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4:1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点工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点工程论文

篇1

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要诀在于严格审查单位部件购置金额,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迹象。现下电气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体存在三个层面问题。首先,在投标阶段,由于战略定位不够精准,无法快速掌控成本合理特性,衍生恶性竞标现象;再就是刻意追求经济效益而选择人为提升报价数目,最终无法在竞争活动中拔得头筹;另外则是为了中标而无休止地降低报价数额,使得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格而获取中标机遇,后期亏损结果已成定局。其次,在签订合同期间,有关既定合同计算程序、设计变更以及材料价格签发等细节无法确认,包括后期合同执行流程中可能衍生的风险不能及时预测。最后,建筑项目实施环节中,涉及整体成本数量尚未事先预测,现场控制被动趋势极为显著;加上现场动态管理实效不足,无法掌握成本管控关键,企业一时之间入不敷出,经营活动开始面临巨大经济危机。电气工程施工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由于施工繁杂,并且,中间环节过多,质量要求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预防以及注意的地方非常多,并且,复杂,进而会产生很多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不确定因素。有效把握施工阶段的不确定因素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2完善电气工程质量与造价管理能效的细化策略解析

2.1工程设计初期。

工程系统化设计需要参与人员发挥无限想象力,尽管这方面费用在工程总体造假中占据份额不多,但是影响效应十分显著,尤其作为电气工程师,必须详细处理好电气图纸审查工作,严禁任何敷衍行为滋生。目前从事此类工程设计的单位内部人员流动性较大,而设计项目又相对比较繁多,如若内部专业沟通不够顺畅,就非常容易令图纸、施工动作冲突。为了科学验证施工图纸规范性,就应该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等适用理念,规避盲目求全、求大意识,同时界定工程施工便利和经济性结果,确保内部员工能够权衡不同技术与材料使用的利弊效果。

2.2电气工程施工阶段。

1)前期准备活动。

特定项目布置前期,作为电气工程师需要全面审核图纸,能够对当中不良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擅自变更行为,必要时筹划会审图纸,并确保对参与人员已经做好入场安全与技术操作能力培训。

2)项目主体施工细节。

技术工程搭建环节中,现场人员需要及时联合土建处理好强、弱电专业进户电缆穿墙管以及止水挡板预埋活动,注意当中任何细节都必须在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得到完善,以此规避防水层破坏与墙体渗漏隐患。对待有必要进行预埋的螺栓部件更应该同土建主体做好交流。再就是接地装置焊接流程,须参照图纸精确审查焊接实况,避雷引下焊接位置不可遗漏。须知接地与防雷工程管理会直接决定相关建筑结构安全质量,尤其是在主体施工中的接地装置焊接过程中,均压环、防雷引下线都应与土建进度维持一致效应,杜绝虚焊、漏焊结果;而作为电气工程师有义务视其为重点单元予以检验。目前主体施工阶段中造价管理内容具体包括:依照施工合同内容进行工程量进度每月审核,材料价格不允许与市场标准产生极高偏差,必须将管材视为重点审查对象;再就是出现状况时应快速进行变更索赔,有关增加或者是减少的内容需要在报告资料中详细陈列,避免后期工程纠纷侵扰。

3)工程装修期安装与调试环节。

电气工程可说是变电站分部工程内容,涉及建筑电气照明、供配电、电气动力与防雷接地系统架构等。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分项工程质量是稳定变电站工程运营绩效的基础媒介,要求任何细节都经过系统评定,争取运用工序质量调试稳定工程整体安全稳定绩效。有关增加造价不够把握的技术要禁止使用,特别是变更要求与技术都要事先予以审查。至于电气工程造价层面,内部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既定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快速应用概预算与造价管控内容,能够透过工方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资料进行对应调试;再就是审查进度预算和实际施工内容、市场材料价格是否相符,规避重复计算状况衍生。整个流程中,涉及工程索赔工作要处理得当,原始资料全面搜集可以方便后期结算查阅。在规整材料期间,可以委派两名预算人员执行,确保工程量得到一致水准;对待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要及时报验,维持工程量计量与支付进度同步衔接效果,至于尚未接受报验的工程则不列入进度款申请内容之中。

2.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这部分结算工作要求极为严格,计算过程中容不得任何模糊迹象,同时要求参与人员尊重实际状况,尽量在不进行高估冒算基础上稳定质量与价格精准特性。作为建设单元预算人员,不仅仅要熟练运用不同工程量计算法则、定额子目组成单元内容、工程造价计算流程,同时更应快速衔接三者之间编制原理,确保其中联系能够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也有必要学习电气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原理,能够针对现场施工现象提出更加合理化的整改意见,并且能对签证过程中任何不严谨的行为做出质疑反应。

3结语

篇2

区域网络备自投技术原则

基本原则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a)人工切除工作电源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不动作。b)安全稳定自动装置动作切除工作电源时[9],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不动作。c)断开工作电源后方可投入备用电源。d)有防止电压互感器断线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误动的措施。e)经人工确认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动作已完成,才可再次充电。f)断路器偷跳时闭锁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g)当发生电网故障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先切除故障点与开环点之间的小电源[10-11]。充电条件和启动条件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充电条件是:开环点两侧元件(母线或线路)均有电压,工作和备用断路器处于正常状态。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启动条件是:线路无电流;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有保护动作信号,即上级220kV 变电站主变压器保护动作,或上级220kV 变电站110kV 母线保护动作,或主电源进线的线路保护动作,或串供变电站母线差动保护动作等。

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的故障点定位

a)如果线路两侧保护均动作,则说明故障必定发生在线路上。b)进线未配置纵联差动保护,但母线未配置母线差动保护,变电站进线断路器无保护(即使有保护也受方向限制)。在这种保护配置下,当母线发生故障时,只能依靠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动作情况来识别故障点。但是,若故障点位于进线上,则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也会动作,此时无法识别故障是发生在进线上还是母线上。c)进线未配置纵联差动保护,母线配置了母线差动保护。在这种保护配置下,若仅有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动作,则说明故障点必定在进线上。d)如果变电站串供出线的断路器保护动作但未跳闸,而进线对侧的断路器保护动作并跳闸,则说明串供出线发生故障且断路器失灵。以上是对串供回路的故障分析,可通过保护动作且断路器分闸来切除小电源。

与开环点变电站内备自投装置的配合

通常情况下变电站内均配置备自投装置,而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采集遥信、遥测量会有一定的延时滞后,所以通过整定延迟时间来确保开环点变电站内的备自投装置先动作,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后动作。具体方法为:a)如果开环点变电站配置的备自投装置先动作成功,此时原开环点变电站的主供进线断路器已跳闸,原开环点断路器合闸。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需要合上原开环点变电站的原主供进线断路器。b)如果开环点变电站配置的备自投装置动作失败,只要故障点不在开环点变电站的母线上,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就会跳开环点变电站的原主供进线断路器,然后合上开环点断路器。此动作逻辑也适于开环点变电站未配置备自投装置的情形。c)如果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先于备自投装置合上开环点断路器,则备自投装置就会自动闭锁(因为备用断路器已合闸)。

篇3

1.1继电器的作用

继电器是一种安全控制元件,通过对电流的有效控制,减小了电气设备被损坏的几率。它里边有感应结构,能够对输入的电流进行充分反映。另外,继电器在使用中,主要通过驱动特性对相关的电路进行断开或连接控制。继电器的主要作用有:电路控制、电信号综合控制、扩大控制能力等。

1.2继电器的组成

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两个,其一触点,其二线圈。但根据不同使用情况,也可以加入其它构件,以提高控制功能。另外,在电力工程中,继电器通常由特定符号表示,有时用一组触点表示,有时是一个长方形或多个长方形。在有特殊要求时,在长方形内部附加“J”符号。在线圈和触点组装好之后,进行字符刻画,通常在长方形一侧,或者在控制电路中。在符号刻画时,应根据不同继电器类型,标注不同符号。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符号有H、Z、D三种类型。

1.3继电器的分类

随着电力工程不断发展,低压电器设备种类不断增加,对应的继电器种类也日益繁多。为了方便购买,有必要将他们进行分类。分类主要依据外形特征、防护类别及控制原理等。如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温度类型继电器、高频类型继电器,固体类型继电器等。根据尺寸大小,可以分成微型继电器、小型继电器等。根据功率可以分为微功率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及中功率继电器等。

2继电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实施要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继电器测试

在继电器使用之前,应给予测试,以保证在使用中不出现差错。继电器中,主要组件是触点,所以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触点检测时,通常利用万能表,这时,继电器电阻值应为零,尚属正常,而触点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在测量中,如果出现和上述不相符合的情况,应及时分析,找到出错点,并给予解决。

2.2线圈电阻测量

继电器线圈通常环绕在条形磁铁上,具有连接续流二极管的功能,当线圈中通电时,会在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当断电之后,原先的电动势方向会发生变化,并对电路中的元件产生反向电压。当该电压高于元件的承受上限时,会对三极管等元件造成破坏。所以,在继电器使用时,应对线圈电阻给予测量,以免对里边的元件造成破坏。通常情况下,利用万能表进行测试,以判断线圈是否存在断路等情况。

2.3吸合电流及电压测量

在吸合电流及电压测量之前,准备好电流表和电压表及电源。然后以电源为中心,将电流表、继电器及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组成闭合电路。电路连好之后,分别打开电流表、电压表、继电器及电源开关,使电路畅通,并经过电流。这时应观察电流表的数值及继电器的运行情况,当电流表数值较小,并且继电器运行正常时,应逐渐提高电压值,直至继电器出现吸合,此时应记录吸合时的电流值及电压值。为了使吸合测试更加准确,在电路连接之前,应对电压表及电流表进行校对,并在测试时,多测量几组数据,以计算平均值,使得吸合电流及电压更加准确。

2.4释放电流及电压测定

在使用继电器之前,释放电流及电压也应作为测定内容被给予重视。在测量时,和吸合电流及电压测量一样,也准备好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机继电器,将它们组成闭合电路,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压表及电流表连接之前,应给予校对,以增加测量准确性。测量前,检测电路是否有断路情况,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及电压表数值,同时对继电器运行情况给予关注,当继电器出现吸合现象之后,逐渐减小电压值,当继电器出现声响时,测量结束,将这时对电压值及电流值记录。为了取得较为准确的测量数据,应将这一步骤重复操作数次,并一一记录测量数据,以求得平均值。吸合电流及电压和释放电流及电压具有一定的联系,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便能判断出继电器能否正常运作,如当释放电压在吸合电压的10%之内时,继电器便不能正常运作;正常运作时二者的关系是:释放电压在吸合电压的10%-50%之内。超过50%或低于10%,均会影响继电器正常使用。

3结语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要点

Abstract: build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ineer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quality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Therefore,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work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article briefly outlines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focuses on several key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reference of my colleagues.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mportant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不断提升,对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对此,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安装施工,保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概述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涵盖内容众多,包括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通风空调与洁净工程、环保工程等方方面面,安装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是在建筑主体结构完工之后、进行装修之前进行的,工程施工期相对较短,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把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把握好机电安装的关键,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问题

现阶段,由于安装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操作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往往会进行违规操作,为建筑日后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举例来说,为了满足变配电所的可用性及维修性实际需要,相关的设计规范均明确提出对变配电所位置的设置,应该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但是,现阶段部分建筑变配电的施工过程中,忽视变电设备的检修、更换方面的运输问题,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设计深度的不足导致设备可用性低

近年来,建筑电工产品市场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工产品不断涌现,增加了设备采购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错误的发生几率。这就对机电安装图纸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进行机电设计之前,要标明所需设备材料的规格与型号参数,为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设备采购提供重要根据。

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配合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部门与土建工程部门之间往往沟通不足,,二者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不到位,导致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错漏问题,影响安装质量。

建筑机电工程安装要点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关键问题,保证安装质量:

充分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开始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图纸会审,充分掌握图纸并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从根本上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差错。还要注意在图纸会审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图纸会审纪录。

总的来说,要重点审查以下几点内容:

电气施工平面图与土建图等平面图是否相符;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导线管径、根数的标注是否正确;电器设备位置、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与设备间的尺寸是否存在差错,设备与建筑结构是否相符;图纸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是否完善了安全用电措施。

第二,电缆敷设要点

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在电缆敷设之前要对电缆型号、规格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明确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并且进行超潮湿判断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为了保证日后使用的安全,要确保电缆封端的严密性,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绝缘测试。在进行敷设时,还要防止出现交叉现象,保证电缆应排列整齐并采取措施加以固定,还应设标志牌,尤其是直埋电缆沿线和其接头处。

要遵循由上而下的原则分层设置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和弱电控制电缆,如果电缆与控制电缆敷设于同一侧支架,则要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

在制作支座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并且保证制作人员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开始进行制作前,要对电缆绝缘状况、有无受潮、零部件是否齐全等进行严格查看,杜绝先天质量问题。在室外制作电缆头还要注意天气条件,通常应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并且要采取措施防止外来污物影响质量。

除此之外,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防止受潮影像质量和性能。此外,在对电缆进行剥切时要避免对芯线和绝缘造成损害,在进行包缠绝缘要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影响绝缘效果。

篇5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时,在设计基础上和施工基础上没有深入评价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导致许多工程的质量受到威胁,造成下沉或开裂的的后果,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中一定要加强做好水文地质的研究和详细评价,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其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中的评价内容有如下:从岩层、构造、地貌等方面阐述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一般规律,根据地下水的分布、类型、及其与地表径流的关系、水化学类型进行评价。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及建筑物基础的作用和影响;对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还应根据建筑物及建筑物地基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选型,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地下水的天然状态进行查明,并分析预测地下水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的会发生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按地下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的地质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与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技术手段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深度、广度及精度上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主要的技术手段及应用如下:

2.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勘察场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将它们填绘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为下一步布置勘探孔、试验及长期观测工作打下基础。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测绘使用的地形图必须是符合精度要求的同等或大于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应与地质测绘比例尺相适应。在图上,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应尽量反映,宽度不足2mm的重要工程地质单元,如软弱夹层、断层等,要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其实际数据。地质界线误差,一般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mm。

2.2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是通过对地质、地貌、第四纪冲洪积物、新构造运动、地下水的调查,填绘出水文地质图,查明勘察场区内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的开发利用远景评价,并对区内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等提出防治措施。

2.3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探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地下工程出现的问题和取得较深入的资料。主要有工程钻探、工程物探、坑探、遥感技术等。

2.3.1工程钻探。钻探是指为了鉴别和划分地层,用钻机从地表向地下钻进,在地层中形成圆柱形钻孔。钻探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最基础的一种方法,应用广泛。钻探通过钻孔采取不同深度的岩芯可直观地确定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特征等,从而判断地质情况,查明地下水的类型。从钻孔中取出的岩石、土样可进行室内试验,用以测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指标。利用钻孔可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灌浆试验、长期观测工作及地应力测量等。地质人员在钻探过程中应根据钻探质量要求,认真记录钻探中出现的各种地质现象;对于像砂砾石层、软弱夹层、滑坡等特殊地段,应选择合理的钻探方法以保证成果能够真实反映该地段的地质条件。

2.3.2工程物探。工程物探是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以地下岩土层(或地质体)的物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仪器观测自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并可测定岩土体的物性参数,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岩层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物探应用观测仪器来测量勘探区的物理参数,如导电性、弹性、磁性、密度等参数。工程物探主要有以位场理论为基础的重力场勘探、磁场勘探、直流电场勘探等,以及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地震波勘探、电滋波勘探等。

2.3.3坑探。坑探是指用挖坑方式观察地层地质情况的作业。其特点是勘察人员能直接观察到地质结构,便于素描,且准确可靠。对研究断层破碎带、软弱泥化夹层和滑动面(带)等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工程性质等有重要意义。坑探主要包括探坑、探槽、浅井、竖井、斜井、平洞等。由于坑探人员能够直接深入地进行观察,记录,揭示地质现象,且对地质体扰动较小,可以不受限制地采取原状结构试样,并可用来做现场大型试验,所以坑探在水利水电项目中作为一种辅助勘察手段被广泛使用。

2.3.4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属性和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它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而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而搜集信息,在水利水电勘察中也应用较为广泛。遥感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一般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共3大类。按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遥感技术优势:(1)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时效性)。(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3结束语

篇6

1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和基地单位都应加强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基地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保证在指导学生实习时,能确实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学校要积极派遣理论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理论老师的实践经验。另外学校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单位应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并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确实保证实习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基地单位每年派1-2名工作人员到我校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基地实习指导老师的理论水平。引进各种师资力量,充实师资队伍;每年派1-2名教师到基地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不断提高高级职称人数和具有工程实际经验的教师数量。每年组织一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座谈会,双方共同探讨在指导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最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2基地实践条件建设

学校要重视与实习基地的协调,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都有企业技术人员指导,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内容的衔接、扩展,起到提高学生科技应用和开发能力的作用。同时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开发新的实习形式和实习内容,不断提高实习质量。基地企业逐步向学生开放更多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单位要积极探索、创造条件使实习教学与生产、工作、学习相结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方为企方提供理论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企方为校方提供更多年轻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丰富校方教师的工程经验;双方共同努力,使指导老师能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真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企方为学生提供宿舍,并发放就餐卡,为学生创造良好、方便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企方引进培训系统,一方面提高企方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电厂的生产与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都需为基地的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革新实习、实训内容,同时对双方指导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保证实习的质量。

二保障措施

学校和基地单位每年应投入固定的资金进行基地建设,并进行必要的监控,保证所投入的资金用到基地建设最关键的部分。双方基地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应纳入单位的正常工作范畴,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保证基地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实习的管理和指导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为了确保生产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针对集中、分散生产实习的不同特点,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提出不同的目的要求,做到“三提前”,即布置生产实习教学计划提前;生产实习动员提前;生产实习准备工作提前。同时加强“三检查”,即在生产实习期间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及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实习纪律、组织关爱同学),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难题及时加以解决,检查学生的生产实习日记和收集、整理资料的情况,检查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给学生作出的评语鉴定,组织交流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三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实习基地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培养师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实习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实习基地要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实训基地要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仪器设备维修及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训基地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总结

篇7

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等传输渠道将人们所需要的电视节目信号和数据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网络传输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线电视网络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但其最早是成型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居住在公寓中的人们共用一个信号接收天线,并在各家各户中都设置了分机设备,共享节目的传输。后来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其覆盖的网络范围也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到整个城区。最初的有线电视网络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导致其收费相对较高,普及率则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我国电视技术系统日趋完善,使得更多的人群在收费较为低廉的条件下就可以享受有线电视网络所带来的便利,是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突破,也促进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普及。

2有线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在首都的北京饭店安装有线电视仅仅是出于外宾接待的需要,在此之前,我国对于该项技术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在北京饭店装设的系统是第一次尝试,而且只能接收到两个频道,至此之后,我国才陆续在此领域进行开发和研究,并相继在各大宾馆和企业范围内进行推广。直至今日,有限电视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并且深入了寻常百姓家,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将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它将把现有的电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融合到一起,发展成为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数据、话音、图像、传真以及其他各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承载的多媒体综合业务,同时还将与其他各种业务实现智能化的无缝连接。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无疑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它能够将网络的传输带宽扩展到750MHZ以上,在远距离的双向传输方面运用先进的ATM技术以及IP数字传输技术,更高程度上保证了信号的质量,增强了网络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网络传输容量也大大提高。

3.1有线电视网络将更加注重交互式运行模式

现阶段我国数字电视网络将处于其发展史上的第四阶段,即交互式网络传输模式。该项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在技术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传输速度更快,传输容量更高,且信号也更为稳定,不易出现中断现象。同时,它还解决了远距离传输困难的问题,光线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性能。更为特别的是,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双向信号传输,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另外,还具有新型的节目点播和预约功能,使其发展更具人性化。

3.1.1要重点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现象。

在有限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号不稳,频道间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系统中放大器出现了信号输出问题或系统电平差过大,因此,可以通过降低电平差,调整放大器指标等方法来解决此种问题。另外,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传输部件,尽量避免该种现象的发生。

3.1.2网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有线电视网络管理要实现分层次管理模式,这由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首先,要加强对于网络内部核心系统的调试和管理,完善其内部功能,降低其网络运行中出现误差的概率;其次,要进行各层级之间的传输方式管理,保证传输的连续性,避免发生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再次,是系统与终端接收设备的连接和调试,不同的网络层次负责不同的中断设备功能;最后,要进行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管理,运营商要在满足运营条件的情况下,对用户开通有限电视网络端口,并及时与用户进行协调和联系。

3.2新型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特点

3.2.1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进行量化,并且重新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信号,然后再对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在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既能够保证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还能够让电视设备获得更多模拟技术时代所不具有的新功能,由于数字化电视能够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数字化传送,这就使得有线电视将提供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画面以及更加优质的立体音响效果,这些无疑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电视网络生活的需要。

3.2.2技术趋于智能化。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数字化上,还将体现在网络化与综合化当中。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将带动数字化发展的进程,最终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全数字化,这将是一种凭借IP+DWDM的信号传送模式,它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带人民大众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3.2.3技术网络化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有线电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双向改造,通过宽带传送网络的建立使得孤立的双向有线电视系统很好的联系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传输体系。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就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走向网络化的重要标志。有线电视技术的网络化进程是以HFC结构为基础,同时还将融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这样能够保证有线电视网络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信息传输以及处理能力。

3.2.4综合化发展。

未来,借助数字有线电视多媒体平台和CMTS+CableModem组合来实现综合业务无疑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旋律。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还将开展多种辅的业务服务,比如:(1)电子政府(为政府部门提供上网服务);(2)电子商务(为国内外企业、银行对顾客提供商务服务;(3)电子社区(为建立智能化信息社区服务)等。

4结束语

篇8

1.1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智能电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提高电网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智能电网建设的投资成本,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1.2实现环保的目的

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避免传统电网建设中对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电网建设对环境的污染。

1.3保证网架的强硬度

网架的强硬度决定了电网系统的承受能力,而智能电网可以保证网架的强硬度,从而保证电网系统在建设和日常运行中的安全性。

1.4全面实现自动化

传统的电网建设对自动化程度并不是很重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当电网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采集到相关数据,更无法自动对故障点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智能电网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所以当故障出现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相关故障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故障的后期处理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促进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5提高市场的认同感

智能电网避免了传统电网中的一些问题,使得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了保证,可以为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电力,同时,也可以对突发故障及时响应。这些优点会提高市场和用户对电网系统的感知度,从而提高对电力系统的认同感。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涉及到发电、输电、配电、变电、调度、用电等几个方面,并与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工程等有所融合,所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将会带动能源、信息、电子工程等产业的发展。但不论是哪种技术的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还是电力工程技术。以下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发电环节

能源危机使得全世界都在对新能源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但同时也对现有电网也提出了并网的要求。新能源本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地域性、季节性、发电的不稳定性等。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学者要更多地研究如何高效、安全地与这些新能源实现并网,降低新能源对现有电网的影响,使新能源能够高效、安全地接入现有电网。

2.2输电环节

我国的电网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提出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特别是在电网的整体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华北电网三大交流电网的规划,并着重提出了这三大电网之间的直流互连。我国的电网建设正稳步向着特高电压、大容量、交直流电互联的时代迈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统的问题,比如,电网的结构日益复杂;所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端,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各大电网之间的互联给电网本身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上使用的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系统中间没有落点,所以这种技术适合远距离的输电,而对于交流电网之间的互联,该技术有着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特点。所在在由交流与直流所组成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中,使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保证整个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工程技术在此输电环节上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对电网整体系统运行的监控、对运行状态的检测、对运行故障的管理和应急等。

2.3变电环节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变电环节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这是对传统变电站或者说是对传统电网的一次突破,也是智能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最好体现。在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就是对变电站中的物理结构、网络设计、信息的采集、通信协议等进行统一的设计和管理,使变电站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变电站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自我诊断与恢复。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高速传感器的使用等电力工程技术。

2.4配电环节

配电环节是整个电网系统内直接接入用户的一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根据智能电网的总体规划,配电网还要承担各类中小型新能源的接入工作,这就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电环节中,所使用的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充电技术(主要是指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智能化的高级储电技术和高级的检测技术等。

2.5用电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也在日趋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能市场供需双方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对于用户来说,需要稳定、可靠、便宜的电力能源;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则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智能城市和智能小区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使用到的电力工程持术有:智能化的测量技术、高效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以及智能电表等。

3结束语

篇9

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处在不同开发阶段有着不同的开发任务。例如《软件工程术语》对软件工程中使用的语言进行了定义,这样使软件的开发和维护都变的更加容易。大量的技术人员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含义,不同的技术人员对问题的理解将会达到统一[3]《。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对软件的生存周期进行了划分,包括基本生存周期、支持生存周期、组织生存周期,这充分体现了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对软件质量的保证可以通过对每个环节质量的控制来实现《。GB/T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图表以及文档的编制;文档作为一种中间成果存在于软件开发过程之中,文档影响着软件需求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设计的合理性,对最终的软件系统有着重要作用[4]。《GB/T16260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对软件的质量进行了重点强调,其中包含了易用性、可靠性、维护性、移植性、效率六方面《。GB/T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图表以及文档的编制;文档作为一种中间成果存在于软件开发过程之中,文档影响着软件需求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设计的合理性[5]。

2提高软件质量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对提高软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其中的知识可以对软件开发进行科学的指导。依据《GB/T9386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等相关的标准规定,我们可以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可行性研究,在该阶段,开发人员需要依据调查结果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2)设计,在该阶段软件开发人员需要依据需求编写需求说明书、开发计划、用户手册。(3)编码,编写源代码[6]。(4)测试,对软件进行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5)验收,编写开发总结书及质量保证书。在验收过程中编写的文件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评审后,才可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了解到:越早发现错误,那么改正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应当时刻对软件的质量进行评审,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错误,将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确保软件的质量。

3遵守计算机软件工程标准提高软件可靠性

软件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软件产品的质量,多年的软件开发经验表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当在开发初期就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控制。软件的开发就如同盖楼,只有确保根基的稳定才能才确保楼房的安全,一旦根基出现问题,那么楼房将会在顷刻之间坍塌,付出的代价也将会是惨痛的。同样的道理,要想完成一件优秀的软件工程,就必须要从软件开发的最初阶段对软件的质量进行监控,只有合理的控制才能保证开发的软件的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其功能的实现上,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利用一个可靠性高的软件,来成功的完成预期功能。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应当能够给出相应的提示,不会出现死机等严重问题[7]。一般情况下软件的可靠性会受到以下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人为原因。二是软件本身出现了异常,我们也称之为鲁棒性或容错性。软件的出现差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需求错误、编码错误、测试错误等等。鲁棒性或容错性在软件中涉及的范围较广,例如:对异常数据(数据过大、数据过小、非合理性性数据)的处理和判断,处理信息在网络通道中无法正常传播、设定值和控制命令异常、待处理信息过长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软件容错力,防止死机等情况的出现,或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中止部分程序而使程序能够恢复正常运作。对影响可靠性的因素了解后便可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利用合适的方法对软件的开发进行管理,对软件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智能电网构建中实用软件的可靠性。

4结语

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建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关涉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水文地质被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由于工程项目过大,需要大量的填方和挖方,极易导致施工地区沿线的地质地貌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经常会出现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动土开挖,对当地植被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砍伐或者毁坏树木,导致山体土壤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流渠道上升、湖泊淤积引发洪涝灾害等现象的出现。大型的机械设备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由于其体重过高,长期对沿线的土壤进行碾压,会导致土壤硬化,土壤的透水能力也进一步退化,从而影响了该地区土壤的肥力和吸水性,不利于周围地区农作物的生长。

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导致生态和景观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项目都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建设基础场地,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周围自然、文物和景观,造成景观的破坏,从而破坏了地区的整体环境。大坝的建设多为山岭地区,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造成沿线河流、水域的沉积物不断增多,水文环境较差,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特别是一些稀有水生生物的生存;还有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出现。在平原地带建设大坝则要综合考虑工程占用农田耕地的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取土从何而来,破坏的农田和耕地该如何回复利用等等。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它足以改变沿线的地域水文特征。工程的建设使陆地变成了水域、浅水变成了深水、流水变成了静水,正是这些改变必然影响着区域的水生生态环境。由于水域面积扩大、水资源流动能力变弱,致使水域内的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域内的生物生存会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水体一旦缺氧,水生生物死亡率会增加。水域内水流速度的减缓很容易导致水底藻类接受到更多阳光,从而增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藻类植物疯狂生长,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加上水经常静止不动,水底的悬浮物质长期淤积,如果含有一些污染物的话,很容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影响和破坏了地区生物的栖息场所,岸上动物和鱼类水生动物被迫迁徙。

2.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陆生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但影响水生生态环境,而且对陆生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必然影响着当地的土壤环境,水库将河流的水资源拦截,使得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的肥源进一步减少,造成土壤肥力的不断下降;大坝的建设致使该地区土壤长期处在较高水位的挤压之下,很容易引起该地区的土壤盐渍化和次生沼泽化,影响作物产量。水库区一般占地比较大,淹没了该地区大量的土地资源,淹没植被,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影响地区正常生态循环。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 工程规划和施工阶段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工程的规划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规划,找出最合理的规划方案。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占用大量的农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用地,确保不破坏沿线的生态平衡。施工设计中应一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求达到区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在施工过程中,明确所要挖土的范围,注意保护土壤,综合考虑次生因素,确保土地将来的回复利用。施工取土时应注重对土地的平整和绿化,注重对库区和施工沿线的景观再造和美化,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3.2 加强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基本立法

有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让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欠缺,至今也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整的法规,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了。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更需要一部能够解决我国当前及未来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法律。与此同时水利部相关单位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3.3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监管和后期保护

环境监管是建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和补偿措施前提下的一种有效手段,制定详细的环保监管职责,完善各项监管工作流程,对危害环境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都要追究其责任。监管工作要做到透明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环节都不出现破坏环境的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末期,要及时监测和评估环境影响,如有不良影响的地方应及时解决,不留后患。工程结束后,制定相关的补偿措施,恢复沿线的土壤和植被,对一些施工临时用地应及时清理和进行水土保持,避免次生灾害的出现。

4.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工程项目,严格把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将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范贯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来,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在不破坏任何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水利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