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1:3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韩贸易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韩贸易论文

篇1

中韩贸易结合度分析

中韩双边贸易发展可用贸易结合度来直观反映。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贸易结合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CDab=(Xab/Xa)/(Mb/Mw)(1)

式(1)中,T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贸易结合度,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出口总额;Mb表示b国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松散。

依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历年贸易数据,分别算得自1992年至2004年间中国对韩国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其中,建交的第一年(1992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结合度为1.33,以后各年份,数值逐年递增。到1997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结合度增至1.84。然而,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该数值下降至1.37,1999年又激增至2。到2000年,达到历年最高点,为2.88。2000年以后,该数值略有下降,但都在2附近波动。另一方面,韩国对中国的贸易度亦呈逐年递增趋势。1992年的数值为1.75,增至1997年的3.99,达历年最高点。1998年同样下降至3.33,而1999年又回增至3.81,以后各年均在3.3附近波动。

通过对12年间两国贸易结合度数值的分析,可以看出:

1992-2004年中韩两国相互贸易结合度远大于1,且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属于高贸易结合度之列。以美国为例,2002年中国对美国贸易结合度为1.22,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为0.88,对比结果表明,目前中韩之间的贸易联系十分密切。

1992-2004年中韩之间贸易结合度呈稳步上升趋势(1998年除外)。说明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量突飞猛进,增长迅速。

两国贸易结合度数值的波动保持一致。但各年份的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均略高于中国对韩国的贸易结合度,说明韩国在商品贸易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要更高一些,这与中国在韩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的地位是相符合的。

1998年两国贸易结合度有所波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重创,韩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不变,导致对韩国出口大幅度下降,而中国进口总额对比上年仍有所增加,以至于对韩国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幅度大于韩国从中国进口在世界进口额比重下降的幅度。

2003年以后中韩两国贸易结合度趋于平缓,增幅有所减小,主要原因是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加剧,相互间的摩擦逐渐增多,而入世以后,中国出口总额大幅度提高,使对韩国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总进口额在世界进口额中的比重增加,从而对贸易结合度的数值产生影响。

中韩贸易的互补关系分析

对于互补关系,并不存在严格的定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A国的强项是B国的弱项,那么这两国就存在互补关系(关志雄,2002)。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方集中出口的产品与另一方集中进口的产品相吻合,两国的贸易就具有互补性(于津平,2003)。但以上两种观点着重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的两国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垂直互补(或产业间互补),即两国通过贸易达到调剂余缺,取长补短的目的。而贸易互补应包括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相比较,产业内互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产业内互补的物质基础是在于产业内分工。一方面产业内分工使生产要素更容易适应环境,调整成本更低,另一方面,产业内分工使贸易双方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联系机制。贸易双方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就更紧密。为了更深入揭示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本文使用贸易特化系数从产业间互补与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对其加以衡量,贸易特化系数(Trade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TSC)反映的是一国某产品净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2)中,TSCi表示中国对韩国在i类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Xi表示中国对韩国出口i类产品的金额;Mi表示中国从韩国进口i类产品的金额。一般认为,-0.250.8时,表示中国在i类产品方面竞争力强;当TSCi<-0.8时表示中国在i类产品方面竞争力弱,以上两种情况表明中韩贸易处于产业内互补状态。

参考两国2004年商品贸易数据可得出在目前各类商品贸易中的中国对韩国的贸易特化系数。其中,中国在粮食,渔类以及其他食品和服装类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均大于0.8,其中服装的贸易特化系数最高,达到0.93。而在化工,集成电路,汽车,机械,仪器等类商品上,中国的贸易特化系数均小于-0.8,其中,数值最小的是汽车和科学控制仪器产品,分别为-0.9和-0.89。数值处于-0.25和0.25之间的商品主要有矿石,燃料,有色金属,办公和电信设备,电机,发动机以及日用品等几类,除有色金属类数值为正外,其余各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均为负。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在农产品和服装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上的竞争力比韩国强,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机械,电子,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弱,具有比较劣势。中韩两国在上述产业间互补。

中韩两国在相当一部分产品上具有产业内互补关系。具有产业内互补的商品的双边贸易额较大,共占总贸易额的43.5%。

具有产业内互补的各类产品绝大多数的TSC值为负,说明在韩国在这些类别的产品中对中国出口额要大于从中国进口额,在此类产品的贸易具有的竞争力略高于中国。

无论是产业内互补还是产业间互补,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在中韩双边贸易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占双边总贸易额的41.2%。

中韩贸易存在互补的原因

中韩在各自竞争力强的几个产业具有产业间互补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与韩国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农产品,服装,电器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韩国的资本相对丰裕,技术水平先进,管理经验丰富,因此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国在办公设备,电信及矿产类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产生产业内互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产业内分工。技术经济理论认为,工业化水平越高,产业分工就越密切,经济联系就越紧密。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与韩国产业内分工不断细化,异种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中韩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中韩在矿产业的贸易互补度很高,双方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原因是中国是一个矿业进口国,进口量远远超过出口量,特别是近年中国工业迅猛发展,国内矿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到2003年底,矿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逆差量,在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矿产品中,从韩国进口的比例非常小,而在中国出口的少量矿产品中,向韩国出口的比例却很大。进口绝对值上的小差别和比例上的大差别造成TSC的值很小。消费需求的相似性和重叠性。根据林德尔(Linder,1961)的相似需求理论,具有相似购买力和产品消费偏好的国家之间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尽管中韩两国人均收入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对双方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

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的相近是一种特殊资源,厂商可以借此出口合乎邻国消费需求的产品。

本文通过结合两个指标对1992年来中韩贸易做了实证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双方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贸易结合度不断提高。

篇2

一、中韩FTA现状分析

中韩两国为了更有效发展双边贸易关系,为签订FTA付出了很大努力:2004年9月召开的ASEAN+3经济长官会谈上,为了签订FTA,两国着手研究和协商了具体事务;2006年11月召开的APEC长官会谈和中韩通商长官会谈上,双方就自2007年起召开中韩FTA产官学联合研究达成了协议,并依据该协议于2007-2008年间进行了五次FTA产官学联合研究活动;2010年5月28日,在两国首脑出席的活动中两国通商长官签署了产官学联合研究相关谅解备忘录;2010年9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韩FTA政府间第一次准备协商会谈;2011年4月11日举办了中韩通商长官会谈;2012年2月24日,韩国举行了关于开始韩中FTA谈判的听证会,正式启动推进中韩FTA的准备程序;2012年3月1-2日在首尔召开了中韩FTA相关事前务实会议;同年3月22日-23日以及4月5日,在北京又召开了中韩FTA推进相关事前务实会议,并于2012年5月2日在北京正式发表了开启FTA协商的宣言①。

中韩两国推进FTA的目标各不相同。韩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在目前国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为寻求能搞活国内市场的通道,保证本国企业的稳定生产,确保海外投资国进一步扩大对韩国投资,以此达到国内经济发展目标。FTA是非常有效的应对方案。

这种战略要点是开拓出口市场,以求激活国内企业的出动;通过服务、投资领域一揽子协商,进一步扩大萎缩的韩国海外直接投资,增强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并通过中韩FTA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三国贸易的可能性,将最终构建能和EU、NAFTA抗衡的经济圈;在政治、外交领域,通过和中国的FTA加强外交关系,并针对和中国关系很密切的朝鲜,创造更多交流合作机会,加强东北亚三国经济合作,谋求东北亚局势的稳定发展。

与此对应,中国希望通过FTA吸收韩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此来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农产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等和韩国相比占优势地位的产品出口开拓本国出口企业通道。在政治外交领域,考虑到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强势地位,通过和韩国的FTA来巩固中韩外交关系,并牵制美国,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外交秩序,不久的将来还可通过中日韩三国FTA来力争东北亚地区的主导权。

二、 中韩FTA相关损益展望分析

在韩国,我们以韩国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施中的中韩FTA损益展望和倾向性调查。调查对象共有3000家企业,按照贸易类型和贸易主要品种划分为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是否从事中国贸易一类。需要关注的是,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19.2%的应答者回答对韩国有益,而24.6%的应答者回答对韩国不利。尽管如此,58.8%的应答者对中韩FTA表示赞同,36.8%的应答者表示反对,这充分说明中韩FTA协商的必要性。在中国出口企业中,37.4%的企业回答说有较大利益,只有12.2%的企业回答说不利,75.4%的赞成票远高于21.1%的反对票。从事对中国出口业务的企业反映,和中国做贸易时的最大困难是关税问题,这间接表明这些企业对FTA有所期待。而且,在韩国对华贸易进口企业的回答中,有33.7%的回答说有利,14.1%的回答说不利。可是,韩国对华出口企业中,75.2%表示赞同,23.7%表示反对,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希望FTA协商。

从产业类别来说,中国占有优势的农林水产行业和服装业以及目前竞争力急剧上升的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企业对中韩FTA相关损益展望的回答是有较大损害;而在韩国有较强优势的化工企业和塑胶企业也回答说对韩国不利,只有在精密机械相关企业的回答中,18.3%回答说有利,16.2%回答说不利,但差距不太明显。这种现象说明,中韩FTA签订后,会增强原本有价格竞争力的中国产品竞争优势,对韩国企业造成极大冲击。可是除化工产品、日用品和钢铁行业之外,所有行业的企业都对中韩FTA表示赞同。这种结果说明,和对自身企业不利的预测相比,大多数企业支持对整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的政策。

三、 中韩两国贸易竞争力比较

中韩FTA的成功签订,将推进两国拥有竞争力产业的发展。从这一点上讲,两国在协商FTA时需要慎重考虑两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大体上,韩国的汽车业和化工产业较强。拿汽车业来讲,韩国不仅在整车领域,而且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也很强势。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过程中,中国通过招商政策,可从先进汽车制造国得到技术转让的同时,大力支持本国品牌企业的成长。在电子产业领域,中国和韩国具有互补性。韩国在家电、手机、通讯设备及半导体、LCD等领域有较强优势,中国则在周边机器及信息自动处理机、有线电话等领域有优势,其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半导体等领域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在纤维化学领域,韩国占据整体优势,如上表显示,韩国占有中国20%石油化学进口市场份额。但中国充分发挥农业大国地位,在肥料等领域有较强优势。在纤维及服装类,韩国在中韩贸易初期占有优势地位,但随着价格竞争逐年加剧和中国服装产业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韩国只有在高档及功能性服装类占有一定优势,而在中低端服装及纤维类,中国占据明显优势。在纤维及服装类国际市场上两国处于竞争状态。

近期朴番顺的研究论文表明,2010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4.8%,低于2011年19.0%的增长率。2005-2010年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了25.1%,2011年下降到24.1%,2012年7月下降到23.3%。中国内需萎缩和韩国主要出口企业业绩低迷是韩国对中国出口下滑的两个主要因素,后者因素更为关键,主要原因是中韩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另外,自2000年起,韩国对中国出口的高端技术产品数量迅速增长。2001年,韩国对中国工业品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其中,高端技术产品40亿美元,占工业品总出口额的22.2%; 2004年,工业品出口额达到500亿美元,高端技术产品20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9.6%;2007年高端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370亿美元,占工业品总出口额的46.1%;2009年高端技术产品出口额400亿美元,在工业产品出口中占比最高,达到47.8%。

以上数据表明,韩国对中国出口结构变化很明显。高端技术产业出口额快速增长,中高端技术产业出口持续保持原有状态,中低端技术产业出口呈下滑趋势,低端技术产业出口额大幅下滑。这说明过去劳动密集型低端技术产业为主的出口转换成技术密集型高端技术产业。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只能用中国的技术发展来解释。

韩国对中国出口也因中国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贸易结构和交易金额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韩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品种中,石油化学产品持续呈现强势。石油化学产品出口额1992年达到4亿6千万美元,在全部出口产品中居第二位;1997年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位居第一;2001年达到30亿美元,保持第一位;2006年达到110亿美元,位居第二位,2011年达到200亿美元,保持第二位。电子部件出口发展也很快,1992年达到6千8百万美元,仅位于第九位,但到1997年就已达到5亿8千万美元,一举上升到第六位;2001年达到16亿美元,位居第三位;2006年达到130亿美元,位居第一位;2011年达到380亿美元,保持第一位。很显然,中国的技术开发成果促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中韩贸易初期,电子部件的对华出口额很小,但呈垂直上升态势,近年连续保持对中国出口业绩第一位,这说明中国的技术发展带动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活动,即中国的技术发展使得中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变化为韩国对华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最终改变了两国贸易结构。

可见,随着中国的生产技术高速发展和出口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两国贸易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两国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四、 中韩FTA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很不稳定,FTA正是能打破这种局面的最佳应对方案。从这一点上讲,中韩FTA对两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提案。朴番顺在其《韩中FTA意义和主要争议》中曾论述,中韩FTA开启后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将增长。徐小余在《建立中韩贸易自由贸易区(FTA)的探讨》中也曾论述,在汽车和钢铁产业,中国希望通过中韩FTA吸纳韩国技术,稳定中国的海外市场,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如此以来,中韩两国都迫切希望FTA成功开启,但中韩FTA中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

第一,农业领域的协商在韩美FTA协商中经历了严峻考验。中国拥有比美国更强的农业竞争力,在这种状况下,农业领域的协商无疑会面临巨大挑战。朴番顺的《韩中FTA意义和主要争议》中表明,“汽车、纤维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将大幅增长,农畜牧产品进口剧增,若将农畜牧产品的关税下调100%,其进口增长率会增至目前数据的两倍,这有可能对农业领域造成极大损害”。

第二,贸易不均衡问题。目前中国最关注的问题是中韩贸易不均衡问题,中国担心中韩FTA的签订会进一步恶化贸易不均衡。朱桂方在《从韩国对外贸易政策看中韩贸易逆差》研究论文中指出,中韩贸易不均衡状况日益加剧,解决方案是技术发展和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服务市场、知识产权以及劳务市场开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迄今为止,中国在FTA协商过程中采取渐进式方式,并不愿意开放服务市场,这说明中国想保护尚很脆弱的本国服务市场。可是,对拥有较强服务市场的韩国来说,则希望一揽子协商服务及知识产权市场。而且,劳务市场开放后,中国廉价、高质量的劳动力将大举进军韩国,这将成为两国FTA协商中一大障碍。在服务市场和劳务市场的开放问题上,两国会遭遇尖锐的对峙状态。拥有劳务市场价格竞争力的中国和拥有服务市场品质竞争力的韩国需要从互补原则出发,妥善解决劳务及服务市场问题。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的技术发展,两国贸易产业互补性将日益增强。中韩贸易初期,两国贸易结构具有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形态,而今正转变成产业内贸易和横向产业内贸易形态,产业内贸易指标也呈上升态势。因此,两国产业互补性的不断加强,给中韩贸易结构带来良性变化,对中韩FTA谈判的期待值也会日益增大。

注释:

① 韩国外交通商部韩中FTA官方网站 fta.go.kr/china/.

参考文献:

[1]朴番顺著《韩中FTA意义和主要争议》,三星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11年04月.

[2]崔秉日著《韩中FTA协商精确周密的接近必要》,韩国开发研究院政策提案2012年02月.

[3]赵胜大《关于韩、日、中FTA制造企业问卷调查结果》,国际贸易研究院2010.

篇3

摘要:中韩双边贸易额稳定增长,但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却始终保持顺差,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通过分析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和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结果表明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关键词:中韩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外贸依存度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似性强,相互交往历史悠久。自1992年8月两国建交以来,经贸关系迅猛发展[1],韩国已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双边贸易中,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值得关注:一是贸易规模高速增长。二是中国始终处于逆差状态,这一不平衡状态自中韩建交后就存在,在发展中非但没有改变,而且在近年来呈现显著扩大的态势。①。然而,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国却始终保持顺差状态,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在近10年的多数年份中,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逐步增强[2]。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扩大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农产品的范围定义为“WTO农业协议规定的农产品+水产品”,并且采用HS4位数编码,将农产品精确到225个类别,从中韩两国农业现状、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等方面深入全面的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

一、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中国和韩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距,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别[3],但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具有相似的文化习俗和消费偏好,同时两国都将农业经济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除出现三次波动外,总体呈温和增长趋势[4]。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占从世界农产品进口的比重最低,而韩国恰恰相反,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占从世界进口的比重最高,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对世界出口的比重近年来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区间内。相对于韩国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占对世界出口的比重而言,中国要略高于韩国,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表明中国作为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各自在对方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逐渐趋同。中国对韩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对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与韩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对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变化趋势相同,但韩国要高于中国。从比重上看,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二、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

中韩互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近年来两国间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支撑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的农产品主要类别是什么,这些农产品又具有何种属性,这是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结构的核心内容。

1.主要类别。2007年中国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玉米”(1005)、“冻鱼”(0303)、“制作或保藏的甲壳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1605)、“小麦及混合麦”(1001)、“活鲜冷冻干盐腌渍的软体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等”(0307)、“活鱼”(0301)、“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其他未冷冻蔬菜”(2005)、“冷冻蔬菜”(0710)、“用其他方法制作的未列名果品及食用植物”(2008)、“制作或保藏的鱼;鲟鱼子酱及鱼卵制的代用品”(1604)。2003-2007年间,(1005)、(0303)、(0307)和(0301)这四种产品一直稳居对韩出口前10的位置。

2007年中国从韩国进口农产品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活鲜冷冻干盐腌渍的软体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等”(0307)、“固体甘蔗糖、甜菜糖及化学纯蔗糖”(1701)、“冻鱼”(0303)、“鲜或干的其他坚果”(0802)、“其他处未列名的食品”(2106)、“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蒸馏酒等酒精饮料”(2208)、“鲜、冷、冻鱼片及其他鱼肉”(0304)、“调味汁及其制品;混合调味品;芥子粉等”(2103)、“加味、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水”(2202)、“种植用的种子、果实及孢子”(1209)。2003-2007年间,产品(0307)、(1701)、(0303)和(0802)一直占据进口前4名。而产品(0307)、(1701)、(0303)、(0802)和(2106)五年来稳居进口前10的位置。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主要农产品的贸易量较为稳定,所有产品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其中贸易量最为稳定的是“活鲜冷冻干盐腌渍的软体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等”(0307)。2003-2007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的贸易量也非常稳定,所有产品的变异系数也均小于100,其中变异系数最小的是“鲜或干的其他坚果”(0802)。因此,中韩两国间主要贸易农产品的品种较为稳定,而且品种的波动幅度较小。

2.基本属性。本文借鉴卢锋等(2001)对农产品的分类,将农产品按照其“属性”分成6个子类,分别是:大宗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园艺类产品;饮料及烟草;其他农产品[5]。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属性来看,2003-2006年间中韩两国进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种类比较稳定。在出口排名前50的农产品中,出口产品种类最多的是“其他”,之后依次是“大宗农产品”、“园艺类产品”、“水产品”、“饮料及烟草”、“畜产品”;在进口排名前50的农产品中,进口产品种类最多的是“园艺类产品”,之后依次是“大宗农产品”、“其他”、“水产品”、“畜产品”、“饮料及烟草”。2007年中韩两国进出口产品的波动较大,在出口产品中“其他”类产品比上一年减少了7项,排在了出口的第二位;在进口产品中,“其他”类产品比上一年增加了7项,排在了进口第一的位置。可以看出,“大宗农产品”和“其他”类产品是中韩两国相互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种类。

三、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

中国一直是韩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更为重要。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到底处于何种地位,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些,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对韩出口具有重要作用。

1.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总体情况。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俄罗斯、新西兰、加拿大、阿根廷和越南依次是2007年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排名前10位的国家。从时间序列上看,2003-2007年间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相对稳定,上述国家是韩国主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从该表还可以看出,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排名前4位的国家基本没有变化,除2005年和2007年中国由第二升至第一外,其他年份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排名前4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由此可见,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2.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市场份额。2003-2007年间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所占份额维持在20%左右,美国和中国差不多。从这五年的平均值看,中国为21.70%,美国为21.85%,美国略高于中国。2007年澳大利亚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的比重为9.58%,约是中国和美国的一半份额。巴西是韩国农产品第四大进口国,所占份额虽然不高,但比较稳定,2003-2007年间的份额在4.38%-5.80%之间波动。从2003-2007年间各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所占份额变化情况来看,中国和美国均呈现微弱的负增长状态,而澳大利亚和巴西均为正增长,其中澳大利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75%,巴西为1.57%。可以得出,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上,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和巴西所占份额虽然不高,但却不容忽视。

四、结论

总体而言,中韩两国耕地资源稀缺,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这是中韩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虽然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但并没有改变总体呈温和增长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的基本格局。从比重上看,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中韩两国间主要贸易农产品的品种较为稳定,而且品种的波动幅度较小。从两国农产品贸易属性看,“大宗农产品”和“其他”类产品是中韩两国相互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种类。近年来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相对稳定,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韩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中国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崔渶敦,王要武.中韩贸易的现存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3):118-122.

[2]商务部外贸司.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R].北京:商务部,2006.

[3]田维明.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5):4-11.

篇4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1、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也在快速发展并成为拉动我国经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汽车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汽车工业更是目前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2019年中国汽车的最终产销量为1350万辆,经过几年的发展在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高达2459.8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6.2%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作为“汽车大国”的中国还不是一个“汽车强国”。专家指出,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二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三要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出自己创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汽车企业不得不与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合作共谋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外资车尤其是合资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举步维艰。但在艰苦的条件下这些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也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几年的卧薪尝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由小做大由弱走强,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吉利、北汽还纷纷开始收购海外汽车资产,开始开扩国外市场尤其是具有完全自主品牌的奇瑞汽车公司更是走在了“开疆扩土”的前列。

成立于1997年1月8日的奇瑞汽车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中的后起之秀但它却走在中国汽车出口的前列,担当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先锋”。2019年10月奇瑞第一批轿车出口中东拉开了奇瑞汽车争夺海外市场的序幕,时至今日奇瑞汽车已经销往全球几十个国际和地区,并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等国家建有多个海外工厂积极融入全球市场。一直以来奇瑞汽车的出口量在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上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

奇瑞汽车是走出去了,但并不代表奇瑞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就站稳了脚跟,由于奇瑞汽车的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无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品质量不高等原因,使得奇瑞汽车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国际化经营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如何让奇瑞汽车在国际化过程中走得有力走得扎实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本文将以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为基础,结合奇瑞汽车公司开战海外市场的战略部署对奇瑞国际化经营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提出符合奇瑞汽车的国际化策略,并为其他国内汽车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是从需求、生产、技术、销售市场四个角度对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考量和研究的。认为不同的文化、地域的人对汽车的要求喜好是不一样的,不同市场对汽车的要求也不一样,汽车生产企业要主动去适应这些差异满足不同的需求;汽车企业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内外部的规模效益就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掌握汽车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汽车生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不同的国家和地域由于文化、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汽车的设计、实用性和销售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市场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市场销售规划。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驻华首席代表Dominik Declercq(2019)表示或许只要5年左右的时间,奇瑞等中国汽车公司在汽车质量、排放标准和安全性上都可以通过政府的投资支持得到解决,经营海外市场需要解决的是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在汽车供应、备件网络和售后服务上提升水平。

麦启安、彼德诺兰(2019)说中国汽车产业存在集约化水平较低、国际品牌影响力小、国际化人才缺失等情况。

John Paul Macduffe教授进行IMVP调查后说丰田汽车能在国际化经营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强大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Fredrikvon Corswant(2019)从汽车产品供应商的角度对汽车行业进行研究提出对汽车产品高度细分可以形成高度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效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中面临困境研究主要集中在缺乏核心技术、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够、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规模过小导致规模效益不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系落后、汽车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国际贸易壁垒、几大汽车巨头企业对汽车行业的垄断等导致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

例如黄金蕊(2019)在《奇瑞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研究》中指出奇瑞汽车在其产品设计、技术性能,尤其是在中高端汽车品牌的影响力上与国外品牌比较存在明显劣势。

王琪(2019)对中国奇瑞汽车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奇瑞的营销和推广要从消费者偏好着手,从企业的营销管理到市场调研和预测这些工作都要做充分,同时要做好汽车的售后服务,做好隐形营销。

李晓伟(2019)在《奇瑞汽车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中明确指出奇瑞汽车在品牌塑造,市场扩展,技术研发,资金流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国际化进程。

陈金波(2019)对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应向依附性发展,依托国外技术来实现自身产业升级。

卫金桥(2019)对中国汽车产业中外合资情况分析后说“中外合资模式缺乏顶层设计,外商对汽车生产设计的核心技术进行严密的控制,合资汽车企业没有换来真正的技术积攒,核心技术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陆海平在《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经营》(2019)中提出世界汽车企业是大鱼吃小鱼,寡头竞争日趋激烈;汽车产业要求整合各类资源,产业链全球化配置;要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增强竞争力。

(3)主要参考资料

[1]Eckhard Sigge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survey and a Proposal for Measurement[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19(02):11~18.

[2]John E.Kwoka.Automabiles:The Old Economy Collides with the New[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9(01):23~27.

[3]Nicholas G.Rupp.The Attributes of a Costly Recall: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9(01):31~35

[4]P.A.Geroski.Competition in Markets and Competition for Markets[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19(03):19~27.

[5]黄金蕊.奇瑞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6]宋波.奇瑞汽车进入国际市场品牌战略研究[J].战略研究,2019(12):35~37

[7]宋梅.SWOT分析法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以奇瑞汽车公司为例[J].交通运输中国市场,2019(10):25~27

[8]程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9(30):22~24 [9] 陆海平. 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经营[J].汽车工业研究,2019(06):38~41 [10] 罗良忠,陈亚娟. 我国汽车企业“以技术换市场”的跨国经营新模式.[J].国际贸易探索,2019,28(09):72~76

[11]陈鑫.中国汽车出口的策略问题探讨.[J].商情,2019(07):58~59

[12]王福昌.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策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9 [13]李欣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贸易与面临的技术壁垒[D].长春:吉林大学,2019 [14]赵泽文.中韩FTA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9 [15]王传兵.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16]孟侨.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17]于杰.2019年汽车市场盘点[J].汽车纵横,2019(01):26~27 [18]张逸潇.奇瑞汽车去年全球销量55万辆[J].芜湖日报,2019(01):02~03

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案

(1)研究思路

本文以奇瑞汽车的国际化经营困境及对策研究为重点,首先介绍国内汽车市场的产销情况和国内汽车公司对开扩国外市场做出哪些努力,接着介绍奇瑞汽车的历史和发展情况。然后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分析目前奇瑞汽车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然后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希望这些分析思考能够为奇瑞汽车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安排有一点点帮助,并为其它想要走出去的汽车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我国对外贸易汽车行业国内外环境分析;第三部分,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的困难和挑战;第四部分,对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建议;第五部分,结论。

(2)研究方案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产品周期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国际贸易壁垒,地缘经济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首先以大视野分析我国汽车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结合奇瑞汽车公司的对外贸易方针分析造成奇瑞汽车国际经营困境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2019年12月—2019年1月,查找资料,阅读有关该学科的书籍,确定毕业论文课题的方向;

2019年1月下旬—2月中旬,确定课题方向、题目,写出提纲,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019年2月下旬—3月下旬,进行毕业实习,收集有关该课题内容资料;整理资料并完成初稿;

2019年4月初—5月初 整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2019年5月初—5月下旬,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整理成文,装订成册;

2019年6月初—6月中旬,准备并完成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奇瑞汽车国家化经营困境及对策研究

内容及任务

主要内容:论文以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为对象,主要研究奇瑞汽车在开拓市场过程中所遇困境,然后分析为什么奇瑞汽车在国际化经营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论文应当分为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对外贸易汽车行业国内外环境分析、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的困难和挑战、对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建议、结论五个部分。

主要任务:该论文必须从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现状入手,因此查找相关资料是最重要的。需要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通过对于中国知网的检索,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阅读和整理,从而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文提供充实的事实依据,保证论文各个部分的连贯性和相关性。

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

1、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同时,按照老师修改的意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采取如下的研究流程进行研究:查找最近几年有关奇瑞汽车在开拓国外市场的进展和销售情况方面的资料,认真思考并做好相关笔记,分析奇瑞汽车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困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也就是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来完成论文。

3、论文中所有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引用的文句必须采用脚注的形式,自己在实际调研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也必须标明来源以及获取方式,以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完整性。

4、开题时参考文献在10篇以上,并且随着写作过程的深入不断增加。

5、按照论文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论文格式要求参见《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2019)》,毕业论文的字数应当在15000字以上。

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备注

2019年12月-2019年1月中旬查找资料,阅读有关该学科的书籍,确定毕业论文课题的方向;

2019年1月下旬—2月中旬确定课题方向、题目,写出提纲,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019年2月下旬—3月下旬进行毕业实习,收集有关该课题内容资料;

2019年4月初—5月初整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2019年5月中旬—5月下旬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整理成文,装订成册;

2019年6月初—6月中旬准备并完成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1]王福昌.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策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9 [2]李欣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贸易与面临的技术壁垒[D].长春:吉林大学,2019

[3]赵泽文.中韩FTA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9 [4]王传兵.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5]孟侨.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6]于杰.2019年汽车市场盘点[J].汽车纵横,2019(01):26~27 [7]张逸潇.奇瑞汽车去年全球销量55万辆[J].芜湖日报,2019(01):02~03

[8] Eckhard Sigge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survey and a Proposal for Measurement[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19(02):11~18.

篇5

【摘要】:随着中韩两国在贸易、文化等各领域的不断发展,韩国语人才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在“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浙江义乌来讲,韩国语人才的需求超越任何一座城市。作为一名韩国语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我院韩国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水平。

【关键词】:韩国语 教学现状 教学发展

我院坐落于国际小商品城,依托义乌市场办学,我院培养的外语人才必须能够直接服务于义乌市场,成为相对比较专业的外语翻译人才和外贸人才。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国际交流增多,外语人才的培养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也对外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我院学生的外语基础知识较弱,实践兴趣浓厚,这就要求我院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形式。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对于零基础的韩国语教育,更要了解各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纠正学生在学校韩国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我院韩国语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学院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积极开设面向高校韩国语教师的在职培训,积极引进高学历、经验丰富的韩国语教师。目前我院担当教育教学任务的韩国语教师已由从最初的2位本科韩语教师,现在发展到拥有硕士教师2人,海归教师2人,及韩国外教1人,师资力量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韩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听说方面实践能力差,思维跟不上说话人的速度。二是词汇量小,学生第一次接触韩国人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量、准确度没有信心,就越无法集中精力。三是阅读理解、速度方面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很难提高水平。四是语法知识和写作方面,连贯性差。学生学习语法时,能理解,也能运用,但实际写作时用法不当,甚至有些语法根本不用。

学院在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韩国语教师师资梯队建设有待完善。二是教材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连贯性。三是课程设置有待改善。韩国语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教授学生韩国语基础知识上,更应该结合学生的毕业走向,开设提高学生日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

我院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采用小规模授课形式。语言类教育需要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结合。小规模的教学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对于零基础的韩国语教育,小规模的授课形式能使教师更容易掌握各个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的境况,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韩国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院加大和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三年制大专、高职院校毕竟其教学资源与设备方面都很有限。因此各大专、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探索与韩国校际间的合作办学项目,做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对学生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

学院加强与各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及时地获得相关的就业的信息以及社会对韩国语人才需求得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韩国语人才。

二、韩国语教学发展前景

1.学生数量增加、学习需求增大。随着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频繁进行,全国各地出现学习韩国语的热潮。韩国语学习者中固然以出于专业需要而希望系统学习韩国语的学生居多,也不乏为追寻“韩流”本源、甚至仅为欣赏韩剧、听懂韩国语歌曲而学习韩国语的学生。

从近几年本专科生就业形势的总体情况、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供求比例来看,韩国语的毕业生近几年来一直有着相当优越的就业小环境和广阔的前景。从长远来看,持续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涉外型韩国语人才,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在韩国语人才多年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无论是韩国语专业毕业生还是曾经选(辅)修过韩国语的其他专业毕业生,都将受到欢迎。因此,总的趋势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还会有更多学生希望通过不同方式学习韩国语、了解韩国文化。

2.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培养外语、计算机过硬的复合型、双语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涉外型外语、外贸大学的普遍模式。社会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各高校韩国语专业今后必须探求新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3.中韩大学合作共同培养的趋势。仅仅通过3~4年国内学习就能够掌握一门外语并非易事。除了学生的勤奋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专业教育计划与语言实践途径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中韩两国大学合作、实现共同教育的“3+1”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学生学习对象国语言、体验对象国风俗习惯最好的教育方式。目前,实行1年或者2年在韩国进修韩国语的“3+1”、或“2+2”韩国语本科教育模式的大学有普遍增加的趋势。另外,一些大学的韩国语专业还出现了本硕连读、中韩合作的“3+3”或“4+2”等多种教育模式,我院的外事办正在积极和韩国的几所大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为学生进一步进修韩语搭好桥梁。

韩国语教育在中国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基本全盛期。“韩国语学习热潮”已从东南沿海地区传到南部、西南内陆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希望通过不同途径学习韩国语、了解韩国文化。

今后韩国语学生还将继续增加,韩国语教育将更加活跃。面对新形势,我院韩国语学院将继续开发和完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韩国语高级人才的需求。另外,中韩两国政府以及友好团体的支持、中韩两国有关大学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是我国韩国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得春.作为第二外语的韩国语现状及发展趋势[J]

[2]朱先汉,《韩国语》

篇6

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十五”期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9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9项,省部级项目301项。奖励方面,学院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65项,其中“‘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丛枝菌根研究”于2005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研制与应用”、“克隆牛技术的研究”、“灰树花发酵液多糖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五龙鹅(豁眼鹅)品种选育和推广”、“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技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五项科研成果分别于2001、2002、2003、2004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329篇,其中核心期刊2353篇,被SCI、EI收录136篇;编著专著、教材131部。克隆技术、仿生农药等重大科研成果多次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科技博览节目报道。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继“绿帝原药及10%绿帝乳油生产技术”以500万元转让给山东京蓬药业有限公司后,2002年4月学院“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发酵液多糖提取技术”以900万元转让给山东京博集团,2004年4月玉米杂交种“LN3”生产经营许可权也成功转让给中国种子集团公司,转让金额100万元。2005年,学院“玫瑰精油萃取技术”以100万元股份价与山东济南建工集团联合成立山东玫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樟芝发酵全液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已通过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技术转让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3年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转让实际收入前100名的高校名单中,该校居全国34位、全国农林院校第二位、山东省高校第一位(山东省7所高校人围)。

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

建立校外科研示范基地30多处,先后与省内外6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4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称号。该校线虫研究室承担了青岛市出口泡菜的检验检疫任务,在2005年中韩泡菜出口贸易摩擦的关键时期,以科学有力的证据为中方赢得了主动权,得到了青岛市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篇7

一.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一体化,许多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及我国资本的国际性流动,迫切需要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并趋同。延边大学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内容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之中。所以课程的主讲教师一直要把最新的知识内容、最前沿内容讲述给同学们。会计学原理课程内容常变常新,常讲常新,各位主讲教师一直处于这种挑战之中。会计学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始终把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国际前沿性作为主要目标,力争通过科研和教学的有效结合,使得课程内容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法规的规定,以期不断实现学生的知识更新。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在授课环节中。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恰当地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方法,将封闭式教学改为开放式教学,实行启发式教学和模拟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等得到广泛的应用,采取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使得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

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启动了网络辅助教学,引进了“基础会计实训平台”和“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系统,该平台互动性强,操作感真实,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何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在教学手段具体运用过程中,注意协调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课堂讲授重点与一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实训、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之间的关系,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我们在保持原有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髓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

1. 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实践性教学中运用了《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系统》,使抽象、生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

2. 有效运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确认、填写、汇总、装订、封存,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它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会计核算与现代会计核算手段的衔接,为学生走进社会即可运用现代会计核算手段打下良好基础。

3.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师生异地教学、交流与答疑困难的难题。通过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升了模拟仿真教学的效果。

学生能够在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直接接触各种仿真的会计资料,直接使用各种财务软件,这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熟悉企业情况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其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特点已普遍为课程组教师所接受,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提供者,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多媒体软件的广泛使用为课堂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注重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务动手能力。我们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重视实验教学环节,通过会计实验室的手工模拟操作,完成理论与实践的亲密接触。

会计学的理论教学必须通过实务操作来验证,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完成理论教学内容在同学们头脑中的感性和地实务工作的浓厚兴趣。实验课程的设计我们本着注重实验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内容突出实务方法的技术性、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实验中要做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综合应用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会计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培养、锻炼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案例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学中穿插国内外的各种案例,如投资、融资、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培养学生们投资、融资知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分析和评价国内外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能力,并组织同学们参加经管论坛、创业知识大赛,注重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以后自主创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能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自己设立一套账务体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理论-方法-案例-实验”并行,以便使学生能循序渐进,有所借鉴。

五. 重视会计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2+2”或“3+1”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多数教师都有国外留学与进修学习的经历,其中多名骨干教师还多次出国进修和进行国际交流,扩大了国际视野,为在教学中采用中、韩、英三种语言穿插对照式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在韩资企业顺利就业,尽快适应韩资企业的会计实务环境,我们从韩国大学聘请会计学教授,为我们的学生讲授会计学专业课,聘请韩国教授用韩国语和英语授课,效果良好。本专业的朝鲜族毕业生在韩资企业供不应求,非常受韩资企业的欢迎。利用地域优势和人文优势进行中韩会计领域的比较研究是我们的主要研究特色。

国际会计领域特别是韩国会计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师资队伍中,5位博士均是从韩国归国博士,其他教师也都具有韩国语的语言功底,中韩会计学术交流频繁,对韩国的会计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篇8

关键词:知识产品;金融制度;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8-0089-03

作者简介:师超(1982-),女,吉林松原人,长春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法;党杨(1982-),女,黑龙江鹤岗人,长春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主要研究西方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学。

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所创造出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的总和。它包括影视传媒作品、期刊出版物、企业信誉、商标、专利、计算机软件及商业秘密等。本文拟在分析知识产品国际贸易诸多风险形成原因、表现形态的基础上,提出防范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基本策略。

一、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成因分析

根据知识贸易学的基本规律,贸易必然导致风险,知识产品的国际贸易必然导致基于特殊传播机制的知识溢出性风险。具体讲,导致各种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潜在利益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经济原动力。“知识能够带来效益”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通俗的主流话语。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无一不是为了传播知识而设立的思想接合中介,这些学校或研究机构为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之间架起了沟通和联系的纽带,为人类知识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美国著名知识经济学家约翰?汤姆斯所说,一种知识,如果不能给人的类存在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哪怕是带来潜在的物质性收益,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播能力将会大打折扣。联系今天中国各级教育的经济导向性,我们也会明确感受到知识产品的经济驱动力。事实上,知识产品的跨国流动并不是政府和商人人为促动的,在较为严格的知识动力学意义上,知识产品的潜在或现实的利益本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经济原动力。那些冒着投资风险进行跨境交易的商人只是达成知识产品国际交易的后发助力而已,他们所获得的基于当期汇率所表现出的货币价值,只是隐含在知识产品中的劳动凝结在获得新的使用价值之后的利润让渡,也可以说是对知识产品特殊有用性进行全球转移的货币奖励。

2知识的政治价值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政治源动力。自阶级社会和私有制度出现以来,人类始终面临三大选择:一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制约性选择;二是为了维持生存所必然遇到的政治生活干扰性选择;三是治者以各种方式向社会传递的主导性存在价值选择。在上述选择的关键路口,政治治理者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来强化对被治理者的威权性存在。假定意识形态是一种知识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断定统领整个社会精神和思想走向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促使知识产品国际流动的终极解释力。政治家经营国家的重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基于权力的法定收益,在宏观国际关系学上,把一国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意识形态推向他国才是政治产品国际化的最高境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美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打着“意识形态民主化”输出的口号,但美国在国外经营企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美国的全球政治战略服务。正如斯宾塞、李嘉图、威廉?配第、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的一致看法:几乎没有一种经济活动是可以脱离开政治权力的约束而自在发展的,即使是在古代社会也是如此。我们要杜绝“国际贸易泛政治化”的倾向,但我们更要看到国际贸易的政治风险。就知识产品跨境流动的权力驱动力来说,知识的政治价值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政治源动力。换一句话来说,正是无所不在的政治权力酿生了国际贸易诸多的摩擦和矛盾。

3知识的文化娱乐性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文化肇因。文化形式最初是高于政治和经济形态的,因为一种完全拘泥于生活的艺术是不可能带给观众艺术化视觉效果的。在全球知识产品频繁流动的今天,广播电影电视、杂志期刊出版、广告视觉传媒、数据电子电脑都以其特有的文化娱乐性滋生了各种潜在和实际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如果把这些产品的国际交易风险都归结为中间人(商人、政府或者民间组织),那是不科学的,因为无论是参与贸易的企业,还是政府许可证的管理,抑或是民间的中介机构都希望获得物质性的收益。这些参与者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形形的交易风险呢?事实上,知识的文化娱乐性是导致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形成的文化驱动力。娱乐是文化的,但娱乐也是要走向国际化的。当一种知识产品不能带给人愉悦的心情和畅快淋漓的感性体验的时候,它就会被很快抛弃,更谈不上什么跨国交换了。

二、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表现形态

知识产品的国际贸易隐含着基于货币市场波动而引发的汇率风险、基于主权国家金融制度差异而引发的政策风险、基于信用资金偿还机制差异而引发的贷款风险、因各国契约理念不同而引发的合同风险、基于知识隐形贬值而引发的价格风险等问题。当然由于知识产品时空传播方式的差异性,使得知识产品国际贸易的风险呈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

1汇率风险。不论美元债务扩张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个人货币购买力的潜在损失,美元仍然是当今世界最为通行的国际结算方式。新西兰学者Michael? Wang 和 Jack?yang曾探讨过建立以弹性金本位为核心的二元货币体系的构想,指出这种货币制度是使储蓄存款长期保持原有购买力的重要保障,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性解决方案,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但这种国际金融改革方案只是存在于理论探讨的阶段,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英联邦国家的研究和支持,也就是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默认美元的结算方便功能,同时也认可了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结算单位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同股票、基金、期货、债券市场一样,国际货币市场的交易同样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和供需法则;同虚拟资本的交易法则一样,全球知识产品的交易同样受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当许多人大量购入美元而兑换人民币的时候,伴随着美元贬值的不仅是持有美元国家购买力的下降,这一行为同样也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并事实上给跨国知识产品贸易商以远期盈利的机会。比如,中日韩三国的电影市场就曾经因为汇率的波动给韩国公司和中国国际影视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2政策风险。世界各国都对他国的知识输入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比如欧洲就对中国出版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征收较高的关税,美国对中国出版物的输入控制更是非常严格,除了有反倾销审查之外,还增加了意识形态审查和宗教审查。对于那些与美利坚基督信仰明显相悖的出版物一律排除在外,不准任何出版商以任何名义带进美国。事实上,中国自然科学成果输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并成为ISTP和EI检索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社科类成果的检索比率。除去中美两国版权制度和版税扣除机制的不同之外,在知识产品的中美贸易方面,两国的政策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些名为保护贸易自由的法律政策,实际上成为国际贸易组织成员国跨境交易的巨大壁垒,最终酿生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产品贸易风险。

3贷款风险。知识产品的国内生产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往往在国内法的框架内通过股市、基金、期货、债券,甚至变相民间融资的形式获取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偿还有的有明确期限,有的则是非法融资的。在民间高利贷和地下钱庄的支持下,各种影音公司和出版公司,尤其是那些微电影企业,在短时间内就筹集到了知识生产的全部资金。但问题在于,如果这些知识产品没有获得实体企业的青睐,没有获得国际销售的利润,那么开发商和运营商以及中介公司都会面临巨大的偿贷压力;当这一贸易链条上的任何一家企业因道德或法律纠纷而“撂跤子”时,正零和博弈就会迅速变成“囚徒困境”。这时就会出现到处都是催债的经理人、而到处可见的都是没钱的老板或经理的艰难局面。由是,风险愈演愈烈。当然也会出现一些不能正视自己国家贸易地位和能力,盲目举债、到处申请外汇贷款的现象,这同样造成了一些债权国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

4合同风险。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人都知道,国际贸易合同只是约束贸易双方的纸质文件,在跨国贸易中如果一方不守信用,单方面违约,追责的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这样说,因一方单方面违约而造成损失的偿还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合同的中外文表述往往存在着实质性条款的歧义性解释、合同的使用范围往往存在着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冲突,有些知识产品运营商又没有国际商务合作的经验,当进口商不能按期履约时,风险就会非常巨大。

5价格风险。在商品交换领域,价格的波动是供需关系的晴雨表。在国际贸易领域,商品价格的国内波动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就光盘、出版物、影视作品、文学读物等知识产品的跨境流动而言,价格的随行就市是极为普遍的事情。但问题在于,当已经按照合同价格预期交割的知识产品因国内需求的增大而大幅涨价的时候,对于贸易商来说,是撕毁合同直接向国内卖出这些产品,还是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按期交货呢?正常来说应该是按期交货,但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一再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下,大多数商人都会倾向于毁掉合同赚取超额利润。这时市场伦理就会让位于功利哲学,巨大风险就会从天而降。

三、知识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策略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外贸易不平衡问题正在逐渐加剧、知识产品贸易中的违法违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盗版现象极为普遍、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的跨国抄袭现象愈演愈烈、各种文化产品国际合作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不当竞争此起彼伏。靠什么来约束知识产品市场的国际贸易呢?本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知识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的调研工作。根据需求偏好理论,地域上相邻或相近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要高于空间上较远地区和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作为亚洲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知识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是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就东亚来说,中国知识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是韩国,其次是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日本、①澳门地区和朝鲜。据文化部和商业部的联合调查,从2000年到2014年底,中韩知识产品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5989亿美元,其中进口额达到10575亿美元,逆差趋势明显。②就东南亚来说,中国知识产品输出的主要地区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中新和中马贸易额占到了贸易总额的79%,表明中国的知识产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了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缅甸、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尼泊尔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地缘合作关系,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知识产品贸易额很小。近年来,伴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和美国、欧洲、南美洲、非洲的知识产品双边贸易在逐渐扩大,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总局的统计数据,近10年来中美之间的知识产品贸易额已经达到120098亿美元,中国和欧盟之间已经达到62156美元,中国和南美洲的知识产品贸易额达到了37亿美元,中非知识产品贸易额达到了98亿美元。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今后应继续加大与地缘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品贸易,要依据准确的贸易数据制定合理的出口战略和进口措施。要根据欧洲国家偏好中国物美价廉文化产品的需求事实,制定中国知识产品出口欧洲的详细计划;要把中国的陶瓷制品、丝绸制品、柳编制品、服装产品、小饰品添加上强烈的文化信息,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和谐大同思想输出国外,使知识产品供应商能够在赚取国际分工效益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对于某些携带考古信息的古董和文物,我们也要本着协商的原则,尽量回购流失到国外的珍贵宝物;对于非法走私文物的现象和行为要大力查处、毫不手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细致缜密的事前调研是知识产品国际贸易决策的重要前提,这方面经验是丰富的,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

2认真研究贸易国的政治、经济及法治状况,牢牢把握贸易国的政策特征和价值偏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地区,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拥有极为广阔的需求市场,并吸引了大批的国际资本涌入中国出版业、广告业乃至各种文体娱乐行业。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很大。作为中国知识产品贸易的主要输出国,美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政治运作特点、经济发展走向、政策偏好性和价值评估体系都是各国知识产品贸易商必须密切关注的重要信息。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消极财政政策时,这将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对于知识产品贸易商来说,只有认真研究了贸易伙伴国的政策变化动态并随时关注国际社会的风吹草动,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取客观的比较收益,否则,巨大的贸易风险将不期而至。就欧洲和美国来说,中国的电影电视产业要想打入这些国家的主流音像市场是很难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商人经济实力有限,更是由于这些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的质疑和困惑。由此,中国在输出知识产品的时候要尽量寻找那些极富传统感染力的文化产品,避开那些带有单一政治教化色彩的知识产品;中国输入到欧洲和美洲的知识产品要尽量体现出对那些国家制度和宗教的尊重,避免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非洲国家来说,我们的核心目的是输出出版业和传媒业的文化产品,把古老的东方儒学文化传播到遥远的非洲部族。

3选择正确的计价货币,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出于国内货币市场特殊性的考量,中国政府对外汇交易实行的是金融管制政策。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大力提倡建立外汇保险政策和存款保险政策,但由于汇率和利率波动的不可预期性,均未能实施。外汇管制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本币的运行安全,并规避全球金融市场危机,但也会造成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呆滞,造成进出口贸易商的双边贸易风险。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中有效防范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就应该正确选择计价货币。一般来讲,出口的时候要以硬币作价、进口的时候要以软币计价。如果迫不得已在出口的时候采用了软币计价,就要相应提高作价;在进口时采用了硬币计价,则要相应调低作价。如果选用的计价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还应该通过以汇率区确定价格的方式在合同中列入价格调整条款以更好地维护双方的权益。

注释:

①中日知识产品的双边贸易受制于两国的历史纠葛和主权争论,近年来的知识产品贸易额正大幅下滑。至2014年底,双边知识产品的贸易总额为120亿美元,进出口基本持平。

②根据Krugman,Fujta,Venables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观点,结合纳什均衡的一般阐释,我们可以断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正相关关系。由于具有相似的文化历史背景,韩国人对学习中国文化有一种明显的偏好,并且直接体现在对中国文化类产品的贸易数值上。但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对韩国电影、电视剧和化妆、美容、整形等知识产品的青睐程度远远高于他们对中国知识产品的研究兴趣。由此决定了中韩知识产品贸易的巨大逆差。

参考文献:

[1]李婧.加强宏观金融调控 规避国际贸易风险[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2].浅谈国际贸易中的市场风险与防范[J].时代金融, 2011,(27).

篇9

关键词:海洋捕捞业;海洋捕捞业转型;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S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长期以来,我国近海的酷渔滥捕造成了传统经济鱼类体系的崩溃,近海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海洋渔业双边协定的签署和生效以及近海渔业资源的迅速减少,我国沿海渔场大幅度收缩,大批海洋捕捞业的渔民被迫转产转业,渔民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海洋捕捞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探寻我国海洋捕捞业的转型路径已成为海洋渔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使得世界上海洋渔业资源的90%成为沿海国管辖和支配的资源。2000年、2001年、2004年相继生效的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使我国东海、黄海和北部湾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海洋捕捞业从此由领海外自由捕捞过渡到专属经济区范围内的捕捞,由于海洋渔区大面积萎缩,很多渔船无法在原来的渔场作业。加之过度捕捞不仅直接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影响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导致许多传统的经济渔业种群严重衰退,一些优质生物种类受到严重威胁,海洋生物资源无法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使大量海洋捕捞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困境。

二、我国海洋捕捞业的转型方向

1.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捕捞业主要是通过增加捕捞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使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捕量已经达到极限,海洋捕捞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迫在眉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势在必行。

2.开发方式由耗竭型转向可持续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近海捕捞为主,酷渔滥捕的开发方式严重的破坏了近海渔业生态系统,导致渔业资源更新缓慢,有些区域甚至出现“无鱼可捕”的局面。因此,必须降低海洋捕捞量,尝试人工放流,大力发展绿色渔业、栽培渔业等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促进海洋捕捞业由耗竭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3.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为主。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渔民就业机会很少,应加快海产品精深加工和海产品市场的发展,大力推进休闲渔业、旅游渔业等海洋渔业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渔民的就业门路。充分利用现有的渔业生产工具和资源,发展海洋渔业的二、三产业,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4.生产方式由掠夺型转向农牧化。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重捕轻养”,导致近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严重阻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形势下,捕捞渔民应“弃捕从养”,注重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放流,促进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农牧化”,实现海水养殖的产业化。

5.生产领域由近海转向远海深海。在目前传统作业渔场减少的形势下,发展远洋渔业己成为必由之路。海洋渔业生产经营领域由内海向远海深海扩展,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开拓新的渔业生产领域,做好世界渔业资源的调查、探捕工作,积极参与和利用世界海洋渔业资源。

三、我国海洋捕捞业的转型路径

1.向渔区流通业转型。渔区流通业是一个由水产品贸易为主的流通体系,加快渔区流通业的发展,重点是要加强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完善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使一部分转产转业的渔民从海洋捕捞业转向海产品批发业。

2.向渔区旅游业转型。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以休闲渔业带动沿海渔区旅游业。将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渔村面貌改观明显的渔区、海岛作为重点旅游开发对象,以“住海滨、玩海水、观海景、吃海鲜、买海货”为服务特色,把滨海旅游观光与海鲜风味品尝结合起来,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各具特色的渔区旅游项目。

3.向渔区服务业转型。转产转业的捕捞渔民可转向渔区服务业,强化渔区社会化服务,完善渔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与渔业相关的信息、咨询、科技、培训、仓储、金融、保险、商业等各项服务,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4.向海上运输业转型。海洋捕捞业渔民可将捕捞渔船转为从事海上运输,主要包括渔场收鲜船、水产品储运船、渔港交通小驳船、运砂船、油运船、冰鲜鱼直接出口运销船等,以各种灵活的运输方式满足渔区的各种运输需求。

5.向远洋渔业转型。远洋渔业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别国沿岸海域或深海从事捕捞活动的水产生产事业。目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受到了资源、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公共海洋资源的开发,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海洋资源,特别是公海资源,实施资源替代,对于解决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短缺,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压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海洋捕捞业渔民的就业问题是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转产转业渔民的安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海洋捕捞业转型不仅是对于传统海洋捕捞业的替代,而且是海洋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转型,对于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渔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蔚.中国现阶段海洋渔业转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9.

[2]吉樱,喻江山,陈晨.海洋渔业过度捕捞原因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6).

[3]王淼,刘勤.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外部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9).

[4]尚图强,孙鹏.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渔业经济研究,2010(2).

[5]吉樱,喻江山,陈晨.应对海洋渔业过度捕捞的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

篇10

生产经理求职个人简历表格一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 名:   性 别: 男 照片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76.2.15 证件号码: 430104197602******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0cm 体 重: 58kg 户 籍: 湖南长沙 现所在地: 广东深圳 毕业学校: 湖南财经学院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会计学 毕业年份: 1996年 工作年限: 十年以上 职 称: 其他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生产/营运-生产经理/车间主任 生产/营运-生产主管/督导/领班 生产/营运-其它职位 职位名称: 生产主管 ; 系长 ; 生产经理 工作地区: 湖南长沙 ; 广东深圳 ; 广东广州 待遇要求: 5000元/月 可面议 ;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个月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一般 ; 普通话 标准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1994年9月 - 1996年7月 湖南财经学院 专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1996年8月 - 2006年12月 LG曙光电子有限公司 6SIGMA GB资格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长沙LG曙光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1996年8月 - 2006年12月 公司性质: 合资企业 所属行业: 家电业 担任职位: 系长 工作描述: 1997年2001从事3年生产线班长职位 参与2条新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全阶段。 2001年带领本部门经历新生产线设备安装起始至试生产、PP生产、MP生产到正常量产各阶段,最终达到韩国等同行业平等水平 离职原因: 寻求发展   所在公司: 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07年8月 - 2008年4月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通讯、电信业 担任职位: 生产主管 工作描述: 进行极化车间工艺流程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协助技术部门,提高合格率产线工效管理,增设工装夹具,提高产能 离职原因: 寻求发展   所在公司: 深圳市安培龙敏感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08年11月 - 2009年10月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电子、微电子技术 担任职位: 生产主管 工作描述: 在元器件车间,改良消磁方式,加强电镀液管理,控制液温变化,制定部分关键工序的周期管理项目,并有效的推行。在传感器生产部分,力抓人员管理,制程管理,并积极配合研发部和品质部的工作,大大降低客户投诉率,提高内部合格率,月平均产能得到大力提升 离职原因: 因公司年底迁移到东莞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有长达11年的(中韩)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经历. 具备较好的团队意识、成本意识、品质意识等 长期从事制造部门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工作,接触高自动化生产线多年,参与和协调指挥2条自动化车间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经历多次生产线从起始到完善的过程,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 工作中擅长分析和顾全大局,具备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较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善于协调和处理跟同事间、上下级间的关系,乐于沟通。 一直从事于基层车间的实际管理工作,对于生产品质管理、5S、TPM、人员培养、安全教育、现场改善等都有较好的认识和实践管理经验。 发展方向: 本人期望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创造个人价值,同时通过持续的工作和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其他要求: 需要提供社保,最好能安排住宿。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31-88888888 电子邮件:      

生产经理求职个人简历表格二

基本简历

  姓 名: 许先生 国籍: 中国 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江西 身材: 168 cm 75 kg 婚姻状况: 已婚 年龄: 43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经营/管理类:正/副总经理、工业/工厂类:厂长/经理、经营/管理类:总监 工作年限: 20 职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8000--1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东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宝翼金属配件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9-03 ~ 2009-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各种车辆制造与营销 担任职务: 董事长助理/企管部部长 工作描述: 本企业是五羊-本田摩托车生产配套企业,下设三个分厂.主要工作是协助董市长处理日常事务;制订工资方案;组织三厂7S现埸管理;制订生产.品质.采购.开发等管理体系;制订三厂成本问责制方案等;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佛山顺德美威空调设备厂起止年月:2007-09 ~ 2008-1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总经理助理/管理者代表 工作描述: 1;ISO9000;体系要素的符合性;公司内部审核;管理评审;2;生产订单评审;材料成本控制;3;协助总经理处理产品开发计划,并评估其可行性;4;协助总经理处理市埸开发计划,并评估其可行性;5;协助总经理处理财务开发的计划;6;协助总经理督导.支援各部门经理及其部属完成工作目标;7;协助总经理做好人才开发计划及考核.晋升.加薪等政策。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东莞励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5-03 ~ 2007-08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生产经理 工作描述: 全盘负责公司工作,(并向意大利董事局汇报).履行公司生产扩充计划,设立公司所属同仁之绩效考核指标,策划公司生产,采购,开发,品质,仓储等运作的符合性.建立个产品之成本预算,审阅,检讨,生产,财务,品质,采购,开发等几大报表.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中山吉豪照明科技照明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2-03 ~ 2005-01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生产管理中心经理/行政总监 工作描述: 该公司内部以两大管理中心为主(生产管理中心/营销管理中心)本人全面主导生产管理中心之工作,并担任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ISO9000的内/外审核的相关工作,监督7S;ERP的推行,策划PMC流程,负责实施目标管理考核,负责供应商开发;价格;交期;品质的审核与检讨,负责员工培训,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策划CIS企业形象。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中山天朗电器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0-02 ~ 2002-01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制造部经理 工作描述: 制订企业扩充计划,从原来企业600人扩充到1500人的企业,从原来企业产值7000万迅速增值到2亿之人民币.完善了人员.设备等生产的相关计划。主导供应商开发考评工作,负责ISO9000内外审核工作,负责ERP;7S的推行监督工作,负责企业扩充的财务预算,协助总经理作好企业战略决策。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中山槎桥盈亮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996-02 ~ 2000-01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生产经理 工作描述: 主要执行PMC计划之工作,负责外协厂商交期.品质.价格等的控制,对企业内部物料.生产交期的控制,并每月对产品成本.制造成本进行追踪检讨与控制。参与ISO9000;5S的推行工作,所属同仁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江西丰城制鞋厂(江龙鞋业集团)起止年月:1993-05 ~ 1995-12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总经理 工作描述: 本企业是一家民政局所属企业,负责企业改制规划,扩建,新增车间,新产品上市等工作,全盘负责经营规划管理。市场销售策划工作。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赣龙鞋业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989-01 ~ 1993-04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所属行业:鞋业/皮具/玩具 担任职务: 总经理/镇企管办副主任 工作描述: 1;负责全镇企业发展计划,宣传国家企业政策;鼓历.引导农民创办有特色的民营企业;统计全镇企业营运状况,执行企业政策。2;全面负责公司营运计划;以市埸开发为主,策划了郑州.南昌.武汉.柳州.赣州等鞋业销售网络,同时也做些供应商开发工作和企业财务.生产相关工作。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江西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 1988-07-01 所学专业一: 企业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5-01 2005-12 中国策划管理协会 企业管理策划 策划师 cmma-2005.07.0221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熟悉ISO9000,7S,ERP管理体系运作,有较全面管理经验。对营销策划,人力资源,内部培训,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管理,团队建设,绩效考核,规章制度的编写与执行,擅长员工培训,合理设计员工薪酬,活用奖惩管理激励员工,熟悉人力资源开发,PMC生产流程的控制,利用IE手法订出生产技术;品质;采购等各项标准,建立损耗控制,善用采购控制程序把握供应商的交期与品质,对生产现场管理和目视管理相当熟练,熟悉仓库收发;储存作业,善于制定IQC;IC;FQC;QA等管理检验程序,活用QCC;AQL检验方法,确保供应商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熟悉成本分析与控制,擅长分析企业资产与负债,损益的评估与检讨,懂预算合理控制现金流量。熟悉市场策划,曾经策划过郑州,武汉,南昌,赣州,柳州等鞋业销售网络,持C牌驾照。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有多年外资企业管理经验,能统筹管理公司,有较强的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强,能合理的运用职业经理人的技能协调老板与员工的利益关系。本人的理念是: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利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为员工谋求更多的利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品质;担任过1500人的制造企业经理人,创造过产值2.8亿的业绩。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广东广州市 (邮编: 510425) 联系电话: 13711111111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生产经理求职个人简历表格三

基本简历

  姓 名: 辜小姐 国籍: 中国 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州 身材: 165 cm?53 kg 婚姻状况: 已婚 年龄: 33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首席执行官CEO/总裁/总经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裁助理/总经理助理、企业管理/管理顾问: 工作年限: 11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12000--20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东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佛山某大型化工企业(年销售额3亿元)起止年月:2009-06 ~ 2009-1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化学化工,生物制品 担任职务: 常务副总经理 工作描述: 负责企业全面经营管理。 直接管理生产、营销、采购、行政、安全、消防、品管、技术等多个部门。 离职原因: 谋求更好发展,辞职离开   公司名称: 广州市南强塑胶有限公司(规模连续11年行业全国第一)起止年月:2002-08 ~ 2008-04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其他 担任职务: 经理(负责经营管理:管理南强,及属下2家华强共三家公司) 工作描述: 广州市南强塑胶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连续11年居行业全国第一,员工2万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05年纳税额已达1.3亿元),07年销售额26亿元。属下全资公司为遂平县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和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 中国塑料制品行业纳税排行 2004年第1名遂平县华强塑胶纳税7062(万元);第7名漯河华强塑胶纳税4531(万元)。2005年第1名漯河华强塑胶纳税6493(万元);第3名遂平县华强塑胶纳税5997(万元)。2006年第3名漯河华强塑胶纳税6424(万元)。2007年第4名漯河华强塑胶纳税8977(万元)。 任职经理(负责经营管理)6年:主管产品从生产计划、质量检验、仓储管理、货运调配到对外销售的多个环节(直接对董事长);管理3家公司的销售、质检、货运、配方、仓储共十多个部门(数百名行政人员)的全盘运作;参与公司采购、生产、人事、行政及对外法律事务的处理。成绩: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各部门运作流程,以人性化考核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灵活运用营销策略为公司实现了销量增长与利润保证的双赢,也为公司规模6年来的不断扩张积累资本和创造条件。 离职原因: 公司资产转卖,完成转卖工作后离职.   公司名称: 广州市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多项国家一级资质)起止年月:1998-07 ~ 2001-03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企业管理兼总经理秘书 工作描述: 广州市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行业龙头,知名大型国企。 全国建筑幕墙行业50强企业;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 新白云机场宾馆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宜安广场工程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白天鹅宾馆工程获国家质量奖金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1,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一级、设计甲级资质;2,建筑装修装饰施工一级、设计甲级资质;3,金属门窗施工一级资质。 任职企业管理兼总经理秘书3年:负责制订公司各部门规章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全面跟进公司年度计划的安排落实;协助总经理领导工作;管理公司印章和证照。成绩:编制公司制度汇总、企管论文入编市建总集团年度论文集、成功督成公司办公软件系统的开发、获广州市建总集团计算机比赛第二名。 离职原因: 谋求更好发展,辞职离开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免试保送)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经济学学士 毕业日期: 1998-07-01 所学专业一: 贸易经济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88-09 1994-07 执信中学 初中,高中 毕业   1999-09 2002-02 暨南大学 企业管理 研究生结业   2008-07 2008-09 万国司法考试培训学校 司法考试 331分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1年知名大型企业高管成功管理经验 对大型生产销售型企业的运营管理有丰富实操经验,善于发现企业各运作环节的存在问题,并对应解决。精于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并对应解决。领导和协调能力强,善于团结并激发下属部门及员工的工作潜能。 知人善用,有极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 思维敏捷、勤奋、处事稳重、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优异。  

详细个人自传

1988.91994.7 广州市执信中学 初中(重点班)、高中以全优成绩毕业 1994.91998.7 免试保送:华南农业大学贸易经济学院 经济贸易本科 1999.92002.1 暨南大学 企业管理研究生进修班,任班长 获评为暨南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1998.82001.3 广州市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行业龙头,多项国家一级资质,知名大型国企)任职企业管理兼总经理秘书3年。 2002.82008.4 广州市南强塑胶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连续11年居行业全国第一,员工2万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05年纳税额已达1.3亿元)任职经理(负责经营管理)6年,主管产品销售。 2008.72008.10 万国司法考试培训(进修法律,08年司考成绩331分) 2009.62009.12 佛山某大型化工企业(年销售额3亿元))任职常务副总经理半年。