违章通行,因此未来在立体交通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减少传统的过街天桥、地道桥,应更多的在修建机动车道时将机动车道高架通行或者入地穿行,将地面规划为“慢行交通空间”,降低行人的通行成本,减少行人横穿机动车道的概率,在实现行人安全过街的同时,保证机动车的行驶速度。

其次,在城市的支路以及小区或单位内部,要以保障行人通行为优先。与快速道路与主干路不同,城市支路以及单位或小区内部,道路设计目的应首先是方便通行、保证安全,其次才是速度,所以在过街设施的设计理念上更要以行人为主,通过在道路上设置减速带,增加平面交叉的人行横道数量和信号灯等措施,强制机动车减速,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

再者,要满足特殊人群对过街设施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地普遍为特殊人群设置有专用的交通设施,但部分过街设施设置还不够科学,设计、规划部门应在设置过街设施时多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如为盲人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声音提示,为坐轮椅的残疾人士在人行横道与人行道交界处应考虑设置斜坡,方便其通行。

最后,要加强交通设施的研究探讨、合理配置。交管部门和设施管理部门对于交通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保障其正常使用,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改变新观念,研究新方法,使交通设施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要结合现有的SCOOT( Split-Cycle-Offset Optimization Technique )、ACTRA ( ADVANCED CONTROL & Traffic Responsive Algorithm) 和SCATS等信号控制设备,研究多时段、多相位控制方法,加装流量感应设备,实施“绿波带”(线协调控制)、自适应流量控制和同相位区域连锁控制,探索信号控制设备同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诱导系统及交通指挥系统相集成,实现交通智能自动化控制。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在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秩序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交通事业增加投入,加快制定公交优先战略的具体政策,促进公共交通事业有效、合理的发展。通过增加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的运行时间,扩大公交、地铁的覆盖范围,用高质量、优服务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公交、地铁、轻轨、铁路、机场多元化通行,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上路的数量和几率,缓解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对城市交通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非机动车与行人行政管理相关制度建设

(一)交通违法治理向非机动车与行人倾斜

一是加大对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执法力度。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要积极依法管理,及时劝阻违法行为人,严格查处和纠正,加大执法力度,把对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违法管理上升到与对机动车驾驶人管理的同等高度,提高交通管理对非机动车与行人的震慑力。执勤交警在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乱穿乱拐、逆行,行人闯红灯、翻越护栏等现场处理的交通违法行为中,必须见违必纠、纠违必严,对于那些企图逃避交通违法处罚的,应该做好耐心的教育工作,让他们主动承认,知悉自己违法行为的危险性;对于不听劝阻,仍然违规违法通行,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处罚,形成严管严纠的态势,转变非机动车与行人的错误观念,树立交通守法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二是提高执法中的技术含量以提高执法效率。例如,可以研发一种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头像、指纹等信息与公安网身份数据库校对来确定违法行人的身份信息等等来进行违法处理。

三是交管部门执法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交通执法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在管理上,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按照操作流程依法实施处罚,保证被处罚人陈述、申辩和提出异议的权利,从而促进和谐交通的建设,整个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四是要切实解决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行政处罚执行问题。要结合国家正在完善的司法执行改革,将行政处罚中失信被处罚人违法信息纳入失信惩戒系统,依法依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他方式向社会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相关信息,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相关人员予以信用惩戒和限制消费。必要时,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从而保证行政处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二)加强超标电动自行车源头的治理

在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早就超过了2亿辆,但是,这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超标车,不能在速度、重量、功能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为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超标的问题,应该尽早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的监管,联合交管部门、工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一起,形成合力,定期抽查或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制造的电动自行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无证经营或者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经处罚仍不停止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责令停止生产、营业,将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纳入正规渠道管理。

(三)做好交通法普及教育,形成长期机制

一是加强基础阶段交通安全教育。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主要是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阶段,要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宣传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共同的责任,明晰各部门的职责,避免互相推诿。

二是加强源头教育。交通违法处罚的最终目的还是指引行人自觉遵守法律,所以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才是交通管理工作的源头。对法律心存敬畏、深刻理解违反法律的后果,了解违法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们自然会遵纪守法。所以,无论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都必须从源头抓起,长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其遵守交通法,自觉抵制交通违法。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各单位有此义务的 。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各单位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